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练习题
备战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综合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备战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综合练习题含详细答案一、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1.铝及其合金可用作材料、铝热剂等,在环境修复等方面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1)铝的冶炼、提纯的方法很多。
①高温碳热歧化氯化法冶铝包含的反应之一为:Al 2O 3(s)+AlCl 3(g)+3C(s)3CO(g)+3AlCl(g),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_。
②碳热还原Al 2O 3冶铝的部分反应如下:Ⅰ.2Al 2O 3(s)+9C(s)=Al 4C 3(s)+6CO(g) △H 1=akJ/molⅡ. 4Al 2O 3(s)+Al 4C 3(s)=3Al 4O 4C(s) △H 2=bkJ/molⅢ. Al 4O 4C(s)+Al 4C 3(s)=8Al(g)+4CO(g) △H 3=ckJ/mol反应Al 2O 3(s)+3C(s)=2Al(g)+3CO(g)的△H =__________kJ/mol③用离子液体AICb-BMIC(阳离子为EMIM +、阴离子为AlCl 4-、Al 2Cl 7-)作电解质,可实现电解精炼铝。
粗铝与外电源的_____________极(填“正”或“负")相连;工作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
(2)真空条件及1173K 时,可用铝热还原Li 5AlO 4制备金属锂(气态),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Al 、Fe 或Al-Fe 合金还原脱除水体中的硝态氮(NO 3--N),在45℃,起始c (KNO 3-N)为50mg·L -1、维持溶液呈中性并通入Ar 等条件下进行脱除实验。
结果如图所示(c 0为起始浓度、c 为剩余浓度):①纯Al 在0~3h 时,NO 3-几乎没有被脱除,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3h 后NO 3-被还原为N 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对于已建立化学平衡的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生成物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加; 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 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④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 ⑥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 A .①②B .②⑤C .③④D .④⑥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K w 随温度、浓度的改变而改变B .凡是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一定是△H <0、△S >0C .对已达到化学平衡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常数(K )一定改变D .Ksp 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无关3.近年来随着中国科技的崛起,中国电动汽车也随之获得迅猛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电动汽车行驶时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电动汽车行驶时电池的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 .电动汽车充电时电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 .电动汽车充电时电池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4.在反应C(s)+CO 2(g)=2CO(g)中,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 ①增大压强 ②升高温度 ③将C 粉碎 ④通CO 2气体 ⑤加入足量木炭粉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②③④D .全部5.下列反应不是吸热反应的是( ) A .2高温C+CO 2COB .()22Ba OH 8H O ⋅与4NH Cl 的反应C .铝热反应D .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是对可逆反应而言,非可逆反应无法计量化学反应速率B.在可逆反应中,正反应的反应速率是正值,逆反应的反应速率是负值C.在同一化学反应中,用不同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相同D.化学反应速率是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物质的量的变化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图所示的是一个放热反应B.加入催化剂v(正)增大、v(逆)减小C.燃烧热是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量D.只有活化分子才能发生有效碰撞8.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中,在U型管的两端分别滴加无色酚酞试液,通电一会儿的现象为()A.产生黄绿色气泡的电极一端溶液变红B.产生无色气泡的电极一端溶液变红C.两端均变红D.两端均不变红9.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使用下列用品不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的是()A.碎泡沫塑料B.环形玻璃棒C.硬纸板D.两个量筒10.某课题组以纳米Fe2O3作为电极材料制备锂离子电池(另一极为金属锂和石墨的复合材料),通过在室温条件下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循环充放电,成功地实现了对磁性的可逆调控(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池可以用水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B.该电池不能重复使用C.Fe2O3电极在充电时发生还原反应D.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Li-2e-+O2-=Li2O11.下列事实能说明醋酸属于弱电解质的是()①中和10mL1mol/LCH3COOH溶液需要10mL1mol/LNaOH溶液②物质的量溶液相同时,完全相同的两块锌粒分别跟盐酸和醋酸反应,前者的速率快③0.01mol/L醋酸溶液的pH大于2④0.1mol/LCH3COONa溶液显碱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④12.在恒温条件下,有甲、乙两容器,甲容器为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乙容器为一个恒压的密闭容器,两容器起始状态完全相同,都充有C气体,若发生可逆反应C(g)A(g)+B(g),经一段时间后,甲、乙两容器反应都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均反应速度:甲<乙B.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甲>乙C.平衡时C的转化率:甲>乙D.平衡时混合气体密度:甲<乙二、填空题13.已知:(1)为了证明HF是弱酸,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以下实验进行探究。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

大题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类型一 热化学与电化学1(2024·吉林延边·一模)利用CO 2催化加氢制二甲醚,可以实现CO 2的再利用,涉及以下主要反应:I .CO 2(g )+H 2(g )⇌CO (g )+H 2O (g ) ΔH 1Ⅱ.2CO 2(g )+6H 2(g )⇌CH 3OCH 3(g )+3H 2O (g ) ΔH 2相关物质及能量变化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Ⅱ的ΔH 2=kJ ⋅mol -1,该反应在(填“高温”、“低温”或“任何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2)恒压条件下,CO 2、H 2起始量相等时,CO 2的平衡转化率和CH 3OCH 3的选择性随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
已知:CH 3OCH 3的选择性=2n CH 3OCH 3 生成n CO 2 消耗×100%①300°C 时,通入CO 2、H 2各2mol ,平衡时CH 3OCH 3的选择性、CO 2的平衡转化率都为30%,平衡时生成CH 3OCH 3的物质的量为mol ,此温度下反应I 的平衡常数K P =(保留2位有效数字。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②300°C ∼360°C 区间,CO 2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分析曲线变化的原因:。
(3)如图所示是绿色电源“二甲醚(CH 3OCH 3)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a 、b 均为多孔性Pt 电极)。
负极是(填写“a ”或“b ”),该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若有8mol 氢离子通过质子交换膜,则b 电极在标准状况下吸收L 氧气。
【答案】(1)-123.1低温(2)0.090.20反应I 为吸热反应,二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反应Ⅱ为放热反应,二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300℃~360℃区间,反应I 的趋势大于反应Ⅱ(3)aCH 3OCH 3-12e -+3H 2O =2CO 2+12H +44.8【解析】(1)根据图示,2CO 2(g )+6H 2(g )⇌CH 3OCH 3(g )+3H 2O (g ) ΔH 2=(-99.2kJ ⋅mol -1-23.9kJ ⋅mol -1)=-123.1kJ ⋅mol -1;该反应ΔH 2<0、△S <0,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练习题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热是指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B.1molH2SO4和1molBa(OH)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C.相同条件下将两份碳燃烧,生成CO2的反应比生成CO的反应放出的热量多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2、用铂电极电解下列溶液时,阴极和阳极上的主要产物分别是H2和O2的是()A、稀NaOH溶液B、HCl溶液C、NaCl溶液D、酸性AgNO33、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量的某中纯净物(括号内物质),可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的是()A、AgNO3 (AgNO3)B、NaOH (NaOH)C、KCl (HCl)D、CuSO4 (Cu(OH)2)4.已知31g红磷(P,固体)在氧气中燃烧生成P4O10固体放出738.5kJ热量,31g白磷(P4,固体)在氧气中燃烧生成P4O10固体放出745.8kJ热量。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白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P4(s)+5O2(g)=P4O10(s)△H=-745.8kJ·mol-1 B.红磷转化成白磷时放出热量C.红磷比白磷稳定D.31g红磷中蕴含的能量为738.5kJ5.增大压强,对已达到平衡的下列反应产生的影响是()3X(g)+Y(g) 2Z(g)+2Q(s)A.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没有变化,平衡不发生移动6.在稀氨水中存在平衡:NH3·H2O NH4++OH-,要使用NH3·H2O和NH4+的浓度都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NaOH溶液B.加NH4Cl固体C.加盐酸D.加NaCl溶液7.在密闭容器中,反应SO2+NO2NO+SO3(气),达到平衡后,若往容器中通入少量O2,此时将将会发生的变化是()A.容器内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容器内压强增大,但平衡不移动C.容器内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容器内压强不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8.将等质量的锌粒(wg)分别投入VL pH=2的盐酸和醋酸(含醋酸n mol),结果发现一种溶液中Zn有剩余,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0.325V<W<32.5n B.产生H2的平均反应速率盐酸大于醋酸C.产生H2的量盐酸多于醋酸D.与醋酸反应时锌有剩余9.恒温下,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HI进行反应:2HI(g)H2(g)+I2(g) ,达到平衡时I2(g)的体积分数为x。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练习题含答案.doc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练习题含详细答案一、化学反应原理1.过碳酸钠( 2Na2CO3?3H2O2)俗称固体双氧水。
实验室可用碳酸钠和双氧水等为原料来制备,具体流程如下:已知:①相关反应的方程式如下:2Na2CO3+3H2O2=2Na2 CO3?3H2 O2△ H< 0② 工业上常以产品活性氧的质量分数[ω(活性氧)=× 100%]来衡量产品的优劣, 13.00%以上为优等品。
请回答:表 1 反应温度对产品收率及活性氧含量的影响反应温度 / ℃产品收率 /% 活性氧质量分数 /%5 65.3 12.7110 73.2 13.2415 85.0 13.5520 83.2 13.3025 55.1 12.78表 2 加料时间对产品收率及活性氧含量的影响加料时间 /min 产品收率 /% 活性氧质量分数 /%5 65.7 13.3010 76.8 14.7515 81.3 14.2620 89.0 13.8225 87.9 13.51(1)分析表1,一般选择的反应温度为_____。
(2)分析表 2,加料时间对产品收率也有很大影响,时间太短或太长均不利于生产,加料时间太短导致产品收率较低的原因是_____。
(3)结晶过程中加入氯化钠,作用是_____。
(4)下列关于抽滤操作,正确的是_____。
A.准备略大于漏斗内径的滤纸,以盖住布氏漏斗瓷板上的小孔B.用倾析法先转移溶液,待溶液快流尽时再转移沉淀C.洗涤沉淀时,加入少量水并开大水龙头,重复操作2~ 3 次D.用玻璃棒轻轻刮下抽滤得到的固体,晾干后保存在试剂瓶中(5)使用图 2 所示装置抽滤,中途需停止抽滤时,最佳操作为_____。
(6)产品出厂前需测定活性氧的质量分数,现将0.1000g 某厂的产品(所含杂质均不参与反应)溶于水配成溶液,加入10.00mL1.000mol ?L﹣1的稀硫酸,再加入足量KI,摇匀后置于暗处,充分反应后,加入少量_____,用 0.1000mol ?L﹣1的 Na2 2 3标准溶液滴定,若该S O产品的活性氧质量分数为13.60%,则达到滴定终点时共消耗标准液的体积为_____mL。
2023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练习

2023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练习1.综合利用2CO 、CO 对构建低碳社会有重要意义。
(1)利用2CO 与4CH 制备合成气CO 、2H ,可能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说明:C(ads)为吸附性活性炭,E 表示方框中物质的总能量(单位:kJ ),TS 表示过渡态。
①制备合成气CO 、2H 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4132E E E E +<+,则决定制备“合成气”反应速率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常采用2CO 和2H 为原料合成乙醇,反应方程式为:-1222522CO (g)+6H (g)C H OH(g)+3H O(g) ΔH=akJ mol 。
一定温度下,向容积均为2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通入21.0mol CO (g)和23.0mol H (g),在不同催化剂X 、Y 的催化下发生反应.测得5min 时,2CO 转化率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适宜选用的催化剂为_______(填“X”或“Y”)。
②1T K 时,a 点对应容器在0~5min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2H v =__________;b 、c 点对应状态下反应物的有效碰撞几率b_______c(填“>”“<”或“=”),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2T K 时,保持温度不变向容器中再充入20.2mol CO 、250.6mol C H OH(g),平衡将_______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
(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2CO 的捕集利用技术成为研究重点,2CO 可以被NaOH 溶液捕获,所得溶液()()233c HCO :c CO 1:5--=,该溶液的pH =___________。
[已知室温下,()7a123K H CO 410-=⨯,()11a 223 K H CO 510-=⨯]2.氯化法制备TiCl 4的工艺为:800℃时,向15L 容器中加入5mol TiO 2与15mol 碳粉,通入10mol Cl 2进行反应,生成TiCl 4气体,经过处理得到TiCl 4成品。
备战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综合练习题附详细答案

备战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综合练习题附详细答案一、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1.过氧乙酸(CH3CO3H)是一种广谱高效消毒剂,不稳定、易分解,高浓度易爆炸。
常用于空气、器材的消毒,可由乙酸与H2O2在硫酸催化下反应制得,热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aq)+H2O2(aq)⇌CH3CO3H(aq)+H2O(l) △H=-13.7K J/mol(1)市售过氧乙酸的浓度一般不超过21%,原因是____ 。
(2)利用上述反应制备760 9 CH3CO3H,放出的热量为____kJ。
(3)取质量相等的冰醋酸和50% H2O2溶液混合均匀,在一定量硫酸催化下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1:在25 ℃下,测定不同时间所得溶液中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
数据如图1所示。
实验2:在不同温度下反应,测定24小时所得溶液中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数据如图2所示。
①实验1中,若反应混合液的总质量为mg,依据图1数据计算,在0—6h间,v(CH3CO3H)=____ g/h(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②综合图1、图2分析,与20 ℃相比,25 ℃时过氧乙酸产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
(写出2条)。
(4) SV-1、SV-2是两种常用于实验研究的病毒,粒径分别为40 nm和70 nm。
病毒在水中可能会聚集成团簇。
不同pH下,病毒团簇粒径及过氧乙酸对两种病毒的相对杀灭速率分别如图3、图4所示。
依据图3、图4分析,过氧乙酸对SV-1的杀灭速率随pH增大而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答案】高浓度易爆炸(或不稳定,或易分解) 137 0.1m/6 温度升高,过氧乙酸分解;温度升高,过氧化氢分解,过氧化氢浓度下降,反应速率下降随着pH升高,SV-1的团簇粒径减小,与过氧化氢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加快【解析】【分析】(1)过氧乙酸(CH3CO3H)不稳定、易分解,高浓度易爆炸,为了安全市售过氧乙酸的浓度一般不超过21%(2) 利用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代表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来计算(3) 结合图象分析计算【详解】(1)市售过氧乙酸的浓度一般不超过21%,原因是不稳定、易分解,高浓度易爆炸。
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练习一、选择题1.区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依据是;A.溶解度的大小B.属于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C.是否存在电离平衡D.导电性的强弱2.对于反应2H2O2===2H2O+O2↑,下列措施不.能增大其分解速率的是:A.向反应体系中加水B.升高H2O2溶液的温度C.向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D.向H2O2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FeCl3溶液3.某一反应在一定条件下的平衡转化率为25.3%,当有催化剂存在时,其转化率为:A.大于25.3% B.小于25.3%C.等于25.3% D.约等于25.3%4.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铜锌原电池中铜是正极B.用电解法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C.在镀件上镀铜时可用铜作阳极D.电解稀硫酸溶液制H2、O2时铜做阳极5.0.1 mo1/ L的氨水在稀释过程中,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是:A.NH4+的浓度 B.OH—的浓度 C.NH4+的数目 D.NH3·H2O的浓度6.下列措施或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新制的氯水在光照下颜色变浅B.合成NH3反应,为提高NH3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相对较低温度的措施C.向稀盐酸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盐酸中氢离子浓度降低D.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式收集氯气7.如图所示,在其他条件一定时,反应2A+B2C△H<0,A的最大转化率与温度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或Y两点相应,V(正)>V(逆)B.Z、N两点表示未达平衡状态,且都是V(正)>V(逆)C.W点表示非平衡状态,V(正)>V(逆)D.相应反应速率大小的点:W > Y > N8.可逆反应:2NO 22NO+O2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③用NO2、NO、O2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 : 2 : 1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⑥49.某化学反应其△H= —122 kJ ·mol -1,∆S=231 J ·mol -1·K -1,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自发进行:A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B .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C .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D .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10. 有关如右图所示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盐桥中装有含琼胶的KCl 饱和溶液): A .铜片上有气泡逸出 B .取出盐桥后,电流计依然发生偏转 C .反应中,盐桥中的K +会移向CuSO 4溶液 D .反应前后铜片质量不改变11.科学家近年来研制出一种新型细菌燃料电池,利用细菌将有机物转化为氢气,氢气进入以磷酸为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发电。
高考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经典题型1

1.(2022·山东·新泰市第一中学高三阶段练习)为测定某溶液中2+Ca 的含量,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量取100mL 该溶液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4242NH C O 溶液使2+Ca 转化为24CaC O 沉淀(假设其他离子均不生成沉淀),过滤、洗涤后,往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硫酸,然后用-10.1000mol L ⋅的4KMnO 标准溶液滴定。
(1)配平4KMnO 氧化224H C O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42242424422____KMnO +____H C O +____H SO ____K SO +____MnSO +____CO +____H O =↑。
(2)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10.1000mol L ⋅的4KMnO 标准溶液时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3)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______-10.1000mol L ⋅(填“>”、“<”或“=”,下同);若4KMnO 标准溶液在转移至容量瓶时,洒落了少许,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______-10.1000mol L ⋅。
(4)若滴定过程中消耗4KMnO 标准溶液20.00mL ,则原溶液中2+Ca 的质量浓度为___________-1g L ⋅。
(5)下图为草酸钙固体在受热分解过程中所得固体产物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中A 、B 、C 分别代表三种固体,写出固体A 到B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2022·天津市第二南开中学高三阶段练习)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过程。
(1)在煤的气化反应器中发生如下几种反应: 22C(s)H O(g)=)++CO(g)H (g H=131kJ/mol Δ+ 22C s +O g =CO g ()()() H=-394kJ/mol Δ 22CO(g)1/2O (g)=CO +(g) ΔH=-283kJ/mol则222CO(g)H O(g)H (g)CO (g)++ ΔH= _______(2)已知830℃时,在一个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22CO(g)H O(g)H (g)CO (g)++下列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_______a.容器中的压强不变b.1mol H H -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mol H O -键c.2)v CO =v ()(H O 正逆d.2c(CO)=c(H )此温度下该反应的K=1,等物质的量的CO 和2H O 反应达平衡时,CO 的转化率为_______ (3)将不同量的CO(g)和2H 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22CO(g)H O(g)H (g)CO (g)++,得到如表三组数据:℃实验1中以2v(CO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mol/(L min)⋅; ℃该反应的逆反应为_______(填“吸”或“放”)热反应;℃若实验3要达到与实验2相同的平衡状态(即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分别相等),且t 3min <,则a 、b 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 (用含a 、b 的数学式表示).(4)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2CO 来生产甲醇。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综合题含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综合题含详细答案一、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1.研究大气污染物SO 2、CH 3OH 与H 2O 之间的反应,有利于揭示雾霾的形成机理。
反应i :132241SO (g)+H O(g)=H SO (1)227.8kJ mol H -∆=-⋅反应ii :-133332CH OH(g)+SO (g)=CH OSO H(g)( )-63.4kJ mol H ∆=⋅硫酸氢甲酯(1)CH 3OSO 3H 发生水解:332324CH OSO H(g)H O(g)CH OH(g)H SO (1)+=+△H=______kJ/mol 。
(2)T ℃时,反应ii 的CH 3OH(g)、SO 3(g)的初始浓度分别为-8-1-9-1110mol L 210mol L ⨯⋅⨯⋅、,平衡时SO 3转化率为0.04%,则K=_____________。
(3)我国科学家利用计算机模拟计算,分别研究反应ii 在无水和有水条件下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分子间的静电作用力用“…”表示。
①分子间的静电作用力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填“a ”、“b ”或“c ”)。
②水将反应ii 的最高能垒由_____________eV 降为_____________eV 。
③d 到f 转化的实质为质子转移,该过程断裂的化学键为____(填标号)。
A .CH 3OH 中的氢氧键B .CH 3OH 中的碳氧键C .H 2O 中的氢氧键D .SO 3中的硫氧键(4)分别研究大气中H 2O 、CH 3OH 的浓度对反应i 、反应ii 产物浓度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①当c(CH 3OH)大于10-11mol.L -1时,c(CH 3OH)越大,c(H 2SO 4)越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②当c(CH 3OH)小于10-11mol.L -1时,c(H 2O)越大,c(CH 3OSO 3H)越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 化学反应原理 综合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 化学反应原理 综合题含答案一、化学反应原理1.三草酸合铁酸钾K 3[Fe(C 2O 4)3]·3H 2O 是一种绿色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光照或受热易分解。
实验室要制备K 3[Fe(C 2O 4)3]·3H 2O 并测定2-24C O 的含量。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I .FeC 2O 4·2H 2O 的制备向烧杯中加入5.0g(NH 4)2Fe(SO 4)2·6H 2O 、15mL 蒸馏水、1mL3moL/L 的硫酸,加热溶解后加入25mL 饱和H 2C 2O 4溶液,继续加热并搅拌一段时间后冷却,将所得FeC 2O 4·2H 2O 晶体过滤、洗涤。
(1)制备FeC 2O 4·2H 2O 时,加入3mol /L 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 .K 3[Fe(C 2O 4)3]·3H 2O 的制备向I 中制得的FeC 2O 4·2H 2O 晶体中加入10mL 饱和K 2C 2O 4溶液,水浴加热至40℃,缓慢加入过量3%的H 2O 2溶液并不断搅拌,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H 2O 2溶液完全加入后将混合物加热煮沸一段时间,然后滴加饱和H 2C 2O 4溶液使红褐色沉淀溶解。
向溶液中再加入10mL 无水乙醇,过滤、洗涤、干燥。
(2)制备过程中有两个反应会生成K 3[Fe(C 2O 4)3],两个化学方程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Fe(OH)3+3K 2C 2O 4+3H 2C 2O 4=2K 3[Fe(C 2O 4)3]+6H 2O 。
(3)H 2O 2溶液完全加入后将混合物加热煮沸一段时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 .2-24C O 含量的测定称取0.22g Ⅱ中制得的K 3[Fe(C 2O 4)3]·3H 2O 晶体于锥形瓶中,加入50mL 蒸馏水和15mL3mol /L 的硫酸,用0.02000mol /L 的标准KMnO 4溶液滴定,重复3次实验平均消耗的KMnO 4溶液体积为25.00mL 。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综合经典题附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综合经典题附详细答案一、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1.近年全球气候变暖,造成北极冰川大面积融化,其罪魁之一就是CO2,如何吸收大气中的CO2,变废为宝,是当今化学研究的主题之一。
I.二甲醚可用作溶剂、冷冻剂喷雾剂等,科学家提出利用CO2和H2合成二甲醚,反应原理为2CO 2(g)+6H2(g) CH3OCH3(g)+3H2O(g) ∆H(1)已知:①H 2O(g)+CO(g)CO2(g)+H2(g) △H1=+42kJ/mol②CH 3OCH3(g)+H2O(g)2CH3OH(g) ∆H2=+24.52kJ/mol③CH 3OH(g)CO(g)+2H2(g) ∆H3=+90.73kJ/mol则∆H=__kJ/mol。
(2)一定温度下,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CO2和6molH2发生上述反应,经过5min反应达到平衡,此时容器中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3:4,则用CH3OCH3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H2的转化率为___;此时若向体系中再加入2molCO2和1.5molH2O(g),平衡__移动(填正向、逆向、不)。
(3)对于恒温恒容条件下进行的反应①,下列说法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的是__。
A.混合气体密度不发生改变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发生改变C.v(CO)正=v(H2)逆D.n(CO)与n(H2)的比值不变(4)一定温度下,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③,测得平衡时混合物中某物质的体积分数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则纵坐标表示的物质是__,压强P1_P2(填>、<)。
II.工业锅炉长期煮烧会形成锅垢(主要成分CaSO4、Mg(OH)2),必须定期除去。
(5)CaSO4微溶于水和酸,可加入氢氧化钠并通入CO2使转化为CaCO3,然后加酸浸泡除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SO4+CO32-=CaCO3+SO42-,室温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室温下,K sp(CaCO3)=3×10-9,K sp(CaSO4)=9×10-6)。
备战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附详细答案

备战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附详细答案一、化学反应原理1.水合肼(N2H4·H2O)是一种强还原性的碱性液体,常用作火箭燃料。
利用尿素法生产水合肼的原理为CO(NH2)2+2NaOH+NaClO=N2H4·H2O+Na2CO3+NaCl。
实验1:制备NaClO溶液(己知:3NaClO2NaCl+NaClO3)。
(1)图甲装置Ⅰ中烧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NaOH固体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NaOH溶液时,所需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
(3)图甲装置Ⅱ中用冰水浴控制温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2:制取水合肼(4)图乙中若分液漏斗滴液速度过快,部分N2H4·H2O会参与A 中反应并产生大量氮气,降低产品产率,该过程中反应生成氮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充分反应后,蒸馏A中溶液即可得到水合肼的粗产品。
实验3:测定馏分中水合肼的含量(5)称取馏分3.0g,加入适量NaHCO3固体(滴定过程中,调节溶液的pH 保持在6.5 左右),加水配成250mL溶液,移出25.00mL置于锥形瓶中,并滴加2~3 滴淀粉溶液。
用0.15mol·L-1的碘的标准溶液滴定。
(已知:N2H4·H2O+2I2=N2↑+4HI+H2O)①滴定操作中若不加入适量NaHCO3固体,则测量结果会___________“偏大”“ 偏小”“ 无影响”)。
②下列能导致馏分中水合肼的含量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锥形瓶清洗干净后未干燥b.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c.读数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d.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水洗后,直接装标准液③实验测得消耗I2溶液的平均值为20.00mL,馏分中水合肼(N2H4·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 :化学反应原理题2020(一)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练习(一)1,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乙烯是综合利用CO 2的热点研究领域。
回答下列问题:(1)CO 2催化加氢生成乙烯和水的反应中,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n (C 2H 4)∶n (H 2O)=__________。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增大压强,则n (C 2H 4)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理论计算表明,原料初始组成n (CO 2)∶n (H 2)=1∶3,在体系压强为0.1MPa ,反应达到平衡时,四种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x 随温度T 的变化如图所示。
图中,表示C 2H 4、CO 2变化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_____。
CO 2催化加氢合成C 2H 4反应的ΔH ______0(填“大于”或“小于”)。
(3)根据图中点A(440K ,0.39),计算该温度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 p =_________(MPa)−3(列出计算式。
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4)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乙烯反应往往伴随副反应,生成C 3H 6、C 3H 8、C 4H 8等低碳烃。
一定温度和压强条件下,为了提高反应速率和乙烯选择性,应当___________________。
2, H 2O 2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其合成方法不断发展。
(1)早期制备方法:Ba(NO 3)2加热Ⅰ−−−→BaO 2O Ⅱ−−→BaO 2盐酸Ⅲ−−−→除杂Ⅳ−−−→滤液减压蒸馏Ⅴ−−−−→H 2O 2 ①I 为分解反应,产物除BaO 、O 2外,还有一种红棕色气体。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②II 为可逆反应,促进该反应正向进行的措施是____。
③III 中生成H 2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④减压能够降低蒸馏温度,从H 2O 2的化学性质角度说明V 中采用减压蒸馏的原因:____。
(2)电化学制备方法:已知反应2H 2O 2=2H 2O+O 2↑能自发进行,反向不能自发进行,通过电解可以实现由H 2O 和O 2为原料制备H 2O 2,如图为制备装置示意图。
高考化学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试题附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试题附答案一、化学反应原理1.某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做了以下实验。
(1)用三支试管各取5.0 mL、0.01 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再分别滴入0.1 mol·L-1 H2C2O4溶液,实验报告如下。
①实验1、3研究的是_________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②表中V=_________mL。
(2)小组同学在进行(1)中各组实验时,均发现该反应开始时很慢,一段时间后速率会突然加快。
对此该小组的同学展开讨论:①甲同学认为KMnO4与H2C2O4的反应放热,温度升高,速率加快。
②乙同学认为随着反应的进行,因_________,故速率加快。
(3)为比较Fe3+、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该小组的同学又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回答相关问题:①装置乙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
②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反应产生气泡的快慢,定性比较得出结论。
有同学提出将CuSO4溶液改为CuCl2溶液更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实验时以收集到40 mL气体为准,忽略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温度 4.0产物Mn2+可能对该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分液漏斗控制阴离子相同,排除阴离子的干扰收集40mL气体所需时间【解析】【分析】(1)①、②作对比实验分析,其他条件相同时,只有一个条件的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探究反应过程中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一般我们从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另一个方面从反应产生的某种物质可能起到催化作用;(3)比较Fe3+、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阳离子不同,尽量让阴离子相同,减少阴离子不同造成的差别,催化效果可以从相同时间内收集气体体积的多少或者从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的长短入手。
高考化学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试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试题及答案一、化学反应原理1.某同学设计如下三个实验方案以探究某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方案一:如图1,在小烧杯里放一些除去氧化铝保护膜的铝片,然后向烧杯里加入10 mL 2 mol·L-1稀硫酸,再插入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温度由20 ℃逐渐升至75 ℃,随后,温度逐渐下降至30 ℃,最终停留在20 ℃。
方案二:如图2,在烧杯底部用熔融的蜡烛粘一块小木片,在烧杯里加入10 mL 2 mol·L-1硫酸溶液,再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片刻后提起烧杯,发现小木片脱落下来。
方案三:如图3,甲试管中发生某化学反应,实验前U形管红墨水液面相平,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通过U形管两侧红墨水液面高低判断某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序号甲试管里发生反应的物质U形管里红墨水液面①氧化钙与水左低右高②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充分搅拌)?③铝片与烧碱溶液左低右高④铜与浓硝酸左低右高根据上述实验回答相关问题:(1)铝片与稀硫酸的反应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方案一中,温度升至最大值后又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方案二中,小木片脱落的原因是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4)方案三中,如果甲试管里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则U形管里红墨水液面:左边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边。
(5)由方案三的现象得出结论:①③④组物质发生的反应都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如果放置较长时间,可观察到U形管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6)方案三实验②的U形管中的现象为________,说明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答案】放热 2Al+6H+===2Al3++3H2↑反应完全后,热量向空气中传递,烧杯里物质的温度降低蜡烛熔化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放热低于放热红墨水液面左右相平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小于【解析】【分析】【详解】(1)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铝片与稀硫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6H+===2Al3++3H2↑,故答案为放热;2Al+6H+===2Al3++3H2↑;(2)方案一中,温度升至最大值后又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反应完全后,热量向空气中传递,烧杯里物质的温度降低,故答案为反应完全后,热量向空气中传递,烧杯里物质的温度降低;(3)方案二中,反应放出的热量,使得蜡烛熔化,小木片脱落,故答案为蜡烛熔化;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放热;(4)方案三中,如果甲试管里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装置中气体的压强增大,U形管里红墨水液面:左边低于右边,故答案为低于;(5)由方案三的现象得出结论:①③④组物质发生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如果放置较长时间,热量散失,装置中气体的压强与外界压强相等, 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左右相平,故答案为放热;红墨水液面左右相平;(6)方案三实验②属于吸热反应,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故答案为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小于。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面哪项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 酸碱反应B. 燃烧反应C. 电解反应D. 金属腐蚀反应2.化学方程式2H₂ + O₂ → 2H₂O中,还原剂是?A. H₂OB. H₂C. O₂D. 以上都不对3. 化学反应原理中,电离作用最明显的是?A. 酸碱中和反应B. 酸与碱溶液的电离反应C. 氧化还原反应D. 沉淀反应4. 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物是?A. CuSO₄ + SO₂ + H₂OB. CuSO₄ + H₂SO₄C. CuSO₄ + 2H₂OD. 以上都不对5. 某氧化物化合物可以与酸反应,并且会产生水,该氧化物化合物的通式是?A. MOB. MO₂C. M₂O₃D. M₂O二、填空题1. 某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中,丧失了大量的电子,属于_________作用。
2. 需要外界供电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称为____________反应。
3. H₂O → H₂ + O₂这个化学反应是一个_________反应。
4. 化学方程式CaCO₃ → CaO + ________ + CO₂中,需要填写的是什么?三、解答题1. 请结合化学原理,解释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
电解质溶液可以导电的原因是其中存在着能够离解成离子的物质。
当电解质溶液中加入电极板时,溶液中的离子会受到电场的作用,正离子会向阴极电极移动,负离子则向阳极电极移动。
这个移动的过程就形成了电流。
所以电解质溶液可以导电。
2. 铜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 + H₂SO₄ → CuSO₄ + H₂↑,请写出该反应的原子方程式。
Cu + H₂SO₄ → CuSO₄ + H₂↑Cu + H₂SO₄ → CuSO₄ + H₂O + SO₂↑3.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理论,解释为什么金属腐蚀会放出气体。
金属腐蚀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金属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在金属表面形成了氧化物。
同时,在反应中,金属原子被氧化,释放出的电子转移给了其他物质。
2024届全国高考(新高考)化学复习历年真题好题专项(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练习(附答案)

2024届全国高考(新高考)化学复习历年真题好题专项(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练习1.[2023ꞏ新课标卷]氨是最重要的化学品之一,我国目前氨的生产能力位居世界首位。
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1数据计算反应12N2(g)+32H2(g)===NH3(g)的ΔH= kJꞏmol-1。
(2)研究表明,合成氨反应在Fe催化剂上可能通过图2机理进行(*表示催化剂表面吸附位,N*2表示被吸附于催化剂表面的N2)。
判断上述反应机理中,速率控制步骤(即速率最慢步骤)为 (填步骤前的标号),理由是 。
(3)合成氨催化剂前驱体(主要成分为Fe3O4)使用前经H2还原,生成α- Fe包裹的Fe3O4。
已知α- Fe属于立方晶系,晶胞参数a=287 pm,密度为7.8 gꞏcm-3,则α- Fe晶胞中含有Fe的原子数为 (列出计算式,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4)在不同压强下,以两种不同组成进料,反应达平衡时氨的摩尔分数与温度的计算结果如下图所示。
其中一种进料组成为x H2=0.75、x N2=0.25,另一种为x H2=0.675、x N2=0.225、x Ar=0.10。
(物质i的摩尔分数:x i=n in总)①图中压强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判断的依据是 。
②进料组成中含有惰性气体Ar 的图是 。
③图3中,当p 2=20MPa 、x NH 3=0.20时,氮气的转化率α= 。
该温度时,反应12 N 2(g )+32 H 2(g )⇌NH 3(g )的平衡常数K p = (MPa )-1(化为最简式)。
2.[2023ꞏ全国乙卷]硫酸亚铁在工农业生产中有许多用途,如可用作农药防治小麦黑穗病,制造磁性氧化铁、铁催化剂等。
回答下列问题:(1)在N 2气氛中,FeSO 4ꞏ7H 2O 的脱水热分解过程如图所示: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知x = ,y = 。
(2)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FeSO 4ꞏ7H 2O (s )===FeSO 4(s )+7H 2O (g ) ΔH 1=a kJꞏmol -1 FeSO 4ꞏx H 2O (s )===FeSO 4(s )+x H 2O (g ) ΔH 2=b kJꞏmol -1 FeSO 4ꞏy H 2O (s )===FeSO 4(s )+y H 2O (g ) ΔH 3=c kJꞏmol -1 则FeSO 4ꞏ7H 2O (s )+FeSO 4ꞏy H 2O (s )=2(FeSO 4ꞏx H 2O )(s )的ΔH = kJꞏmol -1。
备战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备战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综合练习题含答案一、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1.(15分)甲烷水蒸气催化重整(SMR)是传统制取富氢混合气的重要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等优点。
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1000 K时,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和反应热:①CH 4(g)C(s)+2H2(g) K1=10.2 ΔH1②2CO(g)C(s)+CO 2(g) K2=0.6 ΔH2③CO(g)+H 2O(g)CO2(g)+H2(g) K3=1.4 ΔH3④CH 4(g)+2H2O(g)CO2(g)+4H2(g) K4 ΔH4(SMR)则1000 K时,K4=____________;ΔH4=_________(用ΔH1、ΔH2、ΔH3来表示)。
(2)在进入催化重整装置前,先要对原料气进行脱硫操作,使其浓度为0.5 ppm以下。
脱硫的目的为______________。
(3)下图为不同温度条件下电流强度对CH4转化率的影响。
由图可知,电流对不同催化剂、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甲烷水蒸气催化重整反应均有着促进作用,则可推知ΔH4____0(填“>”或“<”)。
(4)下图为不同温度条件下6小时稳定测试电流强度对H2产率的影响。
由图可知,随着温度的降低,电流对H2产率的影响作用逐渐_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小”或“不变”),600 ℃时,电流对三种催化剂中的____________(用图中的催化剂表示式回答)影响效果最为显著,当温度高于750 ℃时,无论电流强度大小,有无催化剂,H2产率趋于相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我国科学家对甲烷和水蒸气催化重整反应机理也进行了广泛研究,通常认为该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CH 4催化裂解生成H 2和碳(或碳氢物种),其中碳(或碳氢物种)吸附在催化剂上,如CH 4→C ads /[C(H)n ]ads +(2–2n )H 2;第二步:碳(或碳氢物种)和H 2O 反应生成CO 2和H 2,如C ads /[C(H)n ]ads +2H 2O→CO 2 +(2+2n )H 2。
化学反应原理练习题

化学反应原理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Na + Cl2 → 2NaClB. 2Fe + 3Cl2 → 2FeCl3C. 2H2 + O2 → 2H2OD. Mg + CuSO4 → MgSO4 + Cu2. 以下哪个化学反应属于双替换反应?A. 2Na + Cl2 → 2NaClB. CaCO3 → CaO + CO2C. 2H2 + O2 → 2H2OD. AgNO3 + NaCl → AgCl + NaNO33. 化学反应中,不改变物质的化学组成和化学性质的反应称为:A. 氧化反应B. 还原反应C. 酸碱反应D. 物理反应4. 以下哪个化学反应属于燃烧反应?A. 2Na + Cl2 → 2NaClB. NH3 + HCl → NH4ClC. C6H12O6 + 6O2 → 6CO2 + 6H2OD. NaOH + HCl → NaCl + H2O5. 下列化学反应中,氧化态发生变化的有:A. 2Na + Cl2 → 2NaClB. 2H2 + O2 → 2H2OC. Fe + CuSO4 → FeSO4 + CuD. 2CaO + 2H2O → 2Ca(OH)2二、计算题1. 燃烧25克的甲醇(CH3OH)需要多少氧气(O2)?(已知甲醇的摩尔质量为32 g/mol)2. 铅(Pb)和硫(S)反应生成硫化铅(PbS),如果反应中使用了5 g的铅,反应完全时需要多少克的硫?(已知硫的摩尔质量为32 g/mol)3. 拿取10 mL的氯化氢气体(HCl),通入过量的氢气(H2)溶液中,生成了氯化铁(FeCl2)和氯化铵(NH4Cl)。
如果生成的氯化铁质量为5 g,氯化铵质量为8 g,氯化氢的浓度是多少?(已知氯化氢的摩尔质量为36.5 g/mol)三、简答题1. 解释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概念,并用化学方程式举例说明。
2. 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作用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热是指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B.1molH2SO4和1molBa(OH)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C.相同条件下将两份碳燃烧,生成CO2的反应比生成CO的反应放出的热量多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2、用铂电极电解下列溶液时,阴极和阳极上的主要产物分别是H2和O2的是()A、稀NaOH溶液B、HCl溶液C、NaCl溶液D、酸性AgNO33、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量的某中纯净物(括号内物质),可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的是()A、AgNO3 (AgNO3)B、NaOH (NaOH)C、KCl (HCl)D、CuSO4 (Cu(OH)2)4.已知31g红磷(P,固体)在氧气中燃烧生成P4O10固体放出738.5kJ热量,31g白磷(P4,固体)在氧气中燃烧生成P4O10固体放出745.8kJ热量。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白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P4(s)+5O2(g)=P4O10(s)△H=-745.8kJ·mol-1 B.红磷转化成白磷时放出热量C.红磷比白磷稳定D.31g红磷中蕴含的能量为738.5kJ5.增大压强,对已达到平衡的下列反应产生的影响是()3X(g)+Y(g) 2Z(g)+2Q(s)A.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没有变化,平衡不发生移动6.在稀氨水中存在平衡:NH3·H2O NH4++OH-,要使用NH3·H2O和NH4+的浓度都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NaOH溶液B.加NH4Cl固体C.加盐酸D.加NaCl溶液7.在密闭容器中,反应SO2+NO2NO+SO3(气),达到平衡后,若往容器中通入少量O2,此时将将会发生的变化是()A.容器内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容器内压强增大,但平衡不移动C.容器内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容器内压强不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8.将等质量的锌粒(wg)分别投入VL pH=2的盐酸和醋酸(含醋酸n mol),结果发现一种溶液中Zn有剩余,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0.325V<W<32.5n B.产生H2的平均反应速率盐酸大于醋酸C.产生H2的量盐酸多于醋酸D.与醋酸反应时锌有剩余9.恒温下,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HI进行反应:2HI(g)H2(g)+I2(g) ,达到平衡时I2(g)的体积分数为x。
若再向该容器中充入1mol HI并再次达到平衡I2(g)的体积分数为y,则x与y的大小关系为()A.x>y B.x<y C.x =y D.无法判断10.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g)+N(g) R(g)+2L此反应符合下列图象(R%为R在平衡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则该反应是A.正反应是吸热反应,L是气体B.正反应是放热反应,L是气体C.正反应是吸热反应,L是固体D.正反应是放热反应,L是固体或液体11.将氨水缓缓地滴入盐酸中至中性,下列有关的说法:①盐酸过量②氨水过量③恰好完全反应④c (NH4+) = c(Cl-) ⑤c (NH4+) <c(Cl-) 正确的是()A.①⑤B.③④C.②⑤D.②④12.将80mL NaOH溶液加入到120mL的盐酸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的pH=2,如果反应前NaOH和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则它们的浓度为 A.0.5mol/L B.0.1mol/L C.0.05mol/L D.1mol/L13.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X(g)+bY(g) cZ(g)+dW(g),反应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压缩到原来的一半体积,当再次达到平衡时,W 的浓度为平衡的1.5倍。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a+b > c+dC.Z的体积分数减少D.X的转化率减小14、用两支惰性电极插入500mLAgNO3溶液中,通电电解。
当电解液的pH从6.0变为3.0时(设电解时阴极没有氢气析出,且电解液在电解前后体积变化可以忽略),电极上析出银的质量大约是()A.27mg B.54mg C.108mg D.216mg15、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A.纯银器表面在空气中因化学腐蚀渐渐变暗B.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镶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C.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16、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Cd + 2NiOOH +Cd(OH)2 + 2Ni(OH)2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2H2O放电充电A.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e—+ OH- == NiOOH + H2OB.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C.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17、右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4水溶液的装置,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和b附近分别滴加石蕊溶液,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A.逸出气体的体积:a电极的小于b电极的B.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C.a电极附近呈红色,b电极附近呈蓝色D.a电极附近呈蓝色,b电极附近呈红色18、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中,NH4+浓度最大的是( B )A.NH4Cl B.NH4HSO4C.CH3COONH4D.氨水19、已知0.1 mol·L-1的二元酸H2A溶液的pH= 4.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 在Na2A.NaHA两溶液中,离子种类不相同B. 在溶质物质的量相等的Na2A.NaHA两溶液中,阴离子总数相等C. 在NaHA溶液中一定有:c(Na+) + c(H+) = c(HA-) + c(OH-) + 2c(A2-)D. 在Na2A溶液中一定有:c(Na+)> c(A2-)> c(H+)> c(OH-)20、将20mL 0.4mol/L硝酸铵溶液跟50mL 0.1mol/L氢氧化钡溶液混合,则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 B )A.c(NO3-)>c(OH-)>c(NH4+)>c(Ba2+)B.c(NO3-)>c(Ba2+)>c(OH-)>c(NH4+)C.c(Ba2+)>c(NO3-)>c(OH-)>c(NH4+)D.c(NO3-)>c(Ba2+)>c(NH4+)>c(OH-)21、欲使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c(H+)、c(CO32-)、c(HCO3¯)都减少,其方法是(D )A.通入二氧化碳气体B.加入氢氧化钠固体C.通入氯化氢气体D.加入饱和石灰水溶液22、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B )A.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Cl-、SCN-B.在强碱溶液中:Na+、K+、AlO2-、CO32-C.在c(H+) =10-13mol•L-1的溶液中:NH4+、Al3+、SO42-、NO3-D.在pH =1的溶液中:K+、Fe2+、Cl-、NO3-23、在常温下10mL pH=10的KOH溶液中,加人pH=4的一元酸HA溶液至pH刚好等于7(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则对反应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B )①c(A-)=c(K+) ②c(H+)=c(OH-)<c(K+)<c(A-) ③V总≥20mL ④V总≤20mL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4.对于难溶化合物AgCl来说,一定温度下,当其在水中达到溶解平衡时,银离子浓度与氯离子浓度之积是一个常数,叫做溶度积常数,用K sp表示,即K sp=c (Ag+)·c(Cl-)。
则,一定温度下,分别把 1 g AgCl 固体放于下列各不同溶液里,充分搅拌使其达到溶解平衡后,剩余固体质量最大的是( D )A.20 mL 0.1 mol·L-1 KCl溶液B.20 mL 0.1 mol·L-1 MgCl2溶液C.20 mL 0.2 mol·L-1 CaCl2溶液D.20 mL 0.15 mol·L-1 AlCl3溶液25、已知Ag2SO4的K sp =[c(Ag+)]2·c(SO42-)=2.0×10-5,将适量Ag2SO4固体溶于100 mL水中至刚好饱和,该过程中Ag+和SO42-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右图[饱和Ag2SO4溶液中c(Ag+)=0.034mol·L-1]。
若t1时刻在上述体系中加入100mL 0.020mol·L-1 Na2SO4溶液,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t1时刻后Ag+和SO42-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B )A.B.C.D.二、填空题26.(1)实事证明,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下列化学反应在理论上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A.C(s)+H2O(g)=CO(g)+H2(g) △H>0B.NaOH(aq)+HC1(aq)=NaC1(aq)+H2O(1) △H<0C.2H2(g)+O2(g)=2H2O(1) △H<0(2)以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依据所选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其负极反应为。
(3)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现将你设计的原电池通过导线与右图中电解池相连,其中,a为电解液,X和Y是两块电极板,则:①若X和Y均为惰性电极,a为CuSO4溶液,则电解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通过一段时间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0.2molCuO粉末,恰好恢复电解前的浓度和pH,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②若X、Y分别为铁和铜,a仍为CuSO4溶液,则Y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7.如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不同条件下可逆反应:A(g)+B(g) xC(g)的生成物C在反应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C%)和反应时间(t)的关系。
(1)若甲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的情况,则曲线表示无催化剂时的情况。
(2)若乙图表示反应达到平衡后分别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和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平衡混合气体中充入苛惰性气体后的情况,则 曲线表示恒温恒容的情况。
(3)根据丙图可以判断该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 热反应(填“吸”或“放”),计量数x 的值 (填取值范围);判断的依据分别是 。
28、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 2)是工业制取硫酸的重要原料,其燃烧产物为SO 2和Fe 2O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