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名曲《阳关三叠》精品赏析
歌曲《阳关三叠》的演唱与赏析论文
歌曲《阳关三叠》的演唱与赏析论文•相关推荐在角色需要音乐较为宽广的女高音来担任演唱。
《阳关三叠》按照前四后三的形式进行演唱,在每一段词的四个字一般都是动词与名词,后三个字为形容词。
因此在“渭城朝雨”处后存在气口,但演唱者不能在此进行换气[1]。
因此演唱者要使用较深的气息与平稳的呼吸,才会演唱会扎实的声音。
后八度跳跃气息要稳定,依靠腹部、腰脊的力量来产生支撑作用,演唱声音要规范、扎实。
歌词中首个“历苦辛”后不能换气,前面两个音要轻,主要突出“历历苦辛”的重点,到后面声音应该渐渐变弱,以曲谱中的mp至cresc至p的力度来演唱。
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相同从歌曲的次强拍进入,由于歌词在两叠之间旋律设置不同,因此应该做好调控气息的准备。
到第三部分时,歌曲的情绪达到最高潮,要使用真假声混合。
在接近尾声部分作为感情的结束,演唱者音量要逐渐变弱,但气息与情感要表现到位。
由于《阳关三叠》是一首古诗词,因此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要避免肢体僵硬,可以借助身体舒展来放松身体,灵活运用气息。
1.2情感表现《阳关三叠》歌词所讲述的是在一个烟雨蒙蒙的清晨,绿绿柳树下送别友人的场面。
诗词表现的是一种依依不舍的`感情,对友人即将远去边疆表现出来难舍难分的伤感之情。
作品可以分为三叠,第一叠即为故事场景的描写,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要保持连贯,略带伤感的情绪。
进阶八度跳跃情绪变得激动,情感发生变化,气息变弱,情绪进而平复。
第二叠,情绪需要稍加变动,“泪滴沾巾”演唱时的“滴”要突出表现,“谁相因”的情绪处理要以强-弱-强来展现,从而展现明显的对比情感。
第三叠是第一叠的重复,在情绪上相对于第一叠更加赶上。
八度跳跃后情绪进入高潮,接着情绪贫富,给后面情绪爆发做了伏笔。
后续的音乐节奏由快至慢,直至“千巡有尽,寸衷难泯”处结构紧凑,在演唱至“无穷”二字时将压抑的情感爆发,而后“伤感”应略带哭腔,音量逐渐变弱,充分展现对友人的不舍。
最后要注意感情的首位,处理上要由快至慢,从而展现与友人不能相见只能寄托于梦的无奈伤感之情[2]。
解析钢琴曲《阳关三叠》的古曲元素运用
千巡有尽 , 寸衷难泯 , 无尽的伤感。楚天湘水 隔远滨 , 期早托 鸿鳞 。尺素 申 , 尺素 申, 尺素频 申如相亲 , 如相亲 。噫 ! 从今一别 , 两地相思入梦频 , 闻雁来宾 。” 对于作 品而言 , 其最核 心的力 量与特色就是其结 构的构建 , 同时结构也是 音乐 内涵与架构最主要 的载体 ,所 以我们 在研究
《 阳关 j叠》 是我 国 的十 大著名古 琴曲之一 , 也是其 音乐 资
料保存 的 比较完好 的古琴音乐作 品之一 ,它 以其 独特的历史韵 味 与淳朴温厚 的音乐风格赢得 了大家的喜爱 与青 睐 。歌词是 根
据唐代 诗人王维 的七言绝句 《 送元二使安西 》 进行 谱写创作而 成
的。据 资料显示 , 大约在宋代《 阳关三叠》 的曲谱便 已失 传了 , 而
文 即以黎英 海的《 阳关三叠》 一 曲中的中 国古 曲元 素进行研究 与
论述 , 从而揭示 其音 乐内涵 中的古典特征 , 并在此 基础上进一 步 挖掘 中国古典元素与钢琴艺术相结合 的方法与途径 。
一
非常具有代表性 的, 并且在 多个朝代 的运用也是 比较普遍的 。这 种 手法 最早 可 以追 溯 到春秋 时期 我 国的第一 部诗 歌 总集 《 诗
一
音乐学 院教授 , 他的代表作《 阳关 二 三 叠》 和《 夕 阳箫鼓 》 ( 春江花月
夜) 等作品为探索我 国钢琴艺术“ 中国化 ” 做 出了很大 的贡献 。本
部作 品的时候应首先从结构人手 。这首作品使用 了叠 章式的
结构 : 全 曲共 分 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分 , 这 三 部 分 是 使 用 一 个 基 本 曲调 反 复 变 化 而成 的 , 由此 得 名 为 “ 阳关 三 叠 ” 。这 类 “ 叠章” 结 构 在 我 国古 代 是
浅谈古曲《阳关三叠》的曲式结构及影响
浅谈古曲《阳关三叠》的曲式结构及影响《关三叠》(又称“三叠”)是中国古曲中最受欢迎的曲子之一,也是琴棋书画中最受追捧的经典曲子,被誉为“古曲四大奇观”之一。
它是宋朝曹子均所作,主要以其精妙的曲式结构和深远的影响而著称。
一、曲式结构
阳关三叠由五段构成,每一段乐句由五拍组成,采用七声分解模式,以及大量使用的交替断奏技巧使它成为最具有韵律活力的古曲之一。
其中前段采用反复结构,表达有挫折感,而后段则大量使用四拍句式,并在前段的基础上完成了曲子的变奏。
二、影响
欣赏《阳关三叠》的人对它的印象非常深刻,有一种“仰望星空,扬长而去”的意境,令人振奋不已。
它巧妙地结合了悲壮与激昂的情绪,令人回味无穷,被誉为“古曲四大奇观”之一。
此外,它的旋律更是影响深远,其后几百年来由眼花吟诵到钢琴碰触,从席慕容读诗到现代歌曲表演,从口琴演奏到电子管弦乐,都为它创造过诸多风采,一直深受艺术家们的喜爱。
三、结论
《阳关三叠》是中国古曲中最受欢迎的曲子之一,其精妙的曲式结构和深远的影响使它独树一帜,被誉为“古曲四大奇观”之一。
它的曲式结构以及影响至今仍然受到人们的赞赏,为后世佳作注入了独特的乐曲气质和艺术风采,激发出新的艺术活力,也受到音乐家们的高度重视与推崇。
中国艺术歌曲《阳关三叠》之浅析
中国艺术歌曲《阳关三叠》之浅析摘要:我国早期作曲家创作的艺术歌曲,无论在创作手法和艺术风格等方面均取得了比较高的艺术成就,他们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对这一西方声乐艺术题材在我国的传播、发展和壮大积累了宝贵的创作实践经验。
所以说,这一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中占有重要和积极意义。
本文对其中的典型作品《阳关三叠》进行艺术分析,本文试图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分析,进一步认识艺术歌曲这一西方声乐艺术体裁在我国的最初创作因由,以及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和艺术特征。
关键词:艺术歌曲;诗词;声情交融;艺术处理中国艺术歌曲的歌词,大多以音乐性、文学性较强的古典诗词或现代诗为主,有些歌词则直接选自名家名诗,这些诗词则为中国艺术歌曲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养料。
青主的《我住长江头》,是将中国传统音调与民族和声五声调式运用到艺术歌曲的创作中去,它对西方大小调及传统的功能和声有很大的突破,并吸收了我国传统音乐的调式体系,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曲调真挚感人,与快速流畅稳中求变的伴奏织体共同表达了思念的主题。
歌曲的头四句调性是从e 小调转到D大调,第五句从D和弦开始,引出G和弦,并采用G宫和弦与E羽和弦相交替的手法,丰富了和声色彩,赋予了这首歌曲鲜明的民族风格。
1 作品分析1.1 歌词分析从《浙音释字琴谱》中的“希山曰:是曲也,王摩羯所作,而后人增益之。
”中可以得知,《阳关三叠》是以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为词,经后人配曲,为了使诗词和琴曲紧密结合,后人在原诗的基础上将其中歌词进行了增益变化,加强了惜别的感觉,表达了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无限留恋的诚挚情感。
原诗容:“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清晨的细雨将渭城的浮尘打湿,洗去了路上的灰尘,客栈的青砖瓦在细雨中散发着沉静、清新的土砖瓦味道,依依柳也因为雨水的滋润,青翠欲滴的叶子显得更加妩媚,随风摆动的柳枝增添了离别的惆怅,客栈是游子的暂居之处,柳又是离别的象征,二者的组合让诗歌平添了一份黯然销魂的情调,然而加上朦胧的细雨,却给黯然销魂的情调赋予了一层轻柔明快的靓丽风景。
黎英海钢琴曲《阳关三叠》赏析
黎英海钢琴曲《阳关三叠》赏析中国古典音乐改编的钢琴曲作品相对较多,但在诸多作品中唯有《阳关三叠》的脉络最为清晰,新时代文化环境下,传统古典乐重新迸发出新的魅力,借助古典音乐来改编钢琴曲这一方式,能够将优秀传统古典音乐在广泛的范围内流传,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发展,本文着重从古曲借鉴和情感表达两个层面来分赏析《阳关三叠》。
一.钢琴曲《阳关三叠》的由来从我国传统古典乐的类型上看,《阳关三叠》在类型上属于古琴曲,包含了多段乐章。
这首出自唐代诗人王维抒发送别友人之情的诗,下一句诗句倾诉了作者面对友人离别愁上心头的微妙心境,但并非忧伤之情,而是表达了对友人的殷殷期望,因此在曲调上更侧重于欢快明朗的节奏,在送别友人出了阳关之后,友人将独立一人离去,旅途中会面临寂寞和未知的辛劳,于是王维借助一杯包含殷切期望和热情的美酒来表达双方的惜别之情,同时蕴藏的深切关爱与美好祝福,传递到了友人心中,惟愿朋友一切美好。
唐时,人们称曲目为《阳关》,北宋时期,被人采用三叠唱法,由此改变了声多词少的唱法缺陷,实现了词曲协调统一,解决了诗词与乐理之间的冲突,这首曲子被后人命名为《阳关三叠》。
二.钢琴曲《阳关三叠》对古曲的借鉴(一)借鉴古曲的音色1.散音的音色借鉴所谓散音是指古琴中的空弦音,具有浑厚的银色,所产生的共鸣较为强烈,从声音上较为洪亮,并且带有较长的余音。
在钢琴曲创作中借鉴古典散音的方式通常有:(1)主要借鉴低音区;(2)主旋律部分为了增强声音的厚度与力度往往采用八度或者是四、五度和声的编曲方式;(3)设置更多的节拍,以此来强化余音的效果;(4)注重塑造旋律的线条感,尽量避免织体过密。
2.按音音色上的借鉴在演奏古琴时,基本的按音手法是利用右手弹弦,而左手则负责调节音高,由此来表现出旋律的线条感。
但钢琴演奏过程中很难表现出古琴的按音音色,这与古琴所独有的弦音以及与音箱共鸣合成的,此类演奏方式能够让乐曲听起来更为圆润,与人的发声表情更为接近。
琴曲《阳关三叠》之“叠”法辨析
琴曲《阳关三叠》之“叠”法辨析琴曲《阳关三叠》之“叠”法辨析叠音是中国古代音乐中一种重要的演奏技巧,它在古琴演奏中被广泛运用。
琴曲《阳关三叠》是古琴曲中运用叠音技巧的代表之一,本文将通过分析这首曲子的叠音部分,对“叠”法进行辨析。
《阳关三叠》是明代徐亨创作的一首古琴曲,以描绘丝绸之路上的阳关古道为主题。
曲子在开头就运用到了叠音技巧,通过反复层叠的音符,营造出阳关古道的辽阔和壮美。
这首曲子的叠音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第一叠、第二叠和第三叠。
第一叠出现在曲子的开头,通过第一弦的雁十三宫结构,连续演奏出三个具有不同音高的音符。
这种连续演奏的叠音,使得琴声充满了层次感和变化,使得曲子的音乐形象更加丰富多样。
同时,第一叠的演奏要求手指的灵活性和准确性,需要玩家熟练掌握琴弦上音符的位置,并在演奏中保持稳定的速度和力度,以保证叠音的效果。
第二叠出现在曲子的中间部分,通过第三弦的十二徽音结构,连续演奏出五个具有不同音高的音符。
第二叠的音符比第一叠更多,演奏起来更为困难。
除了需要玩家更加熟练地掌握琴弦上不同音符的位置之外,还需要精确地调整手指的力度和速度,以保持每个音符之间的平衡和连贯。
同时,第二叠还要求玩家在演奏过程中注意音色的变化,通过不同的弹奏技巧,赋予每个音符独特的表现力。
第三叠出现在曲子的结尾,通过三弦、四弦和五弦的连续演奏,产生了六个不同音高的音符。
第三叠的音符数量再次增加,演奏难度也更大。
除了以上提到的技巧和要求之外,第三叠还要求玩家在演奏过程中注意音符之间的平衡和和谐,通过精确的音准和手指的轻柔动作,呈现出曲子的高潮部分。
通过对《阳关三叠》中的叠音部分的分析和辨析,我们可以看出,叠音技巧虽然在曲子中只占据很小的篇幅,却给整个曲子增添了丰富的层次感和音乐性。
叠音既要求玩家熟练掌握琴弦上音符的位置和演奏技巧,又要求他们在演奏过程中注意音符之间的平衡和和谐。
只有在准确掌握了这些要点的基础上,才能演奏出悦耳动听的叠音效果。
古琴名曲《阳关三叠》精品赏析
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本雅明说“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出走,无缘无故地在世上走,走向我”。
沧海浮尘,芸芸众生,总会有人有缘相识,有幸相知,也总会离别。
不知诸位有没有想过与知己离别的事情,主页君倒是很喜欢古人离别的方式,从长亭到短亭,一路相送,这一支柳,吟一首诗,这种仪式感,用情至深,令人回味无穷。
本期不妨来通过古代汉民族音乐精品曲《阳关三叠》,感受一下古人的那种惊人的诗意和美丽。
《阳关三叠》为中国十大古琴曲之一,乐曲产生于唐代,是根据著名诗人、音乐家王维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成的。
因为诗中有“渭城”、“阳关”等地名,所以,又名《渭城曲》、《阳关曲》。
大约到了宋代,《阳关三叠》的曲谱便已失传了。
所见的古琴曲《阳关三叠》则是一首琴歌改编而成。
最早载有《阳关三叠》琴歌的是明代弘治四年(1491)刊印的《浙音释字琴谱》,而流行的曲谱原载于明代《发明琴谱》(1530),后经改编载录于清代张鹤所编的《琴学入门》(1876)。
新中国成立后,王震亚将其改编为混声合唱。
「琴曲赏析」全曲共分三大段,用一个基本曲调将原诗反复咏唱三遍。
故称"三叠"。
每叠又分前后两段,后段为新增歌词,每叠不尽相同,带有副歌的性质,分别渲染了"宜自珍"的惜别之情,"泪沾巾"的忧伤情感和"尺素申"的期待情绪。
旋律以五声商调式为基础,音调纯朴而富于激情,在后段的八度大跳及"历苦辛"等处的连续反复呈述,情真意切,表达了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无限留恋的诚挚情感。
歌曲结尾处渐慢、渐弱,抒发了一种感叹的情绪。
「送元二使安西」唐丨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阳关三叠﹂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霜夜与霜晨。
遄行,遄行,长途越渡关津,惆怅役此身。
历苦辛,历苦辛,历历苦辛,宜自珍,宜自珍。
浅析歌曲《阳关三叠》的风格及演唱
1 8 I yi S h u P i r  ̄ g j { 0 n
时, 演 唱者还要具 有充足 的气息来 读每个字 及音节 的变
化, 如果这 期 间缺乏 对气 息 的控制 能力 . 只会 让演 唱者 读 到最后 感到气 息 不顺 畅 , 大 脑缺 氧 。当然 , 并 不 是每
绪 上 的装饰 , 将 依依惜别 的情绪传 递 出来 。 而在演 唱“ 劝 君 更尽 一杯酒 ” 的时候 . 演唱 者可 以模仿 “ 吟” 的味道 将 其 刻 画 出来 , 给 听众一 种思考 的感 觉 , 让 人感 受 到歌词 中蕴含着 的不舍之情 。 当然 , 需 要注意 的是 : 演 唱者 在演
换 气等技 巧 。而通过 对大量 文献的分 析与研究 . 作者发
、
歌 曲的情
古人在 唱诗 词歌 曲的时候通 常会采用润 腔的技 巧 ,
因 为 这 个 技 巧 可 以烘 托 出 歌 曲 中 的 情 。 所以, 在演 唱《 阳
现歌 唱中的气息 主要源 自于“ 丹 田” , 合 理地控 制丹 田气
《 阳关三叠 》 是我 国古代 艺术歌 曲的典 型代 表作 品 ,
唱这首 古诗 词歌 曲 的时候还 需要 对 诗词 的本 身有 一 定
歌 词取 于我 国诗人 王维 的《 送元 二 使安西 》 当 中的一部 分, 通 过音 乐元 素和诗 歌 的完美结 合 , 让诗人 的情感 和
思想展 现得淋漓尽 致 。歌 陆主要分为三个 大段 , 也 即是
控 制丹 田气 息 的变化 。 譬如在 唱到“ 劝 君更进 一杯酒 , 西
出 阳关 无 故 人 ” 这 两句 歌词 的时 候 : 演 唱 者 可 以充 分 利
用 自身胸 部和腹部对 气息 的储 存能力 , 控制横膈 膜 和肋
歌曲《阳关三叠》的演唱与赏析
式 ,张弛有 度 ,轻松 驾驭 ,出色 的表 现出 《 阳关三叠 》作 为古代 琴
歌 的特 点 。
一
、
阳关三叠 的演 唱
是 第一段 的变化与重复 ,并且可 以说是运用相 同的一个 曲调来变化 演唱 ,重复 叠唱三次,故称为 “ 三叠 ” 。 第 一叠主要 以王维 《 送 元二 使安西 》为主题歌 词的音乐 部分 。从 “ 遄 行 ”开始进 入副歌 。音乐 出现八度跳 跃 ,变化 起伏很大 。歌词变为 长短不一 的句 子 。在第 一
歌词在 音韵悠扬 的古琴声 中总是让人荡气 回肠 ,再三 感叹 。 《 阳关三叠 》采 用了 “ 三叠 ”的创作方式 ,让歌 曲变得 更加有 张力 ,更 加吸 引。要 全面解读音 乐,充分感 受作者心 中的情感 ,就要 运用音乐 的方 式将其表达 出来。在音乐 教 学上 《 阳关 三 叠 》 更 加 容 易 让 演 唱者 投 入 情 感 , 声 情 并 茂 的演 唱 , 进 而 改 善 演 唱 者 的演 唱 技 巧 与 能 力 。 文 章 主 要 对歌舞 《 阳关三 叠》进 行赏析,并且分析其演唱 。 关键词 :《 阳关三叠》 ;歌 曲赏析 ;演 唱技巧
而不 弱的情感 。另外 ,演唱者 还应该 与古琴一 同展现丰 富的表现方
二、 阳关三叠) ) 的音乐赏析
目前 所 存 的 《 阳关 三 叠 》 是 王 维 送 别 友 人 前往 关 外 服 役 的 七 言 绝 句 。后 世 乐 师 在 此 基 础 上 配 上 了 乐 曲成 为 了 传 世 佳 作 , 也 成 为 了 友 人惜别 的经典乐 曲。 《 阳 关 三 叠 》 全 曲分 为 三 大 部 分 , 后 面 两 段
叠 中集 中 的 表 现 了 作 者 在 送 别 友 人 过 程 中 的 伤 感 之 情 与 无 奈 情 感 。 第 二 叠 是 第 一 叠 的 变 化 与 重 复 , 其 内部 变 化 不 明 显 , 与 第 一 叠 的 基
古曲《阳关三叠》的风格及演唱探析
Northern Music 63musical skill 音乐技术古曲《阳关三叠》的风格及演唱探析麦喜晓(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摘要】本文旨在对《阳关三叠》这一首古诗词作品进行文化背景、演唱实践作分析,并在演唱实践当中对该曲的演唱技巧作详细的探讨。
最后总结对该作品的分析,探寻演唱古诗词作品对声乐教学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阳关三叠;文化背景;演唱探析【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基金项目:该文为广西艺术学院2018研究生师生主题科研创作项目题目“中国古诗词声乐作品解读、演唱教学与实践”(项目编号:2018XJKY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一、《阳关三叠》的文化背景解读(一)诗的由来《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该曲内容来自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此诗为王维晚年所作。
王维的晚年正值唐玄宗执政的中后期,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很多戍守边关的士兵到了服役年限仍然不能归乡,直至客死异乡。
在这样的背景下,王维的朋友元二被朝廷任命去安西,王维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挚友的不舍,同时也表达了对朝廷的不满。
(二)《阳关三叠》琴曲的由来有一说法《阳关三叠》出自梨园乐工,也有一说法《阳关三叠》谱曲者是王维,这些说法已无法考证。
但可以肯定的是《阳关三叠》是创作于唐代的一首琴歌。
琴歌是以古琴为伴奏,边演唱边弹奏古琴的形式,以抒情为主,也有叙事的功能。
该曲最早期的曲谱记载于《浙音释字琴谱》,在传唱的变化过程中出现了30多个版本。
(三)何为三叠“三叠”严格来说并不算是一种曲式结构,它是在主部分“一叠”的基础之上,按照一叠的整体框架,在框架内对音乐自由、即兴、反复、变奏的一种音乐结构。
叠奏与西方固定的曲式结构不同,但是与西方的“变奏”形式有所类似。
《阳关三叠》中的二叠与三叠,在一叠的框架结构中自由即兴地抒发音乐情感,形成了“一唱三叹”的音乐美感。
二、《阳关三叠》的演唱实践分析(一)演唱的情原诗开篇中的短短四句道出了诗人对挚友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
阳关三叠赏析
阳关三叠赏析
《阳关三叠》是我国从古流传至今的一首送别古琴曲。
表演形式多为弹唱,也有独奏。
该曲根据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成,其曲调哀婉悠长,含蓄深沉,委婉古朴,表现了送别时的不舍与哀伤。
“叠”是中国传统音乐中很具普遍意义的结构手法,意为重复,该曲在同一曲调中反复了长了三次,故称“三叠”。
曲词中的主歌部分是用了王维的绝句——《送元二使安西》,后面新增的一部分新词则是副歌部分。
每一“叠”都是王维的诗句加上不同的副歌。
第一“叠”又多出第一句“清和节当春”交代了送别的时间,用来引出全曲。
该曲的主歌部分—王维的诗句开头描绘了清晨的一阵小雨润湿了道路上的尘土,使得空气,道路干净。
客舍的屋瓦莹润透亮,显得其旁的柳树也格外清脆欲滴。
此时的古琴音较为清澈、明亮,一如朝雨般清新自然。
接着是该诗的经典之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此时古琴音变得低沉而悠长,如同诗人与友人之间凝视,沉重而不舍。
又如诗人喉咙里的哽咽,逞强而难忍。
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的不舍之情。
从在这里开始,曲子便进入了一种哀婉的曲调。
副歌部分是后人在弹唱时增加的新词,对王维的诗又进一步地进行了补充,描写了送别之人对将行之人临行前的字字嘱咐,嘱其艰辛路途应当自珍,以及自己将时时刻刻思念着对方还望能早日通信。
这个部分的琴歌虽哀婉却又富有激情,特别是“遄行,遄行”等处声音突然变得高亢,和“历苦辛,历苦辛,历历苦辛”等处的反复吟唱,情谊真挚,激动而沉郁,充分地表现了诗人对即将踏上艰辛旅程的友人的关心以及留恋。
扬琴曲《阳关三叠》的作品分析及文化意义
扬琴曲《阳关三叠》的作品分析及文化意义发布时间:2023-01-03T02:50:26.77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17期作者:王景莹[导读] 琴曲《阳关三叠》依据唐代诗人王维所写《送元二使安西》而做,王景莹南昌师范学院江西南昌 330000摘要:琴曲《阳关三叠》依据唐代诗人王维所写《送元二使安西》而做,充分描述了送别友人的离别伤感之情。
乐曲流传千年,版本众多,是传统作品经典之作。
正因《阳关三叠》的艺术价值之高,故被多种乐器移植改编。
本文将从《阳关三叠》的背景着手,分析扬琴改编版本的乐曲结构及旋律特点,并分析古曲移植为扬琴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阳关三叠》;作品分析;文化意义一、《阳关三叠》的由来《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所写的一首耳熟能详的七言送别诗,此诗又称《渭城曲》。
诗中描写了王维的好友元二即将出使安西(今新疆库车),王维在渭城(今西安省咸阳)为元二送行,渭城到安西相距三千多公里,两位好友今此一别可能就今生不复相见,故王维做此诗抒发对友人离去的不舍,表达了强烈且深沉的惜别之情。
诗的前两句寄情于景,用景色烘托出离别的氛围,后两句未见伤字,却表达了对友人的无限不舍与祝福。
除此之外,这首诗还表达了一个弦外之音:早在先秦时期出现了徭役政策,这个政策的颁布让地方官员有权利和职责征用老百姓去服役,随着唐代的繁荣发展,领土不断扩张,需要有人驻守,政府就征用老百姓去边疆服役,由于路途遥远,很多人一朝离家便老死边疆。
故王维借用此诗,内敛含蓄的反映了当时老百姓的生活现状,同时表达自己对当时社会形式的态度。
从唐代的诗歌记载中可以发现,常出现“阳关”“渭城”等词来表达离别之意,由此可见,此诗的影响可见一斑。
从现存的史料和流传的诗词中能看出,唐代的文化和经济发展在我国古代辉煌一时,多元的音乐文化不断交流碰撞,促成了雅乐、俗乐和外来民族音乐的融合,大量经典之作流传至今。
由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为源所做的《阳关三叠》就是具有代表性的琴曲,该诗被选入乐府,配上旋律后被传唱至今。
情之所至 音之所生 ---古诗词艺术歌曲《阳关三叠》的特色及演唱探析
情之所至音之所生 ---古诗词艺术歌曲《阳关三叠》的特色及演唱探析发表时间:2018-04-27T09:16:34.267Z 来源:《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3期作者:钱树林[导读] 在当今文化交融的大环境里,中国古典文化在音乐艺术中得到传承和发扬。
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特色入手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钱树林摘要:在当今文化交融的大环境里,中国古典文化在音乐艺术中得到传承和发扬。
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特色入手,解析古诗词艺术歌曲表现力。
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时,必须要表达出作品的精神内涵和发声技术及情感的规范处理,分析处理一首与中国古典文化有着密切联系的声乐作品时,不但要在声乐技术上进行规范处理,还应把握作品的人文精神、诗词的美学意境。
通过对歌曲《阳关三叠》的分析,达到更好的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底蕴,积累音乐素养的目的,从而帮助学习声乐者和爱好者更好的理解及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
关键词:古诗词艺术歌曲;声乐技巧处理;诗词的美学意境;人文特色诗歌是汉语言文学中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与体裁样式,它来源于人们的劳动生产和生活中,起初便与音乐和舞蹈三者合一。
诗歌充沛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凝练的语言形成了独特的古典美。
因此,在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时,不仅需要演唱者掌握丰富的演唱技巧和娴熟的表演能力,还需演唱者具备一定的文学底蕴,这样才能充分的演绎好古诗词艺术歌曲。
古琴曲的儒雅、唯美、内敛的音乐美学思想,为演唱声乐曲《阳关三叠》提供了有力的审美思维依据。
对一首诗歌的审美,实际上就是对自己在生活中的一次净化,对自己灵魂的一次提升。
一、古诗词艺术歌曲《阳关三叠》的特点分析古诗词艺术歌曲《阳关三叠》是在诗人王维的诗作之上,结合古琴曲产生的声乐艺术作品。
分析此曲的艺术特点,就要提到中国古典音乐的美学思想。
孔子提出音乐作品的评价标准是“尽善尽美”,音乐作品内容(伦理道德、思想性)的衡量标准是善,音乐作品形式的衡量标准是美(艺术性)。
孟子提出了“与民同乐”的音乐思想。
古琴曲《阳关三叠》音乐赏析
古琴曲《阳关三叠》音乐赏析一首送别音乐,勾起无数人的回忆,了解一首乐曲需要了解音乐的背景,要读音乐的歌词,需要感受他的音律,感受创作者的心境,也需要将音乐融合在属于他的情镜当中。
自古别离最伤情,折柳成了劝留的信物,月亮成了乡思的对象,小时候,觉得这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不够潇酒,如今,笑一笑,我也成了这样不潇酒的人,离别,比不曾拥有更令人悲情。
一首《送元二使安西》写出诗人对有人离别的不含,而根据本首诗改编的《阳关三叠》用一把古琴,更抒发其悲情,令人赞叹乐曲创作对于离别,渭城不舍,柳叶不舍,王维不舍,但这些不舍改变不了别离的事实,王维也只好用一首《送元二使安西》送给这位姓元的友人,借此抒发内心的悲情与不(一)作者背景作者王维生于唐朝,对于他的了解大概只记得他的诗,尤其是他的山水诗,但其实,王维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精通书画,因此他的诗中总有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感受,当然,除此之外,他还精通乐曲,因此他的诗句音律和谐,具有音乐美。
因此《阳关三叠》也被乐府收录其中,至今留传。
(二)时代背景唐时的渭城,是在现在西安的西北,这位姓元的友人要到达安西任职,就是现在的新库车,路程很长,古代的交通不便,对于两人分别来说可能就是再也不见了这样的分别自然是极其悲伤的,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统治对于对很多百姓进行压迫劳役,用这样一首《送元二使安西》来表达作者的不舍,也表现出作者内心的不满,这首诗辞优美,情感也得到了共鸣,因而得到流传,甚至从宋至今,该曲的唱法更是多样,现存有不同传谱经多达三十余种。
(三)乐曲的来源地点在渭城驿站,天气是刚刚下过微微细雨,空气很湿润,景色宜人,然而就在此时此刻此景之下,作者要为一位元的友人送别,在浓浓不的情意之下写下这首《送元二使安西》,本首诗属于七言绝句,平厌分明,音韵优美,读起来郎上,本就饱含不舍的情意改编成音乐之后,使悲伤不舍之情更加深一层。
二、乐曲赏析音乐之所以能够渲染人们的情,在于他的歌词,在于他的音律,也在于演奏的乐器。
中国古代歌曲赏析阳关三叠课件
•
古琴
它有着三千年的历史,
是世界“人类口头和
非物质遗产”之一 。
以其静、清、远、古、
淡、恬、逸的音色效
果,追求着“大音希
声”的艺术境界。
古琴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举 足轻重的地位,作为文人雅士 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其清雅 的琴音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 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为“琴 棋书画”四艺之首。
l=F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
王 维
精 音 轼观“ 画 誉派一 诗
通乐 音家
摩味 家 。诗位 人
诘摩
人非
(
律
之诘
,常
701 761
年 -
善
画之
被有
琵
,诗
冠才
,
年 字 摩 诘 号 摩 诘 居 士
琶
画,
以华
古 琴
中诗 有中 诗有
“的 诗山 佛水
”画
”田
苏;
美园
)
中国古代歌曲--《阳关三叠》
《阳关三叠》是一首很伤感的乐曲,它 的曲调深情感人,诗与音乐珠联璧合。 表达了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无限留恋 的诚挚情感。 全曲共分三段,故称“三叠”。以典型 的民族调式为基础,音调纯朴而富于激 情, 乐曲结尾处渐慢、渐弱,抒发了一种感 叹的情绪。 你们知道吗?唐诗,宋词,元曲等等这些在
师:渭 城 朝 雨 浥 轻 尘, 客 舍 生:呜
青 青 柳 色 新。 劝 君 更 尽
一 杯 酒, 西 出 阳 关 无 故 人。 体会歌词在王维原诗的基础上进行了怎样 的延伸?歌曲中的这种延伸在音乐情绪上 引起怎样的变化?
埙独奏
明 亮 、
多 为 陶
最 古 老
古琴名曲《阳关三叠》精品赏析
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本雅明说“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出走,无缘无故地在世上走,走向我”。
沧海浮尘,芸芸众生,总会有人有缘相识,有幸相知,也总会离别。
不知诸位有没有想过与知己离别的事情,主页君倒是很喜欢古人离别的方式,从长亭到短亭,一路相送,这一支柳,吟一首诗,这种仪式感,用情至深,令人回味无穷。
本期不妨来通过古代汉民族音乐精品曲《阳关三叠》,感受一下古人的那种惊人的诗意和美丽。
《阳关三叠》为中国十大古琴曲之一,乐曲产生于唐代,是根据著名诗人、音乐家王维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成的。
因为诗中有“渭城”、“阳关”等地名,所以,又名《渭城曲》、《阳关曲》。
大约到了宋代,《阳关三叠》的曲谱便已失传了。
所见的古琴曲《阳关三叠》则是一首琴歌改编而成。
最早载有《阳关三叠》琴歌的是明代弘治四年(1491)刊印的《浙音释字琴谱》,而流行的曲谱原载于明代《发明琴谱》(1530),后经改编载录于清代张鹤所编的《琴学入门》(1876)。
新中国成立后,王震亚将其改编为混声合唱。
「琴曲赏析」全曲共分三大段,用一个基本曲调将原诗反复咏唱三遍。
故称"三叠"。
每叠又分前后两段,后段为新增歌词,每叠不尽相同,带有副歌的性质,分别渲染了"宜自珍"的惜别之情,"泪沾巾"的忧伤情感和"尺素申"的期待情绪。
旋律以五声商调式为基础,音调纯朴而富于激情,在后段的八度大跳及"历苦辛"等处的连续反复呈述,情真意切,表达了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无限留恋的诚挚情感。
歌曲结尾处渐慢、渐弱,抒发了一种感叹的情绪。
「送元二使安西」唐丨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阳关三叠﹂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霜夜与霜晨。
遄行,遄行,长途越渡关津,惆怅役此身。
历苦辛,历苦辛,历历苦辛,宜自珍,宜自珍。
巫娜《阳关三叠》,涤清心神
巫娜《阳关三叠》,涤清心神
《广陵散》是古代一首大型琴曲旋律激昂慷慨,声调绝伦。
是我国现存琴曲中,唯一具有戈矛杀伐战斗气氛的乐曲。
表达了被压迫者反抗暴君的斗争精神。
——主编
琴音高低起伏中,
聂政的思想感情鲜明而生动,
从怨恨到愤慨,
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复仇意志,
雷霆雨点般敲击着,
演奏者和听琴者的心。
曲中之痛、之悲、之愤,
激昂不平、刚毅正直无法不共鸣。
在心潮起伏胆勇之壮的背后,
感受到的是聂政心里那股冷静之气。
琴音超凡脱俗,琴境高旷绝古,
振奋情绪,推动心神。
万里风沙知己尽,
谁人会得广陵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琴名曲《阳关三叠》精品赏析
————————————————————————————————作者:————————————————————————————————日期:
ﻩ
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本雅明说“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出走,无缘无故地在世上走,走向我”。
沧海浮尘,芸芸众生,总会有人有缘相识,有幸相知,也总会离别。
不知诸位有没有想过与知己离别的事情,主页君倒是很喜欢古人离别的方式,从长亭到短亭,一路相送,这一支柳,吟一首诗,这种仪式感,用情至深,令人回味无穷。
本期不妨来通过古代汉民族音乐精品曲《阳关三叠》,感受一下古人的那种惊人的诗意和美丽。
ﻫ
《阳关三叠》为中国十大古琴曲之一,乐曲产生于唐代,是根据著名诗人、音乐家王维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成的。
因为诗中有“渭城”、“阳关”等地名,所以,又名《渭城曲》、《阳关曲》。
大约到了宋代,《阳关三叠》的曲谱便已失传了。
所见的古琴曲《阳关三叠》则是一首琴歌改编而成。
最早载有《阳关三叠》琴歌的是明代弘治四年(1491)刊印的《浙音释字琴谱》,而流行的曲谱原载于明代《发明琴谱》(1530),后经改编载录于清代张鹤所编的《琴学入门》(1876)。
新中国成立后,王震亚将其改编为混声合唱。
「琴曲赏析」
全曲共分三大段,用一个基本曲调将原诗反复咏唱三遍。
故称"三叠"。
每叠又分前后两段,后段为新增歌词,每叠不尽相同,带有副歌的性质,分别渲染了"宜自珍"的惜别之情,"泪沾巾"的忧伤情感和"尺素申"的期待情绪。
旋律以五声商调式为基础,音调纯朴而富于激情,在后段的八度大跳及"历苦辛"等处的连续反复呈述,情真意切,表达了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无限留恋的诚挚情感。
歌曲结尾处渐慢、渐弱,抒发了一种感叹的情绪。
「送元二使安西」
唐丨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阳关三叠﹂ﻫ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霜夜与霜晨。
遄行,遄行,
长途越渡关津,惆怅役此身。
历苦辛,历苦辛,
历历苦辛,宜自珍,宜自珍。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依依顾恋不忍离,
泪滴沾巾,无复相辅仁。
感怀,感怀,思君十二时辰。
商参各一垠,谁相因,谁相因,
谁可相因,日驰神,日驰神。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芳草遍如茵。
旨酒,旨酒,未饮心已先醇。
载驰骃,载驰骃,
何日言旋轩辚,能酌几多巡!
千巡有尽,寸衷难泯,无穷伤感。
楚天湘水隔远滨,期早托鸿鳞。
尺素申,尺素申,尺素频申,
如相亲,如相亲。
噫!
从今一别,两地相思入梦频,
闻雁来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