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影像学硕培训计划

影像学硕培训计划

影像学硕培训计划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发展,影像学在医学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了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为了培养更专业的影像学硕士人才,我们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培训计划,帮助学生在影像学领域取得更好的成就。

二、培训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深入了解影像学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熟练掌握影像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知识。

2. 培养学生具备临床实践技能,能够独立进行医学影像学检查和分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

3. 培养学生具备科研能力,能够开展影像学相关的科研项目,提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并进行深入的实验和数据分析。

4.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在多学科的环境中积极地与其他专业人员合作,共同完成医学影像学的临床工作和科研项目。

三、培训内容1. 基础理论课程:包括解剖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等基础医学课程,以及影像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知识。

2. 临床实践课程:包括影像学设备的操作维护、医学影像学的临床应用、临床影像学检查的标准和标准化操作等。

3. 科研项目实践:参与医学影像学相关的科研项目,学习科研方法与技巧,进行科研实验和数据分析。

4. 团队合作培训:参与多学科的团队合作项目,与其他专业人员合作完成医学影像学的临床工作和科研项目。

四、培训方式1. 课堂授课:通过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向学生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2. 实验室实践:在教学实验室中,进行医学影像学相关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3. 临床实习:学生将前期所学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中,亲自操作医学影像学设备,为临床医生提供影像学检查和分析服务。

4. 科研项目:学生参与医学影像学相关的科研项目,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撰写科研论文。

五、培训评估1. 日常考核:包括课堂作业、实验操作、临床实践记录、科研项目进展等。

2. 中期考核:包括期中考试、学生学习情况的综合评估等。

3. 毕业考核:包括期末考试、实习实践报告、科研论文等。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分析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分析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第一、专业介绍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分为放射学(包括X线、CT、磁共振和介入放射学)、超声医学及核医学三部分。

本学科研究内容包括:1.器官的正常影像学表现及其解剖基础;2.各个系统疾病的影像表现、影像表现的病理基础、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3.正常和病理组织的功能成影和分子影像学;4.介入放射学在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应用;5.医学影像的图像处理;6.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第二、培养方案各研究生招生单位的研究方向和培养目标不同,在此以南京大学为例:1、研究方向01双源CT在心血管病的应用研究02脑肿瘤影像与病理对照研究03胃肠疾病的影像学研究04分子与功能影像学研究05胰、肾疾患的影像学研究06妇科疾患的影像学研究07肿瘤与血管性病变介入治疗的临床实验研究08血管病和介入超声研究09医学图像处理技术2、培养目标培养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坚持真理,献身科学,作风严谨,为人正派,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学科研和教学,热爱专业,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

3、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第三、推荐院校全国高校中实力较强招生院校: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山东大学。

第四、就业前景1、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医学影像仪器的性能有很大改进。

目前医学影像技术成像清晰,分辨率高,不仅能显示正常与异常结构的轮廓和形态,而且可以观察器官的血液、代谢及其机能,己经广泛用于多个系统和部位各种疾患的检查和诊断,使诊断水平有很大提高,在临床上发挥重要作用。

在介入诊断和治疗方面也有长足的进步,使许多疾病能得到微创治疗,特别是对某些肿瘤的治疗效果可与内科治疗或外科治疗相媲美,已成临床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五篇材料)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五篇材料)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五篇材料)第一篇: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坚持真理,献身科学,作风严谨,为人正派,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学科研和教学,热爱专业,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1、分子影像诊断与研究2、脑肿瘤MRI与病理对照分析3、脑血管MRA与CTA的研究4、高分辨CT在肺间质性病变诊断上的研究5、脑、心脏、肾灌注成像研究6、血管性病变介入治疗的临床、实验研究7、三维成像研究8、血管病和介入超声研究9、电子束CT在心血管病的应用研究三、招生对象已获医学(医学影像专业)学士的在职人员、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合格,再经面试合格者。

四、学习年限硕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2.5年。

五.课程设置A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自然辩证法(2学分)公共英语(4学分)B类:分子生物学(4学分)生化分析(4学分)神经解剖学(4学分)C类:医学影像学(4学分)影像解剖学(2学分)影像技术与基础(2学分)D类:医学统计学(4学分)医用微机(2学分)医学文献检索(2学分)医学免疫学(3学分)细胞免疫学(2学分)肿瘤学(2学分)医学电子学(2学分)肿瘤生物学(2学分)六 ,培养方式第一阶段:集中学习学位课程,由医学院统一组织教学。

第二阶段:主要进行专业基础技能训练,同时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医学影像诊断与技术的培养与教学能力,查阅和综述专业文献。

第三阶段:进行专业定向培养,包括各研究方向特定的实验技能,科研设计,影像设备使用,专业知识学习,课题研究,撰写论文,毕业答辩。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需要参加教研室和院、校组织的各种学术活动和讲座,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门类:医学一级学科代码:1002 一级学科名称:临床医学)(二级学科代码:100207 二级学科名称: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一、培养目标以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为主,以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现代影像医学高级专业人才为目标。

具体要求: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刻苦学习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愿为祖国的医学事业献身,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有关学科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了解本专业中的新进展和前沿研究课题。

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踏实的工作作风,业务上以培养临床实际工作能力为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能独立处理常见病、多发病的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

硕士生应达到高年住院医师水平。

3.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某些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着手研究和解决本学科中的某些理论和实际问题。

学习和掌握临床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独立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4.具有担负本学科相当助教或助研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5.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熟练阅读专业文献及一定的写作能力。

二、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为三年。

三、研究方向1. 放射影像学2. 超声影像学3. 核医学四、课程设置与考试要求备注:A公共基础课程B专业基础课程C专业必修课程D专业选修课程E公共选修课程F补修课程G限选课程五、培养环节六、培养方式七、必读书目1.《超声医学》第五版,周永昌、郭万学主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年。

2.《超声治疗分册》,郭万学、周永昌总主编,王志刚分册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

3.《超声造影显像》,刘吉斌、王金锐主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年。

4.《中华影像医学》,邓又斌、谢明星、张青萍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

5.《超声心动图基础、临床解剖学》,王志刚、李增高编译,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第一版(二次印刷)。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100207)(2015版)一、培养目标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作风正派,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科学道德。

2、掌握本学科、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现代实验方法及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及撰写论文。

4、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

二、研究方向 1、医学影像诊断2、介入医学基础与临床应用3、核医学诊断与治疗4、PET-CT 功能分子影像5、辐射生物与辐射防护6、影像学的临床应用研究7、SPECT 核素显像临床应用与辐射防护研究 三、学习年限 1、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为 3年。

研究生在校修业年限(含休学、保留学籍、延期毕业)最长不得超过6年。

2、学习时间安排第一学期学习学位课程,第二学期至第三学期学习专业课和专业英语,科学研究或临床实践及学位论文研究时间为两年半。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应修学位课程学分不少于25学分。

硕士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本专业的培养方案确定所修课程,并列入个人培养计划。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GB1501 自然辩证法概论18 1 秋季 GB15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秋季 公共必修课KB1503英语(含读写、听力)966秋季KB1504 专业课 80 5 春季 专业必修课 KB1505 专业英语 32 2 春季 KX1506 医学统计学 64 4 秋季KX1507 医学文献检索与利用 24 1.5 秋季KX1508 科研思路与方法学 16 1 秋季KX1509 临床病理学 32 2 秋季KX1510 临床流行病学 24 1.5 秋季KX1511 临床药理学 32 2 秋季 选修课KX1512 医学影像学 32 2 秋季KX1513 医学免疫学 24 1.5 秋季KX1514 基因工程学 24 1.5 秋季KX1515 分子生物学概论 24 1.5 秋季KX1516 医学实验动物学 24 1.5 秋季KX1517 统计分析软件SPSS应用 16 1 秋季专业课包括放射影像诊断学,CT诊断学,MRI诊断学,介入放射学,超声诊断学,ECT诊断学等内容,共80学时,5学分。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一、培养目标根据培养方案总则,结合本学科特点,特别提出以下要求:(一)硕士专业学位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诊断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掌握本学科各种检查技术,并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高年住院医师的临床工作水平。

(二)博士专业学位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地掌握本学科的临床技能,能独立诊断本学科常见病及某些疑难病症,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初年主治医师的临床工作水平。

二、第一阶段:时间二年(一)学位课程1.公共必修课:同培养方案总则。

2.专业课:3学分,自学与专题讲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参加研究生院组织的专业课考试。

(1)自学参考书及相关文献:①《放射诊断学》荣独山②《放射学综合教科书》NICER③《全身CT诊断学》李果珍④《现代超声诊断手册》张武⑤《腹部超声诊断学图谱》董宝玮⑥《临床核医学》潘中允⑦《核医学诊断操作规程》卫生部医政司主编⑧《中华核医学杂志》期刊⑨《中华放射学杂志》、Radiology期刊(2)专题讲座:参加本学科组织的专题讲座,题目见附1。

3.专业基础课:至少2门,必须修满3-5学分。

重点要求病理、解剖及实验核医学方面的研究生课程。

(二)临床能力训练1.通过本阶段的培训,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与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与思维能力,能独立诊断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并对下级医师能进行业务指导,达到高年住院医师的临床工作水平。

(1)X线诊断学12个月的要求:①初步掌握X线投照技术和暗房工作(2-4周);②掌握本科常用X线机的操作方法和机器维护保养知识;③熟悉并掌握放射防护规则和要求;④基本掌握人体各系统正常X线解剖学;⑤基本掌握胸部、骨关节系统常见病及急腹症的有关X线诊断,并书写规范的X线报告;⑥基本掌握消化道检查方法;⑦于6个月后可参加急值班工作(但需有上级医师值二线班)。

(2)X线诊断学9个月的要求:①能独立解决和处理各系统常见病的X线诊断与鉴别诊断;②掌握X线造影与检查技术:如消化道造影、泌尿系统造影、胆道系统造影、椎管造影、关节造影和子宫输卵管造影等;③各种碘造影剂的应用、适应症、禁忌症和毒副反应的处理和初步抢救;④工作量:胸部检查完成3000人次(约3个月),写报告多于5000份(150工作日),消化道造影多于1000人次(6个月)。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坚持真理,献身科学,作风严谨,为人正派,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医学影像学科研、教学和临床实践的能力,热爱专业,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医学影像专门人才。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和资料,能用外文撰写论文摘要,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具有优良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健康的身心。

二、学习年限三年三、研究方向1、影像断层解剖基础与临床:密切结合临床,从临床需求出发,丰富和完善活体(如CT、MRI等)断层解剖学资料,改变目前断层影像诊断以外国人数据为标准和以尸体断层解剖数据为标准的状态。

2、介入放射学:介入放射学已成为医学影像学乃至临床医学的又一重要发展方向。

介入放射学以微创为特点,集影像诊断和治疗为一体,其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都还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

3、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诊断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医学影像学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是综合影像学——“大影像”,强调各种影像手段的互补和融合,结合临床实际进行比较、优选和组合,以发挥影像学的整体效益和综合效益。

四、课程设置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学位课程必须全部完成,非学位课程选修不少于6学分的课程。

包括学术讲座在内,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

(一)学位课程(必修课):22学分1、政治理论(1)自然辩证法40学时2学分(2)科学社会主义30学时 1.5学分(3)形势与政策24学时1学分2、英语(1)英语读写72学时3学分(2)英语听说72学时3学分(3)专业英语60学时2学分3、医学统计学50学时 2.5学分4、计算机文化基础与程序设计72学时3学分5、病理学24学时1学分6、局部解剖学24学时1学分7、影像医学与实验核医学60学时2学分(二)非学位课程(选修课):至少6学分1、医学文献检索20学时1学分2、科技论文写作12学时1学分3、医学科研设计20学时1学分4、实验动物学18学时1学分5、分子生物学24学时1学分6、肿瘤学24学时1学分7、高级生理学20学时1学分8、实验核医学18学时1学分(三)学术讲座: 至少2学分1、参加院级或院级以上单位组织的学术会议每次0.5学分2、在院级或院级以上单位组织的学术会议上做学术报告每次1学分五、教学工作或临床工作硕士研究生按规定完成一轮教学或6个月临床实践工作,并有考核成绩记录。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一、培养时间:三年二、学位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具体要求见总则)公共必修课与公共选修课由研究生处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统一开设并组织考试,专业外语、专业课由各专业自行开设,在第二学年内由各学院或附院统一组织考核。

三、临床技能训练1、轮转安排影像医学6个月核医学3个月超声医学3个月总轮转时间至少12个月。

完成相关学科的轮转后,参加本学科的临床技能训练时间不少于一年。

2、相关学科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训练要求【影像医学】(一) 理论知识1.掌握(1) 影像医学的发展史及现状。

(2) 影像医学诊断仪器(X线、CT、MRI)的基本构成、部件名称、功能及成像原理。

(3) 人体各系统影像学应用解剖,各种影像学征象与病理的关系。

(4) 人体各系统常见疾病的X线、CT及MRI诊断,鉴别诊断。

2.熟悉(1) 介人放射的原理,以及对常见、多发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2) 造影剂副反应的处理和抢救治疗。

(3) 相关临床医学的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

3.了解(1) 放射防护知识、规则和要求。

(2) 影像医学新进展。

(二) 临床技能1.掌握(1) X线造影与检查技术。

(2) CT检查技术。

(3) 消化道X线检查技术、MRI技术。

(4) 人体各系统急诊影像检查方法的选择、诊断及鉴别诊断。

(5) 造影剂副反应的处理与抢救技术。

2.熟悉X线投照技术。

【核医学】(一) 理论知识1.掌握2.熟悉相关临床医学的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

3.了解放射防护基本常识和防护规则与要求。

(二) 临床技能1.掌握(1) 放射性药物的标记、分装、测量、给药等技术。

(2) 体外分析技术及质控。

(3) 核医学仪器的操作,包括摆位、采集、图像处理和核素治疗的技术。

(4) 核医学仪器的基本校正。

(5) 独立正确分析各项核医学检查结果,书写报告。

2.熟悉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原则和规定。

【超声医学】(一) 理论知识1.掌握(1) 超声医学的发展史及现状。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硕博连续培养研究生培养方案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硕博连续培养研究生培养方案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硕博连续培养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00207 )一、培养目标1、热爱祖国,品德优良,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团队精神。

2、培养博学多才,在本领域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悉本学科的最新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在本领域中做出创新性成果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

3、精通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如果第一外语不是英语,则第二外语必须选英语。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影像诊断方法学2.影像学基础3.神经放射学4.腹部影像学5.介入放射学6.临床核医学7.实验核医学三、学制与学习年限硕博连续培养研究生的学制为5年。

四、培养方式硕博连续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指导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成立硕博连读研究生指导小组,由3-5名本专业和相关学科的专家(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组成,其中应有一名校内跨学科的导师或校外导师,研究生导师任组长。

五、课程学习要求应修总学分:40,其中必修不少于26学分,选修不少于12学分。

(一)必修课: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3学分(硕士阶段)2.马克思主义理论课2学分(博士阶段)3.第一外国语3学分、专业外语2学分。

4.学位基础课(2-3门)5.学位专业课(2-3门):根据情况,学位专业课可采取以下三种形式之一:①经典著作或文献阅读:写出读书报告3篇,由导师或导师小组评定成绩,每篇为1学分。

②由本专业组织统一授课,采取课程考试方式③由本专业(未统一开课的)命题并组织考试,具体的考试方式由各专业自行决定。

6.前沿讲座6学分。

前沿讲座旨在使研究生熟悉本学科的重要学术理论和前沿性成果,提高博士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的兴趣和学术交流能力。

前沿讲座可采用讨论班、学术论坛、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等多种形式,内容包括国内外研究动态介绍、文献讲座、新技术与新成果介绍等。

鼓励博士研究生使用外国语进行前沿讲座。

影像技术与核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影像技术与核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影像技术与核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1. 专业背景影像技术与核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了影像检查、放射治疗以及核医学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该专业培养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研究生,能够在医疗机构、科研单位或相关领域从事相关工作。

2.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的研究生:- 熟悉影像技术与核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 具备影像诊断与核医学技术操作的能力;- 具备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能够开展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 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学术素养,能够进行学术交流和科学论文撰写;- 具备较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能够在相关工作中发挥领导作用。

3. 培养方案3.1 课程设置以下是影像技术与核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主要课程设置:- 影像学原理- 核医学原理- 影像检查与诊断- 放射治疗技术- 核医学诊断与治疗技术- 影像学与核医学影像诊断- 影像技术与核医学的前沿技术与应用- 影像学与核医学的科学研究方法3.2 实践训练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影像技术与核医学硕士研究生需要参加以下实践训练课程:- 影像技术实验室实训- 核医学技术实验室实训- 临床实3.3 学位论文学生在完成学业之前,需要完成一篇符合要求的学位论文,并进行口头答辩。

4. 入学条件申请影像技术与核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生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具有相关学士学位或同等学历;- 具备一定的医学或相关专业知识背景;- 通过本专业的入学考试。

5. 培养时间影像技术与核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时间为x年,包括课程研究、实践训练和学位论文的完成。

以上是《影像技术与核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本内容。

通过该培养方案,我们能够培养出具备影像技术与核医学相关知识和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满足社会对于该领域人才的需求。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培养方案影像医学与核医学(B超)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培养方案影像医学与核医学(B超)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超声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学位)一、培养目标:具体参见《华中科技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二、学习年限:具体参见《华中科技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三、培养方式:具体参见《华中科技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工作实施细则》四、学分要求与分配一览表:具体参见《华中科技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五、课程学习要求:(二)参考书目1. 王新房主编。

超声心动图学,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 邓又斌,谢明星,张青萍主编。

中华影像医学,超声诊断学卷,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3. 李治安主编。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学。

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4. 刘吉斌主编。

现代介入性超声诊断与治疗,第1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5. 李治安主编。

临床超声影像学,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6. William F. and ThomasRyan. Feigenbaum’s Echocardiagraphy,Seventh edition.7. Carol M. Rumack, Stephanie R. Wilson and J.William Charbonean.Diagnostic Ultrasound,Third edition.8. William J.Zwieebel JohnS.Pellerito,温朝阳主译. 血管超声经典教程,第5版,人民军医出版社。

9. 李泉水主编。

浅表器官超声医学,第1版,人民军医出版社。

10. 谢红宁主编。

妇产科超声诊断学,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六、培养环节具体要求:(一)培训目标:能够掌握正确的超声医学的临床工作方法,掌握超声医学领域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最基本的临床急救技能和方法。

熟练操作超声仪器,并掌握正确的检查手法。

了解超声医学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熟悉相关影像学知识,包括其适应证、检查方法及主要临床价值。

培训期间,住院医师应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应获得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

【PDF】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培养方案

【PDF】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培养方案根据《东南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制定本培养方案。

第一条:培养目标:影像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以临床实际工作能力训练为主,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临床技能达到高年资住院医师水平或略高于同年资医师水平的临床医师为目的。

具体要求是: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团结协作,身体健康,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临床医学事业而献身。

二、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在临床工作中能独立诊断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掌握本学科各种检查技术,并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高年住院医师的临床工作水平。

三、通过临床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位课程考试。

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四、能用所学知识,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和掌握临床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五、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第二条: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

其中课程学习半年,临床能力训练两年半(含论文工作)。

第三条:培养要求一、学位课程:临床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20学分。

组 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授课方式 考试方式S00001 自然辨证法 60 3 讲课 考试 S00002 科学社会主义 30 1 讲课 考试 S00021 学位英语 120 4 讲课 考试 S00027 专业英语 1 自学 考试S03201 医学统计学 60 3 讲课 考试 A 公共基础课 S03218 临床流行病学 30 1 讲课 考试S00051 分子生物学 40 2 讲课 考试 B 专业基础课 S03001 免疫学基础与技术 50 2 讲课 考试S03119 超声诊断学 20 1 自学与辅导 考试 C 专业必修课 S03128 放射诊断学(专业) 60 3 自学与辅导 考试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由研究生院统一组织并考试。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00207)
一、培养目标 1、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专业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科学
研究的基本环节,能够从事本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并为进一步深造打 下基础。
2、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敬业精神;注重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3、掌握一门外语,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并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 影像诊断方法学 2. 介入放射学 3. 神经影像学 4. 体部影像学 5. 临床核医学 6. 实验核医学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 3 年,在校学习期限为 3-4 年。 四、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培养施行导师负责制,提倡实行导师负责和导师组指导相结合,导师组由本 专业及相关专业 3-5 名具有讲师以上职称人员组成。鼓励 “三种经历”,即社会实践经历、 第二校园经历和海外经历。研究生在第二校园经历和海外经历中取得的学分,与培养计划 内必修课内容及要求基本相同的,经导师认定后,提交医学院学位分委员会讨论认定,可 以作为必修课成绩,取得相应学分,培养计划以外的课程可作为选修课学分认定。 五、课程学习要求 应修总学分不少于 30 学分,其中必修不少于 18 分,选修不少于 10 分。学习时间由导 师根据科研工作安排确定,在申请答辩之前修完全部学分。 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大类。 (一)必修课
1
1.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3 学分
2. 第一外国语 3 学分、专业外语 2 学分。
3. 学位基础课 1 门以上
4. 学位专业课 1 门以上:
硕士生在第一学期集中上课,第二学期起跟随导师组进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
导师组开设的专业课和相关专业基础课,可采取多种形式:①经典著作或文献阅读 :写出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一、培养时间:三年二、学位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具体要求见总则)公共必修课与公共选修课由研究生处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统一开设并组织考试,专业外语、专业课由各专业自行开设,在第二学年内由各学院或附院统一组织考核。

三、临床技能训练(一)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科内轮转安排(二)相关学科轮转安排要求先在影像学科内各专业组之间轮转14个月,然后根据学生和临床培训基地具体情况,安排到相关临床科室轮转,要求内科2个月,外科2个月,非指定科室培训2个月(即根据本专业所涉及的科室进行安排,其中包括儿科、妇产科、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最后根据导师所属的专科按放射(含X线、CT、MRI、介入)、超声、核医学专业分别继续进行轮训13个月。

四、培训内容与要求(一)1.本学科内轮转目的系统掌握和熟悉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初步掌握本学科所涉及的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诊断和治疗原则。

了解各专业组的日常工作程序、内容及涉及的相关临床知识。

2.基本要求(1)医学影像科(包括介入治疗):掌握:医学影像的基本理论,包括X射线、CT和MRI的成像原理和检查方法。

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的书写原则,并完成表1所列疾病、例数的报告书的书写,要求受训者每周至少书写诊断报告书50份。

熟悉:医学影像的观察和分析方法及其诊断原则,了解医学影像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限度。

了解:X线投照和CT,MR检查操作方法。

学习病种及病例要求:熟悉介入放射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原则,以及介入放射学的基本操作技术。

(2)超声科:掌握:超声医学基础知识,包括超声医学原理,超声诊断基础和诊断原则,超声诊断仪的类型、原理和结构。

熟悉:超声诊断的步骤、图像分析方法,包括检查前准备、操作程序和手法、观察内容和指标、分析及诊断原则。

学习和熟悉超声图像资料的记录方法,能基本正确书写诊断报告书,并完成下表所列疾病、例数的报告书的书写。

放射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放射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放射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二、培养时间:
三、培养内容:
1.基础学科课程:包括医学和放射学的基础知识课程,如医学生物化学、生理学、解剖学、病理学等,以及放射学基础知识课程,如辐射生物学、放射物理学等。

2.专业课程:包括放射诊断学、放射治疗学、放射生物学、放射学技术和显像技术等课程,以培养学生对放射学专业的深入了解和掌握。

3.实践培训:包括实验室实践、临床实践和科研实践等。

通过实践培训,学生可以学到实践中的技能和经验,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

4.学术研究:放射医学硕士研究生还需要进行一定的科研研究工作,选择一个具体的放射医学课题进行研究,并完成一篇硕士学位论文。

四、培养方法:
1.课堂教学:通过专业课程的授课,培养学生对放射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的掌握。

2.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室实训和临床实践,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3.导师指导:每个学生都会有一名导师对其进行跟踪和指导,帮助学生选择课题、制定研究方案,提出专业问题解决方案等。

4.学术交流:学生还需要参加学术会议和报告会,与其他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提高学术研究的水平。

五、培养评价:
六、毕业要求:
以上就是放射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大致内容,具体情况可根据学校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浙江大学医学院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浙江大学医学院

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医学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代码:100207 )
(一级学科:临床医学)
一、培养目标:本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能够从事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培养中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具备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及至少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具有较强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新性成果。

二、学制:3.5年
三、主要研究方向:(1)功能磁共振研究;(2)多层螺旋CT研究;(3)核医学研究;(4)分子影像学研究。

四、课程学习要求
最低总学分14学分,其中公共课4学分,专业学位课7学分,专业选修课1学分,读书报告2学分。

五、培养环节要求
1、课程学习:一般要求在一年内完成。

2、读书报告:读书报告或seminar 6次,其中至少公开在学科或学院做读书报告2次。

完成累计6次计2学分。

3、开题报告:不迟于第2学年冬学期(12月底前),应在本学科公开、集中进行。

4、中期综合考核:第1学年夏学期(6月底前)。

5、预答辩、论文答辩:第4学年冬学期。

6、专业外语:能熟练阅读外文资料并能用外文书写论文或摘要,指定选修1学分。

7、发表论文:详见《浙江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有关规定》。

六、其他
专业选修课经导师和学院同意,可在培养方案外选择与学位论文相关的课程1-2门。

课程设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坚持真理,献身科学,作风严谨,为人正派,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学科研和教学,热爱专业,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1、分子影像诊断与研究
2、脑肿瘤MRI与病理对照分析
3、脑血管MRA与CTA的研究
4、高分辨CT在肺间质性病变诊断上的研究
5、脑、心脏、肾灌注成像研究
6、血管性病变介入治疗的临床、实验研究
7、三维成像研究
8、血管病和介入超声研究
9、电子束CT在心血管病的应用研究
三、招生对象
已获医学(医学影像专业)学士的在职人员、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合格,再经面试合格者。

四、学习年限
硕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2.5年。

五. 课程设置
A类: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
自然辩证法(2学分)
公共英语(4学分) B类:
分子生物学(4学分)
生化分析(4学分)
神经解剖学(4学分)
C类:
医学影像学(4学分)
影像解剖学(2学分)
影像技术与基础(2学分) D类:
医学统计学(4学分)
医用微机(2学分)
医学文献检索(2学分)
医学免疫学(3学分)
细胞免疫学(2学分)
肿瘤学(2学分)
医学电子学(2学分)肿瘤生物学(2学分)六,培养方式
第一阶段:集中学习学位课程,由医学院统一组织教学。

第二阶段:主要进行专业基础技能训练,同时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医学影像诊断与技术的培养与教学能力,查阅和综述专业文献。

第三阶段:进行专业定向培养,包括各研究方向特定的实验技能,科研设计,影像设备使用,专业知识学习,课题研究,撰写论文,毕
业答辩。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需要参加教研室和院、校组织的各种学术活动和讲座,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七. 考核方式
1、公共课及基础课以笔试为主,由有关教研室负责考核工作。

2、专业课除笔试考核外,要求写专题综述报告,以了解研究生对专业知
识的掌握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3、中期考核
为了保证研究生的质量,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末进行中期考核。

由导师组成的研究生中期考核小组对研究生学位课程,论文进展情况以及掌握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小组本着公正、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生做出评价,评定成绩。

对成绩不合格或完成学业确有困难者,劝其退学或作肄业处理。

八.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对硕士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全面训练,培养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应力求与省部级基金顶目或当前有较大影响(研究热点)的研究方向接轨,确保研究内容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创新性。

论文题目初选后由系组织专家审议研究生的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确定后,应拟定学位工作计划,包括各阶段的主要学习内容。

学位论文计划由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拟定,经系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送交研究生院备案。

九. 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完成后,硕士学位应在答辩前请2位(至少1位为外单位)专家写出评阅意见。

评阅通过后,方可组织答辩。

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由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为主共三人组成,其中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至少有二人,导师不参加答辩委员会。

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其临床能力和学位论文进行考核和答辩。

同时还应对其学位论文能否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的水平,作出是否授予硕士学位的决定。

申请硕士学位者至少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如在答辩时尚未完成,可在毕业后一年内补交。

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后,校学位论文评定委员会根据答辩委员会的意见及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意见,并按照有关规定做出是否授予硕士学位的决定。

十. 质量监测
对在校研究生全面实行中期考核,建立研究生个人教学档案。

对毕业研究生进行不定期追踪调查,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其能否满足现代医学影像学诊断发展的需要,从而改进培养方法,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