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手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常规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常规一般护理1、体位:病人平卧硬板床,保持床铺干燥、平整、舒适。
室内空气流通无异味。
翻身时必须保持躯干上下一致,可作腰背伸展,禁忌作腰前屈、侧弯,更不能作腰旋转。
休息: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三周,大小便时均不宜下床。
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避免脊柱屈曲位,不得搬动重物。
2、饮食护理:普通饮食,加强营养,忌生冷油腻之品。
情志护理:由于病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易产生忧郁、烦躁心理。
因此护理人员应多关心体贴病人,及时了解思想情况,安慰开导,介绍本病相关知识及成功病例,保持乐观开朗情绪,使之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3、健康教育:(1)急性发作期应严格睡硬板床,症状缓解后,可用弹力腰围保护、固定腰部起床活动,腰围大小要合体,使用腰围时间不宜过久,避免过度前屈、后伸动作。
无症状即解除弹力腰围,以免肌肉退化萎缩。
(2)恢复期进行动静结合的体育活动,加强腰背肌锻炼。
教会病人行“飞燕点水法、五点支撑”等方法进行腰背肌的功能锻练,早晚各一次,每次10~15分钟。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3)注意避免腰部过度负重,避免久坐及过于用力弯腰,不得挑重物,半年内避免体力劳动。
(4)咳嗽、大便时应使用弹力腰围,以防因胸腹腔压力增高,使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
辩证施护1、血瘀症型1.1症状:多有外伤病史,腰腿痛如刺,有定处,并可向下肢放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坐卧不宁,便秘。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胎薄,脉旋紧或涩。
1.2护理要点:(1)急性期绝对卧床3周,观察疼痛的部位、时间、性质和程度等。
(2)局部保暖,防止风寒湿邪入侵。
(3)疼痛剧烈者可遵医嘱使用止痛剂。
局部采用本院自制中药粉末剂复合方湿热敷,每2天换药1次,以舒筋活血缓解疼痛,中药活血化瘀、通痹止痛之汤剂宜温服。
(4)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粗纤维蔬菜及水果,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2、寒湿证型2.1症状:腰痛重者,活动不利,得热痛减,遇寒痛增,小便清长。
医院管理骨科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常规

医院管理骨科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常规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椎间盘的髓核凸出,压迫神经根引起腰痛、腿痛等症状。
可保守治疗或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一、收集资料进行护理评估,实施护理程序。
二、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同骨科术前护理。
2、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早期采用保守治疗。
可以卧硬板床,局部热敷、理疗,急性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严格卧床3周,禁止坐起和下床活动。
3、可采用骨盆牵引治疗,重量为7~10kg,利于髓核的回纳。
牵引3周,每次1~2次,每次1~2小时。
4、保守治疗无效,伴有神经根功能障碍者需手术治疗。
(二)术后护理1、同骨科手术后护理。
2、术后平卧6小时,压迫伤口止血扭转。
轴线翻身每2小时1 次,防止脊柱扭转。
3、观察伤口引流同脊柱侧凸术后护理。
4、观察双下肢的感觉、活动,与术前作对比。
5、术后2~3天卧床期间进行直腿抬高锻炼,预防神经根粘连。
6、指导患者作腰背肌的锻炼(1)胸:患者仰卧,以双肘支起胸部,使背部悬空。
(2)五点支撑法(1周后开始):患者仰卧,下肢屈膝屈髓,双足放置在床上,双肘支撑体侧,用头、双肘、双足撑起全身,使背部尽量腾空离床。
(3)三点支撑法(2〜3周开始):让患者双臂置于胸前,用头及足部撑在床上,全身腾空后伸。
(4)背伸法(“小燕飞”5〜6周开始):患者俯卧,抬起头,胸部离开床面,双上肢向背后伸,双膝伸直,从床上抬起双腿。
即身体的两头翘起,双肩后伸,腹部为支点,形如小燕子。
(5)锻练的方法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在不疲劳、无痛苦的情况下进行。
(三)健康指导1、同骨科健康指导。
2、卧硬板床休息,减少腰部疲劳。
3、行走时要佩戴支具,以防发生意外(如腰扭伤)。
4、继续腰背肌锻炼。
5、佩戴支具3个月。
6、术后1个月门诊复查。
7、半年内不可提重物。
不可急弯腰。
三、主要护理问题(一)疼痛与疾病有关。
(二)躯体移动障碍与疼痛和疾病有关。
(三)如厕自理缺陷与疼痛和活动受限有关。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

(4)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八段锦、太极拳等,提高腰背肌肉力量。
2.中医特色护理
(1)推拿按摩:通过手法按摩,缓解腰部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2)拔罐疗法:在腰部及患侧下肢取肾俞、大肠俞、委中等穴位,以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3)艾灸疗法:选用肾俞、腰阳关、命门等穴位,温经散寒,补益肾阳。
2.整体观念:综合考虑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因素,实施全面护理。
3.预防为主:加强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复发。
4.治病求本: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机,采取相应的中医护理措施。
三、中医护理措施
1.生活护理
(1)保持良好作息,保证充足睡眠。
(2)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时变换体位,减轻腰部负担。
4.功能锻炼:
(1)指导患者进行腰背肌锻炼,如“飞燕式”、“拱桥式”等。
(2)逐渐增加锻炼强度,以不引起疼痛为度。
(3)锻炼过程中,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腰部损伤。
四、护理评估与监测
1.定期评估患者腰痛、下肢放射痛等症状的缓解情况。
2.观察患者腰部活动度、肌力、感觉等体征的变化。
3.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心理问题。
(2)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时变换体位,减轻腰部负担。
(3)合理饮食,增加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增强骨骼强度。
(4)适当锻炼,如八段锦、太极拳等,增强腰背肌肉力量。
2.中医特色护理:
(1)按摩:采用推拿、揉捏等方法,缓解腰部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2)拔罐:在腰部及患侧下肢取穴,如肾俞、大肠俞、委中等,以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措施

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措施关键信息1、护理目标:缓解疼痛,促进康复,预防复发。
2、护理原则:个性化、综合性、阶段性。
3、护理措施分类:日常起居护理、运动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
4、注意事项: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正确姿势、定期复查。
1、日常起居护理11 卧床休息患者发病初期应绝对卧床休息 3 周左右。
床垫不宜太软,以保持脊柱良好的支撑。
翻身时应保持身体呈一条直线,避免扭曲。
12 起床活动症状缓解后,可佩戴腰围逐渐起床活动。
起床动作应缓慢,先侧身,用手臂支撑身体坐起,再缓慢站立。
13 坐姿选择高度合适、有靠背的椅子,保持腰部挺直,双脚平放在地面。
避免长时间久坐,每隔 1 小时左右应起身活动。
14 站姿保持挺胸收腹,双眼平视前方,双脚分开与肩同宽。
避免弯腰驼背或身体倾斜。
15 行走抬头挺胸,步伐稳健,速度适中。
尽量避免行走时间过长,可适当休息。
2、运动护理21 康复训练症状缓解后,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如五点支撑法、三点支撑法、飞燕式等。
训练应循序渐进,逐渐增加强度和时间。
22 腰部伸展运动站立位,双手向上伸直,然后缓慢向一侧弯腰,伸展对侧腰部肌肉,左右交替进行。
每次伸展保持 10-15 秒,重复 10 次。
23 游泳游泳是一种对腰椎间盘突出较为有益的运动,尤其是蛙泳。
每周游泳 2-3 次,每次 30 分钟左右。
3、饮食护理31 营养均衡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瘦肉、鱼类等。
32 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减轻腰部负担。
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
33 补钙多食用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虾皮等。
必要时可补充钙剂。
4、心理护理41 情绪疏导患者因疾病可能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应给予关心和安慰。
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
42 树立信心向患者介绍成功治疗的案例,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护理和治疗。
5、注意事项51 避免剧烈运动如篮球、足球、快跑等,以免加重病情。
腰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综合疗法

12 治 行 方 法 .
1. . 1手法 推拿 每 日或 隔 日 1 。 2 次 1 .. . 11穴位 点 压 法 术者 以两手 拇 指 对 应 ,在 患者 两 侧腰 3 2
【 献标 识码】 B 文
【 编 号】1 7 - 2 02 0 )2 c - 4 - 2 文章 6 3 7 1 (0 7 1 () 1 1 0
腰 间盘 突 出症 是 骨 科 常 见 病 、 多发 病 , 随 着 对 发 病及 但 病 理 机制研 究 的不 断深 入 , 过 大 量 的临 床治 疗 方法 的对 比 经 观察 ,非手 术疗 法 作为 首 选 方法 已经为 大 多数 患 者所 接 受 。 其 中 , 法 推 拿 、 引 、 药 辨 证 治 疗 最 为 有 效 和被 患 者接 手 牵 中 受 。现 笔者 把 多年 的临 床实 践 和总 结 的病例 报 道如 下 :
例 ,其中 , 并 L 者 8例 , 突 出者 8 L 8例 , 3节椎 问盘 突
出 者 2例 。
象 . 选生地 , 可 女贞 子 , 杞 子 , 枸 墨旱 莲 。滋 阴 应 注 意 滋水 涵
辛 能散 邪 , 能 润养 , 能 化 湿 , 能清 热 , 宜重 用 大 苦 大 甘 温 凉 不
横 突 上及 秩边 、 环跳 穴 按压 , 量 由轻 到重 , 力 按压 至 患者 感觉 到酸 痛为止 。 然后 以掌 跟轻柔 按 摩 。
1 .. 经 滚推 法 患者 采取 俯 卧位 ,术 者先 以滚 法沿 着脊 .1 2 2循 柱 两 侧 自上 而下 数 次 以放 松 骶 棘 肌 , 度要 适 中 , 侧重 腰 力 要 部 的肌 肉放 松 。 然后 以肘 揉 法 在患 者椎 腰 骶部 、 臀部 疼 痛重 点 处 做揉 按舒 筋 , 着力 深透 , 要 患者 能 够忍 耐为 度 。 以滚推 再 法 于 大腿后 侧 至 小腿 腓肠 肌 做治 疗 , 缓慢 滚 推移 动 。 1 .. .1 2 3拔伸 按 腰 法 患 者 采 取俯 位 . 手 上举 拉 住床 头 边 . 双 助 手 双 手握 住患 者 的双 踝 做拔 伸 牵 引 , 同时术 者叠 掌 按 患者 的 腰 骶 部骤 然 向上 抖动 并 且用 力 下压 掌跟 , 种疗 法要 注 意术 这
腰椎间盘突出病人的护理

椎间盘的压力测试
站立位----100% 坐 位----120% 站立前屈位----210% 坐位前屈位----270%
前屈位活动或负重是 导致腰段脊柱退变或 损伤的不良姿势
腰椎间盘突出症 解剖概要 分型和病理 病因 临床表现 治疗 护理 预防
分型和病理 分型和病理
按照病理可分为椎间盘膨出、突 出、脱出、游离等。 主要可以分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颈椎间盘突出症。
双下肢伸肌和屈肌的训练
❖ 术后第1天起,患者仰卧位伸直膝关节,足用 力背伸坚持5秒再趾屈5秒,放松,两腿交替, 10-20组,每日2-3次,逐渐增加。
❖ 术后第2天后,患者行双下肢直腿抬高训练: 患者平卧,伸直膝关节,双下肢交替缓缓抬起, 双侧下肢抬高尽可能>60°, 3次/天, 3~5组/ 次, 10次/组,共6周。
病因 病因
腰椎间盘突出症
病因
最主要病因是退变和慢性损伤。
(1)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髓核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含 水量的降低;纤维环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坚韧程度的降低。 大约在20岁以后,椎间盘开始退变,所以腰椎间盘突出 症的好发年龄为20-50岁。 (2)慢性损伤:长期反复弯腰、扭转动作作用于腰椎间 盘,加重了退变的程度,造成纤维环的破裂。因为下腰 活动最多,负重大,所以腰4、5和腰5骶1椎间盘突出的 机会最多。 (3)发育不良,终板薄弱,多见于小儿。 (4)急性损伤:如腰扭伤椎体滑脱,脊柱骨折,椎体压 缩等,可以引起椎间盘软骨板破裂,使椎间盘髓核突出。 (5)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危险因素有妊娠因素、腰骶先天 异常、体重、身高、性别、受寒与受湿等。
临床表现
腰腰椎椎间间盘突盘出突症出症 解剖概要 病因 分型和病理 临床表现 治疗 护理 预防
治疗 治疗
腰间盘突出的护理

腰间盘突出的护理腰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腰痛和下肢放射痛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痛苦。
在治疗腰间盘突出的同时,护理也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腰间盘突出的护理方法及其重要性。
一、腰间盘突出的护理方法保持休息腰间盘突出后,患者需要充分休息,减少腰部活动,避免过度用力或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
尤其是在疼痛加重期间,应该采取卧床休息或坐位休息,避免站立或行走。
使用支撑物使用支撑物可以缓解腰椎的负担,减轻疼痛。
例如,佩戴腰带或护腰枕可以支撑腰部,减少腰部活动,从而缓解疼痛。
进行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按摩、牵引、热敷、冷敷等方法,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
其中,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冷敷则可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采取正确的姿势正确的姿势可以减少腰椎的压力,防止腰椎受伤。
例如,坐姿应保持挺胸、收腹、腰部保持略微前倾的姿势,避免驼背或过度弯腰等不良姿势。
进行运动康复运动康复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腰部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减轻疼痛。
适当的运动包括伸展、弯曲、扭转和抬腿等动作,但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
二、腰间盘突出护理的重要性促进治疗效果腰间盘突出的护理措施可以缓解疼痛、减轻症状,从而促进治疗的效果。
同时,护理还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避免疾病复发。
因此,腰间盘突出的护理非常重要。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腰间盘突出给患者带来了很多不便和痛苦,如腰痛、下肢放射痛、行动不便等。
通过正确的护理方法,可以缓解这些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预防并发症腰间盘突出可能引发一些并发症,如尿失禁、肌无力、感觉障碍等。
通过正确的护理方法,可以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疾病对患者的危害。
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腰间盘突出的护理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还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患者可以通过学习正确的姿势、使用支撑物、进行运动康复等方法,掌握正确的自我护理技能,避免疾病复发。
综上所述,腰间盘突出的护理非常重要。
腰间盘突出最佳治疗方案

第1篇
腰间盘突出最佳治疗方案
一、方案背景
腰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脊椎疾病,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导致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脊髓神经根,引起腰痛、下肢放射痛等症状。本方案旨在为患者提供一套合法合规、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以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二、方案目标
1.缓解患者腰痛、下肢放射痛等症状;
-开放性手术:如腰椎间盘摘除术、椎管减压术等。
-微创手术:如椎间孔镜手术、经皮椎间盘切吸术等。
四、治疗流程
1.病史采集:详细了解患者病史、症状、疾病发展过程等。
2.体格检查:进行全面体格检查,评估患者腰椎功能。
3.影像学检查:进行腰椎间盘CT、MRI等检查,明确诊断。
4.制定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病情、年龄、体质等因素,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5.治疗实施:执行治疗方案,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6.康复评估: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五、注意事项
1.治疗期间,患者应遵循医嘱,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2.避免剧烈运动、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以免加重病情。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腰部保暖,避免受凉。
4.手术治疗患者,术后需遵循医嘱进行康复训练,预防并发症。
2.提高患者腰椎功能,降低复发率;
3.增强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提高生活质量。
三、治疗方案
1.非手术治疗
(1)药物治疗
-目的:缓解疼痛、抗炎、消除水肿、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剂、神经营养药等。
-注意事项:遵医嘱用药,禁用激素类药物。
(2)物理治疗
-目的: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物的吸收。
四、注意事项
1.治疗前,患者需进行详细检查,如腰椎间盘CT、MRI等,明确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措施

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措施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疼痛。
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缓解症状,以下是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措施。
1. 休息与活动:在发作期间,患者应该保持充分的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卧床休息可以减轻脊柱压力,有助于缓解疼痛。
在床上,可以使用具有支撑性和适合脊柱曲度的床垫和枕头,以维护良好的脊柱姿势。
2. 热敷与冷敷:可以交替使用热敷和冷敷物来缓解疼痛。
热敷可帮助放松肌肉,增加血液循环,缓解炎症。
冷敷则有助于减轻肿胀,麻痹神经末梢,减少疼痛感。
患者可以在热水袋或冰袋上用一块干净的布包裹后,轻轻放置在受处疼痛的腰椎区域。
3. 合理的体位: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该尽量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特别是长时间坐着或弯腰。
合理的体位可以减少对腰椎的压力,对外伤的恢复有重要作用。
当需要长时间坐着的时候,可以使用腰靠垫来支撑腰部,保持腰部曲度。
站立时,应该保持脊柱的直立姿势,避免驼背。
4. 适度的运动:虽然休息是治疗的重要部分,但适度的运动也是必要的。
锻炼可以增加腰椎周围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缓解腰椎的压力,并预防后续的损伤。
推荐患者进行低强度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游泳、瑜伽等。
此外,特定的操纵和拉伸运动,比如俯卧撑、腹肌训练,也有助于加强腰部的支撑力。
5. 疼痛管理: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疼痛,可以考虑使用非处方药物来缓解症状。
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类固醇消炎药(NSAIDs)、止痛药和肌松药。
然而,患者在使用这些药物之前应该咨询医生,以确定剂量和时间的安全范围。
6. 腰部支撑:穿戴腰围或腰带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并减轻腰椎的负担。
腰带可以帮助维持腰部的稳定性,减少疼痛的感觉。
然而,长期依赖腰带可能会削弱腰部肌肉,所以应该避免过度依赖。
7. 减轻体重:如果患者超重或肥胖,减轻体重可以减少对腰椎的压力。
合理的饮食以及适量的运动是控制体重的有效方法之一,并有助于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
8.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患者的症状无法通过自我护理和管理缓解,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腰椎间盘突出护理措施

腰椎间盘突出护理措施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科疾病,其具有发病率高的特点,是导致机体出现下腰痛和腰腿痛的最常见病因。
在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明显的职业倾向、年龄倾向和性别倾向。
一般老说,从事跳高、跳远和举重等项目的运动员、重体力劳动者和长期坐位办公者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的概率便远高于正常人。
因此,上述职业者应注意对自身腰部的保护,以避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出现。
其次,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好发年龄约为20-50岁,该阶段正处于人类的青壮年阶段,往往需要负担繁重的工作。
最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男性比例要远高于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男女比例约为4-6:1,男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人数相比女性要高出4-6倍作用。
这可能与从事重体力劳动工作的男性更多有关。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原因已明确,学界认为不良生活方式、年龄增长所致的椎间盘退变、累积损伤所致的椎间盘退变、妊娠所致的椎间盘突出高风险、先天性腰椎发育遗产和家族遗传史均为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出现的相关危险因素,而急性外伤、重体力劳动和长期坐位工作则是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出现的相关因素。
因此,对于存在上述病因或诱发因素者应注意对腰椎间盘的保护,以避免疾病的出现。
目前,临床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可分为两方面,分别为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其中手术疗法既是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对患者的椎间盘突出部位或病变的髓核进行切除,已促进患者腰痛等症状的改善,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而非手术疗法则包含推拿、理疗、按摩、针灸、牵引和用药等内容,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各类非手术疗法的选择,也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有助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情的改善。
目前,各类非手术疗法因疗程短、效果好、无需开刀和价格低廉等优点更受到广大患者的推崇,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中较为常用。
但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无论选择何种治疗手段,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均必不可少,通过护理干预不仅能够保障治疗的顺利进行,还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从而能够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分类
Ø 腰椎间盘膨出 Ø Ø 腰椎间盘突出
Ø 腰椎间盘脱出
腰椎间盘膨出
腰椎间盘突出Biblioteka 腰椎间盘脱出发病人群
Ø 约占腰腿痛门诊的 Ø 好发: Ø 岁岁多见,男大于女 Ø 重体力劳动者 Ø 长期伏案工作者(电脑、麻将等) Ø 长期工作或居住于潮湿及寒冷环境 Ø 孕妇 Ø 穿高跟鞋、睡软垫床 Ø 好发部位:,
预防方法
⑷学会合理用力搬抬重物时, 应蹲下来, 将身体向前 靠, 使重力担在腿肌肉上,注意对腰部的保暖,良好 生活习惯。
⑸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居饮食要规律, 减少通 宵熬夜,尤其是在电脑前通宵工作或玩游戏都是不好 的;饮食调配得当, 多摄取高蛋白及高维生素的食物, 多吃水果及蔬菜等。
治疗方法
(二)手术治疗法
、常规开放手术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物摘除术、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全椎板切除、半椎板切除、经腹椎间盘手术、椎体融合术等。其目的 是直接切除病变腰椎间盘髓核,解除神经根压迫而达到治疗目的。
、微创手术: ()椎间盘镜微创手术 ()经皮穿刺的切吸术
术前准备
1.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正确的疏导解释手术相关 情况,及时将术后的各项护理要点,特别是康复 锻炼的方法和重要性,向患者详细说明和示范, 给予一定的支持和鼓励,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以良好的心态配合各种治疗和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
定义
分类 发病人群
预防方法
腰椎间 盘突出
病因
术后护理
临床表现
术前准备 治疗方法
定义
Ø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发生退变与外力损伤等 因素,使纤维环部分破裂,髓核从纤维环的缺损处向外 膨出,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引起以腰痛及一系列神 经根症状为特点的病症。
腰突症的护理措施

腰突症的护理措施
一、腰突症的护理措施二、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三、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
腰突症的护理措施1、腰突症的护理措施之不要睡软床
正常脊柱有一个“S”形的生理弯曲度,睡觉的时候姿势不好、枕头过高、床垫过软,均不利于脊柱的生理弯曲度,使腰肌紧张,僵硬,血液循环不畅,不利于腰椎间盘突出康复。
因此腰间盘突出患者睡觉时候的枕头高度和床垫软硬度要适中,床垫硬度以人睡在上面不会凹陷变形,舒适为宜。
2、腰突症的护理措施之不要使用爆发力
腰椎间盘组织处承受着腰椎的压力和运动。
突然出现的超负荷爆发力容易使椎间盘损伤。
所以我们在用力之前,最好是先活动一下腰部,然后缓慢用力。
比如搬抬重物,先做好准姿势,一定要避免突然用力。
3、腰突症的护理措施之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后对神经的压迫刺激,使神经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加强,对食物中的生冷、烟酒等刺激性一样敏感,所以烟酒就会比较容易造成腰间盘突出患者出现腰部的疼痛。
4、腰突症的护理措施之注意局部热疗
可用热水袋等进行局部热疗,也可热敷。
如中成药跌打丸每日1-2粒,研细酒调为稀糊状外敷患处,包扎固定后,再施以局部热疗,效果更佳。
5、腰突症的护理措施之注意锻炼腰肌
急性期宜在床上开展五点支撑法锻炼。
取仰卧位,以头、两肘、两足为支撑点,向上抬高身体,每次2~5分钟,每日2次。
一个月后可做三点支撑锻炼,取仰卧位,以头和双足为支撑点向上抬高身体,每次4~6分钟,。
腰椎间盘突出中医护理方案

1.缓解患者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麻木等症状。
2.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功能恢复。
3.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的复发率。
三、护理措施
1.生活护理
(1)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2)保持正确的坐、站、行走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3)注意保暖,避免腰部受凉。
(4)合理饮食,增加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摄入。
(4)推拿按摩:由日3-5次,每次保持30秒。
(2)飞燕式:每日3-5次,每次保持30秒。
(3)倒走:每周5-7次,每次20-30分钟。
(4)其他适宜的运动,如游泳、太极等。
4.心理护理
(1)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其心理需求,给予关心和支持。
3.巩固期:发病后3-6个月,继续加强功能锻炼,预防复发。
六、注意事项
1.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护理人员需具备中医护理知识和技能,确保护理措施的实施效果。
3.患者在进行功能锻炼时,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锻炼。
4.遵循医嘱,合理使用中药,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2)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四、护理评估
1.患者症状的缓解情况。
2.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
3.患者功能恢复情况。
4.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
五、护理周期
1.急性期:发病后1-2周,以缓解症状为主,加强生活护理和中医特色护理。
2.恢复期:发病后2周-3个月,加强功能锻炼,逐步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
2.中医特色护理
(1)拔罐疗法:选取患侧腰部的穴位,如腰阳关、肾俞、大肠俞等,采用留罐或走罐的方法,每周2-3次。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护理最新版

精品课件
18
腰椎间盘突出症——特殊检查
MRI
可全面地观察各个腰间盘 的病变
在矢状面了解髓核突出的 程度和位置
鉴别椎管内是否存在其它 占位性病变
精品课件
19
腰椎间盘突出症——特殊检查
➢ B超:是一种简单的无损伤方法,但诊断准确 率低
➢ 电生理检查(EMG,SCV,SEP):可协助确定 神经损害的范围、程度,观察治疗效果。不列 为常规检查
精品课件
35
颈肩痛
The neck-shoulder pain
骨科二病房
王文波 副主任
博士导师
精品课件
36
颈肩痛
概念:颈、肩、肩胛等处疼痛,有时
伴有一侧或两侧上肢痛、颈脊
髓损害症状。
病因:
1.损伤(急、慢性,退变)
2.炎症
3.肿瘤及肿瘤样疾病
4. 先天性疾患
精品课件
37
颈肩痛----解剖生理概要
✓ 腰骶结构异常(椎弓崩裂、 脊椎滑脱、移行椎)
✓ 排除腰椎化脓性炎症、结核、 肿瘤等
精品课件
15
腰椎间盘突出症——特殊检查
脊髓造影
将造影剂注入蛛网膜下腔,排X线片以显示椎管 内病变
造影剂:碘油类;碘水类 (Amnipaque,Omnipaque)
适应症:1)HID术后复发者;2)CT、MRI显示不 满意的HID
二、颈椎之间连接特点:
⑴椎体间五个关节(椎间盘,两侧钩
椎关节,两侧关节突关节);
⑵后纵韧带(宽、厚、坚实,OPLL);
⑶棘上韧带(项韧带):钙化,颈椎不稳。
精品课件
40
颈肩痛----解剖生理概要
三、颈段脊柱——活动范围最大。 寰 枕——头屈伸(点头) 寰 枢——头旋转 下颈段——颈部屈伸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日常养护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日常养护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腰椎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
腰椎间盘突出会导致腰椎周围神经受压,引起腰痛、下肢放射痛、感觉异常等症状。
除了在医院接受专业治疗外,日常的养护也非常重要,可以帮助缓解疼痛,促进康复。
下面是一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日常养护方法。
1.适当休息:适当的休息可以减轻腰椎间盘的压力。
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需要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尤其是动作较重的工作。
适当休息,可以帮助缓解疼痛,加速康复。
2.正确姿势:保持正确的姿势非常重要。
坐着时,应该选择硬质椅子,保持腰部挺直。
站立时,要保持腰部和膝盖微曲。
睡觉时,选择合适的硬度的床垫,最好选择中等硬度的床垫,避免过软过硬的床垫对腰椎的伤害。
3.适量运动:适量的运动有助于增强腰部肌肉力量,提高腰椎的稳定性。
但是要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避免高强度的运动。
常见的适宜运动包括散步、游泳、瑜伽等,可以向医生咨询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
4.热敷:腰部疼痛时,可以使用热敷来缓解症状。
可以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敷于患处,每次15-20分钟,多次进行。
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缓解疼痛。
5.保持身材:控制体重对于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非常重要。
过重的体重会给腰椎增加额外的压力,加重症状。
保持适当的体重,有助于缓解腰痛和提高生活质量。
6.避免劳累:避免长时间的劳累和过度用力。
比如扛重物、弯腰、提拉重物等动作都可能对腰椎产生额外的压力和损伤,应避免这些动作。
如果需要做重力活动,应该注意正确的操作方式,减少对腰椎的伤害。
7.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有不良影响。
烟草中的尼古丁和其他有害化学物质会导致血管狭窄,影响腰椎间盘的营养供应。
酒精对于骨骼健康有不良的影响,容易引发骨质疏松,加重腰椎的负担。
8.心理疏导: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往往会伴随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适当的心理疏导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与亲友交流、参与兴趣爱好、听音乐等方式来放松心情,减轻对疾病的焦虑和痛苦。
腰椎间盘出症个案护理

腰椎间盘出症个案护理一、疼痛控制:腰椎间盘出症患者常伴有明显的疼痛,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个体差异,采取适当的疼痛控制措施。
可以使用药物疼痛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镇痛药等,但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史来选择用药。
还可以采用物理治疗手段,如电疗、热敷、按摩等来缓解疼痛。
二、功能恢复:腰椎间盘出症患者的运动功能受限,护理人员应进行功能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包括物理疗法、运动疗法等。
物理疗法包括热敷、理疗、电疗等,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运动疗法主要包括床上活动、功能锻炼等,可以帮助恢复腰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指导。
三、床位护理:腰椎间盘出症患者往往需要卧床休息,护理人员应进行适当的床位护理。
腰椎间盘出症患者的床位应保持平整、宽敞、干净,并保持清洁干燥。
同时,要注意患者的体位改变,避免患者长时间保持一个体位,以免加重疼痛和不适。
在床位护理过程中,还要注意翻身时的协助,避免患者用力和扭动。
四、心理护理:腰椎间盘出症患者常因疼痛和功能障碍而导致心理上的压力和焦虑,护理人员应进行心理护理。
可以通过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和需求,给予适当的安抚和支持。
还可以运用一些心理疏导的技巧,如放松训练、音乐疗法等,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
五、饮食护理:腰椎间盘出症患者的饮食应该注意合理搭配和营养均衡。
可以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帮助修复受损的间盘组织。
同时,要避免高脂肪、高糖、高盐的食物,以免增加患者的体重,增加腰椎的负担。
还可以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D等的食物,促进骨骼和软骨的健康。
在进行腰椎间盘出症个案护理时,护理人员需细心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要与医生和其他专业人员密切配合,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干预,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生活养生-腰椎间盘突出该怎么治疗

文章导读腰椎键盘是人体椎体比较重要的部分,随着现实社会的压力不断增加,很多人容易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使腰部经常疼痛难忍,可以通过药物疗法进行治疗,也可以用外用膏药疗法治疗,在生活中可以通过一些锻炼缓解症状。
日常居家家庭治疗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轻微,不需要做特殊的治疗。
第一,注意卧床休息,避免腰椎受外力压迫,第二,应用其他方法积极锻炼腰部肌肉力量,增加腰椎前韧带,后韧带及侧韧带的力量,避免椎间盘受压迫突破人体正常韧带,肌肉的保护。
加强腰部肌肉的锻炼可以预防和延缓腰椎病的发生和发展并治疗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
据调查,腰部肌肉韧带发达,力量大的人群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继续发作发展的几率下降了80%,所以,腰部周围韧带,肌肉的锻炼强大,对于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这一方面,建议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日常居家治疗时多关注国内常用的一些医疗器械,比如,腰痛治疗带、固定带等等,都属于国内多功能治疗的常用方法。
腰椎间盘保健操坐势:①仰头同时双臂上举。
上举时吸气,下落时呼气,重复8~12次。
②上体正直,两肩后耸,同时挺胸仰头,用力使两侧肩胛骨靠近,重复8~12次。
③双手叉腰,以腰为轴,向左、右转体,左右交替8~12次。
④双手扶膝,先伸直右腿,还原,再伸直左腿,还原。
左右交替8~12次。
卧姿:①仰卧,腿伸直,双手自然置于体侧,屈髋屈膝,同时踝关节极度背伸,然后向斜上方进行蹬踏,并使足尽量跖屈,左右交替,重复8~12次。
②仰卧,双手自然置于体侧,做直腿抬举动作,左右交替,重复8~12次。
③俯卧,两腿交替向后做过伸动作,重复8~12次;然后,两腿同时做过伸动作,重复8~12次。
④俯卧,两腿不动,上身躯体向后做背伸动作,重复8~12次,然后上身躯体与两腿同时做背伸动作,重复8~12次。
立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手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5-01-06T13:28:12.937Z 来源:《医药界》2014年10月第10期供稿作者:梁玉清
[导读] 腰椎因年龄增长逐渐发生退行性改变,使椎间盘组织水分减少,失去弹性,若遇到外力作用,容易发生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梁玉清(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医院吉林松原131400)
【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摘要】
腰椎因年龄增长逐渐发生退行性改变,使椎间盘组织水分减少,失去弹性,若遇到外力作用,容易发生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压迫神经根而引起腰痛伴患侧下肢放射性痛和神经功能障碍症状,腰椎间盘突出证骨科的常见症和多发病。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08年1月—2013年9月我科有临床上对2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人实行知情同意后进行非手术治疗,其中男180例,女40例,年龄18岁—65岁,治愈138例,好转57例,未愈25例。
临床治愈率达75%,通过中西结合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减轻病人的痛苦,降低治疗费用受到病人的好评。
1.2方法1.2.1急性期:急性期病人的主要表现是腰病伴一侧下肢放射性疼痛,咳嗽或用力排便时疼痛加重,步行弯腰动后也使疼痛加剧,使病人坐卧不安,甚至不能翻身,为此采取以下护理措施。
①、绝对卧床休息,卧床3周后带腰围起床活动,3个月内不做弯腰持物动作,此方法简单有效,但一定要坚持。
②、物理与药物治疗:减轻疼痛,可采用湿热敷频普仪照射,中药离子导入等热疗法,促进患部血液循环,以缓解疼痛,在治疗时要注意局部反应,防止烫伤发生,减轻疼痛还可用红花注射液2毫升至4毫升,在椎旁压痛点环跳穴、承山穴等局部注射,每周2次。
疼痛剧烈时可给予非留体类抗炎止痛药,如芬必得等。
③骨盆牵引:得骨盆牵引时重量为7千克到15千克,牵引时间为每次30分钟到60分钟,每日2次或3次,不宜餐后立即牵引,以免引起头昏、心慌或腹部不适。
在牵引过程中,注意保护骨突出部,以免皮肤损伤。
④封闭:一般采用局部腰封,硬膜外封闭,骶管内滴注的方法,硬膜外封闭和骶管内滴注后要让病人卧床休息4小时到6小时,防止头痛等病发症。
1.2.2、恢复期:经过2周至3周的综合治疗和卧床休息病人的疼痛减轻,可让病人适当下床活动,活动期间应注意少做弯腰转腰部活动,指导病人锻炼腰背肌肉,以巩固疗效。
2、典型病例:病人、男、58岁,于2010年12月5日因腰部疼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8d入院,查体:腰椎生理弯曲改变,活动度差,左小腿及足背皮肤感觉减退,CT示:L3-L4椎间盘向左侧突出,诊断为腰L3-L4椎间盘突出证。
住院后立即给予硬板床休息,并给病人讲解有关疾病知识,入院当天给予红花注射液4毫升,在椎旁压痛点,环路穴,承山穴局部注射,给予腰部理疗,静脉输液甘露醇,地塞米松,及丹参注射液等,第二天起开始针炙每日1次,第4天起行腰椎牵引每日2次,每次40分钟,在治疗期间指导病人饮食清淡,多饮水,多食含纤维素丰富的蔬菜和水果,防止便秘,病人住院治疗7d后各项症状减轻,3周后治疗出院。
3、讨论:①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非一定手术治疗。
②加强意识护理,消除顾虑,配合治疗,防止因情志所伤而加重病情。
③急性期严格卧床,恢复期进行腰背肌锻炼。
④饮食护理,多食水果及蔬菜,多食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副制品、鱼类、蛋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