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有效实施的探讨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探讨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c8de4471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63.png)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探讨地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地球和其上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改善我们的生活。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本文将探讨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方法与应用。
一、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2. 提高学习的实效性生活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
通过将抽象的地理概念与实际生活中的事件和现象相联系,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本质和意义,加深对地理知识的印象。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地理素养。
3.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生活化教学,学生不仅能够学会地理知识,还能够培养自己的观察、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能够学会如何用地理知识去解释世界,如何运用地理思维去分析问题,如何将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从而培养出更多元、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
二、生活化教学的方法与应用1. 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自己所处的地理环境。
通过分析自己生活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信息,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处地方的独特性和关键性。
还可以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去实地考察、认识当地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现象,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会观察和分析,提高实地调研的能力。
2. 利用多媒体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地图等资源,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方式来感受地理知识。
例如利用Google Earth展示地理景观、利用卫星影像展示陆地变化等,使学生对地理现象有更直观的认识。
教师还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手段,通过讨论、游戏、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活跃地参与到地理学习中来。
3. 结合时事热点地理知识与时事热点可以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了解地理知识的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新闻和事件的地理意义。
教师可以利用当前热点事件,如自然灾害、资源环境问题、地域冲突等,来引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促使他们思考和探求事件背后的地理原因和影响,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的博大精深。
生活化问题探究在高中地理复习课中的运用
![生活化问题探究在高中地理复习课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b2e6448ad4d8d15abe234eeb.png)
兴趣 、 提高复习效果 , 是值 得深思 的问题 。 者在教 课 的复 习重 点 , 笔 巧选生活案例 。 开始可 以用 口述 、 多
学 中尝试 运用 “ 活化 问题 探究 ” 生 这一 教学模 式进 媒体展 示 、 采访学 生 等方式 , 活案例 可 以是 文字 生
行 教学 , 收到 了较 好 的教 学效 果 , 以下 以“ 大气 环 材料 , 也可 以是一 幅漫 画 、 一段 视频 、 张图表 等 。 一
思考 :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 因是什 么? 这一设问 , (
暖” 以及高山反应 的感觉 , 思考离地面越近气压 高还 气潮湿 , 夜晚感到空气 比较干爽。
目的在 于引导学生从 白天吹的是海风 ,夜 晚吹的是
探 激发学生主 会。 如果把这些 已有 的亲身经历加以串联 , 就相 当于 陆风这 一 自然现象 出发 , 究地理原理 , 为本节 的知识 点复习作 了铺垫 ,慢慢就会形成较为 动复习大气运 动的成 因、 热力环流 的形成原理 )
学
科
生 活化 问题探 究 在 高 中 地 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复 习
。
口 叶婵萍
( 州北苑 实验 中学 , 江杭 州 3 02 ) 杭 浙 10 2
在高一地理 ( ) 下 的教 学过程 中 , 习课相 当重 而 很 多学习 又是在 真实 的活动 和社会 性 的互动 中 复
要。 因为高一地理 ( ) 下 的教学既要完成新 的教 学任 发 生的 。 因此 , 在地理 教学 中如果 能设 计 和 日常生
境” 这一节 内容 的复习为例进行 阐述 。
一
聚
但是 , 哪种方 式 , 无论 都要带有启 发性 内容 , 问题 的 提出也可有多种方式 , 比如教师直接拟定 、 学生 自主
浅析高中地理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浅析高中地理的生活化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f2c94457be23482fb4da4c1b.png)
知能 力进行 考虑 , 将 生活经验 和数 学教学结合在 一起 , 将教材进 行处理 , 将生活 中的一些地理 问题 和教材进行结合 , 更 好地进 行 例如 , 在学习“ 地震成 因以及 如何预防” 这一 小节时 , 通 过列
环境等方 面给人们带来 的影 响 , 以及在地震事件 中政府 、 人 民所
作L j j 的努 力等 。通过分析震灾成因引导学生对气候进行了解 。 3 . 注重营造生活课堂氛围 ,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地理学科 的理论知识本身是枯燥 的 , 加上地理 知识 点具有一 定复杂性 , 就要求 教师应用多种教 学手段进行讲解 , 同时能够 对
与到课堂中 , 纷纷发表 言论 , 与教师建立 良好的师生关系。这种 良 本海底发生大地震 , 给周 围人 民的生活带来严重 的影 响。在课 堂
好 的师生关系能够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 比较容易唤起学 中向学生讲解震灾在 日常生活 以及生产交通供水 、 供 电以及 生态 生对 自然现象的探索欲望。 二、 高 中地理生活 化的教学策略 下面就结合实际教学中的生活案例 , 对生活化教学在高 中地 理 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 以能够对 以后的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 1 . 创设生活教学情境 , 激发学 生学 习兴趣
由于当今社会是一个 开放 的多元化社会 , 社会在不断发展 中, 素材一定要符合学 生的实际水平 ,并且学生都很熟悉的素材 , 通
需要社会成员具有广阔的思维能力 、 合作 意识以及 创新 能力。这 过这 种素 材才 能够让 学生 有话可 说 , 激 活地理教 科书 的教 材内 些都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 贴近生活 , 引导学 生关 心国计民 容。同时教材中的教学 内容跟我们 的生活很贴 近 , 而教学情 景的 生等 , 逐渐在 生活中养成思考 的习惯 , 对生活 中的事物规律 进行 设定 , 决定着学 生的学习活动 , 教材 中的案例情景 和学 生的 生活 探索 。另一方面 , 地理 自身就是- -I ' q自然 与社会 的综合学科 , 更加 经 验 和 知 识 程 度有 一定 的差 异 , 所 以在 教 学 中教 师 要 对 学 生 的 认
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研究
![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aeef5e181c758f5f61f6742.png)
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研究【摘要】现在越来越多的高中学生感到地理无用,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高中地理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脱离。
本文分析了当今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论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总结了这些理论的共性与个性,并根据这些生活化理论,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和湘教版教材,得出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理教学生活化教学理论【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66-021.引言目前关于地理与生活的探讨并不少,也经常有学者提出在讲授地理知识时应举生活中的例子[1],可是这仍然是老师带着学生走,面对这样的现状,笔者认为需要对高中地理教学进行更有意义的探讨,把生活化融入高中地理教学中。
在教育学的发展中,已经有很多理论提出了生活与教育的密切联系,比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理论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的理论等,本文在对这些生活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脱节的现象,进行了生活化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本文通过分析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前人对生活教育研究的理论,得出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当今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随着新课改的到来,地理学科的地位有了提升,但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以高考为指挥棒。
随着地理学科重新划入高考的科目中,地理教学,尤其是高中地理的教学应试性就变强。
在高中分科后,地理经常是读读划划背背,变得毫无乐趣可言,与生活严重脱节,在人文、区域地理部分,一些案例过时,一些措施的可操作性不强,很多措施都是宏观的而不是可行的,没有强调出学生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其次,重结果轻过程。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习惯于直接让学生记住,而忽视过程的探究,尤其是在自然地理部分,内容较难,由于课时和教师自身的素质以及教具等因素的限制,地理的科学性不明显。
高中地理的生活化教学实践探究
![高中地理的生活化教学实践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25a47127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51.png)
高中地理的生活化教学实践探究摘要:高中地理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所联系密切的一门学科,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来展开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既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展开课堂学习,提高学习的成效,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感知地理这门学科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性,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本领。
为此教师在组织开展高中地理教学当中,应该对生活化的教学方式重视起来,不仅要革新授课思维,着重启发学生的生活化意识,同时还要优化当前的教学形式,加深学生对生活化理解。
此外,教师还应该组织开展具体的实践活动,并以此来提高生活化教学的成效。
关键词: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具体方法由于新课程改革更多强调的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为此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在授课过程中开始引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来展开教学。
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教学形式并不乐观。
很多问题存在于高中地理教学当中。
其一,一些教师对于高中地理的生活化教学没有重视起来,对于该如何来展开生活化的教学,缺乏有效的方法来作为指导。
其二,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内容与实际生活相关联的能力较弱,很难将所学的内容加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
面对这种情况,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来展开教学,势在必行。
本来针对当前高中地理教学当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从三个方面来展开陈述,希望能够为高中地理的生活化教学提供一些方法上的建议:一、革新授课思维,启发学生的生活化意识在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当中,绝大多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多强调的是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至于学生能否将所学的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却很少有教师去关注。
很显然,这与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地理教学的要求是不相符合。
为此,教师在组织开展高中地理教学工作当中,应该从当前的教学形式出发,加强在教学中渗透生活化的思维理念,进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培养起生活化的思维。
例如,在“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一课的教学当中,起初,教师可以给学生简单介绍一下宜昌本地居民生活能源的改变,并提出“宜昌的天然气是本地的资源吗?”问题来让学生进行回答,从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新课改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初探
![新课改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07201749c77da26924c5b0db.png)
Z HONG GUO NONG CUN JIAO YU2019第11期中新课改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初探戚峰目前,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至今已经逐步走向了新道路,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方法无法满足当代学生对于学习的实际需求,需要针对当代的学生推出适合的学习模式和方法。
对此,生活化教学模式应势而生,这种教学模式主要针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现象进行详细的教学活动,通过学生自己周边所发生的真实事件和经历为教学素材,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对于相应知识点的掌握更加牢固。
尤其是对于高中地理教学工作来说,这是一门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科目,因此,教师想要明显的提高其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就需要构建出相应的生活化教学模式。
一、生活化教学模式概述生活化教学模式是近年来新课改大背景下所诞生的一种新型教学理念,主要是将实际的教学工作置于实际的现实生活中,通过实际的生活,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素材来激发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学习的欲望,从而实现在生活中学习,通过生活获得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并最终陶冶其情操,使得学生成为全面性的高素质人才。
这类教学模式主要着重寓教于乐,教学方法形式新颖、通过减少教学机械化、程序化规律的教学模式,从而起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地理知识的学习,就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自身周边的生活环境,懂得通过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来解释和解决一些生活中所出现的现象和问题。
但是,单一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是无法有效达到上述目的的。
这就要结合现实生活,通过生活化教学理念在课堂环境中的应用,实现生活课堂化、课堂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模式是符合当代时代背景的,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言:教育即生活。
这句话囊括了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来源,即生活化教学模式就是要重视教育环境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将现实的社会生活情境引入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工作中,以生活为教育的中心,任何一阶段的教学工作都不能脱离生活,通过生活迸发出新生力量,从而使得教育更加强大。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论文]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d14ab0916fc700abb68fc3f.png)
浅谈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摘要:学习地理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能更好的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学会用地理知识与技能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地理问题。
而要实现这一理念和目的,就应该将地理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生活课堂化,让课堂生活化。
关键词: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9-284-01教师要在教学中将教学内容深入到学生生活和他们的经历体验中,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用生活的实例来解释课堂,解决课堂中的问题,使学生在与现实生活的撞击、交流中产生思想的火花,促进学生思维的觉醒,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只有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打动学生,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那么如何把地理课堂教学生活化,突破课堂教学空间,让生活走进地理课呢?我认为在生活化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资源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中存在着大量的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一致的内容,蕴含着丰富的生活事例,关键是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去捕捉、去采撷生活实例,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地理事物入手,借助学生容易理解的概念、规律、原理的生活背景及熟悉的生活事例、现象作为支架,恰当地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促进新知的生成。
如我在讲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的时候,我让学生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寻找出人们的生活生产当中有哪些事例利用到大气的热力状况,如秋冬季节,农民在农田里烧秸秆的行为是为了干什么;现在的很多的蔬菜大棚的农业又是如何利用大气的保温作用原理的;交通信号灯为什么为红色等。
这样用生活知识解读地理,把较为抽象的地理概念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既让学生感到亲切真实,又降低了抽象知识的难度,起到了化难为易的效果,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浅谈高中地理课堂教与学互动生活化
![浅谈高中地理课堂教与学互动生活化](https://img.taocdn.com/s3/m/c7cb187e02768e9951e738d6.png)
听, 生活中的教与学的互动中 , 学生就很容易想知道为什 么 , 从而 使学生在心里产生了一种求知欲望。 其次还可 以进一步的 引导 : “ 夏天热 , 冬天冷 , 可太阳还是原来的太 阳, 这是为什
、
教 与 学 中要体 现 生活 化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 无论是课 堂导入 、 新知识的讲 解或者是重难点的突破 , 都要始终坚持互动 , 把生活 中的
翅 飞翔 。生 活就 是 学生 课外 识字 的活水 源头 , 教学 中我根 据教 材 的特 点 , 采 取 以下 途径 。 1 . 走 进 生活 识 字 。汉语 的积 累是 以识 字量 为前 提 的 。
么? ” 夏天热 , 冬天冷 , 每个学生都知道的 , 可要让他们 回答 原因 , 答案会各种各样 , 这个 时候 自然可 以引到教材 内容 上来 , 很有水到渠成的感觉 。生活体验如果能依托热点事 件来显现 , 效果会更好。如 , 在讲授《 地方时》 前, 世界杯足 球赛 、 “ N B A ” 篮球赛等体育 比赛刚好在举行 , 我便可 以借 用此类学生感兴趣 的话题切入 , 问: “ 同学们想要看电视直 播 比赛 , 有 时需要等到半夜甚至是凌晨 , 是那些 国家 的人 民和运动员喜欢在半夜或凌晨举行 比赛吗?” 学生们听了 问题后 , 就会纷纷发表看法 , 教师 自然很容易引导到《 地方 时》 的教学 中来 。 2 . 营造学生求知氛围。 教材中的概念和规律大都 比较 抽象 , 在讲授新课知识 时 , 教师要多把教材知识与生活相 联系 , 用生活 中的案例来说 明知识 , 把知识形象化 、 简单
三、 充分展 现 识字 成果 的 平台
集体荣誉感的培养也可以渗透在课外识字能力 的培 养中。 我把班级里的同学分为四大组 , 提供四大块的版地 , 每个月定一个话题 , 以小组为单位 , 出一期板报。 但板报要
高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
![高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e196f8806529647d272852a2.png)
高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探讨摘要: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呈现出培养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时代需要,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加强地理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
本文主要探讨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如何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联系生活学地理,把生活问题地理化,地理问题生活化。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必要性教学探讨教学反思有两个真实故事:其一,有一个来自英国的小女孩,到印度洋沿岸来玩的时候,发现海水涨落的异常现象,立刻想到这和她在学校的时候听老师讲的海啸现象一样。
她就把可能有海啸的事告诉了妈妈,结果救了100多人。
其二,2005我国湖北一些县市的学校的学生正在上课时,恰遇地震来袭,集体恐慌拥挤出逃,前面有人跌倒了,后来者仍继续前行,“多米诺骨牌”一样连锁倒地的踩踏现象就这样发生了,造成百余名学生受伤……一、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提出的地理教学基本理念中“学习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1]旨在倡导地理教学生活化,即地理教学要走进生活,贴近生活,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地理教学中普遍存在脱离生活的倾向,灌输式的教育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受到挫伤。
其实地理就在我们身边,人们生活离不开地理,学习地理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因此,中学地理教学生活化势在必行,地理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和人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地理教学应当和现实生活、生产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
二、高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探讨如何将“生活”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地理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体现“生活化”的理念,就必须提高课堂的“生活质量”,重视把生活的“活水”引入课堂,这是让地理教学焕发生活魅力的前提。
笔者针对此问题,结合具体课堂实践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应用思考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应用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42700d9183d049649b665873.png)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高中地理的核心内容是教学的理论知识,而后围绕理论知识进行不断问题的生发与变化,而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是提升学生对实际生活的观察、判断和操作能力,让来源于生活的理论知识能够很好的服务于人们的生活,这样才能达到教学育人的真正目的,而不是单纯的为了应试教育而进行学习。
而提升学生在理论知识上实际生活的观察与运用能力也有助于提升其应对不同学习考核。
一、 生活化教学对高中地理教学的意义1.实现教学的最根本价值。
地理教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效的应对高考和相关考核,但是应试教育并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演进,人们不断意识到高中地理教学对学生实际生活的意义,只有提升学生对世界、生活的观察、判断和操作能力,让知识服务于生活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
而教学中的考核只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的。
高中地理学习也并不是让学生成为纯理论派,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会实际生活的应用能力。
而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可以有效的实现高中地理教学的根本目的,让教学理论源于生活,并且很好的回归与服务到生活。
2.贴近学生生活,提升学生兴趣。
作为高中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学习压力较大,对世界与社会的认识经验不足,而课本教学内容较为滞后,内容较为枯燥乏味,无法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贴合,很多内容学生并没有太多的实际经验,而选择学生更加有体会的生活化内容,学生的感受力更强,理解更为透彻,便于知识点的教学效果提升。
同时引用学生所关注以及有体会的生活化内容,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特别是较为实用性的生活常识问题,学生会有更为浓厚的学习兴趣,摆脱课堂满堂灌的理论教学,或者与学生生活联系不紧密的案例教学。
3.弥补教材的不足。
教材课本由于顾忌到大多数人的理解能力,因此在教材的编撰中,无论是理论的深度还是案例的选择,都较为滞后,很多内容都已经不再受到学生的关注,或者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淘汰话题,教材的滞后性问题无法的改变。
高中地理实施生活化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高中地理实施生活化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2d3895d4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ac.png)
高中地理实施生活化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高中地理课程是学生学习和了解地理知识的重要环节,实施生活化教学改革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策略,可帮助实施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改革:1. 创设情境:在教学中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带领学生到实地考察地理景点或社区,进行实地观察和调研,从实践中学习地理知识。
2. 应用案例分析:将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案例中,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对生活的重要性。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明白地理知识与真实问题的关联,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信息技术支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获取地理知识信息。
可以通过让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地理信息搜索、观看教学视频、利用地理软件进行模拟实验等方式,提高学习的灵活性和趣味性。
4.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课堂的安排和组织,让学生发挥主动性。
通过分组合作、小组讨论、学生报告等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与竞争中主动学习,提高学习动力。
5. 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丰富地理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可以通过展示地理实地图片、播放地理相关视频、使用动态模拟软件等方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6. 拓展课外活动:组织地理社团或俱乐部,举办地理知识竞赛、实地考察等活动,拓宽学生的地理知识视野和实践经验。
通过参加地理竞赛和实地考察,学生可以对地理知识运用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7. 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提供相关资源和指导,让学生通过自主发现、实践探索,获得地理知识并解决问题。
通过开展实验、研究和探究任务,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8. 多角度观察和讨论:通过提供多元的资源和素材,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讨论地理问题。
通过多角度的讨论和辩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复杂问题解决能力。
9. 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生活,选择和设计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地理教学内容。
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知识点的生活化教学实践
![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知识点的生活化教学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70a68037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2a.png)
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知识点的生活化教学实践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教育也越加重视地理学科。
当前,高考评价体系重视“立德树人”的思想理念,强调对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的考查,地理实践力以及人地协调观等都关注地理学科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那么,高中教师和学校应改变现阶段的教学方式,想办法促进课堂趣味性与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在学习地理中和积极性与参与性,加强学科思维与学科素养的培养。
本文将结合中学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进行有效的策略探究,加强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知识点的生活化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加强学科能力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高中地理算是在初中地理基础上的加深,星辰运作、山川面貌、地表形态的变迁、人口、城市发展等自然与人文环境,都是地理学科重点研究的对象。
地理的学习贯穿了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
不仅能够了解更加有趣的地理风貌,更能够掌握许多地理知识与自然文化。
为了更好地理解地理事物与地理现象演变的地理规律,解答我们在平时生活遇到的各种关于自然与人文方面的疑难问题,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的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化的场景设计教学方式,将地理知识能够更好地融入生活情境中,从生活中发现自然的奥妙,增加对地理知识的认知启蒙,进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科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满足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提高地理学习效率与学科成绩。
那么,平时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加强生活化教学的教学实践呢?一、以生活作为切入点进行教学地理和日常生活有紧密的关系,其地理自身的知识便涵盖人类生活的地球以及身边的自然环境及所在事物。
能够以生活实际为切入点进行有效地理知识教学,让学生发自内心更加容易接受地理这门学科,并激发自身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思考与研究。
在开展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将生活案例融入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地理作业的生活化指导研究
![高中地理作业的生活化指导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086e42f87c24028915fc31d.png)
理知 识 。
在 设 计 作 业 时 ,一 定 要 勤 动 脑 、 运 用 地 理知 识去 实 验 、创 作 生 活 化 的 地 理 作业 ,促 进 学 生在 动 脑 动 手 中养
现生活中的现象,并结合 自己的生活 经 验 ,发 挥 自己 的聪 明才 智 ,针 对 有
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 看法、想法 , 全面培养学生创新『 生 思维、 从而带动学生学 习的兴趣 ,学习之事 批判性思维,让学生的答案亮起创造性 素材 ,参照新课程 的三维 目标进行筛 会是 事半 功倍 。 的光芒。合作型 : 这 类作业可 以通过 选 ,从 中找 出 有价 值 的素 材 作 为地 理
一
中找 到 作 业 素材 ,从 而设 计 出生 活 化 的地 理 作 业 是关 键 所 在 。所 以 ,要 想
[ 关 键 词 】地理 作业 生活化
Hale Waihona Puke 此 类 作 业 重 点是 让 学 生 认 真 分析 ,发
作 业 和 实 际生 活 结 合 到一 起 ,让学 生
生 的 思 维 发 展 ,鼓 励 学 生 发 表 自己 的
问题 的地方重 点复 习。当学 生遇到 困难 的时 候 ,要 给 与 帮 助 和 指 导 ,从 而让
二 高 中地 理作业生活化 的指导 多 动 手 ,多 分 析 问题 、 多 解 决 问题 ,
学生发挥最大的潜力 , 达到教学的目的。 通过 以 上介 绍 ,我 想 大 家 都 看 到 和生活相结合的产物而不是脱离生活依 成学 以致用的习惯 。所以 ,教师要了 了,高中地理作业生活 化是将课本知 附课堂的产物 ,其更重要 的作用是体 解 地 理 知 识 所 蕴 含 的 实 际应 用 知 识 , 现课 堂教育 的意义 、传递 人生意义 的重 从而给与它应用背景 ,设计 出贴近生 识 和 实 际 生 活相 结 合 ,让学 生 从 课 本 学习和实际运用结合到一起 ,从而激 要环节。故而 ,高中地理作业生活化要 活 的地理作 业 。 活 学 生 学 习 地 理知 识 的兴 趣 、 思维 和 具有基础性、探究陛、开放 陛和多样陛。 2 .在生活 中找寻作业素材。 生 活 本 身 就 是 作 业 素 材库 ,我 们 情 感 ,拓 宽 学生 的视 野 ,培 养 学 生 的 高 中地理作 业的生活化类型可 以 从 以下几个种类来分析 : 巩固型 ; 这 学的知识也都是为 了更好地解 决生活 实践 能力和创新精神 ,让学生在主动 类 作 业 基 本 上都 是 针 对 典 型 试 题 ,形 中遇 到 的各 种 问题 ,所 以 ,能否 基 于 探 究、合作 中掌握地理知识 ,最大程 I 式 上可 以是填 空 、 选择、 填 图、 综 合等 , 当堂课 的需要结合 地理教学 内容 ,从 度地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
走向生活化的高中地理教学
![走向生活化的高中地理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22ab6af20242a8956bece497.png)
走向生活化的高中地理教学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系,要求学校课程应以现存的社会生活情境为主要内容,而不是由学科知识组成的文理科目。
教育就是学生生活本身,学生的课堂生活就是学生的成长。
学生具有的交际、探究、制作和艺术的兴趣和本能的自然展现,就是学生生活,就是学生的教育生活或课堂生活。
陶行知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因而教学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提出的地理教学基本理念中“学习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旨在倡导生活化的地理教学。
一、加强生活化的地理教学的积极意义生活化教学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教学,是为了生活的教学,生活化教学对于中学生地理学习有重要的意义:1、凸现地理学科的实用价值传统的地理教学脱离生活实际,使学生认为学习地理没有什么用处。
实际上,在社会生活中,地理知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地理学在社会和生活中的作用是越来越大,衣食住行离不开地理学,发展建设离不开地理学,国际谈判、军事外交、国防建设也离不开地理学,地理学正逐步成为生活的地理学、社会的地理学。
通过加强生活化的地理教学使学生深深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认识到地理知识对自己现在和将来学习、工作都有重要意义,是一门实用价值很强的学科,从而凸现地理学科的价值,使学生改变地理无用论的观念。
2、激发地理学习的兴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对各门课程感兴趣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对学科实际有有价值的认识,对生活有用地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的有用性,对地理学习产生一种需求感与内驱力,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而产生学习地理的举和欲望,大大增强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加强生活地理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观察社会和身边各种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习惯和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利用学到的地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应对生活中困难,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生活能力,这种生活能力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
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地理教学生活化实施中的问题与思考
![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地理教学生活化实施中的问题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2171b2b0960590c69ec3766c.png)
的狂欢节 、巴西有世界一流的足球队”,教师利用该处 图文资料给学生讲述 了巴西独特 的文化 ,还补充了巴西 美食 、里约狂欢节 、桑巴舞视频等材料。笔者认为 ,这 样一节地理课的教育价值不高 ,存在百科化倾向 ,并且
是 “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并非 “ 学习与生活有关 的地理” ,大家往往把二者等同起来 ,使教学逐步脱离 正确的课程理念 ,走向泛生活化 。义务教育阶段 ,地理 课程除了具有生活性之外还应具有综合 } 生、地域性 、实 践性和思想性。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教学 ,应在地理基础 知识教学的基础上 ,高度关注地理学科核心能力和地理 观点的培养。其 中,地理空间格局的敏锐觉察力 ,对地
这一倾向普遍存在于区域地理的教学 中。这些课堂内容 学生在网络上都能搜索到 ,借阅一本相关国家的书籍可
以了解得更多 、更全 。 5 . 缺乏挖掘有价值的生活化素材的意识 教师在教学 中习惯于将课本 中出现的知识用一个 生活化的案例加 以说明。例如 ,讲 台风时播 放一段近 期台风事件的新 闻,讲天气时播放一段C C T V 的天气预 报 ,截一张天气预报 图,让学生知道天气预报的图示 、 语言等等。而对于生活化案例. 中的其他内容 ,大部分教
渐行渐远 。我们需要培养学生获取其需要的信息的能
二 、问题产 生原 因 与思考
1 _ 把握地理学科核心概念 ,正确理解生活化 内涵
力 ,从而提高课程的深度 ,真正实现地理课程的育人价
值。
由于传统地理教学有诸多诟病 ,部分教师认为生
1 O
定程度的地理常识化 、百科化倾向。具体而言就是在教 学中为了贴近学生生活而选取一些学生已经知道 的事实 加以说明,或是将与生活有关的地理知识都尽可能的引 入课堂加以介绍。例如 ,老师在教学七年级下 “ 巴西”
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对策探微
![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对策探微](https://img.taocdn.com/s3/m/bcdc14b6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0f.png)
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对策探微一、学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常常对一些地理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难以把握地理概念的本质和内涵。
这主要是因为地理概念本身的抽象性和复杂性,以及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有限所致。
对策一: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观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观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地理现象和地理环境,从而加深对地理概念的理解。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山区或河流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眼看到地质构造的形成和地貌特征的变化,这样可以让学生对地理概念有更加直观和深刻的理解。
对策二:运用生活实例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生活实例来说明地理概念,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来讲解地理概念的内涵和应用,让学生通过生活实例来理解和记忆地理概念,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二、地理知识的薄弱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的地理知识储备往往比较薄弱,无法准确掌握和运用地理知识。
这主要是因为地理知识体系较为庞大和复杂,学生难以完整掌握和消化。
对策一:分阶段进行知识讲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合理地分阶段进行地理知识的讲解,逐步深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可以先从地理基础知识开始讲解,再逐渐深入到地理的专业知识,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地理知识结构。
对策二:开展地理知识的拓展学习教师还可以开展地理知识的拓展学习,引导学生积极了解和学习地理知识的相关内容,可以设置一些地理知识的拓展题目,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查阅资料来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三、地理概念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不紧密对策一:采用生活化的案例讲解对策二:开展与地理实践相关的活动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与地理实践相关的活动,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地理景观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感受和体验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从而增强学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四、地理教学资源有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由于地理教学资源有限,很难满足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深入学习和实践活动的需求,从而影响地理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论文(五篇):高中地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高中地理应用表现性评价的关键技术…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论文(五篇):高中地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高中地理应用表现性评价的关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c04115fd1f34693dbef3eda.png)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高中地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2、高中地理应用表现性评价的关键技术3、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4、高中地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5、高中地理学科探究式教学全文总字数:15850 字篇一:高中地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高中地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随着地理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在地理教学中,融入学生的生活化体验,贯彻落实“生活即教育”的基本教学理念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在地理教学中,符合学生生活体验的生活化教学,体现了地理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基本指导思想。
本人在地理教学中,认真贯彻落实在教学中的生活化,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了有益地尝试:一、教学设计生活化对于许多高中学生而言,地理教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不仅理论较难理解,有些知识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稍微远一些。
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进行有效地把握,有可能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逐渐地失去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地理学习目标的实现。
基于这种考虑,本人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融入了生活化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地理学习中,通过生活现象,去较为轻松地理解地理知识与概念。
例如本人在给学生讲解高中地理中的地球运动时,就融入了这种理念。
考虑到处于宏观运动的地球运动,是一些学生难于理解的知识,抽象性较强,我一般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授课。
比如让学生结合昼夜长短的变化,去观察每天天黑的时间的变化。
一般而言,这节课在秋分前后进行授课,在上课时,先对学生进行一个小的调查,询问学生起床的时间,学生起床的时间一般在6:50左右,我会接着提问,你起床的时候天亮了吗?学生会给出“天刚刚亮”的答案,由于学生上学的时间基本是固定的,我问学生,冬天起床的时候,天亮了吗?学生会说,冬天起床的时候天还是黑的。
再问学生,暑假期间如果早点起床的话,天是不是亮了,学生会得出肯定的答案。
通过这样的设问,让地理知识具有了生活化的特征,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当然,这些提问在备课环节教师就应该进行充分地准备,因此,本人认为,生活化教学的第一步就是教学设计的生活化。
实现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探究
![实现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34f290f9856a561252d36fe0.png)
摘要 : 将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加入到 高中地理教学过程 中去 , 让 学习和生活紧密联 系在一起 , 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 的学习热情, 也有助 于学生在将来发展成 为科 学家、 地质学家以及探 索学家等 , 因此 , 提高地理教学效果是 势在必行 的。
关键 词 : 生 活化 ; 教 学情 境 ; 教 学 策略 中图分 类 号 : G6 3 3 . 5 文献 标 志 码 : A
一
为什 么会用这么多 电呢?于是 ,小明将一个标准 的灯泡 ( 2 2 0 V I O O W) 单独连入 了家庭电路 中 , 用调节好的电压表 测 出了其两端 电压为 1 9 8 V, 观察到 电能表( 3 0 0 0 转/ 千 瓦 时) 的铝盘在 l O m i n内转过 了 5 0 转( 灯丝电阻不变 ) 。请通 过计算分析小明家的电能表是否存 在问题 。” 在实际的生 活中 , 家庭 电能表 出现 问题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 并直接关 系着家庭电费的支出, 课前对学生的询问中也有学生谈及 这一点。所以, 这道貌似很困难的题 目, 直接将抽象而呆板 的电能问题变换成了关乎 自身经济利益 的生活问题 , 并在
经验结合 , 以学生熟悉 的生活背景作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
的背 景 与 桥梁 , 以及将 学 生需 要 学 习 的物 理 知识 放 在 学 生 的相关生活背景中 , 在使其具体化 、 形象化 的同时 , 一并使 学生感受到该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原型, 加深理解 。其 目 的, 一如 乔 纳森 在 《 学 习环 境 的理 论 基础 》 一 书 中所 说 , “ 帮 助 学 习 者 将 一个 要 探究 的概 念 与 熟 悉 的 经 验 联 系起 来 ” , 并“ 引导他们利用这些经验来解释 、 说明 、 形成 自己的科学 知识” 。例如 , 教学“ 电路 的连接” 时, 为帮助学生正确理解 串联 电路 , 就可 以请几名学生上台 , 做手拉手 围成一个 圆 圈状 , 学 生 即会 直 观感 受到 概 念 中 电路 元件 “ 首 尾 相连 、 逐 个顺次连接” 的确切含义 , 即相邻 的两个 电路元件 中只有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806088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c6.png)
探索篇•教学研究一、地理核心素养的概述早在2014年,国家教育部门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意见中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此后这一概念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在教育界广受关注与重视,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广泛探讨和热议。
各个学科都将“核心素养”的培养纳入教学目标和规划中,地理学科也不例外。
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成为高中阶段地理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和方向。
从字面上理解,地理素养可以简单地阐述为一个人可以合理地用地理知识理论和思维来对事物进行观察和思考,并能够借助地理知识和技能来处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地理核心素养则是建立在“地理素养”的基础之上,重点强调个人在生活与发展过程中所必备的地理素养与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现今高中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地理核心素养自提出以来受到了广泛的热议,但却没有产生明确、一致的定义。
学术界都将其简要地概括为地理研究人员在学习的过程中所具备的较为稳定、完善的内心品质。
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地理科学素养、人文素养以及技术素养这三部分内容,同时也分别体现了社会、精神以及物质这几方面的价值。
对于学生而言,通过对地理知识的学习而形成良好的地理核心素养,对其成长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一)地理教学设计的生活化结合现今高中地理教学的特点来看,地理知识较为抽象和复杂,很多学生在理解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一些知识点与学生的生活相差甚远,导致学生在学习和理解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不利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
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科学合理地把握地理知识与学生生活实践之间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入生活实例,有效地展开生活化教学,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能够合理地对教学知识进行生活化教学设计,合理地将生活现象与地理知识相结合,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的地理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四、研究计划(框架)
Tankertanker Design
3、教学资源使用与课堂组织
挖掘不够? 应用不充分? 应用方法不恰当?
4、课堂有效性的评估
(1)试题测验:设计贴近生活、时事热点的题目,创设情 境,考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2)问卷 ????? (3)个别访谈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有效实施的探讨
Tankertanker Design
一、研究背景与现状
• 新课程理念: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培养现代公民必 备的地理素养”的课程理念,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对 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思想。各个版本的新教材编 写也秉承这个理念,把旧教材里大段的原理性文字删除, 而是换上了联系生活实际的地理情境案例,更添加了活动、 阅读、案例研究等环节。 • 新高考试题:不断体现着新课程标准的思想,应用型和能 力型试题逐渐增加,结合生活现象与实际设置的情境题增 加,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与技能去综合分析,解决 实际问题。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二、文献整理与搜集
Tankertanker Design
直接相关文献
生活化地理课堂的内涵(周洪兵,2013;杨 亭,2010) 地理教学需要生活化的原因(杨少霞,2009) 地理生活化教学现状(周洪兵,2013) 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顾娟,2007;杜海霞,2009) 课堂有效性的评价方法(苏庆华,2005)
四、研究计划(框架)
Tankertanker Design
资源的转换
素材收集
课堂评价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四、研究计划(框架)
Tankertanker Design
1、生活化地理教学素材的收集
生活情境,培养地理兴趣 生活实例,透析地理原理 乡土地理,丰富地理内容 社会热点,培养地理能力 · · · · · · · ·
· · · · · · ·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三、研究问题
Tankertanker Design
• 如何利用身边熟悉的生活事例提高地理课 堂的趣味性? • 在提高趣味性的同时如何保证课堂的有效 性?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比较的方式: 同年级不同老师所教班级对比? 同老师不同学年对比? 同教师不同班级对比?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参考文献
Tankertanker Design
• 刘灿斌. 融入生活 给力课堂——也谈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的课 堂实践[J]. 福建陶研,2011(Z1):74-75. • 李更生, 魏建刚. 让陶行知走进新课堂,让生活教育走进课堂[J]. 生活教 育,2008(6):32-34. • 梁志伟.中学地理教学生活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 学,2008. • 顾娟.地理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教 育,2007(6):114-115. • 杨少霞.地理教学需要生活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6):67. • 杜海霞.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策略探讨[J].才智,2009(5):89. • 周洪兵. 构建生活化地理课堂的策略研究[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 学版),2013,4(2):78-81. • 杨亭.浅谈地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J].科技创新导报,2010(27):134,136. • 苏庆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05.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欢迎批评指正!!谢谢!!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 现状:缺失“生活”的地理课堂依然普遍存在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二、文献整理与搜集
Tankertanker Design
理论文献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揭示了教育的客观规 律,强调了课堂教学要融入生活,要将学生课堂学习的间 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的直接经验结合起来,将课堂学习与生 活实践结合起来,“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体 和核心内容(刘灿斌,2011;李更生等,2008)。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 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建构主义者希望把学习置于真实的、复杂的情境之中,从 而使学习能适应不同的问题情境,在实际生活中能有更广 泛的迁移(梁志伟,2008)。
Tankertanker Design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Tankertanker Design
四、研究计划(框架)
Tankertanker Design
2、生活实例向教学资源的转换与整合
(1)课程的导入 (2)地理原理及现象解释的辅助材料 (3)学生课后的思考题 (4)小组活动与探究素材 · · · · · · · · (转换的方法需要进一步探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