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6 鉴赏诗歌的语言之“炼字”(解析版)
高考诗歌鉴赏之炼字
李白这时候正遇赦,心情轻快,眼前景物 也显得有情有意,和诗人分享着欢乐和喜悦: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诗人笔下的自 然万物好像被赋予生命,雁儿高飞,带走了诗 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 了团圆美好之月。“雁引愁心去”,《文苑英 华》作“雁别秋江去”。后者只是写雁儿冷漠 地离别秋江飞去,缺乏感情色彩,远不如前者 用拟人化手法写雁儿懂得人情,带走愁心,并 与下句君山有意“衔好月来”互相对仗、映衬, 从而使形象显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山衔 好月来”一句,想象新颖,有独创性,着一 “衔”字而境界全出,写得诡谲纵逸,诙谐风
提问方式
1、某一联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 字,请简要赏析。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 里? 3、这首诗某句中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 请简述理由。 4、诗歌的诗眼是什么?鉴赏它的妙处。 5、某个字被认为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 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真题示例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 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 上的作用。(04浙江)
课后作业1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 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雁引愁心去”一句更妙。 ①“引”在文中有“带走”之意,运用了拟人手法。(释含义 /明手法) ②大雁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 山口,仿佛是大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愁去喜来,互相映 衬。 (描景象) ③此句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 比“雁别秋江去”只是写大雁冷漠地离别秋江飞去,更具有 感情色彩,并与下句互相对仗、映衬,从而使形象显得生动 活泼,情趣盎然。(表感情/谈作用) 如果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高考语文鉴赏诗歌语言之炼字(含例题)
高考语文鉴赏诗歌语言之炼字(含例题)题型一:鉴赏诗歌“炼字”艺术炼字类题型常见设问方式主要有:1.诗中某字用得好(或“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
2.某句(联)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个?请简要分析。
3.诗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4.赏析诗中某字的妙处或说明某字的表达效果。
【名题精选】【示例1】(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8分)早上五盘岭①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①五盘岭: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
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峰。
【问题】“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4分)【思路解析】题干已点明三四两句中“斗”“攒”两字用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分析时应联诗句上下文语境,具体解说这两个字“生动传神”体现在哪里,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征。
“斗”在句中用作动词,山崖本是静态的,用“斗”字,则将江两岸的山崖比拟化了,仿佛是两头巨兽在搏斗一样,化静为动,生动形象,突出山崖的陡峭;而“攒”字是“群峰”的形态,因为“日隐”,天色昏暗,群峰连绵,重峦叠嶂,宛若攒聚在一处,突出峰峦密集、重叠、拥挤的状态。
【参考答案】①“斗”字,描写了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
②“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技法点拨】解答炼字类题型切忌将该字孤立起来、割裂理解,而应遵循“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
此类题型解题步骤通常是: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顺带指明手法;展开联想与想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指出该字在写景状物方面的作用;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指出该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高考考点聚焦:鉴赏诗歌语言(炼字)
技巧攻略
巧解诗歌“炼字”题的三种方法
1.套用法。 试题中常见的“炼字”有两种。一是动词。动词的使用常常能对诗歌起到画龙点睛 的作用,可使诗歌的意象化静为动,更加形象生动,具有动态美。二是形容词。巧用形 容词可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 如临其境。因此,考生可以记住各类词的词性,以及它们作关键词时通常具有的作用, 答题时可直接套用。 2.删换法。 先整体把握诗歌中某一句的内容,然后再把该句中的关键字删去或换成另外一个字, 看其内容及表达效果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核心素养 设题方式
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 鉴赏评价 D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新课标之后主要从炼字、炼词、炼 句、分析语言风格等方面考查。其中对“炼字”题的考查相对频繁,2017-2022 年6年考查了3次,分别是2021·浙江卷·T19、2020·天津卷·T16、2017·山 东卷·T15 难度中等,主要以主观简答题为主。 鉴赏诗歌的语言,合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能力要求,即 “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 赏品位”。 一是主观题,二是客观题。
这个变化就体现了该字的关键之处,往往是答题的要点。
技巧攻略
巧解诗歌“炼字”题的三种方法
3.倒推法。 一种情况是先看命题者所给出的提示,如:“全诗表达了对百姓疾 苦的关注,作者在某联中用了某字,这个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学 生在回答问题时,一般要说该字用得好,而“好处”中的其中一点就是 “更好地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疾苦的关注”。另一种情况是先分析诗歌所 表达的情感或说明的道理,再根据某字在诗歌中的位置进行倒推分析。
炼形容词、数量词
高考:诗歌鉴赏语言类之炼字
诗歌鉴赏语言类之炼字炼字[考点阐释]沈德潜曾言:“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
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从诸多诗例来看,成功的炼字都是和炼意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炼字,就是使“意”——作者主观的情思和作品所表现的生活具体化、生动化、纵深化与美学化,只有炼出具体生动的富于美学内涵和启示性的字,才能使“意”具有感染人的力量。
[解题方略]炼字“3步骤”[特别提示]赏析字词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要注意根据题目要求,把该字放到具体的诗句之中,并结合全诗的结构、意境、情感,特别是主旨来分析该字的语法特点或表达技巧。
[典例剖析](一)动词[例1]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张元幹[注]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
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
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
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题思维]——对照纠错,查漏补缺第一步:析本义指出字面义,风露湿行云,“湿”字,“打湿”。
沙水迷归艇,“迷”字,迷失。
第二步:描情景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景象:词人用“风”“露”“云”“水”“艇”几个字,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一幅夜间泛舟归来清幽、静逸的画面。
“湿”字,描写地面浓重的风露水汽使行云也充满湿气而显得厚重凝滞。
“迷”字,描写水面迷蒙的雾气使归舟迷失了航向。
第三步:说效果从营造氛围方面与情感寄寓角度来说效果:“湿”字,突出了外在环境的潮湿、阴冷,表现了作者凄凉和沉重的心情。
“迷”字,烘托出朦胧、迷茫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迷惘。
【答案】(1)①“湿”字,“打湿”。
(2分)②描写地面浓重的风露水汽使行云也充满湿气而显得厚重凝滞。
(2分)③突出了外在环境的潮湿、阴冷,表现了作者凄凉和沉重的心情。
(2分)(2)①“迷”字,迷失。
鉴赏诗歌的语言: 炼字(用)
【结束语】
古人写诗作词,讲究锤炼字面,凡在节骨眼处 炼得好字,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刮目相看的,便 是诗眼、词眼。它在句中的作用:
①翻出新意;
③加强形象性;
②增添情趣;
④铸就诗词的意境。
2、现场阅卷辨失误 2014· 大纲全国卷《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 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4分)
现场答案 答案1:过雨,指被雨淋湿,诗人冒雨去看松色,足见其 闲情雅趣;随山,指诗人与山为伴,自有一番隐逸情怀。
答案2:诗人用一“过”字,写出了松色之清新;着一 “随”字,写出了山路之曲折。
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字的妙处。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 【答案】“常”强调时间频度,将随朝暮变化的山色写为 常著落日之色;“偏”字突出情态,将新月照落叶的自然 现象视为有意为之。“常”与“偏”改变景物的客观性, 为情造景,凸显诗人的心绪与情感。 • 【解析】语言风格类的题目,首先考查学生解字的能力, 学生需要结合诗歌的意思先将两个目标字的大意讲出,并 结合诗人的情感进行分析。
[巩固练习2]
《江间作四首 》(2008年全国卷)
• 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 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案:“拳”和“退” 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 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 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分析】 诗人借助“拳”和“退”两字巧妙地写出了俯看浩瀚江面和 仰望寥廓长天时所见的景象;“拳”和“退”两字写活了白鹭栖息江边的 静景和飞鸿翱翔天际的动景。 考生在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必须将其融入于句中进行整体的 理解,考生在作答时要结合全诗的描写的意境和抒发的情感来具体分析。
高考诗歌“炼字”鉴赏题解析
一
词来 形容嵩 山 , 写 的极 富灵性 , 不只赋予 了嵩山 以人 的品格 、 山峰在一 片积 云之 中突现 ,基于这种感官 ,作者运用 了拟 人手
远一成不变 , 答题 的套路也不是通用 的模具 , 所以我们要不断总 人的风貌 , 更体现 了作者的人格操守 与精 神追求 。 【 答案 】 ① 高俊
我们在赏析诗歌的语言妙处时 ,不但要理解诗词语言 的表 面意 怀 。日 暮北风吹雨去 , 数峰清瘦 出云来 。 【 注】 张耒 : 北宋 诗人 , 苏
句妙在何处? “ 清瘦 ” 有何精神内涵? 【 解析 】 第一问 , 前 面一 系
占比例非 常大 。 常规的解决炼字 的方法是三步走 。 ①解释该字在 列 的铺垫成就 了第 四句的点睛之笔 ,嵩山终于在层层浮云 中耸
句中的含义 , 或指出这个字特殊 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 , 如词类 现 出来 , 其峭拔清瘦的形象 是那 么的清晰明朗 , 其高洁脱俗 的姿
活用 、 拟人 、 通感等 。 ②展开联想把该 字放入原句 中描述景象 。 ③ 态是那么 的卓尔不群 , 作 者在这 里赋予 山以人 的情 志 , 来表露作
【 才. 思】 【 考试与成才 】
高考诗歌“ 炼字" 鉴赏题解析
江苏 丰县 ●张 圆
摘
要: 诗歌是语 言的艺术。 诗歌 的语言与其他文 学样式的语言相比 , 更具抒 情性 、 含 蓄性 、 精蜘l 生 和感染力。诗歌 的语
言都非常精 简, 因而要 想让语言 出彩 , 每一 个字、 词, 诗人或词人们都要很好地斟 酌。在 众多的佳作 中, 作 者反 复锤 炼的 某一
“ 涌” 字运 用了比拟 的手法 , 形象 地描绘 出在夕 阳映照之下 , 白雪
良辰美景 中的喜悦之情 。
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用)
•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暗示心 情,增强画面感,渲染气氛。
提问方式
1、诗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个字,请作简要分析。 2、对某字进行赏析或简析某字的表达效果。 3、某诗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 更好,为什么? 4、某诗的诗眼是什么? 5、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 ①“湿”字描写地面浓重的风露水气使行云也充满 湿气而显得厚重凝滞(1分),突出了外在环境的 潮湿,阴冷(1分),表现了作者凄凉和沉重的心 情(1分)。
• ②“迷”字描写水面迷雾的雾气使归舟迷失了航向 (1分),烘托出朦胧,迷茫的氛围(1分),表 现了作者内心的迷惘(1分)。
【结束语】
古人写诗作词,讲究锤炼字面,凡在节骨眼处 炼得好字,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刮目相看的,便 是诗眼、词眼。它在句中的作用: ①翻出新意; ②增添情趣; ③加强形象性; ④铸就诗词的意境。
诗歌语言鉴赏: 炼字
炼字的含义与内容
1.“炼字”的内涵:作品中的点睛传神之笔,有时是精练 传神的一个字,往往就能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的情 感。
2.古诗词中有些值得品味的词语会使诗歌增色不少,有的 甚至成为诗眼。鉴赏诗歌要领会这些词的含义及艺术效 果。
• 一般应注意:动词,形容词,叠词,数量词,虚词等等。
示例简析
一、炼动词
动词的作用:化静为动,使画面具有动态美,形象生动。
如: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 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
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蓬勃 的春意写出来了,
二、炼形容词
形容词的作用:
绘景摹物,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高考语文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
高考语文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题型一、炼字炼字,多指诗歌中那些经过推敲,用得准确、生动,能传神地表现事物和情感等鲜明特征的字词。
一般是动词、形容词,有时是副词或数量词、叠词。
炼字类别主要功用动词化静为动,化凡为美,有动态感形容词(修饰词)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名词叠加意象,可使意境有情韵特殊词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起强调作用拟声词使诗词生动形象,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表色彩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数量词经作者精心提炼的数量词,能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副词有疏通文气、开合呼应、化板滞为流畅的美学效果1.(2017·山东高考)“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2.(2016·天津高考)“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
3.(2015·山东高考)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
4.(2015·湖北高考)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
5.(2014·湖北高考)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
6.(2014·大纲卷)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解题方略]品味关键词(炼字)“4步骤”第一步,释含义。
指出字面义,主要是解释词义,相当于翻译字词。
解释该字词在诗歌中的含义和对表达诗歌主旨的作用。
第二步,明手法。
点明该字词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第三步,描景象。
展开想象和联想,把该字词放入整体中,再现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并结合具体字句进行分析。
第四步,说效果(作用)。
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产生了怎样的效果,结构上有怎样的作用等。
(1)从“描物”角度:分析该字突出景物特点方面的作用。
(2)从“造境”角度:分析该字营造意境(氛围)方面的作用。
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
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一、炼字内容概述炼字的基本内容:从大的范围来说,古典诗歌的炼字不外乎炼实词与炼虚词两个方面。
1、炼动词。
一首诗,是由一些诗的意象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而成的,而真正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的词,主要是表动态的具象动词。
因为名词在诗句中往往只是一个被陈述的对象,它本身没有表述性,而能给作主语的名词以生动的形态的,主要就是常常充当谓语的动词,这样,具象动词的提炼,就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炼字的主要内容,离开了炼动词,炼字艺术就会黯然失色。
例1:陶潜悠然见南山。
见字用起来更能达意。
望是有意识的,而见是无意识地,自然地映入眼帘。
用一个望字,人与自然之间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仿佛在自然之外,自然成了人观照的对象。
而用一个见字,人与自然不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在自然之中,与自然一体,我见南山悠然,料南山见我亦如此。
与自然一体也就与天地一体,与宇宙一体,是天地境界或者近于天地境界。
如果是望,就成了有意所为,而见字正写出了人与自然,乃至于宇宙之间的一种和谐。
而且陶潜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种返,觉解程度是很高的已经不是自然境界,而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例2:分析云破月来花弄影的艺术描写特色。
答:由于云破月来花弄影而使满篇生辉。
这句词词少意多,一语三折。
云、月、花、影四字写了三物四景,中间又用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态:云破而有月来,月来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而有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影的幽雅姿态。
仅仅七个字,从天上写到地下,云横皓月、风弄花影,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
把云、月、花都拟人化了,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
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解题指导:炼字(附典例解析)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解题指导:炼字(附典例解析)【考点解读】诗歌作品的语言: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感情、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
【考点精解】鉴赏诗歌字词意义时,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推敲:1.从表情达意的角度;2.从表达技巧的角度;3.从语言风格的角度。
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类试题的解题步骤为:第一步,牢记语言风格的种类,用一两个双音节词准确概括语言特色;第二步,结合诗歌中相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第三步,指出诗歌的语言风格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现了诗(词)人怎样的情感。
【技巧点拨】考准确理解古代诗歌中字词的意思,掌握炼字炼词技巧,应关注“两把握,四要点”。
“两把握”指:1.从字词的表面义和语境义入手,把握字词的含意。
无论是炼字还是炼词,首先要把握字词的具体意义,除了把握字词的表面义外,还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把握其语境义。
2.从使用的手法入手,把握句子的特色。
分析关键字词所在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把握句子的语言特色。
“四要点”指:1.交代字或词的具体意思。
2.给出字词所使用的手法。
归纳字词使用的手法可以从描写景物的手法入手,比如从嗅觉、听觉、视觉或动静、虚实、远近、明暗等角度分析景物之间的关系;也可以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比如比拟、比喻、夸张、借代等。
3.写出字词描摹的景物特征。
4.写出表达的思想情感。
具体的答题模板:字(词)的意思+使用的手法+描述的画面(营造的氛围)+表达的情感。
【典例解析】一、(2014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早发罗邺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题目: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
(3分)【答案】“背”是背着,也就是方向相反(步骤一) 。
诗人独自一人朝着与返乡的大雁相反的方向前行(步骤二) ,用返乡的雁反衬出客居边塞的诗人孤独寂寞的飘泊之感和浓重的思乡之情 (步骤三) 。
诗歌鉴赏中的炼字浅析
诗歌鉴赏中的炼字浅析 【摘要】诗歌鉴赏在高考中是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对于诗歌鉴赏的方法和途径总是很迷茫,本文旨在探讨诗歌鉴赏中炼字这一类型题目的方法,以期对于诗歌学习者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诗歌鉴赏;炼字;表现手法 近几年高考题中诗歌鉴赏的热点之一是“对含义深刻的词语的分析”,“含义深刻的词语”往往是炼字使然。
就所炼字词的词性而言,常见的有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名词、叠词等等。
炼动词。
动词炼得好,容易使诗篇“活”起来,特别惹眼,特别使人喜爱,也特别容易使读者动情,触发想象,有助于诗歌意境的营造。
李白《塞下曲》第一首:“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随”和”抱”两个字都用得好。
鼓是进军的信号,所以只有“随”字最合适;“抱玉鞍”要比“伴玉鞍”“傍玉鞍”等说法好很多,因为只有“抱”字才能显示出枕戈待旦的紧张情况。
杜甫《春望》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和“惊”都是炼字的典型。
花使泪溅,鸟使心惊。
春来了,鸟语花香,本来应该欢笑愉快,现在由于国家丧乱,一家人流离失所,鸟语花香只能使诗人溅泪惊心。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两句,“蒸”“撼”二字妙极,具有夸张色彩:“蒸”写出湖面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云梦泽都受到洞庭的滋养哺育,“撼”写出洞庭湖汹涌澎湃的气势,极为有力。
八百里洞庭浩淼无边的阔大气势被渲染得大气磅礴。
孔尚任《桃花扇·哀江南》有一支曲子:“你记得跨青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
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在这里,一个“剩”字,引人注目,作者没有用“留”、“见”,其妙处就在“剩”字一般是被动的,有“残存”、 “残余”的意思;且有时间性,给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
另二字则无如此丰富的内涵。
“春风又绿江南岸”、 “红杏枝头春意闹”、 “云破月来花弄影”、 “海上生明月”等等,炼动词的诗句相当多,这是诗歌鉴赏中一道优美的风景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26 规范作答——鉴赏诗歌的语言之“炼字”一、真题速递1.【2017年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早上五盘岭①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①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径五盘岭时作。
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
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4分)【答案】(1)①“斗”字,描写了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
②“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解析】2.【2016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8分)登裴秀才迪小台【唐】王维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1)“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
(2分)(2)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3分)(3)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闲”字?(3分)【答案】(1)“望”:照应题目中的“登台”,引出后面描写的景物。
或“空”:①营造空旷的意境;②流露出超然心态。
(2)①动静结合。
落日与鸟,是动态描写;秋日原野,是静态描写。
②寓情于景。
通过描写秋原的空阔,表现出诗人闲适的心境。
(3)一个“闲”字,点出闲景、闲人、闲心,写出了闲境之美、闲适之情。
(2)这是一道考查表现手法的题目,答出表现手法,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效果即可。
(3)这是一道理解诗中词语并表明情感的题目,首先答出表层的含义,然后分析暗含的情感。
3.【2015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早过大通驿①查慎行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
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
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②。
【注】①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者乘船途经此地。
②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二人擅长山水画。
(1)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
(3分)(2)诗题的“过”字在诗句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4分)【答案】(1)“软”字一语双关,既是写风软,也是写江水之软。
写出了微风轻柔,温软拂面,也写出了软风吹拂江水,使江水也变得温柔绵软,微波轻漾。
(2)“过”即指经过,路过。
诗中通过前三联的时间、景物的变化,移步换景,展现出作者清晨乘舟江上,经过大通驿时的轻松畅快的心情。
首联写晨雾未散,朝阳未升,眼前一片迷蒙。
颔联写江雾散去,远处的市镇依稀可辨,转眼移过了水湾。
颈联江风拂面,云朵飘过在九子山间,写出了行舟之快。
全诗通过作者在行舟之上,遥看岸上景物变化,体现出“过”之意。
【解析】(1)试题分析:题考查诗歌鉴赏中的“炼字”。
首先要分析“软”在诗句中的意思,然后从手法上进行赏析。
手法上抓住双关的手法是关键。
(2)试题分析:题中考查学生对诗歌整体内容的把握。
分析时要诸联赏析,结合“过”的诗意进行。
二、考点精讲语言是思想感情的载体,要读懂诗歌,离不开对诗歌语言的鉴赏。
古人做诗填词都讲究炼字。
在一首诗中,最能表达诗人思想感情、体现诗人匠心的字是“炼”过的字,一首诗词往往会因一个字(几个字)炼得好而境界全出。
(一)炼字类型1.炼动词:一首诗,是由一些意象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而成的,而真正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的词,主要是表动态的具象动词。
具象动词的提炼是古典诗歌炼字的主要内容,离开了炼动词,炼字艺术就会黯然失色。
一个好的动词能够点燃整个诗句,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
如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
2. 炼形容词:巧用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光、色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
可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3. 词性改变的活用词: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
例如:王维“日色冷青松”,王昌龄“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等。
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作动词,且一作就作的鲜活生动,呼之欲出。
就如“雨肥梅子”一句,写出了动态,写出了形态,想那梅子从青青小小的羞涩,到黄黄肥肥的圆甜,那黄中晕红的丰润,怎不叫人垂涎!以上各句中的“暗”、“冷”、“淡”、“绿”、“红”、“绿”、“老”、“肥”,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4. 炼副词: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盛唐诗人善于运用虚字,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去掉“与”、“共”二字就会大为减色。
又如“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登翠楼时兴冲冲,而因闯入眼帘的柳色却想起了丈夫,生发出伤感,这种情绪上的变化仅一“忽”字就传达得淋漓尽致。
5. 炼特殊词①数量词: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如:“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曾把齐己的《早梅》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齐己因此而拜郑谷为“一字师”。
又如杜甫的《曲江二首》中“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落下一片花瓣都要减掉一层春色,而今万点飘坠,落花纷纷,更使人烦恼愁闷。
通过描写“一片飞花”“风飘万点”的残春景色,抒发了诗人满腹的怨愁。
②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③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
作用有一: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杜甫) “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气象万千。
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④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词用。
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欣赏时可抓住以下几点:a.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b.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如:“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红与绿道出了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
)c.抓住单一色彩表现的词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浓情,如:“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怜惜与伤别离的情愫尽在“绿”与“醉红”中。
)(二)确定“诗眼”的4个角度(三)常见的设问方式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1.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2.请对某字进行赏析。
或请谈谈某字的表达效果。
3.本诗的某字,换成另外一个字好不好?为什么?(四)解题步骤——品味关键词(炼字)“3步骤”[注意]赏析字(词)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要注意根据题目要求,把该字(词)放到具体的诗(词)句之中,并结合全诗(词)的结构、意境、情感,特别是主旨来分析该字(词)的语法特点或表达技巧。
(五)答题示例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问: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附:答题句式1.一般炼字题×字用得最好(×字是本诗的诗眼)。
……(解释此字在文中的含义),它运用了……的手法,具体(形象、生动、传神)地刻画了……(景、物、人)的形象,描绘出一幅……的画面,烘托了……的意境,表达了……的情感。
2.诗眼题先点明诗眼是什么,再从标题开始,逐一分析全诗是如何围绕诗眼展开的,或者逐一分析全诗是如何体现诗眼的。
三、考点精练1. 【2015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劳停驿欧阳修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
劳停驿,驿站名。
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
(4分)【答案】①从用字自然传神来看: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刀,瘦瘠之至。
“荒”“瘦”二字,乃寻常字眼,但在此运用十分贴切,显得自然而工稳,能传达出诗人面对“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②从情感寄寓来看:“荒”“瘦”二字,包含地僻、田瘦等多重意义,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
【解析】(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炼字型诗歌鉴赏题型的把握。
考生可从字的本义,在诗句中的意义,以及其表达效果等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如,①荒,荒凉冷落;瘦,贫瘠。
(字的本义)②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刀,瘦瘠之至。
(放入原诗句中进行分析)③作用效果:“荒”“瘦”二字,包含地僻、田瘦等多重意义,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
2.【2007·天津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黄氏延绿轩[明]高启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注]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 芜:丛生的草。
“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2分)【答案】①“葱葱”指“郁郁葱葱”,形容树木苍翠茂盛,充满生机;“靡靡”写江边丛草的繁密。
(析本义)“葱葱”“靡靡”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茂盛之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