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PPT)血液

合集下载

(生理学课件)第三章血液

(生理学课件)第三章血液

三、血液的理化特性
1.颜色:取决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颜色。 动脉血呈鲜红色;静脉血呈暗红色。
2.比重:全血比重:主要取决红细胞的数量; 血浆比重:主要取决血浆蛋白的含量;
红细胞比重:与细胞内血红蛋白的含量成 正比。
3.粘滞度:
全血的粘滞度:主要取决于血细胞比容 血浆的粘滞度: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血液的粘滞性是形gren) 男子为0~15mm/h, 女子为0~20mm/h。
意义:血沉越快,表示红细胞悬浮稳定性越小
(主要为NaCl) (主要为白蛋白)
(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 )
压力 大(300mmol/L或770KPa) 小(1.3mmol/L或3.3KPa)
意义 维持细胞内外水分交换 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 保持RBC正常形态和功能 的交换和维持血浆容量
临床应用:
①胶体渗透压与水肿的关系:
血浆蛋白(白蛋白)浓度↓→胶渗压↓→水向组 织间隙转移→组织液↑→水肿。
第三章 血 液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第二节 血 细 胞 生 理 第三节 生 理 性 止 血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原则
(一) 血细胞 blood cells
红细胞red blood cell, RBC 数
量最多,占99%
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 血小板platelet 最少
(1)概念
指血液凝固后所析出来的清澈的淡黄色的液体。
(2)与血浆的区别
一无一多一少:
✓ 无纤维蛋白原(主要); ✓ 多了一些血小板释放物质;
✓ 少了一些凝血因子。
抗凝


不加
全血
血浆 白细胞 血小板
红细胞

生理学血液循环ppt课件完整版

生理学血液循环ppt课件完整版

窦房结是心脏正常起搏点,产 生的电信号经传导系统传遍整 个心脏,引起心肌细胞收缩。
心脏工作原理剖析
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实现泵血功能。收缩期时,心房和心室肌肉收缩,将血液泵出; 舒张期时,心房和心室肌肉舒张,血液回流填充。
心脏收缩与舒张受神经和体液调节,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调节作用。
心脏工作过程中伴随着心电活动和机械活动的周期性变化,两者紧密相连。
形态 双凹圆盘状,无细胞核,直径约7.5μm,厚度约 2.5μm。
3
功能
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维持机体酸碱平衡。
白细胞种类、数量及作用
01
种类
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五种。
02 03
数量
白细胞总数为(4.0~10.0)×10^9/L,其中中性粒细胞占50%~70%, 淋巴细胞占20%~40%,单核细胞占3%~8%,嗜酸性粒细胞占1%~ 5%,嗜碱性粒细胞占1%左右。
将静脉血中的二氧化碳排出,同时吸入 氧气,使血液在肺部得到氧合,为体循 环提供富含氧的血液。
组织液生成与回流机制
组织液生成
毛细血管壁对液体的通透性和滤过压共同作用,使血浆中的液体成分通过毛细 血管壁滤出,形成组织液。
组织液回流
组织液中的水分和溶质通过淋巴管和毛细淋巴管回流至静脉系统,维持组织液 的动态平衡。同时,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和细胞通过淋巴系统回流至血液循 环。
静脉血管类型及功能
容量血管
静脉系统作为容量血管, 可容纳全身约60%-75%的 循环血量,具有较大的可 扩张性。
静脉瓣
静脉内存在静脉瓣,可防 止血液逆流,保证血液单 向流动。
静脉回流
静脉回流受重力影响较小, 主要依赖骨骼肌的挤压作 用和呼吸运动等因素进行 调节。

《生理学血液》ppt课件

《生理学血液》ppt课件

血液在生理系统中地位
重要性
血液是生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连接着身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
作用
通过血液循环,将氧气、营养物质和激 素等输送到全身各部位,同时将代谢废 物和二氧化碳等排出体外。
血液生成与循环路径
生成
血液主要由造血器官(如骨髓)生成,通过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为各种血细胞。
循环路径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通过心脏泵血作用,将血液推送至全身各部位。 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不断流动,完成物质交换和气体交换等生理功能。
凝血酶原等。
血小板功能
血小板在止血、血栓形成、伤口 愈合、炎症反应、免疫反应及肿 瘤转移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中,止血功能是血小板最为人
熟知的功能之一。
止血过程及影响因素
止血过程
止血过程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三个环节。当血管受损时,首先发生血管收缩,减小血流量; 接着血小板迅速黏附于损伤部位并激活,形成血小板血栓堵住伤口;最后血液凝固系统被激活,形成纤维蛋白网 加固止血栓。
血红蛋白性质与作用机制
性质
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呈红色,易溶于水。 它具有氧合作用和脱氧作用,能与氧气和二氧化碳 结合或分离。
作用机制
血红蛋白的氧合作用是指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形成 氧合血红蛋白,从而将氧气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器官; 脱氧作用是指氧合血红蛋白在组织器官中释放氧气, 供组织细胞利用。同时,血红蛋白还能与二氧化碳 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将二氧化碳运输到肺部排 出体外。
免疫调节作用
白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等调节免 疫应答,促进炎症消退和组织修复。
04
血小板与止血机制
Chapter
血小板形态、结构及功能
血小板形态

生理学血液系统ppt课件

生理学血液系统ppt课件

交换血管
真毛细血管,管壁薄、通透性大、无 平滑肌分布,是血液和组织液进行物 质交换的场所。
容量血管
静脉和相应的中小静脉,与同级动脉 相比,其管壁薄、弹性小、易扩张, 在安静状态下循环血量的60%-70%容 纳在静脉中。
血管舒缩调节机制
01 02
神经调节
血管收缩神经纤维经常发放低频冲动,使血管保持一定程度的收缩状态; 血管舒张神经纤维在安静状态下无冲动发放,当刺激强度增加时发放冲 动,引起舒血管效应。
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
03
小动脉和微动脉,管壁富含平滑肌,收缩时可明显改变血管口
径,从而改变对血流的阻力和所在器官、组织的血流量。
血管类型及特点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环绕在真毛细血管起始部的平滑肌, 其收缩可控制毛细血管的开放或关闭。
通血毛细血管
骨骼肌和心肌中的毛细血管,血管壁 上有较多小孔,有利于血管内外物质 交换。
纤溶酶原激活
纤溶酶原在激活物的作用下转变 为纤溶酶。
纤维蛋白降解
纤溶酶将纤维蛋白降解为可溶性 小片段,使其失去网状结构。
纤溶抑制物
体内存在纤溶抑制物,可抑制纤 溶酶的活性,调节纤溶过程。
凝血与纤溶平衡及其意义
平衡状态
正常情况下,凝血与纤溶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既保证血管损伤时的及时止血,又避 免不必要的血栓形成。
生理意义
凝血与纤溶平衡对于维持血管完整性、防止出血和血栓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当平衡 被打破时,可能导致出血倾向或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
06
血管生理
血管类型及特点
弹性贮器血管
01
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富含弹性纤维,有明显可扩张性和弹性,
可缓冲动脉血压。
分配血管

生理学PPT血液循环大全

生理学PPT血液循环大全

内外离子正常分布
复极-60mV,通道阻 12 塞解除, K+外流,完 成复极过程
心室肌细胞跨膜电位及其形成的离子流基础
13
1 0mV 0
2
(快反应非自律细胞)
3
-90mV 细胞外
4
Na+ Ca2+ Ca2+
4
3K+ Ca2+
14
3Na+
细胞内 K+
K+
K+
K+ K+ 2Na+
2期:是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区别于神经和
窦房结控制潜在起搏点的机制:①抢先占领 ②超速驱动压抑 28
2、自律性活动发生的原理 所有自律心肌细胞的电活动都有一个共同 的特点-------4期自动去极化(舒张除极) 电学理论:去极化 ① 内向电流的逐渐增强 ② 外向电流的逐渐减弱 ③ 两者兼有
+
+
29
(1)浦肯野细胞自律活动发生的原理
浦肯野细胞4期自动去极化离子流的基础
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
15
(二)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
0期:Ca2+内流L型钙通道 (ICa-L) (速度慢、 幅度小) 3期:K+外流
延迟整流钾通道(IK) 0mV
0
-40mV
3
4期:缓慢自动去极期 4 -70mV 起搏电流 3期复极过程,通道逐步 2+ + Ca2+ Ca Na 去激活 , 这种 K+ 流逐渐 细胞外 K+外流 减少是4期自动去极化 的重要离子基础 Na+内流 K+ 细胞内 (If进行性增强内向离子流)
2.影响传导性的因素 (1)心肌细胞的结构

生理学血液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生理学血液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5.淋巴细胞: 免疫
33
四、血小板 Thrombocytes
(一)血小板的形态和数量
体积小无细胞核双面微凸的圆盘状 内有α颗粒,致密体等颗粒
正常成人为(100~300)×109/L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4
★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1. 参与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数量减少到50X109/L,血管脆性增高
41
★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
1.血管收缩; 2.血小板活化,形成止松软血栓─初期止血; 3.血液凝固─第二期止血;
纤维组织增生─永久性止血
42
血小板与生理性止血
1.血小板与血管收缩: 血小板释放的TXA2、5-HT→收缩血管。
2.血小板与血栓: ①黏附+聚集→松软血栓; ②释放血小板因子等→ 加固血栓; ③收缩→坚实血栓。
0.1~0.8 0.8~4.0
50~70 1~5 0~1 3~8
20~40
32
(二)白细胞的功能 1.中性粒细胞:
吞噬病原体(特别是化脓性细菌),炎症时的主要反应细胞
2.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 组织 巨噬细胞
吞噬力↑
3.嗜酸性粒细胞:
可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致敏作用。 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
4.嗜碱性粒细胞: 参与过敏反应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 影响红细胞成熟的因素( VitB12 +内因子 ;叶酸)
27
2. 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红细胞生成的关键环节:
红系祖细胞 向 红系前体细胞的增殖分化 爆式促进活性因子(BPA)
早期红系祖细胞 晚期红系祖细胞
爆式红系集落形成单位 红系集落形成单位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四)红细胞的破坏

生理学--血液 ppt课件

生理学--血液 ppt课件
❖渗透压:指溶液中的溶质颗粒吸引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的力量。渗透压 的高低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成正比。 ❖半透膜是一种只允许某些物质透过,而不允许另一些物质透过的薄膜。 上面实验中的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透过,而蔗糖分子却不能透过。细胞 膜、膀胱膜、毛细血管壁等生物膜都具有半透膜的性质。人工制造的火 棉胶膜、玻璃纸等也具有半透膜的性质。 ❖渗透现象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半透膜存在,二是半透膜 两侧必须是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
(二)比重
❖全血的比重约为1.050~1.060,主要与红细胞数量成正变关系。 ❖血浆的比重约为1.025~1.030,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三)黏滞性
❖是由其内部分子或颗粒间的摩擦而形成的。 ❖全血的黏滞性主要取决于红细胞数量; ❖血浆的黏滞性主要取决于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
(四)血浆渗透压
第三章 血液
人民卫生出版社
章目录
1
概述
2
血浆
3
血细胞
4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5
血量与血型
重点与难点
重点
血细胞比容、等渗溶液、血浆、血清的概念 血浆渗透压的形成及其生理意义 血细胞的数量及功能 血液凝固的概念及基本步骤 ABO血型的分型依据及临床输血的基本原则
难点
红细胞生成的条件和调节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二)无机盐
❖含量约为0.9%,其中主要的阳离子为Na+,主要的阴离子为Cl-。 ❖作用:维持血浆晶体渗透压、酸碱平衡、神经与肌肉兴奋性。
(三)非蛋白含氮化合物
❖血浆中除蛋白质以外的含氮化合物总称为非蛋白含氮化合物,包括尿 素、尿酸、肌酸、肌酐、氨基酸等。 ❖这些物质中所含的氮称为非蛋白氮(NPN)。 ❖测定血浆NPN含量,有助于了解蛋白质的代谢水平和肾的排泄功能。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ppt)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ppt)
出血时间:临床上用细针刺破耳垂或指尖使血液自 然流出,然后测定从出血到自然停止的这段时间。 作用:判断生理性止血功能。 正常成人出血时间1-3分钟
第四节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一、 血液凝固概念: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 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血清:血液凝固后,血凝块逐渐回缩,析出的淡黄色液 体
二、血液的理化性质
1,颜色 取决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颜色 2,比重 全血—红细胞 血浆---血浆蛋白 3,黏滞性 全血—红细胞 血浆---血浆蛋白 4,血浆渗透压 正常值:300mOsm 5,酸碱度 正常值:7.35-7.45
酸中毒 碱中毒
第二节 血 浆
成分
水(91%-92%)
血浆
溶质(8%-9%)
无机盐 功能:形成和维持晶体渗透压、维持酸碱 平衡、维持神经肌肉正常兴奋性 血浆蛋白 正常含量60-80g/L
非蛋白含氮化合物
其他
(1) 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2) 血浆渗透压的形成与数值
血浆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的晶体物质(主要是 Na+,Cl-)所形成的渗透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蛋白质(主要是清蛋 白)所形成的渗透压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 (ppt)
(优选)生理学第三章血液
第一节 概述
一、血液的组成
血浆 血液
血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细胞比容:
概 念: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百分比。 正常值: 男性为40~50%,女性为37~ 48% 变 化: 血浆量与红细胞数量发生改变 时,都可使红细胞比容改变。
血量:约占体重的7~8%
细胞性贫血
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促红细胞生成素调节红细胞生成的反馈环 BFU-E :爆式红系集落形成单位; CFU-E :红系集落形成单位 +: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生理学血液》PPT课件

《生理学血液》PPT课件
第三章:血液
Blood
新鲜血液 +抗凝剂
4C离心 3000rpm30min,
血浆~55% 白细胞+血小板<1% 红细胞~45%
一、血液的基本组成
水:91~92%
白蛋白(albumin, 清蛋白)~1/2
血 浆
溶质
血浆蛋白
球蛋白(globulin) ~1/3 纤维蛋白原~1/20

8~9%
无机盐(电解质)

小分子物质
营养物质
血 红细胞
有机物 激素
细 白细胞 胞 血小板
代谢产物
水:91~92%


溶质

8~9%

血 红细胞 RBC (erythrocyte)

胞 白细胞 Platelet (thrombocyte)
血小板 WBC (leukocyte)
血细胞比容
• 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 成年男性:40~50%,女性:37~48%,新生儿:~55% • 主要是红细胞比容 • 临床意义:如贫血、失水时会发生变化
• 促红细胞生成素 (erythropoietin, EPO)
– 刺激骨髓中红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系统的定向干细胞→ 原始红细胞
– 加速血红蛋白合成 – 促进网织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进入血液
EPO生成的调节
❖ RBC减少 ❖ 血氧减少 ❖ 组织氧需增加
❖ 血氧升高
❖ 肾脏(及肝脏等)产生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 作用于骨髓 造血组织
血液的理化性质
• 血量:体重的7~8%=循环血量+储存血量 • 血液的比重
全血:1.050~1.060; 血浆:1.025~1.030 • 血液的粘滞度(viscosity)

《生理学》血液》ppt课件

《生理学》血液》ppt课件

pH7.35=酸中毒;pH7.45=碱中毒;

pH6.9或7.8,将危及生命。
(2)维持相对稳定的因素:
1)血浆中的缓冲物质:NaHCO3/H2CO3
2)通过肺和肾的调节:
医学
9
5.血浆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 概念:指溶液具有的吸引水
分子透过半透膜的力量。 影响因素:渗透压的大小
2.比重:正常人全血比重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
血浆比重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红细胞比重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含量成正比。
3.粘滞度:全血的粘滞度主要取决于血细胞比容的高低,
血浆的粘滞度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血液的粘滞性是形成血流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4.酸碱度(pH值)
(1)正常值:pH为7.35~7.45•
• 晚期: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
erythroid, CFU-E),促红医细学 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27
EPO),其它因素。
医学
28
骨髓
红 细 胞 生 成 的 调 节
EPO调节红细胞生成的反馈环
医学
29
3.红细胞的破坏
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120天。
压力 大(300mmol/L或770KPa) 小(1.3mmol/L或3.3KPa)

意义 维持细胞内外水分交换 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
保持RBC正常形态和功能 的交换和维持血浆容量
医学
11
临床应用:
①胶体渗透压与水肿的关系:
血浆蛋白(白蛋白)浓度↓→胶渗压↓→水 向组织间隙转移→组织液↑→水肿。
②渗透压与溶液的关系:

生理学3血液ppt课件

生理学3血液ppt课件

• 干细胞的可塑性
经 营者提 供商品 或者服 务有欺 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二、红细胞生理
• 一、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
• (正常成年人平均值):

男性
4.0-5.51012/ L

女性
PH>7.8时将危及生命
经 营者提 供商品 或者服 务有欺 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三、血液的免疫学特性
• 血液中的各种白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 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及血浆中的各种抗体和补 体是机体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重要成分,在机体的免疫 防御中起重要作用。
经 营者提 供商品 或者服 务有欺 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 一、血细胞生成的部 位和一般过程
于骨髓造 血干细胞(能自我复 制和多向分化)
•红细胞渗透脆性(osmotic fragility): •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
经 营者提 供商品 或者服 务有欺 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 营者提 供商品 或者服 务有欺 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管内破坏:机械损伤,溶血
胆色素 ↑→黄疸出现 +触珠蛋白→肝↗ ↗ Hb ↘经肾排出 →尿Hb↑
三、白细胞Leucocytes
(一)白细胞的分类和正常数值
白细胞
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 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 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s
单核细胞Monocytes 淋巴细胞Lyphocytes
如:脱水
等渗溶液 低渗溶液
高渗溶液
水 肿(组织液增多)
如:营养不良性水肿 肝病(肝功能障碍) 肾脏疾病
血管
血浆蛋白↓ 白蛋白↓
RBC 胶体渗透压↓
组织 水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造血干细胞将拥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的能力
一、红细胞生理★ Physiology of Erythrocytes
(一)红细胞的数量、形态 • 正常成年人红细胞数
(3) 渗透脆性
概念:红细胞抵抗低渗溶液的能力。
渗透压与溶液的关系: 等渗溶液:由于0.9%NaCl溶液或5%葡萄糖溶液与 血浆渗透压相近称为等渗溶液。
2.功能
• 运输氧和二氧化碳(Hb) • 缓冲作用
(三)红细胞的生成与调节
1、红细胞的生成所需物质 2、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1.红细胞的生成所需物质
1、生理特征
1) 可ESR RBC + 血浆 → 血浆 + RBC ↑
d 通常用血沉反映红细胞悬浮稳定性。
血沉: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 男 ESR为0~15mm,女 0~20mm
意义: 一些疾病的辅助诊断: 如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病等,血沉加快
特征: 血沉快慢与红细胞无关, 与血浆的成分有关。
血 液 BLOOD
第一节 血 液 生 理 概 述 第二节 血 细 胞 生 理 第三节 生 理 性 止 血 第四节 血型和输血原则
第一节 血液生理概述
细胞内液 (40%)
体液 (60%)
细胞外液 (20%)
血浆(血管内液) (1/4)
组织液(血管外液) (3/4)
案例分析
一个黑人小女孩在早上的体育课上长跑后,感到非 常的疲劳,中午一直处于昏睡状态。被送回家后,父 母根据孩子的情况,傍晚时分送她去了儿科医生那里。
一、血液的组成
1 Withdraw blood and place in tube
2 Centrifuge
血浆
(55% of whole blood)
血细胞
(45% of whole blood)
血浆蛋白
白蛋白 (胶体渗透压) 球蛋白 (参与免疫) 纤维蛋白原(生理性止血)
血细胞比容HCT (Hematocrit)
(主要为NaCl)
压力 特点
大(300mmol/L或770KPa)
不易通过细胞膜, 易通过毛细血管壁
胶体渗透压
血浆蛋白等胶体物质 (主要为白蛋白)
小(1.3mmol/L或3.3KPa) 不易通过毛细血管壁
意义
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 保持RBC正常形态和功能
调节血管内外、水平衡 和维持正常血浆容量
应用
在与父母的交谈中,并观察孩子的状态,有以下 记录: 1、孩子仍处于昏睡状态,不能正确的辨别方向和回 答一般的问题。 2、她说自己非常疲劳,肌肉无力且疼痛。 3、呼吸有点急促。 4、指尖、手掌、嘴唇的皮肤略现青紫色。 实验室分析如下: 1、HCT 偏低,血红蛋白偏低。 2、血涂片显示红细胞大多数变成了镰刀形。 3、电泳法显示出非正常的血红蛋白。
男性为 4.0~5.5×1012/L 女性为 3.5~5.0×1012/L • 血红蛋白 男性为 120 ~160g /L 女性为 110~150g/L
贫血
在末梢血液中,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 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低于正常,或其 中一项明显低于正常.
红细胞形状改变:镰刀形红细胞
(二)★红细胞的生理特征
大量失血,长期慢性出血
②蛋白质:主要从食物中来。机体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
远远满足红细胞生成需要。
必要的成熟因子:合成DNA所需的重要辅酶 ①叶酸
②VitB12 :+内因子(胃内)
胃大部分切除,先天性内因子缺乏——内因子减少 ——B12吸收障碍;叶酸缺乏→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
2. 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概 念: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正常值: 男性为40~50%,女性为37~48% 变 化: 血浆量与红细胞数量发生改变时,
都可使红细胞比容改变。
二、血液的理化特性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Blood
(一)血液的比重 (二)血液的黏度
Specific Gravity Viscosity
What is your diagnosis?
一、血液的组成 Blood Components
• 血浆 55% Plasma • 血细胞 45% Blood Cells
– 红细胞Red Blood Cells or Erythrocytes – 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s or Leucocytes – 血小板Platelets or Thrombocytes
⑴生成部位
胚胎期为肝、脾和骨髓; 出生后主要在骨髓
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
⑵造血原料: 蛋白质和铁
①铁:
内源性铁——红细胞破裂
来源
外源性铁——食物
存在形式——与铁蛋白结合聚集成铁黄素颗粒 转运形式——与转运蛋白结合 利用形式——Fe2+
孕妇,儿童营养不足 ——缺铁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三)血浆渗透压★
Osmotic Pressure
(四)血浆的pH值
Plasma pH 7.35~7.45
NaHCO3/H2CO3
渗透压 取决于溶质颗粒数目多少

半透膜


渗透
指溶液具有的吸引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的力量
(三)血浆渗透压 300mmol/L或770KPa
分类:
晶体渗透压
组成 无机盐、糖等晶体物质
绝对值(109/L)
2.0~7.0 0~0.5 0~0.1 0.1~0.8 0.8~4.0
1) EPO
缺氧、RBC↓或Hb↓


肾病、肾功能障碍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肾性贫血
2)性激素 雄激素 3)其他激素 T3、生长素
PO2↓ RBC↓ Hb↓
成纤维细胞 内皮细胞
(主)
肝细胞(次)
雄激素 T3
生长素
(五) 红细胞的破坏 平均寿命120天
·血管外破坏:肝,脾 脾功能亢进→脾性贫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