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粤教版三年级下科学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粤教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粤教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粤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 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第1课:我们身边的物体第2课:物体的运动第3课:物体的形状第二单元:植物的生长和变化第4课:植物的生长第5课:植物的变化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科学知识。

4. 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实验操作等,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作业评价:对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包括答案的正确性、书写的规范性等。

3. 学生期中期末考试评价:对学生期中期末考试的科学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三年级下册科学》2. 实验器材:如放大镜、显微镜、实验仪器等。

3. 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课件、视频等。

4. 网络资源:如科学知识网站、科学实验网站等。

六、教学安排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2周)第1课:我们身边的物体(1课时)第2课:物体的运动(1课时)第3课:物体的形状(1课时)第二单元:植物的生长和变化(2周)第4课:植物的生长(1课时)第5课:植物的变化(1课时)七、教学建议1. 针对第一单元,可以组织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让学生举例说明不同物体的运动和形状。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物体的基本属性。

2. 在第二单元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植物种植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植物的生长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变化,如开花、结果等,从而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

【精选】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doc

【精选】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doc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第1课定位置一、教材分析:第一课是在学生现有的对于“定位置”的生活经验认知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说说你的位置;位置“接力”;教学楼的位置;远洋船的位置。

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定性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理解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通过活动,加深学生对方位的理解;明确物体运动的时间、方位或距离都是明确物体位置的因素;进一步加深对“方位”的理解,知道确定方位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现所教的三年级学生是典型的农村小学生,他们的生活环境对位置的认知经验往往比城镇孩子弱,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

三、教学内容:说说你的位置;位置“接力”;教学楼的位置;远洋船的位置。

四、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目标(1)能够定性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前后、左右、远近等)。

(2)理解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2、能力目标(1)学会提出问题、作出猜测。

(2)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会对探究过程中的现象和结果进行定性的观察与描述。

要求学生对物体的位置观察时作记录,通过比较分析后描述3、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2)乐于与人合作。

五、教学资源。

1、教学生认识新词汇“参照物”。

为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描述其运动而选作的另一物体叫做参照物或参照系。

教师通汽车行驶相对路旁房屋、树木作为参照物;地球相对于太阳的自转和公转的现象等。

2、教学生认识新词汇“坐标”。

在需要定量描述物体运动时,要描述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数量关系,就要在参照物上建立坐标系。

六、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1、问题情境以三位坐在教室的小朋友对妍妍座位的描述,,提出问题:为什么每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妍妍的座位到底在那里呢?讨论回答完毕后,教师再在教室安排同一情境活动,加深学生的理解认识。

2、说说“你”的位置这一活动的目的是让知道确定物体是相对的,知道在参照系可以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

粤教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粤教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本学期科学教学工作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核心,旨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从而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1. 学生特点:三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控能力相对较弱。

他们喜欢动手操作,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感兴趣。

2. 已有知识:学生在一年级和二年级的科学学习中,已初步掌握了观察、比较、分类、记录等科学方法,对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有所了解。

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以“观察与实验”、“物质与材料”、“技术与设计”三个主题为主线,涵盖了多个科学领域。

教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本册教材中的基本科学知识和技能,如观察、比较、分类、记录、实验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的情感。

五、教学措施1. 课堂活动: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如实验、观察、讨论、游戏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2. 课外实践: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科技馆、种植、养殖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科学,感受科学的魅力。

3. 作业布置: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作业,如观察记录、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4. 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科学学习,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科学实践活动。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动手操作能力、合作精神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外实践成果:评价学生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观察记录、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等。

4. 科学素养测试:定期进行科学素养测试,了解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粤教三下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粤教三下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粤教三下科学教学工作计划一、教学目标科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科学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加强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养成科学的态度和习惯。

因此,我在第三学期的科学教学中,将围绕以下目标展开工作:1.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思维和方法。

2.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分析和实验能力,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养成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该学期的科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生物学和物理学方面的知识,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生物学方面的种子的结构和萌发、生物在环境中相互依存的关系等;物理学方面的声音的传播、声音的性质等。

我将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和注重实践体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了解相关知识,掌握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并可以与周围的环境进行联系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1.引导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从实践中积累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实验和分析的能力。

2.示范性教学方法:通过展示生动有趣的实验,使学生养成好奇心,并激发对知识的追求。

3.启发式教学方法:以教师提出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启发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四、教学环节设计1.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引入新知识的环节,我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喜欢的事物,设计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例如,通过引入动物的生长生活情况,让学生思考动物和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发学生对生命的好奇心。

2.开展实践探究在这一环节,我将设计一些实践探究性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亲身去体验和观察,掌握科学的方法和规律。

例如,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种子的结构,了解种子的萌发过程,从实践中掌握科学方法和思维。

3.展开讨论交流在教学中,我将通过课堂开放式的讨论交流环节,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展开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粤教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粤教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粤教版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 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生物与非生物(4课时)(2)第二单元:观察与探究(4课时)(3)第三单元:地球与宇宙(4课时)(4)第四单元:物质的性质与变化(4课时)(5)第五单元:生活中的科学(4课时)3. 教学方法:(1)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观察、思考和讨论。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3)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基本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

(2)观察、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科学素养的培养。

2. 教学难点:(1)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分。

(2)观察方法的应用。

(3)地球与宇宙的认识。

(4)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1. 教具:(1)实验器材:显微镜、望远镜、磁铁、酸碱指示剂等。

(2)教学课件:PPT、视频、图片等。

(3)实物模型:地球仪、动植物标本等。

2. 学具:(1)笔记本、笔。

(2)观察日记本。

(3)科学实验工具包。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上课时的态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学生科学素养:通过课堂讨论、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单元:生物与非生物(2课时/单元,共4课时)2. 第二单元:观察与探究(2课时/单元,共4课时)3. 第三单元:地球与宇宙(2课时/单元,共4课时)4. 第四单元:物质的性质与变化(2课时/单元,共4课时)5. 第五单元:生活中的科学(2课时/单元,共4课时)六、教学反馈与调整:1. 定期收集学生反馈,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能从日常现象中总结出声音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作用。

能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设计出“无噪声书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愿意把自身知道的减少噪声的办法与同学交流,体会合作的愉快。

愿意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题目,改善生活。

科学知识目标:能用自身的话描述“乐音”和“噪声”。

能举例说明噪声的危害和减少噪声的方法。

能举例说明声音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

教学预备:搜集关于声音作用、噪声危害的文字或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一.引进:声音与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给我们传来很多信息,帮助我们了解四周的世界。

二.活动一:声音能告诉我们什么?1.观察图中的图片,声音告诉我们什么?2.讨论声音还有什么用处?把自身知道的与同学交流。

3.什么样的声音令我们烦躁?三.活动二:减少噪声1.组织学习科学在线2.讨论:噪声对人的身体有什么危害?3.讲解:噪声是现代社会的一至公害,人们在减少噪声危害方面想了很多办法:路上图标(禁止叫嗽叭);耳机内放上厚厚的垫子;马路两旁种很多树木。

讲解:马路两旁的树木不但可以遮挡强烈的阳光,还可以降低噪声的强度,这是由于浓密的树叶有很强的吸音能力。

科学实验证实:10米宽的树带能使噪声减弱30%,20米宽的树带可以使噪声减弱40%。

4.提问:把自身知道的减少噪声的办法与同学交流。

四.拓展设计一个“无噪声书房”,用文字或图表示出来。

设计前引导学生:设计前要考虑什么材料有利于减少噪声?地墙壁、门窗、地面等应选择什么材料?“无噪声书房”对四周环境有什么要求?五.总结全课7光的传播学生小组合作实验多次实验,边实验边记录,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书中。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2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能通过实验探究哪种材料适合做鼓面。

能按照书上的要求制定出制作小乐器的小组计划。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简单的小乐器。

能对自身和别人设计、制作的小乐器进行客观的评议。

粤教三下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粤教三下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本学期的科学教学工作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核心,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课学习,学生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操作,勤于观察,课堂纪律良好。

他们在合作学习方面表现出一定的能力,但在活动效率、作业习惯以及科学日记的撰写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以“性质与功能”为核心概念,整合教学内容,围绕生命体、物体和材料、地球物质三大主题展开。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记录、实验、测量、分类、交流和表达等技能。

四、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生命体的基本特征、物体和材料的特性、地球物质的特性等科学知识。

-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记录、实验、测量、分类、交流和表达等科学探究技能。

2.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探究活动,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科学探究,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环保意识。

五、教学措施1. 课堂活动:- 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通过实验、游戏、模拟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科学知识。

- 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 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科学日记:- 引导学生通过写科学日记的方式,记录他们的观察、实验、调查等活动,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4. 家校合作:- 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科学学习情况,共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等。

粤版三下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粤版三下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粤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为基础,遵循新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注重学生动手实践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尊重科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中的基本科学知识,包括动植物的生长特征、物体和材料的特性、地球物质的特性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记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三、学生情况分析1. 可喜之处:学生对科学课兴趣浓厚,具有一定的观察和动手能力,但科学探究能力有待提高。

2. 不足之处:部分学生对科学知识掌握不牢固,实验操作技能有待加强,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四、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以“性质与功能”为核心概念,围绕动植物、物体和材料、地球物质等主题展开,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教学策略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注重实践,培养能力: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

3. 引导思考,培养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合作学习,共同进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六、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单元:动植物的生长特征(4周)2. 第二单元:物体和材料的特性(4周)3. 第三单元:地球物质的特性(4周)4. 复习与总结(2周)七、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实验操作、合作学习等方面。

2. 结果性评价:通过作业、测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形成性评价:通过观察、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三年级下册粤教版科学教案

三年级下册粤教版科学教案

三年级下册粤教版科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粤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和重要概念。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鼓励他们与同伴合作,尊重科学事实和证据,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
1. 植物的生长与变化
2. 动物的生命周期
3. 地球与宇宙
4. 身边的材料
5. 实践与拓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植物的生长与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

2. 难点:地球与宇宙、身边的材料。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1. 投影仪
2. 教学软件
3. 实验器材
4. 教学挂图
五、教学方法
1. 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回顾二年级上册所学内容。

2. 教学策略: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实验。

3.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思考、讨论。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故事导入,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讲授新课:通过讲解、示范和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了解新知。

3. 巩固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4. 归纳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七、评价与反馈
1. 设计评价策略:通过观察、口头反馈、练习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为学生提供反馈,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指导他们如何改进。

八、作业布置
1. 完成课堂练习题。

2. 搜集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资料,准备下节课的分享。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已整理)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已整理)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我们在哪里第一课定位置一、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用不同的表述来确定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初步根据平面位置来确定物体。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饿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重点:准确表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三、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四、教学过程:一、置身情境,研究位置。

(一)小动物情境。

1、小朋友,今天有许多小动物来到了我们的课堂,瞧!(出示一排小动物)徐老师最喜欢的排在第3个,是谁呢?(两种答案)你是怎样数的?(课件演示)小朋友真聪明,告诉你们,我是从左往右数的,我最喜欢(小青蛙)对了,像这样一排小动物,只要告诉你是从左往右数第3个,马上知道是小青蛙了!2、小动物们知道我们今天在这儿上课,又跑来了好多。

(出示)一排、两排、三排,多整齐呀!现在第3个还是小青蛙吗?(只有小青蛙吗?)那小青蛙的位置应该怎么说呢?同桌商量商量。

①学生说位置,多种。

(卡片出示)我越听越糊涂了,小青蛙只有一个呀,怎么有这么多的说法呢?(方向不同)②哦!那第2排第3个(出示卡片)是怎么看的呢?(2-3生说,师领、同桌、完整地说)所以小青蛙排在第2排第3个。

③我们按照这样的观察方法来看看其他小动物的位置。

(师说生答3个,你是怎么看的)④你喜欢的小动物排在哪里呢?谁愿意上来,说出你喜欢的小动物的位置,让大家猜一猜。

(3名学生)3、我们知道了第2排第3个是从上往下,从左往右数的,那这些(指其他的说法)又是怎样看的呢?(生说)小朋友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得到的位置就不一样了!4、小朋友看,当只有一排小动物的时候,我们只要说从左往右第几个就可以了,让出现几排动物的时候,就要用第几排第几个(板书)来表示小动物的位置。

(二)教室里的位置。

1、小朋友在教室里也有自己的位置。

你坐在第几组第几个呢?(板书)谁来介绍一下?(第4组3名学生回答)他们是怎么观察的呀?(生说)所以他就在第4组第1个,他是第4组第2个,他是第4组第3个,那后面呢?(4.4;4.5)2、就按照这样的看法,在座位卡上写出自己的位置。

粤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共4篇)

粤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共4篇)

粤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共4篇)第1篇:粤教版三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xxx小学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三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班级基本情况分析:上一学期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具备的探究能力,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合作必要性,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加强了。

三、任务目标(1)质量目标参考率100%;及格率95%以上;优秀率 80% 以上;人均分85分以上。

抽考、调考、统考全市综合排名位居前8名。

面向全体,防差转差措施有力,效果良好,50分以下潜能生率小于9%。

全镇抽考摆尾学生数比例低于平均值。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日常生活的,逐渐养成科学的习惯和生活习惯;2、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3、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学习解释模型,以验证的假设。

4、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现代科技的发展。

四、方法措施:1、课堂措施:(1)、教材及学生的备好课,好活动材料,吃透教材,设计好科学活动、问题和作业。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教学,努力每位学生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心态,并适时。

2023年粤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套

2023年粤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套

第一课《定位置》内容原则:1. 能定性地描述一种物体旳位置(前后、左右、远近等)。

2. 理解物体旳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种物体旳位置来确定。

教学目旳:科学知识1. 可以定性地描述一种物体旳位置(前后、左右、远近等)。

2. 理解物体旳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种物体旳位置来确定。

能力培养1. 学会提出问题,作出猜测。

2. 培养处理实际问题旳能力。

3. 学会对探究过程中旳现象和成果进行定性旳观测与描述。

情感态度价值观1. 体会合作旳重要性。

2. 乐于与人合作。

设计意图“定位置”是粤教版三年级下册旳第一单元第一课,本单元就定位置、辨方向、学会看地图几种方面开展教学活动。

我们在多种平常活动中常常需要判断自己与周围环境相对位置旳关系,因此需要运用方位及有关名词。

本课借用学生身边旳事物开始理解方位旳概念,从学生熟悉旳自己身边旳位置入手,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继而体验自己与周围事物旳相对关系,再借助情景,活学活用。

通过“教学楼旳位置”这个亲历活动,培养学生旳方向感和科学旳描述能力,慢慢过渡到能根据一种参照物旳位置来描述另一种物体旳位置。

教学流程观测——提问——观测——记录——交流——运用。

重点难点重点是让学生建立“位置”旳概念,通过定位置旳活动,让学生在“说说自己旳位置”、在“位置‘接力’”等活动中懂得确定物体旳位置是相对旳;难点是在参照系上建立坐标系,可以定量地描述物体旳位置。

教学准备班级学生座位表、学校平面图、标明方位旳卡纸、游戏活动卡片、绸带、南海海洋地图、船模型、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情景:同学们,我们科学课旳好朋友妍妍和我们同样都升上三年级了,开学旳第一天,她来到了新旳课室,课室里旳同学就给她出了一种难题。

(出示书本图片。

)妍妍旳位置在哪里呢?我们一起帮她找找吧。

汇报:学生根据图片进行汇报。

讨论:为何每个人旳说法都是不一样样旳?(由于他们坐旳位置不一样,原则不一样,因此说法不一样。

)小结:我们应怎样确定位置呢?二、活动一:说说你旳位置导入:同学们,你们能说出自己在课室里旳精确位置吗?学生自己在小组内说自己旳位置。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一、本册目标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一)科学探究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4.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5.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6.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7.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8.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

4.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

5.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6.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三)科学知识1.学习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研究方法,并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物质世界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的常见性质、用途和变化,对物体的运动、力和简单机械,以及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感性认识。

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粤教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粤教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粤教版第一章:我们周围的物体1.1 认识物体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认识常见的物体。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物体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如球、棍、板等。

2. 分析物体的特征,如形状、大小、颜色等。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如桌椅、黑板等。

2. 让学生触摸和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察和描述。

4.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察结果,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物体。

1.2 物体的运动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物体的运动。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物体运动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观察和描述物体的运动,如移动、滚动、跳跃等。

2. 分析物体运动的特点,如速度、方向等。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运动,如移动的桌子、滚动的球等。

2. 让学生描述这些物体运动的特征。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察和描述。

4.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察结果,引导学生了解物体的运动。

第二章:植物的一生2.1 植物的生长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植物生长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如种子发芽、叶子生长等。

2. 分析植物生长的特点,如需要水分、光照等。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植物,如盆栽等。

2. 让学生描述这些植物的生长特征。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察和描述。

4.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察结果,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2 植物的繁殖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植物繁殖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繁殖方式,如种子繁殖、扦插繁殖等。

2. 分析植物繁殖的特点,如需要适宜的环境、繁殖材料等。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繁殖方式。

2. 让学生描述这些植物的繁殖特征。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教案第1单元:生物的生长1种番茄一、教学目标(1)知道用花盆进行简单种植的基本方法。

(2)知道番茄种子发芽后的种植管理方法。

(3)以一种常见的种子植物为例,能用花盆等简单工具进行种植活动。

(4)能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植物种子发芽后的管理。

(5)能坚持进行对植物种植活动的观察和记录。

二、教学指引1. 活动安排思路:课程安排活动题目活动内容与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力要求活动1 在花盆里播种观察番茄种子的外形。

以番茄为例用点播法在花盆里进行种植活动,了解简单的种植方法观察、参与、合作活动 2 播种后的管理学习种子发芽后的种植管理,如浇水、施肥、除草等,确保番茄幼苗健康生长观察、参与、体验2. 活动指引生活情境:两个小朋友在学校的生物园里准备开展种植活动,生物园里有很多已经凋谢的盆栽植物和一些种植工具,他们手拿番茄种子和种植工具,正在交流。

产生问题:我想种番茄,应该怎么播种呢?学生在生活中、在户外见过很多植物,包括盆栽植物,但不一定懂得播种的方法。

另外,学生平时我想种番茄,应该怎么播种呢?如果很少参加种植活动,也不知道种植工具的使用方法,通过这个问题,驱动学生思考种植活动有哪些科学的方法。

驱动任务: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温度和湿度等自然条件适宜植物的生长。

通过思考番茄的播种方法,学习简单的盆栽种植方法和科学的种植管理方法等,并进行长周期的种植观察活动,为后续的观察活动做准备。

活动1 在花盆里播种春天是播种的季节。

我们可以尝试在花盆里种番茄。

(图片说明:三位小朋友手拿花盆(装有土壤)、小铲、花洒等种植工具准备播种活动。

)在组织学生用花盆种植番茄时要讲清以下几点:(1)根据花盆的大小,选择2~3粒饱满的番茄种子准备种植。

(2)在花盆中按压2~3个浅浅的小穴,约0.5厘米深,如过深会导致幼苗难出土。

每两个穴之间要间隔开来,避免幼苗出土后挤在一起没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3)将番茄种子放入小穴后,轻轻地覆盖一层薄薄的土壤,不要按压。

(完整版)粤教版三年级下科学教学计划

(完整版)粤教版三年级下科学教学计划

三年级下册科学讲课计划学情解析:作为三年级的小学生,经过一学期的认识,大体认识了科学的思想方式、方法,但此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应居其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科学兴趣的培育和简单适用的科学思想方式的灌注。

要培育学生讲堂上的科学的思虑习惯逐渐养成预示、丈量、解析、研究、记录数据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以及小组研究的活动方式。

教材解析经过半学期对科学的接触,学生已经逐渐习惯接受科学课程了。

《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的选择的讲课内容是以学生“寻访、察看、实验活动”为主线张开的。

第一单元是对学生地点意识的培育,能正确的说出拟定物体的内容,学会鉴别方向等内容,旨在指引学生可以鉴别清楚各个方向;第二单元旨在让学生认识各样物体及资料,认识物体的特点,物体的分类,资料的性质以及认识身旁的资料;第三单元主假如让学生认识生物,爱惜动植物,旨在让学生认识生命,关注生命,自己去发现自然中的生物,并对生物进行察看认识各样动物的特质及习惯等。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使学生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技术,并掌握最基本的实验操作察看事物的能力。

教育目标任务要求:1.培育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想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力;2.使得学生们在平时生活中愿意亲密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平时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3.认识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自经历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取科学知识增加才华意会科学研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理逐渐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4.指导、指引学生学习运用假定解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重视察看实验中的丈量特别是控制变量、收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说学习成立解说模型以考证自己的假定;11 / 25.保持和发展对四周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勇敢仔细、重视凭证、敢于思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6.亲密自然、赏识自然、爱惜生命踊跃参加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怀现代科技的发展。

同时让学生会运用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解决生活问题。

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粤教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粤教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粤教版一、教案内容:第1节:《我们身边的科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科学现象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 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1. 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2. 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教学准备:1. 学生自带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

2. 教师准备一些生活用品。

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一些科学现象。

2. 学生展示自带的物品,分享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3. 教师展示一些生活用品,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科学。

4.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5.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二、教案内容:第2节:《植物的生长》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培养学生观察、记录植物生长变化的能力。

3. 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1.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培养学生观察、记录植物生长变化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运用科学方法观察、记录植物生长变化。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或实物。

2. 学生准备记录植物生长变化的工具(如笔记本、画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谈谈对植物生长的认识。

2. 教师展示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3. 学生分组观察植物生长过程,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4. 各组汇报观察、记录结果。

三、教案内容:第3节:《动物的世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动物特点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教学重点:1. 认识常见的动物。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动物特点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认识常见的动物。

2. 运用科学方法观察、描述动物特点。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动物的图片或实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学情分析:
作为三年级的小学生,通过一学期的认识,大概了解了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但此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应居其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和简单实用的科学思维方式的灌输。

要培养学生课堂上的科学的思考习惯逐步养成预见、测量、分析、探究、记录数据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以及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

教材分析
经过半学期对科学的接触,学生已经渐渐习惯接受科学课程了。

《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的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寻访、观察、实验活动”为主线展开的。

第一单元是对学生位置意识的培养,能准确的说出制定物体的内容,学会辨别方向等内容,旨在引导学生能够辨别清楚各个方向;第二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各种物体及材料,了解物体的特征,物体的分类,材料的性质以及认识身边的材料;第三单元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生物,爱护动植物,旨在让学生了解生命,关注生命,自己去发现自然中的生物,并对生物进行观察了解各种动物的特质及习性等。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使学生学习掌握一些浅显的科学知识技能,并掌握最基本的实验操作观察事物的能力。

教育目标任务要求:
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力;
2.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愿意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3.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4.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5.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6.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同时让学生会运用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解决生活问题。

采取的措施:
1.教材及学生的备好课,好活动材料,吃透教材,设计好科学活动、问题和作业。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教学,努力每位学生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心态,并适时鼓励。

3. 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反馈,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