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考试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护理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绪论
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卫生保健、疾病预防和护理,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一门专科护理学。
研究的对象自胎儿期至青春期的儿童(0-14岁)。
儿童年龄分
1.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至胎儿出生为胎儿期,约
2.
3.
4.
名词解释选择
第二章生长发育
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正常新生儿出生时的平均体重为3kg,3个月的婴儿是其出生体重时的2倍,1岁时是其出生体重的3倍,2岁时是其出生体重的4倍。
体重计算公式:
1-6个月:体重(kg )=出生时体重(kg )+月龄0.7(kg )
7-12个月:体重(kg )=6(kg )+月龄0.25(kg )
2岁到青春期前:体重(kg )=年龄×2+8(kg )
2. 身高(身长):头顶到足底的垂直长度,反应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
正常新生儿的出生时平均身长为50cm ,第一年平均生长25cm ,1岁身长75cm,
第2年,增加速度减慢,平均增加10cm ,2岁身长85cm 。
身高(长)(cm ):年龄×7+70(cm )
身高(长)包括头、脊柱和下肢的长度。12岁时,上下量部相等。3岁以下儿
童仰卧位测量。
3. 头围:平均34cm,1岁时24cm ,2岁时50cm ,5岁时50cm,15岁时接近
成人54-58cm 。
4. 胸围:出生时比头围小1-2cm,约32cm ,.1.岁时和头围相等为........46cm ....。.
5. 上臂围:<12.5cm 为营养不良。
前囟 (对边中点连线的长度)出生时为1.5-2cm ,1-1.5岁闭合。
前囟早闭或过小见于小头畸形等;
前囟迟闭或过大见于佝偻病、脑积水、甲减等;
前囟饱满提示颅内压增高;
前囟凹陷见于脱水或极度消瘦者。
3个自然弯曲:3个月颈椎前凸,6个月胸椎后凸,1岁时腰椎前凸。
乳牙共20个,恒牙共32个。
4-10月开始出牙,2-2.5岁出齐。
2岁以内乳牙的数目=(月龄减4-6岁)。
6岁左右开始出恒牙。
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10个月左右有意识的叫“爸爸”、“妈妈”。
第五章儿科护理技术(不是很重要)
浴盆:冬季39-39℃,夏季为37-38℃
蓝光照射疗法:戴遮光眼罩,光疗时间24-72h,24h 可降低胆红素3-5mg/dL,
温度
30℃,湿度。50%,光疗过程中遇高热、皮疹、腹泻,及时处理。
第六章 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名词解释
1.食物热力作用(TEF ):进餐后几小时内发生的超过BMR 的能量消耗,主要用
于体内营养素的代谢。
2.
6.佝偻病串珠: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因骨样组织堆积而膨大呈钝圆形隆起,上下
排列如串珠样,以7-10肋骨最明显。
7.肋膈沟(郝氏沟):胸骨和邻近的软骨向前突起,形成“鸡胸”样畸形,膈肌
附着处的肋骨受膈肌牵拉而内陷形成的横沟。
1.宏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糖类),占总能量55%-65%。
2.母乳成分:初乳、过渡乳、成熟乳、晚乳。
3.婴儿喂养的方法:母乳喂养、部分母乳喂养、人工喂养。
4.钙磷比例:(2:1)。
5.佝偻病的临床分期:初期(早期)、活动期(激期、极期)、恢复期、
隐性体征:面神经征、腓反射、陶瑟征。
8.重点防治的四大疾病:腹泻、肺炎、佝偻病、贫血。
三、简答题
1.母乳喂养的优点?
①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②增强婴儿免疫力
③增进母子感情;④其他:哺喂方便经济
⑤营养成分比例恰当
2.添加辅食的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①从少到多②由稀到稠③由细到粗④由一种到多种
四、选择题
1.婴幼儿基础代谢率(BMR)较成人高。
2.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为儿童所特有:生长所需。
3.母乳中:蛋白质、脂肪、糖比例适宜(1:3:6)蛋白质以清蛋白(白
蛋白)为主;颗粒小,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含糖量高,乙型乳糖为主;钙磷比例:(2:1)。
4.兽乳中:牛乳为主;蛋白质含量高,酪蛋白为主;矿物质含量高;
缺乏各种免疫因子,这是与母乳最大的区别。
5.长期单独以羊乳喂养可致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6.尽早开奶,按需哺乳,生后半小时内。
7.哺乳技巧:清洗双手,清洁乳头、乳晕;坐位姿势;“C”型拖住乳
房;能自由用鼻呼吸;两侧乳房交替进行,吸空一侧再吸另一侧,
每次哺乳都应该让乳汁排空,以防泌乳抑制和乳腺炎发生,喂养时间15-20min;
咽下的空气排出,婴儿右侧卧位。
8.不宜哺乳情况:母亲感染HIV、慢性肾炎、糖尿病、恶性肿瘤、
精神病、癫痫、心功能不全。
9、生后10-12个月断乳,夏季炎热或婴儿患病时间暂缓断乳。
10、P64换乳期食物的引入。
11.营养不良的病因:摄入不足:喂养不当导致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
12.营养不良最初表现:体重不增,继而体重下降。
13.皮下脂肪的厚度是判断营养不良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14.皮下脂肪消减的顺序:腹部(首先)→躯干→臀部→四肢→面颊。
15.营养不良的并发症:①营养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最常见;②:维生素A缺乏
最常见;③自发性低血糖(最严重的):面色苍白、神志不清、脉搏减弱、呼吸暂停。
16.轻度(Ⅰ)营养不良:体重低于正常值15%-25%,腹壁皮褶厚度0.8-0.4cm
中度(Ⅱ)营养不良:体重低于正常值25%-40%,腹壁皮褶厚度<0.4cm
重度(Ⅲ)营养不良:体重低于正常值>30%,腹壁皮褶厚度消失
17.生长迟缓:身高(长)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均值间2SD。
18.血清白蛋白浓度降低是营养不良特征性改变。
19.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下降是营养不良早期诊断的灵敏、可靠
指标。
20.营养不良首优的护理诊断:营养失调:低于机体的需要量。
21.中、重度患儿可从每日45-55kcal(165-230kJ)/kg开始,逐步少量增
加;若消化吸收较好,可逐渐增加到每日120-170kcal/kg(500-727kJ/kg),待体重恢复,供给正常需要量。
22.苯丙酸诺龙可促进蛋白质合成。
23.营养不良治疗原则:药物治疗、必要时给水解蛋白。
24.肥胖的重要原因:活动过少和缺乏适当体育锻炼。
25.超过50%者为重度肥胖。26.维生素的主要来源:皮肤的光照合成。
27.1.25-二羟胆骨化醇的作用:旧骨脱钙,新骨形成。
28.佝偻病的主要病因:日照不足。29.预防佝偻病:经常晒太阳。
30.佝偻病初期:多见于3-6个月的小婴儿,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易激惹,夜间啼哭,枕秃。
31.佝偻病活动期:出现特征性骨骼改变。
32.佝偻病头部:3-6个月患儿可见颅骨软化,乒乓球样改变;7-8个月方颅(骨样组织堆积)。前囟增宽及闭合延迟,出牙延迟;胸部畸形见于1岁小儿。33.佝偻病恢复期:患儿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或消失。
34.佝偻病后遗症期:多见于3岁以后的小儿。
35.佝偻病初期:骨骼X线检查长骨骨gou 端钙化带正常或稍模糊。
36.佝偻病激期:骨骼X线检查钙化带消失,干gou 端呈毛刷样、杯口样改变。
38.严重骨骼畸形者可考虑外科手术矫正。
39.佝偻病护理诊断: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首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