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武汉大学661细胞生物学(B卷)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武汉大学661细胞生物学(B卷)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翻译与解释(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paracrine
答:paracrine的中文名称是旁分泌,是指细胞分泌局部化学介质到细胞外液,作用于邻近的靶细胞的一种分泌形式。如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神经细胞将冲动传至另一个神经细胞或肌肉细胞也是通过旁分泌释放神经递质实现的。一般情况下,局部化学介质在其释放后很快地分解,所以很少进入血液中。
2.autoradiography
答:autoradiography的中文名称是放射自显影,是指不需要光线,而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所发射出来的时线(即带电粒子)作用于感光材料的卤化银晶体,而产生出潜影(或称隐像)的过程。这种潜影经过显影和定影之后,把“像”显出来,是以研究该放射性物质在生物机体内(整体、组织、细胞的或亚细胞水平)的颗粒或径迹的定位和定量的一种技术。
3.vesicular transport
答:vesicular transport的中文名称是膜泡运输,是指在转运过程中,物质包裹在脂双层膜包被的囊泡中的一种运输方式。这种运输方式常常可同时转运一种或一种以上数量不等的大分子甚至颗粒性物质,因此也可称为批量运输。膜泡运输涉及生物膜的断裂与融合,是一个耗能的过程,包括胞吞和胞吐两种方式。
4.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SRP)
答: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的中文名称是信号识别颗粒,是指由6种不同的蛋白质和一个由300个核苷酸组成的7S RNA结合组成的一种核糖核蛋白复合体。SRP通常存在于细
胞质基质中,等待信号肽从多核糖体上延伸暴露出来,SRP既可与新生肽信号序列和核糖体大亚基结合,又可与内质网膜上SRP受体结合。SRP受体是内质网膜的整合蛋白。
5.post translation translocation
答:post translation translocation的中文名称是后翻译转运途径,是指在细胞质基质游离核糖体上完成多肽链的合成,然后转运至膜围绕的细胞器的一种转运途径,如线粒体、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及细胞核,或者成为细胞质基质的可溶性驻留蛋白和骨架蛋白。即分泌蛋白在细胞质基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然后再转运至内质网中。
6.genomic imprinting
答:genomic imprinting的中文名称是基因组印记,又称遗传印记,是指基因的表达与否取决于它们是在父源染色体上还是在母源染色体上的一种鉴别技术;是通过生化途径,在一个基因或基因组域上标记其双亲来源信息的生物学过程。有些印记基因只从母源染色体上表达,而有些则只从父源染色体上表达。
7.modular binding domain
答:modular binding domain的中文名称是调控结合元件,是指细胞内信号转导分子中存在的一些特殊的结构域。它们是信号分子相互识别的部位,信号分子通过这些特殊结构域的识别和相互作用而有序衔接,形成不同的信号传递链或称为信号转导途径。
8.nuclear lamina
答:nuclear lamina的中文名称是核纤层,是指紧贴内层核膜下的一层由纤维蛋白构成的网络结构,是组成细胞核的结构之一,它与胞质中间丝、核基质有密切联系。哺乳动物体细胞的核纤层主要由3种核纤层蛋白构成,它们分别是laminA、laminB以及laminC。laminA/C
的表达具有组织与发育时期的特异性,但laminB则在哺乳动物的所有细胞中表达。laminA 被认为与细胞的分化相关。
9.mycoplast
答:mycoplast的中文名称是支原体,又称霉形体或“类菌质体”,最早发现于拟胸膜肺炎病原体,是目前发现的能在无生命培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最简单的细胞,具备细胞的基本形态结构与功能。支原体的直径为0.1~0.155微米,无固定形态,常是维管植物、人类和家畜致病的寄生物。
(1)它没有细胞壁,只有细胞膜,所以形态可以随机变化;
(2)它的细胞膜含有胆固醇,比其他原核生物的质膜更坚韧,具有原核细胞膜所具有的多功能性;
(3)它的环状双螺旋DNA较均匀地散布在细胞内,没有像细菌一样的核区,且mRNA 与核糖体结合为多核糖体,指导合成约几百种蛋白质,这可能是细胞生存和增殖所必需的最低数量的蛋白质。
(4)支原体以一分为二的方式分裂繁殖。
l0.nuclear-cytoplasmic interaction
答:nuclear-cytoplasmic interaction的中文名称是核质相互作用,是指一个细胞内的细胞核与细胞质间的相互作用。一般认为,细胞的各种性状,即形态、代谢活性、生理活动等的表现和方式等,是由核内的基因通过对包括酶在内的各种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的。但核的活性同时要受到作为其环境的细胞质的影响。
二、简答题(共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核糖体上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结合位点和催化位点及各自的功能。
答:核糖体上具有一系列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结合位点与催化位点及功能如下:
(1)与mRNA结合的位点:蛋白质的起始合成首先需要mRNA与小亚基结合。原核生物中,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位点位于l6S rRNA的3'端,其准确识别的基础是细菌mRNA 有一段特殊的Shine-DalgarnO序列(SD序列),位于起始密码子上游5~10bp处。SD序列能与核糖体小亚基16S rRNA的3'端序列互补结合。真核生物没有SD序列,核糖体小亚基准确识别mRNA的基础主要依赖于mRNA5'端的甲基化帽子结构。
(2)A位点:与新掺入的氨酰-tRNA结合的位点—氨酰基位点。
(3)P位点:与延伸中的肽酰-tRNA结合的位点—肽酰基位点。
(4)E位点:与脱氨酰-tRNA的离开—A位点到完全释放的一个位点。
(5)延伸因子结合位点:与肽酰-tRNA从A位点转移到P位点有关的转移酶(即延伸因子EF-G)的结合位点。
(6)肽酰转移酶的催化位点:是核糖体中最主要的活性部位。
此外还有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其他起始因子、延伸因子和终止因子的结合位点。
2.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有哪些分子马达作用于纺锤体的什么部位,各通过何种运动来决定染色体分离和纺锤体长度?
答:(1)微管马达蛋白
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A,动粒微管变短,将染色体逐渐拉向两极。一般认为,动粒微管变短是由于其动粒端解聚所造成的;而这种解聚又是由于动力蛋白沿动粒微管向极部运动的结果。微管马达蛋白首先结合到动粒上,在ATP分解提供能量的情况下,沿动粒微管向极部运动,并带动动粒和染色体向极部运动。动粒微管的末端随之解聚成微管蛋白二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