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2节 生物的进化(原)

合集下载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教材下册双语目录(中英文对照)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教材下册双语目录(中英文对照)

【八下】第7单元生命的延续与进化Unit 7 Continuity and Evolution of Life第19章植物的生殖和发育Chapter 19 Re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lants第1节植物的生殖 Section 1 Reproduction of plants第2节植物的生长发育Section 2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plants第20章动物的生殖和发育Chapter 20 Re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nimals第1节动物的生殖 Section 1 Reproduction of animals第2节动物的发育 Section 2 The development of animals第21章人的生殖和发育Chapter 21 Human re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第1节人的生殖Section 1 Human reproduction第2节人的个体发育Section 2 Individual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being 第22章遗传信息的延续性Chapter 22 Continuity of Genetic Information第1节生物的遗传 Section 1 Genetics of Living Things第2节生物的变异Section 2 Variations of Living Things第23章生物的进化Chapter 23 Evolution of Living Things第1节生命的起源 Section 1 The Origin of Life第2节生物进化的历程Section 2 The Evolution of Living Things第3节生物进化的原因 Section 3 Causes of Biological Evolution第4节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Section 4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Man第8单元健康地生活Unit 8 Healthy Living第24章人类对疾病的抵御Chapter 24 Human resistance to disease第1节人体的免疫防线Section 1 The human body's immune defense第2节传染病的预防Section 2 Preven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第25章现代生活与人类的健康Chapter 25 Modern Life and Human Health第1节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Section 1 Choose a healthy lifestyl第2节关注家庭生活安全Section 2 focus on the safety of family life第9单元保护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Unit 9 Protection of the common home of mankind and other living things第26章留住碧水蓝天Chapter 26 Keep the blue sky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Section 1 Impact of population growth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第2节保护生物多样性 Section 2 Protecting biodiversity第3节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Section 3 Sustainable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第4节建设生态家园 Section 4 Building Ecological Homela。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21章2节生物的进化二课时精品课件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21章2节生物的进化二课时精品课件

遗传变异
自然选择 (控制进化方向)
总 结
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 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1850年英国华尺蠖
工厂林立, 烟雾弥漫,
大多数是浅色蛾,
少数是深色的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大多数是深色蛾, 少数是浅色蛾。
根据桦尺蛾材料可以看出:
(1)自然选择是普遍存在的。 (2)环境的定向作用决定着生物的 进化方向,所以生物的进化是定向的。
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内容
3、遗传变异——生物进化的内因
一切生物都具有 遗传和产生变异的特 性,各种变异中,有 的可以遗传,有的不 能够遗传
昆 虫 抗 药 性 的 产 生
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内容
4、适者生存——生物进化的结果
在生存竞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 在生存竞争中获胜而生存下来,反之,具有不利 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竞争中失败而死亡; 即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 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
B 4、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内容是____ A.生存竞争 B.自然选择 C.人工选择 D.遗传变异 5、在农田中施用某种农药来防治某种害虫,人们发现 随着使用年数增长,防治效果越来越差,下列对这一 B 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_____ A、农药使害虫发生了抵抗农药的变异 B、农药选择了害虫中能抵抗农药的变异 C、害虫会自然发生并巩固抵抗农药的变异 D、农药的质量越来越差 B 6、达尔文认为实现自然选择主要是通过____ A.过度繁殖 B.生存斗争 C.遗传和变异 D. 适者生存
人工选择
人们不喜欢的生物变异就把这个生物淘汰掉。 人们喜欢的生物变异就把这个生物保存下来,并 继续繁殖,产生后代。 利用的原理: 生物的可遗传变异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生物的进化》第2课时导学案1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生物的进化》第2课时导学案1

第2节生物的进化(第2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观察图片,能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观察图片,能够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巩固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3.通过对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学习,能够初步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及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形成的原因。

学习重点: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过程和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学习难点: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过程和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课堂导学:一、达尔文的环球航行和考察:引导学生根据第一课时所讲生物进化的内容,思考是什么导致了生物进化。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14的达尔文的环球航行故事,播放课件及相关视频了解达尔文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艰辛。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15-P16达尔文环球航行中在加拉帕戈斯群岛发现的生物种群,仔细观察图21-21到图21-24中的生物的特点,观看相关课件及视频,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加拉帕戈斯群岛中的生物会和别的地方的生物在外形习惯上有很大不同,甚至是同一个岛上不同地方的同类生物也会有很大不同?2.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生物的不同?3.你可以根据达尔文所做的研究对生物进化的原因进行合理的解释吗?二、人工选择及大自然的选择:引导学生根据前面所学达尔文的旅行和研究延伸到生物进化原因的另一个学说:人工选择。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P16人工选择内容,播放课件,展示人工选择视频实例,回答下列问题:1.你能对人工选择的工程做出描述吗?2.你能说出人工选择和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中生物变异之间的相似特点吗?引导学生阅读P16-P19自然选择的内容,了解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内容,进行P18的活动,对自然选择做出总结,根据所做活动回答下列问题:1.列举与“豆豆鸟”类似的事例,说明同类生物中的某一个类型比其他类型所具有的生存优势。

2.被引种到一个新地区的物种,在与原物种的竞争中将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呢?3.为什么有些鸟的喙尖而长,而有些鸟的喙平而短呢?4.繁殖和变异在生物物种的进化中起到了什么作用?5.在生存斗争的过程中,必须有一部分生物个体被淘汰,那么,哪些个体会被淘汰?三、总结:1.自然选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概述

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概述

生命起源的假说
“腐草化萤” “腐肉生蛆” 一度干涸的池塘,一旦有水 (水中看不到任何动物)自然就会出 现蝌蚪和青蛙。
生命起源的假说
自然发生说
生命可由非生命物质随时自发产生 问题:生命是自然发生的吗?
讨论:生命是自然发生的吗?
思考: 你怎样看待自然发生说中的依
据 ——“腐草化萤”“腐肉生蛆”等 “事实”?
第21章 生命的发生和发展
第1节 生命的起源
你收集到哪些关于生命起源的说法?
生命是自然发生的? 生命是由上帝创造的? 生命来自于其他星球? 生命通过化学途径进化而来的?
……
科学的推测
确凿的证据 严密的逻辑 丰富的联想
生命起源的假说
神创论
生命是神或上帝创造的,生命始终 保持被创造时的形态与结构,而且一成 不变。
1981年我国人工合成了酵母丙氨 酸转运核糖核酸。
有机大分子
原始地球条件
在原始海洋中
?
多分子体系
原始大气 Ⅰ推测和模拟实验
有机小分子
Ⅱ推测和模拟实验 有机大分子
Ⅲ推测和模型 多分子体系
Ⅳ推测 原始生命
化学进化学说
原始生命诞生场所 原始海洋
原始生命诞生时间 约35亿~ 38亿年前
第21章 生命的发生和发展
讨论:生命是自然发生的吗?
1
2
3
实验重复多次,结果都是敞口瓶中 的腐肉生蛆,蛆是苍蝇的幼虫。
讨论:生命是自然发生的吗?
1860年,法国 科学家巴斯德 设计了鹅颈瓶 实验
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
向烧瓶中倒入肉汤,用火焰烧弯瓶 颈,将液体加热灭菌。
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
长时间
思考:为什么瓶中的肉汤在数年中保

生命的起源教案

生命的起源教案

第21章第一节生命的起源1、现今地球约有250多万种生物;原始地球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填空)2、生命出现时间约为地球形成后的10亿年左右。

(填空)3、生命起源的五种观点:①神创论:生命是由神或上帝创造的;②自然发生论: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随时自发地发生的;(腐肉生蛆、腐草化萤)③生生论:生物只来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④宇宙生命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其他星球;⑤化学进化论:在原始地球条件下,非生命物质通过化学途径演变为原始生命,4、生命起源的过程: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生成有机小分子的场所:原始大气;生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的场所:原始海洋(是生命诞生的摇篮)。

生命起源过程中,所需要的能源可能是:高温、雷电、紫外线。

原始大气的成分是氨、氢、甲烷、水蒸气等,但没有游离的氧。

5、雷迪的“腐肉不能生蛆”(重点:分层导学3页18题)与巴斯德的“鹅颈烧瓶”实验共同验证了生生论;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下的实验装置,证明在类似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氨基酸等)。

(重点:课本第6页的模拟实验)第2节生物的进化1、化石: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填空)2、化石是最有说服力的生物进化的证据,因为生物化石在地层出现有一定顺序。

(选择)3、化石记录显示:形成早的古老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少,结构简单而低等;形成晚的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多,结构复杂而高等。

4、生物进化的顺序: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填空)5、始祖鸟和古鸟化石证明,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动物。

(填空)6、地球的发展史分为若干地质年代,包括太古代和元古代(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恐龙的时代)、新生代(出现人类)等。

(选择)(1)前寒武纪时期:单细胞原核生物(细菌)单细胞真核生物多细胞真核生物(2)古生代:出现大量无脊椎动物和高等藻类等,称为“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三叶虫类化石是寒武纪地层标志性化石,寒武纪(古生代初期)称为’三叶虫时代”(选择)①植物:真核藻类裸蕨类蕨类②动物: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和有翅昆虫(3)中生代:①植物:裸子植物繁盛;②动物:爬行动物繁盛,哺乳动物和鸟类开始出现(填空)①植物:被子植物占优势;②动物:哺乳动物和鸟类占优势(填空)600-400万年前,灵长类动物的一支进化成人类。

初二生物第21章知识点

初二生物第21章知识点
第21章 生命的发生和发展 第一节 生命的起源 1、腐肉生蛆、腐草化萤讲的是自然发生论。 2、自然发生论的支持者:牛顿、海尔蒙特。 3、生生轮的支持者雷迪和巴斯德。(否定了 自然发生论。 4、巴斯德的鹅颈烧瓶实验。 5、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有:氨、氢、甲烷和 水蒸气。没有游离的氧。 6、米勒的实验结论:在类似于原始地球的条件 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 7、米勒支持了化学进化论。 8、化生论认为原始生命诞生的过程(两步)
9、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原始海洋 第2节 生物的进化 1、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化石。 2、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 和遗迹。 3、形成早的古老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少,结构 简单而低等;形成晚的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多 结构复杂而高等。 4、生物的进化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 等,从水生到陆生。 5、在德国发现了始祖鸟的化石。在中国发现了 中华龙鸟的化石。 6、地质年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 和新生代。
第三节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1、现代类人猿包括:长臂猿、猩猩、大猩猩和黑 猩猩。(与人类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 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3、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两足直立行走。 4、达尔文提出人类的诞生地可能是在非洲。 5、人类进化的历程: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 智人。 6、南方古猿是最早能两足行走的原始人类。他们 的脑容量与现代类人猿相当。 7、能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8、直立人开始会用火。例子:元谋人、和县直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蓝田直立人和北京直立人。
7、前寒武纪时期:从地球形成到约5.5亿年前。 8、前寒武纪时期 生物出现的顺序:原核生物、单 细胞真核生物、多细胞真核生物。 9、古生代的生物时间:寒武纪生物大爆发。 三叶虫类无脊椎动物化石占整个海洋生物化石的 60%以上,所以寒武纪也称为三叶虫时代。 10、古生代的中期出现了鱼类,首次出现了陆生 的裸蕨类植物。古生代的后期出现了登陆生活的两 栖类和有翅昆虫。 11、中生代的主要植物是裸子植物。主要动物是爬 行类动物。哺乳类和鸟类开始出现。恐龙和翼龙非 常繁盛。

《生物进化的历程》优质课教案

《生物进化的历程》优质课教案

《生物进化的历程》优质课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初中生物优质课评比活动教案学设计生物进化优质课说课稿说教材: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7单元第21章第2节第一学时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北师大版的书,在我县已经应用多年,该书编排比较便于学习,活动的安排及彩色插图能很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主要以陈述句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便于学生接受,这是北师大教材的一大亮点,这也是我对北师大教材的认识。

说学情: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半的生物课学习,爱学习的已经有一定的生物基础,而不爱学习的学生,基础知识还很欠缺,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合理的给予教学,既要关注学困生,也要注重培养优等生,让大家能共同完成学习。

说课题: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第2节生物的进化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认识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方法——比较法。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3、进一步复习巩固各种生物的主要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资料分析,对地层、化石、始祖鸟的比较,认识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2、学生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科学设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比较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2、通过对生物进化历程的学习,激励学生保护生命,热爱生物圈,形成生物圈是一个大家庭的观点。

说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认识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方法——比较法。

(2)、通过化石资料的分析,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2、难点:通过完成化石资料分析,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说教法通过分析、讨论、比较多种方法进行教学说教学资源准备:(1)生物化石课本图片和课件相结合进行教学(2)动植物化石及始祖鸟化石课件复原模型说课时本节教学内容安排3课时,这节课为第一课时说教学过程设计1.通过谈话导入课题活动1:认真观察图片资料,分析什么是化石?2,:从对生物化石的学习研究中,我们得到什么信息?3:通过学习知道生物进化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是什么?活动2:介绍始祖鸟化石的发现过程,同时展示始祖鸟化石复原模型或图片。

第21章第1-3节-生命的起源

第21章第1-3节-生命的起源

当堂训练:
1.下列哪项不是原始大气的成分( C) A.氢 B. 氨 C. 氧 D. 甲烷 2.地球上最初的生命诞生在 (C ) A.原始大气 B. 现代大气 C. 原始海洋 D. 现代海洋
3.首先在实验室里模拟大气成分,利用火 花放电,形成简单有机物的科学家是 ( B ) A.达尔文 B. 米勒 C. 巴斯德 D. 奥巴林
程叫人工选择。
第3节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一、人类的起源
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p23
二、人类的进化阶段
人在进化的阶段
三、人种和种族
小结
• 类人猿和人类有极为相似的特征:
长臂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
• 猿向人的过渡:
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区别于猿的重要标志。
A、水是营养物质 B、水中有氧 C、许多生化反应是离不开水的
D、水是生物体的组成成分
第2节 生物的进化
什么是化石? 化石: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在地层
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物、遗迹。

恐龙卵
恐龙脚印
琥珀
早寒武纪
中寒武纪 三叶虫
晚寒武纪
最先形成的地层是哪一个?
一、生物进化的证据
1.古生物学证据——化石(直
D长臂猿
17. 下列不属于人类特有的特征是 A.有复杂的语言 B.使用工具
C.直立行走
D.大脑发达
18. 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类人猿的是 A.长臂猿 B.森林古猿 C.猩猩
D.黑猩猩
19. 研究结果表明,人和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几乎完全相同;人和猿 的盲肠相似;人和猿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完全一样......这些事实 说明 A.人是由猿进化来的 B.人和猿有共同原始祖先 C.人比猿高等 D.现代猿也能进化成人 20. 以下生命起源的观点符合化学进化论的一项是 A、 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随时发生的。 B、生命可以自然发生。 C、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 D、有机小分子的形成是 生命发生的开端。

第二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主要内容

第二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主要内容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表面看,自然选择是对一个个生物个体的选 择,实质上是对个体所包含的变异进行选择。从 现代分子遗传水平看,自然选择实质上是对变异 所对应的基因的选择,从而改变着群体中不同基 因的基因频率。 所以,生 物进化的过 程的实质是 种群基因频 率发生变化 的过程。
小 结
•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说明在自然界中,种群是生物繁殖、进化的基 本单位。
1、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A.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 、水草
(B )
B 一块稻田里的全部幼蚜、有翅、无翅的成蚜 C 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A.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D. 一个池塘中全部鱼 ( C )
2、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1)、地理隔离: 在自然界,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
而形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
基因交流的现象,叫做地理隔离。
例:东北虎与华南虎
华南虎 分布在不同自然区域的种群,由于高山、河 流和沙漠等地理上的障碍,使彼此间无法相遇而 不能交配
东北虎
(2)、生殖隔离
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 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这种 现象叫生殖隔离。(原因是:动物求偶方式 不同、繁殖期不同,植物开花季节、花的形 态不同,而造成的不能交配等。)
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在符合以下五个条 件的情况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
频率可以世代相传不发生变化,保持 平衡。
五个条件是:1、种群很大 2、随机交配 3、没有突变和重组 4、没有个体迁入迁出 5、没有选择
• 若种群中一等位基因为A和a,设A的基因频 率=p,a的基因频率=q , 因为(p+q)=A%+a%=1, 2 2 2 则(p+q) =p +2pq+q =AA%+Aa%+aa%=1 。 2 • AA的基因型频率=p ; 2 • aa的基因型频率=q ; • Aa的基因型频率=2pq。

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第1节生命的起源1.神创论:生命由神或上帝创造(如女娲造人和上帝造人等)。

2.自然发生论:生命由非生命物质随时自发地发生(如腐草化萤、腐肉生蛆等)。

3.生生论: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

①雷迪实验②巴斯德“鹅颈烧瓶”实验4.化学进化论:原始地球条件(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高温等)下,非生命物质通过化学途径经过漫长时间演变为原始生命。

①原始大气主要成分:氨、氢气、甲烷和水蒸气等,与现代大气主要区别是没有氧气②过程:原始大气→有机小分子(氨基酸等)→有机大分子(蛋白质、核酸等)→原始生命生命诞生的摇篮:原始海洋生命发生的开端:有机小分子的形成③米勒实验表明:类似于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

5.宇宙生命论:地球上的生命来源于其他星球或宇宙。

6.其他学说:如“热泉生态系统学说”等第2节生物的进化1.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化石生物进化的总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始祖鸟和古鸟化石证实,鸟类起源于古代爬行动物。

2.地质年代和生物进化史: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①前寒武纪时期(太古代+元古代):细菌、蓝藻等原核生物→单细胞真核生物→多细胞真核生物②古生代:早期——“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三叶虫时代),真核藻类和无脊椎动物中期——裸蕨植物和鱼类时代后期——蕨类植物和两栖动物时代(表明生物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阶段)③中生代:裸子植物(苏铁等)和爬行动物(恐龙和翼龙等)时代(“恐龙时代”)④新生代: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鸟类繁盛,人类出现。

3.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自然选择学说”:1859年《物种起源》过度繁殖:生物的生殖能力很强,后代数量庞大;生存斗争:后代之间必须争夺有限的生存条件;遗传变异:后代中有各种可以遗传的变异类型(不定向);适者生存: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容易被淘汰。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21章 第2节 生物的进化(第3课时)教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21章 第2节 生物的进化(第3课时)教
过度繁殖
达尔文认为:绝大多数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达尔文称之为——过度繁殖。但生物的食物、生存空间是有限的
观察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思考2:为什么有些种类的“豆豆鸟”没有机会繁殖而被淘汰了?如果食物足够多,它们会被淘汰吗?
分析问题:尝试解答,并作笔记
生存斗争
在生物的生存过程中,不仅要与其他生物争夺空间和营养物质 而且还要与生存条件进行斗争
记录员:1名,检查员4名
明确模拟实验规则
设计一个表格记录取食情况
组织活动开始:
在这个遥远的岛上,当第一缕阳光升起的时候,鸟儿们伸伸懒腰准备要出发觅食了,3、2、1开始吃吧,50秒……停!哪些鸟儿获得较多的食物了?
统计:第一代取食50秒后,幸存者是多少?
第二代又开始了取食的过程,不过食物数量没有多大变化,鸟的数量多了,它们只有在40秒中获取20粒豆豆才能有机会繁殖后代,要集中精力,3、2、1开始……
复习引入
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什么?
化石记录了地球上生物进化的历史,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怎样的?
小结:生物进化的总趋势呈现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发展变化。
生物为什么会进化呢?生物进化的原因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板书:
三、生物进化的原因
思考并回答问题,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
对于生物进化的原因,科学家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解释
观察图片
达尔文注意到,人们饲养的动物和栽培的植物,都是由野生原种经过代代的精心选择和培育形成的。例如,人们可以利用人工选择的原理使金鱼的品种多样化
什么是人工选择呢?
观察图片,思考
尝试解释不同金鱼的新品种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在人们养殖金鱼的过程中,保留了具有观赏价值的变异个体,淘汰了人们不喜爱的个体。人工选择的选择者是人类

第二节_生物进化的历程(人教版)

第二节_生物进化的历程(人教版)

梁龙(Diplodocus)
恐龙体长:27米 恐龙体重:10吨 恐龙食物:草食 生存年代:1亿4500万-1亿5500万年前, 晚侏罗纪 生存地点:美国的科罗拉多州,蒙大拿州,犹他州和怀俄 明州 辨认要决:尾巴特别长 恐龙种类:蜥臀目· 蜥脚类
披羽蛇翼龙
最大型的翼手龙类──有可能是最大型的 可飞翔爬行动物──被称为披羽蛇翼龙,它是 杂食性动物,甚而可能是利用长喙寻找泥中的 贝类为食,它生活在白垩开双 翼可长达12米,像一架小型的飞机一样。
4、显存的生物中,有许多非常简单、低等的 生物并没有在进化过程中灭绝,而且分布还很 广泛,为什么?
答:这些非常简单、低等的 生物由于能够适应环境 的不断变化,所以没有灭 绝,而且分布还非常广泛。
• 9FB8E661_BCC3_40d4_83F2_18F4AD7 DC0E9
寒武纪
元古代 太古代 震旦纪
505~590
2400 4600
气候温暖,浅海扩大
晚期,地球上出现了大片陆 地 地壳很不稳定,火山活动频
藻类繁多,无脊椎动物的出现。 三叶虫繁盛,
真核藻类、低等海洋无脊椎动物。 后期出现原生动物 生命开始,晚期出现菌类以及低
生物进化的总趋势:
由简单到复杂
由水生到陆生 由低等到高等
三叶虫化石
不同地质化石模式图
生物分布规律: 在越早形成的地 层里,成为化石 的生物越简单、 越低等; 在越晚形成的地 层里,成为化石 的生物越复杂、 越高等。
不同地质化石模式图
三叶虫化石
微网虫化石
该化石是生物进化的证据之 一。生活在5.3亿年前的微网虫化石是“20 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
化石欣赏
资料分析
2.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一类重要物 质,细胞色素C是其中一种。科学家比较了一 些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差异,发现人与黑猩猩 的差异最小,与马的差异则大一些,而与果蝇、 向日葵的差异则最大。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21章2节生物的进化一课时精品课件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21章2节生物的进化一课时精品课件

D 4.关于地层中生物化石分布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 A.在古老的地层中可以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B.在新近的地层中可以找到高等生物的化石 C.在新近的地层中也可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D.在极古老的地层中有时也可以找到一些高等生物的 化石某植物单株年产数百粒种子, 5、始祖鸟和古鸟化石证实,鸟类起源于____ C A.鱼类 B.两栖类 C.古代爬行类 D. 哺乳类 D 6、三叶虫时代是指____ A.白垩纪 B.侏罗纪 C.前寒武纪 D.寒武纪 7、恐龙和翼龙非常繁盛的时期是 D A.古元代 B.古生代 C.新生代 D.中生代 8、人类的原始祖先进化为人的时期是____ B A.中生代 B.新生代 C.太古代 D.元古代
化 石
地层中保存在的古代生物的遗体、 遗 物和遗迹。
硅化木化石 恐龙化石
树叶化石
1、遗 体: 由坚硬部分组成
2. 遗物
恐龙蛋化石
恐龙粪便化石
3.生活痕迹
一.生物进化的证据
化石形成的原因: 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 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 干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琥 珀
通过测定岩石的年龄就可以知道多少年前地球 上曾经生活着什么生物。
现代
古老
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化石
化石是最有说服力的生物进化证据 ____
地质工作人员在ABC三个不同的地层内发掘 到许多化石。在A层中发掘出恐龙蛋、始祖鸟、 龟化石;在B层中发掘出马、象牙、犀牛等化石; 在C层中发掘出三叶虫、珊瑚、乌贼等化石。请 将这些地层按年代由远到近的顺序排列并陈述理 由。
4、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大致是怎样的?
现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是怎样来的?
神创论
上帝一次性创造出各种生物,最初有多少种,现 在就有多少种,各种生物之间没有任何的亲缘关系

生物的进化(第1课时)八年级下册生物课件(北师大版)

生物的进化(第1课时)八年级下册生物课件(北师大版)

三、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动物
中间过渡类型的 化石
爬行动物
始祖鸟

嘴里有牙 齿、有爪
被覆羽毛,有 翅膀,有喙
始祖鸟和古鸟化石保留了 古代爬行类动物 的某些特征,
又出现了鸟类的一些特征,这证明了鸟类是从
古代爬行类动物 进化而来的。
马化石的变化 体形越来越大,四肢和脚变长,侧趾逐渐 退化,中趾逐渐加强,以适应不断变化的 环境
3、中生代 爬行动物时代或恐龙时代 ①盛行的陆生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
植物是 裸子植物。 ② 鸟类和哺乳动物也开始出现,它们是由
古代爬行动物 进化而来的。
恐龙和翼龙繁盛
苏铁
4、新生代(约开始于6640万年前,延续至今) 脊椎动物以 哺乳动物和 鸟类 为主,植物以被子植物为主
约600万年-400万年前,灵长动物的一支进化成人类 由于 地球演化和 气候剧变,导致地球上的生物呈现
自信检测
在生物进化的历史长河中,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繁盛 的时代是( D ) A.元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如图所示,某地三个岩层A、B、C中均发现了许多生物化 石。分析回答:
C (1)比较低等简单的生物化石最可能存在于______岩层中; A 比较高等复杂的生物化石最可能存在于_________岩层中。
进化趋势:从简单到复__杂_ ,从低等到高__等__,从 水生到_陆__生___。(*笔记)
晚期
早期
合作与练习一
(2021春靖宇县期末)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 的进化,根本原因是( B)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生活痕迹 B.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有一定的顺序 C.化石是生物的祖先 D.地壳岩石形成有一定的顺序

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原卷版)2

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原卷版)2

01 归纳·本章概览02 速记·考点列阵03 攻克·重点疑难疑难点1 米勒实验的意义疑难点2 工业地区桦尺蛾的工业黑化说明了什么疑难点3 人类祖先是如何一步步进化成为人类的04 教考衔接本章主要考点真题再现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知识章章清第1节生命的起源1.神创论:生命的产生来自天意,是由或创造的。

2.自然发生论:多数人认为生命由物质随时自发产生。

如中国古代所谓“”、“”。

古埃及人认为蛙和鳝鱼是由河中的产生的。

海尔蒙特提出将谷粒、破旧衬衫塞入瓶中,静置于暗处,21天后会产生。

2.雷迪用实验证明腐肉生蛆是蝇类产的结果,首先对生命自发产生提出异议。

3.生生论: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生物只能来自,而不能凭空产生。

4.宇宙生命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宇宙中的其他上的生命。

5.化学进化论:米勒的实验证实,从物质形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第2节生物的进化1.进化论:生物在与的相互作用中,总是一代又一代地发生着改变,即。

2.是具有说服力的生物进化证据。

3.观察化石可知,形成早的古老地层中,化石生物的种类,结构;形成晚的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结构,其进化的总趋势是、、。

4.地质学家把地球的发展历史划分为若干地质年代,主要包括、、、和等,每代再划分为若干。

5. 中生代时期:裸子植物和动物繁盛,动物和鸟类开始出现。

6.新生代时期:植物和哺乳类、鸟类占优势。

7.自然选择学说:(1)科学家提出多种生物进化理论,其中英国的博物学家________的_______学说最有说服力。

(2)达尔文通过对鸽子的杂交选实验,深信自然界中也一定存在着与人工选择相似的过程,即____________。

(3)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巨著《_____________》,提出了以_____________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

(4)自然选择是通过_____________实现的,生物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生代(石炭 陆地逐渐增多,一些水生动物上岸,鳍渐变为四肢, 纪二叠纪) 原始鱼类逐渐进化成原始爬行类 中生代 新生代(第三 纪) 新生代(第四 纪) 陆地进一步增多,陆生植物开始昌盛,爬行动物大 量繁衍 一类爬行动物上肢进化为翅成为鸟类,另一类爬行 动物进一步进化为哺乳类 演化成现代生物和人类
地球上的生命史
A.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
B.体型小的生物---体型大的生物 C.结构简单---结构复杂 D.低等生物---高等生物
3.恐龙和翼龙非常繁盛的时期是( D ) A.元古代 A.中生代 B.古生代 B.新生代 C.新生代 C.太古代 D.中生代 D.元古代
4.灵长类进化为人的时期是( B )
5.在没有被破坏的地层中,有关化石分布情况,下列不
侏罗纪的大型蜥脚类-腕龙
白垩纪开始于1.37亿 年前,结束于6.7万年前。 恐龙历盛而衰;被子植物 出现,硬骨鱼类和软体动 物繁盛。本纪末,恐龙等 均绝灭,标志着中生代结 束。白垩纪晚期,被子植 物大为增多,鸟类和高等 哺乳类陆续出现。
4.新生代:约开始于6 700万年前,延续至今。可划分 为第三纪和第四纪两个纪。这个时期的生物已接近现 代,脊椎动物的特征是哺乳动物的兴起和繁盛,后期 出现了人类。植物以被子植物为主。
要仔细考察当地的动物、
植物资源。许多实例引起 了他的思考。
在南美洲,达尔文发现了古犰
各地的所见所闻,都说明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是 在逐渐进化的。 狳(qiú yú )的化石。它们与 现代生活着的犰狳十分相似, 但又有所不同。这是否说明现 代的动物是由古代的动物发展
而来的呢?
达尔文耐心地收集资料和证据。 经过大量的观察和研究,达尔文 他访问过农夫、种子供应店店 主,家畜、家禽饲养人。达尔 文亲自饲养家鸽,观察家鸽在 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并于1859 年出版了《物种起源》这部巨著。 达尔文的进化论被恩格斯赞誉为
新世的滑距骨类,又可分为两
支,一支形态似马,以原马型 兽为代表,于上新世灭绝;
另一支形态似羊驼,以后弓兽
(由图)为代表。后弓兽四肢 和颈部均长,可能还有个可以
伸缩的鼻子,一直生存到更新
世。
第三纪早期的哺乳动物中除了各种原始的有蹄类 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肉齿目了,肉齿目在白垩纪就已经 出现,在古新世和始新世比较繁盛,有些成员如鬣齿 兽(下图)则一直生存在中新世,其早期的成员和食
恐鱼可超过十米,是海洋
中的统治者。
大约在3.5亿上岸来的总鳍鱼,
逐渐进化成为陆地上的生 物,成为原始的两栖类动物。 当然,并不是所有水中的 脊椎动物都能登陆,总鳍
鱼具备了这种登陆条件,
它们有肺,还长有和腿差 真掌鳍鱼 不多的肉质鳍。
泥盆纪晚期时,古总鳍鱼类进化 成为最早的两栖动物——鱼石螈。
第2节
生物的进化
什么是生物化石?
化石是指保存在地 层中的古代生物的 遗体、遗物和遗迹, 经过若干万年的复 杂变化形成的。 从化石中可以了 解到哪些信息? 琥珀
1.能概述生物进化的证据, 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 2.能简单说明生物的进化规律。
3.在阅读和观察相关生物化石、形态构造等图片过程中
奥陶纪开始于距今 5亿年前。藻类变化不大, 三叶虫数量仍居首位。此 时其他无脊椎动 物数量和种类都超过了 寒武纪。最常见的有珊瑚、 腕足类、腹足类、 海百合和鹦鹉螺(如图
中的直角石和弓角石)
等。它们将海底世界装 扮得五彩缤纷。
志留纪开始于四亿四千 万年前。这时候三叶虫已经
减少,珊瑚,笔石,腕足类
从小喜欢采集矿物、植物 人学习采集生物标本, 和昆虫标本。 对动物进行解剖、分类
和作观察记录。
19岁那年,达尔文被
送到剑桥大学学习神学, 但他仍热衷于自然科学的 研究。
22岁那年,达尔文以博 物学者的身份登上“贝格
尔”号远航考察船,随船
进行为期五年的环球科学 考察。
每到一个地方,达尔文都
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达尔 文发现,这里不同岛上的地 雀各有其特点。这种现象使 达尔文想到物种可能是在不 断变化着。
石炭纪开始于三亿五千万年前,是重要的造煤时代。石 炭纪时地球上温暖潮湿的地方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森林。
石炭纪森林中的昆虫有体型巨大的古蜻蜓,两栖动物有
壳椎类和迷齿类的石炭螈。
到晚石炭纪,出现了最早的爬行动物。石炭纪发生了 海西造山运动,并在南方的冈瓦那古陆出现了大规模的冰 期,一直延续到大约二亿年八千万年前的二叠纪。
二叠纪裸子植物数量增
加,除了种子蕨和科达树外,
还出现了松柏,苏铁和银杏。 爬行动物开始演化,其中的
巨兽是古生代陆地上出现过
的最大的动物。到大约二亿 年三千万年前,发生了大规 模的集群灭绝,很多生物退 出历史舞台,古生代从此结 束。 异齿龙
3.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生物演化最 为特殊,主要是爬行动物大为发展,不仅陆上出现大型 爬行动物,有一些还重回海洋,而另一些则能在空中活 动,所以中生代曾被称为爬行类时代,而鸟类、有袋类 和有胎盘的哺乳动物也开始发生。植物以裸子植物的苏 铁、银杏为最繁盛,所以中生代又称为裸子植物时代。
锻炼信息分类、汇总和分析比较的能力。 4.在对教师提供的进化相关事实证据的讨论过程中学会 获得结论的科学方法。
生物进化的化石记录
方法步骤:(课本P7-8) 1.按照地质年代的先后顺序依次进行观察; 2.尽可能地描述每种化石呈现的生物形态特征; 3.试着推测每种化石生物的可能生活环境。 小组讨论:(课本P7-8)
蕨类和两栖类时代;
中生代时期──裸子植物和爬行类时代;(哺乳动物和鸟类开始出现) 新生代时期──被子植物、哺乳类和鸟类时代、人类时代。
1.中生代陆地上繁盛的动、植物分别是( B ) A.两栖类、蕨类 C.哺乳类、被子植物 B.爬行类、裸子植物 D.鱼类、藻类
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趋势的表述中,哪一项是不合理的( B )
必须进行竞争。
(2)结果: 大量生物个体死亡,少量生物个体生存。
观点3——遗传和变异
(1)具有普遍性
(2)某些微小的变异使生物更能够适应环境的变
化。——有利变异 (3)有利变异可以传给下一代。
观点4——适者生存
(1)概念: 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对环境能适应 的,被淘汰的生物是对环境不适应的。 (2)例: A、同一环境下的植物,长得快的会比长得慢的占 有广大的地盘,因此发育就好、开花结实就多。 B、跑得快的动物比跑得慢的更易得到食物并逃避
正确的说法是( B )
A.古老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简单低等 B.在极古老的地层中也可以找到高等生物化石 C.新近地层中的生物化石复杂高等 D.新近的地层中也可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探究活动三:
生物为什么会进化呢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作出了最好的解释
三、达尔文和他的“自然选择学说”
达尔文出生在英国,
达尔文常到海边向
进化而来的。
化石记录说明了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
从简单到复杂
从低等到高等
从水生到陆生
地球上的生命史
地质年代 元古时代 古生代(寒武 纪) 古生代(志留 纪泥盆纪) 主要地质变化 地球刚诞生,温度很高,地球上没有生命 地球温度下降,出现大片海洋,最早原始生命出现 水生动物逐渐繁盛,出现了水中生活的鱼类
敌害。
实例:达尔文对长颈鹿进化过程的解释
长颈鹿的祖先 过度繁殖 后代个体间的差异 (变异)
生存斗争 长颈、长前肢个体 适者生存 自然选择 (遗传积累) 现代长颈鹿
结论:对生物进化的解释
1、选择材料—— 由变异提供 2、内在因素—— 遗传和变异
3、进化方向——由自然选择决定
4、进化动力—— 生存斗争
三叠纪约开始于 2.3亿年前,结束于 1.95亿年前。无脊椎 动物以菊石类、瓣鳃 类为主,脊椎动物中 的爬行动物开始发展。 在我国云南禄丰三叠
纪末期的地层中,曾
发现有兽齿类卞氏兽 化石。裸子植物松柏、
苏铁和蕨类植物繁盛。
三叠纪的始盗龙是最原始的恐龙之一
侏罗纪开始于1.95亿年前, 结束于1.37亿年前。本纪陆上 的真蕨、苏铁和裸子植物针叶 树繁盛,大型爬行动物恐龙繁 盛,故称恐龙时代。后期原始 鸟类发生,海中无脊椎动物和 爬行动物鱼龙和蛇颈龙等也极 为繁盛。
1.你认为上图中的各种化石生物与现存的哪类生物可
能有亲缘关系? 2.请你根据上述化石生物对生物进化的可能趋势进行 推理。
34亿年 前古细 胞化石
5亿年前 生物化 石
4亿年前 生物化 石
1亿年前 生物化石
思考与交流 1.35亿年前的化石生物——细菌、蓝细菌等;20亿年
前——细菌、蓝细菌等;5亿年前——节肢动物;4亿年
1.前寒武纪时期 前寒武纪又称前古生代,指寒武纪或古生代以前,即距 今5.7亿年以前的地质时代,是地球历史最早的地质阶段。
地质学家把漫长的前寒武纪分为太古代、元古代两部分。
2.古生代
早古生代指整个古生代的前半期,包括寒武纪、 奥陶纪和志留纪三个纪,始于距今约5.7亿年,结束于 距今约4亿年。
寒武纪是古生代的第一个纪。寒武纪时浅海 广布,门类众多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大量出现,是 生物史的第一次大发展。寒武纪时三叶虫特别繁 盛,因此寒武纪又被称为“三叶虫时代” 。
等仍然繁盛,甲胄鱼类开始 兴旺,巨大的板足鲎是海洋
中可怕的掠食者。志留纪时
大地开始披上绿装,原始的 节肢动物也开始登上陆地,
开创了陆生生物发展的历史。
志留纪末期发生了剧烈的造 山运动,使地球的面貌大为
改观。
泥盆纪开始于大约四亿年前。泥
盆纪使陆地上的植物开始发展。
泥盆纪最引人注目的
是鱼类的进步,原始的甲 胄鱼类和真正的有颌鱼类 都非常繁盛,被称为“鱼 类的时代”。盾皮鱼中的
新生代初期诞生的哺乳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