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建筑系馆分析
b主义建筑——浅析湖南大学建筑系新馆
本文链接:/Periodical_scjz200901019.合庭院。当人们走进
三合院有楼板层时,两者通过廊道连接;当行进在三合院
无楼板层时,又似通过桥连通。两个院子明暗不同,尺度
不同,形态不同,却共存于建筑之中,很好的维持着功能
的平衡与行进的流线。通过一个线性的连通三层的大楼梯
连接二者,不仅丰富了庭院自身,还为人们提供一种新的 空间体验。
流。
建筑的边庭
(参见图2)之
外,形体的凹口
恰好形成了一个 天井式空间。种 植南竹于其中, 竹井和边庭相映
图2外侧边庭
成趣,成为公共 空间的点睛之笔,
由此演绎出“宁
可食无肉,不可
居无竹”的传统
生活方式。
室内家具的
布置更体现出设
计者的独具匠心, 给人印象最深的 便是各层过厅放 置的“巴赛罗纳” 椅。这是20世纪
初读建筑,简洁而变化丰富的形体让人无法找到连接 点。建筑群如同一座建筑般完整的展现给路人,也许只有通 过墙壁上的标识和文字才能发现子层次的存在。建筑系馆 人口一处精细别致的符号——“Architecture”几个看似简单 的英文字母,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建筑的原由形象及整体效 果,更为场所精神的营造锦上添花。
l初识建筑
魏春雨教授设计的湖南大学建筑系新馆(参见图1)于 2004年正式投入使用,建筑由法学院和建筑系两部分组成。 笔者曾多次亲临体验,每每总能激发起不同的感受。
建筑基地呈长方形,位于湖南大学校区内的第一个十字 路口处,即在通往国家级风景区岳麓山的主干道上。地理位 置十分优越,北向是校园道路,西侧是巍峨的岳麓山,同时湖 南大学未来的教学科研轴线在西侧已经初具规模,南面是汽 车实验室,东侧比邻湘江。建筑师充分考虑了主要人流方向 的视角和视距,将建筑独特的形体更好的展现在人们的视野 中,使其成为了这一区域的视觉中心及校园景观的一大节 点,吸引着人们走近它,品味它。
建筑系馆案例分析
(二)案例分析1. 湖南大学建筑系馆1)建筑设计和自然环境的结合湖南大学地处岳麓山风景区,当地植被以香樟红枫为主,土壤为红土。
所以设计师采用棕黄色石材作为外墙材料确定了棕黄色基调建筑的表皮具有一种粗糙感,和自然更加贴近。
2)建筑所处的位置.总平面分析满空间供人员集散周边的交通方便裂3)功能分区和流线分析两步楼梯,防火疏散两个入口进入要求一层的门厅,报告厅,展厅紧密结合交通流线方向一层的流线:入口大厅旁另设人员集散空间,避免与报告厅的人流的交叉,保持交通通畅。
也为首层展厅的开放做了合理过度。
交通流线方向办公空间和教学空间没有很好的分隔,容易造成相互影响。
两个办公用房之间相距较远,联系不够紧密。
交通流线方向每一层入口处都设有集散空间,以过厅的形式呈现使用空间交通空间开放空间4)立面分析由于基地的南北面宽不大,而东西面相对较宽,且北面为校园的主要交通要道,所以北面设计整片实墙把室内和室外分隔开,作为室内和室外的过渡。
中间中空的部分有着吸纳人流的效果。
这是系馆的东立面,把三层以上的部分挖空,以下部分单独拉出形成个体。
再结合院内的竹井廊桥桂花树,运用借景手法丰富里立面的效果,而且软化了用石材作为材料的硬立面5)空间链接而且在行走的过程中也达到观景的效果。
舍弃适合建采光不足*湖南大学建筑系馆分析总结1.建筑系馆属于校园内的一个建筑,与周边的环境相协调。
2.外墙表皮的选择与周围环境相协调,通过立方体的切割与复合来设计建筑的外立面3.内部空间的设计过渡自然,没有明显的界限,交通空间,使用空间,展示空间,交流空间相互交错,符合建筑系学生需要交流展示的学习特征。
4.但整个建筑的采光不是做得很好,有一些房间的自然采光并不是特别理想。
2.深圳大学建筑系馆1)总平面分析四周有道路环绕交通十分方便右侧是友谊林,风景优美,建筑和环境融合建筑系馆的主入口和深大设计院主入口临近主要的交通要道,交通十分方便分开,相对独立。
但是在内部仍旧有联系2系馆南侧为教学区,北侧为办公区庭院与建筑相融合,使得建筑与室外环境有更紧密的联系交通流线的内庭,使室内得到更多自然采光教学、教研和设计院对应着三个明确的建筑体量它们在平面及空间上形成了互为构成关系的体量组合连接,形成相互贯通的空间,三体量之间既独立又有联系资料室放在三层,避免大量人流在这里穿过,各个设计教室都是向南的朝向营造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大面积开窗,让教室内有充足的自然采光3)建筑的立面及细部室外部分另外一个立面采用了玻璃幕墙加上瓢架的结合,但是稍显呆板,而弧墙的加入则是打破了这种呆板。
建筑系馆调研报告
建筑系馆调研报告一、建筑系馆综述0701042-08 伍晓伟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的地位越来越显著,从幼儿园到大学,人在一个又一个的教育建筑中学习与生活,大学差不多已经是一个小社会。
但是人最多的时间不是学习,而是生活,所以教育建筑另外一个衡量它价值的因素便是能否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潜力。
当你已经进入一所比较有名的学校,一定会不由自己的被周围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氛围所环绕。
与其说被周围的环境底蕴所感染,倒不如说是设计的大师将自己对学校的崇敬和敬仰倾注于自己所设计的建筑中。
以上是从“教育建筑”这个宽泛的概念上理解的,在具体到每个功能面对人群不一样的建筑要有自己鲜明的性格特征。
建筑系馆,顾名思义,要从“建筑”这个角度去理解,去深入。
1.从建筑结构方面深入梁柱体系是我们最经常接触的,甚至外行人主要稍微理解建筑传力体系就可以明白。
用过外立面体现梁塔关系,创造的建筑的整体效果的想法是可以值得尝试的。
2. 从建筑历史方面深入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相信我们都不会陌生,,虽然时隔久远,但是相信其中的所富含的建筑思想和表现手法还是值得借鉴的。
如果建筑的定义为体现中国建筑,不妨从中国古代建筑特点入手。
想想中国古代建筑常用的构件,如斗拱之类。
斗拱是如何生成的?仔细思考这些问题,或许能对我们的设计带来一些灵感。
3. 从建筑材料方面深入由于课本与实际的距离,我们对建筑材料的生产运用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缺陷,但是建筑美学中的虚实对比相信对每个建筑人都不会陌生。
正确运用材料,了解材料的纹理,对于里面的质感表现是非常重要的。
厚重材料和透明玻璃之间产生的虚实对比所达到的效果相信每个人都是可以体会的。
以上说的都是些灵感可能的来源,但设计最主要的一句依然是功能,我们还没到可以二、实例调研湖大建筑系馆基地位于进入湖南大学后的第一个十字路口,在通往国家级风景名胜岳麓山的主要通道上。
建筑系馆则通过切割立方体,使用立体派的手法强化建筑系馆的形象特征。
由于基地南北不一样宽,而东西面相对较宽,考虑北向为学校主要通道,喧嚣异常,通过北面的整体石墙可以构筑强制性的心理及视觉屏障,同时营造一种过渡场所,由整体石墙面刻意分离与界定,中空部分吸纳人流。
关于湖南大学建筑系馆和法学院的调研论文
关于湖南大学建筑系馆和法学院的调研论文摘要:湖南大学建筑系馆和法学院是一个比较经典的建筑设计。
在参观过湖大之后,建筑系馆的设计风格和设计手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从湖大建筑系馆和法学院的整体感受、结构层次、形态功能和外表颜色的选择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它的功能特点和精妙设计。
1初识建筑周末我和同学一起去湖南大学参观,体验湖南大学建筑的结构设计以及建筑的风格特色。
作为建筑与规划专业的学生,实地参考调研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自己亲眼参观了别人的设计,亲身体会,我们才能感受到其中的要点,领略到建筑的内涵和建筑师隐藏在建筑中的深刻含义。
魏春雨教授设计的湖南大学建筑系新馆于2004年正式投入使用,建筑由法学院和建筑系两部分组成。
笔者曾多次亲临体验,每每总能激发起不同的感受。
建筑基地呈长方形,位于湖南大学校区内的第一个十字路口处,即在通往国家级风景区岳麓山的主干道上。
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北向是校园道路,西侧是巍峨的岳麓山,同时湖南大学未来的教学科研轴线在西侧已经初具规模,南面是汽车实验室,东侧比邻湘江。
建筑师充分考虑了主要人流方向的视角和视距,将建筑独特的形体更好的展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使其成为了这一区域的视觉中心及校园景观的一大节点,吸引着人们走近它,品味它。
2群构之美群体构成的特点主要包括:层次性、整体性及延续性等。
该建筑是由法学院和建筑系共同组成的一个群体建筑。
法学院主要强调功能使用,外形趋于严谨,面积控制得很严;建筑系则主要以体现丰富的空间为主,强调提供足够的场所引导学生思考,增进师生交流。
虽然二者性格截然不同,但是强调建筑群的整体性以及与周边环境相融合的设计理念则是该建筑作品成功的关键所在。
首先,该建筑属于校园内的一个子层次,与周边环境研究生相协调,体现出自身与校园内部文脉的联系;其次,建筑群本身也具有层次,并且二者间保持了形式上的延续与完整。
在群体建筑的设计中,不仅仅是形式上某个符号的复制,空间的联系与形式上的连接更是设计的重点。
建筑系馆调研最终版——以湖南大学 重庆大学 耶鲁大学为例!
建筑系系馆调研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f Architectural Department Hall——以湖南大学,重庆大学,耶鲁大学为例With Hunan University, Chongqing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Yale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调研目的了解建筑系馆(教学楼)建筑的设计要求,学习功能组织与流线安排,空间的处理与空间气氛的营造,建筑造型手法以及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了解此次设计的基地的情况,为设计寻找灵感。
湖南大学建筑系馆湖南大学建筑系馆总体设计•法学院建筑学院建筑群总平面图建筑概况•工程名称:湖南大学建筑系馆•设计时间:2002—2003年•项目负责:魏春雨•建筑设计:魏春雨宋明星李煦齐靖•建筑层数:地上5层地下1层•建筑面积:5000㎡•结构体系:多层框架•建筑高度:22.90m"文脉:岳麓书院百代弦歌,千年不绝。
"与环境的协调性环境是建筑的环境,建筑利用环境,建筑也融合作为环境的一部分,并超越环境,成为环境中的一个亮点.其颜色、建筑形态、风格、甚至建筑用途也都应和环境相协调。
传承文脉根植于红土地,建筑就像从土地上长出来的一般,登岳麓而俯瞰,与柳士英40年代设计的红砖楼相呼应。
安静地融于校园之中。
建筑的生命来源于大地,让建筑与大地融为一体是设计者的初衷,用水刷石表达感情。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坚固与美观校园内主要树种是香樟和红枫,树皮具有一种粗糙的质感,建造者希望建筑表皮表现出一种表皮粗犷遒劲,造型简洁有力,给人以坚固稳重的感觉。
•选材长沙地质以页岩,石英砂岩为主,土质呈棕色甚至深红色,红枫与红土也相互映衬出红色情结。
石材选用水刷石,建造者意图表达“湘江北去”之意的同时又表达了对湖南、岳麓山的情怀。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边庭之外,形体凹口和边庭恰好形成了一个天井式的庭院空间,种植楠竹于其中,其中竹于景相映成趣,形成室内外空间的高潮,隐喻“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湖南大学建筑系馆调研解析
谢谢观赏
湖南大学建筑系馆调研
小组成员:杨乐 伍开开 吴海雪 张易 瞿倩雨
•
• 有室之用——湖南大学建筑系馆 概况:地上五层 地下一层
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 高度22.9米 框架结构 魏春雨设计
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
三四层平面和露台
五层平面
• 立面采用水刷
石源于维特鲁
威的“坚固”
之说,人渴望
坚固庇护的本
室外环境
• 植物与窗紧密相连,使建 筑与自然相连。
• 室外的 露台环 境布置 新颖独 特。
室外环境
缺点:部分空间采光不足
采光不足
采光不足
• 栏杆采用传 统的红色, 非常吸引眼 球。长廊南 北贯穿强化 空间序列, 达到心理舒 缓的目的。
细部分析
总结
1 虽然立面设计独特,新颖,但是与周边建筑格格不入。 2通风采光不足,夏天要是没有空调会很热。
能,广场也运
用水刷石,做
到建筑与大地
的结合,整栋
建筑色泽到质
感都让人感觉
与众不同,让
人想到湘江的
•
面 图
细
部
室外环境
• 露台上的植物增 加了建筑的绿化 面,也给师生提 供了一个舒适的 休息平台。建筑 外面的竹子以古 人“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 布置。露台上的 长廊又增加了空 间的趣味。
(完整版)建筑系馆实例分析
4.细部设计
——墙面
立面清水墙开洞与横向 延伸的走廊形成对比,使两 者相得益彰
4.细部设计
——天窗
教学区大厅天窗采用双 层阳光板构造,内部光线柔 和,教研区内庭采用高侧窗 采光也是为了避免强烈的直 射光线。建筑中庭采用顶部 采光的方式,利用屋顶的光 影变化在不同层高的桥和廊 道的穿梭,营造出多变的中 庭空间。
1.基地分析
基地位于南面杜罗河和北面一条高速公路之间的平 台上,是一块三角形地域的西北角。
2.设计构思
•
通过运用控制线进行变形,将所有的元素根据基地地形
及文脉景观的角度排列,主体建筑分为南北两翼,众多分散
的体块按照两条主要的控制线来排布,形成了两翼汇聚的近
似于三角形的几何形式。
3.建筑设计
• 北面的长条形建筑物是由行政空间、礼堂、图书馆及一 个半圆形的展示空间组成,这些服务空间阻隔了校园直 冲道路的可能性,使校区免于噪声干扰。
划中轴线的末端,面 对一条长达400余米 的水池,地位显著。
紧通于基地南 北两侧又有两条萦忙 道路,特别是北侧一 条常有汽车通过发生 噪音。
2.总体设计
此馆限制:
地理环境(地形、抗 震)、功能联系、形体等 。
基地放大图
3. 平面功能
4.细部设计
——入口设计
墙面铭文老子语录 ,斗拱 ,爱奥尼克柱头小品 突出 建筑馆个性特征文化内涵
2.建总筑体总平设面计图
三角形布局,在校园的总平面中特征独特,符合建 筑系馆的个性定位。
2.总体设计 ❖ 人流、车流路线分明,入口富引导性。
3.平面分析
•采用围合式布 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