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征明习字
文征明习字文档
【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zhá ,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阅读训练】1.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①书.遂大进( ) ②平生于.书 ( ) ③或.答人简札..( )(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3.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1) 临:临摹,学习。
(2)日:每天。
(3)率:标准。
(4)书:书法。
(5)遂:于是,就。
(6)于:对,对于。
(7)尝:曾经。
(8)苟且:随便,马虎。
(9)或:有时。
(10)简札:信件,书信。
(11)少:稍微。
(12)易:修改,改写。
(13)厌:厌倦。
(14)故:所以。
(15)愈益:愈加,更加。
(2) 编辑本段译文:文征明临摹《千字文》,每天按照写完十本作为标准来练习,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
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
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点不合意,一定多次修改它,不感到厌倦。
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妙传神。
编辑本段启示:文征明习字,稍有不满便三番五次修改,直至满意。
我们做事往往半途而废,最终只能一事无成,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征明。
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
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
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
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曾官翰林待诏。
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
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
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zhǐ 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5”。
徵zhēng 见“征”【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zhá,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阅读训练】1.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或答人简札()()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文徴明习字文言文翻译
《文徵明习字》文言文原文如下:文徵明者,吴郡人也。
幼聪颖,好学不倦。
及长,益精书法,尤善行、草。
尝游京师,与祝允明结交,允明教以书法,徵明受业甚勤。
日临池不辍,夜读书不息。
每得古人墨迹,必研习之,得其神韵,悟其笔法。
故其书法,既有古人风范,又具自家风格。
徵明习字,讲究笔法,讲究结构,讲究意境。
其笔法,如云如水,飘逸灵动;其结构,如峰峦叠嶂,错落有致;其意境,如诗如画,深远悠长。
观其书法,使人如入山阴道上,目不暇接,心旷神怡。
一日,允明问徵明:“子之书法,有何独特之处?”徵明答曰:“吾书法,虽学古人,然不泥古,力求创新。
吾之笔法,虽受古人影响,然能自出新意,不拘一格。
吾之结构,虽仿古人,然能变化多端,不落俗套。
吾之意境,虽师古人,然能自抒胸臆,不拘一格。
”允明闻言,大加赞赏,曰:“子之书法,确有独到之处。
吾辈当以此为楷模,努力学习,以期达到更高境界。
”徵明习字,不仅注重笔法、结构、意境,更注重品德修养。
他认为,书法之道,亦即人生之道。
故其平日里,严于律己,谦逊待人,博学多才,品行高洁。
世人皆称其为人品高尚,书法精湛。
岁月如梭,徵明习字数十载,终于成就一代书法大家。
其所书《前后赤壁赋》,流传千古,被誉为“千古绝唱”。
其书法作品,传世无数,后人争相临摹,成为书法史上的一座丰碑。
《文徵明习字》文言文翻译如下:文徵明,吴郡人士。
自幼聪慧,好学不倦。
成年后,书法技艺越发精湛,尤其擅长行书和草书。
他曾游历京师,与祝允明结为好友,允明传授他书法技艺,徵明勤奋学习。
白天临池不辍,夜晚读书不息。
每当得到古人的书法作品,必定仔细研习,领悟其神韵,掌握其笔法。
因此,他的书法既有古人的风范,又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徵明习字,注重笔法、结构、意境。
他的笔法如同云水般飘逸灵动;结构如同山峰叠嶂,错落有致;意境如同诗画一般,深远悠长。
观赏他的书法,使人仿佛置身于山阴道上,目不暇接,心旷神怡。
有一天,允明问徵明:“你的书法有何独特之处?”徵明回答道:“我的书法虽然学习古人,但并不拘泥于古,力求创新。
文伟徽明习字
文伟徽明习字
文徵明习字,文出《书林记事》,记叙了“吴中四才子”之一的文徵明勤学苦练、坚持不懈、一丝不苟练习书法的故事,告诫我们如果做事半途而废,最终只能一事无成,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文徵明(XXXX年XX月XX 日-XXXX年X月XX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
因先世为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
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
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鉴藏家。
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
生于明宣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曾官翰林待诏。
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
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翻译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翻译
文徵明习字
原文: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翻译:文徵明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
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
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
,一定三番五次地改写它,不怕麻烦。
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参考内容
阅读启示
对待学习要像文征明一样具有认真写作的一丝不苟的精神,并且要认真对待每次作品。
选文赞扬了明代著名大书法家文征明学习书法一丝不苟的精神,这对于我们青少年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我们做事往往半途而废,最终只能一事无成,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文章通过对文征明习字经历的记叙,为了突出文征明勤学苦练,孜孜不倦,仔细认真的精神。
同时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要学习这种刻苦,勤奋,认真,孜孜不倦的精神。
无论做什么事情既要坚持不懈,又不能马虎草率;只有有了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
如果希望一蹴而就,或者敷衍了事,就不可能会成功。
古诗文征明习字翻译赏析
古诗文征明习字翻译赏析
文言文《文征明习字》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注释】(1)临:临摹。
(2)日:每天。
(3)以:按照。
(4)本:书籍的一册。
(5)率:标准。
(6)书遂大进,书:书法。
(7)遂:于是,就。
(8)进:进步(9)于:对,对于。
(10)尝:曾经。
(11)苟且:这里是马虎草率的意思。
(12)或:有时。
(13)答:回复(14)简札:信件,书信。
(15)少:通假字,同“稍”。
稍微。
(16)当意:称心。
(17)必:一定,必须。
(18)三:多次(19)易:改变,本文为“改写”的意思。
(20)之:表递进(21)厌:厌烦。
(22)故:因此。
(23)愈益:愈加,更加。
(24)精妙:精致巧妙。
(25)大进:迅速进步;进:进步。
(26)平生于书,书:写字,书写。
(27)苟且:随便,马虎,不认真。
(28)益:更加【翻译】文征明临摹《千字文》,每天按照写完十本作为标准来练习,书法于是大有进步。
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没有马虎的时候,有时他回复别人的书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就一定三番五次修改它,不怕麻烦。
因此,他越到老年,书法越发精致巧妙。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文征明习字》文言文翻译,《文征明习字》的启示
《文征明习字》文言文翻译,《文征明习字》的启示原文文徵明临《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选自《书林纪事》)注释(1)临:临摹。
(2)日:每天。
(3)率(lǜ):标准。
(4)书:书法水平。
(5)遂:于是,就。
(6)于:对,对于。
(7)平生:一生。
(7)尝:曾经。
(8)苟且:敷衍了事,随随便便,马虎。
(9)或:有时。
(10)简札:信件,书信。
(11)少:通“稍”,稍微。
(12)易:改换,更换。
(13)不厌:不嫌烦。
厌:嫌麻烦而讨厌。
(14)故:所以。
(15)愈益:愈加,更加。
(16)书遂大进中的“书”字:书法。
(17)平生于书中的“书”字:写字。
文徵明贴写《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
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
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一定三番五次地改写它,不怕麻烦。
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译文文徵明临摹《千字文》(旧时的启蒙读本),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
平时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
有时给人回复书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一定三番五次地改写它,不怕麻烦。
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湛绝妙。
文言知识1.“易”与“更”。
“易”与“更”再解释“改”时是相同的。
上文“必再三易之不厌”意为必定再三改动它而不感到厌烦。
“三易其稿”意为三次改动原稿。
上文“必再三易之不厌”,也可写作“必三更之不厌”。
2.书。
上文有两个“书”子,解释不同。
“书遂大进”中的“书”。
指“书法”;“平生于书”中的“书”指“写字”。
启示:文征明出身于官宦世家,早年也曾数次参加科举考试,均以不合时好而未被录取。
54岁时由贡生被荐为翰林待诏。
居官四年辞归。
自此致力于诗文书画,不再求仕进,力避与权贵交往,专力于诗文书画艺术30余年。
享年90岁,其诗、文、画无一不精。
人称是“四绝”的全才。
晚年声望极高。
文徵明习字
文徵明习字(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高中诗词、文言文集、古文杂谈、国学典籍、古文拼音、诗词赏析、古文作者、寓言诗词、小学诗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high school poetry, classical Chinese essays, ancient essays, Chinese classics, ancient pinyin, poetry appreciation, ancient writers, allegorical poetry, elementary school poetry,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文徵明习字文徵明习字,文出《书林记事》,记叙了“吴中四才子”之一的文徵明勤学苦练、坚持不懈、一丝不苟练习书法的故事。
文征明习字——精选推荐
⽂征明习字原⽂:⽂徵明临写《千字⽂》,⽇以⼗本为率,书遂⼤进。
平⽣于书,未尝苟且,或答⼈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愈益精妙。
请⼤家先不要看翻译,⾃⼰试着翻译⼀下,看看能读懂多少、哪⾥读不懂。
翻译:⽂徵明临摹《千字⽂》,每天以写⼗本为标准,书法就有明显进步。
平时对于写字,也从不马虎,有时给⼈回信,稍微有不如意的地⽅,就⼀定会⼀再重写、不会厌烦,因此他年级越⼤,书法越精妙。
⼏个难点:1、以⼗本为率,率,基准、标准。
2、苟且,马虎、将就。
3、少不当意,少,稍微。
宾客意少舒,那个少。
如⽂君点评:对于如⽂君来说,提到⽂征明,脑海⾥浮现出的是《唐伯虎点秋⾹》⾥⾯恶搞的⽂征明形象。
今天看到⽂征明的这则故事,没想到他是这样⼀个⼈,练字如此刻苦、写字⾃我要求这么⾼。
有点⼉类似如⽂君吹⽜⾃诩“⽼夫⼿上出去的东西,⼀定要拿得出⼿。
”古⼈云:拳不离⼿曲不离⼝。
⼜说:三天不练⼿⽣,三天不说⼝⽣。
都是强调勤学苦练的重要性。
作为⼀个过来⼈,如⽂君深感我国的中⾼考,不是考会不会,⽽是熟不熟。
抛开应试教育是否造成⾼分低能的问题不谈,单纯就备考来看,我们确实需要苦练。
如果⼀个知识点,你只是满⾜于会了,在考场那种紧张状态下,难保不出卡壳。
拿如⽂君本⼈来说,当年⼤⼀,听我们⼭东的室友说每天做⼀⼤沓练习题,内⼼⼗分惶恐。
当然,我也还记得我经常在物理楼前⼤声背诵托福词汇,打下了我现在还能跟⽼外尬聊的基础。
后来,如⽂君第⼀次辞职考北⼤光华⾦融学硕⼠,⼋分惜败,致命的⼀个弱点就是微观经济学看书太多、做题太少。
好吧,关于勤学苦练,就说这么多。
文言文阅读训练一—文征明习字
文征明习字文征明临(1)写《千字文》,日(2)以(3)十本为率(4),书(5)遂(6)大进(7)。
平生于(8)书,未尝(9)苟且(10),或(11)答人简札(12),少(13)不当意(14),必(15)再三易(16)之不厌(17),故(18)愈老而愈益(19)精妙(20)。
(出自《书林纪事》)译文明朝书法家文征明临摹《千字文》,每天以十本为标准,书法于是就迅速进步起来。
他平生对于写字,从不马虎,有时回复别人的书信,稍微有一点不称心,一定要再次更改,不怕麻烦。
因此,他的年纪越大,书法就更加精致巧妙。
注释(1)临:临摹。
(2)日:每天。
(3)以:用。
(4)率:标准。
(5)书:书法。
(6)遂:于是,就。
(7)进:进步(8)于:对,对于。
(9)尝:曾经。
(10)苟且:这里是马虎、草率、随便的意思。
(11)或:有时。
(12)简札:信件,书信。
(13)少:通假字,同“稍”。
稍微。
(14) 当意:称心。
(15)必:一定。
(16)易:改变,引申为“改写”。
(17)厌:厌倦。
(18)故:因此。
(19)愈益:愈加,更加。
(20)精妙:精致巧妙。
人物简介启示对待学习要像文征明一样具有认真写作的一丝不苟的精神,并且要认真对待每次作品。
选文赞扬了明代著名大书法家文征明学习书法一丝不苟的精神,这对于我们青少年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我们做事往往半途而废,最终只能一事无成,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文章通过对文征明习字经历的记叙,为了突出文征明勤学苦练,孜孜不倦,仔细认真的精神。
同时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要学习这种刻苦,勤奋,认真,孜孜不倦的精神。
无论做什么事情既要坚持不懈,又不能马虎草率;只有有了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
如果希望一蹴而就,或者敷衍了事,就不会成功。
阅读训练1.解释下面句中的斜体词:①书随大进__________________ ②平生于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________ ④或答人简札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书法故事:文征明习字
书法故事:文征明习字文征明(1470-1559),字征明,后更字征仲,号衡山居士,故又称'文衡山'。
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文征明是明代中期最著名的画家和大书法家,是'吴门画派'的创始人之一。
他幼时并不聪慧,但贵在好学,从小熟读经、史、子、集,喜爱文学和书画。
文征明年少时就享有才名,却一直仕途坎坷,二十余载、十次应举均榜上无名。
54岁那年,他才当上了一个小官——翰林院待诏。
后因看不惯官场的腐败与倾轧,于57岁时辞官回到苏州老家,潜心于诗文书画,日日与翰墨书香为伍。
80多岁时,文征明还能流利地誊抄蝇头小楷,写上一天都不知疲倦。
他耄耋之年仍孜孜不倦,挥毫泼墨,还曾为人书写墓志铭,其目力和控笔能力之高超、创作精力之充沛由此可见一斑。
公元1559年3月,文征明去世,享年90岁。
文征明的艺术造诣十分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世人皆赞其为'全才'。
他于书法一门,当属博习专精的典范,篆、隶、楷、行、草皆擅。
尤其长于行书和小楷,温润儒雅,法度严谨,稳健持重,意态生动,颇具晋唐书法的风致。
他毕生的作品,都笔笔工整,即使是快到90岁时的书法创作,依旧如此,这在我国书法家中是极为少见的。
绘画方面,文征明则兼善山水、人物、花卉、兰竹,其中最精细笔山水,可谓一专多能。
能青绿、亦能水墨;能工笔、亦能写意,兼具装饰性、抒情味与稚拙感。
作为'吴门画派'的领军人物,其作品更加凸显了'吴派'的独特之美,对吴门书风的影响很大。
文征明在诗文上也颇有造诣,诗风淡雅娟秀,清隽自然。
到了晚年,文征明更加声名卓著,号称'文笔遍天下',登门求其书画者几乎踏破门坎,甚至有传说他'海宇钦慕,缣素山积'。
据说,文征明小时候沉默寡言,看起来也有点愚笨,似乎根本就不具备读书人那种潇洒倜傥的才气,字也写得不怎么好,但学习却很刻苦。
在学堂里,同窗们或饮酒闲聊,或品茗对弈,绞尽脑汁想出各种法子来消磨时光,就是不肯好好学习。
文征明习字文言文阅读理解
文征明习字文言文阅读理解
文征明习字文言文阅读理解
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
【原文】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译文】
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
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
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
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阅读训练】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
④或答人简札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
答案
1.①书法②写字③临摹④有时
2.稍微不称心,必定再三地更改它而不感到厌倦。
3.本段文字赞扬了文明学习书法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
上我看见它,随便拔一把罢了。
陶侃大怒说:你既然不种田,竟然还糟蹋人家的稻子!就把那人抓起来,抽了一顿鞭子。
陶侃爱护庄稼而执法严,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文征明习字》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较全注解)
《文征明习字》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较全注解)文征明习字原文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阅读训练】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④或答人简札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参考答案:1.①书法②写字③临摹④有时2.稍微不称心,必定再三地更改它而不感到厌倦。
3.本段文字赞扬了文明学习书法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
译文文徵明临摹《千字文》,每天按照写完十本作为标准来练习,书法于是大有进步。
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没有马虎的时候,有时他回复别人的书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就一定三番五次修改它,不怕麻烦。
因此,他越到老年,书法越发精致巧妙。
注释:(1)临:临摹。
(2)日:每天。
(3)以:按照。
(4)本:书籍的一册。
(5)率:标准。
(6)书:书法。
(7)遂:于是,就。
(8)进:进步(9)于:对,对于。
(10)书:写字(11)尝:曾经。
(12)苟且:这里是马虎草率的意思。
(13)或:有时。
(14)答:回复(15)简札:信件,书信。
(16)少:通假字,同“稍”。
稍微。
(17)当意:称心。
(18)必:一定,必须。
(19)三:多次(20)易:改变,本文为“改写”的意思。
(21)之:表递进(22)厌:厌烦。
(23)故:因此。
(24)愈益:愈加,更加。
(25)精妙:精致巧妙。
(26)大进:迅速进步;进:进步。
(27)平生于书,书:写字,书写。
(28)苟且:随便,马虎,不认真。
(29)益:更加道理告诉人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道理...成功都是要下功夫的。
文征眀习字文言文翻译
文征明,字征明,号石湖,又号停云,苏州吴县(今属江苏省)人。
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
其书法尤以行书、草书见长,尤以草书独步一时,被誉为“草圣”。
本文旨在翻译文征明所写的《习字》一文,以飨读者。
原文:吾自幼好学,嗜书如命。
及长,益慕古贤,欲求其迹,以通其道。
故于书艺,尤为留心。
尝见古人法帖,不胜钦仰,遂立志习之。
日课千字,风雨无阻,寒暑不辞。
迨年五十,犹未尝一日废学。
每见一佳字,必手摹心追,以尽其妙。
虽行笔之间,亦不遗余力。
吾初习字,从楷书入手,渐次及行、草。
楷书,古之正体也,故必先学之。
行书,楷书之变体,笔势流畅,易于书写。
草书,又行书之变体,笔势奔放,气韵生动。
三者,吾皆习之,而尤以草书为最。
草书,虽难学,然能通其道,则天下无难事矣。
吾习字,以古人为师,不泥古人之迹,不拘古人之法。
盖古人之法,非不能传,然非其人,不能得。
吾欲求其神,而不泥其迹,故能得古人之意。
每见古人之字,必详审其笔势,揣摩其意趣,以求通其神。
故吾之字,虽不能与古人并驾齐驱,然亦不失其意趣。
吾习字,以求通其道,而不以成名。
故虽年事已高,犹未尝一日废学。
吾尝闻人言:“学无止境。
”吾深信之。
故虽年迈,犹勉力学,以求无憾。
吾愿与天下同好者,共勉之。
翻译:我从小就热爱学习,对书籍有着无法割舍的喜爱。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更加仰慕古代的贤人,渴望追寻他们的足迹,以便通达他们的道理。
因此在书法艺术上,我尤其留心。
我曾经看到古代的法帖,无比敬佩,于是立志学习它们。
每天坚持写一千字,无论风雨还是寒暑,都不曾放弃。
到了五十岁,我从未有一天放弃过学习。
每当看到好的字,我都会亲手模仿,用心追求,以发挥其妙处。
即使在书写的过程中,我也不会留有余力。
我开始学习书法时,从楷书入手,逐渐涉及到行书和草书。
楷书,是古代的正体字,所以我必须先学习它。
行书,是楷书的变化形式,笔势流畅,便于书写。
草书,又是行书的变化形式,笔势奔放,气韵生动。
这三种书法,我都学习了,而尤其以草书最为擅长。
四阅读理解(20分)(一)阅读文言文文微明习字,完成练习(6
四阅读理解(20分)(一)阅读文言文文微明习字,完成练习(6小古文阅读文徵明习字文徵明临①写《千字文》,日②以十本为率③,书遂④大进。
平生于⑤书,未尝⑥苟且⑦,或答人简札(zhá)⑧,少⑨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选自《书林纪事》(注释)①临:临摹。
②日:每天。
③率:标准。
④遂:于是,就。
⑤于:对,对于。
⑥尝:曾经。
⑦苟且:敷衍了事,马虎。
⑧简札:信件,书信。
⑨少:同“稍”,稍微。
易:改换,更换。
愈益:愈加,更加。
【1】(字词理解)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与“文徵明临写《千字文》”中的“临”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玉树临风B.兵临城下C.身临其境D.唐临晋帖【2】(句段理解)对下面这句话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A.因此,他的年纪越大,书法就越发精致巧妙。
B.因为他越来越老了,所以书法更加敷衍了事。
C.因此,愈老的书法水平更加精致巧妙。
D.因此,他的年纪越大,《千字文》就背得更加熟练巧妙。
【3】(提取信息)文徵明之所以“愈老而愈益精妙”,是因为他()A.有兴趣,肯用功。
B.人聪明,练得多。
C.练得多,不随意。
D.不随意,有耐心。
【4】(分析判断)下列句子中不是文徵明勤奋刻苦习字的具体行动的一项是()A.日以十本为率B.书遂大进C.平生于书,未尝苟且D.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5】(评价人物)读了这篇小古文,你觉得文徵明是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题答案【答案】【1】D【2】A【3】C【4】B【5】文徵明是一个勤学苦练、坚持不懈、一丝不苟的人。
【解析】译文:文征明临帖写《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
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
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符合心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
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巧妙。
文徴明练字坚持不懈的事例
文徴明练字坚持不懈的事例
文徵明习字,文出《书林记事》,记叙了“吴中四才子”之一的文徵明勤学苦练、坚持不懈、一丝不苟练习书法的故事,告诫我们如果做事半途而废,最终只能一事无成,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文徵明从小就有很多很厉害的老师。
跟吴宽老师学习古诗文,跟父亲的同事李应桢学习书法,跟明代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画画。
文徵明临摹《千字文》(旧时的启蒙读本),以每天写十本为标准,书法就迅速地进步起来。
平时对于写字,他也从来不马虎。
有时给人回复书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必定再三改动而不感到厌烦。
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湛绝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阅读训练】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④或答人简札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张无垢勤学《鹤林玉露》【原文】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
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
如是者十四年。
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张无垢谪横浦②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③就明而读④如是者十四年2.翻译划线的句子。
译文: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其如土石何AB如是者十四年其寝室有短窗4.这个故事叙述张九成勤奋学习的事迹。
“天才出自勤奋”这是古今学者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真理,请举出几个古今中外的有关这个方面的例子程门立雪《宋史》【原文】杨时见程颐于洛。
时盖年四十矣。
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
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阅读训练】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2.你从文中得到什么启发?答:七录《明史•张溥传》【原文】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所读书必手钞②如是者六七始已③日沃汤数次④后名读书之斋曰……2.与“如是者六袋子始已”中的“已”意义相同的有()A,可以已大风挛瘘疠B.钞已朗诵一过C.情不能自已D.扁鹊已逃秦矣3.翻译句子。
①如是者六七始已译文:②后名读书这斋曰“七录”译文: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②名之者谁③不能名其一处也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B.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也不相同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同D.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相同5.张溥之所以成为明末著名学者和文学家,从文中可以看出他从小在学习上就(填四字短语),苦练基本功,因而练出了过硬的功夫,可见“”(用一句名言回答)学弈【原文】弈秋,通国之善弈也。
使弈秋侮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②非然也③思援弓缴而射之④为是其智弗若与2.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夫战,勇气也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甚矣,汝之不惠D.莲,花之君子者也3.翻译:惟弈秋之为听译文:4.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图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答:李生论善学者【原文】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这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射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阅读训练】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离注音并释义。
①吾悉能志之音义②李生说之曰音义③不应而还音义④迨年事蹉跎音义2.与“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王生不说B.盍改之乎C.吾悉能志之D.才美不外见3.翻译下面的句子“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译句:4.选出与“李生故寻王生”句中“故”的意思相同的一项()A.公问其故B.广故数言欲亡C.故为之说D.桓侯故使人问之5.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用原文回答)答:问说《孟涂文集》【原文】君子之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非学无以致疑②而或不达于事③非问无以广识④舍问,其奚决焉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与“好学而不勤问”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B.然得而腊之以为饵C.人不知而不愠D.面山而居3.翻译:“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译文:4.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不超过10个字)答:教学相长(节选)《札记》【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阅读训练】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在()中注音,在横线上释义。
①弗食不知其旨()②教学相长()③虽有至道()④知困,然后能自强也()2.翻译句子。
①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译文:故曰:教学相长也②译文:3.《教学相长》集中论述了与的关系问题,说明了的道理。
4.(用原文填空)本文在论述时先以“”作比继而引入“”,进而又以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这个结论。
推敲《诗话总龟》【原文】贾岛初赴举,在京师。
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得止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
俄为左右拥止尹前。
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
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
”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阅读训练】1.下面句中加点“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退之立马良久之B.何陋之有C.久之,目似瞑D.怅恨久之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一日于驴上得句云……②炼之未定③观者讶之④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3.这篇短文作者意在赞扬贾岛什么精神?答:勤训《恒斋文集》【原文】治生之道,莫尚乎勤。
故邵子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言虽近,而旨则远矣!大禹之圣,且惜寸阴;陶侃之贤,且惜分阴,又况圣不若彼者乎?【阅读训练】1.文中表明观点的句子是2.与“且惜寸阴”中的“且”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A.愚公者,年且九十。
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C.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D.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3.作者举大禹、陶侃的事例,其用意是什么?答:陶侃惜谷《晋书》【原文】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
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见人持一把未熟稻②执而鞭之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汝既不田”中的“田”用法相同的是()A.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醉翁之意不在酒D.去国怀乡3.翻译:是以百姓勤于农植。
译文:4.作者对陶侃的态度如何?本文表现了陶侃的什么特点?答:答案:【译文】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
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
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
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1.①书法②写字③临摹④有时2.稍微不称心,必定再三地更改它而不感到厌倦。
3.本段文字赞扬了文明学习书法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
【译文】张九成被贬官到横浦,住在城西的界寺。
他住的房间一扇短窗,每天天将亮时,他总是拿着书本站在窗下,就着微弱的晨光读书。
这样一直坚持了十四年这久。
等到他回到北方了,在窗下的石头上,双脚踏出的痕迹还隐约可见。
1.①降职远调贬官②总是③光,光亮④这2.双脚踏出的痕迹还隐约可见。
3.A 4.略【译文】杨时到洛阳求见程颐。
杨时大概当时有四十岁了。
一天拜见程颐的时候,程颐偶尔坐着打瞌睡。
杨时与游酢站在门外等着没有离开。
等到程颐醒后,门外积雪已经一尺多厚了。
1.离开睡醒2.杨时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精神值得学习。
【译文】张溥从小就酷爱学习,凡是所读的书一定要亲手抄写,抄写后朗诵一遍,就把它烧掉,又要重新抄写,像这样反复六七次才停止。
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指掌上长了老茧。
冬天手指冻裂,每天要在热水里洗好几次,后来他把读书的房间题名为“七录”。
1.①钞通“抄”②才③洗④命名2.A、C3.见译文4.C5.一丝不苟天才出自勤奋【译文】弈秋是僵最会下棋的人。
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
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
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1.①教诲②这样③引,拉④聪明才智2.只听弈秋的教导 4.阐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
【译文】王生爱好学习而不得法。
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根据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恼恨,不理睬李生,转身就跑。
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最好的人,跟随他,希望听到真理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支,几乎要拒绝人千里之外,哪里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呢?学习的人最大的忌讳,没有超过自己满足,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不改正,等年纪大了,贻误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听完他的话,感到震惊,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今天才知道你说得对。
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来展示明显的警戒。
”1.①zhì;同“识”记②shuì;劝说③xuán;同“旋”,转身④cu ōtuó光阴消逝2.D.3.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最好的人,跟随他,希望听到真理啊!4.C5.要点:①学贵善思②不耻不问,择善而从之【译文】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做学问必然喜欢向别人提问请教。
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不学习钻研不可能发现疑难,不提问请教不能使知识广博。
只是喜欢学习但不愿时时向别人请教,还算不上是真正爱学习的人。
即使你道理懂得了,也许你还不能用于实践,即使你搞清楚了主要的东西,也许你还不了解它的细微末节,那么除了向别人请教,又从哪里去推断解决呢?1.①提出疑难②也许,或许③增加知识④判断,解决2.C.3.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