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石头城》《石头城》阅读附答案

合集下载

刘禹锡《石头城》原文及赏析

刘禹锡《石头城》原文及赏析

石头城[唐] 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作品赏析【注释】:这是一首咏石头城的七言绝句。

石头城即金陵城。

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清凉山。

南京的江山形胜,素有“虎踞龙盘”之称,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建都之地。

六代豪奢,醉生梦死,追欢逐乐,诗家称之为“金粉六朝”。

但由于荒淫误国,这一个一个朝代皆灭亡得极快,“悲恨相续”。

这“虎踞龙盘”的六朝豪华之都,也就荒凉下来了。

刘禹锡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 )罢归洛阳,路过金陵,见昔日豪华胜地,已成了一座“空城”,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怀古诗篇。

开头两句写江山如旧,而城已荒废。

“山围故国周遭在”,首句写山。

“山围故国”,“故国”即旧城,就是石头城,城外有山耸立江边,围绕如垣墙,所以说“山围故国”。

周遭,环绕的意思。

这句说:围绕在石头城四周的山依然如旧。

“潮打空城寂寞回”,这句写水。

“潮打空城”,石头城西北有长江流过,江潮拍打石墙,但是,城已荒废,成了古迹,所以说“潮打空城”。

这句意思是说:潮水拍打着“空城”,虽有巨响,却显得分外凄凉,便又寂寞地退去了。

这两句总写江山如旧,而石头城已荒芜,情调悲凉,感慨极深。

后两句写月照空城。

“淮水东边旧时月”,“旧时月”,诗人特意标明“旧时”,是包含深意的。

淮水,即秦淮河,横贯石头城,是六朝时代王公贵族们醉生梦死的游乐场所,这里曾经是彻夜笙歌、纸醉金迷、欢乐无尽的不夜城,那临照过六朝豪华之都的“旧时月”即是见证。

然而曾几何时,富贵风流,转眼成空。

如今只有那“旧时月”仍然从秦淮河东边升起,来照着这座“空城”,在夜深的时候,“还过女墙来”,依恋不舍地西落,这真是多情了。

然而此情此景,却显得更加寂寞了。

一个“还”字,意味深长。

但这首诗并不只是发思古之幽情,诗人感慨深沉,实寓有“引古惜兴亡”之意。

诗人在朝廷昏暗、权贵荒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危机四伏的中唐时期,写下这首怀古之作,慨叹六朝之兴亡,显然是寓有引古鉴今的现实意义的。

石头城宋刘翰阅读答案

石头城宋刘翰阅读答案

篇一:石头城宋刘翰阅读答案篇二:石头城宋刘翰阅读答案内容提示:《石头城宋刘翰》阅读答案《石头城宋刘翰》阅读答案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8 分)石头城宋刘翰离离芳草满吴宫,绿到台城旧苑东。

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

(1)“绿到台城旧苑东”中的“绿”用得很有特色,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石头城(宋)刘翰离离芳草满吴宫,绿到台城旧苑东。

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

小题1:“绿到台城旧苑东”中的“绿”用得很有特色,请结合诗句-高二语文-魔方格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石头城(宋)刘翰离离芳草满吴宫,绿到台城旧苑东。

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

小题1:“绿到台城旧苑东”中的“绿”用得很有特色,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2分)小题2:“石头明月雁声中”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小题3:有人认为“一夜空江烟水冷”中的“空江”,与唐朝刘禹锡《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中的“空城”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谈谈你的理解。

(4分)小题1:“绿”通过色彩形象地写出了野草的绵延不断;满眼绿色。

凸显出石头城的衰败荒凉。

(每层1分)小题1:借景抒情(或:以景结情、融情于景。

或:绘形绘声)。

(2分)通过月色、雁声等意象来表达作者对石头城“昔盛今衰”的感伤之情。

(2分)小题1:“空江”写开阔的江面上空空荡荡,通过江空来映衬城空;(1分)“空城”直接点明城荒芜寂寞;(1分)都写出了石头城的沉寂与凄清(或:都给人以沉寂、凄清之感)。

(2分)小题1:“绿”字考查的是练字,“绿”写出的是台城旧苑东的茂盛的野草,进一步反衬石头城的衰败荒凉。

小题1:首先确定这是一首怀古诗,“石头明月雁声中”属于融情于景,借月色、雁声等意象来表达作者对石头城“昔盛今衰”的感伤。

小题1:理解“空江”“空城”,其实是在理解“空”分别解释两首诗以及所表达的情感即可。

马上分享给同学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刘禹锡《石头城》赏析

刘禹锡《石头城》赏析

刘禹锡《石头城》赏析 【原文】: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注释】: ①石头城:古城名,曾为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都城,至唐废弃。

今为南京市。

②周遭:四周,周围。

③淮水:指秦淮河。

④女墙: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短 墙。

【翻译】: 译文一 群山依旧,环绕着废弃的故都,潮水如昔,拍打着寂寞的空城。

淮水东边,古老而清冷的圆月,夜半时分,窥视这昔日的皇宫。

译文二 城的东、南、西三面,依旧绵亘着高低起伏的群山,它那虎踞龙盘的姿态并 未改变;北面的江潮,依旧拍打着城根,而后带着寂寞的心情退回。

那声音仿佛 在叹惜,昔日的繁华已经化为乌有。

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还是过去那轮月亮。

见证历史过后,在夜深人静之际,又心恋恋地爬过凹凸的城墙,小心翼翼来窥探 着什么。

【赏析】: 刘禹锡 《石头城》 是一首吟咏“石头城”的七言绝句。

“石头城”即金陵城, 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清凉山。

金陵城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建都之地。

六 代豪奢,醉生梦死,追欢逐乐,诗家称之为“金粉六朝”。

但由于统治者荒淫误 国,每个朝代急剧灭亡,昔日的豪华之都,也就荒凉下来了。

刘禹锡在唐敬宗宝 历二年(826)回归洛阳时,路过金陵之地,看见昔日豪华胜地,而今已成了一座1/6空城,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怀古诗 篇。

诗人写道:“山围故国周遭在。

”这句写山。

“故国”即旧城、旧都,这里 指石头城。

“国”本来应该指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

这里指都城。

杜甫 《春望》中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其中的“国”即为此意。

“周遭”即环绕的意思。

“山围故国”即城外有山耸立江边,围绕如垣墙。

这句 是说,围绕在石头城四周的山依然如旧。

这与杜甫在《春望》中写的“国破山河 在”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中,一个“故”字,在时间的流逝中增添了空城的凄清 与荒凉。

第二句写道:“潮打空城寂寞回。

”这句写水。

刘禹锡《石头城》赏析

刘禹锡《石头城》赏析

刘禹锡《石头城》赏析【原文】:石头城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注释】:①石头城:古城名,曾为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都城,至唐废弃。

今为南京市。

②周遭:四周,周围。

③淮水:指秦淮河。

④女墙: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短墙。

【翻译】:译文一群山依旧,环绕着废弃的故都,潮水如昔,拍打着寂寞的空城。

淮水东边,古老而清冷的圆月,夜半时分,窥视这昔日的皇宫。

译文二城的东、南、西三面,依旧绵亘着高低起伏的群山,它那虎踞龙盘的姿态并未改变;北面的江潮,依旧拍打着城根,而后带着寂寞的心情退回。

那声音仿佛在叹惜,昔日的繁华已经化为乌有。

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还是过去那轮月亮。

见证历史过后,在夜深人静之际,又心恋恋地爬过凹凸的城墙,小心翼翼来窥探着什么。

【赏析】:刘禹锡《石头城》是一首吟咏“石头城”的七言绝句。

“石头城”即金陵城,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清凉山。

金陵城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建都之地。

六代豪奢,醉生梦死,追欢逐乐,诗家称之为“金粉六朝”。

但由于统治者荒淫误国,每个朝代急剧灭亡,昔日的豪华之都,也就荒凉下来了。

刘禹锡在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回归洛阳时,路过金陵之地,看见昔日豪华胜地,而今已成了一座空城,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怀古诗篇。

诗人写道:“山围故国周遭在。

”这句写山。

“故国”即旧城、旧都,这里指石头城。

“国”本来应该指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

这里指都城。

杜甫《春望》中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其中的“国”即为此意。

“周遭”即环绕的意思。

“山围故国”即城外有山耸立江边,围绕如垣墙。

这句是说,围绕在石头城四周的山依然如旧。

这与杜甫在《春望》中写的“国破山河在”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中,一个“故”字,在时间的流逝中增添了空城的凄清与荒凉。

第二句写道:“潮打空城寂寞回。

”这句写水。

“空城”即现在已经成为荒凉的石头城。

“空”即人烟稀少,或者已经没人。

这里的“空”就有王维写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中“空”的意思。

再过金陵 石头城 阅读附答案

再过金陵 石头城 阅读附答案
专注下一代成长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2016 年江苏卷) 八声甘州 辛弃疾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 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 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②。汉 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①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 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 年。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0-11 题。 10.本词上阙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这样选材有什幺表达效果?(5 分) 11.下阙寄寓了作者什幺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 参考答案: 10.第一问:霸陵受辱亭尉,射虎中石,功高难封侯。第二问:通过对这 些事迹的提炼铺陈,营造了英雄晚景落魄的氛围,暗寓了作者有相似的境 遇。 11.化用杜诗,回应朋友邀约同居山间的盛情,赞赏朋友的高风;借李广 自比,表达了对南宋当局的不满;结句融情于景,抒写了壮志难酬的悲凉。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读懂诗句大意,然后再根据诗句意思归纳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不能寐。因此就引用有关李广的典故写了这首词,寄给约他同乡居住的友
人。
上片根据《史记李将军列传》,形象地概括了李广的两件轶事。其一是罢职
家居时受辱于灞陵醉尉,其二为某次出猎时射箭中石没镞的神力。故将军五
句,出自《李将军传》: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
间饮,还至灞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
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

高中语文文言文刘禹锡《石头城》原文和译文(含鉴赏)

高中语文文言文刘禹锡《石头城》原文和译文(含鉴赏)

刘禹锡《石头城》原文和译文(含鉴赏)【唐】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韵译山围绕旧国都一一全还在,潮水打着空城寂寞又折回。

秦淮河的东边从前的月亮,夜深时还过那城上短墙来。

译文1:选自《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五。

刘禹锡,中唐诗人。

这首诗借描写石头城的萧条景象,寄托国运衰微的感慨。

石头城,古城名。

本是古金陵城,三国时孙权重筑用此名。

曾为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都城,至唐废弃。

今为南京市。

2:石头城:在今南京市西清凉山上,三国时孙吴就石壁筑城戍守,称石头城。

后人也每以石头城指建业。

3:故国:即旧都。

石头城在六朝时代一直是国都。

4:周遭:环绕。

5:淮水:指贯穿石头城的秦淮河。

6:旧时:指汉魏六朝时。

7:女墙:指石头城上的矮城。

群山依旧,环绕着废弃的故都,潮水如昔,拍打着寂寞的空城。

淮水东边,古老而清冷的圆月,夜半时分,窥视这昔日的皇宫。

赏析石头城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金陵,六朝均建都于此。

这些朝代,国祚极短。

在它们悲恨相续的史实中包含极深的历史教训,所以金陵怀古后来几乎成了咏史诗中的一个专题。

在国运衰微之际,更成为关心政治的诗人常取的题材。

若论写得早又写得好的篇章,不能不推刘禹锡的《金陵五题》。

《石头城》就是这组诗的第一首。

诗一开始,就置读者于苍莽悲凉的氛围之中。

围绕着这座故都的群山依然在围绕着它。

这里,曾经是战国时代楚国的金陵城,三国时孙权改名为石头城,并在此修筑宫殿。

经过六代豪奢,至唐初废弃,二百年来久已成为一座“空城”。

潮水拍打着城郭,仿佛也觉到它的荒凉,碰到冰冷的石壁,又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

山城依然,石头城的旧日繁华已空无所有。

对着这冷落荒凉的景象,诗人不禁要问:为何一点痕迹不曾留下?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只见那当年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明月,如今仍旧多情地从城垛(“女墙”)后面升起,照见这久已残破的古城。

月标“旧时”,也就是“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意思,耐人寻味。

刘禹锡《石头城》赏析

刘禹锡《石头城》赏析

刘禹锡《石头城》赏析【原文】:石头城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注释】:①石头城:古城名,曾为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都城,至唐废弃。

今为。

②周遭:四周,周围。

③淮水:指秦淮河。

④女墙: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短墙。

【翻译】:译文一群山依旧,环绕着废弃的故都,潮水如昔,拍打着寂寞的空城。

淮水东边,古老而清冷的圆月,夜半时分,窥视这昔日的皇宫。

译文二城的东、南、西三面,依旧绵亘着高低起伏的群山,它那虎踞龙盘的姿态并未改变;北面的江潮,依旧拍打着城根,而后带着寂寞的心情退回。

那声音仿佛在叹惜,昔日的繁华已经化为乌有。

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还是过去那轮月亮。

见证历史过后,在夜深人静之际,又心恋恋地爬过凹凸的城墙,小心翼翼来窥探着什么。

【赏析】:刘禹锡《石头城》是一首吟咏“石头城”的七言绝句。

“石头城”即金陵城,在今清凉山。

金陵城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建都之地。

六代豪奢,醉生梦死,追欢逐乐,诗家称之为“金粉六朝”。

但由于统治者荒淫误国,每个朝代急剧灭亡,昔日的豪华之都,也就荒凉下来了。

刘禹锡在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回归洛阳时,路过金陵之地,看见昔日豪华胜地,而今已成了一座空城,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怀古诗篇。

诗人写道:“山围故国周遭在。

”这句写山。

“故国”即旧城、旧都,这里指石头城。

“国”本来应该指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

这里指都城。

杜甫《春望》中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其中的“国”即为此意。

“周遭”即环绕的意思。

“山围故国”即城外有山耸立江边,围绕如垣墙。

这句是说,围绕在石头城四周的山依然如旧。

这与杜甫在《春望》中写的“国破山河在”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中,一个“故”字,在时间的流逝中增添了空城的凄清与荒凉。

前面两句写江山如旧,而今城已荒废。

视角是横向的,由周围的山到周围的水。

接着写月照空城,也就是月光下的石头城。

诗人写道:“淮水东边旧时月。

”“旧时月”即六朝时期的月。

高中语文文言文刘禹锡《石头城》原文和译文(含鉴赏)(最新整理)

高中语文文言文刘禹锡《石头城》原文和译文(含鉴赏)(最新整理)

刘禹锡《石头城》原文和译文(含鉴赏)【唐】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韵译山围绕旧国都一一全还在,潮水打着空城寂寞又折回. 秦淮河的东边从前的月亮,夜深时还过那城上短墙来。

译文1:选自《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五。

刘禹锡,中唐诗人。

这首诗借描写石头城的萧条景象,寄托国运衰微的感慨。

石头城,古城名.本是古金陵城,三国时孙权重筑用此名。

曾为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都城,至唐废弃.今为南京市.2:石头城:在今南京市西清凉山上,三国时孙吴就石壁筑城戍守,称石头城。

后人也每以石头城指建业.3:故国:即旧都。

石头城在六朝时代一直是国都。

4:周遭:环绕。

5:淮水:指贯穿石头城的秦淮河。

6:旧时:指汉魏六朝时。

7:女墙:指石头城上的矮城。

群山依旧,环绕着废弃的故都,潮水如昔,拍打着寂寞的空城。

淮水东边,古老而清冷的圆月,夜半时分,窥视这昔日的皇宫。

赏析石头城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金陵,六朝均建都于此。

这些朝代,国祚极短。

在它们悲恨相续的史实中包含极深的历史教训,所以金陵怀古后来几乎成了咏史诗中的一个专题。

在国运衰微之际,更成为关心政治的诗人常取的题材.若论写得早又写得好的篇章,不能不推刘禹锡的《金陵五题》.《石头城》就是这组诗的第一首.诗一开始,就置读者于苍莽悲凉的氛围之中。

围绕着这座故都的群山依然在围绕着它.这里,曾经是战国时代楚国的金陵城,三国时孙权改名为石头城,并在此修筑宫殿。

经过六代豪奢,至唐初废弃,二百年来久已成为一座“空城”.潮水拍打着城郭,仿佛也觉到它的荒凉,碰到冰冷的石壁,又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山城依然,石头城的旧日繁华已空无所有.对着这冷落荒凉的景象,诗人不禁要问:为何一点痕迹不曾留下?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只见那当年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明月,如今仍旧多情地从城垛(“女墙”)后面升起,照见这久已残破的古城。

《石头城》(刘禹锡)评析

《石头城》(刘禹锡)评析

《石头城》(刘禹锡)评析原文:《石头城》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评析:这是组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一首。

其前有小序:“余少为江南客,而未游秣陵(即金陵,今南京),尝有遗恨。

后为历阳(即和州,今安徽和县)守,跂而望之。

适有客以《金陵五题》相示,逌尔生思,歘然有得。

他日友人白乐天掉头苦吟,叹赏良久,且曰:‘《石头》诗云:“潮打空城寂寞回”,吾知后之诗人不复措辞矣。

’余四咏虽不及此,亦不孤乐天之言尔。

”由序可知:这首《石头城》,及《乌衣巷》、《台城》等《金陵五题》作于长庆四年(824)至宝历二年(826)刘禹锡任和州刺史期间,时禹锡并未到过金陵,是一组神思遐想、心向往之的悬拟之作。

这首诗写繁华故国的荒芜,蕴含着作者深刻的思想。

诗人以如椽之笔,描绘了一幅悲凉萧瑟的景象:环绕着石头城周遭的群山依然如故,可石头城却空空如也。

起句点明“故国”,见今昔之殊。

石头城本为楚威王所筑金陵邑。

汉献帝建安十七年(212),孙权重筑此城,取名石头城。

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统治者,相继建都金陵,那时的石头城,虎踞龙盘,黄旗紫气,物华天宝,纸醉金迷,何等奢侈、繁华!然而,这一切有如海市蜃楼,转瞬即逝。

自从唐高祖武德九年(626)以来,此城久已废弃,如今陪伴着石头古城的,只有周遭那沉寂的群山。

石头城,这六朝时代政治社会的神经中枢,江南上层统治者权势的象征,昔日的神韵与风采哪里去了?俱往矣!它已不再具有诱使上流社会决策人物风云际会于此的魅力。

次句续出“空城”,益增盛衰之感。

当今这一座空城,除江潮而外,很少有问津者。

六朝时,江流紧迫山麓,城负山面江,南临淮口,当交通要冲,为建康军事重镇。

那时江涛拍城,城中是以怎样的繁响应答!而如今,江潮虽然还按时来光顾这座空城,但拍打几下之后,亦觉兴味索然,无精打采地退走了。

石头城的荒芜连无情的潮水都深感寂寞了,其荒芜到了何种程度,还不十分容易体会出来么? “潮打空城寂寞回”,非仅是日复一日的潮水的寂寞,亦是作者的寂寞,读者的寂寞,历史的寂寞,而首先则是石头城本身的寂寞。

刘禹锡《石头城》赏析

刘禹锡《石头城》赏析

刘禹锡《石头城》赏析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1]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2]来。

【注释】
[1]淮水:指贯穿石头城的秦淮河。

石头城,即今天的南京。

三国时期,孙权改名为石头城,并在此修筑宫殿。

后来,南朝(宋、齐、梁、陈等朝)诸国相继以此地为都,又称“六朝古都”,当时极为繁华。

到唐朝的时候,都城定在长安,这里渐渐就荒废了,不再有昔日繁华。

[2]女墙:石头城上的矮城。

【赏析】
诗人开篇就以山水包围着石头城写起。

站在城墙上,看着远山和
近水,联想起这“六朝古都”的繁华不再回来,一股苍凉的感情油然而生。

接着,诗人抬头看着天空,秦淮河边,一弯半月升起。

诗人不禁联想到,这明月应该还和以前一样吧,还像以前一样照着金陵城墙。

只有当年的明月见证了六朝纸醉金迷、车水马龙的气象,但现在一切都不在了,这里已经成了荒凉的古城。

这首诗以苍凉的笔法,描写了石头城现在的景象,中间穿插了对往日此城繁华的回忆,总结了历史经验和教训,吊古之情溢于言表。

念奴娇·登石头城 阅读答案 翻译

念奴娇·登石头城  阅读答案 翻译

①对世事(历史)变迁/昔盛今衰的悲哀。(1分)曾经的繁 华六朝,现已成空荡的江山;曾经的行宫内院,早已是芳草 萋萋。世事(历史)沧桑/盛衰无常,让人倍加感伤。(1分) ②对自然永恒、物是人非/人生短暂的无奈。(1分)曾经 的江山明月离宫依旧存在,而曾经的豪杰宫人却已随时光流 逝而“消磨”,一片空冷孤寂,让人顿觉自然永恒、人生短 暂。(1分 ) ③对战争残酷的心痛。(1分)战火纷飞,摧毁了往日的 繁华,只剩下生灵涂炭,白骨遍野,让人心痛。(1分) ④对青春易逝的感伤。(1分)多少美丽如花的歌舞粉黛, 对镜施粉理鬓,却又青丝变白发,消磨了青春美丽,这应该 是诗人对自已也是对世人青春易逝的感伤。(1分)(情感 概括及简要分析各1分;答出任何三点即可给满分。)
8.本词成功地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 手法来创设意境,请结合上片作简要赏 析。(5分)
• 上片:实写了石头城天地无物、惟有青山 如壁的空旷寂寥之景;(2分)虚写了昔日 战争连年的激烈残酷、豪杰消逝的苍凉悲 壮之景。(2分)虚实结合使意境更深远, 情感更深沉。(1分)
作者在此首词中抒发了哪些感慨,请 分条概括并简要分析。(6分)
念奴娇· 登石头城①
萨都剌Leabharlann •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 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 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②,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 里,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 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注释】①石头城:即金陵城,在今南京清凉山。昔为六 朝都城。②离宫,皇帝在京城以外的宫室。 • 站在高高的石头城上,放眼望去,苍天的尽头与吴、楚两 国连接在一起,一片空旷。昔日六朝胜地的繁华,如今已 荡然无存,只有江河青山依旧。遥想当年,战火纷飞,硝 烟不断,生灵涂炭,白骨遍野如雪。多少英雄豪杰都已经 随着时间的长河席卷而去,只有浩瀚的长江依然奔腾不息, 滚滚东流。 孤寂的行宫内院,东风吹过,昔日皇帝车驾经常碾压的道 路,早已是年年岁岁芳草萋萋。每当日落天黑的时候,松 树林里空寂冷落,只见幽幽的冥火时隐时现。可在当年有 多少如花似玉的歌妓舞女在这里青丝变成了白发,送走了 一世的青春年华。如今淮河上明月依旧,六朝的繁华却早 已消逝,给人留下的只有无限的伤感。

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阅读附答案

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阅读附答案

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阅读附答案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阅读附答案(元)萨都剌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

指点六朝形胜地,唯有青山如壁。

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

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

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

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

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21.这首词上下阕分别扣住与两个地点的变迁,写出了倍加感伤的世事沧桑。

(2分)22.本词写了登临所见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5分)(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

(5分)(1)孟子曰:“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

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孟子·尽心上》)(2)归,还也。

有,实有也。

言窃其名以终身,而不自知其非真有。

或曰:“盖叹世人莫觉其伪者。

”亦通。

旧说,久假不归,即为真有,则误矣。

(《孟子集注》)(3)正义曰:此章指言仁在性体,其次假借,用而不已,实何以易,在其勉之也。

而行仁,本性之自然者也。

汤、武利而行仁,视之若身也。

五霸强而行仁,则力假之而已。

然而久假而行之,而不归止,安知其非真有也。

杨子曰:“假儒衣书服而读之,三月不归,孰曰非儒也。

”亦同其旨。

(《孟子注疏》)23.出自(1)段文字的一个成语是;根据三段文字,(1)段中的“之”指代的内容是。

(2分)24.试评析第(2)(3)段文字对第(1)段中孟子观点的不同理解。

(3分)参考答案:21.六朝胜地,行宫内院。

(2分)22. (1)空旷青山,破败离宫,萋萋芳草,无人松径,荒凉落日,明灭鬼火,凄清明月。

(2分)(2)与所写虚景结合(或虚实结合),突出表达了长江一线连年征战、豪杰消磨、功业成空的苍凉悲壮,咏出了风云易消、青山常在的感慨,意境更深远,情感更深沉。

(3分)23.久假不归;仁义(2分)24.前者站在客观的`角度,强调真假之别,指出不仁义的无论经过多长时间都不能变成仁义的。

后者认为“假借”紧跟在“性”、“体”之后,也是“行仁”的一种体现;如果一个人能够坚持不懈的实行仁义,就效果来看,与真正具备仁义的人也没有区别。

高中语文文言文刘禹锡《石头城》原文和译文(含鉴赏)

高中语文文言文刘禹锡《石头城》原文和译文(含鉴赏)

刘禹锡《石头城》原文和译文(含鉴赏)【唐】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韵译山围绕旧国都一一全还在,潮水打着空城寂寞又折回。

秦淮河的东边从前的月亮,夜深时还过那城上短墙来。

译文1:选自《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五。

刘禹锡,中唐诗人。

这首诗借描写石头城的萧条景象,寄托国运衰微的感慨.石头城,古城名。

本是古金陵城,三国时孙权重筑用此名。

曾为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都城,至唐废弃。

今为南京市。

2:石头城:在今南京市西清凉山上,三国时孙吴就石壁筑城戍守,称石头城。

后人也每以石头城指建业。

3:故国:即旧都。

石头城在六朝时代一直是国都.4:周遭:环绕。

5:淮水:指贯穿石头城的秦淮河。

6:旧时:指汉魏六朝时。

7:女墙:指石头城上的矮城。

群山依旧,环绕着废弃的故都,潮水如昔,拍打着寂寞的空城。

淮水东边,古老而清冷的圆月,夜半时分,窥视这昔日的皇宫。

赏析石头城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金陵,六朝均建都于此。

这些朝代,国祚极短。

在它们悲恨相续的史实中包含极深的历史教训,所以金陵怀古后来几乎成了咏史诗中的一个专题.在国运衰微之际,更成为关心政治的诗人常取的题材。

若论写得早又写得好的篇章,不能不推刘禹锡的《金陵五题》。

《石头城》就是这组诗的第一首。

诗一开始,就置读者于苍莽悲凉的氛围之中。

围绕着这座故都的群山依然在围绕着它。

这里,曾经是战国时代楚国的金陵城,三国时孙权改名为石头城,并在此修筑宫殿。

经过六代豪奢,至唐初废弃,二百年来久已成为一座“空城”.潮水拍打着城郭,仿佛也觉到它的荒凉,碰到冰冷的石壁,又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

山城依然,石头城的旧日繁华已空无所有.对着这冷落荒凉的景象,诗人不禁要问:为何一点痕迹不曾留下?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只见那当年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明月,如今仍旧多情地从城垛(“女墙”)后面升起,照见这久已残破的古城。

刘禹锡的诗词《石头城》赏析

刘禹锡的诗词《石头城》赏析

【导语】《⽯头城》是刘禹锡组诗《⾦陵五题》的第⼀⾸,全诗着眼于⽯头城周围的地理环境,在群⼭、江潮、淮⽔和⽉⾊中凸显古城的荒凉和寂寞,格调莽苍,境界阔⼤,感慨深沉,历来备受赞誉。

下⾯就和⼀起来欣赏下刘禹锡的诗词,欢迎阅读! 《⽯头城》 唐•刘禹锡 ⼭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东边旧时⽉,夜深还过⼥墙来。

【赏析】 这⾸诗咏怀⽯头城,句句写景,⼜句句抒情。

开头两句总写写江⼭如旧,故国已废,渲染了⼀个极其苍凉的氛围。

“⼭围故国”,⽯头城外有群⼭屹⽴在江边,多少年来静静地围绕着这个伤⼼之地。

“潮打空城”,⽯头城西北有长江流过,江潮⽇⽇夜夜拍打着⽯墙,但城已荒废,成了破墟,如今只剩下潮打空城。

“淮⽔东边旧时⽉,夜深还过⼥墙来”两句写⽉照空城的景象。

在淮⽔东边是“旧时⽉”,诗⼈特别⽤“旧时”⼆字来形容⽉,是具有深意的。

淮⽔,即秦淮河,横贯⽯头城,是六朝时代王公贵族们醉⽣梦死的游乐之地,这⾥曾经彻夜笙歌、纸醉⾦迷,那临照过六朝豪华之都的旧时明⽉即是见证。

然⽽,曾⼏何时,荣华富贵,都已成空。

如今只有那旧时的明⽉仍然从秦淮河东边缓缓升起,⽆声地打照著这座空城,在夜深的时候,它悄悄地越过⼥墙,似有千⾔万语,只是脉脉含情。

诗⼈写作这⾸诗的背景是中唐时期,中唐时期朝廷昏庸、宦官擅权、藩镇割据、危机四伏。

作者在这种情况下写下这⾸诗,表⾯上慨叹六朝之兴亡,实际上是借古讽今,作者希望能够引起统治者的注意,以免蹈六朝之旧辙。

潘德舆《养⼀斋诗话》评价此诗说:“不⾔兴亡⽽兴亡之感溢于⾔表。

” 扩展阅读:刘禹锡的诗歌内容 刘禹锡的⼭⽔诗,改变了⼤历、贞元诗⼈襟幅狭⼩、⽓象萧瑟的风格,⽽常常是写⼀种超出空间实距的、半虚半实的开阔景象,如“⽔底远⼭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和⽜相公游南庄醉后寓⾔戏赠乐天兼见⽰》),“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缭乱碧罗天”(《春⽇书怀寄东洛⽩⼆⼗⼆杨⼋⼆庶⼦》)。

再如《望洞庭》;在这静谧空灵的⼭光⽔⾊中融⼊了诗⼈的主观情感,构成了⼀种恬静平和的氛围。

《过石头城》《石头城》阅读附答案

《过石头城》《石头城》阅读附答案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努力学习,报效父母《过石头城》《石头城》阅读附答案 过石头城[唐]张祜累累墟墓葬西原,六代同归蔓草根。

唯是岁华流尽处,石头城下水千痕。

石头城[宋]刘翰离离芳草满吴宫,绿到台城旧苑东。

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

1.下列对这两首诗歌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这两首诗都以虚实结合的手法来写景:张诗由眼前看到的累累坟墓的景象想到六代石头城的繁华;刘诗由眼前看到的长满杂草的景象想到以前繁华的吴官。

B.这两首诗都写到“草”:张诗中把草当作历史的见证,表现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刘诗中借杂草的茂盛,来突出诗人对台城吴宫当下荒凉破旧的感伤。

C.刘诗中的“绿”字承接首句中“离离”“满”,写出了杂草的蔓延和绿意,用得生动形象,并以乐景衬哀情,在诗人满眼的绿色中饱含着历史的沧桑感。

D.这两首诗尾句都是以景结情,刘诗通过“明月”“雁声”两个意象营造出清幽的氛围,赋予原本给人凄清之感的石头城以美好的景象,让诗人聊以安慰。

E.过两首诗体裁上都是七言绝句,题材上都是咏史怀古诗,内容上都写石头城的破败荒凉,手法上都是用典、借古讽今,情感上都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

2.这两首诗都借“水”抒情,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1、BC(A、景物都是实写。

D、“营造出清幽的氛围,赋予原本给人凄清之感的石头城以美好的景象,让诗人聊以安慰”说法错误。

E、“手法上都是用典、借古讽今”说法错误。

)2、不同:张诗中写出水的多和绵延,以石头城下水的无情表现诗人的感慨之多之悠长。

刘诗中写出水的冷和朦胧,通过描写石头城明月、雁声、流水的凄清夜景表现了诗人的感伤之深之无奈。

相同:都衬托出石头城的破败荒凉,表现出对历史繁华不再的感伤。

[石头连连看]石头城

[石头连连看]石头城

[石头连连看]石头城【其他范文】(1) [石头城]石头城刘禹锡阅读赏析及参考答案石头城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注释:①石头城:古城名,曾为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都城,至唐废弃。

今为南京市。

②周遭:四周,周围。

③淮水:指秦淮河。

④女墙: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短墙。

(1)有人说后两句有两个字用的最好,请简要分析。

(3分)答案:旧、还。

(1分);旧有原来的之意,用旧来形容月(月本无新旧之分),便很自然地让人联想到过去繁华岁月,旧时月是它的见证。

然而繁华易逝,而今月下则祗剩一片凄凉。

(1分)末句的还字,意味着月虽还来,然而许多东西已一去不返了。

(1分)(2)结合具体诗句,赏析本诗的艺术手法与思想感情:答案:情景交融。

(1分)这首诗咏怀石头城,表面看句句写景,实际上句句抒情。

(1分)诗人写了山、水、明月和城墙等荒凉景色,写景之中,深寓著诗人对六朝兴亡和人事变迁的慨叹,悲凉之气笼罩全诗,读之怆然。

3.对这首诗的理解欠妥的一项是( )A.首句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氛围。

昔日围绕石头城的青山依旧,但当年繁华的六朝故都,如今已是空城。

B.潮水也通人性,它们拍打着空寂的城墙似乎感受到石壁的冰凉,便带着寂寞悄悄退去。

C.最后两句,写旧时的明月,它曾经见证过昔日秦淮河的繁华,而今又从秦淮河边升起,夜深了还深情爬过城墙来,只可惜,物是人非,今非昔比。

D.全持写山、水、月,着重于景物描写,传达了石头城今日的萧条冷落。

答案:D(景物描写皆著我之色彩,诗人处处写景,但无处不包含诗人对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并非着重传达石头城今日的萧条冷落。

)4.这首诗句句是景,然而每一景都融合着诗人的深沉感叹。

最后一句的还字,意味着答:(4分)故国萧条,人生凄凉月虽然还来,然而有许多东西(如时光、繁华、显耀人物等)已经一去不返了。

阅读练习二1.赏析诗中在回两字在表达上的巧妙之处。

(4分)2.简析本诗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唐朝刘禹锡《石头城》

唐朝刘禹锡《石头城》

唐朝刘禹锡《石头城》唐朝刘禹锡《石头城》导语:在唐朝,有着许多出名的诗人、学者,其中,刘禹锡有着很高的知名度,他的诗歌《石头城》被人们广泛传诵着。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刘禹锡《石头城》,欢迎阅读!【唐】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唐朝刘禹锡《石头城》韵译:山围绕旧国都一一全还在,潮水打着空城寂寞又折回。

秦淮河的东边从前的月亮,夜深时还过那城上短墙来。

唐朝刘禹锡《石头城》译文:群山依旧,环绕着废弃的故都,潮水如昔,拍打着寂寞的空城。

淮水东边,古老而清冷的圆月,夜半时分,窥视这昔日的皇宫。

唐朝刘禹锡《石头城》注释:1:选自《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五。

刘禹锡,中唐诗人。

这首诗借描写石头城的萧条景象,寄托国运衰微的感慨。

石头城,古城名。

本是古金陵城,三国时孙权重筑用此名。

曾为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都城,至唐废弃。

今为南京市。

2:石头城:在今南京市西清凉山上,三国时孙吴就石壁筑城戍守,称石头城。

后人也每以石头城指建业。

3:故国:即旧都。

石头城在六朝时代一直是国都。

4:周遭:环绕。

5:淮水:指贯穿石头城的秦淮河。

6:旧时:指汉魏六朝时。

7:女墙:指石头城上的矮城。

唐朝刘禹锡《石头城》赏析:建安十七年(212),孙权依清凉山西麓的峭壁修建了石头城,此城北缘长江,南抵秦淮河口,是建康(今南京)西部的防守要塞。

六朝统治者都视之为重地,以至后人常把它当作南京的代称。

到唐代已经荒废。

《石头城》是刘禹锡《金陵五题》的第一首,全诗着眼于石头城周围的地理环境,在群山、江潮、淮水和月色中凸显古城的荒凉和寂寞,格调莽苍,境界阔大,感慨深沉,是《金陵五题》中写得最好的一首,历来备受赞誉。

它要写一座古城的兴衰变化,主旨则是要通过古城写出国家的兴衰变化。

这是金陵怀古常见的主题,没有什么新鲜的,诗人力求写法上的突破。

这四句,有没有写城里发生的故事?有没有写朝代的更替?有没有写相关的人物?有没有追述当年的繁华景象?一概没有。

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石头城》原文翻译及鉴赏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

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石头城》原文翻译及鉴赏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

2021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石头城》原文翻译及鉴赏|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的给**位考生整理了2021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石头城》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

ﻭ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石头城》原文及翻译,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石头城》原文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ﻭ淮水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石头城》原文翻译群山围绕着故都(金陵),四面群山还在,长江的潮水拍打着空城,带来丝丝寂寞的心情。

ﻭ秦淮河上边升起的那轮明月啊,依然是旧时的明月,ﻭ漫漫长夜,冷冷的月光从低低的城垛照进城来。

ﻭ《石头城》注释ﻭ石头城:位于今市西清凉山上,三国时**就石壁筑城戍守,称石头城。

后人也每以石头城指建业.曾为吴、晋、宋、齐、梁、陈六朝都城,至唐废弃。

今为市。

故国:即旧都.石头城在六朝时代一直是国都.周遭:环绕。

ﻭ淮水:指贯穿石头城的秦淮河.旧时:指汉魏六朝时.女墙:指石头城上的矮城。

《石头城》创作背景该诗选自《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五。

建安(212),孙权依清凉麓的峭壁修建了石头城,此城北缘长江,南抵秦淮河口,是建康(今)西部的防守要塞。

六朝者都视之为重地,以至后人常把它当作的代称,到唐代已经荒废。

在建都的六朝国祚都极短,在它们悲恨相续的史实中包含极深的历史教训,所以金陵怀古后来几乎成了咏史诗中的一个专题。

在国运衰微之际,更成为关心治的诗人常取的题材。

[3]ﻭ刘禹锡写作这首诗时,大唐帝国已日趋衰败.朝廷里面,大臣相互排挤,出现了“牛李党争",宦专权依然如故;地方上藩镇割据势力又有所抬头。

所以,他写这首诗的主旨,仍然是讽喻现实,即借六朝的灭亡,来抒发国运衰微的感叹,希望当时的者,能以前车之覆为鉴。

ﻭ《石头城》赏析这首诗咏怀石头城,表面看句句写景,实际上句句抒情。

《再过金陵》《石头城》阅读答案及对比赏析

《再过金陵》《石头城》阅读答案及对比赏析

再过金陵唐包佶玉树歌终王气收,雁行高送石城②秋。

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

石头城宋刘翰离离芳草满吴宫,绿到台城旧苑东。

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

②石城:指南京,又称为石头城。

③吴宫:此指三国时吴国的宫殿。

④台城:指六朝时的禁城(宫城),又称“苑城”,是当时的皇帝用于办公、居住的场所。

1、这两首诗都描写了金陵城,请结合诗句分析两诗景物描写的异同。

(5分)【参考答案】1.相同点:①两诗都描写了金陵城凄凉、衰败之景。

(2分)对比赏析《再过金陵》是一首咏史诗。

一曲《玉树后庭花》,断送几多王业。

秋风瑟瑟,大雁南飞,诗人再过金陵,面对六朝残破的景象,涌起江山故国之思。

那西落的夕阳,其实也是江河日下的唐王朝的象征。

“一任斜阳伴客愁”,面对夕阳,无数诗人以自己的诗作营构出凄清晚照中的诗词世界。

特别最后两句是说,山川、江河依旧,它们并不管六朝兴亡更替,谁主沉浮,也不管过往凭吊之客人发出的感叹与悲愁,依然任凭斜阳西照。

诗人目睹安史之乱后江山依旧,政事日非的现实,喻以古鉴今,发出深深的感慨,语调凄凉,心事沉重。

[5]斜光照临,日薄西山,处于社会动荡或家业不幸中的人们,更易因以而产生江山己尽、家国衰败的情怀。

面对破碎江山,且又斜阳一片,江山不知愁苦,空怀一腔热血,深感悲情万千。

刘诗赏析全诗写到的景有离离芳草、寥落吴宫、台城旧苑、烟波寒江、明月飞雁。

而这些景物在诗文中全带有一种悲凉的意象(离离芳草让人想起白居易诗“离离原上草”,寥落吴宫让人想起元稹诗“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台城旧苑让人联想起陆游诗“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影照来”烟波寒江使人想起“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雁声使人想起王勃滕王阁序中“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诗人通过对这些具有很强感伤意味的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繁华凋零、故城萧瑟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石头城》《石头城》阅读附答案
过石头城
[唐]张祜
累累墟墓葬西原,六代同归蔓草根。

唯是岁华流尽处,石头城下水千痕。

石头城
[宋]刘翰
离离芳草满吴宫,绿到台城旧苑东。

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

1.以下对这两首诗歌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两首诗都以虚实结合的手法来写景:张诗由面前看到的累累坟墓的景象想到六代石头城的繁荣;刘诗由面前看到的长满杂草的景象想到之前繁荣的吴官。

B.这两首诗都写到“草”:张诗中把草当做历史的见证,表现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刘诗中借杂草的蕃庑,来凸起诗人对台城吴宫当下荒凉破旧的感伤。

C.刘诗中的“绿”字承接首句中“离离”“满”,写出了杂草的蔓延和绿意,用得生动形象,并以乐景衬哀情,在诗人满眼的绿色中饱含着历史的沧桑感。

D.这两首诗尾句都是以景结情,刘诗通过“明月”“雁声”两个意象营建出幽静的氛围,赋与本来给人凄清之感的石头城以美妙的景象,让诗人聊以劝慰。

E.过两首诗体裁上都是七言绝句,题材上都是咏史怀古诗,内容上都写石头城的破败荒凉,手法上都是用典、借古讽今,情感上都表达了事过境迁的感慨。

2.这两首诗都借“水”抒怀,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内容扼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
1、BC (A、景物都是实写。

D、“营建出幽静的氛围,赋与本来给人凄清之感的石头城以美妙的景象,让诗人聊以劝慰”说法过错。

E、“手法上都是用典、借古讽今”说法过错。


2、不同:张诗中写出水的多和绵延,以石头城下水的无情表现诗人的感慨之多之悠久。

刘诗中写出水的冷和朦胧,通过描述石头城明月、雁声、流水的凄清夜景表现了诗人的感伤之深之无奈。

相同:都衬托出石头城的破败荒凉,表现出对历史繁荣再也不的感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