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隧道二次衬砌外观质量.
浅谈提高隧道二次衬砌质量的工程措施
岩层 中 采用 钻爆 法最 为广 泛 , 采用 掘 进机 直接 开 挖也 逐 渐 时检 查 混凝土 的坍 落度 。 推 广 。在 松软 地质 中采用 盾构 法开 挖较 多。 35 对于 使用 不 同 的原 材 料 这一 诱 因 , 取 控制 原材 . 采 隧道 开挖 后 , 为使 围岩 稳定 , 保 运 营安 全 , 确 需按 一定 料 的进场 的措 施 。即严 格 控制原 材 料 的使 用 , 同一批 混 凝 轮 廓尺 寸建造 一层具 有足 够强 度 的支护 结构 ,这种 隧道 支 土 的 浇筑 , 用 的水 泥 和 外加 剂 应 该是 同一 厂 家、 一标 使 同 护 结构称 为隧 道衬砌 。 常用 的衬砌种 类 有就地灌 注 混凝土 号 、 同一批号 的产品 , 地材 出于 同一 产地。 类、 预制块 拼 装、 喷锚 或单喷 混凝土、 合式衬 砌。 复 复合 式衬 36 针 对 混凝土 施 工连 续 性这 一起 因 , . 决定 采 取 对I
u
通
主要原 因是 台车定 位 误差 较大 及 混凝土 的水灰 比不 稳定。 【 张立民 隧 道 衬 砌 收 缩 裂 缝 分析 与 控 制 [】 林 交 通 科 技 , 5 】 J. 吉 3 对 策 制定及 实 施 2 0 (4) 8 40 0 5,0 : — 3 31 针对 模板 台车加 工 尺 寸 有误 差 , 定 采取 如 下措 . 决 【】 明 华 . 凝 土 衬 砌 台 车 的 设 计 与 使 用 [ . 程 科 技 , 0 0 6陈 混 J工 】 2 1
计 析 出 成 I缝 错 台较 大和 混凝 土颜 色 不 通 篓 。 … 分得造施 “ 一致的 …
。
搴 拿 童 由七
童
套讯
蔷 意:
。 ~… ~
浅谈隧道二衬外观质量通病的预防
浅谈隧道二衬外观质量通病的预防摘要:二衬是保证隧道运营使用中永久稳定、平安、美观,同时也是作为平安储藏的一种工程措施,是隧道工程施工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序。
在隧道二衬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极易导致混凝土出现气泡、油迹、蜂窝麻面、施工冷缝、“人”字坡等外观质量通病,针对出现的二衬外观质量通病,提出了预防措施,提高隧道二衬施工的工程质量。
关键词:二衬;外观质量通病;预防措施;工程质量1外观质量通病原因隧道二衬外观质量是现场控制的重要环节,外观质量通病产生跟现场人员、原材料、衬砌台车、施工方法等各种因素有关。
1.1气泡二衬浇筑过程中单层浇筑混凝土厚度过大,振捣不足,导致混凝土中的气体没能充分排出,在表面形成气泡。
1.2油迹二衬台车模板使用废机油进行涂刷,或在涂刷模板油过多、不均匀都会导致二衬混凝土在脱模后于表面产生油迹。
1.3蜂窝麻面混凝土外观产生蜂窝麻面原因较多,主要存在以下因素影响:①长距离的混凝土运输可能会导致与拌和站出站混凝土不一致,坍落度损失量过大②混凝土浇筑的塌落度过大,或者工人振捣时过振,导致模板漏浆;③单层浇筑混凝土过厚,导致出现混凝土堆积,振捣不足;④混凝土浇筑时跳层,浇筑高度超过规定,混凝土发生离析、石子赶堆的现象。
1.4施工冷缝、“人”字坡在二衬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现场施工工人为了方便,施工中可能在在同层窗口中选择1~2个窗口浇筑或者混凝土跳层浇筑,导致混凝土集中布料,并且振捣不及时,易形成集料窝,导致施工冷缝、“人字坡”等外观质量问题出现。
2预防措施2.1加强现场管理措施加强现场的施工管理措施,从拌合站的出料到二衬浇筑结束都严格按照规范由管理人员进行管控。
混凝土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制生产,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原材料必须符合要求,配合比由实验室人员进行严格配比,原材料由机料人员进行统一采购做到每一模二衬应采用同一厂家、同一批号的原材料,使混凝土外观颜色保持一致。
试验人员在现场对混凝土的质量检测,并且根据砼浇注高度对坍落度进行适当调整,以利于砼浇注作业,当遇到不合格的混凝土事必须退回搅拌站处理。
提高隧道二次衬砌外观质量
提高隧道二次衬砌外观质量工程概况南阳一隧道位于江西瑞昌市桂林办事处与南阳乡分界处;东洞口在桂林办事处洪山水库,西洞口位于南阳乡金鸡铺,本隧道起讫桩号为:左线K36+010~K38+350,右线K36+020~K38+365,左右线长度分别为2340米和2345米,该隧道属分离式长隧道。
隧道处于两个平曲线中,左线两曲线半径分别为3585.4米和1800米;右线两曲线半径分别为3322.3米和1720米。
隧道纵坡为单向坡,左右线的坡率均为-2.25%。
隧道最大超高为2%,进、出口洞门均为1:1.15削竹式。
QC小组简介一、选择课题二、现状调查2009年9月15日至2009年9月25日,南阳一隧道累计完成二衬192m。
小组成立后,对二次衬砌的外观质量进行了全面检查。
对二次衬砌施工缝不顺直、错台、气泡、砂线、混凝土表面破损、蜂窝麻面、色差等情况进行了细致检查分析。
对检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并依此绘制了缺陷排列图。
16模二次衬砌外观质量缺陷表16模二次衬砌外观质量缺陷排列图10203040506070809010002030405060708090缺陷点数累计频率%结论:1、通过排列图的计算分析,施工缝不顺直、错台及气泡占隧道二次衬砌外观质量缺陷总数的70.4%,所以这两个问题是症结所在,也是这次QC小组活动要解决的主要问题;2、如果QC小组能把这两个问题的陷点数各降低50%,即可使隧道二次衬砌外观质量综合检查合格率达85%以上。
三、目标设定提高隧道二次衬砌外观质量,使外观质量综合检查合格率达85%以上。
四、原因分析通过小组成员进行的现状调查分析可以看出,造成隧道二次衬砌外观质量合格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施工缝不顺直、错台”和“气泡”这两个主要问题。
为此,小组成员首先召开了头脑风暴会议,会议上大家集思广益、畅所欲言,都根据各自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了积极发言。
最后把头脑风暴会议所分析出的各种原因总结成表,并用关联图进行了因果分析。
二衬外观质量缺陷、预防及处理措施
大溪隧道进出口二衬近期施工质量明显下滑,频繁浮现蜂窝、麻面、气泡、砂线等质量问题,现场施工人员无管控,责任心不强,导致二衬外观质量一落再落.1、二次衬砌施工必须“内实外美” ,做到不渗不漏,表面无湿渍.2 、衬砌混凝土应采用模板台车,拱、墙一次整体浇筑。
3、隧道衬砌厚度严禁小于设计厚度,初期支护、防水板与二衬砼之间应密贴无空洞。
4、砼结构表面应密实平整、颜色一致,严禁有露筋、孔洞、疏松,不得有麻面、缺棱掉角等缺陷。
拆模后每浇筑段蜂窝深度不大于5mm,面积不得超过0.5%。
5、二衬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不得超过20mm,二衬台车模板错台不得超过10mm.(1)严格执行指挥部下发的《混凝土质量管理办法》,采用砼搅拌站集中拌制生产的混凝土,砼的配合比和原材料必须符合要求。
有条件时,尽量延长砼的模内养护期, 以利于提高砼表面的自然光洁度。
(2)每一模衬砌应使用同一厂家、同一批号的原材料,使混凝土颜色一致。
(3)加强到场混凝土的质量检测,对不合格的混凝土必须退回搅拌站处理,严禁泵送过程中向混凝土中加水。
(4)加强与搅拌站的沟通联系,根据砼浇注高度由搅拌站试验人员对坍落度进行适当调整,以利于砼浇注作业.(1)混凝土应分层对称、边浇筑边振捣,最大下落高度不能超过2 m,台车先后混凝土高度差不能超过0. 6 m,摆布混凝土高度差不能超过0. 5 m。
插入式振动棒变换位置时,应竖向缓慢拔出,不得在混凝土浇筑仓内平拖,不得碰撞模板、钢筋和预理件.(2)砼定人定位捣固:专职捣固手定人定位用插入式振动器捣固,保证砼密实;起拱线以下辅以木锤模外敲振和捣固铲抽插捣固,以抑制砼表面的气泡产生。
(3)钢筋保护层:钢筋砼衬砌采用泵送砼, 由于灌注速度快,钢筋变形显著,易造成拱部钢筋保护层减小。
因此要适当加大混凝土垫块厚度并放慢砼灌注速度。
(4)振捣棒插点间距,最大不超过振捣棒作用半径1. 5 倍,且插入下层砼的深度且为5~10cm。
隧道二次衬砌外观通病及防治措施
隧道二次衬砌外观通病及防治措施摘要:隧道的施工质量对于隧道施工期及运行阶段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很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经济的损失。
施工人员在隧道施工时应当严格的遵守工艺流程,保证施工质量。
二次衬砌是隧道施工在初期支护内侧施作的模筑或钢筋混凝土衬砌,与初期支护共同组成复合式衬砌,以达到加固支护、方便设置照明等设施的作用,以适应现代化道路隧道建设的要求。
二次衬砌容易出现外观质量问题,例如蜂窝、麻面、脱空等,这些外观质量问题如果不能够在二次衬砌施工中引起足够的重视,就有可能会对后期使用产生影响。
本文主要就二次衬砌施工中存在的外观通病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防治方案,希望能够为隧道施工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二次衬砌施工;通病分析;防治措施引言:二次衬砌对于隧道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施工人员不能够在施工中对二次衬砌所易出现的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就可能会影响隧道的整体施工质量,隧道二次衬砌中施工人员应当就施工通病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找出解决办法,进而提升隧道的施工效率以及外观质量。
1 二次衬砌外观通病1.1 蜂窝蜂窝现象主要因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搅拌时间不够且不均匀,和易性差;下料高度过高或未分层下料;台车缝隙未堵严,漏浆严重,造成砂浆流失量过大;振捣不实、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造成骨料砂浆离析局部出现酥松、细骨料少、粗骨料多、骨料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
1.2 麻面麻面主要是指在隧道二衬的表面出现较多凹凸面,从远处看二衬表面整体不顺滑。
麻面会让二衬表面变为粗糙,而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隧道衬砌在建设中没有及时的清理模板表面所附着的各种杂物以及二次衬砌中施工人员不够注意混凝土的保湿养护工作,导致混凝土失水,最终出现麻面现象。
1.3 脱空隧道围岩较差、钻爆控制不严,造成局部或较大面积超挖,超挖后未能根据实际情况分析采取有效的填充方案修复,直接搭设锚杆,挂钢筋网片,喷射细石混凝土。
初支成型表面仍旧存在较大凹凸面,此时进入下一道工序,铺设土工布和防水板后浇筑二衬混凝土,极其容易造成初支与二衬之间存在空隙。
隧道二次衬砌外观质量缺陷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砌 前 加 强模 板 台车 检 查 验收 工作 , 轮 廓 不 符
1 . 2 模板 间错 台
捣棒 下沉 , 上 部 混 凝土 先 密实使 下 部混 凝 土
合 要求 或两 端同一部 位 线 型相差 大的 模板 台 车 修整后 方能 开始使 用。( 2 ) 模板骨 架变形 。 台车 模 板 承 受的压 力是 由模 板骨架 来承 担 ,
! Q !
Q :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n o v e t i o n H e r a l d
工 程 技 术
隧 道 二次 衬砌 外 观质 量 缺 陷原 因分析 及 预 防措施 ①
司吉禹 ( 中铁十五局 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洛阳
目前 , 隧 道 二次 衬砌 施 工 质量 日益稳 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混 凝土 时, 为 防止 台车偏 压过 大 , 必须 两侧 对 2 气泡 麻面
和提高, 但 由于人为或 其 他的原 因 , 二 次衬 砌 称 浇注 , 使 台车 两侧混 凝 土高度 相近 ( 一般 高 混 凝土 内部气体 如 果 排 不出来 , 聚集 到 在 外 观 质量 上 仍存 在一 些 常 见的 缺 陷, 如 错 差 不要超 过1 拆 模 后 混凝 土 表面 就 出现 气泡形 成 m) 。 这 样要 频繁转 接 两侧浇 注 模 板 上 , 台、 麻面 等。 需 仔细分析 查找 出导致 缺 陷的原 管 。 有时操 作工人 显麻 烦 , 在 没有人 员监 督 情 的坑 , 影 响外观 。 其形成 有以下几种原 因。( 1 ) 因, 以提 出有 针对性 的预 防和控 制措施 。
台车模 板 一般 由1 . 5 - 2 . 0 I n 宽 的钢 板 拼 内气泡 很难 排 出。 为了杜 绝 不规 范 操作 , 必须 装 而成 , 相邻 模 板 间错位 也会 导 致 浇注 的 混 选用经 过技 术 培训 、 有经验 的振 捣 工操 作 , 并 凝 土 出现错 台。 其 形成 原 因如下 :( 1 ) 模 板 加 加强 现 场监 督 管 理 , 上一 层混 凝 土不振 捣 完
二衬外观质量缺陷、预防及处理措施
隧道二次衬砌外观质量控制一、现场施工情况大溪隧道进出口二衬近期施工质量明显下滑,频繁出现蜂窝、麻面、气泡、砂线等质量问题,现场施工人员无管控,责任心不强,导致二衬外观质量一落再落。
二、二衬施工技术要求1、二次衬砌施工必须“内实外美”,做到不渗不漏,表面无湿渍。
2、衬砌混凝土应采用模板台车,拱、墙一次整体浇筑。
3、隧道衬砌厚度严禁小于设计厚度,初期支护、防水板与二衬砼之间应密贴无空洞。
4、砼结构表面应密实平整、颜色一致,严禁有露筋、孔洞、疏松,不得有麻面、缺棱掉角等缺陷。
拆模后每浇筑段蜂窝深度不大于5mm,面积不得超过0.5%。
5、二衬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不得超过20mm,二衬台车模板错台不得超过10mm。
三、二次衬砌施工质量控制要点1、二衬砼要求(1)严格执行指挥部下发的《混凝土质量管理办法》,采用砼搅拌站集中拌制生产的混凝土,砼的配合比和原材料必须符合要求。
有条件时,尽量延长砼的模内养护期,以利于提高砼表面的自然光洁度。
(2)每一模衬砌应使用同一厂家、同一批号的原材料,使混凝土颜色一致。
(3)加强到场混凝土的质量检测,对不合格的混凝土必须退回搅拌站处理,严禁泵送过程中向混凝土中加水。
(4)加强与搅拌站的沟通联系,根据砼浇注高度由搅拌站试验人员对坍落度进行适当调整,以利于砼浇注作业。
2、二衬砼浇筑和振捣施工要求(1)混凝土应分层对称、边浇筑边振捣,最大下落高度不能超过2 m,台车前后混凝土高度差不能超过0. 6 m,左右混凝土高度差不能超过0. 5 m。
插入式振动棒变换位置时,应竖向缓慢拔出,不得在混凝土浇筑仓内平拖,不得碰撞模板、钢筋和预理件。
1(2)砼定人定位捣固:专职捣固手定人定位用插入式振动器捣固,保证砼密实;起拱线以下辅以木锤模外敲振和捣固铲抽插捣固,以抑制砼表面的气泡产生。
(3)钢筋保护层:钢筋砼衬砌采用泵送砼,由于灌注速度快,钢筋变形显著,易造成拱部钢筋保护层减小。
因此要适当加大混凝土垫块厚度并放慢砼灌注速度。
隧道二次衬砌外观质量缺陷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工程技术
隧道二次衬砌外观质量缺陷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①
司吉禹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洛阳 471013)
摘 要:文章介绍了隧道二次衬砌常见的几种外观质量缺陷,并对其可能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做了简要阐述。
(1)窗口加 工精度不够。模 板 加 工 时,个 别 预留浇 注 窗口可能 关闭后与 模 板 不 在一 个 平 面 上,混 凝 土 浇 筑 后 就 存 在凹型 错 台或 者 凸型错台。因此,模 板加工时要 提高加工精 度。对 于 到 场 的 模 板窗口要 全 部 关闭 检 验, 不合格的经修整后方能使用。(2)窗口关闭不 当。浇 注 混 凝 土 时可 能 会有少 量 混 凝 土 漏 撒 在 窗口上,如 清 理 不 干 净,会 导 致 窗口闭合不 严,形 成凸 型 错 台。另 外,窗口关 闭 后 如 果 挡 板螺丝松动,也会造成窗口关闭不严,出现错 台。为避免此类现象发生,关闭窗口前要将杂 物清理干净,并将挡板螺丝扣紧,以避免错台 发生。
台车模板一般由1.5~2.0 m宽的钢板拼 装 而成,相 邻 模 板间错 位也 会 导 致 浇 注 的 混 凝 土出现错 台。其形成 原因如下:(1)模 板 加 工 精度 不够。模 板 加 工 时 如 精度 控 制 不好 会 导 致 线 形 相 差 过大,相 邻 模 板 拼 接 后 错 位 过 大,混 凝 土浇 注 后会出现错 台。为此,模 板 加 工时一定要严格精度要求,同时加强模 板检 查 验 收 工作。发 现 模 板 不 平 整 要及 时处 理。 修整 打 磨 平 整 后 方 能 使 用。(2)模 板 刚 度 不 够.平常使 用的 模 板一 般 都 委 托 厂家 加 工,多 采用热扎钢板,厚度上也会有所欠缺,肋板也 多采用非国标钢材,导致模板刚度欠缺。如浇 注混凝土速度过快或超挖较多时会使模板不 同程度变形,变形偏差过大就产生错台。鉴于 此,模板加工时一定要注重钢质,保证模板厚 度(最低 不小于10 m m),有条 件 时可以考虑 选用较厚的冷扎钢板,以提高模板刚度。 1.3 浇注窗口错台
[QC成果]提高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质量[详细]
朱国祥 4月3日
郭福良 纪永安 4月2日
修德保 4月2日
王书楼 范伟 杨立岐 4月2日
(二)、实施(D)阶段:
实施一:由刘中华负责,对原材料进一步进行控制,外加剂改干加为湿加, 实施二:由修德保、纪永安负责,对工人思想进行加强教育,对劳动安排做进 一步调整,使人员能够有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疲劳作业,增加插入式振捣器三个, 并增加备用设备, 实施三:由王书楼负责,对台车变形部位进行加固修理, 实施四:由朱国祥、柳永强负责,对预留预埋件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并采用钢 筋加固,二衬前进行严格的检查, 实施五:由郭福良负责,对衬砌砼养护进行跟踪检查,
断 面 检 测
超 欠 挖 处 理
挂 防 水 板
检 测 防 水 板
台 车 测 量 定
台 车 清 理 立
台 车 检 测
位模
浇
注 成 型
拆 模
养 生
QC小组活动 安全优质高效
五、PDCA循环
第一次循环(2016年9月22日——3月30日)
❖ (一)、计划 (P) 阶段 ❖ 1、现状调查 ❖ 2016年9月22日我们对隧道横断面、防水板挂设,以及二次衬砌台车和衬砌
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对没按技术交底进行操作的进行纠正,
❖ 实施四:由唐喜庚、杨立岐负责,更换不适于施工的机械设备,增加振捣
设备并安排根据施工需要做相应调整,使其更加合理,
❖ 实施五:由范伟朱国祥负责,对台车修理、加固、场地硬化等其他原因进
行落实
❖(三)、检查(C)阶段 ❖ 对于实施后,小组成员于3月30日及4月1日对新完成的两模衬砌砼进行了外 观质量检查,检查结果如下表:
第二次循环(2016年9月1日——9月7日)
(一)、计划(P)阶段 1、现状调查:一个星期以来,我们对衬砌外观质量进行了跟踪调研,发现
高速公路隧道二衬外观质量改善
高速公路隧道二衬外观质量改善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运输的便利与否显得格外重要,近几年来高速公路的发展处于一个制高点。
隧道模筑进行整体混凝土的衬砌,这一操作关键作用就是保持隧道功能,除应满足使用、增强其所具备的安全性能外,还必须具有饰面和美观耐久的功能。
文章针对隧道二次衬砌常见的质量通病,分析二次衬砌缺陷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处理措施和现场克服质量通病的常用方法,力求解决混凝土表面的常见缺陷,提高隧道工程质量。
关键词:高速公路、二衬、质量、隧道。
一、经分析研究,导致这些衬砌表面质量缺陷有以下几点:人、工艺、材料、机械,工艺流程等因素。
(一)人员监控不到位,质量把关不严1、隧道监控量测工作不到位,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二次衬砌的施作时间安排不够合理,造成二次衬砌荷载承受围岩压力较大,安全可靠性受到影响。
2、盲目追求施工进度,随意提前脱模时间,使低强度混凝土过早承受荷载,不同程度的破坏了混凝土自身结构。
3、二次衬砌混凝土脱模后对混凝土的潮湿养护不及时、不到位。
4、夏季施工时砂、石料无切实有效的降温措施,混凝土入模温度高。
(二)施工工艺或现场操作不规范1、隧道开挖成型差,欠挖或初期支护侵入衬砌断面,造成衬砌混凝土厚度不均匀或局部厚度不足。
2、隧道防排水施工质量不高,防水板、纵、横、环向排水管安装不够规范。
3、隧道局部衬砌混凝土背后存在脱空现象。
4、在混凝土运输及泵送过程中加水现象时有存在,严重影响混凝土综合性能。
5、采用整体式钢模板衬砌台车施工时,台车变形或加固不到位,以及混凝土浇筑时局部不振捣或漏振等现象普遍存在,致使混凝土平整度、密实度、均质性差。
6、台车加工时前后断面尺寸不一致,使用和移动台车产生变形,前、后端头搭接处不能完全重合出现错台;台车刚度不足,在荷载作用下出现台车面板向内沉陷变形,存在接缝错台;曲线隧道,衬砌台车尺寸较长出现错台。
7、塌落度超标,没有进行严格的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振捣器功率偏小,混凝土外加剂添加不合理,或者一次浇筑厚度太厚,导致混凝土中的气体没有及时排出,气泡聚集在二衬台车模板表面,产生气泡。
提高隧道二衬表观质量一次施工合格率(3.23)
2010年度石油工业QC小组活动成果提高苇水隧道二衬表观质量施工一次合格率小组名称:隧道项目QC小组单位:中原油田建设集团公司发布人:方虎小组类型:现场型二00九年十二月三十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 1二、小组概况 ------------------------------------------------------- 2三、选题理由 ------------------------------------------------------- 3四、现状调查 ------------------------------------------------------- 4五、活动目标 ------------------------------------------------------- 6六、原因分析 ------------------------------------------------------- 7七、要因确定 ------------------------------------------------------- 8八、制定对策 ----------------------------------------------------- 16九、对策实施 ----------------------------------------------------- 17十、效果检验 ----------------------------------------------------- 20 十一、巩固措施--------------------------------------------------- 23 十二、遗留问题和今后打算 --------------------------------------- 24一、工程概况苇水隧道是中石化重点工程榆林-济南输气管道工程12条隧道之一。
浅谈隧道施工中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浅谈隧道施工中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摘要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和混凝土材料的快速发展,还存在一些相关的技术问题。
如何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提高混凝土检测限,分析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研究如何保证质量,加大质量检验,有效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也是世界各国都感兴趣的研究课题。
本文基于广西苍昭高速公路薯良坪隧道相关施工背景,对建筑行业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
最后,正在落实施工中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措施。
即改进模板安装技术,改进钢材加工和连接,调整改进混凝土搅拌和运输,改进混凝土生产质量和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改进混凝土原料的选择。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and concrete materials, there are still some related technical problems. How to strengthen the quality control of concrete, improve the detectionlimit of concrete, and analyze the quality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civil engineering. Research on how to ensure quality, increase quality inspection, effectively improve project quality and reduce project cost is also a research topic of interest to 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Based on the relevant construction background of Shuliangping tunnel of CangZhao Expressway in Guangxi,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echnical quality problems of concrete construc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Finally,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for secondary lining concrete construction process are being implemented. That is, improve the formwork installation technology, improve the steel processing and connection, adjust andimprove the concrete mixing and transportation, improve the pouringand concrete, and improve the selection of concrete raw materials.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前言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混凝土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随着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进步。
浅谈隧道工程二次衬砌外观质量控制
浅谈隧道工程二次衬砌外观质量控制作者:毛开宇来源:《价值工程》2012年第31期摘要:二次衬砌是隧道工程永久性承力结构的一部分,对提高隧道使用寿命和外观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后续工程安全进行的有力保障。
本文主要对二次衬砌的施工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Abstract: The secondary lining is a part of permanent load-bearing structure of the tunnel project, has an important role to improve the tunnel life and appearance quality, is also the strong guarantee of follow-up project safet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condary lining.关键词:隧道;二次衬砌;外观Key words: tunnel;secondary lining;appearance中图分类号:U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1-0128-031 二次衬砌施做时间的确定混凝土二次衬砌施工时间根据现场监控量测结果来确定,在初期支护基本稳定,整体收敛值在规范内,围岩及初期支护变形率趋于减缓或稳定时再进行隧道二次衬砌,并将衬砌工作面与开挖工作面拉开50~100m的距离,以减少两工作间的互相干扰,也是避免爆破震动效应对二次衬砌的影响,二次衬砌混凝土灌注采用洞外集中拌和、混凝土输送罐车运输、轨道自动行走液压起臂整体模板衬砌台车,混凝土输送泵车灌注的方法进行。
在围岩监测中满足以下条件方可进行二次衬砌的施工:①各测试项目的位移速率明显收敛,围岩基本稳定。
②周边位移速率小于0.1-0.2mm/d,或拱顶下沉速率小于0.07-0.15mm/d。
二衬外观质量缺陷、预防及处理措施精编版
隧道二次衬砌外观质量控制一、现场施工情况大溪隧道进出口二衬近期施工质量明显下滑,频繁出现蜂窝、麻面、气泡、砂线等质量问题,现场施工人员无管控,责任心不强,导致二衬外观质量一落再落。
二、二衬施工技术要求1、二次衬砌施工必须“内实外美”,做到不渗不漏,表面无湿渍。
2、衬砌混凝土应采用模板台车,拱、墙一次整体浇筑。
3、隧道衬砌厚度严禁小于设计厚度,初期支护、防水板与二衬砼之间应密贴无空洞。
4、砼结构表面应密实平整、颜色一致,严禁有露筋、孔洞、疏松,不得有麻面、缺棱掉角等缺陷。
拆模后每浇筑段蜂窝深度不大于5mm,面积不得超过0.5%。
5、二衬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不得超过20mm,二衬台车模板错台不得超过10mm。
三、二次衬砌施工质量控制要点1、二衬砼要求(1)严格执行指挥部下发的《混凝土质量管理办法》,采用砼搅拌站集中拌制生产的混凝土,砼的配合比和原材料必须符合要求。
有条件时,尽量延长砼的模内养护期,以利于提高砼表面的自然光洁度。
(2)每一模衬砌应使用同一厂家、同一批号的原材料,使混凝土颜色一致。
(3)加强到场混凝土的质量检测,对不合格的混凝土必须退回搅拌站处理,严禁泵送过程中向混凝土中加水。
(4)加强与搅拌站的沟通联系,根据砼浇注高度由搅拌站试验人员对坍落度进行适当调整,以利于砼浇注作业。
2、二衬砼浇筑和振捣施工要求(1)混凝土应分层对称、边浇筑边振捣,最大下落高度不能超过2 m,台车前后混凝土高度差不能超过0. 6 m,左右混凝土高度差不能超过0. 5 m。
插入式振动棒变换位置时,应竖向缓慢拔出,不得在混凝土浇筑仓内平拖,不得碰撞模板、钢筋和预理件。
(2)砼定人定位捣固:专职捣固手定人定位用插入式振动器捣固,保证砼密实;起拱线以下辅以木锤模外敲振和捣固铲抽插捣固,以抑制砼表面的气泡产生。
(3)钢筋保护层:钢筋砼衬砌采用泵送砼,由于灌注速度快,钢筋变形显著,易造成拱部钢筋保护层减小。
因此要适当加大混凝土垫块厚度并放慢砼灌注速度。
隧道二次衬砌外观质量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
窝麻 面 、气孔 多 ;夹层 水 线 等处 理 不 好 直 接 影 响隧
道 二 衬 外 观 质 量 。 出现 上 述 问题 原 因是 多 方 面 的 , 但 主 要是 由于 施工 工 艺和 控制 措施 不 当所致 。
杆 、顶杆 要及 时进 行 更换 ,螺 母在 混 凝 土浇 筑 过 程
中随 时观 察 随 时加 固拧 紧 ,对 面板 内边 进行 了焊 接 加 固 ,以有效 抑制 翘 曲变 形 。每施 3 2 1 0 0 m,对 二 衬
凝 土在 浇 筑 过程 中 ,混凝 土 侧 压 力 比较 大 ,拉 杆 、
顶 杆 、螺 母 在 混 凝 土 振 捣 中 会 出现 移 位 、松 弛 现 象 ,相 邻 两 块模 板 螺栓 松 紧 程 度不 一 ,模板 受 振 后
弹 性 变 形 程 度 不 一 ,对 容 易 出 现 移 位 和 松 弛 的 拉
DO I : 1 0 . 1 6 5 2 5 0 . c n k i . 1 4 - 1 3 6 2 / n . 2 0 1 5 . 1 4 . 1 9
工程鼓术董
隧道 二 次 衬 砌 外 观 质 量 常 见 问题 及 防治 措 施
浅谈隧道二次衬砌缺陷整治处理及预防措施
浅谈隧道二次衬砌缺陷整治处理及预防措施摘要:隧道二次衬砌施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序。
从近年来施工的二衬来看,二衬在施工阶段出现了各类外观质量缺陷。
主要表现在二衬混凝土的外观质量缺陷,比如在隧道轮廓断面起拱线以下的侧墙上局部出现搭接错台、局部油污、蜂窝麻面、泛砂和气泡等表面质量缺陷,影响了混凝土外观质量。
针对以上公路隧道二次衬砌常见的外观质量通病,分析二衬表面缺陷形成的原因,提出现场解决这类质量通病的最基本的方法,并对表面质量通病的处理方法进行了介绍,以力争克服混凝土表面的常见病症,全面提高工程质量。
以下内容结合衢宁铁路部分隧道工程实例,分析二次衬砌缺陷及其产生的原因,对其他在建隧道二衬缺陷和病害提出具体有效的整治措施,以便对二次衬砌缺陷整治及时处理,达到预期的效果,为类似工程二次衬砌施工提供参考,并总结出防治措施,以期在今后的施工过程中尽量杜绝和避免二衬质量缺陷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隧道二次衬砌;缺陷整治;原因分析;整治办法;预防措施研究背景:随着铁路建设的不断发展,铁路工程设计要求越来越高,隧道工程更是铁路建设的重中之重,隧道的关键技术要求就是二次衬砌上,所以控制二次衬砌的施工质量尤为重要。
在近几年的新闻报道中,可以看到隧道衬砌缺陷引发的问题频频暴露,对铁路的安全营运已经存在的明显和隐藏的危害。
后期的缺陷整治处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还不一定能达到预计的效果,所以隧道二衬缺陷整治必须在隧道的施工建设过程中来控制,通过对常见隧道二次衬砌缺陷的分析,找出隧道二次衬砌缺陷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有效的隧道二衬缺陷整治处理办法,及时处理已有的隧道二次衬砌缺陷,预防后期施工中的隧道二次衬砌缺陷。
一、整治原则1.衬砌厚度和混凝土强度不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对应欠厚和强度不足范围进行返工处理。
2.方案中缺陷处理措施,适用于单一类型的缺陷整治,若同一部位存在多种缺陷,应视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整治处理。
3.对于检测发现的缺陷部位,采用加密测线和混凝土钻芯的方式进行验证,进一步确定缺陷范围和程度。
提高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质量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明确质量管理职责
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
2
培训员工,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和技能
3
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改进,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4
谢谢
压力试验法:通过压力试验机测试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检测频率
施工过程中,每50米检测一次
隧道贯通后,进行全面检测
施工完成后,每100米检测一次
定期进行质量检查,确保隧道安全
结果分析
强度:检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外观质量:检测混凝土的表面平整度、光洁度、颜色均匀性等,确保外观质量
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如预应力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等,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和素质,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加强人员培训
03
定期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02
定期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施工技能
01
定期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技术水平
04
定期组织质量检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质量检查能力
内部结构:检测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如蜂窝、空洞、裂缝等,确保结构安全
耐久性:检测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抗腐蚀性等,确保使用寿命
混凝土质量改进措施
优化施工方案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选择合适的水泥、骨料、外加剂等材料,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
加强施工过程控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拌合、运输、浇筑、养护等环节,确保施工质量
浇筑工艺:采用分层浇筑,确保混凝土密实度
混凝土质量检测
检测方法
回弹法:通过回弹仪测量混凝土表面硬度,推算混凝土强度
隧道二次衬砌质量问题分析与改进措施
隧道二次衬砌质量问题分析与改进措施摘要:针对某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二次衬砌厚度不足、背后脱空、混凝土不密实等质量问题,对影响二次衬砌质量的六种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二次衬砌厚度不足主要因初期支护不平整引起,而导致初期支护不平整的重要原因是初期支护断面测量测点间距较大。
据此提出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代替光电断面扫描仪测量初期支护断面,对欠挖部位精准凿除后复测,直至该断面无欠挖部位方可浇筑二次衬砌混凝土的改进措施。
通过现场检测,采取措施后二次衬砌厚度合格率由78.0%提升至96.7%。
关键词:铁路隧道;衬砌厚度合格率;统计分析;二次衬砌;地质雷达法;断面复测;三维激光扫描引言高铁运行安全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高质量发展,但由于施工工艺、作业水平以及建设管理、外部环境等因素影响,铁路隧道质量通病未能得到彻底解决,给铁路运营安全埋下了隐患。
1二次衬砌施工技术要点1.1初期支护检查工程初期支护采用钢筋网+钢拱架+C25喷射混凝土形式。
初支完成后,在满足相应围岩下二衬至掌子面规范要求的距离后开始施工二衬。
二衬施工前先用隧道断面仪检查断面尺寸,确保初支断面和二衬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同时检查隧道初支面平整度,凹陷部分补喷平整,以防防水板挂紧后二衬混凝土无法紧贴至初支面,造成二衬脱空;凿除凸出部分,防止凸出部分侵入二衬范围,影响二衬厚度。
外露锚杆采用氧气乙炔割除,切割断面与初支面齐平,切口需平整,不得留有尖刺及刀片状斜切口,防止刺破防水板造成二衬渗水。
1.2防水层施工在初支变形基本稳定后开始防水层施工,按设计要求每隔6m安装环向打孔波纹管,渗水较大处适当加密;现场测量波纹管长度,波纹管连接采用套接,严禁对接,套接长度≥10cm;波纹管外缠绕一层无纺土工布,用铁丝绑扎牢固后采用射钉枪固定在初支面上;波纹管两端连接拱脚纵向排水管,保证排水顺畅。
土工布沿初支面环向满铺安装,用水泥钉固定于初支面上,水泥钉间距50~100cm,拱顶适当加密,土工布搭接处采用水泥钉固定,搭接长度≥10cm。
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影响因素与预防措施
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影响因素与预防措施摘要:二次衬砌是隧道工程施工在初期支护内侧施作的模筑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衬砌,与初期支护共同组成复合式衬砌。
隧道二次衬砌施工多为泵送模注混凝土,在初期支护基本稳定后才能进行施工。
二次衬砌混凝土外观质量不仅影响美观而且严重地影响隧道的耐久性。
关键词: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外观质量;影响因素;预防措施一、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定义及其作用隧道工程在初期支护完成后,在初期支护内侧设置移动模板,浇筑一层钢筋混凝土衬砌,其与初期支护共同组成复合式衬砌,以保证隧道整体结构安全。
隧道建设过程中要进行山体开挖,初期支护,初期支护一般是C25喷射混凝土,并不能保证隧道整体的长期稳定,而且初期支护很难完全封闭山体中的水系,因此设计二次衬砌混凝土对其进行加固支撑,从而保证隧道的整体安全与质量。
二、隧道二次衬砌的常见质量缺陷1、衬砌施工缝错台在实施隧道二次衬砌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施工缝错台的问题,特别是在两次浇筑的混合部位,该种问题发生频率更高,如此一来不但会影响隧道的外观,并且还会导致其整体质量下降。
2、混凝土开裂隧道二次衬砌的质量缺陷一个直接的反映便是混凝土开裂,如若其实际开裂程度较小,会在隧道表面出现细微的裂缝与裂纹,进而导致渗漏水问题出现。
如若开裂程度较大,则会出现衬砌结构移位等现象,从而使得隧道施工质量下降,甚至还会引发安全事故,威胁到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3、背后脱空在实施隧道二次衬砌时,由于进行混凝土作业时会受到拱顶压力,加上受到防水材料的限制,所以会有空洞的情况出现在隧道的拱顶部位,使得二次衬砌的质量受到影响。
例如,在黔江至张家界至常德线QZCZQ-5标段中,由于多种因素所致而出现了二衬砌背后脱空缺陷(见图1、图2)。
图1图24、顶部漏筋钢筋属于隧道二次衬砌建设中的一种重要原材料,但部分项目由于施工人员绑扎钢筋时没有严格依据规范作外层保护,又或是所开挖断面面积不达标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隧道二次衬砌出现顶部漏筋这一质量缺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隧道二次衬砌外观质量工程概况南阳一隧道位于江西瑞昌市桂林办事处与南阳乡分界处;东洞口在桂林办事处洪山水库,西洞口位于南阳乡金鸡铺,本隧道起讫桩号为:左线K36+010~K38+350,右线K36+020~ K38+365,左右线长度分别为2340米和2345米,该隧道属分离式长隧道。
隧道处于两个平曲线中,左线两曲线半径分别为3585.4米和1800米;右线两曲线半径分别为3322.3米和1720米。
隧道纵坡为单向坡,左右线的坡率均为-2.25%。
隧道最大超高为2%,进、出口洞门均为1:1.15削竹式。
QC小组简介一、选择课题二、现状调查2009年9月15日至2009年9月25日,南阳一隧道累计完成二衬192m。
小组成立后,对二次衬砌的外观质量进行了全面检查。
对二次衬砌施工缝不顺直、错台、气泡、砂线、混凝土表面破损、蜂窝麻面、色差等情况进行了细致检查分析。
对检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并依此绘制了缺陷排列图。
16模二次衬砌外观质量缺陷表16模二次衬砌外观质量缺陷排列图10203040506070809010002030405060708090缺陷点数累计频率%结论:1、通过排列图的计算分析,施工缝不顺直、错台及气泡占隧道二次衬砌外观质量缺陷总数的70.4%,所以这两个问题是症结所在,也是这次QC小组活动要解决的主要问题;2、如果QC小组能把这两个问题的陷点数各降低50%,即可使隧道二次衬砌外观质量综合检查合格率达85%以上。
三、目标设定提高隧道二次衬砌外观质量,使外观质量综合检查合格率达85%以上。
四、原因分析通过小组成员进行的现状调查分析可以看出,造成隧道二次衬砌外观质量合格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施工缝不顺直、错台”和“气泡”这两个主要问题。
为此,小组成员首先召开了头脑风暴会议,会议上大家集思广益、畅所欲言,都根据各自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了积极发言。
最后把头脑风暴会议所分析出的各种原因总结成表,并用关联图进行了因果分析。
原因分析表施工缝不顺直、错台气泡矮边墙与台车没有紧密贴合矮边墙线性不顺直,表面不平整台车位移或变形台车支撑不牢固台车轨道基础不稳定台车偏心受压台车单侧浇注砼方量偏大现场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技术交底不详细砼振捣不到位现场施工人员质量意识淡薄奖罚制度不健全输送管口砼落差偏大台车局部刚度不足砼坍落度不符合要求施工配合比不准确因果分析关联图根据关联图分析找出末端原因7项: 1、矮边墙不顺直,表面不平整; 2、台车支撑不牢固; 3、台车轨道基础不稳定; 4、台车局部刚度不足; 5、奖罚制度不健全;6、施工配合比不准确;7、技术交底不详细。
五、确定要因根据找出的7条末端原因,组长进行了详细分工,分别用现场检查、现场测试及调查询问等方法列出要因确认计划表,并一一进行了确认。
要因确认计划表1、原因一:矮边墙不顺直,表面不平整验证:小组成员于2009年9月26日至10月2日期间,对已施工的60米矮边墙和正在施工的20米矮边墙进行了现场检查。
经检查发现,已施工矮边墙的平面位臵合格率仅为76% (共检测30个点,合格23个点,平整度合格率仅为78%(共检测60个点,合格47个点;正在施工的矮边墙,模板刚度较差,部分模板已经变形,且部分模板拼缝不严密。
结论:是要因2、原因二:台车支撑不牢固验证:小组成员于2009年9月26日至10月5日期间,对南阳一隧道4个台车的支撑情况进行了细致的检查,经检查发现,4个台车中有3个台车的部分丝杠出现了滑丝变形的情况,同时也存在部分支撑连接不紧密不牢靠的现象,其中隧道出口右洞二衬台车的丝杠数量严重不足。
结论:是要因3、原因三:台车轨道基础不稳定验证:小组成员于2009年9月26日至10月3日期间,对已完成的80米轨道垫层混凝土及已开挖的100米垫层基底进行了检查,发现轨道垫层有8处混凝土不密实,基底垫层有10处未挖到坚硬岩石。
结论:是要因4、原因四:台车局部刚度不足验证:小组成员于2009年9月26日至10月4日期间,特邀请台车制造厂技术人员,对南阳一隧道4个台车进行了检查,通过检查发现,只有隧道进口右洞的台车面板存在轻微的变形情况,但并不影响正常使用。
结论:非要因5、原因五:奖罚制度不健全验证:小组成员于2009年9月28日,对二衬施工班组的工班长、技术员及现场施工人员等进行了调查询问,了解到二衬班组已制定了施工质量奖罚制度,并已传达到每一位负责隧道二衬施工的人员。
结论:非要因6、原因六:施工配合比不准确验证:小组成员于2009年9月26日至10月4日期间,对二衬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共进行了15检查,3次发现施工配合比砂的含水量与实测值不相符。
结论:是要因7、原因七:技术交底不详细验证:小组成员于2009年9月29日,对二衬施工班组的工班长、技术员及现场施工人员等进行了调查询问,了解到二衬施工技术交底中,对部分施工工艺没有进行详细的要求,如砼的浇注方式、分层厚度等,而且部分现场施工人员表示,没有接到施工技术交底。
结论:是要因经以上确认后,共有5项被确定为要因:1、矮边墙不顺直,表面不平整;2、台车支撑不牢固;3、台车轨道基础不稳定;4、施工配合比不准确;5、技术交底不详细。
六、制定对策根据确认的要因,我们小组全体成员开会讨论研究分析,制定了对策措施,并制定了如下对策表:七、对策实施对策实施一:加强控制,使矮边墙顺直且表面平整1、矮边墙施工测量放样由原来的10米一点改为12米一点,使每段矮边墙的整体线性与二衬台车吻合(二衬台车的长度为12米;2、重新加工了一批具有足够刚度的矮边墙模板,替换了原来已经变形或刚度不足的模板;3、矮边墙浇注前进行了认真检查,有效杜绝了矮边墙模板拼缝不严密的情况。
效果:2009年10月29日,小组成员对新完成的60米矮边墙进行了检查。
经检查发现,平面位臵合格率为93%(共检测30个点,合格28个点,平整度合格率为90%(共检测60个点,合格54个点,实现了对策一的目标。
对策实施二:杜绝台车支撑不牢固的情况1、由工班长施有力组织,杨乐监督,重新加工了一批新丝杠,更换了原来滑丝或变形的丝杠,对隧道出口右洞的台车丝杠也进行了增加补充;2、每一模二衬砼浇注之前,现场技术员对台车的支撑情况都进行了细致的检查,通过检查批评指正的方式,使现场施工人员也充分意识到了台车支撑的重要性,从而大大提高了施工人员的自觉性,真正做到了台车支撑紧密牢固无隐患。
效果:2009年10月15日至10月30日期间,小组成员重新对南阳一隧道的4个台车进行了检查,发现4个台车损坏的丝杠全部进行了更换,隧道出口右洞二衬台车也增加了足够的新丝杠,而且砼浇注前的台车支撑均能做到紧密牢固,实现了对策二的目标。
对策实施三:消除轨道基础不稳定的情况1、对开挖垫层基底的机械操作手进行了交底,要求其必须开挖至坚硬岩层,开挖完成后,由滕兴成负责检查,对局部无法用机械开挖的区域,通过人工开挖的方式,使全部垫层基底均能做到坚硬无淤泥;2、轨道垫层砼浇注前,及时清除垫层基底中的存水,保证了砼强度,垫层砼浇注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施工,避免了砼松散不密实的情况。
效果: 2009年10月20日至10月30日期间,小组成员对已完成的100米轨道垫层混凝土及已开挖的110米垫层基底进行了检查,发现轨道垫层混凝土密实,基底垫层均已开挖至坚硬岩石,实现了对策三的目标。
对策实施四:准确计算施工配合比1、由毕东传负责,对骨料的含水量进行准确检测,砼搅拌之前通过试验,确定准确的施工配合比;2、砼浇注过程中,随时观察砼坍落度的变化,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使得砼坍落度满足了要求。
效果:小组成员于2009年10月5日至10月15日期间,对二衬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共进行了10检查,发现施工配合比砂的含水量与实测值相符,砼坍落度满足要求,实现了对策四的目标。
对策实施五:重新编写技术交底,并切实传达于施工人员1、由赵则强负责,重新编写了技术交底,将砼的浇注方式、分层厚度等以及每道工序的质量标准均写入了技术交底当中;2、组织负责二衬施工的所有人员,对新编写的技术交底进行了学习,使现场施工人员均了解了技术交底中的要求;3、由冯海暴负责,对技术交底内容的落实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对技术交底掌握不清的部分施工人员进行了教育,使得所有施工人员均能了解掌握技术交底中的要求,从而提高了现场工人的技术能力和质量意识,做到了严格按要求进行施工。
效果:2009年10月14日,小组成员对技术交底的内容以及落实情况进行了询问调查,发现技术交底中已经详细写明了砼的浇注方式、分层厚度等,并明确了每道工序的质量标准。
同时,每一位现场施工人员也都充分掌握了技术交底的内容,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技术交底的要求进行施工,杜绝了输送管口砼落差偏大、砼振捣不到位、台车单侧浇注砼方量偏大等现场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的情况,实现了对策五的目标。
八、效果确认经过小组制定并采取了定人、定岗的有效措施后,11月25日我们对新近完成的192米二次衬砌进行了检查,对施工缝不顺直、错台、气泡、砂线、混凝土表面破损、蜂窝麻面、色差等情况进行了细致检查分析,对检查结果进行了统计,详见下表:16模二次衬砌外观质量缺陷表通过检查可以看出,开展QC小组活动以来,通过小组成员及现场施工人员的不断努力,“施工缝不顺直、错台”和“气泡”这两个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使二次衬砌外观质量综合检查合格率达由原来的80.8%上升到90.8%,提高了二次衬砌的外观质量,实现了本次QC活动的目标,使小组成员信心倍增,为隧道创优奠定了基础。
详见实施效果图实施效果图九、制定巩固措施1、施工作业标准化进一步开展QC活动,不断总结新的施工经验,解决新的技术难题,同时,推广已取得的成果,与其他QC小组交流经验;深入开展全面质量管理(TQM教育,提高自身队伍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将QC活动中取得的成功经验、管理方法、施工方案、施工措施等作进一步优化,并归纳成册。
并制定标准化作业措施。
2、管理标准化(1制定了严格的施工管理标准和施工工艺标准。
(2开展劳动竞赛,制定奖罚制度(3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制度十、总结和下一步打算搞好二次衬砌是提高企业形象的技术措施,尽管这次QC 活动有效解决了“施工缝不顺直、错台”和“气泡”这两个问题,但“蜂窝麻面”等现象仍有待解决。
因此,在今后的施工中必须长期坚持开展QC活动,进一步解决蜂窝麻面多等技术难题,从而更加提高隧道二衬外观质量,为企业树立良好的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