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翻译简史(包含中西方翻译大家简介)
中外翻译简史
中外翻译简史一、中国翻译简史从现有史实来看,中国翻译史始于东汉末年安世高的佛经翻译。
大体经历了五个高潮。
1. 佛经翻译(公元148年至1111年)佛经翻译始于东汉,盛于唐朝,式微于北宋,元以后为尾声。
起始阶段(公元148—316年)的译家及译作主要有:安世高,译籍30部,41卷,现存22部,26卷;支谦,译有《大明度无极经》。
兴盛阶段(公元317—617年)的译家及译作主要有:释道安,编有《众经目录》,在《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钞序》中提出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理论,倾向于直译;鸠摩罗什,共译74部,现存39部,如《妙法莲华经》、《大智度论》、《金刚经》等,倾向于意译;真谛,共译64部,现存26部,如《摄大乘论》等;彦琮,共译23部。
全盛阶段(公元618—906年)的译家及译作主要有:玄奘,通称“三藏法师”,629年前往印度那烂陀寺求学,带回梵文经典657部,十九年中共译经论75部,1335卷,主持了译场,提出“既须求真,又须喻俗”和“五不翻”原则。
2、明末清初科技翻译主要是耶稣会士和中国士大夫相结合进行的,汉译17世纪西方自然科学,古希腊哲学、科学等。
从事或组织翻译的代表人物有:马礼逊(Robert Morrison)、利玛窦(Matteo Ricci)、汤若望(Jean Adam Schull von Bell)、林则徐、魏源、李善兰、徐光启、徐寿等,主要译作有《几何原本》、《泰西水法》、《奇器图说》、《四洲志》、《西艺知新》及续编等。
另外,还设有我国最早的培养翻译人才的外语学校——四夷馆(明代),创办了同文馆、京师译学馆、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墨海书馆、益智书会、文会馆、广学会等翻译编译机构。
3、清末民初的社科、文学翻译清末民初的社科翻译属严复最为著名。
严复(1854—1921),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字几道。
译西学颇多,影响深远,如:《天演论》(T. Henry Huxley, 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原富》(Adam Smith, Inquiry into theNature and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群学肄言》(H. Spencer, Study of Sociology),《群己权界论》(John Stuart Mill, On Liberty),《社会通诠》(E. Jenks, History of Politics),《法意》(C.D.S. Montesquien, Spirit of Law),《穆勒名学》(John Stuart Mill, System of Logic),《名学浅说》(W.S. Jevons)等。
中西翻译史
•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严复出版《天演论》前数年, 《马氏文通》的作者马建忠于公元一八九四年在他 写的《拟投翻译书院议》中已发挥了他所认为的"善 译"的见解。马建忠的"善译"标准包括三大要求:第 一、译者先要对两种语言素有研究,熟知彼此的异 同;第二、弄清原文的意义、精神和语气,把它传 达出来;第三、译文和原文毫无出入,"译成之文, 适如其所译"。这些要求是很高的,都有一定的道理, 但由于他本人专研究语法而没有搞翻译的工作,因 此他对"善译"的见解,被后人忽略了。
• 严复(1954-1921)是我国清末新兴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 他从光绪二十四年到宣统三年(公元1898-1911)这三十年间 翻译了不少西方政治经济学说,如赫胥黎(T· Huxley)的 H· 《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亚当﹒ 斯密(A· Smith)的《原富》(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 ﹑ 孟 德 斯 鸠 ( C.L.S. Montesquieu)的《法意》(L'esprit des Lois)、斯宾塞尔(H。 Spencer)的《群学肆言》(On Liberty)、甄克思(E· Jenks) 的《社会通诠》(A History of Politics)等。严复每译一书, 都有一定的目的和意义,常借西方著名资产阶级思想家的著作 表达自己的思想。他译书往往加上许多按语,发挥自己的见解。
• 到了符秦时代,佛经翻译活动就组织有序了。当时 主要的组织者是释道安。在他的主持下设置了译场, 开始了大规模的佛经翻译。由于释道安本人不懂梵 文,惟恐译文失真,因此他主张严格的词对词、句 对句(word for word, line for line)的直译。当时的佛经 《鞞婆沙》就是按此方法从梵文译成汉语的。为了 把握好译文的质量,释道安在此期间请来了著名的 翻译家天竺(即印度)人鸠摩罗什。鸠氏考证了以 前的佛经翻译,批评了翻译的风格,检讨了翻译的 方法。他主张意译,纠正了过去音译的弱点,提倡 译者署名,以示负责。
西方翻译简史
西方翻译简史西方翻译史约两千年。
这段历史为我们积累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当认真总结前人的翻译经验,批判地吸收前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方法,以便继续提高我们的翻译水平,发展我们的翻译事业。
西方翻译史是在公元前三世纪揭开它的第一页的。
从广义上说,西方最早的译作是公元前三至二世纪之间,七十二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历山大城翻译的《圣经。
旧约》,即《七十子希腊文本》;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西方的第一部译作是在约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安德罗尼柯在罗马用拉丁语翻译的希腊荷马史诗《奥德塞》。
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在公元前三世纪问世,因此可以说西方的翻译活动自古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它整个西方发展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西方翻译活动简介(一)古代西方翻译纵观全过程,西方的翻译在历史上前后曾出现过六次高潮或可分为六个大的阶段。
首先是肇始阶段。
公元前四世纪末,盛级一时的希腊奴隶社会开始衰落,罗马逐渐强大起来。
但是,当时的希腊文化仍优于罗马文化,因而对罗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翻译介绍希腊古典作品的活动可能即始于这一时期或始于更早的时期。
然而,在公元前三世纪中叶,有文字记录的翻译确已问世。
被誉为罗马文学三大鼻祖的安德罗尼柯、涅维乌斯和恩尼乌斯,以及后来的普劳图斯、泰伦斯等大文学家都用拉丁语翻译或改编荷马的史诗和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米南德等人的希腊戏剧作品。
这是欧洲也是整个西方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翻译活动,其历史功绩在于:——它开创了翻译的局面,把古希腊文学特别是戏剧介绍到了罗马,促进了罗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对于罗马以至日后西方继承古希腊文学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第二个翻译高潮涌现于罗马帝国的后期至中世纪初期,是宗教性质的。
在西方,宗教势力历来强大而顽固,基督教教会一向敌视世俗文学,极力发展为自身服务的宗教文化。
作为基督教思想来源和精神武器的《圣经》,自然成了宗教界信仰的经典。
《圣经》由西伯来语和希腊语写成,必须译成拉丁语才能为罗马人所普遍接受。
西方翻译简史(中文)
在法国,文学家阿米欧(Jacqucs Amyot)先后用了十七年(1542-1559 年)时间,译出了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简称《名人 传》)。查普曼(Georga Chapman)1598至1616年译的《伊利亚特》和 《奥德赛》,弗罗里欧(John Florio)1603年所译蒙田的《散文集》,乃是英 语文学译著中一群灿烂的明星。而1611年《钦定圣经译本》的翻译出版则标 志着英国翻译史上又一次大发展。它以其英语风格的地道、通俗和优美赢得 了“英语中最伟大的译著”的盛誉,在长时期里成为英国唯一家喻户晓、人 手一册的经典作品,对现代英语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 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翻译
四、第四次翻译高潮——十四至十六世纪
十四至十六世纪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思想和文学 的革新运动,也是西方翻译史上的一次大发展。特别是文艺复兴在西 欧各国普遍展开的十六世纪及尔后一个时期,翻译活动达到了前所未 见的高峰。翻译活动深入到思想、政治、哲学、文学、宗教等各个领 域,涉及到古代和当代的主要作品,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翻译家和一 系列优秀的翻译作品。在德国,宗教改革家路德(Martin Luther)顺从 民众的意愿,采用民众的语言,于1522至1534年翻译刊行第一部 “民众的圣经”,开创了现代德语发展的新纪元。
西方翻译简史
西方翻译史于公元前三世纪揭开它的第一页。从广义上 说,西方最早的译作是公元前三至二世纪之间,七十二名犹 太学者在埃及亚历山大城翻译的《圣经·旧约》,即《七十子
希腊文本》(Septuagint);从严格意义上说,西方的第一部译
作是在约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安德罗尼柯(Livius Andronicus)在 罗马用拉丁语翻前三世纪问世,因此可以说西方的翻 译活动自古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中西翻译简史和翻译的标准
神似(傅雷);(similarity in spirit)
一当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原作的丰姿(鲁迅);
信达雅(严复);(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elegance)
化境(钱钟书);(sublimation) “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 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 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 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
翻译的标准 The Criteria of Translation
翻译标准就是指翻译实践时译者所遵循的原则,也是翻译批评家批评译文时必须遵循的原则。
01
02
Theories of Chinese scholars’ 中国:案本-求信-神似-化境
“文”“质”之争(实际为“意译”与“直译”之争)(佛经翻译);
佛经翻译时期(东汉至元末,2世纪至16世纪) 特点:时间长;译量大;译者多为佛教高僧;以梵汉互译为主
释道安: “五失本,三不易”,主张直译 鸠摩罗什:主张意译;第一次主张译者署名;组织翻译《金刚经》《法华经》等300余种佛经,译著有“天然西域之语趣”,表达了原作的神情。
我国佛经三大翻译家:鸠摩罗什、真谛和玄奘
“倘若拿河流来作比,中华文化这一条长河,有水满的时候,也有水少的时候,但却从未枯竭。原因就是有新水注入。注入的次数大大小小是颇多的。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从印度来的水,一次是从西方来的水。而这两次的大注入依靠的都是翻译。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常葆青春,万应灵药就是翻译。翻译之为用大矣哉!”(季羡林,孙,P3)
社会科学及文学翻译时期 (清末至“五四”时期)
林纾:《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王子复仇记》等文学作品
中西翻译的历史
中国译论简介
• 一、发生期:所谓中国翻译理论的“发生
期”是指传统译论从无到有的时期.支谦的 “因循本旨,不加文饰”、道安的“五失 本、三不易”、玄奘的“"既须求真,又须 喻俗"的翻译标准,(意即"忠实""通顺“), 颜宗的“八备说”(这八条说的是译者的修 养问题,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鸠摩罗什的 “意译”主张
• 三、成熟期:成熟期是指传统翻译理论的 完善时期,具体表现在:翻译思想日蓁充 实完善。成熟期所对应的乃是西学翻译与 “五四”新文学翻译,
• 以1898年严复的《天演论》为标志,其代 表性的译论有如严复的“信达雅”、林纾 的谈译书之难、金岳霖的“译意”与“译 味”、郑振铎的“文学可译”、矛盾的 “文学翻译创造论”、鲁迅的“信译”、 傅雷的“神似”与钱钟书的“化境”等。 成熟期的翻译理论研究有几个特点:翻译 理论倾向的文学性质、团体论争的精彩纷 呈,如严复与梁启超等关于翻译的文体、 语言的论争;胡适、刘办农等对于严复、 林纾的批评等、大量大翻译家及文学家的 出现,如严复、矛盾、鲁迅、朱生毫等。
5.新中国成立至今
西方译论简介
同其他的领域的活动一样,翻译并 不依赖理论而存在,然而,翻译的实 践总是引出理论并推动理论的进步, 理论又反过来指导实践,促进翻译事 业的发展。
西方最早的翻译理论家是罗马帝国时期 的西塞罗
他首次把翻译区分"作为解释员"和作为演说家 的翻译。西塞罗是从修辞学家、演说家的角度看 待翻译的。所谓"作为解释员"的翻译是指没有创 造性的翻译,而所谓"作为演说家"的翻译则是指 具有创造性、可与原著媲美的翻译。这样,西塞 罗便厘定了翻译的两种基本方法,从而开拓了翻 译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园地。自西塞罗以来,西方 翻译理论史便围绕着直译与意译、死译与活译、 忠实与不忠实、准确与不准确的问题向前发展
中西翻译简史
个性解放意识
自由是萨特的存在主义、尼采的权力意志 和弗洛伊德主义的核心内容。 萨特强调,‚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 尼采人生哲学的主义内容是他的自由观。 弗洛伊德则指出,潜意识活动是人的正常 精神活动,潜意识的内容是被压抑到, 内 心深层的情感欲望。
对于‚异化‛的批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强调人的价值,肯定人的内心生活, 尊重人的精神自由,成为文学的重要 表现的重要领域
人本主义精神
西方社会人性异化的事实乃是现代西方社 会思潮普遍关注人的问题的根本原因。人 本主义强调以人作为其主要研究对象, 给人 的生存、人的发展、人性的解放等等‚属 人的问题‛以合理的说明。在现象学、存 在主义、人格主义和哲学人类学等人本主 义流派看来, 思想家们不应关注科技发展和 物质文明的成果, 而应力图关心现代人的困 境、痛苦、恐惧和迷惘的现实。
主要思想
酒神精神:人生虽然永远植根于痛苦之中, 但却是有价值的;越是面对痛苦、险境和 未知的东西,精神愈加欢欣鼓舞。 重估一切价值:‚重估一切价值‛就是要 把被颠倒了的评价重新颠倒过来,以你自 己的生命为尺寸重新度量一切事物的价值。 超人哲学:其目的是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设立一个新的目标、新的意义和新的理想, 它体现的是一种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结语
西方社会思潮对中国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人 本主义精神、个性解放意识和对于‚异化‛ 的批判。这些社会思潮虽有消极的方面, 但还是为当时的中国读者提供了一些新的 理念和视角,起到了一些积极的作用。
弗洛伊德看来,文学创作是人的无意 识本能冲动发泄和升华的一种方式。 精神分析理论与文学有很深的历史渊 源,文学作品是弗洛伊德理论的重要 来源,正如美国学者莱尔耐尔· 特里林 曾说:‚弗洛伊德影响文学,文学也 以同样的力量影响弗洛伊德。
中西翻译简史
中西翻译简史引言中西翻译作为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工具,自古以来就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中西翻译的发展历程,从古代开始一直到现代,探讨其中的变迁和影响。
古代翻译在古代,中西翻译主要以佛教为主要内容。
公元2世纪,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这也是中西翻译的起源。
早期的佛经翻译主要由汉语和梵语之间的翻译完成,这种翻译活动不仅促进了佛教和中国文化的结合,也推动了中西翻译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西翻译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
唐代(618-907年)是中西翻译的繁荣时期,许多西方文化知识和科技以及文学作品被翻译成中文。
例如,唐代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最早一部关于基督教的中西翻译文献。
然而,古代的中西翻译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古代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差异以及技术限制,翻译往往不够准确和完整。
尽管如此,中西翻译在古代依然起到了桥梁和媒介的作用,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近代翻译近代,中西翻译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世纪末,中国开始面临外国侵略和列强入侵的压力,这也促使了对西方知识的更多需求和研究。
在这个时期,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哲学等重要领域的书籍和论文被翻译成中文,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同时,近代中西翻译也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外语教育的推动下,中国开始培养更多的翻译人才,提高翻译的质量和准确性。
同时,翻译技术的发展也为中西翻译带来了便利,使用电脑辅助翻译工具和在线翻译平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翻译质量。
当代中西翻译在当代,中西翻译更加广泛和深入。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中西翻译已经变得更加重要和普及。
大量的西方文学作品、电影、学术论文和商业文件等被翻译成中文,为中国读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同时,西方对中国文化和语言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许多经典的中文作品和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广泛的传播和阐释。
这种交流和理解对于增进中西方国家之间的友谊和加深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结论中西翻译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中西方翻译发展简史
Part 2 History of Translation有文字记载的翻译实践活动,远在公元前三千年就存在了。
(亚述王国Assyria国王萨尔贡Sargon);中国的起始时期:周朝(春秋战国时期)⏹“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 ——《礼记》“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礼记》⏹西方翻译史上,第一位重要的翻译理论家——西塞罗(古罗马著名学者106-43BC)I.History of Translation in the WestSix tides in five periods五个时期六个高潮●Ancient translation古代翻译:4th C BC —5th C AD翻译介绍希腊文化,促进罗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Medieval translation中世纪翻译;A. 罗马帝国后期——中世纪初期宗教翻译《圣经》的拉丁文译本与世俗文学翻译分庭抗礼B. 11、12世纪希腊典籍回归故里西班牙托莱多(成为欧洲学术中心)阿拉伯语译回拉丁语●Translation in Renaissance periods文艺复兴时期翻译:翻译活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涉及到思想、政治、哲学、文学和宗教等,产生了大批杰出的翻译家和一系列优秀的翻译作品●Modern translation近代翻译17世纪下半叶——20世纪上半叶,继续古典著作的翻译,关注近当代的作品,如莎士比亚、巴尔扎克、东方文学●Contemporary translation当代翻译:二战以后,翻译翻译范围翻译规模扩大2. Tr anslators and translation theorists西塞罗,贺拉斯,哲罗姆,德莱顿,泰特勒,奈达,卡特福德,纽马克,巴斯内特,勒菲弗尔,图瑞II.History of Translation in China文字翻译始于汉代的佛经翻译⏹佛经翻译——中国文化的深层迁移⏹明清时期的翻译——中国近代科学和国人的科学素养与科学精神⏹五四及民国时期的翻译——中国近代思想的历史演进⏹建国后的翻译活动——对中国文化及其知识、学术、思想具有类似的模筑作用三国时期佛经翻译家支谦、维祗之间的争论,是首次对翻译问题进行的探讨,信、达、雅均以涉及。
中西翻译史简介
中西翻译史简介第一节:中国翻译简史我国翻译事业约有两千年的历史。
佛经翻译始于东汉恒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
迄今为止共经历了四次翻译高潮。
一、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我国的佛经翻译,从东汉恒帝末年安世高译经开始,魏晋南北朝有了进一步发展,到了唐代臻于极盛,北宋时已近式微,元以后则是尾声了。
之谦的《法句经序》是我国第一篇有关翻译的论文,“最早涉及了一些重大的翻译原则”(张泽乾,1994)。
道安总结了比较完善的直译原则。
鸠摩罗什是主张全面意译的第一人。
玄奘还提出了“既需求真,又需喻实”的翻译标准,力求忠实与通顺并举。
他的“五不翻”原则总结了音译法的规律,即:(1)佛经密语须直译;(2)佛典中的多义词须音译(3)不存在相应概念的词只能音译(4)已经约定俗成的古音译保留(5)为避免语义失真用音译二、民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明徐光启和意大利人利马杜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书。
三、鸦片战争后至“五四”前的西方政治思想和文学翻译:清林纾和他的合作者以口述笔记的方式译了一百六十多部文学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黑奴吁天记》(Uncle Tom’s Cabin),《块肉余生记》(David Copperfield),《王子复仇记》(Hamlet)等(现用新译名)。
严复所译作品多系西方政治经济学说,如赫胥黎的《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亚当·斯密的《原富》(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斯宾塞尔的《群己权界论》(On Liberty)、甄克斯的《社会通诠》(The Study of Politics)等、并提出简洁凝练的翻译标准“信、达、雅”(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
西方翻译史+中国翻译简史.doc
翻译史--西方翻译简史翻译史约两千年。
这段历史为我们积累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当认真总结前人的翻译经验,批判地吸收前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方法,以便继续提高我们的翻译水平,发展我们的翻译事业。
西方翻译史是在公元前三世纪揭开它的第一页的。
从广义上说,西方最早的译作是公元前三至二世纪之间,七十二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历山大城翻译的《圣经。
旧约》,即《七十子希腊文本》;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西方的第一部译作是在约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安德罗尼柯在罗马用拉丁语翻译的希腊荷马史诗《奥德塞》。
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在公元前三世纪问世,因此可以说西方的翻译活动自古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它整个西方发展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西方翻译活动简介(一)古代西方翻译纵观全过程,西方的翻译在历史上前后曾出现过六次高潮或可分为六个大的阶段。
首先是肇始阶段。
公元前四世纪末,盛级一时的希腊奴隶社会开始衰落,罗马逐渐强大起来。
但是,当时的希腊文化仍优于罗马文化,因而对罗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翻译介绍希腊古典作品的活动可能即始于这一时期或始于更早的时期。
然而,在公元前三世纪中叶,有文字记录的翻译确已问世。
被誉为罗马文学三大鼻祖的安德罗尼柯、涅维乌斯和恩尼乌斯,以及后来的普劳图斯、泰伦斯等大文学家都用拉丁语翻译或改编荷马的史诗和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米南德等人的希腊戏剧作品。
这是欧洲也是整个西方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翻译活动,其历史功绩在于:——它开创了翻译的局面,把古希腊文学特别是戏剧介绍到了罗马,促进了罗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对于罗马以至日后西方继承古希腊文学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第二个翻译高潮涌现于罗马帝国的后期至中世纪初期,是宗教性质的。
在西方,宗教势力历来强大而顽固,基督教教会一向敌视世俗文学,极力发展为自身服务的宗教文化。
作为基督教思想来源和精神武器的《圣经》,自然成了宗教界信仰的经典。
《圣经》由西伯来语和希腊语写成,必须译成拉丁语才能为罗马人所普遍接受。
中西翻译简史第12章
二、19世纪在华殖民圈对中国文化典籍的翻译
• 德庇时:《汉文诗解》《三国演义》摘译 • 卫三畏:《中国总论》 • 卫礼贤:向德语读者译介中国的古典作品,以儒家典籍为主。1911年,出版德
文译注的《老子的道德经》,1912年,出版德文译注的《庄子的南华经》。成 就最为突出的是1924年在德国出版的《易经》德译本,荣格受此书启发,提出 了重要的“共时性原则”。
二、19世纪在华殖民圈对中国文化典籍的翻译
• 精明强干的外交专才
• 罗伯聃:《红楼梦》 • 郭实腊:《红楼梦》
• 热爱中国文化的使馆和海关职员
• 鲍拉 • 乔利
三、20世纪上半叶的译介概况
• 翟理斯:
• 译《聊斋志异》《古文选珍》《笑林广记》,堪称19世纪欧洲汉学水平和译介 成就的总结;1889年出版《庄子:神秘家、道德家、社会改革者》,是英语世 界中第一个《庄子》全译本。
研究》 • 麦克休姐妹和王际真出版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两种《红楼梦》节译本
四、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译介概况
• 中国文化典籍的英译进入高度学术化的阶段,美国汉学家夏志清将这一时期 称为“全译时代”,产生了许多经典译著。
• 《红楼梦》全译本、中国古典诗歌选集《葵晔集》、《哥伦比亚中国诗歌集》、 《哥伦比亚中国晚近诗歌集》、《待麟集:清代诗词选》《世说新语》全译本、 《西游记》、《西厢记诸宫调》、《文选》、《三国演义》
• 是20世纪的第一个《庄子》英文全译本
思考题
• 1、西方各国对中国文化典籍的翻译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翻译对 象和翻译特点是什么?
• 2、儒家经典在西方各国的翻译始于何时?传教士翻译了哪些重要的儒家经典?他 们的主要翻译目的和翻译方法是什么?
中西方翻译理论简介汇总
谭载喜在介绍西方翻译理论时,将西方翻译理论分为四大学派:1布拉格学派;2 伦敦派; 3 美国结构派;4 交际理论派。
而柯平在《西方翻译理论浅析》一文中介绍了六大学派:1.语言学派;2 交际学派;3 美国翻译研讨班学派;4文学-文化学派;5结构学派;6社会符号学派。
下文将一一介绍。
一、布拉格学派该学派的创始人为马希修斯(Vilem Mathesius)、特鲁贝斯科伊(Nikolay S. Trubetskoy)和雅可布森(Roman Jakobson)。
主要成员有雅可布森、列维、维内等重要的翻译理论家。
这一学派的主要论点为:(1)翻译必须考虑语言的各种功能,包括认识功能、表达功能和工具功能等;(2)翻译必须重视语言的比较,包括语义、语法、语音、语言风格以及文学体裁的比较。
布拉格学派最有影响的翻译理论家是罗曼·雅可布森。
他原籍俄国,后移居捷克;二战时迁至美国,加入美籍。
作为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对翻译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之中。
文章从语言学的角度,对翻译的重要性、语言和翻译的关系以及存在的问题给出精辟的论述。
自1959年发表后,此文一直被西方理论界奉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
雅可布森的论述主要有五点:(1)翻译分为三类: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和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
所谓语内翻译,是指在同一语言内用一些语言符号去解释另一些语言符号,即通常的“改变说法”(rewording)。
所谓语际翻译,是指在两种语言之间即用一种语言的符号去解释另一种语言的符号,即严格意义上的翻译。
所谓符际翻译,是指用非语言符号系统解释语言符号,或用语言符号解释非语言符号,比如把旗语或手势变成言语表达。
中西翻译的历史
意义:西方的文化科学的介绍,推动了 中国社会的进步。变法、辛亥革命、五 四运动等政治运动,都是同国外新思想、 新文化的引进有密切的关系。
中国近代翻译史概述 ( 1840—1894 )
近代翻译的发轫——鸦片战争至甲 午中日战争时期的翻译发展史
• 列强入侵与经世致用思潮的兴起 • 地主阶级改革派对世界的了解
•
长期以来,中国的翻译界存在着 “艺术派”和“科学派”之争,西方 翻译界则存在着“语言学派”和“文 艺学派”的异见。不同学派各执一词, 争论了两千多年,但是谁也说服不了 谁。
•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西方翻译研究进展迅速。 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三本西方译学研究代表作 ――巴兹尔· 哈廷姆(Basil Hatim)所著《跨文化 交际:翻译理论与对比语篇语言学》(1997), 哈罗尔德· 基特(Harald Kittel)与阿明· 弗兰克 (Armin Frank)主编《跨文化性与文学翻译的历 史研究》(1991)和丁达· 戈尔莱(Dinda Gorlee) 所著《符号学与翻译问题》(1994),充分展示 了西方翻译研究新发展的一些特点。尽管翻译研 究的方法纷呈不一,但近年来说有两大派别占据 了主导地位:一派以广义上的语言学为基础,致 力于建构和发展经验性质的翻译科学;另一派则 从历史的角度通过描写的方式来研究翻译问题, 意在揭示翻译实践与研究中蕴含的文化与政治因 素。
西方译论简介
同其他的领域的活动一样,翻译并 不依赖理论而存在,然而,翻译的实 践总是引出理论并推动理论的进步, 理论又反过来指导实践,促进翻译事 业的发展。
西方最早的翻译理论家是罗马帝国时期 的西塞罗
他首次把翻译区分"作为解释员"和作为演说家 的翻译。西塞罗是从修辞学家、演说家的角度看 待翻译的。所谓"作为解释员"的翻译是指没有创 造性的翻译,而所谓"作为演说家"的翻译则是指 具有创造性、可与原著媲美的翻译。这样,西塞 罗便厘定了翻译的两种基本方法,从而开拓了翻 译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园地。自西塞罗以来,西方 翻译理论史便围绕着直译与意译、死译与活译、 忠实与不忠实、准确与不准确的问题向前发展
第二章 中西方翻译史简介
文学翻译阶段
随着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学的确立,尤其是西方文艺复兴运动 兴起之后,文学翻译开始成为翻译的主流。
1. 2.
西方早期的文学翻译(民族语言的形成到文艺复兴时期)
启蒙时期的文学翻译(17世纪到18世纪) (约翰·德莱顿John Dryden; 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
3. 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翻译(18世纪末到19世纪三四十年
translator must determine is the response of the receptor.” (ibid: 1).
尤金· 奈达
尤金· 奈达(Eugene A. Nida) (1914-2011) 语言学家,翻译家,翻译理论家。
Biblical translators should not take communication for granted, but should bring it about, employing all the resources of linguistics and communication theory to aid in their task. Religious message often failed to be communicated because of different cultural contexts and world views. Meaning can not be divorced from the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the concept ual framework of the person receiving the message. Ideas “must be modified” to fit with the conceptual map of experience of the different context (Nida, 1960: 87)
中西方翻译简史包含中西方翻译大家简介
德莱顿(Dryden)(1631--1700)
• 翻译是艺术 • 翻译必须掌握原作特征 • 翻译必须考虑读者 • 译者必须绝对服从原作的意思,在译文的措词上可以有自
由,意义上却毫无自由。 • 翻译可以借用外来词 • 翻译三分法:“词译、释译、拟译”
泰特勒(Tytler)
• 《论翻译的原则》 • 优秀译作标准 • 翻译三原则:“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译作风格
• 真谛三藏到中国后20余年适逢兵乱,于颠沛流离中仍能译出一百多部 重要经论,是鸠摩罗什以后玄奘以前贡献最大的译师。
• 彦琮在《辩正论》中批评了历代译经之得失,提出“宁贵朴而近理, 不用巧而背源”,也是坚持忠实第一和倾向直译的。最大贡献是提出 了“八备”(eight qualifications),即一个合格的佛经翻译工作者应 该具备的八项条件.
第三次高潮
• 出现在11-12世纪。 • 大批叙利亚学者到雅典,把大批希腊典籍译成古叙利亚语,
带回巴格达。 • 在巴格达,阿拉伯人又译成阿拉伯语,巴格达一时成为阿
拉伯人研究古希腊文化中心。 • 中世纪中期,11-12C间,西班牙托莱多,把大批阿拉伯
语译成拉丁语,这是史上少有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友好接触。 托莱多成为欧洲学术中心,西方翻译史第三次高潮。
奈达(Nida)
• 理论原则:
•
语言的共性---可译性;
•
差别在于对语言的需求
• 翻译的性质
• 翻译的功能
• 语义分析
翻译的性质
: • Nida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G4:翻译简史与翻译名家
翻译简史与翻译名家
G4:李钰、赵丽齐、曲凯杰
许宁宁、Peter Higgins
20160314
西方翻译史
中国翻译史
中西翻译史对比 翻译名家鉴赏 翻译性质
西方翻译史节点
公元前3 世纪中叶 17-20 文艺复兴 世纪上 4-6世纪 11-12世纪(14-16世纪) 半叶 二战后
翻译思想
• “动态对等”: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和文体对
等。
• “意义最重要,形式其次。” • “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
源语的信息。”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P65
西方
翻译名家鉴赏
Peter Newmark(彼得·纽马克)
• 翻译家,翻译理论家。 • 从事过多种欧洲语言的翻
二
三 四
罗马帝国后期至中世 纪中期(4-6世纪)
中世纪中期 (11-12世纪)
《圣经》的翻译
希腊典籍的转译(阿拉伯语作品转 译至拉丁语)
《圣经》翻译取得与世俗文学翻 译分庭抗礼的地位
转译活动持续百余年,影响深远 翻译对民族语言、文学和思想的 形成和发展作用巨大
文艺复兴(14-16世纪)著名翻译家涌现,如路德(Martin Luther)译“民众的圣经”、阿米欧 (Jacques Amoyt)译《希腊罗马名人 比较列传》(Plutarch’s Lives)
•
• •
[9] 许钧,宋学智. 傅雷文学翻译的精神与艺术追求——以《都尔的本堂神甫》翻译手稿为例[J]. 外语
教学与研究. 2013(05) [10] 叶子南. 高级翻译理论与实践(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1:152-165 [11] 张春慧. Peter Newmark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1)
中西方翻译史及一些详解
中西⽅翻译史及⼀些详解中国翻译简史我国的翻译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打开这⼀翻译史册,我们可以看到翻译⾼潮迭起,翻译家难以计数,翻译理论博⼤精深。
了解这⼀历史不仅有助于我们继承我们的先⼈的优秀⽂化遗产,⽽且也有助于我们今天更加深⼊认识和发展我们的翻译事业。
简单说来,中国的翻译史⼤致可以分为以下⼏个阶段:⼀、汉代-秦符时期;⼆、隋-唐-宋时期;三、明清时期;四、五四时期;五、新中国成⽴⾄今。
⼀、汉代-秦符时期中国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
当时的诸侯国家相互之间交往就出现了翻译,如楚国王⼦去越国时就求助过翻译。
当然这种翻译还谈不上是语际翻译。
中国真正称得上是语际翻译的活动应该说是始于西汉的哀帝时期的佛经翻译。
那时有个名叫伊存的⼈到中国来⼝传⼀些简单的佛经经句。
到了东汉桓帝建和⼆年(公元⼀⼋四年),佛经翻译就正式开始了。
译者安世⾼是安息(即波斯)⼈,他翻译了《安般守意经》等三⼗多部佛经。
后来⽉⽀⼈⽀娄迦谶(⼜叫娄迦谶)来到了中国,他翻译了⼗多部佛经。
⽀娄迦谶译笔⽣硬,基本上是字对字、句对句地翻译,中国读者不易看懂。
中国翻译界现在的直译和意译之争⼤概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娄迦谶有个学⽣叫⽀亮,之亮有个弟⼦叫⽀谦。
他们三⼈号称"三⽀",是当时翻译佛经⾮常有名的译者。
与"三⽀"同时从事佛经翻译的还有竺法护。
他也是⽉⽀⼈,是当时的佛经翻译名家,总共译了⼀百七⼗五部佛经,对佛经在中国的流传贡献不⼩。
竺法护和"三⽀"⼀道被⼈称作⽉之派。
不过,这⼀时期的佛经翻译活动还只是民间私⼈事业。
到了符秦时代,佛经翻译活动就组织有序了。
当时主要的组织者是释道安。
在他的主持下设置了译场,开始了⼤规模的佛经翻译。
由于释道安本⼈不懂梵⽂,惟恐译⽂失真,因此他主张严格的词对词、句对句(word for word, line for line)的直译。
当时的佛经《鞞婆沙》就是按此⽅法从梵⽂译成汉语的。
中西方翻译史及一些详解
中西方翻译史及一些详解中国翻译简史我国的翻译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打开这一翻译史册,我们可以看到翻译高潮迭起,翻译家难以计数,翻译理论博大精深。
了解这一历史不仅有助于我们继承我们的先人的优秀文化遗产,而且也有助于我们今天更加深入认识和发展我们的翻译事业。
简单说来,中国的翻译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汉代-秦符时期;二、隋-唐-宋时期;三、明清时期;四、五四时期;五、新中国成立至今。
一、汉代-秦符时期中国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
当时的诸侯国家相互之间交往就出现了翻译,如楚国王子去越国时就求助过翻译。
当然这种翻译还谈不上是语际翻译。
中国真正称得上是语际翻译的活动应该说是始于西汉的哀帝时期的佛经翻译。
那时有个名叫伊存的人到中国来口传一些简单的佛经经句。
到了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一八四年),佛经翻译就正式开始了。
译者安世高是安息(即波斯)人,他翻译了《安般守意经》等三十多部佛经。
后来月支人支娄迦谶(又叫娄迦谶)来到了中国,他翻译了十多部佛经。
支娄迦谶译笔生硬,基本上是字对字、句对句地翻译,中国读者不易看懂。
中国翻译界现在的直译和意译之争大概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支娄迦谶有个学生叫支亮,之亮有个弟子叫支谦。
他们三人号称\三支\,是当时翻译佛经非常有名的译者。
与\三支\同时从事佛经翻译的还有竺法护。
他也是月支人,是当时的佛经翻译名家,总共译了一百七十五部佛经,对佛经在中国的流传贡献不小。
竺法护和\三支\一道被人称作月之派。
不过,这一时期的佛经翻译活动还只是民间私人事业。
到了符秦时代,佛经翻译活动就组织有序了。
当时主要的组织者是释道安。
在他的主持下设置了译场,开始了大规模的佛经翻译。
由于释道安本人不懂梵文,惟恐译文失真,因此他主张严格的词对词、句对句(word for word, line for line)的直译。
当时的佛经《�@婆沙》就是按此方法从梵文译成汉语的。
为了把握好译文的质量,释道安在此期间请来了著名的翻译家天竺(即印度)人鸠摩罗什。
第二章 中西方翻译史简介
Nida shows a strong interest in the response of the
person receiving the communication. According to N
ida, the Christian faith has behavioral rather than ep
translator must determine is the response of the receptor.” (ibid: 1).
•
•
早期翻译研究派(Early Translation Studies):翻译 研究派借用了俄国早期形式主义的理论成果,以文学 作品的翻译作为研究对象,认为翻译文学中文学作品 的主题无关宏旨,重要的是作品的“文学性”,二文 学性往往是通过作品的表层结构特征体现出来。同时, 翻译研究派还认为,翻译研究应该从狭隘的原文和译 文内部关系扩展到翻译的外部关系——社会历史因素。 霍姆斯(J. S. Holmes)是翻译研究派的创始人,其 著作《翻译研究的名与实》(1972)是该派的成立 宣言。
•
多元体系派(Polysystem Theory)翻译理论产生于早期翻译研究 派,是翻译研究派合乎逻辑的延伸与发展。多元体系派这一名称由 左哈尔(Itama Even-Zohar)于七十年代首先提出,最终成为低地国 家(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以色列学者翻译理论与思想的旗帜。 认为应将翻译的理论置于更大的文学、社会和文化的框架之中来考 察,必须在翻译研究中引进符号文化学。文学与超文学世界可以划 分为多层结构系统,文学作品是一个系统,它们互相联系,辩证地 相互作用,共同协调某一特定形式因素的功能。
译者在翻译的时候 ‚不应当像数钱币 一样把原文词语一 个个‘数’给读者, 而是应当把原文 ‘重量’‘称’给 读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奈达(Nida)
• • • • • • 理论原则: 语言的共性---可译性; 差别在于对语言的需求 翻译的性质 翻译的功能 语义分析
翻译的性质
• Nida: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费道罗夫
• 翻译理论首先“需要从语言学方面研究”, • (翻译理论由翻译史、翻译总论和翻译分论三部分组成); • 费道罗夫的《翻译理论概要》一书从语言学角度对翻译理论进行了分 析研究,其核心内容就是“等值论”。 • 他认为“实践本身已经证明可译性原则是现实的”,但同时他又指出 了两种使可译性原则受到挑战的情况:“在原文相当明显地违背某一 民族全民语言准则而具有该语言的地方特色或狭隘的游民集团用语时, 可译性的原则就受到一定的限制。”所谓“确切性”,其核心就是 “确切”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并且在不违背原文的基础上可以在必要 时对译文进行必要的调整。
5.建国以后的翻译
董秋斯—1951年《论翻译的理论建设》,倡导建立中国翻译学 谭载喜—1987、1988年《必须建立翻译学》和《试论翻译学》 传统派
罗新璋—自成体系说
刘宓庆—“中国特色”翻译学 共性派 谭载喜—“科学不分国界,不分民族” 张南峰—“以建立世界翻译学作为中国译界的努力方向” 谢天振—“中外翻译理论的共通性”
第三次高潮
• 出现在11-12世纪。 • 大批叙利亚学者到雅典,把大批希腊典籍译成古叙利亚语, 带回巴格达。 • 在巴格达,阿拉伯人又译成阿拉伯语,巴格达一时成为阿 拉伯人研究古希腊文化中心。 • 中世纪中期,11-12C间,西班牙托莱多,把大批阿拉伯 语译成拉丁语,这是史上少有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友好接触。 托莱多成为欧洲学术中心,西方翻译史第三次高潮。
佛经翻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影响
• • • 促进了汉语构词方式 丰富了汉语的音韵、语法和文体和句法 以无法预想的各种方式丰富着中国的文学题材
2.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 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带来的西学,主要内容是基督教义、 古希腊哲学以及17世纪自然科学的若干新发现。 • 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徐光启和(意)利玛窦。他们二人 合作翻译了著名的《几何原本》前六卷。 • 徐光启“会通超胜” • 李之藻“真实、奥义”
泰特勒(Tytler)
• 《论翻译的原则》 • 优秀译作标准 • 翻译三原则:“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译作风格 和手法应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 通顺”
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 (1768--1834)
• 翻译分笔译和口译 • 翻译分真正的翻译(文学作品和科学作品的翻译,笔译) 和机械的翻译(实用性的翻译,口译) • 翻译必须正确理解语言思维的辩证关系。 • 翻译可以有两种途径。采用任何一种都必须坚持到底。
二.西方翻译简史
• 西方最早译作
• 广义上:约公元前3C,72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利山大城翻译《旧 约》,《七十二子希腊文本》; • 严格意义上:约公元前3C中叶安德罗尼柯在罗马用拉丁语翻译的 希腊荷马史诗《奥德赛》。
• 西方翻译历史上六次高潮(六个大的阶段)
翻译活动:第一次高潮
• 罗马文学三大鼻祖之一的安德罗尼柯于公元前3世纪翻译 的拉丁文版《奥德赛》被视为西方翻译史上最早的译作, 其后的一些大文学家们也都开始尝试用拉丁语翻译或改写 希腊戏剧作品,从而掀起了西方历史上。这一阶段的翻译 活动将古希腊文学介绍到罗马,促进了罗马文学的诞生和 发展。 • 罗马文学三大鼻祖:安德罗尼柯、涅维乌斯和恩尼乌斯
路德(Luther) (1483-1546)
• 翻译必须采用人民的语言。 • 翻译必须注重语法和意思的联系。译者不能与语法背道而 驰,但更应该注意意思的理解和表达。 • 翻译必须遵循意译七原则。 • 翻译必须集思广益。
• 但丁:“文学不可译”论; • 多雷:“翻译五原则”,即译者必须理解原作内容,必须 通晓两种语言,避免逐字对译,采取通俗形式和讲究译作 风格。 • 文艺复兴时期,标志着民族语言在文学领域和翻译中地位 巩固。
• 始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 • (公元148-316年) • 主要是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翻译主要靠直译,甚至是“死译”、 “硬译”,采取口授形式,因此可信度不高。 • 最早的翻译家有两人:安清(即安世高)和娄迦谶(又名:支娄迦谶, 简名:支谶)。 • 支谦所作《法句经序》,一般认为是现存最早带有佛经翻译理论性质的 文章。 • 但在当时,以上译者的译作都没有产生大的影响。 原因: 汉代的佛教始终被视为当时社会上所盛行的神仙方术迷信的一种。汉代 人对佛教的理解,可以说就是道术,他们总是把“浮屠”和“老子”并 称。
意义失真情况,提出了著名的“五不翻” 原则。 • “五不翻” (transliteration in five cases): • 所谓不翻,就是用音译,音译即不翻之 翻。 “五不翻”:用音译的五种情况。 在翻译过程中有五种情况不宜译为汉语, 只可用音译的办法来处理。
玄奘:六种翻译技巧
• • • • • • 补充法 省略法 变位法 分合法 译名假我国的佛经翻译,从东汉桓帝安世高译经开始,魏晋南北朝 时有了进一步发展,到唐代臻于极盛,北宋时已经式微,元代 以后则是尾声了(马祖毅,2004:19)。 大致分为四个时期: 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 东晋到隋(发展时期) 唐代(全盛时期) 北宋(结束时期)
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的佛教翻译:
尤金 · 奈达(1914---)
• 奈达:“翻译即科学”、“翻译即交际”和“读者反映对 等”论; •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翻译科学探索》) •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翻译理论与实践》) • Translating Meaning(《译义》)
东晋到隋(发展时期)的佛经翻译
• • • • • 从东晋到隋朝,是佛经翻译的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最著名的翻译家有:(释)道安、鸠摩罗什、真谛、彦琮。 道安是中国翻译史上总结翻译经验的第一人。 “五失本,三不易”之说。 五失本(five deviations from the original), 指佛经从梵文译成汉语 时,在五种情况下允许译文与原文不一致; • 三不易(three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 使译文失去原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 • 佛经翻译须合乎原文本意,主张“尽从实录,按本而传,不令有损言 游字”,明确提出了“敬顺圣言,了不加饰”的直译原则,主张严格 的直译。
中国翻译简史VS西方翻译简史
一.中国翻译简史
• 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翻译事业有约两千年的历史。不同学者对我国的翻 译史有不同的划分。 • 陈福康( 2005)---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 :古代、晚清、民国、 1949年以后四个时期。 • 马祖毅(2004):五四运动(1919年)前有三次翻译高潮:从东汉 到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1840年)以后 的西学翻译。 • 根据历史上出现的翻译高潮和翻译的不同内容,将中国翻译史分为: 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 五四以后的文学与社会科学翻译;建国以后的翻译五个时期。
北宋(结束时期)
• 公元907年唐朝灭亡,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随后宋元,佛经翻译逐渐走向衰退,像唐朝时期的大型译 场已早已不见。 • 宋代虽设译经院,但对佛教的贡献无法与唐代相比。佛教 在印度的衰落导致我国的佛经翻译活动从11世纪开始迅速 衰落,译场时代也随之结束。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翻译高潮 结束了。
西赛罗(Cicero) 公元前 106-前43
• 主要观点:
• 译者应该像演说家一样,使用符合古罗马语言习惯的语言来表达外来 作品的内容。 • 直译是缺乏技巧的表现。翻译应保留词语最内层的东西,即意思。 • 翻译也是文学创作。 • 各种语言的修辞手段彼此相通,因此翻译可以做到风格对等。 • 提出“解释员”式翻译和“演说家”式翻译,即直译与意译。
第二次高潮
• 罗马帝国后期至中世纪初期(宗教性质) • 哲罗姆翻译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成为定本,标志着 《圣经》翻译取得了与世俗文学翻译同样重要的地位。
哲罗姆(St.Jerome) (347--420)
• • • • 翻译不能始终字当句对,而必须采取灵活的原则。 应当区别对待文学翻译与宗教翻译。 ( “文学用意译,《圣经》用直译” ) 正确的翻译必须依靠正确的理解。
•
• • • •
钱钟书“化境论”
焦菊隐“整体论” 王佐良”新时期翻译观“ 许渊冲”新译论” 叶君健“精品论” 鲁迅、胡适、林语堂、茅盾、郭沫若、瞿秋白、朱生豪、朱光潜等。
林纾
• 我国最早翻译西方文艺作品的人 • 依靠别人口译,用文言文翻译欧美等国小说170余种
•
•
《巴黎茶花女遗事》 《鲁滨逊飘流记》 《黑奴吁天录》
鸠摩罗什VS真谛VS彦琮
• 提倡意译,主张在存真的原则指导下,不妨“依实出华”,讲究译文 的流畅华美,因此他所译的佛经都富于文学趣味,一直受到中国佛教 徒和文学爱好者的广泛传诵。他虽然倾向意译,但在实践上基本仍然 是折中而非偏激的。 • 真谛三藏到中国后20余年适逢兵乱,于颠沛流离中仍能译出一百多部 重要经论,是鸠摩罗什以后玄奘以前贡献最大的译师。 • 彦琮在《辩正论》中批评了历代译经之得失,提出“宁贵朴而近理, 不用巧而背源”,也是坚持忠实第一和倾向直译的。最大贡献是提出 了“八备”(eight qualifications),即一个合格的佛经翻译工作者应 该具备的八项条件.
唐代(全盛时期)的佛经翻译
• 我国佛经翻译的四大译家——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 空——有两名都出现在唐代(四人中最突出的是罗什和玄 奘)。
• 玄奘
在译经的数量和译论贡献方面皆无人出其左右。也是我国 历史上促进中印友好和文化交流的首屈一指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