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翻译简史(包含中西方翻译大家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德(Luther) (1483-1546)
• 翻译必须采用人民的语言。 • 翻译必须注重语法和意思的联系。译者不能与语法背道而 驰,但更应该注意意思的理解和表达。 • 翻译必须遵循意译七原则。 • 翻译必须集思广益。
• 但丁:“文学不可译”论; • 多雷:“翻译五原则”,即译者必须理解原作内容,必须 通晓两种语言,避免逐字对译,采取通俗形式和讲究译作 风格。 • 文艺复兴时期,标志着民族语言在文学领域和翻译中地位 巩固。
第三次高潮
• 出现在11-12世纪。 • 大批叙利亚学者到雅典,把大批希腊典籍译成古叙利亚语, 带回巴格达。 • 在巴格达,阿拉伯人又译成阿拉伯语,巴格达一时成为阿 拉伯人研究古希腊文化中心。 • 中世纪中期,11-12C间,西班牙托莱多,把大批阿拉伯 语译成拉丁语,这是史上少有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友好接触。 托莱多成为欧洲学术中心,西方翻译史第三次高潮。
北宋(结束时期)
• 公元907年唐朝灭亡,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随后宋元,佛经翻译逐渐走向衰退,像唐朝时期的大型译 场已早已不见。 • 宋代虽设译经院,但对佛教的贡献无法与唐代相比。佛教 在印度的衰落导致我国的佛经翻译活动从11世纪开始迅速 衰落,译场时代也随之结束。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翻译高潮 结束了。
东晋到隋(发展时期)的佛经翻译
• • • • • 从东晋到隋朝,是佛经翻译的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最著名的翻译家有:(释)道安、鸠摩罗什、真谛、彦琮。 道安是中国翻译史上总结翻译经验的第一人。 “五失本,三不易”之说。 五失本(five deviations from the original), 指佛经从梵文译成汉语 时,在五种情况下允许译文与原文不一致; • 三不易(three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 使译文失去原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 • 佛经翻译须合乎原文本意,主张“尽从实录,按本而传,不令有损言 游字”,明确提出了“敬顺圣言,了不加饰”的直译原则,主张严格 的直译。
鸠摩罗什VS真谛VS彦琮
• 提倡意译,主张在存真的原则指导下,不妨“依实出华”,讲究译文 的流畅华美,因此他所译的佛经都富于文学趣味,一直受到中国佛教 徒和文学爱好者的广泛传诵。他虽然倾向意译,但在实践上基本仍然 是折中而非偏激的。 • 真谛三藏到中国后20余年适逢兵乱,于颠沛流离中仍能译出一百多部 重要经论,是鸠摩罗什以后玄奘以前贡献最大的译师。 • 彦琮在《辩正论》中批评了历代译经之得失,提出“宁贵朴而近理, 不用巧而背源”,也是坚持忠实第一和倾向直译的。最大贡献是提出 了“八备”(eight qualifications),即一个合格的佛经翻译工作者应 该具备的八项条件.
唐代(全盛时期)的佛经翻译
• 我国佛经翻译的四大译家——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 空——有两名都出现在唐代(四人中最突出的是罗什和玄 奘)。
• 玄奘
在译经的数量和译论贡献方面皆无人出其左右。也是我国 历史上促进中印友好和文化交流的首屈一指的人物。
“秘密故、含义多故、此无故、 顺古故、生善故”
• 玄奘针对佛教术语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

• • • •
钱钟书“化境论”
焦菊隐“整体论” 王佐良”新时期翻译观“ 许渊冲”新译论” 叶君健“精品论” 鲁迅、胡适、林语堂、茅盾、郭沫若、瞿秋白、朱生豪、朱光潜等。
林纾
• 我国最早翻译西方文艺作品的人 • 依靠别人口译,用文言文翻译欧美等国小说170余种


《巴黎茶花女遗事》 《鲁滨逊飘流记》 《黑奴吁天录》
费道罗夫
• 翻译理论首先“需要从语言学方面研究”, • (翻译理论由翻译史、翻译总论和翻译分论三部分组成); • 费道罗夫的《翻译理论概要》一书从语言学角度对翻译理论进行了分 析研究,其核心内容就是“等值论”。 • 他认为“实践本身已经证明可译性原则是现实的”,但同时他又指出 了两种使可译性原则受到挑战的情况:“在原文相当明显地违背某一 民族全民语言准则而具有该语言的地方特色或狭隘的游民集团用语时, 可译性的原则就受到一定的限制。”所谓“确切性”,其核心就是 “确切”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并且在不违背原文的基础上可以在必要 时对译文进行必要的调整。
3.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
• • • • 马建忠“善译” 严复“信、达、雅” 梁启超“通学、通文” 请言译才:凡译书者,于华文西文及其所译书中所言专门 之学,三者具通,斯为上才;通二者次之,仅通一则不能 以才称矣。 ----梁启超《论译书》
4.五四以后的文学与社会科学翻译
• • 茅盾“意境说” 傅雷“重神似不重形论”
泰特勒(Tytler)
• 《论翻译的原则》 • 优秀译作标准 • 翻译三原则:“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译作风格 和手法应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 通顺”
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 (1768--1834)
• 翻译分笔译和口译 • 翻译分真正的翻译(文学作品和科学作品的翻译,笔译) 和机械的翻译(实用性的翻译,口译) • 翻译必须正确理解语言思维的辩证关系。 • 翻译可以有两种途径。采用任何一种都必须坚持到底。
尤金 · 奈达(1914---)
• 奈达:“翻译即科学”、“翻译即交际”和“读者反映对 等”论; •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翻译科学探索》) •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翻译理论与实践》) • Translating Meaning(《译义》)
第四次高潮
• 14-16C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场思想和文学革命大运动。 • 德国宗教改革家路德采用民众语言,与1522-1534年翻译刊行第一部 “民众的圣经”, • 法国文学家阿米欧译出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不锈 文学译作。 • 英诺斯译出《名人传》,查普曼译《伊利亚特》《奥德赛》,弗洛里 欧译蒙田的《散文集》。 • 1611年《钦定圣经译本》翻译出版则标志英国翻译史又一大发展。 “英最伟大译著”
第二次高潮
• 罗马帝国后期至中世纪初期(宗教性质) • 哲罗姆翻译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成为定本,标志着 《圣经》翻译取得了与世俗文学翻译同样重要的地位。
哲罗姆(St.Jerome) (347--420)
• • • • 翻译不能始终字当句对,而必须采取灵活的原则。 应当区别对待文学翻译与宗教翻译。 ( “文学用意译,《圣经》用直译” ) 正确的翻译必须依靠正确的理解。
• 始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 • (公元148-316年) • 主要是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翻译主要靠直译,甚至是“死译”、 “硬译”,采取口授形式,因此可信度不高。 • 最早的翻译家有两人:安清(即安世高)和娄迦谶(又名:支娄迦谶, 简名:支谶)。 • 支谦所作《法句经序》,一般认为是现存最早带有佛经翻译理论性质的 文章。 • 但在当时,以上译者的译作都没有产生大的影响。 原因: 汉代的佛教始终被视为当时社会上所盛行的神仙方术迷信的一种。汉代 人对佛教的理解,可以说就是道术,他们总是把“浮屠”和“老子”并 称。
中国翻译简史VS西方翻译简史
一.中国翻译简史
• 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翻译事业有约两千年的历史。不同学者对我国的翻 译史有不同的划分。 • 陈福康( 2005)---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 :古代、晚清、民国、 1949年以后四个时期。 • 马祖毅(2004):五四运动(1919年)前有三次翻译高潮:从东汉 到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1840年)以后 的西学翻译。 • 根据历史上出现的翻译高潮和翻译的不同内容,将中国翻译史分为: 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 五四以后的文学与社会科学翻译;建国以后的翻译五个时期。
二.西方翻译简史
• 西方最早译作
• 广义上:约公元前3C,72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利山大城翻译《旧 约》,《七十二子希腊文本》; • 严格意义上:约公元前3C中叶安德罗尼柯在罗马用拉丁语翻译的 希腊荷马史诗《奥德赛》。
• 西方翻译历史上六次高潮(六个大的阶段)
翻译活动:第一次高潮
• 罗马文学三大鼻祖之一的安德罗尼柯于公元前3世纪翻译 的拉丁文版《奥德赛》被视为西方翻译史上最早的译作, 其后的一些大文学家们也都开始尝试用拉丁语翻译或改写 希腊戏剧作品,从而掀起了西方历史上。这一阶段的翻译 活动将古希腊文学介绍到罗马,促进了罗马文学的诞生和 发展。 • 罗马文学三大鼻祖:安德罗尼柯、涅维乌斯和恩尼乌斯
第五次高潮
• 17-20世纪。 • 这一时期的翻译比文艺复兴时期稍为逊色,但仍有大批西 方文学名著被翻译出来,此时东方的一些优秀文学作品也 开始被译成各国文字。
德莱顿(Dryden)(1631--1700)
• • • • 翻译是艺术 翻译必须掌握原作特征 翻译必须考虑读者 译者必须绝对服从原作的意思,在译文的措词上可以有自 由,意义上却毫无自由。 • 翻译可以借用外来词 • 翻译三分法:“词译、释译、拟译”
• 洪堡:语言决定世界观和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理论; • 阿诺德:所谓“评判译作的优劣要看专家的反应”; • 纽曼:“评判标准在于一般读者而非学者”的观点。
第六次高潮
• 二战以来的翻译活动: • 特点是:翻译范围扩大;翻译规模大大超过了以往;翻译 的作用也为以往所不可企及。 • 主要体现在: • 兴办高等翻译教育;成立翻译组织以聚集翻译力量;打破 传统方式,发展机器翻译,成为新时期翻译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个重要 的标志。
奈达(Nida)
• • • • • • 理论原则: 语言的共性---可译性; 差别在于对语言的需求 翻译的性质 翻译的功能 语义分析
翻译的性质
• Nida: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5.建国以后的翻译
董秋斯—1951年《论翻译的理论建设》,倡导建立中国翻译学 谭载喜—1987、1988年《必须建立翻译学》和《试论翻译学》 传统派
罗新璋—自成体系说
刘宓庆—“中国特色”翻译学 共性派 谭载喜—“科学不分国界,不分民族” 张南峰—“以建立世界翻译学作为中国译界的努力方向” 谢天振—“中外翻译理论的共通性”
西赛罗(Cicero) 公元前 106-前43
• 主要观点:
• 译者应该像演说家一样,使用符合古罗马语言习惯的语言来表达外来 作品的内容。 • 直译是缺乏技巧的表现。翻译应保留词语最内层的东西,即意思。 • 翻译也是文学创作。 • 各种语言的修辞手段彼此相通,因此翻译可以做到风格对等。 • 提出“解释员”式翻译和“演说家”式翻译,即直译与意译。
1.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
我国的佛经翻译,从东汉桓帝安世高译经开始,魏晋南北朝 时有了进一步发展,到唐代臻于极盛,北宋时已经式微,元代 以后则是尾声了(马祖毅,2004:19)。 大致分为四个时期: 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 东晋到隋(发展时期) 唐代(全盛时期) 北宋(结束时期)
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的佛教翻译:
意义失真情况,提出了著名的“五不翻” 原则。 • “五不翻” (transliteration in five cases): • 所谓不翻,就是用音译,音译即不翻之 翻。 “五不翻”:用音译的五种情况。 在翻译过程中有五种情况不宜译为汉语, 只可用音译的办法来处理。
玄奘:六种翻译技巧
• • • • • • 补充法 省略法 变位法 分合法 译名假借法 代词还原法
佛经翻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影响
• • • 促进了汉语构词方式 丰富了汉语的音韵、语法和文体和句法 以无法预想的各种方式丰富着中国的文学题材
2.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 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带来的西学,主要内容是基督教义、 古希腊哲学以及17世纪自然科学的若干新发现。 • 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徐光启和(意)利玛窦。他们二人 合作翻译了著名的《几何原本》前六卷。 • 徐光启“会通超胜” • 李之藻“真实、奥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