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PPT课件第9单元 课题2 溶解度(第一课时)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9.2 溶解度 第一课时课件_2优质课件PPT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讨论:从上面的实验现象,你能说出饱和溶液 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吗?
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 ,向 一定量溶剂 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 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 ,向 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 还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 液之间关系怎样?
根据表中数据讨论
10克水中最多溶解(克) 80℃
硝酸钾
16.9
熟石灰
0.009
实验:(80℃)
1、把12克硝酸钾加入10克水中,振荡。
现象: 硝酸钾全部溶解
浓度大
溶液类型: 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
2、把0.2克熟石灰加入10克水中,振荡。
现象: 熟石灰未完全溶解 溶液类型: 熟石灰的饱和溶液
增加溶质、降低温度、蒸发溶剂
不饱和溶液
增加溶剂、升高温度
饱和溶液
冷却
饱和溶液
晶体析出
结晶(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结晶:溶解在溶液里的溶质以晶体的形式析出,叫做结晶。
(1)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
(适用于溶解能力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硝酸 钾)
硝酸钾晶体
冷却热饱和溶液
结晶后所得到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2)蒸发结晶
第9单元 溶液
课题2 溶解度(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 理解并掌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的定义。
2. 掌握影响物质溶解能力的因素。
3. 掌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导入
食盐能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 的水中呢?它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实 验室常用的药品硝酸钾也能无限制地 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吗?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第一课时课件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想一想,做一做 1、为什么必须说明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再加氯化钠
加入少量 高锰酸钾
说明: 1.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还能继续溶
解高锰酸钾
2.原溶液为氯化钠饱和溶液; 却是高锰酸钾的不饱和溶液
氯化钠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实验9-5
操作
加入5 g食盐, 再加入5 g食盐, 再加入15 mL水,
温故知新
3、如右图所示,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U形管内有色液 面将发生的现象是( D )
A.无变化 C.A、B两处都升高
B.A处升高,B处下降 D.A处降低,B处升高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会叙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总结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
转化的途径。 3.通过实例分析结晶的概念及结晶常用的方法。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还能继 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如何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呢? ①有未溶解的溶质,且固体溶质不再溶解。 ②没有未溶解的溶质,再加少量的该溶质,不能再溶解的是饱和溶液
聪明的你,如何判断某一蔗糖溶液是否饱和? 取少量蔗糖溶液,加入少量蔗糖,若溶解,则说明原溶液不饱和;
2.判断方法:继续加入少量该溶质,观察能否继续溶解。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和结晶之间的转化:
课堂练习
1、把室温下的不饱和食盐水变成饱和溶液,最简便的方法是( B ) A 蒸发水 B 加食盐 C 给溶液降温 D 给溶液升温
2、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使接近饱和溶液的硝酸钾溶液达到 饱和溶液,下列措施达不到目的的是(C ) A 降低溶液温度 B 加入溶质硝酸钾 C 升高溶液的温度 D 蒸发溶液中的溶剂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 课题2 溶解度(共20张PPT)
60
70
温度/℃
溶解度 溶解度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
3
a A 1 2
观察右图填空
(1)A点的意义是 (2)t2时,1,2,3,4四种物质溶解 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 物质的溶解度受温 度影响最大, 物质的溶解 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物 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氯化钾 氯化钠
练习: 68 ℃时硝酸钾和硝酸钠的溶解 3、在___
氯化铵
40
30 20 10 0 10
B.
硼酸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溶 200 解 度 190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
20.9g
KClO3
7.4g
CaCO3
0.013g
结论: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不相同。
化学上,为了表示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引 入了溶解度的概念。
溶解度 溶解度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
一, 固体的溶解度
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 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 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概念的四要素: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 度
溶 200 解 度 190
180
g
170
160 150
. .
硝 酸 钾
/
℃ 溶 解 度 /g
0
10
20
3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章课题2 溶解度1(共16张PPT)
第一课时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教学目标 1、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了解结晶,知道得到晶体的方法。 3、了解海水晒盐的原理。
教学重点难点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概念及相互转化。
【课前练习】
1.怎样用实验证明食盐水是溶液,蒸馏水是纯水? 蒸干,有固体析出为NaCl,无固体析出是蒸馏水
5、什么叫结晶?怎样才能获得晶体?
(1)结晶:溶质在溶液中以晶体形式析出的过程叫结晶。 结晶后所得到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2)获得晶体的方法: ①蒸发结晶: 蒸干溶液可得到晶体。 如:将饱和的NaCl溶液蒸干,析出NaCl晶体。
②冷却结晶: 冷却热的饱和溶液能得到晶体
如:冷却KNO3热饱和溶液可以得到KNO3晶体
作业
1.教材P40第1题
2、《高分突破》对应练习
3、《课后作业》对应练习
后记:本节课内容实验花时间太长,可 以减小不必要的环节,保证在一节课内 完成教学内容。可以删去《课前练习》 和【思考与交流】
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及晶体之间的转化关系:
不饱和
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 饱和
蒸发 溶剂
晶
溶液 增加溶剂、升高温度
溶液 冷却 体
三、获得晶体的方法:
①.冷却结晶: 冷却热的饱和溶液能得到晶体
Hale Waihona Puke ②.蒸发结晶: 蒸干溶液可得到晶体。
巩固练习
1.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思考与交流】
(1)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吗?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 溶 液吗?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 饱和溶液。溶液的浓稀与是否饱和没有关系。但对 同一种溶质来说,在相同的温度下,其饱和溶液一 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9单元 课题2 溶解度(第一课时)教学课件PPT初中公开课
RJ1. 2.3.我们知道,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 解性也不同。
那么一种物质在一种溶剂中能否无限溶解呢?氯化钠全部溶 解,烧杯中形 成无色溶液烧杯底部有未 溶解的固体烧杯中 未 溶解 的 固 体 继 续 溶 解 , 形成无色溶液室温下,氯化钠不能无限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增加水的量,氯化钠溶解的量也增加知识点1饱和溶液1 .在一定温度下,硝酸钾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2.温度升高时,一定量的水中可以溶解更多的硝酸钾; 温度降低时,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硝酸钾会减少。
3. 当溶剂的量不变时,溶解溶质的多少与温度有关。
1 .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中,溶质不能无限制地溶解。
2.改变条件会使溶质继续溶解或析出。
当温度不变时,溶解溶质的多少与溶剂的量有关;当溶剂的量不变时,溶解溶质的多少与温度有关。
1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 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 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条件必须指明才有意义2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 某种溶质,还能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 质的不饱和溶液。
想一想,在一定温度下,饱和的氯化钠溶液还能再溶解蔗糖吗?“饱和”和“不饱和”是针对“某种溶质”而言的,因为一定条件下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 该物质却可能继续溶解其他物质。
所以一定温度下,饱和的氯化钠溶液还能再溶解蔗糖。
一定温度下,大多数物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都能形成其 饱和溶液,但酒精能与水以 任意比例互溶,所以不能配 成酒精的饱和溶液。
若溶液中有未溶解的溶质, 且溶质的量不再减少向溶液 中加入 该溶质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质能继续溶解溶质不能继续溶解判断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典例1 能证明某KCl溶液在20℃时已经达到饱和状态的方法是 ( D)A.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结果溶液变稀B.取少量该溶液,降温至10℃时,有KCl晶体析出C.取少量该溶液升温,无KCl晶体析出D. 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KCl晶体,晶体质量不再改变加溶剂、升温加原溶质、降温、蒸发溶剂适用于任何溶液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关系不饱和 溶液饱和 溶液如下:熟石灰[Ca(OH)2 ]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最大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因此升高温度可以将熟石灰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Ca(OH)2不饱和溶液Ca(OH)2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升高温度溶液是否饱和取决于溶 质在一定温度下、一定 量溶剂里的含量是否达 到最大限度溶液的浓与稀取决 于溶质在一定量的 溶液里含量的相对 多少受温度影响与温度无关( 1 )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 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浓 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 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人教版初中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溶解度第一课时公开课教学课件共24张PPT
思考一 如何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呢?
(1).只要看在一定温度下,有没有不能继续溶解的剩余溶质存在。如有,就是饱和溶液。 (2).加入少量此种溶质,如果不溶解,则是饱和溶液。
思考二
为什么必须说明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为什么必须指明溶质?)
物质的溶解受溶剂的量的影响结论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20ml水5克硝酸钾5克硝酸钾5克硝酸钾冷却硝酸钾溶于水操作现象结论加入5克硝酸钾搅拌再加入5克硝酸钾搅拌加热再加入5克硝酸钾搅拌冷却全部溶解部分溶解全部溶解全部溶解有晶体析出结论
人教版初中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
液课题2溶解度第一课时公开课教 学课件共24张PPT
5克硝酸钾
20ml水
操作 加入5克硝酸钾,搅拌
再加入5克硝酸钾,搅 拌
加热
再加入5克硝酸钾,搅 拌
冷却
5克硝酸钾
现象 全部溶解 部分溶解 全部溶解 全部溶解 有晶体析出
结论:物质的溶解受温度的影响
加热
5克硝酸钾
结论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可能为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冷却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 和溶液; 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学习方法: 实验探究、合作交流、对比归纳
挑战一
再加5g氯化钠
15ml水
5克氯化钠
20ml水
操作
加入5克氯化钠,搅拌
氯化钠溶液
再加入5克氯化钠,搅拌
再加入15ml水,搅拌
现象 结论
全部溶解 不饱和溶液
部分溶解 饱和溶液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 溶解度PPtPPT
10
68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溶 200
解
度 190
/
g 180
在80℃时,将110g硝酸钾加入 169170
.
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
160 150
成的溶液为该温度下硝酸钾的
140 130
_不__饱__和_溶液。欲使其刚好形成 120
110
60
50
40
36
30
氯化钠 39
20
若再降温,会怎样?
10
会析出极少量的晶体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1)物质C的溶解性为_可__溶__
溶
解
(2)M点表示_1_0_℃__时__B_、__C_的_ 溶解度度相同
/g
A
(3)在5℃时A、B、C溶解度 P
大小_C_>__B_>A
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100
90
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
80
70
. 59g . 硝
酸 钾
. .89g
蒸发掉一定量的水份
60
50
. . 降温到60℃
40 30
. 21
20
. 若再降温到10℃,会怎样? 10
会析出89g硝酸钾晶体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记在课本溶34页 固体溶解度曲线
饱和溶液
即是不饱和 1、室温下有一杯接近饱和的蔗糖溶 液,怎样把它变为饱和溶液?
加入蔗糖 蒸发溶剂 水 降温
Hale Waihona Puke 2、 20℃时,100g 饱和氯化钠溶液若保持
最新人教版化学《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ppt课件ppt课件(34页)教学讲义ppt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的意义?
• 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 31.6克。
20℃时,100克水中溶了31.6克的硝酸钾就达到饱 和状态。
你会判断吗?
(1)20克A物质溶解在100克水中恰好配成饱和溶 液,A的溶解度是20克。
(2) 20℃ ,20克A物质溶解在水中配成饱和溶液, 20℃ 时A的溶解度是20克。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 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做这种 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2克食盐
0.2克熟石灰
食盐溶解 食盐的不饱和溶液
熟石灰不完全溶解 熟石灰的饱和溶液
(浓度大)
(浓度小)
10毫升水
10毫升水
1、对于不同溶质来说,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稀溶液也不一 定是不饱和溶液。
人教版化学《第九单元-课 题2-溶解度》ppt课件ppt
课件(34页)
动动手
NaCl
KNO3
如上图,先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约5 ml水, 然后分别向两支试管中缓缓加入氯化钠和硝酸 钾固体,边加入边振荡,观察溶质能否在溶剂 中无限度的溶解。
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 里,不能再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 饱和溶液。
A.易溶 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难溶物质
3、溶解度曲线
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用横坐标表示温度。
几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
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 高而降低
从溶解度曲线上获取的信息(一)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如硝酸钾)
第九单元 课题2 溶解度 第一课-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18张PPT)
03 练习
练习
问题一
向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溶液立即变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A:原石灰水已经饱和,生石灰与水反应的产物不能继续溶解 B: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溶质的溶解度降低 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了难溶物质 D:生石灰与水反应消耗了水,溶剂减少,有溶质析出
A:20℃时,100g氯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氯酸钾7.4g B:20℃时,在水中溶解7.4g氯酸钾,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C:100g水溶解7.4g氯酸钾达到饱和状态 D:20℃时,10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7.4g氯酸钾
练习
问题五
现有a、b两种物质在t1℃的饱和溶液,将它们的温度分别升高到t2℃,a溶液有晶体析出 而b溶液还可以继续溶解一些b晶体。则能表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 )
气体溶解度
分析
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 时的体积叫做气体溶解度
内因:气体的种类
外因:温度与压强 ➢ ①升高温度,气体溶解度减小;降低温度,气体溶解度增大 ➢ ②增大压强,气体溶解度增大;减小压强,气体溶解度减小
打开汽水瓶子,压 强降低,容易溢出
思考:喝完汽水后为什么容易打嗝?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职业院校A合作
B
C
D
感谢聆听
溶解性
溶解度(20℃) 溶解性
<0.01g 难溶
0.01g-1g 微溶
1g-10g 可溶
注意
温度必须是20℃
物质溶解度随温度表
>10g 易溶
溶解度曲线
分析
横坐标:温度 纵坐标:溶解度
更加直观地显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题型分析: 表示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 注意:一定要强调“某温度时” 例:20℃,A的溶解度为40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共35张PPT)
它
们
的
200 190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三、固体溶解度曲线
1:同种物质在不
硝酸铵 硝酸钾
同温度下的溶解
度不同。
硝酸钠
2:曲线的交点表 示这两种物质在 该温度下的溶解
溶
80 70
氯化铵 度相同。
解 度 的 大 小
60
50 40
氯化钠 3:曲线越陡,该
等量的植物油
10ml水
10ml汽油
答:不同。例如油易溶于汽油而难溶于水。
一、溶解性
(1)定义: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里的溶解能力。
(2)溶解性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还与温度有关。
例如: 高锰酸钾容易溶解在水里,却很难溶解在汽油里; 碘很难溶解在水里,却容易溶解在汽油里;
溶解性的大小常用溶解度来表示。
2、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10g 10g-1g0.01g-1g <0.01g
难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 . .
练习:0.01g 1g
10g
1、难溶物就是绝对不溶于水的物质。此话是否正确?
2、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0013g,所以碳酸钙
是难___溶物质。
3、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则氯化钠属于
溶 解 200
度 190
解( 度克
180 170
160
曲 ) 150
140
线 130
分 120
析
110 100
结
90
晶
80 70
情
60
况
50 4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知导入
小熊和小伙伴们在森林里玩累了,满头大汗地跑回家,一进门就喊:“妈妈, 我要喝糖水!”熊妈妈将一玻璃杯放在桌上,向玻璃杯中倒水,然后向水中 加一勺糖,搅拌,糖全部溶解。 小熊喝了一口说:“不甜,不甜!” 熊妈妈说:“好,给你再加点儿糖。” 熊妈妈取了两勺糖放入水中,搅拌,杯底有糖剩余。 小熊吵着说:“妈妈,再加点糖。” 熊妈妈笑着说:“傻孩子,再加也不会更甜了。” 小熊疑惑地问:“为什么呀?”
杯中形成无色溶液
的固体
烧杯中形成无色溶液
结论
20mL水能完全酸钾
温度升高,硝酸钾的 溶解能力增强
新知探究
操作
现象 结论
硝酸钾全部溶解,烧杯中形成 无色溶液
温度升高,硝酸钾的溶解 能力增强
部分固体从溶液中析出
温度降低,硝酸钾 的溶解能力减弱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原理
应用举例
冷却热饱和溶 将溶液制成较高温度下
液法
的饱和溶液,再降温冷
(降温结晶法) 却,析出晶体,过滤得
到晶体
从KNO3饱和 溶液中得到 KNO3晶体
将溶液加热蒸发溶剂, 蒸发溶剂法 使其达到饱和后,继续 (蒸发结晶法) 蒸发溶剂,溶质会结晶
海水晒盐
析出
结晶
蒸发 结晶
降温 结晶
新知探究 海水晒盐
新知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不 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也 不同。 那么一种物质在一种溶剂中能否 无限溶解呢?
新知探究
知识点1、饱和溶液
探究氯化钠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情况
操作
现象 氯化钠全部溶解,烧 烧杯底部有未溶解 烧杯中未溶解的固体继
杯中形成无色溶液
的固体
总结: 1.在一定温度下,硝酸钾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2.温度升高时,一定量的水中可以溶解更多的硝酸钾;温度 降低时,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硝酸钾会减少。 3.当溶剂的量不变时,溶解溶质的多少与温度有关。
新知探究 归纳
1.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中,溶质不能无限制地溶解。 2.改变条件会使溶质继续溶解或析出。当温度不变时,溶解 溶质的多少与溶剂的量有关;当溶剂的量不变时,溶解溶质 的多少与温度有关。
人教版 · 化学 · 九年级下册
第9单元 课题2 第1课时
溶解度
学习目标-新知导入-新知探究-课堂小结-课堂达标
学习目标
1.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含义; 2.理解“饱和”与“不饱和”的相对性及互相转化的方法; 3.了解结晶现象,知道结晶的两种方法。
【重点】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含义。 【难点】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新知探究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 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还能 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新知探究
特别提醒!
1.只有指明“在一定温度下”和“向一定量溶剂里”,溶液的“饱和” 和“不饱和”才有意义。 2. “饱和”和“不饱和”是针对“某种溶质”而言的,因为一定条件下 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该物质却可能继续溶解其他物质。 3.一定温度下,大多数物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都能形成其饱和溶液,但 酒精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所以不能配成酒精的饱和溶液。
美丽的化学
新知探究
知识点2、结晶
概念:热的溶液冷却后,不饱和溶液变成了饱和溶液,温度继续降低, 已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会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一过 程叫做结晶。 析出晶体后的溶液叫母液,母液对于析出的溶质来说,仍然是 饱和溶液。
条件:①溶液达到饱和状态②温度改变或溶剂减少
新知探究
结晶的方法
结晶方法
续溶解,形成无色溶液
结论 总20结mL:水室能温完全下溶,解氯化钠20m不L能水不无能限完地全溶解在增一加定溶量剂的的量水,中可,将 5g氯增化钠加水的量,溶氯解化10钠g氯溶化解钠的量也增未加溶解。的固体溶解
新知探究 探究硝酸钾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情况
操作
现象 硝酸钾全部溶解,烧 烧杯底部有未溶解 未溶解的固体继续溶解,
新知探究 结晶的应用——海水晒盐
海水
贮水池
蒸发池
(将泥沙沉降) 结晶池
粗盐 母液
氯化钠 多种化工产品
(也叫苦卤,是氯 化钠的饱和溶液)
原理:利用风吹和日晒使水分蒸发,食盐从海水中结晶析出
新知探究 典例3 海水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为“盐田法”,其过程如下:
新知探究 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保持温度和溶剂不变 能继续溶解溶质则是不饱和溶液; 不能继续溶解溶质则是饱和溶液。
新知探究 典例1 (2019·昭通模拟)能证明某KCl溶液在20℃时已经达到饱和状态的方 法是( D )
A.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结果溶液变稀 B.取少量该溶液,降温至10℃时,有KCl晶体析出 C.取少量该溶液升温,无KCl晶体析出 D.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KCl晶体,晶体质量不再改变
新知探究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
加溶剂、升温
不饱和溶液
加原溶质、降温、蒸发溶剂
适用于所有溶液
巧学妙记 饱和溶液有条件,确定温度不能变, 溶剂定量要注明,不再溶解是关键。
新知探究
1.此转化关系对大多数固体物质来说是适用的, 因为大多数固体物质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最大量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2. 熟石灰[Ca(OH)2]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最大量随 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降低温度
Ca(OH)2饱和溶液 升高温度 Ca(OH)2不饱和溶液
新知探究 浓、稀溶液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浓溶液与稀溶液
溶液是否饱和取决于 溶液的浓与稀取决
含义 区 不同 别
溶质在一定温度下、 于溶质在一定量的
一定量溶剂里的含量 溶液里含量的相对
是否达到最大限度
多少
温度 影响
受温度影响
与温度无关
新知探究
典例2 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 错误的是( D )
A.降低温度 B.加入硝酸钾固体 C.恒温蒸发水分 D.升高温度 解析:将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降低 温度,而升高温度可以使硝酸钾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故D错误。
新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