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商隐的身世和爱情对其《无题》诗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年论文

题目:论李商隐的身世和爱情

对其《无题》诗的影响学院:文史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年级: 2008级

学生姓名:马俊林

学号: 200851010224 指导教师:马世年

论李商隐的身世和爱情对其《无题》诗的影响

学生姓名:马俊林指导教师:马世年

[内容摘要] 政治追求的失意和人生际遇的坎坷,情感长期郁积的伤痕累累和灵魂无以聊赖的感伤情节,形成了李商隐忧郁悲美的创作倾向,他把最真切的人生体验和心灵的感受融入到了他的诗歌之中,从而那凄美而婉丽的《无题》诗便惊采绝艳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关键词] 李商隐;身世;感伤;爱情;《无题》诗

中国古典诗坛上的一位传奇色彩人物——李商隐,是颓败黯淡的晚唐中的一颗有泪之明珠,在晚唐诗潮流中闪耀着迷人的光彩。他以独辟一格的感伤诗风为唐代诗歌百花园里增添了一朵“奇葩”。李商隐的诗处处浸染着无端的悲思慨绪,隐含着一颗寥落、幽怨、缠绵悱恻而又似有某种追求的心理。他的诗是如同是艳丽抹上一层愁绪,于朦胧深处透出一丝光亮,感情的影子徘徊在诗行之中如烟似云,扑朔迷离,显露出他政治和人生追求上的失意和执意的矛盾心理。他只能把身世遭遇的不幸、爱情生活的不幸,乃至对唐朝廷命运的忧思转向对个人心灵的绝望倾诉,哀感凄艳,使他为之执着缠绵、郁结不解。

李商隐家庭的不幸,仕途的坎坷,爱情的悲苦,为《无题》诗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他用精巧的比喻,缠绵的意象,展示了他对人生独特的心灵感受和最真切的人生体验。作品情深而凄艳,内心沉积着对人生、政治、爱情的痛苦郁结,形成了意境朦胧,造诣精丽的诗风,创造性极为显著。在李商隐流传下来的六百多首诗中以“无题”作为诗的题目是李商隐的独创,这类诗并非成于一时一地,大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其中有的可能别有寄寓,有的可能以爱情本身为依托。情思婉转沉郁,辞藻典雅精丽。其内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因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所以命名为“无题”。基本可以确定诗人写作时用《无题》命名的共有15首。另外,还有许多有题的诗也也因归为无题诗,理由是这些诗的题目是从诗的首句中取前几个字为题,如《锦瑟》、《碧城》、《玉山》、《昨日》、《日射》等,也有的诗题与内容毫无关系,如《为有》、《一片》等。如果以这样的标准来看,《李商隐诗集》中可以归入无题诗的就有近百首之多。但不论哪一类,或以爱情为主题,或以人生为主题,或以政治为主题,细细品味都有极高的的美学价值。瑰丽的的语言风格,感伤的精神气质,朦胧的诗歌意境,千百年来有多少读者为之共鸣。

一、沉沦的身世和失意的政治生活孕育了《无题》诗的感伤色彩。

李商隐(约812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生于河南荥阳。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有22首被收录,位列第

4。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都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之诮。

在李商隐10岁前后,他的父亲在浙江幕府去世,他和母亲、弟妹们回到了河南故乡,生活贫困,要靠亲戚接济。在家中李商隐是长子,因此也就同时背负上了撑持门户的责任。孤儿寡母“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虽在故乡,却如同外来的逃荒者。李商隐早年的贫苦生活对他性格和观念的形成影响很大。面对生活的窘迫他想努力承担起家庭乃至整个家族的责任,他渴望早日步入仕途,以光宗耀祖。然而早年的经历使他养成忧郁、敏感、清高的性格,这些特征大量地从他的诗文中流露出来。“紫府仙人号宝灯,云浆未饮结成冰。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①。诗中所言并不仅仅限于爱情的虚幻杳渺,举凡他人生、仕途,种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祈望追求,都近似于诗中缩写情境。

文宗开成二年(837),李商隐考取了进士资格。在此之前,他已经失败过多次。与大多数缺乏权势背景的考生一样,李商隐并不指望一举成功。然而,随着失败次数的增多,他渐渐开始不满。他将没有录取他的考官比喻成阻挠他成功的小人,“鸾皇期一举,燕雀不相饶。”

李商隐考中进士的当年(开成二年,837)年末,令狐楚病逝。在参与料理令狐楚的丧事后不久,李商隐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聘请,去泾州②作了王茂元的幕僚。王茂元对李商隐的才华非常欣赏,甚至将女儿嫁给了他。从李商隐后来的经历中可以看出,这桩婚姻将其拖入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中。

李商隐的尴尬处境在于:王茂元与李德裕交好,被视为“李党”的成员;而令狐楚父子属于“牛党”。因此,他的行为就被很轻易地被解读为对刚刚去世的老师和恩主的背叛。然而更加让他纠结不堪的是他以后的试图生活。由于晚唐皇帝的不断更换,牛李两党的权势也在不断变换。于是李商隐不由自主地陷入了朋党倾扎德漩涡之中,一直沉沦下僚,30年中有20年辗转于各处幕府,远离家庭漂泊异地。政治上受猜忌和歧视,人格也受到了极大的诬毁。这巨大的精神压抑和心灵创伤使李商隐获得了刻骨铭心的悲剧体验,积郁了浓浓的一腔悲愤,为其无题诗的感伤意境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正如李商隐在《为有》中所写“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表明了他一生落魄不得志的原因,不是没有才能或是有才能得不到赏识,而是卷入党争之中成为受害者的悲惨遭遇,也因此李商隐的诗既有着阴柔之美而又自有劲骨,阳刚之外却显得悱恻多情,形成了富于个性的特色。

从史料看,李商隐在京城的生存是艰难而屈辱的,甚至是危险的。因而,潜意识中京城就成了痛苦记忆的符号。他在长安求仕期间曾经有过屡次应试屡次失败的挫折体验。其中几次重要应试中的惨痛经历,更是在李商隐心中留下了痛苦印记。开成三年,应试博学宏词科,李商隐寄予厚望,以期通过考试后获得官职。然而复审时被人目为品德“不堪”而遭斥未中,这是对他政治上的一次最严重打

击。

满怀希望却意外被驳,致使他心情极为沮丧,甚至产生了对自己未来命运的深深担忧。第二年(开成四年)李商隐再应吏部“释谒”入选,授予秘书省校书郎,但席未暇暖即被外调为位低事杂的弘农县尉,这无疑又是一次莫名的贬斥。这在《别薛岩宾》中有所流露,“桂树乖真隐,芸香是小惩,清规天以况,且用玉壶冰”,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一朝入选一朝被贬的那种仕途沉沦的愤慨。即使在小小的县尉任上,诗人既要拜迎层层长官,又要做违背心愿的奴役百姓之事,心情的怫郁更是无以复加。不久,诗人因“活狱”而开罪于上司,愤然“乞假”回京。会昌二年,李商隐再次应吏部试而入选秘书省,这是他梦寐以求的,然而心情却未见得愉悦。这时的诗人在官场几度沉沦,颇有了几分沧桑感,此次重入秘省心情是复杂的:“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感叹自己就如同那飘转的蓬草难以自主命运。确实如此,他再一次地被命运捉弄了。供职不久老母去逝,他必须离职守孝三年。可见,李商隐一生最为得意的“三干有司,两被公选”的经历留给他更多的是痛苦记忆。虽然他想要在“君前剖心肝,叩头出鲜血,滂沱污紫宸”,然而“君前”的长安却是险恶的政治斗争中心,朋党倾轧,宦官乱政,使“九重黯正隔”,诗人一腔热血化作“涕泗空沾唇”。尽管仕途如此坎坷,李商隐并没有放弃他在政治理想方面的追求,这也可以用他具有多义性的那句诗来解释,即“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不仅仅是对他既悲观又坚定,既痛苦又缠绵的爱情写照,而正是这种仿佛绝望的悲哀痛苦中也透露出了他对政治理想的坚韧执著,充分体现了他“欲回天地”的不懈追求。

总之时世、家世、仕途多方面原因促成了李商隐易于感伤的内向型性格与心态。秉赋的才情、悲剧性和内向型的性格,使他心灵善感,而且感情异常丰富细腻。国事家事,春去秋来,人情世态,在他的诗歌中表现得十分突出。种种不幸加深着他内心的沉痛,崇高美的事物在不断变化中的消沉、幻灭,引起了他的关切、彷徨和探索,这无疑是形成《无题》诗感伤色彩的重要原因。

二、爱情的悲剧是李商隐《无题》诗朦胧的灵魂。

李商隐无题诗的魅力,在于他诗中的爱情表现他那种无望,那种咫尺天涯的绝望,使他的诗充满了感伤色彩。爱情,成了商隐诗中最重要的主题,他以爱情诗名世。他的爱情诗绝无逢场作戏以至玩弄异性的轻佻成分。他这方面的境界甚至远高出他的前辈李白、白居易,同辈杜牧、温庭筠等风流名士。他更近于希腊酒神悲剧形象和文艺复兴时期以人为本至情至性的健康主张与风格。他对人类爱情的那种微妙复杂的心灵密码的揭示乃是空前的,完全不同于李白的“相见情已深,未语心可知”,也不同于杜甫的“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他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这个名字,已然就是爱情的代名词,他的诗,更是情诗中的瑰宝,人间真爱不朽的记忆。毛泽东向来长于以政治历史的眼光阅读古书,他读李商隐,爱不释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