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教学计划
2024年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的教学工作计划
![2024年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的教学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2df68253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52.png)
2024年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的教学工作计划1. 引言1.1 概述随着2024年中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哲学与人生课成为了中职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探索和思考人生的意义、价值观和人际关系等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道德选择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个人发展能力。
本篇长文将对2024年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的教学工作计划进行全面剖析,并就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与手段、师生互动与沟通、课程评估和监管机制建设、师资培训及团队协作发展以及教学工作质量提升策略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包含五个主要部分。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并明确文章结构。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的教学工作计划。
然后,我们将讨论课程评估和监管机制建设方面的内容。
紧接着是师资培训及团队协作发展的讨论。
最后,我们将探讨教学工作质量提升策略的研究。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制定2024年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的教学工作计划,并通过对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师生互动与沟通、课程评估和监管机制建设、师资培训及团队协作发展以及教学工作质量提升策略等方面的探讨,为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指导和参考。
同时,本文旨在促进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进一步推动中职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
2. 中职哲学与人生课教学工作计划2.1 教学内容安排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的教学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探索人生意义、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价值观念。
根据2024年的教学计划,我们将按以下方式组织和安排课程内容:首先,我们将介绍哲学与人生课的基本概念和定义,包括哲学思维方法、道德伦理等相关理论框架。
通过讨论、案例研究和小组活动等形式,帮助学生建立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接着,我们将深入研究一些重要主题,如幸福、自由、公平等。
通过阅读经典文献、探讨现实问题以及开展个人反思作业等方式,鼓励学生对这些主题进行深入思考,并从中获得启示。
中职哲学与人生完整教案
![中职哲学与人生完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8fb78a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8c.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哲学的定义和作用,认识到哲学对人生的指导意义。
2. 让学生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明确哲学的研究对象。
3. 培养学生对哲学的兴趣,提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哲学的定义和作用2. 哲学的基本问题3. 哲学与人生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哲学的定义和作用,哲学的基本问题。
2. 教学难点:哲学与人生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哲学的定义、作用和基本问题。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哲学在人生中的具体应用。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哲学对人生的意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哲学的定义和作用。
2. 讲解:讲解哲学的定义、作用和基本问题。
3. 案例分析:分析哲学在人生中的具体应用。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哲学对人生的意义。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哲学流派,认识到哲学的多样性。
2. 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 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常见的哲学流派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3.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生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常见的哲学流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2. 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生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常见的哲学流派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生中的具体应用。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生的意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常见的哲学流派。
2. 讲解:讲解常见的哲学流派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3. 案例分析: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生中的具体应用。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生的意义。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生的定义和价值,认识到人生观的重要性。
哲学与人生教学设计
![哲学与人生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acabc02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34.png)
哲学与人生教学设计哲学与人生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哲学与人生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哲学与人生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知:使学生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2.情感态度观念:培养学生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与观念。
3.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
【教学重点】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
2.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教学难点】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2学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选择正确的道路,永远比跑得快更重要。
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生命,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
人生如同在池塘里钓鱼,选对池塘才能钓大鱼,在错误的地方垂钓,肯定钓不到想要的鱼。
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
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生处处有选择。
选择是什么?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命运,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因而,选择就是人生的第一推动力。
只有选择,人生才有主题;只有选择,人生的坎坷才会被踏平;只有选择,人生才能冲破世俗的藩篱;只有选择,人生才能演奏出生命的华彩乐章。
通过短文让学生了解人生必须要选择,并思考选择的依据是什么!运用教材第2页中“小赵从事农机维修成功”的事例,让学生讨论分析,导入本课的学习,引入客观实际的教学内容。
哲学与人生教学计划
![哲学与人生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d4de1eb6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be.png)
哲学与人生教学计划哲学是一门深邃而广泛的学科,探讨着关于存在、知识、价值、理性、道德、意义等基本问题。
在现代教育领域,将哲学引入人生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思考人生意义、发展个人特长,从而提高他们的人生素养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构建一个基于哲学的人生教学计划,以帮助学生全面成长。
第一部分:哲学与人生教学1.1 哲学的价值哲学作为一门思辨性的学科,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通过探索哲学问题,学生将能够培养自己的思维深度和广度,拓展对世界的理解和看法。
1.2 哲学与人生教学的关系哲学与人生教学密切相关,因为哲学问题涉及到人生意义、价值观和道德观等方面。
通过引入哲学内容,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思考和探索这些问题,从而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部分:哲学与人生教学计划构建2.1 哲学课程设置在人生教学计划中,哲学课程应该成为一门必修课。
通过系统学习哲学的基本知识和思想方法,学生将掌握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思考工具,为他们后续的人生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2.2 哲学与生活对接除了传授哲学理论知识外,哲学与人生教学计划还应注重将哲学与生活相结合。
通过讨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人际关系、职业选择、道德困境等,学生将能够将哲学原理应用于实践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智慧。
2.3 哲学活动与实践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人生教学计划中应该设置哲学活动和实践环节。
例如,组织哲学社团、辩论赛和哲学讨论小组等,让学生通过实践来锻炼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加深对哲学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部分:哲学与人生教学实施3.1 教师角色与能力培养在哲学与人生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传授者,更是引导者和启发者。
教师需要具备深厚的哲学知识,同时还需培养自己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以便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思考。
3.2 学生参与与评价人生教学计划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性。
学生应被鼓励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活动和实践环节,并能够对自己的学习和思考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制定哲学与人生的学习计划
![制定哲学与人生的学习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c529c4a7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12.png)
制定哲学与人生的学习计划导言哲学是一门探究人生、思维、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等方面问题的学科。
它涉及了广泛的知识领域,对人们了解世界、认识自我、指导行为具有深远的影响。
因此,对哲学的学习就是对人生的探索,是对人类文明和智慧的领悟。
本文将制定一份哲学与人生的学习计划,旨在系统地学习哲学,深入思考人生,并将哲学理论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使哲学知识成为指导自己行为的智慧之源。
一、学习目标1. 深入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和主要流派,包括古希腊哲学、近代哲学、现代哲学等。
2. 掌握哲学思想家的代表作品,包括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等。
3. 理解哲学思想对人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探索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
4. 建立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形成清晰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学习内容1. 哲学基本概念(1)哲学的定义、特征和方法。
(2)哲学的主要流派和学派,包括实在论、唯心论、理性主义、经验主义等。
(3)哲学的发展历史,包括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现代哲学等。
2. 哲学思想家与代表作品(1)古希腊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2)近代哲学: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
(3)现代哲学:康德、黑格尔、尼采。
(4)当代哲学: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
3. 哲学对人生的影响(1)哲学思想对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塑造。
(2)哲学思想对人生选择、行为指导的作用。
(3)哲学思想对人生意义、幸福感的影响。
4. 建立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1)理解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2)借鉴哲学思想,建立自己的人生哲学,明确人生目标和追求的价值。
(3)运用哲学智慧指导自己的行为和选择,使生活更有意义、更有质量。
三、学习方法1. 阅读哲学经典著作(1)系统阅读古希腊哲学、近代哲学、现代哲学的代表作品。
(2)注重思辨和理解,对关键概念、论点进行逐字逐句地分析和思考。
(3)通过多次阅读和思考,逐渐掌握哲学经典著作的精髓和内涵。
2024版哲学与人生教案范文
![2024版哲学与人生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4d26a73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3a.png)
一、教案名称:2024版哲学与人生教案范文第一章:哲学与世界观1.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
(2)培养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教学内容(1)哲学的定义与功能(2)世界观的概念与类型(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3.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哲学与世界观的基本概念、关系等。
(2)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个人世界观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哲学与世界观的应用。
4. 教学步骤(1)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世界观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讲解哲学与世界观的定义、关系等基本概念。
(3)分析案例,让学生了解哲学在世界观中的应用。
(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个人世界观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5)总结与反思:强调树立正确世界观的重要性。
二、教案名称:2024版哲学与人生教案范文第二章:哲学与方法论1.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哲学与方法论的关系,理解哲学方法的基本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哲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认识到哲学方法在人生中的指导作用。
2. 教学内容(1)哲学方法论的概念与特点(2)哲学方法的分类及其应用(3)哲学方法在人生中的指导作用3.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哲学方法论的基本概念、特点等。
(2)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运用哲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小组讨论法:分享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哲学方法的体验。
4. 教学步骤(1)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哲学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讲解哲学方法论的基本概念、特点等。
(3)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个人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哲学方法的体验。
(4)总结与反思:强调哲学方法在人生中的指导作用。
三、教案名称:2024版哲学与人生教案范文第三章:哲学与价值观1.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哲学与价值观的关系,理解价值观的基本概念。
(2)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人生素养。
《哲学与人生》教案
![《哲学与人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4930b4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d1.png)
《哲学与人生》教案《哲学与人生》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哲学与人生》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哲学与人生》教案1【教学目标】1.认知:掌握发展的含义与实质;正确理解事物发展过程中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在人生发展中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
2.情感态度观念: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和逆境,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
3.运用:学会用发展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处理好顺境和逆境的关系,提高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战胜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3.情感态度观念: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和逆境,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1.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2.以积极的心态对待逆境和挫折。
【教学难点】1.顺境、逆境的联系与转化。
2.以积极的心态对待逆境和挫折。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2学时。
【课前准备】让学生搜集有关逆境中成才的事例。
调查不同行业人士的工作压力情况。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录像:神七问天设问:“在科学上面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结合视频内容,回答以上名人警句包含了哪些哲学道理?给我们哪些人生启示?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小结)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也是我们改革开放成果不断显现的过程,更是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过程。
中国的“飞天”梦想的逐步实现,是中国航天人和全国人民不断奋斗、不懈追求的过程,从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首访太空,到20xx年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携手问天,6年间的6次飞行如同6个台阶,一次次,在浩瀚的太空中铭刻下中国人的印记。
中职哲学与人生完整教案
![中职哲学与人生完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77c32b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e4.png)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一)第一章:哲学与人生的关系1.1 了解哲学的定义和起源1.2 理解哲学与人生的密切关系1.3 探讨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和起源。
使学生认识到哲学与人生的紧密联系。
引导学生思考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
教学内容:哲学的定义和起源:解释哲学的概念,介绍哲学的历史发展。
哲学与人生的关系:探讨哲学对人生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哲学的指导作用:讨论哲学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生和面对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哲学的基本概念和起源,引导学生理解哲学与人生的关系。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讲授和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深度。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二)第二章:人生的意义与目标2.1 探讨人生的意义和目标2.2 理解不同哲学流派对人生意义的解释2.3 分析个人价值观对人生目标的影响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标的重要性。
使学生了解不同哲学流派对人生意义的解释。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价值观对人生目标的影响。
教学内容:人生的意义和目标:探讨人生为何重要,人生有哪些目标。
不同哲学流派的人生意义:介绍不同哲学流派对人生意义的观点和解释。
个人价值观对人生目标的影响:分析个人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生目标的确定和实现。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人生的意义和目标,介绍不同哲学流派的人生意义观点。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个人价值观对人生目标的影响,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讲授和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深度。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三)第三章:道德与伦理3.1 理解道德和伦理的概念3.2 探讨道德和伦理的原则和价值观3.3 分析道德和伦理在个人和社会中的应用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道德和伦理的基本概念。
使学生了解道德和伦理的原则和价值观。
哲学与人生授课计划
![哲学与人生授课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04fdab0d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65.png)
哲学与人生授课计划一、引言哲学是一门关于思考和探索人生意义的学科,它涉及到人类思维、价值观、伦理道德和认识世界的方法。
本授课计划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哲学的学习机会,帮助他们思考人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道德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哲学的基本概念和思维方式,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课程目标1. 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流派,包括西方哲学和东方哲学。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使其能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
3. 提高学生的伦理道德素养,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意识。
4. 帮助学生探索人生意义和目标,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5. 通过讨论和辩论,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三、课程内容第一部分:哲学导论1.1 哲学的定义和目的- 哲学的起源和发展- 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2 哲学的基本问题- 存在与本质的问题- 知识与信念的问题- 价值与道德的问题1.3 哲学的思维方式- 分析思维与综合思维- 归纳思维与演绎思维- 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第二部分:西方哲学2.1 古希腊哲学- 苏格拉底的人生和哲学思想- 柏拉图的理念和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和伦理学 2.2 文艺复兴时期哲学-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哲学的兴起 - 笛卡尔的怀疑主义和理性主义- 休谟的经验主义和因果关系2.3 现代哲学- 康德的批判哲学和伦理学- 黑格尔的辩证法和历史唯心主义 - 尼采的存在主义和超越人性思想第三部分:东方哲学3.1 儒家思想- 孔子的人生观和伦理道德- 孟子的天命观和仁爱之道- 荀子的人性观和政治理念3.2 道家思想- 老子的道德哲学和无为而治- 荀子的人性观和政治理念3.3 佛家思想- 释迦牟尼的人生观和解脱之道 - 惠能的禅宗思想和悟道方法- 达摩的禅宗传入和禅修实践第四部分:人生探索与实践4.1 人生意义和幸福- 哲学思考人生意义的方法- 心理学和哲学对幸福的解读- 或者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4.2 道德与伦理- 道德的本质和作用- 道德决策和伦理行为- 当代社会中的伦理问题与挑战4.3 自由意志与命运- 自由意志的存在与局限- 哲学对命运的态度和解释- 如何在自由意志与命运间找到平衡?四、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1. 通过讲授、讨论和小组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完整版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
![完整版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10e033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08.png)
完整版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中职哲学与人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相关知识。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善于运用哲学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职哲学与人生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哲学与人生的关系,以及如何将哲学思维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内容1. 什么是哲学?2. 什么是人生?3. 哲学与人生的关系4. 哲学的思维方式5. 哲学在人生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教材内容,帮助学生理解中职哲学与人生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2. 互动讨论法: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概念辨析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哲学在人生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与哲学与人生相关的问题或者案例引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打开课堂气氛。
2. 讲解中职哲学与人生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内容。
3. 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引导学生通过问题解答和小组交流,加深对中职哲学与人生的理解。
4. 案例分析:选择一个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将哲学思维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5.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中职哲学与人生的理解和领悟。
六、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利用投影仪、电脑和多媒体课件等进行教学展示。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3. 案例分析:准备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案例,用来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七、课堂检测1. 开展课堂小测验,检查学生对中职哲学与人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设置课堂问题,让学生自由回答,检测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八、课外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观影活动,选择一部与哲学与人生相关的影视作品进行观看和讨论。
2024年《哲学与人生》教案(精选)
![2024年《哲学与人生》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0e10a48c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43.png)
2024/2/29
1
目 录
2024/2/29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哲学基本概念与思想体系 • 人生价值与意义探讨 • 自我认知与成长策略 •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 • 情感管理与心理健康维护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2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 目标
2024/2/29
3
人际关系问题
表现为沟通障碍、冲突和孤独感。应对方法包括学习沟通技巧、建立 支持系统、寻求专业帮助等。
2024/2/29
25
保持心理健康途径和建议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的作息,均衡饮食, 适度运动,良好的睡眠习惯。
应对压力
学习有效的应对压力方法,如 时间管理、放松技巧、寻求支 持等。
培养积极心态
关注积极的事物,保持乐观和 自信,培养心理韧性。
01 02
西方哲学流派
包括古希腊哲学(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中世纪哲学(如经院哲 学)、近代哲学(如经验主义、理性主义等)和现代哲学(如分析哲学 、大陆哲学等)。
东方哲学流派
包括中国哲学(如儒家、道家、佛家等)、印度哲学(如瑜伽派、胜论 派等)和日本哲学(如神道、禅宗等)。
2024/2/29
03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策略
尊重他人、关注他人需求、主动沟通、建立信任 。
3
维护人际关系策略
保持联系、定期聚会、分享生活点滴、互相支持 。
2024/2/29
22
06 情感管理与心理 健康维护
2024/2/29
23
情感管理原则和方法
2024/2/29
认知重评
01
通过改变对情境的评价和解释,以更积极、理性的方式看待问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4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4](https://img.taocdn.com/s3/m/ccdcca53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83.png)
课题章节/名称
4.1一切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
课时
2
主要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法、小组讨论法、探究学习法
教
学
目
标
知识
目标
了解联系的普遍性与多样性,了解社会交往与人际关系。
能力
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一切都处在联系之中,认识到人际关系的交互性与复杂性。
情感
目标
把握社会人际关系中的联系,切实承担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新时代青年。
(2)社会交往与人际关系
4.案例:“唇亡齿寒”;
“米的联系”
“大学生求职”
“笨人吃饼”
“狼孩的故事”
5.了解人际关系的交互性与复杂,承担好自己的社会角色。
6.学习指导册4.1
案例导入
提问、回答
案例导入
讲授
小组讨论
总结
布置作业
10
20
1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40
10
5
作业布置
学习指导册4.1
教学反思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重点
联系的普遍性与多样性
社会交往与人际关系
难点
人际关系的交互性与复杂性
媒体教具(或主要工具材料等)
PPT、图片、视频、一体机、白板、笔、U盘、作业本
教学过程
修改栏(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1.史上最牛小学生作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案例导入:美国次贷危机。
3.重点讲授(1)联系的普遍性与多样性
1-《哲学与人生》教案
![1-《哲学与人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757e39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e8.png)
一、教案主题:《哲学与人生》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哲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理解哲学的功能和任务。
2. 培养学生对人生问题的思考,提高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3. 引导学生运用哲学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哲学的定义与起源:哲学的定义,哲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哲学的功能与任务:哲学的功能,哲学的任务。
3. 人生问题概述:人生问题的含义,人生问题的主要方面。
4. 人生观与价值观:人生观的定义,价值观的定义,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关系。
5. 道德观及其在人生中的作用:道德观的定义,道德观在人生中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哲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人生问题概述,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含义和关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人生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哲学思维方法进行思考和分析。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人生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积极性。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哲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人生问题的思考深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六、教学章节:《哲学与人生》的实践应用1. 教学内容:本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哲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包括如何运用哲学思考方式解决个人问题,如何在职场中运用哲学思维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如何在生活中保持心理健康等。
2.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哲学思维解决问题。
3. 教学评价:小组讨论表现、课后实践报告。
学生需要提交课后实践报告,描述他们如何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的哲学知识。
七、教学章节:《哲学与人生》的不同文化视角1. 教学内容:本章节将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哲学观念和人生观,包括东方哲学、西方哲学等。
2.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
哲学与人生教学计划
![哲学与人生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75723d8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ed.png)
哲学与人生教学计划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
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哲学与人生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
哲学与人生教学计划目标导航一、课标要求1.内容目标⑴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⑵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
2.提示与建议⑴古今中外许多著名思想家的言论,表达着各自的哲学思想,反映了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争辩、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不同。
⑵思维与存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⑶汇集资料: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
二、高考考点1.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2.唯物主义及其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3.唯心主义及其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知识梳理1.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哲学的基本派别的关系⑴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或者说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⑵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依据: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也是一切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注意以下两点: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②注意区分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哲学的基本派别的关系: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学年第二学期《哲学与人生》授课计划(中专数控)
![~学年第二学期《哲学与人生》授课计划(中专数控)](https://img.taocdn.com/s3/m/aa9e2f0e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f9.png)
学年第二学期《哲学与人生》授课计划(中专数控)授课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和思想,探讨人生意义、价值观、道德、自由等问题,拓展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对自己和社会的认识和思考。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第一讲: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学时)•哲学的定义及发展历程•哲学的分类和研究对象第二讲:人生观的形成和意义(2学时)•人生观的定义和内涵•人生观的形成因素和影响因素•人生观对人生意义的作用第三讲:价值观的建构和实践(4学时)•价值观的基本概念和类型•价值观的建构和形成过程•价值观的实践方法和实践效应第四讲:道德的基本原则和实践(4学时)•道德的概念和内涵•道德的基本原则和分类•道德实践的方法和现实意义第五讲:自由的概念和时代意义(2学时)•自由的定义和内涵•自由的时代意义和社会实践•自由的局限和调节第六讲:人类的理性和意识(2学时)•人类理性和意识的概念解析•人类理性和意识的实践价值•人类理性和意识的进一步发展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阅读、实地调研等,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哲学与人生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评价方式本课程评价方式将采用考试和课堂表现两方面,具体细则详见教学大纲。
参考教材和阅读材料主要教材•《哲学入门》王卓源,文化艺术出版社参考阅读•《人生哲学导论》苏东坡,上海文艺出版社•《人生的智慧》珍妮特·沃克,中国戏剧出版社•《伦理学概论》马克思,人民出版社•《自由与责任》玛丽·贝克特,北京大学出版社教学总结本课程将帮助学生掌握哲学与人生相关的知识、思想、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道德观念,以期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有积极影响。
哲学与人生教学计划范文(精选3篇)
![哲学与人生教学计划范文(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00bc144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d0.png)
哲学与人生教学计划范文(精选3篇)哲学与人生教学计划范文篇1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
小编整理的哲学与人生教学计划,供参考!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
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一)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使学生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客观世界运动的规律性等基本观点,及其对人生发展道路的重要意义。
指导学生从主客观条件出发,正确进行人生选择,增强自信自强的意识,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1、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
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客观实际既包括对象的实际,也包括人自身条件的实际。
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为人生道路的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2)人生选择及其作用。
分析人生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2、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物质在运动中存在和发展。
人是物质发展的最高产物,是社会的现实的人,人通过积极行动实现人生成功。
(2)人生行动要遵循客观规律。
既要敢于行动,又要善于行动,脚踏实地走好人生之路。
3、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二)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哲学与人生教案定稿
![哲学与人生教案定稿](https://img.taocdn.com/s3/m/54cda856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76.png)
哲学与人生教案定稿一、课程概述1. 课程定位: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和思想,探索哲学与人生的关系,提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 课程目标:(1)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和主要流派;(2)掌握哲学思考方法,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3)探讨哲学与人生的相互关系,寻找人生的意义和价值;(4)形成积极向上、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教学内容1. 哲学的基本概念:哲学的定义、哲学与世界观、哲学与方法2. 哲学的历史发展: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近现代哲学、中国哲学3. 哲学的主要流派: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实证主义、存在主义等4. 哲学与人生的关系: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生哲学等5. 哲学思考方法:批判性思维、逻辑推理、辩证法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哲学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和主要流派;2. 案例分析法:分析哲学家的人生经历和思想贡献;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哲学与人生的关系,培养独立思考能力;4.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哲学思考和写作训练,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四、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个课时45分钟;2. 教学进度:按照教案定稿进行教学,每周2课时;3. 教学评价:课堂表现、课后作业、课程论文等相结合。
五、课程资源1. 教材:推荐《哲学与人生》等相关教材;2. 参考书目: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哲学著作和论文,以拓展视野;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平台,提供哲学讲座、文章等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3. 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哲学的魅力,提高哲学素养。
4. 实践性教学: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哲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升人生境界。
2024版哲学与人生教案范文
![2024版哲学与人生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99fdf76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e0.png)
一、教案名称:2024版哲学与人生教案范文第一章:哲学的内涵与功能1.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哲学的基本内涵,理解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2)让学生掌握哲学的功能,包括:认识功能、反思功能、指导功能、批判功能。
2. 教学内容(1)哲学的内涵: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2)哲学的功能:认识功能、反思功能、指导功能、批判功能。
3.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哲学的内涵与功能。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哲学的功能。
4. 教学过程(1)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哲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讲解:讲解哲学的内涵与功能。
(3)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哲学的功能。
二、教案名称:2024版哲学与人生教案范文第二章:哲学的起源与发展1.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哲学的起源,理解哲学发展的历史过程。
(2)让学生掌握主要哲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2. 教学内容(1)哲学的起源:东方哲学与西方哲学的起源。
(2)哲学的发展: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近现代哲学。
(3)主要哲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实证主义、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等。
3.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哲学的起源与发展。
(2)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不同哲学流派的特点及其代表人物。
4. 教学过程(1)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哲学发展的原因。
(2)讲解:讲解哲学的起源与发展。
(3)对比分析:对比分析不同哲学流派的特点及其代表人物。
三、教案名称:2024版哲学与人生教案范文第三章:哲学的基本问题1.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理解哲学问题的核心。
(2)让学生掌握哲学问题的研究方法。
2. 教学内容(1)哲学的基本问题:存在与本质、认识与真理、价值与道德。
(2)哲学问题的研究方法:逻辑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实证研究法。
3.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研究方法。
(2)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哲学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哲学与人生教案(写写帮整理)
![哲学与人生教案(写写帮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fbbd937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b9.png)
哲学与人生教案(写写帮整理)第一篇:哲学与人生教案(写写帮整理)《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单元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教学目标】1.认知:使学生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2.情感态度观念:培养学生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与观念。
3.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
【教学重点】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
2.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教学难点】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从提问组织学生讨论:我们为什么选择到职校读书?学生回答后归纳:我们是针对自己的学习实际和社会需求实际作出的选择。
提示课题。
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
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生处处有选择。
二、揭示课题;板书:三、新课讲授;(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组织学生讨论:同学们初中毕业后作出哪些选择?为什么?作出不同的选择说明了什么?得出结论。
1.人生选择不能只靠主观意志。
用P2王莉事例说明;(1)人生路是自己选择的结果;(2)不同的选择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用读高中和职校两种选择说明。
(3)青年人的选择力求做到科学、正确,才能走出精彩的人生。
组织学生讨论:同一村寨、相同条件的家庭在生产和经济上有的成功赚钱,有的失败,其原因是什么?2.想问题做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举P3小赵例说明。
(1)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从事任何工作,都要把客观实际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立足点和依据;简单介绍P4相关链接;(2)讲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P5 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3)实事求是的含义:P5 引导学生思考P6钱学森事例分析得出: 3.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
~学年第二学期《哲学与人生》授课计划(职业中专数控)
![~学年第二学期《哲学与人生》授课计划(职业中专数控)](https://img.taocdn.com/s3/m/9700b023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f9.png)
学年第二学期《哲学与人生》授课计划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哲学对人生的影响,如何通过哲学思想来认识自己、发展自己的才能和提高自己的幸福感。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能够深入了解哲学的本质、哲学思想及其应用,并通过实践活动来锻炼自己的思维和哲学素养。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如下:•掌握哲学思想的概念和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哲学素养;•以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认识到哲学对人生的影响,探究人类关注的基本问题、意义、真理和价值等方面的思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探究者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内容第1章哲学基础1.1 哲学的概念1.2 哲学的本质1.3 哲学思想的基本特征1.4 哲学思想的类型第2章人生与价值观2.1 人生的哲学思考2.2 人生的价值取向2.3 人生的自我实现第3章真理与信仰3.1 关于真理的哲学思考3.2 真理与认识3.3 信仰的哲学思考第4章自由与责任4.1 自由的哲学思考4.2 自由与权利4.3 责任的哲学思考第5章幸福与人生5.1 幸福的哲学思考5.2 幸福与生活5.3 生命的意义课堂实践与案例分析在课程的学习中,将会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幸福感知等实践方式,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哲学思想的意义和应用。
考核与评估课程的考核和评估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平时成绩(40%):包括课堂参与和表现(15%)、作业(15%)和小组讨论与展示(10%);•期中考试(30%):覆盖前三章的内容;•期末考试(30%):覆盖所有章节的内容。
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哲学与人生》参考书目1.奥斯瓦尔德·施佩恩斯《哲学导论》2.罗伯特·索尔波洛斯基《哲学思考》3.亚瑟·舒兹南《人生的谜题》总结本课程将着重培养学生哲学思想和素养,并通过实践,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掌握哲学思想。
同时,通过探讨生命的意义、价值等问题,引导学生更好地规划人生。
我们相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拥有更加深刻的认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的增长和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与人生教学计划(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授课班级:15级中职高考班
制定人:牛晓东
制定时间:2018.2,26
教学进度表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
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二年级的学生。
学生基础差,纪律性差,学习积极性不高。
学生在上学期已学习了《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道德和法律》两门课程,但面对人生选择,一些学生并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对就业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和方法技巧认识不够,甚至对就业形势和某些职业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因此,应该结合我校的特点和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人生选择指导。
三、教学原则和方法
1.教学原则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宜涉及过多过深的理论,应紧密联系我国国情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进行教学,特别是要结合职业教育以及本班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教学。
(2)坚持知行并重、知行统一的原则。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从知识到能力的转换,结合理论教学,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模拟人才市场、社会实践活动、座谈会、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
(3)坚持针对性的原则。
本课程应根据中职学校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与企业特点,针对多数学生对就业与创业有关知识了解不够、创业精神与创业心理素质不强等实际,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和实践性教学环节。
(4)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
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成长的实际,遵循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加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把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紧密结合,强化哲学基本观点在人生成长问题中的运用,讲究实际效果,防止空洞说教。
2.教学方法。
倡导启发式教学,采取合作探究、讨论、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
生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客观的社会现象和学生的人生实际出发,通过知识学习与案例分析,融入学生所需要的哲学与人生知识。
教学方法的运用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层次和职业教育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哲学与人生的教学。
四、教学提高
严格执行教务处制定的教学常规,做好课堂管理。
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准备校内检查和业务考核,积极撰写教学心得体会和论文,开展课题研究,全面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认真学习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知识,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课堂教学。
积极配合、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力争使自己成为合格的教师。
五、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六、教学资源
(1)教学用具。
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充分利用教材及教学参考书所提供的资料开展教学活动,大力提倡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适当运用挂图、投影、录音、录像等教具开展教学。
(2)教学资源的开发。
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参考书、教学图片、音像资料、多媒体教学资料、案例选编等文本教学资源;还包括人生成长典型个案、哲学与人生问题教育专家、先进人物和道德楷模等社会教学资源。
各地中职教研部门、学校、教师和有关出版单位,要积极开发与本课程相关、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多种教学资源。
文本教学资源的开发要重质量,做到科学、准确、实用;社会教学资源的开发要从实际出发,精心选择,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