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中医护理方案
面瘫中风痹症的中医护理常规
![面瘫中风痹症的中医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0ba0769a9ec3d5bbfc0a7407.png)
面瘫得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面瘫即面神经麻痹,由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脉络,以至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起病突然,每在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口眼向健侧歪斜,闭目不能,口角下垂,面部板滞,麻木,松弛,或耳后疼痛,耳鸣,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平坦等。
可分为中枢性面瘫与周围性面瘫、【护理常规】1、一般护理(1)病室环境应安静、舒适,保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2)在急性期应注意休息,不可劳累过度。
治疗期间,鼓励患者合理安排好工作、学习、生活、休息,调整饮食,避免情绪激动与不良因素刺激。
(3)做好心理护理:耐心得劝解安慰患者,使患者保持稳定得情绪,积极配合治疗,获得良好得治疗效果、(4)鼓励患者提高自护得能力:指导患者掌握一些自护得常识。
如:按摩面部得皮肤、扣齿、鼓腮、皱眉;用湿温毛巾热敷面部;避免面部直接吹风,寒冷天气出门戴眼镜、口罩,避免感冒;对年龄小得患者还要做好患者家属得工作,以达到配合治疗得目得。
(5)指导患者自我锻炼,自我按摩①表情动作训练:对镜子进行皱眉、闭眼、示齿、鼓腮、吹口哨等运动,训练时按体操节奏进行,每个动作做二八呼或四八呼,每天进行2—3次、②自我按摩,可按健侧肌运动方向按摩患侧,由于面部肌肉非常薄,按摩时用力应柔软、适度、持续、稳重,每日早晚各进行一次。
③湿温毛巾热敷面部,以改善血液循环,每天可进行2-3次。
【健康教育】1 急性期后可加强身体锻炼,以增强抵抗力。
2 夏季避免头部位于风口窗隙处睡眠,冬季注意面部与耳后保暖。
3 指导病人自行对镜按摩瘫痪得面肌,每日3-4次,每次3-10分钟,神经功能开始恢复后,可对镜练习瘫痪肌得各单个面肌得随意运动。
4 按摩方法用手掌紧贴瘫肌做环形按摩,也可顺瘫肌收缩得正常方向做按摩,手法适宜轻、中风得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中风又名卒中,就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与脑所引起得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或不经昏仆,仅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不利、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得一种病症。
面瘫中医护理方案精选文档
![面瘫中医护理方案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dcd77f8fe4733687f21aa8f.png)
面瘫中医护理方案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面瘫病(面神经炎)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风寒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兼见面部有受寒史,舌淡苔薄白。
(二)风热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继发于感冒发热,或咽部感染史,舌红苔黄腻。
(三)风痰阻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或面部抽搐,颜面麻木作胀,伴头重如蒙、胸闷或呕吐痰涎,舌胖大,苔白腻。
(四)气虚血瘀证: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日久不愈,面肌时有抽搐,舌淡紫,苔薄白。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口眼歪斜1.观察患者口眼歪斜的程度和方向。
2.指导患者面肌运动,包括:抬眉训练、闭眼训练、耸鼻训练、示齿训练、努嘴训练、鼓腮训练等。
3.遵医嘱红外线照射患侧面部。
4.遵医嘱面部中药湿敷。
5.遵医嘱面部中药熏洗。
6.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患侧太阳、承浆、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地仓、颊车、印堂、翳风、迎香等穴。
(二)眼睑闭合不全1.观察患侧眼睑闭合的程度。
2.眼部护理:注意眼部卫生,擦拭时尽量闭眼,由上眼睑内侧向外下侧轻轻擦拭。
3.在睡觉或外出时应佩戴眼罩或有色眼镜,避免强光刺激眼球。
遵医嘱给予营养、润滑、抗感染眼药水滴眼或眼膏涂眼,以保护角膜及预防眼部感染。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患侧太阳、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印堂等穴。
5.遵医嘱穴位注射,取足三里、三阴交等穴。
(三)颜面麻木1.遵医嘱患侧面部中药湿敷。
2.指导患者面肌运动,包括:抬眉训练、闭眼训练、耸鼻训练、示齿训练、努嘴训练、鼓腮训练等。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患侧太阳、承浆、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地仓、颊车、印堂、翳风、迎香等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面颊、肝、口、眼、皮质下等穴。
5.遵医嘱穴位贴敷,取患处颊车、地仓、太阳、翳风等穴。
6.遵医嘱面部中药熏洗。
(四)面部抽搐1.注意观察面肌痉挛患者抽搐发生的时间、性质、程度等情况。
面瘫病中医护理方案
![面瘫病中医护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bf6323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f1.png)
评价周期和频率
评价周期:每周一次
评价频率:每月一次
评价结果分析和反馈
评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量表 评价、专家评估等多种方法进行 综合评价。
反馈意见:收集患者及家属的反 馈意见,对面瘫病中医护理方案 进行改进和完善。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分析 面瘫病中医护理方案的有效性和 可行性。
调整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的反馈 和护理效果,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确保护理效果最大化。
实施护理措施
评估患者情况: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和生活习惯,为制定护理方案提供 依据。 中药调理: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中药调理方案,以调节气血、舒 缓神经。
针灸治疗:通过针灸刺激相关穴位,促进面部肌肉的恢复和神经的修复。
询问患者是否有 其他并发症或身 体不适
根据评估结果, 制定个性化的中 医护理方案
制定护理计划
评估患者情况:了解患者的病情、 病因、症状等,为制定护理计划 提供依据。
制定护理措施:根据护理目标, 制定具体的护理措施,如中药调 理、针灸治疗、按摩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确定护理目标:根据患者情况, 制定具体的护理目标,如缓解症 状、促进康复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指导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避免情绪波动。
与患者家属沟通,共同关注患者 的心理需求。
运动护理
每日进行面部肌肉锻炼,如睁眼、 闭眼、鼓腮等,以促进面部肌肉 的恢复。
避免剧烈的面部表情和动作,以 免加重病情。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定期进行颈部运动,保持颈部肌 肉的松弛,避免因颈部肌肉紧张 引起的面部肌肉痉挛。
面瘫中医护理方案
![面瘫中医护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5029bd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04.png)
面瘫中医护理方案引言面瘫,也被称为面肌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面瘫患者的脸部肌肉失去了正常的运动功能,导致面部表情不自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护理作为一种综合疗法,在面瘫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面瘫的中医护理方案,帮助患者恢复脸部的运动功能。
中医护理方案中医辨证施治面瘫的发病原因复杂,根据中医理论,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辨证施治。
常见的中医辨证有阳虚、气滞、湿热等。
面瘫的辨证施治主要包括中药治疗和针灸疗法。
中药治疗1.养血活血方:采用当归、赤芍、白芍等补血活血的中草药,可以改善面部血液循环,促进神经恢复功能。
–当归:具有活血调经,补血养颜的作用;–赤芍:能够活血散瘀,舒筋活络;–白芍:有生津止痛,活血散瘀的作用。
2.理气祛湿方:针对气滞和湿热等辨证,使用柴胡、茯苓等中草药。
–柴胡:能疏肝理气,解郁止痛;–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和胃化湿的功效。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面瘫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在特定的穴位进行刺激,调整气血运行,刺激面部神经,促进面部肌肉的恢复。
1.扶阳法:刺激足三阳经的阳经穴位,如阳白穴、合谷穴等,可以温通经络,调和气血,增强阳气。
2.疏风法:通过刺激头部的风府穴、风池穴等,能够疏通脑神经,改善面瘫患者的面肌神经麻痹症状。
中医推拿按摩中医推拿按摩作为中医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面瘫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推拿按摩可以刺激面部的穴位和经络,促进血液循环,以达到恢复面部神经和肌肉功能的目的。
1.拇指轻按法:以拇指轻柔地按压患者的面部,以中医理论中的。
面瘫中医护理方案
![面瘫中医护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20a246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d3.png)
四、健康指导
(四)康复指导
4.示齿训练:示齿动作主要靠大、小肌、提口角肌及笑 肌的收缩来完成。嘱患者口角向两侧同时运动,避免只 向一侧用力练成一种习惯性的口角偏斜运动。 5.努嘴训练: 努嘴主要靠口轮匝肌收缩来完成。进行努 嘴训练时,用力收缩口唇并向前努嘴,努嘴时要用力。 口轮匝肌恢复后,患者能够鼓腮,刷牙漏水或进食流口 水的症状随之消失。训练努嘴时同时训练了提上唇肌、 下唇方肌及颏肌的运动功能。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二)特色技术
1.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2.穴位注射(详见附录2)。 3.穴位贴敷(详见附录2)。 4.艾灸(详见附录2)。 5.中药熏洗(详见附录2)。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二)特色技术
6.中药湿敷(详见附录2)。
7.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
8.红外线照射:照射面部时,应用纱布遮盖双眼,开启 红外线后3~5分钟,询问患者的温热感是否适宜。照射 过程中询问局部有无灼痛感,及时调整距离,防止灼伤, 治疗结束时,将照射部位的汗液擦干,观察局部皮肤有 无异常,于室内休息15分钟后方可外出。
3 木作胀,伴头重如蒙、胸闷或呕吐痰,舌胖大,苔白
腻。
治则: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气虚血瘀型,口眼歪斜,日久不愈,面肌时有抽搐,舌淡紫,苔薄
4 白。
治则:益气活血,通络止痉,补阳还五汤加减。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口眼歪斜
1.观察患者口眼歪斜的程度和方向。
2.指导患者面肌运动,包括:抬眉训练、闭眼训练、耸 鼻训练、示齿训练、努嘴训练、鼓腮训练等。
四、健康指导
面瘫的中医护理方案
![面瘫的中医护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66a578011ca300a6c39060.png)
针灸科专病护理常规面瘫一、中医病名面瘫:即面部肌肉瘫痪,是指在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面神经异常所导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面神经疾病。
二、临床表现周围性面瘫:通常表现同侧表情肌(包括额肌)瘫痪。
伴同侧2/3味觉障碍,听觉过敏,唾液和泪液分泌障碍,以及患侧乳突部疼痛,耳廓和外耳道感觉减退,外耳道或鼓膜疱疹等。
中枢性面瘫:表现病灶对侧眼裂以下的面瘫,常伴该侧中枢性舌瘫(皮质延髓束)和偏瘫(皮质脊髓束受损),见于脑血管病,肿瘤等。
三、辨症分型1.风寒袭络证:常有突受风寒之邪史,急性起病,一侧面部板滞,眼不能合,流泪,口角歪斜;色淡红,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弦。
2.风热袭络证:常有患侧耳内耳后完骨及面颊部疼痛及发热,突发一侧面部板滞,闭眼不能,口角歪斜,口干或苦,小便赤,可伴恶风,头痛;舌质红,苔黄干或薄黄,脉浮数或弦数。
3.风痰阻络证:发病急骤,口眼 斜,面肌麻木或抽搐,颜面作胀,泪溢痰涎,头晕目眩,纳少腹胀,舌淡苔薄,脉细弱或细滑。
4.气虚血瘀证:口眼 斜,日久不愈面肌抽动频繁,或见神疲倦怠及面色萎黄无华,舌嫩淡紫,脉涩无力。
四、临症护理(1)口眼歪斜:针刺:迎风,地仓,颊车,下关,翳风,合谷等穴进行针刺治疗,选合谷穴行艾条灸,每日一次。
面部保暖,避风寒。
(2)面部肿痛:面部热敷,每日1—2次,并于早晚自行按摩患侧按摩时力度要适宜,只要患侧面肌能运动就可自行对镜子做皱额闭眼吹口哨示齿等动作,对于防止麻痹肌肉的萎缩及促进康复是非常重要的。
(3)闭眼不全:护眼,由于眼睑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应减少用眼外出时戴墨镜保护同时滴一些有润滑消炎营养作用的眼药水睡觉时可戴眼罩或盖纱块保护。
五、饮食指导饮食宜富有营养、可口清淡、易消化半流质或软质饮食,忌辛辣生冷刺激产品。
六、情志调护患者多为突然起病,有些病人认识不足,内心压抑,担忧面容的改变,终日不语,更多的病人却担心预后情况。
要耐心做好解释和安慰工作,缓解其紧张情绪,使病人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接受治疗及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
面瘫病中医_护理方案
![面瘫病中医_护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79bb2679563c1ec5da71eb.png)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病室避免对流风,慎避外邪,注意面部和耳后保暖,热水洗 脸,外出佩戴口罩。
2.保持口腔清洁,餐后漱口,遵医嘱予清热解毒类中药汤剂口 腔护理,预防感染
(二)饮食指导
1.风寒袭络证:宜食辛温祛风散寒的食品,如大豆、葱白、生 姜等。忌食凉性食物及生冷瓜果等食品。
2.风热袭络证:宜食疏风清热的食品,如丝瓜、冬瓜、黄瓜、 赤小豆等。忌辛辣燥热的食品。 3.风痰阻络证:宜食通阳泄浊的食品,如海参、海蜇、荸荠、 白萝卜、百合、桃仁、蘑菇、柚子等。忌食肥甘厚味的食品。 4.气虚血瘀证:宜食益气活血的食品,如桃仁等。忌食辛香行 窜、滋腻补血的食品。
较好□ 差 □
1.2.3. 其他:□(请注明)
好 □ 一般□
较好□ 差 □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评价项目 穴位按摩 穴位注射 穴位贴敷 中 医 护 理 技 术 艾 灸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中药熏洗 耳穴贴压 中药湿敷 红外线照射
健康指导
5.遵医嘱穴位贴敷,取患处颊车、地仓、太阳、翳风等穴。 6.遵医嘱面部中药熏洗。
(四)面部抽搐
1.注意观察面肌痉挛患者抽搐发生的时间、性质、程度等 情况。
2.遵医嘱艾灸,风寒袭络证者取翳风、四白、颊车等穴。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患侧颊车、地仓、迎香、四白等穴。 4.遵医嘱面部中药熏洗。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三)情志调理 1.面瘫患者易致紧张或悲观情绪。关心尊重患者,疏导其紧 张情绪,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共同帮助患者正视疾病。 2.指导患者倾听舒心的音乐或喜悦的相声,抒发情感,排解 悲观情绪,达到调理气血阴阳的作用。
面瘫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
![面瘫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f678521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81.png)
面瘫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一、基本情况2023年中医护理方案面瘫(面神经麻痹)康复科共收治病例19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44.2岁。
平均住院日:11.6天。
辨证分类:风寒袭络14例、瘀血阻络1例、风痰阻络4例。
应用的主要辩证施护方法:1.观察患者口眼歪斜的程度和方向;2.指导患者面肌运动;3.遵医嘱红外线照射、中药湿敷、中药熏洗、穴位按摩等;4.观察患侧眼睑闭合的程度;5.眼部护理;6.保持病室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情志护理及康复指导。
应用主要中医护理技术有:针灸治疗、中药封包、艾灸、刮痧、穴位注射、穴位按摩、穴位贴敷、中药熏洗、耳穴贴压、红外线等项目。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一)主要中医护理措施应用情况1.主要辩证施护方法的应用情况:主要症状:口眼歪斜19例,占100﹪;眼睑闭合不全18例,占94﹪;颜面麻木8例,占42﹪;辩证施护方法措施落实比病例数19例,占100﹪。
未应用《方案》中的主要症状:面部抽搐。
2.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二)中医护理技术依从性和满意度分析1.患者中医护理技术依从性和满意度2.依从性较好的中医护理技术是中药封包、拔罐、艾灸。
分析原因:①操作方法简单,无创伤、无痛苦,患者易于接受。
②对疼痛患者治疗效果明显。
3.通过开展辩证施护、实施中医护理技术和中医个体化健康指导,患者认为配合中医护理治疗面瘫(面神经麻痹)的主要不适症状有良好的护理效果。
患者对健康指导的满意度:患者对健康指导的的满意度95%。
护理满意度较高的中医护理技术是中药封包、艾灸。
原因分析:①《方案》中健康指导内容清晰明确,便于护理人员掌握及临床应用。
②护理人员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加强了护患沟通,观察病情更加及时、细致,健康教育更加专业、统一,使患者感到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从而赢得了患者的信任。
③它能减轻颈肩疼痛、肢体麻木、上肢活动受限等不适病症,配合其他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因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液较高。
面瘫中医护理方案
![面瘫中医护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9cdfaaa45177232e60a27e.png)
面瘫病(面神经炎)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风寒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兼见面部有受寒史,舌淡苔薄白。
(二)风热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继发于感冒发热,或咽部感染史,舌红苔黄腻。
(三)风痰阻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或面部抽搐,颜面麻木作胀,伴头重如蒙、胸闷或呕吐痰涎,舌胖大,苔白腻。
(四)气虚血瘀证: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日久不愈,面肌时有抽搐,舌淡紫,苔薄白。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口眼歪斜1.观察患者口眼歪斜的程度和方向。
2.指导患者面肌运动,包括:抬眉训练、闭眼训练、耸鼻训练、示齿训练、努嘴训练、鼓腮训练等。
3.遵医嘱红外线照射患侧面部。
4.遵医嘱面部中药湿敷。
5.遵医嘱面部中药熏洗。
6.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患侧太阳、承浆、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地仓、颊车、印堂、翳风、迎香等穴。
(二)眼睑闭合不全1.观察患侧眼睑闭合的程度。
2.眼部护理:注意眼部卫生,擦拭时尽量闭眼,由上眼睑内侧向外下侧轻轻擦拭。
3.在睡觉或外出时应佩戴眼罩或有色眼镜,避免强光刺激眼球。
遵医嘱给予营养、润滑、抗感染眼药水滴眼或眼膏涂眼,以保护角膜及预防眼部感染。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患侧太阳、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印堂等穴。
5.遵医嘱穴位注射,取足三里、三阴交等穴。
(三)颜面麻木1.遵医嘱患侧面部中药湿敷。
2.指导患者面肌运动,包括:抬眉训练、闭眼训练、耸鼻训练、示齿训练、努嘴训练、鼓腮训练等。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患侧太阳、承浆、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地仓、颊车、印堂、翳风、迎香等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面颊、肝、口、眼、皮质下等穴。
5.遵医嘱穴位贴敷,取患处颊车、地仓、太阳、翳风等穴。
6.遵医嘱面部中药熏洗。
(四)面部抽搐1.注意观察面肌痉挛患者抽搐发生的时间、性质、程度等情况。
2.遵医嘱艾灸,风寒袭络证者取翳风、四白、颊车等穴。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患侧颊车、地仓、迎香、四白等穴。
面瘫中医护理方案
![面瘫中医护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8f3ab1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e4.png)
2.中医特色护理
(1)针灸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选取合适的穴位进行针灸,调和气血,疏通经络;
(2)拔罐疗法:在患侧面部肌肉处拔罐,缓解肌肉疼痛、僵硬;
(3)中草药敷贴:选用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作用的中草药,研末调糊后敷贴于患侧面部;
(4)按摩疗法:运用面部按摩手法,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3.心理护理
(1)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其心理需求,给予关心和安慰;
(2)向患者普及面瘫相关知识,增强其治疗信心;
(3)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树立信心。
4.健康教育
(1)告知患者面瘫的病因、症状及中医护理方法;
(2)指导患者掌握面部按摩手法,以便在家庭中自我护理;
(3)教育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复发;
(4)随访:定期随访,了解患者康复情况,调整护理方案。
四、护理评估
1.患者面部疼痛、肌肉僵硬症状的缓解情况;
2.面部功能恢复程度;
3.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变化;
4.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及反馈。
五、护理期限
根据患者病情及康复情况,制定护理期限。急性期(发病1-2周)为重点护理期,慢性期(发病2周以上)需持续进行康复护理。
第2篇
面瘫中医护理方案
一、前言
面瘫,中医学称之为“口眼喎斜”,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面部神经麻痹病症。中医护理以整体观和辨证施护为原则,对面瘫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旨在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以下为详细护理方案。
二、护理目标
1.减轻患者面部疼痛、肌肉僵硬等症状;
2.提高患者面部功能恢复,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4)定期随访,了解患者康复情况,调整护理方案。
面瘫护理方案201308
![面瘫护理方案201308](https://img.taocdn.com/s3/m/012153637e21af45b307a877.png)
面瘫中医护理方案(第一稿)一、常见证候要点:1.风寒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兼见面部有受寒史,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继发于感冒发热,或咽部感染史,舌红苔黄腻,脉浮数。
3.风痰阻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或面部抽搐,颜面麻木作胀,伴头重如蒙、胸闷或呕吐痰涎,舌胖大,苔白腻,脉弦滑。
4.气虚血瘀证: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日久不愈,面肌时有抽搐,舌淡紫,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1.口眼歪( )斜(1)观察患者口眼 斜的程度和方向;(2)保持病室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避免空气对流;(3)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忌生冷、硬固、肥甘、刺激性的食物;(4)心理护理:口眼歪斜易造成患者焦虑和恐惧,应加强生活上的帮助,语言上的沟通,使患者得到尊重和安慰,情志愉悦,气血调达流畅,有利康复;(5)遵医嘱给予具有活血通络的中药局部湿热敷,每天1~2次,每次15~20分钟;(6)穴位按摩:遵医嘱取患侧太阳、下关、承浆、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地仓、颊车、印堂等穴,按摩时力度要适宜,部位准确;(7)指导患者面肌功能训练,包括:抬眉训练、闭眼训练、耸鼻训练、示齿训练、努嘴训练、鼓腮训练等。
日常可以对着镜子做皱眉、举额、闭眼、露齿、鼓腮和吹口哨等动作,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8)注意不能用冷水洗脸,避免直接吹风,外出带口罩,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防止感冒;(9)中药熏洗:可遵医嘱选用中药熏洗方进行面部熏洗,每次15~30分钟,每日1~2次;(10)遵医嘱TDP治疗。
灯距30厘米,每天1~2次,每次15~30分钟。
2.面部麻木(1)在急性期应当适当休息、减少外出,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受凉吹风及感冒;(2)热敷:急性期患侧面部用湿热毛巾外敷,水温50℃~60℃,每日3~4次,每次15~20分钟;(3)穴位按摩:按摩患侧太阳、下关、承浆、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地仓、颊车、印堂等穴,按摩力度适宜、部位准确;(4)指导患者表情动作训练包括皱眉、闭眼、吹口哨、示齿等运动,每日1~3次,每次5~10分钟;(5)饮食宜营养丰富、易消化,禁烟酒,忌食刺激性食物。
面瘫病的中医护理常规
![面瘫病的中医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55acfea71711cc7930b7169c.png)
面瘫病的中医护理常规面瘫,俗称口眼歪斜,本病在任何年龄都可发生,但以青壮年为多见,本病发病,为单纯性的脸颊筋肉弛缓,无半身不遂,神志不清等症状。
【病因病机】发生面瘫主要因素是素体络脉空虚,风寒之邪或风热热毒之邪乘虚侵袭脸部筋脉,以致气血阻滞,肌肉纵缓不收而成面瘫。
【护理总则】祛风散寒,疏筋通络或疏散风热,疏筋通络;热毒炽盛者,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辩证分型】风寒,风热,热毒炽盛三型。
【辩证施护】1.风寒型多有脸部受凉因素,如迎风,睡眠时受风,电扇直接对着一侧吹风太久等。
风寒之邪乘虚侵袭脸部脉络,而致病。
除上述一般症状外,伴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1)病室宜整洁,保暖,宜相对偏干爽,日光充沛,阴雨及酷寒天气应注意保暖。
(2)注意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出外宜戴口罩,不可迎风。
睡眠时应避免接受风,更不可用电扇吹风。
(3)中药多以祛风散寒,疏筋通络为主,汤剂宜温服。
(4)医治疾病期间,少食生冷油腻,寒凉之品。
禁烟酒。
给予营养丰硕,易消化的饮食。
(5)急性期宜点按颊车、地仓、阳白、太阳、瞳子髎、承浆、完骨等穴位,配合足三里温针灸,减缓期失眠者点按神门,泪流者点按攒竹、头维。
(6)热毛巾在患侧热敷,用开水放热毛巾至皮肤能耐受为度,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日两次。
2.风热型风热之邪乘虚侵袭机体而致病。
往往继发于伤风发烧、中耳炎、牙龈肿痛以后,伴有耳内、乳突轻微作痛。
除上述一般症状外,还有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数。
(1)病室宜整洁、舒适、偏凉,适度通风,忌吹“穿堂风”。
(2)生活起居有常,不可直接于脸部吹风。
出汗后应及时揩干汗液,以避免风寒热邪乘虚侵袭。
(3)散风热,疏筋通络为主,汤剂宜适度凉服。
(4)期间忌食辛辣刺激之品,如葱、姜、蒜等,禁烟酒,食宜营养丰硕,易消化之品。
点按颊车、地仓、阳白、太阳、瞳子髎、承浆、完骨等穴位。
风热者加曲池。
(5)热毛巾敷患侧,温度不可太烫,宜感受到热度为宜。
3.热毒炽盛型热毒之邪侵袭机体而致病。
面瘫病护理方案
![面瘫病护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7048f6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eb.png)
面瘫病(面神经炎)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风寒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兼见面部有受寒史,舌淡苔薄白。
(二)风热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继发于感冒发热,或咽部感染史,舌红苔黄腻。
(三)风痰阻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或面部抽搐,颜面麻木作胀,伴头重如蒙、胸闷或呕吐痰涎,舌胖大,苔白腻。
(四)气虚血瘀证: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日久不愈,面肌时有抽搐,舌淡紫,苔薄白。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口眼歪斜1.观察患者口眼歪斜的程度和方向。
2.指导患者面肌运动,包括:抬眉训练、闭眼训练、耸鼻训练、示齿训练、努嘴训练、鼓腮训练等。
3.遵医嘱红外线照射患侧面部。
4.遵医嘱面部中药湿敷。
5.遵医嘱面部中药熏洗。
6.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患侧太阳、承浆、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地仓、颊车、印堂、翳风、迎香等穴。
(二)眼睑闭合不全1.观察患侧眼睑闭合的程度。
2.眼部护理:注意眼部卫生,擦拭时尽量闭眼,由上眼睑内侧向外下侧轻轻擦拭。
3.在睡觉或外出时应佩戴眼罩或有色眼镜,避免强光刺激眼球。
遵医嘱给予营养、润滑、抗感染眼药水滴眼或眼膏涂眼,以保护角膜及预防眼部感染。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患侧太阳、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印堂等穴。
5.遵医嘱穴位注射,取足三里、三阴交等穴。
(三)颜面麻木1.遵医嘱患侧面部中药湿敷。
2.指导患者面肌运动,包括:抬眉训练、闭眼训练、耸鼻训练、示齿训练、努嘴训练、鼓腮训练等。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患侧太阳、承浆、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地仓、颊车、印堂、翳风、迎香等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面颊、肝、口、眼、皮质下等穴。
5.遵医嘱穴位贴敷,取患处颊车、地仓、太阳、翳风等穴。
6.遵医嘱面部中药熏洗。
(四)面部抽搐1.注意观察面肌痉挛患者抽搐发生的时间、性质、程度等情况。
2.遵医嘱艾灸,风寒袭络证者取翳风、四白、颊车等穴。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患侧颊车、地仓、迎香、四白等穴。
面瘫精深中医护理方案设计61599
![面瘫精深中医护理方案设计61599](https://img.taocdn.com/s3/m/5c0a0c5f25c52cc58bd6beab.png)
面瘫病(面神经炎)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风寒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兼见面部有受寒史,舌淡苔薄白。
(二)风热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继发于感冒发热,或咽部感染史,舌红苔黄腻。
(三)风痰阻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或面部抽搐,颜面麻木作胀,伴头重如蒙、胸闷或呕吐痰涎,舌胖大,苔白腻。
(四)气虚血瘀证: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日久不愈,面肌时有抽搐,舌淡紫,苔薄白。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口眼歪斜1.观察患者口眼歪斜的程度和方向。
2.指导患者面肌运动,包括:抬眉训练、闭眼训练、耸鼻训练、示齿训练、努嘴训练、鼓腮训练等。
3.遵医嘱红外线照射患侧面部。
4.遵医嘱面部中药湿敷。
5.遵医嘱面部中药熏洗。
6.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患侧太阳、承浆、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地仓、颊车、印堂、翳风、迎香等穴。
(二)眼睑闭合不全1.观察患侧眼睑闭合的程度。
2.眼部护理:注意眼部卫生,擦拭时尽量闭眼,由上眼睑内侧向外下侧轻轻擦拭。
3.在睡觉或外出时应佩戴眼罩或有色眼镜,避免强光刺激眼球。
遵医嘱给予营养、润滑、抗感染眼药水滴眼或眼膏涂眼,以保护角膜及预防眼部感染。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患侧太阳、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印堂等穴。
5.遵医嘱穴位注射,取足三里、三阴交等穴。
(三)颜面麻木1.遵医嘱患侧面部中药湿敷。
2.指导患者面肌运动,包括:抬眉训练、闭眼训练、耸鼻训练、示齿训练、努嘴训练、鼓腮训练等。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患侧太阳、承浆、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地仓、颊车、印堂、翳风、迎香等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面颊、肝、口、眼、皮质下等穴。
5.遵医嘱穴位贴敷,取患处颊车、地仓、太阳、翳风等穴。
6.遵医嘱面部中药熏洗。
(四)面部抽搐1.注意观察面肌痉挛患者抽搐发生的时间、性质、程度等情况。
2.遵医嘱艾灸,风寒袭络证者取翳风、四白、颊车等穴。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患侧颊车、地仓、迎香、四白等穴。
面瘫中医护理方案09393PPT课件
![面瘫中医护理方案09393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6ad8590b1c59eef8c7b484.png)
2019/12/16
14
六、护理效果评价
2019/12/16
15
2019/12/16
.
16
2.穴位注射。
3.穴位贴敷。
4.艾灸。
5.中药熏洗。
6.中药湿敷。
7.耳穴贴压。
8.红外线照射:照射面部时,应用纱布遮盖双眼,开启红外线后3~5 分钟,询问患者的温热感是否适宜。照射过程中询问局部有无灼痛感, 及时调整距离,防止灼伤,治疗结束时,将照射部位的汗液擦干,观 察局部皮肤有无异常,于室内休息15分钟后方可外出。
1.观察面肌痉挛患者抽搐发生的时间、性质、程度等情况。 2.遵医嘱予艾灸,风寒袭络证者取翳风、四白、颊车等
穴。 3. 遵医嘱予面部中药熏洗。
2019/12/16
6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
2.注射给药
2019/12/16
7
(二)特色技术
1.穴位按摩。
2019/12/16
2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口眼歪斜 1.观察患者口眼歪斜的程度和方向。 2.指导患者面肌运动,包括:抬眉训练、闭眼训练、耸鼻
训练、示齿训练、努嘴训练、鼓腮训练等。 3.遵医嘱红外线照射患侧面部。 4.遵医嘱面部灸疗。 5.遵医嘱面部中药熏洗。
2019/12/16
面瘫(面神经炎) 中医护理方案
脑病科
2019/12/16
1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风寒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 全,兼见面部有受寒史,舌淡苔薄白。
(二)风热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 全,继发于感冒发热,或咽部感染史,舌红苔黄 腻。
面瘫病中医护理方案PPT课件
![面瘫病中医护理方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919030b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d2.png)
谢谢
Hale Waihona Puke 面瘫病中医护理方案PPT课件
二、远离风寒: 风寒是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的一个危险因素,因此治疗期间,患者要让自己远离风寒。 吹冷风、受冷水刺激是最常见的致病因素,面瘫的护理中不能直吹久吹空调、风扇, 尤其是在体力活动出大汗之后。在乘车、户外乘凉、洗浴、饮酒后也应注意不要让 风直接吹头面部,尤其是年老体弱、病后及患有高血压、关节炎等慢性疾病的人。 要想取得最好的面瘫治疗效果,患者就要重视在康复期间调解情志,积极减压,同 时还要让自己远离风寒的危害。这样面瘫患者是可以有效的防御病情复发的危险的, 可以促进自己顺利的摆脱面瘫的危害。
面瘫病中医护理方案 PPT课件
演讲人
面瘫病中医护理方案PPT课件
在平时,面瘫的发生会导致患者的面容扭曲,使患者痛苦不堪,因此采取合理的 治疗方案是特别关键的,但是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面瘫患者病情反复的惨痛例子, 这主要是因为治疗期间患者没有重视做好自我护理,那么面瘫中医护理方案有: 一、心理减压: 让自己解除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这是面瘫治疗期间的一个重要的护理要点。要 知道,不良的情绪会严重的影响治疗效果。面对来自工作、学习、社交、家庭生 活等各方面的压力时,面瘫患者要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如:倾诉、听音乐、适当 运动等。
面瘫精选中医护理学规划优质方案计划规划方案
![面瘫精选中医护理学规划优质方案计划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abd51b998fcc22bdd10d7f.png)
.\面瘫病(面神经炎)中医护理方案一、常有证候重点(一)风寒袭络证:忽然口眼倾斜,眼睑闭合不全,兼会面部有受寒史,舌淡苔薄白。
(二)风热袭络证:忽然口眼倾斜,眼睑闭合不全,继发于感冒发热,或咽部感染史,舌红苔黄腻。
(三)风痰阻络证:忽然口眼倾斜,眼睑闭合不全,或面部抽搐,颜面麻痹作胀,伴头重如蒙、胸闷或呕吐痰涎,舌胖大,苔白腻。
(四)气虚血瘀证:口眼倾斜,眼睑闭合不整日久不愈,面肌时有抽搐,舌淡紫,苔薄白。
二、常有症状 / 证候施护(一)口眼倾斜1.察看患者口眼倾斜的程度和方向。
2.指导患者面肌运动,包含:抬眉训练、闭眼训练、耸鼻训练、示齿训练、努嘴训练、鼓腮训练等。
3.遵医嘱红外线照耀患侧面部。
4.遵医嘱面部中药湿敷。
5.遵医嘱面部中药熏洗。
6.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患侧太阳、承浆、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地仓、颊车、印堂、翳风、迎香等穴。
(二)眼睑闭合不全1.察看患侧眼睑闭合的程度。
2.眼部护理:注意眼部卫生,擦抹时尽量闭眼,由上眼睑内侧向外下侧轻轻擦抹。
3.在睡觉或出门时应佩带眼罩或有色眼镜,防止强光刺激眼球。
遵医嘱赐予营养、润滑、抗感染眼药水滴眼或眼膏涂眼,以保护角膜及预防眼部感染。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患侧太阳、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印堂等穴。
5.遵医嘱穴位注射,取足三里、三阴交等穴。
(三)颜面麻痹1.遵医嘱患侧面部中药湿敷。
2.指导患者面肌运动,包含:抬眉训练、闭眼训练、耸鼻训练、示齿训练、努嘴训练、鼓腮训练等。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患侧太阳、承浆、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地仓、颊车、印堂、翳风、迎香等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脸颊、肝、口、眼、皮质低等穴。
5.遵医嘱穴位贴敷,取患处颊车、地仓、太阳、翳风等穴。
6.遵医嘱面部中药熏洗。
(四)面部抽搐1.注意察看面肌痉挛患者抽搐发生的时间、性质、程度等状况。
2.遵医嘱艾灸,风寒袭络证者取翳风、四白、颊车等穴。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患侧颊车、地仓、迎香、四白等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瘫病(面神经炎)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风寒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兼见面部有受寒史,舌淡苔薄白。
(二)风热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继发于感冒发热,或咽部感染史,舌红苔黄腻。
(三)风痰阻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或面部抽搐, 颜面麻木作胀,伴头重如蒙、胸闷或呕吐痰涎,舌胖大,苔白腻。
(四)气虚血瘀证: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日久不愈,面肌时有抽搐,舌淡紫,苔薄白。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口眼歪斜
1.观察患者口眼歪斜的程度和方向。
2.指导患者面肌运动,包括:抬眉训练、闭眼训练、耸鼻训练、示齿训练、努嘴训练、鼓腮训练等。
3.遵医嘱红外线照射患侧面部。
4.遵医嘱面部中药湿敷。
5.遵医嘱面部中药熏洗。
6.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患侧太阳、承浆、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地仓、颊车、印堂、翳风、迎香等穴。
(二)眼睑闭合不全
1.观察患侧眼睑闭合的程度。
2.眼部护理:注意眼部卫生,擦拭时尽量闭眼,由上眼睑内侧向
外下侧轻轻擦拭。
3.在睡觉或外出时应佩戴眼罩或有色眼镜,避免强光刺激眼球。
遵医嘱给予营养、润滑、抗感染眼药水滴眼或眼膏涂眼,以保护角膜及预防眼部感染。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患侧太阳、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印堂等穴。
5.遵医嘱穴位注射,取足三里、三阴交等穴。
(三)颜面麻木
1.遵医嘱患侧面部中药湿敷。
2.指导患者面肌运动,包括:抬眉训练、闭眼训练、耸鼻训练、示齿训练、努嘴训练、鼓腮训练等。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患侧太阳、承浆、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地仓、颊车、印堂、翳风、迎香等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面颊、肝、口、眼、皮质下等穴。
5.遵医嘱穴位贴敷,取患处颊车、地仓、太阳、翳风等穴。
6.遵医嘱面部中药熏洗。
(四)面部抽搐
1.注意观察面肌痉挛患者抽搐发生的时间、性质、程度等情况。
2.遵医嘱艾灸,风寒袭络证者取翳风、四白、颊车等穴。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患侧颊车、地仓、迎香、四白等穴。
4.遵医嘱面部中药熏洗。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
1.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2.穴位注射(详见附录2)。
3.穴位贴敷(详见附录2)。
4.艾灸(详见附录2)。
5.中药熏洗(详见附录2)。
6.中药湿敷(详见附录2)。
7.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
8.红外线照射:照射面部时,应用纱布遮盖双眼,开启红外线后
3〜5分钟,询问患者的温热感是否适宜。
照射过程中询问局部有无灼痛感,及时调整距离,防止灼伤,治疗结束时,将照射部位的汗液擦干,观察局部皮肤有无异常,于室内休息15分钟后方可外出。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病室避免对流风,慎避外邪,注意面部和耳后保暖,热水洗脸, 外出佩戴口罩。
2.保持口腔清洁,餐后漱口,遵医嘱予清热解毒类中药汤剂口腔护理,预防感染。
(二)饮食指导
1.风寒袭络证:宜食辛温祛风散寒的食品,如大豆、葱白、生姜等。
忌食凉性食物及生冷瓜果等食品。
2.风热袭络证:宜食疏风清热的食品,如丝瓜、冬瓜、黄瓜、赤小豆等。
忌辛辣燥热的食品
3.风痰阻络证:宜食通阳泄浊的食品,如海参、海蜇、荸荠、白萝卜、百
合、桃仁、蘑菇、柚子等。
忌食肥甘厚味的食品。
4.气虚血瘀证:宜食益气活血的食品,如桃仁等。
忌食辛香行窜、滋腻补
血的食品。
(三)情志调理
1.面瘫患者易致紧张或悲观情绪。
关心尊重患者,疏导其紧张情绪,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共同帮助患者正视疾病。
2.指导患者倾听舒心的音乐或喜悦的相声,抒发情感,排解悲观情绪,达到调理气血阴阳的作用。
3.鼓励病友间相互交流治疗体会,提高认知,调摄情志,增强信心。
(四)康复指导
1.抬眉训练:抬眉动作的完成主要依靠枕额肌额腹的运动。
嘱患者上提健侧与患侧的眉目,有助于抬眉运动功能的恢复。
用力抬眉,
呈惊恐状。
每次抬眉10〜20次,每日2〜3次。
2.闭眼训练:闭眼的功能主要依靠眼轮匝肌的运动收缩完成。
训练闭眼时,嘱患者开始时轻轻地闭眼,两眼同时闭合10〜20次,如不能完全闭合眼睑,露白时可用食指的指腹沿着眶下缘轻轻的按摩1 次,然后再用力闭眼10次,有助于眼睑闭合功能的恢复。
3.耸鼻训练:耸鼻运动主要靠提上唇肌及压鼻肌的运动收缩来完成。
耸鼻训练可促进压鼻肌、提上唇肌的运动功能恢复。
4.示齿训练:示齿动作主要靠颧大、小肌、提口角肌及笑肌的收缩来完
成。
嘱患者口角向两侧同时运动,避免只向一侧用力练成一种
习惯性的口角偏斜运动。
5.努嘴训练:努嘴主要靠口轮匝肌收缩来完成。
进行努嘴训练时,用力收缩口唇并向前努嘴,努嘴时要用力。
口轮匝肌恢复后,患者能够鼓腮,刷牙漏
水或进食流口水的症状随之消失。
训练努嘴时同时训练了提上唇肌、下唇方肌及颏肌的运动功能。
6.鼓腮训练:鼓腮训练有助于口轮匝肌及颊肌运动功能的恢
复。
鼓腮漏气时,用手上下捏住患侧口轮匝肌进行鼓腮训练。
患者能够进行鼓腮运动,说明口轮匝肌及颊肌的运动功能可恢复正常,刷牙漏水、流口水及食滞症状消失。
此方法有助于防治上唇方肌挛缩。
五、护理难点
眼睑闭合不全导致暴露性结膜炎
解决思路:
1.保护眼睛:闭眼、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减少用眼。
2.外出时戴墨镜,睡觉时可眼罩或盖纱布块等保护措施。
3.遵医嘱给患者患侧眼睛滴眼药水或涂药膏,既可以起到润滑、消炎、营养眼睛的作用,又可以预防眼睛感染。
六、护理效果评价
附:面瘫病(面神经炎)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面瘫病(面神经炎)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科室:入院日期:出院日期:住院天数: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ID : 文化程度:纳入中医临床路径: 是口否口
证候诊断:风寒袭络证口风热袭络证口风痰阻络证口气虚血瘀证口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实用性强口实用性较强口实用性一般口不实用口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_________________ 技术职称_________________ 完成日期护士长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