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2课时大气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课

合集下载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新人教版)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新人教版)
冷却的是____A____地,空气____________下__沉__________________。
3. 用“→”画出图中的热力环流。
Part 3
大气的水平运动
大气的水平运动:等压线与等压面
等压面
等压面
高压
低压
等压线
大气的水平运动:水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地面冷热不均】 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与所在地等压线垂直 大小:等压线越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
等压面 等高面
热 低压
A
冷 高压
B
D
高压 上升 雨
C
低压 下沉 晴
上升气流容易形成降水,下沉气流往往晴朗
热 低压
热 低压
A
冷 高压
冷 高压
B
H
L
H
海风
L
L
H
L
H
陆风
山谷风
谷风
山风
可以简单的把山顶当做陆地,山谷装水当做大海。山谷风类似于海陆风。
当然它们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河流


H

L


H


H
偏北风

L


H
偏东风
想一想
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低气压在哪一侧呢?
低压 左

前 风向
左 低压

前 风向
右 高压
高压 右
高空风压定律
高空中的风: 在北半球,背风而立, 低压在左,高压在右; 在南球则相反。
近地面风压定律
近地面的风: 在北半球,背风而立, 低压在左前方,高压在右后方; 在南球则相反。

2.2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2课时)(课件)高一地理课件

2.2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2课时)(课件)高一地理课件

1.一个过程: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近地面冷 热不均
空气的垂直运动 (上升或下沉)
同一水平面上 存在气压差异
空气的水 平运动
热力 环流
2.两个气流运动方向:
(1)垂直运动
原因:地面的冷热不均 规律:受热上升,冷却下沉
(2)水平运动
原因:同一水平面存在气压差 规律:从高压指向低压
【提炼整合】“一个过程、两个方向、三个关系”掌握热力环流
• 同一水平面,等压面凸起为(高)压,下凹为( )低压 • 近地面气压配置与高空(相)反 • 气流的垂直运动是由近( 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而水
平运动是由同一水平面上( 气压差 )的引起的。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课堂练习
1. 判断a、b、c三地的冷热状况。
2. 判断a、b、1、2四地的气压大小。
1
2
3
注:巴山处于四川盆地内。
案例分析2:四川多夜雨的原因?
巴蜀地区地形崎岖,多山谷风。 白天吹谷风,高空气流下沉不易 形成降水;而晚上吹山风,寒冷 的山风沿着山坡往下滑,将谷底 温暖的空气往上顶托,温暖的空 气上升遇冷致雨。所以在我国云 南、贵州、四川地区多夜雨。
课堂练习
下面为某同学绘制的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三个关系:气温、气压、气流三者的关系
【提炼整合】“一个过程、两个方向、三个关系”掌握热力环流
4.等压面凸凹关系:
等压面凸向高空的为( 高压 ),凹 向地面的为(低压 ),可形象记忆为 “高凸低凹”。近地面与高空等 压面凸起方向( 相反)。
牛刀小试
• 同一等压面上各点气压值(相)同 • 同一垂直方向,越向高空气压越( 低)
一、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2.2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高一地理新教材

2.2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高一地理新教材

5 运用综合所学能在等压线上图中判断风的方向和大小。
阅读材料
清代黄叔璥在《台海使槎录》中记述了台湾海 峡两岸的风向差异:“内地之风,早西晚东, 惟内地早东风,午西风,名曰发海西,四时皆 然”。这里的“内地”指的是福建,“台地” 指的是台湾。
思考
为什么台湾海峡两岸风向的日变化是相反的?这 里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热力环流的常见形式
城市风
海陆风
山谷风
城市风
上升气流
郊区
中心区
郊区
海陆风
白天陆地升温快 (相对为热源)
陆地
海风
白天海洋升温慢 (相对为冷源)
海洋
夜晚陆地降温快 (相对为冷源)
陆地
陆风
夜晚海洋降温慢 (相对为热源)
海洋
山谷风
谷风
山风
4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地面受热不均 形成风的根本原因是地面受热不均 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等压线越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
风向
水平气压梯度力
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地转偏向力
垂直运动方向/风向,北右南左
北半球高空的风
490 492 494 496 498 500 气压/hPa
风向
水平气压梯度力
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地转偏向力
垂直运动方向/风向,北右南左
北半球高空的风
A.甲
B.乙
C.丙
(2)北京煤改电后,将导致( B )
A.甲减弱
B.乙增强
C.丙无变化
D.丁 D.丁减弱
课堂训练
下图所示为我国东南福建省沿海地区被海风“吹弯了腰”的草丛。读图回答(3)~(4)。 (3) 下列能正确解释示意图中风向形成原因的是( )B

2.2.大气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2.2.大气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此时等压面与地面平行, 如图:
D
高空
500hpa
A
近地面 900hpa
E
500hpa
F
500hpa
B
900hpa
C
900hpa
假设地面冷热均匀
高度
大气热力环流
概念
热力 环流 过程
常见 热力 环流
D
高空
5400hpa
E
56050hpa
F
5400hpa
高度
A
近地面 9100h0hppaa
B
97050hpa
• 地表不均一,受热不均匀, 等压面弯曲,像地形一样起 伏不平
比较A、B、C、D气压值大小。
A=B>C=D
高度
D C
A B
等压线与等压面
等压线是气压相等的点的连线
等压面是空间上气压相等的点连成的面
高压
受 热 膨 胀 上 升
低压
低压
冷 却 收 缩 下 沉
高压
等压面
等压线
水平面
大气热力环流 二、冷热空气性质
物体的温度越高,
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
太阳表面温度
约6000k
太阳辐射
短波辐射
地球固体表面
均温约22°C
地面辐射
长波辐射
近地面大气
均温约15°C
大气辐射
长波辐射
太阳辐射
大气反射 逸出
大气吸收
大气 吸收、散射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短 地面 波逸辐出射 吸收 (大气辐射)
地面长 波辐射
大气逆 辐射
大气 吸收
①地势 ①海拔高地,势空气高稀→薄 大 气 稀 薄
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 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

新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第2章 第2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新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第2章 第2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B.太阳辐射强
C.大气反射强
D.大气逆辐射弱
栏目导航
(1)A (2)B (3)D [第(1)题,图示箭头①⑤都是来自大气上界的 太阳辐射,若两箭头传递的能量方向及大小相同,即两箭头所示的太阳 高度是相同的,说明甲、乙两地的纬度相当,获得的太阳辐射相同。第 (2)题,地面辐射是大气的直接热源,近地面大气接受了地面辐射②⑦ 增温后再通过热传导作用,向高空大气传送热量,越靠近地面温度越高, 越远离地面温度越低。第(3)题,晚秋或寒冬季节晴朗的夜晚,云量少 大气的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降温快,使空气中的水汽易形 成霜冻;夜晚无太阳辐射,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强。]
栏目导航
(1)太阳辐射是大气能量的根本来源。
()
(2)大气的绝大部分成分都可以直接吸收太阳辐射。 ( )
(3)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差异是会随大气运动而变化的。 ( )
(4)大气运动的方向总是由高压指向低压。
()
(5)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 )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地转偏向力
C.摩擦力
D.三力合力
栏目导航
栏目导航
问题 2 (综合思维)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各有 什么特征?
提示:(1)水平气压梯度力:始终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 压,当单位距离上水平气压差相等时,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不变。(2) 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随着风速的增大而逐渐增大。(3)摩 擦力:方向始终与风向相反。
提示:(1)√ 大气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将热 量传给地面,地面再将热量传给大气,因此大气能量的根本来源是 太阳辐射能。
(2)× 太阳辐射透过厚厚的大气层时,大气中只有臭氧等少数 成分可以直接吸收太阳辐射。

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地球上的大气》教学设计——以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为例

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地球上的大气》教学设计——以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为例

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地球上的大气》教学设计——以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为例发布时间:2021-10-18T07:07:38.719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21年11期作者:母情柔[导读] 1.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1]。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摘要:以人教版新教材中《地球上的大气》中“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为例,通过对课标解读、教材分析等,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服务于课堂教学活动。

关键词:大气受热过程;大气运动;地理核心素养一、课标解读1.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1]。

2.课标解读:本条课标的行为条件是“运用示意图”,可知教学中要重视图表的应用,并注意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绘图的能力。

行为动词是“说明”这要求学生达到理解的水平,所以,可以通过:教师析图——讲解地理过程;学生绘图——梳理地理过程;变式练习——应用地理原理,以达到课标要求。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的第二课时,其中“热力环流”相关知识的学习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第一课时大气受热过程的知识内容,同时又是大气水平运动的学习基础。

大气的水平运动主要介绍了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向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分析能力。

在学习“大气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内容时,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力。

热力环流是新的概念,专业性、原理性、逻辑性较强,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也是难点。

对于抽象的风的形成以及海、陆风等相关迁移内容的学习,也存在一定困难。

四、教学目标1.综合思维①结合图示能够分析热力环流中,高、低压的产生。

②依据大气热量、气压状况推导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③能够分析风的形成。

2.区域认知①分析城郊热力环流及其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②对比海洋与陆地的热力差异,分析海陆间的热力环流。

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二课时大气热力环流和风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1)

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二课时大气热力环流和风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1)

第二课时大气热力环流和风我国某高中学生实验小组,在模拟验证某一地理原理时,采用下列做法:在一个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碗冰块在底部两侧。

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M(如图所示)。

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观察纸片M的偏动情况。

据此完成1~2题。

1.该实验模拟的地理原理是( )A.温室效应 B.热力环流C.大气受热过程 D.水循环过程2.针对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装置内空气运动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B.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纸片M向左偏C.若电炉代表谷地,冰块代表山坡,则此时为白天D.若电炉代表陆地,冰块代表海洋,则此时近地面吹东北风在较大湖泊和湖岸之间常形成以一天为周期的湖风和岸风。

8月某日鄱阳湖地区湖风和岸风明显,气象人员测得湖口县7:00~18:00为偏南风,其他时段以偏北风为主。

下图为湖口县和鄱阳县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3~5题。

3.导致该日湖口风向转换的根本原因是( )A.天气变化 B.人类活动C.湖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D.水平气压梯度力变化4.该日14:00左右湖口附近气流运动方向是( )5.该日夜间鄱阳的主导风向是( )A.偏东风 B.偏南风C.偏西风 D.偏北风民间有“雪落高山,霜打洼地”之说。

下图为某热力环流示意图。

据此完成6~7题。

6.图中( )A.受①影响谷地可能夜晚有雨B.②表示夜晚谷风C.受③影响可能谷地白天晴天D.④表示夜晚山风7.图示气流可解释“雪落高山”成因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了大量的人为热量,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局地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

读城市风示意图,完成8~9题。

8.市区和郊区相比,市区近地面( )A.气温高,气压高 B.气温高,气压低C.气温低,气压低 D.气温低,气压高9.若在图中规划布局某化工厂,为了减少城市风对市区的污染,应选择在( )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下图为2021年11月29日14时我国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图。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2课时大气运动讲义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2课时大气运动讲义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2课时 大气运动知识清单一 大气热力环流1.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近地面与高空等压面凸出方向相反等压面是指在垂直方向上气压相等的面,反映出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差异。

2.填图:在上图中A 、B 、C 三地的近地面与高空填注出高低气压。

3.绘图:在上图中短线上添加箭头标出气流的运动方向。

4.形成过程(1)B 地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高空空气聚集,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

(2)A 、C 地冷却,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两地高空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

(3)水平运动: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

知识清单二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风的形成过程 气压梯度⇒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由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做水平运动⇒风2.风形成的原因(1)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2)根本原因:地面受热不均。

3.高空中的风和近地面的风比较城市居民生活、工业与交通工具释放大量人为热,导致城区气温高于郊区。

城区空气膨胀上升,形成降雨,使城区降水多于郊区,形成“雨岛效应”。

借助手势快速判断风向如上图所示,北半球用右手定则,南半球用左手定则,手心向上,让四指指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拇指指向就是风向。

高空的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垂直;近地面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成一锐角。

任务清单一热力环流情境探究[情境] 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发明的。

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

孔明制成会漂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信息,其后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

请小组合作探究:[探究] (1)诸葛孔明发明的如此简陋的设施是怎么升空的呢?(2)孔明灯里面蕴涵着什么样的大气原理呢?提示(1)孔明灯里的空气受热后膨胀上升。

(2)热力环流。

素养凝练1.热力环流中的“高低”应用在解释相关现象和解题时,判断和运用较多的是气温、气压的关系,需特别注意下面的几种“高低”关系:2.热力环流中的等压面的判读与应用等压面是空间气压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常用来表示同一水平面上不同区域的差异。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必备知识·自主学习——新知全解一遍过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能量来源:________。

2.直接热源:______________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3.受热过程【判断】(1)地面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

( )(2)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 )【知识链接1】太阳能的优点太阳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

它资源丰富,既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为人类创造了一种新的生活形态,使社会及人类进入一个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时代。

【知识拓展】(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随纬度变化的规律纬度位置越低,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越短,被大气削弱得越少,太阳辐射作用越强;纬度位置越高,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得越多,太阳辐射作用越弱。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解释地理现象①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

理由:地势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②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太高。

理由:云层把一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到宇宙空间,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③朝霞和夕阳多为黄红色。

理由:波长较短的蓝、紫光被散射,波长较长的红光、黄光穿透大气层照射到地面。

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1.大气长波辐射:对流层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强烈吸收______长波辐射而增温,产生大气________辐射。

2.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中向下射向________的部分。

3.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把________传给地面,补偿了________损失的热量。

[特别提醒] 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大气中的一些成分对太阳辐射具有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判断】(1)水汽和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长波辐射。

( )(2)白天没有大气逆辐射。

( )【易错辨析1】大气逆辐射只存在于夜晚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2.2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3课时)(课件)高一地理课件

2.2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3课时)(课件)高一地理课件

二、风向的绘制
练一练:以北半球为例,请画出下列各点的风向北半球近Fra bibliotek面 单位:hPa
案例分析:
材料:清代黄叔璥在《台海使槎录》中,记述了台湾海峡两岸的风向差异:“内地 (福建)之风,早西晚(傍晚)东,惟台地(台湾)早东风,午西风……四时皆然。”
(1)“内地之风,早西晚东”,福建早晨吹西风傍晚吹东风的原因是什么?
以北半球为例说明高空风的形成过程
492 (hPa) 494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496
498
地转偏向力
500
一、影响风的三个力
【读图思考】对比两幅图,说出有和无地转偏向力影响时,风向的差异?
北半球高空
空气初始运动只受 一个了力的影响:水平 气压梯度力,风向与水 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一 致,与等压线垂直且由 高压吹向低压;受地转 偏向力的影响,风向开 始发生偏转,北半球高 空的风向右偏转90°, 最终风向和等压线平行。
2.比较甲、乙两地风速的大 小,并说明理由。
甲>乙,因为与乙地比较甲 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大,水 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大。
西北风 偏东风
3.在图上画出甲、乙两地的 风向。
能力提升: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
影响因素
具体作用
水平气压 冬季南北温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强;等压线密集,水平 梯度力大小 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一、影响风的三个力
想一想 摩擦力大小对风向和等压线夹角有何影响?随着海拔的升 高,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如何变化? 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夹角越大。随着海拔的升高,摩擦力减小,风 向与等压线夹角越来越小。
F1(水平气压梯度力) 北半球(高空)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第2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第2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合作 探究 攻重 难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保温作用 阳光房也称为玻璃房,是采用玻璃与金属框架搭建的全明非传统 建筑,以达到享受阳光、亲近自然的目的,阳光房是国内外追求自然, 时尚人士所推崇的建筑,阳光房为人们创造了一个舒适的氛围,即使 在严寒的天气和雨季也能够让我们享受到春天的舒适,不会感受到一 丝的寒冷。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核心素养目标 1.运用示意图、视频、模拟实验和资料,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地理 实践力) 2.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说明热力环流的原理。(地理实践力) 3.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规律,并能在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向及风力大小。 (综合思维) 4.运用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相关地理现象。(综合思维)
②影响与应用 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 是避暑的好地方。 (2)山谷风 ①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 山谷(小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盆地),使谷底(小盆地) 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小盆地)地 区不宜布局污染工业。 (3)城市热岛效应 ①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


2.风形成的原因 (1)直接原因:水__平__气__压___梯__度__力_。 (2)根本原因:地面受热不均。
3.高空中的风和近地面的风比较
类型
受力
风向
高空中 水平气压梯度力和 与等压线_平__行_
的风 地__转__偏__向__力__
图示(北半球)
近地面 水平气压梯度力、 与等压线之间成 的风 地__转__偏__向__力__、_摩__擦__力_ 一夹__角__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二课时(31张)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二课时(31张)

低压
大气水平运动
气压 降低
气压 /hpa
C’
A’
B’
高空 同一海拔


500
近地面 同一海拔

地面
高压 C

气压 升高

低压 A 气压
热 降低
高压 B 气压
冷 升高
1010
探究 等压面的变化
等压面 :把空间气压值相同的各点组合而成的面。 若地面均一且受热均匀,等压面应是平行的。
1000 1005 1010 1015 1020
为什么城市上空降水比郊区多一些?试从热力环流角度分析。
城市人口密集,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释放大量的废 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空气受热上升,易成云致雨。
【提炼整合】“一个过程、两个方向、三个关系”掌握热力环流
1.一个过程: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近地面冷 热不均
空气的垂直运动 (上升或下沉)
A
B
C
D
冷热
活动探究:巴山夜雨
“巴山夜雨”的谚语,其实是泛指多夜雨的我国西南山地,尤其因为四川 盆地多夜雨而得名。如四川盆地西部的峨眉山,平均一年中夜雨量占全年降 水量的67%。夜雨的成因与独特地形的热力差异引起的山谷风环流有关。下图 为峨眉山山谷景观。
1.在下图山谷近地面绘制“巴山夜雨”现 象发生时的等压面分布状况,并用“→” 画出气象站一侧的山谷风风向。
▋大气热力环流Atmospheric thermal circulation
地面性质不均一、受热不均匀,等压面则会发生弯曲。
• 知识链接 ·空气垂直运动
通过图片中气流的运动 方向,我们可以得知: 空气受热膨胀上升, 空气受冷收缩下沉。

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课件(第二课时)高一地理人教版

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课件(第二课时)高一地理人教版

海拔上,甲气压值大于乙
由图知:丙丁同为高空, 地 同海拔上,丙气压值大于丁 面

高压

低压
(2)关于图示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若表示海陆间的热力环流,甲地为海洋 甲白天的海洋
B.若表示山谷间的热力环流,乙地为山顶 乙白天的山顶
C.若表示特大城市的热岛环流,甲地为郊区
D.热力环流使沿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增大 减小
等压面
理想状态下,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同一海拔高度处, 气压相等,即等压面与海平面平行,大气处于稳定状态。
1000 1005 1010 1015 1020
地面
等压面
但地面的冷热不均,破坏了这个状态,引起大气的运动。
一、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读课本36页)
高空
高压
低压
近地面 地面
) 地面冷热不均。(塔中心气温高,气流上
热力环流图
升;外围气温低,气流下沉。)
外围气 温低
稻草燃 烧塔内 气温高
【例2】 下图表示甲、乙、丙、丁四地之间的热力环流。
(1)能够正确表示环流方向的是( )
A
A.甲→乙→丙→丁→甲
B.甲→丙→丁→乙→甲
C.乙→甲→丁→丙→甲
D.乙→丁→丙→甲→乙


由图知:甲乙同为近地面,同
读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3~4题。 高空<近地面
①和④<②和③
①位于④所在等压面的上方,故①<④ ②位于③所在等压面的下方,故②>③ 综上,②>③>④>①
3.图中①②③④四点的气压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D ) 大本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2课时大气热力环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2课时大气热力环

第2课时大气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一、热力环流1.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2.形成过程近地面冷热不均→气流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近地面和高空在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上下空热力环流。

如以下图所示: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风形成的过程气压梯度⇒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由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作水平运动风2.风形成的原因(1)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2)根本原因:地面受热不均。

3.高空中的风和近地面的风的比拟类型受力风向图示(北半球)高空中的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的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与等压线斜交一、判断题1.自下而上,大气层的温度和气压越来越低。

( )2.一般近地面气温高的地区,气流上升,形成低气压。

( )3.地转偏向力始终垂直于等压线,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

( ) 4.高空中的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的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 )5.决定风力大小的力有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

( )答案:1.× 2.√ 3.× 4.√ 5.×二、选择题6.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 )A.大气的水平运动B.大气的垂直运动C.热力环流D.大气的受热过程答案:C7.在热力环流中,近地面气温高的地区( )A.低空形成高气压B.高空形成低气压C.低空形成低气压D.高空气压大于低空气压答案:C8.以下海陆间热力环流示意图中,正确的选项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选D。

白天,陆地气温高,空气上升,海洋气温低,空气下沉,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夜晚,海洋气温相对较高,空气上升,陆地气温低,空气下沉,近地面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热力环流的形成【情景导入诱思】阅读材料,探究以下问题。

材料一电视剧?三国演义?第76集“火熄上方谷〞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公元234年春,诸葛亮在上方谷设伏兵,安排大将魏延诱敌深入。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第2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第2

第2课时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课程标准原文】没有明确说明。

核心素养定位1.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

(综合思维)2.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及摩擦力对风向和风速的影响。

(综合思维)3.运用气压分布示意图及有关条件判断近地面及高空的风向及风速。

(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知识体系导引1.风形成的过程地面受热不均,导致空气上升和下沉,进而使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产生了差异。

我们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作气压梯度。

只要水平面上存在气压梯度,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这个力叫作水平气压梯度力。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大气从高压区向低压区作水平运动,这就形成了风。

气压梯度风2.风形成的原因(1)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2)根本原因:地面受热不均。

3.三种作用力(北半球)(1)A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其特征是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气压区指向低气压区,决定风速,影响风向。

(2)B是摩擦力,其作用是使风速减小,其特征是始终与风向相反。

(3)C是地转偏向力,其特征是始终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不影响风速,只改变风向。

影响风的作用力4.力的作用效果(1)若只受A作用:风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气压区指向低气压区。

风速的大小与气压梯度力成正比。

(2)若只受A和C的作用,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这种现象在现实中出现在高空。

(3)当A、B、C三力共同作用时,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这种现象在现实中出现在近地面。

近地面风除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外还受摩擦力的影响,最终三力达到平衡时,风向相对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为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度为30°~45°。

借助手势快速判断风向如下图所示,北半球用右手定则,南半球用左手定则,手心向着自己,四个手指头伸直的方向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大拇指伸直的方向代表地转偏向力的方向,食指偏向大拇指的方向就代表风向。

思考为什么海上的风力往往比陆地上大?提示:海上的摩擦力比陆地上小,所受的阻力小,故海上的风力较陆地上大。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2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2)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2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2)

近地面的风
与等压线斜交
摩擦力
【思考感悟】 为什么台风在登陆后风力迅速减弱,而在海 上变化不明显?
提示:陆地上摩擦力远大于海面,台风登陆后摩擦力增大,使 风力迅速减弱。
探究一 大气受热和保温过程
问题引领 在有太阳照射时,月球表面可以达到130 ℃的高温,在没有太 阳照射时,温度下降到-180 ℃,离地球如此之近的月球与地球 的气温差异竟然这么大!
“高处不胜寒”的含义,你知道多少? “高处不胜寒”即地理上的“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其原因为 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距地面越 近,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越多,气温越高,因此对流层大气 随海拔的增加而气温降低,每上升100米,气温大约降低0.6 ℃。
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对流层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吸收长波辐射的能力很强, 大气在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后会增温。 2.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长波辐射。大气辐射大部 分向下射向地面,其方向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故称大气逆辐 射(上图C所示),其将热量传给地面,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思考感悟】 为什么城市中心区降水比郊区多一些?试从 热力环流角度解释其原因。
提示:城市中心区建筑密集,地面多硬化,吸收太阳辐射多,向 大气传送的热量也多,且城市中心区人口密集,居民生活、工 业生产和交通工具释放出大量的废热和固体小颗粒,导致城 市中心区气温高于郊区,大气多垂直上升运动;空气在上升的 过程中易与固体小颗粒凝结而成云致雨。
结合材料探究: (1)月球表面白天温度为什么高达130 ℃? (2)月球表面夜晚温度为什么低至-180 ℃? 提示:(1)月球上没有大气层,白天太阳辐射到达月球表面时 不会受到大气反射、吸收等削弱作用的影响,太阳辐射几乎 可以全部到达月球表面。 (2)月球上没有大气层,夜晚月球表面辐射强烈,没有大气对 月球表面起保温作用,温度下降速度很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1.× 2.√ 3.× 4.√ 5.×
二、选择题 6.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 ) A.大气的水平运动 B.大气的垂直运动 C.热力环流 D.大气的受热过程 答案:C
7.在热力环流中,近地面气温高的地区( ) A.低空形成高气压 B.高空形成低气压 C.低空形成低气压 D.高空气压大于低空气压
材料二 下图为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
(1)探究近地面气温与气压的关系。 (2)探究同一地区近地面气压与高空气压的关系。
(3)气流是否总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 (4)探究“火熄上方谷”与热力环流的关系。
提示:(1)近地面气温高,形成低气压,近地面气温低,形成高 气压。 (2)近地面与高空的气压状况相反。 (3)不是,水平方向上的气流总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 (4)引燃谷内干柴后,近地面气温升高,气流上升,空气上升过 程中气温下降,水汽凝结而形成降水,降水浇灭山谷中的大火。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风形成的过程
气压 梯度

水平气压 梯度力

大气由__高___气压区向__低___ 气压区作水平运动


2.风形成的原因 (1)直接原因:___水__平__气__压__梯__度__力_____。 (2)根本原因:___地__面__受__热__不__均______。
3.高空中的风和近地面的风的比较
1.热力环流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相邻地区存在气流升降运动 B.不同地区之间近地面存在冷热差异 C.同一等压面上存在气压差异 D.相邻地区的地面状况存在差异
2.图中①②③④处,气压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 1 题,热力环流是由不同地区间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
空气环流。由于冷热不均,垂直方向上产生大气运动,导致不
【对点跟踪训练】 下图为北半球近地面某气压场中的受力平衡的风向图。读 图回答 1~3 题。
1.图中数字②代表的是( )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地转偏向力 C.摩擦力 D.近地面风向 2.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方向始终与风向垂直 B.方向始终与风向相反 C.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D.由低气压指向高气压
增大
速的大小 左偏,赤道上不
偏转
下垫面越粗 糙,起伏越大, 使风速 摩擦力越大, 减小 反之越小
与其他两力共 同作用,使风向 与等压线斜交
2.不同高度的风的受力状况
风的
作用力
风的受力分析及风向(北半球)
类型 名称
方向
受力分析
风向
垂直于等压 受两力作用(水平气压
水平气压
高 梯度力 线,由高压 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 风向平
方向
大小
对风的影响
风速
风向
水平气压 梯度力
始终与等压 一般等压线
水平气压梯 垂直于等压
线垂直,由 越密集,水
度力越大, 线,由高压
高压指向低 平气压梯度
风速越大 指向低压

力越大
方向
地转 偏向力
始终与 风向垂 直
始终与 摩擦力 风向相

大小
对风的影响
风速
风向
北半球风向右
随纬度升高而 不影响风 偏,南半球风向
②判断城区与郊区 判读依据:城区是热岛,气温高。例如,上图中 Pa 高⇒PA 低 ⇒TA 高(A 地热)⇒A 为城区。 ③判断绿地与裸地 判读依据:绿地同海洋,裸地同陆地。
【对点跟踪训练】 读某地等压线剖面分布图,回答 1~2 题。
1.对图中 A、B、C、D 四点气压高低的比较正确的是( )
A.B>A>C>D

指向低压
行于等
风 地转偏 垂直于
压线
向力
风向
风的 类型
作用力
名称
方向
风的受力分析及风向
(北半球)
受力分析
风向
水平气压 梯度力 近地 地转偏 面风 向力
摩擦力
垂直于 等压线 垂直于
风向 与风向
相反
受三力(水平气压梯度
风向斜 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
力)作用
穿等压
线,由高
压吹向
低压
区分高空风与近地面风时,重点看风向是否与等压线相交。如 果相交,则为近地面风;如果不相交(与等压线平行),则是高 空风。
提示:(1)水平气压梯度力 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地转偏向力 垂直于风向 摩擦力 与风向相反 (2)北 风向右偏 近地面 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3)B 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4)海上摩擦力较陆地小。
【核心考点突破】 1.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力 大气的水平运动主要受三种力的影响: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 偏向力、摩擦力。同一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作气压 梯度,它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这个 力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三种力的特征及其对风的影响见下表。
3.若图中④减小为零,则产生的影响是( ) A.风力大小保持不变 B.风力大小明显降低 C.风向将会保持不变 D.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解析:第 1 题,图中数字②代表的是近地面风向,沿水平气压 梯度力方向向右偏,D 对。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垂 直,A 错。③是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B 错。④是摩擦力, 与风向相反,C 错。第 2 题,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始终与等压 线垂直,A 错。摩擦力方向始终与风向相反,B 错。水平气压 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C 对。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气压 指向低气压,D 错。第 3 题,若图中④减小为零,则产生的影 响是风向与等压线平行,D 对,C 错。摩擦力减小,风力会变 大,A、B 错。 答案:1.D 2.C 3.D
等压线图的判读 【典型类图示例】
【判读技巧点拨】 等压线图是等值线图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类型,它符合等值线图 的一般特征并适用等值线图的基本判读方法。 1.判断气压形式 (1)低压中心(如图中乙处):等压线呈闭合曲线,中心气压比四 周气压低(中心为上升气流)。 (2)高压中心(如图中甲处):等压线呈闭合曲线,中心气压比四 周气压高(中心为下沉气流)。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 2 课时 大气热力环流和大气的 水平运动——风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一、热力环流
1.概念 由于地面___冷__热__不__均____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 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2.形成过程 近地面__冷__近地面 和高空在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 _高__低__空___热力环流。如下图所示:
解析:第 1 题,同一等压面上的气压值相等,等压面向上凸处 气压高,向下凹处气压低。同一竖直面上,海拔越高,气压越 低,据图,B>A,A>D,B>C,D>C。故选 C。第 2 题,由于 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受热地区近地面气压低,受冷地区近地面气压高,高压处等压 面向上凸起,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陷。据图,因为 B 地温度较 低,大气冷却下沉,造成大气由 B 向 A 运动;因为 D 地气压 高于 C 地,大气由 D 向 C 运动;故选 C。 答案:1.C 2.C
同地区同一高度上的气压差异,从而又产生水平方向上的大气
运动,因此热力环流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冷热
差异。第 2 题,垂直方向上,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②地空气
下沉,而①地空气上升,所以②地比①地气压高。
答案:1.B 2.B
等压面图的判读 【典型类图示例】
【判读技巧点拨】 1.等压面图的基本规律 (1)随着海拔的升高,等压面数值越来越小,如图甲中等压面数 值①>②>③。 (2)地面冷热均匀时,等压面与地面平行,即与等高面一致,如 图甲。 (3)地面冷热不均时,等压面发生弯曲,如图乙和图丙。 (4)高压处的等压面向高空凸,如图丙中 B、C 处;低压处的等 压面向近地面凸,如图丙中 A、D 处。
(2)判断近地面的气温高低 判读依据:近地面温压相反,如 Pa 高⇒PA 低⇒TA 高,Pb 低⇒PB 高⇒TB 低(A 地热,B 地冷)。 (3)判断下垫面性质 ①判断陆地与海洋、季节或月份 判读依据:夏季热,陆地比海洋更热,形成低压;冬季冷,陆 地比海洋更冷,形成高压。 例如,若上图为北半球 7 月份图⇒北半球为夏季⇒近地面气压 低的为陆地,则 Pa 高⇒PA 低⇒A 为陆地,B 为海洋;若图中 B 为陆地,则 Pb 低⇒PB 高⇒TB 低⇒陆地冷,为冬季⇒为南半球 7 月份或北半球 1 月份。
B.A>D>C>B
C.B>A>D>C
D.B>D>A>C
2.对 A、B、C、D 之间的大气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 A.因为 B 地温度较高,造成大气由 B 向 A 运动 B.因为 B 地温度较高,大气受热膨胀上升 C.因为 D 地气压高于 C 地,大气由 D 向 C 运动 D.垂直方向上,大气由 D 运动到 A
答案:C
8.下列海陆间热力环流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 D。白天,陆地气温高,空气上升,海洋气温低,空 气下沉,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海洋气温相对较高, 空气上升,陆地气温低,空气下沉,近地面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热力环流的形成 【情景导入诱思】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电视剧《三国演义》第 76 集“火熄上方谷”讲述了这 样一个故事:公元 234 年春,诸葛亮在上方谷设伏兵,安排大 将魏延诱敌深入。当司马懿等人追进上方谷时,山上士兵即投 下石块堵塞谷口,同时引燃谷内干柴。刹那间,上方谷硝烟弥 漫,火海一片。正当司马懿父子以为必死无疑时,天空竟然乌 云密布,接着就下起大雨,司马懿感谢苍天保佑,趁机逃脱。 该战十分惨烈,打扫战场时发现四周山顶覆盖着未烧尽的衣服 和草木灰。诸葛亮叹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