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教案
三年级群文阅读教学优秀教案设计【3篇】
![三年级群文阅读教学优秀教案设计【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457dfc0c281e53a5802ffe1.png)
三年级群文阅读教学教案设计【3篇】【篇1】三年级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含有数字的诗【年级】三年级【群文议题】含有数字的诗【群文篇目】《咏雪》《望庐山瀑布》《题秋江独钓图》《百鸟归巢图》《早发白帝城》《一去二三里》【教学目标】1. 认识含有数字的诗;2. 体会含有数字的诗:趣味美、夸张美、意境美;3. 感受简简单单、枯燥无味的数字,在诗人的笔下,却充满了魅力,构成了一首首美妙的诗作,令人回味无穷;4. 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体会含有数字的诗:趣味美、夸张美、意境美。
【教学过程】激发兴趣,导入课题(一)播放儿童歌曲《数鸭子》,学生跟唱。
(二)找出歌曲中的数字(2、4、6、7、8),这些数字让你体会到了什么?鸭子数量多,歌曲听起来非常有趣。
数字虚指:有些数字在诗中并非指的是实际数量。
数字虚指,有时会比使用实际数字更有感染力。
老师许多诗中都含有数字,我们一起来体会它们的美吧。
2师教读三首诗,体会诗中数字的趣味美、修辞美、意境美(一)课件出示《咏雪》咏雪[清] 郑板桥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
1. 齐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强调重音。
师范读,生趣读。
老师诗中含有哪些数字?从数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 你仿佛看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雪大)3. 指名汇报。
师适时点评小结。
《咏雪》雪花的多,眼前展现一幅大雪纷飞的美好景象。
师生趣作诗《雨》。
(课件出示:趣味美)(二)生自由朗读《望庐山瀑布》,齐读,师指导读,男女生赛读老师诗中含有哪些数字?从数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里的“三千”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你仿佛看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望庐山瀑布[唐]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两句是诗人的“神来之笔”,夸张而又自然,浪漫而又逼真,诗句气势豪壮,雄奇瑰丽,给人以美的感受,是广为传诵的千古名句。
五年级语文上册 群文阅读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 群文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898ee9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a9.png)
五年级语文上册群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群文阅读,让学生感受不同文章的风格和特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 引导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选取五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五篇文章进行群文阅读。
2. 每篇文章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分享。
2. 教师引导法,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进行引导和点评。
3. 学生展示法,每组学生代表进行展示和分享。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群文阅读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四人。
3. 分配任务:每组分配一篇课文,要求学生阅读并思考课文中的问题。
4. 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5. 全班交流:每组学生代表进行展示和分享,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
6.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分享进行点评和引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享过程中的参与情况。
2. 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和展示的情况来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
3. 学生批判性思维: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评价过程中的思考深度和观点独到性。
六、教学内容1. 继续选取五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五篇文章进行群文阅读。
2. 每篇文章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七、教学方法1. 采用比较阅读法,让学生分析每篇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 教师引导法,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进行引导和点评。
3. 学生展示法,每组学生代表进行展示和分享。
八、教学步骤1. 复习导入: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
2. 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四人。
3. 分配任务:每组分配一篇课文,要求学生阅读并思考课文中的问题。
4. 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5. 全班交流:每组学生代表进行展示和分享,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
三年级群文阅读教案
![三年级群文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86d077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94.png)
三年级群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接触多种文本,提高阅读量和阅读速度。
2、培养学生比较、整合、分析信息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多篇文本的主要内容。
帮助学生掌握群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篇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比较和整合。
怎样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阅读多篇文本。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四、教学准备1、选择合适的文本材料,包括故事、童话、科普文章等。
2、制作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文本和引导阅读。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3 分钟)同学们,平时我们读一篇文章,能了解一个故事或者一些知识。
今天呀,老师要带大家一起读好几篇文章,这就叫群文阅读。
通过群文阅读,我们能收获更多的乐趣和知识,大家期待吗?(二)阅读文本一(10 分钟)1、老师发放第一篇文本,让学生快速阅读。
2、提问:这篇文章讲了什么?3、引导学生找出文章的关键信息,如人物、事件、结果等。
(三)阅读文本二(10 分钟)1、发放第二篇文本,同样要求快速阅读。
2、小组讨论:这篇文章和上一篇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3、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四)阅读文本三(10 分钟)1、发放第三篇文本,学生自主阅读。
2、思考:这三篇文章中,你最喜欢哪一篇?为什么?(五)比较与整合(12 分钟)1、引导学生将三篇文章放在一起,比较它们的主题、结构、写作手法等方面的异同。
2、让学生尝试总结从这三篇文章中学到了什么。
(六)拓展阅读(5 分钟)老师推荐一些相关的书籍或文章,鼓励学生课后继续阅读。
(七)总结(5 分钟)今天我们一起进行了群文阅读,读了好几篇有趣的文章。
通过群文阅读,我们能够更快速地获取信息,还能学会比较和思考。
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多多进行群文阅读,让自己成为阅读小能手!六、教学反思在本次群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们表现出了较高的积极性,但在比较和整合信息的环节,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群文阅读教案初中
![群文阅读教案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878d8c95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c8.png)
群文阅读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通过群文阅读,让学生了解不同文章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手法。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讨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本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选择两篇不同题材的文章,如一篇议论文和一篇说明文。
2. 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和深入思考。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文章,总结不同文章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手法。
2. 宣布本次群文阅读的主题和目标。
二、自主阅读(15分钟)1. 分配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选定的两篇文章。
2. 提醒学生注意文章的标题、作者、写作风格等基本信息。
三、对比阅读(20分钟)1.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点。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促进互动交流。
四、深入思考(15分钟)1. 针对两篇文章的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探讨答案。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让学生回答本次群文阅读的收获和感受。
2. 引导学生总结不同文章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手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自主阅读和对比阅读中的表现,评估其独立思考和合作探讨的能力。
2. 分析学生的回答和讨论内容,评估其阅读理解能力和文本分析能力。
教学资源:1. 选定的两篇文章及其相关问题。
2. 参考资料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教学反思:本教案旨在通过群文阅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本分析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不同文章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手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欲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指导和鼓励,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群文阅读教案(原本)
![群文阅读教案(原本)](https://img.taocdn.com/s3/m/1484f92c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a4.png)
群文阅读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群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增强学生对不同文本类型的识别和分析能力。
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讨论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群文阅读的概念与重要性。
2. 群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快速阅读、略读、扫读、精读等。
3. 文本类型的识别:叙述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4.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问、分析、评价、推断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群文阅读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教师示范:展示群文阅读的过程和方法。
3. 学生实践:分组进行群文阅读,选择适当的文本进行阅读。
4. 讨论与分享:学生分组讨论阅读心得,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5. 批判性思维训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文本,进行评价和推断。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测试: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学生批判性思维测试:评估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学生合作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合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文本材料:选择不同类型和难度的文本供学生阅读。
2.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教学卡片等。
3. 小组讨论:划分学生into小组,进行讨论和分享。
群文阅读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运用群文阅读技巧,分析不同文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对文本信息的整合和归纳能力。
3.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审视文本,发展创新思维。
4. 培养学生呈现和交流自己观点的能力。
七、教学内容1. 群文阅读进阶技巧:文本关系分析、信息整合与归纳。
2. 多角度审视文本:文化、历史、社会等多元视角。
3. 创新思维的培养:联想、想象、创意表达等。
4. 呈现和交流技巧:清晰表达、逻辑推理、有效倾听。
八、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群文阅读技巧,引入文本关系分析。
2. 教师示范:通过示例文本展示如何分析文本之间的关系。
3.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群文阅读,尝试分析文本间的联系。
五年级群文阅读教案
![五年级群文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9847b5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3.png)
五年级群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习并理解群文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群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对群文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多样丰富的群文阅读材料- PPT或其他多媒体教具2. 学生准备:- 学生自带的笔记本或笔记纸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群文概念(10分钟)1. 使用图片或常见的群文进行引入,激发学生对群文的兴趣。
2. 问答交流:学生讨论自己对群文的理解和认识。
步骤二:介绍群文的特点(15分钟)1. 通过示例解释群文的特点:包含多种文学形式、表达主题广泛、体现群众生活等。
2. 结合具体材料,引导学生分析群文的特点,并记录下来。
步骤三:学习群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1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群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如快速浏览、整体把握、重点突出等。
2. 教师示范并引导学生实践使用这些方法和技巧。
步骤四:群文阅读实践(30分钟)1. 分发适当的群文阅读材料,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阅读和分析。
2.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提取出群文中的主题和亮点。
3. 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分析结果和自己的感受。
步骤五:群文欣赏与批判思维培养(20分钟)1. 教师与学生共同欣赏一篇经典的群文作品。
2. 引导学生提出自己对该作品的理解和批判意见,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步骤六: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对今天的学习进行总结,并强调群文阅读的重要性。
2. 学生进行反思,对自己的学习感受和收获进行记录。
四、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群文作品进行阅读,并进行个人感悟的写作。
2.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找到一种群文形式并记录下来,并写出自己对该形式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中的表现和参与度。
2. 教师检查学生的笔记和作业完成情况,并对其进行评价。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对群文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并掌握了群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四川初中群文阅读教案
![四川初中群文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9c86bd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d5.png)
四川初中群文阅读教案年级学科:初中语文教学目标:1. 通过群文阅读,让学生了解四川特色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3. 引导学生感受四川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内容:1. 文本:《四川赋》、《都江堰》、《峨眉山》、《麻辣烫》、《四川方言》等。
2. 教学资源:四川特色图片、视频、音频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四川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特色文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四川的了解和印象。
二、自主阅读(15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给定的文本,了解四川的风土人情。
2. 学生结合文本内容,思考四川文化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三、小组讨论(2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讨论文本中的亮点和疑问。
2. 各小组选取一位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讨论成果。
四、教师讲解(15分钟)1. 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2.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四川文化,感受其独特魅力。
五、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进行创意写作、绘画或表演,展示自己对四川文化的理解。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学习。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群文阅读的学习收获。
2. 学生反思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水平的提高。
2. 学生对四川文化的了解和热爱程度。
3. 学生合作探讨、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
注意事项: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 教师要善于引导,让学生在讨论、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高中语文群文阅读组合教案
![高中语文群文阅读组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4b027f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5d.png)
高中语文群文阅读组合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体特征的认识和理解。
2. 锻炼学生捕捉文本信息、分析文本结构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4. 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
教学内容- 古代诗词:《静夜思》李白- 现代诗歌:《再别康桥》徐志摩- 古代散文:《岳阳楼记》范仲淹- 现代散文:《荷塘月色》朱自清教学过程引入新课1. 激发兴趣:展示不同文体的图片或朗读音频,让学生感受不同文体的韵味。
2. 提出问题:询问学生对上述四种文体有何印象?是否有过类似的阅读体验?自主阅读1. 分组阅读:将学生分为四组,每组负责一种文体的阅读材料。
2. 导读提示:为每组提供阅读指引,如关注诗歌的韵律、散文的叙事手法等。
3. 交流分享:每组内部讨论阅读体会,准备向全班分享。
深入探讨1. 文体对比:引导学生比较古今诗词和散文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异同。
2. 主题探索:讨论各篇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如何体现作者的情感态度。
3. 语言鉴赏:分析诗文中的语言特色,如意象、修辞等。
实践应用1. 模仿创作:鼓励学生模仿所学文体,创作自己的短诗或短文。
2. 互评改进:同伴之间互相评价作品,提出修改建议。
总结反思1. 知识梳理:总结不同文体的特点和阅读策略。
2. 情感升华:引导学生谈谈通过群文阅读对文学的理解有何提升。
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表现和作品创作来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来评价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反思- 教师需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困难,及时提供帮助。
-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并受益。
群文阅读初中教案
![群文阅读初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de515a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a8.png)
群文阅读初中教案一、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讨的能力。
2.通过群文阅读,使学生了解不同文章的文体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选择与主题相关的文章,进行群文阅读。
2.分析每篇文章的文体特点,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3.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群文阅读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阅读:学生独立阅读每篇文章,了解文章大意,标记不理解的地方。
3.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分享阅读心得。
4.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每篇文章的文体特点,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5.总结:教师总结每篇文章的特点,强调阅读技巧和方法。
6.拓展:学生根据所学,进行写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通过阅读测试进行评价。
2.学生合作探讨的能力,通过课堂表现和小组讨论进行评价。
3.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通过写作练习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1.相关文章,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不同文体。
2.阅读理解测试题。
3.写作练习题目。
六、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七、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讨。
2.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每篇文章的文体特点,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3.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写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讨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在阅读中收获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f622a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23.png)
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群文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2.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思辨能力;3. 提高学生对群众文艺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内容:1. 群众文艺作品的特点和分类;2. 群众文艺作品的鉴赏方法和技巧;3. 通过群文阅读,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群众文艺作品。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群众文艺作品的经典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第二步:教师讲解(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群众文艺作品的特点和分类,并讲解群众文艺作品的鉴赏方法和技巧。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等方式,让学生更加理解和掌握。
第三步:群体合作(30分钟)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部群众文艺作品进行研究和讨论。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选择,也可以根据教师的推荐选择。
第四步:展示交流(20分钟)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选择的群众文艺作品,并做出简要的鉴赏和评价。
其他小组可以提出问题或进行讨论。
第五步:归纳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群众文艺作品的分类、鉴赏方法和技巧进行总结,让学生把握住重点和要点。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展示和讨论情况、听取学生对群众文艺作品的鉴赏和评价以及提问等方式进行评价。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勇敢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反思:群文阅读是一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通过群文阅读,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群众文艺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意识。
这一教学设计既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注重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达到了多方面的教育目标。
希望这个教案对您有所帮助。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及评课稿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及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ba577c8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6a.png)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及评课稿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群文阅读的兴趣和意识;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群文阅读的概念及意义;2. 群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不同类型群文阅读材料的分析和理解。
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 (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群文阅读相关的图片或引用一段相关的名人名言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本节课的主题。
Step 2 了解群文阅读 (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群文阅读的概念和意义,并与学生一同讨论群文阅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Step 3 探究群文阅读方法和技巧 (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常见的群文阅读方法和技巧,如预测、提问、推理等,并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进行解释和展示。
Step 4 分析和理解不同类型群文阅读材料 (30分钟)教师给学生发放不同类型的群文阅读材料,如诗歌、小说片段、历史故事等,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并理解,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Step 5 学生互评和展示 (20分钟)学生互相交换自己的群文阅读材料,进行互评和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理解,提出建议和改进。
Step 6 总结和评价 (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并提出下节课的预习内容。
二、评课稿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旨在培养学生对群文阅读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在导入环节,教师以图片展示或名人名言引用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通过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群文阅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具体的例子,向学生介绍了常见的群文阅读方法和技巧。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预测、提问、推理等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阅读中。
在分析和理解不同类型群文阅读材料的环节,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类型的群文阅读材料,如诗歌、小说片段、历史故事等。
四年级群文阅读教案
![四年级群文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7824b0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b8.png)
四年级群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阅读群文,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2. 通过群文阅读,引导学生发现多篇文章在主题、结构、写作手法等方面的异同点,培养比较、归纳能力。
3.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阅读视野,增加阅读量。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引导学生掌握群文阅读的方法,如快速浏览、精读重点段落等。
- 帮助学生找出群文的共同主题和各自的特点。
2. 教学难点。
- 如何引导学生在多篇文章的阅读中进行深入思考,归纳总结出有价值的阅读发现。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自主阅读法。
四、教学准备。
2.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文章内容、阅读要求和引导问题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1. 谈话导入。
- 同学们,我们之前读过很多有趣的文章,今天我们要换一种阅读方式,同时阅读几篇文章,这种阅读方式叫做群文阅读。
- 大家有没有想过,当我们把几篇关于同一类事物的文章放在一起读的时候,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二)阅读方法指导(5分钟)1. 介绍群文阅读的基本方法。
- 快速浏览:先快速地看一遍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和每段的开头句,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 精读:对于文章中描写生动、关键的段落要精读,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的情感。
(三)群文阅读实践(20分钟)1. 分发阅读资料,学生开始阅读。
2. 多媒体展示引导问题。
- 这三篇文章描写的动物有什么特点?- 作者在描写动物时都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如外貌描写、动作描写、拟人等)?- 三篇文章的结构有什么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四)小组讨论(15分钟)1.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 按照座位就近原则,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 - 5人。
- 每个小组围绕阅读问题展开讨论,鼓励每个成员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阅读发现。
2. 巡视指导。
-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巡视各小组,适时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解答学生在讨论中遇到的问题。
(五)全班交流(10分钟)1. 各小组代表发言。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教案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92334e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e2.png)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不同类型的群文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
3.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思维。
【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教案旨在通过群文阅读,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群文作品的特点和分类:引导学生了解群文作品的定义、特点和分类,如诗歌、散文、小说等,激发学生对群文作品的兴趣。
2. 阅读策略的教授:介绍不同类型群文作品的阅读策略,例如,如何理解诗歌的押韵技巧,如何分析散文的章节结构等,帮助学生正确有效地阅读不同类型的群文作品。
3. 阅读与理解: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合作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并分析一些经典的群文作品,包括一些名家名作,如李白的《静夜思》、鲁迅的《狂人日记》等。
4. 创作扩展:鼓励学生在阅读之后进行写作,包括摘抄、改写、扩展等,培养他们的创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本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激发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群文作品的精彩片段、画面或音频,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展开讨论,询问他们对群文作品的了解和感受。
2. 知识讲解:教师介绍群文作品的定义、特点和分类,并简要解释不同类型群文作品的阅读策略。
3. 集体阅读和讨论:教师选择一篇适合学生年龄和阅读水平的群文作品,进行集体阅读,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作品中的重要人物、事件、情节等,理解作品的主题和含义。
4.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篇群文作品进行合作阅读和分析,然后向全班介绍他们的分析结果,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5. 创作扩展:鼓励学生进行创作扩展,如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对作品进行改写,扩展故事情节等。
学生可以选择以文字、图片、绘画、音频等形式进行创作。
6. 展示和分享:学生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并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旨在检查学生对群文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高程度。
群文阅读一等奖教案
![群文阅读一等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35c77f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30.png)
群文阅读一等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群文阅读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群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4.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群文阅读的概念和意义;2.群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3.群文阅读的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群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2.群文阅读的实践活动。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案例分析法;3.课堂讨论法;4.实践活动法。
五、教学过程1. 群文阅读的概念和意义(1)引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平时都喜欢阅读哪些书籍?为什么?你们认为阅读对我们有什么好处?(2)讲解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的方式介绍群文阅读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到群文阅读是指阅读各种文学作品、历史文化、科技知识等多种类型的文献资料,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2. 群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1)引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平时阅读时有哪些方法和技巧?你们认为哪些方法和技巧比较有效?(2)讲解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的方式介绍群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如: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注重阅读体验、善于归纳总结等。
3. 群文阅读的实践活动(1)引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平时有哪些群文阅读的实践活动?你们认为哪些活动比较有趣呢?(2)实践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的实践活动,如:阅读名著、参观博物馆、观看历史纪录片等。
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文化、科技知识等,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六、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理解群文阅读的概念和意义;2.学生能够掌握群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3.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群文阅读的实践活动;4.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得到提高;5.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得到提高。
七、教学反思群文阅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群文阅读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
五年级语文群文阅读教案
![五年级语文群文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a06595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96.png)
五年级语文群文阅读教案第一章:群文阅读的重要性一、教学目标:1. 了解群文阅读的概念和意义。
2. 认识到群文阅读对于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性。
3. 学会运用群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内容:1. 群文阅读的定义和特点。
2. 群文阅读的优势和价值。
3. 群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什么是群文阅读?2. 讲解群文阅读的定义和特点。
3. 分析群文阅读的优势和价值。
4. 示范群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5. 学生实践:选择两篇相关文章进行群文阅读。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群文阅读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群文阅读的重要性的认识。
3. 学生运用群文阅读方法和技巧的能力。
第二章:诗歌群文阅读一、教学目标:1. 学会欣赏和理解诗歌。
2. 学会运用群文阅读的方法阅读诗歌。
3. 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的特点和欣赏方法。
2. 群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3. 两篇相关诗歌的分析和解读。
三、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诗歌的特点和欣赏方法。
2. 讲解诗歌的特点和欣赏方法。
3. 示范群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4. 分析两篇相关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5. 学生实践:选择两篇相关诗歌进行群文阅读。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诗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诗歌欣赏方法的认识。
3. 学生运用群文阅读方法和技巧的能力。
第三章:小说群文阅读一、教学目标:1. 学会理解和分析小说。
2. 学会运用群文阅读的方法阅读小说。
3. 感受小说的情节和人物。
二、教学内容:1. 小说的特点和理解方法。
2. 群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3. 两篇相关小说的分析和解读。
三、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小说的特点和理解方法。
2. 讲解小说的特点和理解方法。
3. 示范群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4. 分析两篇相关小说的情节和人物。
5. 学生实践:选择两篇相关小说进行群文阅读。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小说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小说理解方法的认识。
六盘水市XX小学 六年级上册 群文阅读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六盘水市XX小学 六年级上册 群文阅读教案(全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fce008c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ac.png)
六盘水市小学六年级上册群文阅读教案(全册精品教学设计)第一章:群文阅读的意义与目标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群文阅读的概念与特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和文学素养1.2 教学内容群文阅读的定义与重要性群文阅读的基本技巧与策略群文阅读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1.3 教学活动导入:讲解群文阅读的概念和意义讲解:介绍群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策略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实践第二章:群文阅读的技巧与策略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群文阅读的基本技巧与策略培养学生筛选信息和整合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水平2.2 教学内容群文阅读的技巧:略读、扫读、跳读等群文阅读的策略:关键词提取、信息整合、主旨判断等群文阅读的实践:不同类型的文本阅读与分析2.3 教学活动讲解:介绍群文阅读的技巧与策略实践:组织学生进行不同类型的文本阅读与分析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心得第三章:群文阅读的实践与应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独立进行群文阅读实践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问题解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和文学素养3.2 教学内容群文阅读实践:不同类型文本的组合阅读与分析群文阅读应用:群文阅读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应用案例群文阅读评价:评价学生的群文阅读能力和效果3.3 教学活动导入:讲解群文阅读实践的重要性和方法讲解:介绍群文阅读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应用案例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实践并进行评价第四章:群文阅读的拓展与提升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群文阅读的高级技巧与策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和文学素养4.2 教学内容群文阅读的高级技巧:深度阅读、比较阅读等群文阅读的策略:批判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激发等群文阅读的拓展:阅读与写作、阅读与表演等4.3 教学活动讲解:介绍群文阅读的高级技巧与策略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和比较阅读展示:学生进行群文阅读的写作和表演展示第五章:群文阅读的评价与反馈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群文阅读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和文学素养5.2 教学内容群文阅读评价的标准与方法:理解程度、分析能力、合作态度等群文阅读反馈的方式与技巧:自我反馈、同伴反馈、教师反馈等群文阅读的评价与反馈的实践:评价学生的群文阅读能力和效果5.3 教学活动讲解:介绍群文阅读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并进行评价与反馈第六章:群文阅读教学的设计与实施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群文阅读教学的设计原则与方法培养学生实施群文阅读教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评价水平6.2 教学内容群文阅读教学的设计原则: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设计原则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施方法: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资源的利用、教学评价的实施等方面的方法群文阅读教学案例分析:分析优秀的群文阅读教学案例,学习其设计与实施的经验6.3 教学活动讲解:介绍群文阅读教学的设计原则与方法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与实施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经验,进行教学评价第七章:群文阅读教学的案例分析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能力7.2 教学内容群文阅读教学的成功案例:分析成功教学案例中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经验群文阅读教学的问题案例:分析存在问题的教学案例,找出问题所在并讨论解决方法群文阅读教学的评价方法:教学评价的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主体的选择等方面的内容7.3 教学活动讲解:介绍群文阅读教学的成功案例和问题案例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案例的分析与评价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案例分析经验和教学评价方法第八章:群文阅读教学的反思与改进8.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群文阅读教学的反思方法和改进策略培养学生持续改进教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评价水平8.2 教学内容群文阅读教学的反思方法: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发现、问题分析和问题解决等方面的方法群文阅读教学的改进策略: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改进方法和策略群文阅读教学的持续改进:教学反思和改进的持续进行,不断提高教学效果的过程8.3 教学活动讲解:介绍群文阅读教学的反思方法和改进策略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反思和改进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教学反思和改进经验,进行教学评价第九章:群文阅读教学的资源开发与利用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群文阅读教学的资源类型和特点培养学生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评价水平9.2 教学内容群文阅读教学的资源类型:文本资源、网络资源、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内容群文阅读教学的资源特点:资源的丰富性、针对性和适用性等方面的特点群文阅读教学的资源开发与利用:资源的收集、整理、设计和应用等方面的方法9.3 教学活动讲解:介绍群文阅读教学的资源类型和特点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经验,进行教学评价10.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持续改进教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评价水平10.2 教学内容群文阅读教学的展望策略: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未来教学发展趋势,提出的改进方法和策略10.3 教学活动重点和难点解析1. 群文阅读的意义与目标(第一章)2. 群文阅读的技巧与策略(第二章)3. 群文阅读的实践与应用(第三章)4. 群文阅读的拓展与提升(第四章)5. 群文阅读的评价与反馈(第五章)6. 群文阅读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第六章)7. 群文阅读教学的案例分析(第七章)8. 群文阅读教学的反思与改进(第八章)9. 群文阅读教学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第九章)对于每个重点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如下:1. 在介绍群文阅读的意义与目标时,需要强调群文阅读对于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作用,以及如何在教学目标中体现这些能力的培养。
一年级群文阅读教案获奖教案
![一年级群文阅读教案获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5313d4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dc.png)
一年级群文阅读教案获奖教案第一章:群文阅读的意义与目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群文阅读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群文阅读的概念和意义。
2. 群文阅读的目标和好处。
3. 群文阅读的实施方法和策略。
三、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阅读的重要性和群文阅读的概念。
2. 讲解群文阅读的意义和目标。
3. 分享一些成功的群文阅读案例和经验。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3. 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测试和评估。
第二章:一年级群文阅读的实施策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一年级群文阅读的实施策略。
2. 培养学生运用策略进行阅读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果。
二、教学内容:1. 一年级群文阅读的实施策略。
2. 如何选择适合一年级的阅读材料。
3. 如何设计和组织群文阅读活动。
三、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一年级学生阅读的特点和需求。
2. 讲解一年级群文阅读的实施策略。
3. 分享一些适合一年级的阅读材料和活动设计。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3. 对学生的阅读策略运用能力进行测试和评估。
第三章:一年级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一年级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设计阅读活动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综合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一年级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2. 如何确定阅读材料和设计阅读任务。
3. 如何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反馈学生的进步。
三、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一年级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和原则。
2. 讲解一年级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3. 分享一些成功的教学设计案例和经验。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六盘水市XX小学 六年级上册 群文阅读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六盘水市XX小学 六年级上册 群文阅读教案(全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8e9672a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f5.png)
六盘水市小学六年级上册群文阅读教案(全册精品教学设计)第一章:群文阅读的重要性与方法指导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群文阅读的概念与特点。
2. 培养学生进行群文阅读的兴趣与习惯。
3. 指导学生掌握群文阅读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内容1. 群文阅读的概念与特点。
2. 群文阅读的方法与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群文阅读的概念与特点,掌握群文阅读的方法。
2. 难点:如何运用群文阅读的方法进行有效阅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群文阅读的概念与特点。
2.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实践。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阅读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群文阅读的概念与特点。
3. 示范:进行群文阅读示范。
4. 练习:学生进行群文阅读练习。
5. 总结:总结群文阅读的方法与技巧。
第二章:故事类群文阅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类群文阅读的意义。
2. 培养学生进行故事类群文阅读的兴趣。
3. 引导学生掌握故事类群文阅读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 故事类群文阅读的意义。
2. 故事类群文阅读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故事类群文阅读的意义,掌握故事类群文阅读的方法。
2. 难点:如何进行有效的story 类群文阅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类群文阅读的意义。
2.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故事类群文阅读实践。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类群文阅读的意义。
2. 讲解:讲解故事类群文阅读的方法。
3. 示范:进行故事类群文阅读示范。
4. 练习:学生进行故事类群文阅读练习。
5. 总结:总结故事类群文阅读的方法与技巧。
第三章:科普类群文阅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科普类群文阅读的意义。
2. 培养学生进行科普类群文阅读的兴趣。
3. 引导学生掌握科普类群文阅读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 科普类群文阅读的意义。
2. 科普类群文阅读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科普类群文阅读的意义,掌握科普类群文阅读的方法。
群文阅读一等奖教案
![群文阅读一等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46e25e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dd.png)
群文阅读一等奖教案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培养群文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激发学生对文化传统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1.群文阅读的概念和意义。
2.群文阅读的方法与技巧。
3.群文阅读中的经典作品。
三、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对群文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2.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四、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法:通过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介绍群文阅读的概念、方法和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阅读和讨论经典作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描绘群文阅读场景的图片,激发学生对群文阅读的兴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群文阅读有了解吗?它对我们有什么意义?”第二步:讲解群文阅读的概念和意义(10分钟)使用PPT讲解群文阅读的含义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群文阅读的内涵和目的。
第三步:介绍群文阅读的方法与技巧(15分钟)通过PPT介绍群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例如有计划地选择阅读材料、掌握快速阅读和深度阅读的技巧等。
第四步:经典作品阅读与讨论(3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本经典作品进行阅读,并在小组内展开讨论,讨论内容可以包括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等。
第五步:总结和展望(10分钟)请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巧,展望接下来对群文阅读的学习和实践。
六、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2.作业评价:布置群文阅读的作业,评估学生对所选经典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学习成果评价:通过学生的学习笔记、讨论记录等,评估学生在群文阅读方面的提高和收获。
七、教学资源1.PPT2.视频资料3.经典作品相关的教材或文献八、教学延伸1.带领学生参观图书馆或博物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语文三年级群文阅读教案3篇
![语文三年级群文阅读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5a3cf5f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79.png)
语文三年级群文阅读教案3篇语文三年级群文阅读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2、联系已学课文和生活经验加深对寓言的理解。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课时划分:一课时教具准备:陶罐和铁罐各一个教学过程:一、导入1、大家看一看,老师讲台上摆的是什么?板书(陶罐和铁罐)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一学在这两个罐子之间发生的故事。
3、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边听录音,边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上序号。
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生自由发言。
3、师归纳。
国王的御厨里有一只陶罐和铁罐,铁罐仗着自己坚硬。
常常傲慢地奚落陶罐。
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精美,而铁罐却被氧化得无影无踪了。
三、学习19自然段了解陶罐与铁罐的性格特点。
1、听19自然段的录音思考:这几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铁罐自命清高,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
)板书:奚落2、哪一位同学来说一说奚落的意思。
奚落: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3、这几个自然段也就是常讲铁罐常常用尖刻的话数说陶罐的短处。
4、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思考:①陶罐的短处是什么?铁罐又是凭什么来奚落陶罐的?②铁罐用了哪些尖刻的话数说陶罐的短处(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③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请同学们边读就边把有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5、生回答老师的问题6、小黑板出示对话,体会各自态度。
①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陶罐一开口就是你敢碰我吗?它的意思就是陶罐敢不敢碰它,<不敢>。
它根本就没有把陶罐放在眼里,它称呼陶罐陶罐子直呼其名,说明它有没有礼貌?<没有>。
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一个能够体现铁罐态度的词来。
<傲慢>。
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理,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有没有生气?<没有>。
它不但没有生气,还很礼貌地称呼它为兄弟,并承认自己不敢碰它,说明陶罐怎么样?<很谦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三单元
“至爱亲情”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同步教材,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亲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温暖和感动。
2. 引导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上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三单元课文:《背影》《甜甜的泥土》《人琴俱亡》《我的母亲》《父母的心》。
《同步阅读》教材:《》《》《》。
教学重点:从本单元的亲情故事情景中熏陶情感、发展思维。
分享孩子同步阅
读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为学生有效同步阅读奠定基础。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群文略读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导孩子们,人间最美的是亲情。
亲情是一轮暖阳,温暖我们那颗潮湿的心;亲情是
一股清泉,洗去我们心头的不悦;亲情是黑暗中的一把火,照亮我们人生的道路……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感悟这足以温暖我们每个人心灵的人间亲情。
(出示课件知识树和树干里的“情暖人生”几个字)相信孩子们会用精彩的阅读展示,让这棵大树长出茂盛的枝叶,结出丰硕的果实。
二、学
1 、主题回顾在第三单元的四个亲情故事中,什么样的情感温暖了你的心?
《背影》:父子情深;《人琴俱亡》:手足深情;
《我的母亲》:母爱伟大;《父母的心》:可怜天下父母心。
2 、阅读概览(过渡):在同步阅读教材中,也选编了五篇以亲情为主题的文章,我们重点阅读了三篇《河岸——写给父亲》《寄给母亲》《离合悲欢的三天》。
前几天,老师已经布置让同学们进行了认真的阅读,并且填写了《群文略读记录表》。
请小组相互交流,看看你们的阅读体会是不是一样?可以读一读,再讨论讨论。
刚才老师看了看,同学们填写得都很认真,说明读书很用心,下面我们就来汇报一下这三篇文章又是怎样的人间真情温暖和感动了我们?
河岸——写给父亲》——想念父亲
《寄给母亲》一女情深
《离合悲欢的二天》目亲相爱
孩子们读书都非常的认真,也很仔细,我们再来看看这颗知识树,从这颗感动的树上,我们看到了母女情深、目亲目爱都是人间真情。
3 、片段分享与精彩赏析:在这些感人的文章中,一定有些段落或句子打动了你的心?请你找出来先给大家读一读,再说一说为什么让你感动?我们一起来分享分享,在你读之前,你应该邀请大家把书翻到哪篇文章的哪个地方,要把它说清楚。
《河岸——写给父亲》:“你在出发的时候,记得抚摸我的发丝了吗?”“世间这样荒芜。
寂静深不可测量。
如果能不能在我的身边。
我这样想念你。
”
4 、感情朗读
5 、质疑:这段文字带给你怎样的震撼?
三、悟
1 、《离合悲欢的三天》这篇文章是否让你学会了更理解和尊重母亲?今后你要怎样对母亲?
2 、探究点:我为什么没有买鞋而给爸爸买了双新鞋?(引导学生发现,特别是故事中对爸爸鞋的细节描写以及“我”前后的思想变化,让学生在品读中感悟和体会)孩子们读得非常精彩,讨论得也很热烈,你们不但把自己读文章的感受与我们分享了,而且还把文中的人物又带到了我们的心里。
让我们再一次为故事中的人而感动着,被这人间朴实纯真的真情温暖着。
四、链
1 、主题拓展今天我们复习了这个单元学习的内容,重点分享了同步阅读上的四篇文章,通过画知识树的方法把情暖人间这个主题呈现了出来,瞧,知识树现在已经是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了,而其实亲情无处不在,孩子们回想一下,在你生活中看见、听到或者是自己亲身经历了怎样的亲情故事,把它分享给我们?
2 、学生讲述真情故事
3 、听了大家讲的故事,我们能感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正向我们走来。
是啊,在我们的生活中,亲情是最宝贵的,我们无时不刻不徜徉在亲情的海洋里,目信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孩子们一定对至爱亲情亲情有了更深的体会,请孩子们用“亲情是什么?真情是一一写一句你感触最深的话。
(学生交流时教师根据学生精彩的回答板书,把学生的回答组合成一首小诗)
师生齐读诗,课堂在深情的朗读中结束。
亲情是什么?
亲情是……
亲情是什么?
亲情是……
亲情是什么?
亲情是……
板书设计:
亲情最美
亲情在身边用爱去回报亲情暖人间
作业设计:
好书推荐阅读
亲情是漆黑夜晚里的一盏明灯,是茫茫大海中的一叶小舟,是冬日里的一轮暖阳,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自己的真情,真情将永远温暖着人间。
最后,你能给我们推荐一本你读过的关于人间真情的书吗?王老师也要给大家推荐了几本关于歌颂人间真情的书:日本作家黑柳彻
子的《窗边的小豆豆》,我国作家曹文轩的《根鸟》。
这些故事中的许多描写都很有趣,很感人,大家愿意去找来读一读吗?看过之后,我们大家可以再交流
交流。
教学反思:
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让学生通过阅读同步教材,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温暖和感动。
以知识树为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
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从本单元的真情故
事情景中熏陶情感、发展思维。
分享孩子同步阅读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为学生有效同步阅读奠定基础。
本组教材是以亲情为专题安排教学内容的。
而《同步阅读》安排的几篇文章也都是从不同角度赞扬了人间的真情。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同时,能体会亲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爱家爱家人的风尚。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