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docx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药理学――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就合成药而言,其剂量、剂型与制剂等药物因素,年龄、性别、遗传条件等

生理因素,肝、肾功能障碍等病理因素,以及营养状况、生活环境等,对药物的

作用,都会产生显著影响。中药亦如此。

(1)药物因素

中药的品种、产地、采药季节、贮藏条件及剂量、剂型、给药途径等,均对

中药作用的发挥有着显著的影响

1)中药基原(原植物、动物和矿物)的影响

中药材绝大多数是中国自产的,少数为移植或进口的。在品种上,历代本草

著作中屡有增加。不少本草书指出了历中药品种的混乱情况。故现在对其进行认

真的考证、分析、鉴定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例如,目前全国用的贯众、独活、厚朴等中药,就来源于 20 多种不同种属植物;同一中药大青叶,各地用的药材又有

不同,有蓼科蓼兰、十字花科松兰、爵床科马兰、马鞭草科大青等,药用部

分也有用叶及带叶茎枝的不同。而且,同名异物的现象也很普遍。由于品种不清,其化学成分的含量和药理作用均有差异。

2)中药产地及采集季节的影响

A. 中药产地:药材产地对药物质量和疗效有着直接关系,为历代医家所重视,自古即有“道地药材”的讲法。中药之中大部分为植物药,自然生长环境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各地区的土壤、水质、气候、雨量等自然条件都能影响药用植物生

长、开花、结果等一系列生态过程,特别是土壤成分更能影响中药内在成分的质和量。《神农本草经》记载的记载的“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和《新修本草》说的:“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乖于采摘,乃物是

而实非”。都很强调产地。产地不同,同一植物所含有效成分不完全相同,从

而使药理作用有别,临床疗效不稳定。如长白山的野山参,东北各省与朝鲜、日

本的园参,不但含人参总皂甙的量不同,而不同皂甙单体的含量也不一样。又如人参茎叶中皂甙含量在吉林省七个产地所得样品,含量差别相当悬殊。不同产地及不同加工方法,以人参提取物的得量也不同。

B.采收季节:不同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种子或全草都有一定的生长和成

熟期,故采药时间的采收方式则随着中药的品种和入药部位而有不同。中国幅员辽阔,从寒带至亚热带,气候差异很大,故采药时间按照当地习惯因地制宜,

但要选择药用植物有交效万分含量时采收。有效成分的含量随不同生长季节及不同

入药部位而异,如人参中皂甙以八月后含量,麻黄中生物碱秋季含量,槐花在花

蕾时芦丁含量,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以七月中至八月中花蕾出现前为高峰,应

在开花前采收,薄荷在部分植株开始有花蕾,油含量大。古人采全凭

,《本草集注》序:“凡采月⋯⋯其根物以二月、八月采者,春初

津液始萌,未冲枝叶,力淳故也;至秋枝叶干枯,津液流于下⋯⋯”《本

草蒙筌》:“ 已熟,味;叶采新,力倍。”以臭梧桐的降血作用例,在

五月开花前采摘的叶,物的降作用,开花后所采集的叶,降作用减弱。

再以人参例,季化园参根中皂和糖分含量有著影响,故采收在

6~9 月,而不在冬季。

C.用部位的影响

不同的用部位所含化学成分的和量都可能不同,所以其理作用也不同。

曾有人比研究了各地所白参、参的不同部位的人参皂含量,有大

差异。又如麻黄生物碱的含量,以麻黄茎的髓部含量,麻黄中含量少,而根

中不含生物碱。

D.藏条件的影响

《本草蒙筌》:“凡藏,宜常提防,倘阴干曝干烘干未尽去湿,蛀

霉垢朽,不免殃。” 藏不当,要霉、走油、虫蛀,会直接影响

理作用和医量。所以要适宜的堆放所,加管理工作,注意特殊

材的保管(如重材、芳香性及胶材等),要定期,防治虫害。

藏不当,也可使含油的材氧化、分解或自然(如樟、冰片、麝香)

而使效降低。有的成分会因存放,而被所分解等。考大网站整理

E.炮制的影响:

炮制前后,材的成分和量会有所化,理作用和床效可因之不同。《本草蒙筌》

曾从床指出:“酒制升提;姜制散;入走而;用醋注肝而住痛;乳制枯生血;蜜制甘益元⋯⋯。”

中炮制从以下一些方面影响理作用:

①减毒,去毒。如半夏“生令人吐,熟令人下。”生半夏胃粘膜有大的

刺激作用,故致呕吐;姜半夏却示吐作用。据研究从生半夏的 95%乙醇浸膏中分离出含有 2 分子右旋葡萄糖和苯甲而成的,其元有烈刺激性;制半夏吐成分据称葡糖酸的衍生物及一种水溶性,没有刺激性。中含碱,心的有毒成分,可致心肌性,浸漂、煎煮而使碱

分解破坏,故毒性降低,但中的心成分消旋去甲碱耐,故仍可保留其心成分。

②增效,如杜仲含大量杜仲胶,生杜仲煎出的有效成分甚少;炮制后胶破坏,故炒杜仲煎降低血生者。又如延胡索的有效成分生物碱,水煎液溶出量甚少,醋炒后煎中溶出的生物碱含量增加,故痛作用加。

③改变药材成分的组成,加强或突出某一作用。如生大黄主要有泻下作用,炮

制后的制大黄却出现较强抗菌作用。因生大黄的致泻成分以结合状态的蒽醌衍生物

为主(如番泻甙 A、B、C、D),而游离状态的仅占一小部分,游离蒽醌(如大黄

酸、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等)不具致泻作用,是抗菌成分。何首乌

中也会结合性蒽醌衍生物,炮粉后可促使结合性蒽醌衍生物游离。再以人参为例,一般生晒参不具有的成分,经制成红参后,其单体有所变化,且产生白参所没有

的人参炔三醇等五种特殊成分,而人参皂甙Rh2,据称对癌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④改进切制工艺,增加药效。药材炮制加工过程,可影响其内在成分,直接

关系到其药理反应的性质和强度。如远志传统加工方法要“去心” ,但带心的全远志,毒性及溶血作用较去心远志为小,而镇静作用略强,故远志可以不去心。又钩

藤原来只用其钩,耗时费力,现在证明其带钩的茎也有作用。

F.剂型和制剂的影响

同一种中药制成不同剂型,由于制造工艺和给药途径不同,往往影响药物的

吸收和血液浓度,直接关系到药理作用的强弱。《神农本草经》指出“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说明古人早已注意到剂型对药效的影响:如枳实或者

青皮煎剂口服,未见升高血压记载,但制成注射剂静脉注射,却出现强大的升压

作用。

《本草经集注》记载的“合药分剂法则” ,对药衡、切制要求、剂型、制药方法,直至用蜡用蜜等,都有一定规定。现代制药,要求更高,同一中药或复方,即

使剂量相等,剂型相同,但卧于各药厂生产制剂的工艺不同,疗效和毒性也往往

有所区别。甚至同厂不同批号的产品,也不尽相同。为了保证不伺批号不同药厂

的同名产品有相同的疗效,应当采取一定措施加强质量控制。目前制剂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或各省市卫生局批准的药品标准执行。对指导中成药制剂和统一产品的规格,起到良好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