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第3课《神奇的新材料》教案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1.3《神奇的新材料》说课稿9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1.3《神奇的新材料》说课稿9一. 教材分析《神奇的新材料》是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新材料的特性以及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对新材料产生兴趣,提高他们对科学探究的热情。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新材料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但在科学探究方面,学生还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新材料的特性,知道新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新材料产生兴趣,提高对科学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新材料的特性及应用。
2.教学难点:学生对新材料的探究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新材料的实物或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新材料的定义和特性,引导学生了解新材料的重要性。
3.探究活动: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新材料的特性。
4.成果分享:学生展示探究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新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6.作业布置: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新材料的特性及应用。
可以采用流程图、等形式,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新材料。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操作能力等方面进行。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积极的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3.《神奇的新材料》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3.《神奇的新材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神奇的新材料》是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的第3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新材料的特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新材料,探究新材料的特性,并了解新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他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事物并尝试理解其原理。
但是,对于新材料这一概念,他们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新材料的特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新材料的定义及其特性。
2.让学生了解新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新材料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材料的定义及其特性,新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新材料的特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新材料的特性及其应用。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新材料的图片,了解其特性。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交流对新材料的看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新材料的图片和实例,用于展示和讲解。
2.准备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3.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新材料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新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用新材料制作的玩具、衣物等,让学生猜一猜这些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呈现(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新材料的定义、特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新材料的特性,如轻便、耐用、环保等。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新材料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对新材料的看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神奇的新材料》教学设计
《神奇的新材料》教学设计一、目标制定的依据课标要求:科学知识目标:1.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2.知道我们周围的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3.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2.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在教师指导下,具有对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评价与改进的意识。
3.科学态度目标:能如实讲述事实,当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小学科学第一单元《它们是用什么做的》,第三课《神奇的新材料》。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三课。
第一节课学习了常见的材料,第二节课认识不同材料做成的杯子,并在活动中确定不同材料杯子的不同特点。
本节课延续前两节课的内容,学习一些新材料的制作原理和方法。
学生分析: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辨认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材料,同时也能够说出不同材料的特性和优缺点,在认知、观察比较、动手探究等方面都为本课认识神奇新材料打下了基础。
学生对新材料感到新奇和神秘。
为突破这一点,本节课选取荷叶上滚水滴这一自然现象和在蜡烛黑灰上滚水滴这一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材料的发明原理和过程。
二、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视频和实验操作,能够说出荷叶表面不沾水,但水滴能卷走粉笔灰这一神奇的现象。
2.能正确操作实验,并说出蜡烛黑灰不沾水、水滴卷走黑灰上粉笔灰的现象。
3.能够说出纳米材料等一些新材料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三、学习重点:1.通过观察视频,能够说出荷叶不沾水这一神奇的现象。
2.能正确操作实验,并说出蜡烛黑灰不沾水、水滴卷走黑灰上粉笔灰的现象。
3.能够说出纳米材料等一些新材料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四、学习难点:1.能正确操作实验,并说出蜡烛黑灰不沾水、水滴卷走黑灰上粉笔灰的现象。
2.能够说出纳米材料等一些新材料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准备:教材、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课件、实验记录单、每个小:1片荷叶、1个蜡烛、1个纸杯、1个塑料小勺、1根粉笔、1个吸管、少量水。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3.神奇的新材料 教案
3.神奇的新材料
【教学目标】
1.发现荷叶不沾水、水滴卷走荷叶上粉笔灰的奇特现象。
2.能用蜡烛火焰熏黑纸杯底,并发现蜡烛黑灰不沾水、水滴卷走黑灰上粉笔灰的奇特现象。
3.知道一些新材料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4.愿意与同学合作观察,互相交流。
【教学重点】
了解一些新材料及其用途。
【教学难点】
用蜡烛火焰熏黑纸杯底。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相关视频资料,火柴或打火机。
学生材料:烧杯(装少量水)、纸杯、蜡烛、滴管、粉笔、记录单、抹布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第3课《神奇的新材料》教案(定稿)
学生活动方式、内容
旁 注
【板块一】自学内容反馈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视频:夏天,外面下大雨,衣服、被子、泥土等都湿了,可是荷叶却没有被打湿。
2.教师引导:同学们,这个视频中,大雨把衣服、泥土等很多东西都打湿了,可是荷叶却没有被打湿。荷叶不仅不能被水打湿,而且出淤泥而不染,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实验学校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教 学
内 容
3、神奇的新材料
教 学
课 时
1
执 教
日 期
教 学
目 标
1.能观察并描述荷叶表面的特点,发现荷叶表面不容易沾水滴或尘埃颗粒。
2.做蜡烛黑上滚水滴的实验,发现蜡烛黑不沾水不占灰的神奇特点,了解水滴在荷叶上和蜡烛黑上滚动时的相同之处。
3.了解各种新材料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现代科技的兴趣与热爱。
2.交流讨论:
人们根据荷叶的特点,发明出了哪些新型的材料?(制造出的新型材料有纳米布料、纳米玻璃涂料等等。)
这些新型的材料又有什么特点?(有不沾水、不沾灰的特点。)
人们用这些新型材料制造出了哪些产品呢?
有自净作用的纳米布料、防水防晒的复合木头、安全的钢化玻璃、雷达不易发现的隐形飞机等等。
学生看一看第10页的几幅插图,并读一读上面的两段文字。
用蜡烛熏杯底的时候,杯子里要有少量的水,以防止把纸杯点燃。
3.讨论交流:水滴在荷叶上和蜡烛黑灰上滚动时有什么相同之处?
4.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两个实验以及刚才的讨论,我们发现蜡烛黑跟荷叶一样,同样也有不沾水不沾灰的神奇特点。
学生读一读,了解本次实验的步骤。
学生分小组活动,同小组成员合作完成这个实验。
预设:我看到了水滴像一颗珍珠一样在荷叶上滚来滚去。教师巡视,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塑料滴管。
最新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神奇的新材料》精美教案
最新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神奇的新材料》精美教案【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1.发现荷叶不沾水、水滴卷走荷叶上粉笔灰的奇特现象。
能用蜡烛火焰熏黑纸杯底,并发现蜡烛黑灰不沾水、水滴卷走黑灰上粉笔灰的奇特现象。
(二)科学探究1.在教师指导下,能正确并安全使用器材进行实验,进而发现研究对象的特征及现象。
(三)科学态度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了解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一些新材料及其用途。
难点:用蜡烛火焰熏黑纸杯底。
【课前准备】教学手段:围绕自主探索展开,经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出猜测----解决问题,这一过程,调动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
课前准备:教师材料:相关视频资料,火柴。
学生分组材料:烧杯(装少量水)、纸杯、蜡烛、滴管、粉笔、记录单等。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师:同学们,现在正值春暖花开,在星期天的时候,你们最想去做什么呢?这些也是老师特别想去做的事,那么我们就会希望到时候的天气怎么样呢?生:踏青,春游,爬山,放风筝……生:希望是个大晴天。
2.师:老师有一次去踏青,半路下起了雨,你们猜老师的鞋怎么样了呢?生:老师有雨伞,老师的鞋子都湿了,脏了。
师:是的,老师的鞋又湿又脏。
可是老师却发现同样经历了风雨的荷叶却依旧干净且没有被雨水淋湿。
[意图解析:情境导入,引出问题,发现荷叶不沾水、不沾脏,激发兴趣。
]二、探索1、模拟实验:荷叶上的水滴模拟下雨,再向叶子上撒一些粉笔灰,模拟灰尘,我们一起来看看会怎么样呢?演示实验:(1)先将一滴水滴在荷叶上,慢慢晃动(2)再撒一点粉笔灰。
生:(1)发现水滴呈球状滚动,荷叶也没有湿。
(2)水滴会卷走荷叶上的粉笔灰。
荷叶变干净。
这是为什么呢?2、出示荷叶图: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显微镜下放大的荷叶显微表面是什么样子吧。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1.3《神奇的新材料》说课稿8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1.3《神奇的新材料》说课稿8一. 教材分析《神奇的新材料》是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1单元的第3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新材料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新材料的定义,认识新材料的特点,掌握新材料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并能够列举一些常见的新材料。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激发学生对新材料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他们对新材料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但学生对新材料的概念和特点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图片来进行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新材料的应用领域了解不多,需要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科技领域的应用来进行拓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新材料的定义,掌握新材料的特点,了解新材料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和图片,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够列举一些常见的新材料。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对新材料产生兴趣,认识到新材料在科技发展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创新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材料的定义、特点和应用。
2.教学难点:新材料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材料,如塑料、金属、玻璃等,引导学生思考材料的分类和特点。
2.新课导入:介绍新材料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新材料的定义。
3.实例展示:通过展示新材料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新材料的特点。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新材料的特点,并能够列举一些常见的新材料。
5.应用拓展:介绍新材料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引导学生了解新材料的实际应用价值。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新材料的定义、特点和应用。
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第3课《神奇的新材料》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第3课《神奇的新材料》教学设计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第3课《神奇的新材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发现荷叶不沾水、水滴卷走荷叶上粉笔灰的奇特现象。
2.能用蜡烛火焰熏黑纸杯底,并发现蜡烛黑灰不沾水、水滴卷走黑灰上粉笔灰的奇特现象。
3.知道一些新材料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重点】了解一些新材料及其用途。
【教学难点】用蜡烛火焰熏黑纸杯底。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相关视频资料,火柴或打火机。
学生分组材料:纸杯(装少量水)、蜡烛、滴管、粉笔、荷叶(放在纸杯里)、记录单等。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故事引入:认识荷叶的特点1.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听故事吧?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一只聪明的小鸡》,为什么说他聪明呢?听完故事你就明白了。
2.聪明的小鸡发现了什么秘密呢?(引导学生观察荷叶上水滴的形状)视频播放:滴管的使用。
学习塑料滴管的使用,动手做荷叶滚水珠的实验。
播放荷叶滚水珠视频,学生说说发现(荷叶不沾水、水滴卷走荷叶上粉笔灰的奇特现象)。
3.那他的好主意又是什么呢?小朋友们说得对不对呢,让我们继续听故事。
4.小结:你觉得小鸡为什么会聪明?(善于观察,爱动脑筋。
)看来会观察爱动脑筋就会有意外的发现,还能变聪明,我们小朋友们刚才不仅善于观察爱动脑筋,还会动手做实验,我们比小鸡的变现梗棒,那就送自己一个大拇指吧。
我们的小朋友如此棒,老师决定给你们一个有挑战的任务。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这种二年级学生喜欢的形式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认识荷叶不沾水的特点,接着又通过荷叶上滚水珠的实验让学生发现荷叶不不沾水、水滴卷走荷叶上粉笔灰的奇特现象]二、民主导学:制造新材料,在蜡烛灰上滚水滴1.荷叶不沾水水滴卷走荷叶上粉笔灰真是好神奇,你觉得这种不沾水不沾灰的材料哪里需要呢?(衣服,窗帘、防尘布)小朋友们愿不愿意接受挑战,也制造出像荷叶这样的材料吗?2.这是一个纸杯,老师在这个纸杯的底部滴一滴水滚一滚(在实物展示频上演示),和荷叶上滚水滴有什么区别?那么我们能不能也造出像荷叶这样的纸杯底呢?让我们来试试吧。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1.3《神奇的新材料》教学设计10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1.3《神奇的新材料》教学设计10一. 教材分析《神奇的新材料》是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1.3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新材料的定义、特点和应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使学生了解新材料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新材料的定义:新材料是指在科技发展中出现的一种具有特殊性能或用途的材料。
2.新材料的特点:新材料具有轻、薄、强、耐磨、抗腐蚀等特性。
3.新材料的应用:新材料在航空、建筑、医疗、环保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
但他们对新材料的概念和特点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图片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可以更好地理解新材料的特点和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新材料的定义和特点,知道新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认识到新材料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新材料的定义和特点,知道新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新材料的特点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新材料的特性,理解新材料的特点。
3.操作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新材料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新材料的图片和实例,制作PPT进行展示。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一双好奇的眼睛和一双灵巧的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新材料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新材料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呢?”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新材料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新材料的概念。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1.3《神奇的新材料》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1.3《神奇的新材料》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神奇的新材料》是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初步认识新材料,了解新材料的特点和应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新材料的奥秘,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于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细节。
但是,他们对新材料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和图片来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新材料,了解新材料的特点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明白新材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够认识新材料,了解新材料的特点和应用。
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例和图片,理解新材料的概念和作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新材料的特点和应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新材料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新材料,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探究新材料:学生分组讨论,观察和分析新材料的特点和应用,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来认识新材料。
3.分享与交流:每组学生代表分享他们的探究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4.小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新材料的特点和应用,反思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发现和不足。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新材料的特点和应用。
可以采用流程图、图标、关键词等形式,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参与度、理解度、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提问、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九. 说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进行自我评价和提升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找出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1.3《神奇的新材料》教学设计7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1.3《神奇的新材料》教学设计7一. 教材分析《神奇的新材料》是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1.3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新材料的概念、特点以及应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新材料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新材料的定义、特点、分类和应用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于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善于发现和提问。
但是,他们对新材料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例和图片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们的思维方式还以直观形象为主,需要通过观察、操作和实践来达到对新材料的深入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材料的概念、特点和分类,知道新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和实践,培养学生对新材料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爱科学、探索未知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新材料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2.难点:新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新材料的特点和作用。
2.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和实践,培养学生对新材料的探究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
2.学具:学生实验材料、观察记录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新材料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新材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介绍新材料的概念、特点和分类,让学生对新材料有初步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新材料的性质,如导电性、磁性等。
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和实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新材料的特点和作用,并进行汇报。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1.3《神奇的新材料》教学设计5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1.3《神奇的新材料》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神奇的新材料》是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新材料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新材料的定义,掌握新材料的特点,以及了解新材料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发学生对新材料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他们对于身边的物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新材料的概念和特点,学生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材料的特点和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材料的概念,掌握新材料的特点,了解新材料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关注新材料的发展和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新材料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2.难点:新材料的特点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发学生对新材料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新材料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新材料的性质,加深学生对新材料的理解。
4.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实物、实验器材。
2.学具:笔记本、实验器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新材料产品,如玻璃瓶、塑料袋等,引导学生关注新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新材料的定义、特点和应用,让学生对新材料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一些新材料的实物,如玻璃、塑料、金属等,让学生触摸、闻味,观察其特点。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新材料的特点,并通过实验验证新材料的性质。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神奇的新材料》优质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神奇的新材料》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神奇的新材料》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第3课,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都属于物质科学领域,一二年级是“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便利、快捷和舒适”。
本课在前两课指导学生认识常见材料的基础上,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到特殊材料中的新材料。
本课在前两课指导学生认识常见材料的基础上,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到特殊材料中的新材料。
本课内容可以分成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组织体验。
它由两个本质相同的活动组成:活动一,调用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荷叶上滚水滴,发现荷叶不沾水、水滴会卷走荷叶上的粉笔灰;活动二,和前面的活动相类似,亲手做一做——在纸杯底用蜡烛火焰熏出黑灰,并在蜡烛黑灰上滚水滴,发现蜡烛黑灰不沾水、水滴会卷走黑灰上的粉笔灰。
这两个活动都是引发学生对这一神奇现象的好奇,为后面阅读纳米材料的资料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介绍纳米材料和其他一些新材料。
与学生在第一部分活动中的体验相呼应,说明了荷叶表面的极细小绒毛和纸杯底的黑灰都属于纳米材料;资料的后半部分,用视频的形式介绍了一些新材料及其用途,展现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学情分析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材料,观察探究了不同材料的一般特点,在认知、观察比较、动手探究等方面都为本课认识神奇新材料打下了基础。
生活中很多物体都会被雨水打湿,而荷叶却不会,由这一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通过观察荷叶不沾水不沾灰的现象,再到自己动手制作不沾水不沾灰的“材料”,了解更多的新材料。
学习中,动手环节是难点,学生对划火柴、熏纸杯活动的操作有一定困难。
通过本课学习,调动学生学科学的兴趣,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让他们在“玩”中学,在愉悦中有更多的收获。
三、学习目标1、发现荷叶不沾水、水滴卷走荷叶上粉笔灰的奇特现象。
2、能用蜡烛火焰熏黑纸杯底,并发现蜡烛黑灰不沾水、水滴卷走黑灰上粉笔灰的奇特现象。
苏教版(2017秋)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它们是用什么做的》之《3神奇的新材料》教学设计
苏教版(2017秋)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它们是用什么做的》之《3神奇的新材料》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各种神奇的新材料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力,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新材料的特点和应用。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更加关注新材料的发展和应用,了解新材料对生活的影响和改变,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它们是用什么做的》这一主题下的一个分课。
通过对各种神奇的新材料的介绍和实验,让学生了解新材料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力,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三、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同时也对日常生活用品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知。
但是,对于新材料的特点和应用,学生可能了解得还不够深入和全面。
因此,本课通过实验和观察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各种新材料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重难点重点:通过对各种神奇的新材料的介绍和实验,让学生了解新材料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力,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师: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们来上一节有关“新材料”的课。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常见的物品都是用不同的材料制成的。
2. 师:你们知道哪些物品是由新材料制成的吗?请举个例子。
(二)新课1. 师:好的,同学们。
今天,我们要了解的新材料是“塑料”。
2. 师:塑料是一种神奇的材料,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请你们想一想,哪些物品是由塑料制成的?3. 生:塑料袋、塑料瓶、塑料玩具等等。
4. 师:非常好!那么,你们知道塑料有哪些优点吗?5. 生:轻便、不易碎、容易加工等等。
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第3课《神奇的新材料》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第3课《神奇的新材料》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神奇的新材料》是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第三课的内容。
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新材料的特点和应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材通过图片和文字的结合,生动地介绍了新材料的种类、性质和用途,如纳米材料、复合材料、智能材料等。
教材还引导学生思考新材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他们对于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
但是,他们对新材料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图片和实物来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
此外,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需要通过实例和实验来引导他们思考和探索。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新材料的种类和特点,了解新材料的应用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说出新材料的种类和特点,了解新材料的应用和作用。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例和实验,理解新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相结合。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探究教学法通过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新材料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探究: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观察实验等方式,探究新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3.分享:学生将探究结果进行分享和讨论,加深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
4.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新材料的种类、特点和应用,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新材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1.3《神奇的新材料》说课稿4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1.3《神奇的新材料》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神奇的新材料》是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新材料的特点和应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新材料的定义,了解新材料的特点,以及了解新材料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但是对于新材料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新材料的特点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材料的定义,理解新材料的特点,了解新材料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材料的定义,新材料的特点,新材料的应用。
2.教学难点:新材料的特点,新材料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直观地展示新材料的特点和应用,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新材料产品,如玻璃杯、塑料袋等,引发学生对新材料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探究新材料的定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总结新材料的定义,加深学生对新材料的理解。
3.探究新材料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新材料的特点,如轻便、耐用、环保等,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探究新材料的应用: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展示,了解新材料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5.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新材料的定义、特点和应用。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1.3《神奇的新材料》说课稿7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1.3《神奇的新材料》说课稿7一. 教材分析《神奇的新材料》是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1单元的第3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新材料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新材料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对身边的材料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新材料的了解还比较有限,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对新材料的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材料的概念、特点和应用,能举例说明新材料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新材料的特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增强学生对新材料的应用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材料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2.教学难点:新材料的特性探究。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观察、实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实验器材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新材料的实物,引发学生对新材料的兴趣,导入新课。
2.探究新材料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新材料的实物,提问学生对新材料的看法,总结出新材料的概念。
3.探究新材料的特点: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新材料在实验中的表现,引导学生总结新材料的特点。
4.探究新材料的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新材料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进行小组讨论。
5.总结与拓展: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新材料的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神奇的新材料概念:新材料的概念特点:新材料的特性应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实验报告、课后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价,重点关注学生对新材料概念、特点和应用的掌握程度。
九. 说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神奇的新材料-苏教2017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3. 神奇的新材料-苏教2017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新材料。
2.学习新材料的种类和特点。
3.了解新材料的应用场景。
4.学习新材料的制备方法。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新材料新材料是指具有新的特性、新的用途、新的生产技术或新的结构的材料,它与传统材料相比,具有更优越的特性和用途。
2. 新材料的种类和特点新材料种类繁多,例如:•碳纤维:高强度、轻质、耐腐蚀。
•高分子材料:高强度、耐酸碱、抗紫外线。
•硅材料:导电性强、抗氧化、耐高温。
•纳米材料:尺寸小、表面积大、力学性能好。
新材料的特点包括:•轻质化:新材料的密度比传统材料低。
•强度高:部分新材料比传统材料的强度更高。
•耐腐蚀:新材料具有耐腐蚀性能。
•耐高温:新材料具有耐高温性能。
•高导电性:新材料具有高导电性能。
•抗紫外线:新材料具有抗紫外线性能。
3. 新材料的应用场景新材料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例如:•碳纤维:航空、飞行器、汽车、运动器材。
•高分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化妆品、医药、食品包装。
•硅材料:半导体材料、光学玻璃、太阳能电池。
•纳米材料:药物传递、光学、电子器件。
4. 新材料的制备方法新材料的制备方法有很多种,例如:•溶胶-凝胶法:将溶胶和凝胶相互作用形成制备新材料。
•共聚法: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体在化学反应中共同发生聚合反应形成新材料。
•湿法化学方法:在水溶液中通过化学反应制备新材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材料的概念老师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新材料。
例如,手机壳由原来的聚乙烯材料变成了塑料,使用后更加轻薄、防震。
2. 学习新材料的种类和特点针对不同的新材料种类,老师可以展示一些例子,然后让学生比较它们与传统材料的区别和优势。
3. 观察实验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例如,将塑料和玻璃从相同的高度掉落到地上,比较它们的抗摔性能。
4. 拓展剪影老师可以使用拓展剪影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新材料的应用场景和制备方法。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1.3《神奇的新材料》说课稿6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1.3《神奇的新材料》说课稿6一. 教材分析《神奇的新材料》是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新材料的特点和应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材中通过图片和文字的结合,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新材料的神奇之处,同时也介绍了新材料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广泛应用。
教材还设计了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感受新材料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于身边的材料和物品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新材料的定义、特点和应用,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用生动的例子和直观的演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材料的相关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新材料的定义和特点,知道新材料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养成爱观察、爱思考的良好习惯,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材料的定义、特点和应用。
2.教学难点:新材料的特点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和实验等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新材料的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新材料产品,如玻璃杯、塑料袋等,引导学生关注新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材料: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和实验等方法,了解新材料的特点。
3.了解新材料的应用:学生通过观看课件和实物展示,了解新材料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新材料的特点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记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神奇的新材料1.定义:新材料是什么?2.特点:新材料有哪些特别之处?3.应用:新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首页
科学教案(第3课时)
大的荷叶显微表面是什么样子吧。
(出示图)
(1)观察图片,描述你看到显微镜下荷叶表面是什么样的。
(2)讲解补充:荷叶表面布满着许多高度约为5-9微米的乳突,像一个一个的“小山包”,乳突之间的距离约为12微米。
而且每个乳突上面,都长了许许多多的蜡状突起,这些突起直径约为200纳米。
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1亳米=1000000 纳米,由于每个蜡状突起表面具有排斥性,就像是给整张荷叶铺上了一层保护膜一样,能抵挡住任何液滴的侵入。
当有灰尘等污染物落到荷叶上面时,同样也会被这些蜡状突起挡住。
像荷叶表面这样的材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种新材料一纳米材料。
2、荷叶是天然的纳米材料,你们想亲自动手做出像荷叶面一样的新材料,并且亲自验证它的神奇吗?在动手之前,我们先来认识实验材料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
出示:纸杯、蜡烛、火柴、滴
管、粉笔、水。
你会使用吗?提醒: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烧伤自己。
出示滴管:(1)介绍滴管的各
部分名称。
(2)介绍滴管的使用方法。
你打算如何利用这些材料做出像荷叶表面那样的新材料呢?学生看图,并用自己的
语言描述。
介绍火柴的使用方法。
演示刮粉笔灰。
学生猜
测如何做。
明确实验步骤之后,
了解什么是纳米
材料。
让学生经历一个
完整的探究过
程,从制作黑灰
开始,直到发现
水滴在黑灰上滚
动与
科学教案(第3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