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类与环境的关系概述(共 47张PPT)
合集下载
藻类PPT
![藻类PPT](https://img.taocdn.com/s3/m/6e221baaf46527d3250ce0a8.png)
藻类是光能自养型生物,少数藻类营腐生 生活,极少数与其他生物共生。
02. 藻类的繁殖方式
产孢繁殖 分裂繁殖
细胞分裂、藻体断离、 繁殖小枝
形成合子:同型和异 型配子结合
卵配生殖:雄配子与 雌配子形成卵孢子
接合生殖:两个成熟 细胞的接合管形成结 合子
03. 藻类的分类及代表类群
藻类种类繁多,根据藻类光合色素的种类、个体的形态、细胞结构、生殖方式和 生活史等将藻类分为若干个独立的门。
藻类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重 要角色,据估计,全球有超过 80%生物光合作用是依靠藻类 来完成的。
常见的藻类
水绵
团藻
海带
01. 藻类的形态结构
原核藻类
蓝藻(蓝球藻,念珠藻,颤藻,发菜 等)除了核糖体外没有其余细胞器,光 合作用的场所为光合片层。单细胞个体 或群体,或为细胞成串排列组成藻丝 (细胞列)的丝状体,不分枝、假分枝 或真分枝。具核质,无核膜;色质区主 要由类囊体及其有关结构,藻胆体和糖 原颗粒等所组成,具叶绿素a、藻胆素、 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等光合色素,但 无叶绿体膜,不形成叶绿体。
水绵属(绿藻门) 形态:不分枝的丝状体 叶绿体:带状 无性繁殖:靠藻丝段繁殖 有性繁殖:靠+/-菌丝接合生殖
02. 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分布及应用
藻类分布广,江、 河、湖、海、温泉、土 壤、岩石、树干等都有 可生长的藻类,有的藻 类还生长在常年不化的 冰上。
食用:海带、紫菜 医药:石莼、羊栖菜
提取工业原料: 小球藻培养基、琼脂
藻类的特点
藻类大多数是真核微生物,具有真核细胞 的一般特点:
能进行产氧的光合作用,含有叶绿素a、 b、c、d、e,藻胆素、藻黄素、藻红素等;
生殖器官为单细胞构造,没有真正的根 茎叶分化;
02. 藻类的繁殖方式
产孢繁殖 分裂繁殖
细胞分裂、藻体断离、 繁殖小枝
形成合子:同型和异 型配子结合
卵配生殖:雄配子与 雌配子形成卵孢子
接合生殖:两个成熟 细胞的接合管形成结 合子
03. 藻类的分类及代表类群
藻类种类繁多,根据藻类光合色素的种类、个体的形态、细胞结构、生殖方式和 生活史等将藻类分为若干个独立的门。
藻类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重 要角色,据估计,全球有超过 80%生物光合作用是依靠藻类 来完成的。
常见的藻类
水绵
团藻
海带
01. 藻类的形态结构
原核藻类
蓝藻(蓝球藻,念珠藻,颤藻,发菜 等)除了核糖体外没有其余细胞器,光 合作用的场所为光合片层。单细胞个体 或群体,或为细胞成串排列组成藻丝 (细胞列)的丝状体,不分枝、假分枝 或真分枝。具核质,无核膜;色质区主 要由类囊体及其有关结构,藻胆体和糖 原颗粒等所组成,具叶绿素a、藻胆素、 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等光合色素,但 无叶绿体膜,不形成叶绿体。
水绵属(绿藻门) 形态:不分枝的丝状体 叶绿体:带状 无性繁殖:靠藻丝段繁殖 有性繁殖:靠+/-菌丝接合生殖
02. 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分布及应用
藻类分布广,江、 河、湖、海、温泉、土 壤、岩石、树干等都有 可生长的藻类,有的藻 类还生长在常年不化的 冰上。
食用:海带、紫菜 医药:石莼、羊栖菜
提取工业原料: 小球藻培养基、琼脂
藻类的特点
藻类大多数是真核微生物,具有真核细胞 的一般特点:
能进行产氧的光合作用,含有叶绿素a、 b、c、d、e,藻胆素、藻黄素、藻红素等;
生殖器官为单细胞构造,没有真正的根 茎叶分化;
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ppt课件
![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cafdd4e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ac.png)
④观赏
⑤形成煤,提供燃料
蕨类植物的遗体层层堆积,经过漫长的 年代,复杂的变化,逐渐形成煤。
藻类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生活环境 多数在水中从水生多数潮湿的陆地陆生阴湿的陆地
形 有无根茎 态 叶的分化 结 根茎叶内 构 有无导管
无 无导管
有茎和叶的分化 有根、茎、叶的分化
从简单
复杂
无导管
有导管
与人类的关系
食用、药用、从饲低等监测空气污染
“苔花”是指什么结构? “苔花”不是花,而是孢蒴。 “苔花开”是指孢蒴打开释放孢子的 生长繁殖过程。
孢蒴 (内含孢子)
如果你生活的地方污染比较严重,恐怕就很难见到苔藓植物 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因为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 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从而威胁它们的生存。
苔藓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结构特点
结构比较简单,没有根、茎 和叶的分化。
叶状体
柄 固着器
藻类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简单的生物。
藻类是怎样获取营养的呢?
几乎全身都可以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 无机盐,也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没有 专门的吸收和运输养料以及进行光合 作用的器官。
藻类植物
生殖方式
孢子生殖
海带的孢子生殖
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十分 微小,可以通过空气、水等 传播,在适宜的环境中可形 成新个体。
多细胞淡水藻类:水绵
为什么阳光充足的时候,水绵 会浮在水面上?
叶绿体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膜 细胞壁
海洋藻类:海带
海带,大型褐藻,由于形状像带子,所以叫做海带。海带含碘量很高, 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海藻。除了食用外,还可以从海带中提取褐藻胶,广 泛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工行业。
藻类与环境的关系
![藻类与环境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3d4d8a33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01.png)
淡水藻类具有多种生态功能,如提供氧气、净化水质、为水 生动物提供食物等。同时,它们也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之 一,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为其他生物提供 能量来源。
海水藻类
海水藻类是指生长在海洋环境中的藻类,包括红藻、褐藻 、绿藻等。它们在海洋中占据了重要的生态位,是海洋生 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某些藻类能够分泌生物活性物 质,具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有助于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富营养化
藻类过度繁殖会导致水体中营养物质 增加,引发水体富营养化。
富营养化还会影响水体的透明度、溶 解氧含量等水质指标,对人类和生态 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富营养化会导致藻类大量死亡,释放 出有毒物质,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氧气对于维持地球上的生命至关重要 ,尤其对于人类和其他需氧生物而言 ,藻类的产氧作用对生存至关重要。
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藻类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如水体污染、 温度变化、光照强度等。
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藻类的种类和数量 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影响整个生
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藻类的生长和繁殖也会受到环境因素的 影响,如营养盐的浓度、水体的酸碱度 等。这些因素的变化会影响藻类的种群 数量和分布,进一步影响生态系统的平
衡。
PART 03
藻类与人类活动的互动
REPORTING
WENKU DESIGN
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业利用藻类作为饲料,为鱼类、贝类等水生动物提供营养。 藻类作为天然的饲料来源,能够降低养殖成本,同时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残饵和排泄物可能对水质造成污染,影响藻类的生长和生态平衡。
水质监测
全球变化对藻类的影响
研究全球变化对藻类生长、繁殖和分 布的影响,以及藻类的适应策略。
海水藻类
海水藻类是指生长在海洋环境中的藻类,包括红藻、褐藻 、绿藻等。它们在海洋中占据了重要的生态位,是海洋生 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某些藻类能够分泌生物活性物 质,具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有助于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富营养化
藻类过度繁殖会导致水体中营养物质 增加,引发水体富营养化。
富营养化还会影响水体的透明度、溶 解氧含量等水质指标,对人类和生态 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富营养化会导致藻类大量死亡,释放 出有毒物质,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氧气对于维持地球上的生命至关重要 ,尤其对于人类和其他需氧生物而言 ,藻类的产氧作用对生存至关重要。
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藻类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如水体污染、 温度变化、光照强度等。
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藻类的种类和数量 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影响整个生
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藻类的生长和繁殖也会受到环境因素的 影响,如营养盐的浓度、水体的酸碱度 等。这些因素的变化会影响藻类的种群 数量和分布,进一步影响生态系统的平
衡。
PART 03
藻类与人类活动的互动
REPORTING
WENKU DESIGN
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业利用藻类作为饲料,为鱼类、贝类等水生动物提供营养。 藻类作为天然的饲料来源,能够降低养殖成本,同时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残饵和排泄物可能对水质造成污染,影响藻类的生长和生态平衡。
水质监测
全球变化对藻类的影响
研究全球变化对藻类生长、繁殖和分 布的影响,以及藻类的适应策略。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ppt课件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b435899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b2.png)
藻类植物
鞭毛
眼点
细胞核
叶绿体 衣藻(单细胞)
叶绿体 水绵(多细胞)
大多数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潮湿的地表
藻类植物
藻类植物是怎么吸收营养的?
叶状体
柄 固着器
几乎全身都可以从环境中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也能进行 光合作用,但没有专门的吸收 和运输养料以及进行光合作用 的器官。
结构特点---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蕨类 植物
生活在 潮湿的陆地
植株较高大 有根、茎、叶
有输导组织
释放氧气 用作绿肥和饲料 供人类食用、药用、观赏
C 5、肾蕨的地上部分是( )
A.整个植物体 B.根、茎、叶
C.茎和叶
D.叶片和叶柄
D 7、地球上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是( )
A.种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藻类植物
D 7、下列植物中有根、茎、叶分化的是( )
A.海带 B.葫芦藓 C.水绵 D.铁线蕨
B 8、形成地层中的煤的植物是( )
A.远古时期的苔藓
植株一般都很矮小 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
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 有叶脉 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苔藓植积水分、保持水土。
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许多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
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威胁它的生存。利用苔藓植物的这个特 点,把它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它们形态各异,生 活环境也有差别,可以分为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 子植物。
藻类植物ppt课件
![藻类植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8349da0029bd64783e2ccc.png)
(三) 硅藻门
⑴ 硅藻门的基本特征:
多数为单细胞,形状多 样。
细胞壁由两个套合的半 片组成,成分为果胶质 和硅质;壁上各种花纹。
光合色素:叶绿素a、c,类胡萝卜素和 叶黄素;
光合产物:金藻昆布糖和油 分裂繁殖或有性生殖
⑵ 种类
有16000多种, 分为2纲: 中心硅藻纲(Centricae) 圆形,辐射对称,壳面上的花纹呈辐射状 排列,海产多。 羽纹硅藻纲(Pennatae) 长形或舟形,花纹排列成两侧对称,淡水 产多。
多甲藻属(Peridinium)
藻体单细胞。细胞壁厚,由多块板片组成。
Peridi nium (多rorocentrum micans
海洋原甲藻
⑶ 甲藻与人类的关系。
赤潮的形成 至鱼类大量 死亡。
赤潮生物
目前世界各地已发现370种赤潮生物,分布于我国的赤潮 生物有148种 (邹景忠等,1995,2003)
黄藻门仅1纲,黄藻纲(Xanthophyceae)6目。黄藻门的植 物多生于淡水中,常在纯净、贫营养、温度比较低的水中生长 旺盛。
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生物
⑵ 分类与分布 约有 40 属 800 余种。 常生长在有机质丰富的淡水中。
裸藻属(眼虫属)
(Euglena)
棱形,前端为胞 口,有一条鞭毛从 胞口伸出, 胞口下为胞咽,胞咽下部的膨大部分叫贮蓄泡。 贮蓄泡周围有一至数个伸缩泡,贮蓄泡旁有趋 光性的红色眼点。细胞内有许多叶绿体。
地球上有70%的氧气是浮游植 物释放出来的。
蓝藻门 Cyanophyta (原核生物)
裸藻门 phaeophyta
甲藻门 Pyrrophuta
金藻门 Chrysophyta
【初中生物】水中的藻类植物PPT课件
![【初中生物】水中的藻类植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aeacb1db90d6c85ed3ac62d.png)
藻类植物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大多生活在水中 海水藻类: 海洋 淡水藻类: 水沟、池塘
鹿角菜
马尾藻
石莼
紫菜 海带 裙带菜 石行光合作用?
褐色,含叶绿素和其他辅助色素,能进行光合 作用。 2、海带可以分几部分?分别是什么? 叶状体、柄、固着器三部分。 3、海带是否有真正的根、茎、叶?为什么? 无根、茎、叶的分化。
藻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海藻可供食用,可食用的海藻约有70种。
科学家还发现海藻中含有一些抗癌、抗菌和 抗病毒的物质。在临床上,它们有消肿解痛、 降血压、减肥、补血等作用。 许多海藻是很好的氮肥和钾肥。我国沿海农 民常去海里捞取海藻作为肥料。 号称“海上草原”的海藻,用途虽然很大, 但到目前为止,在总共约5000种海藻中,被广 泛利用的只有60种左右。如果能进一步加以利 用,人类将从海洋得到更多的财富。
春来江水绿如蓝
大胆猜测:
A.春天气温升高,岸边苔藓植物生长旺 盛,有些苔藓植物流到湖水、江水中。 B.春天气温升高, 藻类植物大量繁殖, 这些绿色小生命漂浮在湖水、江水中。
C.春天的天空格外明媚,岸边的树木花 草长出了绿叶,使湖水、江水格外绿。
第2节 水中的藻类植物
学习目标: 1、常见的藻类植物有哪些? 2、观察水绵的形态结构以及叶绿 体有什么特点? 3、了解藻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在地球上出现生物的38亿年以来,现存 的每一种生物都浓缩了这38亿年的历史,其 中藻类植物是地球生物中的“开国元勋”。 是什么原因使藻类适应环境,始终没被 淘汰?“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日出 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又是自由漂 浮的淡水藻们制造出的怎样的奇观?各种各 样多姿多彩的海洋藻类在它们的生活环境里 是怎样的婀娜多姿?它们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它们和人类有着什么关系。这是我们这一堂 课共同关注的话题。
藻类植物课件(冀教版)
![藻类植物课件(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a346e47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88.png)
三、藻类植物的分类
1.按所含色素分类:绿藻、蓝藻、褐藻(海带)、红 藻(紫菜)
2.按生活环境分为两类:
水生藻类 淡水藻类----水绵、小球藻等
海洋藻类----海带、裙带菜等 陆生藻类 发菜等 3.按结构可以分为:单细胞藻类
多细胞藻类
四、藻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是大气中氧气 的重要来源 (占95%)。
小试牛刀
1、如果养鱼缸长时间不换水,缸的内壁上就会长 出绿膜,水会变成绿色,这是什么原因?
养鱼缸长期不换水, 鱼的排泄物和粪便使得鱼 缸中养料增加,藻类植物 得以大量繁育。
当堂检测
1、细胞中具有带状叶绿体的藻类植物是 (B)
A、衣藻 B、水绵 C、海带 D、石花菜
2、海带、紫菜、石花菜等很多大型藻类植 物是固着在海底岩石上生活,起固着作用 的结构在生物学上称之为( )
叶状体—含叶绿体,可进行光合 作用
所以,海带没有根、茎、 叶的分化。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1、生活环境: 多数生活在水中。
2、形态结构:
结构简单,没有根、茎、 叶的分化。
3、营养方式:
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 作用
藻类植物是地球上出现最早的绿色植物。
石莼
马尾藻
裙带菜
海洋藻类
紫 菜
石 莼
鹿
裙
角
带
菜
菜
A、根 B、不定根 C、须根 D、根状物
3.下列藻类植物中,含碘较多的是( C ) A.水绵 B.蓝藻 C.海带 D.衣藻
4、海带的营养方式是( A ) A、通过光合作用生活 B、直接吸取有机养料 C、生活在腐殖质较多的海底区域吸取养 分
藻类植物的整个身体都浸没 在水中,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取 水分和无机盐,都能进行光合作 用,所以不需要有专门的吸取水 分和无机盐的根、起运输作用的 茎以及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的分化。
《藻类、真菌》课件
![《藻类、真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db1fb65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09.png)
藻是一类富含硅质细胞壁 的藻类,常见于水域中,并 对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重要 作用。
藻类的生物学功能和生态地位
1
氧气产生
藻类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为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必需的氧气。
2
食物链
藻类是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作为初级生产者为其他生物供应能量。
3
生态平衡
藻类在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维持着生态平衡。
共生关系
真菌与其他生物形成共生关系,如与植物根系形成菌根,相互受益。
药用价值
一些真菌具有药用价值,被用于制作抗生素和其他药品。
藻类和真菌的共同点和区别
共同点 区别
藻类和真菌都是无多细胞生物,对生态系统具 有重要影响。
藻类进行光合作用,而真菌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藻类和真菌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食物
2 光合作用
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是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中重要的能量来源。
3 生态适应性
藻类能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生存和繁殖,包括水域、陆地和极端环境。
藻类的分类及常见种类
红藻
红藻是一类具有红色大部分 物种的藻类,常见于海洋生 态系统中,对珊瑚礁的形成 有重要影响。
绿藻
绿藻是一类含有叶绿素的藻 类,包括一些微型细胞和一 些海洋和淡水物种。
藻类作为食物被广泛使用,如 海带、紫菜等,具有高营养价 值。
药物
环境修复
真菌中的一些物种被用于制作 药物,如青霉素和抗癌药物等。
藻类和真菌被用于环境修复, 如水质净化和土地修复等。
真菌的定义和特点
1 菌丝体
真菌是由细长的菌丝组成的,它们在分解有机物、吸收营养和繁殖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特 点。
2 非光合作用
藻类的生物学功能和生态地位
1
氧气产生
藻类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为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必需的氧气。
2
食物链
藻类是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作为初级生产者为其他生物供应能量。
3
生态平衡
藻类在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维持着生态平衡。
共生关系
真菌与其他生物形成共生关系,如与植物根系形成菌根,相互受益。
药用价值
一些真菌具有药用价值,被用于制作抗生素和其他药品。
藻类和真菌的共同点和区别
共同点 区别
藻类和真菌都是无多细胞生物,对生态系统具 有重要影响。
藻类进行光合作用,而真菌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藻类和真菌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食物
2 光合作用
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是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中重要的能量来源。
3 生态适应性
藻类能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生存和繁殖,包括水域、陆地和极端环境。
藻类的分类及常见种类
红藻
红藻是一类具有红色大部分 物种的藻类,常见于海洋生 态系统中,对珊瑚礁的形成 有重要影响。
绿藻
绿藻是一类含有叶绿素的藻 类,包括一些微型细胞和一 些海洋和淡水物种。
藻类作为食物被广泛使用,如 海带、紫菜等,具有高营养价 值。
药物
环境修复
真菌中的一些物种被用于制作 药物,如青霉素和抗癌药物等。
藻类和真菌被用于环境修复, 如水质净化和土地修复等。
真菌的定义和特点
1 菌丝体
真菌是由细长的菌丝组成的,它们在分解有机物、吸收营养和繁殖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特 点。
2 非光合作用
环境毒理学藻毒素PPT
![环境毒理学藻毒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7d3b92a58fb770bf78a55ae.png)
的成本将非常高,
化学法
氯化:一般认为属于传统水处理工艺的氯化对藻毒素的去除基本没有作用,加拿大某水处 理厂实验也表明对微囊藻毒素-LR进行氯化作用,能达到82%的处理效果。 臭氧消化:由于臭氧具有强氧化性,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在氧化助凝、除嗅、去除微量有机污 染物、藻毒素等方面,臭氧氧化过程的缺陷主要表现在有机物矿化度较低、生成的小分子有 机物可同化有机碳类成为醛类物质;在溴离子存在时,臭氧可氧化Br-为溴化有机副产物,
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和传统水处理工艺结合使用对藻毒素的去除率超过80%,但
藻毒素含量到0.1~0.5μ g/L时,活性炭很难继续去除,而且大量活性炭的使用会造 成水处理成本的提高。
膜滤:对藻毒素处理有良好效果的是超滤、反渗透和钠滤。超滤对藻毒素的去
除效果可达98% ,反渗透能达到99.6% ,钠滤膜可完全截留水中的藻毒素。但技术
三、藻毒素的去除
(一)物理法: ① 过滤和沉淀 ② 活性炭吸附 ③ 膜滤 (二)化学法: ① 氯化 ② 臭氧消化 ③ 光催化 ④ 化学试剂氧化 (三)生物法: ①生物降解 ②人工湿地
物理法
过滤和沉淀:常规水处理工艺中的滤料对溶解的藻毒素去除效果不佳,但对
包容于藻细胞中还未释放的毒素则有一定去除效果。使用表面较为粗糙的粉末状物 质做滤料对藻毒素的去除都有一定的效果,去除率与滤料的粒径大小有关。
水华(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
因占优势的浮游藻类的颜色不同,水面往往呈现蓝色、红 色、棕色、乳白色等。这种现象在海洋中则叫做赤潮或
红潮。
武汉中山公园
水体富营养化化使得藻 长江武汉段 苏州环城河 类疯长,其中有毒藻类产生大
量、种类繁多的藻毒素。Fra bibliotek一、藻毒素来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藻类对环境的响应- 盐度
• 藻类可分布于海水、淡水和内陆盐水中。由于单细胞藻类 对环境的改变有很强的适应能力,由于世代时间极短,通 过较小的遗传变异,在一定时间内即可适应于盐度的颇大 变化; • 藻类细胞还能较迅速地合成多元醇或其衍生物、糖或多糖 和某种氨基酸等渗透调节物,用以迅速调节细胞的渗透压, 适应环境盐度的变化; • 很多淡水藻类耐盐上限达到 15-20S ( Beadle , 1981 ), 有些淡水习见浮游植物如小颤藻、颗粒直链藻、飞燕角甲 藻、铜绿微囊藻等甚至在 150-180S 之间出现( Hammer, 1981;何志辉等,1990;赵文,1992)。盐藻Dunaliella salina Teod.是典型的盐水藻类,能耐受320S的盐度。
• 微型藻类最低生产力出现在深海海底沉积物中,最高生产力出
现于河口区屏蔽的潮间带和潮下带上部沉积物中。
藻类生产力的空间分布
LB-IB=净初级生产量 IB-DB=呼吸量 LB-DB=总初级生产量
藻类对环境的响应 – 温度
• 温度对藻类的分布具有重要影响。海藻的分布主要是以对温 度的要求来决定的。如40 N°以北的海区是以海带属 Laminaria的存在为特征的,在北半球40 N°以南是以马尾藻 Sargassum为特征的。 • 淡水藻类对水温的适应性也各异,一些有鞭毛能运动的鞭毛 藻类和小型藻类在冬天冰下水体中出现,许多硅藻和金藻在 春秋季节出现,而有些蓝藻和绿藻仅在夏天水温较高时才出 现。一些蓝藻如两栖颤藻Oscillatoria amphibia、O. carboniciphila、尖头颤藻O. acuminata 和温泉大颤藻O. principis thermalis(30~48℃)。
制因子之一。静水湖泊中氧易被好氧微生物耗尽,江河流
域可由于水的流动不断补充氧。溶解氧在一定范围内随温 度的降低而增加。
影响初级生产力的环境因素
pH:淡水pH在3.7-10.5之间,大多数湖水平均 pH7左右,
海水pH一般维持在8.0-8.3之间。适合微生物生长。
光:水体中光合带的范围 10-100m ,清澈水体中可达 200m,水体表面微生物数量较下层少。
藻类的分布特点
• 藻类在长期演化过程中,以自身的形态构造、生 理和生态特点适应着生活的环境,从而形成了各 种生态类群(型)。就藻类生活环境的特点及其与 环境的相互关系,主要可分为浮游藻类、底栖藻 类和附着藻类等生态类群。
浮游藻类
• 浮游藻类个体非常微小,通常用肉眼看不清形态结构。浮 游藻类个体虽小,但种类多,数量也多,它包括了藻类的 绝大部分; • 生活在海洋中的硅藻、甲藻及蓝藻(超微藻类)的浮游种 类,是海洋初级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海洋牧草; • 淡水浮游藻类中种类最多的是蓝藻门、硅藻门和绿藻门。 裸藻门、隐藻门和甲藻门种类虽不多,但在淡水浮游生物 中也极为常见,有时数量也很多,可形成优势种群; • 不论海洋或是内陆水体,不论是自然水体或是人工养殖水 体,可受人类干扰而变化。
藻类生产力的时、空特点
• 温带水域浮游植物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具有界限分明的季节周 期,最大值通常出现在春季,夏季下降,秋季出现第二个高峰, 但峰值较小;
• 在两极水域,浮游植物生物量和生产力呈单峰分布,夏季为高
峰期; • 热带水域浮游植物生物量和生产力也呈单峰分布,但其高峰出
现在冬季。
• 微型藻类也出现于透光层海底沉积物中,其生产力是浅海水域 固定碳收支的组成部分;
土壤藻类
• 土壤藻类生活在土壤颗粒上薄的水层或颗 粒之间空隙的水中,大多数只能生活在土 壤表层几厘米的深度; • 包括蓝藻,绿藻,硅藻,黄藻等各种藻类。
极端生境中的藻类
• 温泉藻类
耐高温藻类,在超过50℃的温泉里,生活的主要是蓝藻;
• 冰雪藻类
耐低温藻类,生活在高山积雪和两极的冰川上;
• 盐水藻类
流水中的藻类
• 流水藻类由底栖和浮游藻类共同组成,能 在急流中生活繁殖,同细菌型的动物一同 形成粘土层,生理活性表面非常大,具有 强大的吸附力,能吸附污染水体中的有机 物并由生物群使之矿化,对流水的净化起 到很大的作用。
气生藻类
• 气生藻类多是暂时的,能离开水的环境而 在空气中生活,所需的水从水蒸气或降雨 中获得,当水源充足时就过渡到水生的形 式; • 典型的气生藻生活在石块,岩石,人工建 筑物,植物等上面。
影响初级生产力的环境因素
营养:一般江河湖泊和池塘的营养较丰富,湖岸区域比 湖中央含有机物质多。海水和盐湖含有较高盐分,但其他
营养缺乏,雨水基本上是蒸馏水。
温度:淡水变化在 0-36℃。海洋表面水,两极 -1.7℃, 在热带和亚热带25-35℃,深海常常是0℃上少许,90%海 水小于5℃。 溶解氧:氧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是水环境中最重要的限
底栖藻类
• 底栖藻类指营固着或附着生活的藻类。它们以水体中的高 等植物、建筑物或其它物体以及水体底质为基质(matrix), 用附着器(hapteron)、基细胞(basal ce11)或假根 (pseudorhize)等营固着生活; • 红藻、褐藻、轮藻和绿藻门的大型种类是底栖藻类的基本 组分,在水底形成藻被层,其中许多种类是重要的经济海 藻; • 小型底栖藻类是周丛生物的主要成员,对杂食性和刮食性 鱼类具有重要的饵料意义。裸藻、衣藻在阳光充足的温暖 季节,在河湾、湖泊潮湿地表大量繁殖,形成绿色斑块状 藻被层,有的绿藻甚至可在冰封的雪地上形成红色、褐色 或绿色的藻被层。
藻类学专题 3
藻类与环境的关系
主要内容
• • • • • 藻类生存的生态系统 藻类对环境的响应 藻类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共生与竞争 上行-下行理论
藻类的分布
• 淡水生境 • 陆生和亚气生 • 海洋生境(海藻) • 特殊生境
①温泉藻类 ②冰雪藻类 衣藻、硅藻 ③植物体内生 鱼腥藻生于满江红中 ④附于动物体表 绿毛龟 ⑤在动物体内共生 绿草履虫 ⑥共生: 地衣中 ⑦寄生: 山茶上的头孢藻
盐湖中的藻类来源于淡水,适应高盐分,并非海水种类。
藻类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初级生产力 (primary productivity):
指绿色植物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合作 用,把无机碳(CO2)固定、转化 为有机碳(如葡萄糠、淀粉等)这 一过程的能力。一般以每天、每平 方米有机碳的含量(克数)表示; 海洋和湖泊等水域生态系统的初级 生产力主要由藻类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