有关贡献率的计算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贡献率的计算问题

产业部门贡献及贡献率、需求拉动及拉动率、地区贡献及贡献率是经济增长分析经常用到的指标 , 本文介绍这些指标的基本计算方法并描述它们在我国九十年代的数据表现。

一、产业部门贡献和贡献率

从生产角度来看 , 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各产业部门增加值之和 , 国内生产总值增量等于各产业部门增加值增量之和。产业部门贡献指产业部门增加值的增长所引起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 即经济增长率 ) 的增加额 , 产业部门贡献率指在经济增长率中各产业部门的贡献所占的份额。

( 一 ) 计算方法

用 y 代表国内生产总值 ,t 代表年度 ,, 则 t 年经济增长率的计算公式为

r t - =(y t - y t-1 )/y t-1 (1)

假设整个国民经济活动被划分为 n 个产业部门 , 用 y i 表示产业部门 i 增加值 , 则 (1) 式变为

r t =(y t 1 - y t-1 1 )/y t-1 + (y t 2 - y t-1 2 )/y t-1 +…+ (y t n - y t-1 n )/y t-1 (2)

其中

r t i = (y t i - y t-1 i )/y t-1 (3)

就是产业部门 i 对经济增长率 r t 的贡献 , 简称为产业部门 i 的贡献。它是 t 年产业部门 i 增加值增量与 t-1 年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即是拉动率?)

将 (2) 式两端同时除以 r t , 则有

1= [ (y t 1 - y t-1 1 )/y t-1 ] /r t + [ (y t 2 - y t-1 2 )/y t-1 ] /r t +…

+ [ (y t n - y t-1 n )/y t-1 ] / r t (4)

其中

p t i = [ (y t i - y t-1 i )/y t-1 ] /r t = r t i / r t (5)

就是产业部门 i 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率 , 简称为产业部门 i 贡献率。它是产业部门 i 的贡献与经济增长率之比。将 (1) 式代入 (5) 式 , 则产业部门 i 贡献率也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p t i = (y t i - y t-1 i )/(y t - y t-1 ) (6)

即产业部门 i 的贡献率等于产业部门 i 增加值增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之比。

国内生产总值有现价和不变价 ( 名义值和实际值 ) 之分 , 所以 , 经济增长率 , 从而产业部门的贡献和贡献率也有现价和不变价 ( 名义值和实际值 ) 之分。不过 , 在我国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中 , 经济增长率仅指不变价增长率 , 从而产业部门的贡献和贡献率也仅指按不变价格计算的指标 , 因此也可称为产业部门的实际贡献和贡献率。请注意 , 国内生产总值的现价和不变价往往是不同的 , 各产业部门增加值价格变化的比例也往往是不同的 , 从计算公式 (3) 、 (5) 和 (6) 可以看出 , 产业部门的现价贡献和贡献率与产业部门的实际贡献和贡献率往往是不同的 , 所以一般情况下 , 不能用前者代替后者。

( 二 ) 应用举例及有关说明

表 1 和表 2 分别为我国某连续两年按当年价格和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分产业部门国内生产总值:

表 1 :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分产业部门国内生产总值

表 2 :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分产业部门国内生产总值

根据表 2 计算 ,t 年经济增长率为

r t - =(y t - y t-1 )/y t-1 =(8267 - 7595) ÷ 7595=8.8%

根据表 2 及公式 (3) 和 (5), 各产业部门的贡献和贡献率如下表:

表 3 :各产业部门的贡献和贡献率

根据表 1 计算 , t 年现价经济增长率为

r t - =(y t - y t-1 )/y t-1 =(10202 - 8964) ÷ 8964=13.8%

根据表 1 及公式 (3) 和 (5), 各产业部门的现价贡献和贡献率如下:

表 4 :各产业部门的现价贡献和贡献率

显然 , 各产业部门的实际贡献和贡献率与相应的现价指标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在经济增长分析中 , 由于受资料来源的限制 , 常常有人利用现价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部门现价增加值计算各产业部门的贡献和贡献率 , 即用现价贡献和贡献率代替实际贡献和贡献率。由以上实例可以看出 , 这种做法是不合适的。在实践中 , 也有人利用上年各产业部门现价增加值的比重代替当年相应产业部门的贡献率 , 以上述比重乘以经济增长率作为各产业部门的贡献。这种做法显然也是不合适的。例如 , 根据表 2 计算 ,t-1 年各产业部门现价增加值占现价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情况如下表:

表 5 :各产业部门现价增加值占现价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

按此比重计算的各产业部门的贡献情况如下表:

表 6 :按各产业部门现价增加值比重计算的各产业部门的贡献 (%)

将表 5 、表 6 与表 3 相比可知 , 这种计算方法所得到的结果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 , 在实践中应当避免采用。

以上所讲的产业部门贡献和贡献率的计算方法适用于产业部门的不同分类层次 , 部门分类的粗细可根据经济增长分析的实际需要来确定。我国目前经济增长分析中经常用的是三次产业和其中主要产业部门的贡献和贡献率指标。

( 三 ) 九十年代我国各产业部门贡献和贡献率

根据公式 (3) 、 (5) 和我国有关国民经济核算资料计算 , 九十年代我国各产业部门的贡献和贡献率如表 7 和表8 所示:

表 7 :九十年代我国各产业部门的贡献 (%)

表 8 :九十年代我国各产业部门的贡献率 (%)

从表 7 和表 8 可以看出 , 在我国九十年代的三次产业中 , 以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最大 , 年平均贡献率达 65.7%; 其次是第三产业 , 年平均贡献率为 24.5%; 第一产业的年平均贡献率仅接近 10% 。在第二产业中 , 以工业占主导地位 , 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接近 60%, 比所有其他产业部门的贡献率之和还超出近 20% 。二、需求拉动和拉动率

需求拉动指各种最终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 即经济增长率 ) 的增加额 , 需求拉动率指在经济增长率中各种最终需求拉动所占的份额。

( 一 ) 计算方法

从理论上讲 , 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需求之和 , 国内生产总值增量等于各种最终需求增量之和。假设有 m 种最终需求 , 用 d i 表示第 i 种最终需求 , 将 (2) 式中的 n 换成 m,y i 换成 d i , 则 (2) 式就变为

r t =(d t 1 - d t-1 1 )/y t-1 + (d t 2 - d t-1 2 )/y t-1 +…+ (d t m - d t-1 m )/y t-1 (7)

相应地 ,(3) 式和 (5) 式就分别变为第 i 种最终需求对经济增长率的拉动和拉动率 , 简称为第 i 种最终需求的拉动和拉动率。即第 i 种最终需求拉动的计算公式为

w t i = (d t i - d t-1 i )/y t-1 (8)

它是 t 年第 i 种最终需求增量与 t-1 年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第 i 种最终需求拉动率的计算公式为

q t i = w t i /r t = [ (d t i - d t-1 i )/y t-1 ] /r t (9)

它是第 i 种最终需求拉动与经济增长率之比。

与 (6) 式相对应的还有

q t i = (d t i - d t-1 i )/(y t - y t-1 ) (10)

即第 i 种最终需求拉动率等于第 i 种最终需求增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之比。

在实践中 , 从需求角度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 ) 与从生产角度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 生产法和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 ) 往往是不同的。在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中 , 一般以生产法和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数据为准 ,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与生产法和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差额记为统计误差。在这种情况下 , 公式 (7), 从而公式 (8) 、 (9) 、 (10) 则需要做进一步的修正。

用 d 代表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 , 用 e 代表统计误差 , 则

y=d + e (11)

r t - =(y t - y t-1 )/y t-1 = (d t - d t-1 )/y t-1 + (e t - e t-1 )/y t-1 (12)

于是 , 公式 (7) 变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