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阿西里西》教学设计
《阿西里西》教学设计
![《阿西里西》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2dccea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f0.png)
《阿西里西》教学设计《阿西里西》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1、引导学生喜欢我国彝族音乐,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彝族的音乐传统,培养学生热爱我国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2、通过学习彝族民歌《阿西里西》,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情感。
3、在音乐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使学生置身于彝族山寨,在欢快、热情的彝族歌曲声中,充分展开想象,了解彝族风俗人情,初探彝族民歌的音乐元素。
2、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各项学习活动并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三、知识与技能:1、有兴趣地学唱歌曲,能用自然圆润、略带弹性的声音和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阿西里西》,并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设计表现形式。
2、在歌唱中注意音乐基本表现要素的作用,如力度、速度、音色等对歌曲表现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通过各种手段的学习,在理解的基础上,积极主动的把《阿西里西》的风格特点恰当自然的表现出来。
二、难点: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掀起各环节的小高潮,以获取良好的学习效果。
教具:多媒体课件、钢琴、红绸、彝族民族服等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课前播放《阿细跳月》的mtv,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走进音乐教室时就走进了彝族山寨。
1、组织学生进行肢体活动节奏型是即兴的,动作采用彝族舞蹈的素材三步一跺、三步一跳、吸跳、击掌等。
2、教师演唱一首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
问题:你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吗?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有什么联想?是什么因素使你产生了这种联想?3、根据学生的回答作恰当的总结和评价。
4、对于“彝族”同学们了解多少?5、教师利用课件梳理有关内容。
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等省,有十几个支系。
彝族崇尚火,是追求光明的象征。
在彝族地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火把节,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
《阿西里西》音乐教案
![《阿西里西》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e9079e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be.png)
《阿西里西》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阿西里西》,要求学生能用欢快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要求学生结合歌曲有秩序地进行游戏活动,激发音乐兴趣。
3、要求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进行歌表演,能做几个彝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阿西里西》,能用欢快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
教学难点:结合歌曲有秩序地进行游戏活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歌曲歌词。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师:同学们好!快乐的音乐课又来到了,首先,让我们一起随着欢快的音乐动起来,跟我做自由的发挥,请起立。
准备好了,看谁跳得最好看。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的舞呀跳得真不错。
请坐。
师:刚才欢快的音乐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美好、和谐的大家族中,那就是中华民族。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一共有 56 个民族,56 个民族就像兄弟姐妹一样团结互助、友好往来。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其中的一个民族。
请仔细的听。
(教师跟着伴奏做简单的舞蹈动作)师:刚才这段音乐是我们贵州彝族的一首民歌,它的名字叫《阿西里西》。
“阿西里西”是彝族语“我们是好朋友”的意思。
请同学们跟老师读一遍。
师:《阿西里西》这首歌曲是彝族小朋友在做游戏时演唱的。
贵州有许多的少数民族,其中彝族人民热情好客、能歌善舞。
他们主要居住在乌蒙山区,那里有美丽的草海、可爱的黑颈鹤,每逢节日人们就会穿上漂亮的衣服去参加唱歌跳舞,那场景可热闹了。
师:《阿西里西》这首贵州彝族的民歌现在正在全国广为传唱着,有许多地区的小朋友都是唱着它来做游戏的,同学们想听吗?好,老师就把这首歌曲送给你们。
(范唱)。
师:歌中都唱了些什么?谁听见了?(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歌词)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什么?(板书:“丘都拉迪”,生齐读)。
“丘都拉迪”是一个衬词,表示彝族小朋友召唤小伙伴来做游戏时欢乐、愉快的心情。
“嗡啊嗡啊”、“啊呀”都是同一个意思。
师:你们听见了“大家快来做游戏”“人人快活笑嘻嘻”唱了几遍?三、按节奏读歌词。
歌曲《阿西里西》教学设计
![歌曲《阿西里西》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6c7655ea8114431b80dd815.png)
阿西里西教学内容:1、学会歌曲《阿西里西》2、听赏乐曲《阿细跳月》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歌曲《阿西里西》;2、能安静地听赏乐曲,积极参与歌舞活动;重、难点: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教学过程:有效激趣——让学生真心喜欢音乐课爱因斯坦有一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本学期音乐课我在熟悉教材和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新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点,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面,就如何让学生真新喜欢音乐课谈一谈我的一些教学体验。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艺术魅力,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新的一学期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音乐教师从第一课起,就要使自己的言行举止散发出艺术魅力,要使教学充满艺术的激情,能深深地吸引学生。
上课时,教师要做到精神饱满,尤其是上课的前十分钟,教师一定要用语言或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
例如:一年级新生第一次上课,我就采用了以“唱歌“问答的的形式进行了师生的自我介绍,即有亲和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课堂中,我注意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相互交流的教学气氛,把关爱和笑容领给学生,从而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例如:教学中,我利用空闲时间与学生做拍手游戏,给他们讲故事等等。
二、识谱记载”化整为零”,任务乐趣”两厢情愿”识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一项任务.单纯的识谱教学,把学生置于一种死记硬背的氛围之中,学生学习积极性势必低落.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化整为零”的教学,在教一首新歌时,首先让学生认真聆因歌曲范唱,使他们对整首歌曲旋律有一个初步的印象.然后,再从歌中抽出其中一句,用琴弹出旋律,请学生找出是歌曲中哪一句.当学生找到时,便争先恐后地告诉我.于是,我鼓励他们唱出这句旋律的歌谱,以此学会整首歌谱.采用这种教法,不仅提高了学生识谱的能力和兴趣,还提高了他们的听音能力.三、教学形式丰富多彩,音乐魅力激发兴趣1、营造良好的歌唱气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学生需要提高各种活动的成功经历培养自信,音乐教学也是同样。
音乐教案-阿西里西
![音乐教案-阿西里西](https://img.taocdn.com/s3/m/a90d87a6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ee.png)
音乐教案-阿西里西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阿西里西》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对民间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歌曲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变化。
2.歌曲的高音部分。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钢琴。
3.录音机。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阿西里西》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学生分享对歌曲的初步感受。
(二)歌曲教学1.教师简要介绍歌曲《阿西里西》的背景和特点。
2.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熟悉歌词内容。
3.教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跟随哼唱。
4.教师分段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变化。
5.学生自主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6.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合唱,纠正发音和音准。
(三)歌曲欣赏1.教师播放《阿西里西》歌曲,让学生欣赏。
2.学生分享对歌曲的欣赏感悟。
(四)实践活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歌曲表演,分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学生自由发挥,为歌曲创编动作,展示自己的创意。
3.教师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表演,鼓励学生勇敢表达。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六、作业布置1.学生回家后,自主练习演唱《阿西里西》。
2.家长监督孩子完成作业,签字确认。
七、教学反思1.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教学效果较好。
2.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指导。
3.加强对歌曲情感表达的引导,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4.课后加强对学生的辅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歌曲。
八、教学评价1.学生对歌曲《阿西里西》的掌握程度。
2.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3.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和热情。
九、教学拓展1.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其他地区的民间音乐,拓宽音乐视野。
2.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展示自己的才艺。
3.邀请音乐专家进行讲座,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1.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跟唱、听唱、视唱等多种方式,逐步熟悉《阿西里西》的旋律。
苏少版音乐三上第二单元阿西里西教学设计
![苏少版音乐三上第二单元阿西里西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4afd1dd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aa.png)
苏少版音乐三上第二单元阿西里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阿西里西》是一首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歌,选自苏少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简单的歌词展现了草原孩子的快乐生活。
歌曲共两个乐段,第一乐段节奏明快,旋律简洁,表现出草原孩子的活泼可爱;第二乐段以变化重复的手法,进一步强调主题,歌曲整体充满欢乐气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民歌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演唱和欣赏民歌。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草原文化及民歌特色了解不深,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渗透。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民歌的风格特点,了解草原文化。
2.能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阿西里西》。
3.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歌曲中的衬词及节奏特点。
2.重点:感受歌曲风格,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感受草原风光,体验草原孩子的快乐生活。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模仿。
3.小组合作法:分组演唱、讨论,促进学生互动。
4.视听结合法:观看相关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草原风光图片、歌曲视频等。
2.乐器:钢琴、吉他等。
3.练习册:用于巩固所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利用课件展示草原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草原的美景。
同时,播放《阿西里西》歌曲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风格。
2.呈现(5分钟)完整呈现歌曲,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欢快气氛。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背景及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模仿。
重点教授歌曲中的衬词及节奏,让学生分组练习。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教师巡回指导。
对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演唱。
5.拓展(5分钟)讨论:引导学生谈谈对草原孩子的印象,以及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
表演:邀请学生上台表演,模拟草原孩子的生活场景。
6.小结(3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歌曲的风格特点及演唱要求。
音乐教案-阿西里西-教学教案
![音乐教案-阿西里西-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de4f34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6.png)
音乐教案-阿西里西-教学教案第一篇:音乐教案-阿西里西-教学教案课时:第一课时课型:唱歌课教材分析:《阿西里西》是一首贵州的彝族儿童游戏歌曲,“阿西里西”为“我们是好朋友”的意思,“丘都拉迪嗡啊”是表示欢乐情绪的衬词。
这首歌曲从结束音上来看是宫调式,但从第1、3乐句来看,显然具有只徽调式的特点,因此,这首歌曲具有调式交替的特点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阿西里西》,并能随歌声做表演2、继续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鼓励学生对所听的音乐作出评价3、随音乐做动作时能与音乐协调一致4、继续培养学生表现音乐时的自信心教学重点:进一步引导学生用语参加各项音乐活动,继续培养活泼、开朗、乐观的性格和同学们友好相处,相互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教学难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教具:录音机、阿西里西音乐伴奏带、投影仪、跟歌曲的相关图片、歌词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歌3、跟着音乐动起来二、新授课1、听音乐,看老师表演导入本课2、乐曲介绍这段音乐是我们贵州彝族的一首民歌,它的名字叫《阿西里西》是彝族小朋友做游戏时唱的歌曲。
贵州有许多的少数民族,其中有苗族、布衣族、仡佬族、彝族。
彝族人民热情好客,居住在。
3、老师范唱歌曲(出示歌词)4、听师有节奏的读歌词学生读,师纠正接龙读5、教唱歌曲步骤:教唱第一、二段-----生唱-------接龙唱--------齐唱分组唱同学们评论歌曲的演唱三、表演《阿西里西》1、用《阿西里西》来做游戏2、分组汇报、评论3、小结下课第二篇:阿西里西教案教学目标:1、学唱《阿西里西》,并用快乐的歌声表现歌曲的情绪。
2、通过《阿西里西》的演唱,感受贵州彝族儿歌的风格特点,体验彝族民间音乐的美感3、通过组织学生学习简单的彝族舞蹈,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调动学生参与艺术实践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彝族儿歌的风格特点,体验音乐的情绪,在较为准确地演唱歌曲的基础上进行彝族歌舞的表演。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二单元 阿西里西|苏少版 (1)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二单元 阿西里西|苏少版 (1)](https://img.taocdn.com/s3/m/9af15d65e53a580217fcfed4.png)
教学难点:
二声部轮唱。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多媒体、琴等。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修改栏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1、师:今天的音乐课,我们从学习一段舞蹈开始吧!
请几位同学上来跟我一起学习。
2、学会了动作,咱们跟着音乐跳一遍吧。(播放《阿西里西》的伴奏音乐)
3、继续邀请部分同学一起加入。(师跳到中途退出,开始用打鼓来伴奏)
10、引出少数民族—彝族。引出新课。
三、新课。
1、播放歌曲《阿西里西》。
2、介绍彝族。
彝族的孩子都特别能歌善舞,看他们是如何唱歌的?
3.出示节奏
xxxx/xxxx/ x x / x x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快快 活活, 唱 歌 跳舞,嗡 啊, 嗡 啊。
4.这个节奏有何特点?(前紧后松)
5、一起用脚打这个节奏。
6、学唱这个旋律,引出跳音和连音。
第二单元
阿西里西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歌曲《阿西里西》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阿西里西》,能表现出欢快愉悦的情绪。
2、进一步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鼓励学生随着歌声做动作,展现表演欲望和自信心。
3、在欣赏中体会少数民族载歌载舞的特点。
教 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表现出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用跳音和连音的感觉齐唱这句)
7、共同理解阿西里西的意思。
“阿西里西”为“我们是好朋友”的意思,“哪哟”“翁啊”“啊呀” “丘都拉迪”都是表示欢乐情绪的衬词。具有感受浓郁的地方特色,趣味性很强。
《阿西里西》教学设计
![《阿西里西》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b1f982f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ac.png)
《阿西里西》教学设计下文是我为您细心整理的《《阿西里西》教学设计》,您浏览的《《阿西里西》教学设计》正文如下:《阿西里西》教学设计1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指导思想以音乐新课标中的“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多样化,突出实践性”为指导思想。
(二)理论依据依据新课标的课程基本理念中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爱好爱好为动力,突出同学的演唱,分析力气,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通过仿照倾听,引导同学唱会,唱好歌曲。
二、教学背景(一)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分析《阿西里西》是一首贵州彝族民歌,表现了彝族人民热忱好客,宠爱交友的性格特点,心情吵闹欢快。
《阿西里西》是选自第十一册第六课《欢快的边寨》中的一首演唱歌曲,本单元的四首作品全部是西南少数民族音乐,少数民族歌曲同学们在低班级的课本中也学过不少,在六班级又学习少数民族歌曲同学们既感到新颖又感到生疏。
《阿西里西》是一首节奏简洁,旋律明快的彝族民歌,2/4拍,全曲由六个乐句构成,do,re,mi,sol,la五个音组成的民族五声调式的宫调式,旋律简洁但不单调,烘托出吵闹的心情。
歌曲《阿西里西》能够使孩子们对彝族音乐文化,以及其它民族音乐产生爱好并拓宽视野。
歌曲《阿西里西》彝语音译部分的歌词演唱起来很有意思,如“阿西里西”“丘都拉迪”“翁啊”等,歌词“阿西里西”是“我们是好伴侣”的意思,“丘都拉迪”“翁啊”是表达欢快气氛的衬词。
歌曲重复乐节较多,大部分节奏是由四分音符,一拍的前附点,两个八分构成的,心情显得格外欢快。
(二)同学状况分析同学们在低班级和中班级都接触过少数民族歌曲和乐曲,但这次六班级的孩子是我第一次接触,之前的音乐课我并未教授,经了解同学们学习并不系统,他们的声音音色上会有欠缺。
歌曲中的音高和节奏在六班级的程度上来说应当不难,其中跨度较大音程可能需要提示音准问题,经过合理练习应当可以得到改善。
歌曲心情欢欢快泼,加上彝语的演唱能够增加同学们的学习爱好,可以很好的参与音乐活动。
音乐阿西里西教案
![音乐阿西里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21d842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0d.png)
音乐阿西里西教案教案标题:音乐阿西里西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和理解阿西里西音乐的起源和特点。
2. 学习并演奏阿西里西音乐中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3. 培养学生对阿西里西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教学内容:1. 阿西里西音乐的起源和特点介绍。
2. 学习阿西里西音乐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3. 演奏阿西里西音乐作品。
教学准备:1. 阿西里西音乐的录音或视频资源。
2. 音乐乐器,如鼓、小提琴等。
3. 音乐教材和乐谱。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通过播放阿西里西音乐的录音或视频,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并引导他们思考阿西里西音乐的特点。
2. 知识讲解(10分钟):- 介绍阿西里西音乐的起源和特点,包括其地域背景、乐器运用和节奏特征等。
3. 学习基本节奏(15分钟):- 通过示范和指导,教授阿西里西音乐中常用的基本节奏,如快速连续的手鼓击打、拍手声等。
4. 学习基本旋律(15分钟):- 通过示范和指导,教授阿西里西音乐中常用的基本旋律,如简单的音阶上下行、重复音符等。
5. 演奏阿西里西音乐作品(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简单的阿西里西音乐作品进行演奏。
- 指导学生在演奏中合理运用所学的基本节奏和旋律,注重协调和整体效果。
6. 总结(5分钟):- 回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分享他们在演奏中的体验和感受。
- 引导学生思考阿西里西音乐对他们的影响,培养他们对不同音乐风格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教学扩展:1.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演奏其他阿西里西音乐作品。
2.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或演出,进一步拓宽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范围。
3.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编写自己的阿西里西音乐作品。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评估学生在演奏阿西里西音乐作品时的技巧和表现水平。
3. 收集学生对阿西里西音乐的理解和欣赏的反馈。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苏少版音乐三上第二单元阿西里西说课稿
![苏少版音乐三上第二单元阿西里西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6a04707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9e.png)
苏少版音乐三上第二单元阿西里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阿西里西》是一首苏少版音乐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简单的歌词展现了草原儿童的快乐生活。
歌曲共两个乐段,第一乐段以富有弹性的大调式为主,节奏明快,旋律简洁。
第二乐段则以更具特色的小调式呈现,旋律优美,富有变化。
整首歌曲既体现了草原儿童的活泼可爱,又展示了大自然和家乡的美丽。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乐理知识和唱歌技巧,我对他们的学情进行了分析。
大部分学生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
然而,在演唱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会遇到音准、节奏和换气等方面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这些学生的需求,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演唱水平。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阿西里西》,让学生感受草原儿童的快乐生活,培养他们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
2.过程与方法:学会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演唱技巧。
3.知识与技能:掌握简单的乐理知识,如音阶、节奏等,能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歌曲。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阿西里西》,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
2.教学难点:音准、节奏和换气的掌握,以及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分组合作法、示范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钢琴、音响等设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听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歌曲。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草原的自然风光为背景,让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阿西里西》。
2.学唱歌曲:先让学生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和特点。
然后,教授歌词和旋律,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歌曲。
3.分组练习: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分组练习,相互交流、借鉴,提高演唱水平。
4.展示环节:各小组依次展示演唱成果,鼓励学生互相评价、总结。
苏少版音乐三年级上册《阿西里西》教案2
![苏少版音乐三年级上册《阿西里西》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ae055b43f46527d3250ce025.png)
《阿西里西》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彝族民歌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情感,激起学生对我国西南地区民族音乐的浓厚兴趣。
2、能够用自然圆润、略带弹性的声音和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阿西里西》。
3、能联系日常生活编创情绪适合此曲情绪的歌词和肢体语言并进行展示。
学习重点: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和欢快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阿西里西》。
学习难点:1、歌曲中间9—13小节处的强弱对比;2、歌曲头四小节的附点与后缀尾声之间的统一与对比。
学习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其中在我国西南布有这样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彝族,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
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彝族民歌——《阿西里西》。
学习新课:1、带着以下两个问题聆听歌曲;回答完问题以后可就歌曲中发现的疑问向老师提问。
歌曲的速度如何?歌曲是什么样的乐段结构?2、复听歌曲。
3、师弹琴范唱,生在心里学唱歌曲。
4、师弹琴,学生轻唱歌词。
5、就歌曲中的两个难点部分进行讲解和修正。
6、跟钢琴用欢快的情绪演唱全曲。
针对老师下发的简单乐器,6人一小组进行讨论如何进行《阿西里西》的表演唱(注:可加入乐器或是肢体语言)。
各小组自选组长组织此活动,讨论结束后找两个小组进行表演唱,比比看那一小组的设计最有创意。
7、学生对自己组或其它组的设计、表演进行评价。
老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总结:彝族是一个聪明智慧的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形成了自己的良风美俗,发展了丰富多采的文学艺术,成为祖国文化遗产宝库中的一部份。
希望同学们在日后的生活中多关注彝族乃至西南少数民族的民族音乐,让它们源远流长、世代传承!。
苏少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2单元《唱: 阿西里西》教学设计
![苏少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2单元《唱: 阿西里西》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316dc2004a1b0717ed5dddc.png)
《阿西里西》音乐教案教学内容:1、歌曲《阿西里西》2、随歌曲做律动,并掌握彝族舞蹈的基本动作3、做音乐游戏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阿西里西》,并能自信地用快乐的声音表现歌曲情绪。
2、通过学习本课歌曲,了解彝族儿童的生活习俗,培养学生热爱我国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3、学会彝族舞蹈的基本动作,根据歌曲内容进行歌表演并要求动作协调一致。
4、结合歌曲能有秩序地进行游戏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感受力、表现力、和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1、感受彝族儿童无忧无虑的欢快心情,并能富有感情、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阿西里西》。
2、引导学生勇于参加各项音乐活动,培养活泼开朗、乐观的性格和与同学们友好相处、相互合作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表演能力及协调能力。
教学难点:1、对歌曲演唱情绪及节奏、音高、音准的把握。
2、根据歌曲进行歌表演,并能结合歌曲有秩序地进行游戏活动,在各项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鼓等。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今天呀我要邀请小朋友贺我跳一支舞先看老师跳,你们可以在下面轻轻的跟我一块做动作,一会儿我可是要邀请你们的,准备好了吗2、跳第二遍音乐开始时,邀请孩子们加入一起跳3、刚刚同学们在跳舞的时候,老师在最后还加入了鼓声,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我是怎么加入的(先敲了鼓面,再敲鼓背,最后两个鼓槌。
)4、你们想不想也试试现在请你们轻轻的坐到凳子后面,我们把凳面当作鼓面,凳的两边当作鼓边,一起来试一试吧!(师;出示鼓谱,同学们进行节奏练习。
)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来形容我们刚刚的表现(欢快的、热烈的、高兴的)同学们说的真好,像刚刚这样的形式在我们的身边可能不多见,可是在少数民族像这样又唱又跳又敲奏的形式已经融入了他们的生活,无论是欢庆节日还是庆祝丰收少数民族的人们都会用歌声舞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就像今老师给你们要介绍的这个民族一样……(教师介绍彝族风土人情)瞧我们今天要走进的就是彝族(二)节奏练习X X X X / X X X X / X X / X X /快快活活唱歌跳舞嗡阿嗡阿节奏特点; (1)前两小结相同后两小结也相同;(2)前紧后松(三)歌曲教学这边的孩子在载歌载舞,那边的孩子在高高的大山上和我们对山歌呢!1.感受歌曲:师:你们想不想听其他小歌手是怎样演唱这首歌的呢师:彝族人民也有自己的语言,你们知道“阿西里西”是什么意思吗是“我们是好朋友”。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二单元 阿西里西|苏少版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二单元 阿西里西|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a33ae8cbb4daa58da0114af8.png)
阿西里西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演唱歌曲《阿西里西》,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2、学生能用各种生活中的物品有节奏地为歌曲伴奏。
3、学生能根据歌曲节奏特点,随音乐边唱歌边做游戏。
教学重点:能准确地把握歌曲的演唱风格,能用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和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力度变化。
教学过程:一.舞蹈律动1.快乐的音乐课又来到了,首先让我们随着欢快的音乐动起来,跟我做自由的发挥,起立!2.师生随音乐律动。
3.师:同学们的舞跳得真好!你们知道刚才我们跳的舞蹈是哪个民族的啊?生:新疆维吾尔族舞蹈师:刚才欢快的音乐把我们带到了美丽的新疆天山牧场,下面的音乐啊要带我们去一个神奇的地方!4.老师表演舞蹈《阿西里西》。
5.师:这段音乐是贵州彝族的一首民歌,彝族人民不仅热情好客,还非常能歌善舞。
每逢节日,他们就会穿上漂亮的衣服去唱歌跳舞,那场景可热闹啦!(投影仪出示彝族歌舞图),大家看他们跳得多开心啊!我们小朋友想不想也跟他们一起来愉快的跳舞啊?生:想!师:那就跟杨老师一起跳起来吧!教会孩子们几个简单的彝族舞蹈动作。
配合《阿西里西》的音乐跳一跳。
{在跳舞的同时熟悉歌曲的旋律}二.导入歌曲《阿西里西》1.师:同学们真聪明,舞跳得美极了!刚才的音乐啊,杨老师为他配上了歌词,成为了一首动听的歌曲,大家想听吗?生:想!师:好,下面杨老师就将这首歌曲送给小朋友们!大家认真地听一听,歌曲中都唱了些什么?2.教师随伴奏带演唱歌曲《阿西里西》3.学生说说听到的歌曲内容4.教师将歌词出示到黑板上。
出示课题《阿西里西》师:刚才杨老师为大家演唱的是一首贵州彝族的民歌,它的名字叫《阿西里西》,是彝族小朋友在做游戏时演唱的一首儿歌。
“阿西里西”在彝族语中是好朋友的意思,而“丘都拉迪”、“嗡啊嗡啊”、“啊呀”这些歌词表现了彝族小朋友做游戏时欢快的心情。
5.有节奏地朗读歌词a)师:下面就请小朋友们来听杨老师读一读歌词。
教师有节奏的示范朗读歌词一遍。
三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阿西里西》教案苏少版
![三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阿西里西》教案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9ffec7346bd97f192379e922.png)
《阿西里西》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彝族歌曲《阿西里西》,充分感受彝族少儿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从而对我国西南少数民族音乐产生兴趣,并有进一步了解的欲望。
2、认知目标:在歌曲的处理中认识、体验mp、mf、f、<、渐慢、等力度记号的特点,并能在歌曲中运用自如。
3、能力目标:能够用自然圆润、略带弹性的声音和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鼓励学生尝试设计不同的方式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并根据设计进行演唱。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并对歌曲进行处理。
教学重点:对歌曲的艺术处理。
教学过程:(一)、了解彝族风土人情1、彝族的分布: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
具有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
2、彝族的民居:大多居住在较为平缓的山坡上或山间的小盆地中,村落比较分散。
3、彝族的服饰:由于支系繁多,所以服饰差别比较大,但一般都是色彩鲜艳,并配有很多首饰。
4、彝族的音乐:彝族的音乐富有特色,都以歌舞为主,无论是劳动间隙,还是节日庆典,都要以歌舞来抒发情感。
5、彝族的节日:节日众多,有彝族年、火把节、选美节等。
但最盛大、最隆重的还是一年一度的火把节。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彝族的风土人情)(二)、发声练习师:彝族的火把节有“东方狂欢节”之称。
尤其是晚上的篝火晚会,人们围着火堆唱歌、跳舞,弹月琴、吹口弦,热闹极了。
讲到这里,你们是不是已经很想亲眼去看一看啦?正好,我刚刚收到了彝族朋友的邀请,让我去参加他们的篝火晚会,我带你们一起去好吗?那就让我们一起登上“音乐快车”出发吧!(播放音乐,教师跟学生一起做一组舞蹈动作。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有三个意图,1、做为情境的设计;2、做为过渡;3、这组动作课前已学会,这里做为复习)听,什么声音?(教师模仿鞭炮声),一定是彝族朋友知道我们来了,放鞭炮欢迎我们呢。
大鞭炮:xx. | xx.||砰啪砰啪小鞭炮:xxxxxxxx | xxxxxxxx ||劈里啪啦劈里啪啦劈里啪啦劈里啪啦大鞭炮: 6 2 . | 6 2 .||砰啪砰啪小鞭炮: 6 2 1 2 6 2 1 2 | 6 2 1 2 6 2 1 2 ||劈里啪啦劈里啪啦劈里啪啦劈里啪啦6 2 . | 6 2 . ||哈哈哈哈6 2 1 2 6 2 1 2 | 6 2 1 2 6 2 1 2 ||丘都拉迪丘都拉迪丘都拉迪丘都拉迪(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设计学生乐意模仿的音响来作为发声练习。
《阿西里西》说课稿
![《阿西里西》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f38b02f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bd.png)
《阿西里西》说课稿《阿西里西》说课设计一、教材分析《阿西里西》是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首演唱歌曲。
这首歌是流行于贵州威宁地区的彝族儿童游戏歌曲。
在彝语中,“阿西里西”是“大家一起来”的意思,“哪哟”“嗡啊”“啊呀”是衬词。
歌曲为五声宫调式,四二拍,快板速度,表现了彝族少年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我设计本课时的思路是以音乐实践活动贯穿整个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学唱歌曲。
在音乐活动中,鼓励学生自主创编舞蹈和伴奏,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二、说教学目标:1、用轻快的演唱表现歌曲动感、欢快的特点。
2、认识do’、re’、mi’的唱名和相应的科尔文手势。
3、通过听、唱、舞、奏、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音乐。
教学重点: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表演能力及协调能力。
教学难点:对歌曲演唱情绪及节奏、音高、音准的把握。
三、教学方法的确定新课标提出:音乐课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加强音乐实践与创造。
鉴于以上理念,我采取的教法有:创设情境法、模仿教学法、对比法、听唱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还采取用了合作探究法、自主创编法、游戏互动法等教学手段。
那么到底要怎样使我的音乐课堂成为学生享受音乐美的圣殿呢?我决定这样安排教学过程:四、教学流程及相关考虑:(一)组织教学让学生跟着《快乐的啰嗦》这富有彝族特色的音乐声,踏着欢快的步子走进教室,待音乐声结束后,师生用音乐语言相互问好。
(在这一环节中,我安排了学生在一年级时听过的彝族音乐《快乐的啰嗦》来营造课堂氛围,感受彝族的音乐风格为整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情境导入先请学生欣赏课件演示彝族人民的服饰,民族特色,文化活动。
然后师生展开关于彝族风土人情的交流讨论。
(开课伊始,我借助课件,通过欣赏、交流,不仅使学生了解到许多有关彝族的风土人情,激起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又能促使孩子积极展开想象,引发创作的灵感,有效地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
苏少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2单元《唱: 阿西里西》教学设计
![苏少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2单元《唱: 阿西里西》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d4551a3a26925c52dc5bfdc.png)
阿西里西教学内容:《阿西里西》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彝族及火把节,了解彝族的风土人情。
2、能用欢快、有弹性的声音熟练地唱《阿西里西》,画出句子的旋律线,并能为歌曲加上舞蹈动作,用鼓为歌曲伴奏。
3、培养学生小组讨论的能力,为歌曲加上呐喊声。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用鼓敲奏。
教学难点:画旋律线,为歌曲加上呐喊声。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课的开始啊老师想请你们来看一个视频,看完告诉老师,你在这个视频里看到了什么(播放视频)师:你看到了什么生答。
师:你知道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吗(出示图片,一步一步引出彝族)师:这个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四川、贵州一带。
那里的那女老少都喜欢戴着帽子,他们住的房子很特别,瞧,房顶都是平的。
那里的人们主要以玉米和荞麦为主食,因为支系众多,服饰也多种多样,更重要的是那里的人民能歌善舞。
瞧,今天我们要走进的是哪个民族生:彝族。
二、新授师:火把节师彝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四到六月二十七日,彝族各个村寨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刚刚我们看到视频中的人们,围着火把载歌载舞。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小段彝族舞蹈,请大家欣赏。
(师跳舞)师:现在老师想邀请同学们一起来跳一跳。
师:大家跳的真棒!彝族的小朋友跳的和我们一样棒,但是他们的舞步有点特别,请你仔细看。
(师示范舞步)师:谁能用小手拍出他们的舞步来再看一遍。
(师示范舞步)指名拍节奏。
师:原来啊,他们的舞步是这样的节奏。
(出示节奏)师:你们会念吗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师生念节奏)师:你发现这条节奏有什么特点(前面两小节一样,后面两小节一样,前紧后疏)你观察的真仔细。
现在请你们用小脚跳出这样的舞步来。
师:想想,他们的嘴里还唱了什么生:快快活活......师:老师这有两种唱法,你觉得哪一种更好为什么(师示范两种)生:这样唱更贴近跳舞的氛围,声音更有弹性。
师:让我们也来这样唱一唱。
(师弹琴,生唱。
)师:让我们加上脚步试试。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二单元 阿西里西|苏少版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二单元 阿西里西|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86ee3bb577232f60dccca169.png)
2.区别风格
师:两种民间舞蹈有什么不同风格?
3走进彝族
师介绍彝族。
师:今天就让我一起走进这个热闹欢快热情的少数
民族。他们主要聚集在我国云南贵州一带,那里的人们喜欢戴各种各样的帽子。住的房子很有特色。
4学习节奏
Titi titi titi titi ta ta
加入跳音和连线演唱。
三教唱
二次备课
一、律动
1、师生问好
2、播放《G大调小步舞曲》做律动
师问学生:这首乐曲大家都很熟悉,是选择欧洲的一种民间舞蹈。今天我们来体验另一种民间舞蹈,是来自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我会邀请好的同学跟我一起来跳。
师:先看老师跳,你在下面轻轻模仿。一边欣赏一
边想想两种民间舞蹈有什么不同风格?
二导入
1.播放《阿西里西》伴奏
1.学习阿西里西这一段
师:两个彝族小孩正在对山歌呢,阿西里西是什么意思?
2用不同速度指挥演唱。
3.完整欣赏《阿西里西》
师:找找熟悉的旋律。
4接口唱
生唱熟悉的部分,师唱别的部分。
5找相同乐句
师演唱乐谱,生找找相同乐句。
6.接龙唱歌谱
7完整演唱歌曲
8用不同速度演唱歌曲
9加入“嘿嘿”
师:彝族人民最喜欢过的节日是火把节,所以他们跳舞唱歌时还会加入呐喊声。让我们一起在今天的歌曲中也加入呐喊声吧,当老师举起右手你们加入嘿,我举起左手你们加入“嘿嘿”。好吗?
四拓展延伸
1.分组表演
第一组:串铃
第二组:跳舞
第三组:加入嘿嘿声
第四组:演唱
选一个人敲鼓。
2轮唱《阿西里西》
3欣赏合唱视频《阿西里西》
五总结
师:今天我们走进了彝族的少数民族,感受了他们的风土人情,学习了他们的歌曲和舞蹈。最后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我们今天的音乐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西里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歌曲《阿西里西》
2、随歌曲做律动,并掌握彝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3、做音乐游戏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阿西里西》,并能自信地用快乐的声音表现歌曲情绪。
2、通过学习本课歌曲,了解彝族儿童的生活习俗,培养学生热爱我国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3、学会彝族舞蹈的基本动作,根据歌曲内容进行歌表演并要求动作协调一致。
4、结合歌曲能有秩序地进行游戏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感受力、表现力、和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1、感受彝族儿童无忧无虑的欢快心情,并能富有感情、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阿西里西》。
2、引导学生勇于参加各项音乐活动,培养活泼开朗、乐观的性格和与同学们友好相处、相互合作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表演能力及协调能力。
教学难点:
1、对歌曲演唱情绪及节奏、音高、音准的把握。
2、根据歌曲进行歌表演,并能结合歌曲有秩序地进行游戏活动,在各项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跳绳、毽子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歌。
二、歌曲《阿西里西》
(一)教学导入
师:小朋友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养育着各族勤劳的人民。
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56个民族)谁来告诉老师,你都知道哪些民族呢?(维吾尔族、傣族、蒙古族等)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少数民族朋友的热情和快乐吧!1、课件播放歌曲片段,配以表现相关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的图片:让同学们说一说是分别哪个民族的歌曲?
A、新疆维吾尔族歌曲
B、傣族歌曲
C、蒙古族歌曲
(二)学习歌曲
1、有感情的范唱歌曲
2、问题:你从歌曲中都感受到了什么?猜猜看“阿西里西”是什么意思?
3、弹奏旋律,引导哼唱。
4、引导弹性的声音,用“啦”模唱在模唱中听音填谱。
5、弹奏,用手势引导学生有节奏感的视唱。
6、用电子琴给出节奏点,进行读词接龙。
7、弹奏填词演唱歌曲。
8、提示在演唱中表现出高兴、欢快的情绪。
(三)体会歌曲
1、分析歌词的意义。
问题:你能想象歌词描绘的情景么?表现了彝族人民怎样的情感?
2、欣赏专业合唱队的演唱,分析特点,找出差距。
3、介绍力度记号,用演唱人数的变化来体会力度的渐强变化。
问题:力度记号是表现什么的?歌中有哪些力度记号?
4、问题:速度的改变使情绪发生变化了么?加入力度变化,你想到了怎样的意境?变换速度演唱。
分析声音和情绪再次演唱歌曲。
5、歌曲处理(讲解演唱技巧:自然大方、吐字清晰、富有感情、气息流畅、强弱力度的变化,还要有表情。
)
师:注意“丘都拉迪嗡啊啊呀”表现了彝族小朋友召唤朋友来做游戏时的欢快的心情,大家应该唱得欢快些。
现在,让我们把自己想象成那群少年,体会一下愉悦的心情,然后带着这种心情再把这首歌演唱一遍。
(1)富于感情、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自我评价
师:你们评价一下自己的演唱。
(3)小小音乐会(单独演唱、师生接唱、男女生接唱、齐唱等形式)
师:我们的小歌手们唱得真棒!下面我们举办一场音乐会,展示一下你们的风采。
(4)评价优缺点
A各组互评
B师生互评
(四)音乐游戏
师:《阿西里西》是彝族小朋友做游戏时唱的歌曲,平时你们喜欢做游戏吗?
生:喜欢
师:喜欢做什么游戏呢?
生:回答。
松鼠钻树洞,跳山羊,丢手娟,跳皮筋,老鹰抓小鸡……、
师:下面我们就用这首歌曲来做游戏,好不好?每—组同学商量一下选一个你们最喜欢的游戏,然后告诉我。
生:回答
师:当音乐响起后,请同学们一边演唱歌曲《阿西里西》,一边做游戏。
生:做游戏
三、拓展部分——学彝族基本舞蹈动作
师:咱们中国的少数民族各个都能歌善舞,彝族也不例外,我们一起来跳跳彝族的舞蹈怎么样?
1讲解示范动作
2生学跳
3跟音乐跳
4边唱边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随音乐舞蹈)
师:请每一个同学都动起来、唱起来吧!
四、结束语:
师:音乐是人们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的窗口。
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同学都能热爱我们的少数民族,更加喜爱我们的少数民族音乐。
请同学们回去后把这首歌曲唱给家人听,把你们的快乐传播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好不好?
下面请随美妙的歌声快乐地跳起来吧。
让我们下—节课再见!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