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实验四——细胞凝集反应

合集下载

细胞凝集反应实验报告 山东大学

细胞凝集反应实验报告 山东大学

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题目细胞凝集反应细胞凝集反应【实验目的】1.了解细胞膜的表面结构;2.掌握凝集素促使细胞凝集的原理;3.学习研究细胞凝集反应的方法。

【实验原理】1.凝集素凝集素是一类含糖(少数例外)并能与糖转移结合的蛋白质,它具有凝集细胞和刺激细胞分裂的作用。

目前已发现近千种植物中含有凝集素,在各种真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器官中及某些病毒体内也含有凝集素,在各种真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器官中及某些病毒体内也含有凝集素。

常用的为植物凝集素,通常一起被提取的植物命名,如伴刀豆凝集素A、麦胚凝集素、花生凝集素和大豆凝集素等,凝集素是他们的总称。

在细胞表面,组成细胞膜的糖脂和糖蛋白伸出寡糖链,形成细胞外被(又称为糖萼)。

凝集素能与细胞外被中的糖分子连接,在细胞间形成“桥”,从而引起细胞凝集。

凝集素引起的血细胞凝集,其细胞膜结构没有发生变化,与血液凝固中发生的复杂生物化学过程完全不同;另外,凝集素能与不同的糖蛋白特异结合,加入与凝集素互补的糖可以抑制细胞的凝集,但是凝集素不是来源或参与免疫反应的产物,因此,Ponder提出应称“凝集素组织化学”而不能称为“凝集素免疫组织化学”。

人们利用凝集素与不同的糖蛋白特异性结合的原理,识别和研究不同类型膜结构的生物学特征,以及进行血型鉴定。

ABO血型鉴定主要用于临床输血,在皮肤、肾等器官移植的时候选择ABO血型相符的供体;不孕症和新生儿溶血症病因的分析及亲子鉴定等。

另外,凝集素在临床疾病防治、机体生理活动调控以及生物工程等方面展示出了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如:植物凝集素可抑制受精;芸豆凝集素可直接抑制HIV-1反转录酶的活性,减少HIV感染者的病毒载量;细胞膜表面糖复合物的糖链结构与肿瘤细胞增殖、侵染、转移等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凝集素芯片技术实现了对癌症的快速、高通量检测,有助于筛选出癌症相关的糖链标志物。

2.细胞凝集细胞凝集是指细胞彼此聚集在一起,成为一簇不规则的细胞团。

细胞凝集反应实验报告

细胞凝集反应实验报告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细胞凝集反应二.实验原理:细胞膜是双层脂镶嵌蛋白质结构,脂和蛋白质又能与糖分子结合为细胞表面的分支状糖外被.目前认为:细胞间的联系,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免疫反应和肿瘤发生都和细胞表面的分支状糖分子有关。

凝集素(lectin)是一类含糖的(少数例外)并能与糖专一结合的蛋白质,它具有凝集细胞和刺激细胞分裂的作用。

凝集素使细胞凝集是由于它与细胞表面的糖分子连接,在细胞间形成“桥”的结果,加入与凝集素互补的糖可以抑制细胞的凝集。

凝集素是指一种从各种植物,无脊椎动物和高等动物中提纯的糖蛋白或结合糖的蛋白,因其能凝集红血球(含血型物质),故名凝集素。

常用的为植物凝集素(Phytoagglutin, PNA),通常以其被提取的植物命名,如刀豆素A(Conconvalina,ConA)、麦胚素(Wheat germ agglutinin, WGA)、花生凝集素(Peanut agglutinin, PNA)和大豆凝集素(Soybean agglutinin, SBA)等,凝集素是它们的总称。

凝集素不是来源或参与免疫反应的产物,它们具有的某些“亲合”特性,能被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方法所应用。

血型鉴别实验,也是凝集反应的一种。

三.实验用品:土豆块茎显微镜,粗天平,载玻片,滴管2支,离心管2支PBS缓冲液:称取NaCl7.2g,Na2HPO41。

48g,KH2PO40。

43g,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ml,调pH值到7.2.4。

2%的红细胞四.实验步骤:1.称取土豆去皮块茎2g,加10mlPBS缓冲液,浸泡2h,浸出的粗提液中含有可溶性土豆凝集素。

2.以无菌方法抽取兔子静脉血液(加抗凝剂),加生理盐水3ml,在1000r/min,离心5min,重复3次离心,最后按压积红细胞体积用生理盐水配成1%红细胞液。

3.分别用滴管吸取土豆凝集素和1%红细胞液各一滴,置双凹片左孔内,充分混匀。

4.同时分别用滴管吸取PBS缓冲液和1%的红细胞悬液各一滴,置双凹片右孔内,充分混匀,做对照实验。

细胞凝集反应原理

细胞凝集反应原理

细胞凝集反应原理
细胞凝集反应是一种免疫学实验技术,通常用于检测抗体与抗原之间的相互作用。

该反应原理涉及到抗体与抗原结合导致凝集的现象。

以下是细胞凝集反应的基本原理:
1.抗原和抗体结合:在实验中,通常使用红细胞(如羊红细胞)
或其他细胞作为抗原。

这些细胞表面可能具有特定的抗原。


与具有相应抗体的血清或其他抗体溶液相互作用时,抗体与抗
原发生结合。

2.凝集现象:当抗体与抗原结合时,会形成一个抗原-抗体复合
物。

在一定条件下,这些复合物可能会导致细胞凝集,即细胞
聚集在一起形成团块。

这种凝集现象通常是可见的,尤其是在
显微镜下。

3.最优反应条件:细胞凝集反应的发生需要一定的条件,包括适
当的温度、pH值和离子浓度。

这些条件的调节可以影响抗原与
抗体的结合强度,进而影响细胞的凝集程度。

4.阳性和阴性反应:在细胞凝集反应中,阳性反应表现为明显的
细胞凝集,而阴性反应则表现为细胞均匀分散,没有凝集现象。

阳性和阴性的判断可能通过目视观察或者使用适当的测量仪器
来进行。

5.应用:细胞凝集反应在免疫学和临床诊断中广泛应用,例如血
型鉴定、病原微生物检测、自身免疫疾病诊断等。

不同的抗原
和抗体系统可用于检测不同的疾病或生物学过程。

总体而言,细胞凝集反应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实验技术,通过观察细胞的凝集状态可以获取有关抗体与抗原相互作用的信息。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凝血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凝血

图1. 凝集素介导的细胞与分子或细胞间相互作用模型(引自Chapman and Hall 1989)。

A. 同种细胞间相互作用。

B. 不同种细胞间相互作用。

在本实验中,土豆块茎凝集素介导的红细胞凝集属于A 类中由上至下数第二种类型,即凝集素可溶,可以同时与两个红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寡糖链结合,在两个红细胞之间形成连接。

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植物凝集素介导的红细胞凝集反应姜政 2012/10/6实验目的:观察凝血的过程和凝血后红细胞的聚集状态,理解细胞间凝集反应与细胞膜表面结构的关系,了解植物凝集素使红细胞凝集的基本原理和凝集素的应用领域。

实验原理:凝集素(Lectins )是一种能与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寡糖链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多数含糖,广泛存在于植物提取物、动物组织、各种微生物包括病毒中,其中以植物凝集素(Phytohemagglutinin ,PHA )分离到的种类最多。

植物凝集素在植物体内主要参与防卫机制[1],识别入侵微生物和愈合伤口,在豆类植物中,凝集素还与植物与特定固氮菌形成共生有关[2];在体外,凝集素最典型的效应是引起细胞凝集。

通常认为,凝集素介导细胞凝集的基本原理是:可溶性凝集素分子能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寡糖链特异性结合,使不同细胞的糖蛋白通过凝集素分子彼此连结,进而引起细胞间凝集(图1)。

红细胞膜表面有大量糖蛋白,其中一些糖蛋白具有特异性,比如人类A 型红细胞表面的α-N -乙酰-D-半乳糖胺和O 型红细胞表面的α-L-海藻糖就分别决定了人类的A 血型和O 血型[3]。

本实验就是利用植物凝集素与红细胞表面糖蛋白受体的特异性结合实现红细胞凝集。

土豆块茎凝集素(potato tuber lectin )是一种能结合几丁质的富含羟脯氨酸的糖蛋白,单体分子量约50, 000,包含至少三个不同的结构域,其中富含胱氨酸的区域与麦胚凝集素(wheat germ agglutinin ,WGA )等几丁质结合蛋白具有同源性[1, 4]。

细胞反应凝集实验报告

细胞反应凝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细胞凝集反应的基本原理。

2. 掌握细胞凝集反应的实验操作方法。

3. 观察和分析细胞凝集现象。

二、实验原理细胞凝集反应是指细胞在特定条件下,由于细胞膜表面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导致细胞相互聚集的现象。

凝集反应在医学、生物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如血型鉴定、病原体检测等。

本实验采用凝集素作为凝集剂,通过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了解细胞凝集反应的基本原理。

三、实验材料与用品1. 试剂:红细胞悬液、PBS缓冲溶液、0.9%氯化钠溶液、不同浓度的凝集素溶液、蒸馏水。

2. 仪器:离心机、移液器、试管、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红细胞悬液:将一定量的红细胞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中,混匀后离心,弃去上清液,加入适量PBS缓冲溶液重悬细胞。

2. 设置实验组: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红细胞悬液。

3. 加入凝集素: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低浓度凝集素溶液,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中浓度凝集素溶液,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高浓度凝集素溶液。

4. 观察细胞凝集现象: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各试管中红细胞的凝集情况,记录结果。

5. 加入蒸馏水:取3支新的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红细胞悬液。

6. 加入凝集素与抑制剂: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凝集素溶液和适量的抑制剂,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凝集素溶液和双倍量的抑制剂,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凝集素溶液和三倍量的抑制剂。

7. 观察细胞凝集现象: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各试管中红细胞的凝集情况,记录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组:随着凝集素浓度的增加,红细胞凝集现象逐渐明显。

低浓度凝集素溶液中红细胞凝集较少,中浓度凝集素溶液中红细胞凝集较多,高浓度凝集素溶液中红细胞几乎全部凝集。

2. 抑制剂组:在加入抑制剂后,红细胞凝集现象明显减弱。

当抑制剂浓度为凝集素浓度的1倍时,红细胞凝集现象减弱;当抑制剂浓度为凝集素浓度的2倍时,红细胞凝集现象进一步减弱;当抑制剂浓度为凝集素浓度的3倍时,红细胞几乎不发生凝集。

细胞凝集反应实验报告

细胞凝集反应实验报告

细胞凝集反应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细胞凝集反应实验,观察不同抗原和抗体的相互作用,了解细胞凝集反应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新鲜的兔红细胞悬液、抗兔红细胞抗体、生理盐水、离心管、试管等。

2. 实验步骤:a. 取一定量的兔红细胞悬液和抗兔红细胞抗体,分别加入到不同的试管中。

b. 在生理盐水中制备不同浓度的抗原-抗体混合液。

c. 将不同浓度的抗原-抗体混合液与兔红细胞悬液混合,静置反应。

d. 观察不同试管中的混合液是否发生凝集反应,记录结果。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不同浓度的抗原-抗体混合液与兔红细胞悬液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凝集反应。

随着抗原-抗体浓度的增加,凝集反应的程度也增加,最终形成明显的凝集沉淀。

实验讨论:细胞凝集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免疫学实验方法,通过观察抗原和抗体的相互作用,可以了解免疫反应的机制和特点。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不同浓度的抗原-抗体混合液与兔红细胞悬液发生的凝集反应,这表明抗原和抗体之间存在特异性结合。

同时,实验结果也提示了抗原-抗体浓度对凝集反应的影响,浓度越高,凝集反应越明显。

细胞凝集反应在临床诊断和实验室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细胞凝集反应可以检测血清中的抗体水平,诊断某些疾病,评估免疫功能等。

因此,掌握细胞凝集反应的原理和方法对于临床医学和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细胞凝集反应的原理和应用,实验结果表明抗原-抗体浓度对凝集反应有明显影响。

细胞凝集反应作为一种重要的免疫学实验方法,在临床诊断和实验室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和探讨免疫学相关知识,为将来的临床工作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细胞凝集反应实验

细胞凝集反应实验

细胞凝集反应王玉琼201005232142 齐鲁医学班一实验目的:1了解细胞膜的表面结构2了解血细胞凝集原理3学习研究细胞凝集反应的方法二实验原理:细胞凝集是指细胞彼此聚集在一起,成为一簇不规则的细胞团。

细胞膜是双层脂镶嵌蛋白质结构,脂和蛋白质又能与糖分子结合为细胞表面的分枝状糖外被。

目前认为,细胞间的联系,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免疫反应和肿瘤发生都和细胞表面的分枝状糖分子有关。

凝集素是一类含糖的(少数例外)并能与糖专一结合的蛋白质,如植物血球凝集素,伴刀豆凝集素和土豆凝集素等,它具有凝集细胞核刺激细胞分裂的作用。

凝集素使细胞凝集是由于它与细胞表面的糖分子连接,在细胞间形成“桥”的结果,加入与凝集素互补的糖可以抑制细胞的凝集。

三实验用品:PBS缓冲液显微镜双凹载玻片滴管土豆凝集素土豆凝集素的提取:去皮土豆块茎2g,加10mLPBS缓冲液浸泡24h,所得粗提液中既含有可溶性土豆凝集素.1%兔血红细胞2.1%兔血红细胞制备:抽取兔静脉血1mL加抗凝剂,加入3mL生理盐水,1000r/min离心5min,重复洗涤三次。

按红细胞压积配成1%红细胞悬浊液。

四实验步骤:1.分别用滴管吸取土豆凝集素和1%兔血红细胞各一滴,置于双凹片左孔混匀。

2.吸取PBS缓冲液各一滴置于双凹片右孔混匀。

3.摇晃5-10min观察,并以低倍镜镜检。

五实验结果:反应前反应后(左为混合了PBS的兔血红细胞,右为混合了土豆凝集素的兔血红细胞)发生凝集的细胞未发生凝集的细胞图2 低倍镜(*10)下混合了了土豆凝集素(左)和PBS缓冲溶液(右)的兔血红细胞观察结果分析:混合土豆凝集素9分钟时细胞开始发生凝集,可以观察到细小沙粒状的细胞团,随时间流逝小细胞团变大。

如图1可看到,混合了土豆凝集素的兔血红细胞(右侧)聚集成块,周围液体较澄清;而混合了PBS缓冲溶液的兔血红细胞(左侧)未发生凝集,液体浑浊。

低倍镜下镜检(图2)可看到,凝集了的细胞聚成一簇不规则的团,而未发生凝集的红细胞很均匀。

细胞凝集反应实验报告

细胞凝集反应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细胞膜表面的结构及其与糖分子的关系。

2. 掌握凝集素促使细胞凝集的原理和机制。

3. 熟悉细胞凝集实验的操作方法,并观察细胞凝集现象。

二、实验原理细胞膜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主要由双层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在细胞膜的外层,蛋白质与糖分子结合形成糖蛋白,即糖被。

凝集素是一类能与糖分子专一结合的蛋白质,它能够识别并结合细胞表面的糖分子,从而促使细胞凝集。

细胞凝集反应的原理如下:1. 细胞膜表面的糖被具有特异性,不同的细胞表面糖被的组成和结构不同。

2. 凝集素能够识别并结合细胞表面的特定糖分子,形成凝集素-糖分子复合物。

3. 凝集素-糖分子复合物在细胞间形成“桥”状结构,使细胞相互粘连,导致细胞凝集。

三、实验材料与用品1. 试剂:PBS缓冲溶液、0.9%的氯化钠溶液、不同浓度的凝集素、红细胞悬液、细胞计数板、显微镜等。

2. 仪器:天平、载玻片、滴管、加样器、恒温水浴箱等。

四、实验步骤1. 将红细胞悬液用PBS缓冲溶液稀释至一定浓度。

2. 取两块载玻片,分别标记为A、B。

3. 在A载玻片上滴加适量的红细胞悬液,用加样器吸取少量不同浓度的凝集素,滴加到红细胞悬液中,轻轻摇匀。

4. 将A载玻片放入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凝集现象。

5. 在B载玻片上滴加适量的红细胞悬液,用加样器吸取等量的PBS缓冲溶液,滴加到红细胞悬液中,轻轻摇匀。

6. 将B载玻片放入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凝集现象。

7. 比较A、B两块载玻片上的细胞凝集现象,分析凝集素对细胞凝集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A载玻片上观察到明显的细胞凝集现象,细胞相互粘连,形成较大的细胞团块。

2. 在B载玻片上观察到红细胞分散,没有明显的凝集现象。

3. 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凝集素能够促使细胞凝集,而PBS缓冲溶液对细胞凝集没有影响。

六、实验结论1. 细胞膜表面的糖被具有特异性,不同的细胞表面糖被的组成和结构不同。

2. 凝集素能够识别并结合细胞表面的特定糖分子,促使细胞凝集。

细胞凝集反应实验报告.doc

细胞凝集反应实验报告.doc

细胞凝集反应实验报告.doc一、实验目的1. 学习细胞凝集反应的原理。

2. 了解细胞凝集反应在临床上的应用。

3. 掌握细胞凝集反应实验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细胞凝集反应是一种反应类型,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由于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与相应的抗体作用而发生的细胞凝集现象。

细胞凝集反应可以用于检查人体中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和相关抗体。

在实验中,将悬浮的红细胞或细胞制备与抗体反应,出现凝集反应。

如果一定量以上的抗体和抗原完全结合,会出现凝集现象。

三、实验材料1. 抗D血清2. D型血样本3. 生理盐水4. 干净玻璃杯5. 长度游程法(gel card)四、实验步骤1. 用生理盐水洗净一只净化的碗形玻璃杯,待玻璃杯干后添加一滴抗D血清。

2. 取一滴D型血样本,在玻璃杯中滴入,使用棉签进行混合,保持1-2分钟。

3. 将金属片向右移置顶端,放置长度游程法中,等待5分钟。

4. 取下金属片,用水龙头用水冲洗一下杯子,然后轻晃地使用放置良久来确定观测结果。

五、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抗D血清与D型血样本发生了凝集反应,证明D型血中含有D抗原。

六、实验结果分析细胞凝集反应是指特异性抗原与相应抗体作用而发生的细胞凝集现象,其过程即是抗体-抗原复合物形成的过程。

在实验中,我们用D型血样本制备、加入抗D血清,如果出现凝集,就表明血样本中包含D抗原。

所以,这项实验可用于D型血型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中使用的玻璃器皿要干净,以免干扰结果。

2. 棉签和金属片一定要干净,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3. 实验时需要严格遵守生物安全操作规范,以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引发的感染。

八、实验心得通过这次实验,我学习并熟悉了细胞凝集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并了解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通过自己亲身操作,我发现在实验过程中,加入的抗原和抗体浓度、反应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实验结果,需要仔细掌握并操作。

同时,在实验中,我们也应严格遵守实验操作安全规范,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凝集反应的实验报告

凝集反应的实验报告

凝集反应的实验报告凝集反应的实验报告一、引言凝集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其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凝集反应的现象和机理,深入了解其原理和应用。

二、实验目的1. 观察凝集反应的现象;2. 探究凝集反应的机理;3. 分析凝集反应的应用。

三、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 3% 的聚丙烯酰胺溶液;- 0.1% 的铁(III)氯化物溶液;- 蒸馏水。

2. 实验方法:1) 取一定量的聚丙烯酰胺溶液倒入试管中;2) 分别向试管中滴加适量的铁(III)氯化物溶液;3) 观察凝集反应的现象,并记录下实验结果。

四、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了以下现象:1. 随着铁(III)氯化物溶液的滴加,聚丙烯酰胺溶液逐渐发生凝集;2. 凝集物的颜色由无色逐渐变为深蓝色;3. 凝集物的体积逐渐增大。

五、实验分析1. 凝集反应的机理凝集反应是指溶液中的物质在加入适量的某种试剂后,形成固体颗粒或胶体物质的过程。

在本实验中,聚丙烯酰胺溶液中的聚合物链通过铁(III)离子的作用,发生交联反应,形成大分子凝胶。

这种凝胶的形成是由于聚合物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强,导致分子聚集形成团簇。

2. 凝集反应的应用凝集反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 污水处理:凝集反应可以用于污水处理中的絮凝作用,通过添加适量的凝集剂,可以使悬浮在水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成大颗粒,从而便于沉淀和过滤。

- 药物制剂:凝集反应可以用于药物制剂中的胶体稳定剂,通过添加适量的胶体稳定剂,可以防止药物颗粒的凝聚和沉淀,保持药物的分散性和稳定性。

- 石油开采:凝集反应可以用于石油开采中的油水分离,通过添加适量的凝集剂,可以使石油中的微小油滴凝聚成大滴,从而便于分离和提取。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凝集反应的现象和机理,并分析了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凝集反应作为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凝集反应的特性,应用于环境治理、药物制剂和石油开采等领域,为人类的生活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实验四----细胞凝集反应

实验四----细胞凝集反应
颗粒状抗原(如细菌、红细胞等)与相应抗体直接 结合所出现的凝集现象。分为玻片法和试管法。 1)玻片法是一种定性试验方法。可用已知抗体来检测 未知抗原。若鉴定新分离的菌种时,可取已知抗体滴 加在玻片上,将待检菌液一滴与其混匀。数分种后, 如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为阳性反应。该法简便 快速,除鉴定菌种外,尚可用于菌种分型、测定人类 红细胞的ABO血型等。
2)试管法是一种定量试验的经典方法。可用已知抗原来 检测受检血清中有无某抗体及抗体的含量。用来协助临 床诊断或供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操作时,将待检血清用 生理盐水连续成倍稀释,然后加入等量抗原,最高稀释 度仍有凝集现象者,为血清的效价,也称滴度,以表示 血清中抗体的相对含量。诊断伤寒、副伤寒病的肥达氏 反应(Widaltest)、布氏病的瑞特氏反应(Wright test) 均属定量凝集反应。
三、相关理论知识
颗粒性凝集反应(agglutination)是一种血清学
反应。颗粒性抗原(完整的病原微生物或红细胞等) 与相应抗体结合,在有电介质存在的条件下,经过一 定时间,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小块。参与凝集反应的 抗原称为凝集原,抗体称为凝集素。可分为直接凝集 反应和间接凝集反应两类。
1.直接凝集反应
2.间接凝集反应
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先吸附于一种与免疫无 关的、一定大小的颗粒状载体的表面,然后与相应 抗体(或抗原)作用。在有电介质存在的适宜条件 下,即可发生凝集,称为间接凝集反应。用做载体 的微球可用天然的微粒性物质,如人(O型)和动 物(绵羊、家兔等)的红细胞、活性炭颗粒或硅酸 铝颗粒等;也可用人工合成或天然高分子材料制成, 如聚苯乙烯胶乳微球等。由于载体颗粒增大了可溶 性抗原的反应面积,当颗粒上的抗原与微量抗体结 合后,就足以出现肉眼可见的反应,敏感性比直接 凝集反应高得多。 注:可溶性抗原通常为

实验4 细胞凝集反应

实验4 细胞凝集反应

不同饱和度硫酸胺沉淀蛋白质表
五、实验报告及作业
1.绘图表示血细胞凝集现象,并说明原因。 2.植物细胞凝集素在鸡红细胞凝集过程中起 什么作用?
3.哪些因素影响细胞凝集反应?
(3) 称取韭菜叶片5g,切成小片 5 mL 生理盐水 ↓ 研磨,过滤, 离心(5000r/min)20 min,留上清液 ↓
上清液加相应硫酸铵至60%饱和度(边加入边用玻璃棒搅 拌至完全溶解),离心(5000r/min)20 min,沉淀用1ml 磷酸缓冲液溶解 ↓ 载玻片上滴一滴韭菜凝集素 ↓ 再滴一滴2%红细胞液,充分混匀 ↓ 静置10 min ↓ 低倍显微镜下观察血球凝集现象
仪器与器材:
• 离心机,光学显微镜 • 研钵,药匙,纱布,离心管,带刻度, 滴管, 烧杯,玻璃棒,量桶,载玻片,盖玻片, 滤纸,吸水纸。
四、实验方法
① 2% 鸡红细胞悬液制备
以无菌方法抽取鸡翅下静脉血液(5mL注射器
用1%肝素溶液浸润)1mL,用生理盐水洗3次,
每次1500 r/min,离心5 min,最后按沉淀压积的
实验4 细胞凝集反应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研究细胞凝集反应的方法
2、了解细胞发生凝集反应的原因
二、实验原理
凝集素 :一类可逆结合特异糖基的蛋白质,与糖的 运输、储存物质的积累、细胞间的互作以及细胞 分裂的调控有关。 细胞凝集:凝集素与细胞表面的糖分子连接,在细 胞间形成“桥”,加入与凝集素互补的糖分子可 以抑制细胞间的凝集反应
性质:
为糖蛋白(少数例外) 凝集反应所必需的金属离子:Ca2+和Mg2+ 所含糖种类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不同
特异性:
一种凝集素具有对某一种特异性糖基专一性结合

细胞凝集反应实验报告

细胞凝集反应实验报告

正常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细胞凝集反应实验原理:细胞膜是双层脂镶嵌蛋白质结构,脂和蛋白质又能与糖分子结合为细胞表面的分支状糖外被。

目前认为:细胞间的联系,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免疫反应和肿瘤发生都和细胞表面的分支状糖分子有关。

凝集素(lectin)是一类含糖的(少数例外)并能与糖专一结合的蛋白质,它具有凝集细胞和刺激细胞分裂的作用。

凝集素使细胞凝集是由于它与细胞表面的糖分子连接,在细胞间形成“桥”的结果,加入与凝集素互补的糖可以抑制细胞的凝集。

红细胞凝集显微镜下的红细胞凝集现象凝集素是指一种从各种植物,无脊椎动物和高等动物中提纯的糖蛋白或结合糖的蛋白,因其能凝集红血球(含血型物质),故名凝集素。

常用的为植物凝集素(Phytoagglutin, PNA)通常以其被提取的植物命名,如刀豆素A(Coneonvalina,ConA、麦胚素(Wheat germ agglutinin, WGA)花生凝集素(Peanut agglutinin, PNA和大豆凝集素(Soybean agglutinin, SBA等,凝集素是它们的总称。

凝集素不是来源或参与免疫反应的产物,它们具有的某些亲合.特性,能被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方法所应用。

血型鉴别实验,也是凝集反应的一种。

实验用品:土豆块茎显微镜,粗天平,载玻片,滴管2支,离心管2支PBS缓冲液:称取NaCI7.2g, Na2HPQ1.48g,KHPC40.43g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ml,调pH 值到7.2.4.2%勺红细胞四. 实验步骤:1. 称取土豆去皮块茎2g,加lOmIPBS缓冲液,浸泡2h,浸出的粗提液中含有可溶性土豆凝集素。

2. 以无菌方法抽取兔子静脉血液(加抗凝剂),加生理盐水3ml,在1OOOr/min,离心5min,重复3次离心,最后按压积红细胞体积用生理盐水配成1%红细胞液。

3. 分别用滴管吸取土豆凝集素和1%红细胞液各一滴,置双凹片左孔内,充分混匀。

实验4 细胞凝集反应

实验4 细胞凝集反应

实验4 细胞凝集反应细胞凝集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技术,用于检测血清中的抗体及其与相应抗原的结合情况。

本实验使用了Coombs试验,这是一种血清分析技术,以检测血液中的抗体和血液中的颗粒物质之间的结合。

Coombs试验基于一个类似天然免疫系统的作用原理。

实验目的:通过Coomb试验研究细胞凝集和血凝素作用的规律,了解抗体-抗原反应机制。

实验原理:细胞凝集反应是一种通透性反应,其功能是在一定情况下通过抗体在抗原表面形成团聚形成凝集体,抑制抗原的生物活性,从而达到识别、保护机体的作用。

凝集反应的产生,除了与抗原类型有关外,还与抗体端本身的各种性质有关。

血凝素是一种含有血凝素分子的物质,根据血凝素在血铁分子中的分布,人们将血凝素分为A、B、O三种,其中O型血的红细胞没有血凝素分子。

当与漂浮在空气中尘土、寄生虫等来源于外界的异物接触时,机体会产生抗血凝素抗体。

由于人的血液抗体体制是人种、族群和地域差异很大,所以很多混血婴儿就像亲生母亲那样,产生带有母体滴度的特殊抗体。

因此,在新生儿溶血反应的处理中,必须考虑抗体的来源。

具体实验步骤:步骤一:准备实验用品1、0.9%生理盐水2、10%明胶液3、A、B、AB、O型红细胞各一个样品4、高免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抗人IgG二抗和人IgG抗体6、离心管和1.5ml微量离心管7、胶体金凝集试剂8、免疫沉淀板步骤二:红细胞抗原类型的鉴定1、A、B、AB、O型红细胞各一个样品,在微量离心管中加入适量生理盐水,并离心沉淀红细胞。

2、弃去上清,加入0.5ml的生理盐水,振荡使红细胞均匀分散。

3、分别取微量离心管中的红细胞悬液,倒入相应免疫沉淀板中的坑中。

4、加入胶体金凝集试剂3-4滴,充分混合和振荡。

步骤三:Coombs试验的操作1、将红细胞样本涂在一个免疫沉淀板上,使其在板上均匀分散。

2、用高免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抗人IgG二抗涂覆在免疫沉淀板上的红细胞上,共孵化1小时。

凝集反应 山大

凝集反应 山大

凝集反应试管凝集实验:实验目的:1.掌握试管凝集试验的操作方法,了解其特点和用途。

2.掌握试管凝集法的步骤及原理。

实验原理:1、颗粒型抗原在体外一定条件下(有电解质存在,pH,温度恰当)与相应抗体相遇,二者发生特异反应,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物。

参加凝集反应的抗原叫凝集原,而相应的抗体叫凝集素。

根据一定的浓度的凝集原和相应的凝集素混合后,会出现肉眼可见的絮状沉淀,可定量的求出抗原的效价。

2、试管凝集试验为半定量试验方法,在微生物学检验中常用已知细菌此实验是伤寒菌作为抗原液与一系列稀释的受检血清混合,保温后观察每管内抗原凝集程度,通常以产生明显凝集现象的最高稀释度作为血清中抗体的效价。

3、在试验中,由于电解质浓度和pH不适当等原因,可引起抗原的非特异性凝集,出现假阳性反应,因此必须设不加抗体的稀释液作对照组。

4、应用此原理可帮助临床诊断和判断患者的病程、预后等。

材料和试剂:灭活的伤寒菌液生理盐水待检血清5ml吸管、1ml吸管、小试管、小试管架、水浴箱实验方法:1、取试管6支,用红笔标记好顺序,依次放在试管架中。

2、于第一管内加生理盐水0.9ml,其余各管加生理盐水0.5ml。

然后在第一管内加入伤寒免疫血清0.1ml,用吸管将它与生理盐水吹打混匀后,取出0.5ml加入第二管内;再将第二管中的液体吹打均匀,取出0.5ml加入第三管中,其余各管都照此方法将血清对倍稀释。

至第五管时,将试剂混匀后,取出0.5ml弃去不用。

使第六管不含伤寒免疫血清,作为实验的阴性对照管。

最后在各管中都加入0.5ml伤寒菌液。

最终1—6试管血清稀释度为1:20、1:40、1:80、1:160、1:320、对照。

3、轻摇试管架,混匀试管内液体,56°C水浴1h,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图1 自左向右依次为1—6号试管1、第六管,上清液浑浊,底管有沉淀的细菌,轻摇后分散呈均匀浑浊。

为-2、第一管管底有沉淀的细菌,轻摇后分散呈均匀浑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生物学实验五——细胞膜的通透性实验
13生物基地 201300140059 刘洋 2015-04-29
同组者:吕赞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溶血现象及其发生机制。

2.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及各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

二、实验原理
细胞膜是细胞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选择通透性屏障,是一种半透膜,可选择性地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将红细胞放在低渗溶液中,水分子大量渗透到细胞内,可使细胞胀破,血红蛋白释放到介质中,溶液由不透明的红细胞悬液变为红色透明的血红蛋白溶液,这种现象称为溶血。

由于溶质渗透入细胞的速度不同,溶血时间也不同,因此,发生溶血现象所需的时间长短可作为测量物质进入红细胞速度的一种指标。

本实验选用红细胞作为细胞膜渗透性的实验材料,将其放入不同的介质溶液中,观察红细胞的变化。

溶血(Hemolysis)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逸出称红细胞溶解,简称溶血。

可由多种理化因素和毒素引起。

在体外,如低渗溶液、机械性强力振荡、突然低温冷冻(-20℃~—25℃)或突然化冻、过酸或过碱,以及酒精、乙醚、皂碱、胆碱盐等均可引起溶血。

哺乳动物血浆的等渗溶液为0.9%NaCl溶液,红细胞在低于0.45%NaCl溶液中,因水渗入,红细胞膨胀而破裂,血红蛋白逸出。

在体内,溶血可为溶血性细菌或某些蛇毒侵入、抗原-抗体反应(如输入配血不合的血液)、各种机械性损伤、红细胞内在(膜、酶)缺陷、某些药物等引起。

溶血性细菌,如某些溶血性链球菌和产气荚膜杆菌可导致败血症。

疟原虫破坏红细胞和某些溶血性蛇毒含卵磷脂酶,使血浆或红细胞的卵磷脂转变为溶血卵磷脂,使红细胞膜分解。

三、实验用品
1.材料
鸡血红细胞
2.试剂
0.85%NaCl溶液、0.085%NaCl溶液、0.8mol/L甲醇溶液、0.8mol/L丙三醇溶液、
6%葡萄糖溶液、2%TritonX-100
3.器材
试管、试管架、滴管、显微镜、离心机。

四、实验步骤
1.取鸡血6ml,加0.85%NaCl溶液4ml,在1000r/min条件下离心5分钟;(RBC压积量
不少于0.6mol)
2.将上述离心后的红细胞按沉淀量配成50%浓度;(总体积应不少于1.2ml)
3.每组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如下溶液各3ml:
(1)0.85%NaCl溶液
(2)0.085%NaCl溶液
(3)0.8mol/L(0.3mol/L等渗)甲醇溶液
(4)0.8mol/L(0.3mol/L等渗)丙三醇溶液
(5)6%(5%等渗)葡萄糖溶液
(6)2%(1.5%等渗)TritonX-100
4.向上述6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0%红细胞悬液1滴,轻摇混匀,观察试管中是否有溶血
现象发生(观察时间1小时),记录溶血时间,并于显微镜下观察各溶液的细胞。

五、实验结果
七、结果讨论
1.把液体滴加到双凹片上时,注意用量,防止悬液过多而溢出,使两个细胞悬液接触,
导致实验结果不可靠。

2.滴加1%的红细胞悬液时,可适当的多加点儿,便于实验结果的观察。

3.用手晃动双凹片时,注意摇晃的姿势:一只手用手掌处贴紧双凹片,另一只手抵住双
凹片的另一侧上下晃动。

4.摇晃的时间可适当延长,提高红细胞凝集程度。

5.浸出土豆凝集素时选发芽的或发青色的土豆。

由此可知发芽土豆不宜食用,因其所含
土豆凝集素可让血细胞发生凝集。

6.区分血清与血浆,血清指血液自然沉降后所得上清液,而血浆是血液加抗凝剂后离心
所得上清液。

7.凝血是指多个细胞聚集成不规则细胞簇,溶血是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作用下,肿胀破裂
放出血红蛋白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