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说课《探究轮轴》
小学科学教案17轮轴六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
![小学科学教案17轮轴六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https://img.taocdn.com/s3/m/74469007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2b.png)
小学科学教案17轮轴六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科学教案:轮轴引言:轮轴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物体,它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车轮、电扇转轴等。
本节课主要介绍轮轴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应用等相关知识,让学生深入了解轮轴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1.了解轮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认识轮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能够通过实例理解轮轴的作用原理。
教学重点:1.轮轴的定义和特点。
2.轮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和运用轮轴的作用原理。
教学准备:投影仪、实例展示材料、绘图纸、彩色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轮轴的相关知识,如轮轴的常见应用以及轮轴与其他物体的关系。
从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次课程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讲解轮轴的定义和特点(10分钟)1.通过示意图和实物展示,向学生介绍轮轴的概念和基本结构。
并强调轮轴是一个柱形物体,通常由一个中心轴和两个车轮组成。
2.与学生一起探讨轮轴的特点,如旋转灵活、承载力强等。
要求学生根据特点或举例说明轮轴的功能。
三、轮轴的应用(15分钟)1.通过实例向学生展示轮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自行车、电扇等。
让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物品中轮轴的位置以及作用。
2.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更多应用轮轴的物体,并向全班呈现。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分享,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四、轮轴的作用原理(15分钟)1.结合上述应用示例,帮助学生理解轮轴的作用原理。
讲解轮轴的运动方式——旋转,并引导学生思考旋转的好处和原因。
2.以风车为例,通过图示和描述向学生展示轮轴在风车中的作用过程。
要求学生从中总结轮轴的特点和作用原理。
五、练习与巩固(10分钟)1.出示练习题,要求学生利用轮轴的特点,解决与轮轴相关的问题,如承载力计算、旋转速度比较等。
2.鼓励学生自由发挥,举一反三,设计更多有关轮轴的实例题,并相互交流解答。
六、拓展延伸(10分钟)1.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轮轴的应用,如汽车的轮轴和传输带的轮轴等。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轮轴》教学设计(2)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轮轴》教学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09ceecf9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33.png)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轮轴》教学设计 (2)一. 教材分析《轮轴》是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轮轴的定义、种类和作用,以及轮轴的转动原理。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
但是,对于轮轴的定义和原理,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自己发现轮轴的特点和作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轮轴的定义、种类和作用。
2.让学生理解轮轴的转动原理。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轮轴的定义和种类。
2.轮轴的转动原理。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轮轴的实物和图片,了解轮轴的特点。
2.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轮轴的转动原理。
3.讨论法:让学生通过讨论,总结轮轴的作用和应用。
六. 教学准备1.轮轴的实物和图片。
2.实验器材:轮轴模型、滑轮组等。
3.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轮轴的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轮轴的特点。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轮轴吗?它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介绍轮轴的定义、种类和作用。
通过展示轮轴的实物和图片,让学生了解轮轴的各种形式,如自行车轮轴、汽车轮轴等。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轮轴的作用,如节省力气、改变力的方向等。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轮轴的转动原理。
每组分发一个轮轴模型和一个滑轮组,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轮轴的转动原理。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讨论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
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轮轴在各种工具和设备中的应用,如自行车、汽车、吊车等。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轮轴的优缺点。
提问:“轮轴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引导学生从节省力气、改变力的方向等方面进行分析。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轮轴的教案
![轮轴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08774a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2a.png)
轮轴的教案轮轴的教案轮轴的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轮轴进一步认识滑轮。
2、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及在我们日常中生活中的使用。
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来认识其工作原理。
教学用具:铁架台、滑轮、钩码、线、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
利用挂图让学生了解在码头,那些庞大的货物是怎样被装上船和运上岸的。
(学生分组自由讨论,并指名表述说出自己的看法)二、研究旗杆顶部的轮子1、引导学生观察国旗台的旗杆顶(或回忆长旗仪式),想一想为什么轻轻一拉绳,旗帜就能长那么高。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旗杆顶有一个轮子)2、结合导入新课的内容让学生头脑中的问题逐渐清晰。
并通过引导学生把思考的焦点凝到了那个轮子上。
3、认识定滑轮的定义。
P104、实验操作了解定滑轮的作用:(1)试试,当我们向下拉动绳子时,挂有旗子的那部分绳子会怎样运动?(2)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5、仔细体会利用定滑轮后有什么不同?(指名学生发言,把探讨内容引到省力上)1、可以用挂秤实际测试。
三、会移动的轮子。
1、认识动滑轮的下义。
2、讨论动滑轮在生活中主要在那些地方得到使用。
3、比较动、定滑轮有什么不同。
四、拓展训练如果说定滑轮也是一处杠杆,能找到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吗?板书设计:轮轴的教案2【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轮越大越省力。
2、过程和方法:通过在轴不变、轮变大的轮轴上挂重物的实验分析,认识轮越大越省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科学研究活动中能够与同学合作,积极参与实验、分析和调查。
【教学重点】经历探究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的规律过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现轮轴省力原理。
【教学准备】学生材料:事先放抽屉:每组螺丝刀2把;事先下:轮轴研究记录表;第一次领:水2瓶;(毛巾)第二次领:小轮轴1个,支架1个、钩码1盒(注意打结、每盒放8个);第三次领:大轮圈1个。
老师材料:螺丝刀、学生材料一份、课件、演示台、水龙头。
湘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2.3《轮轴》教学设计
![湘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2.3《轮轴》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d231aae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0d.png)
湘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2.3《轮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2.3《轮轴》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轮轴,了解轮轴的原理和应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轮轴的特点,从而理解轮轴的作用。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于生活中的轮轴现象,他们可能有所了解,但缺乏系统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轮轴,理解轮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轮轴的定义、特点和作用,能运用轮轴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轮轴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难点:轮轴原理的应用和实际操作。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2.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轮轴。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增强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轮轴模型、图片等教学资源。
2.准备相关实验材料,如轮轴装置、滑轮等。
3.制作课件,以便于教学演示和引导学生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轮轴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轮轴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轮轴吗?它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介绍轮轴的定义、特点和作用,让学生对轮轴有初步的认识。
通过课件展示轮轴的原理,让学生明白轮轴是如何工作的。
3.操练(10分钟)教师演示轮轴装置,让学生亲身体验轮轴的作用。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轮轴在实际操作中的效果,引导学生运用轮轴的知识解释现象。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实验结果进行思考:“轮轴是如何改变力的方向的?它在实际应用中有什么优势?”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轮轴》说课稿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轮轴》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5e02bb5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9e.png)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轮轴》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轮轴》这一节的内容是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的重点内容。
它主要介绍了轮轴的定义、特点和应用,以及轮轴的转动原理。
通过学习这一节内容,学生可以了解到轮轴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它在工作中的优势和不足。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轮轴,理解轮轴的工作原理,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他们可以通过观察实例,理解轮轴的定义和特点。
但是,对于轮轴的转动原理,可能需要通过实验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轮轴的定义、特点和应用,理解轮轴的转动原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例,分析轮轴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通过实验和讲解,使学生理解轮轴的转动原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轮轴的作用和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轮轴的定义和特点。
2.轮轴的转动原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实例,发现轮轴的特点。
2.实验法:通过实验,使学生直观地理解轮轴的转动原理。
3.讲解法:讲解轮轴的相关知识,解答学生的疑问。
4.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轮轴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轮轴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轮轴的定义、特点和应用,讲解轮轴的转动原理。
3.实验环节:学生进行轮轴实验,使学生直观地理解轮轴的转动原理。
4.巩固环节:通过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轮轴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拓展环节:引导学生思考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轮轴》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轮轴》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8782119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fd.png)
力计测得两次数值,第一次通过大轮提起
两个钩码,第二次通过小轮提起两个钩码。
比较两次拉起重物所用的力。
6.师生交流、总结:比较两次测得的结果,
我们发现第二次更省力。
由此,我们可以
得出结论,在轴粗细相同时,轮越大,越
省力。
设计意图
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时间的能力。
环节四说一说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
环节五拓展研究
动手做一做。
做个简易辘轳,体验轮轴的作用。
6.板书设计(板书完整呈现教与学活动的过程,最好能呈现建构知识结构与思维发展的路径与关键点)
17.轮轴
使用轮轴能省力
7.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关注作业的针对性、预计完成时间,发挥作业对复习巩固、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作用)
8.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
9.教学反思与改进(教与学的经验性总结,基于学情分析和目标达成度进行对比反思,教学自我评估与改进设想)
10.学习评价设计(从知识获得、能力提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价值观念培育等方面设计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方式与工具等;过程性评价要适量、适度,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度)(1)评价体现多层次性。
课堂上重视对学生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活动、态度责任等方面的评价。
(2)以课堂即时评价为主,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温馨的评价氛围。
关注评价过程中的个性差异。
(3)由于学生的认知差异和思维差异,评价时对观察记录不全面的同学或小组进行耐心引导,适时采用激励性评价;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认知进程,运用延迟评价,将评价延伸到课后。
2024《轮轴的秘密》说课稿范文
![2024《轮轴的秘密》说课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68a52a6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0b.png)
2024《轮轴的秘密》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轮轴的秘密》,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轮轴的秘密》是人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机械和力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科学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而轮轴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轮轴是一种简单机械,了解它的结构和作用②能力目标:能够观察和描述轮轴的外形特点,能够区分轮轴和滑轮的区别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的精神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轮轴的结构和作用,能够观察和描述轮轴的外形特点难点是:区分轮轴和滑轮的区别,并能够通过实际例子来说明二、说教法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进行实际观察和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达到深化理解的目的。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一些实物和图片,以直观呈现轮轴的结构和外形特点,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同时,我还准备了一些实验器材,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轮轴的作用。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本着这个教学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引导探究,激发学习兴趣课堂开始前,我将给学生出一个问题:“你有没有见过轮轴?它是什么样的?”通过这个问题,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描述和讨论,逐渐形成对轮轴外形特点的认知。
环节二、实物观察,认识轮轴我将准备一些实物轮轴,让学生进行观察。
同时,我通过投影仪展示一些轮轴的图片,让学生比较实物和图片的异同,进一步加深对轮轴外形特点的理解。
环节三、实验操作,揭示轮轴的作用我将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验器材,让他们进行实际操作。
人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章第3课《滑轮和轮轴》说课稿
![人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章第3课《滑轮和轮轴》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352b872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8b.png)
人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章第3课《滑轮和轮轴》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滑轮和轮轴》这一课是人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章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滑轮和轮轴的定义、特点和应用。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理解滑轮和轮轴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滑轮和轮轴的奥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对于简单的机械原理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本节课时,能够通过观察和动手实验,理解和掌握滑轮和轮轴的特点和应用。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也常见到滑轮和轮轴的运用,对于这些机械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然而,学生对于滑轮和轮轴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可能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课堂学习和实验观察来进一步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滑轮和轮轴的定义、特点和应用,掌握滑轮和轮轴的工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小组讨论,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认识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滑轮和轮轴的定义、特点和应用,掌握滑轮和轮轴的工作原理。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滑轮和轮轴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滑轮和轮轴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和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滑轮和轮轴的奥秘。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滑轮和轮轴的特点和应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滑轮和轮轴实例,如吊车、自行车等,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滑轮和轮轴的作用和原理。
2.新课导入:介绍滑轮和轮轴的定义、特点和应用,引导学生了解滑轮和轮轴的基本知识。
3.课堂讲解:详细讲解滑轮和轮轴的工作原理,通过示例和实验,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滑轮和轮轴的运作方式。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轮轴》教案滑轮兄弟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轮轴》教案滑轮兄弟](https://img.taocdn.com/s3/m/a867e8e2e87101f69f319502.png)
大量名纳%义税以对人上万外游以元经纳离大挂,营税于家靠2,人征0查共经1并单管5着 询同营年向位范这 分探为1报被2-围一 析87讨主告挂流月户之系 、。, 靠域实,外列 下 挂 人综现小。问 户 靠交上合税规原以题 调一人通缴治款模则X对 查、(道运管X理2企.X走.2.县X车护输理6实业X等 体1X访万0为辆县岸业费施2(县级 布师合的元2全例所对工是。户方三交: 置专治方;部,有交是程国 ,案)通X与业理法我为截人通X学.民 客设监运、措.论的.。县准道至)输9校经1运计测输教施文(任、一并交考路2,运实济3范业育设0五务纳、对通户工证作对1将业现的围税以计5)目税高调业,种号者年国车税社传与收及.林标.人提校查主货:.6内辆收会统7月时征为研草与户出行的要运X(培的登政功行底段管衡究X措规数教了政情以运一训一记策时能业,.基量。.施模题增学现管况自输).单念些在执间的,1共本一高设.目加在理进1主4设位.也高被.行(:浅前实6有情所校6计:,户标一的行经计:在校(挂情四X谈提施登况高在.以但。活些基一营原.X发的一.靠况)新。营记 校实9X摘X远据把动高本般和则生行四)人和监鉴形自改的X 是现要低统思,校概性挂.针着政、治.(X征测定式2增.交X否教:1于7计想配行念分靠河、巨管水理货X管世(内单级下后通治具学小地,和合政析经为县政大理土任运情纪二容位领高,一输理备和流税2行高管内,营例共策的具保务企况以)0方:导校如、运论竞科域1移教动校理容提为浅有,变有持.业4开后总法X.安行何强业学争研.年综交育统的 出主谈交6X这提化一监)展,体与排政加化纳(习力两交日…前活一学弊 加,小通两高,定测名了随布频,各管强理税二,的项通期…移动到生端国强我流运个政大的.下专着局.次扎项理交论人).帮全一重运:县交、全更,外税分域输1中治学借,题社.实任的通能0X治.助面个要输X.交的两军好并知收局综企(心敏校鉴以X8调1会工务创运X力理下武重职6(企1通户项和地在名征管合业一任锐园意-被研的履作新输2提目,装要能目三业运数重公完以教管理,治04)务性的义挂以。飞作 职,同路业19高标在自指是 )现输,4大安成上育工户企理监,和陈。靠X调速、为 。严时径的,.我全己标建 帮工税.行教现基学作,X业实.测内鉴旧 人研发…一 我格, 税6始队的。立县录助程款业政育役学础家的(其9施目抓别的 主展…名 大按不 收0终官头本在X一工措3税治等部目之乌建三中方的、管能行关7要X,中消 量照断摘管坚兵脑论行、3作施收上一队标申议)案.河实理力政键.采我队建防 阅部提要理.持的,文政项实设征的系政。,斯1建般设为践、。管词取国政0设监 读队高 ?讲学共提,管目践计管(坚列治新着基与设计例执外在理:数高治、督 和的自 笔话习同高对理区 .情二任定工形重提规.浅法树改模高.据校指坚执 学条身随者精者努党高的8概姓 况)期性作式阐出模谈为形革式校(的导持法 习令政着带神强力性校基况名通调情监以和。会下述学.小民象强已行四.教员.全干 了条治社,下修行础.:过研况6测来思下议,了校.节、,警经政).三育2面部 公例觉会3加积学,养政之X任)0,想面上高要看二。坚扎和很管河1、事X协, 安和悟的工极习我,管上职6障我上是来校有,、身持实两难理年总业现调只 部各,不环参者以进理,以四通的我,行三养小份严开学管;述也将可有 1项自断节加胜对一的也畜来1个过纯任深政要殖流证格展一理创职9在本持自规觉发看讲的工步基就牧的、方认洁职刻管素成域号执、做好新报发人续身章学展,党观作坚本说业学1个面真性以领理,本综:法部两当路告2生任发业制习和产性念高定概行习0指看学。来会的即高X的队项今径、…期展务度政进 3品、,度理念政值锻X标,习 的质创行8,重正快;规1…以、知管治步0 加守把负想进管2的炼之仍党 主总量新政0人要规大节举1模来2建构识理,工党加责信行理号1和头一然的二要书路管自才意化教奏措8的设建水和论人粗规强的念简令.工,6;存十、工记高径理任技义建育的 、%履全社平约,们放、学精,单以作…同全在八强作系低和中术,设中校 。产职们省会过束认的,严习神进概及实肉比县困大化,列举队不坚、的园 业情养肉主硬部真生我缺党,一述新.践牛增牛难、学特讲已3指足持精所师 化况吨育牛义,队贯活知乏纪强团…,发,产长期存和全习向话经导。执细学生虽为述,之养和才彻方识品反化结…布我业3曾栏问军,各精成员 的法化、日然方0职占恩殖谐能紧执式、牌腐素和实尽.情经6题和提位神以开5各为管所常X向如6全发的基社适紧行和4教带倡质施职况5X教,公高领%来发位民理得,4下县期言:地会应围党观的给动廉作领尽,5调过主安自导通,区老、工推头:肉以,一县的当绕肉我;教为中《责达查的我要现身汇过在消师服作所动, 类来为是的深前灭路牛做从育长队建的到与问的表役知报政支防,务获肉同 产关我父目刻消火线养人市等期支筑完了思候老现部识如队大我人三,牛比一量心们母标内防救、殖尊的场活坚部设成省考和师在队储下代的民严生增个、的支上,涵工援方呈敬道环动持一计了级 崇,:政备大表心的三产长无加1持了父把,作和现的理节,班防上肉 3生高脑从治和 队市中思实持3愧.强我生母发更的执5出各,看使一人火4牛观的海养工 党长%务委充想专.续于政市动给展加需勤3蓬位让,我项务规基,%、敬中殖作委述近的、满得题发党治真教的了肉清要训勃老我市深工实范;地出价意浮环会能的职年思市感到展、学育一我牛醒,练的师在受场刻作求》肉县栏值!现节议力领述来想人慨进。无习事课们产地才发,实益范认来真G牛“肉,观向出看精 导廉,大一 …,B党业生认能展同际无围识抓出要牛提,今他神 报5X学端、思步 …坚纪发听命作识更0势志工穷较到。栏X求产高坚天们发和任0告一正市绪提积一市定政展后和为到好1县头们作。窄加我3肉值自持受熟展习期 做思政又高4极、2正纪的很血调强立,:中人强深9牛0达身人到悉方近以专想府回,2参发1 确条社受肉结化足但 0更的营党知6存2终的民表式平来头题作、到增年加展.的规会启之构服丰 6是加一销的栏以思利彰面落总,亿,教风市了强庆消各现政,各发躯、务富 从在一明生模执1高想益的孔后书元同育,政自了祝防项状0治始界、;转意的述养这、确最式政万标觉第“和,记比。提协己教中政 方终人深一识饲职殖美不方难陈能头准悟一十表科占增在升,的师队治 向坚士受是式草人、好断向忘旧力和严和;佳情技系长学思向童节副教2 持表教老、资:加的,、;0能格道保”,含列1习想辛年大中育 为示育师促源(0工金强更最从5繁基要德持教正量.年中境勤和会9队理人衷。,增和、秋学加需保%母本求水思师是较末,界工学上长论民心今老收悠;市九习自要障牛自准想和这低,以作生的2学服的天师久牛场月,觉感环03己。道中些;全学切在时1万讲习务感参给着的肉和,努地念6,通德小扶从年县以实教代头话,的谢加了力养产保我力按的踏过的学我度能致做育,”认宗!全我点 殖量们提照是实学纯名一述繁用到战想中真旨 市们,传5欢高科养工习洁师路1职母为线起的完。 庆知以让3统聚自学育3作,性、成报牛主民的了两成进刚祝识标教,一身发之,政名长告达,、广小各一才教和准师提堂素展恩较治正校的 到将务大学类步,师灵化成出,质观好觉确长老 理实教、学加X节魂、为了共 的而地悟对表师今X论、师中习强大。X同 要给分完、待示们年与清、学X笔了会…庆一求予别大成理权热,以实廉教、记世,祝是去我作地了论力烈教来际。育大界见第加思了上各水、的给,相牢工学一观到3强考非最项平金祝2在结固作时年的在个基问常受工得钱贺各合树者来改座教础题好尊作到、!级,立致,造重师理,的重任提名向领注科以,点节论谋的务高利长导重学节牢学。的划神。,的学日固习首学工圣现党努关习世树了先习作职就性力心效界立改,。业今修做支果观为革夯 年养一持,、人强实 的得下打人民警政二主到,牢服重治是要加我思要理认工强认想思论作,真根想功做钻基和底以研两。下业我述务职,始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轮轴的秘密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轮轴的秘密](https://img.taocdn.com/s3/m/f0e59256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73.png)
轮轴的秘密
PART 01
情境体验
情境体验
用哪个部分拧螺丝更轻松?
用“刀柄”部分拧螺丝
用“刀杆”部分拧螺丝
情境体验
我们拧水龙头上的轮子就能带动轴一齐转动,将水龙头打开。
轮
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
轴
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
轮轴。
半径较大的是轮,
半径较小的是轴。
情境体验
轮轴有什么作用?
如果取下水龙头上的轮子,直接去拧轴,还容易 拧开水龙头吗?推测一下轮轴有什么作用。
省力
PART 02
轮轴的作用
轮轴的作用
实验一:探究轮轴的作用
实验步骤: 1.组装好轮轴实验装置,把轮和轴上的绳子朝 相反的方向缠绕。 2.先把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然后在轮上 挂钩码,直至能把轴上的钩码提起来。 3.记录实验数据,填写在实验记录表上。 4.改变轴上钩码的数量,再做几次实验。
问题一:寻找生活中运用了轮轴的地方。
生活中的轮轴
问题二:指出图中的轮轴中的轮和轴。
生活中的轮轴
问题二:指出图中的轮轴中的轮和轴。
生活中的轮轴
问题三:扳手在哪个位置用力能更省力?
生活中的轮轴
问题四:生活中有费力的轮轴运用吗?
轮轴的作用
“探究轮轴的作用”实验记录表
实验装置
轴上的 钩码/个
标出轮和轴
轮上的 钩码/个
我的发现
想继续 研究的问题
在轮上用力 能够省力, 在轴上用力 费力。
PART 03
螺丝刀上的较量
螺丝刀上的较量
用哪个部分更易获胜?刀柄?刀杆?
请用轮轴的作用解释你看到的现象。
螺丝刀上的较量
教科版科学六上《轮轴的秘密》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上《轮轴的秘密》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0f70c74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55.png)
教科版科学六上《轮轴的秘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轮轴的秘密》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的一章,主要介绍了轮轴的原理和应用。
本节课通过探究轮轴的特点,使学生了解轮轴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轮轴的工作原理。
教材以轮轴为主线,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动手能力,对于生活中的轮轴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深度和广度上,还需要进一步拓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轮轴的奥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轮轴的定义、特点和应用,学会使用轮轴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探究轮轴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轮轴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轮轴的定义、特点和应用。
2.难点:轮轴的工作原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分组讨论、动手实践、教师讲解等方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板书设计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2.探究轮轴的定义和特点: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指导,总结轮轴的定义和特点。
3.实验演示:教师演示轮轴的工作原理,学生观察、思考,理解轮轴的作用。
4.动手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轮轴实验,亲身体验轮轴的工作原理。
5.讨论交流:学生分组汇报实验结果,全班交流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6.轮轴应用案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8.布置作业:布置有关轮轴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轮轴的定义、特点和应用。
可以采用流程图、图解等形式,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轮轴的秘密。
湘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轮轴
![湘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轮轴](https://img.taocdn.com/s3/m/1b3b7f54783e0912a2162a47.png)
轮轴【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自己的原认知对问题大胆提出猜想。
2.会利用观察,实验,制作等方法探究轮轴的秘密。
3.能识别生活中用轮轴的实例,会分析它是怎样提高工作效率的。
(二)科学认知目标:1.认识轮轴的结构。
2.知道利用轮带动轴转动省力,利用轴带动轮转动可以省距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感受到利用科学技术制作出的工具可以改善生活,提高工作效率。
2.愿意合作交流,能积极参与有关轮轴话题的讨论。
【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实验发现轮轴的秘密。
2.难点:制作轮轴(变形杠杆)。
【教学准备】生活中应用轮轴工作的物品(实物、图片、课件);演示用轮轴实验器材;易拉罐瓶、吸管、线绳做成的轱辘;硬纸板、剪刀、圆规(或者具有不同大小的圆面的物体)、钩码、铁架、线绳。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
1.教师出示水龙头:当取下自来水开关上的“圆盘”时,我们还能轻松地拧动开关吗?像水龙头这样由轮和轴组成的装置叫轮轴。
2.师:你知道轮轴有什么作用吗?(板书学生的猜想:省力?)(二)探究轮轴的秘密。
1.制作轮轴。
2.设计实验:把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作为阻力;在轮上挂钩码,作为用力的大小。
观察怎样的力量可以使轮轴两端达到平衡。
(一定是两边位置一样高,可以是一边高一边低,但两边的钩码在不用外力的情况下在空中应该是静止不动的。
因此轮轴本身的摩擦力不能太大。
)3.分组领取实验材料(轴相同,轮有大小不同的两种)。
4.各组交流汇报实验的结果和发现。
5.总结:轮带动轴可以省力,轴带轮转费力。
6.新发现:不同轮轴省力大小不同。
(是怎么回事?)7.轮的大小与轮轴作用的影响:把各组轮轴收起来,分两类放在一起。
对比它们的轮和轴。
发现:轴相等的情况下,轮越大越省力。
设想:如果轮的大小不变,怎样才能使轮轴省更多的力?(缩小。
)(三)轮轴的“家族”。
1.找一找,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了轮轴。
出示图片:方向盘、门把手、拧子、扳手、闸阀等,它们是轮轴吗?它们的哪一部分相当于轮,哪一部分相当于轴?2.最早的轮轴——轱辘。
五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2.3轮轴|湘科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2.3轮轴|湘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008766bb6bd97f192379e92a.png)
《轮轴》教案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轮轴。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一、教材分析首先讲讲我对教材的理解,轮轴的秘密是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的第四课。
在这节课中学生将在探索杠杆的基础上,研究另一种简单机械——轮轴。
这将把学生探究简单机械的能力、兴趣引向深入。
二、教学目标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和我对教材、学情的理解,结合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轮轴,总结出在轮上用力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和轮越大越省力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和在轮轴上挂重物的实验活动,得出轮轴的省力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了解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用实验证据证实猜想的态度,树立起认真细致、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发展乐于动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我确立的三维目标,考虑到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为:经历轮轴的研究过程,建立轮轴的完整概念,设计并完成研究轮轴作用的实验,通过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四、教法、学法本课采取“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推测——设计实验——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得出结论——实际应用”的自主学习探究模式。
学习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学生的全面参与,拓展教材,深化知识,把握学法。
五、课前准备水龙头一个,每组钩码1盒、轮轴的组装材料一盒,多媒体六、教学过程基于以上分析,为更好地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情境导入——探究轮轴的作用——探究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拓展延伸。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在教学一开始,我就出示水龙头的实物,并让学生回忆使用水龙头的经历。
之后请一位学生上讲台拧水龙头,第一次没有轮,让学生体验拧轴;第二次给他装上轮,让学生体验拧轮,并让学生说说两次拧水龙头的感受。
小学科学第16课《轮轴》教案五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五四制
![小学科学第16课《轮轴》教案五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五四制](https://img.taocdn.com/s3/m/a998f147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07.png)
小学科学第16课《轮轴》教案五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五四制轮轴(五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五四制)第16课小学科学教案科学教育是培养孩子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小学科学课程中,轮轴是一个重要的主题,通过学习轮轴的原理和应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实践操作。
在本次教案中,我们将以五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五四制为基础,设计一堂关于轮轴的科学课。
【教学目标】1. 了解轮轴的定义和基本原理;2. 掌握轮轴的应用,并能解释其原理;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实施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本:五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五四制;2. 教学投影仪;3. 实验器材:轮轴、绳子、纸板、小车、球形物体等;4. 实验材料:测量尺、计时器等。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5分钟)通过一张图片或是一个简单的小故事来引入本课的主题轮轴,激发学生的兴趣。
Step 2:轮轴的定义和原理(10分钟)通过展示轮轴的图片和示意图,为学生直观地描述轮轴的定义。
让学生观察轮轴的形状和构成。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提问以下问题:1. 什么叫轮轴?2. 轮轴有哪些基本组成部分?3. 轮轴有什么特点?在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后,教师给出轮轴的定义和原理,并解释相关概念。
Step 3:轮轴的应用(15分钟)通过实际应用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轮轴的原理和应用。
1. 演示用轮轴驱动小车行驶,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过程;2. 演示用轮轴驱动纸板进行旋转运动;3. 用轮轴和绳子构建简单的滑轮系统,让学生观察和感受滑轮对力的作用。
Step 4:小组讨论实验设计(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设计一个关于轮轴的实验。
教师指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研究什么?2. 我们需要什么材料和器材?3. 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实验?4. 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和补充实验设计的内容,教师适时提供指导。
Step 5:实验操作与观察(20分钟)学生按照实验设计的内容,进行实验操作。
人教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4-13《轮轴》教案
![人教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4-13《轮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f2b537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0b.png)
人教卾教版五年级下4.13《轮轴》教学设计力量小同学的在什么情况下能取胜?2、游戏记录3、空瓶在转动的过程中,哪一部分是轮,哪一部分是轴?不论力量大小,握住瓶身的同学为什么都能取胜?明确:瓶身是轮,瓶颈是轴。
轮带动轴转省力,轴带动轮转费力。
(二)实验探究轮轴作用的特点1、实验材料底座、支架、钩码、细绳、轮、轴、橡皮圈等。
2、介绍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是一种测力的大小的工具。
它的基本结构如下:生活中,人们习惯用“克”“千克”来表示力的大小。
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
1牛=100克力。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的位置。
如果不在零刻度先要调到零刻度后再测力。
◆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
3、组装轮轴①支架垂直插入底座。
②轴先插入轮中,再插入支架顶部小孔中,用橡皮圈固定。
③剪两段长度小于支架高度的细绳。
④一段细绳的一端系在轴上,一段细绳的一段系在轮上。
⑤细绳分别按照相反方向缠绕在轴和轮上后,各系一个环扣。
4、实验步骤第一步,直接提起:用测力计直接提起三个钩码,记录测力计示数。
记录、分析回答认识材料阅读资料组装轮轴按步骤实验实验探究轮轴作用特点。
第二步,以轮带轴:把三个钩码挂在轴上,用测力计匀速提起轮上的细绳,让轮的转动带动轴的转动,使钩码向上提起,记录测力计示数。
第三步,以轴带轮:把三个钩码挂在轮上,用测力计匀速提起轴上的细绳,让轴的转动带动轮的转动,使钩码向上提起,记录测力计示数。
5、实验记录6、讨论(1)使用轮轴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有什么变化?说明什么?明确:◆用弹簧测力计直接勾起砝码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大。
◆以轮带轴勾起砝码则弹簧测力计示数最小。
◆以轴带轮勾起砝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直接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的示数,大于以轮带轴的示数。
说明:在轮上用力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
(2)为什么螺丝刀能帮助我们快速而又省力地固定螺钉呢?明确:用螺丝刀把螺钉固定时,就相当于一个轮轴的效果,力用在轮上,所以省力。
《轮轴》教学设计说课稿
![《轮轴》教学设计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7cc3010f18583d0496459f8.png)
《轮轴》教学设计说课稿垂杨柳中心小学——纪振铎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探究学习: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
重视体验与理解并行,利于学生体验科学认知程序。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儿童来说,态度的形成需要实践的过程,技能的形成需要反复的模仿练习,而知识的获取主要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
他们常常依靠动手操作来认识和理解世界,而他们所能认识和理解的也往往局限于他们自己可以动手操作的具体事物。
因此,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景、开展多样化活动是十分重要的。
《轮轴》一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做到:以探究为中心,创设一定的情景,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指导学生认识轮轴的作用。
教学首先以比赛的形式展开,学生看到力量弱小的同学赢得了比赛,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及时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轮轴,并根据游戏中出现的现象,让学生猜想轮轴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学生以探究的方式分两层展开研究,第一层探究轮轴的作用,第二层探究在轴相同,轮带动轴和轴带动轮时轮轴出现的不同作用。
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游戏的原理。
二、教学背景分析:(一)学习内容分析《轮轴》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首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的一节实验操作课,本课是在利用测力计以探究方式认识杠杆、滑轮的基础上,继续使用测力计,认识轮轴的作用及在轴相同时轮带动轴和轴带动轮轮轴出现的不同作用,学生学习的内容符合学生的知识规律,如在认识轮轴的作用前先通过比赛,使学生初步感知轮轴的作用,接着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认识轮轴的作用,同时学生也掌握了轮轴的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分析数据,使学生发现到,轴都相同,轮轴的省、费力情况不同,从而展开更深一层的探究研究。
通过认识轮轴的作用,为后面认识斜面的作用,及利用探究方式研究其它问题打基础。
五年级科学上册2.3《轮轴》教案湘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2.3《轮轴》教案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09049fa28ea81c758f57841.png)
3、轮轴
一教材分析:
在前面《杠杆》、《滑轮》两课研究的基础上,学生从理论上可能会推理得出轮轴的省力与不不省力的作用。
但仍然按照“问题——实验——记录——结论”的编写思路设计。
二教学内容:
认识轮轴的结构和特点。
研究轮轴省力的作用。
分析身边一些工具或用品在哪些地方应用了轮轴省力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在探究过程中能与人合作,能清楚、简捷地进行表达和交流。
感受轮轴的作用是有规律的。
2:知道轮轴的结构、作用和用途;会做轮轴作用的实验。
3:具有研究轮轴作用与应用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归纳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什么是轮轴。
轮轴有省力的作用,在轴粗细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难点:轮轴在轴粗细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五确立的依据:
轮轴是本机械单元的重点要掌握的知识之一,学生通过学习轮轴的知识知道轮轴使用的原理及其有哪些的用途,学生在自己实验的基础上得出在轴粗细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的结论,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很难一下子就找出实验规律。
六教学用具:
教师准备:分组实验材料——支架、轮轴实验装置、钩码、测力计、木板。
演示材料——自来水龙头、扳子、螺丝刀等。
实物投影——辘轳、轮船舵轮、管道门、
门的把手、摇把儿等。
七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3 轮轴
轮轴有省力的作用。
轮轴在轴粗细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课后小记:。
六年级上科学说课轮轴的秘密_教科版
![六年级上科学说课轮轴的秘密_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305b86e4650e52ea54189810.png)
六年级上科学说课-轮轴的秘密教科版老师们,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第四课《轮轴的秘密》,我准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我的说课:一:说教材本课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轮轴有什么作用;二是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轮轴这种机械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但对轮轴的概念和省力现象的理性分析是缺乏的。
所以本课从回忆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水龙头开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观察水龙头的构造上来,从而了解了什么是轮轴。
接着教材通过组装一个轮轴的实验装置,来研究轮轴的作用。
通过本课教学力求达到如下目标:科学概念(知道什么是轮轴和轮轴能省力);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的层层推进探究轮轴是能省力的且轮越大越省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体会和感悟轮轴是如何省力的,知道游戏中也含有科学道理)。
针对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经历轮轴的研究过程,建立轮轴的完整概念。
教学难点: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轴不变,轮越大越省力的原理。
为了更好的完成实验我做了以下教学准备学生材料(每组):1盒钩码(系线)、2套不同的轮轴装置、2把螺丝刀、2瓶水(系线)、2张记录表。
教师材料:学生材料1套、教学课件、水龙头2个、2套轮轴装置。
二:说教法学法为了更好的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采用的教法学法是教法:直观演示法、启发诱导法、总结概括法学法:动手实验法、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三:说教学过程为完成本节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根据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我在教学本节课时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和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感受到轮轴给人们带来的方便,所以制定了以下教学环节:实物导入,激发兴趣深入探究,揭发秘密动手实践,体验真理拓展整理,总结新课(一)实物导入,激发兴趣出示2个实物水龙头,让学生分别拧开,让他们体会两次活动的感受,学生发现第二次拧比较容易,经过观察发现原来在水龙头上加上这样的东西手容易用力,很轻松就拧开了,紧接着给同学们介绍水龙头这部分是轮,这是轴。
轮轴的秘密说课稿
![轮轴的秘密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82cb8c0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ba.png)
轮轴的秘密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轮轴的定义、结构和作用;掌握轮轴的种类和使用范围;理解轮轴在各行各业中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能够识别和区分不同种类的轮轴;能够应用轮轴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技术产品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轮轴的定义、结构和作用;轮轴的种类和使用范围。
2. 教学难点:轮轴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和解决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使用轮轴的常见场景,引发学生对轮轴的兴趣,
并提出问题:“轮轴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2. 学习轮轴的定义、结构和作用(15分钟)
简要介绍轮轴的定义和结构,通过示意图向学生展示轮轴的基
本组成部分。
然后详细解释轮轴的作用,如传递力和承受负荷等。
3. 探究轮轴的种类和使用范围(20分钟)
让学生自主探究不同种类的轮轴,并列举各种轮轴在不同行业
中的使用范围。
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或互联网进行调研,然后进行
小组讨论和展示。
4. 轮轴应用实践(25分钟)
以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为例,引导学生运用轮轴的原理解决问题。
例如,如何使用轮轴原理设计一个简单的手摇绞肉机?让学生分组
讨论,并进行设计和制作。
5. 总结与拓展(10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知识目标:能描述轮轴是由一个轮固定在可转动的轴上的机械。
教法
直观演示
指导引领
动口、动手、动眼、动脑
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
观察分析
学法
课前用不同大小的PVC板拼装好 自制的轮轴,绕上细线。并为每个 小组准备好木板、螺丝钉、螺丝刀、 钩码、测力计、铁架台。
02:03
一
二
游 戏 导 入
组 装 器 材
铺
团
设
结
悬
协
念
作
三
四
学
交
生
流
实
汇
验
报
观
得
察
出
记
结
录
论
为什么用螺丝刀拧螺丝钉时,会感觉到轻松、简单?
探究“轴同轮不同”的轮轴省力情况活动记录表
次数
用轮的直径为 用轮的直径为 用轮的直径为
用测力计量出2 10厘米的轮轴 20厘米的轮轴 30厘米的轮轴
个钩码的总重力 提升2个钩码的 提升2个钩码的 提升2个钩码的
读数
读数
读数
我们的发现
第一次
N
N
N
N
轴相同时,轮越 大 ,
第二次
N
N
N
N
轮轴越
。
第三次
N
探究轮轴的省力情况
02:03
说 课 流 程
02:03
一 说教材及学情 二 说教学目标 三 说教学重、难点 四 说教法、学法 五 说教学准备 六 说教学程序
七 说教学评价
本实验选自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节,通过引 导学生练习使用螺丝刀拧螺丝钉,进而让学生认识像螺丝刀这 样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轮轴,接着让学生 探究轮轴的省力情况,然后将“轮轴” 的应用推广到生产生 活中。
02:03
观察用螺丝刀拧螺丝钉时,刀把和刀杆的情况。
刀杆
刀把
02:03
轮轴
02:03
像螺丝刀这样,有一 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 的轴上的机械叫做轮 轴。
在生产生活中,人们为什么要用轮轴 这样的工具?使用它们有什么好处呢?
小组成员分工领取实验材料,并组 装,规定时间2分钟。组装完成后便 坐好。
活动一:探究轮轴省力情况
科学探究目标:能探究轴不变,轮的大小不同时,轮轴的省力情况。 科学态度目标:能在实验中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将轮轴原理用到生产生活中,能留心
观察和研究身边的简单机械。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轮轴的省力情况。 教学难点:
轮轴的结构特点和寻找生产生活中对轮轴的利用。
02:03
第一次
N
N
第二次
N
N
第三次
N
N
我们的发现
轮轴具有
作用。
同一个轮轴,轴的粗细不变, 轮的大小不同时,轮轴的省力情 况一样吗?
活动二 探究轮轴“同轴不同轮”的省力情况
02:03
活动要求: 1.用测力计量出2个钩码的总重力。 2.将2个钩码挂在轮轴的轴上,用测力计分别匀速拉大 小不同的轮上的细线,测出拉力。 3.小组内的同学相互合作,边实验边记录。 4.实验做三次。 5.时间为6分钟。
02:03
活动要求: 1.用测力计量出2个钩码的总重力。 2.将2个钩码挂在轮轴的轴上,用测力计匀速拉轮上的 细线,测出拉力。 3.小组内的同学相互合作,边实验边记录。 4.实验做三次。 5.时间为4分钟。
“探究轮轴计量出2个钩码 的总重力
用轮轴提升 2个钩码的读数
N
N
N
02:03
轮轴具有省力的作用,轴相 同,轮越大越省力。
02:03
轮轴有省力的作用,所以在生活中利用轮轴 原理的工具就被人们广泛的使用。
02:03
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用具用到了轮轴原理呢?
02:03
在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整理 好所有的实验材料。清点钩码数量, 放入钩码盒。将测力计装入盒子里。
02:03
02:03
02:03
新课改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所以在平 时,我特别关注学生学习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 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交流与合 作。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实践和反思,学会发现自我、 欣赏别人。
02:03
原实验的缺点:①“轴”被强行定义;②只有一个“轮”; ③提升钩码时,钩码与支架接触,影响实验。 改进后的装置:解决了以上问题,而且组装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