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SQL数据库原理-HBase基本原理与使用
hbase列式存储原理
hbase列式存储原理HBase是一个开源的非关系型数据库,它的存储基础是一种列式存储结构,下面我们来具体的介绍HBase列式存储的原理。
1、传统行存储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以行为存储单位,一条记录是由一行定义的,每一行后面跟一个结束符,行后面的结束符可以是回车符,也可以是其他的特殊字符。
2、列存储在列存储中,以列为存储单位,一条记录都是由一列定义的,列的值可以是字符串,也可以是任意类型的值,列也有一个结束符,其他逻辑上与传统行存储类似,只是存储层次上的结构变得更加灵活更加紧凑。
3、HBase行列存储HBase可以说是行列存储的一种组合,就是将行与列结构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复杂的结构,为HBase提供表格的数据表示,每一行可以由多个列组成,每一列都由一个列簇和多个列族组成。
列簇分为主列簇和多个副列簇,主列簇只能有一个,它的列族可以由多个。
这种行列存储模式可以把一个完整的记录拆分成多个小的单元,从而能更好的优化存储空间。
4、HBase列存储的优势HBase列存储的优势有:(1)高性能:HBase列存储把一条记录拆分成多个小的单元,这样查询操作的速度会很快,因为数据库只需要读取所需要的列就可以,而不需要读取整行数据。
(2)节约存储空间:HBase列存储只存储被访问到的列数据,从而节约存储空间。
(3)易扩展:HBase很好的支持水平扩展,可以很容易地添加新的机器来支持更多的存储。
(4)分布式:HBase支持分布式,可以很好的支持大数据存储。
总结以上就是HBase列式存储的原理和优势,HBase是一个开源的非关系型数据库,它的存储基础是一种列式存储结构,特别适合存储大数据,它的列存储把一条记录拆分成多个小的单元,查询操作的速度会很快,而且节约存储空间,还支持水平扩展,所以HBase 列存储是一种非常有优势的存储方式。
04_HBase技术原理
负责维护分配给自己的Region 响应用户的读写请求
目录
1. HBase 基本介绍 2. HBase相关概念 3. HBase 架构 4. HBase 关键流程 5. HBase突出特点 6. HBase性能优化 7. HBase常用Shell命令
对象的日志记录 系统会根据每条日志记录所属的Region对象对HLog数据进行拆分,分别放到相应Region对象的目录下,然后,
端甚至从来不和Master通信,这种设计方式使得Master负载很小
HBase架构介绍 (4)
Table (HBase table)
Region (Regions for the table)
Store (Store per ColumnFamily for each Region for the table)
Master
主服务器Master主要负责表和Region的管理工作:
管理用户对表的增加、删除、修改、查询等操作 实现不同Region服务器之间的负载均衡 在Region分裂或合并后,负责重新调整Region的分布 对发生故障失效的Region服务器上的Region进行迁移
RegionServer
用户读写数据过程
用户写入数据时,被分配到相应Region服务器去执行 用户数据首先被写入到MemStore和Hlog中 只有当操作写入Hlog之后,commit()调用才会将其返回给客户端 当用户读取数据时,Region服务器会首先访问MemStore缓存,如果找不到,再去磁盘上
面的StoreFile中寻找
Log) 用户更新数据必须首先写入日志后,才能写入MemStore缓存,并且,直到MemStore缓存
hbase基本概念、各功能组件及其作用
hbase基本概念、各功能组件及其作用HBase是一个分布式的、基于列的NoSQL数据库,它是Hadoop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件,通常与Hadoop MapReduce、HDFS等组件一起使用。
以下是HBase的基本概念、各功能组件及其作用:1. 基本概念:HBase是一个基于列的分布式数据库,它使用Hadoop 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存储数据,并使用Hadoop MapReduce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HBase的数据模型是基于表的,每个表由多个行和列组成,其中行键是唯一的标识符,列族是列的集合,每个列族包含多个列。
2. 各功能组件及其作用:(1)RegionServer:RegionServer是HBase的核心组件,负责管理表的数据。
它将表的数据划分为多个Region,每个Region存储在HDFS上,并提供读写操作的接口。
(2)ZooKeeper:ZooKeeper是一个分布式协调服务,HBase使用它来管理RegionServer的状态信息、负载均衡和故障恢复等。
(3)HFile:HFile是HBase的存储格式,它是一个基于块的文件,包含多个列族和列的数据。
(4)HDFS:HDFS是HBase的底层存储系统,它提供了高可靠性和高可扩展性的数据存储和管理功能。
(5)Coprocessor:Coprocessor是HBase的扩展组件,它可以在HBase的读取和写入操作中进行预处理和后处理,从而增强HBase的功能。
(6)Master:Master是HBase的管理中心,它负责管理表的元数据信息、RegionServer的状态信息和负载均衡等。
(7)Client:Client是HBase的客户端,它通过RPC 协议与HBase的Master和RegionServer进行通信,并进行表的读取和写入操作。
nosql数据库原理
nosql数据库原理NoSQL是一个广泛应用于非关系型数据库的术语。
NoSQL意味着非SQL或非关系型数据库。
它是构建高效、可扩展和分布式数据库的一个新方法。
与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不同,NoSQL数据库通常不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NoSQL数据库的基本原理是,将数据存储在非关系型形式中,比如JSON或者文档形式。
NoSQL数据库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能够轻松地扩展增加更多的节点。
这些节点通常是分布在不同的服务器上,使得NoSQL数据库在大规模网站上的高可用性及可扩展性方面表现突出。
与关系型数据库不同,NoSQL数据库是分布式存储的。
这意味着数据存储在多个服务器上,而不是在一个中心存储位置。
NoSQL数据库使用分片技术来分割数据并存储在不同的服务器上。
这个过程称为水平扩展(Horizontal scaling)。
NoSQL数据库通常被称为结构文档数据库或键值存储系统,因为它们存储的是类似于文档或键值对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很灵活地组合和扩展,因此,NoSQL数据库具有很高的灵活性。
NoSQL数据库具有非常高的可扩展性和高可用性。
当数据库需要扩展时,只需要向集群中添加一个新节点即可。
如果某个节点发生故障,系统可以自动将故障节点的数据迁移到可用节点上,从而保证高可用性。
总体来说,NoSQL数据库的原理是以非关系型形态存储数据,并且采用分布式存储的方式。
这样可以高效地存储、管理和检索数据,并且具有高可扩展性和高可用性,非常适合用于大型网站、云计算和移动应用程序等场景。
Hbase教程
HBase原理与基本架构
原理 前面介绍了HBase的一般架构,我们知道了HBase有ZK、Master和RS 等组成,本节我们来介绍下HBase的基本原理,从数据访问、RS路 由到RS内部缓存、数据存储和刷写再到region的合并和拆分等等功 能。 RegionServer定位 访问HBase通过HBase客户端(或API)进行,整个HBase提供给外部的 地址,其实是ZK的入口,前面也介绍了,ZK中有保存-ROOT-所在的 RS地址,从-ROOT-表可以获取.META.表信息,根据.META.表可以获 取region在RS上的分布,整个region寻址过程大致如下:
Hbase原理与基本架构
RegionServer(简称RS)在非Replication模式下, 整个系统中都是唯一的,也就是说,在整 个非Replication的HBase集群中,每台RS上 保存的数据都不一样,所以相对于前面两 者,该模式下的RS并不是高可用的,至少 RS可能存在单点故障的问题,但是由于 HBase内部数据分region存储和region可以迁 移的机制,RS服务的单点故障可能会在极 小代价下很快恢复,但是一旦停掉的RS上 有-ROOT-或者.META.表的region,那后果还 是比较严重,因为数据节点的RS停机,只 会在短时间内影响该台RS上的region不可访 问,等到region迁移完成后即可恢复,如果 是-ROOT-、.META.所在的RS停机,整个 HBase的新的求情都将受到影响,因为需要 通过.META.表来路由,从而寻找到region所 在RS的地址。
Hbase简介
左图描述Hadoop EcoSystem中的 各层系统。其中,HBase位于结构 化存储层,Hadoop HDFS为HBase 提供了高可靠性的底层存储支持, Hadoop MapReduce为HBase提供 了高性能的计算能力, Zookeeper为HBase提供了稳定服 务和failover机制。
HBase原理及实例
HBase使用例子(中文翻译)通过编码(java)的形式对HBase进行一系列的管理涉及到对表的管理、数据的操作等。
1、对表的创建、删除、显示以及修改等,可以用HBaseAdmin,一旦创建了表,那么可以通过HTable的实例来访问表,每次可以往表里增加数据。
2、插入数据创建一个Put对象,在这个Put对象里可以指定要给哪个列增加数据,以及当前的时间戳等值,然后通过调用HTable.put(Put)来提交操作,子猴在这里提请注意的是:在创建Put对象的时候,你必须指定一个行(Row)值,在构造Put对象的时候作为参数传入。
3、获取数据要获取数据,使用Get对象,Get对象同Put对象一样有好几个构造函数,通常在构造的时候传入行值,表示取第几行的数据,通过HTable.get(Get)来调用。
4、浏览每一行通过Scan可以对表中的行进行浏览,得到每一行的信息,比如列名,时间戳等,Scan相当于一个游标,通过next()来浏览下一个,通过调用HTable.getScanner(Scan)来返回一个ResultScanner对象。
HTable.get(Get)和HTable.getScanner(Scan)都是返回一个Result。
Result是一个KeyValue的链表,5、删除使用Delete来删除记录,通过调用HTable.delete(Delete)来执行删除操作。
(注:删除这里有些特别,也就是删除并不是马上将数据从表中删除。
)6、锁7、新增、获取、删除在操作过程中会对所操作的行加一个锁,而浏览却不会。
8、簇(cluster)的访问客户端代码通过ZooKeeper来访问找到簇,也就是说ZooKeeper quorum将被使用,那么相关的类(包)应该在客户端的类(classes)目录下,即客户端一定要找到文件hbase- site.xml。
下面是一个例子,假定你已经创建了一个表:myTable,还有一个column family(这个找不到合适的翻译词语):myColumnFamily:HBase是Hadoop的一个子项目,HBase采用了Google BigTable的稀疏的,面向列的数据库实现方式的理论,建立在hadoop的hdfs上,一方面里用了hdfs的高可靠性和可伸缩行,另外一方面里用了BigTable的高效数据组织形式.可以说HBase为海量数据的real-time相应提供了很好的一个开源解决方案.据说在某运营商中使用类似于BigTable(个人猜测应该就是HBase)的技术可以在两秒时间内从2TB数据中查找到某条话费记录.而这是原来该运营商使用Oracle数据库所无法解决的问题.对于HBase使用的类似与BigTable的技术我们这里就不仔细描述,可以参考google的论文以及网上的一些相关资料.另外,HBase的配置在HBase的官方文档中有很详细的描述.可以参见相关文档.HBase提供了一个类似于mysql等关系型数据库的shell.通过该shell我们可以对HBase的内的相关表以及列族进行控制和处理.HBase shell的help命令比较详细的列出了HBase所支持的命令.具体使用方法可以参见其文档.这里我们用一个学生成绩表作为例子,对HBase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概念进行讲解:下面是学生的成绩表:name grad course:math course:artTom 1 87 97Jerry 2 100 80这里grad对于表来说是一个列,course对于表来说是一个列族,这个列族由两个列组成:math和art,当然我们可以根据我们的需要在course中建立更多的列族,如computer,physics等相应的列添加入course列族.有了上面的想法和需求,我们就可以在HBase中建立相应的数据表啦!1, 建立一个表格 scores 具有两个列族grad 和couresehbase(main):002:0> create 'scores', 'grade', 'course'0 row(s) in 4.1610 seconds2,查看当先HBase中具有哪些表hbase(main):003:0> listscores1 row(s) in 0.0210 seconds3,查看表的构造hbase(main):004:0> describe 'scores'{NAME => 'scores', IS_ROOT => 'false', IS_META => 'false', FAMILIES => [{NAME => 'course', BLOOMFILTER => 'false',IN_MEMORY => 'false', LENGTH => '2147483647', BLOCKCACHE => 'false', VERSIONS => '3', TTL => '-1', COMPRESSION => 'NONE'}, {NAME => 'grade', BLOOMFILTER => 'false', IN_MEMORY => 'false', LENGTH => '2147483647', BLOCKCACHE => 'false', VERSIONS => '3', TTL => '-1', COMPRESSION => 'NONE'}]}1 row(s) in 0.0130 seconds4, 加入一行数据,行名称为 Tom 列族grad的列名为””值位1hbase(main):005:0> put 'scores', 'Tom', 'grade:', '1'0 row(s) in 0.0070 seconds5,给Tom这一行的数据的列族添加一列 <math,87>hbase(main):006:0> put 'scores', 'Tom', 'course:math', '87'0 row(s) in 0.0040 seconds6,给Tom这一行的数据的列族添加一列 <art,97>hbase(main):007:0> put 'scores', 'Tom', 'course:art', '97'0 row(s) in 0.0030 seconds7, 加入一行数据,行名称为 Jerry 列族grad的列名为””值位2hbase(main):008:0> put 'scores', 'Jerry', 'grade:', '2'0 row(s) in 0.0040 seconds8,给Jerry这一行的数据的列族添加一列 <math,100>hbase(main):009:0> put 'scores', 'Jerry', 'course:math', '100'0 row(s) in 0.0030 seconds9,给Jerry这一行的数据的列族添加一列 <art,80>hbase(main):010:0> put 'scores', 'Jerry', 'course:art', '80' 0 row(s) in 0.0050 seconds10,查看scores表中Tom的相关数据hbase(main):011:0> get 'scores', 'Tom'COLUMN CELLcourse:art timestamp=1224726394286,value=97course:math timestamp=1224726377027,value=87grade: timestamp=1224726360727,value=13 row(s) in 0.0070 seconds11,查看scores表中所有数据hbase(main):012:0> scan 'scores'ROW COLUMN+CELLTom column=course:art,timestamp=1224726394286, value=97Tom column=course:math,timestamp=1224726377027, value=87Tom column=grade:,timestamp=1224726360727, value=1Jerry column=course:art,timestamp=1224726424967, value=80Jerry column=course:math,timestamp=1224726416145, value=100Jerry column=grade:,timestamp=1224726404965, value=26 row(s) in 0.0410 seconds12,查看scores表中所有数据courses列族的所有数据hbase(main):013:0> scan 'scores', ['course:']ROW COLUMN+CELLTom column=course:art,timestamp=1224726394286, value=97Tom column=course:math,timestamp=1224726377027, value=87Jerry column=course:art,timestamp=1224726424967, value=80Jerry column=course:math,timestamp=1224726416145, value=1004 row(s) in 0.0200 seconds上面就是HBase的基本shell操作的一个例子,可以看出,hbase的shell还是比较简单易用的,从中也可以看出HBase shell缺少很多传统sql 中的一些类似于like等相关操作,当然,HBase作为BigTable的一个开源实现,而BigTable是作为google业务的支持模型,很多sql语句中的一些东西可能还真的不需要.当然,通过程序我们也可以对HBase进行相关的操作.下面的程序就完成了上面shell操作的内容:import java.io.IOException;import java.io.ByteArrayOutputStream;import java.io.DataOutputStream;import java.io.ByteArrayInputStream;import java.io.DataInputStream;import java.util.Map;import org.apache.hadoop.io.Writable;import org.apache.hadoop.io.IntWritable;import org.apache.hadoop.hbase.HBaseConfiguration;import org.apache.hadoop.hbase.HTableDescriptor;import org.apache.hadoop.hbase.HColumnDescriptor;import org.apache.hadoop.hbase.client.HBaseAdmin;import org.apache.hadoop.hbase.client.HTable;import org.apache.hadoop.hbase.io.BatchUpdate;import org.apache.hadoop.hbase.io.RowResult;import org.apache.hadoop.hbase.io.Cell;import org.apache.hadoop.hbase.util.Writables;public class HBaseBasic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HBaseConfiguration config = new HBaseConfiguration();HBaseAdmin admin = new HBaseAdmin(config);if (admin.tableExists("scores")) {System.out.println("drop table");admin.disableTable("scores");admin.deleteTable("scores");}System.out.println("create table");HTableDescriptor tableDescripter= newHTableDescriptor("scores".getBytes());tableDescripter.addFamily(newHColumnDescriptor("grade:")); tableDescripter.addFamily(newHColumnDescriptor("course:")) ;admin.createTable(tableDescripter);HTable table = new HTable(config, "scores");System.out.println("add Tom's data");BatchUpdate tomUpdate = new BatchUpdate("Tom");tomUpdate.put("grade:",Writables.getBytes(newIntWritable(1)));tomUpdate.put("course:math",Writables.getBytes(newIntWritable(87)));tomUpdate.put("course:art",Writables.getBytes(newIntWritable(97)));mit(tomUpdate);System.out.println("add Jerry's data");BatchUpdate jerryUpdate = new BatchUpdate("Jerry");jerryUpdate.put("grade:",Writables.getBytes(newIntWritable(2)));jerryUpdate.put("course:math",Writables.getBytes(newIntWritable(100)));jerryUpdate.put("course:art",Writables.getBytes(newIntWritable(80)));mit(jerryUpdate);for (RowResult row : table.getScanner(new String[] {"course:" })) {System.out.format("ROW\t%s\n", newString(row.getRow()) );for (Map.Entry<byte[], Cell> entry : row.entrySet()) { String column = new String(entry.getKey());Cell cell = entry.getValue();IntWritable value = new IntWritable();Writables.copyWritable(cell.getValue(), value);System.out.format(" COLUMN\t%s\t%d\n", column, value.get());}}}}输出如下:drop table09/07/11 08:51:59 INFO client.HBaseAdmin: Disabled scores 09/07/11 08:51:59 INFO client.HBaseAdmin: Deleted scores create tableadd Tom's dataadd Jerry's dataROW TomCOLUMN course:art 97COLUMN course:math 87ROW JerryCOLUMN course:art 80COLUMN course:math 100。
nosql数据库入门与实践pdf
nosql数据库入门与实践pdf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数据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
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加,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
因此,NoSQL数据库应运而生,成为了大数据时代的新型数据库。
本文将介绍NoSQL数据库的基本概念、特点、应用场景以及实践案例,帮助读者快速入门NoSQL数据库。
一、NoSQL数据库概述NoSQL数据库是指非关系型数据库,它们不同于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不需要事先定义数据结构,具有灵活的数据模型和良好的可扩展性。
NoSQL数据库适用于大数据、高并发、低一致性要求等场景,能够快速处理海量数据,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可扩展性。
常见的NoSQL数据库有MongoDB、Cassandra、Redis等。
二、NoSQL数据库的特点1. 非关系型:NoSQL数据库不需要事先定义数据结构,可以随时添加字段或属性。
2. 灵活的数据模型:NoSQL数据库支持多种数据模型,如键值对、列族、文档等,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模型。
3. 高可扩展性:NoSQL数据库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可扩展性,可以通过分片、复制等技术实现分布式处理和高可用性。
4. 大数据量处理:NoSQL数据库适用于大数据场景,可以快速处理海量数据,提高系统性能。
5. 低一致性要求:NoSQL数据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一致性模型,如最终一致性、强一致性等。
三、NoSQL数据库应用场景1. 大数据处理:NoSQL数据库适用于大数据场景,能够快速处理海量数据,提高系统性能。
2. 高并发场景:NoSQL数据库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高可用性,能够应对高并发场景的请求压力。
3. 灵活的业务需求:NoSQL数据库的非关系型特点使其能够适应灵活多变的数据需求,降低开发成本和时间。
4. 数据存储量大:对于需要存储大量数据的场景,NoSQL数据库可以轻松应对,提高存储效率。
四、NoSQL数据库实践案例以下是一个简单的MongoDB实践案例:1. 安装MongoDB:首先需要在服务器上安装MongoDB,可以从MongoDB官网下载安装包并按照官方文档进行安装。
hbase数据库工作原理
hbase数据库工作原理HBase是一种分布式、面向列的NoSQL数据库,它建立在Apache Hadoop的HDFS(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之上,并利用Hadoop的分布式计算能力。
以下是HBase数据库的工作原理的简要介绍:1. 数据模型:- HBase采用列族-列-行的数据模型。
数据按列族进行组织,每个列族包含多个列,每个列又包含多个版本的单元格。
行键(Row Key)用于唯一标识每一行数据。
-列族内的列是动态的,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添加或删除,而无需预定义表结构。
2. 存储方式:-HBase的数据存储在HDFS上,将数据水平切分成多个Region,每个Region负责存储一定范围的行键数据。
Region 会根据数据量的增长或减少进行自动拆分和合并。
-数据在磁盘上以HFile的形式存储,每个HFile包含按照列族和行键排序的数据块。
3. 架构:- HBase采用主从架构,包括一个或多个Master节点和多个RegionServer节点。
Master节点负责元数据管理、负载均衡和Region的分配等工作。
-RegionServer节点负责实际的数据存储和查询操作,每个RegionServer负责多个Region。
4. 写入过程:-当应用程序写入数据时,数据会首先被写入内存中的MemStore。
当MemStore的大小达到一定阈值时,数据会被刷写到磁盘的HFile中。
-写入的数据同时也会写入Write Ahead Log(WAL),用于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持久化。
5. 读取过程:-当应用程序读取数据时,首先会查找数据所在的Region,并从RegionServer获取数据。
-读取的数据首先从MemStore中查询,如果数据不存在,则继续查询对应的HFile文件。
-为了提高读取性能,HBase还使用了块缓存(Block Cache)来缓存热点数据。
6. 数据一致性:-HBase采用了分布式的写入和复制机制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nosql数据库的base原则
nosql数据库的base原则NoSQL数据库的BASE原则NoSQL数据库是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其设计和数据处理原则与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有所不同。
在NoSQL数据库中,BASE原则被广泛应用,以保证系统的可用性和性能。
本文将介绍NoSQL数据库的BASE原则以及其对数据库设计和数据处理的影响。
BASE是指基本可用(Basically Available)、软状态(Soft state)和最终一致性(Eventual consistency)。
相对于传统的ACID(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原则,BASE原则在可用性和性能方面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
基本可用性是指系统在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下仍然能够提供基本的服务。
在NoSQL数据库中,为了实现基本可用性,通常会采用分布式架构和数据冗余的方式。
分布式架构将数据分布在不同的节点上,当某个节点出现故障时,系统可以自动切换到其他可用的节点,保证服务的连续性。
数据冗余则是通过将数据复制到多个节点上,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容错性。
软状态是指系统中的数据在不同的时间点可能处于不同的状态。
与ACID原则中的一致性要求相比,软状态允许数据在一段时间内处于不一致的状态。
在NoSQL数据库中,为了实现软状态,通常采用异步复制和延迟更新的方式。
异步复制将数据的复制操作延迟到后台进行,不会阻塞用户的读写操作,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
延迟更新则是指系统会在适当的时间点将数据进行同步,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最终一致性是指系统中的数据最终会达到一致的状态,但在某个时间段内可能存在不一致的情况。
与ACID原则中的强一致性要求相比,最终一致性放宽了数据的一致性要求,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在NoSQL数据库中,最终一致性通常通过版本控制、向量时钟等技术来实现。
版本控制可以记录数据的变更历史,从而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向量时钟则可以解决分布式系统中数据的并发访问问题,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hbase基本操作
hbase基本操作HBase是一个分布式开源数据库,是Apache Hadoop项目的一部分。
它是一个面向列的NoSQL数据库,可以在非常大的数据集上进行实时读写操作。
HBase有许多不同的用途,包括在大型网站中存储日志数据、高速数据分析、批量处理数据以及许多其他用途。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基本的HBase操作。
1. 安装和启动HBaseHBase的安装非常简单,您只需要下载并解压HBase软件包即可。
安装完成后,您可以通过以下命令启动HBase:```bin/start-hbase.sh```此命令将启动所有必要的进程以及HBase的主服务器,也称为“RegionServer”。
2. 创建表在HBase中创建表与关系数据库中创建表的过程非常相似。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示例:```create 'myTable', 'myColumnFamily'```其中,“myTable”是表名,“myColumnFamily”是列族名。
列族是列的集合。
3. 插入数据注意,HBase使用列族名称和列名来唯一标识列。
在上面的示例中,“myColumnFamily”是列族名称,“column1”是列名,“value1”是列值。
您还可以插入多个列和一行中的多个值。
4. 获取数据此命令将返回表“myTable”中行键为“row1”的所有列。
5. 扫描表扫描表是获取表中所有行的一种简单方法。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示例:6. 删除数据要删除HBase表,您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此命令将禁用和删除表“myTable”。
总结:HBase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分布式数据库,可以在大型数据集上进行快速读写操作。
在本文中,我们介绍了一些基本的HBase操作,包括创建表、插入数据、获取数据、扫描表、删除数据和删除表。
这些操作是使用HBase时非常常见的操作。
hbase工作原理
hbase工作原理HBase是一个开源的分布式列存储数据库,它是建立在Hadoop HDFS之上的。
HBase能够处理海量数据,具有高可靠性、高可扩展性和高性能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大数据领域。
HBase的工作原理如下:1. 数据模型HBase的数据模型类似于一个多维数组,其中每个单元格都由行键、列族、列限定符和时间戳组成。
行键是唯一标识符,用于识别每个单元格。
列族是一组相关的列,它们共享相同的前缀,并且在存储时被一起压缩。
列限定符是列族下面的子列,用于进一步标识单元格。
时间戳用于区分同一单元格中不同版本的数据。
2. 架构HBase采用Master-Slave架构,其中Master节点负责管理集群状态和元数据信息,而RegionServer节点负责存储和检索数据。
每个RegionServer可以管理多个Region(类似于表中的分区),每个Region由一个或多个Store组成(类似于表中的列族),每个Store包含一个MemStore(内存中排序结构)和多个HFile(磁盘上排序结构)。
3. 写入流程当客户端向HBase写入数据时,首先会将数据写入客户端本地的Write-Ahead-Log(WAL)中,以确保数据不会丢失。
然后,客户端会向Master节点请求要写入的RegionServer地址,并将数据发送给该RegionServer。
RegionServer接收到数据后,将其存储在相应的MemStore中,并定期将MemStore中的数据刷写到磁盘上的HFile 中。
4. 读取流程当客户端向HBase读取数据时,首先会向Master节点请求要读取的RegionServer地址,并根据行键范围和列族限定符过滤要读取的数据。
然后,RegionServer从磁盘上的HFile中读取数据,并将其合并到一个内存中的结果集中。
最后,结果集按照时间戳排序并返回给客户端。
5. 数据分布式存储为了实现高可扩展性和负载均衡,HBase采用了分布式存储策略。
大数据技术专业《HBase 入门与实践》课程标准
贵州XXX学院《HBase入门与实践》课程标准(2023年版)《HBase入门与实践》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定位与任务(一)课程定位《HBase入门与实践》是一门分布式数据库,是大数据技术核心课程之一,为学生搭建起通向“大数据知识空间”的桥梁和纽带,以“构建知识体系、阐明基本原理、引导初级实践、了解相关应用”为原则,为学生在大数据领域“深耕细作”奠定基础、指明方向。
课程将系统讲授大数据的基本概念、HBase数据模型、数据操纵语言数据可视化以及大数据在互联网、生物医学和物流等各个领域的应用。
在Hbase Shell的使用、模式设计等重要章节,安排了HBase入门级的实践操作,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大数据关键技术。
(二)课程任务以“构建知识体系、阐明基本原理、引导初级实践、了解相关应用”为原则,为学生在大数据领域“深耕细作”奠定基础、指明方向。
课程将系统讲授大数据的基本概念、HBase数据模型、数据操纵语言数据可视化以及大数据在互联网、生物医学和物流等各个领域的应用。
在Hbase Shel1的使用、模式设计等重要章节,安排了HBase入门级的实践操作,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大数据关键技术。
三、课程设计思路面向实践,以理论知识与具体应用相结合的方式介绍HBase,理论切合实际,由浅入深,深入解析分布式数据库原理,加强对HBse概念及技术的理解与巩固。
面向企业,切实培养企业方需要的操作型人才,课程设计围绕大数据技术要求合理设计HBase所需相关知识,为深入学习大数据做下铺垫。
四、课程目标本课程重点是学习 HBase 的设计与应用。
重点学习分布式数据库HBase 的访问接口、数据模型、实现原理、运行机制。
(一)知识目标(1)HBase 分布式数据库背景-NoSQL 与传统 ROBMS(2)HBase 安装(3)HBase 单机部署(4)HBase 的配置与启动(5)分布式部署(6)启动集群与集群增删节点(7)HBase 数据模型(8)逻辑模型与物理模型(9)HBase Shell 的使用(10)数据操纵语言(11)模式设计(12)HBase 性能调优(二)素质目标(1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性格(1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15)培养按时、守时的工作观念(16)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17)培养学生能遵纪守法并尊重知识产权,不使用计算机伤害和危害他人利益(18)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能力目标(19)能够掌握 HBase 的基本概念。
hbase基本原理
hbase基本原理HBase是一个分布式的、基于列存储的数据库,它是Hadoop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项目。
HBase的设计目标是提供高可靠性、高性能、可扩展性和高并发性,它的数据模型和操作语法跟关系型数据库不同,需要开发者进行专门的学习和训练。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HBase基本原理。
1. 数据模型HBase的数据模型基于表(table)和行(row),每个表包含多行数据,每行数据又由一个或多个列族(column family)、列限定符(column qualifier)和列值(value)组成。
列族是列的集合,列限定符和列值是一一对应的。
每行数据都有一个唯一的行键(row key),用于标识该行数据。
2. 数据存储HBase的数据存储方式是基于列族存储的,并且是按照行键的字典序排序的。
每个列族可以配置多个版本,旧版本的数据不会被自动删除,可以通过时间戳进行访问。
HBase的数据存储是分布式的,每个表可以被分成多个区域(region),每个区域都是HDFS中的一个文件,可以动态的进行分配和调整,从而实现海量数据的存储。
3. 数据访问HBase的数据访问可以通过Java API、Apache Thrift和REST API进行。
Java API是最常用的方式,也是官方推荐的方式。
Apache Thrift和REST API可以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和客户端类型。
HBase支持多种查询方式,比如根据行键和列限定符获取单个列值、根据行键获取一个列族的所有值、根据前缀匹配查询等,还支持多种过滤器(filter)进行数据过滤和检索。
4. 数据一致性HBase采用ACID(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事务模型,支持读写锁定(read-write lock),可以保证数据一致性并防止并发问题。
HBase将数据一致性的实现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是区域级别的多版本并发控制,第二层是跨区域的写入协调机制,可以保证数据在整个集群内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Hadoop相关知识整理系列之一:HBase基本架构及原理
Hadoop相关知识整理系列之⼀:HBase基本架构及原理1. HBase框架简单介绍HBase是⼀个分布式的、⾯向列的开源数据库,它不同于⼀般的关系数据库,是⼀个适合于⾮结构化数据存储的数据库。
另⼀个不同的是HBase基于列的⽽不是基于⾏的模式。
HBase使⽤和 BigTable⾮常相同的数据模型。
⽤户存储数据⾏在⼀个表⾥。
⼀个数据⾏拥有⼀个可选择的键和任意数量的列,⼀个或多个列组成⼀个ColumnFamily,⼀个Fmaily下的列位于⼀个HFile中,易于缓存数据。
表是疏松的存储的,因此⽤户可以给⾏定义各种不同的列。
在HBase中数据按主键排序,同时表按主键划分为多个Region。
在分布式的⽣产环境中,HBase 需要运⾏在 HDFS 之上,以 HDFS 作为其基础的存储设施。
HBase 上层提供了访问的数据的 Java API 层,供应⽤访问存储在 HBase 的数据。
在 HBase 的集群中主要由 Master 和 Region Server 组成,以及 Zookeeper,具体模块如下图所⽰:简单介绍⼀下 HBase 中相关模块的作⽤:MasterHBase Master⽤于协调多个Region Server,侦测各个RegionServer之间的状态,并平衡RegionServer之间的负载。
HBaseMaster还有⼀个职责就是负责分配Region给RegionServer。
HBase允许多个Master节点共存,但是这需要Zookeeper的帮助。
不过当多个Master节点共存时,只有⼀个Master是提供服务的,其他的Master节点处于待命的状态。
当正在⼯作的Master节点宕机时,其他的Master则会接管HBase的集群。
Region Server对于⼀个RegionServer⽽⾔,其包括了多个Region。
RegionServer的作⽤只是管理表格,以及实现读写操作。
hbase用法
hbase用法HBase是一个开源的分布式数据库,它建立在Hadoop文件系统(HDFS)之上,具有高可靠性、高扩展性和高性能的特点。
本文将介绍HBase的用法,包括表的创建、数据的增删改查等方面。
一、表的创建在使用HBase之前,首先需要创建表。
表是HBase存储数据的基本单位,可以类比关系型数据库中的表。
在HBase中,表是按照列族(Column Family)来进行存储的,每个列族可以包含多个列限定符(Column Qualifier)。
要创建表,可以使用HBase Shell或编程接口进行操作。
二、数据的增删改查1. 数据的插入要向HBase表中插入数据,可以使用Put操作,首先创建一个Put 对象,然后指定行键(Row Key)和列族、列限定符以及对应的值。
接着,将Put对象加入到表中即可。
2. 数据的删除如果想要删除HBase表中的数据,可以使用Delete操作。
通过指定行键和列族、列限定符,可以删除对应的数据。
3. 数据的更新HBase提供了Put操作来实现数据的更新。
与插入数据类似,只需要创建一个Put对象,指定行键和要更新的列族、列限定符以及新的值即可。
4. 数据的查询要从HBase表中查询数据,可以使用Get操作。
创建一个Get对象,指定行键以及要查询的列族、列限定符,然后使用Table的get 方法进行查询。
三、HBase的特性1. 分布式存储HBase将数据分布存储在多台机器上,通过横向扩展来实现高性能和高可靠性。
2. 列式存储HBase采用列式存储结构,将同一列的数据存储在一起,在查询时可以只读取需要的列,提高查询性能。
3. 自动分区HBase会自动将表进行分区,并将数据均匀地分布在各个Region Server上,提高负载均衡和并发能力。
4. 高扩展性HBase支持动态扩展,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Region Server,从而提高系统的扩展性。
本文介绍了HBase的用法,包括表的创建、数据的增删改查等方面。
hbase的数据读写过程和存储原理。
hbase的数据读写过程和存储原理。
HBase是一个分布式的、面向列的NoSQL数据库,它基于Hadoop的HDFS分布式文件系统进行存储。
在HBase中,数据的读写过程是基于HBase的存储原理进行的。
HBase的数据读写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客户端发起读写请求:客户端通过HBase提供的API接口发起读写请求。
读请求可以是根据行键获取特定数据,写请求可以是插入、更新或删除数据。
2. 客户端与ZooKeeper进行交互:客户端首先与ZooKeeper进行交互,获取HBase集群的元数据信息。
ZooKeeper是HBase使用的分布式协调服务,负责管理HBase集群的状态和元数据信息。
3. 客户端与HMaster进行交互:客户端通过ZooKeeper获取到HMaster的地址后,再与HMaster进行交互。
HMaster是HBase集群的主节点,负责管理HRegionServer的分配和负载均衡。
4. 客户端与HRegionServer进行交互:客户端通过HMaster获取到对应的HRegionServer的地址后,再与HRegionServer进行交互。
HRegionServer是HBase集群的工作节点,负责实际的数据存储和读写操作。
5. HRegionServer处理读写请求:HRegionServer接收到客户端的读写请求后,首先会查询内存中的Block Cache,看是否有所需数据的缓存。
如果有,则直接返回给客户端;如果没有,则需要从HFile中读取数据。
6. HFile数据存储原理:HBase的数据存储是基于HFile进行的。
HFile是一种顺序读写的、稀疏的、可压缩的文件格式,用于存储HBase表中的数据。
HFile将数据按列族和列进行排序,并使用一种称为“Bloom Filter”的数据结构来加速查询。
7. HRegionServer从HFile中读取数据:如果需要从HFile中读取数据,HRegionServer会根据请求的行键范围,定位到对应的HFile 文件,并读取数据块。
hbase的peer原理
hbase的peer原理HBase是一个分布式的、面向列的NoSQL数据库,它建立在Hadoop文件系统(HDFS)之上。
HBase的peer原理涉及到HBase的复制机制,这是HBase用于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的重要功能。
HBase的peer原理涉及到主从复制模型。
在HBase中,一个HBase集群可以有一个或多个Region Server,每个Region Server可以负责多个Region。
在HBase的复制机制中,一个RegionServer可以作为Master,而其他的Region Server可以作为Slave,Master负责将数据变更同步到Slave。
当一个Region Server作为Master时,它会将自己的WAL (Write-Ahead Log)中的变更数据发送给其他的Region Server,其他的Region Server会接收这些变更数据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WAL中。
这样,当Master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Slave来进行故障转移,从而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高可用性。
HBase的peer原理还涉及到ZooKeeper。
ZooKeeper是HBase用于协调和管理集群的分布式协调服务,它可以用于管理HBase集群中Master和Slave之间的通信和协调。
当一个Region Server成为Master时,它会在ZooKeeper中注册自己的信息,并向其他的Region Server发送心跳信息,以保证集群中各个节点的状态一致性。
除此之外,HBase的peer原理还涉及到数据一致性和同步机制。
HBase使用WAL来记录数据变更操作,Master会将WAL中的变更数据发送给Slave,Slave会按照接收到的数据顺序将其应用到自己的WAL中,从而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同步。
总的来说,HBase的peer原理涉及到主从复制模型、ZooKeeper的协调管理、数据一致性和同步机制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共同作用,保证了HBase集群的可靠性和高可用性。
hbase查询原理
hbase查询原理
HBase是一个开源的分布式列存储系统,它是基于Hadoop的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构建的。
HBase能够在成千上万的节点之间分散数据,并运行在集群中的所有节点上。
HBase数据库中的数据是按行存储的,每行有一个唯一的行键和任意数量的列。
HBase查询原理是基于行键的查询,可以通过行键快速地定位到数据,并且支持范围查询和过滤器查询。
HBase的查询流程大致如下:
1. 客户端请求查询数据,客户端会根据查询条件构造HBase的Scan对象。
2. 客户端通过HBase的Zookeeper服务获取到正在运行的RegionServer的地址信息,并将Scan对象发送给负责该范围的RegionServer。
3. RegionServer接收到Scan对象后,会根据Scan的起始行键和结束行键定位到对应的Region。
4. RegionServer读取HDFS上的数据块,根据Scan对象中的过滤器过滤数据,并返回符合条件的数据给客户端。
在HBase中,查询性能的关键是如何合理地设计数据模型和建立索引。
HBase支持多种过滤器,例如SingleColumnValueFilter和PrefixFilter等,可以根据具体的查询条件选择合适的过滤器。
在数据模型方面,可以考虑将相关数据放在同一行中,这样可以减少对多个行的查询操作。
此外,还可以通过HBase的Coprocessor机制,
自定义查询逻辑,加速查询速度。
总之,HBase的查询原理基于行键,并且支持多种过滤器和自定义查询逻辑。
合理地设计数据模型和建立索引可以提高查询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第4章 HBase基本原理与使用
4.3 HBase的拓扑结构
➢ HMaster节点是所有Hregionrever的管 理者,负责对Hregionrever的管理范围 进行分配,但不负责管理用户数据表。
4.2 HBase的数据模型
➢ 固定元素: 表名 列族名:面向“列”的概念,这里体现为列族,需要在建表时提前建立, 也可以通过表管理指令新建列族、删除列族或修改属性,实际存储时,不 同列族存储为HDFS上的不同文件
➢ 随数据建立的元素: 行键(key):每行数据的唯一标识,数据存储时,用行键进行局部排序 列名(列标识符,Column qualifier):每行所涉及的列名可以各不相同, 或者说每个表中,可能存在成千上万的列名 时间戳(Timestamp):时间转化为Long型整数 值(value):每个值对应一组行键名、列名和时间戳
Columns
Column qualifier Nickname
Value Air Jordan
Timestamp 1270073054
Born
Career points Name
February 17, 1270073054
1963
32292
1270073054
Va基本原理与使用
bryant
Uniform
8
Number
Position
SG
Uniform
24
Number
Timestamp
1270073054
1270073054
1270073054
Timestamp 1270084021 1270084021 1270084021
1270084021 1270164055
Column Family:advanced
Number
002
Position SG
1270084021
002
Uniform 24
1270164055
Number
6
第4章 HBase基本原理与使用
4.3 HBase的拓扑结构
➢ 4.2 HBase的数据模型 ➢ 如何处理空值?如何实现数据随机更新和删除?
Row Player key name 001 Micheal
February 17, 1963 NULL NULL
Career points 32292
NULL NULL
对比:面向行的记录方式
7
第4章 HBase基本原理与使用
4.3 HBase的拓扑结构
➢ 4.2 HBase的数据模型 ➢ 行的实际结构
为了降低(大数据的)存储量,可以做什么?
行键总体内容
Jordan
001
Uniform 23
1270073054
Number
001
Position Shooting 1270073054
guard
002
Firstname Kobe 1270084021
002
Lastname bryant 1270084021
002
Uniform 8
1270084021
➢ 和其他NoSQL数据库相比 实际需要部署HDFS+HBase,甚
至Zookeeper等组件,部署过程 相对复杂 大数据的(简单)查询功能出色 和MapReduce、Spark等大数据 处理工具配合良好 采用主从式架构 应用广泛、扩展组件很多
3
第4章 HBase基本原理与使用
4.2 HBase的数据模型
Jordan 002 NULL 002 NULL
First name NULL
Kobe Kobe
Last name NULL
bryant bryant
Uniform Position
Number
23
Shooting
guard
8
SG
24
SG
Nick name Air Jordan NULL NULL
Born
可以实现数据条目的随机增删改 可以实现大数据的实时查询 易用、易扩展、易管理
2
第4章 HBase基本原理与使用
4.1 HBase概述
➢ 和关系型数据库对比 无模式(无表结构)、数据结构 简单 无法实现事务、多表查询等机制 可以存储多个“版本”的数据 分布式存储、易扩展 面向列的存储模式,更适合存储 稀疏数据
行键总体 长度
值长度 行键长度 行键 列族长度 列族名称 列名
时间戳 行键类型
值
4Bytes 4Bytes 2Bytes
1Bytes
8Bytes 1Bytes
8
第4章 HBase基本原理与使用
4.3 HBase的拓扑结构
➢ 主从结构 Hmaster和Hregionrever
➢ 底层采用HDFS 可以复用节点共同部署HDFS和HBase 但节点无必然对应关系,如:Datanode 节点不一定是Hregionrever节点
Column Family:basic
Key Columns
001 Column qualifier playername
Uniform Number Position
002 Name
Value
Micheal Jordan 23
Shooting guard Value
Firstname
Kobe
Lastname
5
第4章 HBase基本原理与使用
4.3 HBase的拓扑结构
➢ 4.2 HBase的数据模型
➢ 实际存储方式 每个物理行只有一个行键 和列标识符(即表中的 Name)
➢ 如何处理空值?
➢ 如何利用时间戳实现数据随机 更新和删除?
ROWKEY Name
Value Timestamp
001
playername Micheal 1270073054
NoSQL数据库原理 HBase基本原理与使用
第4章 HBase基本原理与使用
4.1 HBase概述
➢ 回顾HDFS的特点 大文件分块存储、分布式均衡存储 数据多副本 统一管理、统一访问 易维护、易用 不能实现表格化管理与查询 无法实现数据(条目)的随机更新
➢ HBase的特点 原理来自于谷歌公司的Bigtable 分布式、面向列、键值对NoSQL数据库 底层采用HDFS,不需要自行解决底层存储 问题 可以实现数据的分布式存储、统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