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阅读的三种境界
读书三境界:“仁读”,“玩读”,“圣读”
读书三境界:“仁读”,“玩读”,“圣读”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读书大抵也有三种境界:知读境界,好读境界,乐读境界。
知读书者,是“克己复礼”式的读书,即读书非其心之所欲,只是心知读书合乎社会要求,包括家庭、单位或社团、国家或政府的要求,故为了适应或迎合这种要求,遂自我克制其私欲私情而将就于读书之事。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故知读境界也可称为“仁读境界”。
古之被称“儒林”的学者群体,其读书境界大抵属于“仁读境界”。
好读书者,是“好玩”式的读书,即读书是因其特定生活环境中所养成的情趣所致,其读书和业余爱好下棋者之下棋相似,只是因觉得好玩而将读书当作玩耍,以致痴迷于读书,犹如后者之痴迷于下棋。
因好读境界的读书只为“好玩”,故亦可称此境界为“玩读境界”。
古之被称“隐逸之士”如庄子之类的学者群体,其读书境界盖属于“玩读境界”。
乐读书者,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式的读书,即读书既是其情趣所致,而又适应于社会要求,因其个人情趣与社会要求毫无冲突地圆融于读书,故而乐之——其读书既是从心所欲,则自然乐也;其读书既合乎社会要求又适合其个人情趣,则何乐而不为也!鉴于孔子有“圣高于仁”之说,故乐读境界也或可称为“圣读境界”。
而孔子虽贤,然其生前素不敢自比于圣人,其“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话,也是他到了七十岁之后才说的,以此推想,即使贤若孔子者,其读书而能致圣境者,恐怕也是如“人生七十古来稀”般的“古来稀”了。
以上三境界中,乐读境界是知读与好读达到综合的最高境界,在此境界里,因其情欲得到满足,读书也就不再是将就之事,而是变得“好玩”而醉心于此了;然而,由于个人情趣和社会要求在这里达到了完满统一,故虽是因其个人情趣而醉心于此,以至于痴迷于读书,而令其痴迷的读书正适合于社会要求,故其读书愈是痴迷,便愈能满足社会要求。
只是此境虽好而“古来稀”也。
然而,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胜过一代,“古来稀”未必“后来稀”。
读书的三种境界
读书的三种境界一曰“吞读”。
吞读乃生活吞剥、囫囵吞枣、如饥似渴地发愤读书。
即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谈到治学经验时说的“‘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在此,王国维借用晏殊《蝶恋花》一词,意思是说一个人只要求知心切,如同久旱不雨的树木需要水的浇灌一样,“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时时刻刻都盼望得到知识。
吞读虽然因饥不择食难免盲目,进食过速导致腹胀;但广收博采这个过程是日后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必不可少的前提。
古今中外有许多文人都是进入中年后凭反刍青春岁月的泛读博学而成名成家的。
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博学勤读是成才的基础。
郑板桥在教诲儿子郑鳞的书信中指出:“惟单读时文,无裨实益;宜加以看书功夫,凡经史子集,皆宜涉猎。
”胡适提倡“多翻式”阅读法,一有机会见书便随手翻翻,这样,有助于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积土成山,登高望远。
吞读虽为知识积累的必经之路,但毕竟是读的初级阶段。
二曰“啃读”。
啃读乃咀嚼消化,进行吸收,获取钙质的精读。
这是峥嵘人生必须付出的艰辛。
即王国维所说的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里,王国维借用柳永《蝶恋花》一词,意思是说要像思念恋人那样,废寝忘食,孜孜不倦地刻苦攻读,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读书求知切不可半途而废,一定要锲而不舍,象追求恋人一般。
精读需要“三到”,即眼到、口到、心到。
眼到即对于书中文字要字字弄懂;口到即一句句朗读,特别是诗歌或精辟文章以熟读背诵为佳;心到即揣摩每字每句的意义,要不动笔墨不读书。
“学,然后知不足”,精读是泛读基础上的知识性提高,是将死的知识活化为血肉的过程。
三曰“品读”。
品读即焚香淋浴,如饮醍醐,茅塞顿开的领悟。
即王国维所说的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里,王国维借用辛弃疾《青玉案》一词,意思是说经过追寻钻研,功夫精神用到,读书读到一定程度,过去那种不得而知的困惑以及百思不解的难题豁然开朗。
高考满分作文:阅读的三重境界
高考满分作文:阅读的三重境界
阅读是一门具有无限魅力的艺术,它能够让人在文字世界中寻求知识,培养情感,提升思维。
然而,对于阅读来说,也存在着三重境界。
首先是阅读的基本境界,这一境界是指我们能够理解文字表达的意思,领会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仔细阅读、推敲句意、理解上下文等方式来确保我们能够准确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思想。
只有达到了这一境界,我们才能认真思考,对文章进行分析和评论。
其次是阅读的进阶境界,这一境界是指我们能够在阅读中感知、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意境。
有时候,一篇优秀的文章并不只是传递知识,更是通过作者独特的情感和意境来打动读者。
在阅读时,我们需要通过深入思考、细致品味来领悟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文字所蕴含的情感和韵味。
只有达到了这一境界,我们才能真正领会到阅读的美妙之处。
最后是阅读的巅峰境界,这一境界是指我们能够通过阅读拓展视野、提升思维、开拓创新。
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的工具,更是培养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的途径。
通过广泛阅读各种不同领域的文章,我们可以开拓自己的视野,增加对世界的认知。
同时,通过深入思考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产生新的创意。
只有达到了这一境界,我们才能够真正享受阅读的力量。
在高考作文中,我们可以通过展示自己在阅读中达到的境界来彰显自己的见识和思考能力。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阅读经历,如何逐渐提升阅读境界,来鼓励他人重视阅读的重要性。
阅读的三重境界,不仅是高考作文的话题,更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不断成长和完善的目标。
读书的三重境界
读书三境界读书有三种境界,分为三个不同层次,表示三种阅读水平。
一种是耽于书中,沉湎于书中内容,被书中内容情节所吸引,为书中人物的前途命运而悲喜忧伤。
这是第一种境界,是阅读的最低层次,初级阅读水平。
俗话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这一境界就是阅读的“看热闹”的层次水平,属于大众阅读,也是小学生的阅读水平。
读者的情感思想受书中人物、情节的牵引,为书中内容所左右,人在书中,情感、思想也在书中,跳不出文章的圈圈儿,一般人读书多在此境界。
比如读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之类,不作那么多考虑,只是获取休闲或心理自娱。
这一境界又可以称作娱乐境界:人在文中,跳不出文章的圈圈儿。
第二种境界是能够跳出“看热闹”的圈圈,注意了看“门道”,能够透过生动的故事情节、人物的悲欢离合,去思考文章的内容,故事的意义,透过人物的命运了解作者的思想、意图,从作者的思想意图上去看文章的内容情节发展,人物命运的发展如何,设计、构思、表达是否合理、合适,由对文章的直接感受,上升到了理性思考。
阅读中有了自己对文章的认识理解,加入了自己的思考,这是阅读的第二境界,是阅读的中级水平,也是中学教学培养的阅读水平。
这一境界,阅读进入了高一级层次,已经超出了文章内容本身,不单单是读文,也去读写文的人、读作者了,读作者的思想感情,读作者的写作水平了,不是跟着文中人物的思想起伏,悲喜忧伤,而是去触摸作者的感情脉络,跟着作者的思想去思考,去感受文章的情节发展,遣词造句的优劣,表达的效果如何,对文章进行品评欣赏了。
这一境界也可称作欣赏境界。
阅读能够超脱文章,随作者意图去思考欣赏,但情感仍为作者所左右。
比如读李杜诗会为李白、杜甫才情胁迫,为之赞叹不已;读渊明之诗,会为其田园静谧的氛围、闲适的心情熏染,体验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真谛;读《岳阳楼记》,感仲淹人格高大,读鲁迅作品,赞鲁迅思想深刻,读“人间喜剧”,叹巴尔扎克笔法老道等等,虽阅读水平提高,仍未脱作者窝臼,只能属于中级阅读水平。
“阅读”三境界
“阅读”三境界阅读是一种能够感知美好、启发思考、丰富内心世界的行为。
从儿时的童话故事到青少年时期的文学名著,再到成年后的专业书籍和哲理作品,阅读始终贯穿着我们的成长和思考。
而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逐渐领悟到了“阅读”的三种境界。
第一境界:享受阅读在我们懵懵懂懂的童年,父母或老师常常会为我们朗读童话故事,带领我们踏入一个个奇幻世界。
在那里,我们会遇到勇士、公主、魔法师,和他们一起经历冒险、战胜恶龙、寻找宝藏。
这个阶段的阅读,我们是纯粹地享受其中的故事情节和美好意境,融入其中,感受到一种愉悦和惊喜。
我们会被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所吸引,被故事的情节所打动,无拘无束地享受着阅读带来的乐趣和快乐。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逐渐接触到了更多的文学作品,其中大量针对青少年阅读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在这个阶段,我们可能会对作品中的人物命运、情感纠葛产生更深的共鸣,因为这些作品更接近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心灵世界,我们开始从中感悟到生活的智慧和哲理。
这种阅读,我们不再仅仅是为了享受,而开始追求其中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和情感表达,逐渐在阅读的过程中领悟人生的真谛,深深沉浸在作品中,体味其中的辛酸、情感和思考。
第二境界:领悟阅读当我们步入社会,进入大学或工作岗位后,我们的阅读范围也越来越广,涉及到各种领域的专业书籍、资讯、哲理作品等。
在这个阶段,我们的阅读逐渐向更深层次的领悟迈进。
我们开始从阅读中获取知识、启发和思考,我们不再满足于表面的文字,而是通过思考和反思去理解其中蕴含的内涵。
我们会阅读各种领域的专业书籍,学习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水平和专业能力。
我们也会阅读各种哲理作品,思考人生、人性、社会等更深刻的问题。
通过阅读,我们在不断思考和领悟中,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和价值观念,拓展自己的眼界和思维,逐渐成长为更加理性、深刻和有内涵的人。
第三境界:践行阅读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和领悟的不断提升,我们逐渐明白了阅读的真谛——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和启发,更重要的是要将所得到的智慧与实践相结合。
读书的三个最高境界
读书的三个最高境界
1. 眠独寂静,静心入境
这个境界是指读书时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让自己沉浸在阅读的海洋中,静下心来,专注于阅读。
面对繁琐的琐事我们必须有过硬的内心,培养调节心态的能力,才能真正领会到书中的精华。
2. 知行合一,融汇贯通
这个境界是指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应该将知识运用到行动中去,通过对知识的深入了解和理解,将其融汇贯通,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只有将读书所获得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才能真正地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
3. 追求卓越,超越自我
这个境界是指我们应该不断地追求卓越,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奋进。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不断地挑战自己,超越自我,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养,以更高的境界迎接更广阔的世界。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逐渐成为更为出色的自己。
读书的四大境界
读书的四大境界摘要:一、引言二、读书的四大境界概述1.第一境界:基础阅读2.第二境界:深入阅读3.第三境界:主题阅读4.第四境界:批判性阅读三、总结正文:读书是一种获取知识、提升自我、拓展视野的重要方式。
然而,读书的境界有高低之分,不同境界的阅读带来的收获和影响也大不相同。
本文将为您揭示读书的四大境界,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阅读的过程,从而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读书的四大境界。
它们分别是:基础阅读、深入阅读、主题阅读和批判性阅读。
基础阅读是指我们通过阅读,了解文字所传达的表面信息。
这是阅读的初级阶段,通常在小学时期就应掌握。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学会识别文字、理解词汇和句子的含义,以及把握文章的主旨。
基础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了我们能否顺利地获取知识,为更深层次的阅读打下基础。
深入阅读是指在基础阅读的基础上,对文章的细节、背景、内涵等进行深入了解。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学会从文字中挖掘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观点,分析文章的结构、语言和表达手法,并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想象力去理解和欣赏文章。
深入阅读有助于我们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题阅读是一种更高级的阅读方式,要求我们在阅读过程中,自觉地将不同书籍、文章的主题进行比较、联系和整合。
主题阅读不仅需要我们具备深入阅读的能力,还要善于发现不同作品之间的共性和联系,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此外,主题阅读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创新思维和跨学科研究能力。
批判性阅读是阅读的最高境界,它要求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对所获取的知识进行批判、质疑和反思。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学会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审视文章,发现其局限性、矛盾和不足之处,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批判性阅读有助于我们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更好地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和问题。
总之,阅读的四大境界从基础到高级,层次分明。
要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我们需要不断练习、积累和反思,努力从基础阅读向批判性阅读迈进。
中考语文读书三境界阅读
读书三境界①读书有三境界:“吞”“啃”“品”。
②“吞”乃生吞活剥,囫囵吞枣——是充满饥饿感的发奋的青春初潮的标志。
虽然广收博采难免盲目,进食过速导致腹胀——但这个过程毕竟是日后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必不可少的前奏。
古今中外有许多人都是进入中年后凭“反刍”青春岁月里的泛读而成名成家的。
“吞”虽为知识积累的必经之途,但毕竟是读的低级阶段。
③“啃”乃咀嚼消化,强行吸收——是志存高远的人生必经的头昏脑涨、寝食不安的砥砺智慧的夜路。
咬烂磨碎骨头,获取钙质,这当然谈不上享受——但却是峥嵘人生必须付出的艰辛。
“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任何一位学有所成的人都不能蠲(juan)免的里程。
“啃”是在“吞”之基础上的知性提高——这是将死的知识化为活的血肉的过程。
④“品”乃焚香沐浴,如饮醍醐(tihu 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是成熟聪颖的心灵与星空的娓娓絮语。
月下折枝,花前怜玉,豁然贯通的人生不胜惋惜地告别了青春光阴——庄严地踏上了奉献岁月。
浮躁尽除,功利淡化,读书成了颐养灵性的乐事——“默然回首”,天机消溶于慧心。
“品”是在“啃”之基础上悟性升华——这是进入人生创造之园的门票。
⑤读书人多如牛毛,但大多数都停留在第一境界,仅少数不甘人生庸碌者可进入第二境界。
进入第三境界,非志强智达者不能。
但能进入第三境界者,必是成功地穿越了第一与第二境界的人。
“吞”至其博,“啃”至其深,“品”至其灵性——若无博与深,则灵性无其根本。
⑥举凡大家鸿儒,书读到“品”的份上后,往往将“吞”“啃”“品”三字当成进一步治学的相济并用的三种方法:“吞”文字,“啃”新意,“品”韵致。
或者是:泛读的“吞”之,精读的“啃”之,需细细体悟的则“品”之。
⑦对一般的读书人而言,不谈三境界,如能将“吞”“啃”“品”三宇当作对待不同读物的不同阅读方法:用于消遣的书“吞”,有用的书“啃”,启心益智的书不妨“品”——那么,人生同样会受益无穷。
20.作者认为读书三境界“吞”、“啃”、“晶”的具体含义是:“吞”:“啃”:“品”:21.作者认为“吞”“啃”“晶”三种读书境界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答:22.对本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答;【】A 文章列举了大量的具体的事实,阐述了读书三境界的观点。
读书的三种境界
读书的三种境界读书三境界,是清代文学家王国维提出的读书理论。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读书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古人治学讲究“厚积薄发”,所以第一阶段,重点在于“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看,要博览;其次的阶段就是要思考,论语中讲“学而不思则罔”。
看了那么多东西,就会互相比较,和自己的经历比较,就有所得,就外显“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不过,最终的成就要返璞归真,也是大学中说的“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也是老子中的“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学习的最后是体悟自然的规律,顺应于这个规律“随心所欲不逾矩”。
这三句本是描写相思诗句,但王国维却用以表现“悬思——苦索——顿悟”的治学三重境界,它巧妙地使用了三句中蕴含的哲理意趣,把诗句由爱情领域推绎到治学领域,赋予了它以深刻的内涵。
初能望文生义,死记硬背,可小成。
进能变通使用,巧舌如簧,有一得。
终能深入浅出,知行合一,方大就。
第一境界王国维认为治学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句出北宋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
第二境界王的治学第二境界是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引用的是北宋柳永《蝶恋花》最后两句词,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
若把“伊”字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亦无不可。
王国维读书的三种境界
王国维读书的三种境界王国维,这个名字一听就让人觉得耳熟,仿佛他就在我们身边,叨叨着那些有趣的读书故事。
说到读书,王国维可谓是个“行家里手”,他总结出了读书的三种境界,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三种境界,顺便轻松一下,没准能从中获得点启发呢。
一、第一境界:书中自有颜如玉首先,咱们得从第一境界开始说起。
王国维说,读书的时候,最初的感受就像是打开了一扇窗,哎呀,这窗外的风景真是美得不得了。
书里那些精彩的情节、动人的文字,简直让人如痴如醉。
这个阶段呢,就像是恋爱,刚开始总是充满了新鲜感。
你看看这书里的角色,仿佛都在和你对话,跟你倾诉心声。
读的时候,那种愉悦感就像是喝了一杯冰镇饮料,咕噜咕噜下去,清爽极了。
当然,这个时候我们可能并没有太多的思考,更多的是享受这份快乐。
哎,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就像在电影院里,电影一开始,音乐一响起,眼睛就被那些绚丽的画面吸引住了,根本顾不上思考剧情是怎样的。
读书也是一样,沉浸在文字的海洋中,忘却了外面的喧嚣。
总之,这第一境界,就是让你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心里那个小鹿乱撞,真是美滋滋。
二、第二境界:书中自有黄金屋接下来,我们得聊聊第二境界。
这一阶段呢,王国维可说得相当精辟——书中自有黄金屋。
这可不是开玩笑,读书不仅仅是享受,更是为了获取知识和智慧。
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你会发现,书本不仅给了你一份快乐,还给你打开了通往知识的大门。
就像是你在一家餐厅吃饭,点了一道菜,吃着吃着,发现竟然有个大厨在后面给你示范,教你怎么做。
在这个阶段,你开始认真思考书中的内容,试图去理解那些深奥的道理。
或许你会把自己和书中的角色进行对比,想:“哎,我跟这个主角真像,都是在追寻梦想!”这时候,读书就不再是简单的消遣,而是成了你成长的一部分。
你开始会心一笑,觉得原来读书也能让自己变得更聪明,心中那个知识的渴望像火山一样喷薄而出,哇,真是让人热血沸腾!三、第三境界:书中自有千古事最后,咱们来聊聊第三境界。
这一境界可就高大上了,王国维说,书中自有千古事。
读书的几种境界
读书的几种境界读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活动,在人类的文明史中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读书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还能够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扩展我们的视野,因此被视为一种高尚的追求。
但是,对于读书的境界,却有很多人一知半解,以为只要看得多,看得杂就算得上是“读书达人”,但实际上,读书的境界远不止这些。
我认为,读书的几种境界具体包括:原始阅读境界、知识积累境界、思想领悟境界、人生感悟境界和深度探究境界。
第一种境界:原始阅读境界原始阅读境界是指读者在完成对书本的阅读后,对书本中所包含的信息和知识的较为纯粹、直观的理解。
在这一境界下,读者通常比较注重书本的数量,对书本的内容不太有所取舍。
这种境界的读者往往没有太多的阅读经验,对自己所选择的书籍并不是太挑剔,只要是符合自己兴趣爱好、内容量较大或者比较畅销的书籍,都会进行阅读。
这种境界的读者通常比较浮躁,不会对书籍的内容有太深入的思考,在阅读的过程中时常出现跳跃式的读书方式,缺乏一定的思维左右。
第二种境界:知识积累境界知识积累境界是指读者在完成对书本的阅读后,对书本中所包含的各种知识进行区别和整理,对已知知识和未知知识的关系有一定的把握。
在这一境界下,读者对书本的选择有一定的规律,比如会选取相关专业的书籍、评价高的书籍等等。
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会进行笔记、摘录等,以便在之后能够方便地回顾所学的知识。
这种境界的读者通常比较冷静,能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但是往往缺乏能力来进一步扩展或创新所学知识。
第三种境界:思想领悟境界思想领悟境界是指读者在完成对书本的阅读后,能够领悟出书本中所系统呈现的思想,对其中的思想和思考方式进行感性理解与思想渗透。
在这一境界下,读者对书本内容的选择往往更为严谨,更具有针对性。
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不仅注重书本知识的理解与把握,还会对书本中的思想和观点进行深入透彻的思考。
这种境界的读者具有较高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他们能够将书本中的思想与实际体验相结合,并进行深入思考。
阅读的三重境界讲解
阅读的三重境界讲解
阅读是一种知识获取和思维交流的方式,也是人们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和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
但是,阅读并非只是简单的文字理解,而是有多个境界需要逐步掌握和提高。
以下是阅读的三重境界及其讲解。
第一重境界:表面理解。
这是最基本的阅读境界,是指读者根据字面意思,理解一段文字的表面含义。
阅读过程中,读者需要识字认词、理解句子、推测段落意思,以及理解文章的主旨。
这一境界的掌握需要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和阅读能力,需要通过不断的阅读练习来提高。
第二重境界:深层理解。
这一境界是指读者在理解文字的表面含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文章的深层意义和内涵。
这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文章的语言、结构、篇章逻辑和情感色彩等方面,从而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意图。
在这一境界中,读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思维深度,需要通过广泛阅读和思考来提高。
第三重境界:超越理解。
这一境界是指读者在深入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思维和视野,超越个人认知和体验,从而达到对世界和人生的更深层次的认识和领悟。
这需要读者具备更高的思维能力和哲学修养,需要通过广泛的知识积累和反思,以及与他人的交流和探讨来提高。
综上所述,阅读的三重境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掌握这三重境界,可以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读的内容,不断
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
阅读文化经典,需要达到三个境界
阅读文化经典,需要达到三个境界我们是一个有文化经典的民族,这是一种幸运。
不管进入什么时代,我们都可以从这些经典获取深度理解自身与世界的启示,获取存在的力量与勇气。
但是,这也意味着我们必须背负一个使命:在每个时代都需要去重新理解、会通这些经典,以使每个时代的精神生活能够维持在应有的高度上,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提高。
如何阅读这些经典,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01我们阅读的书,大致可分为三类人类文明越发达,书的种类也就越多。
正如不同美食要有不同吃法一样,不同种类的书也需有不同的读法。
就读法而言,我们可以把书大致分为这三类。
☆消遣或者解放心灵的书我们读得最多的书,就是以浏览的方式阅读的书。
我们读这类书或者是为了补充一些知识(特别是一些非专业性或普及性的知识),或者是为了消遣,或者是为了心灵的解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但是,我们在生活中还需要与各种人、各种事物以及各种行业打交道,这就需要不断补充各种知识。
同时,我们还有空闲需要排遣,需要让心灵摆脱俗务,到想像世界去漫游,就是通常所说的放飞心灵。
这就需要文学作品。
这类书一般比较浅显通俗,或者有趣生动,所以可以随时随地以比较快的速度阅读。
我们在床头放的,在旅途上带的,通常就是这类书。
☆专业书第二类是专业书。
虽然各种专业书的内容千差万别,但都需要以专注、精准的方式阅读。
这类书通常都有自己的概念体系,包含着严格的概念定义与逻辑推演。
为了弄明白其中的精确定义、专业用语以及学理关系,需要特别的专注与反复的理解,以便准确掌握。
这类书一般不能像前一类书那样零散地阅读,而要求持续、系统地阅读,否则就无法形成专业所要求的系统性与整体性。
阅读这类书籍是为了掌握立业技能,最终应用于工作领域。
因此,阅读这类书籍的速度以每个阅读者掌握知识的速度进行,既不能像阅读第一类书那样快,也不能像阅读第三类书那样从容。
☆文化经典第三类书就是文化经典,包括思想经典、艺术经典与宗教经典等。
阅读的四个境界
阅读的四个境界
第一重境界:“读”书都为稻粱谋。
为了某一个具体、有形、现实的目标,为了给自己的物质生活带来正价值而读书。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种读书就有点“为人”的味道,即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将成果展示给别人看,从而获取某种好处或利益。
第二重境界:适心“之”所好。
温达到这重境界的人多数情况下即使还未小康或者富裕,但至少也衣食无忧,有较高的学位和一定的专长,闲暇时间也较多,也不必为了各种文凭、证书而读书,当然,最重要的是拥有非常浓厚的学习兴趣,拥有一颗求知若渴的心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第三重境界:书“无”未曾经我读。
这类人以“一物不知,君子所耻”相标榜,拼命读书。
书读得多了,有时难免会发出“书‘无’未曾经我读”的豪言壮语、慷慨浩歌。
第四重境界:从无字句处读书。
读过许多本的书,经历过许多的事,结识过许多的人,“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才会知道许多书不是写在纸上的,才会读懂子路的反诘“何必读书,然后为学?”。
阅读的境界
阅读的境界只要识得字,人人便都可以去阅读。
但就阅读的目的或阅读的水平来看,阅读者分为三个层级,这也可说是阅读的三种境界。
一是消遣性阅读。
候车啦、等人啦、或是饭后睡前啦,总要读点什么才好。
没有什么讲究,随意性很大,小小说、故事会、晚报副刊、明星绯闻,看到什么读什么,能打发时光就行。
这类阅读,没有指向性,没有连续性,更没有深刻性。
这是最平庸的阅读,其最大的作用就是消遣。
二是研究性阅读。
读书读得久了,有些人的品位自然会慢慢提升。
就如交朋友,不是什么书都愿意看的,同样有逢知己和不投机的时候。
真正值得阅读的,是那些磨脑子的书。
那些磨脑子的书,往往是前人思想的精华、阅历的浓缩。
它不是那种读起来驾轻就熟的书,而是不静下心来深入思考就不能理解的书。
研究性阅读,是主动的积极的,阅读的过程也自然是愉悦的。
读一部名作,犹如赏一幅名画,看一场好戏,常能沉醉其中。
这样的阅读,不在量,而在质,往往能启心益智,受益无穷。
三是交流性阅读。
如果说研究性阅读还带有些功利的话,那么,交流性阅读就只有怡情悦性了。
到了这种层次,有些书是绝对不会去看的,这不仅仅是浪费时间的问题,更有洁身自好不受浸染的意思在里面。
读大家之书,如饮醍醐,往往浮躁尽除,功利皆无,能使人暂别琐碎与平庸、浮躁与虚妄。
这样的阅读,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巳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愚昧和丑陋对比着一起呈现给你。
这时,阅读已经使你摆脱了平庸。
读世,读尽世事沧桑;读人,读懂人性善恶。
读书的人,多得数不清,但大多数人只停留在第一境界,仅少数不甘人生庸碌者可进入第二境界。
进入第三境界,非志强智达者不能。
但能进入第三境界者,必是成功地穿越了第一与第二境界的人。
读书的三个境界,何尝不是人生的三个境界呢?。
经典阅读的三种境界
经典阅读的三种境界古语云:“登高自卑,行远自迩”,阅历,于人是相当重要的。
记得南宋词人蒋捷有一首《虞美人·听雨》,说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账”,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暮年“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同样是听雨,人生各个阶段的体验如此迥异,阅历使然也。
清代涨潮所著《幽梦影》中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
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诚哉斯言!岁月如歌,风过无痕,飘忽二十余载后,丰富的人生阅历与岁月积淀让我对读书有了一些新的认识,特别是对于“读书宜读经典”的命题产生了高度认同。
赋予了神圣的色彩。
《尔雅﹒释言》说:“典,经也;威,则也。
”郭璞注:“威仪,可法则。
”(《十三经注疏》)由此可见,经即典,典即经,只有那些能为人们遵循、持守的文字文本才有资格称为“经典”。
又据许慎《说文解字》:“经,织纵丝也。
”即是说,“经”的原初含义为丝织物的纵丝,据川籍学者杨乃乔先生分析,“经”后来逐步演化为一种话语权力的象征,成为生命主体“立言”的文本形式(《东西方比较诗学——悖立与整合》)。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何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纷纷称自己的立言文本为“经”(如《墨经》、《道德经》之类),也不难理解何以宗教文本也通常冠以“某某经”的称谓(如《圣经》、《古兰经》、《金刚经》之类)。
现在所谓“经典”,其内涵比之古义显然宽泛了许多,大体上指那些历久不衰甚至历久弥新的典范性传世作品。
相对而言,经典阅读可以有三种境界。
经典阅读的第一种境界是“开卷有益”。
顾名思义,就是只要多读好书,自会收获良多。
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认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学使人深沉,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读书的三种境界感悟
读书的三种境界感悟
1.读书的初级阶段是理解知识,掌握基本概念和事实。
这个阶段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努力,但也是读书的基础。
在这个阶段,我们应该注重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我们应该学会如何提高这些技能,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读的内容。
2. 读书的中级阶段是建立思想框架和理性思考。
在这个阶段,
我们应该学会如何将所学的知识整合在一起,以形成自己的思想框架。
我们应该学会如何独立思考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评价所读的内容。
这个阶段需要更多的思考和思考,但它也是我们成为独立思考者和创造者的关键阶段。
3. 读书的高级阶段是超越知识的境界。
在这个阶段,我们应该
学会如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以及如何创造和创新。
我们应该学会如何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并创造新的解决方案。
这个阶段需要更多的创造力和创新力,但它也是我们成为领袖和创新者的关键阶段。
总之,读书是一个不断提高自己的过程。
无论我们处于哪个阶段,我们都应该注重提高自己的阅读技能和思考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读的内容。
同时,我们也应该不断挑战自己,尝试进入更高级别的阅读境界,成为优秀的领袖和创造者。
- 1 -。
读书的三种境界
读书的三种境界
读书的三种境界
读书是一种境界,它不仅仅是一些文字,而是一种深刻的境界。
读书的三种境界是:
一、认识
认识就是通过阅读,去理解和掌握书中所传播的思想,吸收书中的知识。
认识就是阅读书本来提升自我的水平,要把书中的精华吸收,融入自己的思想结构体系中。
二、领悟
领悟就是通过阅读,在书中所体现的深刻思想的体悟,在以前所学的知识和书本中的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综合分析,进行深层次思考,对书中内容有更深一层理解。
三、洞悉
洞悉就是通过阅读,认识书中所传播的思想的本质,通过历史文化遗迹、文学著作、社会现实分析,观察社会现象,综合思考书中传播的思想,发现思想的真谛,把思想的内涵脉络展现出来,洞悉书中的核心思想。
在读书的时候,要注重理性地去理解,需要综合多种学科,以及不同文献来把握书中的内容,探求书中的思想背后的真谛,才能更好地理解书本,才能更深入的体会书中的思想内涵。
- 1 -。
读书的三境界
读书的三境界读书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它可以带给我们不同的境界和体验。
对于读书的境界,可以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
这三个境界分别代表着读书的不同阶段和层次。
初级境界下,读书是一种纯粹的兴趣和爱好。
在这个阶段,读者通常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读书。
他们对于各个领域的知识都感兴趣,并且没有太多的目的性和要求。
他们会随意地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然后静下心来享受阅读的过程。
在这个境界下,读者对于书中的内容并不要求掌握得很深入,只是简单地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和知识。
这个阶段的读者通常是对于书籍的外在形式和故事情节更感兴趣,他们更注重的是阅读的乐趣和愉悦感。
中级境界下,读书渐渐成为一种学习和思考的工具。
在这个阶段,读者开始有了一些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他们希望通过阅读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考能力。
他们会选择一些专业性的书籍,有针对性地学习某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在阅读的过程中,他们会认真思考书中的观点和观点,并与自己现有的知识进行对比和分析。
他们会做一些笔记和总结,以便于后期的复习和回顾。
在这个境界下,读者开始关注书籍的内在价值和深度,他们对于书中的观点和思想更加敏感和挑剔。
高级境界下,读书成为一种修炼和境界的追求。
在这个阶段,读者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
他们不再满足于书中的表面内容,而是希望能够深入挖掘书中的深层次意义和价值。
他们会选择一些经典的著作进行研读,并且会与其他读者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他们会对于书中的细节和细微之处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解读,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领悟书中的道理和智慧。
在这个境界下,读者已经超越了书本本身,他们通过阅读来寻找生命的真谛和意义,希望能够达到一种心灵的升华和境界的提升。
读书的三个境界分别代表了不同层次的阅读体验和境界。
不同的读者在不同的阶段都会有不同的需求和目标。
对于初级读者来说,读书是一种纯粹的娱乐和享受;对于中级读者来说,读书是一种学习和思考的工具;对于高级读者来说,读书是一种修炼和境界的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阅读的三种境界刘占祥上世纪80年代,经历了“黑色的七月”(其时中学生对高考的形象比喻)的艰难拚搏,我有幸成为西南交通大学的一名本科生。
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大学校园中,最吸引我这个农家子弟的去处莫过于社科系资料室(今政治学院信息中心)。
资料室的几位老师见我如此痴迷于读书,便特许我可以随时前往阅览丰富的藏书和报刊资料。
于是,怀着无尽的感念,我拥有了一段心无旁骛、博览群书的宝贵岁月。
读书,留给我的是难以名状的心灵的充实、丰饶与幸福。
当然,坦率说,年少轻狂之时,读书少了一些章法,其情形大抵属于自发而非自觉。
古语云:“登高自卑,行远自迩”,阅历,于人是相当重要的。
记得南宋词人蒋捷有一首《虞美人·听雨》,说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账”,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暮年“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同样是听雨,人生各个阶段的体验如此迥异,阅历使然也。
清代张潮所著《幽梦影》中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
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诚哉斯言!岁月如歌,风过无痕,飘忽二十余载后,丰富的人生阅历与岁月积淀让我对读书有了一些新的认识,特别是对于“读书宜读经典”的命题产生了高度认同。
所谓“经典”,古今在内涵上是有差别的。
中国传统社会中,“经典”曾被赋予神圣的色彩。
《尔雅﹒释言》说:“典,经也;威,则也。
”郭璞注:“威仪,可法则。
”(《十三经注疏》)由此可见,经即典,典即经,只有那些能为人们遵循、持守的文字文本才有资格称为“经典”。
又据汉代许慎《说文解字》:“经,织纵丝也。
”即是说,“经”的原初含义为丝织物的纵丝。
据川籍学者杨乃乔先生分析,“经”后来逐步演化为一种话语权力的象征,成为生命主体“立言”的文本形式(《东西方比较诗学——悖立与整合》)。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何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纷纷称自己的立言文本为“经”(如《墨经》《道德经》之类),也不难理解何以宗教文本也通常冠以“某某经”的称谓(如《圣经》《古兰经》《金刚经》之类)。
现在所谓“经典”,其内涵比之古义显然宽泛了许多,大体上指那些历久不衰甚至历久弥新的典范性传世作品。
据个人愚见,相对而言,经典阅读可以有三种境界。
一经典阅读的第一种境界是“开卷有益”。
顾名思义,就是只要多读好书,自会收获良多。
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认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学使人深沉,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论读书》)的确,读书尤其是经典阅读乃一个人成长进步的重要阶梯。
阅读可以养心。
宋代王禹偁在《黄冈竹楼记》中描绘自己“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办公之余而焚香默坐读《周易》,人生一大快事,养心也。
阅读可以明理。
如《曾文正公家书》中所言:“不愿子孙为大官,惟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此种叮咛,大有深意。
阅读可以长才。
杜甫诗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径言博览群书对于增长写作才能的绝佳之处。
阅读可以益智。
《论语》中记载孔子语:“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这是一位博学练达的老师对弟子们的殷殷叮嘱,讲尽了读书可以增加知识与智慧的种种好处。
一言以蔽之,书中自有黄金屋,腹有诗书气自华!只要乐于经典阅读,勤于经典阅读,自会不断丰富知识,积累学养,收获学识。
苏东坡有诗曰:“诗酒趁年华”,实际上,经典阅读亦须趁早。
“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鴂之先鸣”(《离骚》),对于风华正茂的莘莘学子来说,经典阅读可以早一些为自己打好学问的根基。
古人讲“入门须正,立意须高”,我以为,在大学阶段宜通过经典阅读,侧重于打好文史哲的基础(尤其是对于文科大学生)。
哲学是思维的体操,不仅可以澡雪精神,滋养生命,而且能够增强人的思辨能力。
哲学阅读尤其是西方哲学阅读,对于思维的训练太重要了!我们治学、撰写论文,须臾离不开逻辑思辨。
前两年,我曾经提倡自己任教班上的大学生读点西方哲学著作,最低限度要读一下《西方哲学史》(罗素、梯利著述的版本皆可),用意即在于此。
遗憾的是,很多同学告诉我:“老师,西方哲学太难读了,读不下去啊!”我顿时无语,只有徒唤奈何。
如此轻言放弃,恐是“非不能也,实不为也”(孟子语)。
文学不仅直指心灵世界,同时还会给我们带来弥足珍贵的语言修养。
数学大师苏步青先生尝言:“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而语文不仅是社会科学的基础,而且是一切科学文化的基础。
”(转引自《中国青年报》2013年2月1日)此言不虚!我以为,苏先生把语文置于“社会科学、科学文化之基础”的高度,恐是对语言表述能力重要性的深刻洞察吧。
记得当年自己攻读文学博士时,导师不容商量地要求我们啃读儒家经典《十三经》,还亲自在课堂上抽查督导我们背诵《文心雕龙》《文赋》《诗品》等文学理论经典名篇,无论齿序长幼,一个也不放过。
当其时也,我等同窗皆苦不堪言,怨嗟不已。
岁月不居,光阴流水般逝去,而今事过境迁,当脑海中时常飘过“每一顾而掩泣,叹君门之九重”“幽厉昏而板荡怒,平王微而黍离哀”等名句,张口即可成诵大段文字如“至於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顿然领悟了导师的用心良苦,既使我们用看似最笨拙的背书方式增长了经典知识,同时也让我们凭添了许多语言修养,其功可谓大矣!事实上,许多经典作品都是需要背诵的。
这正如朱自清先生所主张的,与其浏览万首唐人诗,不如熟记唐诗三百首。
仅仅是一般性的浏览,俗称“过目不过脑”,很容易流于“浅阅读”而走向空疏。
老一代学人有背诵的传统,像胡适先生11岁之前背完《四书》《五经》,茅以升先生少年时代背过《古文观止》中的大量名篇,这些阅读方式对我们恐怕不无教益吧。
史学修养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鲁迅先生说:“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
”(《华盖集》)以史为鉴,鉴古知今,前贤已有定论,自不消说。
而对于治学来讲,我们也是任何时候都离不开历史视野,离不开时间维度(还有空间维度)的。
你做桥梁研究,那就须通晓桥梁建造史。
你做国人价值观研究,当然要先圈定历史范畴,是古代、近代还是现当代?历史界定必须严谨,否则就沦为抽象空谈了。
当今一位研究中文的知名教授说,中文系其实也是历史系,对于学习中文的学生,最重要的功夫是史学的功夫。
此种论断是很有几分道理的。
二经典阅读的第二种境界是“雕精达博”。
如不能雕精达博,学问便如浮萍无根,难以致远,难现大气象;根深则枝繁,根深则叶茂,此千古不易之理也。
中国传统文化有教人“苦读”的传统,像“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之类的倡导多多,难以尽述。
我以为,这恐怕不仅仅是勤奋向学的泛泛提倡,某种意义上也是对进入雕精达博之境的微妙提示。
所谓“读书当求快乐,苦读大可不必”之论,我不敢苟同。
如民谚所说:“不经一番寒霜苦,哪得梅花扑鼻香”,经典之作尤其是中华元典、西方哲学经典向来难读,这种高头讲章若非下一番苦功夫,如何能洞彻其中奥妙?以愉悦、快乐为追求目标,在“开卷有益”的阅读层面上是可以的,但想进至“雕精达博”的境界恐怕难矣!我校杰出校友茅以升老校长曾将治学秘诀归纳为十六字——“博闻强记,多思多问,取法乎上,持之以恒”,认为欲使学问精熟,非“博闻强记”“持之以恒”则无以收其功。
事实上,茅老于中华元典功底扎实,于桥梁专业功夫了得,恐怕皆因苦读、精读以及勇猛精进所致。
据校史载,茅老念五年桥梁专业本科期间,留下了多达1000万字以上的读书笔记,当是辛勤读书的明证。
历尽此番寒霜苦,方得脱胎换骨身!茅老也因而具备了主持修建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的学识资本。
试想,如果经典尽如美国大片那般刺激感官、愉悦动人,如“心灵鸡汤”一样赏心悦目、玲珑可人,则我校不必提倡经典阅读而径直名曰“美文阅读”可矣。
众所周知,王国维先生乃大学问家,民国时期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尝读德国大哲学家康德的著作,读一遍,未懂;读两遍,仍觉深奥难入;读三遍,方有一些感觉。
以先哲之聪慧睿智,尚且有此等艰难,足见经典阅读并非易事。
民谚所谓“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我以为,大量“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太史公司马迁语)的经典都须下一番苦功夫,一读、再读、数读,方得窥其门径,进而登堂入室,识得庐山真面目。
我们今天读书,太容易舍难就易、浅尝辄止,太过于强调实用致用、立竿见影了。
如果读书只满足于当下的愉悦而不注重分析、综合、系统化,不仅思想难有高度、深度和宽度,所获知识恐怕也很容易像网络资讯那样沦于即刻性和碎片化的。
又有人可能会说:“经典阅读倘若不求有用,那还有什么读的必要呢?”这种问题,我以为实乃似是而非。
朱自清先生曾说:“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
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经典常谈·序》)《老子》中讲:“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庄子》中讲:“人皆知有用之用,而不知无用之用也。
”退一万步说,我们究竟以什么为依据来判断“有用”“无用”呢?须知,任何事情均应辩证地、历史地、具体地而不能抽象地看待。
此时无用,彼时有用;此地无用,彼地有用;并非只有当下直接用得上才算是“有用”呢。
经典于个体生命的“有用”与“无用”,很大程度上是在具备了丰富的人生体验,经过岁月的淬炼之后方得知晓的。
开国领袖毛泽东青年时代曾有“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毛泽东早期文稿》)之语,曾文正即晚清重臣曾国藩(谥号“文正”),湖南湘乡人氏。
《清史稿》中评其曰:“国藩事功,本于学问”,意思是说,此公伟大的事业乃是源于扎实的学问。
为何修史者不讲曾国藩事功“本于智慧”“本于睿智”之类而偏说他“本于学问”呢?其实,古今以大业而名留青史者灿若星辰,难以胜数,但当得起“以学问而致事功”者,恐怕就寥寥无几了。
“学问”一词,在今日语境下既指书本知识,亦指实践知识,于曾国藩而言,其学问之本在于博览儒道经典,这是确凿无疑的。
据《清史稿》中记载,这位曾文正公“天性好文,治之终身不厌,有家法而不囿于一师。
其论学兼综汉、宋,以谓先王治世之道,经纬万端,一贯之以礼”,“尝取古今圣哲三十三人,画像赞记,以为师资,其平生志学大端,具见于此。
”凡此种种,说明曾国藩于经典是下过一番雕精达博功夫的,加之以丰富的实践历练,因而学养丰厚,学识过人。
试想,如果曾国藩每读一本书都预先追问一下是否有用,靠着貌似“当下有用”的浅显判断去功利性地读书,那他如何能构建起自己的学问体系,进而依凭博大精深的学问而致事功呢?三经典阅读的第三种境界是“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