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知识点

合集下载

儿童心理学的知识点

儿童心理学的知识点

儿童心理学的知识点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身心发展、行为特点及其规律的学科。

在这个领域中,我们可以探讨和了解儿童思维、情绪、社交与人际关系、认知发展等方面的知识点。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逐一介绍儿童心理学的知识点。

一、儿童思维发展儿童思维发展研究的是儿童在认知和思维能力上的成长过程。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包括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在感知-运动期,婴儿通过感觉和运动来认识世界。

前运算期中,儿童开始具备符号使用的能力,但还没有理解逻辑关系。

具体运算期是儿童逐渐掌握逻辑思维和操作能力的阶段。

形式运算期则是指儿童可以进行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的发展阶段。

二、儿童情绪发展儿童情绪发展研究的是儿童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的能力。

婴儿时期,儿童主要通过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来表达情绪,如笑、哭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学会使用语言表达情感。

儿童情绪的主要类型包括喜怒哀乐,以及恐惧、羞耻等更具复杂性的情绪。

同时,儿童也会逐渐学会调节情绪,通过各种适应性的策略来处理情绪。

三、儿童社交与人际关系儿童的社交与人际关系包括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等。

亲子关系对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儿童的情感稳定和自信心的培养。

同伴关系是指儿童与同龄人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与同伴的互动,儿童培养了合作、分享、友谊等社交技能。

师生关系是指儿童与教师之间建立的互动关系,教师的支持和关心对于儿童的学业和社交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

四、儿童认知发展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是儿童知觉、记忆、语言、注意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儿童的认知能力在早期受到感觉器官的发展和经验的影响,逐渐形成对外界事物的认知模式。

记忆是儿童学习和成长的基础,包括感觉记忆和工作记忆。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儿童学会语言后,就能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理解他人的意图。

注意力是儿童进行学习和思考的基础,而问题解决能力则是儿童运用认知能力解决日常问题的能力。

学前儿童心理学(知识点)

学前儿童心理学(知识点)

学前儿童心理学(知识点)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大脑发育迅速,好奇心和探索欲强烈,语言、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都呈现出显著的发展。

2.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受到遗传、环境、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家庭、幼儿园、社会环境等都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因素。

3.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学前儿童心理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如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被动到主动、从低级到高级等。

这些规律为我们教育引导儿童提供了依据。

二、学前儿童认知发展1. 感知觉发展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发展迅速,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和认知能力逐渐提高。

教育者应注重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等。

2. 记忆力发展学前儿童的记忆力表现为无意记忆占主导地位,有意识记逐渐发展。

教育者可以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提高儿童的记忆力。

3. 思维发展学前儿童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教育者应注重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如分类、比较、推理等。

4. 语言发展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关键期在36岁,教育者应抓住这一时期,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倾听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学前儿童情感发展1. 情感发展的特点学前儿童的情感丰富而脆弱,他们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教育者要关注儿童的情感需求,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情感态度。

2. 情绪调节能力学前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逐渐提高,教育者应教会他们如何表达和调节情绪,以促进心理健康。

3. 亲社会行为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表现为关爱他人、合作、分享等。

教育者要通过榜样示范、情境体验等方式,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四、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1. 自我意识发展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外貌、能力、性格等方面。

教育者要引导儿童正确认识自己,培养自信心。

2. 同伴关系发展3. 规则意识与道德观念学前儿童开始理解和遵守社会规则,教育者要培养儿童的规则意识和道德观念,为他们的社会化奠定基础。

28052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点

28052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点

1、习惯化:同样的刺激如果反复呈现,最后就会使原先出现的定向反射完全消失,这种现象称为习惯化。

2、去习惯化:在个体已对某种刺激形成习惯后,又出现一个新的刺激,这时的个体又产生了反射行为,表明个体能将新刺激与旧刺激加以区别。

这种恢复了对新事件的兴趣的现象称为去习惯化。

3、视敏度:眼睛区分对象形状和大小微小细节的能力4、图式是儿童对一个事件基本要素和相互关系的抽象表征5、客体永久性:当客体在眼前消失,儿童依然认为它是存在的。

6、守恒:物体的量不随物体形状的改变而改变7、自我中心主义:儿童往往只注意主观的观点,不能向客观事物离中,只能考虑自己的观点,无法接受别人的观点,也不能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协调8、儿童语言发展:又称语言获得,是儿童对母语的产生和理解能力的获得9、语音过程:在语音发展到某一时候,儿童获得了把听觉模式转换成自己发音的方法。

10、单词句:儿童用一个单词来表达一个比该词意义更为丰富的意思11、语用技能:交谈双方根据语言意图和语言环境有效地使用语音工具的一系列技能,包括说者和听者两方面的技能12、牙牙语:就是类似成人语言中所使用的那些音节的重复13、怯生:儿童对不熟悉的人所表现的害怕反应14、对抗性条件作用:把一些能唤起害怕情绪反应的刺激与愉快的活动同时并存,最后一愉快活动所产生的积极情绪克服由害怕刺激引起的消极反应15、系统脱敏法:在身体放松情况下,安排患者逐渐地接近所害怕的对象,或逐渐提高患者害怕的刺激物强度,让患者逐渐减轻惧怕对象的敏感性16、社会化:个体学习和掌握社会文化知识、行为习惯和价值体系的过程17、自我同一感: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占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怎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串感觉18、点红测验19、性别定型化:将生物学的性别与社会对性别的要求融进个体的自我知觉和行为之中,来区分性别角色。

20、性别角色:被社会认可的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的一种地位,也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21、性别同一:根据身体结构和功能来确认自己是男性或者女性22、性别角色认同:根据社会对性别角色的要求来确认自己23、依恋: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是婴儿与抚养着之间一种积极的,充满深情的感情联结24、攻击性行为:对人与事物带来有害结果的行为25、亲社会行为:是西方心理学家用来表示对别人,对社会有利的社会行为26、移情:儿童在觉察他人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的与他人共有的情绪反应,是理解和共享其他人的感情的能力29、观察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在模式影响下,学习和回忆他所看到过的行为,经过对行为的抽象归类,然后指导自己的行动30、关键期:即是否有某个特定的时候机体最容易学习某种行为反应,最早起源于动物心理学家劳伦兹对动物印刻行为的研究。

小学生心理学相关知识点

小学生心理学相关知识点

第一节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体系(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主要是人的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也叫心理活动,简称心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图(二)科学心理学的诞生---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产生。

冯特(1832—1920)心理学之父1、构造主义(structuralism)——冯特、铁钦纳观点:(1)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2)主张详细研究意识的构成成分——感觉、意象、感情三个要素;(用化学的观点解释心理现象,找出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3)提出了研究方法——内省法。

即自我对其内在经验感受的客观观察和分析来从事研究2、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詹姆士观点:(1)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反对把心理分解为元素,认为心理是个体在适应环境时所表现出的一种机能,它是一种不可分解的“意识流”。

(2)认为应详细研究意识的作用——使有机体适应环境;3.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柯勒观点:反对把意识分成元素,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主张用整体观点研究心理现象,认为在人的认知结构中存在一种促使人们从整体上认知事物(对象)的动力或张力,4.行为主义——华生、斯金纳观点:(1)反对研究意识,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行为,并提出了著名的S——R公式。

(2)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5、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认为:认为人的行为源于本能和原始冲动,特别是性冲动,提出潜意识概念,并用以解释人的心理与人格的发展与变化。

6、认知心理学现代的认知心理学——奈塞尔观点:认知是感觉输入受到转换、简约、加工、储存、提取和使用的全部过程。

发展了研究方法——计算机模拟法、反应时记录法等等。

7.人本主义——马斯洛、罗杰斯观点:1 人是能动的,发展潜能是无限的。

儿童发展心理学核心知识点总结详细全面

儿童发展心理学核心知识点总结详细全面

儿童发展心理学核心知识点总结一、心理发展的生物基础:1、唐氏综合征:第21号常染色体的分离变异。

2、笨丙酮尿征:先天性代谢缺陷,早期检查和饮食干预可防止。

3、胎儿的发育过程:胚种期(0-2周)、胚胎期(2-8周、胚胎期是胎儿发育的关键阶段、胚胎期的发育展示了一个从内向外,从头到脚的发展模式。

)胎儿期4、影响胎儿发育的因素:(1)、关于畸胎形成的研究:畸胎形成物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伤害胎儿;(2)、母亲的自身因素对胎儿的影响;(3)、药物及烟和酒对胎儿的影响:酒精综合征(四)激素(五)母亲所处的环境对胎儿的影响。

5、儿童生理发展的基本原则:首尾原则、近远原则6、身体的发展:人体的生长发育呈波浪式,发展不等速,快慢交替进行。

7、儿童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脑的发育是最优先的,神经纤维的髓鞘化,是脑内部结构成熟的重要标志,它保证神经冲动沿一定的通道迅速而准确地传导。

婴幼儿大脑皮层的发育按一定顺序(“O-T-P-F”)进行。

枕叶成熟最早,其次是颞叶、顶叶,额叶成熟最晚。

脑发育的加速度现象是间隔出现的。

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是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幼年儿童皮层主动抑制过程比兴奋过程弱。

两个加速期:5-6岁、13-14岁。

8、动作发展的规律:从上至下,由近及远,由大到小。

9、环境对大脑发展的影响:可塑性、修复性。

10、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生存反射:眨眼、呼吸、吞咽,原始反射:足趾反射(巴宾斯基反射),抓握反射(达尔文反射),惊跳反射(莫罗反射),游泳反射,行走反射11、独立行走对婴儿心理发展的意义主要表现在:(1)婴儿的躯体移动从被动转为主动,使活动具有一定的主动性;(2)主动行走可以扩大认知范围;(3)增加了与周围人的交往机会。

12、够摸动作:最先发展的精细动作。

13、手的抓握动作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随意性,发展的重点是五指分化和手眼协调。

重要意义:(1)主动性:主动探索和认识周围事物;(2)逻辑思维:开始操作工具,使动作具有间接性;(3)经验丰富:使动觉、触觉、视觉等多种感觉协调活动,为知觉发展奠定基础。

儿童心理学知识点

儿童心理学知识点

儿童心理学知识点研究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深入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有助于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以下是一些关于儿童心理学的重要知识点。

一、儿童认知发展:儿童的认知能力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儿童的认知发展可分为感知运动期、前操作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在这一过程中,儿童逐渐具备了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儿童情绪发展:儿童的情绪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也是内心感受的表达。

儿童在情绪发展过程中会经历情绪建立、情绪认知和情绪调节等阶段,逐渐形成健康的情绪应对能力。

三、儿童社会发展:儿童社会发展是指儿童在社会环境中学习、交往、适应和成长的过程。

儿童的社会认知和情感能力的发展对其未来的社会适应和人际交往至关重要。

四、儿童性格发展:儿童的性格是在遗传和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对其个性和行为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

了解儿童性格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有助于教育者更好地培养儿童的优秀品质和能力。

五、儿童学习与动机:儿童的学习动机是推动其学习行为的内在动力,直接影响其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了解儿童的学习动机特点,有利于制定科学的学习教育策略,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六、儿童行为问题与干预:儿童的行为问题是指儿童在行为表现上出现的各种不良行为,包括攻击性行为、焦虑、抑郁等问题。

及时发现和干预儿童的行为问题,有助于帮助儿童建立积极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通过对以上儿童心理学知识点的了解和应用,可以更好地指导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培养他们的积极心态和健康心理,为其未来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希望家长和教育者能够重视儿童心理发展,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共同为儿童的成长保驾护航。

幼儿心理学重点知识点

幼儿心理学重点知识点

幼儿心理学重点知识点1. 幼儿发展阶段-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2-7岁),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以直观和非逻辑为特点。

- 弗洛伊德的心理性发展理论将幼儿期归为性心理发展的第二阶段,即肛门期,强调控制与服从的训练。

-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幼儿期是自主性对羞愧和怀疑的阶段。

2. 认知发展- 直观思维:幼儿依赖感官和直观来理解世界,缺乏逻辑运算能力。

- 符号功能:幼儿开始使用语言、图像和符号来代表现实世界。

- 集中注意力: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能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3. 语言发展- 语言习得:幼儿期是语言快速发展的时期,儿童通过模仿和社交互动学习语言。

- 词汇增长:幼儿的词汇量迅速增长,他们开始理解和使用更复杂的句子结构。

- 语言理解:幼儿对语言的理解逐渐从字面意义转向能够理解隐喻和非字面意义。

4. 社会和情感发展- 自我意识:幼儿开始形成自我概念,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 情感表达: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快乐、悲伤、愤怒等。

- 同伴关系:幼儿开始与同龄人建立关系,学习分享、轮流和合作。

5. 道德和价值观发展- 道德认知:幼儿开始理解规则和公平的概念,但对道德判断的理解尚不成熟。

- 价值观形成: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幼儿开始形成基本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6. 游戏的重要性- 游戏是幼儿学习和探索世界的主要方式。

- 通过游戏,幼儿发展认知技能、社交技能和情感调节能力。

- 游戏也有助于幼儿理解社会角色和规则。

7. 教育干预- 早期教育:提供丰富的学习环境和适当的教育干预,有助于幼儿的认知和社会发展。

-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包括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

- 教育策略:使用适合幼儿发展阶段的教育策略,如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进行教学。

8. 幼儿心理健康- 早期干预:对幼儿期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早期识别和干预,有助于预防长期的心理障碍。

儿童心理知识点概括

儿童心理知识点概括

儿童心理知识点概括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行为特征和影响因素的学科。

它深入剖析了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会交往、学习和发展等各个方面,旨在帮助家长、教育工作者和专业人士更好地了解儿童,提供支持和指导,以促进儿童全面健康的成长。

本文将概括几个重要的儿童心理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一、儿童认知发展1.感知与注意力:婴幼儿时期,感知和注意力是认知发展的基础。

他们逐渐学会通过感觉器官获取信息,并集中注意力于感兴趣的对象或活动上。

2.语言与思维: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语言和思维能力逐渐发展。

他们从最初的单词和简单句子开始,逐渐掌握更丰富的语言表达方式,同时思维也逐渐从具体的操作向抽象的推理发展。

3.记忆与学习:儿童的记忆和学习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他们通过不断的练习和重复记忆,逐渐掌握知识和技能,并能灵活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儿童情感发展1.情绪表达与调节:儿童情绪发展是指他们逐渐学会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学会适当地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这对他们的个人发展、社交能力以及自我控制都具有重要意义。

2.情绪与行为:儿童情绪与行为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

他们常常通过情绪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并通过行为来满足这些需求。

了解和指导他们的情绪与行为对于促进他们的发展至关重要。

3.同理心与社会意识:儿童同理心的发展是指他们逐渐能够理解和体验他人的感受,并表现出关心、帮助和合作的行为。

这对于他们的社交关系和人际交往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儿童社会发展1.自我认同与性别角色:在儿童社会发展中,他们逐渐建立了对自我的认同和性别角色意识。

他们开始明确自己的个体差异并与他人进行比较,同时也逐渐接受和按照所处文化和社会的性别角色期望。

2.友谊与亲社会行为:儿童的社交圈逐渐扩大,他们能够建立友谊关系,并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如帮助、分享和合作等。

这对于他们的社会适应和个人心理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群体关系与集体认同:儿童逐渐融入到各种群体中,并形成集体认同。

儿童心理学知识点

儿童心理学知识点

儿童心理学知识点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

儿童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专门研究儿童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心理特点、行为模式以及心理问题的发生和解决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知识点,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和提供有效的教育和支持。

一、儿童的认知发展儿童的认知发展是指孩子们在记忆、思维、语言和问题解决等方面的成长。

认知发展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其中最著名的理论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他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传感运动期、前操作期、具体操作期和形式操作期。

在这些阶段中,儿童逐渐掌握了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二、儿童情感发展儿童情感发展是指孩子们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的成长。

情感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在情感发展过程中,儿童会经历情感的产生、表达、理解和调节。

家庭环境、教育方式以及周围社会的影响都会对儿童的情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三、儿童社交能力的培养社交能力是指儿童建立和维护与他人的良好关系的能力。

儿童社交能力的培养对他们的个人成长和未来的人际关系非常重要。

在成长过程中,家庭和学校是培养儿童社交能力的重要场所。

通过积极参与互动、培养友谊、解决冲突等活动,可以帮助儿童学习合作、沟通和分享等社交技巧。

四、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指孩子们在心理方面出现的异常或困扰,如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和行为问题等。

这些问题可能对儿童的生活、学习和人际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在面对这些问题时,亲子关系、学校支持和专业心理咨询等可以提供重要的帮助和支持。

五、儿童的学习与记忆儿童的学习与记忆是指他们获取知识和保持信息的能力。

儿童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所变化。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可以根据儿童的认知和情感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和学习方法,以促进他们的学习与记忆。

六、儿童的游戏与发展儿童的游戏是他们成长过程中重要的活动之一。

通过游戏,儿童可以锻炼身体、发展智力、培养社交技巧和表达情感。

儿童心理学知识点 精心整理

儿童心理学知识点 精心整理

名词解释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是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各个年龄阶段上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

关键期—主要指一个系统在迅速形成阶段,对外界刺激特别敏感的时期。

最近发展区—儿童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称为最近发展区。

客体永久性—当客体在儿童眼前消失时,儿童依然认为他是存在的。

守恒---指物体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时,他的物质含量是不变的。

图式—是指动作结构和运算结构,后者是前者的内化,它们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

适应—其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达到平衡的具体途径是同化和顺应。

同化—是指主体将其所遇到的外部信息直接纳入到现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

顺应---指主体通过调整自己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以使其与外界信息相适应的过程。

对偶故事法—是皮亚杰研究道德判断时采用的一种方法,即利用讲述故事向被试提出有关道德方面的难题,然后向儿童提问。

依恋—特指婴儿的依恋,指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

积极词汇—指儿童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汇。

消极词汇---指儿童不能理解或者有些理解,但不能正确使用的词汇。

记忆策略—是人们为有效完成记忆任务而采用的方法、手段,儿童的记忆策略是不断发展的。

心理理论—是指对别人和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经验的认识。

亲社会行为—指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积极行为及倾向,亲社会行为也称利他行为,表现为分享、合作、帮助、救助等。

攻击性行为—是指针对他人的具有敌视性、伤害性或破坏性的行为,攻击行为也称侵犯行为,它表现为身体的侵犯,言语的攻击以及对他人权利的侵犯。

观点|角色采择—是指个人根据一定的信息对他人的内部心理状态的理解和判断。

(塞尔曼)身体自我—个体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和评价,涉及到对自己的相貌、体格等方面的看法和评价。

自我同一性---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串感觉。

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

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

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标题:儿童发展心理学引言概述: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过程及相关因素的学科。

在这个领域中,心理学家们关注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发展,以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并提供更有效的教育和支持。

一、儿童认知发展1.1 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阶段包括感知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1.2 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因素儿童认知发展受到遗传、环境、社会互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1.3 认知发展的重要性儿童认知发展对其学习、社会适应和情绪调节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二、儿童情感发展2.1 情感发展的特点儿童情感发展表现为情绪的多样性、情感的表达方式逐渐丰富等特点。

2.2 家庭环境对儿童情感发展的影响家庭环境中的情感表达方式、亲子关系等因素对儿童情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2.3 情感发展的重要性良好的情感发展有助于儿童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社交技能和心理健康。

三、儿童社会交往3.1 社会交往的发展阶段儿童的社会交往发展经历了单向互动、互惠互动和互为理解等阶段。

3.2 家庭和学校对儿童社会交往的影响家庭和学校是儿童社会交往的主要场所,对其社会技能和人际关系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3.3 社会交往的益处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够促进儿童的自信心、合作能力和情感连结。

四、儿童发展心理障碍4.1 儿童发展心理障碍的种类儿童发展心理障碍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自闭症、学习障碍等多种类型。

4.2 早期发现和干预的重要性早期发现和干预对于儿童发展心理障碍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4.3 家长和教育者的支持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关注儿童的行为和情绪变化,提供及时的支持和帮助。

五、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应用5.1 家庭教育中的应用家长可以通过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更好地引导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5.2 学校教育中的应用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原理设计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儿童心理学小学知识点总结

儿童心理学小学知识点总结

儿童心理学小学知识点总结一、儿童心理发展1.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儿童心理发展是指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的成长过程。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全面发展: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全面的,包括感知、认知、情感等多个方面的发展。

(2)阶段性: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和发展特点。

(3)多样性: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多样性,不同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差异。

2. 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阶段包括:幼儿期、学龄前期和学龄期。

每个阶段的儿童都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和发展特点。

(1)幼儿期:幼儿期是指出生后到六岁之间的阶段。

在幼儿期,儿童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也在情感、社交和个性等方面出现显著变化。

(2)学龄前期:学龄前期是指六岁到入学前的阶段。

在学龄前期,儿童开始逐渐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自理能力,同时也开始建立自我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

(3)学龄期:学龄期是指入学后的阶段。

在学龄期,儿童的认知、情感和社会交往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并开始形成自己的人格和价值观。

3. 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儿童心理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教育因素。

(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遗传因素决定了儿童的智力、性格、情感等方面的特点。

(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

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积极的影响,而不良的环境则会对儿童的心理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3)教育因素:教育因素包括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

合理的教育方式和优质的教育内容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儿童心理特点1. 感知和认知特点儿童的感知和认知能力是他们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

在感知和认知方面,儿童具有以下特点:(1)感知能力较强:儿童对外界的刺激非常敏感,能够迅速捕捉并反应出外界的信息。

(2)认知能力逐渐成熟:儿童的认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成熟,能够认识到更加复杂和抽象的事物。

儿童心理学知识点

儿童心理学知识点

儿童心理学知识点儿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问题和解决方法。

了解儿童心理学知识对于父母、老师和其他与儿童相关的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键的儿童心理学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儿童的心理发展。

1. 儿童认知发展儿童的认知能力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发展。

根据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儿童的认知发展可以分为感知动作阶段、前操作阶段、具体操作阶段和形式操作阶段。

父母和老师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认知水平,合理引导和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

2. 儿童情绪管理儿童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对于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父母和老师应该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教会他们正确的情绪表达方式和情绪调节技巧。

同时,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情绪支持和理解,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情绪态度。

3. 儿童社交技能儿童社交技能的培养是他们未来社会交往的基础。

父母和教师可以通过模仿、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孩子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和解决冲突。

同时,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和团队意识,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4. 儿童自我意识儿童的自我意识逐渐在成长过程中建立。

父母和老师应该倾听孩子的需求和想法,尊重他们的个性和独立性。

同时,要适时给予孩子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5. 儿童学习方法儿童的学习方法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和学习兴趣。

父母和老师应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长,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总结通过了解以上几个关键的儿童心理学知识点,父母、老师和其他与儿童相关的人员可以更好地引导和促进儿童的心理发展。

儿童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发展是我们共同关注的重点。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启发,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感谢阅读。

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总结1.儿童发展理论:包括包括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佛洛伊德的心理性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的社会发展理论等。

这些理论主要关注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关键转折点,以及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影响因素。

2.儿童认知发展:儿童的认知发展表现为从感知到感知操作,再到符号操作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由感知、记忆、思维和语言等心理活动相互作用产生的,也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4.儿童的情绪发展:儿童的情绪发展从出生开始,逐渐形成情感体验和情绪调节的能力。

这个过程受到基因、早期关系和社会文化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5.儿童的语言发展:儿童学习和使用语言是他们认知和社交发展的核心部分。

语言发展从儿童开始发出简单的声音,逐渐发展为能够理解和使用词汇、语法和语用等多个方面的语言能力。

6.儿童的性别认同:性别认同是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方面,包括对自己的性别认同和对其他人的性别认知。

儿童的性别认同受到遗传、生理和社会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

7.儿童发展中的风险和保护:儿童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风险,如贫困、暴力、虐待等。

同时,一些保护因素如良好的家庭关系、积极社交支持和教育机会等可以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8.儿童发展障碍:有些儿童可能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困难,如学习障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等。

了解和识别这些障碍,及早干预是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措施。

9.儿童的幸福与福祉:儿童发展心理学也关注儿童的幸福感和福祉。

这包括儿童的生活质量、满意度和自我感觉,以及他们的幸福和快乐感受。

10.儿童发展研究方法:儿童发展心理学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如观察、实验、问卷调查等。

这些方法帮助研究者了解儿童的行为、思维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儿童心理学中的核心知识点

儿童心理学中的核心知识点

儿童心理学中的核心知识点一、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在儿童心理学中,有几个核心知识点是我们必须了解的。

首先,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

根据许多心理学家的观察和研究,儿童的心理发展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重要的发展任务。

例如,根据让·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的认知发展可以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二、儿童情绪与社会发展其次,情绪和社会发展在儿童心理学中也是核心知识点之一。

儿童在情绪和社会交往的发展中经历了许多重要的里程碑。

他们从初生婴儿时的依赖性和亲子关系开始,逐渐发展出自我意识、情感表达和同伴关系。

在这一过程中,儿童学会了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感,并逐渐与他人建立情感和情感交流。

三、儿童认知与学习此外,儿童认知和学习是儿童心理学中的核心知识点之一。

认知发展对儿童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

他们通过感知、思考和解决问题来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

在这一过程中,儿童经历了从感知到观察、观察到操作、操作到抽象思维的转变。

他们通过积极的探索和社交互动来构建自己的认知世界。

四、儿童人格与身份发展另一个核心知识点是儿童的人格和身份发展。

儿童的人格和身份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

在这一过程中,儿童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包括性格、价值观和兴趣爱好。

他们也开始建立自己的身份认同,包括性别认同、文化认同和职业认同等。

五、儿童发展中的风险与保护因素最后一个核心知识点是儿童发展中的风险与保护因素。

儿童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个人特征等。

一些因素可能对儿童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如家庭暴力、贫困和亲子冲突等。

然而,还有一些保护因素可以减轻这些负面影响,如积极的亲子关系、良好的学校环境和支持性的社区资源。

总结综上所述,儿童心理学中的核心知识点包括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情绪与社会发展、认知与学习、人格与身份发展以及发展中的风险与保护因素等。

幼儿心理学知识点笔记

幼儿心理学知识点笔记

幼儿心理学知识点笔记1.幼儿期的发展特点-心理发展:幼儿期是儿童心理发展最快的阶段,大脑和神经系统迅速发育,感知、认知、语言和情感等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社交发展:幼儿开始与他人建立关系,表达情感和需求,逐渐发展出合作、分享和互助的能力。

-自我意识:幼儿逐渐认识自己是独立的个体,具备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并开始形成自己的自尊和自信。

2.情绪和情感发展-基本情绪:幼儿能够表达喜怒哀乐等基本情绪,但还需要学会适当地控制和表达情绪。

-情感发展:通过与父母和其他亲近人的关系,幼儿建立起安全感和信任感,形成情感依恋的基础。

3.认知发展-感觉和运动发展:幼儿通过感官接受外界刺激,并通过运动行为进行探索和学习。

-语言发展:幼儿在这个阶段开始学会说话,通过模仿和重复来掌握语言表达能力。

-认知发展:幼儿逐渐建立起对世界的认知框架,开始理解数量、空间、时间等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推理。

4.社交与人际关系-同伴关系:幼儿开始与同龄孩子进行互动,建立起友谊和合作的关系。

-家庭关系:家庭是幼儿社交关系的重要环境,良好的家庭关系有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5.游戏与玩耍-游戏的作用:游戏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方式,通过游戏,幼儿可以培养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交技能。

-类型和特点:幼儿的游戏包括自由游戏、角色扮演、建构性游戏等,它们具有自主性、愉悦性和虚构性的特点。

6.幼儿教育的原则-个别差异: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节奏,教育应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注重个别化的教学。

-情感支持:营造温暖、支持和关爱的环境,帮助幼儿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

-亲子参与:家庭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环境,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幼儿教育活动,促进家校合作。

7.儿童行为问题-注意力不集中:幼儿可能因为年龄和发展阶段的特点而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和家长可以采取适当的引导和激励方法。

-冲动与焦虑:幼儿可能会表现出冲动和焦虑的行为,需要提供安全和稳定的环境,帮助他们学会控制情绪和行为。

28052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点

28052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点

1、习惯化:同样的刺激如果反复呈现,最后就会使原先出现的定向反射完全消失,这种现象称为习惯化。

2、去习惯化:在个体已对某种刺激形成习惯后,又出现一个新的刺激,这时的个体又产生了反射行为,表明个体能将新刺激与旧刺激加以区别。

这种恢复了对新事件的兴趣的现象称为去习惯化。

3、视敏度:眼睛区分对象形状和大小微小细节的能力4、图式是儿童对一个事件基本要素和相互关系的抽象表征5、客体永久性:当客体在眼前消失,儿童依然认为它是存在的。

6、守恒:物体的量不随物体形状的改变而改变7、自我中心主义:儿童往往只注意主观的观点,不能向客观事物离中,只能考虑自己的观点,无法接受别人的观点,也不能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协调8、儿童语言发展:又称语言获得,是儿童对母语的产生和理解能力的获得9、语音过程:在语音发展到某一时候,儿童获得了把听觉模式转换成自己发音的方法。

10、单词句:儿童用一个单词来表达一个比该词意义更为丰富的意思11、语用技能:交谈双方根据语言意图和语言环境有效地使用语音工具的一系列技能,包括说者和听者两方面的技能12、牙牙语:就是类似成人语言中所使用的那些音节的重复13、怯生:儿童对不熟悉的人所表现的害怕反应14、对抗性条件作用:把一些能唤起害怕情绪反应的刺激与愉快的活动同时并存,最后一愉快活动所产生的积极情绪克服由害怕刺激引起的消极反应15、系统脱敏法:在身体放松情况下,安排患者逐渐地接近所害怕的对象,或逐渐提高患者害怕的刺激物强度,让患者逐渐减轻惧怕对象的敏感性16、社会化:个体学习和掌握社会文化知识、行为习惯和价值体系的过程17、自我同一感: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占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怎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串感觉18、点红测验19、性别定型化:将生物学的性别与社会对性别的要求融进个体的自我知觉和行为之中,来区分性别角色。

20、性别角色:被社会认可的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的一种地位,也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21、性别同一:根据身体结构和功能来确认自己是男性或者女性22、性别角色认同:根据社会对性别角色的要求来确认自己23、依恋: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是婴儿与抚养着之间一种积极的,充满深情的感情联结24、攻击性行为:对人与事物带来有害结果的行为25、亲社会行为:是西方心理学家用来表示对别人,对社会有利的社会行为26、移情:儿童在觉察他人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的与他人共有的情绪反应,是理解和共享其他人的感情的能力29、观察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在模式影响下,学习和回忆他所看到过的行为,经过对行为的抽象归类,然后指导自己的行动30、关键期:即是否有某个特定的时候机体最容易学习某种行为反应,最早起源于动物心理学家劳伦兹对动物印刻行为的研究。

儿童心理学知识点全面剖析

儿童心理学知识点全面剖析

儿童心理学知识点全面剖析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在身体、思维、情感和社会等方面的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学科。

它探讨了儿童的心理过程、认知能力、情绪发展、性格形成、社交行为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于了解儿童的发展规律、提供适宜的教育和养育方法以及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发展过程中心理变化的学科,主要关注个体在生理、认知、情感、社会等方面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在儿童心理学中,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是指儿童的心理变化是一个连续而有序的过程,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需求。

1.1分期理论分期理论是儿童发展心理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提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特点。

最著名的分期理论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分为感觉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每个阶段都有着独特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儿童在不同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

1.2龙格斯塔夫发展理论龙格斯塔夫发展理论是著名的德国心理学家艾瑞克·龙格斯塔夫提出的,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是在不同的阶段中通过解决发展任务来实现的。

儿童在每个阶段都有着特定的发展任务,通过解决这些任务可以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1.3自我认同的发展自我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了解和接受程度,也是儿童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心理过程。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理论,儿童的自我认同会在不同阶段经历不同的危机和发展任务。

例如,儿童在青春期会面临到达并接受自我身份的任务,他们需要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

二、儿童认知发展儿童认知发展是儿童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研究了儿童在思维、记忆、语言和推理等方面的发展特点和规律。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认知发展知识点:2.1意象思维与符号思维意象思维是指以感知中心的形象为基础进行思维的过程,主要发生在儿童早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意象思维逐渐转变为符号思维,即使用语言和符号代替具体形象进行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心理学知识点儿童心理学考点知识一、名词解释1.超出预期策:是从情感维度处理教材、呈现教学内容的策略。

它的内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处理教学材料,使呈现的教学内容超出学生的预期,引发学生的兴趣情绪,以有效调节学生的学习心向,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

2.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3.记忆策略:是指主体对自己记忆活动的有意识控制和由主体所使用的那些能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或认知活动。

4.元记忆:是人们对自己记忆过程的理解和认识,主要包括元记忆知识和元记忆监控。

5.强化:是语言学习的必要条件,特别强调“强化依随”(即紧跟在言语行为之后的强化的刺激)在儿童言语行为形成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6.纵向研究:也叫追踪研究,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的研究。

优点:系统地、详尽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量、质变的规律。

缺点:样本的减少反复测量时间较长7.元认知:是关于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察觉、自我反省、自我评价与自我调节,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部分。

8.最近发展区:是指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前者由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时,儿童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

9.文化比较法:不同文化间比较,可以了解人类发展是否存在普遍性规律,防止将在一个文化背景下得出的结论过度类化;了解文化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0.儿童(小学生)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小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二、填空1.小学生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①遗传与环境的问题②发展的普遍性和个别差异问题③发展的连续性和可变性④发展的质变和量变2.注意的品质包括哪些方面?⑴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所注意到对象的数量。

•小学生注意的广度随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而逐渐发展。

•女生注意广度高于男生。

⑵注意的稳定性—指把注意集中保持在某一对象(事物或操作活动)上时间的长短。

•年龄—小学低年级学生可以连续集中注意20分钟左右,中年级学生可达25分钟左右,高年级可保持30分钟左右;•与学生的知识经验、个性特点及刺激的性质,呈现方式有关;•性别—女性注意的稳定性高于男生。

⑶注意的分配—指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时,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

注意分配的基本条件:•同时进行的两种或几种活动中只有一种是不熟悉的,需要集中注意,而其余的对象或活动都很熟悉,或达到“自动化”的程度,无须更多注意;•两种或多种活动的关系也是影响注意分配的条件。

⑷注意转移—指根据新任务的需要,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外一个对象上。

•注意转移的快慢、难易与原来注意的紧张度和引起注意转移的新事物或新活动的性质有关。

3.无意注意产生的原因:①新异性。

(指过去从未感知过;已熟知的刺激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

)②刺激物的强度③刺激物的运动变化4.儿童形成初步流利的朗读能力应经历哪三个阶段?一是出声朗读阶段;二是初步综合阶段;三是分析综合阶段。

5.弗洛伊德的哪三个方面构成了它的人格理论?人格理论(冰山理论)意识前意识无意识人格结构:本我(初级过程思维)、自我(二级过程思维)、超我6.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的人格发展八个阶段的任务分别是?①婴儿前期(0-18个月)任务:信任VS不信任可获得的品质:希望②婴儿后期(18个月-3岁)任务:自主VS羞耻与怀疑可获得的品质:意志③幼儿期(3-5岁)任务:主动VS内疚可获得的品质:目的④童年期(6-12岁)任务:勤奋VS自卑可获得的品质:能力⑤青少年期(12-18岁)任务:自我同一性VS同一性混乱可获得的品质:忠诚⑥成年早期(18-25岁)任务:亲密VS孤独可获得的品质:爱⑦成年中期任务:繁衍VS停滞可获得的品质:关心⑧成年晚期任务:完善VS失望和厌倦可获得的品质:智慧7.小学生观察品质的特点:精确性、目的性、顺序性、概括性三、简答题1.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①要使儿童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培养主动地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的能力;②要使儿童具有知识准备③指导小学生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技能•观察要有步骤、有计划•运用多种感官,勤于思考•让学生学会比较的方法,全面细致地观察•观察时要运用语言④要重视对观察结果的处理⑤观察要持之以恒,养成习惯2.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力?①开展心理教育,提高小学儿童行动的自觉性②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小学儿童的自制力③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小学儿童的耐挫力④创设困难情境,锻炼小学儿童的意志3.简述个体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①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和连续性②生长发育速度的不均衡性③各器官系统发育的不均衡性④生长发育的心理社会性4.简述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说的基本内容?①口唇期(0-1岁)②肛门期(1-3岁)③前生殖器期(3-6岁)④潜伏期(6-11岁)⑤青春期(11岁或13岁)5.简述小学生大脑活动的特点①优势兴奋②动力定型③镶嵌式活动④始动调节⑤保护性抑制*6.简述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的儿童心理或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①感知运动阶段(0 ~ 2岁)“客体永久性”观念产生②前运算思维阶段(2 ~ 7岁)A、泛灵论:不能很好地区分心理的、物理的现象B、自我中心C、思维的不可逆性:思维只能朝一个方向进行,不能够在头脑中使物体恢复原状。

D、未掌握守恒③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 ~ 12岁)观念上的一系列操作,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守恒性、可逆性、系统性④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主要特征:儿童思维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内容和形式区分开来,能根据种种的假设进行推理。

它们可以想象尚未成为现实的种种可能,相信演绎得出的结论,使认识指向未来。

*7.简述小学生记忆发展的一般特点①有意识记稳步发展并逐步取代无意识记的主导地位②意义识记稳步发展并逐步取代机械识记的主导地位③抽象记忆不断发展并逐渐取代形象记忆的主导地位*8.简述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第一,整个小学时期,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首先,在整个小学时期,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在逐步发展,但是还是带有很大的具体性。

●其次,在整个小学时期,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开始发展,但还有很大的不自觉性。

第二,小学生的由思维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过渡,是思维发展过程中的飞跃或质变。

(四年级)第三,小学生逐步具备了人类思维的整体结构,同时这个思维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地完善和发展。

●1)思维材料的发展;●2)思维方向的发展;●3)思维系统的发展;●4)思维规则的发展。

第四,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在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的过渡中,存在着不平衡性。

*9.简述小学生情感发展的一般特点①情感内容的丰富性不断提高②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情感的社会化程度显著提高•情感的评价标准日益深刻③情绪的稳定性不断增强④情感的可控性逐渐增强*10.简述小学生内部言语的特点①语音的隐蔽性②与思维的相关性③简约性四、论述题(预测)1.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理论的核心——观察学习: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相应行为的过程。

观察学习的过程:①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过程的开始,是人们形成意象的基础。

②保持过程:是指观察者将注意过程中获得的榜样示范行为的意象以符号的形式贮存在大脑中的过程。

③运动复现过程:是指观察者将榜样示范的行为再现的过程。

④动机过程:是指诱发观察者将获得的行为表现出来的过程。

行为是否表现出来,取决于强化,关于三类强化:①直接强化:当对方一个操作性行为出现之后,给与对方喜欢刺激,使得该行为出现的频率增加。

②替代强化:看到别人做了一个行为之后得到了奖赏,使得自己日后也做出该种行为。

③自我强化:为自己设定一个标准,这个标准也可以是社会准则道德的一种内化。

就是自己做出该行为之后,自己给与自己鼓励和赞赏,自己日后会再做出该行为。

社会学习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①攻击性②性别化③自我强化④亲社会行为相互决定论的社会学习❖认为儿童和青少年是积极的,有思想的人,他们可以朝着许多方向发展。

❖班杜拉用相互决定论的概念来描述他关于人类发展的观点。

他认为积极的人(P)、个体的行为(B)和环境(E)之间是相互作用的。

2.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基本特征:•注意的选择性差•冲动性强注意缺陷包括两个方面:分心和注意缺乏•分心指向无关的目标或把注意同时指向许多不同的方向;•注意缺陷指对于任何不能适当地集中注意。

多动与注意缺陷/多动症的区别•注意力集中的差别•意志力的差别•自我控制力的差别•动作灵活性的差异多动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原因•出生前或出生时的不利因素•神经系统的成熟迟滞—“轻微神经系统症状”•遗传上的因素—先天性代谢缺陷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苯丙酮尿症,它是一种遗传性蛋白质代谢缺陷病•生物化学基础—利他林,其作用是刺激大脑中监管注意保持的部分;•大脑结构和功能上差异—多动症儿童右半球比左半球大,而大多数正常儿童正相反;•不良的社会环境多动症的治疗➢药物治疗—中枢兴奋剂➢行为控制技术✓环境控制✓行为矫正—最基本的方法是操作性条件反射。

✓间歇强化技术,根据学习任务和活动任务的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强化(两次强化之间有一定间歇),以巩固良好行为,而漠视、惩罚不良行为;✓给多动症儿童安排合理的作息时间,动静结合,帮助多动症儿童明确学习目的,懂得行为规范,并充分认识执行规范的重要性,逐步学会自我控制,改善注意力,克服分心,减少过多的活动和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要充分认识到儿童多动症是一种病态心理,并不是孩子有意多动,而是缺乏注意力、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的结果。

✓不要采取过严或过宽的态度对待孩子。

✓班级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和家庭成员之间不要闹纠纷、争吵、指责甚至打骂,要和睦相处,互帮互爱,营造安定、祥和、温馨、欢乐的集体环境和家庭环境,使儿童有安全感和温暖感。

✓家长要随时与教师、医生保持联系,及时带孩子看医生进行心理咨询、身心检查和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