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的起源_发展与未来_一_胡玉银
第八讲超高层建筑模板工程施工(一)胡玉银
BUILDING CONSTRUCTION建筑施工第31卷第4期Vo1.31No.41超高层建筑模板工程特点超高层建筑最显著的特点是结构超高,故其模板工程亦具有鲜明特点:(1)以竖向模板为主体。
目前超高层建筑多采用框—筒、筒中筒结构体系,核心筒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外框架(筒)以钢结构为主,水平结构(楼板)一般采用压型钢板作模板,因此超高层建筑结构施工中,核心筒的模板工程量最大。
在超高层建筑中,核心筒内多为电梯和机电设备井道,楼板缺失比较多,竖向结构(剪力墙)工作量较水平结构(楼板)工作量大得多,竖向模板面积远远超过水平模板面积。
如广州新电视塔核心筒中,竖向模板面积约为水平模板面积的6倍。
因此超高层建筑模板工程必须以竖向模板为重点,施工计划亦以加快竖向结构施工为目标。
(2)施工精度要求高。
超高层建筑结构超高,受力复杂,施工精度特别是垂直度对结构受力影响显著。
另外超高层建筑设备如电梯正常运行对结构的垂直度也有严格要求,因此超高层建筑的模板工程系统必须具备较高的施工精度。
(3)施工效率要求高。
超高层建筑施工往往多采用阶梯形竖向流水方式,核心筒是其它工程施工的先导,核心筒施工速度对其它部位结构施工甚至整个超高层建筑施工速度都有显著影响,因此超高层建筑模板工程必须具有较高工效。
总之,超高层建筑模板工程必须以核心筒为重点,以竖向结构为主体,在确保施工精度的前提下,努力提高施工效率。
超高层建筑施工有赖于先进的模板工程技术,同时超高层建筑的蓬勃发展又极大地促进了模板工程技术的进步。
二十世纪以来是超高层建筑大发展的时期,模板工程技术呈现出百花齐放、丰富多彩的发展局面,液压滑升模板工程技术、液压自动爬升模板工程技术、整体提升钢平台模板工程技术和电动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工程技术已经成为超高层建筑结构施工主流模板工程技术。
2液压滑升模板工程技术2.1发展简介液压滑升模板工程技术始创于20世纪初,开始主要用于贮仓一类等截面筒体结构的施工。
超高层建筑的起源_发展与未来_二_胡玉银
● 施工新技术讲座
建筑施工
BU I LDI NG CONSTR U CTI ON
超高层建筑的起源、发展与未来(二)
Orig in , De ve lo p m e n t a n d Pro s p e ct o f S u p e r Ta ll Bu ild in g - Pa rt (Ⅱ)
□ 胡玉银
【 中图分类号】TU753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1004- 1001( 2006) 12- 1020- 04
( 续上期)
2 超高层建筑的发展
2.1 世界建筑第一峰 超高层建筑因经济效益显著而诞生, 又因社会效益巨大而
受到人们青睐, 许多企业竞相建设超高层建筑以向社会和同行 展示财富和地位。自超高层建筑诞生以来, 这种竞争一直延续至 今。自 1894 年美国纽约高 106 m 的曼哈顿人寿保险大厦落成以 来 , 超 高层 建筑 的 高度 记录 不 断被 刷新 , 先 后有 12 栋超 高 层 建 筑成为当时世界第一高峰。其中 10 栋位于美国, 只有 2 栋位于 亚洲的中国和马来西亚,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社会、经济和
成就的重要标志。在目前世界上最高的 10 座超高层建筑中( 表
1) , 有 8 座建成于 20 世纪 90 年 代至 今, 而 这 8座高 楼全 部 建在
亚洲。1998 年 88 层、420.5 m 高的中国上海金茂 大 厦和 88 层、
452 m 高的马来西亚吉隆坡石油大厦相继落成标志超高层建筑
的发展重心已经转移到亚洲。2004 年, 我国台湾省的台北 101
图 6 中国上海金茂大厦
图 7 马来西亚吉隆坡石油大厦 图 硕成果, 世界各地兴建了不少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 超高层建筑, 如上海金茂大厦( 图 6) 、吉隆坡石油大厦( 图 7) 、台 北 101 大厦( 图 8) 。
第二讲:超高层建筑的基础与结构(三)
是一种承 重体 系与抗侧 力体 系合二为一的结构体系 , 它依靠 梁 、 的抗弯能力来抵抗侧 向荷载作用 。框架结构体 系具有 柱 结构 布置 灵活 、 内空 间开 阔、 室 使用比较方便等优点 , 也 但是 存 在抗震性能 较差 , 抗侧 向荷载刚度较低 , 筑高度 受到限 建 制等缺点 。框架结构体 系历 史悠 久 , 是高层建筑和超高层 建 筑发 展初期主要 的结构体 系 ,目前 主要用于不 考虑抗震 设
四是对结构施工理想状态的确定缺乏成熟方法。 在工程
实践 中工程技 术人 员有时提 出一些控 制 目 , 标 并在工程建设
设计、 管理、 施工. 北京: 中国建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42 O /O 7
胡玉银 : 第二讲 : 高层建 筑的基础 与结构 ( 如 m 超 m∞ 踮 ∞ ∞ 三)
参 考 文 献 f 日本建筑构造技术者协会编. 1 】 图说建筑 结构. 北京: 中国建 J . q L._ rl -: .
出版 社 。00 20.
二是 施工对超高层建筑 结构状 态影 响的机 理还 不为设
计与施工技术人 员所深刻认识 , 工程 技术人员往往 关心结构
在使 用阶段 的工作状况 , 结构 在施 工阶段的工作状况重视 对
维普资讯
第 2 卷第 4期 9
Vol2 No4 _9 .
建
筑
施
工
B ID N 0 S R T0 U L I G C N T UC 1 N
第 二 讲 :超 高 层 建 筑 的 基 础 与 结 构 ( ) 三
The Se on e t e: 0un t0n an r t e o c d L c ur F da i d Stuc ur f
第二讲_超高层建筑的基础与结构(三)胡玉银
2007年4月出版・超高层建筑工程发展的新趋势,有必要结合超高层建筑工程特点,系统地开展施工控制理论研究,其重点需要突破以下薄弱环节:一是超高层建筑工程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强化工程控制理念。
目前,施工控制的理念尚未深入高层建筑工程领域,必须尽快消除这样一种现象:设计因为不熟悉施工工艺而难以提出有效的施工控制技术,而施工因为不熟悉设计意图又难以确立明确的施工控制目标。
二是施工对超高层建筑结构状态影响的机理还不为设计与施工技术人员所深刻认识,工程技术人员往往关心结构在使用阶段的工作状况,对结构在施工阶段的工作状况重视不够,没有完全认识到施工工艺或施工过程可能对结构最终状态产生较大影响。
三是施工控制目标不清晰。
工程技术人员由于工程控制的理念不强,在超高层建筑工程实践中不善于提出明确的施工控制目标,只是习惯于将质量标准作为工程建设努力目标,显然,这是不符合实际的。
四是对结构施工理想状态的确定缺乏成熟方法。
在工程实践中工程技术人员有时提出一些控制目标,并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应用这一指标去控制施工,可是,控制效果却难尽如人意。
这是因为这些目标是“终极”目标,即工程建设完成时的结构状态,不能直接用这些目标去控制建设过程,而应当将这些目标根据施工工况按时间和空间进行分解,作为建设过程的阶段控制目标,这样,控制才能取得明显成效。
五是施工控制技术比较零乱。
现有施工控制技术都是具体个别工程建设需要而发展的,控制的对象多为超高层建筑工程部分结构或个别目标,围绕整个超高层建筑工程系统地进行总体施工控制技术的研究工作还有待开展。
参考文献[1]日本建筑构造技术者协会编,图说建筑结构.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2]LeslieE.Robertson.OntheDesignofLeaningHigh-RiseBuildings.UK,J.ConstructionSteelResearch,1990(17).[3]钱学森,宋健.工程控制论(修订版).上册:科学出版社,1980.[4]葛耀君.分段施工桥梁分析与控制.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5]张冠林,石礼文.金茂大厦---设计、管理、施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BUILDINGCONSTRUCTION建筑施工第29卷第4期Vo1.29No.4(续上期)4.2超高层建筑应用的几种主要的结构体系超高层建筑承受的主要荷载是水平荷载和自重荷载,按照结构抵抗外部作用的构件组成方式,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主要有: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筒体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筒体)结构体系和巨型结构体系等[5]。
超高层建筑的基础与结构_一_胡玉银
在建筑中采用钢材,我国经历了“节约用钢”、“合理用 钢”和“积极用钢”三个时期。尽管早在 1934 年我国就采用钢 结构建成了远东第一高楼╟╟上海国际饭店,但是由于钢产 量一直不高,解放后,我国建筑业一直贯彻“节约用钢”的方 针,因此长期以来我国钢结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基本处于停 滞和缓慢发展状态。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当钢年产量超过 8 000 万 t 以后,建筑业才开始贯彻“合理用钢”的方针,钢 结构超高层建筑开始有所发展,先后兴建了北京长富宫饭店 (25 层,91.05 m,钢框架,1989 年)、北京国贸大厦 (38 层, 155.2 m,钢筒中筒,1989 年)、北京京广中心(53 层,208 m, 钢 框 架 - 剪力 墙 ,1990 年) 上海 新 锦 江大 酒 店 (43 层 , 153.2 m,钢框架 - 筒体,1988 年)、上海国际贸易中心(37 层,138.8 m,钢框架 - 筒体,1989 年)。近年来,我国钢铁工 业突飞猛进,年产量已近 3 亿 t ,在“积极用钢”方针指引下, 钢结构超高层建筑进入了建国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北京中 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就是典型的钢结构超高层建筑。但 是总体而言,受各种因素所制的,钢结构超高层建筑在我国 的应用还极为有限。
□ 胡玉银
【中图分类号】TU753
/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4- 1001(2007)02- 0146- 03
1 超高层建筑的定义
超高层建筑仍属于高层建筑的范畴。而高层建筑的划分 标准则因国家和地理环境而异。我国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JG37- 87)将住宅建筑层数划分为:1~3 层为低层;4~6 层 为多层;7~9 层为中高层;10 层以上为高层;公共建筑及综 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 24 m 为高层;凡高度超过 100 m 的建
第二讲_超高层建筑的基础与结构(二)胡玉银
代 建 设 的 北 京 香 格 里 拉 饭 店 、上 海 静 安 希 尔 顿 酒 店 、上 海 瑞 金大厦和深圳发展中心大厦等都采用了钢框架和钢筋混凝 土 核 心 筒相 结 合 的混 合 结 构。20 世 纪 90 年 代 以 来 , 采 用 钢 与钢筋混凝土的混合结构类型的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 如深 圳 地 王 大 厦 (高 325 m, 81 层 )和 上 海 新 金 桥 大 厦( 167 m, 42 层) 、上 海 森 茂 国 际 大 厦( 高 201 m, 46 层) 、上 海 世 界 金 融 大 厦( 高 189 m, 46 层) , 上 海世 贸 国 际广 场( 333 m, 63 层) 和 上 海金茂大厦( 高 421 m, 88 层) 。
第 29 卷第 3 期 Vo1.29 No.3
● 建筑新技术讲座
建筑施工
BU I LDING CONSTR U CTI ON
第二讲: 超高层建筑的基础与结构 ( 二 )
Fo u n d a t io n a n d S t ru ct u re o f S u p e r Ta ll Bu ild in g - Pa rt Ⅱ
图 8 世界著名的混( 组) 合结构超高层建筑
表 1 各种组合结构的分类
类型
特征
组合梁
钢梁通过连接件与其上钢筋混凝土楼板组合为一体
钢骨梁
钢筋混凝土梁与埋置其中的型钢组合为一体
钢骨柱
钢筋混凝土柱与埋置其中的型钢组合为一体
钢管混凝土柱 钢管与灌注其中的混凝土组合为一体
组合墙
钢筋混凝土墙与埋置其中的型钢组合为一体
图 6 世界著名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超高层建筑
1903 年 , 16 层 、 高 65 m 的 殷 盖 兹 大 厦( Ingalls 【作者简介】胡玉 银( 1964- ) , 男 , 工 学 博 士 , 教 授 级 高 工 , 上 海 建 工集团 技 术 中 心 主 任 。 联 系 地 址 : 上 海 市 武 夷 路 150 号( 200050) , 电 话:( 021) 62130526, Email:huyuyin@scgtc.com.cn。 【收稿日期】2006- 09- 20
超高层建筑的产生发展及趋势
世界之最
最高塔:新电视塔建筑高度610m,由一座高约 454m的主塔体和一个高156米的天线桅杆构成; 最长的空中云梯:设于160多m高处,旋转上升, 由1000多个台阶组成; 最高的旋转餐厅:424m高的旋转餐厅可容纳400 人就餐,享受中外美食; 最高的4D影院:身处百米高空看有香味的电影; 最高的露天观景平台:高454m,面积为54m×40m, 有半个足球场大; 最高的横向摩天轮:在454m露天观景平台外围, 增设一个横向的摩天轮,可以乘坐摩天轮一览广州美 景。
我国大陆最高的塔,要 数河北定县城开元寺塔。 开元寺塔建于北宋咸平四 年(1011年),从底到塔刹 尖部高度有85.6 m,是中 国现存最高佛塔。这座塔 全部用砖砌筑,做工十分 精美。塔砖砌楼阁式,八 角11层,内部双层套筒,梯 级设于塔心
在山西省境内的应县佛宫寺木塔是世界 上现存的最高大的古代木结构建筑。 应县木塔高67.31m,建成于公元1056年。 这座仅使用砖石、木料、黄土等简单材料的 高塔已经经受了近千年塞北风雪的袭击、七 次强烈地震和二百多发炮弹的轰击,至今依 然安然无恙,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
人类建造更加高大雄伟的超高层建筑的愿 望依然强烈; 人口增加与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矛盾依然 非常突出,超高层建筑发展的社会需求更加迫 切; 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为超高层建筑的发展 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超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
综合化 异形化 生态化 智能化
于1863年建成的意 大利安托内利尖塔(Mole Antonelliana)以164m的 高度,打破了德国乌尔姆 教堂保持了200多年的高 度记录,而成为迄今为止 最高的砖石结构建筑。
现代高层建筑的起源
高层建筑及超高层建筑产生和发展的 源动力: 经济发展,城市化程度的提高。 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土地供应紧张,价 格上扬,促使人们向高空发展,拓展生存空 间,在极为有限的土地上建造更大面积的 建筑。
施工新技术讲座第十讲超高层建筑结构施工控制_一_胡玉银
BUILDING CONSTRUCTION建筑施工第33卷第3期Vo1.33No.3第十讲超高层建筑结构施工控制(一)□胡玉银(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080)【中图分类号】TU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1001(2011)03-0248-031超高层建筑结构施工控制的重要意义与其它工程一样,超高层建筑设计蓝图要变成工程现实都有一个必经环节---施工。
因此,严格地说,超高层建筑工程的最终状态不但受设计控制,还受施工影响,施工过程在超高层建筑工程的最终状态中留下一定痕迹。
施工过程因工程而异,复杂程度繁简各异,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施工对超高层建筑工程的最终状态的影响也就程度不同。
工程越复杂,施工环节越多,施工对超高层建筑工程的最终状态的影响越强烈。
如果对施工过程不严加控制,施工对超高层建筑工程产生的不利影响,轻则导致建筑功能不能正常发挥,重则给超高层建筑工程带来损伤,留下安全隐患,甚至引发重大灾害事故。
但是长期以来超高层建筑工程规模相对比较小,或者尽管规模巨大,但形态比较规则,因而施工过程比较简单,结构状态易于控制。
所以,超高层建筑工程建设对施工控制技术的需求不甚迫切,相关研究非常薄弱,系统性的研究成果比较少,只有个别工程技术人员或企业结合工程建设的需要开展施工控制技术研究。
1990年日本竹中工务店在大阪第一生命大楼工程建设中开发了预应力法施工控制技术[1],解决了大跨度结构施工过程中挠度控制的难题,确保施工过程中相关楼层的平整度始终符合规范要求,为楼层混凝土浇捣创造了良好条件。
美国罗伯逊(L e s l i e E .R o b e r t s o n )设计事务所在西班牙马德里的欧洲之门[2],应用预应力法施工控制技术成功解决了双斜塔的垂直度控制难题。
范庆国等人在建设上海金茂大厦的过程中,采用了标高预补偿、两阶段安装等多种方法解决了结构标高控制、核心筒与外框架变形协调和外伸桁架内力控制等施工控制问题[3]。
世界高层建筑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
世界高层建筑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摘要:高层建筑是人类智慧与力量的结晶,它是城市的灵魂,是现代都市形象的代表。
这日渐增长的高楼大厦不断的拓展着人类居住的空间,却侵蚀着人们生活的空间,它给人们生活带来深刻的变革。
这百年中,高层建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记录。
研究世界高层建筑的发展历史与发展现状、查阅与高层建筑有关的数据和资料,来探讨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关键词:高层建筑,发展历史,发展趋势The History and Tendency of the World High-rise BuildingsABSTRACTThe High-rise building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human wisdom and strength, it is the soul of the city and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modern city image. This growing high-rise buildings continue to expand the space of human living, but eroding people's living space, it has brought profound changes to people's lives. In recent centuries, the high-rise building has created record,one after another .The history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world high-rise buildings, the data and the data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are studied,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Prospect of the high building are discussed.Key words:High-rise building,the development history,tendency目录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3)、世界高层建筑的发展历史 (3)2.1起源 (3)2.2世界高层建筑的发展历史 (3)2.2.1高层建筑发展的四个时期 (4)2.2.2高层建筑发展的三个阶段 (5)三、世界高层建筑的现状 (5)四、世界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 (5)4.1高层建筑的材料 (5)4.2在新的结构抗震设计理论和方法方面开展进一步研究 (6)4.3混合结构进一步发展 (6)4.4新结构、新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应用 (6)4.4新结构、新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应用 (6)4.5结构设计考虑因素需要更加全面、细致 (6)4.6高层设计相关规范进一步修订完善 (7)五、总结 (7)参考文献 (7)、引言近年来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住房紧张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传统意义的住房已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
第十一讲超高层建筑结构施工控制(三)
【 收稿 日期 】 0 0 1 — 6 2 1 — 2 1
酾瓣国
胡 玉银 : 第十 一 讲 超 高层 建 筑结 构 施 工控 制 ( ) 三
第 5期
响使 用功能 的正常发挥 , 同时先期施 工的楼层混凝土结构r , 中
也 将产 生较 大 的 附加 应 力 , 重 的将 引起 混 凝 土 楼 板 结 构 开 严
( 续上 期 )
换桁 架可 以在超高层建筑 内部营造大空间 , 图 2 所示。 如 1
42 标高控制 . 高层建筑 由于高度很大 , 施工过程 中和 完成以后 , 一方
面结构竖 向收缩徐 变 、 缩等变形 非常明显 , 压 有时高达数十
毫米 ; 另一方面在上 部结构巨大荷载作 用下 , 地基 基础也会 产生很大沉降 , 有时高达十几厘米。 两者共 同作 用, 对结构绝
载大 , 受载后 变形显著 , 转换桁架挠度可达数厘 米 , 甚至十几
厘米。 同时上部楼层施工时间比较长 , 转换桁架加载 周期长 ,
变形持续时间长 , 这给上部楼层结构施工带来很大 困难。 由 于转换桁 架受载后挠度 比较大 , 因此起拱值 也比较大 , 这势 必要影响到与转换桁架 有关楼层施工 。 果与转换桁架相关 如 楼层作相应起 拱处理 , 由于起拱值比较大而影响楼层混凝土
浇捣 , 而且先期施工的楼层混凝土结构中将因后续施工下挠
现代超高层建 筑功能繁多 , 往往需要通过 调整 竖向结构
型式或改变柱网、 轴线来满足建筑功能变化需要 。转换桁架
是超高层建筑实现功能转换 常用的结构形式 , 用大跨度转 采
【 作者简介 】 胡玉银(94 )男, 学博 士 , 海建工 集团副 16一 , 工 上
超高层建筑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吊装中采用的2台M900D塔 吊,是目前国内房建筑领域中起重量最大、高度 可达500米的巨型变臂塔吊,塔吊总重量达225.40 吨。大厦封顶后,该塔吊将在500米高空拆卸,这 在世界范围内尚无先例。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在90层安装了2台用来抑制 建筑物由于强风引起摇晃的风阻尼器该装置通过 使用传感器,能够探测强风时建筑物的摇晃程度, 抑制建筑物的摇晃。国内首次运用工程质量远程 验收系统,国内首次采用预制组合立管技术,国 内首次在450米的垂直竖井内进行电缆敷设,采用 国内少见的工厂拼装、现场预留管口对接的整体 卫生间施工工艺,使安装和拆卸非常方便。
位于纽约曼哈顿东河 沿岸,是1949年10月 至1951年6月建成的。 是现代主义超高层建 筑的代表作
世界贸易中心曾为世界上最高的双塔,纽约市 的标志性建筑,也曾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之 一。
哈利法塔原名迪拜塔,又称迪拜大厦或比斯迪 拜塔,是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的一栋已经 建成的摩天大楼,有160层,总高828米,比台北 101足足高出320米。迪拜塔由韩国三星公司负责 营造,2004年9月21日开始动工,2010年1月4日竣 工启用,同时正式更名哈利法塔。 它的建筑设计采用了一种具有挑战性的单式 结构,由连为一体的管状多塔组成,具有太空时 代风格的外形,基座周围采用了富有伊斯兰建筑 风格的几何图形——六瓣的沙漠之花。 同时哈利法塔的设计为伊斯兰教建筑风格, 楼面为“Y”字形,并由三个建筑部分逐渐连贯成 一核心体,从沙漠上升,以上螺旋的模式,减少 大楼的剖面使它更如直往天际,至顶上,中央核 心逐转化成尖塔,Y字形的楼面也使的哈利法塔有 较大的视野享受。
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历程
1984年曼哈顿人寿保险大厦 它代表世界上第一幢高度超过100米 大楼
超高层建筑起源及发展
目录
• 引言 • 超高层建筑起源 • 超高层建筑发展历程 • 超高层建筑结构与设计 • 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与挑战 • 超高层建筑对环境、经济和社会影
响 • 结论与展望
引言
01
目的和背景
01
阐述超高层建筑的起源
探究超高层建筑的历史背景,以及它们是如何随着时间 和技术的进步而发展的。
02
03
钢结构安装技术
利用爬升模板进行逐层施工,适 用于大模板或滑动模板施工的高 层建筑。
采用吊装、焊接等方式进行钢结 构安装,适用于超高层建筑的钢 结构部分。
施工过程中的挑战及解决方案
垂直运输
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垂直运输是 一个重要环节。解决方案包括使 用高效、安全的垂直运输设备,
如塔吊、施工电梯等。
结构形式
当代超高层建筑结构形式不断创新,除了传统的钢结构外,还出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组合结构等。
智能化与绿色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超高层建筑越来越智能化,如智能电梯、智能空调等系统的应用。同时,绿色化也是 当代超高层建筑的一个重要趋势,如采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使用绿色建材等。
未来超高层建筑展望
智能化施工技术包括机器人施工、 自动化施工等,可以提高施工效 率和质量,减少人力成本。在超 高层建筑施工中,智能化施工技 术可用于钢筋加工、混凝土浇筑 等重复性劳动。
超高层建筑对环境、经济和社
06
会影响
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01
02
03
城市天际线改变
超高层建筑往往成为城市 的地标,显著改变城市的 天际线和景观。
02
分析超高层建筑的影响
探讨超高层建筑对城市景观、环境、经济和社会等方面 的影响。
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技术积淀
地震影响大
总结词
地震对超高层建筑的影响较大,需要 采取有效的抗震设计措施来确保结构 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详细描述
超高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比较 复杂,需要进行精确的分析和计算, 同时需要采取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 如设置抗震支架、加强节点构造等, 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风荷载控制难
总结词
风荷载是超高层建筑的主要荷载之一,其控制难度较 大,需要进行详细的风洞试验和风振分析。
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技术积 淀
目录
CONTENTS
• 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历程 • 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 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技术 • 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创新与实践 • 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案例分析
01 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历程
CHAPTER
早期的超高层建筑
伸臂结构
总结词
伸臂结构是一种通过伸臂梁将建筑荷载传递至基础的结构形式,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和稳定性。
详细描述
伸臂结构通常由一组或多组伸臂梁组成,伸臂梁通过支撑柱与建筑主体连接。这种结构形式能够有效 地抵抗地震作用和风荷载,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和稳定性。同时,伸臂结构还能够提供较大的内部空 间和灵活性,适用于各种高层和超高层建筑。
超高层建筑在高温环境下,其结构材料和设备性能会发 生变化,需要进行耐热设计和防护措施,如采用耐热材 料、设置隔热层等,以减小高温环境对结构的影响。
06 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案例分析
CHAPTER
上海中心大厦
建筑高度
632米,是中国的第一高楼。
结构设计
采用巨型框架-核心筒-伸臂结构体系 ,通过斜撑框架与核心筒的组合,实 现高强度、高刚度的结构设计。
高层建筑发展历史
高层建筑发展历史高层建筑发展历史一、古代高层建筑古代高层建筑的发展始于人类文明的早期。
最早的高层建筑可以追溯到古代埃及的金字塔,这些金字塔是为了纪念法老而建造的,高度超过200米。
古代巴比伦的宝塔也是另一种形式的高层建筑,其高度达到约90米。
二、中世纪高层建筑在中世纪,高层建筑的发展经历了一段低迷期。
由于缺乏技术和资源的限制,高层建筑的数量和高度相对较低。
然而,一些教堂和城堡在这个时期仍然建造了相对较高的建筑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巴黎圣母院。
三、近代高层建筑近代高层建筑的发展始于十九世纪。
一些工业化国家开始拥有更先进的建筑技术和材料,这为高层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在这个时期,美国的纽约市成为了高层建筑的发源地。
纽约的首个高层建筑是公共信托公司大厦,建于1870年,高度约为10层。
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技术和设计理念不断进步,高层建筑的数量和高度也在不断增加。
20世纪初,纽约的沃尔多夫-阿斯托利亚酒店成为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高度达到了170米。
四、现代高层建筑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经济的发展,现代高层建筑的数量和高度达到了新的水平。
迪拜的哈利法塔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高度达到了828米。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国家的高层建筑也跻身于全球最高建筑的行列,如中国的上海中心大厦和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
五、未来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的需求将会继续增长。
未来的高层建筑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保,例如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此外,高层建筑的设计也将更加注重人类健康和舒适性,打造更宜居的建筑环境。
六、本文档所涉及附件如下:1. 图片附件:包括古代高层建筑的图片和现代高层建筑的图片。
2.数据附件:包括全球高层建筑的数量和高度的统计数据。
3. 相关文章附件:包括关于高层建筑发展历史的相关研究和论文。
七、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筑法:指国家对建筑活动进行管理的法律法规。
2. 建筑规范:指对建筑设计、施工和使用等方面的规范标准。
第五讲: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二)
第五讲: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二)
胡玉银
【期刊名称】《建筑施工》
【年(卷),期】2008(030)001
【摘要】超高层建筑的高程测量一般采用悬挂钢尺与水准仪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高程传递。
该方法劳动强度大,所需时间长,累积误差将随超高层建筑高度增加而增加,因而测量精度控制比较困难。
现代测距仪具有测量精度高,观测快捷、方便等优点,因此不少工程技术人员正探索采用测距仪与水准仪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高程传递。
该方法原理为:依据二级高程控制点,确定仪器视高,然后利用全站仪的测距功能将高程传递至接收棱镜,
【总页数】4页(P71-73,77)
【作者】胡玉银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19
【相关文献】
1.第九讲超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二) [J], 胡玉银
2.第十讲超高层建筑结构施工控制(二) [J], 胡玉银
3.第二讲:超高层建筑的基础与结构(二) [J], 胡玉银
4.第五讲: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 [J], 胡玉银
5.第二讲核电站的建筑施工测量 [J], 章土来;田养权;甘继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高层建筑起源及发展
四、超高层的诞生
1894年美国纽约曼哈顿人寿保险大 厦(Manhattan Life Insurance Building)的落成,标志着高层建筑 发展进入超高层建筑阶段。
该建筑地上18层,高达106m
五、超高层建筑发展
1、第一阶段:1894-1931年
1972年8月,国际高层建筑会议在美国宾夕法尼亚洲的 伯利恒市里海大学(Lehigh University)召开,会议专门 讨论并提出了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的分类和定义: • 第一类高层建筑:9-16层(高度到50m) • 第二类高层建筑:17-25层(高度到75m)
• 第三类高层建筑:26-40层(最高到100m)
3、第三阶段:1980-至今 • 超高层建筑迅猛发展,亚洲成为高层建筑的生力军, 目前世界上最高建筑的前10名大多集中在亚洲。 • 世界高层建筑数量在持续增加,世界最高建筑记录被 迅速竞相突破 • 超高层建筑凭借其高度高、外形美观而成为地区的标 志性建筑。 • 逐渐显现出一些弊端
实例高度比较
我国超高层实例
九、超高层建筑发展前景
• 是社会需求、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完美结合。 • 人口增加与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矛盾依然非常突出, 超高层建筑发展的社会需求更加迫切 • 会迅速的向着超高化、普遍化、功能综合化环境生态 化、管理智能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 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为超高层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 物质基础。
广州新电视塔(海心 塔)于2009年九月 建成,包括发射天线 在内,高达600m。 海心塔别名小蛮 腰,以“广州新气象 ”为主题;塔身有“ 纤纤细腰”,呈由下 至上逐渐变小的形状 ,形态优美。
广州新电视塔
国外建筑实例----迪拜塔
第三讲_超高层建筑的施工组织(二)胡玉银
【收稿日期】2007-04-05BUILDINGCONSTRUCTION建筑施工第29卷第6期Vo1.29No.6(续上期)4超高层建筑施工流程4.1施工流程研究的重要意义流程是现代管理理论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集合。
相应地,施工流程就是将施工资源转化为建筑工程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施工活动集合。
流程一般包括输入资源、活动、活动的相互作用(即结构)、输出结果等要素。
流程具有目标性、内在性、整体性、动态性、层次性和结构性。
流程结构有串联、并联、反馈等多种表现形式,表现形式的不同,流程的输出差异很大。
即流程不同,输入相同时,输出差异很大,或者输出相同时,需要的输入差异很大,流程的效率与流程结构密切相关,因此近年来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都高度重视流程研究,业务流程重组与优化思想自1990年由美国哈默教授(MichaelHammer)提出以后,已经风行世界,成为管理学研究的热点和改善企业管理的有效手段,其业务流程重组与优化思想值得超高层建筑施工借鉴。
超高层建筑施工是一项资源投入巨大的生产活动,通过优化施工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的空间很大,因此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必须高度重视施工流程研究。
4.2施工总体流程施工总体流程属于施工流程的最高层次,反映的是超高层建筑工程中各单位工程(区域)之间的施工流水关系。
施工总体流程是施工总进度计划和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依据。
4.2.1施工流水段划分施工流水段划分应围绕超高层建筑的主要结构———塔楼进行,可以划分为塔楼核心区、塔楼外围区、塔楼以外区域等三大区域。
塔楼以外区域可以视工程规模大小,根据施工组织需要再进一步细分。
4.2.2施工流水方式塔楼与其它区域的关系因施工阶段不同而繁简不一。
在地下结构施工阶段,塔楼与其它区域通过地下室紧密相连,相互关系比较复杂,流水施工方式变化比较多,采用不同的流水施工方式,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但是在地上结构施工阶段,塔楼与其它区域联系不很紧密,关系比较简单,流水施工方式变化不大,采用不同的流水施工方式,产生的效果差异不大。
上海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新进展_叶可明
/ 文献标识码
+
1 上海超高层建筑发展简史
上海建造高层建筑始于 1912 年 ! 现存 历 史 最久 远 的 高 层建筑当数位于上海延安东路的原上海市房地局办公大楼
#43 层 $! 1988 年 154 m 高 的 新 锦 江 大 酒 店 #46 层 $! 1990 年 165 m 高 的 上 海商 城 #48 层 $! 1995 年 186 m 高 的 中 国 招 商 银 行 大 厦 # 38 层 $ ! 1996 年 212 m 高 的 新 金 桥 大 厦 # 38 层 $ 相 继 成 为上 海 城 市新 的 制 高点 % 20 多 年 来 ! 上 海 共 建 造 超 高 层建 筑 近 200 栋 % 特 别 是 1998 年 420. 5 m 的金茂大 厦 # 88 层 $ 建 成 和 正 在 建 造 中 的 环 球 金 融 中 心 # 101 层 ’
492 m 高 $! 使我 国 超 高层 建 筑 施工 技 术 跨 入 世 界 先 进 行 列
( 图 1 $% 值 得 一 提 的 是 & 上 海 超 高 层 建 筑 施 工 技 术 的 发 展 与特种构筑物施工技术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南浦大桥’ 杨浦大桥’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的建设就为金茂大厦等超 高层建筑的发展奠定了施工技术基础 %
(旧 名 亚 细 亚 大 楼 )和 上 海 民 用 设 计 院 办 公 大 楼 (旧 名 有 利 大
楼 )! 它 们 都 建 成 于 1913 年 " 尽 管 上 海 高 层 建 筑 的 发 展 起 步比较晚! 但是由于上海土地资源一直比较稀缺! 发展高 层建筑的需求极为迫切! 因此高层建筑的发展非常迅速"
2. 4 强化总承包管理 # 提高作业时间和空间的利用效率
高层超高层建筑的产生与发展及今后趋向预计
1999年11月第1卷第2期中国工程科学Engineering ScienceNov 11999Vol 11No 12专题报告[收稿日期] 1999-08-10;修回日期 1999-07-21[作者简介] 戴复东(1928-),男,安徽无为县人,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一级注册建筑师戴复东(同济大学,上海 200092)[摘要] 世界上的人造物得以实现是需要与可能的结合,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产生也不能违背这一规律。
人类从古以来就有要高,登高和居高的精神和物质愿望和需要,但它变成高层超高层建筑的现实却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产业革命后,生产力大发展,大城市快速发展;钢铁工业的发展,钢材被大量应用于建筑;电梯的发明。
当时只有美国同时具备这三项条件。
高层建筑产生以后就以迅猛的方式往高及超高层建筑发展。
目前它的最高高度向460m 冲刺。
它的发展大约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即初始摸索、纵深探索、现代主义、成熟时期。
前不久,由于亚洲及西太平洋经济的发展,这一地区高层、超高层建筑有了较大发展,但它们毕竟是经济的产物。
今后它要走生态化道路,在工程材料及力学上仍有广阔的前景,但高究竟会有什么负面问题?高度是否有上限?上限在哪里?是值得研究与探讨的。
[关键词] 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发展;趋向预计1 高层超高层建筑的界定111 性质的界定由于人类的往高欲望,一代一代人努力地发挥了当时的聪明才智,建造了数量巨大的高的建筑物,如纪功石碑、灯塔、教堂、修道院塔楼、伊斯兰邦克楼、中国宝塔、欧洲城堡、电视塔,等等,这些只能称之为高的建筑、高耸建筑,,。
只有那些有相当高度,层数很多,专门为人们在其内部工作、生活需要而建造的建筑物,才能称为是高层、超高层建筑。
112 高度的界定从历史的发展看,在人类技术水平低下的时候,相对于一层高的建筑而言,有三四层高的建筑物就可以算是/高楼0了;而当材料和工程技术有了发展,10层以上的建筑物可以建成时,三四层高的建筑物就只能算是低层建筑;同样的,20多层高的建筑物与10层高的建筑物相比,就会有鹤立鸡群之感,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层建筑;如果建筑物再高,高过了离地面100m 以上高度的建筑物,目前我国及很多国家就称之为超高层建筑。
我国超高层建筑结构发展与展望
我国超高层建筑结构发展与展望发布时间:2021-07-12T11:29:55.017Z 来源:《建筑科技信息》2020年12期作者:林锐生[导读] 城乡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之一,是全国各地耸立的大量高层和超高层建筑。
0概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 20世纪世界上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
伟大的中华民族从此粉碎三座大山的桎梏,走上民族振兴之路。
70年沧桑巨变,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中国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一举发展壮大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这个过程中,建设行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建设行业自身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总体实力和科技水平进入了世界前列。
城乡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之一,是全国各地耸立的大量高层和超高层建筑。
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虽然疆域辽阔,但可供建设的土地面积有限。
在城市化进程中,上亿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更加重了建设用地的紧缺性。
因此,在我国适度发展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是一种不可替代的选择。
而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高速发展,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经济实力和技术积累,是高层建筑发展的基础。
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出现了中国高层建筑飞跃发展,这也引起了全世界同行的瞩目。
世界高层建筑与城市人居协会(CTBUH)的统计资料中有详实的数据表明中国在这个领域中的地位。
2018年全世界范围竣工的高度200m以上的143座高层建筑中,中国有88座,占61.5%,连续23年位居世界之首。
根据已经建成和在建项目推测的 2020年全球最高的20栋超高层建筑中,中国共有 11栋,中国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高层建筑第一大国。
1高层建筑发展进程的回顾中国高层建筑的发展,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
中国发展商利用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有利时机,在上海、广州等沿海城市建设了一定数量的高层建筑,形成了上海外滩等高层建筑群,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上海国际饭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传说中的古代高层建筑, 最著名的莫过于《 圣经》故 事中提到的一座通天塔 - - 巴比伦塔。据说, 古时候天下人 都说一种语言。为了显示力量和团结, 他们计划修一座高耸 入云, 直达天庭的高塔。塔很快就建起来了, 这惊动了天庭的 耶和华, 他见到塔越建越高, 心中十分嫉妒, 担心神无法统治 团结一心的人类, 便施展魔法, 变乱了人们的语言, 使他们无 法沟通, 高塔建设无法顺利进行, 最终半途而废, 这就是关于 “ 通天塔”的传说。尽管巴比伦塔倒塌了, 但是人类架起 通 天 之桥的努力一刻也未停止过。
在 山 西 省 境 内 的 应 县 佛 宫 寺 木 塔( 图 3) 则 是 世 界 上 现 存的最高大的古代木结构建筑。应县木塔高 67.31 m, 建成 于公元 1056 年。这座仅使用砖石、木料、黄土等简单材料的
基 金 项 目 : 上 海 市 科 委 交 叉 领 域 创 新 团 队 建 设 项 目 ( 编 号 : 03 DZ12039)
位 于 青 藏 高 原 拉 萨 市 红 山 上 的 布 达 拉 宫( 图 4) 殿 宇 叠 砌, 巍峨耸峙, 红宫白宫, 鳞次栉比, 金顶高耸入云, 壮丽辉 煌, 是中国古代高层建筑成功的范例, 也是世界著名的古建 筑之一。布达拉宫始建于吐蕃王朝第 32 代赞普松 赞 干布 时 期( 公 元 7 世 纪) , 当 时 称“ 红 山 宫 ”, 后 来 随 着 吐 蕃 王 朝 的 没 落而逐渐毁弃。公元 17 世纪时, 五世达赖喇嘛在红山宫的旧 址上重新修建了宏伟的宫殿, 称“ 布达拉宫”。此后 这里 一 直 作为 西 藏 政治 和 宗 教的 中 心 。布达 拉 宫 海拔 3 700 多 m, 占 地总面积 36 万余 m2, 建筑总面 积 13 万 余 m2, 主 楼 高 117 m, 共 13 层,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 堡式 建 筑 群。布 达拉宫采用石木作为结构材料, 宫墙全部用花岗岩砌筑, 最 厚处达 5 m, 墙 基 深 入岩 层 , 外 部墙 体 内 还灌 注 了 铁汁 , 以 增 强建筑的整体性和抗震能力, 同时配以金顶、金幢等装 饰 , 巧 妙地解决了建筑的防雷问题。数百年来, 布达拉宫经历了雷 电轰击和地震的考验, 仍巍然屹立。 1.1.2 外国古代高层建筑
中国古塔, 是我国古代的高层建筑, 在工程技术上早就 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我国大陆最高的塔, 要数河北定县城开 元寺塔( 图 2) 。开元寺 塔 建 于北 宋 咸 平四 年( 1011 年) , 从底 到塔刹尖部高度有 85.6 m, 是中国现存最高佛塔。这座塔全 部用砖砌筑, 做工十分精美。塔砖砌楼阁式, 八角 11 层, 内部 双层套筒, 梯级设于塔心。
第 28 卷第 11 期 Vo1.28 No.11
建筑施工
BU I LDI NG CONSTR U CTI ON
编者按: 当今世界, 超高层建筑方兴未艾, 大有“ 欲与天公试比高”之势。为使读者对国内外超高层建筑 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本刊自 11 期始, 将连续刊载超高层建筑的起源、发展( 包括设计、施工和材料的革新) 及 未来趋势, 敬请关注。
【 作者简介】胡玉 银( 1964- ) , 男 , 工 学 博 士 , 教 授 级 高 工 , 上 海 建 工集团 技 术 中 心 主 任 。 联 系 地 址 : 上 海 市 武 夷 路 150 号( 200050) , 电 话:( 021) 62130526, Email:huyuyin@scgtc.com.cn。
2006 年 11 月出版
图 5 埃及金字塔
图 6 意大利比萨斜塔
谈及外国古代高层建筑, 就不能不说到意大利。意大利 著名的古代文化遗产, 被认为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意大 利的古代高层建筑也是举世闻名的,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比萨 斜塔( 图 6) 。它是意大利中部比萨城内一组古建筑群的组成 部分, 属于比萨大教堂 的 一 座钟 楼 , 1174 年 动工 , 1350 年 完 成。为 8 层圆柱形建筑, 塔高 54.5 m, 全部采用大理石构造, 重达 1.42 万 t 。其造型古拙而又秀巧, 为罗马建筑的范本。但 由于基础处理不慎, 建造过程中塔楼即发生倾斜, 建成之时, 塔 顶 中 心点 偏 离 垂 直 中 心 线 2.1 m, 后 来 塔 身 还 一 直 缓 慢 地 向 外 倾 斜 , 故 称“ 斜 塔 ”。 比 萨 斜 塔“ 巍 巍 峨 峨 ”, 历 数 世 而 不 倒, 堪称神奇。
意大利还拥有以高塔众多而闻名于世的古镇 - 圣吉米 亚诺( San Gi mi gnano( 图 7) ) 。圣吉米亚诺位于意大利佛罗伦 萨, 最初作为农场镇, 后来发展成为商业贸易镇。高塔首先是 为了满足防卫需要而建造, 当地人们为了保护生命财产而就 地取材建造高塔, 但后来演化为权力的象征。贵族统治者为 了显示至高无上的权力, 纷纷建造高塔。在公元十四世纪就 修建了 72 座高塔, 其中 13 座迄今仍然完好无 损 。这 些高 塔 采用石材砌筑, 最高的达到 52 m。
2 现代高层建筑的起源
一言以蔽之, 最终催生高层建筑迅速发展的还是社会需 求, 社会需求是高层建筑产生、发展最强大的动力。如果说人 类早 期 发展 高 大 建筑 纯 粹 出于 宗 教 欲望 , 那 么 到 19 世 纪 80 年代, 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建造高层建筑。随着经济发展, 城市 化程度的提高, 在美国芝加哥和纽约, 城市人口急剧增加, 土 地供应紧张, 价格上扬, 促使人们向高空发展, 拓展生存空 间, 在极为有限的土地上建造更大面积的建筑, 这是高层建 筑 及 超 高 层 建 筑 产 生 和 发 展 的 源 动 力 。现 代 高 层 建 筑 的 产 生 也有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飞跃。为了实现美好理想, 满足 社会发展需要, 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艰苦努力, 为现代高层 建筑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高层建筑建造方面表现出了高超 的智慧。早在 6 世纪, 中国就开始修建多层塔, 如河南嵩岳寺 塔 , 15 层 , 高 达 40 m, 建 于 公 元 523 年 ; 陕 西 西 安 大 雁 塔(图 1), 初建于公元 652 年, 公元 704 年重修, 为 10 层, 高 60 m。
【 收稿日期】2006- 09- 20
!!!!!"
938
图 1 陕西西安大雁塔
图 2 河北定县开元寺塔
高塔已经经受了近千年塞北风雪的袭击、七次 强烈 地 震 和二 百多发炮弹的轰击, 至今依然安然无恙, 成为中华民族的骄 傲。对照现代建筑技术, 稍加分析就可以发现力学知识在中 国 古 代 建 筑 营 造 中 的 应 用 已 经 达 到 了 很 高 的 水 平 。应 县 木 塔 横梁与柱之间完全采用斗拱连接, 全塔有五十多种不同形式 的斗拱。斗拱连接既能使支点接触面增大, 减小挤压应力, 又 能使木梁的跨度减小, 从而降低弯曲应力。斗拱还是一种柔 性连接节点, 在受到巨大外力作用时, 构件间可以产生一定 错动, 当外力解除时又能恢复原状。这正与现代地震工程学 者为改善房屋抗震性能而提出的种种设想不谋而合。另外, 应县木塔采用了桁架为基本单元所组成的筒体结构体系, 这 既扩大了中部空间, 便于放置佛像, 也提高了抗水平荷载作 用的能力, 使塔身更坚固。这种结构体系是高层建筑中抗震 性能最好的结构体系之一, 已经在现代高层建筑中得到广泛 应用。应县木塔以其科学、合理的结构体系, 经受住了风雨和 时 间 的 考 验 。这 座 经 历 了 千 年 沧 桑 的 古 代 建 筑 是 我 国 古 代 木 结构建筑体系的典范 , 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的最好证明。
《 建筑施工》第 28 卷
!!!"
!!!!!"
11/2006 图 3 山西应县木塔
胡玉银: 超高层建筑的起源、发展与未来( 一)
第 11 期
图 4 西藏布达拉宫
是建筑史上的奇迹。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是古代人类文
明 的 象 征 。如 果 说 关 于 金 字 塔 大 胆 而 奇 妙 的 设 计 的 传 说 还 能 为现代人所接受的话, 那么它的如此巨大规模的建造过程就 令人难以想象了。胡夫金字塔是用上百万块巨石垒起来的, 每块石头平均有 2 000 多 kg 重, 最大的有 100 多 t 重。这些 巨石是从尼罗河东岸开采出来, 既无吊车装卸, 也无轮车运 送。时至今日, 人们仍然没有找到金字塔建造过程的完满答 案。人们怎能不佩服埃及人民的伟大力量和智慧!
!!!"
1 高层建筑的起源
超高层建筑隶属于高层建筑范畴, 追溯超高层建筑的起 源不能不涉及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的出现是人类美好愿望、 社 会 需 求 、科 技 进 步 和 经 济 发 展 的 完 美 结 合 。 1.1 古代高层建筑
尽管高层建筑是现代文明的成果, 但是人类追求更高、 更远的美好愿望早已有之, 追求更高是人类的天性和宗教情 结 使 然 。高 大 雄 伟 历 来 是 权 力 、地 位 的 象 征 。高 大 建 筑 也 从 来 都是神圣的 , 人们一直希望通过高大的庙宇、教堂、高 塔 来 架 起通往天堂( 神、上帝) 的桥梁。 1.1.1 我国古代高层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