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树立法治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做守法公民

树立法治观念

【知识与能力】

1.理解法治观念的内涵及其增强公民法制观念的重要性。

2.了解公民学法、守法与依法维权的关系。

3.理解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必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守法意识,学会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守法公民。

【教学设想】

本课是在上一节认识依法治国的基础上进行的,着眼于学生的从知到行的过程,通过具体生动、鲜活的事例来引导学生思想认识上有一个升华。

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导入新课:

回忆上节课接触到的山杠爷,好心却落得被捕的下场,从山杠爷的身上,我们懂得树立法治观念显得至关紧要。

【设计思路】从上一节内容讲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出发,从逻辑上是讲的是三个部分“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中的第一部分“是什么”。这一节应该是讲公民为什么要树立法治观念(为什么)和怎样才能树立法治观念(怎么做),特别是青少年。因此从上一节山杠爷的下场出发,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思考,更重要的是可能是震撼。激发探究的兴趣。也可从插入的动画“6-动画-2法制与生活”导入新课。

二、新授课文

1.学生代表朗读课本P80案例后,探究:

(1)分析不法少年、王某表哥及王某三人行为的不当之处。

(2)出谋划策:为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家庭、学校、社区、及个人应采取哪些措施?

(3)进而质疑:联系案例,阅读课本P80—81,思考为什么要树立法治观念?如何树立法治观念?

【设计思路】从上一节内容导入较好,能引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和新学内容的兴趣。又从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激发兴趣去探究和讨论研究问题。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树立法治观念?(为什么)

(1)树立法治观念是文明社会对公民最起码的要求。(联系谚语:“有毒的药不能吃,违法的事不能做”。)

(2)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联系上一节课中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进行点拨、说明。)

(3)只有人人树立法治观念,养成守法习惯,善于用法维权,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才能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学生代表回答,同时引导学生在课本中作出标记,并对应写出问题。)

【设计思路】充分利用教材,走出教材。学会从教材中找到所学的知识点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自己的生活联系,与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联系。由理导思、导行。

1.家庭:应当用健康的思想和品行教育未成年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学校:进行法制宣传教育,规范学生的言行,加强管理,要求他们在校遵

守校纪校规,严格作息制度。

3.社区:创立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大力整顿学校周边环境,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立一个和谐的社会氛围。

4.个人:加强道德修养,规范自己的言行,争做一个好少年、好子女、好学生、好公民。

公民必须守法

1. 守法朝朝乐,违法日日愁;

2. 有毒的药不能吃,违法的事不能做;

3.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行动起来请同学们选择一句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要点归结:

1.树立法治观念是文明社会对公民最起码的要求;

2.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

3.只有人人树立法治观念,养成守法习惯,善于用法维权,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才能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3.如何树立法治观念?(怎么做)

(1)也就是要树立严格遵守法律,以及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的观念。(学生代表回答,同时引导学生在课本中作出标记。)(2)让学生声情并茂地介绍课本P81案例后,请学生探究:

①肖某有哪些失误?

1)不应随意答应老板拍摄婚纱照的要求;

2)与别人签订协议时,没有阅读、了解协议的具体内容;

3)权利遭受侵犯后,不应通过出走选择逃避。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简评、归纳。)

②肖某母亲代女儿打官司能胜诉吗?请说明理由。

提示:此处学生讨论的结果无非两种情况。一是认为不能胜诉,因为肖某已经与对方签订协议,即合同;一是认为能胜诉,因为肖某是未成年人,且这类理由会居多数。但必须明确这一理由是不充分的,为突破这一难点,应变按部就班地“教教材”为灵活“用教材”,请学生讲课本暂翻到P88页,借助中间的“知识链接”加以突破。扣住肖某15周岁,属于我国法律上规定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从事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而拍摄婚纱照这一行为显然与其年龄、智力特征不相符合,属于无效行为。

(3)拓展:从案例中可见,肖某的合法权利受到社会上的摄影机构侵犯,母亲及时拿起法律武器与维护她的合法权利,而她自身却选择了逃避。据此请同学们思考:要是我们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需要哪些努力呢?

(4)引导学生回答: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给予特殊的保护,但未成年人自己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努力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引导学生在课本中作出标记,并对应写出问题。)

思考:请同学们想一想,在现实生活中,若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不法行为的侵害,我们也象案例中的肖某一样,采取忍气吞声的做法,可能会有什么结果呢?那么我们换种方法,请人对侵权者报复又可能会有什么后果呢?那么,从上面的情境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教训呢?

引导学生回答: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既不能忍气吞声、息事

宁人,也不能采用非法手段进行报复。要敢于挺身而出,寻求法律的保护,依靠法律阻止和制裁非法行为。

(引导学生在课本中作出标记。)

因此,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的合法权利遭受侵犯,一定要理智战胜情感,及时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课后实践到班级交流:

查找下面的网址和电话(学会查找资料的方法,如上网查询、收看电视、报纸、图书馆查找)

【设计思路】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自主学习活动,学会分析问题、身临其境处理问题、动手收集资料的能力。走进生活的案例可选用平顶山网吧失火一个与青少年有关的内容进行讨论与探究,分析法与我们青少年的关系。

4.勇于用法维权(怎么做)

(1)学生阅读课本P82案例后,模拟实践帮教活动:

(2)引导学生回答,教师作小结。

5.守法必须懂法(怎么做)

1.如果你是该班的学生,根据三名同学的违法行为,你准备向他们宣讲哪些法律知识?

答:①未成年人不得参与赌博;

②未成年人应该努力学习、遵守校纪校规;

③赌债不具有法律效力。

2.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答:守法必须懂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