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反倾销案例

合集下载

外国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例

外国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例

外国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例美国对中国企业反倾销案例第一部分、外国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例 (1)美国对中国企业反倾销案例 (1)案例一美国对中国薄荷醇反倾销案(1980年7月2日) (2)案例二美国对中国陶瓷餐具反倾销案(1982年7月19日) (7)案例三美国对中国缝制帽子反倾销案(1988年5月26日) (11)案例四美国对中国三氧化锑反倾销案(1991年5月2日) (17)案例五美国对中国制动鼓和制动盘反倾销案(1996年4月) (23)案例六美国对中国首例钢板反倾销案(1996年12月3日) (27)案例七美国对中国漆刷反倾销案(1999年8月27日) (33)案例八美国对中国钢丝绳反倾销案(2000年3月17日) (42)案例九美国对中国折叠礼品盒反倾销案(2001年3月12日) (49)案例十中国输出美国球轴承反倾销案(2002年2月15日) (63)案例十一美国对中国滚珠轴承反倾销案(2002年3月25日) (75)案例十二美国对中国、马来西亚彩电反倾销案(2003年5月2) (95)欧盟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例 (98)案例一欧盟对中国扑热息痛反倾销案(1981年12) (98)案例二欧共体对中国出口的刷子征收反倾销税案(1988年) (101)案例三欧共体对我国小屏幕彩电征收反倾销税案(1988年11月) (103)案例四欧盟对中国彩电反倾销案(1988年11月) (105)案例五欧盟诉日本、中国等国打火机反倾销案(1991年11月25日) (122)案例六欧盟对中国黄磷反倾销案(1999年1月4日) (127)案例七欧盟诉中国、韩国电子秤反倾销案(1999年9月16日) (137)案例八欧盟对中国节能灯反倾销案(2000年5月17日) (145)案例九欧盟对中国花岗石的反倾销案(2000年11月11日) (150)案例十欧盟对中国氧化锌反倾销案(2000年12月20日) (154)案例十一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糠醇作出反倾销初裁(2002年8月9日) (160)日本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例 (163)案例一日本对中国硅锰反倾销案(1991年11月29日) (163)韩国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例 (178)案例一韩国对中国一次性打火机反倾销案(1997年2月27日) (178)案例二韩国对中国糠醇反倾销案胜诉案件(1997年4月30日) (180)加拿大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例 (184)案例一加拿大对中国热轧钢板反倾销案(2001年1月19日) (184)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例 (189)案例一澳大利亚对中国草柑膦反倾销案(1996年3月27) (189)案例一印度对中国焦炭反倾销案件(1997年8月28日) (193)案例一美国对中国薄荷醇反倾销案(1980年7月2日)一、案情概述1980年6月11日,美国新泽西州的Haarmann&Reiner公司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薄荷醇提起反倾销诉讼。

反倾销案例

反倾销案例

反倾销案例近年来,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各国之间的反倾销案件也不断增加。

反倾销是指一个国家为了减少来自其他国家的倾销产品对本国产业的冲击,通过实施贸易救济措施来限制进口决定。

下面将介绍一起关于中国反倾销案的例子。

2018年,中国针对美国进口大豆展开了一系列的反倾销调查,并于2019年6月正式启动了反倾销案。

在此之前,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导致了大豆作为主要冲突品的进出口出现巨大的波动。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进口大豆主要来自美国,而美国则是最大的大豆出口国。

贸易战的爆发使得中国政府不得不采取措施来减少对美国大豆的依赖。

在反倾销案中,中国调查了美国大豆的倾销行为,并对美国大豆征收了高额的反倾销税。

通过调查,中国发现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上存在倾销的行为,这导致了国内大豆产业的严重损失和价格下跌。

为了保护本国产业,中国政府决定征收高额的税费制裁美国大豆出口商。

这起反倾销案例影响了中美大豆贸易。

中国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使得美国大豆的价格大幅上涨,导致中国大豆进口量锐减。

同时,中国也在寻找其他国家作为替代进口大豆的来源,以减少对美国大豆的依赖。

这起反倾销案例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方面,一些人认为这是中国为保护本国农业产业而采取的必要手段。

他们认为,美国倾销大豆给中国农业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中国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护本国利益。

另一方面,也有人批评中国的行为是对国际贸易规则的破坏和保护主义的表现。

他们认为,反倾销措施应当合理、公正、透明地实施,不应当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

总的来说,这起反倾销案例展示了中国政府维护本国农业产业的决心和努力。

它也暴露了国际贸易中存在的不公平和不合理之处。

未来,各国应当共同努力,通过合作和对话解决贸易争端,共同推动全球贸易的发展和繁荣。

世贸规则十大贸易案例

世贸规则十大贸易案例

世贸规则十大贸易案例提起中国入世,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进口车什么时候降价?进口商品会不会更便宜?”这没有错。

但我们常常忽略一个事实:全球化中的中国不应只扮演消费者的角色,还应是有竞争力的生产者。

因此,对中国企业来说,重要的是正视现实,最大限度地利用规则为自己争取利益。

入世时刻,解读曾经发生过的贸易纠纷,或许会对我们有所帮助。

柯达攻击富士 ■案由 故事发生在一个极端的背景条件下———乌拉圭回合。

日本对彩色和黑白胶卷的进口关税承诺降到了零,即外国产品,如美国柯达进入日本市场已经不存在任何障碍。

富士和柯达是世界上胶卷业的两个霸主,在日本市场上,柯达每时每刻都在寻找机会击败对手。

在市场准入问题上,柯达很难挑剔日本。

那么如何利用WTO规则寻找打败对手的突破点呢?柯达使用了GATT第23条1款。

美国说日本并没有违背WTO的某一特别的义务条款,日本实现了其在历次回合中关于关税减让的承诺。

但是,日本政府关于胶卷销售的措施,却使美国因日本在肯尼迪回合、东京回合和乌拉圭回合中所作的关税减让而应带来的好处正在丧失或减损,这一点违背了GATT第23条1款。

具体地说,美国指责的日本限制流通 ■裁决 美国在该案中败诉。

WTO专家组认为,要确定某一情况在谈判时是否可以预见,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这一情况是在谈判前出现的还是在谈判后出现的。

日本用充分的材料证明了在谈判过程中,专卖销售体制已经存在。

■点评 这一案例说明,即使在零关税下,企业依然需要像柯达那样运用规则争取市场,也能够像富士那样运用规则抵制冲击。

美日汽车贸易战 ■案由 1995年5月16日,美国政府单方面宣布,根据美国1974年贸易法301节、304节(即单边报复制度的“301条款”),将对来自日本的豪华轿车征收100%的关税。

日本车占有美国市场1/4的份额,而美国车仅占有日本市场1.5%的份额。

在双方的汽车零部件贸易中,美国则有128亿美元的逆差。

1993年7月,日本虽然同意谈判解决汽车市场的开放问题,但实际上却拒绝与美国进入谈判程序。

反倾销案例

反倾销案例

反倾销案例--------------------------------------------------------------------------------案例1 欧盟对中国鞋征收反倾销税【概要】2006年3月我国出口的皮鞋在欧洲遭遇反倾销,在西班牙和罗马等地还被烧毁,这带给我们一些深思。

【案情】北京时刻2006年3月23日晚,欧盟委员会批准对中国和越南产皮鞋加征进口关税,欧盟认定两国的皮鞋以不合法的低价在欧盟市场销售。

依照这一决定,在从4月7日起的6个月时刻内,欧盟对中国产皮鞋征收的反倾销税将逐步提高,最终将从目前的4.8%过渡到19.4%;对越南产皮鞋的反倾销税将从4.2%过渡到16.8%。

只是,皮革儿童鞋和高科技运动鞋不在此列。

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随后发表声明称:欧盟并没有将矛头指向中国和越南先天具备的竞争优势,针对的只是不公平的贸易扭曲行为。

此前的3月16日,欧盟反倾销委员会针对欧盟贸易专员曼德尔森对中国鞋类制品征收反倾销税的建议进行了隐秘投票。

在欧盟25个成员国中,3个国家投票赞成对原产于中国的廉价皮鞋实施制裁;9个国家投了反对票;11个国家宣布弃权;2个国家没有投票。

然而依照反对者不超过半数就算通过的规则,分析人士当时推测欧盟委员会的投票将会正式通过对中国鞋征收反倾销税的建议。

英国的零售商认为,此举意味着商店里出售的每双鞋子增加5英镑(1英镑约合人民币13.54元)的成本。

他们和进口商、批发商和消费者一道对欧盟委员会立即采取的行动进行反击。

他们的理由是,政府在努力爱护那些不能独立生存的产业,却把高昂的成本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欧洲鞋业大国意大利的制造商们动作频频,他们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呼吁欧盟贸易代表曼德尔森对中国鞋采取坚决、勇敢、迅速的行动。

意大利贸易团体ANCI认为,这一行业有60万个工作岗位,2005年差不多有7500人失去工作。

然而一位英国零售组织的顾问称“这么说太虚伪”,因为意大利的公司同样以低成本挤压得北美和东欧的制造商关门。

关于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案例以及案例给我们的启示

关于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案例以及案例给我们的启示

关于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案例以及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案例一:中国光纤电缆反倾销案在2024年,美国多家光纤电缆制造商对中国光纤电缆进行了反倾销调查,指控中国对光纤电缆进行了非法补贴和倾销。

在此案中,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最终确认了中国的倾销行为,并决定对进口的中国光纤电缆征收反倾销税。

这个案例的启示是,反倾销措施可以帮助保护本国产业免受不公平竞争的影响。

在这个案例中,中国光纤电缆制造商通过非法补贴和倾销手段,以低价竞争打击了美国本国制造商的市场份额,给本国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通过反倾销措施,美国可以对这些不公平竞争行为进行制裁,保护本国企业的利益。

同时,这个案例也提醒了我们,即使是出于保护本国产业的目的,反倾销措施也需要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并确保公正和透明。

在这个案例中,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审查,最终做出了公正的裁决。

这表明反倾销措施需要有一个公正的机构来监督和执行,以保证其有效性和合法性。

案例二:欧盟反补贴案在2004年,欧盟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进行了反补贴调查,并最终决定对进口的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征收反补贴税。

此举是因为欧盟认为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补贴和优惠政策,使中国太阳能电池板的价格远低于市场价,从而影响了欧盟本国产业的利益。

这个案例的启示是,反补贴措施可以用来应对非市场行为对本国产业造成的损害。

在这个案例中,中国太阳能电池板通过政府补贴而获得了非常低的生产成本,并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出口到欧盟。

这样的行为扭曲了市场竞争,给欧盟本国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通过反补贴措施,欧盟可以对这些非市场行为进行制裁,维护本国产业的正常竞争秩序。

同时,这个案例也提醒我们,反补贴措施应该是临时的和有限的。

反补贴措施的目的是为了扭转非市场行为对本国产业的损害,而不是永久限制进口。

在这个案例中,欧盟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征收的反补贴税是有时限的,以确保公平竞争的恢复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政策工具,用来应对不公平竞争和非市场行为对本国产业的损害。

反倾销反补贴案例

反倾销反补贴案例

反倾销反补贴案例在国际贸易中,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是保护国内产业的重要手段。

下面我们将以几个案例来说明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具体应用和效果。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反倾销的案例。

某国家生产的钢铁产品以低于成本价出口到另一个国家,导致受害国的国内钢铁产业受到了严重冲击,大量企业面临倒闭。

受害国政府启动了反倾销调查,最终确定对进口的钢铁产品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

这一举措有效地保护了受害国的钢铁产业,恢复了市场秩序,也给出口国的钢铁生产商敲响了警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进行市场竞争。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反补贴的案例。

某国家对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给予了大量的财政补贴,导致该国的太阳能电池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远低于其他国家的同类产品。

受影响的国家对此进行了调查,最终决定对该国太阳能电池板产品征收反补贴税。

这一举措有效地阻止了该国对外补贴的行为,恢复了国际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也促使该国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综合应对的案例。

某国家的家电制造业受到了多方面的冲击,既有来自低成本国家的倾销产品,也有来自其他国家的补贴产品。

该国政府采取了综合应对措施,既对倾销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也对补贴产品征收反补贴税,同时加大了对国内家电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这一系列举措有效地保护了该国家电产业的发展,提升了国内企业的竞争力,也促使国际市场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得到了遏制。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作用。

它们不仅可以保护受害国的产业利益,恢复市场秩序,也可以促使其他国家企业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实现公平竞争。

当然,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也需要在国际贸易规则框架下进行,避免滥用和扭曲市场。

希望各国能够共同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共同维护公平竞争的国际贸易环境。

wto反倾销案例

wto反倾销案例

wto反倾销案例WTO反倾销案例。

WTO反倾销是指一国政府或企业对进口商品实施的一种贸易保护措施。

在国际贸易中,反倾销措施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贸易争端解决手段,也是WTO成员国在维护自身利益和市场秩序方面的重要工具之一。

下面将以一些具体的案例来说明WTO反倾销的实际运作和影响。

1999年,美国对进口的钢铁产品实施了一系列的反倾销措施,这一举措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这一案例中,美国政府认为来自巴西、日本、韩国和俄罗斯等国家的钢铁产品在美国市场上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导致了美国国内钢铁产业的严重损失。

因此,美国政府向WTO提起了反倾销诉讼,要求对上述国家的钢铁产品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

经过WTO的调解和裁决,最终确定了各国钢铁产品的反倾销税率,并对相关国家提出了具体的贸易限制要求。

另一个著名的案例是中国对进口的聚酯原料进行反倾销调查。

中国政府认为来自美国和韩国等国家的聚酯原料在中国市场上存在倾销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内产业的利益。

中国政府随后向WTO提起了反倾销诉讼,并对相关进口产品征收了高额的反倾销税。

这一举措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争议,也引起了美国和韩国等国家的强烈不满。

经过WTO的调解和裁决,最终确定了中国对相关进口产品的反倾销税率,并对相关国家提出了具体的贸易限制要求。

以上两个案例充分展示了WTO反倾销的实际运作和影响。

通过WTO的调解和裁决,各国在贸易争端中能够得到公平的对待,也能够有效维护自身的贸易利益。

然而,WTO反倾销机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一些国家滥用反倾销措施,以保护国内产业为名,对进口产品实施不合理的贸易限制,这不仅损害了国际贸易的公平性,也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因此,各国应当在利用反倾销措施时,遵循WTO的规则和程序,维护公平的贸易秩序,共同促进全球贸易的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WTO反倾销是国际贸易中一个重要的争端解决机制,它能够有效维护各国的贸易利益,也能够促进全球贸易的公平和有序发展。

国际贸易法法律案例(3篇)

国际贸易法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我国某公司与德国某公司(以下简称“德方”)于2015年签订了一份国际贸易合同,合同约定德方向我国公司出口一批机械设备,总价为1000万美元。

合同规定采用即期信用证支付方式,货物于2016年1月10日前装船,并规定货物必须符合我国国家标准。

合同签订后,我国公司向银行申请开立了信用证,并按照合同约定支付了货款。

然而,在货物装船过程中,我国公司发现德方提供的货物质量不符合我国国家标准。

经我国公司多次与德方交涉,德方拒绝承认货物质量问题,并提出货物符合德国国家标准。

由于双方对货物质量存在争议,我国公司遂向我国某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

二、仲裁庭审理过程1. 仲裁庭组成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我国某仲裁委员会在收到我国公司的仲裁申请后,依法组成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员组成。

其中,一名仲裁员由我国公司指定,一名仲裁员由德方指定,第三名仲裁员由仲裁委员会指定。

2. 当事人陈述与证据交换在仲裁庭审理过程中,我国公司向仲裁庭提交了以下证据:(1)国际贸易合同文本,证明双方之间存在合法的贸易关系;(2)货物检验报告,证明货物质量不符合我国国家标准;(3)我国国家标准文本,证明我国对货物质量的要求;(4)我国公司向银行申请开立信用证的证明,证明我国公司已按照合同约定支付了货款。

德方则向仲裁庭提交了以下证据:(1)货物检验报告,证明货物质量符合德国国家标准;(2)德国国家标准文本,证明德国对货物质量的要求。

3. 仲裁庭调查与鉴定仲裁庭在审理过程中,对货物质量进行了调查,并委托第三方机构对货物质量进行了鉴定。

鉴定结果表明,货物质量不符合我国国家标准。

4. 仲裁庭裁决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庭认为,德方提供的货物质量不符合我国国家标准,已构成违约。

因此,仲裁庭判决德方赔偿我国公司经济损失,包括货物损失、货款损失、仲裁费用等共计200万美元。

三、案例分析1. 国际贸易法在案件中的适用本案涉及国际贸易法、合同法、产品质量法等多个法律问题。

国际贸易法律法规案例(3篇)

国际贸易法律法规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跨国公司(以下简称“跨国公司”)是一家全球知名企业,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该公司在我国某沿海城市设立了分支机构,负责其在华市场的销售业务。

2018年,跨国公司从我国某电子元件供应商(以下简称“供应商”)处采购了一批电子元件,用于其产品的生产。

然而,在产品组装过程中,跨国公司发现部分电子元件存在质量问题,导致产品性能不稳定。

跨国公司遂与供应商进行协商,但双方就赔偿问题未能达成一致,于是跨国公司向我国某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案件焦点本案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供应商提供的电子元件是否存在质量问题?2. 供应商是否应承担产品质量责任?3. 跨国公司能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供应商赔偿?三、法律法规分析1.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第二条规定,进出口商品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

第四十一条规定,因进出口商品质量不合格造成损害的,进口商可以向出口商或者生产厂商要求赔偿。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

第四十二条规定,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损害的,生产者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3. 国际贸易惯例在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通常会在合同中约定质量标准、检验条款和违约责任等内容。

本案中,跨国公司与供应商之间的采购合同中是否包含相关条款,以及合同条款的具体内容,将成为判断供应商是否应承担产品质量责任的关键。

四、案例分析1. 供应商提供的电子元件是否存在质量问题根据跨国公司的陈述和证据,部分电子元件存在质量问题,导致产品性能不稳定。

供应商对此表示否认,并声称其提供的电子元件符合国家标准。

在审理过程中,法院委托专业机构对电子元件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显示,部分电子元件的质量确实不符合国家标准。

因此,法院认定供应商提供的电子元件存在质量问题。

倾销与反倾销案例

倾销与反倾销案例

倾销与反倾销案例
倾销与反倾销是国际贸易中的常见现象,也是国际贸易摩擦的重要表现之一。

倾销是指一国企业向另一国市场大量销售产品,并以低于生产成本或市场价格的价格进行销售,以获取市场份额或排挤竞争对手的行为。

而反倾销则是指受到倾销行为影响的国家采取的一种贸易救济措施,旨在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倾销行为的侵害。

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倾销与反倾销案例是国际贸易中备受关注的热点之一。

近年来,美国对中国的钢铁、铝材、太阳能电池等产品进行了多起反倾销调查,并对涉及的产品征收高额关税,以保护本国产业的利益。

而中国也对美国的一些产品进行了反倾销调查,并对美国进口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以维护本国产业的正当权益。

在这些案例中,倾销方往往是出口国的企业,他们通过低价销售产品来获取市场份额,从而对受害国的产业造成了严重冲击。

而受害国则通过反倾销措施,采取必要的手段来保护本国产业,维护本国企业的正当权益。

这种贸易争端不仅影响了双方企业的利益,也对双方国家的贸易关系和国际贸易秩序造成了严重影响。

针对这些倾销与反倾销案例,国际社会应当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贸易摩擦,维护国际贸易秩序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一方面,各国应当加强贸易监管,加强对倾销行为的监测和调查,及时采取必要的反倾销措施,防止倾销行为对本国产业造成严重危害。

另一方面,各国应当加强沟通与协商,通过对话解决贸易争端,避免贸易战的发生,共同维护国际贸易秩序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总之,倾销与反倾销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问题,国际社会应当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国际贸易秩序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只有通过合作与协商,才能有效解决贸易摩擦,促进国际贸易的繁荣与发展。

倾销与反倾销案例

倾销与反倾销案例

倾销与反倾销案例倾销是指出口企业以低于市场价格销售产品,从而获取市场份额的一种行为。

倾销行为会对市场竞争产生明显的扭曲效果,对本地企业造成严重的竞争压力,甚至导致本地企业倒闭,失去市场份额。

为了保护本地产业,各国政府都出台了反倾销政策,以限制或惩罚倾销行为。

一个典型的倾销与反倾销案例是2009年美国发起的对中国进口轮胎的反倾销案。

在该案中,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认定中国轮胎对美国本地轮胎产业产生了实质损害,并采取了反倾销措施。

根据该措施,对中国轮胎实施额外的反倾销税,旨在提高中国轮胎的进口成本,减少其竞争力。

这一措施引发了轮胎贸易的争议和反对声音。

这起案件中,美国的反倾销行为被广泛批评。

批评者认为,美国通过提高进口轮胎的成本,实质上是对中国轮胎进行了歧视性贸易保护,违反了自由贸易原则。

同时,这一措施也影响了美国消费者的利益,使其无法享受来自中国轮胎的低价产品。

然而,反对美国反倾销措施的声音并未改变美国的立场。

美国政府认为,中国轮胎的倾销行为对美国本地轮胎产业造成了实质性的伤害,有必要采取措施限制中国轮胎的进口。

美国贸易代表署表示,这一决定是基于对经济数据和证据的仔细分析,权衡了各方利益后做出的决定。

这起倾销与反倾销案例充分体现了倾销与反倾销之间的复杂性和争议性。

倾销行为的出现,一方面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低价产品;另一方面,它也会对本地产业造成严重的冲击,给政府和企业带来竞争压力。

而反倾销措施的实施,虽然可以保护本地产业和就业,但也会对国际贸易和市场竞争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在制定和执行反倾销措施时,需要慎重考虑各方利益,并寻求更加合理和平衡的解决办法。

反倾销反补贴案例分析

反倾销反补贴案例分析

反倾销反补贴案例分析反倾销和反补贴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争议解决机制,旨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原则。

下面将分析两个案例,一个是美国钢铁行业反倾销案,另一个是中国太阳能反补贴案。

一、美国钢铁行业反倾销案美国钢铁行业曾多次发起反倾销行动,以应对来自其他国家的廉价进口钢铁产品对该行业的冲击。

其中一个典型案例是2002年美国对进口钢铁产品征收高额关税的行动。

2002年,美国钢铁行业面临来自中国、日本和欧洲的大量廉价钢铁产品的竞争,导致很多美国钢铁企业面临破产的风险。

为了保护国内钢铁产业,美国政府实施了一项广泛的反倾销政策,对进口钢铁产品征收高达30%的关税。

这项政策引发了国际贸易纠纷,许多国家的钢铁生产商对此表示不满,并认为这是美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

欧盟和其他国家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起诉讼,称美国的关税措施违反国际贸易规则。

最终,WTO裁定美国的关税政策违反了国际贸易规则,要求美国取消该项关税。

美国政府最终接受了WTO的裁决,并在2003年取消了对进口钢铁产品的高额关税。

这个案例反映出反倾销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各方的利益,遵守国际贸易规则。

尽管美国钢铁行业在当时受到了保护,但这也导致其他国家的钢铁生产商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二、中国太阳能反补贴案中国太阳能行业在过去几年中迅速崛起,并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产品生产和出口国。

然而,这引发了许多国家的质疑,认为中国政府通过补贴等手段扶持太阳能行业,导致国际市场上出现严重的价格扭曲。

2024年,美国和欧盟分别对中国太阳能产品征收反补贴和反倾销税,认为中国政府对太阳能企业提供了不公平的财政支持和补贴。

这些税收措施导致中国太阳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上涨,并对中国太阳能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中国政府反击称,这些税收措施是对中国太阳能行业的不公平打压,争论在国际贸易领域持续了几年,双方在WTO提起诉讼并互相指责。

在WTO的调解下,中国和美国、欧盟达成了一系列的贸易协议,避免了更严重的贸易纠纷。

国际的贸易反倾销案例

国际的贸易反倾销案例

国际的贸易反倾销案例国际的贸易反倾销案例引言贸易反倾销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重要保护措施,旨在防止不公平贸易行为对本国产业造成损害。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贸易联系越来越紧密,贸易反倾销案件也日益增多。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国际的贸易反倾销案例,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影响和解决办法。

案例一:美国对中国的钢铁产品反倾销案在2016年,美国以中国对其钢铁产业进行不公平竞争为由,对中国的钢铁产品发起了一系列反倾销调查。

美国指责中国通过政府补贴和倾销等手段,导致美国本土钢铁产业受到重大冲击。

经过调查和审理,美国决定对中国的钢铁产品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

这个案例引发了国际贸易争端。

中国对美国的反倾销措施提出质疑,并表示将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护自身利益。

此外,其他国家也对美国的反倾销行为表示关注,担心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会引发全球贸易战。

这个案例反映了贸易反倾销措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方面,贸易反倾销可以帮助国内产业保护自身利益,防止不公平竞争。

另一方面,过度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可能引发贸易争端,加剧全球贸易紧张局势。

案例二:印度对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反倾销案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市场之一,中国是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生产国。

在2018年,印度发起了对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进口进行反倾销调查,指责中国通过倾销手段导致印度本土产业受到损害。

这个案例与中国的钢铁产品反倾销案类似,也引发了国际贸易争端。

中国对印度的反倾销行为提出质疑,并采取了报复性措施。

印度则坚持认为反倾销是合法的贸易保护措施,为了保护自身产业,他们将继续采取必要的措施。

这个案例反映了贸易反倾销的国际化趋势。

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贸易反倾销措施来保护本国产业,同时也增加了全球贸易紧张局势。

解决办法面对日益增多的贸易反倾销案件,国际社会需要通过合作寻找解决办法,以保护自由贸易的健康发展。

首先,各国应加强对全球贸易体系的监管和规范。

国际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WTO)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强化对贸易反倾销行为的审查和监督。

倾销与反倾销案例

倾销与反倾销案例

倾销与反倾销案例倾销与反倾销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贸易争端方式,也是各国之间经济利益的博弈。

倾销是指一国企业将产品以低于市场价格出口到其他国家,以获取市场份额或者排挤其他国家企业的行为。

而反倾销则是指受到倾销行为影响的国家采取的一种贸易救济措施,以保护本国产业不受损害。

下面将介绍两个倾销与反倾销的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贸易争端方式。

案例一,美国对中国太阳能电池反倾销调查。

2011年,美国对中国太阳能电池进行了反倾销调查,并对中国太阳能电池产品征收了高额反倾销税。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表示,中国太阳能电池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价格远低于市场价格,这严重损害了美国太阳能电池产业的利益。

因此,美国政府决定对中国太阳能电池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以保护本国产业不受损害。

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并称美国的反倾销调查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行为。

中国太阳能电池企业也纷纷表示反对,认为美国的反倾销税将严重影响他们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

双方在贸易争端上展开了激烈的交锋,最终导致了一场国际贸易争端。

案例二,欧盟对进口中国陶瓷反倾销调查。

欧盟曾对进口中国陶瓷进行了反倾销调查,并对中国陶瓷产品征收了反倾销税。

欧盟委员会表示,中国陶瓷产品在欧盟市场上的价格远低于市场价格,这严重扰乱了欧盟陶瓷市场的秩序,损害了欧盟本国产业的利益。

因此,欧盟决定对进口中国陶瓷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以保护本国产业不受损害。

中国政府对此进行了强烈的抗议,认为欧盟的反倾销调查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行为。

中国陶瓷企业也表示反对,称欧盟的反倾销税将严重影响他们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

这一贸易争端持续了一段时间,最终双方通过谈判达成了一定的妥协。

以上两个案例充分展示了倾销与反倾销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倾销行为不仅会扰乱国际市场秩序,损害其他国家产业利益,也会引发国际贸易争端,影响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

而反倾销作为一种贸易救济措施,是受到倾销行为影响的国家保护本国产业的重要手段,但也容易引发贸易争端,影响国际贸易秩序。

国际贸易中的反倾销措施案例研究

国际贸易中的反倾销措施案例研究

国际贸易中的反倾销措施案例研究标题:国际贸易中的反倾销措施案例研究案例:美国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的反倾销措施时间:2011年- 2014年事件背景:2010年初,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出口额超过了100亿美元,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40%,给其他国家的太阳能产业造成了巨大竞争压力。

鉴于此,美国受到本国太阳能产业的强烈压力,于2011年发起了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的反倾销调查。

反倾销措施是指某些国家为防止其他国家向本国市场倾销商品而采取的措施,以保护本国产业不受损害。

事件经过:1. 2011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发起反倾销调查,主要关注中国企业是否以低于市场价出口太阳能电池板,并给美国太阳能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

2. 2011年- 2012年: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开展反倾销调查,确认中国企业低价出口太阳能电池板的行为,并初步认定存在实质性损害。

3. 2012年: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税率高达30.66%。

4. 2013年:美国商务部最终确定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征收反倾销税,税率平均为31.73%。

5. 2014年:中国政府对美国进口的聚合物材料征收反倾销税,作为对美国反倾销措施的回应。

律师点评:美国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的反倾销措施案例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案例之一。

本案例中,美国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的反倾销调查经历了多个环节,并最终确认了中国企业存在低价倾销的行为。

这一调查过程中,美国采取了一系列防范措施,包括征收临时反倾销税和最终反倾销税。

这些措施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的出口产生了重大负面影响,并且也引发了中国政府对美国的反制行动。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反倾销措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其辩证性。

一方面,反倾销措施可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低价倾销带来的不公平竞争;另一方面,反倾销措施也可能对国际贸易体系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引发贸易战等不利后果。

因此,制定和执行反倾销措施需要谨慎,并确保符合国际贸易规则的要求。

近年国际贸易法真实案例

近年国际贸易法真实案例

近年国际贸易法真实案例近年国际贸易法真实案例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和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国际贸易法作为保障国际贸易秩序的重要法律领域备受关注。

本文将详细介绍近年来国际贸易法领域出现的一些真实案例,并对这些案例进行细化分析,以期对读者了解国际贸易法的实际应用有一定的。

二、案例分析2.1 案例一:美国对中国进行钢铁产品反倾销调查最近,美国政府对中国进行了钢铁产品的反倾销调查,认定中国在钢铁产品的出口中存在倾销行为。

根据美国国际贸易法规定,美国政府可以对认定存在倾销行为的国家采取相应的反倾销措施。

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并表示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1.1 案件经过美国对中国进行的钢铁产品反倾销调查可以追溯到2018年。

当年,美国国内钢铁产业遭受严重损失,政府在保护国内产业的同时,也开始对钢铁产品的进口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是美国进口钢铁产品的主要来源之一,并且存在倾销行为。

在调查过程中,美国政府依据国内法律和国际贸易规则,对中国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验证。

经过多轮谈判和磋商,美国最终认定中国存在倾销行为,并对中国进口的钢铁产品征收了针对性的反倾销税。

2.1.2 案件影响该反倾销调查对中美两国的钢铁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方面,美国对中国的钢铁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导致中国的钢铁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下降,进一步加剧了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

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对美国的反倾销措施表示不满,并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美国的钢铁产业造成了损失。

2.2 案例二:欧盟对亚洲汇总附件:该案例涉及欧盟对亚洲某些国家进行的反补贴调查。

根据欧盟的反补贴法规定,如果某个国家的出口产品受到该国政府的补贴,导致在欧盟市场上形成不正当竞争,欧盟可以发起反补贴调查,并对该国的进口商品征收相应的反补贴税。

2.2.1 案件背景亚洲某些国家因为其出口产品受到政府补贴,以低价竞争欧盟市场,引发了欧盟的关注。

wto反倾销案例

wto反倾销案例

wto反倾销案例WTO反倾销案例。

WTO反倾销是指世界贸易组织对成员国进行的一种贸易救济措施,旨在防止不公平的贸易行为和保护国内产业。

反倾销措施是WTO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实施对于维护国际贸易秩序、保护成员国的产业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了解WTO反倾销的具体操作和效果。

案例背景。

某国A出口的钢铁产品在国家B市场上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导致国家B的本土钢铁产业受到了严重冲击,产量下降,企业利润减少,甚至出现了大量的裁员现象。

国家B的钢铁企业纷纷向政府申诉,要求采取措施保护本国产业免受不公平贸易行为的侵害。

经过调查发现,某国A的钢铁产品确实存在倾销行为,价格远低于市场公平价,对国家B的钢铁产业造成了实质性的伤害。

WTO反倾销措施。

国家B依据WTO的相关规定,向WTO提出了反倾销申诉。

WTO组织对此进行了调查,并最终确认了某国A的钢铁产品存在倾销行为,对国家B的钢铁产业造成了实质性的伤害。

根据WTO的裁决,国家B可以对某国A的钢铁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以弥补因倾销行为造成的损失。

国家B依据WTO的裁决,对某国A的钢铁产品征收了反倾销税,使得某国A的钢铁产品在国家B市场上的价格上涨,恢复了国家B本土钢铁产业的竞争力,实现了产业的稳定和发展。

效果分析。

通过WTO的反倾销措施,国家B成功保护了本国的钢铁产业,避免了不公平贸易行为对本国产业造成的严重伤害。

同时,某国A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倾销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对其出口产品的定价和市场行为进行了调整,避免了再次触犯WTO的反倾销规定。

这个案例充分展示了WTO反倾销措施的有效性和重要性,为维护国际贸易秩序、保护成员国产业利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结语。

WTO反倾销是世界贸易组织的一项重要贸易救济措施,它的实施对于维护国际贸易秩序、保护成员国产业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不公平贸易行为的制裁,WTO反倾销措施有效地维护了成员国的产业利益,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公平和有序发展。

wto反倾销案例

wto反倾销案例

wto反倾销案例WTO反倾销案例:美国对中国钢铁产品WTO(世界贸易组织)的反倾销机制是为了维护公平贸易和防止不公平贸易行为而设立的。

在全球贸易中,不同国家的产品竞争力差异较大,为了保护本国产业,一些国家会采取倾销措施,将产品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口到其他国家,并且可能会对进口国的相关产业造成巨大的冲击。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WTO反倾销案例:美国对中国钢铁产品的反倾销案例。

2016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在进行调查后,宣布对中国进口的钢铁产品征收高额的反倾销关税。

这一决定是基于美国钢铁行业表示中国政府通过补贴和倾销等手段不公平地竞争,严重损害了美国钢铁行业。

许多美国钢铁企业因此面临巨大的压力,甚至出现了倒闭、裁员等严重后果。

根据WTO的规定,钢铁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产业,任何措施都必须遵守公平和透明原则。

因此,美国的行为引发了中国以及其他贸易伙伴的强烈不满,认为这种反倾销措施违反了WTO 规则,并且不符合公平贸易的原则。

中国政府迅速采取了行动,向WTO提起诉讼,指责美国违反了WTO的相关规定。

根据WTO的规则和程序,双方展开了长时间和复杂的讨论和争议解决机制。

WTO最终就此案例进行了调解,并要求双方在一定时间内就此问题进行协商。

这一案例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

一方面,美国钢铁行业坚决支持反倾销关税,认为这是对中国不公平贸易行为的回应,符合美国国家利益。

另一方面,中国及其他贸易伙伴则强调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的原则,呼吁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贸易争端。

这一案例对中国钢铁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中国政府在此后加强了国内钢铁行业的结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寻找新的市场机会。

同时,中国也提出了改革和开放的政策,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和提高竞争力。

综上所述,WTO反倾销案例中,美国对中国钢铁产品征收高额反倾销关税引发了国际争议。

该案例彰显了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和利益平衡问题,也体现出WTO调解机制的重要性。

wto反倾销案例

wto反倾销案例

wto反倾销案例
WTO反倾销案例。

WTO反倾销是指世界贸易组织对一国企业向另一国出口产品实施的倾销行为
进行调查,并对倾销行为进行制裁的一种贸易救济措施。

倾销是指一国企业向另一国出口产品时,将产品价格定得低于市场价格,以获取更多市场份额或排挤其他国家企业的行为。

倾销行为对受害国家的国内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因此WTO设
立了反倾销措施来保护受害国家的产业利益。

美国曾对中国出口的太阳能电池板产品实施了反倾销调查并采取了相关的反倾
销措施。

在这起案例中,美国认为中国出口的太阳能电池板产品存在倾销行为,严重损害了美国太阳能电池板产业的利益。

美国政府根据WTO规定对中国太阳能电
池板产品征收了高额的反倾销税,以保护美国国内产业的利益。

另外一个著名的WTO反倾销案例是欧盟对进口的中国钢铁产品实施反倾销调查。

欧盟认为中国出口的钢铁产品存在倾销行为,严重冲击了欧盟国内的钢铁产业。

在反倾销调查的基础上,欧盟对中国进口的钢铁产品征收了高额的反倾销税,以保护欧盟国内钢铁产业的利益。

WTO反倾销措施的实施对于受害国家的产业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倾销
行为的调查和制裁,可以有效地保护受害国家的产业利益,维护国际贸易的公平竞争环境。

同时,反倾销措施也对出口国家的企业和产业形成了一定的制约,促使其遵守国际贸易规则,进行公平竞争。

总的来说,WTO反倾销是一种重要的贸易救济措施,对于维护国际贸易的公
平竞争环境,保护各国产业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各国政府和企业应当遵守WTO的
相关规定,避免进行倾销行为,同时也要积极维护自身的贸易利益,提高国际竞争力。

国际的贸易反倾销案例

国际的贸易反倾销案例

国际的贸易反倾销案例国际贸易中的反倾销,这可是个相当复杂又重要的事儿。

咱就说有这么一个真实的例子,能让咱把这事儿看得更明白。

有一家中国的钢铁企业,生产的钢材那质量是杠杠的,价格还实惠。

这产品一进入国际市场,那可真是备受欢迎。

但有些外国的同行企业就不乐意了,为啥?因为咱们的产品竞争力太强,抢了他们的市场份额。

于是,这些外国企业就开始动歪心思,搞起了反倾销调查。

他们说咱们的钢材价格太低,是不正当竞争,要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

这可把咱们的企业给愁坏了。

这明明是靠自己的本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才给出的合理价格,怎么就成了倾销呢?咱来仔细瞅瞅这个过程。

这些外国企业先是收集各种所谓的证据,比如说咱们的成本核算、市场销售数据等等。

然后就跑到他们国家的相关部门去告状,说咱们的产品对他们国内产业造成了损害。

这相关部门一听,好家伙,那得调查调查。

这一调查,可就麻烦了。

咱们的企业得准备大量的材料,来证明自己没有倾销。

比如说,得详细说明自己的生产成本是怎么构成的,包括原材料采购、人工费用、设备折旧等等。

还得拿出市场销售的数据,证明价格是合理的,是符合市场规律的。

这其中的细节那可多了去了。

就拿成本核算来说,每一项费用都得有清晰的记录和证明。

比如购买原材料的发票、工人工资的发放记录、设备维护的费用清单。

一点马虎不得。

而且,这调查过程还特别漫长,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企业的管理人员整天忙得焦头烂额,一边要保证正常的生产经营,一边还得应对这没完没了的调查。

最终,经过艰苦的努力,咱们的企业证明了自己的清白。

但这期间遭受的损失可不小,市场份额可能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通过这个例子,咱能看出国际贸易反倾销可不是闹着玩的。

这背后涉及到各国的利益博弈,也考验着企业的应对能力。

再比如说,还有个电子产品的案例。

一家中国的电子企业,生产的手机零部件物美价廉,在国际市场上卖得风生水起。

这又引起了某些国家企业的嫉妒。

他们也搞起了反倾销那一套,指责咱们的产品价格过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倾销案例
我国是被别国反倾销频率较高的国家,根据记载,自1979 年欧共体首次对我国实施反倾销以来,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启动反倾销手段,几百起案件涉及4000多种商品,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几百个亿美元。

中国已成为世界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

根据已发生的反倾销案例分析,我国在国外反倾销案中尽管有过少量的胜诉,但绝大多数还处在被动挨宰的地位,这在主观上与我们的企业不知如何应对有着密切的关系。

武汉小蜜蜂食品有限公司一直是湖北省蜂蜜出口的“领头羊”,但在我国加入WTO 后,一些国家针对我国出口商品的反倾销日益频繁,也使我公司的蜂蜜出口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

2002 年5 月,武汉市小蜜蜂食品有限公司首次向美国出口蜂蜜,却遭到美国2000多蜂农对武汉小蜜蜂提起的反倾销诉讼。

即被认定为倾销,裁定征收24%~183.3%的反倾销税。

面对美国提出的反倾销诉讼,武汉小蜜蜂公司组成专班、聘请律师、整理材料、接受有关方面的问卷调查。

同时不间断与美国商人的正常贸易往来。

2003 年的核查,美国商务部把案子翻过来了。

2003 年10月,武汉小蜜蜂公司接到有关仲裁委员会的裁决,经调查其在美国市场的倾销行为不能成立,其产品在美国市场应享受平等待遇。

应对挑战,勇于抗争,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据理力争,武汉小蜜蜂食品有限公司应诉美国反倾销终于取得阶段性成果。

小蜜蜂产品在美国市场有了暂时平等的地位。

但是,2004 年,在美国蜂农的抗辩下,案子又翻过去了。

美国商务部调查后又裁定,对小蜜蜂当年出口美国的蜂蜜征收33%的反倾销关税。

此举对小蜜蜂影响很大,美国裁定的“扑朔迷离”,令企业感到很迷茫,很无奈。

这使我们认识到;应对反倾销是一个长久和持续的过程,积极应对反倾销也是维护行业利益的体现,因此我们采取“不害怕、不回避、不让步”的态度积极面对国际贸易制裁,目前公司正在与美国商务部继续反倾销官司, 争取合理的利率。

中国彩电在欧洲的惨痛教训由于康佳公司不愿接受欧盟的现场认证调查,2006年3月28日,欧盟在布鲁塞尔发出文件,将对中国彩电出口商征收44.6%的反倾销关税,即日起执行.
2009年,美国将对中国钢格板征高额反倾销税。

12月29日,美国商务部初裁对从中国进口的钢格板征收高额反倾销税,税率13%-145%。

5月29日,美国两家企业对中国出口美国的钢格板提起反倾销、反补贴诉讼,此案涉及18家中国钢铁企业,价值9000万美元。

印度对华焦炭反倾销案1997年8月28日,印度商务部反倾销当局对中国出口到印度的冶金及焦炭正式立案调查。

印度起诉方为BLA公司,该公司得到印度工商协会的支持,称中国出口到印度的焦炭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出口,给当地的焦炭行业造成了严重损害。

原因
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案件居高不下的原因,除了贸易保护主义外,还有发起国利益集团对政府政策的影响。

一些国家仍然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而采取歧视性政策,再加上目前国内产业机构不尽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较为严重,造成低价竞销的恶性循环。

同时,很多被诉企业不应诉也加重了中国企业遭受的反倾销之苦。

看法
面对倾销与反倾销我们关于国际法规发律还处于发展阶段,这样促使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劣势地位,所以我们要在今后的国际贸易中:
积极应对。

反倾销是WTO 赋予的合法武器,竞争对手拿起这个武器,维护自己的利益,虽说令我们难以接受,却是天经地义。

在遇到国外反倾销时,国内大多数企业显得漠
然,不敢应诉,惧怕应诉,到头来是任人宰割。

1994 年美国对我国出口一次性打火机的57 家公司提出反倾销诉讼,结果国内只有3 家企业挺身而出,而其他企业视而不应,最终被美方裁以197.85% 的反倾销税率而丢掉了市场。

其实,应诉与不应诉截然不同。

最近,我国10 家苹果汁企业应诉美国反倾销案就争到了自己应得的利益,美方终裁的反倾销税率由原先的91.84%降至—51.74%,应诉企业加权平均税率为14.88%,其中有1 家企业为零税率,而未应诉企业税率为51.74%。

齐心协力。

倾销一般不是单个企业所为,一旦在国外受到调查或诉讼,当事的企业应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内外协调,共同应付。

具体有两点:一是国内的有关企业应及时沟通、协调,包括请政府有关机构或行业组织牵头,相互通报和提供与反倾销有关的生产成本、运输费用、出口成交等资料,规范出口行为,力求出口价格呈现趋升的有利局面等。

二是共同争取与进口国进口商联手应对,利用与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他们熟悉本国法律及贸易的优势,来增强我方应对的有利条件。

聘名律师。

在反倾销起诉发生后,应对企业挑选律师则是必须的。

要舍得花钱请当地的名律师,他们熟悉当地法律和复杂的诉讼程式及手续,富有丰富的办案经验, 知己知彼,在“圈内”的知名度也会对原告方形成一定的威慑力,这对最终争取到对我有利或相对合理公正的裁定结果非常重要。

上面提及的美诉我苹果汁倾销一案,我方重金聘请了在美国具有相当影响的格伦菲尔法律师事务所,该所提供的主办律师具有25 年反倾销办案经历,从倾销程式的测算、“替代价格”选定到法庭听证和申辩,都体现出高超的职业素质,为企业争取到相对较好的终裁结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加强自律。

这是应对反倾销的治本之策。

恶性压价竞争,相互争抢出口跑道,毫无自律可言,结果授之于别人反倾销的把柄。

因此,在控制总量和统一协调出口的条件下,加强企业自律,做到有序竞争是有效减少倾销或被反倾销的治本大计。

在应对反倾销过程中,我们还要在战略上做好以下几方面:
(1)、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美国有“扣动扳机机制”,欧盟有“进口监测快速反应机制”,印度有“重点商品进口监测机制”,这些预警机制很好的防止了该国产业受到不正当竞争冲击的威胁。

我国已全面启动重点行业进出口监测系统,初步建立了自己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

对企业自身而言,亟需建立起自己的反倾销预警机制,积极实施反倾销人才的储备,随时准备在国际市场上应对反倾销官司,维护自身的出口安全。

(2)、对国外反倾销起诉的反应快许多国家的反倾销法案都规定了应诉期限,从调查公告到初裁,通常只有40 天时间,留给企业回答几百页的问卷调查的时间,只有几个星期。

若是超出了应诉时间,人家可是“过期不候”,视被调查企业为自动弃权,起诉国将立即对这些企业采取高关税。

很多尝到反倾销败果的企业往往就输在了“起步”上,因此,“反应快”是应诉反倾销的成功先导。

(3)、应诉企业应团结一致,集体应战反倾销针对的是一类产品,而不是一个企业,因此涉案企业最忌讳的就是自动弃权,这就意味着放弃了市场。

总是一听说反倾销调查就开溜,这种心态正中起诉方下怀,给人留下中国企业好欺负的感觉,助长了国外反倾销的指控频率。

(4)、应对反倾销起诉要精心准备,胆大心细,有问必答反倾销应诉是对企业基础工作,特别是数据工作严峻的考验。

民营企业在数据管理上必须做好三点:一是数据完备;二是数据统一;三是数据保密。

反倾销调查的涉案问题往往数以千计,长篇累牍一万多页,是国际诉讼文件中名副其实的宏篇巨作。

涉案企业需要回答的问卷就达数百页,这就需要企业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准备, 完整的填写,有问必答。

再者,企业所面对的是量大、范围广、极为专业的问题,因此必须请专业人士谨慎把关,以免在答卷中给起诉方留下把柄,造成功亏一篑的遗憾。

(5)、重视行业商会的作用:应诉反倾销,商会的作用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商会处于政府
与企业之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同时在相关法律程序、信息渠道、外联经验等方面有较强的优势。

很多发达国家,行业商会的作用甚至凌驾于政府之上,中国企业真正的谈判对象往往是国外的行业商会,行业商会拿出一些条款、技术规范约束企业行为, 或者设置障碍,行业商会代表的正是该国行内企业最根本的利益。

中国的行业商会在发挥应有作用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大段距离,这与中国企业的“单兵作战”传统有很大关系。

因此,重视和正确发挥行业商会的作用已成摆在民营出口企业面前的一道必攻课题。

(6)、企业应不断追求技术创新,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中国产品在走向国际市场的进程中,大多采用的是低价竞争策略,产品多集中在低端市场。

而当前屡屡发生的对华反倾销行动,对方往往利用技术壁垒,针对的是技术含量不高的低档次产品。

民营企业要做大、做强,首要的就是通过技术创新积极开发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 积极开拓新的市场。

这也是规避反倾销起诉最有效的策略。

(7)、企业要真正融入国际市场,真正的融入国际市场是化解反倾销、破解贸易壁垒的一方良药。

对于民营企业,在面对接踵而至的贸易壁垒时,大胆融入国际大市场,在知己知彼中规避风险,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破解壁垒。

中国民营出口企业应多发展出口对象,增加出口国,不在一棵树上吊死,积极、果断地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联合国内乃至国际大公司,走国际化竞争与合作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