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试题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中药炮制学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药炮制的理论依据是()A 现代科学理论B 中医基础理论C 中医中药理论D 辩证论治的理论体系2 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是()A 五十二病方B 雷公炮炙论C 炮炙大法D 修事指南3 为使矿物药质脆易碎,便于调剂和制剂,多采用()A 炒法B 炙法C 煅法D 提净法4 须挖去毛的药物是()A 枇杷叶B 金樱子C 骨碎补D 鹿茸5 一般炮制品的含水量,宜控制在()A 3%~6%B 15%C 7%~13%D 25%以下6 炒后产生止血作用的是()A 荆芥B 地榆C 槟榔D 白茅根7 麸炒时,每100公斤药物用麸()A 5公斤B 20~25公斤C 30公斤D 10~15公斤8 制何首乌常用的辅料是()A 生姜汁B 甘草汁C 黑豆汁D 炼蜜9 山茱萸的炮制方法是()A 酒蒸法B 清蒸法C 水蒸法D 醋蒸法10 清上焦实热,宜选用()A 大黄B 醋大黄C 熟大黄D 酒大黄二配伍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A 极薄片B 薄片C 厚片D 段E 丝1 白芍宜切(薄片)2 大黄宜切(厚片)3 麻黄宜切(段)4 陈皮宜切(丝)5 黄柏宜切(丝)A 清热,凉血,止血,生津B 养阴清热,凉血生津C 滋阴补血,益精填髓D 凉血止血E 补血止血6 地黄(B)7 熟地(C )8 鲜地黄(A )9 生地炭(D )10 熟地炭(E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山楂的炮制规格有()A 山楂B 炒山楂C 焦山楂D 山楂炭E 麸炒山楂2 炒焦是将药物炒至:()A 表面焦黄色B 表面焦褐色C 内部颜色加深D 内部焦褐色E 有焦香气味3 马钱子的炮制目的是:()A 降低毒性B 缓和药性C 质地变脆,宜于粉碎D矫嗅矫味 E 便于除去绒毛4 下列哪些炮制过程直接影响临床疗效:()A 净制B 切制C 原药材质量D 辅料炮制E 加热炮制5 有效成分为苷类的中药,常采用哪些方法炮制以杀酶保苷:()A 炒黄B 蒸法C 煮法D 煅法E 燀法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炮制:指与火有关及一些更广泛的加工处理药物的方法2复制法:净选后的药物加入一种或数种辅料,按规定操作程序,反复炮制的方法。
中药炮制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药炮制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药炮制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药效B. 降低毒性C. 便于储存D. 以上都是2. 下列哪项不是中药炮制的基本方法?A. 炒B. 炖C. 蒸D. 煮3. 中药“三黄”指的是哪三种药材?A. 黄连、黄芩、黄柏B. 黄芪、黄精、黄芩C. 黄连、黄芪、黄柏D. 黄芩、黄精、黄柏4. 以下哪种药材需要经过炮制才能使用?A. 当归B. 人参C. 附子D. 甘草5. 中药炮制中的“炙”法通常指的是什么?A. 炒制B. 烘烤C. 蒸制D. 煮制6. 下列哪种药材炮制后可以增强其补益作用?A. 柴胡B. 黄连C. 黄芪D. 薄荷7. 中药炮制中“煅”法的目的是什么?A. 去杂质B. 增强药效C. 降低毒性D. 改变药性8. 下列哪项不是中药炮制的基本原则?A. 根据药材性质选择炮制方法B. 严格按照炮制程序操作C. 炮制过程中药材不可接触铁器D. 炮制后药材颜色越深越好9. 中药炮制中的“水飞”法主要用于处理哪类药材?A. 根茎类B. 矿物类C. 果实类D. 花类10. 下列哪种药材在炮制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火候?A. 肉桂B. 麻黄C. 地黄D. 乌头答案:1. D2. B3. A4. C5. B6. C7. C8. D9. B10. 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中药炮制中常用的辅料包括哪些?A. 黄酒B. 醋C. 盐水D. 蜂蜜E. 所有以上12. 下列哪些药材在炮制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A. 附子B. 何首乌C. 人参D. 乌头E. 所有以上13. 中药炮制的目的包括哪些?A. 降低药物毒性B. 增强药效C. 便于储存和运输D. 改善药材外观E. 以上都是14. 下列哪些属于中药炮制的常用方法?A. 炒B. 煅C. 炙D. 蒸E. 所有以上15. 中药炮制中“九蒸九晒”法通常用于哪种药材?A. 地黄B. 何首乌C. 黄精D. 人参E. 黄芪答案:11. E12. E13. E14. E15. B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6. 中药炮制过程中,所有药材都可以接触铁器。
(完整版)中药炮制学习题
《中药炮制学》练习题一、A型题:1.提出雷公炮炙十七法的是A.雷敩B.陶弘景C.缪希雍D.陈嘉谟E.李时珍2.提出三类分类法的是A.陈嘉谟B.陈师文C.张仲景D.王好古E.张元素3.中药发展史上,第一部具有炮制规范性要求的书是A.神农本草经B.备急千金要方C.新修本草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E.汤液本草4.第一部炮制专著是A.神农本草经B.本草经集注C.肘后备急方D.雷公炮炙论E.炮炙大法5.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是A.汉代B.唐代C.宋代D.元、明代E.清代6.葛可久的《十药神书》提出了A.炮制解毒理论B.净制理论C.炭药止血理论D.归经理论E.以上都不是7.《修事指南》的作者是A.李时珍B.张仲岩C.陈嘉谟D.张仲景E.陶弘景8.提出生熟异用学说的人是A.孙思邈B.张仲岩C.陈嘉谟D.张仲景E.陶弘景9.提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的作者是A.缪希雍B.张仲岩C.陈嘉谟D.张仲景E.陶弘景10.中药炮制的理论依据是A.中医中药理论B.五行学说C.藏象学说D.现代医药理论E.归经理论11.炮制品种的扩大应用时期是A.元代B.明代C.清代D.梁代E.现代12.苍术炮制后,燥性降低的原因是A.挥发油含量降低B.苍术酮含量降低C.皂苷含量降低D.生物碱含量降低E.以上都不是13.下列那味药炮制后,可矫臭矫味A.珍珠 B.远志 C.乌梅D.九香虫E.桑螵蛸14.有效成分为挥发油的药物,不宜采用的炮制方法为A.净制B.水浸泡 C.加热炮制 D.阴干 E. 抢水洗15.具有通血脉、行药势、散寒、矫味矫臭作用的辅料是A.醋B.生姜汁C.酒D.甘草汁E.蜜16.教材采用的分类方法是A.三类分类法B.五类分类法C.工艺与辅料相结合的分类法D.以药用部位来源属性分类法E.雷公炮炙十七法17.一般工具书采用的分类方法是A.炮制方法与药用部位相结合B.工艺与辅料相结合C.五类分类法D.三类分类法E.以药用部位进行分类18.下列药物中需用烫法去毛的是A.枇杷叶B.石韦C.骨碎补D.金樱子E.鹿茸19.“饮片”一词最早见于A.本草纲目B.雷公炮炙论C.炮炙大法D.武林旧事E.本草从新20.含芳香挥发性成分的药材,其人工干燥温度最高不超过A.100℃B.8O℃C.50℃D.35℃E.25℃21.常用手捏法检查水处理软化效果的药物是A.白芍B.大黄C.山药D.白术E.延胡索22.产生翘片的原因是A.切制技术不良B.饮片外部含水过高C.饮片内部含水过高D.刀具不锋利E.贮藏不当23.芳香性药物宜采用下列哪一种方法处理A.烈日曝晒B.明火烘焙C.浸泡软化D.宽水漂洗E.喷淋软化24.旋转式切药机不适于切制下列哪一类药材A.薄荷B.半夏C.槟榔D.延胡索E.枳实25.极薄片的厚度为A.0.5mm以下B.1~2mm C.2~3mm D.2~4mm E.5~10mm26.制龟甲指的是A.砂烫龟甲B.砂烫醋淬龟甲C.水泡龟甲D.砂烫酒淬龟甲E.酒炙龟甲27.蛤粉炒法适用的药物是A.胶类药材B.动物类药材C.树脂类药材D.矿物类药材E.贝壳类药材28.固肠止泻宜选用A.生苍术B.麸炒苍术C.焦苍术D.土炒苍术E.米泔浸苍术29.下列药物用中火加工炮制的是A.炒苍耳子B.炒芥子C.炒槟榔D.炒莱菔子E.炒牵牛子30.下列药物中常用米炒法炮制的有A.斑蝥B.九香虫C.蕲蛇D.人参E.栀子31.干姜砂炒制得的炮制品为A.干姜B.煨姜C.炮姜D.姜炭E.生姜32.下列药物要求炒爆花的是A.炒麦芽B.炒芥子C.炒王不留行D.炒薏苡仁E.炒槟榔33.山楂炒后缓和药性,是其中何类成分减少的结果A.氨基酸B.生物碱C.挥发油D.有机酸E.鞣质34.醋柴胡的炮制作用是A.增强疏肝止痛作用B.抑制升浮之性,增强清肝退热截疟作用C.增强止痛作用D.缓和升散之性,增强疏肝止痛作用E.以上都不是35.炙法中先拌辅料后炒药操作的药物有A.醋乳香B.盐知母C.蜜麻黄D.醋没药E.油炙淫羊藿36.炙法中多用文火,下列药物操作时应用中火的是A.知母B.杜仲C.甘草D.柴胡E.补骨脂37.盐炙药物时,每l00kg中药,用食盐A.lkg B.2~3kg C.5kg D.8~10kg E.15kg38.蜜炙后主要目的为矫味免吐的药物是A.麻黄B.马兜铃C.甘草D.瓜蒌E.款冬花39.若蜜浓稠不能与药物拌匀时,可以A.增加用蜜量B.加适量开水稀释C.加适量冷水稀释D.加适量冷开水稀释E.减少药量40.蜜炙药物时,一般用量为A.10%B.20%C.25%D.15%E.40%D. 缓和药性E.减少副作用41.下列哪味药物采用先炒药后加盐水的方法炮制A.补骨脂B.益智仁C.续断D.黄柏E.知母42.盐炙药物时,加水溶化食盐时,一般加水量应为食盐的A.2~3倍B.4~5倍C.6~7倍D.8~9倍E.10倍43.煅石膏的炮制目的是A. 降低寒性B.消除副作用C.增强收敛生肌作用D.增强散瘀止痛作用E.矫臭矫味44.下列药物宜用扣锅煅法炮制的是A.泽泻 B.乳香C.灯心草 D.蒲黄 E.干姜45.下列矿物药临床上一般不生用的是A.白矾B.石膏C.代赭石D.炉甘石 E.石决明46.干漆采用扣锅煅法制炭后可A.降低毒性B.产生止血作用C.增强止血作用D.收敛止泻E.清热利水47.桑螵蛸的炮制方法是A.清蒸法B.酒蒸法 C.水煮法 D.煅炭E.醋蒸法48. 黄芩软化的最佳方法是A.蒸半小时B.煮半小时C.蒸10分钟D.少泡多润 E.减压浸润49.只用白矾炮制的半夏是A. 生半夏B. 清半夏C. 姜半夏D. 法半夏E. 半夏曲50.炮制法半夏所用辅料为A.甘草、白矾 B. 甘草、生姜 C. 生姜、白矾 D. 白矾、石灰E. 甘草、石灰51.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A.温度0~4℃相对湿度50~60%B.温度25℃相对湿度50~60%C.温度30~37℃相对湿度70~80%D.温度<60℃相对湿度70~80%E. 温度30~37℃相对湿度50~60%52.发芽法要求药物的发芽率不低于A.60%B.75%C.85%D.90%E.100%53.朱砂采用下列何种方法炮制A.明煅B.豆腐制C. 水飞D.煅淬E.碾捣54.蜈蚣常用的炮制方法为A.炒黄B.炒焦 C. 复制法D.烘焙法E.土炒55.水飞法主要适用于A.不溶于水的矿物药B.植物药C.易溶于水的矿物药D.贝壳类药物E.化石类药物二、B型题:1.现将与火有关的炮制方法称为A.炮制B.修治C.修制D.炮炙E.修事2.能涵盖所有炮制方法的称谓是A.炮制B.修治C.修制D.炮炙E.修事3.首次对中药炮制方法进行总结的是A.陶弘景B.李时珍C.孙思邈D.缪希雍E.张仲岩4.白芍切片后曝晒呈A.红色B.绿色C.黑褐色D.白色E.黄棕色5.槟榔切片后曝晒呈A.红色B.绿色C.黑褐色D.白色E.黄棕色6.黄芩用冷水润软切片晒干呈A.红色B.绿色C.黑褐色D.白色E.黄棕色7.骨碎补去毛采用什么方法A.刷去毛B.刮去毛C.烫去毛D.撞去毛E.挖去毛8.检查独活的软化程度,应采用A.弯曲法B.指掐法C.穿刺法D.手捏法9.检查大黄的软化程度,应采用A.弯曲法B.指掐法C.穿刺法D.手捏法10.检查白芍的软化程度,应采用A.弯曲法B.指掐法C.穿刺法D.手捏法11.检查泽泻的软化程度,应采用A.弯曲法B.指掐法C.穿刺法D.手捏法12. 宜采用先炒药后加蜜水拌炒的药物是A.车前子B.百合C.乳香D.金樱子E.黄柏13.宜采用先炒药后加盐水拌炒的药物是A.车前子B.百合C.乳香D.金樱子E.黄柏14.宜采用先加蜜拌润再炒的药物是A.车前子B.百合C.乳香D.金樱子E.黄柏15.枇杷叶蜜炙时,药物与炼蜜的比例为A.100:5B.100:20C.100:25D.100:15E.100:10三、C型题:1.具有矫味矫臭作用的辅料是A.黄酒B.米醋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2.能够引药入肝的辅料是A.黄酒B.米醋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3.炮制品应遵循的法规是A.中国药典B.炮制规范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4.当归常用的炮制方法有A.醋炙B.酒炙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5.黄连常用的炮制方法有A.醋炙B.酒炙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6.香附常用的炮制方法有A.醋炙B.酒炙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7.蟾酥酒制的目的是A.便于粉碎B.增强疗效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8.甘遂醋制的目的是A.便于粉碎B.增强疗效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9.先加定量的酒拌匀闷润至吸尽后,再用文火炒干的药物是A.大黄B.牛膝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10.既可酒炙又可醋炙的药物是A.大黄B.牛膝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11.治疗脾胃虚弱宜选用A.生甘草B.蜜炙甘草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可12.治疗咽喉肿痛宜选用A.生甘草B.蜜炙甘草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可13.杜仲饮片类型有A.丝B.块C.两者皆有D.两者皆无14.厚朴饮片类型有A.丝B.块C.两者皆有D.两者皆无15.菟丝子的炮制方法有A.盐炙B.炒黄C.两者皆可D.两者皆不可16.砂仁的炮制方法有A.盐炙B.炒黄C.两者皆可D.两者皆不可17.黄芩蒸制的目的是A.破坏酶,保存苷B.便于软化切片C.两者皆有D.两者皆无18.天麻蒸制的目的是A.破坏酶,保存苷B.便于软化切片C.两者皆有D.两者皆无四、X型题:1.为杀酶保苷,常采用的炮制方法有[ABCD]A.炒法B.蒸法C.煮法 D. 烘法E.泡法2.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主要有[ABCDE]A.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B.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C.炮制对药物归经的影响D.炮制对药物毒性的影响E.炮制对补泻的影响3.能够影响药性的辅料有[ABCDE]A.黄酒B.食醋C.生姜汁D.黑豆汁E.胆汁4.去心是指除去药材的[AD]A.胚芽B.韧皮部C.胚乳D.木质部E.以上都不是5.其他加工的方法包括[ABD]A.碾捣B.拌衣C.去心D.揉搓E.水选6.筛选的主要目的有[ABE]A.除去杂质B.除去辅料C.除去非药用部位D.除去败片E.大小分档7.下列哪种药物宜切厚片[ABCE]A.甘草B.大黄C.苍术D.当归E.茯苓8.下列药物中宜切成段是有[ABCDE]A.小蓟B.薄荷C.白茅根D.麻黄E.怀牛膝9.白术炮制时可采用炮制方法有[AC]A.土炒 B. 米炒 C. 麸炒D.砂炒E.蛤粉炒10.下列药物炮制时用中火加工的是[ACDE]A.炒乳香B.煅血余炭C.米炒斑蝥D.炒苍耳子E.焦栀子11.可用砂炒法炮制的药物有[BCE]A.蜈蚣B.穿山甲C.刺猬皮D.鳖甲E.乌梢蛇12.下列药物炮制时不宜用武火炒炭的有[BCE]A.大黄炭B.荆芥炭C.蒲黄炭D.血余炭E.槐花炭13.以下常用醋炙法炮制的药物有[ADE]A.莪术B.巴戟天C.益智仁D.青皮E.延胡索14.常用酒炙法炮制的药物有[ABCE]A.大黄B.乌梢蛇C.香附D.九香虫E.常山15.炙法中先炒药后加辅料操作的药物有[ABCDE]A.醋艾叶炭B.蜜百合C.盐知母D.醋乳香E.酒五灵脂16.蜜炙的注意事项有[ABCD]A.火力宜小,以免焦化B.时间稍长,尽量除去水分C.炼蜜过于粘稠,可加适量开水稀释D.炼蜜不宜过老E.炙后立即密闭贮存17.研究表明,苦杏仁燀制的工艺为[ABCDE]A.沸水投药B.用水量应是药材的10倍以上C.煮烫时间5分钟D.及时干燥E.簸去种皮。
中药炮制学考卷
中药炮制学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中药炮制的目的是()A. 去除杂质,纯净药物B. 降低毒性,保证安全C. 改变药性,增强疗效D. 所有上述内容A. 浸泡B. 漂洗C. 润制D. 煮制A. 黄连B. 枳壳C. 苍耳子D. 牡丹皮A. 山楂B. 栀子C. 丹参D. 麦芽A. 艾叶B. 益母草C. 知母D. 红花A. 黄芪B. 当归C. 肉桂D. 玄参A. 何首乌B. 黄芩C. 狗脊D. 芡实A. 川乌B. 草乌C. 大黄D. 附子A. 半夏B. 天南星C. 白附子D. 所有上述药材A. 麦芽B. 红曲C. 延胡索D. 薄荷11. 中药炮制中,常用的辅料有()A. 酒B. 醋C. 盐D. 所有上述内容A. 桔梗B. 甘草C. 黄芪D. 百部A. 厚朴B. 藿香C. 桂枝D. 半夏A. 牛黄B. 羚羊角C. 芒硝D. 雄黄A. 炒制时火力要均匀B. 煮制时水量要充足C. 润制时药材要堆放整齐D. 炙制时温度要尽量高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中药炮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中药炮制的基本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水处理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炒制法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炙法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蒸法分为________、________。
22. 煮法分为________、________。
23. 复制法常用的辅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发酵法常用的菌种有________、________。
25. 中药炮制过程中,要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 中药炮制所包括的炮制方法是指:A. 草药烘干的方法B. 中药的制成过程C. 草药的种植与采摘D. 草药加工的过程答案:D2. 中药炮制的目的是:A. 增加中药的药效B. 增加中药的市场价值C. 简化中药配方D. 延长中药保质期答案:A3. 下列哪种炮制方法常用于提高中药的通透性和药效:A. 煎煮法B. 烘干法C. 蒸汽煮法D. 晒干法答案:C4. 中药炮制中,煅炼的主要目的是:A. 除去杂质B. 提高药材的纯度C. 提高饮片的医疗价值D. 去除中药的毒性答案:B5. 中药炮制中,下列哪种方法适用于提高中药的稳定性:A. 曝晒法B. 浸泡法C. 煨沸法D. 蒸汽煮法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4分,共20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选A,错误的请选B。
1. 中药炮制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中药的药效和市场价值。
答案:A2. 蒸汽煮法是一种常用的中药炮制方法。
答案:A3. 中药炮制中的煅炼主要是为了去除中药的毒性。
答案:B4. 浸泡法是一种提高中药药材的稳定性的方法。
答案:B5. 中药的炮制方法主要是通过对中药材加工处理来提高药效。
答案:A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要介绍中药炮制的原理和方法。
答案:中药炮制是指对中药材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处理,以提高其药效和稳定性。
其原理是通过改变中药材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药效成分更易释放和吸收,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常用的炮制方法包括煎煮、烘干、蒸汽煮、煅炼等。
其中,煎煮法适用于提取水溶性药效成分,烘干法适用于去除水分,蒸汽煮法适用于提高通透性和药效,煅炼适用于提高药材的纯度。
2. 中药炮制方法对中药的药效有何影响?答案:中药炮制方法可以改变中药材的物理、化学性质,从而影响中药的药效。
例如,煎煮法能有效提取出水溶性成分,增加药效;蒸汽煮法可以提高中药的通透性,使药效成分更易释放和吸收;煅炼则能提高中药材的纯度,增加药效。
中药炮制学试题含参考答案
中药炮制学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关于制首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等作用增强B、游离蒽醌增多,通便力提高C、制首乌用的辅料是黑豆D、成品色泽为黑褐色或棕褐色正确答案:B2、安全标志分为禁止标志、()、命令标志和提示标志四类A、防水标志B、警告标志C、以上都是D、防火标志正确答案:B3、快速发酵法的优势不包括A、耗工少B、出品率高C、易老化D、周期短正确答案:C4、下列哪味药物采用先炒药后加盐水的方法炮制A、补骨B、续断C、黄柏D、益智正确答案:C5、炒炭止血的药物是A、麻黄B、紫苏C、防风D、荆芥正确答案:D6、炮制用辅料的好处是A、不与主药起反应B、不影响主药的吸收与含量测定C、不影响主药的释放D、影响主药的疗效正确答案:D7、炮制后可改变药性,扩大药物用途的是()A、法半夏B、胆南星C、姜半夏D、制南星正确答案:B8、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在于A、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B、规范企业的行为C、规范劳动者行为D、规范劳动力市场正确答案:A9、需要去皮壳取仁的中药是A、草果B、杜仲C、厚朴D、枸杞正确答案:A10、自然铜煅淬后A、增强收敛生肌作用B、增强收湿止痒作用C、增强散瘀止痛作用D、缓和药性正确答案:C11、中药炮制的理论依据是A、现代医药理论B、五行学说C、藏象学说D、中医中药理论正确答案:D12、要求去栓皮并盐炙的是()A、杜仲、黄柏B、黄柏、知母C、杜仲、肉桂D、黄柏、厚朴正确答案:A13、《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试行)》规定,动物类药物中所含的附着物、腐肉、和非药用部位不得超()。
A、0.03B、0.04C、0.02D、0.05正确答案:A14、蒸制熟地的质量标准是质地柔软易切。
A、色黑如漆、味甘如饴B、外表黑色、内部棕黄色C、质变柔润、色褐D、质地柔软易切正确答案:A15、炒炭止血的药物是A、麻黄B、荆芥C、防风D、紫苏正确答案:B16、净制设备有A、干式表皮清洗机B、循环水洗药机C、以上都是D、洗药池正确答案:C17、麸炒时,麦麸一般用量为每药物,用麦麸A、10~15公斤B、30公斤C、5公斤D、20~25公斤正确答案:A18、炒炭的主要目的是A、止血B、止呕C、止泻D、止痛正确答案:A19、蒲黄炒炭应用中火炒至A、焦黄色B、表面焦黑色,内部深黄色C、棕褐色D、黑色正确答案:C20、杜仲盐炙的炮制要求是()A、文火炒干B、中火炒至断丝而不焦C、中火炒至黑褐色D、火炒至焦黑色正确答案:B21、生产中关于防暑措施不正确的是A、给患者和含盐清凉饮料或含食盐0.1%~0.3%的凉开水,并让病人服些人丹或十滴水B、迅速将中暑者扶起,并用凉水冲洗C、病人晕倒,可用手指掐压病人的人中穴或针刺十指指尖的十宣穴。
中药炮制试题库含答案
中药炮制试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79题,每题1分,共79分)1.黑豆汁蒸何首乌的目的是()A、改变药性B、降低毒性C、增强疗效D、缓和药性正确答案:A2.宜用中火炒黄的是A、槟榔B、芥子C、苍耳子D、牵牛子正确答案:C3.闷煅法是指将药材生品在()条件下煅烧成炭的方法A、高温缺氧B、充足氧气C、零摄氏度D、低温正确答案:A4.阿胶宜切成A、直片B、块C、段D、斜片正确答案:B5.药物发酵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A、40%~50%B、30%~40%C、80%~90%D、70%~80%正确答案:D6.桃仁的炮制方法A、煨法B、煮发C、蒸发D、燀制法正确答案:D7.款冬花来源于A、忍冬科B、桃金娘科C、菊科D、茄科正确答案:C8.只用白矾炮制的半夏是A、生半夏B、姜半夏C、清半夏D、法半夏正确答案:C9.转炉煅中转锅为()腔体,置于炉体中A、正方形B、长方形C、圆柱形D、圆形正确答案:C10.制龟甲指的是A、砂烫醋淬龟甲B、水泡龟甲C、砂烫酒淬龟甲D、砂烫龟甲正确答案:A11.燀桃仁呈扁长卵形,表面呈淡黄白色,一端尖,中间膨大,另端钝圆而偏斜,边缘薄,有油质。
气微香、味()A、微苦B、微甜C、微涩D、微甘正确答案:A12.具有解毒、除湿、利关节之功,善治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而致肢体拘挛的药物是A、鱼腥草B、蒲公英C、土茯苓D、败酱草正确答案:C13.羌活的性味是()A、辛、苦、温B、辛、咸、温C、辛、涩、温D、辛、甘、温正确答案:A14.包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A、保证外包装干净,无破损B、包装摆放整齐,按照规格包装C、有破损和污渍的包装应报废D、以上都正确正确答案:D15.有“呕家圣药”之称的药物是A、辛夷B、升麻C、生姜D、柴胡正确答案:C16.缪希雍所撰炮制专著的名称为()A、修事指南B、证类本草C、雷公炮炙论D、炮炙大法正确答案:D17.朱砂采用下列何种方法炮制A、水飞B、煅淬C、明煅D、豆腐制正确答案:A18.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是A、唐代B、宋代C、汉代D、元、明代正确答案:D19.净制设备有A、循环水洗药机B、干式表皮清洗机C、洗药池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20.山茱萸的性味是()A、甘、涩、温B、甘、涩、平C、酸、甘、温D、酸、涩、微温正确答案:D21.哪一项不是阿胶珠的成品形状()A、外表焦褐色B、质松脆C、圆球形D、外表灰白色正确答案:A22.山楂炒后缓和药性,是其中何类成分减少的结果A、无机盐B、挥发油C、有机酸D、糖类正确答案:C23.只用白矾炮制的半夏是A、生半夏B、法半夏C、姜半夏D、清半夏正确答案:D24.蛤粉炒时,每药物用蛤粉A、20~25公斤B、50公斤C、10~20公斤D、30~50公斤正确答案:D25.闷煅法的操作特点是A、密闭缺氧化B、一次性煅透,中间不得停火C、高温煅至黑色D、煅至红透,趁热进行,反复操作正确答案:A26.醋炙法中,米醋的常用量为A、10%~20%B、20%~30%C、10%~15%D、40%~50%正确答案:B27.下列药物用中火加工炮制的是()A、炒苍耳子B、炒莱菔子C、炒槟榔D、炒芥子正确答案:A28.发酵的最佳温度是A、13~18℃B、20~27℃C、18~25℃D、30~37℃正确答案:D29.下列选项中属于职业道德作用的是A、增强企业员工的独立性B、决定企业的经济效益C、增强企业的离心力D、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正确答案:D30.内包装材料核查时,样品检验结束应及时开具()A、检验依据B、检验报告单C、检验合格单D、检验证明正确答案:B31.()是指劳动法的各项具体劳动法律制度的构成和相互关系A、劳动法的原则B、劳动法的渊源C、劳动法的内容D、劳动法的体系正确答案:D32.生产中关于防暑措施不正确的是A、给患者和含盐清凉饮料或含食盐0.1%~0.3%的凉开水,并让病人服些人丹或十滴水B、病人晕倒,可用手指掐压病人的人中穴或针刺十指指尖的十宣穴。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药炮制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中药的种植与采集B. 中药的加工与炮制C. 中药的鉴定与应用D. 中药的化学成分分析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中药炮制的目的?A. 降低毒性B. 增强疗效C. 改变药性D. 增加药物的美观度答案:D3. 中药炮制中的“炒”法主要起到什么作用?A. 杀菌消毒B. 增强药性C. 降低毒性D. 改善口感答案:B二、填空题1. 中药炮制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安全、有效、经济2. 中药炮制中的“炙”法是指将药材与_________共同加热处理。
答案:液体辅料三、简答题1. 简述中药炮制中“蒸”法的特点及其应用。
答:中药炮制中的“蒸”法是利用水蒸气对药材进行加热处理的方法。
其特点包括温度均匀、加热时间短、能较好地保留药材的有效成分。
此法常用于处理需要软化、去毒或增强药效的药材。
2. 阐述中药炮制中“炒”法的分类及其各自的作用。
答:“炒”法在中药炮制中分为清炒、拌炒、炒炭等几种。
清炒主要用于去除药材的腥味或异味,拌炒则是在炒制过程中加入其他辅料以增强药效,炒炭则是使药材表面炭化,以止血或收敛。
四、论述题1. 论述中药炮制学在现代中医药发展中的重要性。
答:中药炮制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药材的加工处理,能够提高药材的疗效,降低或消除药材的毒副作用,改善药材的药性,使其更适合临床应用。
在现代中医药发展中,炮制学不仅有助于提升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且对于中药的标准化、国际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五、案例分析题1. 某患者因长期服用含有马钱子的中药,出现了中毒症状,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炮制改进措施。
答:马钱子含有剧毒成分,长期服用可能导致中毒。
可能的原因包括炮制不彻底、剂量控制不当等。
改进措施包括:加强马钱子的炮制过程,确保毒性成分被有效降低;严格控制马钱子的用量,避免超量使用;在临床应用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症状变化,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中药炮制技术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中药炮制技术试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宜用明煅法炮制的药材是 ( )A、炉甘石B、自然铜C、磁石D、牡蛎E、棕榈正确答案:D2、制法半夏时每 100kg 半夏,所用甘草、石灰的量分别是 ( )A、15kg 、 20kgB、10kg 、 15kgC、20kg 、 15kgD、15kg 、 15kgE、15kg 、 10kg正确答案:E3、炮附片的作用是()A、温经止痛B、散寒止痛C、回阳救逆D、温肾暖脾E、祛风除湿正确答案:D4、姜炙作用为()A、增强滋阴降火作用B、增强润肺止咳作用C、增强活血止痛作用D、增强和胃止呕作用E、增强活血通络作用正确答案:D5、炮制研究表明,丹皮炒炭后()A、丹皮酚含量上升,鞣质含量下降,苯并(o)芘含量不变B、上述研究结果只是理论推测C、丹皮酚含量不变,鞣质含量及苯并(Q)芘含量均没有明显变化D、丹皮酚含量下降,鞣质含量不变,苯并(Q)芘含量下降E、丹皮酚含量下降,鞣质含量上升,苯并(d)芘含量增加正确答案:D6、马钱子粉含士的宁应为()A、0.78%~0.82%B、1.20%~2.20%C、>0.2%D、<0.15%E、3.0%正确答案:A7、荆芥生用善于()A、祛风解表B、止血止泻C、清热解毒D、健脾燥湿E、活血化瘀正确答案:A8、具有固肠止泻作用的炮制品是()A、制苍术B、生苍术C、焦苍术D、麸炒苍术E、土炒苍术正确答案:C9、黄柏炭的炮制作用是 ( )A、引药上行,升提药力,清血分湿热B、清湿热之中兼具涩性,产生止血作用C、引药入肾,增强泻相火、退虚热的作用D、苦寒性强,偏于泻火解毒,清热燥湿E、缓和苦寒药性,增强清热止呕作用正确答案:B10、滑石粉能()A、清热利湿、化痰软坚B、温中和胃、涩肠止泻C、祛痰杀虫、收敛燥湿D、清热解暑、利尿E、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正确答案:D11、“极令净洁”的提出者是()A、李时珍B、张仲景C、陈嘉谟D、张仲岩E、吴仪络正确答案:B12、土炒白芍的炮制目的是 ( )A、借土气入脾,增强柔肝和脾、止泻作用B、降低酸寒之性,善于和中缓急C、药性稍缓,以养血敛阴为主D、入肝收敛,可敛血止血,疏肝解郁E、切片便于煎煮,擅于养血敛阴,平抑肝阳正确答案:A13、矿物类药物煅淬的主要目的是()A、矫臭矫味B、增强收敛作用C、增强活血止痛作用D、便于服用E、利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正确答案:E14、豆腐能()A、祛痰杀虫、收敛燥湿B、缓和药物的燥性、吸附油脂C、清热解暑、利尿D、具有沉淀与吸附作用E、加热后温度高传热快使坚硬的药物炒后质地松脆正确答案:D15、灯心制炭 ( )A、收敛固涩B、降低毒性C、降低咸寒之性D、凉血止血E、平肝止血正确答案:D16、需采用挖去毛以清除毛核的药物是()A、金樱子B、石韦C、骨碎补D、枇杷叶E、鹿茸正确答案:A17、既可炒黄又可盐制的是()A、槐米B、紫苏子C、薏苡仁D、赤芍E、胡芦巴正确答案:E18、山茱萸的炮制方法是 ( )A、水煮法B、煅炭法C、醋蒸法D、酒蒸法E、清蒸法正确答案:D19、通过醋炙,有助于引药入肝的药物是()A、白术B、柴胡C、黄柏D、桑白皮E、枳壳正确答案:B20、牡蛎煅制 ( )A、平肝止血B、降低咸寒之性C、收敛固涩D、降低毒性E、凉血止血正确答案:C21、传统炮制理论认为药物经醋制后可引药入()A、胃经B、肺经C、脾经D、肝经E、心经正确答案:D22、郁金、枳壳切制前采用的水处理方法为()A、泡法B、浸润法C、淋法D、淘洗法E、漂法正确答案:B23、附子理中丸()A、炮姜B、姜黄C、干姜D、姜炭E、生姜正确答案:A24、禾本科植物稻的种仁()A、稻米B、滑石粉C、蛤粉D、朱砂E、麦麸正确答案:A25、药品零售企业必须配备与其经营品种相适应的中药饮片的()A、复核B、饮片库房C、检验设施性D、奖惩E、调剂操作制度正确答案:C26、砂炒醋淬龟甲的作用是()A、补肾健骨,滋阴止血B、消食止泻,固精止遗C、活血止痛,通经下乳D、养阴清热,潜阳息风E、入肝消积,软坚散结正确答案:A27、中药炮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A、春秋战国B、原始社会C、汉代D、梁代E、南北朝正确答案:B28、常山酒炙可以 ( )A、降低毒性B、软化药材,便于切片C、增强疗效D、洁净药物E、减少副作用正确答案:E29、六神曲的配方是()A、白扁豆、赤小豆、香薷、青蒿、辣蓼、白面B、杏仁、赤小豆、青蒿、苍耳、辣蓼、白面C、白扁豆、绿豆、青蒿、苍耳、水蓼、白面D、杏仁、赤小豆、香薷、苍耳、辣蓼、白面E、白扁豆、绿豆、香薷、青蒿、水蓼、白面正确答案:B30、最早记载中药饮片切制用语的专著是()A、《武林旧事》B、《五十二病方》C、《神农本草经》D、《雷公炮炙论》E、《伤寒六书》正确答案:A31、一般发酵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A、70%~80%B、60%~70%C、30%~40%D、40%~50%E、50%~60%正确答案:A32、哪个药物不用炒焦法炮制()A、干姜B、槐米C、麦芽D、益母草E、炉甘石正确答案:A33、煨木香一般采用的方法是()A、纸煨B、滑石粉煨C、面裹煨D、麦麸煨E、湿纸煨正确答案:A34、哪一项不是滑石粉炒的目的 ( )A、引药归经B、便于粉碎和煎煮C、降低毒性D、矫正不良气味E、使药物质地酥脆正确答案:A35、人参与之同贮的药物为()A、细辛B、毕澄茄C、大蒜D、泽泻E、八角茴香正确答案:A36、盐炙时,采用先炒药后拌盐水方法炮制的药物是()A、杜仲B、补骨脂C、益智仁D、乳香E、车前子正确答案:E37、宜用煅淬法炮制的药材是 ( )A、白矾B、石膏C、石决明D、雄黄E、代赭石正确答案:E38、土鳖虫与之同贮的药物为()A、大蒜B、毕澄茄C、细辛D、八角茴香E、泽泻正确答案:A39、穿刺法适用于检查哪种药材的软化程度A、团块状药材B、不规则的根与根茎类药材C、长条状药材D、粗大块状药材E、粗颗粒状药材正确答案:D40、首乌蒸制后消除了滑肠致泻的副作用,其原因是 ( )A、蒽醌衍生物含量升高B、卵磷脂含量降低C、卵磷脂含量增加D、葸醌衍生物含量降低E、结合型葸醌水解成游离葸醌正确答案:E41、除()外均是炮制品贮存过程中的环境因素A、温度B、日光C、空气D、垛高E、湿度正确答案:D42、三棱、天花粉切制前采用的水处理方法为()A、淋法B、淘洗法C、泡法D、浸润法E、漂法正确答案:C43、砂炒法适用于炮制()A、质地坚硬的药物B、树脂类药物C、油脂类药物D、质地坚韧的药物E、胶类药物正确答案:A44、粟芽的功能偏于()A、清利湿热、清解表邪B、消食化滞、止泻C、消食和胃、疏肝通乳D、行气、消食、回乳E、开胃消食、下气除胀正确答案:E45、适于切段的药材为()A、皮类B、全草类C、质地松泡,粉性较大者D、质地致密,坚实者E、叶类正确答案:B46、下列药物用中火加工炮制的是()A、炒牛蒡子B、炒苍耳子C、炒莱菔子D、炒槟榔E、炒芥子正确答案:B47、薏苡仁炒后长于()A、养心安神B、利水渗湿C、健脾止泻D、除痹止痛E、清热排脓正确答案:C48、干姜砂炒所制得的炮制品为()A、煨姜B、生姜C、炮姜D、姜炭E、干姜正确答案:C49、《修事指南》药物正文中炮制常称()A、修事B、制造C、炮制D、修治E、炮炙正确答案:A50、如圣散()A、姜黄B、干姜C、炮姜D、姜炭E、生姜正确答案:D51、醋炙商陆的作用是()A、降低毒性,缓和峻泻作用B、增强清肝退热作用C、增强疏肝理气止痛作用D、引药入肝,增强活血止痛作用E、矫正不良气味正确答案:A52、黄芩宜采用的软化方法是()A、泡法B、蒸法C、抢水洗D、润法E、淋法正确答案:B53、狗脊去毛宜采用的方法是()A、刷去毛B、烫去毛C、挖去毛D、撞去毛E、燎去毛正确答案:B54、炮制胆南星常用的辅料是()A、甘草、胆汁B、生姜、白矾、胆汁C、白矾、胆汁D、生姜、胆汁、黑豆汁E、生姜、白矾、甘草、胆汁正确答案:B55、发芽法炮制药物时,要求种子发芽率不低于()A、85%B、95%C、90%D、100%E、80%正确答案:A56、酒从蓉的作用是()A、补肾助阳B、敛阴止汗C、补肾止浊D、滋阴补血E、固精缩尿正确答案:A57、当归炭的炮制作用是 ( )A、止血和血,治崩中漏下B、既能补血,又不致滑肠C、补血调经,润肠通便D、润肠通便,治血虚便秘E、增强活血补血调经作用正确答案:A58、制鳖甲 ( )A、通经下乳,消肿排脓B、软坚散结,消积C、补肾强骨,续伤止痛D、降低毒性,破瘀通经E、补肾健骨,滋阴止血正确答案:B59、肉豆蔻、诃子、木香和葛根煨制的共同的作用是 ( )A、增强止泻B、温散寒气C、消食化积且行气止痛D、解肌退热正确答案:A60、僵蚕炮制常用的辅料是()A、土B、滑石粉C、麦麸D、米E、蛤粉正确答案:C61、砂烫马钱子在哪个条件时,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异型结构和氮氧化合物含量最高()A、230℃~240℃加热3~4分钟B、240℃~250℃加热5~12分钟C、240℃~250℃加热3~4分钟D、200℃~230℃加热1~2分钟E、230℃~240℃加热5~8分钟正确答案:A62、木鳖子的主要炮制目的是()A、提高药物的纯度B、增强药物的疗效C、缓和药物性能D、降低或消除药物的副作用E、降低药物毒性正确答案:E63、下列药物,采用去油制霜的是 ( )A、信石B、鹿角霜C、西瓜霜D、瓜蒌子E、百草霜正确答案:D64、既可炒黄又可麸炒的是()A、槐米B、紫苏子C、赤芍D、薏苡仁E、胡芦巴正确答案:D65、《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千金子霜含脂肪油应为()A、20%~25%B、25%~40%C、18%~20%D、15%~18%E、40%~60%正确答案:C66、醋大黄的炮制作用是 ( )A、泻下作用缓和,增强活血祛瘀之功B、泻下作用减弱,以消积化瘀为主C、泻下作用稍缓,善清上焦血分热毒D、泻下作用缓和,用于老年大便秘结E、泻下作用极微,并有止血作用正确答案:B67、半夏炮制品中善于止呕的是 ( )A、法半夏B、姜半夏C、生半夏D、清半夏E、半夏曲正确答案:B68、生黄柏的炮制作用是 ( )A、清湿热之中兼具涩性,产生止血作用B、引药上行,升提药力,清血分湿热C、苦寒性强,偏于泻火解毒,清热燥湿D、缓和苦寒药性,增强清热止呕作用E、引药入肾,增强泻相火、退虚热的作用正确答案:C69、苦杏仁含苦杏仁苷应是()A、1.20%~2.20%B、>0.2%C、3.0%D、0.78%~0.82%E、<0.15%正确答案:C70、《本草蒙筌》的作者是()A、李时珍B、陶弘景C、张仲岩D、陈嘉谟E、张仲景正确答案:D71、蛤粉能()A、补中益气、健脾和胃B、清热解暑、利尿C、温中和胃、涩肠止泻D、祛痰杀虫、收敛燥湿E、清热利湿、化痰软坚正确答案:E72、柿霜的主要成分为下列哪种物质()A、碳酸锌B、四硼酸钠C、甘露醇D、硫酸钙E、氟化钙正确答案:C73、煨肉豆蔻和煨木香增强固肠止泻作用的共同原理是 ( )A、挥发油含量降低B、鞣质增加C、挥发油理化性质改变D、脂肪油含量降低正确答案:C74、硫黄豆腐煮的目的是 ( )A、洁净药物B、软化药材,便于切片C、降低毒性D、增强疗效E、减少副作用正确答案:C75、厚朴、杜仲净制应()A、去核B、去皮C、去芦D、去心E、去毛正确答案:B76、具和中缓急作用的白芍炮制品是()A、醋白芍B、土炒白芍C、炒白芍D、白芍炭E、酒白芍正确答案:E77、龙骨炮制后增强的作用是 ( )A、收敛固涩B、收敛制酸C、清热燥湿D、清热除烦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78、砂烫马钱子水煎液中哪种元素含量大大降低 ( )A、锰B、汞C、锌D、钙E、磷正确答案:B79、宜用扣锅煅法炮制的药物是()A、厚朴B、地榆C、棕榈D、地黄E、没药正确答案:C80、蜜制甘草属于()A、相恶为制B、相反为制C、以上都不是D、相畏为制E、相资为制正确答案:E二、多选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下列辅料中具有解毒作用的辅料有()A、豆腐B、酒C、蛤粉D、醋E、蜂蜜正确答案:ADE2、其他加工包括()A、拌衣B、制绒C、碾捣D、调配E、揉搓正确答案:ABCE3、制霜法包括()A、煎煮制霜法B、升华制霜法C、渗析制霜法D、冷冻制霜法E、去油制霜法正确答案:ABCE4、下列哪几味药物中挥发油以结合状态存在,宜经堆积发酵后香气才能逸出()A、厚朴B、苍术C、砂仁D、车前子E、鸢尾正确答案:BC5、易出现粘连现象的药物是()A、阿胶B、柏子仁C、乳香D、白术E、苦杏仁正确答案:AC6、可采用煨法炮制的药物有 ( )A、肉豆蔻B、瓜蒌C、木香D、葛根E、诃子正确答案:ACDE7、影响药物炒制质量的主要因素是()A、加热温度B、机器的设备型号C、搅拌或翻炒方法D、加热时间E、投药量正确答案:ACDE8、制备淡豆鼓的物料有()A、苍耳草B、青蒿C、桑叶D、辣蓼E、黑大豆正确答案:BCE9、气调养护法是()A、降氧充二氧化碳B、降氧充氢C、降氧充氦D、降氧充氩E、降氧充氮正确答案:AE10、常用复制法炮制的药物()A、天南星B、车前子C、白附子D、半夏E、大黄正确答案:ACD11、去毒常用的炮制方法有()A、加热B、去油制霜C、水泡漂D、净制E、加辅料处理正确答案:ABCDE12、醋炙乳香的作用是()A、补中益气B、便于粉碎C、缓和刺激性D、利于服用E、增强活血止痛,收敛生肌的作用正确答案:BCDE13、关于发酵品的正确说法有()A、内部无斑点B、曲块表面霉衣白色C、不应有酸败味D、不出现黑色E、具有酵香气味正确答案:CDE14、净选时需去心的药材有()A、连翘B、远志C、巴戟天D、白鲜皮E、莲子正确答案:ACD15、生品不入药,煅炭后产生止血作用的药物是()A、血余炭B、荆芥炭C、黄柏炭D、棕榈炭E、灯心炭正确答案:AD16、山楂炒焦的目的是()A、缓和对胃的刺激性B、长于活血化瘀C、破坏部分有机酸D、黄酮类含量增高E、增强消食止泻的作用正确答案:ACE17、经干馏法得到的裂解产物以含氮的碱性物质为主的海尔满、吡啶类和咔啦类衍生物的药物有 ( )A、米糠油B、竹沥油C、蛋黄油D、黑豆馏油E、大豆馏油正确答案:CDE18、煅淬法操作时应注意()A、煅时不能搅拌B、使液体辅料吸尽C、煅红后要趁热淬制D、药物应全部酥脆E、煅淬需反复数次正确答案:BCDE19、一药物往往归入数经,在临床上常嫌其作用分散,通过炮制进行适当处理可使其作用专一,前人从实践中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A、醋制升提B、酒制升提C、大凡生升熟降D、盐制入肝E、盐制入肾正确答案:BCE20、牵牛子炒黄能()A、涤痰饮,消积滞B、易于煎出有效成分C、便于粉碎D、缓和药性E、降低毒性正确答案:ABCDE。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中药炮制学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药炮制的理论依据是()A 现代科学理论B 中医基础理论C 中医中药理论D 辩证论治的理论体系2 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是()A 五十二病方B 雷公炮炙论C 炮炙大法D 修事指南3 为使矿物药质脆易碎,便于调剂和制剂,多采用()A 炒法B 炙法C 煅法D 提净法4 须挖去毛的药物是()A 枇杷叶B 金樱子C 骨碎补D 鹿茸5 一般炮制品的含水量,宜控制在()A 3%~6%B 15%C 7%~13%D 25%以下6 炒后产生止血作用的是()A 荆芥B 地榆C 槟榔D 白茅根7 麸炒时,每100公斤药物用麸()A 5公斤B 20~25公斤C 30公斤D 10~15公斤8 制何首乌常用的辅料是()A 生姜汁B 甘草汁C 黑豆汁D 炼蜜9 山茱萸的炮制方法是()A 酒蒸法B 清蒸法C 水蒸法D 醋蒸法10 清上焦实热,宜选用()A 大黄B 醋大黄C 熟大黄D 酒大黄二配伍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A 极薄片B 薄片C 厚片D 段E 丝1 白芍宜切(薄片)2 大黄宜切(厚片)3 麻黄宜切(段)4 陈皮宜切(丝)5 黄柏宜切(丝)A 清热,凉血,止血,生津B 养阴清热,凉血生津C 滋阴补血,益精填髓D 凉血止血E 补血止血6 地黄(B)7 熟地(C )8 鲜地黄(A )9 生地炭(D )10 熟地炭(E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山楂的炮制规格有()A 山楂B 炒山楂C 焦山楂D 山楂炭E 麸炒山楂2 炒焦是将药物炒至:()A 表面焦黄色B 表面焦褐色C 内部颜色加深D 内部焦褐色E 有焦香气味3 马钱子的炮制目的是:()A 降低毒性B 缓和药性C 质地变脆,宜于粉碎D矫嗅矫味 E 便于除去绒毛4 下列哪些炮制过程直接影响临床疗效:()A 净制B 切制C 原药材质量D 辅料炮制E 加热炮制5 有效成分为苷类的中药,常采用哪些方法炮制以杀酶保苷:()A 炒黄B 蒸法C 煮法D 煅法E 燀法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炮制:指与火有关及一些更广泛的加工处理药物的方法2复制法:净选后的药物加入一种或数种辅料,按规定操作程序,反复炮制的方法。
(完整版)中药炮制学习题.doc
《中药炮制学》练习题一、 A 型题:1.提出雷公炮炙十七法的是A .雷敩 B.陶弘景 C.缪希雍 D .陈嘉谟E.李时珍2.提出三类分类法的是A .陈嘉谟B.陈师文C.张仲景D.王好古E.张元素3.中药发展史上,第一部具有炮制规范性要求的书是A .神农本草经 B.备急千金要方 C.新修本草 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E.汤液本草4.第一部炮制专著是A .神农本草经B .本草经集注 C.肘后备急方 D.雷公炮炙论 E.炮炙大法5.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是A .汉代B .唐代C.宋代D.元、明代E.清代6.葛可久的《十药神书》提出了A .炮制解毒理论B.净制理论C.炭药止血理论 D .归经理论E.以上都不是7.《修事指南》的作者是A .李时珍B.张仲岩C.陈嘉谟D.张仲景E.陶弘景8.提出生熟异用学说的人是A .孙思邈B.张仲岩C.陈嘉谟D.张仲景E.陶弘景9.提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的作者是A .缪希雍B.张仲岩C.陈嘉谟D.张仲景E.陶弘景10.中药炮制的理论依据是A .中医中药理论B .五行学说C.藏象学说D.现代医药理论E.归经理论11.炮制品种的扩大应用时期是A .元代B .明代C.清代D.梁代E.现代12.苍术炮制后,燥性降低的原因是A .挥发油含量降低B .苍术酮含量降低C.皂苷含量降低D.生物碱含量降低E.以上都不是13.下列那味药炮制后,可矫臭矫味A .珍珠 B. 远志 C.乌梅 D .九香虫E.桑螵蛸14.有效成分为挥发油的药物,不宜采用的炮制方法为A .净制B .水浸泡 C.加热炮制 D.阴干 E. 抢水洗15.具有通血脉、行药势、散寒、矫味矫臭作用的辅料是A .醋B.生姜汁C.酒D.甘草汁E.蜜16.教材采用的分类方法是A .三类分类法B .五类分类法C.工艺与辅料相结合的分类法D.以药用部位来源属性分类法E.雷公炮炙十七法17.一般工具书采用的分类方法是A .炮制方法与药用部位相结合B.工艺与辅料相结合C.五类分类法D.三类分类法E.以药用部位进行分类18.下列药物中需用烫法去毛的是A .枇杷叶B .石韦C.骨碎补D.金樱子E.鹿茸19.“饮片”一词最早见于A .本草纲目B.雷公炮炙论C.炮炙大法D.武林旧事E.本草从新20.含芳香挥发性成分的药材,其人工干燥温度最高不超过A . 100℃ B. 8O ℃ C. 50℃ D. 35℃ E. 25℃ 21.常用手捏法检查水处理软化效果的药物是A .白芍B .大黄C.山药D.白术E.延胡索- 1 -22.产生翘片的原因是A .切制技术不良B .饮片外部含水过高C.饮片内部含水过高D.刀具不锋利E.贮藏不当23.芳香性药物宜采用下列哪一种方法处理A .烈日曝晒B.明火烘焙C.浸泡软化 D .宽水漂洗E.喷淋软化24.旋转式切药机不适于切制下列哪一类药材A .薄荷B .半夏C.槟榔D.延胡索E.枳实25.极薄片的厚度为A . 0.5mm以下 B . 1~ 2mm C.2~ 3mm D. 2~ 4mm E. 5~ 10mm26.制龟甲指的是A .砂烫龟甲B.砂烫醋淬龟甲C.水泡龟甲D.砂烫酒淬龟甲E.酒炙龟甲27.蛤粉炒法适用的药物是A .胶类药材B.动物类药材C.树脂类药材D.矿物类药材E.贝壳类药材28.固肠止泻宜选用A .生苍术B .麸炒苍术C.焦苍术D.土炒苍术E.米泔浸苍术29.下列药物用中火加工炮制的是A .炒苍耳子B.炒芥子C.炒槟榔D.炒莱菔子E.炒牵牛子30.下列药物中常用米炒法炮制的有A .斑蝥B.九香虫C.蕲蛇 D .人参E.栀子31.干姜砂炒制得的炮制品为A .干姜B.煨姜C.炮姜 D .姜炭E.生姜32.下列药物要求炒爆花的是A .炒麦芽B .炒芥子C.炒王不留行 D .炒薏苡仁E.炒槟榔33.山楂炒后缓和药性,是其中何类成分减少的结果A .氨基酸B .生物碱C.挥发油D.有机酸E.鞣质34.醋柴胡的炮制作用是A .增强疏肝止痛作用B.抑制升浮之性,增强清肝退热截疟作用C.增强止痛作用D.缓和升散之性,增强疏肝止痛作用E.以上都不是35.炙法中先拌辅料后炒药操作的药物有A .醋乳香B .盐知母C.蜜麻黄D.醋没药E.油炙淫羊藿36.炙法中多用文火,下列药物操作时应用中火的是A .知母B.杜仲C.甘草 D .柴胡E.补骨脂37.盐炙药物时,每 l00kg 中药,用食盐A . lkgB .2~ 3kg C. 5kg D. 8~ 10kg E.15kg38.蜜炙后主要目的为矫味免吐的药物是A .麻黄B.马兜铃C.甘草 D .瓜蒌E.款冬花39.若蜜浓稠不能与药物拌匀时,可以A .增加用蜜量B.加适量开水稀释C.加适量冷水稀释D .加适量冷开水稀释E.减少药量40.蜜炙药物时,一般用量为A . 10% B. 20% C. 25% D . 15% E. 40%D. 缓和药性E.减少副作用41.下列哪味药物采用先炒药后加盐水的方法炮制A .补骨脂B .益智仁C.续断D.黄柏 E.知母42.盐炙药物时,加水溶化食盐时,一般加水量应为食盐的A . 2~ 3倍B .4~ 5倍 C. 6~7倍 D. 8~ 9倍 E.10倍43.煅石膏的炮制目的是A. 降低寒性B.消除副作用C.增强收敛生肌作用D. 增强散瘀止痛作用E.矫臭矫味44.下列药物宜用扣锅煅法炮制的是A .泽泻 B.乳香 C.灯心草 D.蒲黄 E.干姜- 2 -45. 下列矿物药临床上一般不生用的是A .白矾B .石膏C.代赭石D.炉甘石 E.石决明46. 干漆采用扣锅煅法制炭后可A .降低毒性 B.产生止血作用 C. 增强止血作用 D.收敛止泻 E.清热利水47. 桑螵蛸的炮制方法是A .清蒸法B.酒蒸法 C.水煮法 D. 煅炭E.醋蒸法48.黄芩软化的最佳方法是A .蒸半小时B.煮半小时C.蒸 10分钟D .少泡多润 E.减压浸润49.只用白矾炮制的半夏是A. 生半夏B. 清半夏C. 姜半夏D. 法半夏E. 半夏曲50.炮制法半夏所用辅料为A .甘草、白矾 B. 甘草、生姜 C. 生姜、白矾 D. 白矾、石灰 E. 甘草、石灰51.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A .温度 0~4℃相对湿度 50~60%B.温度 25℃相对湿度 50~ 60%C.温度 30~37℃相对湿度 70~ 80%D.温度< 60℃相对湿度 70~ 80%E.温度 30~ 37℃相对湿度 50~60%52.发芽法要求药物的发芽率不低于A . 60%B .75%C. 85%D. 90%E.100%53.朱砂采用下列何种方法炮制A .明煅B .豆腐制 C. 水飞D.煅淬E.碾捣54.蜈蚣常用的炮制方法为A .炒黄B .炒焦 C. 复制法D.烘焙法E.土炒55.水飞法主要适用于A .不溶于水的矿物药B.植物药C.易溶于水的矿物药D .贝壳类药物E.化石类药物二、 B 型题:1.现将与火有关的炮制方法称为A .炮制B.修治C.修制 D .炮炙E.修事2.能涵盖所有炮制方法的称谓是A .炮制B.修治C.修制 D .炮炙E.修事3.首次对中药炮制方法进行总结的是A .陶弘景 B.李时珍 C.孙思邈 D .缪希雍 E.张仲岩4.白芍切片后曝晒呈A .红色B .绿色C.黑褐色D.白色E.黄棕色5.槟榔切片后曝晒呈A .红色B .绿色C.黑褐色D.白色E.黄棕色6.黄芩用冷水润软切片晒干呈A .红色B .绿色C.黑褐色D.白色E.黄棕色7.骨碎补去毛采用什么方法A .刷去毛B .刮去毛C.烫去毛D.撞去毛E.挖去毛8.检查独活的软化程度,应采用A. 弯曲法B.指掐法C.穿刺法D.手捏法9.检查大黄的软化程度,应采用A. 弯曲法B.指掐法C.穿刺法D. 手捏法10.检查白芍的软化程度,应采用A .弯曲法 B.指掐法 C.穿刺法 D. 手捏法11.检查泽泻的软化程度,应采用A. 弯曲法 B .指掐法 C.穿刺法 D. 手捏法12.宜采用先炒药后加蜜水拌炒的药物是- 3 -A .车前子B .百合C.乳香D.金樱子E.黄柏13.宜采用先炒药后加盐水拌炒的药物是A .车前子B .百合C.乳香D.金樱子E.黄柏14.宜采用先加蜜拌润再炒的药物是A .车前子B .百合C.乳香D.金樱子E.黄柏15.枇杷叶蜜炙时,药物与炼蜜的比例为A . 100:5 B. 100:20 C. 100:25 D . 100:15 E. 100:10 三、C 型题:1.具有矫味矫臭作用的辅料是A .黄酒B .米醋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2.能够引药入肝的辅料是A .黄酒B .米醋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3.炮制品应遵循的法规是A .中国药典B.炮制规范C.两者都是 D .两者都不是4.当归常用的炮制方法有A .醋炙B .酒炙C.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5.黄连常用的炮制方法有A .醋炙B .酒炙C.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6.香附常用的炮制方法有A .醋炙B .酒炙C.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7.蟾酥酒制的目的是A .便于粉碎B.增强疗效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8.甘遂醋制的目的是A .便于粉碎B.增强疗效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9.先加定量的酒拌匀闷润至吸尽后,再用文火炒干的药物是A .大黄B .牛膝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10.既可酒炙又可醋炙的药物是A .大黄B .牛膝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11.治疗脾胃虚弱宜选用A .生甘草B .蜜炙甘草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可12.治疗咽喉肿痛宜选用A .生甘草B .蜜炙甘草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可13.杜仲饮片类型有A .丝B.块C.两者皆有D.两者皆无14.厚朴饮片类型有A .丝B.块C.两者皆有D.两者皆无15.菟丝子的炮制方法有A .盐炙B.炒黄C.两者皆可D.两者皆不可16.砂仁的炮制方法有A .盐炙B.炒黄C.两者皆可D.两者皆不可17.黄芩蒸制的目的是A .破坏酶,保存苷B.便于软化切片C.两者皆有D.两者皆无18.天麻蒸制的目的是A .破坏酶,保存苷B.便于软化切片C.两者皆有D.两者皆无四、 X型题:1.为杀酶保苷,常采用的炮制方法有[ABCD]A .炒法B .蒸法C.煮法 D. 烘法E.泡法2.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主要有[ABCDE]- 4 -A .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B.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C.炮制对药物归经的影响D.炮制对药物毒性的影响E.炮制对补泻的影响3.能够影响药性的辅料有[ABCDE]A .黄酒B .食醋C.生姜汁D.黑豆汁E.胆汁4.去心是指除去药材的[AD]A .胚芽B.韧皮部C.胚乳D.木质部E.以上都不是5.其他加工的方法包括[ABD]A .碾捣B.拌衣C.去心 D .揉搓E.水选6.筛选的主要目的有[ABE]A .除去杂质B.除去辅料C.除去非药用部位 D .除去败片E.大小分档7.下列哪种药物宜切厚片[ABCE]A .甘草B .大黄C.苍术D.当归E.茯苓8.下列药物中宜切成段是有[ABCDE]A .小蓟B .薄荷C.白茅根D.麻黄E.怀牛膝9.白术炮制时可采用炮制方法有[AC]A .土炒 B. 米炒 C. 麸炒 D .砂炒E.蛤粉炒10.下列药物炮制时用中火加工的是[ACDE]A .炒乳香B .煅血余炭C.米炒斑蝥 D .炒苍耳子E.焦栀子11.可用砂炒法炮制的药物有[BCE]A .蜈蚣B.穿山甲C.刺猬皮D.鳖甲E.乌梢蛇12.下列药物炮制时不宜用武火炒炭的有[BCE]A .大黄炭B .荆芥炭C.蒲黄炭D.血余炭E.槐花炭13.以下常用醋炙法炮制的药物有[ ADE]A .莪术B.巴戟天C.益智仁D.青皮E.延胡索14.常用酒炙法炮制的药物有[ABCE]A .大黄B.乌梢蛇C.香附 D .九香虫E.常山15.炙法中先炒药后加辅料操作的药物有[ABCDE]A .醋艾叶炭B.蜜百合C.盐知母D.醋乳香E.酒五灵脂16.蜜炙的注意事项有[ABCD]A .火力宜小,以免焦化B.时间稍长,尽量除去水分C.炼蜜过于粘稠,可加适量开水稀释D.炼蜜不宜过老E.炙后立即密闭贮存17.研究表明,苦杏仁燀制的工艺为[ABCDE]A .沸水投药B.用水量应是药材的 10倍以上 C.煮烫时间 5分钟 D .及时干燥E.簸去种皮。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
中药炮制学考卷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第一部中药炮制专着雷公炮炙论的作者是A、张景岳B、雷敩C、张仲岩D、缪希雍E、李时珍2、指出下列哪项炮制原则属于“从制”A、胆汁制天南星B、胆汁制黄连C、酒制地黄D、姜炙黄柏E、酒制黄连3、对含生物碱的药物,常选择何种辅料炮制以提高其溶出率A、食醋B、盐水C、米泔水D、蜂蜜E、姜汁4、藤黄的炮制方法是A、姜炙B、甘草制C、荷叶制D、米炒E、麸炒5、麸炒白术的炮制作用是A、缓和辛燥之性,以免伤中B、缓和辛散走窜之性,以免耗气伤阴C、缓和辛燥性,增强健脾和胃作用D、缓和辛燥性,增强健脾止泻作用E、炒后性偏温补,利于煎出有效成分,提高疗效6、具有清热凉血、软坚散结、强筋骨、引药下行、解毒防腐等作用的炮制辅料是A、米泔水B、甘草汁C、黑豆汁D、盐水E、胆汁7、一般药物的干燥温度是A、40-50℃B、50-60℃C、60-70℃D、70-80℃E、80-90℃8、欲发挥黄柏清上焦湿热作用,宜选用的炮制品是A、生黄柏B、萸黄柏C、姜黄柏D、酒黄柏E、黄柏炭9、具有理气、止血、行水、消肿、解毒等作用的辅料是A、食盐水B、酒C、生姜汁D、甘草汁E、米醋10、清除骨碎补表面的绒毛的方法是A、刷净法B、刮除法C、砂烫法D、挖净法E、火燎法11、以100公斤药材计算,炙法中生姜的常用量是A、5 ㎏B、10㎏C、10-15㎏D、15-20㎏E、10-20㎏12、欲缓和大黄泻下作用,增强活血祛瘀功效,宜选择A、生大黄B、大黄炭C、蜜大黄D、酒大黄E、熟大黄13、能缓和麻黄辛散发汗力,增强宣肺止咳平喘作用的炮制品是A、生麻黄B、炙麻黄C、麻黄绒D、炙麻黄绒E、泡麻黄14、炮制朱砂成细粉的方法与哪项无关A、水飞水粉B、碾成粉C、研磨成粉D、煅烧成粉E、以上都不是15、芒硝的炮制辅料是A、胆汁B、白矾C、甘草D、萝卜E、童便16、石膏煅制的主要目的是A、增强疗效B、降低毒性C、减少副作用D、便于制剂和调剂E、产生新疗效17、发酵法的适宜温度是A、18℃-25℃B、30℃-37℃C、5℃-10℃D、25℃-30℃E、45℃-50℃18、炮制法半夏的辅料是A、生姜B、白矾C、生姜、白矾D、生姜、甘草E、生石灰、干草19、黄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水浸软后切薄片B、温水浸软后切薄片C、水沸后,蒸30分钟D、水浸煮30分钟E、水沸后,蒸2至4小时20、常用鳖血制的药物是A、香附B、益智C、当归D、柴胡E、白芍二多项选择题21、党参的炮制品有A、党参B、炙党参C、醋党参D、米炒党参E、酒炒党参22、药典炮制通则的分类方法之内容是A、净制B、切制C、炮制D、水制E、火制23、常用煅炭的药物是A、灯心草B、荷叶C、棕榈D、血余炭E、地榆24、醋炙法常用于炮制的药物有A、散瘀止痛药B、疏肝理气药C、攻下逐水药D、补肝肾药E、治疝气药25、常用甘草汁制的药物有A、巴戟B、远志C、吴茱萸D、黄精E、杜仲26、制备姜汁常用的方法有A、姜汤煮法B、姜汁煎法C、捣汁法D、煮汁法E、姜汁炒法27、生地黄制成熟地黄后A、药性由寒转温B、仍有凉血作用C、味由苦变甜D、滋阴补血E、兼具益精填髓之功28、常用先炒药后加辅料拌炒法操作的药物有A、知母B、乳香C、黄连D、五灵脂E、没药29、可以用吸湿回润法软化的药物是A、灯心草B、当归C、棕榈D、怀牛膝E、川芎30、加热炮制后能达到杀酶保甙目的的药物有A、地黄B、木通C、黄芩D、苦杏仁E、菊花二、是非题每小题 1 分、共6分1、中药炮制原理的研究是中药炮制研究的核心内容2、修制是炮制的意思3、药物煮制时,一般是加水过药面2mm-3mm,以文火共煮至内无干心,药透汁尽为度;4、神曲原料组成有苦杏仁、赤小豆、鲜青蒿、鲜辣蓼、鲜苍耳草等;5、麦芽炒制后可增强消食开胃、疏肝之功;6、自然铜、炉甘石的炮制方法是煅红后醋淬;三、填充题每空格 1 分、共32分1、中药炮制常用的固体辅料有▁▁▁▁▁▁▁▁▁等;2、常见的饮片类型有▁▁▁▁▁▁▁▁▁▁等;3、清除杂质的主要方法有▁▁▁▁▁▁▁▁;4、半夏经炮制后能降低毒性,其中清半夏是用▁▁为辅料炮制,功效长于▁▁;姜半夏是用▁▁、▁▁为辅料炮制,功效长于▁▁▁;5、炮制对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处理,▁▁处理,▁▁▁处理等;6、当归的炮制方法是▁▁▁;干姜的炮制方法是▁▁▁;山药的炮制方法是▁▁;枳壳的炮制方法是▁▁;淫羊藿的炮制方法是▁▁;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 分、共16分1、中药炮制2、看水性3、煅炭4、水飞法五、论述题每小题8 分、共16分1、试述中药炮制的目的,举例说明;1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草乌经水制加热及辅料炮制后,毒性下降2转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大黄生品苦寒泻下,熟品平和,缓和药性3增强药物疗效;延胡索醋制后增强止痛效果4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向生莱菔子升多于降,用于涌吐风痰,炒莱菔子降多于升,用于消食除胀5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黄连生用入心经,姜汁炙后入胃经6便于调剂和制剂; 质地坚硬的矿物类,甲壳类,动物化石类难粉碎,加热使其酥脆,如炉甘石7净洁药物,利于贮藏;桑螵蛸清蒸后,可保存药效,消除副作用并杀虫卵8矫臭矫味,利于服用;紫河车酒炙,利于服用9产生新功效,扩大用药范围;丹皮炒炭后可产生止血功效10提高了商品价值2、试述川乌的炮制方法、炮制作用及炮制原理;中药炮制试题答案:一、一:1-5 B B A C C、6-10 D D D E C、11-15 B D B D D、16-20 E B E C D 二:1-5 ABCD ABC ABCD ABC ABC、6-10 CD ACDE ABDE BD CD二、√、×、√、×、√、√三、1、麦麸、豆腐、稻米、蛤粉、滑石粉、砂子、伏心土、白矾2、片段、丝块、粉末、颗粒3、水选、风选、筛选、挑选4、白矾、燥湿化痰、生姜、白矾、降逆止呕5、水、加热、酒醋辅料6、酒炙、炒炭、土炒、麸炒、油炙四、1、中药炮制: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制剂调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2、看水性:药材在水处理过程中,要检查其软化程度是否符合切制要求,习称看水性3、煅炭药物在高温缺氧的条件下煅烧成炭的方法4、水飞法某些不溶于水的矿物质,利用粗细粉末在水中的悬浮性不同,将不溶于水的矿物,贝壳类药物经反复研磨,而分离制备极细腻粉末的方法五、论述题每小题8 分、共16分1、试述中药炮制的目的,举例说明;1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草乌经水制加热及辅料炮制后,毒性下降2转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大黄生品苦寒泻下,熟品平和,缓和药性3增强药物疗效;延胡索醋制后增强止痛效果4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向生莱菔子升多于降,用于涌吐风痰,炒莱菔子降多于升,用于消食除胀5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黄连生用入心经,姜汁炙后入胃经6便于调剂和制剂; 质地坚硬的矿物类,甲壳类,动物化石类难粉碎,加热使其酥脆,如炉甘石7净洁药物,利于贮藏;桑螵蛸清蒸后,可保存药效,消除副作用并杀虫卵8矫臭矫味,利于服用;紫河车酒炙,利于服用9产生新功效,扩大用药范围;丹皮炒炭后可产生止血功效10提高了商品价值2、试述川乌的炮制方法、炮制作用及炮制原理;1川乌,取原药材,除杂质,用时碾粉2制川乌,取净药材川乌,浸泡至药材无干心,用水煮沸4-6小时,直到药材无白心,口尝稍有麻舌感,取出,晾成五六成干,切片,干燥作用:川乌生品有大毒,内服慎用,多用于冷风牙痛,疥xian制川乌,毒性下降,可以内服,用于风寒,跌打损伤,肢体疼痛等原理:水加热后,内双酯型生物碱如乌头碱,次乌头碱等水解成单酯型生物碱,后生成醇胺型生物碱,毒性仅为原本的2000分之一—4000分之一一、选择题A型题单选,20’1. 生姜制半夏属于AA、相畏制法B、相资制法C、相恶制法D、相反制法2. 含芳香挥发性成分的药材,人工干燥的温度不宜超过 CA、80℃B、60℃C、50℃D、40℃3. 清炒王丌留行应炒至DA、外表黄白色,稍具斑点B、外表深黄色,具香气C、外表焦黄色戒焦褐色D、爆裂成小白花4. 炒黄法的火力一般为CA、武火B、中火C、文火D、文武火5. 具有通血脉、行药势、散寒、矫臭、矫味作用的辅料是AA、酒B、醋C、盐水D、姜汁6. 水软化处理药材的原则是DA、少润多泡B、少淋多洗C、少洗多淋D、少泡多润7. “伤水”是指药材软化时BA、未完全软化B、内部含水过多C外部含水过多D、软化后未及时干燥8、焦山楂擅长亍CA、活血止痛B、活血化瘀C、消食止泻D、消食化积9、当药物形体大小丌等时,净制应选用BA、挑选B、筛选C、风选D、水选10、含鞣质类的药物丌能用哪种工具进行炮制BA、竹器B、铁器C、木器D、砂锅11、砂炒时,辅料砂主要是起作用CA、协同作用B、中和作用C、中间传热体作用D、吸附油性作用12、米炒斑蝥能降低药物毒性,其原理是DA、斑蝥素分解B、斑蝥素氧化C、斑蝥素还原D、斑蝥素升华13、用亍治疗血虚便溏时应首选CA、酒炙当归B、油炙当归C、土炒当归D、当归炭14、醋炙柴胡的目的是BA、助其发散,增强解表退热作用B、缓其升散,增强疏肝解郁作用C、抑其升浮,增强清肝退热截疟功效D、助其升浮,增强升丼阳气作用15、首乌蒸制后消除了滑肠致泻的副作用,其原因是CA、蒽醌衍生物含量升高B、游离型蒽醌衍生物含量降低C、结合型蒽醌含量降低D、卵磷脂含量增加★16、制天南星时100kg天南星,所用生姜、白矾的含量分别是DA、10kg、10kgB、10kg、12.5kgC、12.5kg、10kgD、12.5kg、12.5kg17、发芽法炮制药物时,要求种子发芽率丌低亍DA、100%B、95%C、90%D、85%18、哪项丌是蜜炙的目的DA、增强润肺止咳B、增强补中益气作用C、缓和药性D、增强实脾涩精的作用19、若蜜不能与药物拌匀时,可以BA、增加蜜的用量B、加适量开水稀释C、加适量冷开水稀释D、加适量自来水稀释20、如引药上行,治上焦热邪,可选用大黄炮制品为CA、生大黄B、熟大黄C、酒大黄D、醋大黄B型题多选,20’★21、常用的水处理方法有ABCDEA、淋法B、洗法C、泡法D、漂法E、润法22、干姜炮制品有BCEA、生姜B、炮姜C、姜炭D、炒干姜E、干姜23、传统贮存保管方法有ABCDEA、通风法B、吸湿法C、密封法D、对抗同贮法E、晾晒法24、宜用豆腐制的药物有ABCA、硫磺B、藤黄C、珍珠D、吴茱萸E、远志25、药材去皮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BCDA、栓皮B、根皮C、果皮D、种皮E、其他26、下面哪些药材适宜切极薄片BCEA、山药B、羚羊角C、苏木D、大黄E、降香27、净制中其他加工包括以下哪几项ABDEA、碾捣B、制绒C、水洗D、揉搓E、拌衣★28、炒黄法的炒制程度可以从以下哪几个方面判断ABCDA、对比看B、闻香气C、看断面D、听爆声E、其他29、净选加工的目的有ABCDEA、去除泥沙杂质B、分离药用部位C、大小分档D、除去非药用部位E、除去虫蛀霉变品30、下列哪几种药物由亍所含鞣质氧化造成泛红ADA、槟榔B、知母C、三七D、白芍E、柴胡31、辅料炒时,先将辅料加热至冒烟,再投入药物共炒的方法是ABA、麸炒法B、米炒法C、土炒法D、砂炒法E、滑石粉炒法32、炒后能降低挥发油的含量,缓和药性的药物是AEA、苍术B、僵蚕C、地榆D、山药E、白术★33、盐炙药物的炮制目的有ABDA、引药入肾,增强药物补肝肾的作用B、引药下行,增强药物疗疝止痛的功效C、协同疗效,增强滋阴降火、清热凉血功效D、缓和辛燥之性,增强补肾固精作用E、升提药力,增强药物活血化瘀作用34、六神曲制备过程包括BCDEA、部分药料煎B、部分药料粉碎后不面粉混匀C、拌曲D、成形E、堆曲、发酵35、去毒常用的炮制方法有ABCDEA、净制B、制霜C、水飞D、加热E、加辅料制36、复制法的炮制目的是ABCEA、增强疗效B、改变药性C、降低戒消除药物的毒性D、易亍保存E、矫臭矫味,便亍服用37、发酵法操作时所需要条件有ABCDEA、微生物B、一定的营养基C、30℃~37℃的温度D、70%~80%的相对湿度E、PH值4~7.6,并有充足的氧气戒二氧化碳38、关亍麸炒和麸煨的区别,描述正确的是ABCA、辅料用量丌同B、加热温度丌同C、加热时间丌同D、炮制目的丌同E、使用设备丌同39、酒炙的炮制目的是ABCA、缓和苦寒药性,引药上行,清上焦邪热B、利亍溶出,协同发挥作用,增强活血通络功能C、除去戒减弱腥臭气味,便亍服用,发挥疗效D、引药入肝,增强活血化瘀,疏肝止痛的作用E、引药下行,增强滋阴降火、疗疝止痛的作用40、姜制法的炮制目的有ABA、制其寒性,增强和胃降逆止呕作用B、缓和副作用,增强药物疗效C、引药下行,增强药物疗疝止痛的功效D、引药入肾,增强药物补肝肾的作用E、缓和苦寒药性,引药上行,清上焦邪热二、填空20’;1’/空1、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是雷公炮炙论2、净选加工分为清除杂质分离和清除非药用部位其他加工等三部分;3、发芽法的最佳温度以18-25oc 为宜,浸渍后含水量应控制在42%-45% 为宜;4、根据所用辅料的丌同,炙法可分为洒炙法、醋炙法、盐炙法、姜炙法、蜜炙法、油炙法;5、米炒的用量一般为每100kg药物,用米20kg ;6、饮片切制的目的有便于有效成份的煎出,利于炮炙,利于调配和制剂,便于鉴别和利于贮存;7、酒炙法所用的酒以黄洒为主,酒的用量一般15%-20%;三、名词解释10’;2’/题1、中药炮制学2、酒制升提3、泛油4、火候5、燀法四、简答10’;5’/题1、中药炮制品变异的原因有哪些2、简述暗煅观察火候的方法;五、问答20’;10’/题1、简要论述中药炮制的目的;2、试述制川乌的炮制工艺、炮制作用及炮制注意事项;。
(完整版)中药炮制学习题.doc
《中药炮制学》练习题一、 A 型题:1.提出雷公炮炙十七法的是A .雷敩 B.陶弘景 C.缪希雍 D .陈嘉谟E.李时珍2.提出三类分类法的是A .陈嘉谟B.陈师文C.张仲景D.王好古E.张元素3.中药发展史上,第一部具有炮制规范性要求的书是A .神农本草经 B.备急千金要方 C.新修本草 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E.汤液本草4.第一部炮制专著是A .神农本草经B .本草经集注 C.肘后备急方 D.雷公炮炙论 E.炮炙大法5.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是A .汉代B .唐代C.宋代D.元、明代E.清代6.葛可久的《十药神书》提出了A .炮制解毒理论B.净制理论C.炭药止血理论 D .归经理论E.以上都不是7.《修事指南》的作者是A .李时珍B.张仲岩C.陈嘉谟D.张仲景E.陶弘景8.提出生熟异用学说的人是A .孙思邈B.张仲岩C.陈嘉谟D.张仲景E.陶弘景9.提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的作者是A .缪希雍B.张仲岩C.陈嘉谟D.张仲景E.陶弘景10.中药炮制的理论依据是A .中医中药理论B .五行学说C.藏象学说D.现代医药理论E.归经理论11.炮制品种的扩大应用时期是A .元代B .明代C.清代D.梁代E.现代12.苍术炮制后,燥性降低的原因是A .挥发油含量降低B .苍术酮含量降低C.皂苷含量降低D.生物碱含量降低E.以上都不是13.下列那味药炮制后,可矫臭矫味A .珍珠 B. 远志 C.乌梅 D .九香虫E.桑螵蛸14.有效成分为挥发油的药物,不宜采用的炮制方法为A .净制B .水浸泡 C.加热炮制 D.阴干 E. 抢水洗15.具有通血脉、行药势、散寒、矫味矫臭作用的辅料是A .醋B.生姜汁C.酒D.甘草汁E.蜜16.教材采用的分类方法是A .三类分类法B .五类分类法C.工艺与辅料相结合的分类法D.以药用部位来源属性分类法E.雷公炮炙十七法17.一般工具书采用的分类方法是A .炮制方法与药用部位相结合B.工艺与辅料相结合C.五类分类法D.三类分类法E.以药用部位进行分类18.下列药物中需用烫法去毛的是A .枇杷叶B .石韦C.骨碎补D.金樱子E.鹿茸19.“饮片”一词最早见于A .本草纲目B.雷公炮炙论C.炮炙大法D.武林旧事E.本草从新20.含芳香挥发性成分的药材,其人工干燥温度最高不超过A . 100℃ B. 8O ℃ C. 50℃ D. 35℃ E. 25℃ 21.常用手捏法检查水处理软化效果的药物是A .白芍B .大黄C.山药D.白术E.延胡索- 1 -22.产生翘片的原因是A .切制技术不良B .饮片外部含水过高C.饮片内部含水过高D.刀具不锋利E.贮藏不当23.芳香性药物宜采用下列哪一种方法处理A .烈日曝晒B.明火烘焙C.浸泡软化 D .宽水漂洗E.喷淋软化24.旋转式切药机不适于切制下列哪一类药材A .薄荷B .半夏C.槟榔D.延胡索E.枳实25.极薄片的厚度为A . 0.5mm以下 B . 1~ 2mm C.2~ 3mm D. 2~ 4mm E. 5~ 10mm26.制龟甲指的是A .砂烫龟甲B.砂烫醋淬龟甲C.水泡龟甲D.砂烫酒淬龟甲E.酒炙龟甲27.蛤粉炒法适用的药物是A .胶类药材B.动物类药材C.树脂类药材D.矿物类药材E.贝壳类药材28.固肠止泻宜选用A .生苍术B .麸炒苍术C.焦苍术D.土炒苍术E.米泔浸苍术29.下列药物用中火加工炮制的是A .炒苍耳子B.炒芥子C.炒槟榔D.炒莱菔子E.炒牵牛子30.下列药物中常用米炒法炮制的有A .斑蝥B.九香虫C.蕲蛇 D .人参E.栀子31.干姜砂炒制得的炮制品为A .干姜B.煨姜C.炮姜 D .姜炭E.生姜32.下列药物要求炒爆花的是A .炒麦芽B .炒芥子C.炒王不留行 D .炒薏苡仁E.炒槟榔33.山楂炒后缓和药性,是其中何类成分减少的结果A .氨基酸B .生物碱C.挥发油D.有机酸E.鞣质34.醋柴胡的炮制作用是A .增强疏肝止痛作用B.抑制升浮之性,增强清肝退热截疟作用C.增强止痛作用D.缓和升散之性,增强疏肝止痛作用E.以上都不是35.炙法中先拌辅料后炒药操作的药物有A .醋乳香B .盐知母C.蜜麻黄D.醋没药E.油炙淫羊藿36.炙法中多用文火,下列药物操作时应用中火的是A .知母B.杜仲C.甘草 D .柴胡E.补骨脂37.盐炙药物时,每 l00kg 中药,用食盐A . lkgB .2~ 3kg C. 5kg D. 8~ 10kg E.15kg38.蜜炙后主要目的为矫味免吐的药物是A .麻黄B.马兜铃C.甘草 D .瓜蒌E.款冬花39.若蜜浓稠不能与药物拌匀时,可以A .增加用蜜量B.加适量开水稀释C.加适量冷水稀释D .加适量冷开水稀释E.减少药量40.蜜炙药物时,一般用量为A . 10% B. 20% C. 25% D . 15% E. 40%D. 缓和药性E.减少副作用41.下列哪味药物采用先炒药后加盐水的方法炮制A .补骨脂B .益智仁C.续断D.黄柏 E.知母42.盐炙药物时,加水溶化食盐时,一般加水量应为食盐的A . 2~ 3倍B .4~ 5倍 C. 6~7倍 D. 8~ 9倍 E.10倍43.煅石膏的炮制目的是A. 降低寒性B.消除副作用C.增强收敛生肌作用D. 增强散瘀止痛作用E.矫臭矫味44.下列药物宜用扣锅煅法炮制的是A .泽泻 B.乳香 C.灯心草 D.蒲黄 E.干姜- 2 -45. 下列矿物药临床上一般不生用的是A .白矾B .石膏C.代赭石D.炉甘石 E.石决明46. 干漆采用扣锅煅法制炭后可A .降低毒性 B.产生止血作用 C. 增强止血作用 D.收敛止泻 E.清热利水47. 桑螵蛸的炮制方法是A .清蒸法B.酒蒸法 C.水煮法 D. 煅炭E.醋蒸法48.黄芩软化的最佳方法是A .蒸半小时B.煮半小时C.蒸 10分钟D .少泡多润 E.减压浸润49.只用白矾炮制的半夏是A. 生半夏B. 清半夏C. 姜半夏D. 法半夏E. 半夏曲50.炮制法半夏所用辅料为A .甘草、白矾 B. 甘草、生姜 C. 生姜、白矾 D. 白矾、石灰 E. 甘草、石灰51.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A .温度 0~4℃相对湿度 50~60%B.温度 25℃相对湿度 50~ 60%C.温度 30~37℃相对湿度 70~ 80%D.温度< 60℃相对湿度 70~ 80%E.温度 30~ 37℃相对湿度 50~60%52.发芽法要求药物的发芽率不低于A . 60%B .75%C. 85%D. 90%E.100%53.朱砂采用下列何种方法炮制A .明煅B .豆腐制 C. 水飞D.煅淬E.碾捣54.蜈蚣常用的炮制方法为A .炒黄B .炒焦 C. 复制法D.烘焙法E.土炒55.水飞法主要适用于A .不溶于水的矿物药B.植物药C.易溶于水的矿物药D .贝壳类药物E.化石类药物二、 B 型题:1.现将与火有关的炮制方法称为A .炮制B.修治C.修制 D .炮炙E.修事2.能涵盖所有炮制方法的称谓是A .炮制B.修治C.修制 D .炮炙E.修事3.首次对中药炮制方法进行总结的是A .陶弘景 B.李时珍 C.孙思邈 D .缪希雍 E.张仲岩4.白芍切片后曝晒呈A .红色B .绿色C.黑褐色D.白色E.黄棕色5.槟榔切片后曝晒呈A .红色B .绿色C.黑褐色D.白色E.黄棕色6.黄芩用冷水润软切片晒干呈A .红色B .绿色C.黑褐色D.白色E.黄棕色7.骨碎补去毛采用什么方法A .刷去毛B .刮去毛C.烫去毛D.撞去毛E.挖去毛8.检查独活的软化程度,应采用A. 弯曲法B.指掐法C.穿刺法D.手捏法9.检查大黄的软化程度,应采用A. 弯曲法B.指掐法C.穿刺法D. 手捏法10.检查白芍的软化程度,应采用A .弯曲法 B.指掐法 C.穿刺法 D. 手捏法11.检查泽泻的软化程度,应采用A. 弯曲法 B .指掐法 C.穿刺法 D. 手捏法12.宜采用先炒药后加蜜水拌炒的药物是- 3 -A .车前子B .百合C.乳香D.金樱子E.黄柏13.宜采用先炒药后加盐水拌炒的药物是A .车前子B .百合C.乳香D.金樱子E.黄柏14.宜采用先加蜜拌润再炒的药物是A .车前子B .百合C.乳香D.金樱子E.黄柏15.枇杷叶蜜炙时,药物与炼蜜的比例为A . 100:5 B. 100:20 C. 100:25 D . 100:15 E. 100:10 三、C 型题:1.具有矫味矫臭作用的辅料是A .黄酒B .米醋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2.能够引药入肝的辅料是A .黄酒B .米醋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3.炮制品应遵循的法规是A .中国药典B.炮制规范C.两者都是 D .两者都不是4.当归常用的炮制方法有A .醋炙B .酒炙C.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5.黄连常用的炮制方法有A .醋炙B .酒炙C.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6.香附常用的炮制方法有A .醋炙B .酒炙C.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7.蟾酥酒制的目的是A .便于粉碎B.增强疗效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8.甘遂醋制的目的是A .便于粉碎B.增强疗效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9.先加定量的酒拌匀闷润至吸尽后,再用文火炒干的药物是A .大黄B .牛膝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10.既可酒炙又可醋炙的药物是A .大黄B .牛膝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11.治疗脾胃虚弱宜选用A .生甘草B .蜜炙甘草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可12.治疗咽喉肿痛宜选用A .生甘草B .蜜炙甘草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可13.杜仲饮片类型有A .丝B.块C.两者皆有D.两者皆无14.厚朴饮片类型有A .丝B.块C.两者皆有D.两者皆无15.菟丝子的炮制方法有A .盐炙B.炒黄C.两者皆可D.两者皆不可16.砂仁的炮制方法有A .盐炙B.炒黄C.两者皆可D.两者皆不可17.黄芩蒸制的目的是A .破坏酶,保存苷B.便于软化切片C.两者皆有D.两者皆无18.天麻蒸制的目的是A .破坏酶,保存苷B.便于软化切片C.两者皆有D.两者皆无四、 X型题:1.为杀酶保苷,常采用的炮制方法有[ABCD]A .炒法B .蒸法C.煮法 D. 烘法E.泡法2.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主要有[ABCDE]- 4 -A .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B.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C.炮制对药物归经的影响D.炮制对药物毒性的影响E.炮制对补泻的影响3.能够影响药性的辅料有[ABCDE]A .黄酒B .食醋C.生姜汁D.黑豆汁E.胆汁4.去心是指除去药材的[AD]A .胚芽B.韧皮部C.胚乳D.木质部E.以上都不是5.其他加工的方法包括[ABD]A .碾捣B.拌衣C.去心 D .揉搓E.水选6.筛选的主要目的有[ABE]A .除去杂质B.除去辅料C.除去非药用部位 D .除去败片E.大小分档7.下列哪种药物宜切厚片[ABCE]A .甘草B .大黄C.苍术D.当归E.茯苓8.下列药物中宜切成段是有[ABCDE]A .小蓟B .薄荷C.白茅根D.麻黄E.怀牛膝9.白术炮制时可采用炮制方法有[AC]A .土炒 B. 米炒 C. 麸炒 D .砂炒E.蛤粉炒10.下列药物炮制时用中火加工的是[ACDE]A .炒乳香B .煅血余炭C.米炒斑蝥 D .炒苍耳子E.焦栀子11.可用砂炒法炮制的药物有[BCE]A .蜈蚣B.穿山甲C.刺猬皮D.鳖甲E.乌梢蛇12.下列药物炮制时不宜用武火炒炭的有[BCE]A .大黄炭B .荆芥炭C.蒲黄炭D.血余炭E.槐花炭13.以下常用醋炙法炮制的药物有[ ADE]A .莪术B.巴戟天C.益智仁D.青皮E.延胡索14.常用酒炙法炮制的药物有[ABCE]A .大黄B.乌梢蛇C.香附 D .九香虫E.常山15.炙法中先炒药后加辅料操作的药物有[ABCDE]A .醋艾叶炭B.蜜百合C.盐知母D.醋乳香E.酒五灵脂16.蜜炙的注意事项有[ABCD]A .火力宜小,以免焦化B.时间稍长,尽量除去水分C.炼蜜过于粘稠,可加适量开水稀释D.炼蜜不宜过老E.炙后立即密闭贮存17.研究表明,苦杏仁燀制的工艺为[ABCDE]A .沸水投药B.用水量应是药材的 10倍以上 C.煮烫时间 5分钟 D .及时干燥E.簸去种皮。
(完整版)中药炮制学习题
《中药炮制学》练习题一、A型题:1.提出雷公炮炙十七法的是A.雷敩B.陶弘景C.缪希雍D.陈嘉谟E.李时珍2.提出三类分类法的是A.陈嘉谟B.陈师文C.张仲景D.王好古E.张元素3.中药发展史上,第一部具有炮制规范性要求的书是A.神农本草经B.备急千金要方C.新修本草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E.汤液本草4.第一部炮制专著是A.神农本草经B.本草经集注C.肘后备急方D.雷公炮炙论E.炮炙大法5.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是A.汉代B.唐代C.宋代D.元、明代E.清代6.葛可久的《十药神书》提出了A.炮制解毒理论B.净制理论C.炭药止血理论D.归经理论E.以上都不是7.《修事指南》的作者是A.李时珍B.张仲岩C.陈嘉谟D.张仲景E.陶弘景8.提出生熟异用学说的人是A.孙思邈B.张仲岩C.陈嘉谟D.张仲景E.陶弘景9.提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的作者是A.缪希雍B.张仲岩C.陈嘉谟D.张仲景E.陶弘景10.中药炮制的理论依据是A.中医中药理论B.五行学说C.藏象学说D.现代医药理论E.归经理论11.炮制品种的扩大应用时期是A.元代B.明代C.清代D.梁代E.现代12.苍术炮制后,燥性降低的原因是A.挥发油含量降低B.苍术酮含量降低C.皂苷含量降低D.生物碱含量降低E.以上都不是13.下列那味药炮制后,可矫臭矫味A.珍珠 B.远志 C.乌梅D.九香虫E.桑螵蛸14.有效成分为挥发油的药物,不宜采用的炮制方法为A.净制B.水浸泡 C.加热炮制 D.阴干 E. 抢水洗15.具有通血脉、行药势、散寒、矫味矫臭作用的辅料是A.醋B.生姜汁C.酒D.甘草汁E.蜜16.教材采用的分类方法是A.三类分类法B.五类分类法C.工艺与辅料相结合的分类法D.以药用部位来源属性分类法E.雷公炮炙十七法17.一般工具书采用的分类方法是A.炮制方法与药用部位相结合B.工艺与辅料相结合C.五类分类法D.三类分类法E.以药用部位进行分类18.下列药物中需用烫法去毛的是A.枇杷叶B.石韦C.骨碎补D.金樱子E.鹿茸19.“饮片”一词最早见于A.本草纲目B.雷公炮炙论C.炮炙大法D.武林旧事E.本草从新20.含芳香挥发性成分的药材,其人工干燥温度最高不超过A.100℃B.8O℃C.50℃D.35℃E.25℃21.常用手捏法检查水处理软化效果的药物是A.白芍B.大黄C.山药D.白术E.延胡索22.产生翘片的原因是A.切制技术不良B.饮片外部含水过高C.饮片内部含水过高D.刀具不锋利E.贮藏不当23.芳香性药物宜采用下列哪一种方法处理A.烈日曝晒B.明火烘焙C.浸泡软化D.宽水漂洗E.喷淋软化24.旋转式切药机不适于切制下列哪一类药材A.薄荷B.半夏C.槟榔D.延胡索E.枳实25.极薄片的厚度为A.0.5mm以下B.1~2mm C.2~3mm D.2~4mm E.5~10mm26.制龟甲指的是A.砂烫龟甲B.砂烫醋淬龟甲C.水泡龟甲D.砂烫酒淬龟甲E.酒炙龟甲27.蛤粉炒法适用的药物是A.胶类药材B.动物类药材C.树脂类药材D.矿物类药材E.贝壳类药材28.固肠止泻宜选用A.生苍术B.麸炒苍术C.焦苍术D.土炒苍术E.米泔浸苍术29.下列药物用中火加工炮制的是A.炒苍耳子B.炒芥子C.炒槟榔D.炒莱菔子E.炒牵牛子30.下列药物中常用米炒法炮制的有A.斑蝥B.九香虫C.蕲蛇D.人参E.栀子31.干姜砂炒制得的炮制品为A.干姜B.煨姜C.炮姜D.姜炭E.生姜32.下列药物要求炒爆花的是A.炒麦芽B.炒芥子C.炒王不留行D.炒薏苡仁E.炒槟榔33.山楂炒后缓和药性,是其中何类成分减少的结果A.氨基酸B.生物碱C.挥发油D.有机酸E.鞣质34.醋柴胡的炮制作用是A.增强疏肝止痛作用B.抑制升浮之性,增强清肝退热截疟作用C.增强止痛作用D.缓和升散之性,增强疏肝止痛作用E.以上都不是35.炙法中先拌辅料后炒药操作的药物有A.醋乳香B.盐知母C.蜜麻黄D.醋没药E.油炙淫羊藿36.炙法中多用文火,下列药物操作时应用中火的是A.知母B.杜仲C.甘草D.柴胡E.补骨脂37.盐炙药物时,每l00kg中药,用食盐A.lkg B.2~3kg C.5kg D.8~10kg E.15kg38.蜜炙后主要目的为矫味免吐的药物是A.麻黄B.马兜铃C.甘草D.瓜蒌E.款冬花39.若蜜浓稠不能与药物拌匀时,可以A.增加用蜜量B.加适量开水稀释C.加适量冷水稀释D.加适量冷开水稀释E.减少药量40.蜜炙药物时,一般用量为A.10%B.20%C.25%D.15%E.40%D. 缓和药性E.减少副作用41.下列哪味药物采用先炒药后加盐水的方法炮制A.补骨脂B.益智仁C.续断D.黄柏E.知母42.盐炙药物时,加水溶化食盐时,一般加水量应为食盐的A.2~3倍B.4~5倍C.6~7倍D.8~9倍E.10倍43.煅石膏的炮制目的是A. 降低寒性B.消除副作用C.增强收敛生肌作用D.增强散瘀止痛作用E.矫臭矫味44.下列药物宜用扣锅煅法炮制的是A.泽泻 B.乳香C.灯心草 D.蒲黄 E.干姜45.下列矿物药临床上一般不生用的是A.白矾B.石膏C.代赭石D.炉甘石 E.石决明46.干漆采用扣锅煅法制炭后可A.降低毒性B.产生止血作用C.增强止血作用D.收敛止泻E.清热利水47.桑螵蛸的炮制方法是A.清蒸法B.酒蒸法 C.水煮法 D.煅炭E.醋蒸法48. 黄芩软化的最佳方法是A.蒸半小时B.煮半小时C.蒸10分钟D.少泡多润 E.减压浸润49.只用白矾炮制的半夏是A. 生半夏B. 清半夏C. 姜半夏D. 法半夏E. 半夏曲50.炮制法半夏所用辅料为A.甘草、白矾 B. 甘草、生姜 C. 生姜、白矾 D. 白矾、石灰E. 甘草、石灰51.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A.温度0~4℃相对湿度50~60%B.温度25℃相对湿度50~60%C.温度30~37℃相对湿度70~80%D.温度<60℃相对湿度70~80%E. 温度30~37℃相对湿度50~60%52.发芽法要求药物的发芽率不低于A.60%B.75%C.85%D.90%E.100%53.朱砂采用下列何种方法炮制A.明煅B.豆腐制C. 水飞D.煅淬E.碾捣54.蜈蚣常用的炮制方法为A.炒黄B.炒焦 C. 复制法D.烘焙法E.土炒55.水飞法主要适用于A.不溶于水的矿物药B.植物药C.易溶于水的矿物药D.贝壳类药物E.化石类药物二、B型题:1.现将与火有关的炮制方法称为A.炮制B.修治C.修制D.炮炙E.修事2.能涵盖所有炮制方法的称谓是A.炮制B.修治C.修制D.炮炙E.修事3.首次对中药炮制方法进行总结的是A.陶弘景B.李时珍C.孙思邈D.缪希雍E.张仲岩4.白芍切片后曝晒呈A.红色B.绿色C.黑褐色D.白色E.黄棕色5.槟榔切片后曝晒呈A.红色B.绿色C.黑褐色D.白色E.黄棕色6.黄芩用冷水润软切片晒干呈A.红色B.绿色C.黑褐色D.白色E.黄棕色7.骨碎补去毛采用什么方法A.刷去毛B.刮去毛C.烫去毛D.撞去毛E.挖去毛8.检查独活的软化程度,应采用A.弯曲法B.指掐法C.穿刺法D.手捏法9.检查大黄的软化程度,应采用A.弯曲法B.指掐法C.穿刺法D.手捏法10.检查白芍的软化程度,应采用A.弯曲法B.指掐法C.穿刺法D.手捏法11.检查泽泻的软化程度,应采用A.弯曲法B.指掐法C.穿刺法D.手捏法12. 宜采用先炒药后加蜜水拌炒的药物是A.车前子B.百合C.乳香D.金樱子E.黄柏13.宜采用先炒药后加盐水拌炒的药物是A.车前子B.百合C.乳香D.金樱子E.黄柏14.宜采用先加蜜拌润再炒的药物是A.车前子B.百合C.乳香D.金樱子E.黄柏15.枇杷叶蜜炙时,药物与炼蜜的比例为A.100:5B.100:20C.100:25D.100:15E.100:10三、C型题:1.具有矫味矫臭作用的辅料是A.黄酒B.米醋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2.能够引药入肝的辅料是A.黄酒B.米醋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3.炮制品应遵循的法规是A.中国药典B.炮制规范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4.当归常用的炮制方法有A.醋炙B.酒炙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5.黄连常用的炮制方法有A.醋炙B.酒炙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6.香附常用的炮制方法有A.醋炙B.酒炙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7.蟾酥酒制的目的是A.便于粉碎B.增强疗效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8.甘遂醋制的目的是A.便于粉碎B.增强疗效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9.先加定量的酒拌匀闷润至吸尽后,再用文火炒干的药物是A.大黄B.牛膝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10.既可酒炙又可醋炙的药物是A.大黄B.牛膝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11.治疗脾胃虚弱宜选用A.生甘草B.蜜炙甘草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可12.治疗咽喉肿痛宜选用A.生甘草B.蜜炙甘草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可13.杜仲饮片类型有A.丝B.块C.两者皆有D.两者皆无14.厚朴饮片类型有A.丝B.块C.两者皆有D.两者皆无15.菟丝子的炮制方法有A.盐炙B.炒黄C.两者皆可D.两者皆不可16.砂仁的炮制方法有A.盐炙B.炒黄C.两者皆可D.两者皆不可17.黄芩蒸制的目的是A.破坏酶,保存苷B.便于软化切片C.两者皆有D.两者皆无18.天麻蒸制的目的是A.破坏酶,保存苷B.便于软化切片C.两者皆有D.两者皆无四、X型题:1.为杀酶保苷,常采用的炮制方法有[ABCD]A.炒法B.蒸法C.煮法 D. 烘法E.泡法2.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主要有[ABCDE]A.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B.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C.炮制对药物归经的影响D.炮制对药物毒性的影响E.炮制对补泻的影响3.能够影响药性的辅料有[ABCDE]A.黄酒B.食醋C.生姜汁D.黑豆汁E.胆汁4.去心是指除去药材的[AD]A.胚芽B.韧皮部C.胚乳D.木质部E.以上都不是5.其他加工的方法包括[ABD]A.碾捣B.拌衣C.去心D.揉搓E.水选6.筛选的主要目的有[ABE]A.除去杂质B.除去辅料C.除去非药用部位D.除去败片E.大小分档7.下列哪种药物宜切厚片[ABCE]A.甘草B.大黄C.苍术D.当归E.茯苓8.下列药物中宜切成段是有[ABCDE]A.小蓟B.薄荷C.白茅根D.麻黄E.怀牛膝9.白术炮制时可采用炮制方法有[AC]A.土炒 B. 米炒 C. 麸炒D.砂炒E.蛤粉炒10.下列药物炮制时用中火加工的是[ACDE]A.炒乳香B.煅血余炭C.米炒斑蝥D.炒苍耳子E.焦栀子11.可用砂炒法炮制的药物有[BCE]A.蜈蚣B.穿山甲C.刺猬皮D.鳖甲E.乌梢蛇12.下列药物炮制时不宜用武火炒炭的有[BCE]A.大黄炭B.荆芥炭C.蒲黄炭D.血余炭E.槐花炭13.以下常用醋炙法炮制的药物有[ADE]A.莪术B.巴戟天C.益智仁D.青皮E.延胡索14.常用酒炙法炮制的药物有[ABCE]A.大黄B.乌梢蛇C.香附D.九香虫E.常山15.炙法中先炒药后加辅料操作的药物有[ABCDE]A.醋艾叶炭B.蜜百合C.盐知母D.醋乳香E.酒五灵脂16.蜜炙的注意事项有[ABCD]A.火力宜小,以免焦化B.时间稍长,尽量除去水分C.炼蜜过于粘稠,可加适量开水稀释D.炼蜜不宜过老E.炙后立即密闭贮存17.研究表明,苦杏仁燀制的工艺为[ABCDE]A.沸水投药B.用水量应是药材的10倍以上C.煮烫时间5分钟D.及时干燥E.簸去种皮。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药炮制工艺是指将原材料经过一定的加工处理,使其成为适宜用于临床或其他用途的药品形态的过程。
以下哪项不属于中药炮制工艺中的常见方法?A. 煅制B. 熬制C. 曝晒D. 蒸制答案:B. 熬制2. 下列哪种炮制工艺是将中药材投入沸水中煮沸,加热获得溶液,然后通过减压蒸发、冷凝等过程获取成品?A. 熬制B. 煅制C. 炒制D. 褒制答案:A. 熬制3. 在中药炮制过程中,加工调理药材的温度掌握是十分重要的,以下哪个温度范围可以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不受损失?A. 50-60℃B. 70-80℃C. 90-100℃D. 110-120℃答案:B. 70-80℃4. 制干酵母的主要药材为苍术,其炮制后使用的工艺称为:A. 曝晒B. 焙制C. 烤制D. 蒸制答案:C. 烤制5. 以下哪种炮制方法常用于改善中药材的颜色、香味和质地?A. 炒制B. 蒸制C. 曝晒D. 褒制答案:A. 炒制二、判断题1. 中药炮制的目的之一是降低药材的毒性和副作用。
答案:正确2. 中药炮制工艺不仅可以提高药材的药用价值,还可以延长药材的保存期限。
答案:正确3. 中药炮制中,熬制是一种常用的加工方法,可以通过煮沸药材获得溶液,进一步提取药性成分。
答案:正确4. 炒制是中药炮制中主要用于改善药材的气味、颜色和质地的方法。
答案:正确5. 中药炮制过程中,药材的加工温度对其药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导致药性成分变性或损失。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简述中药炮制的意义和目的。
答案:中药炮制是将原材料经过特定的工艺处理,使其适宜用于临床或其他用途的过程。
其主要意义在于提高药材的药用价值,降低其毒性和副作用,改善药材的性状和质量,延长药材的保存期限。
2. 举例说明中药炮制工艺对药材性状和药效的影响。
答案:例如,在炒制过程中,药材受到加热和搅拌的作用,可以改善其颜色、气味和质地,提高其观赏性和口感。
中药炮制工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中药炮制工测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0题,每题1分,共90分)l、宜用土炒法炮制的是A、积实B、积壳C、苍术D、白术正确答案:D2、新版GSP要求企业对药品供货单位、购货单位的()进行评价,确认其质量保证能力和质量信誉,必要时进行实地考察A、信誉度B、质量管理体系C、流程管理D、质量保证能力正确答案:B3、需要去皮壳取仁的中药是A、杜仲B、草果C、构杞D、厚朴正确答案:B4、制何首乌常用的辅料是()A、盐水B、生姜汁C、黑豆汁D、甘草汁正确答案:C5、柔性支撑斜面筛选机的特点()A、运动福度大B、频率低C、适合筛选20目以上的物料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6、哪一项不是阿胶珠的成品形状A、外表焦褐色B、外表灰白色C、圆球形D、质松脆正确答案:A7、以下哪项是炮制“炙"的辅料A、滑石粉B、蜜C、土D、米正确答案:B8、下列药物宜用扣锅焕法炮制的是A、乳香B、灯心草C、蒲黄D、泽泻正确答案:B9、土炒山药有助于引药入A、肾经B、脾经C、肺经D、肝经正确答案:B10、构杞子的药用部位为()A、千燥幼果B、于燥未成熟果实C、于燥成熟果实D、于燥近成熟果实正确答案:C11、斑鳌的气味是()A、无臭,味微成B、气腥臭,味咸C、气特异而臭,剌激性强D、气腥,味微咸正确答案:C12、先加定量的酒拌匀闷润至吸尽后,再用文火炒于的药物是A、两者都不是B、牛膝C、两者都是D、大黄正确答案:C13、符合下列哪列情况的是特大事故()A、设备损失严重,维修费用在5万元以上B、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致残者C、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其他事故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14、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疽功效的药组是()A、茵陈、金钱草B、获芩、赤小豆C、瞿麦、石韦D、葫芦、冬瓜皮正确答案:A15、桃仁的炮制方法A、蒸发B、煨法C、焊制法D、煮发正确答案:C16、功能清化热痰,除烦止呕的药是A、竹茹B、竹黄C、竹沥D、竹叶正确答案:A17、为使矿物药质脆易碎,便于调剂和制剂,多采用A、炙法B、提净法C、炒法D、煨法正确答案:D18、属于汤剂制备方法的是A、煎煮法B、浸渍法C、蒸熘法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19、可缓和苦寒之性,增强止呕作用的是A、醋黄连B、吴萸制黄连C、姜黄连D、酒黄连正确答案:C20、中药饮片的包装指盛装中药饮片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品,即通常所说A、内包装B、外包装C、包材D、药包材正确答案:D21、芳香辛散,善行脾胃气滞,为行气止痛要药的是A、香附B、沉香C、木香D、丁香正确答案:C22、明焕法应()缎透。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药炮制的目的不包括以下哪项?A. 增强药效B. 降低毒性C. 增加口感D. 改变药性2. 炮制方法中的“炒”通常用于处理哪些药材?A. 根茎类药材B. 果实类药材C. 种子类药材D. 动物类药材3. 以下哪种炮制方法可以用于增强药材的温补作用?A. 蒸B. 煮C. 炒D. 炙4. 中药炮制过程中,以下哪种物质是常用的辅料?A. 食盐B. 白糖C. 醋D. 酒5. 炮制药材时,以下哪种操作可能导致药材有效成分的损失?A. 切片B. 干燥C. 长时间浸泡D. 炒制6. 炮制药材时,以下哪种药材需要去心?A. 人参B. 黄芪C. 黄连D. 当归7. 炮制药材时,以下哪种药材需要去壳?A. 杏仁B. 桃仁C. 薏苡仁D. 莲子8. 炮制过程中,药材的“炒黄”是指?A. 炒至药材表面呈黄色B. 炒至药材内部呈黄色C. 炒至药材表面和内部都呈黄色D. 炒至药材表面焦黄9. 炮制药材时,以下哪种药材需要用酒炮制?A. 黄芩B. 柴胡C. 丹参D. 川芎10. 炮制药材时,以下哪种药材需要用醋炮制?A. 黄连B. 黄柏C. 黄芩D. 黄精####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中药炮制的基本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2. 炮制药材时,常用的“三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3. 炮制药材的“九制”中,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
4. 炮制药材时,常用的辅料除了酒和醋外,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5. 炮制药材的目的是使药材的______、______、______等得到改善。
####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40分)1. 简述中药炮制中的“炒”法的作用和适用药材。
2. 阐述中药炮制中“炙”法的特点及其炮制后的药材变化。
中药炮制学复习题
中药炮制学复习题中药炮制学是一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它对于保障中药的临床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提高药品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中药炮制学复习题,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以下哪种炮制方法可以降低药物的毒性?()A 炒制B 煅制C 蒸煮法D 以上都是2、蜜炙法多用于炮制()A 止咳平喘药B 清热解毒药C 利水渗湿药D 活血化瘀药3、巴豆的炮制方法是()A 炒黄B 炒炭C 制霜D 酒炙二、填空题1、中药炮制的目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酒炙法常用的酒有_____和_____。
3、煅法分为_____、_____和_____三种。
三、简答题1、简述中药炮制对药性的影响。
答:中药炮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影响药性。
例如,通过炒制、煅制等方法,可以改变药物的四气五味。
一些药物经过炮制后,寒热温凉的性质可能发生变化,五味的偏性也可能有所调整。
炮制还能改变药物的升降浮沉,使药物更符合临床治疗的需要。
此外,炮制可以对药物的归经产生影响,引导药物作用于特定的经络脏腑。
同时,炮制能够调整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降低药物的毒性成分含量,提高用药安全性。
2、简述水飞法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答:水飞法的操作方法是:将药物适当破碎,置于乳钵中,加入适量清水,研磨成糊状,再加多量水搅拌,静置,倾出混悬液,下沉的粗粉再行研磨,如此反复操作,至研细为止。
最后将不能混悬的杂质弃去,将混悬液合并,静置沉淀,倾去上面的清水,干燥沉淀物即得极细粉末。
注意事项包括:在研磨过程中,水量要适中,过多会导致药物流失,过少则难以研磨细腻;搅拌混悬液时要均匀,以保证沉淀完全;沉淀后的清水要尽量倾去,避免药物损失;操作环境要保持清洁,防止杂质混入。
3、比较炒黄、炒焦、炒炭三种炒制方法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炒黄、炒焦、炒炭都是将药物置于炒制容器内,用不同的火力和时间进行加热炒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炮制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2分)
1、醋炙能缓和升散之性,增强疏肝止痛作用的药物是()
A、延胡索
B、香附
C、莪术
D、柴胡
2、宜切成段的药物有()
A、大戟
B、甘草
C、麻黄
D、黄芪
3、桂枝除杂质常用的方法是()
A、挑选
B、水选
C、筛选
D、风选
4、具有通血脉、行药势、散寒、矫臭、矫味作用的辅料是()
A、酒
B、醋
C、盐水
D、姜汁
5、马钱子的炮制方法是()?
A、沙炒
B、土炒
C、米炒
D、滑石粉炒
6、人参的非药用部位为()
A、枝梗
B、残茎
C、皮壳
D、芦头
7、代赭石煅淬多采用()
A、醋淬
B、酒淬
C、水淬
D、药汁淬
8、蜜炙黄芪多用于治疗()
A、气衰血虚之证
B、表卫不固的自汗
C、痰热咳嗽
D、咽喉肿痛
9、鹿茸净制加工时需()
A、刷去毛
B、烫去毛
C、燎去毛
D、挖去毛
10、治疗痰热惊风抽搐宜选用()
A、法半夏
B、制南星
C、胆南星
D、清半夏
11、雷公炮炙十七法记载于哪本书的卷首?( )
A、《本草经集注》
B、《新修本草》
C、《炮炙大法》
D、《雷公炮炙论》
12、发酵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 )
A、30-40%
B、50-60%
C、70-80%
D、90%以上
13、心与肉作用不同,须分别入药的是( )
A、麦冬
B、莲子
C、远志
D、巴戟天
14、治疗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的上清丸,宜选用( )
A、生黄柏
B、酒黄柏
C、盐黄柏
D、黄柏炭
15.川乌炮制减毒的原理是( )
A、乌头碱溶于水
B、乌头碱水解
C、总生物碱含量降低
D、乌头碱被破坏
16、具有和中缓急作用的白芍炮制品是( )
A、生品
B、酒炙品
C、醋炙品
D、土炒品
17、炉甘石煅淬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强疗效
B、降低毒性
C、改变药性
D、清洁细腻药物
18、一般性质的药物,人工干燥温度以不超过
...多少为宜?( )
A、37℃
B、50℃
C、80℃
D、90℃
19、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作用的辅料是( )
A、甘草汁
B、黑豆汁
C、吴茱萸汁
D、姜汁
20、用于治疗食积兼脾虚常选用山楂的哪种炮制品?( )
A、生山楂
B、炒山楂
C、焦山楂
D、山楂炭
21、西瓜霜的制霜原理是( )
A、去油成霜
B、升华制霜
C、煎煮成霜
D、渗析制霜
22、白矾常用的炮制方法是( )
A、明煅
B、煅淬
C、扣锅煅
D、提净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一般药材的净度标准为()
A、无霉败品
B、无杂质
C、无虫蛀品
D、大小分档
2、白术的炮制方法有()
A、炒焦
B、麸炒
C、土炒
D、盐炙
E、酒炙
3、可用醋炙法炮制的药物有()
A、延胡索
B、乳香
C、五灵脂
D、香附子
E、穿三甲
4、采用先炒药后加辅料拌炒的药物有()
A、车前子
B、香附
C、乳香
D、川芎
E、五灵脂
5、对饮片炮制所采用的液体辅料有()
A、酒
B、醋
C、米
D、河沙
E、蜜
6、下列哪些药,以切成薄片为宜()?
A、白芍
B、白芨
C、当归
D、川芎
E、甘草
7、中药炮制学研究的内容有()
A、中药炮制文献的整理
B、中药炮制传统经验总结
C、炮制方法研究
D、炮制原理研究
E、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
8、下列哪些炮制方法多用武火?()
A、炒炭
B、炒黄
C、麸炒
D、砂炒
E、酒炙
9、一般采用煅法炮制的药物是()
A、石膏
B、鸡内金
C、龙骨
D、大黄
E、白矾
10、常见的净选方法有()
A、挑选法
B、筛选法
C、风选法
D、洗净法
E、剪切法
11、生地蒸制成熟地后,可使药物( )
A、性由寒转温
B、味由苦转甜
C、功能由清转补
D、由滋腻转为清泄
E、表面由棕黑色转为乌黑发亮
12、炒焦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强消食健脾作用
B、破坏酶
C、减少刺激性
D、矫臭矫味
E、有利有效成分煎出
三、简答题(每题6分,计30分)
1、简述酒当归的炮制工艺、注意事项及炮制作用?
2、简述酸枣仁炒黄的炮制工艺及炮制作用?
3、简述制阿胶的炮制工艺、注意事项及炮制作用?
4、何为中药切制饮片?其目的是什么?中药切制需要经过哪几个步骤?
5、中药炮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