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由此导致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在外务工,孩子无人照管,留在农村家中生活和学习的儿童。
这些孩子生活条件艰苦,教育资源匮乏,他们的健康和成长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在教育方面,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问题更加严重,有些孩子甚至无法接受规范的教育。
本文将探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问题1.1 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明显不足,学校和教育设施相对落后。
很多农村地区没有学前教育机构,小学教育质量不高,中学教育条件艰苦,更别说高等教育了。
而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的长期外出务工,无法得到规范的教育资源,导致了知识水平的滞后和认知缺陷。
1.2 学习环境贫困由于家庭贫困和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环境也十分贫困。
他们在没有家庭监督的情况下,无法有效地完成学业,甚至有可能完全放弃学业,导致教育水平低下。
1.3 心理健康问题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农村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一些孩子可能产生孤独、焦虑、抑郁等问题,甚至有可能产生一些极端行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伤害。
二、解决方法2.1 政府加大教育投入政府应当增加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改善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
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学校设施的支持,提高教育质量,力求使农村留守儿童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2.2 加强家庭教育辅导政府通过成立专门的机构,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的教育辅导。
针对这些家庭的特殊情况和问题,引导父母正确教育孩子,增强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和关爱,从根本上改善孩子的学习环境。
2.3 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机制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机制,成立专门的机构或者社会组织,提供专门的关爱服务。
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心理辅导和帮助,让这些孩子在心灵上也得到应有的关怀和疼爱。
2.4 拓展教育渠道在农村地区拓展教育渠道,采取多种形式的方式让农村留守儿童接受到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随着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民工外出务工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大难题。
这些留守儿童通常是指因父母长期离家务工、离异、生病等原因,而留在农村的未成年子女。
他们面临诸多教育问题,如学业成绩差、心理问题、行为问题等,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成为了关注的热点话题。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学校条件差:农村地区的学校通常设施简陋,师资力量不足,导致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农村留守儿童在这样的学校环境下学习,难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
二、心理问题突出: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家庭关爱和陪伴,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例如情感孤独、自卑等。
三、学业成绩较差:缺乏家长的督促和指导,以及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普遍较差,影响他们未来的学习发展和就业前景。
四、行为问题突出:缺乏家庭教育和社会熏陶,以及长期独处的影响,一些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出现问题行为,例如早恋、打架斗殴等。
一、加大教育投入:政府部门应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提高教学质量,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机构:在农村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机构,为他们提供情感关怀、学习辅导、心理疏导等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三、加强家庭教育: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村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支持,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育儿水平,让父母能够更好地关爱和照顾留守儿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四、建立社会支持网: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网,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资源、生活帮助和情感关怀。
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家长应提高自身的教育意识,关心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社会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支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和解决对策
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和解决对策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家庭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将自己的孩子留在乡村,而自己走向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
这些留守儿童在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都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教育问题。
本文将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和解决对策。
1、教育资源匮乏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城市差异很大,很多乡镇小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条件有限,更不用说综合实力强的初中和高中。
因此,留守儿童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资源,这将极大地影响他们未来的发展。
2、家庭教育不足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家庭关怀和教育。
许多家长忙于工作,缺乏精力和时间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导致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习惯。
3、心理问题留守儿童面临着与父母分离的痛苦和不安,他们很难找到一个稳定的情感归属感,缺乏必要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这些心理问题会导致他们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的困难,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业和生活表现。
政府应该增加对乡村教育的投入,积极改善乡村小学、初中和高中的设施和教学条件。
这不仅可以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业水平,还可以带动整个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基础,加强家庭教育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该通过举办各种亲子活动,引导父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并向他们提供有关如何做好家庭教育的指导。
3、建立心理辅导和服务体系政府应该在乡村教育系统中建立心理辅导和服务体系,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加强他们的心理康复和成长。
同时,家长也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注与照顾,关心他们的生活,设法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通过加强教育资源、家庭教育和心理辅导等方面的建设,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保障。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农村留守儿童指由于父母在外务工,无暇照顾而留在农村的儿童。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外出的增加,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以下问题:1. 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数量少,师资力量不足,校舍设施简陋。
留守儿童面临受教育机会不足的问题。
2. 学校质量低下:部分农村学校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低下,师资素质不高,教育教学条件差。
这使得留守儿童在学校教育中存在学习成绩落后、教育滞后等问题。
3. 缺少关爱和陪伴:由于父母在外工作,留守儿童缺乏家庭的温暖和陪伴,心理上易孤独、焦虑,缺乏安全感。
4. 心理健康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普遍长时间独自生活,缺乏社交和情感交流的机会,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政府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学校教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引导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
2. 建设多功能农村学校:在农村地区建设多功能农村学校,为留守儿童提供全面教育资源,包括学习、生活、运动等多方面的需求。
3. 老师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学校教师应对留守儿童特殊情况给予关心和帮助,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指导和辅导,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心理支持。
4. 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育留守儿童积极应对困境,提高他们的心理抗压能力。
5. 加强家长教育:鼓励父母关注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和陪伴孩子,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和亲子关系。
6. 发展农村寄宿制教育:在农村地区建设寄宿制学校,提供离家就读的条件,减少留守儿童的独自生活时间,增加他们与同龄人的交流机会。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解决。
只有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关爱,才能让农村留守儿童获得更好的教育和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 缺乏优质教育资源。
农村地区相对城市而言,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设施相对简陋,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这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在接受教育方面存在困难。
2. 学校设施条件差。
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条件普遍较差,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馆等设施缺乏,影响了留守儿童的课堂学习效果。
3. 家庭教育的缺失。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普遍缺失,父母由于务工外出或其他原因,无法给予孩子良好的教育和指导,这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4. 孩子情感上的空虚。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与父母分离,面临着与家庭成员的情感疏离,他们容易感到孤独、无助和不安。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提升教育资源的供给水平,包括教师培训、学校设施的改善等方面。
要加强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化配置,让农村留守儿童能够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
2. 建设良好的学校设施和环境。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改善学校的教学设施条件,提供充足的图书、实验设备等,让留守儿童有更好的学习环境。
3. 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机制。
政府、学校和社会组织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和保护,建立健全的留守儿童信息登记和监护制度,确保他们的权益得到保障。
4.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政府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培训、家庭教育指导员等方式,为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提供相关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指导,帮助他们提升教育观念和教育能力。
5. 加强心理辅导工作。
学校和社会组织可以开展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减轻情感困扰,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要加大投入,改善教育资源,加强留守儿童的关爱和保护,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让他们能够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权益,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亲情缺失:许多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导致孩子们长时间无法和父母团聚,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关爱,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
2.家庭教育不到位:留守儿童的父母通常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系统的家庭教育,导致孩子们的教育和成长处于相对空白状态,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3.情感交流不畅:由于长期分离的影响,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常常不畅,导致孩子们难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发展。
4.人际关系问题:留守儿童通常在家乡成长,和同龄人的接触有限,缺乏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容易产生孤独感和自闭情绪。
5.教育资源匮乏:许多农村地区教育资源较为匮乏,导致留守儿童无法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影响他们的学业和未来发展。
二、解决对策1.加强家庭教育:政府应开展家庭教育培训,帮助留守儿童的父母提升家庭教育能力,教育他们如何更好地关心和培养孩子,促进家庭教育的全面发展。
2.建立心理辅导机制:政府应建立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机制,鼓励专业人士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排解心理问题,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3.加强校园教育:学校应注重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积极面对挑战和困难。
4.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社会各界应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网络,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和情感上的问题。
5.加强农村教育资源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建设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让留守儿童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才能让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群体。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教育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孩子的个人发展,也关系到农村地区的未来和社会的稳定。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1、家庭教育缺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无法得到父母在情感上的关爱和在学习、生活上的指导。
祖辈大多文化水平较低,教育观念陈旧,难以给予孩子有效的教育和引导。
2、学校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学校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育设施简陋,课程设置单一。
一些学校缺乏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无法及时关注和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3、学习动力不足由于缺乏家庭的监督和鼓励,许多留守儿童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目标不明确,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部分孩子甚至出现逃学、辍学等现象。
4、心理健康问题突出长期的亲情缺失使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孤独、自卑、敏感等心理问题。
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可能存在障碍,情绪不稳定,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
5、安全隐患较大留守儿童在放学后和节假日缺乏有效的监管,容易受到意外伤害,如溺水、触电、交通事故等。
同时,他们也容易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1、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以谋求更好的生活条件。
这是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2、户籍制度限制现行的户籍制度使得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面临诸多困难,导致他们只能留在农村。
3、教育投入不足农村地区教育经费相对较少,学校建设和师资培养得不到足够的支持,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4、社会关爱不够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还不够高,缺乏有效的关爱机制和措施,无法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1、强化家庭教育父母应尽可能增加与孩子的联系,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委托监护人要切实履行监护职责,关注孩子的成长。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应对策略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应对策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选择了外出务工,这导致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教育和关爱,面临着诸多教育问题,如学习成绩差、心理问题等。
本文将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应对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一、问题原因1. 缺乏家庭教育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经常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缺乏家庭教育关爱。
在家长不在身边的情况下,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影响学习情绪,甚至出现逃学等现象。
2. 学校教育资源匮乏由于农村学校规模小、条件差,教育资源匮乏。
留守儿童在学习环境与城市孩子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发展。
3. 缺乏心理辅导农村留守儿童长期处于单调的学习生活中,缺乏心理辅导,缺乏释放压力的渠道,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二、应对策略1. 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机制政府应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机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规范留守儿童关爱工作。
加强对留守儿童家庭的扶持力度,鼓励父母在农村务工期间能够尽可能多地回家看望孩子,缓解留守儿童的家庭关爱缺失问题。
2. 加强学校教育资源建设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学校教育资源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学校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建立健全农村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水平,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学习资源。
3. 加强心理辅导工作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工作,建立健全心理辅导机制,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服务。
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协调,引导家长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
4. 发展网络教育资源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方式。
政府和学校可以通过发展网络教育资源,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让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信息,促进留守儿童教育的发展。
5. 加强社会关爱力量社会力量应积极参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帮扶工作,组织志愿者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公益活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生活帮助。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和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增加,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显。
这些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家庭关爱和监督,容易出现心理、行为、学习等问题,而且他们的教育状况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将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缺乏监护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大都在城市打工,家中只有年迈的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顾,这些老人缺乏对儿童的科学教育理念,导致留守儿童缺乏有效的监护和关爱,容易陷入自卑、自闭、焦虑等心理问题。
2. 学习压力大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环境相对恶劣,教育资源匮乏,学校条件差,师资水平低,使得他们的学习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缺乏学习与生活上的指导和鼓励,不仅容易产生自卑感,还会因学习差导致的挫折感而造成学习退步。
3. 社交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长期缺少与父母的情感交流,容易导致他们缺乏社交能力,对人际关系缺乏应有的认识和体验,甚至出现孤僻、自闭的情况。
这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还会降低他们未来的职业和人际交往能力。
4. 教育资源不均衡农村留守儿童所在的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城市较为匮乏,学校设施落后,师资力量不足,无法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
这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业上和心理健康上都处于弱势地位,长期下去会造成他们的严重失学问题。
二、对策提出1. 完善家庭教育政府和社会应当加大对农村家庭在教育方面的帮助力度,提高他们的教育观念和家庭教育水平。
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的指导和帮助,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鼓励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与孩子保持联系,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
2. 完善学校条件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支持力度,改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育条件,提高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可以通过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和校外教育机构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
3. 加强爱心关怀政府及社会组织应该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力度,建立健全的心理咨询服务体系,为他们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和心理辅导。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篇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与建议一、背景与意义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务工,留下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在农村。
这些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其背后涉及到的社会、经济、文化、心理等多方面因素需要我们深入探讨。
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培养未来农村发展的新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相较于城市,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足,教育资源的质量和数量都无法满足需求。
这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条件上就处于不利地位。
家庭教育缺失: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留守儿童普遍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
在成长过程中,他们可能面临心理、学习、行为等多方面的问题。
心理问题突出: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许多留守儿童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其健康成长。
安全问题频发:由于缺乏监护人的有效监管,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频发,如溺水、火灾等意外事故。
学习动力不足: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对未来的迷茫感,许多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情和动力。
三、国外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经验与启示强化政府责任:许多发达国家在教育公平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政府通过立法、政策倾斜等方式强化对农村教育的支持。
社会支持体系:建立和完善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体系,包括心理咨询、教育辅导、社区关怀等。
提高教师素质:注重农村教师的培训和素质提升,确保他们具备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
家庭教育指导:加强对留守儿童家庭的教育指导,帮助家长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需求,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四、建议与对策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应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教育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通过开展家庭教育讲座、设立家庭教育咨询热线等方式,为留守儿童家庭提供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更好地履行教育职责。
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问题与应对措施
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问题与应对措施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等原因而长期在农村家乡生活的儿童。
由于父母的外出,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安全教育问题。
以下是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问题和应对措施。
一、安全教育问题:
1.安全意识不足:由于父母的长期离家,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相对较低,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2.独自留守:留守儿童通常独自在家生活,容易遭受外界不良诱惑,如网络游戏、不良影视等。
3.生活自理困难:由于缺乏家长的照顾,留守儿童在饮食、卫生习惯等方面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4.交通安全隐患:留守儿童在上下学道路上可能面临交通事故的威胁,如车辆超速、交通规则不遵守等。
5.心理问题:父母外出后,留守儿童容易感到孤独、焦虑等心理问题,对其健康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二、应对措施:
1.加强安全教育:学校和社会组织可以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活动,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教会他们如何防范安全事故。
2.建立家庭监护机制:社区和学校可以组织志愿者对留守儿童进行家庭监护,定期拜访、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安全等情况。
3.提供心理支持:学校可以聘请心理咨询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解决他们的问题和困惑,并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
5.加强家庭教育:父母外出后,可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留守儿童保持联系,给他们传递爱与关怀,同时加强家庭教育,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
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问题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必须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只有提高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教育,才能更好地保障他们的安全和发展。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应对策略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应对策略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农村人口外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留守在农村家中由亲戚、祖父母或其他家长照管的儿童。
他们长期处于家庭照料不足的状态下,教育问题成为了关注焦点。
本文将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应对策略进行浅析。
一、问题存在的原因1. 父母长期外出工作,缺乏家庭教育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无法亲自在家照顾孩子,导致孩子缺乏家庭教育。
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引导,孩子的性格和心理健康容易出现问题。
2.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环境贫乏留守儿童通常是由祖父母或其他家长照料,这些家长的年龄大、文化水平低,无法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缺乏家庭教育支持,孩子的认知和社交能力发展受到影响。
3. 教育资源不足,教育条件差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条件也较差。
留守儿童所在的乡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差,教育资源匮乏,无法满足留守儿童的教育需求。
4. 学习动力不足,成绩较差留守儿童缺少家庭的支持和鼓励,对学习缺乏动力,往往成绩较差。
由于学习成绩不佳,留守儿童容易陷入自卑、消沉的情绪中,影响其身心健康。
二、应对策略1. 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机制,加强家庭教育政府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机制建设,提供更多的家庭教育支持。
通过建立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成立专门的留守儿童关爱组织等途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照料,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家庭教育支持。
2. 提高留守儿童家长教育水平政府应采取措施,提高留守儿童家长的教育水平,提升其对儿童的关爱和教育能力。
可以通过开展家长教育培训、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手册等方式,提高留守儿童家长的教育水平和家庭教育意识。
4. 设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保障机制政府可以设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保障机制,为留守儿童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辅导和服务。
可以通过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热线、成立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等方式,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健康服务支持。
5. 加强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和成长培育在农村地区设立留守儿童心理疏导中心,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和疏导服务。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选择外出务工,留守儿童问题逐渐成为了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因为父母外出务工,长期在农村留守,缺乏家庭陪伴和关爱,面临着诸多问题,其教育问题尤为突出。
本文将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解决方法。
一、问题分析1.缺乏家庭教育农村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父母外出打工的环境中,缺乏家庭教育和家庭关爱,导致他们思想行为容易受到不良影响,容易走上歪路。
2.学习环境欠缺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环境相对差,学校条件落后,学习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导致他们的学业水平无法得到很好的提高。
3.心理问题较多长期缺乏家庭关爱的农村留守儿童往往存在心理问题,如焦虑、孤独、自卑等,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4.缺乏社交能力农村留守儿童长期在没有家庭陪伴的环境中成长,缺乏社交能力,对外界缺乏适应力,影响他们未来的发展。
二、解决方法1. 加强家庭教育政府和社会应当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的关爱力度,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帮助父母提高育儿经验和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关心和教育孩子。
2. 改善学习环境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学校建设的力度,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增加学习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3. 强化心理辅导学校和社会应该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其健康的心理状态。
4. 开展社交活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社交能力的问题,可以加强学校和社区的社交活动,提供不同类型的集体活动,让留守儿童有更多的机会结交朋友,增强社交能力。
5. 开展课后辅导政府和社会可以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课后辅导力度,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增强未来的竞争力。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长期且严重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离不开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加大政策支持和社会投入,全面推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改善,才能使他们获得更好的成长和发展,为未来的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务工,留守在农村的儿童数量也逐渐增多。
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留在农村由其他亲戚或祖父母照顾的儿童。
由于父母在身边无法给予足够的照顾和关爱,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下面我们将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和对策建议展开讨论。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1.缺乏父母关爱: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导致他们心理上的孤独感和封闭感,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2.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在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上缺乏家庭教育,容易受到不良影响,甚至产生一些不良行为。
3.教育资源匮乏: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留守儿童面临教育机会不足的问题,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较差,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和未来发展。
1.加强家庭教育的指导:对于留守儿童的家庭,要加强对家长的教育指导,引导他们关注子女的成长和教育,提高他们的育儿能力和关爱意识,让父母在外务工的能够更好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家庭教育。
2.建设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在农村地区建设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关爱服务,如兴趣班、心理辅导、亲子活动等,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心理健康支持。
3.利用互联网教育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引导留守儿童进行网上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成绩,缓解农村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
家长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教育资源提高自身教育水平,更好地关注子女的学习情况。
4.建立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组织:建立专门的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组织,由政府部门、公益组织、学校和社会志愿者共同参与,共同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服务和教育帮助。
5.开展社会关爱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增强社会对于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关爱,倡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更加和谐、温暖的成长环境。
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需要多方合作,需要政府、学校、家长、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应对策略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应对策略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由于工作原因长期在外打工,无法陪伴儿童成长,导致儿童长期在农村家乡生活,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其存在的问题原因主要包括社会经济原因、家庭原因以及教育资源不足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应对策略,以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社会经济原因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经济压力大,为了生计不得不长期在外打工,无法陪伴孩子成长。
父母的经济条件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条件和教育质量,使得留守儿童面临较差的教育资源和环境。
二、家庭原因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容易出现行为不端、心理不健康等问题,甚至在学习方面会出现学习能力不足、自理能力不足等现象,这也影响到了他们的教育水平。
三、教育资源不足相比城市地区,农村地区教育资源不足,学校、教师、教材都缺乏,教育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薄弱,无法满足留守儿童的教育需求。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应对策略,以改善其教育状况。
一、建立健全的留守儿童教育保障机制政府可以通过推出政策,完善留守儿童关爱保障机制,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保障水平。
包括建立留守儿童辅导员队伍,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护理,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二、加强教育资源的投入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建设更多的学校和教育设施,提高师资力量,改善教育基础设施,丰富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以确保农村留守儿童能够获得优质的教育。
三、开展心理援助和教育辅导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可以开展心理援助和教育辅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留守儿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四、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可以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长教育水平,引导家长更多地参与孩子的教育,增强对孩子的教育和关爱。
五、推动社会各界关注通过开展公益活动、宣传推广,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使更多人关心他们,关注他们的成长和教育。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应对策略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应对策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涌入城市工作,导致留在农村的儿童数量不断增加。
这些留守儿童在家长的照顾不足的情况下,面临着很多教育上的困难和挑战。
问题原因:1. 缺乏良好的教育资源留守儿童通常来自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这些地区往往缺乏优质的教育资源。
学校师资力量薄弱、设施简陋、教材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等问题,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学习效果。
2. 家庭教育不足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常不在身边,而由其他家庭成员代为照顾,如祖父母、叔叔阿姨等。
这些人通常缺乏足够且正确的教育能力,不能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
3. 心理健康问题留守儿童缺乏家庭关爱和照顾,长期处于孤独和寂寞的状态下,心理健康容易受到影响。
他们容易产生孤独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影响到学习和生活。
应对策略: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完善学校设施、提高教师待遇、加强教育者的培训,进而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同时,可以借助网络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传递。
针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应该加强社会工作者的指导和辅导。
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可以一起开展研究和推广相关的做法和经验,帮助这些孩子得到更好的家庭教育。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关注。
学校可以开展心理疏导活动,化解留守儿童所面临的孤独和寂寞。
同时,家庭成员也应该多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综上来看,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有很多,我们需要通过多方面的方法来加以解决。
政府、社会组织、学校、家庭等方面都应该加强合作和协同,让留守儿童得到充分关注和关爱,走出幸福健康的人生之路。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与对策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与对策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由于缺乏父母亲在情感上的关心和照顾,他们非常容易产生认知、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及原因1.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欠缺。
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地工作繁忙无法与儿女团聚,提供良好的亲情照顾,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阻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与父母的亲情关系趋于淡漠,与父母进行良好交流的渠道不畅通,无法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上的指导,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感情的关爱和支持,从而产生了价值观偏离和人格、行为上的异常.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判断能力。
总之,家庭教育的欠缺导致留守儿童在个性行为和心理发展等方面出现问题。
2.由于我国农村学校教育的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课程建设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
在农村的一些中小学校,应试教育的理念根深蒂固,教育目标狭隘,教育手段单一,课程缺乏多样性。
留守儿童的个性发展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由于师资力量、教育理念和办学条件等多方面的制约,绝大多数学校和老师对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并没有进行登记造册,在关注他们的思想、教育、生活和安全等方面没有区别对待,在与他们的家长和临时监护人进行沟通方面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在针对性教育管理方面没有具体措施,这使得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盲点。
3.目前政府对于新农村建设偏重于经济建设,在教育建设方面也仅仅是关注教育基础设施,而忽视了对农村教师素质的培养,忽视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
留守儿童家长仅满足于把儿童送进学校,而送进学校之后的后续责任还有待确认,尤其是对留守儿童的关怀没有放到新农村建设的显著位置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就在于社会组织之间留守儿童的教育没有建立一定的联系,使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处在了各组织间互不交叉的真空地带,无法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管理进行有效地协调和完善。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随着城乡差距的日益加大,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也日益凸显。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亲属外出打工,留下未成年子女独自在家生活。
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在家生活中容易出现生活照顾、教育和心理健康等问题。
教育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一大难题。
接下来,本文将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1. 缺乏监管和指导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监管和指导,容易形成“自由放羊”状态。
长期缺乏监管和指导,留守儿童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可能变得非常消极,甚至走上不良的学习和生活道路。
缺乏家长的教育指导,孩子们的家教教育也会严重不足,这对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2. 学习资源匮乏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学习设施不完善,学习资源欠缺。
留守儿童在家里学习的条件更是艰苦,家里可能没有合适的书籍、学习用品和学习环境,缺少有效的学习资源。
3. 心理问题长期缺少家庭关爱和关怀,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孤独感、焦虑感、自卑感、自责感等心理问题。
在学业、情感和人际交往中可能出现一系列问题,影响学习效果和心理健康。
4. 缺乏社会陪伴留守儿童长期缺少与家人亲近,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缺乏社会陪伴和交流,容易导致性格孤僻,交往能力差,对外界社会缺乏适应能力。
1. 家长回乡创业鼓励农村父母回乡创业,减少外出务工的人数。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农村企业家的创业项目,吸引更多的父母选择在家乡创业,减少外出打工,增加对留守儿童的陪伴和监督。
2.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针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加强家长的教育指导。
鼓励父母参与孩子的学习,指导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关注对孩子的学习动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完善学校教育资源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完善教师队伍,改善学习环境,增加学校的教育资源,解决农村学校条件差的问题,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习资源。
4. 安排专职人员照顾留守儿童在农村地区设立专门照顾留守儿童的服务机构,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监管和照顾,提供学习辅导和心理辅导,帮助留守儿童克服思想困惑和心理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 缺乏有效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农村留守儿童多生活在条件比较艰苦的农村地区,学习环境差,教育资源匮乏。
他们往往没有像城市孩子一样的学习场所,课堂设施和教具都很简陋,无法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教育资源。
2. 缺乏优质的教育教学力量:农村地区的教师队伍普遍素质不高,教学经验和教育理念相对滞后。
这直接影响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和发展。
3. 缺乏家庭关爱和社会支持: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陪伴和爱护,他们往往由老人或其他亲戚照顾,家庭关爱不足。
农村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支持也相对较少,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和援助机制。
4. 学习动力不足和心理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与同龄人相隔较远的问题,缺少竞争与激励。
长期的独自生活容易导致他们产生孤独、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发展。
1. 加强教育投入和资源配置: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升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
2. 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水平:加强农村教师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教育能力,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为留守儿童提供优质的教育。
3. 加强家庭和社会关爱: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的关注和支持,建立健全的留守儿童援助机制,完善留守儿童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提供他们所需的爱与温暖。
4. 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树立健康的心理态度:通过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留守儿童认识和应对自身的心理问题,增强他们的心理韧性和适应能力,提高学习动力。
5. 加强农村与城市教育资源的互通共享:通过建立城乡教育合作机制,实现教育资源的互通共享,提供更广泛的学习机会和选择,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获得更好的教育。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家庭、社会和学校等各方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多方协作,才能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发展机会,实现他们全面的成长和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和人口流动的加剧,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
在城市工作的父母不能时常回乡照顾孩子,导致许多农村孩子长期独自生活,面临着许多教育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急需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1. 缺乏家庭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家庭关爱,长期独自生活容易导致他们感到孤独和无助,丧失家庭温暖和安全感。
2. 教育资源匮乏: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条件简陋,教师素质不高,课程设置不完善,教学质量较低。
3. 学习动力不足:由于长期独自生活,留守儿童的学习动力较低,缺乏家长的督促和鼓励,自制力不强。
4. 心理问题严重:长期的孤独和缺乏家庭温暖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
5. 安全隐患:留守儿童长期独自在家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存在安全隐患。
二、对策与建议1. 加强家庭教育:加强对留守儿童家庭的关怀和帮助,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3. 建立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在农村建立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心理辅导,增加留守儿童的社交和游戏时间,减少孩子的孤独感。
4.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认识、理解和调适自己的心理问题,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
5. 加强社会监护:建立留守儿童的安全监护机制,提高对留守儿童的保护和照顾力度,降低留守儿童发生意外事故的风险。
6. 建立社区志愿者服务团队:组建社区志愿者服务团队,定期走访留守儿童家庭,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提供帮助和支持。
7. 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照顾,不断提高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意识,营造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氛围。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努力。
只有加强家庭教育、完善学校教育、加强社会监护等多方面综合措施,才能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保障他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中江县回龙中学:邓海棠“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4周岁及其以下的儿童。
留守儿童按户籍分,可分为城市留守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
据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黄晴宜近日表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将近2000万。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文结合中江的实际,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作一些粗略探析。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从区域分布看,留守儿童主要集中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具体表现为西部多于东部、山区多于沿海、农村多于城镇。
以中东为例,素有“七分山三分地”的回龙镇,仅小学阶段父母双方均外出的农村留守儿童就占全区的20.6%。
从性别比例看,留守儿童中的女性多于男性。
以泉港为例,全区小学阶段1670名父母均外出的留守儿童中,女性952名,占57%。
从监护形式看,具体可分为五种:一是隔代监护型,即留守儿童由祖辈——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的监护形式;二是单亲监护型,由父亲或母亲一人在家抚养的监护形式;三是亲朋监护型,留守儿童由父母托付亲戚朋友如叔婶、姑舅或要好朋友管理的监护形式;四是学校监护型,留守儿童在寄宿制学校住读,生活、学习由学校负责管理的监护形式;五是自我管理型,由留守儿童自己管理自己。
其中,以单亲监护型为最多,隔代监护型次之。
据中央教科所调查,农村留守儿童单亲监护的达56%,隔代监护的占32%。
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隔代监护比例大大提高,如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江晓村的调查报告中,隔代监护的比例高达84.6%。
从留守形态看,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
一是稳定留守型。
这类儿童长期生活在户籍地,从未有过流动经历,与父母离多聚少。
其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占绝大多数。
二是流动—留守型。
这类儿童幼年跟随父母生活,到了入学年龄,被送回老家上学。
三是留守—流动—再留守型。
这类儿童在幼年时期主要生活在户籍地,后跟父母在外生活,出于某种原因,又回到老家生活、学习。
四是阶段留守型。
这类儿童主要为留守学生,他们在寒、暑假与外出父母共同生活,开学时又回到老家继续上学。
从留守儿童的思想状况看,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健康型。
这类留守儿童能自己约束自己,自觉性强,善解人意,往往是家庭生活的重要支柱之一,即俗话所讲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二是情绪型。
这类留守儿童的情绪波动性极大,时好时坏;三是问题型。
这类留守儿童的逆反心理强,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任性、孤僻、郁闷、暴躁、冷漠、敏感等,容易走极端,如2004年公安部有个调查,显示了两个“大多数”,即全国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数在农村,其中大多数又是“留守儿童”。
问题型留守儿童人数在所有留守儿童中占大多数,也是各级关注的焦点。
从留守儿童面临的主要问题看,一是留守儿童的价值观念扭曲,“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在留守儿童中相当流行。
这是当前留守儿童中最令人担忧的问题;二是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监护不力或不足,具体表现为监护人不会管、管不了,监护过程中重养轻教、重身体轻心理现象较为突出;三是留守儿童的情感支持过于单一化,亲情抚慰弱化,家庭教育缺失,人际交往能力较差,性格缺陷明显;四是因监管不力引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让人堪忧。
在全国各地,留守儿童溺水、触电、打斗等意外伤亡事件屡有发生,甚至被拐卖、被侵害的恶性案件不在少数。
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不单纯是一项教育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已形成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它的产生、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主、客观原因。
1、从社会现实看,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导致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并与城乡二元结构产生了深刻矛盾,这是产生留守儿童的制度性原因。
改革开放后,社会的开放度越来越高,贫富分化的差异,农村率先入城致富者的示范,使得“穷则思变”的农村青壮年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向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尤其是发达城市。
他们在为城市发展做出默默无闻贡献的同时,也在努力为自己和家庭寻找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但城乡二元结构的强大惯性使得进城务工农民融入城市生活困难重重。
城市发展所带来的巨大社会经济利益,除工资外,并未给他们生存状况带来较大程度的改善,如户籍制度以及随之产生的入学问题、无法承担子女在务工城市入学的高昂费用、居无定所等,迫使进城务工人员将孩子留在原籍地入学,直接推动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
2、从农村家庭现状看,启蒙阶段关爱缺位、教育意识薄弱和教育方式不当是留守儿童形成性格缺陷的根本原因。
家庭是儿童初级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场所,是儿童自我得到充分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初级群体,也是孩子通往社会的主要媒介。
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一是父母关爱的缺位使然。
尤其在留守儿童幼年成长过程中,与父母聚少离多,亲子互动减少,使幼儿早期社会经验出现不同程度的缺乏。
经济和精神上的双贫困,容易让留守儿童成为被忽视的边缘群体,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发展。
二是监护人教育意识薄弱使然。
经济落后与文化贫困,使广大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更多关注自己短期内的经济利益,再加上高校自主择业制度的改革、就业竞争压力的加剧,大大削弱了处于弱势地位的他们期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耐心和信心,当外出务工发展家庭经济与子女就学、教育之间发生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前者。
农业部2004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劳动力不外出的原因中“怕影响子女上学”仅占第一、第二选择的6.7%,更多的留守儿童父母把教育当作是一种最大的负担。
三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或不力使然。
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为生计奔波,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动态缺少切实的感知和了解,不能对孩子作很好的引导。
同时,出于补偿心理,他们更多注重孩子的物质需求。
更有甚者,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教育孩子的责任主要在学校,自己只要付钱就行,当起了“甩手掌柜”。
一旦孩子出了问题,又当起了“出手伙计”,搞“棍棒教育”。
隔代监护则大多数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且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绝大多数又是文盲,无论从体力还是从智力上都难以承担品德培养、学习辅导的重任。
笔者走访发现,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的家庭道德教育处于真空状态,挂在祖辈们嘴边最多的一句话是,“这孩子小时候很听话,现在‘脚肚大股了’,管不了!”。
3、从农村学校教育实际看,条件所限使得学校在留守儿童的教育上显得力不从心。
在农村教育基础薄弱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形下,学校教育无形中承担了更大的责任,但由于教育理念、教学经费、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没有条件对留守儿童实施针对性的教育和关爱,更没有条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并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有组织、有计划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和生存教育。
在升学压力的指挥棒下,有的学校对一些有问题的留守儿童干脆放任不管,甚至动员其退学回家。
4、从农村社会教育发展状态看,领导思想重视不够和社会教育资源单一是两大制约因素。
一些基层领导认为,留守儿童的教育主要是家庭、学校的事。
在工作千头万绪的情况下,留守儿童教育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他们更多的是从理论层面上理解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很少涉及实践性的操作。
受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所限制,农村的社会教育资源有限,图书馆、文化馆等城市常见的文化设施基本为零,学村几乎成为农村唯一的文化机构,留守儿童在学校以外盲目地、毫无指导性地接受各种社会信息,影视传媒等流行文化及同伴反叛行为深深影响着他们,结成小团体、搞破坏性活动,成为他们模仿最快也最乐意干的事。
社会教育投入不足,大量人才外流,使得社会公益性教育组织力量薄弱。
笔者走访多个乡镇,发现虽然绝大部分乡镇建有关工委、家长学校、家教委等关爱留守儿童的组织,但因缺经费、缺办公场所等,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而且,组织成员大多是退休教师,结构成份相对单一。
从总体上看,整个农村社会教育资源不能得到有效整合,从而营造一个有利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
三、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与建议留守儿童是未成年人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阶段的特殊群体。
这个特殊群体不仅将长期存在,而且将深深地影响近2000个家庭及其后代,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需要政府、家庭、学校和社会合力构建支持体系,共同关注,共同努力消除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维护农村安定稳定,促进农村和谐社会构建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㈠以政府行为引领留守儿童教育,这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各级政府要把加强留守儿童教育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并考虑从法律规定、制度设计的层面加以解决。
让我们欣喜的是,中央已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推动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如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等文件,2006年4月19日,国务院农民工联席会议办公室、全国妇联等12个部门在北京共同组成了农村留守儿童专题工作组,尤其是2006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特别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强化了家庭、学校和政府的监护责任,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了一个良好政策环境。
各地政府也相应采取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如开展“代理妈妈”等活动,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
下一步,政府必须继续加大力度,更多从治本上着手,推进问题的解决。
从长远发展看,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尽可能改变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要素净流出现象,让农村稀缺的资源返回农村,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从近期需要看,要着重解决以下五方面问题:一要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领导,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长效机制,充分发挥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明确考核标准,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二要加快户籍改革,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给予农民工及其子女以切实的市民待遇,免除一切不合理收费,使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儿童共享一片蓝天。
在当前配套改革未能到位情况下,可给政策、造条件,利用城市闲置教育资源,有选择地支持发展农民工子弟学校,使农民工子女能在就业地入学,逐渐减少留守儿童的比例;三要优化农村教育资源,提升学校办学效益。
根据学校生源、师资、办学条件等情况,在兼顾公平的同时,因地制宜,适时调整学校布局,优化重组教育资源,为留守儿童的教育提供更好的条件;四是加大教育投入,创办寄宿制学校,让留守儿童更多地生活在老师、同学这个群体中,得到更多的关爱和照顾,减少其受教育的断层和真空;五是增加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重视并逐步配足学校心理辅导教师,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这也是生活在经济快速发展、资讯高度发达时代的所有儿童所必须的。
㈡以家庭责任保证留守儿童教育,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产生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主要责任在孩子父母本身,最必须作出调整的也是孩子父母本身,保证他们能足够地关爱自己子女缺乏有效的制约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