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和框架梁柱配筋构造
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中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设计

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中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设计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中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在高层建筑中,楼梯作为人员疏散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连接设计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框架梁柱作为支撑建筑整体结构的主要构件,其连接与楼梯的连接设计也至关重要。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结构材料、承载力、抗震性等因素,确保连接部位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围绕楼梯与框架梁柱连接设计展开深入研究,探讨不同连接方式的选择、连接设计要点及实际案例分析,为今后的连接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能够推动建筑结构设计的进步,提高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中楼梯与框架梁柱连接设计的深入探讨,探究最优化的连接方式,并提出连接设计的要点和建议。
通过研究楼梯与框架梁柱连接设计的案例分析,总结出现有连接方式的优缺点,为今后的连接设计提供参考和指导。
进一步探讨连接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提升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美观性。
通过本研究,为工程师和设计师们提供可行的连接设计方案,促进高层建筑的发展与进步。
1.3 研究意义楼梯与框架梁柱连接设计在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人们对建筑物设计和施工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楼梯与框架梁柱连接设计变得尤为关键。
合理的连接设计可以确保楼梯与框架梁柱之间的牢固连接,提高建筑物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连接设计也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维修成本,影响着建筑物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研究楼梯与框架梁柱连接设计的意义在于通过对连接方式选择和设计要点的探讨,提高连接的效率和可靠性,减少施工和维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通过案例分析总结连接设计的经验和教训,为未来的连接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深入研究楼梯与框架梁柱连接设计的意义在于推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不断完善,提升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品质提供更好的保障。
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中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设计

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中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设计一、前言在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中,楼梯的连接设计至关重要。
楼梯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方便居民的出入,更是为了保障居民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因此,楼梯的连接设计必须牢固可靠,能够承受大量的重量和力量。
本文将从以下方面来探讨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中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设计。
二、楼梯连接的几种方式1、对角钢连接这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楼梯连接方式,将楼梯的支架和框架梁柱用对角钢连接。
在连接时,需要将对角钢从楼梯支架的底部和框架梁柱的顶部分别固定,并采用焊接或螺栓等方式进行固定。
这种连接方式比较常见,但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如果楼梯的长度过长,容易造成连接不牢固,从而导致安全隐患。
2、钢梁连接这种方式是将楼梯的支架固定在钢梁上,再将钢梁与框架梁柱连接。
使用钢梁连接的话,可以将楼梯的长度加长,通过加强钢梁和连接处的设计来增强连接的韧性和牢固程度。
另外,在高层建筑中,由于承重需求非常大,钢梁连接方式可以满足更高的承重要求。
3、钢筋混凝土柱连接这种连接方式需要在钢筋混凝土柱的顶部安装置台,将楼梯的支架固定在置台上。
在支架和置台之间采用螺栓连接,再将置台与框架梁柱连接。
这种连接方式主要应用于高层建筑中的室内楼梯。
三、楼梯连接设计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楼梯的连接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连接方式的选择根据楼梯的长度、承重要求等因素,选用合适的连接方式。
一般而言,钢梁连接方式可以承受更大的承重,也更加牢固。
2、连接的强度连接处需要承受比楼梯本身更大的重量和压力,因此需要保证连接的强度。
在设计连接时,需要计算出连接点的承载能力,并根据这个数值来选择连接件的尺寸和材质。
3、焊接和螺栓的选择在进行连接时,需要使用焊接或螺栓等方式来进行固定。
在选择焊接或螺栓时,需要考虑但连接处的形态和位置,以及焊接或螺栓的强度。
四、结论在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中,楼梯的连接设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并保证连接的牢固程度。
楼梯基础各构件的结构配筋原则解析

楼梯基础各构件的结构配筋原则解析楼梯和基础是建筑结构中的重要构件,其结构配筋原则的正确运用对于确保结构的稳定和安全非常重要。
下面将分别对楼梯和基础的结构配筋原则进行解析。
1.楼梯的结构配筋原则:1.1楼梯的纵筋布置原则:楼梯的纵向筋主要用来承受弯矩及剪力,一般布置在楼梯的梯段和横梁的支承处。
具体原则如下:- 位于楼梯台阶沿线,一般纵向筋间距不宜大于150mm;-在悬挑部分和阶梯间墙面处,纵向筋的间距可适当放大;-纵向筋应尽量紧密布置,特别是梯段部分;- 对于梯段长度大于3000mm的单坡道楼梯,除了梯段的纵筋外,还应考虑横梁的纵向筋;-随着楼梯高度的增加,纵向筋的直径也应相应增加。
1.2楼梯的横筋布置原则:楼梯的横筋主要用来承受楼板和梯段之间的连接作用和垂直荷载,具体布置原则如下:-根据楼梯的使用要求和受力情况,确定横筋的直径和间距;-横筋应平行于楼梯台阶方向布置;- 横筋的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300mm;-在楼梯的边缘处,需要设置边筋来增强边缘的抗弯刚度;-横筋的长度应适当设置,不应跨越过多的楼梯台阶。
2.基础的结构配筋原则:2.1基础底板的结构配筋原则:基础底板的结构配筋主要用来抵抗地面荷载和上部结构荷载的传递,具体原则如下:-底板的纵筋通常布置在两个方向上,且应互相垂直,以增强底板的刚度;-纵筋的直径和间距应根据荷载大小和基底尺寸进行合理确定;-底板的纵向筋应沿着基底的边缘布置,并在接近立柱的位置设置截断筋以增强连接;-底板的横筋应平行于底板的梁或墙的边缘布置,并在截断筋位置进行足够延伸。
2.2基础立柱的结构配筋原则:基础立柱的结构配筋主要用来抵抗上部结构的荷载和底板的传递,具体原则如下:-立柱的纵向筋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布置,且应穿越底板,垂直于底板;-纵向筋的直径和间距应根据荷载大小、立柱尺寸和深度进行合理确定;-立柱的横筋通常布置在两个方向上,且应互相垂直,以增强立柱的刚度;-立柱的横筋应布置在纵向筋的交叉位置,并在立柱的边缘设置弯折钩延伸至底板处。
16G101基础、柱、梁、板、楼梯、剪力墙钢筋绑扎要点大汇总

16G101基础、柱、梁、板、楼梯、剪力墙钢筋绑扎要点大汇总案例工程简介:1、基础结构形式:人工挖孔桩、长螺旋挖孔桩、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承台基础。
2、主体结构形式:框架结构、钢混结构。
3、孔桩部分:长螺旋桩及人工挖孔桩桩身钢筋采用焊接。
4、基础及主体部分:φ16及以上的钢筋使用机械连接,直径小于16的使用绑扎搭接。
01基础底板钢筋绑扎1、基础底板钢筋绑扎施工流程:1)在底板钢筋绑扎前,先按照设计要求钢筋间距,算出底板需用的钢筋,根数,在垫层上放出底板钢筋摆放的位置线,(包括地梁钢筋位置线)和墙柱插筋位置线。
2)承台钢筋绑扎先铺底板下层钢筋。
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决定下层钢筋哪个方向钢筋在下面,参照16G101-1第66-70页安装,绑完下层钢筋后,按间距0.8m 左右设置钢筋马凳,马凳及附加钢筋应支设在下层钢筋网上,不得直接落在保护层,在马凳上摆放纵横两个方向定位钢筋,钢筋上下次序及绑扣方法同底板下层钢筋。
马凳高度H=承台高—混凝土保护层厚—上层双向钢筋直径—下部钢筋单向钢筋直径,桩承台采用下图的钢筋马凳)间距800mm 左右设置,马镫使用14的钢筋进行加工2、基础底板绑扎方法在绑底板的同时做好底板梁的绑扎,即先先绑东西向后绑南北向的方法排列钢筋。
其接头位置“下层铁在跨中,上层铁在支座”。
梁板式基础部位钢筋接头必须按50%错开,要严格按照配料单的顺序及位置准确排放基础底板下铁保护层为40(50)㎜,上铁为30mm。
板上、下铁中间用马凳铁支起,间距800mm,马凳高度=底板厚-上下保护层-上层双向钢筋直径-下层单向钢筋直径。
马镫使用14的钢筋进行加工3、底板钢筋的施工要求:钢筋绑扎要满扣绑扎且相邻绑扣为“八”字扣,扣头应向结构板内侧弯入。
在绑扎钢筋前要用墨线弹出钢筋摆放间距线,按线绑扎。
上层钢筋绑扎前要摆设好马凳铁,再绑上铁。
4、本工程基础底板(防潮板)厚度为350mm。
02、柱子钢筋绑扎工艺流程:弹柱子线→ 剔凿柱混凝土表面浮浆→ 修理柱子筋→ 套柱箍筋→ 安装竖向受力筋→画箍筋间距线→ 绑箍筋→安装垫块。
楼梯结构钢筋配筋(图解)

楼梯结构钢筋配筋(图解)1、一跑梯板AT
2、有低端平板的一跑梯板(BT)
3、有高端平板的一跑梯板(CT)
4、有低端和高端平板的一跑梯板DT
5、有中位平板的一跑梯板ET
6、有层间和楼层平台板的双跑楼梯(全部平板三边支承)FT
7、有层间和楼层平台板的双跑楼梯(层间平台板三边支承,另一端的梯板段单边支承)GT
8、一跑楼梯(低端楼梯梁上设滑动支座)ATa
9、一跑楼梯(低端楼梯梁挑板上设滑动支座)ATb
10、一跑楼梯(参与框架结构整体抗震计算)ATc
11、有高端平板的一跑梯板(低端梯梁上设滑动支座)CTa
12、有高端平板的一跑梯板(低端梯梁挑板上设滑动支座)CTb
13、梯梁TL、平台板PTB、梯柱TZ。
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中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设计

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中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设计作者:周梦磊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03期摘要: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框架结构中的楼梯在设计中要求和框架梁柱进行连接,这是整个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难点,也是设计重点,要是这个连接部位没有设计好,将会对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都有所影响。
在实际的设计中,楼梯构件和整体建筑结构参与度是很重要的,对其荷载力和抗震内力都是会受到相关影响的,设计单位要对这一环节的设计特别注意,找到合适的连接方法。
本文分析了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中的楼梯结构和框架梁柱进行连接的相关设计问题。
关键词:高层建筑;框架结构;设计;楼梯;框架梁柱现在的建筑都是以高层建筑为主,高层建筑在为人们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常常受到质量的困扰,尤其在楼梯部位,总会有楼梯断裂以及梯梁被剪短的问题出现,这些都是工程质量没达到规定标准所致的。
在楼梯部位的时候是特别重要的,要注意它和框架梁柱进行连接时的设计,要根据楼梯的抗荷载能力和抗侧面刚度等问题去设计,这样能让楼梯的连接效果有所增强,从而使高层建筑稳定性得以提高。
1 框架梁柱构件内力对高层建筑楼梯的影响1.1 基本原理。
在高层建筑结构中,其梯板所承受的竖向地震荷载会受到一点变化,而顺梯板方向的变化则是比较明显的。
地震轴力以及其剪切力在梯板框架梁柱的主要构件所处的连接部位受承受的荷载是逐渐加大的,同时对面端板的承载应力不会增大,反而减小。
对于非楼梯部位的梁柱构建来说,其楼梯井结构的分布情况不同,那么地震荷载也就会不同,同时楼梯井在楼梯刚度的占有比例上越大,那么整个结构所具有的地震荷载也就会越小,非对称分布情况下,没有楼梯段梁柱构件出现的情况也就越大,其弯矩也会增大,同时楼梯刚度在整体建筑结构的刚度中所占有的比例也就越大,整个结构所承受的地震荷载也就会明显的增大。
1.2 楼梯连接框架梁柱构件的分布。
首先是框架柱在轴向应力有所增大的同时,位于柱两端的分布力则会达到4.1倍左右,而集中在中间的分布力则会达到4.4倍左右,一端的分布里会达到3.1倍左右。
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中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设计

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中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设计【摘要】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中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设计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通过对现有连接设计方法的分析,探讨了楼梯与框架梁柱连接的重要性以及设计的考虑因素和关键技术。
通过设计实例分析,提出了一些实用的连接方案。
在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这篇文章旨在为高层建筑框架结构的设计和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为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高层建筑、框架结构、楼梯、梁柱连接、设计方法、考虑因素、关键技术、设计实例分析、总结、展望、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层建筑是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加。
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由于楼梯作为人们上下楼层的通道,连接设计的牢固性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
目前,关于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中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设计方面的研究并不充分,已有的连接设计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有必要对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设计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更有效、更安全的连接设计方法。
本文旨在通过对楼梯与框架梁柱连接设计的研究,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提供更多的参考和改进方向,以提升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中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设计,旨在提出一种安全可靠、结构合理的连接方案,以确保楼梯与框架梁柱之间的牢固联系,保障高层建筑的整体结构安全。
通过研究不同连接设计方法的优缺点,进一步完善连接设计方案,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可靠性。
将从工程实践的角度出发,考虑实际施工的可行性和经济性,以达到既符合结构力学要求又满足施工便利的设计目标。
本研究旨在为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中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和实际操作建议,为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中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设计

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中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设计1. 引言1.1 研究背景楼梯与框架梁柱连接设计在高层建筑的结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直接影响到整体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建筑业的蓬勃发展,高层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加,因此对于楼梯与框架梁柱连接设计的研究与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楼梯与框架梁柱连接设计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连接点易受力不均匀、连接结构复杂等,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楼梯与框架的稳定性受到影响。
有必要对楼梯与框架梁柱连接设计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建筑的整体结构性能和安全性。
通过对楼梯与框架梁柱连接设计的研究,可以为高层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有助于减少事故的发生,提升建筑的使用品质和安全水平。
本文旨在探讨楼梯与框架梁柱连接设计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方法,以期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
1.2 研究意义楼梯与框架梁柱连接设计作为高层建筑结构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实际工程中,楼梯与框架梁柱连接设计的合理性与否关系到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
深入研究楼梯与框架梁柱连接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通过对楼梯与框架梁柱连接设计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范,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优化连接设计方案可以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能,减少结构材料的浪费和成本开支。
对连接设计的进一步探讨还可以为建筑工程师提供更多的设计参考和指导,促进建筑结构设计领域的进步与发展。
对楼梯与框架梁柱连接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楼梯与框架梁柱连接设计的重要性楼梯与框架梁柱连接设计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这一连接设计直接关系到建筑的整体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也对建筑的使用舒适性和美观性产生影响。
楼梯与框架梁柱连接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了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中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设计

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中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设计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层建筑在现代城市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而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楼梯作为连接各个楼层的重要通道,与框架梁柱的连接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栋建筑的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对其连接方式和设计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针对楼梯与框架梁柱连接设计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现有的设计方法和规范在实际工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有必要进行专门的研究,总结目前的设计经验并探讨新的设计思路,为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中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提供更科学、更合理的设计方案。
本文将从连接方式、设计原则、具体设计方法、安全性分析和优化设计等方面展开讨论,旨在为相关设计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提高高层建筑结构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中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设计问题,以提升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
通过深入研究不同的连接方式、设计原则和具体方法,可以为工程师和设计师提供参考,指导他们在实际工程中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并进行优化设计。
本研究还旨在分析楼梯与框架梁柱连接的安全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以确保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通过对楼梯与框架梁柱连接的研究,可以为建筑工程领域的相关从业者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和设计经验,促进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1.3 研究意义在高层建筑框架结构设计中,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合理的连接设计能够确保楼梯与框架梁柱之间的稳固连接,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连接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楼梯的使用舒适度和美观度,影响建筑的整体设计效果。
优秀的连接设计还可以减少建筑施工和维护成本,提高建筑的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深入研究楼梯与框架梁柱连接的设计原则、具体方法和安全性分析,对于提高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水平和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价值。
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中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设计

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中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设计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加速和土地资源的日益匮乏,高层建筑的建设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
在高层建筑中,楼梯作为连接各个楼层的重要设施,其连接方式和结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高层建筑的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连接也是高层建筑中的重点和难点,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设计成为了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楼梯与梁柱的结构设计1.楼梯设计在高层建筑中,楼梯的设计主要有螺旋楼梯和直梯两种形式。
螺旋楼梯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需要考虑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力,以及与框架梁柱的连接方式。
而直梯由于结构相对简单,连接方式也相对容易。
在设计中需要根据建筑结构和空间来选择楼梯的种类和位置,并进行相应的截面设计和承载力计算。
2.梁柱设计在高层建筑中,梁柱结构是支撑整个建筑的关键部分,其设计要求较高。
梁柱与楼梯的连接处,需要考虑梁柱的受力情况和楼梯的承载力,以及连接方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楼梯与梁柱连接部位的受力情况,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和设计截面。
二、楼梯与梁柱的连接方式1.螺栓连接2.焊接连接焊接连接是一种强度高、稳定性好的连接方式,在高层建筑中也广泛应用。
通过焊接,可以将楼梯与梁柱牢固地连接在一起,保证连接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在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焊接连接的焊缝形式、焊接材料和焊接质量,以及焊接部位的受力情况和稳定性。
3.榫卯连接三、楼梯与梁柱连接设计注意事项1.受力分析2.材料选择在楼梯与梁柱连接的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连接材料,包括螺栓、焊接材料和榫卯材料等。
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抗拉性能和承载能力,以保证连接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连接方式选择4.连接部位设计。
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中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设计

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中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设计高层建筑的框架结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设计更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楼梯作为高层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连接设计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连接设计的要求、设计原则、常用连接方式和设计注意事项等方面来探讨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中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设计。
一、连接设计的要求1.1 强度要求连接部位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楼梯自身及行人负荷引起的水平和垂直荷载。
连接设计需要满足相关建筑设计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1.2 稳定性要求连接设计需要确保楼梯与框架梁柱连接部位的稳定性,以防止因连接不牢固引起的变形、位移或塌陷等安全问题。
1.3 防腐防火要求连接设计需要考虑到防腐、防火等特殊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防护措施,以延长连接部位的使用寿命并提高其抗火性能。
二、设计原则2.1 综合考虑连接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楼梯、框架梁柱和连接部位之间的相互影响,确保连接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2 安全可靠连接设计需要确保连接部位的安全可靠性,提高连接的抗震、抗风等能力,以保证高层建筑的整体安全性。
2.3 经济实用连接设计需要尽可能考虑到经济实用性,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和材料,以降低建筑成本,提高设计的经济性。
三、常用连接方式3.1 焊接连接焊接连接是一种常用的连接方式,可以使用电弧焊、气体保护焊、激光焊等方法进行连接。
焊接连接强度高,但需要考虑到焊缝的质量和连接部位的热影响区等因素。
螺栓连接是一种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可以使用高强度螺栓和螺母进行连接。
螺栓连接安装简便,但需要考虑到螺栓的预紧力和锈蚀等因素。
锚固连接是一种常用的连接方式,可以使用膨胀螺栓、化学锚固等方法进行连接。
锚固连接适用于混凝土结构,但需要注意锚固件的埋设深度和固定性能。
四、设计注意事项4.1 材料选择连接部位的材料需要选择抗拉、抗剪、抗压等性能良好的材料,以满足连接设计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框架结构中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方法

框架结构中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方法摘要:对于楼梯构件的施工来说,预先进行计算来确定的结构以及各项指标,就能够有效提高建设质量。
在实际施工过程当中,框架结构的指标和构件数量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如果面对较大外力的影响,整个框架结构受力情况也是非常复杂是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针对楼体和框架梁柱连接方法进行分析就显得尤其重要。
本文针对楼体和框架梁柱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可以给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框架结构;楼梯;框架梁柱;连接方法;内力影响近年来城市化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在城市内人口越来越密集,所以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楼房建筑自然也就成为城市当中最为主要的建筑形式。
框架结构在当前的建筑工程当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不仅提高了工程质量还节约了施工成本。
但是在框架结构当中,如果设计不当或施工质量存在问题,都可能会导致楼梯板被拉断或者梯梁损坏等问题,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积极分析楼梯的实际刚度,这样才能有效处理抗侧力,更好地认识到地震当中的附加为内力,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加强楼梯和梯梁。
一、框架结构中楼梯和框架梁柱的因素分析(一)基本规律分析其实在正常的框架体系当中,垂直梯板所承受的地震内力有所不同,其中梯板方向的内力更加明显,其不仅能够保证地震轴力和框架柱的剪力得到提高,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商加强结构刚度。
这样一来,梯板和框架的连接处剪力也会发生一些变化。
(二)分析框架梁柱(1)关于框架柱其实框架柱的轴力也会有一定的提高,大约可以达到两端受力值的4倍,如果框架柱的布置情况比较集中,那么所受到的力可能会达到两端的4.5倍,将框架柱布置在一边时,受力是原有方式的3倍。
框架柱所受的剪力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变化当将框架柱布置在两侧时,所受到的剪力是其他部分的2.4倍,当将框架柱布置在中心位置时,框架柱所受到的剪力是其他部分的2.8倍,当将框架柱布置在一端位置时,受到的剪切力是其他部分的2倍。
柱、梁、楼梯钢筋施工方案

柱、梁、楼梯钢筋施工方案(一)钢筋的制作梁、板、墙、柱的钢筋在现场制作加工后,由塔吊进行垂直运输。
钢筋的取样及实验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规范和标准,钢筋的抽料、加工严格按图纸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以及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的规定进行。
钢筋经调直,除锈后方可开始下料,加工制作必须严格按翻样单进行。
成型钢筋制成后由专人及时进行验收、整理、按规格和区段部位分类堆放,并作好挂牌标志。
堆放场地要干燥,钢筋由木块或木枋架起离地10~15厘米放置。
现场设立钢筋加工棚作零星补料使用,绑扎前必须对钢筋的型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进行检查,如有错漏应及时纠正增补。
(二)柱钢筋柱子钢筋工艺流程:套柱箍筋→竖向受力筋电弧焊连接→画箍筋间距线→绑箍筋立2~4根竖筋→画水平筋间距→绑定位横筋→绑其余横竖筋竖向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柱心,角部钢筋的弯钩平面与模板面夹角,箍筋的接头应交错排列垂直放置;箍筋转角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可每隔一根互成梅花形扎牢)绑扎箍筋时,铁线扣要相互成八字形绑扎。
下层柱的竖向钢筋露出楼面部分,宜用工具或柱箍将其收进一个柱筋直径,以利上层柱的钢筋搭接,当上下层柱截面有变化时,其下层柱钢筋的露出部分,必须在绑扎梁钢筋之前,先行收分准确。
(三)梁板钢筋梁钢筋绑扎工艺流程:模内绑扎: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直螺纹连接)及弯起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
模外绑扎(先在梁模板上口绑扎成型后再入模内):画箍筋间距→在主次梁模板上口铺横杆数根→在横杆上面放箍筋→穿主梁下层纵筋→穿次梁下层钢筋→穿主梁上层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扎→抽出横杆落骨架于模板内。
板钢筋绑扎工艺流程: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绑板下受力筋→绑负弯矩钢筋。
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毫米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毫米时,短钢筋直径与纵向钢筋相同。
楼梯、基础各构件的结构配筋原则解析(干货)

楼梯、基础各构件的结构配筋原则解析(干货)
楼梯
1、一跑梯板AT
2、有低端平板的一跑梯板(BT)
3、有高端平板的一跑梯板(CT)
4、有低端和高端平板的一跑梯板DT
5、有中位平板的一跑梯板ET
6、有层间和楼层平台板的双跑楼梯(全部平板三边支承)FT
的梯板段单边支承)GT
8、一跑楼梯(低端楼梯梁上设滑动支座)ATa
9、一跑楼梯(低端楼梯梁挑板上设滑动支座)ATb
10、一跑楼梯(参与框架结构整体抗震计算)ATc
11、有高端平板的一跑梯板(低端梯梁上设滑动支座)CTa
12、有高端平板的一跑梯板(低端梯梁挑板上设滑动支座)CTb
13、梯梁TL,63、平台板PTB,64、梯柱TZ
基础1、普通阶形独立基础DJj
2、普通坡形独立基础DJp
3、杯口阶形独立基础BJj
4、杯口坡形独立基础BJp
5、基础梁JL
6、条形基础坡形底板TJBp
7、条形基础阶形底板TJBj
8、梁板式筏板基础主梁(柱下)JL
9、梁板式筏板基础次梁JCL
10、梁板式筏板基础平板LPB
11、平板式筏板基础柱下板带ZXB
12、平板式筏板基础跨中板带KZB
13、平板式筏板基础平板BPB
14、灌注桩GZH
15、扩底灌注桩GZHk
16、独立阶形承台CTj
17、独立坡形承台CTp
18、承台梁CTL
19、基础连系梁JLL
20、基础后浇带HJD
21、上柱墩SZD
22、下柱墩XZD
23、基坑(沟)JK
24、窗井墙CJQ
25、防水板FBPB。
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中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设计

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中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设计在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中,楼梯是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之一,而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设计则是保证楼梯稳固性、安全性的重要工作之一。
本文将就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中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设计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设计建议。
1.连接方式选择(1)通过榫口连接的方式在部分高层建筑中,常常采用通过榫口连接的方式。
具体的做法就是在楼梯坑与梁柱中预留好榫口,然后再将楼梯通过榫口与梁柱连接。
1)连接紧固性好,连接面积大,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2)连接便于施工,不需要涉及到过多的焊接工程;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具有以下优点:2)与楼梯结构的配合性强,连接面积大,接口紧密。
1)焊接过程中的温度不能过高,以防楼梯及框架梁柱的材质发生变化,并造成脆性断裂等安全事故;2)焊接时要保证楼梯与梁柱的对齐度,需要严格掌控设备与工艺等参数;3)在使用焊接连接方式连接楼梯与梁柱时需要经过验收,以保证连接的质量安全。
2.连接设计建议(1)连接方式的选择应在考虑楼梯与梁柱之间承受的荷载、整体结构的稳定性等方面加以考虑,并进行重点比较。
(2)在连接方式上应选用轴向对齐方式和加强平衡的等多种设计方案,以保证连接处的稳固性和强度。
(3)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应精确计算楼梯与梁柱之间的承重荷载,确保连接处的强度强于楼梯本身的强度要求,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4)针对楼梯与梁柱连接的设计,建议结合楼梯本身的形状与尺寸进行考虑,对于尺寸较大、较重的楼梯可适当加强连接方式,以提高连接强度和安全性。
(5)各项连接所需的部件如螺栓、螺母、角钢、焊丝等要使用优质材料,保证连接强度和质量,同时设备和工艺的精度等也要达到要求。
总之,在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中,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设计是高度重要的一项工作,需要以设计安全性、连接强度等为出发点,针对连接方式、连接部件、连接质量等多个细节加以考虑,以确保连接处的稳固性、安全性及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中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设计

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中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设计
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中,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设计非常重要,它的稳固性和安全性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楼梯是连接建筑的主要通道,这是一个必须要经过的区域,因此必须设计得牢固结实,能够承受大量的荷载。
根据现行的建筑规范,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设计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承载能力和纵向稳定性
二、设计合理的连接方式
连接方式是影响楼梯与框架梁柱连接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般而言,目前的连接方式主要有焊接、螺栓连接和紧固连接等,其中焊接和螺栓连接常常被应用于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中。
对于不同的连接方式,需要进行不同的设计方案,以保证它们能够承受相应的荷载,同时还必须考虑连接对于构件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影响,确保连接方式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三、维护性良好
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磨损、锈蚀以及疏漏等问题,因此为了保证连接在整个建筑工程的使用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合的连接材料,降低连接构件之间的磨损率,以及考虑到维护的方便性,确保工程的可持续性运行。
四、美观和舒适性好
总的来说,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设计对于整个高层建筑框架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连接设计需要考虑承载能力和纵向稳定性、设计合理的连接方式、良好的维护性和美观性等各个方面。
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遵守国家规范和标准,设计出安全、美观、科学、合理的连接方式,保障工程的顺利建设和后续使用。
框架结构中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方法研究

框架结构中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方法研究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是建筑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探讨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方法,介绍常见的连接方式和其特点。
一、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方式1. 楼梯与梁柱直接相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常用于小型建筑或楼梯跨度较小的情况。
楼梯的梁柱直接与框架梁柱相连,可以通过焊接、螺栓连接或嵌入连接等方式实现。
这种连接方式简单直接,但对梁柱的要求较高,需要考虑梁柱的承载能力和连接的刚性。
2. 楼梯与梁柱通过节点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常用于大型建筑或楼梯跨度较大的情况。
楼梯的梁柱通过节点连接到框架梁柱上,可以通过焊接、螺栓连接或钢板连接等方式实现。
这种连接方式可以提高连接的刚性和稳定性,但需要考虑节点的设计和制作,增加了工程的复杂度。
二、常见的楼梯与框架梁柱连接方式1. 焊接连接:焊接连接是最常见和常用的连接方式之一。
通过在楼梯和框架梁柱的接触面进行焊接,可以实现牢固的连接。
焊接连接具有连接紧密、刚性好等优点,但需要考虑焊接工艺和焊接强度的问题。
2. 螺栓连接:螺栓连接是一种常用的可拆卸连接方式。
通过将楼梯和框架梁柱上的孔洞对准,使用螺栓将其连接起来。
螺栓连接具有拆卸方便、调整方便等优点,但需要考虑螺栓的强度和螺栓孔的设计。
3. 嵌入连接:嵌入连接是一种常用的连接方式,适用于混凝土结构。
通过在楼梯和框架梁柱中预埋连接件,如钢筋、螺栓或钢板等,来实现连接。
嵌入连接具有连接牢固、刚性好等优点,但需要考虑预埋件的设计和施工工艺。
三、楼梯与框架梁柱连接的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根据楼梯和框架梁柱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
考虑楼梯的跨度、荷载、形式等因素,选择适合的连接方式。
2. 确保连接的刚性和稳定性:连接的刚性和稳定性对于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在连接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连接部位的刚性和稳定性,确保连接的牢固和稳定。
3. 考虑承载能力和变形控制:连接部位需要承受楼梯的荷载,并能够控制变形。
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中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设计

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中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设计高层建筑的框架结构中,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设计至关重要,这不仅涉及到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关乎到居民的生命安全。
在设计和建造高层建筑时,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需要特别重视。
本文将对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中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设计进行深入探讨。
1. 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设计原则在高层建筑的框架结构中,楼梯是连接各个楼层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承担着承重和支撑的功能。
在连接设计上,需要遵循一定原则,确保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连接设计需要符合建筑的结构设计规范和标准,确保连接部位能够承受楼梯本身以及居民走动时的荷载。
连接设计应考虑到楼梯与框架梁柱之间的变形和位移,采用合适的连接方式和材料,以确保楼梯与框架梁柱之间的连接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连接设计还需要考虑到消防、安全通道等因素,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保证居民的安全疏散。
连接设计原则是在保证结构牢固和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结构材料的使用,并确保连接设计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
在实际的高层建筑设计和施工中,楼梯与框架梁柱的连接采用多种方式,常见的连接方式包括焊接连接、螺栓连接和槽钢连接等。
焊接连接是将楼梯结构与框架梁柱进行直接焊接,通过焊接使两者形成一体化连接。
焊接连接的优点是连接牢固,能够有效承载楼梯和居民的荷载,但缺点是在施工和拆卸时比较困难,且受到材料和焊接工艺的限制。
螺栓连接是通过螺栓将楼梯结构与框架梁柱连接在一起,螺栓连接的优点是施工方便,可以随时拆卸和更换连接部件,但螺栓连接需要考虑到螺栓的材料和规格的选择,以确保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槽钢连接是将楼梯结构的支撑部分采用槽钢与框架梁柱进行连接,槽钢连接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连接方便、但也需要考虑槽钢的材料和规格的选择。
这些连接方式各有优缺点,设计师需要根据实际的建筑结构和使用要求选择适合的连接方式,并在连接设计中考虑到变形和位移的因素,确保连接能够承载楼梯和居民的荷载,同时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以上时,应按表中数值增加0.1采用。
③抗震设计时,截面尺寸大于 400 mm 的柱,纵向钢筋间距,一、二、三级抗震时不宜大于 200mm,
四级抗震时不宜大于 300mm。
④边柱、角柱及剪力墙端柱在地震作用组合产生小偏心受拉时,柱内纵筋总截面面积应比计算值增加
25%。
⑤抗震设计时,柱纵向钢筋的绑扎接头应避开柱端的箍筋加密区。
小于 350mm,一、二、三级抗震等级且层数超过 2 层时不宜小于 450mm。
柱截面长边与短边的边长比不宜大于 3;柱的剪跨比宜大于 2。
(2)柱轴压比验算
柱轴压比是指柱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 N 与柱全截面面积 Ac 和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fc 乘积的比值,计算见式 (6.59)。
表 6.19
通长筋
llE
llE
通长筋
llE
(小直径)
(小直径)
用于梁上贯通钢筋由不同直径钢筋搭接
150 架立筋 150
150 架立筋 150
伸至柱外侧纵筋内侧 且≥0.4labE
用于梁上有架立筋时,架立筋与非贯通钢筋的搭接 ln为左跨和右跨的较大值
ln1/3
ln/3
通长筋
ln1/4
ln/4
ln/3 ln/4
通长筋
≥ la ≥ las
图 3.15 斜梁的配筋构造
3
图 3.19 踏步板和平台板配筋
图 3.20 斜梁、平台梁和边梁配筋 4
三、框架梁柱构造要求
1、框架梁抗震构造措施 (1)梁的截面尺寸 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 200mm,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 4,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 4。 (2)纵筋构造要求 ①抗震设计时,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 2.5%,计入受压钢筋的梁端截面混凝土受压区
抗震等级 一级
面积配箍率 ρmin (%) 0.30 ft / f yv
加密区范围内的箍筋肢距(取较大值)(mm)
200,20 d
二级
0.28 ft / f yv
250,20 d
三级
0.26 ft / f yv
250,20 d
四级
0.26 ft / f yv
300
③在纵向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间距,钢筋受拉
位置
跨中(取较大值)
一级
0.40 和 80 ft / f y
0.30 和 65 ft / f y
二级
0.30 和 65 ft / f y
0.25 和 55 ft / f y
三、四级
0.25 和 55 ft / f y
0.20 和 45 ft / f y
抗震框架梁的纵筋配筋构造要求见图 6.17。
llE
抗震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表 6.17 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
加密区长度(取较大值) 箍筋最大间距(取较小值) 箍筋最小直径
l j (mm)
sv (mm)
dmin (mm)
2.0 hb ,500
hb / 4 ,6 d ,100
10
1.5 hb ,500
hb / 4 ,8 d ,100
⑤一、二、三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纵向钢筋直径,不应大于矩形截面柱在该方向截 面尺寸的 1/20,或圆形截面柱中纵向钢筋所在位置柱截面弦长的 1/20。
⑥框架梁的纵向钢筋不应与箍筋、拉筋及预埋件等焊接。
表 6.16 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ρmin (%)
抗震等级
支座(取较大值)
将无法直通的纵筋弯锚入柱内,或当支座两边纵筋根数不同时,可将多出的纵筋弯锚入柱内(见图 6.21(c) (f))。
伸至柱外侧纵筋内侧 且≥0.4labE
hc
≥0.5hc+5d ≥laE
hc
(a)机械锚固
(b)直线锚固
图 6.20 抗震顶层框架梁端节点纵向钢筋构造
6
laE(la)
laE(la)
15d h laE(la) h laE(la) 15d
可直锚
≥0.4 labE (≥0.4 lab)
(可直锚) ≥0.4 labE (≥0.4 lab)
hc
hc
h/( hc -50)>1/6
h/( hc -50)>1/6
(a)
(b)
(c)
laE(la)
≥0.4 labE (≥0.4 lab)
50
可直锚
可直锚
h 15d h
h h
15d 15d
可直锚
hc
锚固构造同上部钢筋
抗震框架柱纵向钢筋构造要求见图 6.23。当某层连接区的高度小于纵筋分两批搭接所需要的高度时,
应改为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抗震框架柱变截面位置纵向钢筋构造做法同图 5.56,其中 la 和 lab 分别换成 laE
和 labE 。
8
非连接区
非连接区
非连接区
≥ Hn/6 ≥ hc ≥500
≥ Hn/6 ≥ hc ≥500
d
7 图 6.22 封闭箍筋
10 倍箍筋直径和 75mm 的较大值(图 6.22 所示)。 2、框架柱抗震构造措施
(1)柱的截面尺寸
矩形截面柱,抗震等级为四级或层数不超过 2 层时,其最小截面尺寸不宜小于 300mm,一、二、三级
抗震等级且层数超过 2 层时不宜小于 400mm;圆柱的截面直径,抗震等级为四级或层数不超过 2 层时不宜
平台梁PTL
平台板 PTB
楼面 (平台板)
平台梁
PTL (楼层梁)
斜梁
踏步板
±0.000
踏步板
平台板 PTB
斜梁
平台梁 PTL
-0.450
基础JC
斜梁 踏步板 双梁式
踏步板
斜梁
单梁式
≥ la
≥ las
梁式楼梯实例 踏步板配筋见图 3.19。
图 3.11 梁式楼梯的组成
斜梁上部钢筋 斜梁下部受力钢筋
斜梁箍筋
抗震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层端节点的锚固长度见图 6.18,当柱的宽度满足锚固长度要求时可
采用直线锚固,且钢筋要伸过柱的中心线 5d(见图 6.18(a));当柱的宽度不满足锚固长度要求时,可采
5
用向下弯折锚固(见图 6.18(b))和机械锚固(见图 6.18(c))。梁下部纵向钢筋在中间节点范围的锚固 与搭接见图 6.19。屋面框架梁端节点纵向钢筋构造见图 6.20。
③柱箍筋加密区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 200mm,二、三级不宜大于 250mm 和 20 倍箍筋直径的较大 值,四级不宜大于 300mm;至少每隔一根纵向钢筋宜在两个方向有箍筋或拉筋约束;采用拉筋复合箍时, 拉筋宜紧靠纵向钢筋并钩住箍筋;剪跨比不大于 2 的柱,箍筋间距不应大于 100mm。
④框架柱箍筋应为封闭式,箍筋应有 135°弯钩,弯钩端头直段长度不应小于 10 倍箍筋直径和 75mm
8
1.5 hb ,500
hb / 4 ,8 d ,150
8
1.0 hb ,500
hb / 4 ,8 d ,150
6
注: d 为纵向钢筋直径, 为梁截面高度。
②框架梁沿梁全长箍筋的配箍率及在箍筋加密区范围内的箍筋肢距,应符合表 6.18 的要求。
表 6.18 箍筋的面积配箍率及在箍筋加密区范围内的箍筋肢距
(a)充分利用其抗拉强度
(b)支座外梁中搭接接头
图 6.19 抗震梁下部纵向钢筋在中间节点范围的锚固与搭接
当框架梁高度不同时,其屋面框架梁中间节点和楼面框架梁中间节点的纵向钢筋构造见图 6.21。当
+h /(hc − 50) > 1/ 6 时,支座两边纵筋互锚,梁上、下部纵向钢筋锚固长度(见图 6.21(a)(b)(d));当 +h /(hc − 50) ≤ 1/ 6 时,梁下部纵向钢筋可连续布置(见图 6.21(e));当支座两边梁宽不同或错开布置时,
相对高度ξ (= x / h0 ) ,一级不应大于 0.25,二、三级不应大于 0.35。
②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 ρmin (%),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表 6.16 的规定。
③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 0.5,二、三级不 应小于 0.3。
④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的配筋,一、二级抗震等级时不应小于 2 14,且不应小于梁两端顶面、底面 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 1/4;三、四级抗震等级及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 2 12。
柱箍筋在规定的范围内应加密,加密区的箍筋间距和直径,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一般情况下,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 6.21 采用。 ②一级框架柱的箍筋直径大于 12mm;二级框架柱的箍筋直径不小于 10mm;三级框架柱的截面尺寸
不大于 400mm 时,箍筋最小直径应允许采用 6mm;四级框架柱剪跨比不大于 2 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 8mm。
ln/4
r
rr
d≤25,r=4d d>25,r=6d d为钢筋直径
钢筋弯折要求
b
2.平台板和平台梁
或直锚la
≥0.4 la 且至梁边
l0 4
图 3.5 梯段板的配筋构造 (a)斜板梯段;
或直锚la ≥0.4 la 且至梁边
l0
l0
4
7
50
≥5d,≥b/2
b
ln1
3.板式楼梯例题
50
≥h,≥120 墙厚
≥laE ≥5d
≥0.4labE
伸至柱外侧 纵筋内侧
≥la
≥0.4labE
伸至柱外侧 纵筋内侧
15d
≥5d laE
≥5d laE
≥0.4la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