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油池设计计算书

合集下载

隔油池设计计算书

隔油池设计计算书

三、设计内容1、隔油池隔油池是分离废水中的浮油及泥沙的构筑物,它是利用油于水之间的密度差异进行油水分离的。

隔油池也是用上浮方法去除废水中相对密度小于1的浮油的构筑物。

在隔油池中,相对密度小于1,粒径较大的油品杂质上浮于水面,与水分离;相对密度大于1的杂质则沉入池底。

所以,隔油池同时又是沉淀池,但主要起隔油作用。

和沉淀池类似,它也有平流式,竖流式及斜板斜管式。

我国目前多采用的是平流式隔油池,个别地方采用斜板斜管或其它形式的隔油池。

重力型隔油池是处理含油废水的最常用的设备,其处理过程是将含油废水置于池中进行油水重力分离,然后,撇除废水表面的油脂。

理论上重力分离过程可以用斯托克斯公式表示。

但是由于常发生紊流和短循环,重力分离器的实际效率依赖于合理的水利设计和废水停留时间。

停留时间越长,漂浮油与水的分离效果越好。

停留时间小于20min时,油水的分离效率低于50%,如果延长停留时间可以改善分离情况。

隔油池水面的浮油可以用集油管排出,,也可采用机械撇除,小隔油池也可采用人工撇油。

平流式隔油池(API)由池体,刮油刮泥机和集油管等几部分组成,普通平流隔油池的构造如图3所示。

废水从一端进入,从另一端流出,由于池内水平流速很小,相对密度小于 1.0而粒径较大的油品杂质在浮力的作用下上浮,并且,聚集在池的表面,通过设在池表面的集油管和刮油机收集浮油。

而相对密度大于 1.0的杂质沉于池底。

集油管设于出水口一侧的水面上。

集油管一般直径为200-300mm的钢管制成。

沿管的长度在管壁的一侧开有切口,其宽度一般是对应中心角为60°,集油管可以绕管轴转动,由螺杆控制。

平时切口向上并位于水面以上,当水面浮油达到一定厚度时(一般不大于0.25m),转动集油管,使切口浸入水面油层一下,浮油即自行进入管内,并沿集油管流向池外。

刮油机通常是由链条或钢丝绳牵引的。

在用链条牵引时,隔油机在池面上起刮油作用,将浮油刮向池的末端;而在池的底部可以起刮泥机作用,将下沉的油泥刮向池出口端的泥斗中,通过排泥管适时排出,排泥管一般直径为200mm,池底向污泥斗的坡度为0.01-0.02,污泥斗深度一般为0.5m,底宽不小于0.4m,倾面倾角不小于45°-60°。

隔油池计算书

隔油池计算书
工 程 量 计 算 书
工程名称:2#钢筋砼隔油池 参考图集04S519 72页-73页 GG-SF2池 尺寸2000*1000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特征 2#钢筋砼隔油池 参考图集04S519 72页-73页 卵石或碎石垫层 C10混凝土垫层 混凝土垫层模板 C25钢筋混凝土底板 混凝土底板模板 C25钢筋混凝土池壁 混凝土池壁模板 C25钢筋混凝土梁 梁模板 预制C25混凝土盖板 预制C25混凝土井圈 Φ 800铸铁井盖、井座 钢盖板 踏步 隔板 通气管DN100 预埋铁件 现浇钢筋 预制钢筋
单位 M3 M3 M2 M3 M2 M3 M2 M3 M2 M3 M3 座 M2 步 套 套 KG KG KG
数量 0.44 0.44 0.856 0.897 1.94 6 23.532 0.077 0.91 0.181 0.114
7 1 1 55 253 257
工 程 量 计 算 书
计 算 式 2.56*1.72*0.1 2.56*1.72*0.1 (2.56+1.72)*2*0.1 2.36*1.52*0.25 (2.36+1.52)*2*0.25 (2.18+1.18)*2*1.55*0.18+(1+0.98*2)*0.3*0.18+1.36*0.3*0.2 (2.18+1.18)*2*1.55*2+(1.18+0.98*2)*0.3*2+1.36*0.3*2 (0.31*0.15+0.2*0.15)*1 0.91*1 (1.17*1.36-0.35*0.35*3.142)*0.15 0.93*3.142*0.13*0.3
备注 有地下水考虑
H5暂按300计算 H5暂按300计算
H5暂按300计算

隔油池设计计算书

隔油池设计计算书

标准文档三、设计内容1、隔油池隔油池是分离废水中的浮油及泥沙的构筑物,它是利用油于水之间的密度差异进行油水分离的。

隔油池也是用上浮方法去除废水中相对密度小于1的浮油的构筑物。

在隔油池中,相对密度小于1,粒径较大的油品杂质上浮于水面,与水分离;相对密度大于1的杂质则沉入池底。

所以,隔油池同时又是沉淀池,但主要起隔油作用。

和沉淀池类似,它也有平流式,竖流式及斜板斜管式。

我国目前多采用的是平流式隔油池,个别地方采用斜板斜管或其它形式的隔油池。

重力型隔油池是处理含油废水的最常用的设备,其处理过程是将含油废水置于池中进行油水重力分离,然后,撇除废水表面的油脂。

理论上重力分离过程可以用斯托克斯公式表示。

但是由于常发生紊流和短循环,重力分离器的实际效率依赖于合理的水利设计和废水停留时间。

停留时间越长,漂浮油与水的分离效果越好。

停留时间小于20min时,油水的分离效率低于50%,如果延长停留时间可以改善分离情况。

隔油池水面的浮油可以用集油管排出,,也可采用机械撇除,小隔油池也可采用人工撇油。

平流式隔油池(API)由池体,刮油刮泥机和集油管等几部分组成,普通平流隔油池的构造如图3所示。

废水从一端进入,从另一端流出,由于池内水平流速很小,相对密度小于1.0而粒径较大的油品杂质在浮力的作用下上浮,并且,聚集在池的表面,通过设在池表面的集油管和刮油机收集浮油。

而相对密度大于1.0的杂质沉于池底。

集油管设于出水口一侧的水面上。

集油管一般直径为200-300mm的钢管制成。

沿管的长度在管壁的一侧开有切口,其宽度一般是对应中心角为60°,集油管可以绕管轴转动,由螺杆控制。

平时切口向上并位于水面以上,当水面浮油达到一定厚度时(一般不大于0.25m),转动集油管,使切口浸入水面油层一下,浮油即自行进入管内,并沿集油管流向池外。

刮油机通常是由链条或钢丝绳牵引的。

在用链条牵引时,隔油机在池面上起刮油作用,将浮油刮向池的末端;而在池的底部可以起刮泥机作用,将下沉的油泥刮向池出口端的泥斗中,通过排泥管适时排出,排泥管一般直径为200mm,池底向污泥斗的坡度为0.01-0.02,污泥斗深度一般为0.5m,底宽不小于0.4m,倾面倾角不小于45°-60°。

隔油池设计计算书

隔油池设计计算书

. .三、设计内容1、隔油池隔油池是分离废水中的浮油及泥沙的构筑物,它是利用油于水之间的密度差异进行油水分离的。

隔油池也是用上浮方法去除废水中相对密度小于1的浮油的构筑物。

在隔油池中,相对密度小于1,粒径较大的油品杂质上浮于水面,与水分离;相对密度大于1的杂质则沉入池底。

所以,隔油池同时又是沉淀池,但主要起隔油作用。

和沉淀池类似,它也有平流式,竖流式及斜板斜管式。

我国目前多采用的是平流式隔油池,个别地方采用斜板斜管或其它形式的隔油池。

重力型隔油池是处理含油废水的最常用的设备,其处理过程是将含油废水置于池中进行油水重力分离,然后,撇除废水表面的油脂。

理论上重力分离过程可以用斯托克斯公式表示。

但是由于常发生紊流和短循环,重力分离器的实际效率依赖于合理的水利设计和废水停留时间。

停留时间越长,漂浮油与水的分离效果越好。

停留时间小于20min时,油水的分离效率低于50%,如果延长停留时间可以改善分离情况。

隔油池水面的浮油可以用集油管排出,,也可采用机械撇除,小隔油池也可采用人工撇油。

平流式隔油池(API)由池体,刮油刮泥机和集油管等几部分组成,普通平流隔油池的构造如图3所示。

废水从一端进入,从另一端流出,由于池内水平流速很小,相对密度小于1.0而粒径较大的油品杂质在浮力的作用下上浮,并且,聚集在池的表面,通过设在池表面的集油管和刮油机收集浮油。

而相对密度大于1.0的杂质沉于池底。

集油管设于出水口一侧的水面上。

集油管一般直径为200-300mm的钢管制成。

沿管的长度在管壁的一侧开有切口,其宽度一般是对应中心角为60°,集油管可以绕管轴转动,由螺杆控制。

平时切口向上并位于水面以上,当水面浮油达到一定厚度时(一般不大于0.25m),转动集油管,使切口浸入水面油层一下,浮油即自行进入管内,并沿集油管流向池外。

刮油机通常是由链条或钢丝绳牵引的。

在用链条牵引时,隔油机在池面上起刮油作用,将浮油刮向池的末端;而在池的底部可以起刮泥机作用,将下沉的油泥刮向池出口端的泥斗中,通过排泥管适时排出,排泥管一般直径为200mm,池底向污泥斗的坡度为0.01-0.02,污泥斗深度一般为0.5m,底宽不小于0.4m,倾面倾角不小于45°-60°。

实用文库汇编之隔油池设计计算书

实用文库汇编之隔油池设计计算书

*实用文库汇编之三、设计内容*1、隔油池隔油池是分离废水中的浮油及泥沙的构筑物,它是利用油于水之间的密度差异进行油水分离的。

隔油池也是用上浮方法去除废水中相对密度小于1的浮油的构筑物。

在隔油池中,相对密度小于1,粒径较大的油品杂质上浮于水面,与水分离;相对密度大于1的杂质则沉入池底。

所以,隔油池同时又是沉淀池,但主要起隔油作用。

和沉淀池类似,它也有平流式,竖流式及斜板斜管式。

我国目前多采用的是平流式隔油池,个别地方采用斜板斜管或其它形式的隔油池。

重力型隔油池是处理含油废水的最常用的设备,其处理过程是将含油废水置于池中进行油水重力分离,然后,撇除废水表面的油脂。

理论上重力分离过程可以用斯托克斯公式表示。

但是由于常发生紊流和短循环,重力分离器的实际效率依赖于合理的水利设计和废水停留时间。

停留时间越长,漂浮油与水的分离效果越好。

停留时间小于20min时,油水的分离效率低于50%,如果延长停留时间可以改善分离情况。

隔油池水面的浮油可以用集油管排出,,也可采用机械撇除,小隔油池也可采用人工撇油。

平流式隔油池(API)由池体,刮油刮泥机和集油管等几部分组成,普通平流隔油池的构造如图3所示。

废水从一端进入,从另一端流出,由于池内水平流速很小,相对密度小于1.0而粒径较大的油品杂质在浮力的作用下上浮,并且,聚集在池的表面,通过设在池表面的集油管和刮油机收集浮油。

而相对密度大于1.0的杂质沉于池底。

集油管设于出水口一侧的水面上。

集油管一般直径为200-300mm的钢管制成。

沿管的长度在管壁的一侧开有切口,其宽度一般是对应中心角为60°,集油管可以绕管轴转动,由螺杆控制。

平时切口向上并位于水面以上,当水面浮油达到一定厚度时(一般不大于0.25m),转动集油管,使切口浸入水面油层一下,浮油即自行进入管内,并沿集油管流向池外。

刮油机通常是由链条或钢丝绳牵引的。

在用链条牵引时,隔油机在池面上起刮油作用,将浮油刮向池的末端;而在池的底部可以起刮泥机作用,将下沉的油泥刮向池出口端的泥斗中,通过排泥管适时排出,排泥管一般直径为200mm,池底向污泥斗的坡度为0.01-0.02,污泥斗深度一般为0.5m,底宽不小于0.4m,倾面倾角不小于45°-60°。

隔油池设计计算书之欧阳道创编

隔油池设计计算书之欧阳道创编

三、设计内容1、隔油池隔油池是分离废水中的浮油及泥沙的构筑物,它是利用油于水之间的密度差异进行油水分离的。

隔油池也是用上浮方法去除废水中相对密度小于1的浮油的构筑物。

在隔油池中,相对密度小于1,粒径较大的油品杂质上浮于水面,与水分离;相对密度大于1的杂质则沉入池底。

所以,隔油池同时又是沉淀池,但主要起隔油作用。

和沉淀池类似,它也有平流式,竖流式及斜板斜管式。

我国目前多采用的是平流式隔油池,个别地方采用斜板斜管或其它形式的隔油池。

重力型隔油池是处理含油废水的最常用的设备,其处理过程是将含油废水置于池中进行油水重力分离,然后,撇除废水表面的油脂。

理论上重力分离过程可以用斯托克斯公式表示。

但是由于常发生紊流和短循环,重力分离器的实际效率依赖于合理的水利设计和废水停留时间。

停留时间越长,漂浮油与水的分离效果越好。

停留时间小于20min时,油水的分离效率低于50%,如果延长停留时间可以改善分离情况。

隔油池水面的浮油可以用集油管排出,,也可采用机械撇除,小隔油池也可采用人工撇油。

平流式隔油池(API)由池体,刮油刮泥机和集油管等几部分组成,普通平流隔油池的构造如图3所示。

废水从一端进入,从另一端流出,由于池内水平流速很小,相对密度小于 1.0而粒径较大的油品杂质在浮力的作用下上浮,并且,聚集在池的表面,通过设在池表面的集油管和刮油机收集浮油。

而相对密度大于 1.0的杂质沉于池底。

集油管设于出水口一侧的水面上。

集油管一般直径为200-300mm的钢管制成。

沿管的长度在管壁的一侧开有切口,其宽度一般是对应中心角为60°,集油管可以绕管轴转动,由螺杆控制。

平时切口向上并位于水面以上,当水面浮油达到一定厚度时(一般不大于0.25m),转动集油管,使切口浸入水面油层一下,浮油即自行进入管内,并沿集油管流向池外。

刮油机通常是由链条或钢丝绳牵引的。

在用链条牵引时,隔油机在池面上起刮油作用,将浮油刮向池的末端;而在池的底部可以起刮泥机作用,将下沉的油泥刮向池出口端的泥斗中,通过排泥管适时排出,排泥管一般直径为200mm,池底向污泥斗的坡度为0.01-0.02,污泥斗深度一般为0.5m,底宽不小于0.4m,倾面倾角不小于45°-60°。

隔油池计算

隔油池计算

隔油池设计计算(平流式)1. 设计参数 Q=100m ³/d1) 停留时间 T : 1.5~2h2) 水平流速 V :2~5mm/s3) 每格宽度 B :2m 、2.5m 、3m 、4.5m 、6m4) 标高≥0.3m ,工作水深h 2 为1.5~2m5) 隔油池尺寸比例:单格长宽比(L/B )≥4 深宽比(h 2 /B )≥0.46) 隔油池上层油层厚度≤0.25m7) 除油效率一般在60%以上,出水含油量为100~200mg/L2. 设计计算 Q=5m ³/h(1)污水中油珠设计上浮速度斯托克斯公式u =βg 18μφ(ρy −ρ0)d 2 式中:u —为静水中相应于直径为d 的油珠的上浮流速(一般不大于3m/h ),cm/s ;β—水中悬浮杂质碰撞引起的阻力系数,当悬浮物浓度为c 时, β=4×104+0.8c 24×104+c 2,一般可取β=0.95;d —油滴粒径(可以上浮的油滴的最小粒径),cm ;g —重力加速度,g=981cm/s 2 ;μ—水的绝对粘度,Pa .s;φ—实际油珠非球形的形状修正系数,一般可取φ=1.0;ρy ,ρ0—水和油珠的密度,g/cm 3;β=0.95 g=981cm/s 2 d=100μm ρy =0.9989 g/cm 3 ρ0=0.92g/cm 3(25℃)μ=0.0098 g/cm3 u =βg 18μφ(ρy −ρ0)d 2=0.95×98118×0.0098(0.9989−0.92)×(0.01)2 =0.04cm s =⁄44μm s ⁄(2)隔油池地表面积 A =a Q u =1.48∙5m³ℎ⁄0.04cm s ⁄×36001000=5.14m 2式中A —隔油池表面面积,m2;Q —设计中的含油废水流量,m3/ha —隔油池表面修正系数按照一般公式求出的隔油池表面面积一般往往偏小,这是因为实际的隔油池容积利用率不是100%,而且又要受水流紊动的影响,因此要乘如一个大于1的系数α。

隔油池设计计算书之欧阳美创编

隔油池设计计算书之欧阳美创编

三、设计内容1、隔油池隔油池是分离废水中的浮油及泥沙的构筑物,它是利用油于水之间的密度差异进行油水分离的。

隔油池也是用上浮方法去除废水中相对密度小于1的浮油的构筑物。

在隔油池中,相对密度小于1,粒径较大的油品杂质上浮于水面,与水分离;相对密度大于1的杂质则沉入池底。

所以,隔油池同时又是沉淀池,但主要起隔油作用。

和沉淀池类似,它也有平流式,竖流式及斜板斜管式。

我国目前多采用的是平流式隔油池,个别地方采用斜板斜管或其它形式的隔油池。

重力型隔油池是处理含油废水的最常用的设备,其处理过程是将含油废水置于池中进行油水重力分离,然后,撇除废水表面的油脂。

理论上重力分离过程可以用斯托克斯公式表示。

但是由于常发生紊流和短循环,重力分离器的实际效率依赖于合理的水利设计和废水停留时间。

停留时间越长,漂浮油与水的分离效果越好。

停留时间小于20min时,油水的分离效率低于50%,如果延长停留时间可以改善分离情况。

隔油池水面的浮油可以用集油管排出,,也可采用机械撇除,小隔油池也可采用人工撇油。

平流式隔油池(API)由池体,刮油刮泥机和集油管等几部分组成,普通平流隔油池的构造如图3所示。

废水从一端进入,从另一端流出,由于池内水平流速很小,相对密度小于1.0而粒径较大的油品杂质在浮力的作用下上浮,并且,聚集在池的表面,通过设在池表面的集油管和刮油机收集浮油。

而相对密度大于1.0的杂质沉于池底。

集油管设于出水口一侧的水面上。

集油管一般直径为200-300mm的钢管制成。

沿管的长度在管壁的一侧开有切口,其宽度一般是对应中心角为60°,集油管可以绕管轴转动,由螺杆控制。

平时切口向上并位于水面以上,当水面浮油达到一定厚度时(一般不大于0.25m),转动集油管,使切口浸入水面油层一下,浮油即自行进入管内,并沿集油管流向池外。

刮油机通常是由链条或钢丝绳牵引的。

在用链条牵引时,隔油机在池面上起刮油作用,将浮油刮向池的末端;而在池的底部可以起刮泥机作用,将下沉的油泥刮向池出口端的泥斗中,通过排泥管适时排出,排泥管一般直径为200mm,池底向污泥斗的坡度为0.01-0.02,污泥斗深度一般为0.5m,底宽不小于0.4m,倾面倾角不小于45°-60°。

(完整版)隔油池设计计算书

(完整版)隔油池设计计算书

三、设计内容1、隔油池隔油池是分离废水中的浮油及泥沙的构筑物,它是利用油于水之间的密度差异进行油水分离的。

隔油池也是用上浮方法去除废水中相对密度小于 1 的浮油的构筑物。

在隔油池中,相对密度小于 1,粒径较大的油品杂质上浮于水面,与水分离;相对密度大于 1 的杂质则沉入池底。

所以,隔油池同时又是沉淀池,但主要起隔油作用。

和沉淀池类似,它也有平流式,竖流式及斜板斜管式。

我国目前多采用的是平流式隔油池,个别地方采用斜板斜管或其它形式的隔油池。

重力型隔油池是处理含油废水的最常用的设备,其处理过程是将含油废水置于池中进行油水重力分离,然后,撇除废水表面的油脂。

理论上重力分离过程可以用斯托克斯公式表示。

但是由于常发生紊流和短循环,重力分离器的实际效率依赖于合理的水利设计和废水停留时间。

停留时间越长,漂浮油与水的分离效果越好。

停留时间小于 20min 时,油水的分离效率低于 50%,如果延长停留时间可以改善分离情况。

隔油池水面的浮油可以用集油管排出,,也可采用机械撇除,小隔油池也可采用人工撇油。

平流式隔油池( API)由池体,刮油刮泥机和集油管等几部分组成,普通平流隔油池的构造如图 3 所示。

废水从一端进入,从另一端流出,由于池内水平流速很小,相对密度小于 1.0 而粒径较大的油品杂质在浮力的作用下上浮,并且,聚集在池的表面,通过设在池表面的集油管和刮油机收集浮油。

而相对密度大于 1.0 的杂质沉于池底。

集油管设于出水口一侧的水面上。

集油管一般直径为200-300mm的钢管制成。

沿管的长度在管壁的一侧开有切口,其宽度一般是对应中心角为 60°,集油管可以绕管轴转动,由螺杆控制。

平时切口向上并位于水面以上,当水面浮油达到一定厚度时 ( 一般不大于 0.25m) ,转动集油管,使切口浸入水面油层一下,浮油即自行进入管内,并沿集油管流向池外。

刮油机通常是由链条或钢丝绳牵引的。

在用链条牵引时,隔油机在池面上起刮油作用,将浮油刮向池的末端;而在池的底部可以起刮泥机作用,将下沉的油泥刮向池出口端的泥斗中,通过排泥管适时排出,排泥管一般直径为 200mm,池底向污泥斗的坡度为 0.01-0.02 ,污泥斗深度一般为 0.5m,底宽不小于 0.4m,倾面倾角不小于45°-60 °。

隔油池设计计算书之欧阳语创编

隔油池设计计算书之欧阳语创编

三、设计内容1、隔油池隔油池是分离废水中的浮油及泥沙的构筑物,它是利用油于水之间的密度差异进行油水分离的。

隔油池也是用上浮方法去除废水中相对密度小于1的浮油的构筑物。

在隔油池中,相对密度小于1,粒径较大的油品杂质上浮于水面,与水分离;相对密度大于1的杂质则沉入池底。

所以,隔油池同时又是沉淀池,但主要起隔油作用。

和沉淀池类似,它也有平流式,竖流式及斜板斜管式。

我国目前多采用的是平流式隔油池,个别地方采用斜板斜管或其它形式的隔油池。

重力型隔油池是处理含油废水的最常用的设备,其处理过程是将含油废水置于池中进行油水重力分离,然后,撇除废水表面的油脂。

理论上重力分离过程可以用斯托克斯公式表示。

但是由于常发生紊流和短循环,重力分离器的实际效率依赖于合理的水利设计和废水停留时间。

停留时间越长,漂浮油与水的分离效果越好。

停留时间小于20min时,油水的分离效率低于50%,如果延长停留时间可以改善分离情况。

隔油池水面的浮油可以用集油管排出,,也可采用机械撇除,小隔油池也可采用人工撇油。

平流式隔油池(API)由池体,刮油刮泥机和集油管等几部分组成,普通平流隔油池的构造如图3所示。

废水从一端进入,从另一端流出,由于池内水平流速很小,相对密度小于1.0而粒径较大的油品杂质在浮力的作用下上浮,并且,聚集在池的表面,通过设在池表面的集油管和刮油机收集浮油。

而相对密度大于1.0的杂质沉于池底。

集油管设于出水口一侧的水面上。

集油管一般直径为200-300mm的钢管制成。

沿管的长度在管壁的一侧开有切口,其宽度一般是对应中心角为60°,集油管可以绕管轴转动,由螺杆控制。

平时切口向上并位于水面以上,当水面浮油达到一定厚度时(一般不大于0.25m),转动集油管,使切口浸入水面油层一下,浮油即自行进入管内,并沿集油管流向池外。

刮油机通常是由链条或钢丝绳牵引的。

在用链条牵引时,隔油机在池面上起刮油作用,将浮油刮向池的末端;而在池的底部可以起刮泥机作用,将下沉的油泥刮向池出口端的泥斗中,通过排泥管适时排出,排泥管一般直径为200mm,池底向污泥斗的坡度为0.01-0.02,污泥斗深度一般为0.5m,底宽不小于0.4m,倾面倾角不小于45°-60°。

隔油池容量计算

隔油池容量计算

隔油池设计与计算如下:
1,废水流量按设计秒流量计。

2,废水在池内的流速不得大于5MM/S
3,停留时间为2~10分钟。

有效容积V=60Qt(Q为最大设计秒流量)
算出有效容积后查图集04S519
设计水量的确定按照:①餐厅等对外营业的餐厅按照0.16m3/座•次、一天营业10个小时计算(每一餐营运时间约3到3.5个小时)。

例如,某酒家一共设200个餐座,一天设3餐,则其一天的水量为0.16×200×3=96m3/天。

每小时的水量为96÷10=9.6m3/h。

②内部食堂,按照0.05m3/人•次计、按一天10小时计算。

如某食堂供应三餐,职工人数为100人,则其处理水量为0.05×100÷10=0.5m3/h。

选择处理工艺及设备时所根据的设计水量在上述的实际水量基础上再乘以一个1.2~1.5的系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设计容1、隔油池隔油池是分离废水中的浮油及泥沙的构筑物,它是利用油于水之间的密度差异进行油水分离的。

隔油池也是用上浮方法去除废水中相对密度小于1的浮油的构筑物。

在隔油池中,相对密度小于1,粒径较大的油品杂质上浮于水面,与水分离;相对密度大于1的杂质则沉入池底。

所以,隔油池同时又是沉淀池,但主要起隔油作用。

和沉淀池类似,它也有平流式,竖流式及斜板斜管式。

我国目前多采用的是平流式隔油池,个别地方采用斜板斜管或其它形式的隔油池。

重力型隔油池是处理含油废水的最常用的设备,其处理过程是将含油废水置于池中进行油水重力分离,然后,撇除废水表面的油脂。

理论上重力分离过程可以用斯托克斯公式表示。

但是由于常发生紊流和短循环,重力分离器的实际效率依赖于合理的水利设计和废水停留时间。

停留时间越长,漂浮油与水的分离效果越好。

停留时间小于20min时,油水的分离效率低于50%,如果延长停留时间可以改善分离情况。

隔油池水面的浮油可以用集油管排出,,也可采用机械撇除,小隔油池也可采用人工撇油。

平流式隔油池(API)由池体,刮油刮泥机和集油管等几部分组成,普通平流隔油池的构造如图3所示。

废水从一端进入,从另一端流出,由于池水平流速很小,相对密度小于1.0而粒径较大的油品杂质在浮力的作用下上浮,并且,聚集在池的表面,通过设在池表面的集油管和刮油机收集浮油。

而相对密度大于 1.0的杂质沉于池底。

集油管设于出水口一侧的水面上。

集油管一般直径为200-300mm的钢管制成。

厚度时(一般不大于0.25m),转动集油管,使切口浸入水面油层一下,浮油即自行进入管,并沿集油管流向池外。

刮油机通常是由链条或钢丝绳牵引的。

在用链条牵引时,隔油机在池面上起刮油作用,将浮油刮向池的末端;而在池的底部可以起刮泥机作用,将下沉的油泥刮向池出口端的泥斗中,通过排泥管适时排出,排泥管一般直径为200mm ,池底向污泥斗的坡度为0.01-0.02,污泥斗深度一般为0.5m ,底宽不小于0.4m ,倾面倾角不小于45°-60°。

隔油池的进水一端一般采用穿孔墙进水,出水端采用溢流堰。

由于受到刮油机规格的限制,隔油池的每格间的宽度一般为6.0,4.5,3.0,2.5,2.0几种。

这种隔油池的优点是构造简单,这种隔油池占地面积大,停留时间长(1.5-2h),水平流速为2-5mm/s 。

由于操作维护容易,运行管理方便,除油效果稳定,因此应用比较广泛;缺点是池的容积较大,排泥困难,其可能取出的粒径最小为100-150μm 。

进水管配水槽进水阀链带式刮油刮泥机集油管出水槽出水管图1-2平流式隔油池结构示意图2、平流隔油池设计中常用的数据和措施(1)停留时间T,一般采用1.5-2h;(2)水平流速v,一般采用2-5mm/s;(3)隔油池每格宽度B采用2m,2.5m,3m,4.5m,6m。

当采用人工清除浮油时,每格宽≤3m。

国各大炼厂一般采用4.5m,且已有定型设计。

(4)隔油池超高h1,一般不小于0.4m,工作水深为h2为1.5-2.0m。

人工排泥时,池深应包括污泥层厚度。

(5)隔油池尺寸比例:单格长宽比(L/B)≧4,深宽比(h2/B)≧0.4。

(6)刮板间距不小于4m,高度150-200mm,移动速度0.01m/s.(7)在隔油池的出口处及进水间浮油聚集,对大型隔油池可设集油管收集和排除。

集油管管径为200-300mm,纵缝开度为60°,管轴线在水平面下0-50mm,小型池装有集油环。

(8)采用机械刮泥时,集泥坑深度一般采用0.5m,底宽不小于0.4m,侧面倾角为45°-60°。

(9)池底坡度i,当人工排泥时池底坡度为0.01-0.02,坡向集泥坑;机械刮泥时,采用平底,即i=0。

(10)隔油池水面以上的油层厚度不大于0.25m。

(11)隔油池的除油效率一般在60%以上,出水含油量为100-200mg/L。

若后续浮选法,出水含油量小于50mg/L。

(12)为了安全,防火、防寒、防风沙,隔油池可设活动盖板。

(13)在寒冷地区,集油管应设有直径为25mm的加热管,隔油池也可设蒸汽加热管。

3、设计计算 (1)已知条件炼油厂含油废水流量为Q=130m3/h ,浓度为100mg/l 采用平流式隔油池。

(2)计算方法及过程:按油滴的上浮速度计算 ①污水中油珠的设计上浮速度: 斯托克斯公式:u=()20y d 18gρρμϕβ- 式中—v 为静水中相应于直径为d 的油珠的上浮流速(一般不大于3m/h),cm/s ;β—水中悬浮杂质碰撞引起的阻力系数,当悬浮物浓度为c 时,β=2424c 1048c .0104+⨯+⨯,一般可取β=0.95;d —油滴粒径(可以上浮的油滴的最小粒径),cm ; g —重力加速度,g=981cm/s 2; μ—水的绝对粘度,Pa ·s;φ—实际油珠非球形的形状修正系数,一般可取φ=1.0; ρy ,ρ0—水和油珠的密度,g/cm 3;假设要去除的油滴最小粒径为d 0=100μm ,假设温度为25℃,则可由图1和图2分别查出25℃是水的密度以及水的绝对粘度,得:ρy =0.998g/cm3,μ=0.0098g/cm 3·s 。

又知25℃时油的密度为0.920g/cm 3;所以可以根据上式计算油珠的上浮速度为:()()()233322001.0920g/cm .0cm /0098g .0scm /0098g .018s /981cm 95.018⨯-⨯⨯=-=d g u y ρρμϕβ=0.04cm/s=40μm/s②隔油池的表面面积:(ⅰ)池水流的水平流速ν:一般可以去池水平流速ν≤15u,而且不宜大于0.9m/min(15mm/s),在本次设计中取ν=3mm/s,(ⅱ)隔油池表面修正系数α按照一般公式求出的隔油池表面面积一般往往偏小,这是因为实际的隔油池容积利用率不是100%,而且又要受水流紊动的影响,因此要乘如一个大于1的系数α。

予以矫正。

Α值与系数ν/u 有关,可由表1查得。

今u==7.5,由下表表面积修正系数α与速度比ν/u 的关系ν/u 20 15 10 6 3 α 1.741.641.441.371.28取α=1.44所以,根据隔油池表面面积公式A=αQ/u 式中:A —隔油池表面面积,m 2; Q —设计中的含油废水流量,m 3/h 。

求得,隔油池的表面面积为:A===130m 2③隔油池水流横断面面积 根据公式A 0=Q/ν,式中:A 0—隔油池水流横断面面积,m 2。

求得隔油池水流横断面面积为:A 0===12.04m 2④隔油池有效水深本次设计采用机械清除浮油,设隔油池每格宽为B=4m ,格数为n=2个, 则根据公式h 2=A 0/nB , 式中h 2—隔油池有效水深,m ; n —隔油池分格数,个; B —隔油池每格宽,m 。

求得隔油池有效水深为:h 2==1.51m1.5m 2h ≤=1.51m 2m ≤(符合要求) ⑤隔油池有效池长 根据公式L=,h u2⨯'αν式中:L —隔油池的有效池长,m ;α'—上浮速度修正系数,一般取0.9;已知h 2=1.51m ,则求得隔油池的有效池长为:L=,h u2⨯'αν= 1.51=13m由另一种方法也可求得有效池长,即根据公式L= 则求得隔油池的有效池长为:L=,nBA ==16.25m平流式隔油池尺寸要求h 2:B=0.3~0.4,L:B>4;今已知h 2=1.51m ,B=4m ,则h 2:B=1.51:4=0.38(符合要求)但是由上面两种方法求得的有效池长分别为13m和16.25m,其中按照长宽比计=3.25,=所以根据L:B>4,应取有效池长L=16.25m。

⑥隔油池总高度本设计中隔油池设有机械刮油,除渣机,所以池底坡度为i=0,而且池底无积泥。

根据公式H=h1+h2式中:H—隔油池总高度,m;h1—隔油池超高,(一般不小于0.4m),m。

今取隔油池超高h1=0.5m,所以,求得隔油池的总高度为:H=h1+h2=0.5m+1.51m=2.01m⑦出水含油浓度取平流式隔油池的一般除油效率为E=84%,所以根据公式:式中:C—出水含油浓度,mg/L;C0—入水含油浓度,mg/L;E—隔油池除油效率,%。

求得出水含油浓度为:C=(1-E)C0=(1-84%)*100=16mg/L⑧采用链带式刮油刮泥机马岭炼油厂的含油废水处理的实践表明,以前采用的钢丝绳刮油刮泥机收油速度慢、效率低,且可靠性差,设备利用率低,无法清除沉于池底的油泥。

链带式刮油刮泥机在平流隔油池中应用效果良好,机械结构合理,运行稳定,操作简单,安装方便除油效果显著。

图3为链带式刮油刮泥机结构图[9]。

采用链带式刮油机刮油,并将浮油推向池末端,而在池的底部可起到刮泥的作用(将下沉的油泥刮向池的进口端污泥斗)[8]。

图1-4刮油刮泥机结构⑨为了保证隔油池正常工作,池表面通常用盖板覆盖,覆盖的作用包括防火、防雨、保温及防止油气散发污染大气。

在冬季,为了增大油的流动性,隔油池设有蒸汽加温措施。

(3)平流式隔油池的设计结果四、绘图项目表面面积水流横断面面积有效水深有效池长总高度每隔宽分隔数数值130m2 12.04m2 1.51m 12.54m 2.01m 4m 2根据设计所得数据利用计算机CAD绘制隔油池平、剖面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