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身体
《我们的身体》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PPT课件

说一说
是不是一个人只要他的身体健康, 就可以说他拥有真正的健康呢?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
课外活动
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份健康小报吧!
探索
身体形态 身体机能
身体素质
体重指数(BMI) (千克/米²)
视力 肺活量 (毫升)
50米跑 (秒)
一分钟跳绳 (个)
一分钟仰卧起坐 (个)
五年级的你
体质记录表
五年级男生正常范围
肥胖:≥24.2 低体重:≤14.3 超重:21.5~24.1 正常:14.4~21.4
— 及格:1300~2110 良好:2200~2450 优秀:2700~2900 及格:10.8~9.0
探索
第( )小组学生体质健康统计表
体重指数(千克/米2) 肥胖( )人 低体重( )人 超重( )人 正常( )人
肺活量(毫升)
及格( )人 良好( )人 优秀(
50米跑(秒)
及格(
一分钟跳绳(个)
及格(
一分钟仰卧起坐(个) 及格(
良好( )人
人 良好( )人 人 良好( )人 人
) 优秀(
) 优秀(
良好:8.8~8.7 优秀:8.6~8.4 及格:56~119 良好:126~132 优秀:138~148
及格:18~36 良好:38~41 优秀:44~50
五年级女生正常范围
肥胖:≥23.0 低体重:≤13.7 超重:20.6~22.9 正常:13.8~20.5
— 及格:1050~1770 良好:1850~1950 优秀:2050~2250 及格:11.1~9.3
及格:9.1~8.8 优秀:8.5~8.3 及格:58~121 良好:128~136 优秀:144~158
《我们的身体》教案

《我们的身体》教案《我们的身体》教案(精选18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我们的身体》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的身体》教案篇1活动目标:1.观察并发现我们身体里的洞洞,了解洞洞的秘密,乐意完整表述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2.体会探索发现身体秘密的乐趣,有继续探索的愿望。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PPT,绘本《我们身体里的洞》。
已有经验:幼儿对自己的身体有初步的了解。
活动过程:一、“生活中的洞”1.出示一个洞洞、两个洞洞的画面。
关键提问:这黑黑的圆圆的会是什么呢?小结:一个洞洞是下水道,两个洞洞是隧道哦!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看到过的洞,很有用的哦。
【这个环节,就鼓励幼儿大胆进行联想、猜测答案。
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孩子的兴趣,并且锻炼幼儿的多样思维。
】二、“身体里的洞”过渡:那我们身上有没有一个或两个洞洞呢?(一)发现同伴身体里的秘密,并用语言完整表述1.两两结对探索发现师:我们身上一个洞洞的是什么?两个洞洞的是什么?和旁边的好朋友互相找一找,找到了请用笔圈出来。
2.交流讨论发现师:你发现了什么?幼:一个洞洞的是耳朵,嘴巴;两个洞洞的是鼻孔,眼睛。
(将幼儿说到的洞洞用图片进行呈现。
)【让孩子通过同伴间的互相观察,发现并记录身体里的洞洞,让幼儿的观察更具目的性。
】(二)观察画面,发现并了解洞洞的秘密师:刚才大家讲了好多身体上的洞洞,那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些身体里的这些洞洞有什么本领呢?你们想先说哪一个呢?1.“会呼吸的洞”——鼻子关键提问:鼻子的两个洞有什么作用呢?(幼:闻东西)师:老师这里有好多不同的瓶子,请你们用鼻子来闻一闻。
(各种味道,例如花露水、洗手液、醋。
)师:鼻子除了可以闻东西,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本领,你们知道吗?(教师出示图片或者做深呼吸的动作引导孩子。
中班健康活动《我们的身体》教案

中班健康活动《我们的身体》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认识自己的身体,了解身体的基本部位和功能。
2. 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精神,增进同伴之间的友谊。
二、活动准备1. 人体模型或图片2. 贴纸3. 洗手液、纸巾4. 故事书《我们的身体》5. 音乐CD《身体音阶歌》三、活动过程1. 引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人体模型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身体的各个部位。
2. 学习:教师讲解身体的基本部位和功能,如头部、四肢、心脏、肺等。
3. 实践:幼儿分成小组,用贴纸贴在人体模型上,表示身体的各个部位。
4.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如洗手、饮食均衡等。
5. 故事:《我们的身体》故事书,引导幼儿了解身体的重要性和如何爱护身体。
6. 游戏:身体音阶歌,幼儿跟随音乐一起做动作,感受身体的韵律。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增加关于身体健康的元素,如海报、绘画等。
3. 区域活动:设置健康角,提供相关书籍、道具等,供幼儿自主探索。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身体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家长反馈:了解家长对活动内容的看法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3. 幼儿作品:观察幼儿在实践环节的制作情况,评价他们的动手能力。
4. 幼儿表现:关注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卫生习惯和自我保护意识,评估活动效果。
六、活动内容1. 身体的基本运动:走、跑、跳、投、爬等。
2. 身体的感知觉: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
3. 心理健康:情绪管理、自信心、合作意识、抗压能力。
七、教学方法2.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感知和表达。
3. 讨论法: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八、活动步骤1. 身体运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各种身体运动,引导他们感受运动的乐趣。
2. 身体感知觉: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各种感知觉游戏,如触觉寻宝、视觉猜谜等。
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1. 我们的身体》教学设计

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1. 我们的身体》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我们的身体》是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的起始课。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了解身体的基本组成部分和主要器官的功能。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单的文字,展示了人体的外部特征和内部器官,激发学生对身体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身体部位入手,逐步引导学生认识身体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让学生观察自己和同伴的身体,描述身体的特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认识身体的主要部位,如头、颈、躯干、四肢等。
(2)了解身体主要器官的名称和功能,如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手、脚等。
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自己和同伴的身体,描述身体的特征。
(2)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身体的不同部位进行简单的分类。
科学态度目标(1)对自己的身体充满好奇心,愿意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2)在观察和描述身体特征的过程中,能够认真、细致地进行观察,并如实表达自己的发现。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身体的重要性,知道要爱护自己的身体。
(2)认识到科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保持身体健康。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身体的主要部位和主要器官的名称和功能。
(2)能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自己和同伴的身体,描述身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1)对身体的不同部位进行简单的分类。
(2)理解身体主要器官的功能。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一起学习科学。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我们的身体。
你们对自己的身体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我们的身体吧!谜语导入师:我来给大家猜一个谜语:“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眼睛)对了,眼睛是我们身体的一个重要器官。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我们的身体》教案附教学反思(三篇)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我们的身体》教案附教学反思(三
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目录: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我们的身体》教案附教学反思一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身体骨碌碌》教案附教学反思二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不偏食身体好教案附教学反思三
- 1 -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我们的身体》教案附教学反思一小班健康活动《我们的身体》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器官,并了解身体各部分的名称,培养幼儿的自信心,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健康活动课,快来看看《我们的身体》教案吧。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幼儿开始对自己和他人的身体产生兴趣。
活动目标
1 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器官,并了解身体各部分的名称。
2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3 培养幼儿初步的发散性思维和手口一致的能力。
4 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 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分清身体器官的位置
活动准备
1 大的身体挂画。
2练习卡彩笔。
3小朋友的照片。
活动过程
1 找朋友(教师指图,幼儿用手指指自己身体相应的位置并告知幼儿它们名称)
2 点眼睛点鼻子游戏教师带领这幼儿做游戏要求幼儿迅速准确的指出五官及身体部位
2 / 2。
幼儿园大班健康活动教案《我们的身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健康活动教案《我们的身体》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人体的基本组成和部位2.培养幼儿的健康意识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教学内容1.人体的基本组成和部位的名称(头、胸、腹、手、脚等)2.认识不同身体部位的功能和重要性3.学习如何保养身体和避免生病教学过程•Step 1:引入话题(5分钟)–给幼儿讲故事,介绍身体的重要性,并与幼儿讨论身体的作用和功能。
•Step 2:游戏环节(10分钟)–给幼儿一些随身物品,比如纸巾、笔、玩具等,让他们根据物品猜出身体的相应部位来,如:用笔写字是用什么部位,用纸巾擦鼻涕是用什么部位等。
•Step 3:教学内容展示 (30分钟)–通过图片或模型向幼儿展示人体的各个部位名称和他们的功能。
图示身体各部位的大小、形状和位置,引导幼儿一起发现不同的身体部位。
•Step 4:绘画活动(20分钟)–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身体部位,或是描述某个身体部位的功能。
•Step 5:小组活动(20分钟)–把幼儿们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健康问题,比如:康复运动、保持良好的饮食,睡眠和洗澡习惯等。
然后培养幼儿设计一个海报或漫画来宣传健康生活。
•Step 6:总结和反思(15分钟)–让幼儿分享今天的收获和感受,帮助他们总结所学知识和启发,以及未来要在身体保健上的目标和计划。
反思•教学目标较为清晰,能够帮助幼儿了解人体的基本组成和身体部位的名称,同时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设计合理,通过游戏、故事、图片等多种形式呈现,能够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幼儿的体力疲劳,建议适当调整活动时长和活动强度。
•整个教学过程更应该注重互动,让幼儿参与其中,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我们的身体》教案与反思

一、教案名称:《我们的身体》教案二、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身体结构,包括头部、躯干、四肢等。
2. 引导学生了解身体的各个部位的功能和作用。
3. 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四、教学内容:1. 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头部、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头发等。
2. 了解身体的基本功能:呼吸、心跳、消化等。
3. 学习保护身体的方法:保持卫生、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五、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模型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
2. 通过小组讨论、游戏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3. 利用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身体的功能和作用。
4. 设计互动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保护身体。
教案部分内容示例:一、导入:教师出示一张人体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人体的各个部位。
二、新课内容:1. 教师讲解人体的各个部位,如头部、眼睛、鼻子、嘴巴等,并展示相关教具。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身体部位的认识和感受。
3. 教师通过生活实例,如吃饭、呼吸等,让学生了解身体的基本功能。
三、互动环节:1.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如“找出不同”的游戏,增强对body parts 的认知。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身体部位的竞赛,如看谁最快找到指定的身体部位。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对body parts 的认识。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3. 教师鼓励学生热爱自己的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张婴儿出生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身体的思考,提问:“你们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吗?”2. 新课内容:教师讲解人体的生殖系统,包括男女生殖器官,并强调这是生命诞生的重要部分。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生殖系统的认识和感受。
4.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和过程。
七、互动环节:1.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婴儿出生的过程,增强对生殖系统的理解。
2023年《我们的身体》教案15篇

2023年《我们的身体》教案15篇《我们的身体》教案1教材分析1、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身体是生命的载体,知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心态,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了解公共卫生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能够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环境。
本节内容属于课本当中的第一单元珍爱生命中的第三课,其知识体系为:第一课是美丽的生命,第二课是我们的生命,第三课是呵护我们的身体。
单元的内容安排是从大自然的生灵万物到人类的生命,从珍爱我们自己的生命到为他人的生命献出自己的爱心。
其中珍爱我们自己的生命是重点,珍爱自然界的各种生命是宏观引入,为他人的生命献出自己的爱心是延展。
针对不同的内容,本单元还安排了不同的学习方法。
从“欣赏”生命、感知生命的美丽入手,唤起心中对生命个体的爱与尊重,从而珍惜生命、善待生命。
2、主要关注的便是生命道德,对生命的欣赏和感受,关注动植物的生命是从它们也有生存的权利这一角度出发,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我们的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它寄托了家人无限期望,强调的是对于生命的责任感。
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时期,他们并不完全清楚该如何去爱惜自己的身体,更没有意识到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生活习惯对自己身体的危害性,这种情况在农村更为普遍。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相对城市学生而言,生活在农村的学生,虽然都知道要爱惜生命,但他们还不太明白身体是生命的载体,自我保护的意识比较差。
同时,农村家庭对学生呵护自己生命的教育也很少,对应该如何珍爱生命的知识了解的'不多。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对于农村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说,由于农村经济条件比较差,公共卫生相对落后,居住条件简陋,学生不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而生活中一些不良的卫生、饮食、作息习惯,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危害着他们的健康。
学生的公共卫生意识有待加强。
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明白身体是生命的载体,爱惜生命就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1-1《我们的身体》教学反思(3篇)一年级上册教科版科学第二单元

《我们的身体》教学反思(1)在完成《我们的身体》这一课程的教学后,我进行了深入的教学反思,以期总结教学经验,发现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一、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身体的基本结构,包括头、颈、躯干和四肢,以及身体外形具有左右对称的特点;了解身体内部如骨骼、肌肉、心脏等结构;学会运用耳听、手摸、眼看等方法收集信息,推测身体内部结构;能够观察并描述身体的外部结构,并用画图的方式记录;最后,能够如实记录观察到的身体特征,养成认真、细致记录的习惯。
通过课堂上的观察和交流,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这些知识,并能够用画图的方式准确记录观察结果,这表明教学目标得到了较好的达成。
二、教学重难点突破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观察并认识身体的外部结构,并如实记录。
难点在于引导学生运用听、摸、看等方法观察身体的内部结构,并提出合理推测。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明确观察方法和活动要求,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感官收集信息,并通过画图的方式进行记录。
特别是在观察身体内部结构时,我通过示范画图记录方法,帮助学生有效记录、准确表达,培养了学生的记录能力和创造性表达的能力。
通过这些措施,我感觉学生对身体的内部和外部结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教学重难点得到了较好的突破。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直观演示法、探究实践法和画图记录法。
通过课件出示人们锻炼身体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身体结构的思考和讨论;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感官观察身体的内部和外部结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画图记录观察结果,培养学生的记录能力和表达能力。
这些方法在教学中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例如,在画图记录环节,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按照要求记录观察结果,但仍有少数学生存在记录不准确、不完整的情况。
这可能与我的示范和指导不够到位有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
四、学生表现与反馈在课堂上,学生表现出了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他们通过小组合作,相互观察、交流,共同完成了学习任务。
《我们的身体》教案与反思

一、教案名称:《我们的身体》教案与反思二、教学对象:幼儿园中班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身体结构,包括头部、手臂、腿部等。
2. 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3. 培养学生相互关爱、合作的品质。
四、教学内容:1. 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2. 了解身体的基本功能3. 学习保护身体的方法5. 开展合作游戏,增进彼此了解五、教学方法:1. 游戏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身体部位,培养合作精神。
2. 讲解法:教师讲解身体的基本功能和保护身体的方法。
3. 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验。
一、教学活动: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1. 活动准备:身体部位的图片、实物等。
2. 活动过程:(1)教师展示身体部位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中的身体部位。
(2)学生分组,互相指认对方身体部位,并说出其名称。
(3)教师邀请学生上台,用实物展示身体部位,加深学生对身体的认识。
二、教学活动:了解身体的基本功能1. 活动准备:PPT、实物等。
2. 活动过程:(1)教师通过PPT讲解身体的基本功能,如心脏泵血、肺呼吸等。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身体功能。
(3)教师邀请学生上台,演示身体功能,如呼吸、心跳等。
三、教学活动:学习保护身体的方法1. 活动准备:PPT、实物等。
2. 活动过程:(1)教师通过PPT讲解保护身体的方法,如勤洗手、饮食均衡等。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掌握的保护身体的方法。
(3)教师邀请学生上台,演示正确的保护身体的方式。
1. 活动准备:PPT、实物等。
2. 活动过程:(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良好生活习惯。
(3)教师邀请学生上台,分享自己坚持良好生活习惯的心得。
五、教学活动:开展合作游戏,增进彼此了解1. 活动准备:游戏道具、音乐等。
2. 活动过程:(1)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游戏,如“接力跑”、“三人抱团”等。
(2)学生在游戏中互相配合,增进彼此了解。
学前班健康《我们的身体》教案

学前班健康《我们的身体》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2.掌握自己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和功能。
3.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身体的意识。
教学资源:1.教具:人体模型、图片。
2.素材:《我们的身体》幼儿绘本。
教学准备:1.布置教室,确保课堂环境整洁和安全。
2.准备人体模型和幼儿绘本。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我们的身体》。
询问学生:“你们知道我们的身体由哪些部分构成吗?”2.让学生尽量回答出身体的各个部分,教师可辅助学生回答。
步骤二:探索(15分钟)1.教师拿出人体模型,向学生展示,并让学生逐个观察人体模型的不同部位。
2.教师向学生解释人体模型的不同部位的名称和功能,如头、脖子、手臂、腿、眼睛、耳朵等。
3.让学生一个个指向模型的不同部位,教师再次强调并重复它的名称和功能。
4.让学生用手触摸和指向自己相应的部位,并说出名称和功能。
步骤三:绘本阅读与讨论(2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集体阅读幼儿绘本《我们的身体》,讲述人体不同部位的名称和功能。
2.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提问学生:“我们的脚有什么功能?我们的眼睛用来做什么?”然后邀请学生回答。
3.让学生跟着绘本中的动作来模仿,比如合上眼睛、张嘴等。
步骤四:游戏和活动(25分钟)1.教师提供多种游戏和活动,旨在巩固学生对人体部位和功能的认识。
2.游戏一:游戏中心设置不同的指标(头、腰、手、脚等),教师喊出指标,学生迅速用手指向相应的部位。
3.游戏二:教师将学生分为两组,每组选出一名代表,代表分别用手指出身体的不同部位,其他学生迅速说出该部位的名称。
4.活动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全身运动,比如拉伸手臂、旋转头部等,让学生感受身体各个部位的灵活性。
5.活动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全员合作活动,让学生合作搭建一个巨型人体模型,模仿绘本中的姿势和动作。
步骤五:总结与延伸(10分钟)1.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强调人体各个部位的重要性和功能。
中班主题《我们的身体》教案反思

实践活动环节,孩子们分组讨论与身体部位相关的实际问题,我注意到他们在讨论中能够相互启发,提出许多有趣的想法。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孩子们亲手触摸、体验,对身体的认知更加深刻。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孩子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定的困难,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孩子足够的关注和指导。
(3)生活习惯的实践: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对幼儿来说是一个难点。
举例:通过家庭作业、家园共育等方式,让幼儿在家庭环境中实践所学的生活习惯,达到巩固的目的。
(4)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在小组活动中,如何让幼儿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举例:设置明确的团队任务,鼓励幼儿相互沟通、协商,共同解决问题,逐步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身体的基本部位,如头、躯干、四肢等。这些部位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共同协作使我们的身体正常运作。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图片和故事来了解一个小朋友如何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身体各部位,展示身体部位在实际中的应用。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身体部位的名称和功能、五官的保护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1.自我认知:通过认识身体各部位及其功能,提高幼儿自我认知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生活自理:教育幼儿学会珍惜和爱护身体,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沟通表达:在活动中,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对身体的认识,提升沟通表达能力。
2024新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自己第1课我们的身体教学课件含微课视频

1.我们的身体
聚焦
我们的身体包括 哪些部分?
怎样观察我们 的身体?
探索
呼吸声
肚子里也 有声音
听一听身体 里面的声音。
眼睛看不到的身体 内部结构怎么观察?
心跳声
探索
探索
身体内部由各种 结构组成。
摸一摸骨头
让光透过手指
探索
身体外部可以分为头、 颈、躯干、四肢。
sì zhī
四肢
tóu
头
jǐnɡ
颈
qū ɡàn
躯干
探索
对称
我们的身体还有 什么特点?
探索
记录下你的发现吧!
wǒ de shēn tǐ
我的身体
日期:x月x日
四肢
头
颈 躯干
研讨
我们的身体从上到 下有哪几部分?
与小猫、小狗相比,我 们的身体有什么不同?
拓展
阅读更多资料,了解 我们的身体内部。
《我们的身体》优秀说课稿

《我们的身体》优秀说课稿《我们的身体》优秀说课稿1一、说教材《我们的身体》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幼儿园大班健康领域教学活动。
《我们的身体》主要是介绍了身体的各个器官及其功能,引导幼儿了解并爱惜自己的身体,这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的亲密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平安保健教育,提高幼儿自我爱护意识的要求,因此适合大班教学,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活动目标是教学的动身点和归宿点,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依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状况,我制定了以下三维目标:1、情感目标:能够对身体感爱好,培育其勤于熬炼、爱惜身体的行为习惯。
2、认知目标:能够熟悉并描述身体各个部位及其功能。
3、力量目标:通过“分角色”嬉戏活动,进展表演力量和语言表达力量。
依据以上对活动目标的分析,我确定了本次活动的重难点:1、活动重点:熟悉身体的各个器官的名称及功能。
2、活动难点:通过“分角色”嬉戏活动,进展语言表达力量及勤于熬炼的习惯。
二、说学情大班的幼儿好动、好问、奇怪心强。
这一阶段的幼儿处于详细形象思维阶段,我将会借助人体挂图,视频等直观教具,通过“分角色,说身体”的嬉戏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爱好,敬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同时也符合了幼儿身心进展的特点。
三、说活动方法老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老师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应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开放的理念引导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将采纳的是观看法、讲解法及电教法,吸引幼儿的留意力,调动幼儿主动参加活动。
四、说活动预备详细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只有借助事物的详细形象才能关心幼儿更好的理解身体各个器官的名称及其功能,针对本次活动我将采纳的'是人体挂图及种类多样的帽子来开展,关心幼儿清楚精确的熟悉我们的身体。
五、说活动过程导入是活动的重要环节,精彩的导入能激发幼儿的爱好,因此我采纳的是儿歌的方式导入,首先演唱《健康歌》:“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这种方式可以引导幼儿初步熟悉自己的身体,到达“课未始、兴已浓”的状态。
学前班健康《我们的身体》教案三篇

【导语】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纲和教科书,从学⽣实际情况出发,精⼼设计。
⼩编整理了学前班健康《我们的⾝体》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活动⽬标: 1、了解⼈体四肢主要关节及名称,感知关节的运动功能,并体验运动的快乐。
初步懂得保护关节的重要性,增强⾃我保护意识。
2、乐意与同伴合作学习,培养幼⼉的合作能⼒、观察能⼒、表现能⼒、模仿能⼒及思维能⼒。
3、引发幼⼉对⼈体的好奇⼼,体验发现和探索问题的乐趣。
活动背景 “有趣的关节”这节活动课是围绕《我们的⾝体》这⼀主题活动⽽⽣成的。
通过平时对孩⼦们的观察,发现他们对⾃⼰的⾝体是⾮常感兴趣:喜欢对着镜⼦做千奇百怪的动作来⾃娱⾃乐;⾳乐响起时,孩⼦们总是不由⾃主地翩翩起舞;他们在运动时时常会问“⼈的⼿臂、腿为什么能动呢?”如何引导幼⼉发现⼈体肩、臂、⼿、腿和⾜会动的奥秘,提⾼⾃我保护能⼒呢?为此我想到了孩⼦们既熟悉⽽⼜陌⽣的“有趣的关节”这⼀以科学为主要领域的综合主题活动。
本活动通过幼⼉⾃⾝的活动和应⽤现代多媒体教学,让幼⼉在趣味浓厚的游戏中去发现“关节”、认识“关节”及了解“关节”在⼈体中的作⽤,提⾼⾃我保护意识,从⽽进⼀步激发幼⼉对⼈体奥秘的探究欲望,培养幼⼉勤于思考和探索问题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多媒体电脑、“⼈体关节”课件、欢快的⾳乐、《健康歌》 2、关节会活动的⽊偶娃娃⼀个 3、幼⼉操作⽤具:⼈体关节图5张,记号笔、印章、⼩贴画等 4、知识准备:幼⼉初步了解四肢各部位的名称(如肩膀、胳膊、膝盖、⼿腕等) 活动过程 ⼀、创境激情初步感知 播放欢快的⾳乐,幼⼉⾃由舞蹈,活动全⾝。
教师引导幼⼉在跳舞的过程中去发现⾃⼰⾝上会动的地⽅,并⿎励幼⼉⼤胆表现。
⼆、尝试体验发现探索 1、导⼊:出⽰⽊偶,教师操作让⽊偶动起来,⿎励幼⼉⼤胆模仿⽊偶动作,并引导幼⼉观察说出⽊偶(或⾃⾝)什么地⽅在动?怎么动的? 2、对⽐游戏----双⼿摸 通过双⼿摸⾃⼰的五官等部位,在对⽐中让幼⼉发现“关节”——引⼊“关节”这⼀概念 3、幼⼉通过对⾃⾝的充分体验,找⼀找⾝上有关节的部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1、身体的结构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做事情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
2、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到,内部的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观察到。
过程与方法:1、能够应用触摸、手捏、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内部的结构。
2、能够根据观察目的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在对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
2、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二、教学重点: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以及认识人体的左右对称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观察身体内部器官。
四、教学准备:空白纸、放大镜、尺子、人体基本结构图等。
五、活动过程:(一)引入:动物的本领和它们的身体特点有关。
1、提出问题:人人知道青蛙是捕虫能手,青蛙为什么善于捕虫?老鹰为什么能抓住机灵的老鼠?啄木鸟为什么能吃到树干中的害虫?2、放映录像带:青蛙的眼睛、后腿、舌头具有善于捕虫的特点,肤色用伪装来保护自己;老鹰有坚硬而带弯钩的喙,以及尖利的爪子,适于捕捉老鼠;啄木鸟的嘴尖尖的适合啄食隐藏在树干中的虫子,爪子两趾在前两趾在后,适于抓住树干。
3、小结:动物的本领和它们身体的特点有关系。
4、引出课题:人有哪些本领?人为什么这样有本领?今天我们来观察自己的身体。
(二)观察人的身体。
1、观察身体的外形。
我们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让学生观察到人体可以分成头、颈、躯干、四肢几个大的部分外,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把这些大的部分再划分为小的部分。
如躯干部还可以可以分成胸部、腹部、肩部、腰部、臀部、背部等)2、人体是左右对称的。
(1)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从头顶开始,通过鼻尖画一条线,把人的身体分为左右两部分,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人体是对称的。
这里要求学生具体说出怎样对称。
通过讨论,学生明确:人体的左边和右边的眼、耳、鼻、上肢、下肢等各部分不仅大小、长短、粗细、颜色、形状而且位置都是一样的,即一一对应的)(2)让学生亲自体验身体左右对称这种结构的好处。
活动:①体验用两只眼睛看,比用一只眼睛看到的范围广;活动:②让学生体会两只眼睛比用一只眼睛看得准确;活动:③让学生先用两只手系红领巾,接着用一只手系红领巾,让学生体会两只手比一只手做事方便灵活;活动:④让学生体会如果两只脚不一样长,弯腰、上台阶、转向都会很不方便,身体也不易保持平衡。
(这些活动生动有趣,又使学生体会到我们身体器官左右对称的优越性。
当然从人体外部来看,结构上还有不少特点,但对小学生来说观察起来都有一定的难度,不便观察,所以也就把重点放在身体的左右对称这个特点上。
从教学的情况来看,选择这个观察点,不仅符合学生的水平,而且选择的体验活动,方便易行,人人都能参与,学生很有兴趣,也使课堂气氛很活跃。
)3、观察身体的内部。
(1)教师用解暗箱的游戏引入(突破难点)。
教师准备一个牛皮纸袋,里面有一个塑料瓶,瓶里装半瓶水,另外还有其它的如夹钳、钟表等物品。
教师让学生想办法推测里面的物品,并说出自己这样猜测的理由。
学生通过用手摸、捏、摇、听等方法最后终于猜出了里面的物品。
接着教师出示一幅画,上面画有一个人体外表的轮廓,告诉学生人体好比刚才那个纸袋子,外面由皮肤包裹着,看不见里面,让学生想办法推测内部有什么。
这时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想出了许多好办法:①有的说,用耳朵可以听到心脏的跳动,从而可以知道心脏的位置;②有的说,手臂曲起,可以摸到鼓起的肌肉;③有的说,说话时有手摸喉部,可以摸到正在振动的声带;跑步后胸部一起一伏,可以知道那里是肺部;④有的说,吃饱饭后,胀起来的地方是胃;⑤有的说,饿的时候,肚子咕咕叫,这里可能是肠子;⑥有的说,用力往下捏,可以摸到硬的,那是骨头;……最后让学生根据大家用看、摸、听等方法所得到的信息,综合想象一下人体的内部是什么模样?(皮肤下面是什么、肌肉下面是什么、骨胳包着的是什么,血管和神经怎样分布……)4.身体怎样工作:利用学生熟悉的身体活动,让学生在对活动的体验中,利用泡泡图的方式把活动中多个身体部分共同参与的情况表现出来。
思考:如果按照人体工作的类型划分,我们更深夜静可以怎么看待人体的组成呢?(三)课的延伸。
问题:直立行走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请查阅资料了解人体具备什么样的结构特点,使其能直立行走?(四)作业2、骨骼、关节和肌肉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不同。
过程与方法:1、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做出上肢结构形态的观察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2、能查阅资料,了解有关上肢结构的知识,能够对照资料完善并纠正自己对人体结构的认识。
3、能够将动态的身体活动过程分解为若干动作分别进行细致有目的的观察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在独立思考得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
2、能够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结果,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二、教学重点:了解在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及身体在做不同运动的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所发挥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用观察记录的方式记录下每一段学习中对研究议题的想法与思考过程。
四、教学准备:人体基本结构图、骨骼模型等。
五、活动过程:(一)引入:我们的的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
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骨骼能独立运动吗?有哪些组织与骨骼协调工作呢?(二)观察上肢的运动1、拿重物:学生体验一侧手臂完成拿起哑铃动作。
感受肌肉在运动中的变化和作用;尝试使用不同的观察方法来了解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
能感受到拿起、放下时都在用力、肌肉变化不同。
观察方法及观察目的分解观察上肢运动,降低观察难度。
借助对上肢活动的感受,了解骨骼关节与肌肉的关系。
2、记录我们的观察用图文记录观察所得,强调将学生观察到的事实、体验到的感受,通过图画、文字真实的表现出来。
交流与相关资料比对(完善自己的认识)(是重要的学习方法)通过观察记录,学生把自己对于上肢骨骼、关节和肌肉在活动中的关系,直观表现出来。
3、观察与骨骼、关节和肌肉相似的物体对骨骼、肌肉、关节认识的拓展,利用现代机械上的类似构造,直观地表现三者的功能特点。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
再次明确三者关系,并上升到健康生活的高度。
(三)课的延伸。
参加体育锻炼和我们的骨骼、肌肉、关节的关系。
(四)作业3、跳动起来会怎样(一)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人体运动需要氧气,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将氧气吸收进血液,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2、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收进更多的氧气。
3、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加大身体的肺活量,这样有利于身体健康。
过程与方法:1、合理使用实验记录单,能够测量单位时间内心跳与呼吸的次数,并进行数据分析。
2、能够结合实验现象、相关信息资料,作出对呼吸次数加快原因的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能够在合作中完成实验活动。
2、能够耐心、细致的完成心跳和呼吸次数的测量活动。
二、教学重点:以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的身体活动后的变化为线索,将呼吸和循环系统引入学生的视野,并展现出这两大系统在支持人体活动上的作用与联系。
三、教学难点:以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的身体活动后的变化为线索,将呼吸和循环系统引入学生的视野,并展现出这两大系统在支持人体活动上的作用与联系。
四、教学准备:秒表、听诊器、塑料袋、吸管、肺活量测量仪五、活动过程:(一)引入当我们跳动的时候,骨骼、关节和肌肉都参与了运动,发生了变化,我们的身体里还发生了什么变化?(二)测量心跳和呼吸(1)播放一段有关运动的录像。
(播放学生跑步后的体征表现,如流汗、气喘、疲惫的视频资料)(2)汇报交流:运动后身体发生哪些变化?(呼吸加快、流汗、心跳加快等)(3)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我们的身体在运动后究竟会发生哪些变化。
2、探究运动前后呼吸次数的变化(1)测试运动前的呼吸次数①一分钟自己的呼吸为几次?(一呼一吸算呼吸一次).②讨论交流掌握测试呼吸次数的方法。
③学生测平静时的呼吸次数并做好记录。
④汇报统计发现:平静时大多数同学的每分钟呼吸次数在20-40次左右。
(3)测试运动后的心跳和呼吸次数①根据我们上课的这个环境,你能不能设计一个运动量比较大运动项目?②学生设计并交流室内运动。
③强调运动时注意事项后做运动,测试运动后的心跳和呼吸的次数并做好记录。
④汇报交流:运动后的呼吸次数。
⑤对比运动前后呼吸次数的数据,分析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⑥发现:运动后人体的呼吸次数明显加快了。
(板书:运动呼吸加快)(三)呼吸为什么加快1、提出问题: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伴随着运动量的增加,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也会增加,那么运动与呼吸有什么关系呢?2、体验活动:反复呼吸塑料袋里的空气,有什么感觉?试着解释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猜测。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将会采集人体在平静、一定量的运动以及运动后几段时间内的每分钟心跳与呼吸次数的数据。
并引出问题“呼吸为什么会加快”。
验证活动:比较三瓶不同的气体。
借助资料,认识到呼吸是气体的交换过程。
3、对运动和呼吸之间的关系做出解释。
通过测量跳动后的心跳与呼吸次数的变化,研究呼吸为什么会加快,将呼吸、心跳与人体活动的关系引入学生的研究视野之内。
知道运动要消耗氧气,而呼吸的功能就是在进行氧气与二氧化碳气的交换。
(四)课的延伸。
每天坚持跑步锻炼,如果我们的呼吸量增加了,说明我们的身体得到了锻炼。
(五)作业4、跳动起来会怎样(二)科学概念:1、人体需要的氧气又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在排出体外。
2 人体运动量的增加,需要血液运输更多的氧气,心脏跳动速度的增加可以加大运输血液的数量。
3、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心脏的力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实验的方式,了解到心脏工作强度和工作量。
2、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完成实验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体呼吸与循环过程中,身体各个器官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的过程,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二、教学重点:了解在人体活动过程中,当肺完成气体交换后,心脏所要完成的输送血液的功能。
三、教学难点:了解在人体活动过程中,当肺完成气体交换后,心脏所要完成的输送血液的功能。
四、教学准备:吸耳球、水槽2个、水、心脏模型活动设计:五、活动过程:(一)引入1、激活已有经验提出探究问题(1)播放一段有关运动的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