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书目

14.《现代派诗选》蓝棣之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15.《创业史》(第一部)柳青著,中国青年出版 16.《茶馆》老舍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17.《王蒙代表作》,张学正编,黄河文艺出版社 18.《白鹿原》陈忠实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 19.《余光中精品文集》,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 20.《台湾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21.《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王庆生主编,华中师 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汪曾祺的小说:《受戒》、《大淖记事》 阿城的小说:《棋王》 高晓声的小说:《陈奂生上城》 路遥的小说:《人生》 张承志的小说:《心灵史》 阿来的小说:《尘埃落定》 王安忆小说:《长恨歌》
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 贾平凹的小说:《废都》 史铁声的散文:《我与地坛》 余华的小说:《活着》 海子的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王朔的小说:《顽主》等 王小波的小说:《黄金时代》
主要参考书
A、教材:
1、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 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2、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 社。 3、朱栋霖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 育出版社。 4、唐弢、严家炎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人 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B、综合参考书:
1、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 社,2005年7月。 2 、 司 马 长 风 : 《 中 国 新 文 学 史 》, 昭 明 出 版 社,1980年4月。 3、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人民文学 出版社,1995年。 4、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1-3),人民出 版社,1998年.
中国现当代文学主要作品
中国现当代文学常识大全

(22)李季,主要作品有长诗《王贵与李香香》,长篇叙事诗《杨高传》。前者以信天游形式歌颂陕北人民的革命斗争,在我国现代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3)杨沫,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我国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和成长道路。
(24)曲波,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林海雪原》,故事惊险紧张,富有传奇色彩。
(25)罗广斌、杨益言,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红岩》。
(14)赵树理,原名赵树礼,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等。《小二黑结婚》被茅盾誉为“解放区文艺的代表作之一”;《李有才板话》被茅盾誉为“走向民族形式的里程碑”,是“山药蛋派”的代表作。
(15)曹禺,原名万家宝,戏剧家。主要作品有剧本《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
(10)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1950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西望长安》等。浓郁的地方色彩,生动活泼的北京口语的运用,通俗而不乏幽默,形成了老舍的风格,也是“京味小说”的开创者。
(11)冰心,原名谢婉莹,着名女作家。主要作品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用式诗句咏唱母爱、童贞、大海。散文也表现“爱的哲学”,被誉为“美文”的代表。
(3)叶圣陶,名绍钧,现代作家,教育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有《多收了三五斗》、《夜》等,童话集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他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写童话的作家。
(4)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笔名。现代杰出作家,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之一。主要作品有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和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散文《风景谈》、《白杨礼赞》。《子夜》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杰作,显示了“左翼”文学阵营的战斗实绩。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是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进行深入研究的一个专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指从20世纪起至今的文学作品,
涵盖了多个文学流派和风格,反映了中国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变化。
在这个专题中,可以研究以下内容:
1. 作家和作品:研究现当代中国作家的生平、创作背景和创作风格,分析他们的重要作品对中国文学发展的贡献。
2. 文学流派和风格:探讨不同的文学流派和风格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发展和影响,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3. 文学批评和理论: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著作的批评和理论,探讨不同学派和观点对文学的理解和评价。
4. 社会背景和历史事件: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反映的社会背景和历史事件,探讨作品与时代的关系。
5. 性别和身份议题: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对于性别和身份议题的探讨,分析作品中的角色形象和社会关系。
6. 左翼文学和异议文学:探讨中国现当代左翼文学和异议文学的发展和作用,分析其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和影响。
7. 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其他艺
术形式(如电影、音乐、绘画等)之间的关系与互动。
通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深入研究,可以进一步理解当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变迁,以及文学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
中国近现当代文学

一、近代文学概述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时期的文学发生了重要变化,被称为近代文学。
这是一个向新文学过渡的阶段:一方面,反帝爱国和民主主义成为文学的基本主题,显现出强烈的政治性、战斗性;另一方面,维护封建统治、抗拒新思潮的正统文学,虽然日渐陷于窘境,但仍在不断挣扎。
在诗文领域,启蒙思想家和早期改良主义人物的诗文作品值得重视。
龚自珍是首开文学新风气的人物,接着,魏源、林则徐、张维屏等也写了许多富于时代色彩和历史意义的作品。
太平天国领袖们的诗文,在“弃伪存真”文化纲领指导下,批判封建主义的陈词滥调,提倡朴实明晓的文风,直接为革命斗争服务。
戊戌变法前后,改良主义运动代表人物梁启超力倡“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并推誉黄遵宪“我手写我口”的新派诗;他的散文则导源于龚自珍,打破了传统古文的格局,务为平易畅达,风靡一时,号为“新文体”。
《少年中国说》等说理文章,气势磅礴,铺张淋漓,颇有鼓动力量。
辛亥革命时期,南社诗人柳亚子、陈去病、苏曼殊等人的作品洋溢着充沛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
同时,以守旧复古为特征的传统诗文,仍活跃一时,诗歌方面先后有“宋诗运动”和“同光体”诗派,古文则产生了梅曾亮等名家,号称“桐城派”中兴。
曾国藩原受桐城派影响,又重经世之学,追随者不少,或另称“湘乡派”。
这些诗文流派大都只是在某些观念和形式技巧上略有变异或翻新,由于时代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受近代西学影响,古文已趋衰微,当然不可能再找到新的出路了。
在梁启超“小说界革命”的倡导之下,近代谴责小说得以盛行,代表作有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曾朴的《孽海花》、刘鹗的《老残游记》,被称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这些作品突出暴露了封建官场的黑暗腐朽,广泛宣传了社会改良,在内容和题材上较古代小说有明显的开拓,有的还吸收了西方小说的技法,但艺术成就一般不高。
辛亥革命后出现的“鸳鸯蝴蝶派”小说和“黑幕小说”,思想和艺术价值都不高。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概念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概念习惯上将1949年以后的文学称为中国当代文学,将五四运动至1949年的文学称为现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当代文学都是在中国社会大变革时代出现的中国社会大变革在本质上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从农耕文化向工业文化转型,即通常所说的现代化过程先是中国现代文学。
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文学革命的十年。
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两位作家是鲁迅和郭沫若,最重要的文学社团是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
第二个十年(1928-1937年6月)革命文学时期。
这一时期左翼作家和自由主义作家的创作都很活跃。
茅盾《子夜》开创了新的文学范式,茅盾的创作代表了正宗左翼文学。
老舍、巴金、曹禺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家。
第三个十年(1937年7月-1949年9月)抗战时期。
赵树理代表了40年代解放区文学的最高成就。
国统区最杰出的作家则要算张爱玲和钱钟书了吧(夏志清的观点)。
好了,现在进入了中国当代文学时期。
中国当代文学史也可以简分为三个时期:第一,十七年文学(1949-1966),也即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文革前这一段时期。
这一时期的小说注重史诗性和传奇性。
代表作很多,在此简单说几部吧,《红旗谱》《青春之歌》《创业史》等。
诗歌方面则是政治抒情诗为主流。
郭小川和贺敬之是代表诗人。
第二,文革文学。
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是革命样板戏。
创作方式多以集体创作为主。
公开发行的独立创作里,浩然的《金光大道》值得一提。
而在这十年里地下文学取得了更高的成就。
出现了“手抄本小说”和“地下诗歌”。
第三,新时期文学,即是文革后至今这段时期的文学。
内部的线80年代为“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现代派(这两个文学思潮时间差不多,都在85年)-先锋-新写实”。
进入90年代,文学样式就更多元化了,老师不屑于讲,而我确实还没梳理好。
不过新时期文学就现在来看,重在80年代文学,你也毋庸太担心90年代这部分了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历程,它是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现实生活为土壤的,与时代紧密相连。
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背知识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背知识点摘要:一、现当代文学的背景与特点1.背景:社会变革与文学革命2.特点: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二、现当代文学的发展阶段1.五四运动时期2.抗战时期3.新中国成立后4.改革开放时期三、现当代文学的代表人物及作品1.鲁迅:《狂人日记》、《阿Q 正传》2.茅盾:《子夜》、《林家铺子》3.巴金:《家》、《春》、《秋》4.钱钟书:《围城》5.莫言:《红高粱》、《檀香刑》四、现当代文学的主题与风格1.主题:对社会现实的反映与批判2.风格:多元化的表现手法正文: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在社会变革与文学革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特点。
它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五四运动时期、抗战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和改革开放时期。
在五四运动时期,文学界出现了以鲁迅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作家。
鲁迅的《狂人日记》和《阿Q 正传》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强烈地反映了民众的精神觉醒。
茅盾的《子夜》和《林家铺子》则表现了城市生活和农村生活的变迁,以及人们在变革中的挣扎与奋斗。
抗战时期,文学界紧密围绕民族救亡的主题,涌现出了以巴金、老舍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作家。
巴金的《家》、《春》、《秋》展现了封建家庭制度的崩溃和民主思想的兴起。
钱钟书的《围城》则以讽刺的笔调揭示了知识分子的困境。
新中国成立后,文学界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主题丰富,风格多样。
如《红高粱》和《檀香刑》等作品,通过对乡土生活的描绘,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社会的变革。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现当代文学迎来了创作的黄金时期。
文学创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探索出多种表现手法。
如莫言的《红高粱》、《檀香刑》,通过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展现了中国农村生活的变迁和人们在变革中的命运。
总之,中国现当代文学以其独特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特点,展现了各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反映了人们的生活与精神面貌。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绪论一、“当代文学”的称谓及源流(一)“当代文学”的称谓一般的观点,将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之后的大陆文学称之为中国当代文学。
这种提法最早出现在50年代末,是对新中国文学的一种特有的称谓。
1.当代文学称谓的局限性它片面割断了新中国文学与现代文学的有机联系。
它使“当代”无限期延长,缺乏必须的内涵与外延的限制。
它排斥了同样继承了新文学传统的港台文学。
2.原因当代文学的这种局限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由新文学的属性所带来的,新文学具有如下属性:开放性,指时间没有界限。
整体性,新文学应该包括港台文学。
(二)当代文学的源流作为二十世纪新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直接来源于新文学的两个文学传统。
1.启蒙文化传统又称为五四新文学传统。
这一传统植根于五四文学的先驱和继承者,他们强调知识分子的先进性,强调文学的独立性。
这一传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反抗国家权力支撑的主流意识。
对国民精神启蒙。
2.战争文化传统又称为解放区文学传统。
这一传统植根于延安文艺整风后的解放区作家。
它强调知识分子的局限性,强调文学的服务性(文学为政治服务)。
这一传统也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为工农兵服务为战争胜利服务党内党外形式延安文艺整风二、当代文学的分期(一)一元化的文学时代1.“十七年”文学(1949—1966年)2.“文革”文学(1966—1978年)(二)多元化的文学时代1.后启蒙文学(1978—1989年)2.大众化文学(1990—1999年)3.图像化文学(2000年以后)三文学史的三个层面(一)文学资料和史实(二)文学鉴赏和评价(三)思维训练和价值判断讨论思考一你对中国1949到1978年的历史怎么理解和看待?第一章一元化文学时代的文学思潮一、从第一次文代会到三次文艺批判(一)第一次文代会首先是会议的报告内容其次是会议的参加者再次是会议的意义周扬在《新的人民的文艺》中以斩钉截铁的口吻宣布:“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规定了新中国的文艺方向,解放区文艺工作者自觉地坚决地实践了这个方向,并以自己的全部的实践经验证明了这个方向的完全正确,深信除此之外再没有第二个方向了,如果有,那就是错误的方向。
完整版中国现当代文学概述

2.中国文学自身发展演变的结果
①古典文学已近尾声。
历史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的思维方 式,思想情感,心理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固有的古典文学模式已 再也不能满足人们思想情感表达的需要。
上限又推到1898至今。如孔范今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等。
2.“现代”作为一个性质概念 《三十年》序言:所谓现代文学,即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 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
①语言上,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②文学形式上,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的内涵和地位古今均一样。 ③创作方法上,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并重。 ④内容上,真正属于现代人的思想,情感,审美心理,审美标准。民主主义,人 道主义,个性主义,劳工神圣,妇女解放。 最关键一点,个人的出现——现代意义上的个人的出现。于是,一切思想,情感 和审美心理均从个人出发,皆因个人变化。
中国现当代文学指“五四”前后至今的文学,即包括现代 文学和当代文学。它是和中国的现代史和当代史相对应的概 念。现代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当代指社会主义时期。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理解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指从19世纪末至今的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时期。
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学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涌现了一批杰出的作家和作品,为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理解可以从多个方面展开。
首先,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革。
在近代以来的两个世纪里,中国经历了许多重大的社会和政治变革,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这些社会变革不仅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对文学作品的主题和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家们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描绘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抉择,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对于人权、社会正义等问题的关注。
其次,中国现当代文学呈现了多样的文学形式和风格。
在这一时期,文学受到西方文学的影响和启发,开始兴起了现代主义文学运动和现实主义文学运动。
现代主义文学注重个体的内心体验和对现实的解构,作品多以流露心情和思考哲理为主。
而现实主义文学则强调对社会现实的描写和批判,作品常常以社会问题为背景,形象鲜明、细致入微地揭示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丑恶现象。
这一时期还涌现了许多新的文学形式,如散文、小说、戏剧和诗歌等。
从种类和风格上来看,中国现当代文学展现了鲜明的多样性和开放性。
此外,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针对国内和国际的文化背景具有特定的审美特征。
在文学的创作和阅读过程中,时代背景和文化积淀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传统,如色彩斑斓的典故、优美的诗词和古老的哲学思考。
与此同时,作家们也对西方文化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吸收,将西方文学艺术的技巧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风格。
这种文化的融合使得中国现当代文学既具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深厚底蕴,又体现了现代性和多元化的特点。
最后,中国现当代文学关注个体的情感体验和人生命运。
中国文学自古以来就以情感描写和人生哲学为重要特征,而在现当代文学中,这一特征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探索。
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背知识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背知识点【实用版】目录1.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背景2.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概况3.现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4.现当代文学的主要流派和发展趋势5.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性和方法正文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背知识点主要包括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发展概况、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主要流派和发展趋势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背景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指从 1919 年五四运动开始,到目前为止的文学创作。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
这些历史变革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背景。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概况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新文学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时期。
新文学时期从五四运动开始,以胡适、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文学家倡导白话文学,反对旧文学。
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文学创作主要围绕抗战和解放战争的主题展开,鲁迅、茅盾等作家的作品反映了这个时期的社会变革。
新中国时期,文学创作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下展开,出现了一批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的作品。
三、现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中国现当代文学出现了许多重要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这些作家包括鲁迅、茅盾、郭沫若、巴金、老舍、曹禺等。
鲁迅的代表作品有《狂人日记》、《阿 Q 正传》、《呐喊》等;茅盾的代表作品有《子夜》、《林海雪原》等;郭沫若的代表作品有《女神》、《屈原》等;巴金的代表作品有《家》、《春》、《秋》等;老舍的代表作品有《茶馆》、《四世同堂》等;曹禺的代表作品有《雷雨》、《日出》等。
四、现当代文学的主要流派和发展趋势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文学流派,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
现实主义文学以真实反映社会生活为主要特征,代表作家有鲁迅、茅盾等;浪漫主义文学以强调个人情感和主观体验为特点,代表作家有郭沫若、巴金等;现代主义文学以现代主义思潮为背景,尝试新的文学形式和技巧,代表作家有曹禺、钱钟书等。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理解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指20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及台湾、香港地区所创作的文学作品。
它承载了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的变迁,折射了中国人民的精神追求和思想观念的变化。
中国现当代文学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手法,吸引了无数读者的关注和喜爱。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特点之一是多样性。
在这个时期,中国文学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和作品。
他们的创作涉及到了各个领域,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等。
这些作品不仅在题材和风格上有所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上也各具特色。
比如,鲁迅的小说作品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揭示社会的黑暗面,而余华的小说则常常带有一种荒诞和寓言的色彩。
这种多样性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内涵,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另一个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特点是关注现实。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反映在文学作品中,许多作家开始关注社会问题,用文学的方式来呈现和探讨。
比如,余华的《活着》通过一个普通农民的命运,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动荡和变革;莫言的《红高粱家族》通过一个家族的兴衰,揭示了中国历史的曲折和残酷。
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现实社会的方方面面,而且引发了读者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中国现当代文学还注重个体的表达和探索。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作家们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探索个体在社会变革中的角色和命运。
比如,王小波的小说《黄金时代》以一个女作家的视角,描绘了一个个体在爱情、生活和创作中的追求和挣扎;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则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现代化的冲突。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个体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也给读者提供了与作家对话和思考的空间。
总的来说,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一片丰富多彩的海洋,它以多样性、关注现实和个体表达为特点。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的精神追求,而且引发了读者对社会问题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现当代文学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试题及答案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指中国自20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涵盖了各个文学流派和形式。
通过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和阅读,我们能够深入了解中国社会、文化和历史的变革,同时也能够欣赏到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国现当代文学试题,以及它们的答案。
一、选择题1.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作家,他的代表作是:a) 《红楼梦》b) 《呐喊》c) 《围城》d) 《阳关》答案:b) 《呐喊》2. 以下哪位作家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a) 高行健b) 余华c) 莫言d) 阿来答案:c) 莫言3.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作品,以下哪位中国作家的作品与之配对?a) 鲁迅b) 高行健c) 余华d) 莫言答案:b) 高行健二、填空题1. 鲁迅的名言“立即行动,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体现了他的________思想。
答案:现实主义2. 余华的作品《活着》描绘了________历史时期的社会变革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
答案:文化大革命3. 《围城》是钱钟书的代表作,以揭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________现象而著名。
答案:封建三、简答题1. 简要介绍一下鲁迅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答案: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以犀利的笔触和批判的眼光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和腐败现象。
他的作品直接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苦难,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他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家,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请简要介绍一位你喜爱的现当代中国作家及他/她的代表作品。
答案:我喜爱余华这位作家,他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瑰宝。
他的作品《活着》以其深刻的揭示人性的角度,讲述了一个农民在中国历史剧变中的生存之路。
这本小说使我深受震撼,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人性的边界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综上所述,中国现当代文学试题及答案涵盖了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了解和理解。
通过对于这些试题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瑰宝和优秀作家的贡献,进一步拓宽我们的文学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

1、《官场现形记》李伯元2、《孽海花》曾朴3、《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吴趼人4、《南社丛刻》南社编刻5、《人境庐诗草》黄遵宪6、《老残游记》洪都百炼生(刘鹗)7、《尝试集》胡适8、《女神》郭沫若9、《沉沦》郁达夫10、《呐喊》鲁迅11、《繁星》》冰心12、《雨天的书》周作人13、《志摩的诗》徐志摩14、《寄小读者》冰心15、《彷徨》鲁迅16、《野草》鲁迅17、《死水》闻一多18、《背影》朱自清19、《在黑暗中》丁玲20、《倪焕之》叶绍钧21、《啼笑姻缘张恨水22、《缘缘堂随笔丰子恺23、《新月诗选》》陈梦家编24、《鲁迅杂感选集》鲁迅著,何凝(瞿秋白)选编25、《望舒草》戴望舒26、《烙印》减克家27、《子夜》茅盾28、《家》(《激流三部曲》之一巴金29、《边城》沈从文30、《南行记》艾芜31、《死水微澜》李劼人32、《大堰河》艾青33、《湘行散记》沈从文34、《画梦录》何其芳35、《上海屋檐下》夏衍36、《萍踪忆语》韬奋37、《包身工》夏衍38、《骆驼样子》老舍39、《黄河大合唱(组诗)》光未然40、《呼兰河传》萧红41、《屈原》郭沫若42、《十四行集》冯至43、《给战斗者》田间44、《速写三篇》张天翼45、《小二黑结婚》赵树理46、《传奇》张爱玲47、《小城风波》沙汀48、《风雪夜归人》吴祖光49、《白毛女》延安鲁艺工作团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王斌执笔。
马可、张鲁、翟维作曲50、《穆旦诗集》(1939—1945) 穆旦(查良挣)51、《财主底儿女们》(上下) 路翎52、《果园城记》师陀53、《王贵与李香香》李季54、《围城》钱钟书55、《人生采访》萧乾56、《雅舍小品》梁实秋57、《曹禺剧本选》曹禺58、《保卫延安》杜鹏程59、《红旗谱》梁斌60、《射雕英雄传》金庸61、《茶馆》老舍62、《关汉卿》田汉63、《青春之歌》杨沫64、《白洋绽纪事》孙犁65、《城南旧事》林海音66、《阿诗玛》李广田、公刘整理67、《创业史》柳青68、《红岩》罗广斌、杨益言69、《燕山夜话》马南邨70、《毛泽东诗词选》毛泽东71、《李自成》(第一卷) 姚雪垠72、《台北人》白先勇73、《家变》王文兴74、《将军族》陈映真75、《郭小川诗选》郭小川76、《哥德巴赫猜想》徐迟77、《解放区短篇小说选》多人78、《百合花》茹志鹃79、《四世同堂》老舍80、《随想录》(1—5) 巴金81、《重放的鲜花》多人82、《傅雷家书》傅雷83、《干校六记》杨绛84、《芙蓉镇》古华85、《白色花》绿原、牛汉编86、《九叶集》辛笛等87、《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汪曾祺88、《棋王》阿城89、《北方的河》张承志90、《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张贤亮91、《活动变人形》王蒙92、《平凡的世界》路遥93、《北岛诗选》北岛94、《红高粱家族》莫言95、《古船》张炜96、《南渡记》宗璞97、《余光中诗选》刘登翰等选编98、《蒲桥集》汪曾祺99、《白鹿原》陈忠实100、《舒婷的诗歌》舒婷。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介绍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一门旨在介绍中国近现代文学发展历程和作品特点的课程。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将深入了解中国文学的变迁和发展,感受文学在中国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本文将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内容和学习目标,并探讨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一、课程内容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主要涵盖了自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文学作品和相关背景知识。
从百年近现代历史的变革中催生出了一批优秀作家和他们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作者的个人才华,更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风貌和民众生活的变迁。
课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近代文学运动:介绍第一次文化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浏览鲁迅、胡适等作家的代表作品,了解他们对话剧、散文等文学体裁的贡献。
2. 抗战文学:探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与特点。
研究丁玲、老舍等作家的作品,了解他们对现实主义文学的推动作用。
3. 社会主义文学:介绍新中国成立后文学作品的发展和变迁。
研究《红岩》、《林则徐》等作品,了解社会主义文学的重要性和影响。
4. 文化大革命文学:研究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特点。
阅读江青、王蒙等作家的作品,了解他们对中国文学产生的影响。
5. 后现代主义文学:探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后现代主义的兴起。
阅读莫言、余华等作家的作品,了解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和价值。
二、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我们将实现以下几个学习目标:1. 了解文学作品与历史时期的关系:通过阅读和研究文学作品,我们将深入了解文学与社会历史的相互关系。
文学作为一种记录和反映社会现象的艺术形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社会发展。
2. 把握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通过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将把握中国文学的主要发展脉络。
了解文学的发展变迁对于我们理解中国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和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3. 培养文学鉴赏能力:通过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我们将培养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中国现当代文学概述

中国现代文学史概况
▪ 1917——1927 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 1927——1937 新文学的兴旺与繁荣 ▪ 1937——1949 战争时期的文学
1917——1927 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文学队伍重新组合,文学性质有了新的因素,文学创作有了新的变化和收 获。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文学也逐渐向革命靠拢,文学开始政治化 倾向,同时,经过第一个十年的探索,新文学创作在这个时期开始繁荣, 出现了后来被奉为经典的作品。
▪ 左翼作家
丁玲
柔石
萧红
艾青
人文主义作家
茅盾 代表作《子夜》
老舍
巴金
代表作《骆驼祥子》 代表作《家》
▪ 2、追求文学史诗性效果,即表现大的历史过程和对英雄 人物崇高品格的歌颂,是文学风貌又一大特点。
▪ 3、十七年文学人物的阶级属性明确,人物性格单纯化, 大量作品直接地把社会阶级分析的理论结论作为人物描写 现成的规范,阶级规定性成为人物行动的依据,按照阶级 地位和分类去写各种人物的思想和行动,表现人物关系。
《龙须沟》
文革文学:样板戏的时代
• 自“文革”开始到72年初,“革命样板戏”是官方提倡最 力、影响最大的文艺作品。
• “革命样板戏”的正式命名是发表于1966年12月26日《人 民日报》的题为《贯彻毛主席文艺路线的光辉样板》的文 章,首次将京剧现代戏《沙家浜》、《红灯记》、《智取 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和芭蕾舞剧《红色 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音乐《沙家浜》并称为个 “革命现代样板作品”。
▪ 在文学外部,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批判运动,改造 和批判知识分子的“小资产阶级”积极性,努力 实现建设“一支完全新型的无产阶级文艺大军” 的设想。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1《新青年》: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上最重要的刊物。
1915年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
“五四”前后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时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运动。
创刊号发表的《敬告青年》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反封建思想的革命主张,1917年初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
1918年5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其上。
该刊还广泛译介外国文学。
1920年9月,它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机关刊物,1926年终刊。
2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发表于《新青年》,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对文学革命在理论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提出文学改良应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文章宣扬的是一种反拟古主义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想,从不同角度针贬了旧文坛的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流弊,粗浅的触及了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学的时代性与社会性以及语言变革等问题,初步阐明了新文学的要求和推行白话文的立场。
3文学革命论:1917年2月发表于《新青年》,表明了更坚定的文学革命的立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新文学的征战目标。
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从内容到形式对封建旧文学持批判否定态度,主张以革新文学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之途。
4“人的文学”: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
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
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点整理

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点整理
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点整理如下:
1.文学革命:五四时期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伟大变革,主要成果包括《新青年》杂志和文学研究会等。
2.鲁迅: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如《狂人日记》、《阿Q 正传》等具有深远的影响。
3.茅盾: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如《子夜》等深刻反映了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
4.巴金: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如《家》、《春》、《秋》等深刻反映了封建家庭的腐朽和青年的苦闷。
5.老舍: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如《茶馆》、《骆驼祥子》等深刻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和命运。
6.沈从文: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如《边城》等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
7.钱钟书: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和学者,他的作品如《围城》等具有深刻的讽刺意味和睿智的哲理思考。
8.张爱玲: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她的作品如《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具有浓郁的女性意识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9.郭沫若:现代文学的重要诗人和戏剧家,他的作品如《女神》、《屈原》等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和革命意识。
10.丁玲: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她的作品如《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深刻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的生活。
除了以上这些知识点,中国现当代文学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作家和作品,例如茅盾的《春蚕》、曹禺的《雷雨》、舒婷的《致橡树》等等。
了解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艺术特色。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
变化。
本文将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主题和特点等方面进行探讨。
发展历程
中国现当代文学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至今,经历了丰富多彩的发展历程。
其中,新文学运动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重要契机,开创了现代文学的新篇章。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现代文学逐渐走向成熟,表现出多元化、多样性的特点。
代表作家及代表作品
中国现当代文学涌现了许多杰出的作家,其代表作品影响深远。
鲁迅的《呐喊》、老舍的《茶馆》、巴金的《家》等作品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深刻展现出作家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和观察。
主题与特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题广泛,涵盖了社会现实、人性、历史、乡土等多个方面,反映出中国当代社会的多元面貌。
同时,中国现代文学具有批判现实、呈现人性、注重文学表现形式等特点,体现了当代作家对文学创作的独特追求与风格。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时代的脉搏与人民的心声,不断创造着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为中国文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和探讨,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社会文化的变迁与演变,感受到作家的思想、情感与表达方式,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文化修养和审美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第一节概述1.现代文学:不仅指时间,同时是指这期间文学作品具有现代性,是一个性质标志。
用现代文学语言和文学形式来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文学。
表明中国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之间的联系。
(展新型文学语言、形式)。
2.1917年事中国现代文学开始的时间。
3.1917年1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chu议》首次提出文学应该改良标志文学革命开始。
4.五四文学革命:文学语言以白话为主,废弃文言文。
5.文学革命带来文学观念、内容、语言载体、形式各方面全新的革新与解放,其实绩体现在创作上。
6.文学社团:各种团体中,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事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
7.文学研究会;在创作上提倡“为人生”的文学,在创作方法上强调写实主义。
8.创造社:五四期间富有创新精神,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大都侧重自我表现,带有浓厚的个人主观抒情色彩,不关注外部世界。
9.湖畔诗社:1922年成立,以写作爱情诗闻名。
闻一多、徐志摩倡导新格律诗。
二.论争(斗争):与文学旧势力五四文学革命与守旧的文学思想发生了冲突和斗争:1.1919年初,新文学阵营开展对以林纾为代表的守旧分子的争斗。
(林蔡之争)蔡元培2.1922年,新文学阵营又与“学衡”派进行了斗争。
3.与《学衡》相呼应的有章士钊的《甲寅》上的复古调。
三.文学革命的史绩:1.白话文普及2.外国文学涌入,新文学社团风起3.文学理论取得初步成果。
4.出现引人瞩目的作品。
但是具有局限性,它一味的对西方文化接受。
第二节鲁迅与现代小说的开端一.20年代(三类小说)活跃在文坛上:1.以文学研究会作家为主体的问题小说2.以文学研究会作家为主题的乡土小说3.以创造社作家为主题的自叙传抒情小说二.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字豫山,现代小说之父,受进化论的影响。
1.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发表了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2.评价《狂人日记》: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1918年5月发表在《新青年》上,它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伟大开端。
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自一问世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在思想上,《狂人日记》是中国五四新文学的一篇总序,它体现了文学上的彻底反封建的总体倾向。
《狂人日记》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揭露与批判是多层次展开的。
(表现深切)。
在艺术表现上,《狂人日记》冲破了传统手法,大胆采用了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格式特别)三.现代小说作品1.《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其中《呐喊》中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两篇。
《阿Q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小说创作上的一个杰出成就。
(形喜事悲)悲剧。
2.题材:a.在《呐喊》《彷徨》中,农民题材的小说占有重要的位置。
(对农村妇女的关注)《离婚》写农村女性的。
b.在《呐喊》《彷徨》中还有大量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
《伤逝》唯一一部爱情作品。
3.《故事新编》鲁迅自己认为,这是一部“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的总集。
特点:a.《故事新编》的写作上的鲜明特点之一是依据古籍和容纳现代。
(有鲜明的艺术风格)b.不是“将古人写的更死”,而是将古人写活,这是《故事新编》有一个重要的艺术特色。
C.运用“油滑”手段,在穿插性的喜剧人物身上,赋予现代化的细节,为“借古讽今”服务,这是《故事新编》的重要手段。
四.小说(27页):文学研究会以“为人生”为基本创作宗旨,“为人生”而艺术。
出现“问题小说”最早的问题小说家是:罗家伦同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还有:冰心的《斯人独憔悴》卢隐的《海滨故人》许地山的《商人妇》王统照的《沉思》五.乡土文学:到20年代中期,“问题小说”逐渐式微,“乡土文学”则走向勃兴。
乡土文学突破五四文学的局限。
乡土文学作家崛起于1923年左右,代表作家有王鲁彦、废名。
许钦文等。
王鲁彦《柚子》《黄金》。
废名(冯文炳)《竹林的故事》抒情写意小说。
许钦文的《鼻涕阿二》乡土文学的成就:(20年代)乡土文学小说家们还为中国现代文学提供了许多富有色彩的地方风俗画,大大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学画廊。
六.郁达夫与艺术派小说:创造社的特征是“为艺术而艺术”,创造社小说作品呈现出浓烈的表现色彩,对自我心灵的强烈抒发、对生活的浪漫叙写,以及对于个性解放的热烈追求,是创造社小说创作的显著特征。
(30页)郁达夫:浙江富阳人,于1921年结集《沉沦》出版,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郁达夫在散文、旧体诗词等领域有很高的成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卓有成绩又独具风格的优秀作家。
自叙传抒情小说:(以小说抒情)自叙传的内涵:他们的作品多以作家个人的经历为创作基础,着重表达个人内心对于客观世界的感受,作品带有作家强烈的主观情感投射,而作品的叙述视角多是第一人称,主人公形象也多有作者的强烈投影,从而形成作者、叙述者与人物的三重合一。
七.郁达夫作品中的零余者形象分析:1.大多是遭受社会压迫,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
2.愤世嫉俗、伤感忧郁、内向而敏感、孤傲而又自卑,是他们共有的气质3.《沉沦》中的主人公,因得不到爱情,受日本歧视,而变态以至自虐和自杀。
《茫茫夜》当中的于质夫因报国无门而纵情酒色。
4.都不容于那个黑暗的社会,因此作者创造一系列形象,不仅是对自己精神困境的一种表述,而且也是经过自我拷问、探寻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以此显示出批判的锋芒。
八.郁达夫的写作风格:1.在20年代,郁达夫的写作风格有所变化,他的创作题材不再局限于知识分子领域,创作的感情基调也有所改变。
2.30年代,郁达夫的创作风格又有新的转变,首先是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面更为宽广,关注中心由早期的“性”的苦闷描写转移到“生”的苦闷的思考。
九.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
曾长期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
“教育文学家”。
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夜》。
在小说体裁之外,他还创作过不少优秀的散文和童话作品,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优秀的散文家,也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开创者。
其中的散文作品有《没有秋虫的地方》和童话作品《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
1. 叶绍钧的写作风格变化:在早期他创作的的领域侧重于小市民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进行描摹与揭示。
1925年《夜》的出版使他的作品中增添了亮色,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之后他的作品情绪氛围也较之前的完全的“灰色”有所转变,增加了一些光明和亮色,作者的感情也不再是单纯的对弱者的讽刺与揭露,增添了对于勇者的歌赞与褒扬。
1928年,他出版了长篇小说《倪焕之》,作品的问世,标志着叶不但在小说体裁的开拓上做出了贡献,而且,在表现撒谎那个火内容的广度上也有拓展。
作品最大的特点是将知识分子个人的人生道路与对时代社会的探求结合起来。
2.他小说的共同点:在叙述语言上,叶也是从生活本身出发,注重炼字炼句,语言精炼准确。
纯正规范,这对于中国现代汉语的规范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第三节:郭沫若与白话诗的崛起一.诗歌的发展过程:词曲化的新诗—自由诗—小诗(冰心为首)—新格律诗(在自由诗的基础上产生的)—象征诗—现代诗(五四的爆发)二.早期的白话诗:代表人物是:胡适刘半农1.1918年1月《新青年》发表了胡适、沈尹默《月夜》、刘半农的九首白话诗。
标志着新诗在寻找新语言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2.胡适:胡适的诗集《尝试集》于1920年3月出版,是新文化运动中第一部白话新诗集。
(46首新诗)其中《关不住了》标志着他脱离了半百半文言的诗。
《鸽子》3.刘半农:他对于新诗的形式颇多关注《教我如何不想她》(她指代祖国),这部作品具有多层阅读方式。
《瓦釜集》是新诗史上第一部用方言写作的民歌体新诗集。
4.俞平伯:于1921年组织了五四新文学革命的第一个新诗社团——中国新诗社,出版了第一本诗歌刊物《诗》月刊(后算作文学研究会刊物)。
5.朱自清:长诗《毁灭》,周作人也一度的写作新诗,《小河》以其语言的朴素,节奏的纡徐有致,与诗之深深的忧惧情感构成张力,不愧为当时新诗中的杰作。
三.郭沫若与《女神》:1.郭沫若:恶魔诗人,受到泛神论的影响,,原名郭开贞,沫若是他1919年发表新诗的笔名。
郭沫若的《女神》为诗坛开了浪漫的新风。
2.《女神》及其新诗:①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②《女神》想象力:飞腾的想象力③形象特征:壮阔性奇特性(奇异性)飞动性④彻底的自由诗,不受约束,没有外在的律的约束(几言形式),受到内在律的规范(诗人的情绪情感)—如何理解《女神》中的我:“大我”“小我”1.一个“开辟洪荒的大我”的抒情形象,五四时期崛起的中华民族的自我形象。
2.指诗人小我,他是五四时期诗人自我灵魂与个性的真实袒露,也是中华民族时代觉悟的自我形象,是民族精神与作家心灵的和谐统一,因而具有强烈的的艺术感染力量。
—《女神》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意义和贡献:①集中而强烈地表现了冲破封建藩篱、扫荡旧世界的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精神,是鲁迅所张扬的“摩罗诗力”的具体体现②奇特雄伟的想象扩大了新诗的表现领域,创造了全新的现代诗歌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③诗的抒情性与个性化的本质得到了充分重视与加强;创作形式自由多变,大量采用比喻、象征手法,以人格化的自然为主,也化用了古代神话、历史故事甚至西洋典故,形象选择巧妙、恰切而新颖,证明新诗在艺术上足以充分表现新的时代与生活,在许多方面超过了旧诗词。
3.湖畔诗社:是指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中国真正做情诗的人)等人。
他们于1921年左右写诗,1922年在杭州成立湖畔诗社。
4.小诗:是20年代流行的一行到四行的小诗。
多抒写个人即时的感兴,或托物喻理,或借景抒情。
(小诗的定义)他的形成受到了周作人所译介的日本的短歌、俳句影响。
最早的小诗作者有朱自清、刘半农,对诗坛影响最大的就是冰心的《繁星》《春水》。
冰心的小诗,从形式上看,最短两行,最长的18行,一般的是三、五行。
同时宗白华的《流云》以及徐玉诺和何植三的小诗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小诗的讲求凝练与侧重表现内部世界,在诗的艺术探索历程中具有桥梁的意义。
6.冯至:本时期的诗风是浪漫主义,有诗集《昨日之歌》是抒情诗歌。
鲁迅称冯至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7.新月诗派:朱自清称之为格律诗派。
新月诗派和象征派在20年代中期,对于新诗的发展形成重大的影响。
新月诗派是后起的新月派。
新月诗人批判《女神》抒情太泛滥,形式太自由。
朱湘是前期新月诗派的重要诗人。
有诗集《夏天》《草莽集》《石门集》《永言集》,朱湘曾计划用叙事诗的体裁称述华族民性的各相,结果只完成了《王娇》《猫诰》。
闻一多是主要代表人物。
还是新格律诗理论的奠基者。
代表作有《红烛》《死水》。
.新月诗歌理论核心:(是闻一多提出的)讲究“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