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生物实验报告材料册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报告单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报告单
文山州2013年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
理科实验操作考查生物实验报告单(一)
县(市)学校年级班姓名
实验名称:用显微镜观察永久玻片标本
实验目的:尝试使用显微镜观察永久玻片标本
实验器材、药品:显微镜、永久玻片标本
实验步骤:
1.取镜(取镜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手握镜臂,另一手托镜座)
2.安装目镜和物镜(选用低倍镜)
3.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载物台的通光孔。调节遮光器,使用合适的光圈。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为止。)
4.放置永久玻片标本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
5.观察(左眼观察,右眼睁开)
6.收显微镜。
实验结论:学会用显微镜观察永久玻片标本。
实验考查得分:
监考教师签名:年月日
监考教师签名:年月日

八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册上

八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册上

鱼鳍类型想一想,各种鳍在游泳中的作用?背鳍保持平衡尾鳍产生前进的动力,打算前进的方向臀鳍保持平衡胸鳍保持平衡,转换方向腹鳍鱼体左右摇摆不定,不能把握平衡保持平衡试验一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目的要求】1.生疏鱼的外形;了解鱼各种鳍的作用。

2.设计探究鱼各种鳍在游泳中不同作用的试验方法。

3.体会珍爱生命的情感;连续培育实事求是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方法步骤】腹鳍保持平衡3.设计试验方案进展探究试验操作步骤观看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背鳍失去平衡而侧翻,仍能游动保持平衡尾鳍鱼前进受阻碍,而且不能转弯产生前进的动力,把握前进的方向臀鳍鱼体略有倾斜,仍能游动保持平衡胸鳍鱼体左右摇摆不定,不能把握平衡保持平衡,转换方向4.全都,缘由可能是:鱼的个体有差异,试验操作有差异。

结论:胸鳍,腹鳍,背鳍能维持鱼体身体平衡;尾鳍有产生前进的动力和把握前进的方向【试验作业】1.通过试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将鱼的胸鳍或腹鳍捆绑固定后,鱼体左右摇摆不定,不能把握平衡,可见胸鳍或腹鳍起平衡的作用;胸鳍还有转换方向的作用。

(2)当鱼的背鳍被捆绑后,鱼体会因失去平衡而侧翻,不能维持鱼体的直立状态,可见背鳍对鱼体的平衡起着关键的作用。

(3)通过捆绑鱼的尾鳍或模拟试验,证明鱼的尾鳍可以产生前进的动力,同时还可以把握运动的方向。

2.不完全。

自然界中大多数鱼类的运动主要靠躯体的左右摇摆,击动水流,产生运动的动力,各种鳍在鱼的运动中起关心作用。

只有极少数的鱼,如海马只靠背鳍的摇摆而向前运动【问题争辩】模拟试验的优点是:(1)可以解决不能或不便用直接试验方法解决的难题;(2)模拟试验可以提高效率,大大节约资源、资金和时间。

模拟试验的缺点是:其争辩结果易受模型的局限,得出的结论不肯定完全牢靠。

一般来说模型与试验对象的相像程度越高,试验的效果越好。

试验二饲养和观看蚯蚓【目的要求】1、设置一个适于蚯蚓生存的环境并饲养蚯蚓。

2、观看蚯蚓的外部形态。

3、观看蚯蚓的运动。

八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

八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

八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目的要就认识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实验用具酵母菌培养液、培养皿中培育不好的青霉,液体、镊子、显微镜、解剖学针、载玻片、盖玻片、放大镜、碘液、吸水纸。

实验步骤观测现象并记录1、仔细观察酵母菌取一滴酵母菌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

2、在盖玻片的一侧几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迎合,对酵母菌染色在显微镜下观测。

观测被染色的细胞核和淀粉粒3、观测青霉从培养皿中取一块长有青霉的橘子皮,垫上白纸,用放大镜观察。

4、观察青霉用解刨针挑取少许短存有孢子的菌丝,做成之南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测。

交流1、酵母菌的细胞结构有什么特点?酵母菌的细胞具备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

2、青霉孢子的颜色和著生状态存有什么特点?青霉孢子呈青绿色,长有孢子的菌丝看上去呈扫帚状。

3、你与否在某个酵母菌的菌体上看见大小不一的凸起?这就是什么?就是。

这就是芽体。

实验名称制作孢子印(书上78页)实验目的1、了解真菌的生殖。

2、学会制作孢子绣的方法。

实验器材新鲜蘑菇,解剖刀,白纸,培养皿,放大镜。

实验步骤1、挑选出一个很大的新鲜蘑菇,用解剖刀或解剖学抠将菌砌从菌柄上投下来。

2、把菌褶那面朝下平放在白纸或玻璃板上,扣上培养皿或玻璃杯,以免散落的孢子印被风吹散。

3、第二天,拎上开培养皿和菌砌,就可以看见在白纸或玻璃板上遗留下与菌褶排序一致的放射状孢子印。

4、孢子绣就是由菌褶上堆放下来的孢子共同组成的。

用放大镜观测孢子,它们呈圆形淡灰色应观察到的现象看到鱼菌褶排列一致的放射状孢子印。

实验结论了解了真菌的生殖和制作孢子印的方法。

讨论与交流1、通过制作孢子绣,你存有哪些体会?通过实验我认识了什么是孢子印,同时学会了制作孢子印。

进一步了解了真菌的特点。

2、根据你所制作的孢子绣,预测一个蘑菇能够产生多少个孢子?15~16亿个。

3、为什么实验建议挑选一个小蘑菇?小蘑菇没用吗?4、不行。

八年级上生物实验报告单

八年级上生物实验报告单

八年级上生物实验报告单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及运动9月28日下午第二节八⑴张玉, 9月28日下午第三节八⑵张玉, 9月28日下午第四节八⑶汪祥林;9月29日下午第二节八⑶汪祥林, 9月29日下午第三节八⑸汪祥林, 9月29日下午第四节八⑹张玉;9月30日下午第二节八⑺王锦春, 9月30日下午第三节八⑻张尧鹏, 9月30日下午第四节八⑼张尧鹏。

实验仪器: 活蚯蚓, 玻璃板, 糙纸, 棉球, 放大镜, 制作饲养蚯蚓装置的材料用具。

三、实验步骤1.检查调查用具是否齐全、完好。

2、创造一个蚯蚓的生存环境, 并观察蚯蚓的生活习性和食性.3.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

4.观察蚯蚓的运动。

5、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 感觉体表是否有黏液?实验结论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10月8日下午第二节八⑴张玉, 10月8日下午第三节八⑴张玉, 10月8日下午第四节八⑶汪祥林;10月9日下午第二节八⑶汪祥林, 10月9日下午第三节八⑸汪祥林, 10月9日下午第四节八⑹张玉;10月12日下午第二节八⑺王锦春, 10月12日下午第三节八⑻张尧鹏, 10月12日下午第四节八⑼张尧鹏。

实验结论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10月13日下午第二节八⑴张玉, 10月13日下午第三节八⑴张玉, 10月13日下午第四节八⑶汪祥林;10月14日下午第二节八⑶汪祥林, 10月14日下午第三节八⑸汪祥林, 10月14日下午第四节八⑹张玉;10月15日下午第二节八⑺王锦春, 10月15日下午第三节八⑻张尧鹏, 10月15日下午第四节八⑼张尧鹏。

实验步骤一、二、菜青虫的取食行为10月21日下午第二节八⑴张玉, 10月21日下午第三节八⑴张玉, 10月21日下午第四节八⑶汪祥林;10月22日下午第二节八⑶汪祥林, 10月22日下午第三节八⑸汪祥林, 10月22日下午第四节八⑹张玉;10月23日下午第二节八⑺王锦春, 10月13日下午第三节八⑻张尧鹏, 10月23日下午第四节八⑼张尧鹏。

观察蚯蚓 实验报告单

观察蚯蚓  实验报告单
八年级生物学生实验报告单
八年级班2019年9月日
实验名称
运动
材料用具
活蚯蚓、糙纸、棉球、放大镜
方法步骤
一、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
1、取一条活蚯蚓,观察它的外形,想一想,怎样区别它的前端和后端,背面和腹面,左侧和右侧?注意观察它的身体是否分节。辨认蚯蚓的前端,数数从蚯蚓的前端环带共有多少节。
实验结论
1、蚯蚓的身体呈,有许多相似的构成。
2、蚯蚓的运动依靠体壁中发达的和腹面的。
3、蚯蚓的体壁可以分泌,使体表保持湿润。
小组成员
组长:组员:
成绩等次
2、用手指从前到后、从后到前触摸蚯蚓腹面,你有什么感觉?用放大镜观察,你会发现的蚯蚓的大多数体节都有一圈和几圈小突起,这些小突起就是刚毛,刚毛朝向身体的后方。
二、观察蚯蚓的运动:
将蚯蚓放在粗糙纸上,观察它的运动,注意七身体粗细及长短的变化。想想这些变化是怎样发生的?
三、用手触摸蚯蚓,能不能感觉到它的体表有粘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报告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报告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植物气孔的开合情况。

二、实验材料和准备
实验材料:盆子、白纸、红橡胶等。

准备:准备一枝有气孔的植物。

三、实验步骤
1.将植物放在一个白纸上,用红橡胶将植物叶片封住,使植物叶片上气孔全部被封闭。

2.将植物放入一个盆子中,观察气孔的开合情况。

3.盆中不断加入水,观察气孔开合情况的变化。

四、实验结果
1.气孔封闭后,植物叶片上气孔完全被封闭,植物叶片上没有出现开合现象;
2.当盆中的水不断增加时,植物叶片上的气孔开始逐渐开合,植物叶片上出现了微风吹起的开合现象。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发现,植物叶片气孔的开合与水的作用有关,当水不断增加时,植物的气孔会随之开合,从而调节气体在叶片表面的交换。

八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报告

八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报告
2、用手轻轻地触摸蚯蚓的体表和腹面
蚯蚓的体表(干燥/湿润),感觉是(光滑/粗糙),在腹面每个体节的中央你发现了。
用笔尖轻轻地刺激蚯蚓的后端
用吸有醋的棉球放在蚯蚓前端附近
用手电筒光照射蚯蚓不同部位
①前端:
②后端:
③中间部分
实验四:观察蚯蚓体表
设计实验源自实验目的观察蚯蚓体表
实验用具
实验过程
用放大镜观察蚯蚓腹面每个体节的中央;用手触摸蚯蚓的体表和腹面。
完成实验
实验步骤
观察现象并记录
1、用放大镜观察蚯蚓腹面每个体节的中央,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八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册
2015年秋季上学期
学校三台花园初中
班级八年级
姓名
实验一:观察蚯蚓的结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观察体形
蚯蚓的身体呈
观察体色
蚯蚓的身体呈
观察体节
蚯蚓的身体由许多构成
观察环带
环带较其它地方稍,颜色较
区分身体的前后端
离环带较近的一端为,另一端为
区分身体的背腹面
身体背部颜色较,腹部颜色较
找一找,看一看:蚯蚓有眼睛吗?
实验二:观察蚯蚓的运动




实验目的
观察蚯蚓的运动
实验用具
实验过程
1、将蚯蚓放在上,观察它的运动
2、将蚯蚓放在上,观察它的运动速度
预期结果
蚯蚓在运动快
完成实验
实验步骤
观察现象并记录
1、将蚯蚓放在硬纸板上,观察它的运动,身体形状发生什么变化,能听到声音吗?
2、将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
1、运动时,前端,后端。
2、能听到,抚摸腹面,感觉到。

八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册

八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册

八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册八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册引言:生物实验是生物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现象和生物学原理。

本报告册将介绍八年级学生在生物实验课上所进行的实验内容以及实验结果。

实验一: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

实验材料:- 绿叶植物(如豌豆苗)- 水- 烧杯- 酒精灯- 盖玻片实验步骤:1. 将豌豆苗放置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

2. 将另一株豌豆苗放置在黑暗中,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

3. 将两株豌豆苗分别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并用盖玻片盖住烧杯。

4. 在一株豌豆苗所在的烧杯中点燃酒精灯,使其产生二氧化碳。

5. 观察两株豌豆苗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实验结果: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豌豆苗的叶片呈现出绿色,生长健康。

而在黑暗中,豌豆苗的叶片逐渐变黄,生长受到抑制。

在有二氧化碳的环境中,豌豆苗的叶片保持绿色,生长状况良好。

实验分析:通过观察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植物需要光合作用来合成营养物质,以维持其生长和发育。

2. 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因素,缺乏光照会导致植物生长受限。

3.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维持了地球上的氧气含量。

实验二:动物的呼吸作用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动物在不同呼吸条件下的表现,了解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

实验材料:- 小白鼠- 玻璃瓶- 水- 火柴实验步骤:1. 将小白鼠放置在玻璃瓶中,用手掌捂住瓶口,观察小白鼠的反应。

2. 将小白鼠放入装有水的玻璃瓶中,观察小白鼠的反应。

3. 使用火柴在玻璃瓶中点燃,观察小白鼠的反应。

实验结果:当手掌捂住玻璃瓶口时,小白鼠会表现出窒息和焦虑的症状。

当小白鼠被放入装有水的玻璃瓶中时,它会试图游泳并寻找呼吸空间。

当玻璃瓶中点燃火柴时,小白鼠会因缺氧而昏迷。

实验分析:通过观察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动物需要进行呼吸作用来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以维持身体正常运行。

八上生物学生实验报告

八上生物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用具
鲫鱼两条,玻璃缸一口,细纱布一条,数码相机一台,橡皮筋数条,火柴盒一个。
实验过程
(1)用细纱布绑住鱼的背鳍。
(2)用细纱布绑住鱼的胸鳍。
(3)用细纱布绑住鱼的腹鳍。
(4)用细纱布绑住鱼的臀鳍。
(5)用细纱布绑住鱼的尾鳍。
预期结果
实验较成功
完成实验
实验步骤
观察现象并记录
1.用细纱布绑住鱼的背鳍。
(1)观察它的身体是否分节。观察它的环带,区别它的前后端,数一数从蚯蚓前端到环带共有多少节?
(2)用手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你有什么感觉?
4.观察蚯蚓的运动
蚯蚓在糙纸运动时身体变化是:
在玻璃板上运动时身体的变化是:
5.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感觉体表是否有黏液?
预期结果
完成实验
实验步骤
观察现象并记录
1.检查调查用具是否齐全、完好。
2.放飞其中一个纸飞机,测量其落地地点与放飞点的距离,为避免偶然性,重复5次取平均值;
3.放飞另一个纸飞机,测量其落地地点与放飞点的距离,同样重复5次取平均值。
结果:
结论:鸟的身体为流线型,有利于它们在空中飞行。
<二>假设:鸟的胸肌与鸟的飞行生活相适应。
实验设计:
1.用麻醉剂局部麻醉鸟的胸肌;
2.2.在地上铺上厚垫子,防止鸟摔伤;
作出假设
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设计实验
实验目的
1.通过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加深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分和认识。
2.进一步了解菜青虫的变态发育过程。
实验用具
菜青虫、培养皿、十字花科的叶、滤纸
实验过程
1.准备好菜青虫的幼虫

八上生物实验报告册

八上生物实验报告册

八上生物实验报告册初中生物实验报告册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年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一观察水螅的结构合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实验目的了解并掌握水螅的结构特点。

提出问题水螅是什么动物?作出假设水螅是扁形动物。

完成实验实验结论水螅是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身体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讨论交流1.水螅的身体能分出背面和腹面、左侧和右侧吗?这样的体形与捕食有什么关系?2.水螅怎样捕食水蚤?推测它是如何将水蚤消化的?实验二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合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目的要求】1.认识鱼的外形;了解鱼各种鳍的作用。

2.设计探究鱼各种鳍在游泳中不同作用的实验方法。

3.体会珍爱生命的情感;继续培养实事求是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结论:胸鳍,腹鳍,背鳍能维持鱼体身体平衡;尾鳍有产生前进的动力和控制前进的方向【实验作业】1.通过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将鱼的胸鳍或腹鳍捆绑固定后,鱼体左右摇摆不定,不能掌握平衡,可见_____________起平衡的作用;__________还有转换方向的作用。

(2)当鱼的背鳍被捆绑后,鱼体会因失去平衡而侧翻,不能维持鱼体的直立状态,可见________对鱼体的平衡起着关键的作用。

(3)通过捆绑鱼的尾鳍或模拟实验,证明鱼的_____可以产生前进的动力,同时还可以控制运动的方向。

实验三饲养和观察蚯蚓合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目的要求】1、设置一个适于蚯蚓生存的环境并饲养蚯蚓。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学期实验报告记录学生用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学期实验报告记录学生用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学期实验报告记录学生用————————————————————————————————作者:————————————————————————————————日期:初二生物实验报告单_________班姓名____________ 合作者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实验名称实验一:饲养和观察蚯蚓提出问题蚯蚓身体是否分节?蚯蚓怎样运动?作出假设身体分节,靠肌肉、刚毛运动设计实验实验目的1、设置一个适合于蚯蚓生存的环境并饲养蚯蚓。

2、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

3、观察蚯蚓的运动。

实验用具活蚯蚓,玻璃板,糙纸,棉球,放大镜,制作饲养蚯蚓装置的材料用具。

实验过程1、检查调查用具是否齐全、完好。

2、创造一个蚯蚓的生存环境,并观察蚯蚓的生活习性和食性.3、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

(1)观察它的身体是否分节。

观察它的环带,区别它的前后端,数一数从蚯蚓前端到环带共有多少节?(2)用手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你有什么感觉?4、观察蚯蚓的运动5、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感觉体表是否有黏液?实验现象身体分节,蚯蚓在糙纸运动时身体变化是:伸长变细,缩短变粗,移动较快。

在玻璃板上运动时身体的变化是:伸长变细,缩短变粗,移动较慢。

实验结论身体分节,靠刚毛和肌肉的配合完成运动。

交流评价身体分节有助于运动灵活,靠肌肉和刚毛协调完成运动。

实验步骤观察现象并记录1、检查调查用具是否齐全、完好。

2、创造一个蚯蚓的生存环境,并观察蚯蚓的生活习性和食性.3、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

4、观察蚯蚓的运动1、2、3、蚯蚓在糙纸运动时身体变化是:在玻璃板上运动时身体的变化是:4、初二生物实验报告单_________班姓名____________ 合作者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实验名称实验二: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提出问题鱼如果缺了鳍可以在水中自由游泳吗?鱼的各个鳍在游泳中起了什么作用?作出假设鱼如果缺了鳍不可以在水中自由游动设计实验实验目的1、通过探究,加深对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认识。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单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单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单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八)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班级小组实验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解剖和观察哺乳动物的长骨实验目的:解剖观察长骨的主要结构、认识长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征(八)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班级小组实验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观察酵母菌的出芽生殖实验目的:认识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及酵母菌的芽体、练习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的出芽生殖。

实验器材:锥型瓶、鲜酵母、清水、糖、显微镜、载玻片等(八)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班级小组实验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观察霉菌的孢子生殖实验目的:练习制作霉菌的孢子和菌丝的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霉菌的孢子和菌丝、认识霉菌的孢子生殖方式。

实验器材:面包、培养皿、剪刀、镊子、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透明胶带、甘油。

(八)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班级小组实验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目的:认识鸡卵的形态结构,认识鸟卵的形态结构与鸟类在陆地上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实验器材:鸡卵、培养皿(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班级小组实验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目的:认识显微镜的主要结构的名称、练习使用显微镜、学会规范的操作方法、尝试使用低倍镜观察生物玻片标本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擦镜纸、纱布( 七 )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班级 小组 实验日期年 月 日实验名称: 观察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实验目的:练习制作人的口腔细胞的临时装片、练习实验显微镜的操作方法、初步学会画细胞结构图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生理盐水、碘液、镊子、滴管、消毒牙签、纱布、吸水纸、其他细胞的永久玻片( 七 )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班级 小组 实验日期 年 月 日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实验目的:练习使用显微镜、制作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实验器材:洋葱鳞片叶、清水、碘液、显微镜、载(盖)玻片镊子、吸水纸(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班级小组实验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目的:练习制作徒手切片、用显微镜观察叶的横切面和表皮、识别叶片的结构、绘制叶片的表皮细胞图实验器材:鲜嫩的植物叶片、刀片、毛笔、清水、培养皿、纱布、载玻片、显微镜( 七 )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班级 小组 实验日期 年 月 日实验名称: 观察茎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实验目的:观察水分和无机盐在茎内的运输实验器材: 植物的枝条、稀释的红墨水(代替水分和无机盐)、解剖刀、放大镜、橡胶塞(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班级小组实验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观察人体的几种常见的组织实验目的:观察人体基本组织的切片、认识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实验器材:人体基本组织的永久切片、显微镜(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班级小组实验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观察根毛实验目的:观察根毛的形态和密度、认识根与土壤接触的表面积是最大的;理解根尖生有根毛的区域是根的主要吸水的部位实验器材:培养皿、有根毛的植物幼苗、放大镜、镊子(七 )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班级 小组 实验日期 年 月日实验名称: 观察导管和筛管 实验目的:识别导管和筛管的分布部位、辨认导管和筛管的结构特征实验器材:南瓜茎切片、显微镜(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班级小组实验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目的:解剖和观察大豆、玉米等种子、识别种子的基本结构、学会处理和解剖种子的方法、掌握观察种子结构的程序实验器材:浸泡过的大豆、玉米等种子;放大镜、解剖刀、镊子、白瓷盘、碘液(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班级小组实验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观察根尖的结构实验目的:学习培养幼根和观察根尖结构的基本方法;用显微镜观察和识别根尖的各部分结构;理解其发育中的变化;说出根生长发育的过程实验器材:植物的幼根、萌发的植物种子、根尖的纵切片;培养皿、放大镜、镊子、载玻片、显微镜(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班级小组实验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解剖和观察花的结构实验目的:认识花的基本结构、说出花的各部分的功能、学习解剖和观察花结构的方法实验器材:桃花、其他虫媒花、放大镜、显微镜、解剖刀、载玻片、盖玻片、镊子。

生物八年级实验报告单

生物八年级实验报告单
实验过程
1、取出准备好的材料和用具进行实施实验。
2、教师点拨学生绘图时,可提醒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习惯绘制,这样便于分析问题,提醒学生将测量的数据统计并记算出大花生和小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
3、巡视各组完成情况并选择绘制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图形和大小花生果实平均值,用实物投影仪展示。
实验结果
花生果实的大小异同是环境变化引起的,是营养问题。是基因突变引起的。
生物八年级实验报告单
班级
科目
生物
时间
第1周星期一。
实验学生
教师:
实验名称
扦插材料的处理
实验器材
剪刀,葡萄枝,花盆,肥沃湿润的土壤。
实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程
1、准备生长健壮的植株材料,还有插器、基质、剪刀及标牌等。
2、要注意设置对照,还要注意实验的样本不要太小,以便减少统计误差。
3、确定每隔多长时间观察一次。实验组和对照组应当同时观察和照料。
4、设计一个表格,记录每次观察的情况。
5、判断扦插的枝条是否成活。
实验结果
经过插条下切口、插条上切口、精剪、插条、移栽等过程的成活率更高
实验名称
观察家蚕生殖发育过程
实验器材
纸盒,蚕种,桑叶等
实验过程
(1) 用蚕种孵化家蚕,孵化温度一般在20~25℃,孵化时间在10天左右。采摘桑叶饲养,并 需每天清理饲养纸盒。
实验名称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实验器材
卡纸一张,用于模拟生物生存的环境。彩色小纸片70张(5种颜色,各14张),模拟动物不同的体色。3人一组,1人组长
实验过程
(1)组长监督,其余组员扮演“捕食者”“猎物”是小纸片。
(2)每次“捕食”完剩下14纸片(幸存者)。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探究报告册答案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探究报告册答案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探究报告册答案【篇一:八年级上生物实验与探究报告】s=txt>观察水螅1页三、材料用具:水螅活体、水蚤、放大镜、水螅捕食视频等2页四、方法步骤:1、培养皿、出售。

3页2、(1)水蚤、(2)2厘米(3)消化腔讨论与交流1、不能。

2、由于水螅是附着生活的,而猎物和捕食者可能来自各个方向,辐射对称的身体结构,便于它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

3、水螅利用触手捕食水蚤并将水蚤送入口中。

食物在水螅的消化腔里,有两种消化方式。

细胞内消化和细胞外消化。

观察蚯蚓5页三、材料用具活蚯蚓、糙纸、棉球、放大镜。

6页:四、方法步骤1、阴暗、潮湿富含有机物的土壤。

落叶。

2、(1)长圆筒形、环形体节、13节;(2)感觉粗糙、放大镜3、玻璃板7页讨论与交流1、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白天在土壤中穴居,以泥土中的有机物为食,夜间爬出地面,取食地面上的落叶。

蚯蚓的环带靠近身体的前端。

2、因为蚯蚓体内没有呼吸器官,是靠皮肤接触水来完成气体交换。

即呼吸通过体表来完成。

3、这样做不合适。

因为蚯蚓没有专门在水中呼吸的器官,如果蚯蚓完全浸没在水中,也会窒息死亡。

4、蚯蚓身体分节,可以使运动更加灵活、自如;刚毛在运动过程中起到了支持和固定的作用。

5、将蚯蚓放归自然环境。

8页1、前端变细变长,向运动的前方伸展。

随后,前端固定,并变粗变短,同时后端变细变长,然后,后端变粗变短,整体向前蠕动。

2、没有成熟的蚯蚓没有环带。

3、蛇不是环节动物,因为它不具有环节动物的特征。

蛇是爬行动物。

观察软体动物9页三、河蚌(扇贝、縊蛏文蛤等)、解剖器、解剖盘、清水。

10页四、方法步骤:2、外套膜;(1)鳃、4个(2)没有(3)足;运动。

讨论与交流1、保护柔软的身体。

11页2、摄取水中的食物颗粒并排除未消化的残渣,同时利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3、乌贼的贝壳退化成内壳。

4、通过身体后端的入水管吸入水,水流经身体的一些器官后,在通过出水管排出。

八年级上生物实验报告汇总

八年级上生物实验报告汇总

(实验报告汇总)实验一:植物的组织解剖实验目的: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组织,掌握组织解剖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实验过程:选择新鲜的植物材料,如茎、叶、根等,先进行固定处理,然后切片并染色,最后进行显微镜观察。

实验结果: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植物的不同组织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质、叶片、根毛等。

实验结论:植物由不同的组织构成,每种组织都有其特定的功能,植物的根、茎和叶相互协作,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实验二:动物的骨骼系统实验目的:了解动物的骨骼系统及其功能,比较不同动物的骨骼结构。

实验过程:选择常见的动物骨骼标本,如鸟类、鱼类、爬行动物等,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不同动物的骨骼结构和适应环境的特点。

实验结果:我们观察到不同动物骨骼的适应性差异,例如鸟类的骨骼轻巧且具有空腔,有利于飞行;鱼类的骨骼呈条状,灵活性较高。

实验结论:动物的骨骼结构是为了适应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环境,不同动物的骨骼结构有着显著的差异。

实验三:细胞的观察实验目的:观察细胞的基本结构,了解细胞的组成和功能。

实验过程: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形态特点,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实验结果:我们观察到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大而有形的细胞质,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细胞质较少且分布均匀。

实验结论: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形态和结构上有一些差异,但功能上有很多相似之处。

实验四:昆虫标本制作实验目的:了解昆虫的形态结构,掌握昆虫标本制作的技巧和方法。

实验过程:选择不同种类的昆虫作为标本,进行解剖并进行标本制作,最后用标本液进行保存。

实验结果:我们成功制作了一些昆虫标本,通过标本观察,可以清楚地看到昆虫的结构特点,如触角、翅膀、体节等。

实验结论:昆虫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习性密切相关,通过昆虫标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昆虫的生态特点。

实验五:细菌培养与观察实验目的:了解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长特点,掌握细菌的培养和观察方法。

实验过程:通过对不同样品进行培养,如果汁、牛奶等,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培养基的变化及细菌的形态特征实验结果:我们观察到细菌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迅速繁殖,并且在不同培养基上会产生不同的变化,如形成白色或黄色的菌落。

八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册上

八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册上

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对氧气的产生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对氧气的产生,了解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

实验原理:光合作用是植物在光的刺激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植物进行生长和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途径之一实验材料:1.植物(如水蕨、豆科植物等);2.水槽;3.铝箔;4.毛细管;5.灼烧器;6.水;7.针管;8.盐溶液。

实验步骤:1.将植物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保证植物叶片完全浸入水中。

2.通过铝箔将水槽完全遮光,以防止光线进入水槽。

3.在水槽中针对植物的叶片进行灼烧,使其失去光合功能。

4.将毛细管浸入水中,并使用针管将其充满水。

5.快速将毛细管通入水中的植物叶片上方,观察气泡的产生。

6.控制实验时间为10分钟,记录气泡数量和大小。

7.重复实验步骤3-6三次,取平均值。

实验数据统计及计算:实验组数:3组实验时间:10分钟/组实验结果:实验1:气泡数量:10个,气泡大小:中等实验2:气泡数量:12个,气泡大小:小实验3:气泡数量:8个,气泡大小:大平均气泡数量:(10+12+8)/3=10个平均气泡大小:(中等+小+大)/3=中等实验分析与讨论: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可以发现,植物的叶片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会产生氧气气泡。

实验的结果表明,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之一、实验中遮光的植物叶片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没有产生气泡。

实验照明的植物叶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气泡。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关键过程。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可以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进而合成有机物质。

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为地球上其他生物提供氧气氛围。

实验的结果与预期相符,证明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

但是,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对氧气的产生。

通过观察植物叶片上的氧气气泡数量和大小,可以判断植物是否进行了充分的光合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年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一观察水螅的结构合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实验目的了解并掌握水螅的结构特点。

提出问题水螅是什么动物?实验结论水螅是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身体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讨论交流1.水螅的身体能分出背面和腹面、左侧和右侧吗?这样的体形与捕食有什么关系?2.水螅怎样捕食水蚤?推测它是如何将水蚤消化的?实验二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合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目的要求】1.认识鱼的外形;了解鱼各种鳍的作用。

2.设计探究鱼各种鳍在游泳中不同作用的实验方法。

3.体会珍爱生命的情感;继续培养实事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结论:胸鳍,腹鳍,背鳍能维持鱼体身体平衡;尾鳍有产生前进的动力和控制前进的方向【实验作业】1.通过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将鱼的胸鳍或腹鳍捆绑固定后,鱼体左右摇摆不定,不能掌握平衡,可见_____________起平衡的作用;__________还有转换方向的作用。

(2)当鱼的背鳍被捆绑后,鱼体会因失去平衡而侧翻,不能维持鱼体的直立状态,可见________对鱼体的平衡起着关键的作用。

(3)通过捆绑鱼的尾鳍或模拟实验,证明鱼的_____可以产生前进的动力,同时还可以控制运动的方向。

实验三饲养和观察蚯蚓合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目的要求】1、设置一个适于蚯蚓生存的环境并饲养蚯蚓。

2、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

3、观察蚯蚓的运动。

【方法步骤】1、(1)一定温度和湿度、温差变化不大、富含腐殖质的土壤(2)昼伏夜出,以土壤中的枯枝残叶等有机物为食2、蚯蚓身体分节,从蚯蚓头部到环带有________________节粗糙3、伸长变细,缩短变粗,移动较快伸长变细,缩短变粗,移动较慢4、有【问题讨论】1.蚯蚓适于在具有一定温度和湿度、温差变化不大、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穴居生活。

一般昼伏夜出。

蚯蚓是雌雄同体的动物,异体受精。

靠体壁中的环肌、纵肌和刚毛之间的配合运动,以土壤中的枯枝残叶等有机物为食。

2.蚯蚓没有__________________,要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呼吸。

大雨过后,过多的雨水会将土壤中的空气排挤出去,于是穴居在土壤中的蚯蚓被迫爬到地表上来_____________。

3.动物身体分节,可使身体运动灵活、自如、转向方便。

蚯蚓的体节就有上述功能。

蚯蚓__________________,可与周围环境粗糙的表面相接触,以有所支撑,与环肌、纵肌协调作用完成运动。

4.深层潮湿的土壤能为蚯蚓提供适宜的生存、生活的环境及繁衍的条件,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实验四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合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提出问题】鸟的身体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作出假设】鸟有翼、鸟的身体比重小、鸟的胸肌发达【材料用具】各种挂图鸟类结构、飞行鸟类的视频、纸飞机【方法步骤】1、2、3、观察鸟的特征:1.体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体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肌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骨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消化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循环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呼吸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作业】1、鸟有哪些特点使得其能自由的在天空中飞行?2、鸟会因为取食增加重量而影响飞行吗?实验五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合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材料用具】菜青虫、滤纸、十字花科的菜叶、其他科的菜叶【制定步骤】1、到十字花科植物中去寻找有菜青虫卵的叶片。

可到未施过农药的菜地,也可以在菜市场上寻找。

找到后要将菜青虫卵隔离饲养,等卵孵化出幼虫后就进行做实验。

2、准备实验材料: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滤纸、芹菜叶。

3、各取一片白菜叶和一片芹菜叶剪成滤纸一样大小,放在同一水平线上,使菜青虫离两者同样距离(距离不要太远)。

放开菜青虫,观察多数菜青虫是爬向哪取食。

4、准备几种十字花科植物的叶,榨取部分汁液并将汁液涂在一小块滤纸上。

用未涂菜汁的滤纸作对照。

将涂了菜汁的滤纸和未涂菜汁的滤纸放在同一水平线上,使菜青虫离两者同样距离(距离不要太远)。

放开菜青虫,观察多数菜青虫是爬向哪取食。

5、根据观察的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菜青虫的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先天性行为。

【实验作业】1、怎样饲养菜青虫才能说明其某些行为究竟是本能还是后天获得的行为?2、饲养菜青虫时其需要的食物需要和青虫的本身颜色一样吗?为什么?【问题讨论】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实验六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合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材料用具】木棍、绳子、公鸡,等【提出问题】公鸡会吃到食物吗?【作出假设】鸡有学习的行为,会吃到食物.【制定计划】1.鸡.在实验前把鸡饿一段时间.2.最好是新鲜的,有香味的,鸡爱吃的食物。

3.最好选在教室外面的空地上,要比较安静,不能有影响鸡取食的因素.场所大小以鸡在不绕过障碍物吃不到食而一绕过障碍物就能吃到食物为准4.设障碍物,放好食物.用来拴鸡的绳子在1米5到2米左右,两根绳子和食物呈三角形放置,按书上的图放置好鸡有学习行为,经过若干次的“尝试与错误”, 它学会了绕道取食.【实验作业】1、动物的行为有哪些?2、公鸡通过几次绕道获取到食物?这是什么行为?3、什么是属于动物的先天性行为?4、什么属于学习行为?【问题讨论】1、先天性行为对生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其缺点是什么?2、所有动物的学习行为都一样吗?有什么区别?3、人类的行为是否和动物的一样,简单、容易?实验七探究蚂蚁的通讯合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材料用具】面包屑、【提出问题】蚂蚁是怎样交流信息的?【作出假设】蚂蚁是通过气味交流信息的。

【制定计划】(1)在有蚁穴的地方挖掘(2)可以用鱼缸(3)面包屑、小虫等【实施计划】(1)、把面包屑放在地面上,仔细观察,看看是否有一两只蚂蚁接近来侦察食物,要记住侦察蚁来的时候的必经之路。

(2)、等侦察蚁侦察完毕后,用多小纸片事先铺满侦察蚁的毕经之路,然后跟着蚂蚁返回蚁穴。

(3)、等到看见大批蚂蚁工蚁出动要去搬食物的时候,返回放面包屑的地方,将小纸片重新排列,排列成以面包屑为圆心的圆形。

(4)、观察蚂蚁的行动【得出结论】蚂蚁是通过气味进行交流。

【实验作业】1、什么叫通讯?2、动物主要依靠哪些进行通讯?【问题讨论】1、动物的通讯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2、动物的社会性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实验八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合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材料用具】【方法步骤】1.①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再盖上,封好。

②用无菌棉棒蘸取池水、土壤或擦取口腔部、手心等处,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③将硬币放在细菌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2.设置的培养环境:恒温培养3、两个培养皿是不是必须在同一环境下培养?为什么?4.【实验结论】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________【问题讨论】1.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为什么要高温处理?2.什么环境中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3.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必需的基本条件有哪些?实验九制作孢子印合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方法步骤】1.收集新鲜的香菇。

2.在白纸或玻璃板上留下与菌褶排列一致的放射状孢子。

3.菌褶上散落下来的孢子组成的,孢子很小,颜色一般为黑色。

【实验作业】1、真菌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菌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真菌是通过产生大量的_____________来繁殖后代的.3、真菌的孢子在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下才能发育成新个体。

实验十制作甜酒【问题讨论】1、①制作甜酒的工具以及整个操作过程要保持清洁,切忌油腻。

②按照一定比例将酒曲与糯米搅拌要均匀。

③在制作甜酒的过程中,尽量少打开容器,以防止其他细菌和真菌的污染。

2、打开容器,闻到酒香,看到米粒呈柔软状,食用时微甜而不酸,就说明甜酒的制作已经成功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