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经典对联鉴赏
中国经典对联千古绝对100副
中国经典对联千古绝对100副对联要求非常严格,它不是一种随意性的文体,并且上联和下联不仅要字数相等、对仗工整,还要求平仄相谐以及内容相关。
今天小编整理了中国经典对联千古绝对100副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中国对联千古绝对第1副对联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憾月常圆。
这副对联上联其实是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的一个诗句:“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后来才有人对出了这个下联,可谓是对仗工整,旗鼓相当,堪称千古绝对了。
第2副对联金盏凝霜成玉盏;鸡冠缀露变珠冠。
点评:“鸡”同“玑”是谐音,使的“玑”与“珠”同“金”、与“玉”相互对仗,妙极。
第3副对联枝头睨皖黄鹂,唤回午梦;梁上呢喃紫燕;说尽春愁。
这副对联用鸟声为唤午梦,用燕语为说春愁,可谓想象独特,有一种发现生活美的“诗人之眼”,让人油然而生出共鸣,十分惊艳。
第4副对联一枝烛尽,烧残举子之心;三幅文成,惊破试官之胆。
这副对联是考场上的妙对。
相传永乐年间科举考试,考场用蜡烛来计时。
在最后的廷试环节,永乐皇帝出了这个上联考林环,而林环就这么对出了下联,不但让考官刮目相看,更是让皇帝十分开心。
于是林环无悬念中了状元。
第5副对联小麦已熟,父子及早当归。
大财未进,阿娇权歇半夏。
这幅对联上下两联各含有三种草药的名称,上联是写“附子”、“鸡爪”和“当归”,蕴含着归家之意。
下联是写“阿胶”、“全蝎”和“半夏”,意为需等待一段时间才能够回家。
第6副对联谁教人只管好高上上上上;我替你从容定喘来来来来。
点评:此联是凉处坐联,当拾级而上,气喘吁吁时,在此小憩,岂不乐乎。
同时亦告诫世人,凡事不要好高骛远。
第7副对联细雨密如丝,何机可织;明霞红似锦,无剪堪裁。
这副对联巧妙之处在于独特的比喻。
上联把雨当成织布的丝,而下联把红霞比喻成锦缎,而且两者都是天气的情况,正是上联的好对手,对得漂亮。
第8副对联水有虫则浊,水有鱼则渔,水水水,江河湖淼淼;木之下为本,木之上为末,木木木,松柏樟森森。
十副经典对联赏析
十副经典对联赏析做对联不难,做出佳联妙对不易。
要识别对联的优劣,首先要提高鉴赏能力。
因此多读多记古今名联是有益的。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
顾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
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
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
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2、八十君王处处十八公道旁介寿九重天子年年重九节塞上称觞此联是彭元瑞和纪晓岚合作的万松岭行宫新联。
上联由彭元瑞出句,下联由纪晓岚应对。
联文是乾隆八十寿诞的颂词,妙在切人(乾隆)、切地(万松岭)、切时(重阳节),而且采用了拆字(松-十八公)、叠字(处处,年年)和两字颠倒自重自对(八十,十八;九重,重九)的高度技巧,不流于俗套,虽是奉承之作,可谓对联极品。
3、出有车入有鱼当代孟尝能客我裘未敝金未尽今年季子不回家此联为“联圣”方地山所作春联。
方是袁世凯的门客,袁世凯二儿子袁寒云的老师。
有一年春节他写了这副春联,说东家待我非常好,今年春节不回家了。
方把东家捧为孟尝君,自比为苏秦,既夸了东家,又夸了自己,确是大手笔的杰作。
王君实先生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讲授此联时,用了另一版本,下联是“金未尽衣未敝”,可惜未知其来源。
4、东墙倒西墙倒窥见室家之好前巷深后巷深不闻车马之音朱熹赠漳州某士子联。
朱熹是宋代理学家,但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道貌岸然。
此联很有人情味,很幽默,描绘了一个读书人,居住条件虽差,但家庭和睦,生活愉快;虽然没有人去拜访他,倒可以安心读书。
上联写得有点夸张,但对比强烈。
5、书道入神明落纸云烟今古竞传八法酒狂称圣草满堂风雨岁时宜奠三杯这是梁章钜为江苏常熟草圣祠写的对联。
唐张旭曾为常熟县尉,善草书,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世称“草圣”。
此联将张旭的书酒风格写活了。
如见其人,如观其字。
传统文化对联
传统文化对联传统文化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以精炼的语言、深刻的意境和独特的韵味,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下面列举了十个关于传统文化对联的例子,以展现其丰富多样的内涵和魅力。
1. 文房四宝堪比瑰宝,翰墨丹青传经典。
在这句对联中,通过对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的赞美,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的重要性。
2. 诗书画琴齐奏雅韵,文章歌舞尽风华。
这句对联通过列举了几种代表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强调了其雅致和多样性,以及对人们精神生活的丰富和满足。
3. 古韵犹存书画艺,传家之宝独辉煌。
这句对联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重视,强调了古书画艺术作为家族宝贵的财富,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4. 春秋笔墨流芳千古,唐宋诗词留香万年。
这句对联通过对不同时期的文化代表作的赞美,强调了传统文化作品的持久影响力和价值,彰显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5. 传统文化传承千年,国粹之美璀璨辉煌。
这句对联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认可和赞美,强调了传统文化作为国家独有的精神财富的重要性和价值。
6. 古韵犹存书法墨香,传家之宝诗词飞扬。
这句对联通过对传统文化中书法和诗词艺术的赞美,强调了其在家族传承中的重要性和独特魅力。
7.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智慧之光照世界。
这句对联强调了传统文化的广泛性和深刻性,以及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和影响。
8. 书画艺术古为今用,传统文化新焕风华。
这句对联通过对书画艺术的赞美,表达了传统文化的活力和创新性,强调了其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9. 传统文化千年积淀,国韵之美跨时空。
这句对联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时间跨度的强调,强调了其经久不衰的魅力和对人们生活的积极影响。
10. 传统文化犹如明珠,璀璨辉煌照人心。
这句对联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比喻,表达了其珍贵和耀眼的特点,以及对人们内心世界的照亮和滋养。
传统文化对联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富有内涵的内容,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通过简洁精炼的语言,传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经典对联赏析
经典对联赏析经典对联赏析1.风声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
顾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
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
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
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南京燕子矶旁永济寺有一联云: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又浙江天台山中方广寺原有一联云: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呗声总合三百六十天击钟声无声不寂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丈峰峦色有色皆空以上两联与第一联采用相同的艺术手段,均无作者和年代,因此不能断定谁是创新,谁是仿效;但可以说明,相同的艺术手段,可以表达绝然不同的思想情趣。
2.八十君王处处十八公道旁介寿九重天子年年重九节塞上称觞此联是彭元瑞和纪晓岚岭行宫新联。
上联由彭元瑞出句,下联由纪晓岚应对。
乾隆55年(1790年)重阳合作的万松节前,乾隆从热河木兰围场打猎回来,驻跸于万松岭行宫。
联文是乾隆八十寿诞的颂词,妙在切人(乾隆)、切地(万松岭)、切时(重阳节),而且采用了拆字(松-十八公)、叠字(处处,年年)和两字颠倒自重自对(八十,十八;九重,重九)的高度技巧,不流于俗套3.有车入有鱼当代孟尝能客我裘未敝金未尽今年季子不回家此联为“联圣”方地山所作春联。
方是袁世凯的门客,袁世凯二儿子袁寒云的'老师.有一年春节他写了这副春联,说东家待我非常好,今年春节不回家了。
方把东家捧为孟尝君,自比为苏秦,既夸了东家,又夸了自己,确是大手笔的“杰作”。
王君实先生在四十年代讲授此联时,用了另一版本,下联是“金未尽衣未敝”,可惜未知其来源。
此联在结构上由两个三言句式和一个七言句式构成,读起来,节律感很强,可以看出:三言句式重复一次,而且与七言句式的前三位相重,因此,在结构上,三言句式只是七言句式的部分重复。
古今经典楹联集锦
古今经典楹联集锦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形式,是一种以对联形式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艺术。
楹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建筑文化,当时的建筑都会在门楼、厅堂等处悬挂对联,以表达主人的思想和情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楹联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独立的文学艺术形式,并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一些古今经典楹联,以体现其独特魅力。
一、古典楹联1. 门楼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是清代名臣屈大均所创的一副门楼联。
这副联语言简练,意蕴深刻,表达了屈大均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责任感。
这副联至今仍被人们广泛传颂和使用。
2. 汉白玉联汉白玉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名贵石材,常被用于雕刻艺术品。
清代文学家袁枚曾创作过一副汉白玉联:“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副联以一个池塘为背景,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生命的源头之重要性。
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副不可多得的古典楹联。
3. 水墨联水墨联是一种以水墨画为背景的楹联形式。
这种联常常将水墨画中的意境和楹联的语言相融合,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清代画家郎世宁曾创作过一副著名的水墨联:“百丈山前半翠微,石桥水畔一闲庭;莫言此处无人到,人在画中游。
”这副联以水墨画为背景,表达了画家对自然环境和人生境遇的感悟。
语言简练、意境深邃,是一幅充满哲理的经典楹联。
二、现代楹联1. 新春联新春联是一种以迎接新年为主题的楹联形式。
现代新春联常常将时下流行的话题和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以增加联的时代感和趣味性。
例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技创新才能创造未来。
”这副联以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为主题,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 环保联环保联是一种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楹联形式。
现代环保联常常将环保理念和科技元素融入其中,以呼吁人们关注环保问题并采取行动。
例如:“绿色发展是未来,环保责任在行动。
”这副联以绿色发展和环保责任为主题,表达了对环保问题的重视和呼吁。
3. 诗意联诗意联是一种以诗意为主题的楹联形式。
精选对联和赏析
精选对联和赏析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形式,它以对仗工整、意境深远、表达简练为特点,被视为中国文学艺术的瑰宝。
对联不仅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深受世界各地人士的喜爱和赞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精选一些经典的对联,并进行赏析,带领读者一起领略其中的魅力。
1. 春风送暖花香醉,夏雨滋润绿意浓。
这副对联以描述四季变化为主题,通过描绘春风送暖,花香醉人的情景,以及夏雨滋润,绿意盎然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美丽。
整体气势恢宏,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神奇。
2. 山川浩瀚,水天一色;日月星辰,无尽风流。
这副对联以描绘自然景观为主题,通过山川浩瀚,水天一色的描绘,以及日月星辰,无尽风流的表达,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神奇。
整体气势磅礴,意境深邃,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壮丽。
3. 人生如梦,世事如烟;苦乐荣辱,皆是过眼云烟。
这副对联以描绘人生境遇为主题,通过人生如梦,世事如烟的表达,以及苦乐荣辱,皆是过眼云烟的描绘,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幻。
整体情感深沉,意境悠远,让人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莫测。
4. 诗酒趁年华,歌舞迎春风。
这副对联以描绘人生乐趣为主题,通过诗酒趁年华,歌舞迎春风的表达,展现了人生的快乐和欢乐。
整体情感豪迈,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了人生的美好和快乐。
5. 心灵如水,清澈透明;思想如风,自由飘逸。
这副对联以描绘心灵境界为主题,通过心灵如水,清澈透明的描绘,以及思想如风,自由飘逸的表达,展现了心灵的纯净和自由。
整体情感清新,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了心灵的宁静和自由。
以上是对联的精选和赏析,每一副对联都有着深刻的意境和情感,让人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对联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感受其中的智慧和美丽。
希望读者能够通过这篇文章,对对联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欣赏,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到其中的情感与意境。
千古对联100副大全欣赏_古今名对联欣赏
千古对联100副大全欣赏_古今名对联欣赏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仗工整,结构相同,是中华传统文化之一。
千古对联有哪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千古对联100副大全欣赏_古今名对联欣赏,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千古对联欣赏:1、青山不墨千秋画;流水无弦万古琴。
2、身比闲云,月影溪光堪证性,心同流水,松声竹色共忘机。
(王剡题天台万年寺联)3、一经飞红雨;千林散绿荫。
(龙门联)4、山静水流开画景;鸢飞鱼跃悟天机。
5、五车诗胆;八斗才雄。
6、大块焕文章,白云在天,沧波无际;春风扇淑气,杂树生花,群莺乱飞。
7、问青牛何人骑去;有黄鹤自天飞来。
8、临水开轩,四面云山皆入画;凭栏远眺,万家烟火总关情。
(大光亭)9、古今奇观属岩壑;往来名士尽风流。
(杨树悬山阴自在亭)10、云影波光天上下;松涛竹韵水中央。
(止息亭联)11、雨过林霏清石气;秋将山翠入诗心。
(止息亭联)12、留此湖山,得此佳趣;召以佳景,假以文章。
(水月观音亭)13、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刘墉四照亭联)14、风旌不动真乘义;月印常圆了悟因。
(半山亭联)15、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
(陈抟老君台联)16、佛法无边,静里常观自在;慈云广济,空中密见如来。
(观音亭联)17、笔底江山助磅礴;楼前风月自春秋。
(张广楠苏东坡读书台联)18、铁石梅花气概;山川香草风流。
19、清风明月自来往;流水高山无古今。
(周延延俊伯牙亭联)20、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梁章矩沧浪亭联)21、月光千里白;秋色一天青。
(君山亭联)22、几点梅花归笛孔;一湾流水入琴心。
(枕流亭联)23、开轩敫朗月;对弈趁清风。
(高杨依山亭联)24、偶呼明月问千古;临对青山思故人。
(捉月台联)25、睡至二二更时,凡功名都成幻境;想到一百年后,无少长俱是古人.(黄梁梦亭联)26、天上何曾有山水;人间岂不是神仙。
(普深和尚清凉台联)27、提笔四顾天地窄;长啸一声山月高。
(朱方湖心亭联)28、瑞气降寰宇;兰香遍大千。
经典著名优秀对联大全及赏析
经典著名优秀对联大全及赏析经典著名优秀对联大全及赏析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是五代十国蜀国国君孟昶的一幅桃符对联,也是我国有历史记载的第一副春联,从字面上看,“纳”即“享受”;“余庆”,旧指“先代的遗泽”,《易经-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上联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下联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
全连蕴含着喜迎新春、祈求幸福的意思。
对联的头尾还嵌入新春两个字,中间嵌入了“嘉节”两个字,合起来“新春嘉节”,非常巧妙。
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
此联乃清朝邓石如自题于书房的楹联。
春风有包容接纳万物的博大情怀;文辞笔墨如秋水一般,不沾染半点世俗尘埃。
何等气度,何等清高。
一年四季春常在;万紫千红花永开。
春天代表欣欣向荣的景象,一年四季都是春天的话,就是说万事万物都是欣欣向荣、兴旺的样子;万紫千红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斑斓,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一年四季如春,天天百花盛开,形容社会蒸蒸日上、生活红红火火,这是个美好的祝愿的意思。
此联联概括了祖国百花争艳,万物生辉的繁荣景象,讴歌了新时代的新面貌,尽情地抒发了春联的创作者对祖国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的赞颂。
春来羊起舞;雪化马归山。
此联好在巧妙地表达辞旧迎新的联意:上联——羊年到了,春天来了,吉祥如意,欢欣鼓舞;下联——春天到了,冰雪消融;马年去了,去哪儿了?——化用了“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语意,曰:马归山。
妙哉!三羊开景泰,双燕舞春风。
简释:古汉语中“羊”同“祥”,吉祥之意;用于岁首祝福时,人们也常用“三羊”来代替“三阳”,把“三阳开泰”写成“三羊开泰”,乃取吉祥之意;根据泰卦的释义,“三阳开泰”的引申意思,则有好运即将降临之意。
下联很好理解,春天来了,春燕飞舞,春天充满生机。
马步不停追梦远;羊头又领带春新。
马年虽然过去,但依然要快马加鞭去追逐梦想;在新的一年里,更要做领头羊,争先创优,去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
承富启强马步快追华夏梦;蘸春濡喜羊毫大写价值观。
古今经典最著名的十幅对联
古今经典最著名的十幅对联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艺术形式,其用来表达美好祝愿,传递文化信息,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
下面是古今经典最著名的十幅对联。
1. 文海潮生: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对应着“皓月千里”,带有哲理含义山河万里:中国的地理特点,对应着“福泽万家”,表达对人民生活的美好祝愿对联的意思是:人们的方法可以制造洪流,文化可以创造出生命的奇迹。
2. 高山流水:高山山川和流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代表之一,意为自然与美,具有美好的自然景色和美好活力,对应的是“流水落花春去也”,表达了越经年,越是留恋春天。
3. 天高任鸟飞:表达自然随风,自由自在的状态,对应的是“海阔凭鱼跃”,表达自然翱翔的自由,也是人们对未来无限憧憬的美好祝愿。
4. 饮水思源:表达对祖先的感激之情,祖先从不曾背离自己的肉身,尊重祖先,对应的是“无毒不丈夫”,表达出了爱情的力量和追求。
5. 烈火烹沸:烈火描绘了激烈的心态,烹沸则意味着情绪沸腾,对应着“贪狼不丹霞”,表达的是雷鸣雨润的自然景色,寓意着人们的情感持久。
6. 举世无双:表达独特的魅力和无与伦比的英勇动力,寓意着全天下的众人所需要的美好品质,对应的是“惊疑千里共苍穹”,表达的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信心。
7. 长虹贯日:表示好象虹霓贯日般英勇,热心,寓意着无后坚依之力,对应的是“鲲鹏展翅九万里”,表达的是鸟类的生命活力和强劲的行动力。
8. 红树绿竹:红和绿分别意为雄赳赳、气昂昂和翠绿欲滴、旺盛的生命力,对应的是“金龙宝霞映玉门”,表达的是华丽的宝物,是人们向太阳所表达的敬意。
9. 珠联璧合:表示人们彼此相贯,插入心中,对应的是“茫茫水面浮明月”,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情厚谊。
10. 一字千金:表示每一个字都有吉祥的意义,对应的是“万物有闻除去法”,寓意着一种神秘,代表着传统文化的含义。
这些古今经典的对联,不仅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和审美思想,也是中华文化瑰宝的一部分。
中国古代经典对联鉴赏
1. 6.中国古代经典对联鉴赏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名著中有很多励志的经典的名言值得我们去阅读,去领悟其中道理。
为大家送上名著中的经典励志名言摘抄,欢迎阅读,希望能为你带来正能量。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2.水底月如天上月眼中人是面前人3.椒实既热夹壳长老黑心梅蕊未开光棍先生白嘴4.鲈鱼四鳃独占松江一府螃蟹八足横行天下九州5.竹本无心遇节岂能空过雪非有意他年又是自来晚浴池塘涌动一天星斗早登台阁挽回三代乾坤7.水中冻冰冰种雪雪上加霜空中腾雾雾成云云开见日8.读红楼看宝黛钗调情大观园看西厢有张孙杜斗法普济寺9.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南西北。
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
10.洞庭湖,八百里,波滚滚浪海涛,大宗师从何而来。
巫山峡,二峰,云霭霭雾腾腾,本主考从天而降。
11.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岂敢在前,岂敢在后。
12.鲁肃遣子问路阳明笑启东窗口中含玉确如玉13.19.20.台下有心实无心14.日落香残 免去凡心一点 炉熄火尽 务把意马牢栓15.吴下门风户户尽吹单孔箫 云间胜景家家皆鼓独弦琴16.白蛇过江头顶一轮红日 青龙挂壁身披万点金星17.黑不是 白不是 红黄更不是 和狐狸猫狗彷佛 既非家畜 又非野兽诗也有 词也有 论语上也有 对东西南北模糊 虽是短品 却是妙文18.数声吹起湘江月枕招来巫峡云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二三四五六七八九21.碧纱帐内坐佳人烟笼芍药清水池中洗和尚水浸葫芦22.钟鼓楼中,终夜钟声撞不断。
23.岑溪山水今奚在24.好女子己酉生,问门口何人可配25.霜降降霜,儿女无双双足冷26.夏大禹,孔仲尼,旦姬,杜甫,刘禹锡27.今夕何夕,两夕已多28.江氏在江亭追悼江西江县令29.我始终认为,任何天生的或后生的天才,若不与坚忍不拔谦虚踏实和埋头若干的品质相结合,就不可能有所成就。
狄更斯传》大凉山山山小,小凉山山山大,不论大山小山,都是锦绣河山30.嗟叹嚎啕哽咽喉泪滴湘江流满海31.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客官寓宫宦富室宽容32.驱骚驶驽骜马骤植檀栽桂森木荣古代讲究很多习俗,结婚喜庆的对联自然也是少不了的,面是为大家搜集的结婚对联大全,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借鉴。
名句经典对联赏析
名句经典对联赏析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字数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下面是名句经典对联赏析,欢迎参考阅读!名句经典对联一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出处】出自陈继儒《小窗幽记》·洪应明《菜根谭》。
【释义】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
【评价】一幅对联,寥寥数语,却深刻道出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
一个看庭前三字,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秋冬之意,而望天上三字则又显示放大眼光,不与他人一般见识的博大情怀;一句云卷云舒更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
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在是异曲同工,更颇有魏晋人物的旷达风流。
【赏析解读】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十分困难。
我辈俱是凡夫俗子,红尘的多姿、世界的多彩令大家怦然心动,名利皆你我所欲,又怎能不忧不惧、不喜不悲呢?否则也不会有那么的人穷尽一生追名逐利,更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失意落魄、心灰意冷,我国古代的贬官文化即是此明证。
这关键是一个你如何对待与处理的问题。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生存价值,由来功名输勋烈,心中无私天地宽。
若心中无过多的私欲,又怎会患得患失呢?其次,认清自己所走的路,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不要过分在意得失,不要过分看重成败,不要过分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
只要自己努力过,只要自己曾经奋斗过,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按自己的路去走,外界的评说又算得什么呢?陶渊明式的魏晋人物之所以有如此豁达风流,就在于淡泊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可以用宁静平和的心境写出那洒脱飘逸的诗篇。
这正可谓真正的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而我以为将这一精神发挥到极致的是唐朝的武则天。
死后立一块无字碑,千秋功过,留与后人评说。
一字不着,尽得风流。
这正是另一种豁达,另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千古经典对联赏析
千古经典对联赏析光生珠在掌,梦兆燕投怀。
解释:出自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玉燕投林》,用于贺生子。
掌上明珠在生光,做梦梦到玉燕投林,寓意生子。
西望瑶池降王母,南极老人应寿昌。
解释:出自唐代杜甫《秋兴》,用于祝夫妻双寿。
西王母自瑶池下降,亲自祝寿;像南极老人那样长寿昌盛。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解释:出自苏州沧浪亭的对联,用于赞美山水。
沧浪亭有清风明月,这里的山水好像都对人有感情。
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解释: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和南宋文天祥《正气歌》,用于鼓励人要修身养气。
培养自己的耿直气概,效仿古今的圣人,使自己德行完美。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解释:出自北宋苏轼《杂说一首送张琥》,用于说明治学之道。
广泛浏览,取其要领;丰富积累,不轻易发表东西。
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
解释:出自清代郑燮《题兰竹石二十三则》,用于劝诫人要有气节。
竹有气节,兰有芬香,石有傲骨。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解释:出自杭州岳王(岳飞)坟前的对联,用于教育人要忠贞。
青山应该感到有幸,因为岳飞的忠骨埋在这里,白铁无罪却用来铸造奸臣的雕像。
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解释:出自孙中山的言志联,用于说明读书对立志的重要性。
拥有乘风破浪的志向,要甘愿刻苦学习,潜心钻研。
白首壮志驯大海,青春浩气走千山。
解释:出自林伯渠《祝贺建国十周年》,用于鼓励人有雄心去做出成绩。
白头老人依然有驯服大海的壮志,青年要有走遍千山的豪气。
经典对联赏析及点评
经典对联赏析及点评1、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林则徐2、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北京潭柘寺联点评:“笑”、“容”二字巧妙,道出了世态人情,写出了人生众相。
3、来一口去一口,来去无损;哭三声笑三声,哭笑皆非。
——清末一婚丧联点评:用于红白喜事并至之日,精当至极。
再有妙联,不妨将来。
4、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山海关孟姜女庙联点评:第一、四、六的“朝”字读“cháo”,同“潮”,其他的读“zhāo”,作“早晨”讲;第一、四、六的`“长”字读“zhǎng”,同“涨”,其他的读“cháng”,作“常常”讲。
利用了汉字的一字多义、同音假借的特点,长叠有趣,但怪而难工,非凡夫俗子所能为也。
5、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今夜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一秀才联点评:“月”字六次出现,“年”字六出以对,作联人有真功夫也。
“月圆”逢“月半”,“年尾”接“年头”,时空虽相同,意趣各自异。
6、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西湖岳飞墓联点评:青山本无意,白铁也无情,皆因忠佞起,称幸或叫屈。
何哉?拟人也。
7、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座佑铭联点评:有此志,用此心,何愁区区聊斋不成.8、上联:数几千年华夏,自黄蚩战罢,商驻周迁,春秋成始业,汉武拓疆边,法兴国,儒著史,唐宋宫商笼尽诗,几度思量,我欲图新,竟销去平生岁月!下联:读三百首古诗,由雅颂开篇,词风曲韵,礼乐撰名章,蘅墉编卷册,歌传意,舞抒情,楚角徵绵延赋,三番论习,谁说复旧,能换来满腹经纶?9、趣味对联: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在边。
某公厕对联:天下英雄豪杰,到此无不低头屈膝;世间贞女节妇,进来纷纷解带宽裙。
10、嵌字联: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历史著名对联赏析
历史著名对联赏析1.念书声与天下事风声雨声念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是明代学者、东林党首领之一顾宪成为无锡东林书院所题联语。
在中国楹联史上,这是一幅最著名的楹联之一。
无锡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1111),后废。
明代万历三十二年(1604),由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重兴修复并在此聚众讲学,他们提倡“念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发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声名大著。
作者顾宪成,字叔时,号泾阳,学者称泾阳先生,明无锡(今属江苏)人。
万历进士,官至吏部文选司郎中。
后因违帝意,削籍归里。
与高攀龙等在东林书院讲学,讽议朝政,学者闻风响附,形成集团,被称为东林党。
后来东林党被昏庸的政府镇压下去,顾宪成也因此死难。
顾有《顾端文公集》传世。
这副楹联以对念书致用的期望和对于国家大事的关心而被普遍传诵。
上联的风声和雨声既表示自然界中的风雨,同时也暗示了社会生活中的风风雨雨,生动地描画了昔时东林党人在那风雨交加、国难深重的时期,坚持念书治学的情景,也表现了作者对于学子们学好知识以经世致用的期望。
下联中“家”、“国”、“天下”层层递进,表现了作者作为念书人所具有的强烈的责任感,也明确地指出了他们的学习态度——既要认真念书,还得关心时事,表达了东林党人心忧天下、关心国事的思想。
联语朴素无华,平中见奇。
全联将“声”和“事”有规律地五次重复相对,弥补了“念书”对“天下”的不工整;以“入耳”对“关心”,则工巧异样。
此联属于一字反复,上下联节拍点均平仄相对,无懈可击,别具匠心,因此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联。
这是“鹤顶格”对联,即藏头联。
上联首字“中”,下联首字“秋”,点明时节。
联中虽不现“月”字,但“一轮满”已点出月满时的景观。
中秋联颇多以“月”为题材者。
如厦门虎溪岩是赏月胜地,“虎溪夜月”是厦门名景,其处对联曰:虎踞迎风爽,溪流印月清。
此联也属“鹤顶格”,“虎”“溪”二字指明地址。
后来,有许多仿照此联而作者,比如南京燕子矶旁永济寺有一联:“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15副对联并赏析
15副对联并赏析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形式的文学作品,它以对仗的形式表现出来,通常由上下两句组成。
对联要求上下联意义相关,形式对仗,音调和谐,富有韵律感。
对联的创作要求言简意赅,含蓄而深刻,能够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下面我们来欣赏15副对联,并对其进行赏析。
1. 春风吹绿江南岸,花香弥漫柳树梢。
这副对联通过描绘春风吹绿江南岸和花香弥漫柳树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和美好景象。
2. 云淡风轻画意长,山高水远情无限。
这副对联以云淡风轻和山高水远来形容大自然的壮丽和美丽,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3. 一轮明月挂天空,万家灯火照人间。
这副对联通过对比明月和灯火,展现了天地之间的宏伟和人间的繁华,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4. 雨过天晴云淡淡,山川湖海画意长。
这副对联以雨过天晴和山川湖海来形容大自然的美丽和壮丽,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向往。
5. 春风拂面花香满,夏日炎炎树影斜。
这副对联通过描绘春风拂面花香满和夏日炎炎树影斜,展现了季节的变迁和自然的美好。
6. 风吹细雨润花枝,月照清波映画屏。
这副对联通过对比风吹细雨和月照清波,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壮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7. 江水悠悠舟影远,山川湖海画意长。
这副对联以江水悠悠和山川湖海来形容大自然的美丽和壮丽,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向往。
8. 春风拂面花香满,夏日炎炎树影斜。
这副对联通过描绘春风拂面花香满和夏日炎炎树影斜,展现了季节的变迁和自然的美好。
9. 云淡风轻画意长,山高水远情无限。
这副对联以云淡风轻和山高水远来形容大自然的壮丽和美丽,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10. 一轮明月挂天空,万家灯火照人间。
这副对联通过对比明月和灯火,展现了天地之间的宏伟和人间的繁华,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11. 风吹细雨润花枝,月照清波映画屏。
这副对联通过对比风吹细雨和月照清波,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壮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最美对联摘抄加点评
最美对联摘抄加点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联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学形式。
每年的春节,家家户户都要挂上一幅对联,以示喜庆和祝福。
而在诸多对联当中,有一些被誉为“最美对联”,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看这些最美的对联,同时加以一些点评。
1. 九曲黄河万里河山,一城烟雨半城河港。
这幅对联出自《福建日报》发表的一则报道,其中上联表达了国家的辽阔和广博,下联则描绘了福州的雨巷文化和港口文化。
整幅对联形象生动,语言优美,寓意深刻。
它将福州的特色深入地融入到了国家的大环境中,非常具有艺术观赏价值和文化底蕴。
2. 春风送暖千家乐,草长莺飞一路欢。
这幅对联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上联让人感受到了春风的温暖和人们的喜悦,下联则表达了大地复苏的景象,十分优美。
这幅对联既具有浓郁的节庆气息,又体现出中国文化中“胜景固不移,人情复更迁”的哲理,极具人文情怀。
3. 热河南北,满洲山河。
这幅对联描绘了中国北方地区的山河秀丽景象,上下联均短小精悍,却表达了地域特色和壮美的山川。
同时,这幅对联寓意深刻,反映出中国文化中尊重自然和敬畏大自然的思想,是一幅简约而富于含义的对联。
4. 山路十八弯不觉已到南天一柱,水舞柔波三十六回犹未到东海两朵。
这幅对联描绘了广西桂林和张家界的景色,上下联分别赞美桂林和张家界的山水之美。
这幅对联写法独特,既包含了诗歌的表现手法,又展示出中国的独特山水意境。
它极具文学艺术和文化内涵价值。
通过这四幅最美对联的摘抄和点评,我们可以看到,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不仅可以视为一种艺术品,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有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和人文情怀的深刻性,还具有丰富多样的表现方式和独特的表现手法。
可以说,对联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传承意义是不可替代的。
古代名联欣赏
古代名联欣赏
1.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
这是一幅山水名联,通过“青山”和“绿水”表达了自然的美妙和永恒。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不墨”和“无弦”来突出自然的天成之美。
2.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此联表达了读书人的胸怀和责任,不仅要关注个人的成长,还要关心国家和天下大事。
风声、雨声和读书声相得益彰,强调了在学习中要保持警觉和敏锐。
3.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这幅对联表达了宽容和无私的重要性。
海纳百川,象征着胸怀宽广,能够容纳各种不同的事物和观点。
壁立千仞,强调了坚定的意志和无欲无求的品质。
4.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此联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坚定的信念和毅力的力量。
只有有决心和努力的人,才能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些古代名联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和美好的寓意,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希望你能欣赏并从中汲取智慧。
对联赏析——16幅千古名联,不会背简直是遗憾
对联赏析——16幅千古名联,不会背简直是遗憾岳阳楼长联清·窦垿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
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
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简析】我国三大名楼之一的湖南岳阳楼,有一副102字的长联,清道光进士窦南泉所撰,著名书法家何绍基书写。
一般名山名楼的长联,多是上联写风光,下联写掌故,观光怀古,就实论虚。
这副长联偏偏倒过来写,上联写岳阳楼的人物故事,下联写这一带的山川形势。
上下联都用问答式,由叙事到写景,由写景到抒情,情景交融,耐人寻味。
下联写风光,“潴”(音猪,水停聚的地方)者!流者!峙者!镇者!”与这四方的描写相应,构成“湖光涌聚,江水奔流,大山雄峙,古城威镇”的壮丽形象。
上联写掌故,诗人,儒生,官吏,神仙,四位名家,不同身份。
诗人杜甫写了“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的五言律诗,所以说他“五言绝唱”。
滕子京在巴陵郡当官,重修岳阳楼,所以说他“百废俱兴”。
吕纯阳就是传说中的神仙吕洞宾,写过“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的诗句,所以说他“三过必醉”。
范希文即范仲淹,他在《岳阳楼记》里提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情怀。
这“忧”、“乐”二字发人深思,所以说他“两字关”。
《岳阳楼记》脍炙人口,这副长联不仅取用了它“百废俱兴”、“南极潇湘”、“北通巫峡”三句话,还很自然地承受了它的“忧”、“乐”二字的主题思想。
上联的末句,出自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诗句;下联的末句,又从陶渊明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巧借而来,使人不能不细览胜景,浮想联翩。
全联抑扬顿挫,寓深沉于豪放,别具一格。
自勉联清·蒲松龄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十大家训名联赏析
古代十大家训名联鉴赏对联文化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它是对仗工整,平仄协调的对偶语句;也就是说它是用精炼,工整,生动,简洁的语言,描绘客观事物,表达人的思想情绪,情感的一种特殊文学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它与律诗,词,赋,骈体文等文学体裁,有着不可分割的亲缘关系;可以说,对联就是由它们演迤,浓缩,变化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形式;三千年前,中国先民就已使用对偶句了;商周两汉以来诗人的对偶句及魏晋南北朝以来辞赋中的骈俪句,为后来对联的产生在文字上做了原始积累;对联起源于何时,说法不一,在清朝时就有两种论点,有人说起源于南北朝,有人说起源于五代,纪昀就是持后者观点的;有人考证中国第一副春联是后蜀主孟旭所作,即“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在秦汉时期,中国就有悬挂桃符用以驱鬼镇邪的习俗;到宋朝时,北宋王安石有诗曰:“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句中的“曈”字,意思是黎明时分;这两句诗就是记录当时人们在过新年的习俗,即在天将亮的时候,更换悬挂的春联;春联古人称作桃符,因为当时它是刻在桃木上的对联文字;到有了纸张以后,对联就可以书写在纸上了;如果说千家万户挂春联在宋朝时已经形成习俗,那么在此后的元,明,清各朝代,对联就已经普及到了各个领域,从民间至皇宫,从文人雅俗到商贾标志,三教九流无不应用对联;汉语词义和汉字字形的特点决定了使用汉语、书写汉字的文人对于“对偶”的修辞手法情有独钟;盛唐以后形成的格律诗、律赋,对偶严格精密,对偶句已经是诗文的组成部分,它们的独立性在渐渐加强;对联就是由格律诗的对偶句和骈赋的俪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因此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早在秦汉以前,中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开始把联语写在桃木板上;根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则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宋代以后,中国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北宋诗人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过年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对联这种文体,必须具备四个特点,即:字数相等,断句一致;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平仄相合,音调和谐;内容相关,上下衔接;对联有多种分类方法;对联按字数分,可分为三种:字数在10个以内者,称为短联;字数在百字以内,称为中联:字数在百字以上,称为长联;但这种划分并不严格,通常也有人将几十个字的对联称为长联的;按使用场合分类,对联可以分为家居门联,宫廷殿堂门联,庙宇宫观门联等;按内容分,对联可以分为节令联如春联;喜庆联如贺联;哀挽联丧事悼念挽联,名胜联山水园林建筑景亭,殿阁,堂馆,寺庵庙观等;还有按艺术特点分类的,如叠字联,情趣联等;还有一种联,是文人墨客写了用于自勉和表现修养心得的对联;例如,曾国藩曾经作有关于修身的两副好联,一副是:“世事多因忙里错;好人半自苦中来”;另一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最简单的对联是短联;如“春花;秋月”;“水底月;镜中花”;“东西南北;春夏秋冬”;“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春回大地;福满人间”等;下面我们举几个名联的例子;在孔子老家山东曲阜,孔庙衍圣公府正门有副楹联,上联是:“与国咸休,安宫尊荣公府地”;下联是:“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这副楹联是明朝宰相李东阳所撰,清朝大学士纪晓岚所书;上联“宫”字上缺一个点,下联“章”字下的一竖贯通“曰”部,这可不是纪昀的笔误,而是有意而为,是有寓意的;“宫”字上面没有一点,寓意“富贵无顶”;“章”字下的一竖贯通“曰”部,寓意“文章通天”;孔府前上房的楹联是:“道德为师,仁义为友;礼乐是悦,读书是敦”;西偏堂的楹联是:“蔼若春山,澄如秋水;仁为人德,吉是鸿义”;这两个楹联都是颂扬仁义道德的;对联特点1、对联上下两联必须字数相等一副对联,由上联、下联和横批组成;贴在右侧的称为上联,贴在左侧的称为下联,贴在上方的称为横批,也称横额,内容是横着书写的;横批对于春联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通常为四个字,也有五、六个字的;横批的意思要与上下联相配合,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有些对联对于横批,可以用,也可以不用;对联的上联和下联没有一定的字数限制,少的只有二言、三言,多的有几十、几百言的长联,由几个分句组成,不管怎样,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如常见的一副春联:“又是一年春草绿,依旧十里杏花红;”1925年,黄埔军校门口的对联:“要革命的靠拢来;不革命的走开去;”反映农村改革成就的春联:“除旧岁家中储粮十担;迎新春银行存款千元;”横批“有吃有穿”;每联上下联字数都相等;2、讲究对仗工整:对联的对仗除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外,还要求句法相似;句法相似主要包括三个内容:句式相当,词类相同,结构相应; 句式相当,指上联如果是四、三句式,下联也必须是四、三句式;如果上联是二、四句式;则下联也必须是二、四句式;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是四三句式,即“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 是二四句式,即“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 再如广东新会县杜源叱石山写景的对联,其一:“月暄穿石水;风折断岩烟;” 是二三句式,即“月暄――穿石水;风折――断岩烟;”其二:“鸟语和溪音,自在笙簧,不假人间丝竹;山云笼树色,天然图画,何劳笔下丹青;” 是二三、二二、二四句式,即“鸟语――和溪音,自在――笙簧,不假――人间丝竹;山云――笼树色,天然――图画,何劳――笔下丹青;” 词类相当,是指要使上下联对应位置上的词性相当,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语气词对语气词,迭词对迭词;如北京碧波寺联:“一庭芳草围新绿;十亩藤花落古香;” “一庭”对“十亩”是数量词,“芳草”对“藤花”是偏正式名词,“围”对“落”是动词,“新绿”对“古香”是偏正式名词; 再如济南趵突泉联:“画阁镜中,看幻作神仙福地;飞泉云外,听写成山水清音;” “画阁”对“飞泉”是偏正式名词,“镜”对“云”是名词,“中”对“外”是方位名词,“看”对“听”是表示动作的动词,“幻作”对“写成”是动词,“神仙”对“山水”是名词,“福地”对“清音”是偏正式名词; 再如晚清年间,云南某地农民对地主豪绅愤慨时而作的一副春联:“咦,哪里放炮哦,他们过年;” “咦”对“哦”是象声词,“哪里”对“他们”是代词,“放炮”对“过年”是动词; 结构相应,是指构成对联的词语之间的关系应该相同,如上联是主谓结构,下联就应该对以主谓结构;上联是动宾结构,下联就应该对以动宾结构等;如辛弃疾纪念祠联:“力挽河山,浩气贯日月,空余英雄心一颗;名垂宇宙,夕光冲牛斗,剩有悲壮词千篇;” 其中,“力挽河山”和“ 名垂宇宙”都是主谓结构,并且其中的谓语部分又是动宾结构;“ 浩气贯日月”和“ 夕光冲牛斗”也是主谓结构,并且谓语部分也是动宾结构;“ 空余英雄心一颗”和“剩有悲壮词千篇;”是动宾结构,并且宾语部分又是补充式的结构; 又如山东泰山南天门联:“门辟九宵,仰步三天胜迹;阶崇百级,俯临千嶂奇观;” “门辟九宵”和“阶崇百级”都是主谓结构,且谓语部分又是动宾结构“仰步三天胜迹”和“俯临千嶂奇观”都是动宾结构,并且宾语部分偏正结构,结构完全相同;3、讲究平仄对联的平仄,与旧体诗律诗的颔联颈联的要求基本上一致;强调平仄,是为了使对联读起来抑扬顿挫,有音律和谐美;对联的平仄要求平对仄,仄对平;也可以“一三五不论”即句中第一、第三、第五等处于单数位置的字可以放宽要求,但是要“二四六分明”即处于句中第二、第四、第六等双数位置的字必须严格按平仄要求;所谓平仄,古代的“平”指的是平声,“仄”指的是上声、去声和入声;现代的平仄是指按普通话的读音来分的,一、二声即阴平和阳平为平声,三、四声即上声和去声为仄声;如鲁迅先生写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此联的平仄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又如向楚所撰四川眉山三苏祠联:“北宋文章名父子,南州胜迹古祠堂;” 此联的平仄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再如贵州黄果树瀑布观瀑亭悬一联:“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红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 此联的平仄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可仄可平平”下联中标“可”字处者,表示不合平仄对应的规律,但是根据“一三五不论”的原则,可平可仄者是在一、三、五位置上,是允许的; 对联讲究平仄,读起来音韵铿锵,有节奏感,富有音乐美; 要讲究平仄,就必然要求上下联词性相同的地方不能同字;因为如果同字了,就必然会破坏平仄相对的规则;例如有一副旧社会戏楼对联:“少唱点雪月风花免得心猿意马;多演些忠孝仁义挽回世道人心;” “唱点”的“点”和“演些”的“些”意思相同,但不能同字,如同字,就不能对仗了; 但是,根据辞不害意的原则,为了表达的需要,同字在特殊情况下不得已也允许出现,也会被人接受;这当然影响平仄了,但这就已经属于宽对一类了;宽对对于平仄和对仗的要求不是很严的;如明代户部右侍郎张津任南安知府时,为海宁县谯楼撰一联提倡廉政:“宽一分则民多受一分赐;取一文则官不值一文钱;” 其中就出现了二字、四字、八字三个位置上的同字,但是,由于此联内容意义深刻,人们就不在乎它的平仄不合规律了; 再如周恩来挽蔡元培联:“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 此联中的第一、第四、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三、第十四等七处出现了同字;但是,此联把蔡元培先生一生中的伟大贡献作了高度的概括,内容精炼,人们也就不会去计较它的平仄是否合规则了;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从内容上看,每一副对联都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特殊情况例外,如明清时期开始出现的无情对;对联上下联的意义相同、相近、并互相补充、深化的,叫正对;上下联意义相反、相对,内容上互相映衬、互相对照的,叫反对; 如董必武题南湖革命纪念馆联:“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着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 这是正对,上下联互相补充、深化,表现了南湖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影响,对革命的伟大贡献; 再如有一副挽李大钊的对联:“为革命而奋斗,为革命而牺牲,死固无憾;在压迫下生活,在压迫下呻吟,生者何堪” 这是反对,把李大钊的为革命而“奋斗”和“牺牲”,与其它有的人的在压迫下“生活”和“呻吟”,两相对比,歌颂了李大钊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从上下联的关系看,大多数对联的上下联是并列的,这通常叫做“平对”;例如,何香凝挽廖仲恺:“夫妻恩今世未全来世有;儿女债两人同负一人完;” 此联写的是廖仲恺被反动派杀害以后,与妻子儿女永别;上联是从妻子的角度写的,下联是从子女的角度写的,是并列的两个方面; 但也有上下联是顺承的,这叫做“串对”;例如,杜甫的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有一联:“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此联上下联之间是顺承关系,即下联是上联的继续;当然,顺承关系还包括条件与结果,先后连接,转折连接等关系; 但是,在对联中不能出现“合掌”,即上下两联事意重复;如:“宣尼悲获麟;西狩涕孔丘;” 这里,“宣尼”和“孔丘”是同一个人;“悲”和“涕”是同义,“获麟”和“西狩”指的是同一件事;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2、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古代汉语的词性分类与现代汉语不同,就是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3、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对联的平仄要求为“仄起平收”,即上联韵脚为仄声的话,那么下联韵脚便要平声收尾,谓之“仄起平收”;至于对联中,偶有“平起仄收”之现象,但应视为变格,不应视为对联的常例;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宜相互衔接,不宜重复;无情对不在此列关于对联的规则,在李渔笠翁对韵中有这样的记载: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天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朝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河对汉,绿对红;雨伯对雷公;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云叆叇,日曈曚;蜡屐对渔篷;过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藕花风;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迹;中国的对联非常的巧妙的运用了谐音、拆字、对仗等各种技巧,交融了中国最精髓的言语文明,具有非常弱小的吸引力气;对联分类一、按用途分1、春联:新年专用之对联;如:杨柳吐翠九州绿;桃杏争春五月红;2、贺联: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如:一对红心向四化;两双巧手绘新图;喜联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寿联3、挽联:哀悼死者用;如:着作有千秋,此去震惊世界;精神昭百世,再来造福人群;4、赠联:颂扬或劝勉他人用;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5、自勉联:自我勉励之用;如: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6、行业联:不同行业贴于大门或店内之用;如: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屠户欲知千古事;须读五车书;书店虽是毫发生意;却是顶上功夫;理发店欢迎春夏秋冬客;款待东西南北人;旅店7、言志联:道出志向之用;如: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杨邦乂大泽龙方蛰,中原鹿正肥;袁世凯8、祝寿联: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有庆;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9.训联:即挂挂或张贴在门上家训对联,及写入家训或家书中的的对联;如:持躬不可不谨严,临财不可不廉介;此联出自钱氏家训,要求持躬严谨,洁身自好,严禁骄奢淫逸,是其中相当醒目的内容;这是用血的教训换来的;按位置分1、楹联:挂于楹柱之上,住宅、机关、传统建筑等处所用;2、门联:贴于大门之上3、中堂联:挂于客厅、居室醒目处配合字画的对联;三、按艺术特点分1、叠字联:同一个字连续出现;如: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洽洽;风风雨雨,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上海豫园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秦皇岛孟姜女庙2、复字联:同一个字非连续重复出现; 如:佳山佳水佳风佳月,千秋佳地;痴声痴色痴梦痴情,几辈痴人; 朱元璋3、顶真联: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 如:无锡锡山山无锡;平湖湖水水平湖;唐寅4、嵌字联:包括嵌入序数、方位、节气、年号、姓氏、人名、地名、物名如药名等; 如:鸡鸣茅屋听风雨;戈盾文章起斗争;老舍赠茅盾5、拆字联:将联中某一合体字拆成几个独体字;有人细分为“拆字、合字、析字”等; 如: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6、音韵联:包括同音异字、同字异音和叠韵; 如:树上桐子,树下童子,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屋前园外,屋内员外,员外扫园外,园外净员外静;7、谐趣联:取诙谐幽默之意;如: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乾隆;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纪晓岚;8、无情对:上下联意思毫不相干,但每一个字词却对仗工整;多数无情对都非常有趣,完全可以同时归入谐趣联;如:公门桃李争荣日,法国荷兰比利时;三星白兰地;六月黄梅天;何淡如9、回文联:顺读,倒读,意思完全一样;如:马歇尔歇马,华来士来华;事件报纸标题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10、最长的对联:作者是清末重庆府江津县的秀才锺云舫,于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在成都狱中为抒发愤懑而写的拟题江津县临江城楼联,上下联合计1612字;古代十大家训名联训联是家训的一种文体形式,如文训诗训言训庭训等,是经典之经典;家风是家训的土壤,家训是家风的精华,良好的家风和家训体现着时代特色和人文色彩;优良的家训家风是寄托长辈希望,明晰伦理人情,教育子孙成长,和谐邻里关系,推进人类进步的重要载体;一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寡智乃能习静,寡营乃可养生这是清代文学家蒋士铨撰书并悬于大厅用以自励的一副对联;选自清·梁章钜楹联丛话卷八;上联语出明·范立本明心宝鉴·训子篇:“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意即不仅把读书视为最大的快乐,还把教育子女当作最要紧的事情;宋·柳屯田即柳永劝学文说:“父母养其子而不教,是不爱其子也;虽教而不严,是亦不爱其子也;”无论古今,都应把教育子女当作“至要”之事,予以重视;如何教子呢中国历来倡导“居家务期俭朴,教子要有义方”朱子治家格言;所谓义方,就是教之以为人行事应该遵守的伦理规范和道理;左传·隐公三年石碏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宋人刘清之的戒子通录辑录了家颐如何教子的一段箴言,把教子以义方更加具体化,对后人教子不无启迪:人生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父子之间不可溺于小慈;自小律之以威,绳之以礼,则长无不肖之悔;教子有五:导其性,广其志,养其才,鼓其气,攻其病,废一不可;养子弟如养芝兰,既积学以培植之,又积善以滋润之;人家子弟惟可使觌德,不可使见利;富者之教子须是重道,贫者之教子须是守节;安徽黄山市黟县西递村大夫第也有一副教子联:继先祖一脉真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读惟耕;孟子云:“养心莫善于寡欲”尽心章下;下联即由此而来;“寡智”即智谋少、嗜欲淡,利于习静,排除杂念,静养修性;“寡营”,即欲望少,不为个人营谋打算;“守默共无吝,抱冲俱寡营”唐·韦应物与韩库部会王祠曹宅作;少思虑、少钻营,保持心安体静,自然有利于养生;明人谢肇氵制就说:“余见高寿之人多能养精神,不妄用之,其心澹然,无所营求;”五杂俎·人部一二宁静而致远;澹泊以清心上联语出文子·上仁:“非淡漠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亦有:“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里的“宁静”指清静寡欲,不慕荣利;亦指环境和心情的安定平静;意谓不宁静就不能加强自身修养,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所以诸葛亮总是告诫后人“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诫外甥如何做到宁静致远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续座右铭也许对今人有启发:“勿慕贵与富,勿忧贱与贫;自问道何如,贵贱安足论闻毁勿戚戚,闻誉勿欣欣;自顾行何如,毁誉安足论”宁静致远,不但是修身的要旨,且是养神的必然要求;宋·欧阳修也说:“养神于静则安;”欧阳文忠公书示子侄应该说,宁静是一种崇高的境界,不为权力所累,不为名利所诱,不为灯红酒绿所吸引,守住心灵的一片净土,保持心境的平和,享受平静的生活;故有人说:最好的心情是宁静;下联的“澹泊”,指恬淡寡欲;明·姚舜牧曾说:“澹泊二字最好;澹,恬淡也;泊,安泊也;恬淡安泊,无他妄念,此心多少快活;反是以求浓艳,趋炎势,蝇营狗苟,心劳而日拙矣,孰与澹泊之能日休也;”药言;“清心”指心地清净,无思无虑;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白云观:“问及长生久世之道,则以清心寡欲为要;”意谓只要能澹泊自守,清心寡欲,就能使人始终处于平和的心态,得亦不喜,失亦不惊,有利保持心理的平衡;宁静、澹泊的精神状态,能激发人体自身的生理调控机制,从而使机体内部实现恒稳状态,深蓄厚养、储藏能量,培养健康的人格,增强人的内在的精神力量;所以明人谢肇淛说:“高寿之人多能养精神,不妄用之,其心澹然,无所营求;”五杂俎·人部一宁静、澹泊更是当代养生的真谛;有道是:天天三笑容颜俏,七八分饱人不老;相逢莫问留春术,宁静淡泊比药好;另有两副言及清闲恬淡的联语:语言间侭彀积德;澹泊中皆可长生;明·郑心材郑敬中摘言清闲无事,坐卧随心,虽粗衣淡饭,自有一段真乐;纷扰不宁,忧患临己,即锦袍厚味,只觉万种奇危;清·石成金传家宝·快乐联瑾广西码坪清真寺有一联对于修身养神也有借鉴作用:清则身洁心净;真乃意正志诚;三言易招尤,对人须少谈几句书能明理,教子宜多读两章选自清·石成金传家宝·联瑾;“招尤”,即招致他人的怪罪或怨恨;明人陈继儒岩栖幽事云:“多读两句书,少说一句话;”此联由此衍化而来;旧唐书卷94徐彦伯传谈到慎言时说:“言者,德之柄也,行之主也,志之端也,身之文也,即可以济身,亦可以覆身;”故清·朱用纯治家格言有“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的格言;民间亦有“言多语失,食多伤心”的谚语;多言除易招尤以外,“多言最使人心志流荡,而气亦损;少言不惟养得德深,又养得气完,而梦寐亦安;”明·宋古今药石所以从慎言和尊重朋友的角度讲,“对人须少谈几句”还是可取的;这正是“风流不在谈锋盛,袖手无言味最长;”宋·黄升鹧鸪天颜之推颜氏。
对联集锦-古今妙联赏析
对联集锦古今妙联赏析--------------------------------------------------------------------------------清朱应镐《楹联新话》言,清时有人与其友合作五十岁生日,撰联云:与我同庚,忝居三日长;得君知己,共作百年人。
同庚,即同年所生。
忝,谦词。
三日长,即比其友大三天。
末句既可理解为两人合起来庆贺一百岁,也可理解为两人都要活到一百岁。
--------------------------------------------------------------------------------魏寅《魏源楹联辑注》云,清代魏源幼时,见当地一举人喜抄人诗作对以为炫耀,颇憎恶之,时或予以揭穿。
一日举人指着手提的烛灯出联要魏源对。
联曰:油醮蜡烛,烛内一心,心中有火;魏源对道:纸糊灯笼,笼边多眼,眼里无珠。
“心中有火”与“眼里无珠”均语带双关。
“烛,烛”、“心,心”与“笼,笼”、“眼,眼”为连珠。
--------------------------------------------------------------------------------《评释古今巧对》云,秦观与苏小妹成婚之夜,苏小妹不知何故,决定不理秦观,并用如下一联表意:月朗星稀,今夜断然不雨;秦会意,并对下联:天寒地冻,明朝必定成霜。
联语主要用双关法。
月朗星稀者,无云也。
无云加不雨,即不会云雨也。
不雨亦谐不语。
成霜,犹言成双。
--------------------------------------------------------------------------------《解人颐》云,明代解缙七岁时,随父出,见一女吹箫。
父出句命对,曰:仙子吹箫,枯竹节边出玉笋;解缙应对道:佳人撑伞,新荷叶底露金莲。
枯竹,箫也。
玉笋,歌女之手也。
乃比喻。
金莲,乃脚之代称。
两联极具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经典对联鉴赏
1.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名著中有很多励志的经典的名言值得我们去阅读,去领悟其中道理。
为大家送上名著中的经典励志名言摘抄,欢迎阅读,希望能为你带来正能量。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2.
水底月如天上月
眼中人是面前人
3.
椒实既热夹壳长老黑心
梅蕊未开光棍先生白嘴
4.
鲈鱼四鳃独占松江一府
螃蟹八足横行天下九州
5.
竹本无心遇节岂能空过
雪非有意他年又是自来
6.
晚浴池塘涌动一天星斗
早登台阁挽回三代乾坤
7.
水中冻冰冰种雪雪上加霜
空中腾雾雾成云云开见日
8.
读红楼看宝黛钗调情大观园
看西厢有张孙杜斗法普济寺
9.
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南西北。
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
10.
洞庭湖,八百里,波滚滚浪海涛,大宗师从何而来。
巫山峡,十二峰,云霭霭雾腾腾,本主考从天而降。
11.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岂敢在前,岂敢在后。
12.
鲁肃遣子问路
阳明笑启东窗
13.
口中含玉确如玉
台下有心实无心
14.
日落香残免去凡心一点
炉熄火尽务把意马牢栓
15.
吴下门风户户尽吹单孔箫
云间胜景家家皆鼓独弦琴
16.
白蛇过江头顶一轮红日
青龙挂壁身披万点金星
17.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狸猫狗彷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是短品却是妙文
18.
数声吹起湘江月
一枕招来巫峡云
19.
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悌忠信礼义廉
20.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21.
碧纱帐内坐佳人烟笼芍药
清水池中洗和尚水浸葫芦
22.
钟鼓楼中,终夜钟声撞不断。
23.
岑溪山水今奚在
24.
好女子己酉生,问门口何人可配
25.
霜降降霜,儿女无双双足冷
26.
夏大禹,孔仲尼,旦姬,杜甫,刘禹锡
27.
今夕何夕,两夕已多
28.
江氏在江亭追悼江西江县令
29.
我始终认为,任何天生的或后生的天才,若不与坚忍不拔谦虚踏实和埋头若干的品质相结合,就不可能有所成就。
——《狄更斯传》
大凉山山山小,小凉山山山大,不论大山小山,都是锦绣河山
30.
嗟叹嚎啕哽咽喉
泪滴湘江流满海
31.
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
客官寓宫宦富室宽容
32.
驱骚驶驽骜马骤
植檀栽桂森木荣
古代讲究很多习俗,结婚喜庆的对联自然也是少不了的,下面是为大家搜集的结婚对联大全,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借鉴。
33.
荷花茎藕蓬莲苔
芙蓉芍药蕊芬芳
34.
湛江港清波滚滚
渤海湾浊浪滔滔
35.
寄宿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
远避迷途退还莲迳返逍遥。
36.
逢迎远近逍遥过
进退连还运道通
37.
大木森森,松柏梧桐杨柳
细水淼淼,江河溪流湖海
38.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
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此地安能常住(此地安,能常住)
其人好不伤悲(其人好,不伤悲)
39.
门对千根竹(门对千根竹短)(门对千根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家藏万卷书长)(家藏万卷书长有)
30.
行节俭事(早行节俭事) 过淡泊年(不过淡泊年)
41.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苏小妹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佛印
42.
日在东,月在西,天上生成“明”字
子居右,女居左,世间配定“好”人
43.
四维罗夕夕多,罗汉请观音,客少主人多
弓长张又又双,张生求红娘,男单女成双
44.
此木为柴山山出
因火成烟夕夕多
45.
山石岩前古木枯,此木为柴
长巾帐内女子好,少女更妙
46.
如果背叛是一种勇气,那么接受背叛则需要一种更大的勇气。
前者只需要有足够的勇敢就可以,又或许只是一时冲动,而后者考验的却是宽容的程度,绝非冲动那么简单,需要的唯有时间。
鸟入风中,衔去虫而作凤
马来芦畔,吃尽草以为驴
47.
元代对民间武器的管制最为严格,既有历代统治者防范百姓造反的共同缘由,也有蒙古人要防范人口占大多数的汉人这
一特殊原因。
明、清两代对民间武器的管制政策,基本上承袭前朝,无非程度宽严有所差别而已。
冬虫夏草九重皮
玉叶金花一条根
48.
烦暑最宜淡竹叶,
伤寒锋妙小柴胡。
49.
金银花小,香飘七八九里;
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
50.
使君子花,朝白、午红、暮紫
虞美人草,春青、夏绿、秋黄
长相思林逋吴山青,越山青。
两岸青山相送迎。
谁知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
罗带同心结未成。
江头潮已平。
51.
水莲花,半枝莲,金花照水莲;
珍珠母,一粒珠,玉碗捧珍珠。
52.
鸟在笼中望孔明思张飞无奈关羽
人游园内观石秀赏花荣有感乐和
人闲窗下赏花容戏飞燕不觉时迁
53.
秀山轻雨青山秀
香柏鼓风古柏香
54.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禾火为秋,禾日晒成香。
55.
两火为炎,既然不是酱盐之盐,为何加水变淡?
两土为圭,既然不是乌龟之龟,为何加卜成卦?
56.
双木为林,既然不是魂灵之灵,为何加夕成梦?
双月为朋,既然不是磕碰之碰,为何加山变崩?
57.
二木为林,既然不是甘霖之霖,为何加水变淋?
二日为昌,既然不是上苍之苍,为何加口便唱?
58.
齐楚秦燕赵魏韩,七国称雄,逐鹿中原,百年风雨,当归(中药)秦一统。
孙刘曹袁陶孔张,三国鼎立,称霸天下,卅载离乱,独活晋一家。
赤橙黄绿青蓝紫 ,七彩缤纷,沉浮变迁,峰回路转,苦参(中药)人间事。
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中含人头;耳侧以鱼纹为饰。
四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
孟墨孔荀老庄列,百家争鸣,纵横文坛,千古沧桑,独活孔一家
59.
②生产技术:a.两汉时,冶铸技术东传朝鲜、日本,息产中亚、欧洲。
制漆工艺传到朝鲜。
水利技术远播中亚和欧洲。
b.唐朝时纺织技术传入朝鲜、阿拉伯。
明朝时,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传入南洋各地。
烦暑最宜淡竹叶
伤寒尤妙小柴胡
60.
白头翁,持大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苁蓉出阁,宛若云母天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