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练功》
小学三年级语文《梅兰芳练功》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梅兰芳练功》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dd98d3050e2524de4187eb4.png)
语文,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
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梅兰芳练功》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梅兰芳练功》原文梅兰芳是我国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他8岁那年,曾跟一位有名的先生学戏。
这位先生反复教他,他没有学会,先生见他进步太慢,就说他不是学戏的料子,没心思再教他了。
临走时,先生对梅兰芳说:“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我也没办法。
”先生走了,可他的话,常常在梅兰芳的耳边响起,像针一样刺疼他的心。
他常想,我真不是学戏的料子吗?梅兰芳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戏,闯出个样子来。
后来,梅兰芳进了一个叫“云和堂”的戏班子拜师学艺。
云和堂的吴先生对弟子的要求十分严格,对梅兰芳也不例外。
一次,吴先生教梅兰芳练跷功。
吴先生搬来一条板凳,上面放一块砖,让梅兰芳踩着跷站在砖头上,并要求一次要站一炷香的时间,中间不准休息。
开始,梅兰芳一站到那么高的地方,心里就很慌张,站一会儿腰又酸,腿又疼。
梅兰芳为了练出过硬的功夫,硬是咬着牙坚持着,连腿都站肿了。
练了一个秋天,梅兰芳的跷功大有长进,吴先生连连称赞。
梅兰芳并不满足,想方设法使自己的跷功更上一层楼。
冬天,他自己浇了一个小冰场,踩上跷,在冰场上跑。
那光滑的冰面,不要说踩着跷,就是在上面走路,也难免要摔跤。
梅兰芳身上经常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
每次跌倒,他都立即爬起来,继续练。
吴先生看见后,劝他休息几天。
梅兰芳说:“先生,您不是常说,练功练功,一日不练三日空吗?”吴先生听后不住地点头。
正是凭着这种顽强的毅力,梅兰芳从小打下了扎实的功底,后来终于成为一名蜚声海内的京剧艺术大师。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梅兰芳练功》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积累词语,区别“硬”的不同意思。
2、仿照例句,尝试把句子续写完整。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只有凭顽强的毅力,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沪教版三年级上17《梅兰芳练功》
![沪教版三年级上17《梅兰芳练功》](https://img.taocdn.com/s3/m/180f993accbff121dd3683c2.png)
?
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我也没办法。
?
他8岁那年,曾跟一位有名的先生学戏。这 位先生反复教他,他没有学会,先生见他进步 太慢,就说他不是学戏的料子,没心思再教他 了。临走时,先生对梅兰芳说:“祖师爷没给 你这碗饭吃,我也没办法。”
先生说梅兰芳不是__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__。
举世闻名
驰名中外
世界闻名
名扬四海
学习任务单: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思,两位先生对梅兰芳的评价 是怎样的?用“______”画出来。结合文 中的词句说一说。
第一位先生: 说他不是学戏的料子。
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我也没办法。
第二位先生: 连连称赞,不住地点头。
说他不是学戏的料子。
为了练出过硬的功夫,
硬是咬着牙坚持着,连
腿都站肿了。
梅兰芳并不满足,想方设法要使 自己的跷功更上一层楼。
梅兰芳并不满足,想方设法要使
自己的跷功更上一层楼。
为了使自己的跷功更上一层楼, 。
冬天,他自己浇了一个小冰 场,踩上跷,在冰场上跑。那光 滑的冰面,不要说踩着跷,就是 在上面走路,也难免要摔跤。梅 兰芳身上经常被摔得青一块紫一 块。每次跌倒,他都立即爬起来, 继续练。吴先生看见后,劝他休 息几天。梅兰芳说:“先生,您 不是常说,练功练功,一日不练 三日空吗?”吴先生听后不住地 点头。
因为梅兰芳__________,所以先生说他______________。
他8岁那年,曾跟一位有名的先生学 戏。这位先生反复教他,他没有学会, 先生见他进步太慢,就说他不是学戏的 料子,没心思再教他了。临走时,先生 对梅兰芳说:“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 我也没办法。” 先生走了,可他的话,常常在梅兰芳 的耳边响起,像针一样刺疼他的心。他常 想,我真不是学戏的料子吗?梅兰芳下定 决心,一定要学好戏,闯出个样子来。
小学三年级语文《梅兰芳练功》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梅兰芳练功》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b73f3110242a8956aece442.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梅兰芳练功》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原文梅兰芳是我国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他8岁那年,曾跟一位有名的先生学戏。
这位先生反复教他,他没有学会,先生见他进步太慢,就说他不是学戏的料子,没心思再教他了。
临走时,先生对梅兰芳说:“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我也没办法。
”先生走了,可他的话,常常在梅兰芳的耳边响起,像针一样刺疼他的心。
他常想,我真不是学戏的料子吗?梅兰芳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戏,闯出个样子来。
后来,梅兰芳进了一个叫“云和堂”的戏班子拜师学艺。
云和堂的吴先生对弟子的要求十分严格,对梅兰芳也不例外。
一次,吴先生教梅兰芳练跷功。
吴先生搬来一条板凳,上面放一块砖,让梅兰芳踩着跷站在砖头上,并要求一次要站一炷香的时间,中间不准休息。
开始,梅兰芳一站到那么高的地方,心里就很慌张,站一会儿腰又酸,腿又疼。
梅兰芳为了练出过硬的功夫,硬是咬着牙坚持着,连腿都站肿了。
练了一个秋天,梅兰芳的跷功大有长进,吴先生连连称赞。
梅兰芳并不满足,想方设法使自己的跷功更上一层楼。
冬天,他自己浇了一个小冰场,踩上跷,在冰场上跑。
那光滑的冰面,不要说踩着跷,就是在上面走路,也难免要摔跤。
梅兰芳身上经常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
每次跌倒,他都立即爬起来,继续练。
吴先生看见后,劝他休息几天。
梅兰芳说:“先生,您不是常说,练功练功,一日不练三日空吗?”吴先生听后不住地点头。
正是凭着这种顽强的毅力,梅兰芳从小打下了扎实的功底,后来终于成为一名蜚声海内的京剧艺术大师。
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积累词语,区别“硬”的不同意思。
2、仿照例句,尝试把句子续写完整。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只有凭顽强的毅力,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重点难点:理解句子:“他不是学戏的料子”、“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像针一样刺痛他的心”等。
教学工具:多媒体工具教学过程:一、引题1、出示梅兰芳的剧照,(板书:梅兰芳)简介梅兰芳。
2、你们知道吗?在成功的背后,梅兰芳付出了多少艰辛,今天要了解的是他苦练功夫的故事。
梅兰芳练功(教案)
![梅兰芳练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4104b4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7c.png)
梅兰芳练功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梅兰芳的艺术生涯和练功过程,感受其对京剧艺术的热爱和执着。
2. 培养学生对京剧文化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从梅兰芳的练功经历中汲取勤奋刻苦、勇于拼搏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梅兰芳的艺术成就和练功过程。
2. 京剧的基本知识和表演技巧。
三、教学难点:1. 京剧术语和表演技巧的理解与运用。
2. 梅兰芳练功经历的感悟。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梅兰芳练功》课文。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3. 京剧表演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梅兰芳表演的京剧片段,引导学生关注梅兰芳的艺术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梅兰芳练功》,了解梅兰芳的艺术生涯和练功过程。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知识拓展:教师介绍京剧的基本知识和表演技巧,如生、旦、净、末、丑等角色分类,唱、做、念、打等表演手段。
4. 案例分析:学生观看梅兰芳练功的视频资料,分析其练功方法和精神品质。
教师引导学生从梅兰芳的练功经历中汲取勤奋刻苦、勇于拼搏的精神。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梅兰芳练功经历的感悟,以及如何将这种精神应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梅兰芳的艺术成就和练功精神。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树立目标,勤奋努力,不断进步。
7.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观看其他京剧名段的表演,了解京剧艺术的美学特点,下一节课分享心得。
六、教学延伸:1. 邀请京剧表演艺术家或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京剧的历史、流派和表演技巧。
2. 组织学生参观京剧团或剧院,亲身体验京剧表演的魅力。
3. 开展京剧主题的绘画、写作、摄影等活动,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京剧艺术。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梅兰芳的艺术成就和练功过程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京剧基本知识和表演技巧的理解与应用。
3. 学生从梅兰芳练功经历中汲取的精神品质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体现。
《梅兰芳练功》课件
![《梅兰芳练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ff39f52f60ddccdb38a081.png)
云和堂的吴先生对弟子的要求十 分严格,对梅兰芳也不例外。
吴先生搬来一条板凳,上面放一
块砖,让梅兰芳踩● 着● 跷● 站● 在砖头上, 并● 要● 求● 一次要站一炷香的时间,中
间不准休息。
●● ●
《梅兰芳练功》课件
云和堂的吴先生对弟子的要 求十分严格,对梅兰芳也不例外。
吴先生搬来一条板凳,上面 放一块砖,让梅兰芳踩着跷站在 砖头上,并要求一次要站一炷香 的时间,中间不准休息。(练跷功)
梅兰芳为了练出过硬的功夫, ●
硬是咬着牙坚持着,连腿都站肿了。
●
“硬”在字典中的解 释: (1)跟“软”相对。 (2)无论如何也要。 (3)经得起考验。
《梅兰芳练功》课件
梅兰芳为了使自己的跷功更上 一层楼,踩上跷在冰场上跑,经常 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
想方设法
《梅兰芳练功》课件
冬天,他自己浇了一个小冰场, 踏上高跷,在冰场上跑。那光滑的冰面, 不要说踩高跷,就是在上面走,也难免 要摔跤。
习,他终于
。
《梅兰芳练功》课件
正是凭着这种顽强的毅力, 梅兰芳从小 打下了扎实的功底,后来终于成为一名 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举世闻名 世界闻名 驰名中外 名扬四海 《梅兰芳练功》课件
学了《梅兰芳练功》这篇
课文,我知道了勤能补拙。
《梅兰芳练功》课件
《梅兰芳练功》课件
作业: 1抄默词语。
⒉听写句子。
《梅兰芳练功》课件
《梅兰芳练功》课件
《梅兰芳练功》课件
梅兰芳练功
《梅兰芳练功》课件
课文主要讲梅兰芳拜师
( ),(
),
终于成为一名(
)
的( )艺术大师。
《梅兰芳练功》课件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梅兰芳练功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梅兰芳练功](https://img.taocdn.com/s3/m/813841f4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6d.png)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梅兰芳练功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梅兰芳练功1一、启发谈话,导入学习1、师: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舞台上的瑰宝,作为中国的国粹扬名海内外。
2、师:舞台上这位唱功了得的表演艺术家就是著名的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梅兰芳是如何获得成功,成为京剧表演大师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3、出示课题:17 梅兰芳练功4、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质疑解疑1、出示要求,预习课文(四人一组自主学习,老师巡视作个别指导。
)(1)自学生字新词。
(2)动脑又动手:给下面的字加部首成为另一个字,再组词。
看谁找得多,组得对。
例:每——海(海水)悔(后悔)梅(梅花)莓(草莓)尧—采—(3)读通课文,在不认识的字和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然后自己想办法解决,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放在交流中解决,并想一想自己初读课文后有怎样的感受?2、检查自学情况。
(1)读词语:砖头跷功红肿长进拜师顽强毅力扎实蜚声①注意“拜”读“bài”而“湃”读“pài”,声母不同:“肿、凭”是后鼻音;“砖”是前鼻音;② 媒体分析“蜚”的字形:书写时上下均等,“蜚声”的意思读课后注释;(2)加部首组词:尧——浇(浇水)绕(围绕)饶(富饶)跷(跷功)采——彩(彩色)菜(白菜)踩(踩高跷)睬(理睬)(3)接龙读课文,检查字词读音。
质疑解疑(对于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放到研读课文中解决,尽量让学生交流读完课文后的感受。
)3、梅兰芳曾经先后向两位先生学艺,他们分别是怎样评价梅兰芳的,你对此有什么疑问?(1)两位先生对梅兰芳的评价:(2)学生质疑①“他不是学戏的料子”、“ 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是什么意思?②“料子”原意是指“材料”,“梅兰芳不是学戏的料子”,说明梅兰芳不具备学戏的天分,因此很难在学戏方面有所成就。
“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意思是梅兰芳不能靠唱戏维持生计。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梅兰芳练功2教学目标:1、能独立认识10个生字“曾、拜、跷、砖、踩、肿、设、跤、凭、蜚”,在阅读过程忠积累9个词语。
《梅兰芳练功》教案[共五篇]
![《梅兰芳练功》教案[共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04f07c6a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68.png)
《梅兰芳练功》教案[共五篇]第一篇:《梅兰芳练功》教案《梅兰芳练功》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梅兰芳练功》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梅兰芳练功》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9个生字,查字典理解词语,“过硬、硬是”中的“硬”的意思。
2、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
3、懂得只有凭顽强的毅力,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只有凭顽强的毅力,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这是我国的“国粹”——京剧艺术。
(出示京剧图片欣赏)在众多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中,又以“四大名旦”最为著名,(出示四大名旦的照片、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今天我们就要去认识四大名旦之一的梅兰芳(出示梅兰芳的图片)(板书:梅兰芳)2、介绍梅兰芳:(出示介绍内容)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他8岁时曾跟一位先生学戏,可由于进步缓慢先生说他不是学戏的料子,不愿再教他。
后来他进了一个叫“云和堂”的戏班子拜师学艺,在老师的严格要求和自己的勤学苦练下,终于成为了一名京剧表演艺术大师。
大家想知道其中的故事吗?读了这个故事就知道了。
3、补充课题:梅兰芳练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轻声读全文,找一找刚学艺时,他的师傅是如何说他的?请找到句子用“——划下来。
2、交流,出示:“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我也没办法”。
3、指名读,自读,联系第二节内容完成填空:“师傅说梅兰芳不是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
” “因为梅兰芳__________,所以师傅说他___________。
”4、交流,师生配合读填空题,齐读第二节。
三、深入学习课文3--9节,体会道理1、快速读3--9节,找出文中描写他获得成就的句子(1)指名读句子、齐读(2)指导“蜚”的字形(3)理解“蜚声海内外”的意思(在海内外都很有名)(4)你能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这个意思吗?(闻名中外、举世闻名)2、那么他为什么会获得如此大的成就呢?请你再读这句句子,找一找获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小学三年级语文《梅兰芳练功》教学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梅兰芳练功》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b419e3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d0.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梅兰芳练功》教学教案《梅兰芳练功》是一篇内容浅显,含义深刻的文章。
很多学生都表示对梅兰芳练功时的刻苦精神十分敬佩,领会到“只有凭顽强的毅力苦练本领,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梅兰芳练功》教学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三年级语文《梅兰芳练功》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独立认识10个生字“曾、拜、跷、砖、踩、肿、设、跤、凭、蜚”,在阅读过程忠积累9个词语。
通过查字典,能区别词语“过硬”和“硬是”中“硬”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了解梅兰芳刻苦练功的故事。
3、懂得“只有凭顽强的毅力苦练本领,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了解梅兰芳刻苦练功的故事。
2、懂得“只有凭顽强的毅力苦练本领,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师: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在众多京剧表演艺术家中,有一位人人称道的了不起的大师,他就是——梅兰芳。
1、要求学生用一句话介绍自己知道的梅兰芳的某一方面的情况梅兰芳,我国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出生于北京的京剧世家,8岁学戏,11岁登台,演青衣,兼演刀马旦。
抗日战争时期留居香港、上海,蓄须明志,拒绝为日本人演出,表现了高尚民族气节。
解放后任中国京剧院院长。
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梅兰芳小时候练功的故事。
2、出示课题:17梅兰芳练功(齐读)二、初读课文,预习反馈1、轻声读全文,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各小组内反馈预习情况:交流自学的字词三、细读课文、加深理解师:梅兰芳是举世闻名的京剧表演大师,他的戏唱得这么好,可他小时候学戏时,先生对他说了什么?1、学习2——3节(1)轻声读2、3小节,划出先生对梅兰芳说的话。
(2)出示句子,指导朗读“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我也没办法。
”或“说他不是学戏的料子。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先生为什么这么说?怎么读好这句话?(3)师生接读第3节,想象说话先生的话常常在梅兰芳耳边响起,像,他常想:。
梅兰芳练功(教案)
![梅兰芳练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77087e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c2.png)
梅兰芳练功教材来源:《梅兰芳练功》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梅兰芳的艺术生涯和练功的艰辛。
2. 学习梅兰芳坚持不懈、勇于拼搏的精神。
3. 提高学生对京剧艺术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梅兰芳的艺术成就。
2. 梅兰芳练功的过程和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1. 梅兰芳练功的艰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2. 京剧艺术的特点和魅力。
教学准备:1. 教材《梅兰芳练功》。
2.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梅兰芳是谁,引导学生了解京剧艺术。
2. 提问:“你们知道梅兰芳为什么能够成为杰出的京剧艺术家吗?”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梅兰芳练功》,了解梅兰芳的艺术生涯和练功过程。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讨论梅兰芳的艺术成就和练功的艰辛。
三、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梅兰芳的艺术成就,包括他的表演技巧、舞台形象等。
2. 教师讲解梅兰芳练功的过程,强调他坚持不懈、勇于拼搏的精神。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梅兰芳练功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梅兰芳的刻苦训练。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梅兰芳练功的艰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对梅兰芳精神的感悟。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梅兰芳的艺术成就和练功精神。
2. 学生发表自己对梅兰芳精神的看法,提出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3. 教师推荐相关的京剧艺术资源,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梅兰芳的艺术成就和练功过程,使学生了解了京剧艺术的发展和梅兰芳的拼搏精神。
在案例分析环节,学生通过讨论和分享,进一步感受到了梅兰芳坚持不懈、勇于拼搏的精神品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京剧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激发了他们追求梦想、勇于拼搏的信念。
六、深入学习梅兰芳的舞台艺术教学目标:1. 深入了解梅兰芳的舞台艺术,包括唱、做、念、打等方面的技巧。
2. 学习梅兰芳如何通过舞台艺术表达人物情感。
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 17 《 梅兰芳练功》 课外、课后练习和作文课课练及答案
![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 17 《 梅兰芳练功》 课外、课后练习和作文课课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7f79d8240c844769eaee23.png)
17 梅兰芳练功[原文]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他8岁那年,曾跟一位有名的先生学戏。
这位先生反复教他,他没有学会,先生见他进步太慢,就说他不是学戏的料子,没心思再教他了。
临走时,先生对梅兰芳说:“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我也没办法。
”先生走了,可他的话,常常在梅兰芳的耳边响起,像针一样刺疼他的心。
他常想,我真不是学戏的料子吗?梅兰芳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戏,闯出个样子来。
后来,梅兰芳进了一个叫“云和堂”的戏班子拜师学艺。
云和堂的吴先生对弟子的要求十分严格,对梅兰芳也不例外。
一次,吴先生教梅兰芳练跷功。
吴先生搬来一条板凳,上面放一块砖,让梅兰芳踩着半米多长的高跷站在砖头上,并要求一次要站一柱香的时间,中间不准休息。
开始,梅兰芳一站到那么高的地方,心里就很慌张,站一会儿腰又酸,腿又疼。
梅兰芳为了练出过硬的功夫,硬是咬着牙坚持着,连腿都站肿了。
练了一个秋天,梅兰芳的跷功大有长进,吴先生连连称赞。
梅兰芳并不满足,想方设法要使自己的跷功更上一层楼。
冬天,他自己浇了一个小冰场,踏上高跷,在冰场上跑。
那光滑的冰面,不要说踩高跷,就是在上面走路,也难免要摔跤。
梅兰芳身上经常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
每次跌倒,他都立即爬起来,继续练。
吴先生看见后,劝他休息几天。
梅兰芳说:“先生,您不是常说,练功练功,一日不练三日空吗?”吴先生听后不住地点头。
正是凭着这种顽强的毅力,梅兰芳从小打下了扎实的功底,后来终于成为一名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17梅兰芳练功[练习] 一、给加□的字注音:))))))蜚声()二、看拼音写词语Qiāo gōng shuāi jiāo zhā shí fēi shēng yì lì wán qiáng三、加部首成字,再组词例:每——海(海水)梅(梅花)莓(草莓)尧——采——中——专——殳——五、选择下列各句解释,把正确的填在加点词的后面:1、梅兰芳为了练出过硬.( . ).的功夫,硬.( . ).是咬着牙坚持着,连腿都站肿了。
《梅兰芳练功》(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精品PPT课件
![《梅兰芳练功》(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059d95b680203d8cf2f2495.png)
冬天,他自己浇了一个小冰场,踩上跷, 在冰场上跑。那光滑的冰面,不要说踩着跷, 就是在上面走路,也难免要摔跤。梅兰芳身 上经常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每次跌倒,他 都立即爬起来,继续练。吴先生看见后,劝 他休息几天。梅兰芳说:“先生,您不是常 说,练功练功,一日不练三日空吗?”吴先 生听后不住地点头。
冬天,他自己浇了一个小冰场,踩上跷, 在冰场上跑。那光滑的冰面,不要说踩着跷, 就是在上面走路,也难免要摔跤。梅兰芳身 上经常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每次跌倒,他 都立即爬起来,继续练。吴先生看见后,劝 他休息几天。梅兰芳说:“先生,您不是常 说,练功练功,一日不练三日空吗?”吴先 生听后不住地点头。
正是凭着这种顽强的毅力,梅兰芳从 小打下了扎实的功底,后来终于成为一名 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举世闻名 世界闻名 驰名中外 名扬四海
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正是凭着这种顽强的毅力,梅兰芳从 小打下了扎实的功底,后来终于成为一名 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他8岁那年,曾跟一位有名的先生学戏。 这位先生反复教他,他没有学会,先生见 他进步太慢,就说他不是学戏的料子,没 心思再教他了。临走时,先生对梅兰芳说: “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我也没办法。”
他8岁那年,曾跟一位有名的先生学戏。 这位先生反复教他,他没有学会,先生见 他进步太慢,就说他不是学戏的料子,没 心思再教他了。临走时,先生对梅兰芳说: “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我也没办法。”
先生走了,可他的话,常常在梅兰芳 的耳边响起,像针一样刺疼他的心。他常 想,我真不是学戏的料子吗?梅兰芳下定 决心,一定要学好戏,闯出个样子来。
冬天,他自己浇了一个小冰场,踩上跷, 在冰场上跑。那光滑的冰面,不要说踩着跷, 就是在上面走路,也难免要摔跤。梅兰芳身 上经常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每次跌倒,他 都立即爬起来,继续练。吴先生看见后,劝 他休息几天。梅兰芳说:“先生,您不是常 说,练功练功,一日不练三日空吗?”吴先 生听后不住地点头。
《梅兰芳练功》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梅兰芳练功》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93d0ae2580216fc710afd90.png)
云和堂的吴先生对弟子的要求十分严格, 对梅兰芳也不例外。
吴先生搬来一条板凳,上面放一块砖, 让梅兰芳踩着跷站在砖头上,并要求一次要站 一炷香的时间,中间不准休息。(练跷功)
《梅兰芳练功》沪教版三年级语文 上册课件
京剧表演、 喷口、润腔……
念功 吐字、京白、韵白……
做功 髯口功、翎子功、甩发功、
水袖功、跷功……
打功 把子功、毯子功……
《梅兰芳练功》沪教版三年级语文 上册课件
跷功
《梅兰芳练功》沪教版三年级语文 上册课件
吴先生搬来一条板,凳上面放 一,块让砖梅兰 芳踩着跷站在砖头上,并要求一次要站 的时一间炷,香中间 。 不准休息
《梅兰芳练功》沪教版三年级语文 上册课件
梅兰芳为了练出过硬的功夫, 硬是咬着牙坚持着,连腿都站肿了。
《梅兰芳练功》沪教版三年级语文 上册课件
梅兰芳为了练出过硬的功夫, 硬是咬着牙坚持着,连腿都站肿了。
硬: ①跟“软”相对。 ②无论如何也要。 ③经得起考验。
《梅兰芳练功》沪教版三年级语文 上册课件
梅兰芳为了使自己的跷功更上
一层楼,
,
。
《梅兰芳练功》沪教版三年级语文 上册课件
冬天,他自己浇了一个小冰场,踩上跷, 在冰场上跑。那光滑的冰面,不要说踩着跷, 就是在上面走路,也难免要摔跤。梅兰芳身 上经常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每次跌倒,他 都立即爬起来,继续练。吴先生看见后,劝 他休息几天。梅兰芳说:“先生,您不是常 说,练功练功,一日不练三日空吗?”吴先 生听后不住地点头。
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正是凭着这种顽强的毅力,梅兰芳从 小打下了扎实的功底,后来终于成为一名 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17《梅兰芳练功》课外课后练习和作文课课练及答案
![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17《梅兰芳练功》课外课后练习和作文课课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ed442465ce050877321322.png)
17 梅兰芳练功[原文]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他8岁那年,曾跟一位有名的先生学戏。
这位先生反复教他,他没有学会,先生见他进步太慢,就说他不是学戏的料子,没心思再教他了。
临走时,先生对梅兰芳说:“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我也没办法。
”先生走了,可他的话,常常在梅兰芳的耳边响起,像针一样刺疼他的心。
他常想,我真不是学戏的料子吗?梅兰芳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戏,闯出个样子来。
后来,梅兰芳进了一个叫“云和堂”的戏班子拜师学艺。
云和堂的吴先生对弟子的要求十分严格,对梅兰芳也不例外。
一次,吴先生教梅兰芳练跷功。
吴先生搬来一条板凳,上面放一块砖,让梅兰芳踩着半米多长的高跷站在砖头上,并要求一次要站一柱香的时间,中间不准休息。
开始,梅兰芳一站到那么高的地方,心里就很慌张,站一会儿腰又酸,腿又疼。
梅兰芳为了练出过硬的功夫,硬是咬着牙坚持着,连腿都站肿了。
练了一个秋天,梅兰芳的跷功大有长进,吴先生连连称赞。
梅兰芳并不满足,想方设法要使自己的跷功更上一层楼。
冬天,他自己浇了一个小冰场,踏上高跷,在冰场上跑。
那光滑的冰面,不要说踩高跷,就是在上面走路,也难免要摔跤。
梅兰芳身上经常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
每次跌倒,他都立即爬起来,继续练。
吴先生看见后,劝他休息几天。
梅兰芳说:“先生,您不是常说,练功练功,一日不练三日空吗?”吴先生听后不住地点头。
正是凭着这种顽强的毅力,梅兰芳从小打下了扎实的功底,后来终于成为一名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17梅兰芳练功[练习] 一、给加□的字注音:))))))蜚声()二、看拼音写词语Qiāo gōng shuāi jiāo zhā shí fēi shēng yì lì wán qiáng三、加部首成字,再组词例:每——海(海水)梅(梅花)莓(草莓)尧——采——中——专——殳——五、选择下列各句解释,把正确的填在加点词的后面:1、梅兰芳为了练出过硬.( . ).的功夫,硬.( . ).是咬着牙坚持着,连腿都站肿了。
《梅兰芳练功》
![《梅兰芳练功》](https://img.taocdn.com/s3/m/60ff8b3e3186bceb18e8bb27.png)
17. 梅兰芳练功教学目标1、能独立认识10个生字,在阅读过程中积累9个词语。
通过查字典,能区别词语“过硬”和“硬是”中“硬”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了解梅兰芳刻苦练功的故事。
3、懂得“只有凭顽强的毅力苦练本领,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4、感悟体会梅兰芳是如何从“不是学戏的料子”到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感悟体会梅兰芳是如何从“不是学戏的料子”到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师: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在众多的京剧表演一暑假中,有一位人人称道的了不起的大师,他就是——梅兰芳。
1、检查预习,请生用一句话介绍自己知道的梅兰芳的某一方面的情况。
师出示:著名京剧大师。
他在五十余年的舞台生涯中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创造了许多优美的艺术形象,积累了大量优秀剧目,发展和提高了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梅派” 。
(请生读。
)出示:梅兰芳剧照2、出示课题:梅兰芳练功(齐读)师提问:课题中的练功指的是什么功?——跷功认识跷功,并学习“跷”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读书要求:1. 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思考:梅兰芳的成功靠的是什么?——第8节1.学习课文第8节。
理解词语:蜚声蜚声海内外近义词替代。
2.师生配合朗读。
3、细读课文,加深理解。
师:梅兰芳通过自己的顽强毅力,终于最后蜚声海内外,可是刚开始学戏的时候啊,他的先生是怎么评价他的呢?快速读课文的第二到第三小节,找一找,起初先生是怎么说梅兰芳的?1、学习2——3节(1)轻声读2、3小节,划出先生对梅兰芳说的话。
(2)出示句子,指导朗读“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我也没办法。
”或“说他不是学戏的料子。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先生为什么这么说?怎么读好这句话?(3)师引读:先生的话常常在梅兰芳耳边响起,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常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梅兰芳练功》PPt
![17《梅兰芳练功》PPt](https://img.taocdn.com/s3/m/eb8c2b48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64.png)
跷功
梅兰芳为了练出过硬的功夫, 硬是咬着牙坚持着,连腿都站肿了。
硬: ①(能力)强,好。 ②就是(无论如何也要)。
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京 剧表演艺术家。
梅兰芳
正是凭着这种顽强的毅 力,梅兰芳从小打下了扎实 的功底,后来终于成为一名 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正是凭着这种顽强的毅力,梅兰芳从 小打下了扎实的功底,后来终于成为一名 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正是凭着这种顽强的毅力,梅兰芳从 小打下了扎实的功底,后来终于成为一名 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扬名)
梅兰芳为了练出过硬的功夫,硬是咬着牙 坚持着,连腿都站肿了。
冬天,他自己浇了一个小冰场,踩上跷, 在冰场上跑。那光滑的冰面,不要说踩着跷, 就是在上面走路,也难免要摔跤。
山行
唐 杜牧
jìng xiá
远上寒山石径斜, 石路蜿蜒远远地伸向山崖,
白云生处有人家。 白云升腾处依稀有些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停车是因为喜欢傍晚的枫林,
霜叶红于二月花。 红霜枫叶竟红过二月的鲜花。
先生走了,可他的话,常常在梅兰芳 的耳边响起,像针一样刺疼他的心。他常 想,我真不是学戏的料子吗?梅兰芳下定 决心,一定要学好戏,闯出个样子来。
先生走了,可他的话,常常在梅兰芳 的耳边响起,像针一样刺疼他的心。他常 想,我真不是学戏的料子吗?梅兰芳下定 决心,一定要学好戏,闯出个样子来。
先生走了,可他的话,常常在梅兰芳 的耳边响起,像针一样刺疼他的心。他常 定要学好戏,闯出个样子来。
他8岁那年,曾跟一位有名的先生学戏。 这位先生反复教他,他没有学会,先生见 他进步太慢,就说他不是学戏的料子,没 心思再教他了。临走时,先生对梅兰芳说: “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我也没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梅兰芳练功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10个生字,在阅读过程中积累9个词语。
通过查字典,能区别词语“过硬”和“硬是”中“硬”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了解梅兰芳刻苦练功的故事。
3、懂得“只有凭顽强的毅力苦练本领,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4、感悟体会梅兰芳是如何从“不是学戏的料子”到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感悟体会梅兰芳是如何从“不是学戏的料子”到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师: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在众多的京剧表演一暑假中,有一位人人称道的了不起的大师,他就是——梅兰芳。
1、检查预习,请生用一句话介绍自己知道的梅兰芳的某一方面的情况。
师出示:著名京剧大师。
他在五十余年的舞台生涯中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创造了许多优美的艺术形象,积累了大量优秀剧目,发展和提高了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梅派”。
(请生读。
)
出示:梅兰芳剧照
2、出示课题:梅兰芳练功(齐读)
师提问:课题中的练功指的是什么功?——跷功
认识跷功,并学习“跷”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读书要求: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梅兰芳的成功靠的是什么?——第8节
1.学习课文第8节。
理解词语:蜚声
蜚声海内外近义词替代。
2.师生配合朗读。
三、细读课文,加深理解。
师:梅兰芳通过自己的顽强毅力,终于最后蜚声海内外,可是刚开始学戏的时候啊,他的先生是怎么评价他的呢?快速读课文的第二到第三小节,找一找,起初先生是怎么说梅兰芳的?
1、学习2——3节
(1)轻声读2、3小节,划出先生对梅兰芳说的话。
(2)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我也没办法。
”或“说他不是学戏的料子。
”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先生为什么这么说?怎么读好这句话?
(3)师引读:
先生的话常常在梅兰芳耳边响起,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常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习4——7节
(1)听4——7节课文录音找找:4——7节中写了几个梅兰芳刻苦练功的事例?分别是哪几小节?(两个事例,分别在5、7小节)
(2)反复读5、7两节,划出梅兰芳刻苦练功的句子。
(3)出示句子,仔细品读
A、开始,梅兰芳一站到那么高的地方,心里就很慌张,站一会儿腰又酸,腿又疼。
梅兰芳为了练出过硬的功夫,硬是咬着牙坚持着,连腿都站肿了。
结合理解“过硬”和“硬是”中的硬的不同意思,并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①指导朗读。
②看图想象说话:梅兰芳练功的场景。
B、冬天,他自己浇了一个小冰场,踏上高跷,在冰场上跑。
那光滑的冰面,不要说踩高跷,就是在上面走路,也难免要摔跤。
梅兰芳身上经常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
每次跌倒,他都立即爬起来,继续练。
①找关键词。
(经常每次立即继续)
②指导朗读。
(4)齐读4——7节
4、师生接读第8节。
5、梅兰芳从“不是学戏的料子”到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你从中感悟出什么?
四、小结: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要有顽强的毅力,敢于面对失败和挫折,才会取得成功。
教学反思:
《梅兰芳练功》一篇课文语言浅显,内容简单,故事情节生动,含义深刻的文章。
主要叙述了京剧大师梅兰芳,小时候认真练跷功的故事。
课文中通过两个事例,重点记叙了梅兰芳克服重重困难,凭借顽强的毅力,苦练跷功的事,说明敢于面对失败和挫折,勇于付出艰苦的努力,具有顽强毅力的人终有一天能获得成功。
可放手让学生通过找关键句来层层领会文章的要旨,在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因此,本课的设计以学生自主探究、读懂文本;多形式的朗读,多层次的想象说话为主导,让学生的学习更主动,更投入。
根据这点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0个生字,积累9个词语。
查字典理解,能区别词语“过硬”和“硬是”中“硬”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好描写梅兰芳刻苦练功的句子。
3、懂得“只有凭顽强的毅力苦练本领,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先在屏幕上出现了这两句话“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梅兰芳是一位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之后,我通过引导学生理解“蜚声海内外”“京剧艺术大师”两词,提出问题,让孩子通过这两句话来回答“梅兰芳是谁?”在学生的心中树立梅兰芳的高大形象后,顺势引出“梅兰芳是怎么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艺术大师的呢?”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探究学习。
当学生明白梅兰芳小时候并不是学戏的料子后,我紧紧抓住梅兰芳练功从失败到成功这条线索,让学生去通过划划相关语句,读读体会体会的方式理解凡做成大事,都要有顽强的毅力,都要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这个道理。
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是盲目地指导朗读,而是循序渐进,有条不紊,让学生在有层次的朗读中渐入佳境。
透过文字表象触摸梅兰芳的勤奋,与作者同呼吸共体验。
引导声情并茂地朗读把学生的心融入文本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