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哮喘持续状态抢救常规程序
医院重症哮喘患者急救流程
04
急救程序
急救程序
原则
尽快解除气道阻塞,纠正低氧血症,恢复肺功能,防止 病情进一步恶化或预防再次发作,防止并发症。
急救程序
具体措施
祛除病因:有明确过敏源者,应尽快脱离。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减少 室内过敏源的存在,避免冷空气的刺激和进入诱发哮喘发作的环境。
急救程序
具体措施
舒适体位:协助患者取端坐卧位或前倾卧位,提供床旁桌支撑以减少体力 消耗。
03
重症哮喘的特点
重症哮喘的特 点
呼吸困难和肺哮鸣音显著, 持续 24 h以上。
对各种抗哮喘治疗的效果差。
常需要多个疗程的非吸入糖 皮质激素治疗。
水分和热量消耗巨大。
常伴有高碳酸血症,需要机 械通气治疗。
虽然机械通气可能挽救重症 哮喘患者的生命,但也可能 导致严重甚至致命的并发症 发生,因此,熟练掌握机械 通气治疗的适应证十分重要。
重症哮喘是指哮喘患者虽经糖皮质激素和应用长效 β-受体激动剂或茶碱 类药物治疗后,哮喘症状仍持续存在或继续恶化;或哮喘呈暴发性发作, 从发作后短时间内即进入危重状态,临床上常难以处理,也称为难治性 急性重症哮喘。
02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01
症状:休息时喘促,端坐呼吸,讲话时言语不能成句只能说单字,甚至不能讲 话,焦虑烦躁,甚至嗜睡、意识模糊、大汗淋漓。
医院重症哮喘患者急 救流程
演讲人
目录
01 支气管哮喘 03 重症哮喘的特点 05 质量标准
02 临床表现 04 急救程序
01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和重症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和 T 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 闷和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清晨发生,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对多种刺 激因子反应性增高有关。
哮喘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哮喘的应急预案及流程1. 简介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会导致气道收缩和呼吸困难。
当哮喘发作时,需要及时采取紧急措施来缓解症状,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本文档将介绍哮喘的应急预案及相应的流程。
2. 哮喘应急预案在遇到哮喘发作时,下面的步骤可以帮助缓解症状和处理紧急情况:步骤一:保持冷静哮喘发作时,患者往往感到惊恐和焦虑。
作为照顾者,保持冷静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帮助患者保持镇定,同时组织下一步的救治措施。
步骤二:使用紧急药物哮喘患者通常会随身携带救急药物,如雾化器或气雾剂。
在哮喘发作时,根据医生的建议,及时使用这些药物来舒缓气道收缩和呼吸困难。
步骤三:寻求医疗帮助如果患者的症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或者病情进一步加重,建议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呼叫急救电话或前往医疗机构,以便专业医务人员进行进一步的诊治和护理。
3. 哮喘应急流程为了保证对哮喘患者的及时救治和有效管理,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应急流程:1. 紧急情况发生时,保持冷静并立即评估患者的症状和病情。
2. 寻找患者携带的紧急药物,如雾化器或气雾剂。
3. 根据医生的建议,帮助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并观察症状的变化。
4. 如果症状没有得到缓解或者病情进一步加重,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5. 在等待医疗救助的过程中,保持患者的舒适,避免激发哮喘发作的可能因素,如冷空气、烟雾和过敏原。
6. 一旦医疗救助到达,准备好向医务人员提供患者的医疗历史和任何重要信息,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状况和需求。
4. 总结哮喘的应急预案和流程对于患者的急救和管理至关重要。
及时采取正确的步骤可以帮助缓解症状和防止病情的恶化。
同时,建议哮喘患者和他们的照顾者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并与医生保持定期沟通,以确保最佳的治疗效果。
哮喘急救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突发哮喘发作的急救处理,旨在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减轻病情。
二、预案目的1. 尽快缓解哮喘症状,恢复正常呼吸。
2. 防止病情恶化,降低死亡风险。
3. 提高医护人员对哮喘急救的应对能力。
三、预案组织1. 成立哮喘急救小组,由医生、护士、呼吸科专家、急诊科专家等组成。
2. 哮喘急救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更新预案。
四、急救流程1. 病情评估(1)迅速评估患者病情,判断是否为哮喘发作。
(2)询问病史,了解患者过敏原、用药史等。
2. 急救措施(1)保持患者平静,避免过度紧张。
(2)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如坐位或半卧位。
(3)立即给予高流量吸氧,流量为每分钟6-8升。
(4)根据病情,给予吸入性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
(5)遵医嘱给予口服或静脉注射激素类药物(如泼尼松、甲泼尼龙等)。
(6)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
(7)如有必要,给予补液治疗。
3. 病情观察(1)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呼吸困难、喘息、咳嗽等症状。
(2)注意患者神志、面色、皮肤颜色等变化。
(3)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确保在95%以上。
4. 专科治疗(1)若患者病情持续加重,需转至呼吸科或ICU进一步治疗。
(2)遵医嘱给予持续雾化吸入治疗、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等。
5. 心理支持(1)给予患者心理安慰,缓解紧张情绪。
(2)告知患者病情及治疗方案,增强患者信心。
五、应急预案演练1. 定期组织哮喘急救小组进行预案演练,提高应对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病情评估、急救措施、病情观察、专科治疗等。
六、预案更新1. 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及时更新预案内容。
2. 定期评估预案实施效果,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七、预案宣传1. 加强哮喘疾病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哮喘的认识。
2. 培训医护人员,提高哮喘急救技能。
通过以上哮喘急救应急预案的实施,旨在提高哮喘患者的急救水平,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降低死亡风险。
哮喘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哮喘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常常会出现呼吸困难、哮鸣音和咳嗽等症状。
由于发作时呼吸道狭窄,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严重的窒息甚至死亡。
因此,制定一份哮喘的应急预案及流程至关重要,下面是一份参考预案,帮助哮喘患者及其家人或监护人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和快速的应对。
1.确认哮喘症状发作:哮喘症状包括喘息、呼吸急促、哮鸣音和咳嗽等。
当患者出现以上症状时,应立即开始应急预案。
2.让患者坐起来:有助于打开呼吸道,减轻呼吸困难。
3.使用救生吸氧器或口罩:提供额外的氧气,缓解呼吸困难。
4.让患者使用快速作用的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快速作用的支气管舒张剂可以迅速缓解哮喘症状。
根据医生的建议,确定剂量和使用方法。
5.让患者使用吸入器:吸入器是一种将药物转化为细小颗粒的装置,通过吸入药物以直接作用于呼吸系统。
根据医生的指导和处方,确定需要使用的吸入器剂量。
患者应在呼气时使用吸入器,在口腔内保持呼气一段时间以确保药物沉积在支气管内,然后缓慢呼出。
6.观察患者症状变化:根据患者症状的变化,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
8.定期用药:对于重度哮喘患者,每天使用控制性药物以控制和预防哮喘发作的频繁性和严重性。
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
9.多注意环境:哮喘患者需要避免接触可能引起过敏或哮喘发作的触发因素,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
在空气污染较高的地区,应佩戴口罩或避免外出。
10.定期复诊和监测:定期复诊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哮喘持续状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哮喘持续状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1.哮喘持续状态的一般综合治疗(1)氧疗:哮喘持续状态常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存在,因此原则上都应吸氧。
吸氧流量为1~3L/min,吸氧浓度一般不超过40%。
此外,为避免气道干燥,吸入的氧气应尽量温暖湿润。
(2)β受体激动药:对于重症哮喘患者不宜经口服或直接经定量气雾剂(MDI)给药,因为此时患者无法深吸气、屏气,也不能协调喷药与呼吸同步。
可供选择的给药方式包括:①持续雾化吸入:以高流量氧气(或压缩空气)为动力,雾化吸入β2受体激动药。
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次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或特布他林雾化溶液1~2ml,12岁以下儿童减半,在第1个小时内每隔20min 重复1次。
中高档呼吸机一般配备可进行雾化吸入的装置,故对于插管的危重患者,雾化吸入也可经呼吸机相连的管道给药。
②借助储雾罐使用MDI:给予β2受体激动药,每次2喷,必要时在第1个小时内每隔20min可重复一次。
③静脉或皮下给药:沙丁胺醇0.5mg(或特布他林0.25mg)皮下注射,以后再将沙丁胺醇1mg加入100ml液体内缓慢滴注(每分钟约2~8μg)。
无心血管疾病的年轻患者可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0.3ml,1h后可重复注射1次。
注意:高龄患者、患有严重高血压病、心律失常的患者或成人心率超过140次/min时应慎将β受体激动药静脉或皮下使用。
一旦确诊患者为重症哮喘,就应在应用支气管扩张剂的同时,及时足量从静脉快速给予糖皮质激素,常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每天200~400mg稀释后静脉注射,或甲泼尼龙每天100~300mg,也可用地塞米松5~10mg静脉注射,每6小时可重复一次。
待病情控制和缓解后再逐渐减量。
(3)静脉给予氨茶碱:首剂氨茶碱0.25g加入100ml葡萄糖液中静滴或静推(不少于20min),继而以0.5~0.8mg/(kg·h)的速度作静脉持续滴注,建议成人每天氨茶碱总量不超过1g。
对于老年人、幼儿及肝肾功能障碍、甲亢或同时使用西咪替丁、喹诺酮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药物者,应监测氨茶碱血药浓度。
哮喘抢救流程
哮喘抢救流程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在发作时常常出现气促、咳嗽、胸闷等症状。
哮喘发作时,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抢救,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了解哮喘抢救流程对于患者及其家人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哮喘抢救的流程。
1. 确认哮喘发作。
哮喘发作时,患者常常出现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
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确认患者是否是哮喘发作。
可以观察患者呼吸频率加快、呼吸困难、胸部紧迫感增加等症状。
此外,可以询问患者是否有哮喘病史,以及是否有诱发哮喘发作的因素存在。
确认哮喘发作后,即可进行相应的抢救措施。
2. 让患者保持安静。
在确认哮喘发作后,首先要让患者保持安静。
气促、胸闷等症状容易使患者产生焦虑情绪,进而加重症状。
因此,及时安抚患者情绪,让其放松心情,有利于减轻症状。
3. 给予吸氧。
哮喘发作时,患者呼吸困难,缺氧的情况较为严重。
因此,及时给予患者吸氧,可以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的呼吸困难感。
4. 使用雾化吸入药物。
雾化吸入药物是治疗哮喘发作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哮喘发作时,可以使用雾化器给患者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等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扩张支气管,缓解患者的气促、胸闷等症状。
5.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在进行抢救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如果患者的症状没有得到缓解,甚至出现加重的情况,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6. 避免诱发因素。
在哮喘发作期间,要尽量避免患者接触诱发哮喘发作的因素,如烟尘、花粉、宠物毛发等。
保持空气清新,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症状。
7. 定期复诊。
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定期复诊,进行病情的监测和调整治疗方案。
因此,在抢救哮喘发作后,要引导患者及时就医,接受规范的治疗和管理。
总之,哮喘抢救流程包括确认哮喘发作、保持患者安静、给予吸氧、使用雾化吸入药物、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避免诱发因素和定期复诊。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有效地抢救哮喘发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希望广大患者及其家人能够重视哮喘抢救流程,做好相关的预防和抢救工作。
哮喘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哮喘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1. 目的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全面的哮喘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以指导医疗人员在面对哮喘急性发作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治,降低病发症的风险,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2. 适用范围本预案与处理流程适用于所有医疗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医生、护士、医疗助理等,以及所有哮喘患者。
3. 哮喘定义哮喘,又称为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以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及可逆性气道阻塞为特点。
哮喘的症状包括咳嗽、喘息、胸闷和呼吸困难。
4. 应急预案4.1 急性发作期1. 立即呼叫急救人员或送医院。
2. 评估患者病情,包括意识状态、呼吸困难程度、心率、血压等。
3. 给予患者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如沙丁胺醇。
4. 给予患者吸氧治疗,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氧流量。
5. 如果患者病情严重,考虑给予口服或静脉糖皮质激素。
6.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2 稳定期1.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长期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
2. 定期评估患者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3. 教育患者正确使用吸入器,掌握哮喘发作的识别和处理方法。
4. 鼓励患者参加哮喘管理培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5. 处理流程5.1 急性发作期1. 立即呼叫急救人员或送医院。
2. 给予患者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如沙丁胺醇。
3. 给予患者吸氧治疗,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氧流量。
4. 如果患者病情严重,考虑给予口服或静脉糖皮质激素。
5. 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2 稳定期1.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长期治疗方案。
2. 定期评估患者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3. 教育患者正确使用吸入器,掌握哮喘发作的识别和处理方法。
4. 鼓励患者参加哮喘管理培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6. 注意事项1. 在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应尽快使用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如沙丁胺醇。
发生哮喘应急预案
一、前言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群体广泛,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
哮喘的发作具有突发性、反复性和可变性,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为提高哮喘患者的救治效率,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1. 成立哮喘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 呼吸科、儿科、急诊科、药剂科、设备科、护理部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为应急指挥部成员。
三、应急响应流程1. 病情报告(1)医护人员发现哮喘患者病情危急时,立即上报科室负责人。
(2)科室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上报应急指挥部。
2. 启动应急预案(1)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相关科室负责人组织科室人员按照预案要求进行救治。
3. 救治措施(1)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快速评估,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2)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如吸氧、使用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等。
(3)对于重症哮喘患者,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抢救措施。
4. 病情监控(1)医护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确保救治效果。
(2)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后期处理(1)患者病情稳定后,转至相应科室进行进一步治疗。
(2)对救治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原因,改进工作。
四、预防措施1. 加强哮喘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2. 定期进行哮喘筛查,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3. 建立哮喘患者档案,跟踪病情变化。
4.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减少哮喘发作诱因。
5.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救治水平。
五、应急物资储备1. 氧气、呼吸机、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等急救药品。
2. 急救设备,如心电监护仪、除颤仪等。
3. 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
六、总结本应急预案旨在提高哮喘患者的救治效率,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严格执行预案要求,确保应急工作有序开展。
同时,要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哮喘抢救流程
哮喘抢救流程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时会出现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和胸闷等症状。
一旦发生哮喘急性发作,及时的急救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哮喘抢救的流程。
第一步:判断病情首先,要根据病人的自述和症状来判断是否是哮喘急性发作。
常见的症状包括喘息、呼吸急促、胸闷、咳嗽等。
如果病人同时出现面色苍白、气促加重、无法说话等,则说明病情较为危急。
第二步:保持安静在发现哮喘急性发作后,要尽量保持病人的安静。
给予病人安全感,避免过度紧张和恐慌,这有助于缓解症状。
第三步:辅助通气在抢救哮喘时,辅助通气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辅助通气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用氧气面罩、雾化吸入、口服或静脉注射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等。
辅助通气可以有效地扩张支气管,缓解病情。
第四步:使用吸入式支气管舒张剂支气管舒张剂是抢救哮喘的主要药物,可以迅速舒展支气管,缓解哮喘症状。
另外,也可考虑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以减轻炎症反应。
第五步:观察病情在应用药物后,要注意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
如果病人的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呼吸变得平稳,可以继续维持治疗。
但如果病情未见明显好转或持续恶化,需要及时进行进一步处理。
第六步:寻求医疗帮助如果在抢救过程中病人的症状无法缓解或持续恶化,应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医院经验丰富的医生可以根据病情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以确保病人的安全。
第七步:预防复发在病人的症状得到缓解后,要做好预防工作,防止哮喘的复发。
首先,要避免与哮喘诱因接触,如粉尘、花粉、霉菌等。
其次,要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规范用药,定期复查。
此外,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科学的饮食也对哮喘的预防和控制有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抢救哮喘是一个紧急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及时辨认症状、辅助通气、使用支气管舒张剂、观察病情、寻求医疗帮助和预防复发是抢救哮喘的关键步骤。
只有在科学的流程指导下,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减轻患者的痛苦。
哮喘持续状态抢救流程
哮喘持续状态抢救流程定义:即哮喘危重状态,指哮喘急性发作经合理应用支气管舒张剂和糖皮质激素等哮喘缓解药物治疗后,仍有严重或进行性呼吸困难者一般治疗:1.半卧位或端坐位,开放气道并保持通畅2.吸氧(保持SpO292%~95%)3.监护心电、血压、脉搏和呼吸4.建立静脉通道,适当补液5.病因抗感染或抗过敏等平喘治疗:1.平喘喷雾硫酸沙丁氨醇+布地奈德2.激素氢化可的松5~10mg/(kg·次),iv,q8h甲泼尼松龙1~2mg/(kg·次),iv,q8h地塞米松0.3~0.5mg/(kg·次),iv,q8h3.硫酸镁25~40mg/(kg·d)(≤2g/d),分1~2次,滴注20分钟以上,酌情使用1~3天4.氨茶碱(警惕中毒,慎用)负荷量4~6mg/kg(≤250mg)缓慢滴注20~30分钟,维持量0.7~1mg/(kg·h)或2~4mg/(kg·次),iv,q6~8h5.肾上腺素1:1000 0.01ml/(kg·次)皮下注射(≤3mg),可20分钟1次,但不可超过3次机械通气:1.控制性低通气(多用容量控制模式)I:E>1:2VT:4~7ml/kgRR:低频率平台压≤30mmHgPEEP:不主张用或低水平PEEPe吸气气流波形:递减波FiO2:使SpO2≥90%2.镇静镇痛防气胸和皮下气肿①咪达唑仑1~5μg/(kg·min)iv②舒芬太尼0.03~0.08μg/(kg·h)iv③吗啡禁用。
重症医学科重度哮喘抢救流程
重症医学科重度哮喘抢救流程
一、抢救步骤
(一)、严密观察病情,评估患者的喘憋症状。
(二)、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持续吸氧。
(三)、遵医嘱气道吸入气雾剂或高流量氧气雾化治疗,静脉应用解痉平喘药及激素类药。
(四)、监测心率、血压、呼吸、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深浅度,听诊肺部呼吸音是否对称、哮鸣音是否减轻。
(五)、观察神志、精神状态、皮肤黏膜颜色及末梢循环状态。
(六)、遵医嘱及时监测血气变化。
(七)、评估哮喘发作原因,喘憋症状。
遵医嘱解痉、平喘、抗感染,遵医嘱静脉应用茶碱类、激素等药物,气道吸入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
(八)、有指征时,配合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九)、补液,使痰液易于排出,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十)、查找并去除过敏原。
(十一)、做好抢救记录
二、抢救流程
严密观察病情,评估患者的喘憋状态
↓
吸氧,半卧位
↓
遵医嘱气道吸入气雾剂,静脉应用解痉平喘药
↓
监测心率、血压、呼吸、氧饱和度的变化
↓
观察神志、精神状态、皮肤黏膜颜色及末梢循环状态
↓
遵医嘱及时监测血气变化
↓
评估哮喘发作原因,喘憋症状
↓↓
内源性哮喘外源性哮喘
↓↓
解痉,平喘,抗感染去除过敏原
↓↓
遵医嘱静脉应用茶碱类、激素等药物气道吸入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
↓↓
补液,使痰液易于排出,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
配合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
做好抢救记录。
哮喘患者的急救方案
哮喘患者的急救方案引言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特征为反复发作性的呼吸困难、喘息、咳嗽和胸闷等症状。
哮喘患者在发作过程中,呼吸道会发生痉挛和炎症反应,导致气道狭窄,进而影响气体交换,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窒息。
因此,了解哮喘病的急救方案对于患者家属和其他人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急救流程步骤一:保持冷静,并呼叫急救车当发现哮喘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症状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慌乱。
然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告知接线员哮喘患者的症状和当前情况。
确保向急救车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以及其他重要信息。
步骤二:让患者坐直在等待急救车到达的过程中,让哮喘患者坐直,保持舒适的姿势。
这有助于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并提供更好的气道通畅度。
如果患者有辅助呼吸设备,如雾化器或氧气罐,可以尝试让患者使用。
步骤三:帮助患者使用急救哮喘喷雾器如果哮喘患者有急救哮喘喷雾器(通常是沙丁胺醇),可以帮助患者正确使用。
首先,摘下喷嘴盖。
然后让患者深吸一口气,并用力将喷雾器喷入口腔中。
让患者保持闭嘴,并慢慢呼出。
如果患者需要多次使用,则每次使用之间应等待一段时间间隔。
步骤四:观察患者症状并提供安慰在急救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
询问患者的症状,如呼吸频率和强度,喘息声等。
提供情绪上的支持和安慰,让患者感到安心。
并确保周围环境的安静和舒适,以帮助患者放松和呼吸顺畅。
步骤五:不要给哮喘患者喝水在急救过程中,不要给哮喘患者喝水。
这可能导致患者误吸进更多的气体,加重症状,并增加气道阻塞的风险。
步骤六:等待急救车的到达在进行紧急救助的过程中,持续观察患者的症状。
一旦急救车到达,让医护人员接手,并向其提供相关的病史和症状信息。
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急救注意事项•不要让哮喘患者吸入刺激物,如烟雾、塑料袋等,以免加重症状。
•尽量避免与患者进行剧烈运动或体力活动,以免引发更严重的症状。
•在急救过程中,不要给患者吃药或进行其他治疗,除非有医护人员的指导和批准。
重症哮喘应急预案
患者重症哮喘应急预案一、目的:为了加强科室护理人员对患者出现重症哮喘时的应急处置,保障患者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呼吸重症医学科。
三、定义重症哮喘:重症哮喘是指哮喘患者虽经吸入糖皮质激素(≤1000μg/d)和应用长效β受体激动剂或茶碱类药物治疗后、哮喘症状仍持续存在或继续恶化;或哮喘呈爆发性发作,发作后短时间内即进入危重状态,临床上常难以处理,也称难治性急性重症哮喘。
四、职责(一)护士职责1.发现患者出现哮喘时,抢救患者生命为第一原则,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患者救治时间。
2.按照应急流程处理,采取力所能及的救治措施。
3.报告值班医生、护士长。
(二)护士长职责1.组织成员积极抢救患者,分工明确。
2.负责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应急培训,确保在应急情况下护士的措施有效。
五、应急措施1.解除过敏原接触,绝对卧床休息,取端坐位或半卧位。
2.氧疗:持续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根据血气分析调节氧浓度。
3.保持呼吸道通畅,予辅助拍背排痰,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必要时机械吸痰。
4.积极做好机械通气准备,保证呼吸机的及时应用。
5.快速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或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及糖皮质激素类复合物,如信必可(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6.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给予静脉补液,放止痰液粘稠,必要时气道湿化,但注意保持机体的负氮平衡。
7.遵医嘱给予抗感染、平喘及糖皮质激素类等药物治疗:如氨茶碱(负荷量4-6mg/kg,维持量0.6-0.8mg/kg/h)、甲强龙(80-160mg/d)、琥珀酰氢化考的松(400-1000mg/d)。
8.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等变化,注意有无气胸、纵隔气肿、肺不张、心肺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发生,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处置、记录。
9.严密监测血气:根据血气分析结果指导临床用药,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10.做好心理护理,必要时守护在旁,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六、应急流程。
支气管哮喘的抢救流程
(四)注意诱发及加重该病因素的处理:及时脱离致敏环境,及时发现气胸等伴发情况。
(五)辅助呼吸 经上述治疗仍无改善者,心率>140次/min或有血压下降时,应及时行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
注意点
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对危重型支气管哮喘,年龄小于40岁,无心脏病史的患者有时很有效。但冠心病、心源性哮喘、高血压、甲状腺机能亢进者禁用。
救治原则
(一)吸氧 流量为1~3L/min。
(二)扩张支气管
1.雾化吸人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和/或抗胆碱能药物异丙托品。
2.氨茶碱0.25~0.5g加人到5%或10%葡萄糖液体250ml中静脉点滴或喘定0.25g加人25%或50%葡萄糖液体20ml缓慢静脉注射。
3. 0.1%肾上腺素0.3~0.5m1皮下注射,必要时可间隔10~15分钟后重复应用1~2次。
转送注意事项
1.吸氧
2.保持静脉通道通畅。
3.途中严密观察神志、呼吸、血压、心率、心律等变化。
支气管哮喘是由致敏因素或非致敏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可逆性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粘膜水肿粘液分泌增多等病理变化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双肺哮鸣音的呼吸系统急症
支气管哮喘的救流程
支气管哮喘是由致敏因素或非致敏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可逆性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粘膜水肿、粘液分泌增多等病理变化,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双肺哮鸣音的呼吸系统急症。持续24h仍不缓解的哮喘称为哮喘持续状态。下面就由店铺为大家介绍下关于支气管哮喘的抢救流程方面的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支气管哮喘的抢救流程
诊断依据
(—)病史
1.可有反复哮喘发作史或过敏源接触史。
12、哮喘持续状态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哮喘持续状态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应急预案】1、当患者出现反复发作的胸闷、气喘、呼吸困难及咳嗽等症状时,立即协助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注意保护患者,使用床栏,防止发生坠床,避免诱因及刺激性物品,同时立即通知医生。
2、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嘱给予氧气吸入,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
3、维持静脉通路,根据医嘱使用解痉、止喘、镇静、糖皮质激素、抗感染等药物治疗,并注意药物疗效与不良反应。
4、及时采集血标本,监测血气分析及电解质变化。
5、予以心电监护,观察记录病情、生命体征、SPO 2变化。
6、积极治疗原发病或控制诱因,防治并发症。
7、记录24小时出入量,必要时给予留置导尿。
8、做好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安慰患者,保持情绪稳定,保持病室安静。
9、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及抢救过程。
【处理流程】患者可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胸闷、气喘、及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
在发作前常有鼻塞、打喷嚏、眼痒等先兆症状。
患者出现哮喘症状 1、立即协助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使用床栏,防止发生坠床,避免诱发及刺激性物品;2、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嘱给予氧气吸入,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3、维持静脉通路,根据医嘱使用解痉、止喘、镇静、糖皮质激素、抗感染等药物治疗,并注意药物疗效与不良反应;4、及时采集血标本,监测血气分析及电解质变化;5、心电监护;6、积极治疗原发病或控制诱因,防治并发症。
1、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患者心理状态;2、记录24小时出入量,必要时给予留置导尿;3、做好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安慰患者,保持情绪稳定,保持病室安静。
评估要点 通知医生,配合抢救处理监护与护理 记录与交班 1、记录生命体征及心理状态;2、用药及抢救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