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翻译的影响(英文)

合集下载

女性主义翻译:

女性主义翻译:

女性主义翻译:1)Sex versus gender(人的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 翻译也有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王宁说过:“因为翻译研究总是包含这样两个方面:研究把一种语言为载体的文化内涵转换为另一种语言形式的狭义的字面翻译;研究把一种语言为载体的文化内涵转换为另一种文化形式的广义的文化翻译,前者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语言形式的束缚,而后者则有着较大的能动性阐释的张力”。

•翻译的生理性别也就是结构主义者所关注的表面上的语言转换,翻译的社会性别是文化。

2)女性主义翻译理论1. 女性主义翻译观的主要观点有:(1)译文与原文应享有同等的地位。

女性主义认为, 原作和译作的关系是平等的, 翻译不是机械性的语言转换, 而是涉及文化干预和操控的创造性活动。

加拿大批评家谢丽·西蒙(Sherry Simon)说道:“译者和女人在他们各自从属的等级秩序中历来处于弱势地位:译者是作者的侍女,女人低于男人”。

(2)强调译者的主体性。

传统翻译过分强调译者消极被动的一面,忽视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女性主义翻译观强调译者的主体性,认为任何文本都带有作者的印记,而这种印记来自于文本的创作意识形态和文化语境。

在此基础上,他们力求以女性的方式翻译原作,从而让翻译的主体也就是女性不再卑微而又隐形,而能够被看到。

这就是所谓的“妇占”(3)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极力倡导重写的翻译策略。

他们有意识的运用各种翻译策略在译文中凸显女性的痕迹,弗洛图(Louise von Flotow)归纳出三种重写策略:1.增补(supplementing);2.加前言或脚注;3.劫持(hijacking)。

2. 女性主义翻译误区:1)仅从译者的生理性别来判断译者翻译成果的优劣.“双性同体”翻译思想的提出可以纠正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过激之处。

该理论给翻译界的印象似乎已经被定义为建构一种完全与传统父权制下的翻译完全对立的翻译理想,而女性译者可以成功地翻译男性作者的作品,而男性译者也可以成功地翻译女性作者的作品。

女性主义翻译观及其对翻译理论的影响

女性主义翻译观及其对翻译理论的影响

女性主义者认为,女性主义翻译研究就是要揭示和批判这种 终使女性显现在语言之中。
既将翻译又将女性逐入社会底层和他(她)者处境的状况。女
四、结语
性主义译论者为了在译文中彰显女性,为女性争得话语权,
女性主义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探索了
特别强调“判逆”。如《圣经》中有这样的记载:
女性主义翻译观及其对翻译理论的影响。女性主义从性别
(一)从女性主义角度看翻译主体
意象就是“不忠的美人”。此外,在斯坦纳的《通天塔之后》中,
译者主体性是女性主义翻译观的基础,女性主义译者质 翻译过程被描述为“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显而
疑长期以来把翻译置于性别化的低等位置的字眼,主张重新 易见,在这个隐喻中,男性是主体,占主导地位,然而女性是
中,勒雯对安方特德作品进行了改写、操纵和“叛逆”。
翻译策略,以使女性显现于译文之中。
三、女性主义翻译观对翻译理论的影响
(三)消除翻译研究中的性别歧视
女性主义翻译观对翻译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她们对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就是旨在揭示翻
一系列翻译理论基本问题都有自己的观点。
译领域中的性别歧视现象。长久以来,关于翻译的一个典型
文化派翻译理论提供了新的推动力。本文旨在探索女性主 公然提倡操纵—“女性主义译者肯定其关键作用,以没完没
义翻译观及其对翻译理论的影响,以便增强对女性主义翻译 了的反复阅读和反复写作为乐,炫耀她对文本操纵的迹象。”
理论的贡献及其局限、女性主义翻译观及其翻译实践
传统译论将原作和译作看作对立的两元,认为原作占主
女性主义者从后结构主义、后殖民主义和文化派理论中 导地位,译作是派生的,处于从属地位。然而,女性主义翻译

女性主义翻译(gai)

女性主义翻译(gai)

2.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女性主义与翻译 女性语言与翻译
女性主义翻译策略
女性主义与翻译
“女”:委、安、婉、奴 从中世纪开始,翻译一直是女性进人文学世界的途 径。在19世纪和20世纪法国、 德国和俄国的现代 主义伟大作品中,有一半是女性翻译的。 性别歧视的隐喻: 译者是作者的侍女,女人是男人的财产 翻译是仆人的工作
女性
女性主义与翻译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目的:识别和批判那些将女人和翻译都放逐于社会 和文学底层的纷乱的概念。 女性主义者从后结构主义、 后殖民主义和文化派 理论等中借鉴了一些有用的成分,解构以结构主义 为基础的传统译论。 女性主义翻译代表人物: L. Flowtow, S. Simon, G. Spivak, L. Chamberlain, B. Godard, S. Lotbiniere-Hawood
女性语言与翻译
“女性必须获得语言的解放,女性的解放必须先从 语言着手。”(Simon,1996) 歧视性语言: Mister(先生)---mistress(情人) call boy(仆佣)---call girl(应招女郎) dog ---bitch(母狗) History---his story All men are made equal.
---《简爱》
Contents
1.女性主义思潮
2.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3.影响与局限性
1.女性主义思潮
第一次浪潮
时间: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20年代 目标:从法律上为女性争取财产权、选举权以及受 教育权等,强调同等机会与权利。 重要著作:《妇女圣经》 代表人物:Virginia Woolf
女性语言与翻译
性别中性(gender neutrality)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第六章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第六章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Supplementing (补充):HuMan中用大写的M指 示原文隐含的男性中心主义
Prefacing and footnoting (加注与前言) Highjacking (劫持)
hystory(Mary Daly从希腊语词根hyst“子 宫”+story创造出来,意为“女性的历史”) (注:与history相对的词不是herstory
曾在《当代文学》(Contemporary Literary), 《国际小说》(Fiction International ),《符 号》(Signs)以及艾伦·华伦·弗里德曼等人主 编的《贝克特的翻译和翻译贝克特》发表过论 文
《性别和翻译的隐喻学》发表后立刻成为女性 翻译研究和性别研究中的经典代表作
有关女性的比喻
钱伯伦认为,翻译通常是以性别程式化和性别 中的权利话语之间的关系呈现。
“不忠的美女”不仅是对翻译的贬低,也是对 女性的贬低。归根结底,它是将翻译看作是男 女之间的婚姻契约,妻子和译文必须忠实于原 配,否则就罪责难逃,而丈夫则不受此契约的 约束
译者——男性 译本——女性
从词汇层面看男性的主导地位
Mistress情人、小蜜 Mister先生
Dog
Bitch母狗
Call boy 仆佣
Call girl 应召女郎
Cook
Chef
Histroy、they、man、mankind、 freshman、chairman
女性忠实的悖论
Menagerie :les belles infidelles(不忠的美 人)————漂亮的不忠实,忠实的不漂亮 (信雅) 翻译=婚姻 原文(丈夫、父亲或作者)+译 文(女性)=忠实

女性主义翻译国内研究综述

女性主义翻译国内研究综述

女性主义翻译国内研究综述作者:李晨来源:《文教资料》2011年第07期摘要:女性主义翻译思想强调译者主体性,尤其是女性主义译者的主体性,对翻译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女性主义翻译观从性别研究的角度考量翻译中文化性别差异、语言性别差异及性别意识差异等,将会给翻译研究带来全新的启迪。

关键词:女性主义翻译研究译者一、引言女性主义翻译观是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尽量在翻译中体现出女性的特点,使女性在言语中凸显。

女性主义翻译研究认为:语言能积极干预意义的创造,译者是沟通两种语言的读者,同时又重写并改写着文本,利用语言来干预文化。

“20世纪70年代一个耳熟能详的呼声就是:女性必须得到语言解放,女性的解放必须先从语言着手”。

[1]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强调女性主义译者在翻译也就是在文学翻译领域和语言发展中的作用,鼓励更多女性主义翻译体现女性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改变女性的社会形象。

本文从女性主义翻译思想、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女性主义翻译实践、女性主义翻译批评方面对国内外尤其是国内的女性主义翻译进行了文献综述和分析。

二、女性主义思想之溯源自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兴起女性主义第二次浪潮开始,性别概念一直是女性主义的核心。

按照路易丝·冯·弗洛图(Luise Von Flotow)的划分,女性主义对翻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翻译实践、翻译理论和翻译批评三个方面。

[2]在翻译女性主义先锋小说的时候,西方女性主义译者如弗洛图、戈达尔德·芭芭拉(Godard Barbara)、苏姗妮·吉尔·莱文(Suzanne Jill Levine)、苏姗妮·德·罗特宾尼尔·哈伍德(Suzanne de Lotbiniere-Harwood)等与原作者合作,将原作中激进的写作策略如身体写作和挑战语言的语法性别等,重新在翻译中创造出来,使翻译“扩张并发展原作的女性主义意图”,使翻译同原作一起“削弱、推翻甚至摧毁”控制女性思维和写作的传统父权语言,并“开发新的领地,为女性发展新的思想和语言”。

女性翻译理论对翻译的启示

女性翻译理论对翻译的启示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翻译的启示—以《简爱》两个汉译本为例[摘要] 本文以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为理论基础,对19世纪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的两个汉译本(祝庆英版和黄源深版)进行对比分析。

除了通过弗洛托提出的三个女性主义翻译策略:加写前言和脚注、增补和劫持,本文还有从中国化的女性主义这方面进行对比赏析。

由此发现女性主义翻译策略的运用对翻译《简爱》这样女性主义小说有很大的作用,同时也发现女性译者往往更能准确形象的在译文中再现女性形象。

由此得到两点启示,一是类似《简爱》这样的文学作品的翻译实践中,应该提倡采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二是应该充分重视并发挥译者性别对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简爱》;译者性别Translation Implications from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Chinese Versions ofJane EyreAbstract: The thesis i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Chinese versions(Zhu Qingying’s version and Huang Yuanshen’s version) of Jane Eyre, a representative work of Charlotte Bronte who was a writer in 19century from United Kingdom. Based on the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 the author makes a comparative case study from several aspects: the strategies concluded by flotow: prefacing and footnoting , supplementing, hijacking and the character of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 in China, to be more specific. And the conclusion is made that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 is helpful to translate the feminist works like Jane Eyre and female translator are able to describe female image more vividly than male translator. And thus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in the thesis, one is that it is more advisable to adopt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 in feminist literature works’translation, another suggestion is that the function of the translator’s gender should b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Key words: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 Jane Eyre,the gender of translator1 引言自从20世纪50年代,翻译研究出现文化转向的萌芽,传统的“对等”翻译观念和思想逐渐受到质疑,人们开始对翻译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开始质疑“对等”是否真是翻译的前提和翻译的目标(Bassnett, Susan and Andre Lefevere,1990:6)。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西克苏的两极对立(两元对立)
Main Points
翻译和女性从传统上看,都处于弱势和低等位置, 译者是作者的侍女,女人是男人的侍女。潮的关联。
女性差异的三个阶段:
①本质主义阶段:在本质上存在“女性的现实 性”,与父权相对
②差异的存在是历史上通过语言和文化环境形成 的建构主义模式,女性的现实性通过社会产生
(Gender in Translation: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s of Transmission, 1996)是她的重要译学理论
专著之一,也是西方第一本全面论述女性主义视角下 的翻译问题的学术性专著。《语言的交流》、《分裂 城市中的间奏曲:翻译蒙特利尔》 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文学研究,探讨作为政治与文学运 动的女性主义对于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影响。
(3)advocates that translation is not only a problem of skills and transfer, but also a problem of politics, culture, ideology, etc. 翻译不单是具体的语言 “技巧”问题,还应包括文化、意识形态等诸多问题
立场) Lori Chamberlain劳丽·钱伯伦 (性别与翻译的
隐喻) Luise von Flotow路易斯·冯·弗罗托(女性主义
翻译理论批评)
Sherry Simon雪莉·西蒙
执教于加拿大Concordia University,翻译理论家,文化 专家
Works: 《翻译中的性别:文化身份和传播的政治》
“女”字甲骨文
(委、安、婉、奴)
Feminist translation

【英语专业】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英语专业】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 在欧洲,女性的翻译活动为她们从 事文学创作打下了基础,她们获得 了对自身全新的认识并产生了文学 创作的兴趣和信心,为自己的文学 创作提供了另一种形式的实践经验。 同时,她们在翻译事业中的成绩与 贡献为男性接受女性从事文学创作 做了铺垫,他们发现并承认了女性 在文学方面的造诣。
(二)翻译成为当代女性争取 社会地位的工具
五、女性主义翻译本质
•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特定历史条件、历史时期 的产物,其本质是女性主义者的一种言语行为 和政治抗争。 • 借以翻译为由,旨在颠覆男权社会至主无上的 统治地位,从而改变了翻译的本质属性,偏离 了翻译的正确方向。 •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传达、交际的沟通,也是 文化、政治、历史、意义等各种差异剧烈碰撞 和交锋的场所。女性主义翻译正是这一特定历 史时期政治文化交锋的产物。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主要内容: 5.1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起源 5.2 代表人物路易斯· 梵· 弗洛图
5.3 代表人物雪莉· 西蒙
5.4 代表人物芭芭拉· 戈达德
5.5 女性主义翻译影响研究
一、女性主义思潮简评 • 女性主义 (feminism),亦称女权主义。 西方人称为女性主义,日文称为女权主 义。我国也曾用‚女权主义‛一词,但 是现在都改为‚更合适宜‛的‚女性主 义‛,这是因为:综观当代西方妇女运 动已经从争取男女平等的阶段转向了强 调尊重和顺应女性的差异性、强调女性 主体意识的新阶段(蒋骁华,2004) 。 • feminism是后结构主义思潮和后现代理 论的一部分,是解构一切中心、为边缘 者争取权力的思想运动,是一个涵盖面 极广的概念。
• 2、在她们看来,翻译就是一个创作过程。是跨文 化、跨语际的“违犯 ”( transgression)过程,是 译者传达、重写并操纵一个文本使它适用于第二 语言的公众的过程,其过程贯穿了种种意识形态 和权力关系的纷争,文化张力尽显其中。她们的 这种主张显然是源于一种文化研究对翻译现象的 关注,而不是在讨论文本内部的翻译问题。其最 终目的不是为了生产评判译文的标准和规则。而 是通过译文,在传播和转移知识的过程中建构女 性主体的身份诗学。她们就这样试图通过提高翻 译地位来提高女性自身地位。

翻译研究—文化转向

翻译研究—文化转向
女性主义翻译强调意义的丰富和差异。
后殖民主义翻译观
殖民文学与文化文本中隐含的政治霸权。
文本是一个缄默化的过程,通过翻译解释殖民过程中的话语暴力,再现殖民 化过程中弱势群体被缄默化的过程。
翻译是具有高度操控性的行文,原文和译文两个文本、源语与译语两个系统、 作者和译者等级少处于平等的地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后殖民主义翻译观

Cultural Turn in Translation Studies
汇报人:哈尔滨 Troy 汇报时间:2020.10.23


contents
1.思想渊源
the Intellectual Context
2.代表性学说
Representative Theories
3.对译学的影响
Influence on Translatology
这些怀疑、适者生存的理念“颠覆”了上帝和一切人们习以为常的社会、伦理结构, 而 后发展起来蕴涵“反叛”和“独立”的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和女权主义等。胡塞尔 现象学为先导的经验主义对古希腊以来的“形而上学”的传统进行发掘的“后哲学” 思潮, 强调主体意识而非客观存在。这为我们理解文化转向“ 颠覆” 以前的译论提供 深层理据。
对译学的影响
文化转向是翻译研究中最激动人心的一些进展, 因为它意味着 翻译研究增添了一个重要的维度, 使我们理解到翻译与其他交 流方式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
“ 翻译即改写” 、“翻译即操纵”
对译学的影响
文化学与翻译学的兴起和繁荣促进了翻译的文化转向, 而文化转向在扩 展研究领域、开拓研究思路的同时, 也使翻译研究的边界日益模糊。
生理差异(gender,not sex) 社会差异(社会期望) 可以平等(推翻传统)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 女性主义翻译观及其翻译实践
女性主义者从后结构主义、后殖民主义和文化派理论中借鉴了一些有 的成分,但她们致力于重新审视传统的政治、宗教、文化、语言、艺 术等价值体系。其主要目标是让语为妇女说话,使女性显现于语言之 中。女性主义翻译观主要代表人物有:L. Flowtow, S. Simon, G. Spivak, L. Chamberlain,B. Godard, S. Lotbiniere-Hawood,她们对一系列翻译理论 基本问题都有自己的观点。
1. 对传统翻译理论标准“忠实”的颠覆,强调叛逆
中外传统翻译理论一直把“忠实”视为翻译的根本准则之一。 传统翻译理论中翻译标 准的核心就是“信”或“忠实”,译文必须忠实于原作,以原作/作者为中心,强调译文/译 者对原作/作者的绝对忠实。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家们坚决反对这一观点,她们认为,语言 中充满了性别歧视,“忠实”通常意味着剥夺女性的话语权(马丽娜, 2012, p.127)。 因 此,在翻译中,她们要“妇弄”(woman handling)文本,对文本从女性视角、以女性的方 法进行操纵,大胆实践自己的理论宗旨。
• 前者更注重文学批评,特别是对经典文本的颠覆;后者将视线投射在语言 学、符号学、心理分析等理论方面。
• 法国新女性主义批评借鉴解构主义理论,将妇女问题的症结归结于语言。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 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形成
• 自从1968年“五月风暴”开始,西方女性主义明显分成了英美女性主义学派和法国新 女性主义学派两个学派。新女性主义,也称为后现代女性主义,借鉴吸收了法国结构 主义翻译三大代表德里达格洛斯中心主义批判、福柯的权利话语秩序学说和巴尔特的 “原作者死了”的理念。借助德里达的二元对立逻辑批判,新女性主义对父权话语体 系进行了挑战和质疑。通过使用父权或菲勒斯中心主义(phallogocentrism)话语体系书 写女性文学,不可能是真正的女性文学,只能是从另一方面巩固了并维护了男性中心 主义的观点,因此,新女性主义必须建立起能够凸显女性主体意识的语言符号系统来 书写。从翻译理论的大背景以及翻译与性别的内在联系来说,女性主义必然触发翻译 研究的反思。西蒙(Sherry Simon) 这样说道:“妇女的解放首先是从语言中获得解放。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女性主义学者的论著中出现了这样一个观点,既她们清楚地意 识到语言是意义争斗的场所,是做题在此证明自我的角斗场。因此,毫不奇怪,翻译 研究会受到女性主义思想的滋养。”

feminist translation studies

feminist translation studies

feminist translation studies摘要:1.引言:介绍女性主义翻译研究2.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发展历程3.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主要观点4.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我国的现状与影响5.结论:总结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的重要性正文:【引言】女性主义翻译研究,作为女性主义思潮在翻译领域的延伸,旨在揭示翻译理论与实践在性别、文化和权力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发展历程、主要观点以及在我国的现状与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发展历程】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起源于20 世纪70 年代,随着女性主义思潮的兴起而逐渐发展壮大。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20 世纪70 年代至80 年代,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创立阶段。

这一阶段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主要关注女性在翻译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第二阶段:20 世纪80 年代至90 年代,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开始关注翻译文本中的性别问题,提出“女性主义翻译”的概念。

3.第三阶段:20 世纪90 年代至今,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成熟阶段。

这一阶段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开始关注女性在翻译实践中的挑战和机遇。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主要观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1.性别意识:认为翻译过程中的性别问题应引起重视,翻译作品应关注女性在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

2.文化差异:强调翻译应尊重原文的文化背景,充分考虑文化差异,避免将一种文化观念强加于另一种文化。

3.权力关系:认为翻译是一种权力关系,女性在翻译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权力压迫,因此需要关注女性在翻译实践中的地位和权力。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我国的现状与影响】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我国逐渐受到关注。

目前,我国女性主义翻译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为我国的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在女性的名义下“重写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译者主体性研究的意义

在女性的名义下“重写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译者主体性研究的意义

在女性的名义下“重写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译者主体性研究的意义一、本文概述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传统的翻译理论往往忽视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翻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特别是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视角下,译者的主体性更是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译者主体性研究的意义,从而揭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推动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首先将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进行简要介绍,阐述其核心观点和理论基础。

随后,将深入探讨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及其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中的体现。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分析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启示和影响,包括如何提升译者的地位、如何促进译者的自我认同以及如何发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创造性等方面。

本文将总结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译者主体性研究的贡献,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期望能够深化对译者主体性的认识,推动翻译研究的多元化发展,并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我们也期望通过这一研究,能够激发更多学者对译者主体性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共同推动翻译学科的繁荣和发展。

二、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核心观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重新审视和改写传统翻译理论中的权力关系,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以及在翻译实践中实现性别平等的重要性。

该理论认为,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和权力的重构。

在传统的翻译理论中,译者常常被视为隐形的、被动的角色,而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则挑战了这种观念,认为译者应该成为翻译过程中的主体,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对原文进行重写和再创造。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核心观点之一是“重写”(Rewriting)。

这一概念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语言的转换,还要考虑到文化、社会、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对原文进行重写和再创造。

【英语专业】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英语专业】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 4、女性主义翻译首先肯定了译者性别差异 所导致的对原文本意义阐释的不同,并由 此提出“性别译者’的概念使性别分析范 畴在翻译领域里也占有了一席之地。她们 认为,女性特有的语言感知力、经验和内 心情感有时不是男性能够觉察到的,或是 根本不想察觉,或是潜意识中不知不觉陷 人了男性中心的思维陷阱中,从而对女性 作品或女性主义作品缺乏准确的理解和阐 释,所以应该有女性来翻译这类作品。这 种理论主张无疑也给翻译领域注入了新的 元素和角度。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起源 及相关问题
• 女性和翻译在西方历史上的地位 • 女性与翻译之间的关系 • 女性主义翻译观 •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主要主张 •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本质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翻译理论蓬
勃发展,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
面。翻译研究逐渐自成体系,成为一门具
有自己理论体系的学科在众多的翻译理
• feminism是后结构主义思潮和后现代理 论的一部分,是解构一切中心、为边缘 者争取权力的思想运动,是一个涵盖面 极广的概念。
• 现代女性主义源于美国,经历了两大高潮(刘 军平,2004):
• 第一个高潮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20年代。这 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从法律上为女性争取财产 权、选举权以及受教育权。
女性与翻译的共性:
• 女性和翻译在各自的领域都处于被 边缘化和受冷遇的地位。翻译被视 为非创作性的次等品具有了衍生的、 女性的特征。一些人士索性将评判 女性的标准和翻译标准结合起来。
译者在传统女性角色中获得 • 结了果自:己的印镜,而女性也在译者
那里获得了自己的喻像,两者互 相纠结,有了难以分割的关系, 同时也使两者后来结合并形成女 性主义翻译理论成为可能。
代表人物:路易斯·梵·弗洛图

女性主义翻译探究

女性主义翻译探究

女性主义翻译探究作者:刘艳侠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1年第11期摘要:女性主义翻译作为翻译领域的一个学派,为广大翻译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女性所特有的研究视角。

当代西方女性主义者将视野投向文本,希望通过解构传统的男性中心主义话语,重建新型的男女平等关系。

本文从几位西方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来向读者展示女性主义翻译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女性主义;男女平等;翻译理论Abstract:as a branch of translation theory, feminism translation has provided a feminist unique translation study perspective. Modern Western feminists cast their eyes into the text itself, hoping to reconstruct the equality of man and woman by deconstructing the traditional patriarchal discourse. This essay would represent the connotation of feminist translation through several representativeKey words:Feminist;gender equality;translation theory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1)11-0001-01从20世纪60年代西方第二次妇女运动浪潮起,女性主义作为一种犀利的社会文化批评话语崛起在西方世界,并逐渐从边缘走向了中心。

当代西方女性主义者将视野投向文本,希望通过解构传统的男性中心主义话语,重建新型的男女平等关系。

本文从几位西方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来向读者展示女性主义翻译的思想内涵。

以《夜莺与玫瑰》林译本和谈译本为例对比分析女性主义对翻译策略的影响

以《夜莺与玫瑰》林译本和谈译本为例对比分析女性主义对翻译策略的影响

以《夜莺与玫瑰》林译本和谈译本为例对比分析女性主义对翻译策略的影响摘要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的蓬勃兴起,在翻译界一石激起千层浪,学者开始研究女性主义对翻译产生的影响。

本文从女性的语言特征,情感特征及译者主体性的强烈表达三方面对《夜莺与玫瑰》林译本和谈译本进行了对比,分析女性主义对翻译策略的影响。

关键词:夜莺与玫瑰; 林徽因; 谈瀛洲; 女性主义; 翻译实践AbstractThe booming of the western feminist movement has caused great response, scholars started to study how the feminist influences the translation. The paper analyses the effect that feminist has on the translation by comparing the edition of Lin’s and Tan’s of Nightingale and Rose on female’s language feature, emotion feature and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Key words: Nightingale and Rose; Lin Huiyin; Tan Yingzhou; feminist; translation practice引言20世纪60年代,西方女性主义运动势头高涨,它主张女性在一切领域的权利,希望建立平等的两性生存空间。

在这种运动的影响下,20世纪90年代末,翻译界的研究者真正的注意到性别是翻译的重要因素,女性的译者主体地位在翻译研究领域才逐渐地被意识到。

并且,近几年来,中国翻译界对性别与翻译的研究不断升温,但主要是对西方女性翻译理论的重新阐述,较少有通过实践译本的对比来呈现性别差异对翻译实践的影响,本文将选取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童话《夜莺与玫瑰》的两个中译本——林译本(林徽因)和谈译本(谈瀛洲)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探讨在翻译实践中,女性主义对翻译策略的影响。

Feminist translation

Feminist translation

2.3 Lori. Chamberlain
• 美国翻译家和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家。 • 发表论文:《性别和翻译的隐喻学》(1988; 1992) • 女性翻译研究和性别研究中的经典代表作。
3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主要思想
身份或认同可理 • 3.1 Sherry Simon 解为话语和历史 的地位。 • 3.1.1 女性身份认同与翻译 • “女性主义在塑造文化身份方面,是挑战过去几十年里语 言和社会的最有力的表现方式。” • 翻译和女性从传统上看,都处于弱势和低等位置,译者是 作者的侍女,女人是男人的侍女。 • 这一不平等的伙伴关系及其象征意义,催生了翻译与女性 思潮的关联:质疑传统的性别角色和等级序列,怀疑确凿 无疑的忠实概念,挑战意义和价值的普世标准,理解语言 所表达的社会,以及性别和历史文化差异。
法国著名存在主义 作家,女权运动的 创始人之一
• 《第二性》(波伏娃,1949)是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经 典之作,被后人奉为“女权运动”的“圣经”。 • “女人并非生来就是,而是后天变成的。” • 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带来的另外一个结果, 就是女性主义 学术研究的兴起。 •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女性主义以“性别”作为文学批评研 究的基本切入点, 致力于揭示妇女在历史、文化、社会中 处于从属地位的根源, 探讨性别与文本之间的相互关系, 并 向传统的男性中心观念提出挑战, 以达到发掘女性话语、 重建文化研究新理论的目标。
3.2.3 寻找失去的作品与神话改 写
• 父权意识下的文学作品,就其文学审美或文学价值而言, 偏向男性,文学传统中女性经典隐没不彰。女性翻译理论 家试图较为系统地发掘女性体验、创造力,以建立女性翻 译实践的谱系。 • “女性主义时代的翻译因此死对以前女主人翁的改写,改 写的是不同时代的女性的性别特点和态度。性别意识既有 自我苛评的一面,也有自我庆幸的一面。”(《翻译与性 别》, 1997) • “对于女性译者来说,翻译是一个繁衍差异,叙述多余、 重译不断、积极有为、不可避免的一项活动。”(同上)

女性主义翻译研究对中国译界的影响

女性主义翻译研究对中国译界的影响

女性主义翻译研究对中国译界的影响朱运枚李志强(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004)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5)04-0200-03外语翻译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女性主义翻译观对传统译论的发展及叛逆的研究”,项目编号为12WHL21。

作者简介:朱运枚(1984—),女,湖南常德人,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教师,助教,湖南师范大学2007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李志强(1978—),男,湖南耒阳人,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教师,讲师,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摘要本文简介了女性主义及其翻译研究,概述了女性主义翻译研究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并通过翻译理论、翻译批评和翻译实践三个方面探讨了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研究对中国译界的影响,指出中国的女性主义翻译研究作为后起之军有其自身特点,亦待进一步发展和探索。

关键词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翻译理论翻译实践翻译批评The Impact of Feminist Translation Studies on Chinese Translation //Zhu Yunmei,Li Zhiqiang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feminism and feminist transla-tion studies,and it gives an overall statement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feminist translation studies in China.It analyzes the im-pact of western feminist translation studies on Chinese translation through three aspects:translation theory,translation criticism and translation practice.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although feminist translation studies started late in China,it needs to be further de-veloped and explore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Key words feminist translation studies;translation theory;trans-lation practice;translation criticism1引言女性主义翻译研究作为20世纪80年代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与女性主义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以其鲜明的女性主义话语及政治诉求,在众多新兴的翻译理论中异军突起。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用大写的 M 指示原文隐含的男性中心主义;
《圣经》翻译中在呼语 Brothers 的前面补 上
Sisters,即属“增补”。
2.前言和脚注(prefacing and footnoting)
加写前言与注脚在弗洛图看来是女性主义翻译中的常规
操作,这一技巧包括解释原文的背景、作者的意图,勾
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取的翻译策略,旨在凸显译者的
从而对女性作品或女性主义作品缺乏准确的理解和阐释,所以应
该有女性来翻译这类作品。这种理论主张无疑也给翻译领域注入
了新的元素和角度。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研究主要致力于:
l)重新界定译作和原作的关系,译文与原文应享有同等的地位。 2)从语言上对原文本进行解构,消除男性主义中心。消除翻译研 究和翻译实践中对女性的歧视。 3)分析翻译作品中不同性别的语言的处理及其意识形态。
苏 姗 妮
·

·





·



Susanne·De·Lotbiniere · Harwood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激进派代表人
物,拒绝翻译男性作者作品,如若翻译女性作者的作品,也会将
其中的阳性词汇主观地改为女性主义词汇。代表作有《双语人》
The Body Bilingual.提出:“要使翻译实践深受女性主义意识的影
女人身份,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女性主义身份及其在意义
的创造中作为一个积极参与者的作用。
3.劫持(hijacking)
女性主义译者往往对本身并不一定具有女性主义意 图的文本进行挪用。比如在原文采用全称阳性词的 地方,在译文中却变成了包含阳性和阴性一起的词。
如 hystory 从希腊语词根 hyst“子宫” +story 创造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Influence of Feminism on TranslationAbstract: With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study, translators and scholars started to pay attention to how culture factors influence upon translation work. Feminism is one of these new schools, proposed by a group of feminists that gender and sexual element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ranslation. This paper aims to make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is famous school and tries to assess its influence in an objective and proper way.I.Background and Description of feminismTranslation studies, from traditional perspective, are mostly discussed in the interior of the text on such as lexicon level, grammar level, and discourse level. Until 1950s, scholars and translators gathered their focus on the “Cultural turn”: the term used in translation studies for the move towards the analysis of translation from a cultural studies angle. (Jeremy Munday, 2001). A lot of theories sprout up, of which most representative three are: rewriting, feminism and postcolonial translation theory. Feminism translation theories, with the most controversies among them, deserve a further discussion.In retrospection of the history of description of translation theories, we do find that most of them are related to gender, more specifically, to woman. Feminism translation theory is such a school focusing on this issue. To assess this series of theories critically, a comprehensive review and analysis is made about the influence of feminism on translation theories, translators, translation practices and translation works in this paper.II.Major points of view in this areaInitially, feminism is not a translational notion, but a sociological one. Feminism can be defined as a collection of movements and ideologies aimed at defining, establishing, and defending equal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rights for women (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 Simon de Beauvoir’s most famous assertion, from her The Second Sex, that “One is not born, but rather becomes, a woman” can be seen as the fundamental theory of feminism. Deducted from Simon’s words, translation is also gendered not by its nature, but the impacts and definitions given by human beings.So early in 17th century did people start to connect translation and gender. A famoustranslator John Florio (1603) said “Translations are defective and therefore all translations are reputed females.”And Sherry Simon, the most well-known pioneer of feminism translation school, in her Gender in Translation: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s of Translation (Simon, 1996), originally takes gender-studies factor into account in translation. She states that “Both women and the translation to the bottom of the social ladder” (Simon, 1996).In a word, translation work, compared with the source text, is always so-called second rate, between which the relationship is similar in gender—women are always inferior to men. That similarity brings possibility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female and translation (Geng Qiang, 2004).III.The influence on translationAs a new-generated school, feminism translation theory did infuse new blood in people’s notion on translation in modern time. But it brought about a huge impact against traditional theories, with both praise and criticism. In this part, an elaborated analysis is made upon the influence on translation in three aspects.1.On translation theoryThe most shocking earthquake occurred in translation theory. When illustrating problems like what translation is and how translation works, translators and scholars tend to use a lot of descriptive words and even metaphors to make their viewpoints vivid and easy to be understood. Unfortunately, many of them are involved with terms about women, which in feminists’ eyes, suggesting obvious sexism and crude inequality. The most widely-known one is perhaps an assertion by Gilles Menage’s “Les belles infidelles”, which means “unfaithful beauty”, used to describe those translation works full of fine words but are not so close to the original one. Feminists also criticize these widely-used words in translation like fidelity, faithful and traitor for they indicate an uneq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wife and husband.Feminists hence propose to avoid using such feminine-oriented terms, or at least discriminative words about women when describing translation theories. The influence of this campaign is indeed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Their proposals help removing malefic factors of negative old-fashion from translation theory and generating a healthy academic atmosphere for translators. By adding gender factor into consideration, a hot topic then in politics, feminists strengthened a progressive trend associating translation and culture background rather thandiscussing translation solely limited translation itself. Translation, is not only a literal and inter-culture movement, also could be a political weapon. Just as a famous paragraph said by a committed feminist translator, Susanne de Lotbiniere-Harwood is “My translation practice is a political activity aimed at making language speak for women. So my signature on a translation means: this translation has used every translation strategy to make the feminine visible in language.” (Cited in Simon, 1996)2.On translation practiceIn practice, feminists attempt to omit suspiciously discriminative phenomenon in any language and highlight those feminine factors in the text by using some translation methods. Louis von Flotow (1991) summarized three main methods feminists often use in their translation practice: supplementing, prefacing and footnoting, hijacking. Supplementing is a common methods not merely used by feminists translators. But in their translation, the method mainly aims to supplement those meanings about gender which are absent in source text. An instance is in word HuMan, an extraordinarily capitalized M ironically demonstrates the sexism hided in the text. Prefacing is a much more ordinary method, including explaining writing background, demonstrating author’s intention, and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n order to underscore feminine factors in translation works. Hijacking means operating and appreciating the text and rewriting according to translators’intentions. Feminist translators often rewrite a text without gender significance into a new version to make the text expose feminine meanings. These main methods and others show a sense of independence and creativity of feminists.The influence of feminists’ creation in translation practices, positively, increases variety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techniques. But some of them, especially hijacking, did receive a severe controversy and even serious criticizing words. First of all, one result of hijacking is destruction of the source text by adding many translators’ subjective intentions. In the second place, hijacking strategy confusingly mixes translation and composition. Given too much transfiguration, it is hard for readers to justify a text of feminist translators on earth a translation work or an originally writing one.3.On translatorsWhen talking about translator, the influence of feminism is quite beneficial, for not only increasing status of female translators, improving their rewards, but recognizing their contribution and their creativity in translation.Both in translation and politics, feminists achieved their purpose of letting voices of females be heard. More attention started to be paid on female translators and their works, in which differences translation style from male translators to be recognized. In this aspect, feminism deserves its high reputation in history of translation.IV.Problem and CausesThroughout feminism translation theory, the problems and controversies it caused are almost as many as its contribution. The most famous one, as just mentioned, is feminist translators operate and appreciate source texts too much, for political accomplishment, which renders a harmful result that a yawning gap between their translated works and the original one. It is totally unbeneficial for translation practice.This result may attributes to their over-emphasis on “feminism” rather than “feminism and literacy”. After all, translation is a study related to language and literacy. Culture elements such as politics, should be considered, but too much participation will goes to reverse.V.Proposed solutionA possible solution for problems caused by feminism translation theory could be Androgyny, which refers to the combination of masculine and feminine characteristics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3rd ed.), is firstly used in ethics then in literacy and translation. Virginia Woolf, in her book A Room of One’s Own (1957), came up with this notion in literal composition for the first time. She says there is a sex ambiguity in one’s minds: one represents the masculine, the other the feminine and only when two sides stay in harmony, they could generate fantastic inspiration in a composer’s mind.Androgyny is perhaps a final target for all sexists. Indeed it is hard to be totally achieved in composition and translation, but some instances prove that it could be successfully accomplished in arts and literacy. One of four famous characters of Beijing Opera, Mei Lanfang is well-known for his marvelous and delicate performance as a woman, yet he is masculine performer. Most of great male writers also create many feminine characters in their fictions, poems or operas. Therefore, the same thing is likely to happen in translation as longas translators combine advantages of both sexes together when they try to adopt feminism translation strategy.VI.ConclusionIt is really a progress for translators and scholars to take external cultural elements such as politics, social ethics into account rather than only make a translation study in the Ivory Tower. Many new schools sprout up and majorities of new ideas grew up. It is necessary for translators to assess feminism translation strategy and its influence objectively and properly. What’s more, translators should have a capacity of avoiding too much external factors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Best translation works, with no doubts, are those mostly close to the original text. Over emphasizing cultural factors may confuse and mislead translator, strain their focus from translation itself, which ultimately could be a catastrophe for translation. VII.References1 Munday J.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M]. Taylor & Francis, 2008.2 耿强. 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述评[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3: 002.3 初雪燕. “双性同体”——女性主义翻译的健康发展之路[J]. 现代交际: 下半月, 2010 (007): 124-125.4 蒋骁华. 女性主义对翻译理论的影响[J]. 中国翻译, 2004, 25(4): 10-15.5 黄彩霞. 翻译的性别隐喻及女性主义翻译策略[J]. 中美英语教学, 2007, 4(11):66-68.6 张建萍, 赵宁. “翻译的性别” 和“性别中的翻译”——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谈起[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 0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