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版(必修上)高中历史《两次鸦片战争》课时练习(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人教版(必修上)高中历史

《两次鸦片战争》课时练习

1.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作者把鸦片战争作为“分界线”主要是因为它()

A.促成新思潮的萌发

B.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C.使中国卷入世界市场

D.使中国被动开始了近代化

2.《南京条约》的哪项内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本质意图()

A.割占香港岛

B.赔款2100万银元

C.协定关税

D.领事裁判权

3.费正清在《中国沿海的贸易和外交》中说:“与其说条约口岸代表了移植于中国沿海海岸的西

方生活方式,还不如说中国接纳了西方人及其生活方式.…是一个具有双重作用的历史存在,是强权政治的产物,又是一个社会窗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条约口岸()

A.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B.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C.具有破坏和建设的双重特性

D.导致近代中国的不断沉沦

4.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

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抵制

B.《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C.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

D.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

5.鸦片战争爆发前夕,一英国殖民者说:“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

的基础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该观点本质是想通过战争使英国()

A.鸦片贸易合法化

B.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C.打开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大门

D.获得倾销商品的市场和原料供应地

6.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佛(法)兰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协争执事件,均归佛兰西官

办理。遇有佛兰西人与外国人有争执情事,中国官不必过问。”法国据此攫取的特权是()

A.领事裁判权

B.开放通商口岸

C.片面最惠国待遇

D.居住及租地权

7.中国茶叶输英总值在1781~1790年间是9626万元,英国毛织品等货物输华总值在1781~1793

年间是1687万元,仅及中国输英货价的1/6。因此,英国必须以大量白银来抵付贸易差额。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英国()

A.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

B.操控三角贸易,发展制造工业

C.协定中国关税,控制中国海关

D.推行鸦片贸易,改变贸易格局

8.“鸦片战争后,在中国自然经济的旷野上,几百个近代工矿、交通、制茶企业兴办,近代企

业的朝阳喷薄而出”。这主要反映了()

A.个体小农经济开始瓦解

B.民族工业由此开始创办

C.创办外商企业获得许可

D.工业近代化的进程启动

9.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家是()

A.严复

B.魏源

C.曾国藩

D.容闳

10.下表是1820~1911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这反映了该地区()

A.农业生产商品化加强

B.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C.主动融入了世界市场

D.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11.五口通商后,列强在中国设洋行收购生丝。洋行按先给生丝定级,再按级定价的方式收购。

当时,在国外市场出现中国的低级丝质量反优于其他地方高级丝的现象。这反映出()

A.中国缫丝业执行更严格的标准

B.中国生丝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C.中国的生丝遭到列强低价掠夺

D.通商促进中国缫丝技术提升

12.从《南京条约》签订开始……译注的大量的国际法著作为晚清社会带来了新的观念,……并

开始纷纷向海外各口岸派遣公使和领事,使中国的使领馆制度日趋形成。中国外交也开始重新通过国际法上的谈判方式来解决清政府和他国之间的争端。材料表明近代中国()

A.通过运用国际法谈判维护了国家主权

B.在西方列强侵略的过程中逐渐融入世界

C.领事裁判权的丧失促进了外交近代化

D.在不平等条约的影响下转变了外交观念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合众国来中国贸易之民人所纳出口、入口货物之税饷,俱照规定册例不得多于各国,一切规费全行革除。如有海关胥役需索,中国照例治罪。倘中国日后欲将税则变更,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如另有利益及于各国,合众国民人应一体均沾、用昭平允。”

——《中美望厦条约》材料二

英国人这样描述清政府早期对条约的态度:“中国代表们漠视条约,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

因为条约在清政府看来,通商权利原本就符合施(夷狄)之以恩惠的羁縻之道。1864年,清政府刊印《万国公法》李鸿章认为为民族挽回权益计,遵守《万国公法》应成为时代之必需。至20世纪初,驻俄公使明确提出效法日本,改革内政,以修改约章。

——摘编自王建朗《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1)根据材料一,指出列强攫取到的在华特权,并简析其对我国近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待近代条约态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直至清代前期,中国无疑仍是世界上先进国家,在中国和西方的贸易中,中国是出超国,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每年有大量出口,西方只能以美洲白银支付。据估算,十六七世纪明朝白银流入量约为1亿两,合3000吨;而外国人的估算多得多,认为流入中国的白银有7000或1万吨。另一种估算是十七八世纪时,中国从国外输入6万吨白银,约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1867~1894年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统计表(单位:千两海关)

——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中国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增长依然高于工业制成品。到1990年,中国终于实现了从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到工业制成品的转变。2001年以来,中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占出口产品总额的比重平均达到约9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口业制成品的比重逐年下降,初级产品进口占比逐渐上升。1981年,中国出口贸易在世界出口贸易中升至第19位;

1997年,跻身国际贸易前10位行列;2015年,中国对外贸易出口额居全球首位。

——孙玉琴主编《中国对外贸易通史》(1)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

(2)结合中外历史的相关内容,简析不同时期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地位变化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