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地理集聚格局演化及其机制
高三地理复习 人文地理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维模式,如下表:
判断依据
判断结论
生产对象 生产目的
生产规模
地域类型
水稻
自给
小农经营
水稻种植业
牛、羊
小麦、玉 米
谷物、牲 畜
单一热带 经济作物
面向市场 面向市场 主要面向市场 面向国际市场
大牧场
规模大、机械化水 平高
规模较大、机械化 水平较高
大规模的密集型农 场、生产设施齐全
大牧场放牧 业
商品谷物农 业
植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 异使农作物的分布随海拔有所
展种植业(不修建梯田), 宜发展牧业或林业;平原适
不同
宜发展种植业
2、农业的区位因素
农业区 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 择的影响
土壤的酸碱性、肥力、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发展适宜
土壤
土层的厚度、土壤的 质地等都对农业生产
自
有影响
然
生长的农作物(酸性土壤适宜种 茶树、柑橘,碱性土壤宜种甜菜、 沙棘、枸杞)
(二)商品谷物农业
分布、区位因素、生产特点
主要分布:美国(中央大平原)、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 罗斯、乌克兰;我国的东北、西北国营农场。
•商品率高; •生产规模大; •机械化程度、科技水平高。
(一)大牧场放牧业 分布、区位因素、生产特点
(二)乳畜业
分布、区位因素、生产特点
主要分布: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 新西兰等地。(城大市郊区)
择的影响地形
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的种类、
气候
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的关系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 最为密切;江西不省同泰生和物县的的千生烟长洲发——立当体的农农业作物品种、耕作制度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课件
目录
• 农业地域概述 • 农业地域发展历史与现状 • 农业地域形成因素分析 • 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点 • 农业地域发展策略与措施 • 农业地域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农业地域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由于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独特性的农业生产区域。
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交通、劳动力、政 策等社会经济条件也是影 响农业地域形成的重要因 素。
技术条件
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可 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进而形成不同类型的农业 地域。
02
农业地域发展历史与现状
世界农业地域发展历史
原始农业阶段
人类主要依靠采集和狩猎 为生,农业生产活动简单, 无固定农业地域。
要。
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
农产品市场需求和价格变动影响农业生产类型和 规模。
交通
交通设施的便利程度影响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成 本。
劳动力
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对农业生产效率有重要 影响。
技术条件
农业技术
耕作技术、灌溉技术、施肥技术等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机械
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畜牧业地域类型
大牧场放牧业
是一种进行大规模商品畜牧业生产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 布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如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 根廷等国。
乳畜业
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 约化、畜牧业地域类型,其生产对象是奶牛,主要分布在北 美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特点
地域性、综合性、稳定性、独特性。
农业地域类型
中国粮食作物地理集聚的时空演化及效应分析
且现有研究关注 的是中国农业总体 的地理集聚 ,或只涉及某种农作物的地理集聚 ,很少有中国农
业 中粮食作物 的地理集聚 问题。基于此 ,本文 以粮食作物 ,即谷类 、薯类 、豆类为研究对象 ,基
于各省 区 1 9 8 0 ~ 2 0 1 2 年的粮食作物及其 3 个类别的产量数据 ,综合运用G I N I 系数 、产业集中度 、地
越小表明粮食作物地理分布越趋于分散 ,数值越大表明粮食作物地理分布越趋于集聚。
2 . 产业集中率
产业 集 中率表 示某 产业 生产 规模居 前列 的省 份产 量 占全 国该 产业 总产 量 的 比重 。 计算 公式 为 :
C R 2=
j 日
J × 1 0 0 %
( 2 )
薯 类从 中 东部 向 西部 地 区转 移 ,东北仍 然是 豆 类的主要 集聚 区 ;从 集聚 效应 看 ,粮食 作 物 的地理 集 聚与 其产 量 的增 长呈现 显 著正 相 关关 系,粮 食作 物 总体和 谷物 、豆 类的地 理集 聚 程 度 对产 量增 长有 积极促 进 作 用。粮食 作 物地 理 集聚对 产业 发展具 有 显著正 效应 ,2 O 世 纪
效应。钟甫宁等 ( 2 0 0 8 ) 运用生产集 中度考查了棉花省区空 间布局变化 。肖卫东等( 2 0 1 1 ) 运用 G I N I
系数 、产业集 中率等对 1 9 8 0 — 2 0 1 0 年种植业地理集聚度进行计算 ,指 出逐渐趋于集聚的主要农产品 生产 已成 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突出地理特征 。李二玲等 ( 2 0 1 2 ) 研究显示 中国农业整体上空间集 聚程度逐渐增大 。从 已有研究可以发现 ,关于 中国农业 、粮食作物地理集聚研究的相对较少 ,并
中国经济地理格局及其演化规律
中国经济地理格局及其演化规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国的经济地理格局及其演化规律也在不断变化。
本文将探讨中国经济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演化趋势,分析产业聚集、经济区域格局、城市网络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1. 基本特征中国经济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是东部沿海地区为主体,中部地区为支撑,西部地区为辅助。
这种地理格局形成的历史根源在于近代中国的列强侵略和对外贸易的历史,沿海地区受到了外部经济刺激,形成了早期工业化和城市化,中部地区则主要发展了农业和轻工业,而西部地区则因地理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等原因发展滞后。
2. 演化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政府政策的积极引导,中国经济地理格局逐渐发生了变化。
首先,中部地区逐渐崛起,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在中部地区,武汉、长沙、郑州等城市的崛起,特别是中部城市群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中部地区的互联互通,推动了中部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发展。
其次,西部地区也开始崛起,成为重要的发展区域。
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加速了西部地区的发展。
如重庆、成都、贵阳等城市的发展,推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转型和城市建设。
而沿海地区则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成本上升等因素,正在经历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过程。
3. 产业聚集产业聚集是中国经济地理格局的重要特征。
中国的产业聚集主要分布在沿海的广东、浙江、江苏等省份,以及中部地区的湖南、湖北、河南等省份。
其中,广东的珠三角地区是中国最大的产业聚集区。
大量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提高了经济效益、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4. 经济区域格局中国的经济区域格局主要由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六个经济区域组成。
这些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产业结构较为成熟,而西部地区则呈现出经济落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问题。
为了促进各地区的协调发展,中国政府推进了“东北振兴”、“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重大区域发展战略。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ppt 87页)
生活中的农业术语:米袋子、菜篮子、钱袋子
米袋子问题——从商品粮(余粮)多来分析。 例如:试分析鄱阳湖平原商品粮基地建设和发展的条件?
①气候优越,雨热同期, ②土壤肥沃, ③水源充足, ④地势平坦,易机耕。 ⑤劳力充足而廉价。⑥ 国家政策支持。
菜篮子问题——花卉、蔬菜的生产是为城市居民服务的 例如:珠江三角洲(市郊地区)花卉、蔬菜生产区位分析 ? ①水源充足; ②地势低平,土地肥沃。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的区位选择
农业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 ,: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这就是农业。
农、林、牧、副、渔 农业受自然环境影响最大的产业。
水稻种植业
林业
牧业
副业
渔业
我国的农业分布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 以上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类型能否进行调换? 为什么?
B.地形平坦,自然灾害少
C.河流众多,交通便利
D.粮食种植历史悠)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 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 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 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 是( )
A 热量条件 B 土壤条件 C 降水条件 D 光照条件
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特点,农业区 位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经 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农业生 产的区位因素很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 应抓住主导区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蔬菜、花卉、乳肉禽蛋)
◆地价的高低。一般说来,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
产成本较高。只有选择单位面积产值高的农业类型,如花卉、 蔬菜、乳牛等。
◆农业类型的单位面积产值大小。从单位面积产值看,
由高到低依次是花卉、蔬菜、乳牛、塘鱼、果园、棉粮等。
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分析
产业 集 群是 区域 产业 组 织形 式 , 已经 成 为 当代
经 济 发展 的 主 流 。马歇 尔在 《 济 学 原 理 》 书 中 经 一
递 增思 想 , 立 了描述 产 业 聚集 的“ 心— — 外 围 ” 建 中
模 型 , 过不 同形 式 的递增 报 酬 和 不 同类 型 的运 输 通
G O F n , I i—u A eg Q uh a X
( col f cnmc S adn iesyo eh ooy Zb 5 09I hn ) Sho o E oo i,hn ogUnvri f cn l , i 2 5 C ia t T g o 4
Absr c Th sp p rh sa ay e h tt s, d s,o m o d t n n e h nim fa rc lu a n usra l s t a t: i a e a n l z d t e sau mo e f r c n ii s a d m c a s o g iu t r li d tilc u — o tr i urc un r a d c m e it h o c u in h tt e e i o fp n me a o g iu t r lid tilc u t ri e n o o t y, n o n o t e c n l so st a h r sa lto he o n fa rc lu a n usra l se n
i v sme to c e tf e e r h fo g v r n e t n fs in ii r s a c r m o e nme ta d e t r a i r he f r c a im f a i u tr l idu t a c n n xe n lt a e t o y m me h n s o g c l a n sr l r u i cuse n o r c un r l t ri u o t y. Ke r y wo ds: g c lu a n u tilcuse ; e ta ia in; c a im ;e in li u tilo g n z to a r u t r li d sra l t r c n r l t i z o me h n s r g o a nd sra r a ia in
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演变与驱动机理
社会因素也是影响黄土高原乡村聚落用地的因素之一。包括政策法规、土地制 度、社会组织等。政府的土地利用政策和农业发展政策对乡村聚落用地产生了 重要影响。此外,不同地区的社会组织和管理模式也会对乡村聚落用地产生影 响。
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的关系
黄土高原乡村聚落用地的时空演变和影响因素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自然因素 是影响乡村聚落用地时空演变的基础,人文和社会因素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 乡村聚落用地的变化。
在时间上,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乡村聚落用地产生了影 响。例如,明末清初时期的战乱和自然灾害导致了乡村聚落用地的废弃和迁移, 而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则促进了乡村聚落用地的恢复和发展。
在空间上,不同地域之间的地理环境、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差异等也对乡村聚 落用地产生了影响。例如,黄土高原的山区和丘陵地区由于农业条件较好,成 为了乡村聚落用地的主要分布区,而城市和工矿区附近则成为了乡村聚落用地 的重要扩展区。
2、加强黄土高原不同地域乡村聚落用地的比较研究,深入探讨不同地域之间 乡村聚落用地的差异及其形成机制。
3、结合现代遥感技术和GIS技术等手段,开展黄土高原乡村聚落用地的空间分 析和模拟,为优化土地利用和乡村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谢谢观看
2、政府在乡村聚落空间结构演变过程中应发挥积极作用,通过调整土地政策、 提供公共服务等方式,引导和调控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演变,避免不良现象的 发生。
3、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维护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稳定和可持续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应加强对农村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激发乡村活力。
结论
本次演示通过分析黄土高原乡村聚落用地的时空演变和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 论:
1、黄土高原乡村聚落用地经历了多个历史时期的变迁,其时空演变过程受到 自然、人文、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中国大豆种植地理集聚格局演化及其机制
中国大豆种植地理集聚格局演化及其机制大豆种植地理分布重心一直处在中国的偏东北方向,从移动方向来看,重心分别在向东北、西南方向周期性徘徊变动。
大豆种植空间集聚格局明晰,集聚程度经历了增加、减小、再增加、再减小的周期性变化,专业化种植明显但程度逐渐下降。
重心转移轨迹和地理集聚格局演变表现出一致的周期性和阶段性。
东北地区大豆种植专业化水平和集聚程度直接决定了全国大豆种植集聚与专业化生产的格局。
虽然自然禀赋决定了农作物最初的集聚格局,但开放条件下经济、技术和政策因素对大豆种植集聚格局演变的影响更大。
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时空格局演变及其驱动机制分析
驱动机制分析
技术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农业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 例如,智能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互联网、大 数据等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农业产业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这些技术的应用为农业 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驱动机制分析
市场方面,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农产品需求的增长,农业经济的发 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例如,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农产品出口得到了大幅增 长;同时,国内市场的消费升级也带动了高品质、有机农产品等的需求增长。这 些市场变化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中西部地区的农业经济逐渐崛起,东部地区的农业经济优势 地位逐渐削弱。这主要得益于中西部地区农业技术的快速推广和应用,以及政策 对农业发展的倾斜。
时空格局演变
在时间维度上,近十年来,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特别是在乡 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农村电商、休闲农业等新业态迅速发展,为农业经济注入 了新的活力。
二、中国乡村数字经济的区域差 异
二、中国乡村数字经济的区域差异
中国乡村数字经济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东部沿海地区:该地区的乡村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这与该地区的经济 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该地区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完善,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高, 农村电商和乡村旅游发展迅速。
二、中国乡村数字经济的区域差异
四、中国数字经济的区域差异
3、政策支持力度不同。国家对于数字经济的支持政策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 异,东部沿海地区政策支持力度相对较大,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相对较小。
五、结论与建议
五、结论与建议
本次演示通过对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时空格局与区域差异进行研 究,得出以下结论: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和集群化趋势, 受政策影响显著;各省份之间的数字经济发展差距逐渐缩小;东部沿海地区的数 字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中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和资源 整合,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农业地理集聚与虚拟集聚的融合机理
农业地理集聚与虚拟集聚的融合机理农业地理集聚是指农业生产中农业要素在特定地理区域内的集中分布。
农业地理集聚的形成与自然环境、人文因素以及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相关。
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土壤、水资源等,它们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文因素包括农业技术、农民素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它们决定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效率。
市场需求是农业集聚的重要推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会引发农业要素的重新配置和集聚。
虚拟集聚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分散的农业要素进行有效整合和组织,形成虚拟的农业生产网络。
虚拟集聚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农业生产要素的高效配置和农业生产过程的精细管理。
农业虚拟集聚的核心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它们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农业地理集聚和虚拟集聚的融合机理是指将农业地理集聚和虚拟集聚相互融合,形成新的农业生产模式。
农业地理集聚提供了实体基础,包括土地、设施、农民等,而虚拟集聚则提供了信息基础,包括数据、网络、智能设备等。
通过将物质基础与信息基础相结合,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决策,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农业地理集聚与虚拟集聚的融合机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农业地理集聚的精细管理。
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和预测技术,可以对土壤养分、水资源、气候等进行实时监测和优化调控,提高农作物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其次,通过虚拟集聚实现农业地理集聚要素的高效配置。
例如,通过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可以将农业设施、农机具、农产品等进行信息化管理和调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效益。
最后,通过虚拟集聚实现农业地理集聚的规模扩大。
例如,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可以将农产品销售范围扩大到全国甚至全球,提高农民的收入和市场竞争力。
农业地理集聚与虚拟集聚的融合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农业地理集聚的精细管理,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农业发展的空间结构演化及其影响因素
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
03
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如山区、平原、盆地等对农业布局和生产方式有影响,平原地
区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的农业生产,而山区则更适合发展特色农业。
社会经济因素
1 2 3
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的变化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种类和规模 ,对于需求量大的农作物,农民更愿意投入更多 的时间和资金进行种植。
农业空间结构演化的历程与模式
农业空间结构演化历程
农业空间结构演化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原始农业阶段、传统农业阶段、工业化农业阶段和现代农业阶段。每个 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生产方式、土地利用方式和空间布局模式。
农业空间结构演化模式
农业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包括聚集型模式、扩散型模式和均衡型模式。聚集型模式是指农业生产要素向城市和交通 干线集中,形成农业生产基地;扩散型模式是指农业生产要素从城市和交通干线向周边地区扩散,促进农村经济 发展;均衡型模式是指通过统筹规划,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农业空间结构演化的趋势是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规模化是指通过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专业化是指通过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生态化是指通过发展 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等,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02
农业发展的空间结构演化 机制
农业资源空间配置机制
01
土地资源空间配置
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利用结构 、利用效率和利用潜力等方面, 对农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农业空间结构定义
农业空间结构是指农业用地、农业人口、农业基础设 施等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关系。
要点二
农业空间结构特征
农业空间结构具有地域性、层次性和动态性等特征。 地域性是指农业空间结构受地域环境的影响,不同地 区的农业空间结构具有差异性;层次性是指农业空间 结构具有不同尺度、不同层级的结构,如国家级、省 级、市级等;动态性是指农业空间结构随时间变化而 变化,受到政策、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 。
农村产业集聚的地理分析研究
农村产业集聚的地理分析研究背景引入:农村产业集聚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农村区域内产业的聚集现象,也是地理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本文将从地理分析的角度探讨农村产业集聚现象的原因、空间特征、影响因素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研究。
一、农村产业集聚现象的原因在农村区域范围内,产业集聚现象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引起:1. 地理区位优势:农村地区往往具备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土地面积,这为农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2. 市场需求:农村地区的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巨大,促使农业生产者在一定地域内进行集中生产,形成规模经济效应;3. 政策扶持: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农村产业发展的政策,吸引了大量资本和技术进入农村地区,推动农村产业快速集聚;4. 人力资源:农村地区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为农村产业的集聚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农村产业集聚的空间特征农村产业集聚的空间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产业分布集中:农村地区产业集聚往往呈现出独特的规模效应,即大型农业企业或农业产业园区集中分布,形成以农业为主导的产业集聚区;2. 空间布局紧凑:农村产业集聚区内的各类产业企业相互关联、紧密连接,形成紧凑的空间布局,便于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3. 区域联系密切:不同农村产业集聚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区域联系,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链,促进了信息互通与共赢发展。
三、农村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农村产业集聚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土地资源:农村地区丰富的土地资源为产业集聚提供了基础条件,土地规模效应对于大规模农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2. 交通条件:交通便捷与否会直接影响农村产业集聚的程度,良好的交通网络有利于农产品的运输与销售;3. 市场需求:农村地区本身的市场需求以及周边城市的市场需求是农村产业集聚的重要影响因素;4. 政策扶持:政府的政策扶持政策对农村产业集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与推动作用;5. 技术支撑: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管理模式对农村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业地理集聚与虚拟集聚的融合机理
农业地理集聚与虚拟集聚的融合机理农业地理集聚是指在某一地区内,农业产业在空间上的聚集现象,表现为同一地区内农业种植、养殖等行业的密集分布。
而虚拟集聚则是指在数字化时代,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和产业向互联网等虚拟空间转移,形成的一种新型的产业集聚现象。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和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推进,农业地理集聚和虚拟集聚的融合越来越明显。
虚拟集聚对农业地理集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信息化方面。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信息化的水平越来越高,信息化技术对农业生产的支持作用不断增强,为农业地理集聚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信息化服务。
农民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市场信息、天气预报等农业生产所需的信息,同时,政府和企业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农业政策和促销信息,从而提高农业地理集聚的信息化水平。
虚拟集聚对农业地理集聚的影响还表现在农业现代化方面。
现代化的农业生产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而虚拟集聚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现代化农业模式。
例如,通过互联网平台,农业企业可以进行跨地区的合作,形成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同时,虚拟集聚也为农业企业提供了更为灵活的经营方式,使得农业地理集聚的规模和范围得以扩大。
虚拟集聚对农业地理集聚的影响还表现在农产品销售方面。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购买到全国各地的农产品,而这也就需要农业企业具备更好的信息化能力和生产能力。
通过虚拟集聚,农业企业可以将农产品推向全国市场,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全国各地的市场信息,为农业地理集聚提供更多的销售渠道。
农业地理集聚与虚拟集聚的融合机理主要表现在信息化、现代化和销售方面。
虚拟集聚为农业地理集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需要农业企业和政府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和现代化水平,加强区域合作,提升农业地理集聚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数字化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中国种植业地理集聚_时空特征_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_肖卫东
GINI j
1 m m j | xk xhj | 2 2m k 1 h 1
(1)
(1)式中,i 0, 1, 2,……, 6, j 取 0 表示种植业,取 1~6 分别表示 6 种主要农作物。GINI j 表示种植业或者某种主要农作物生产的区位基尼系数;m 为省份数量;k、h 分别表示不同的省份,
(2)
(2)式中, i 0, 1, 2,……, 6, j 取 0 表示种植业,取 1~6 分别表示 6 种主要农作物。 m 为省 份数,一般取 1、3、5; xk 表示省份 k 种植业或者某种主要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占全国种植业或者某 种主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 3.地区产业平均集聚率。本文借用范剑勇(2004)提出的地区产业平均集聚率指标,从地区路 径来分析中国种植业的地理集聚特征。该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罗万纯、 陈永福 (2005) 1978~2003 年
注:a 粮食生产指数是指各省份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 资料来源:笔者整理。
表 1 所列文献的研究时间范围不一,有一年两年的,也有十几年的,最长有 28 年,涵盖了改革 开放初期到 2008 年;研究对象也不尽相同,以粮食、蔬菜或者棉花等单类农作物为主,且大多数研
一、引言
当前,建设和培育规模化、特色化和专业化的农业地理集聚区,已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重要趋 势 (郑风田、 程郁, 2005) 。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 农业空间分布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地理集聚现象 (库 姆斯等,2011)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世界农业出现了快速集中的趋势(邓家琼,2010) 。在中国, 农业领域改革的深入、融入国际农产品市场的深度和广度的增强,导致不同区域的农业贸易条件、 要素价格等发生了较大变化。相应地,中国主要农产品生产的空间分布在全球化和市场化力量的共 同影响下发生了显著变化(杜志雄、肖卫东,2010) ,农业生产趋向于集聚,已成为中国现代农业发 展和农村经济景观的一个突出地理特征。中国农业产业布局的区域化特征日益明显,形成了明显的 产业带和块状生产布局,其中,东部地区重点围绕国际市场和城镇需求发展效益农业,中部地区定 位于粮棉等大宗农产品生产的主产区,西部地区重点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张红宇等,2009) 。在国 家大力发展农业政策的支持下,各级地方政府纷纷设立国家级、省级、地市级以及县级的农业科技 园区、农业示范基地等。农业生产的集聚化和连片化进程迅速推进,农业项目区建设、优势特色农 产品产业带建设等越来越成为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方式(姜长云,2010) 。 总之,无论是在宏观尺度还是在微观尺度上,中国农业地理集聚现象不断涌现,地理集聚格局 日益显著。但是,上述研究中,有些是基于直观观察和认识的总结,有些仅仅停留在现象描述和定 性分析上,缺乏对中国农业地理集聚特征和变化趋势的定量分析,以及其影响因素的揭示。地理集 聚既是一个产业概念, 也是一个空间概念, 研究农业地理集聚应同时关注产业和空间维度。 鉴于此, 本文以种植业为例,运用区位基尼系数、产业集中率、地区产业平均集聚率等指标,基于中国 29
农村聚集化与社会结构的转变
农村聚集化与社会结构的转变农村聚集化与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中国的农村聚集化逐渐成为一种明显的趋势。
传统上,中国的农村社会结构以自给自足的农村经济为主,以家庭为核心,社会关系相对封闭。
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村聚集化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结构出现,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农村聚集化改变了农村社会的经济结构。
在传统农村社会中,土地是农民的主要经济资源。
家庭农业是农民的主要生计来源,而随着农村聚集化的发展,农民开始把土地作为一种资源来流转,进一步加强了农村社会的劳动分工。
农村聚集化方便了农民从事规模化经营,农民可以通过流转土地或参与合作社等形式,更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收益。
这种经济结构的转变不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其次,农村聚集化推动了农村社会的文化变革。
传统的农村社会相对封闭,文化传统较为保守。
而农村聚集化带来了人员的流动和交流,农村居民更加广泛地接触到外部文化,思想观念开始发生变化。
农村年轻人与城市的交往增多,他们接受到城市文化的熏陶,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降低,更加追求时尚和新潮。
同时,农村聚集化也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多的文化娱乐选择,如电影院、图书馆等,使得农村文化生活更加多元化。
此外,农村聚集化对农村社会的社会关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传统农村社会中,社会关系主要以家庭和亲属关系为核心,邻里间的互助合作也比较密切。
然而,随着农村聚集化的推进,农村居民之间的社会关系开始多元化和复杂化。
在新的社会结构中,农民更多地与他人接触,开始形成新的社会网络。
这种社会关系变化也使得农村居民的社会支持网络得以扩大,社会资源的获取更加便利。
然而,农村聚集化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农村聚集化不同程度地加剧了农村的人口流失问题,农村劳动力持续减少,加速了农村老龄化。
另一方面,农村聚集化也加大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农村居民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待遇相对较低,农村社会的不平等现象也日益突出。
中国农业地理集聚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农业地理集聚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其农业地理分布格局及地理集聚现象备受关注。
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地理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农业地理集聚现象也得到了更多的研究。
通过对中国农业地理集聚研究进行深入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农业地理格局变化的原因和机制,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指导。
二、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国农业地理集聚现象的深入研究探讨以下问题:1.中国农业地理集聚现象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影响因素。
2.中国不同类型农业地理集聚形成的机理和模式。
3.中国农业地理集聚对区域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图表分析,总结中国农业地理集聚的时空变化规律。
2.借鉴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等相关专业理论,深入剖析中国农业地理集聚的影响因素和机制。
3.通过实地调研、专家访谈等方式,深入分析中国不同类型农业地理集聚的形成原因和模式。
4.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中国农业地理集聚对区域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四、预期研究成果1.总结中国农业地理集聚的时空变化规律,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2.深入探究中国农业地理集聚的影响因素和机制,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3.分析中国不同类型农业地理集聚形成的原因和模式,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研究中国农业地理集聚对区域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五、可行性分析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广泛且可靠,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步骤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六、研究计划第一年:收集和归纳过去20年中国农业地理集聚研究相关文献和数据,总结中国农业地理集聚的时空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
第二年:分析中国农业地理集聚的影响因素和机制,深入探讨中国不同类型农业地理集聚的形成原因和模式。
第三年: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中国农业地理集聚对区域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业地理集聚格局演化及其机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农业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农业的发展不仅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而且关系着我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基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本文从农业地理集聚格局演化入手,对中国农业集聚格局的具体机制进行了分析。
标签:中国农业;地理集聚格局;演化;机制
前言:现阶段我国农业地理整体空间集聚程度逐渐扩大,专业化与多样化程度逐渐增强,呈现跨区域增长的态势。
虽然大宗农产品区域专业化程度较低,不过经济作物区域专业化程度却很高。
对我国农业地理集聚与专业化发展的格局演化进行分析,有利于寻找出具有生产潜力的具体区位,有利于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
一、中国农业地理集聚格局演化
(一)农业重心发生转移
近30年来我国农业中心主要处于我国偏东南方向,农业分布东部多于西部,南部多于北部[1]。
然而近年来农业重心逐渐由东南向西南方向移动,由于近年来麻类以及谷物等农作物的生产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我国农业重心向西南方向整体迁移。
从农业中心迁移速度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农业重心向西移动速度较为缓慢,向南移动速度相对较快,且农业重心迁移大多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前。
(二)农业地理分布相似性减弱
由于农作物市场对于农业生产要求越来越高,相邻省区农业地理集聚现象存在着不稳定的现象,近年来农业地理集聚总体上呈现着递减趋势。
由于我国现阶段处于农业结构调整时期,在我国整体农业地理集聚程度增大的背景下,各个行政区划内为了追求农业生产的利润,发展适合本地发展的特色农业,导致农业地理分布相似性减弱。
(三)具体农作物的发生地理迁移
随着我国自然气候逐渐发生着改变,同时各区域市场对于农作物的需求发生着改变,因此具体农作物的地理集聚格局逐渐发生着迁移。
例如蔬菜、茶叶向西迁移,而棉类种植持续性向西北迁移,烟叶种植持续向西南迁移等。
虽然我国农业从整体看地理集聚情况并不明显,但对农作物进行细分后可以发现具体农作物呈现地理连片迁移状态。
(四)龙头企业集聚格局
農业企业生产主要以农产品资源作为主要生产对象,以农产品生产加工作为主要的生产方向。
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不仅受到农业资源分布制约产生空间差异,而且围绕着农业生产龙头企业形成农业高度集聚区。
龙头企业集聚区一般在县市相对集聚,在地级市进行均匀分布,龙头企业对于农业生产的规划影响着农业地理集聚格局[2]。
二、农业地理集聚格局演变机制
(一)依托自然地理形成集聚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着依赖自然的特殊性质。
根据农作物的生长特性,而且不同生产区域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等自然条件存在差异性,导致传统特有的农业类型农业仅能在特有的自然地理区域产生集聚,形成了一定的地域特色,如东北盛产玉米,江南盛产谷稻都是这一道理。
不同地域的农业发展不仅有着其特有的种植经验,而且有着相应的历史文化,随着历史记载得以流传的种植经验使不同地域的种植技巧具有一定的定式,农作物种植以惯例形式通过空间关系得以传承。
从本质上讲,农作物适宜在什么区位种植是自然地理条件影响的结果,因此我国依托自然地理形成集聚,是我国农业集聚的主要形式,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农作物最初的集聚格局。
(二)社会环境对农业集聚进行修正
通常来讲农业地理集聚格局依托自然地理条件形成,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短时间的历史时期内难以产生改变,不过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其生产与工作都会受到社会的制约,因此社会环境的改变会对农业集聚格局产生影响,社会发展对农业集聚具有着修正效果。
农民自身对于生产种植的认知以及经济管理者对农业生产的宏观决策都会对农业地理产生社会集聚,通过政府开发战略可以争取一定的市场份额,从而拓宽农业发展路径,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积累与自增强。
(三)产业集群的形成深化了地理集聚
在自然地理条件与社会条件的影响下,当农业生产集聚形成一定规模后,就会形成区域化的专业产业集群。
由于农产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农产品种植生产系统规模化、系统化,围绕农产品生产出现了一系列生产部门,并且会搜寻一定的市场空间细化产业链环节。
在农业产业集群下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以及销售类企业不断涌现,传统农户通过联产形式逐渐聚合形成农业合作社甚至农业企业。
产业集群使农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在明确的分工下,生产经营主体信息不对称风险得以有效规避,在农业地理集聚格局内逐渐形成了一种农业创新氛围。
(四)农业生产体系逐渐完善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发展途径,不过这种生产技术的创新如果难以打破现有的农业地理集聚格局,农业的发展过程仍然会存在一种固有状态[3]。
因此只有逐渐完善农业生产体系,在生产实践过
程中不断积累创新经验,才可以在原有的路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路径。
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普遍存在产业集群化趋势,这虽然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机遇,但是也加剧了激烈的农业市场竞争局势,农业产业集群外的农户或者农业企业难以生存与发展。
因此为了适应现阶段市场发展趋势,农业格局应根据地域农业生产体系进行集聚,在同一地域间或者相邻省份间形成农业地域分工体系。
结论:
总而言之,农业地理集聚格局的演化是在自然地理条件基础上形成,并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修正,进行地域间空间重组、共同演化的发展过程。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的专业化、机械化、规模化发展已经成为农业集群演化的目标与动力,农业机械化生产以及规模化运营,将会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二玲,庞安超,朱纪广中国农业地理集聚格局演化及其机制叨地理研究,2012,05:885-898
[2]肖卫东.中国种植业地理集聚:时空特征、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J].中国农村经济,2012,05:19-31
[3]刘世薇,张平宇.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地理集聚格局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05:5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