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基础练习题完整版
完整版)初二物理机械运动计算题及答案

完整版)初二物理机械运动计算题及答案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计算题一、路线垂直(时间相同)1.一颗子弹以680m/s的速度离开枪口,在5m处的人听到了枪声,空气中声音的速度为340m/s。
求子弹前进了多少米。
2.一架喷气式飞机以声速的1.5倍速度飞行,高度为2720m,水平方向飞行。
当听到飞机在头顶上方轰鸣时,抬头观看,飞机已经飞到你前方多远水平距离的地方?3.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条1m长的导火索来引爆炸药,导火索的燃烧速度为0.5cm/s。
引爆员点着导火索后,至少以每秒多少m的速度才能跑到600m以外(包括600m)的安全区域?4.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条76cm长的导火索来引爆钻孔里的炸药,导火索的燃烧速度是0.8cm/s。
点着导火索以后以5m/s的速度跑开,他能否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点500m以外的安全区?二、列车(队伍)过桥问题(总路程=车长+桥长)5.一列长90米的火车以每秒30米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长1200米的桥,所需时间为多少秒?6.一列火车途经两个隧道和一座桥梁,第一个隧道长600米,火车通过用时18秒;第二个隧道长480米,火车通过用时15秒;桥梁长800米,火车通过时速度为原来的一半,则火车通过桥梁所需的时间为多少?7.一列队长360m的军队匀速通过一条长1.8km的大桥,测得军队通过大桥用时9min。
求:(1)军队前进的速度;(2)这列军队全部在大桥上行走的时间。
8.一列火车长200米,用20s的时间穿过了一条100m长的隧道。
该火车如果以这样的速度通过长3.4km的大桥,要用多长时间?9.一列长130米的列车,以16米每秒的速度正在行驶。
它通过一个隧道用了48秒,这个隧道长多少米?10.一列火车长200米,每秒行20米,要经过一座长700米的大桥。
求这列火车通过这座大桥需要多久?三、平均速度问题(总路程/总时间)11.汽车先以4米/秒的速度行驶0.5小时,接着又以36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5分钟到达目的地。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基础练习题

9.坐在甲车里的人,看见路边树木向北运动,他是以为参照物.他看到并排的乙车静止,若以树为参照物,乙车是的.10.长征三号火箭运载同步卫星升空,此时,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的,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的,当卫星脱离火箭绕地球运转时,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的,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的.11.小红骑自行车在公路上行驶,当天虽无风,但小红骑在车上觉得刮了西风,以小红为参照物,空气是向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向行驶.12. 不变,沿着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13. 我们唱的歌“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以为参照物.14.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一般选________做参照物。
15.车里的人看路边的树向后退是以________做参照物。
16.物理学里把_____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
17.乘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以火车为参照物。
人是________,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人是________的。
18.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月亮在云间穿行,这时我们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19.以________为参照物,人造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的,以________为参照物,人造地球同步卫星是运动的。
它绕地心旋转一周需________h。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必须选择地面或地面上静止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 ()2.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 ()3.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4.自然界中不存在绝对静止的物体. ()5.我们说小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种运动是相对的. ()6.研究物体做机械运动时,可以任意选择某一物体为参照物,但它一定要是静止的.()7.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但也有一定的原则,必须使研究的问题尽量简单. ()8.石英钟的秒针的运动是匀速的. ()9.物体甲绕物体己做圆周运动,由于它们之间的距离始终没变,所以甲没有作机械运动. ()10.甲、乙两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在半小时所经过的路程相同,若甲作匀速直线运动,则乙也一定作匀速直线运动.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8分)1.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都相对于()A.参照物B.太阳系C.太阳D.地球2.下列运动被称为是机械运动的是()A.河水的流动 B.时间的流逝 C.树木的生长 D.火车的飞驰3.在飞行的飞机里的人,看到空中的白云迅速地向后退,他所选的参照物是()A.地面B.高山C.飞机D.白云3.坐在直升飞机上的驾驶员看见高楼楼顶在向上运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直升飞机()A.向下运动B.已向上运动C.静止不动D.水平运动4.课本中所述的法国飞行员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子弹的条件是()A.飞机和子弹运动的快慢相同,方向相同,两者相对静止B.飞机和子弹运动的快慢不同,方向相同,两者相对静止C.飞机和子弹运动的快慢不同,方向相同,两者相对静止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5.下列各运动中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A.苹果从树上掉下来B.铅球在地面上沿直线滚动至静止C.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D.从一楼沿楼梯匀速走到三楼教室的同学6“月亮在云中走”,“鱼儿在水中游”它们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A.云、鱼B月亮、鱼C,云、水D.星星、水7.坐在直升飞机上的人看见楼房一栋栋向上升,则飞机正在( )A.上升B.下降C.静止D.都有可能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谓参照物,就是指绝对不动的物体B.研究物体的运动,选择太阳为参照物是最合适的,因为太阳是真正不动的物体C.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一定是不同的.D.研究宇航员在飞船中的运动情况,选择飞船作参照物较方便9.下列说确的是:( )A.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照物C.运动速度大小不变的物体,一定在作匀速直线运动D.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定不同10.我们通常所说的“车开了”是以()。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试题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试题一、选择题1. 小明用力推一个物体,物体开始运动。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以得知,物体在不受力作用时会处于()状态。
A. 静止B.诱导运动C.匀速直线运动D.加速直线运动2. 物体在斜面上自由下滑,运动过程中没有受到其他外力的干扰,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与斜面的角度()相关。
A. 正相关B.负相关C.无关3. 小明在一个与地面保持竖直的位面内进行匀速圆周运动。
与其他物理性质相比,小明与地面的接触力()。
A. 大于其他物理性质B.小于其他物理性质C.等于其他物理性质4. 小华用力推开一扇门,门以一定的速度旋转开。
根据角动量守恒定律可以得知,小华推门时对门施加的力()。
A. 不会改变门的角动量B.会改变门的角动量5. 城市中的电车不仅要考虑线路的长度,还需要考虑线路的弯曲程度。
因为电车行驶时,发生了()。
A. 向心力B.离心力C.拉力D.摩擦力二、填空题1. 小明用力推开一个质量为5 kg的物体,在光滑的水平地板上开始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10 m/s²,推力的大小为()N。
2. 小红站在一个半径为2 m的转盘上,转盘以1 rad/s的角速度匀速旋转,则小红站在转盘上的加速度的大小为()m/s²。
3. 小华用力向下投掷一个质量为1 kg的物体,假设重力加速度为10 m/s²,投掷角度为45°,物体的向下加速度大小为()m/s²。
4. 若一个物体以10 m/s的速度沿着圆周运动,半径为5 m,则该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m/s²。
三、计算题1. 小明从A点出发沿着直线运动到B点,在3 s内通过了40 m的距离。
求小明的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
2. 小红坐在一个半径为3 m的旋转木马上,旋转木马以2 rad/s的角速度匀速旋转。
求小红在旋转木马上的速度大小和向心加速度大小。
3. 小华用力向上抛掷一个质量为0.5 kg的物体,假设重力加速度为10 m/s²,抛掷速度为15 m/s。
初二机械运动物理练习题

初二机械运动物理练习题1. 甲球以10 m/s的速度沿水平面运动,经过2秒后速度为8 m/s,求甲球的加速度。
解析: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
给定初速度v1=10 m/s,末速度v2=8 m/s,时间间隔t=2秒。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可以得出公式:加速度 a = (v2 - v1) / t代入数值进行计算:a = (8 m/s - 10 m/s) / 2s= -2 m/s / 2s= -1 m/s²所以甲球的加速度为-1 m/s²,表示甲球在运动过程中产生了减速。
2. 乙车以10 m/s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经过5秒后,速度减少到4m/s,求乙车的加速度。
解析:由于乙车匀速行驶,即速度保持不变,所以加速度为0。
3. 已知某运动物体的速度-时间图线如下所示,请根据图线回答问题。
[图线描述](1) 谁的加速度较大?为什么?(2) 在哪个时间区间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3) 在哪个时间区间物体的速度为负数?(4) 在哪个时间区间物体的加速度为正数?解析:(1) 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可以看出,在上升斜率较大的部分,物体的加速度较大。
所以物体在时间t=0到t=4的期间加速度较大。
(2) 在图中,当斜率为0时即为速度保持不变的时刻。
可以看出,在t=4的时刻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
(3) 图中速度为负数表示物体在负方向上运动。
可以看出,在时间t=6到t=10的期间物体的速度为负数。
(4) 图中斜率为正表示加速度为正。
所以在t=4到t=6的时间区间物体的加速度为正数。
4. 某物体自由落体从高处下坠,经过2秒钟速度为20 m/s,请计算物体的加速度。
解析:自由落体的运动是匀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取值为重力加速度g ≈ 9.8 m/s²。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v = v0 + gt已知的参数:初速度v0=0 m/s,终速度v=20 m/s,时间t=2秒。
代入数值进行计算:20 m/s = 0 m/s + (9.8 m/s²) * 2s20 m/s = 19.6 m/s² * 2s20 m/s = 39.2 m/s²加速度 a = 39.2 m/s²所以物体的加速度为39.2 m/s²,表示物体在自由落体过程中不断加速下降。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练习题(含答案解析)1、正确答案为B。
解释:同一个人多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测得的数值可能有细微差别,但应该接近于同一个值。
不同人的测量方法可能存在差异,因此测得的数值可能不同。
2、正确答案为B。
解释:跳远成绩通常在3-4米左右,使用米尺不太方便,而长30米的卷尺过长,使用不便。
分度值为1cm的皮卷尺既方便使用又足够精确。
3、正确答案为B。
解释:最小分度值为厘米的刻度尺,记录长度应该以厘米为单位,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
4、正确答案为A。
解释:烟是竖直向上的,说明烟没有受到风的影响,外界无风。
5、正确答案为A。
解释:如果乘客坐的火车向东行驶,窗外的火车也向东行驶,两车相对静止,不可能看到窗外火车向正东行驶的情况。
6、正确答案为B。
解释:乘船的人相对于轻舟是静止的,轻舟是选定的参照物。
7、缺少图示,无法判断。
8、(1)他的计算错误在于没有将整个课本的厚度减去纸张的厚度。
(2)正确的计算应该是:纸的厚度=整个课本的厚度/页数=0.7cm/356=0.002cm。
9、停表所示的时间为3分50秒。
10、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刻度尺要平放,有刻度的一面要贴着被测物。
(2)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避免视差误差。
(3)要估读到的下一位,尽量减小测量误差。
(4)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的测量结果,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11、无法判断。
风,乙小车不可能,也不可能有12、甲、乙、丙三人各自驾驶一辆汽车沿着平直公路同向而行。
他们各自以自己的汽车为参照物,甲看到乙的车静止不动,乙看到丙的车离自己远去,丙看到甲的车在后退。
但是,以地面为参照物时,汽车的运动速度最快。
据报道,有一天在某个工地上,工人们在一座高达190米的大楼上进行施工。
突然,一片乌云飞快地飘过了大楼上方,引起了一些人的惊呼:“楼要倒了!”这种错觉是因为这些人以大楼为参照物,以为大楼是运动的或静止的。
两辆汽车同时向东行驶,甲车的速度为36km/h,乙车的速度为12m/s。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基础过关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基础过关测试卷(全卷满分100,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情况中是因为误差而引起结果不准确的是()A.测量时物体的边缘未对准“0”刻度线 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C.观察时视线未能与刻度尺垂直 D.读数时没有再估读一位数字2.商场内的营业员量服装时,最好应选用()A.分度值为1cm的1m长的直尺 B.分度值为1mm的1.5m长的直尺C.分度值为1mm的1m长的直尺 D.分度值为1cm的1.5m长的直尺3.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有关 B.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始终存在C.误差不能避免,但是可以尽量减小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4.(多选)乘客坐在游轮中,游轮沿长江顺流行驶,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A.江岸的码头 B.游轮的船舱 C.迎面驶来的汽艇 D.奔流的江水5.工人师傅使用游标卡尺测得某零件长0.07530m,如果用你的三角板去测量,其结果应是()A.0.07m B.0.075m C.0.0753m D.0.07540m6.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a、b、c三辆汽车,a车上的人看到b车匀速向南,c车上的人看到a车匀速向北,b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匀速向南,这三辆车中相对于地面可能静止的是()A.只有a车 B.只有b C.只有c D.a车和c车7.判断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依据是()A.每隔1s沿直线运动的路程相等 B.只需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C.1s内运动5m,2s内运动10m,3s内运动15m D.任何相等的时间内,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都相等8.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的路程越长,物体的速度就越大 B.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越长,物体速度越大C.运动的时间越短,物体的速度就越大 D.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越长,物体速度就大9.小云和小伟进行百米赛跑,每次小云都要比小伟提前5m到达终点,若让小云将起点向后远离原起点5m,小伟仍在原起点处与小云同时起跑,按原来的平均速度运动,则()A.小云先到达终点 B.小伟先到达终点 C.两人同时到达终点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0.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秒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米,则()A.甲的s-t图一定为图线a B.甲的s-t图可能为图线bC.乙的s-t图一定为图线c D.乙的s-t图可能为图线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11. “纳米”(nm)是的单位(填物理量);科学研究表明,冠状病毒呈不规则圆形或类圆形,平均直径100nm,即cm。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测试卷有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卷有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1,所用时间之比是2: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A.2:1 B.l:2 C.9:2 D.2:92、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行人沿该公路的便道向西散步.以行人为参照物汽车()A.向东运动B.向西运动C.静止不动D.无法确定3、用拉长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A偏大B一样C偏小D无法确定4、车站上,坐在火车里的乘客从窗口发现有两列火车沿相反的方向运动,由此得出的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乘客坐的火车和看到的两列火车中一定有两列在沿相反方向运动;B.乘客坐的火车可能在运动;C.三列火车可能沿同一方向运动;D.三列火车中可能有一列是静止的。
5、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它的运动速度越大B.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它的运动速度越大C.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D.通过相等的路程,所用时间越长速度越大6、甲乙两车并排停着,当甲车司机看着乙车时,忽然感觉自己的车正在缓慢运动,但当他看到地面时,却发现自己的车并没动,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是运动的B.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是静止的D.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运动的7、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C.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8、某同学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试判断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厘米"()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1 B.茶杯的高度是11.2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59、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10、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体位置的改变被称为:A. 运动B. 静止C. 位移D. 速度2. 以下哪个不是机械运动的特点?A. 有方向B. 有大小C. 有规律D. 有速度3. 一个物体从静止状态开始,以恒定加速度加速运动,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是:A. 正比B. 反比C. 线性关系D. 非线性关系4. 以下哪个单位不是速度的单位?A. 米/秒B. 千米/小时C. 米/小时D. 千米/秒5. 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是:A. 变化的B. 不变的C. 有时变有时不变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________。
7.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其国际单位是________。
8.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速度大小和方向都________。
9. 一个物体从10米高处自由落下,其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10. 位移是指从物体运动的起点到终点的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请简述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并说明其特点。
12. 请解释什么是加速度,并举例说明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以2米/秒²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物体在第3秒末的速度和第4秒内的位移。
14. 假设一个物体以10米/秒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求物体在5秒内通过的位移。
五、实验题(共30分)15. 设计一个实验来测量小车从斜面滑下时的加速度,并说明实验步骤、所需器材以及如何记录数据。
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C4. C5. B二、填空题6. 变化7. 米/秒(m/s)8. 不变9. 9.8米/秒²(m/s²)10. 有向线段长度三、简答题11.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路径上以恒定速度运动,其特点是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
12. 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其单位是米/秒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基础练习题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基础练习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3分)1.物理学中把叫做机械运动,它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其中直线运动又可分为直线运动和直线运动.2.在研究物体做机械运动时,被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这就是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3.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运动的的生动描述,其中“舟行”是以为参照物,“人不觉”是以为参照物.4.乘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以火车为参照物人是的,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时,人是.5.平时所说“月亮躲进云里”是以为参照物,说“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为参照物.我国发射的风云二号通讯卫星相对是静止的.相对于是运动的.人们常说地球在公转的同时自转着,“公转”是以为参照物,自转又是以为参照物.6.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7.空中加油机在空中给歼击机加油的过程中,若以为参照物,他们都是运动的,若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歼击机是的.8.“旭日东升”是以为参照物的,“日落西山”是以为参照物的.9.坐在甲车里的人,看见路边树木向北运动,他是以为参照物.他看到并排的乙车静止,若以树为参照物,乙车是的.10.长征三号火箭运载同步卫星升空,此时,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的,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的,当卫星脱离火箭绕地球运转时,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的,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的.11.小红骑自行车在公路上行驶,当天虽无风,但小红骑在车上觉得刮了西风,以小红为参照物,空气是向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向行驶.12.不变,沿着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13.我们唱的歌“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以为参照物.14.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一般选________做参照物。
15.车里的人看路边的树向后退是以________做参照物。
16.物理学里把_____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
17.乘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以火车为参照物。
人是________,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人是________的。
18.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月亮在云间穿行,这时我们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19.以________为参照物,人造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的,以________为参照物,人造地球同步卫星是运动的。
它绕地心旋转一周需________h。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必须选择地面或地面上静止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2.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3.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4.自然界中不存在绝对静止的物体.()5.我们说小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种运动是相对的.()6.研究物体做机械运动时,可以任意选择某一物体为参照物,但它一定要是静止的.()7.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但也有一定的原则,必须使研究的问题尽量简单.()8.石英钟的秒针的运动是匀速的.()9.物体甲绕物体己做圆周运动,由于它们之间的距离始终没变,所以甲没有作机械运动.()10.甲、乙两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在半小时内所经过的路程相同,若甲作匀速直线运动,则乙也一定作匀速直线运动.()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8分)1.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都相对于()A.参照物B.太阳系C.太阳D.地球2.下列运动被称为是机械运动的是()A.河水的流动B.时间的流逝C.树木的生长D.火车的飞驰3.在飞行的飞机里的人,看到空中的白云迅速地向后退,他所选的参照物是()A.地面B.高山C.飞机D.白云3.坐在直升飞机上的驾驶员看见高楼楼顶在向上运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直升飞机()A.向下运动B.已向上运动C.静止不动D.水平运动4.课本中所述的法国飞行员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子弹的条件是()A.飞机和子弹运动的快慢相同,方向相同,两者相对静止B.飞机和子弹运动的快慢不同,方向相同,两者相对静止C.飞机和子弹运动的快慢不同,方向相同,两者相对静止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5.下列各运动中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A.苹果从树上掉下来B.铅球在地面上沿直线滚动至静止C.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D.从一楼沿楼梯匀速走到三楼教室的同学6“月亮在云中走”,“鱼儿在水中游”它们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A.云、鱼B月亮、鱼C,云、水D.星星、水7.坐在直升飞机上的人看见楼房一栋栋向上升,则飞机正在()A.上升B.下降C.静止D.都有可能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谓参照物,就是指绝对不动的物体B.研究物体的运动,选择太阳为参照物是最合适的,因为太阳是真正不动的物体C.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一定是不同的.D.研究宇航员在飞船中的运动情况,选择飞船作参照物较方便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照物C.运动速度大小不变的物体,一定在作匀速直线运动D.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定不同10.我们通常所说的“车开了”是以()。
A.开车司机为参照物B.坐在车上的乘客为参照物C.地面为参照物D.没有参照物11.人们生活在地球上,感觉不到地球在运动,这是因为()。
A.地球根本没有运动B.我们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C.地球运动很慢,我们感觉不到12.某人在公路上由北向南行走,一辆汽车由他身后向他前进的方向疾驶而过,那么这个人相对汽车的运动是()。
A.向南运动B.向北运动C.由北向南运动D.无法判断13.在站台前有甲、乙两列原来静止的火车,突然坐在乙车上的乘客发现站台和甲车都在以相同速度运动,那么,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甲车B.乙车C.站台D.无法判断14.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A.划破夜空的流星的运动B.奔驰的骏马的运动C.植物开花结果D.地球绕太阳公转15.蒸汽火车沿平直轨道行驶,风向自东向西,路边的观察者看到从火车烟囱中冒出的烟雾是竖直向上呈柱形,由此可知,相对于空气,火车的运动方向是()。
A.自东向西B.自西向东C.静止不动D.无法确定16.乙看到路旁的树木在向北运动,甲看乙静止不动,若甲、乙都以地面做参照物,则它们应该是()。
A.甲向南、乙向北运动B.甲向北,乙向南运动C.甲、乙都向北运动D.甲、乙都向南运动17.关于参照物,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做参照物B.一切物体都可以被选做参照物C.参照物就是绝对不动的物体D.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由于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果可能不同18.小船在河水中逆流而上,船上坐着乘客,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岸为参照物,河水是运动的B.以河水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C.以小船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D.以人为参照物,河水是静止的四、综合能力应用(第1题4分,2-4题,每题5分,共19分)1.战斗机(或远程轰炸机)在飞行途中也能添加燃料,这是通过什么措施来解决的?2.甲、乙、丙三人分别乘坐直升机.甲看见地面楼房匀速下降,乙看见甲静止不动,丙看见乙匀速上升.这三架直升机各做何种运动?3.在一条平直的南北方向的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依次向北行驶,甲、丙两车快慢相同,乙车较甲、丙两车开得快。
(1)以什么为参照物,三辆车均向北运动?(2)以甲车为参照物,乙、丙两车各向什么方向运动?(3)以乙车为参照物,甲、丙两车各向什么方向运动?(4)以什么为参照物,三辆车均向南运动?4、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min内通过了300m的路程,它运动的速度是____m/s,这个物体在前10s内的速度是____m/s.5、火车的速度是54km/h,子弹的飞行速度为100m/s,那么______的速度大.6、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1,则速度之比是______,若两车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则速度之比是______.7、投掷出去的铅球在空中能继续飞行,这是因为它具体有,它在飞行中运动方向不断改变,是因为它(不计阻力)。
8、一个人通过细绳用20N的力拉着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如果细绳突然断了,小车将做___________运动,这时小车在水平方向上一定__________(填“受”“不受”)力.8、一列列车车厢长为20m,当列车静止时,一个乘客从车厢的顶端匀速走到另一端,所用时间是20s,如果列车以10m/s的速度沿平直的铁轨匀速运动时,则乘客顺着列车运动的方向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另一端,所用时间是______________;若该乘客逆着列车运动方向从车厢前端走向尾端,则需时间为______________答案一、1.物体位置的改变匀速变速2.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3.相对性河岸舟4.静止运动的5.云月亮地球太阳太阳地轴6.运动快慢直线7.地面静止8.地面,西山;9.车,运动的;10.运动的,静止的,静止的,运动的;11.向后,向前;12.快慢,直线;13.云朵;14.地面或相对地面不动的物体;15.车;16.物体位置的变化;17.静止;运动;18.地球;云;19.地球;天空;24;二、1—5.×√√√√6-10.×√×××三、1-16.ACAACCBDACBBBCAD17.BD18.AC四、1.提示:利用相对静止分析;2.甲、乙按相同速度匀速上升,丙原地不动或匀速下降或比乙小的速度匀速上升. 3.(1)以路面为参照物,三辆车均向北行驶(2)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北行驶,丙车静止(3)以乙车为参照物,甲、丙两车均向南运动(4)以比乙车还快的向北运动物体为参照物,三辆车均向南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