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设计步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园设计步骤

公园设计所运用的要素繁多、知识广泛、具极强的综合性,是一个复杂分析与创作的思考过程。设计者要处理好这一过程,除了通晓每类设计要素的特性、了解项目特征、极其细致的协调系列设计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满足使用者需求与委托方提出的要求等居多问题外,还须遵循以下设计步骤:

第一步:承担设计任务:

第二步:实地勘察与调研

第三步:进行设计前期研究

第四步:定位功能、构想功能布局方案

第五步:研究景观空间结构、组织景观秩序、构想总体布局方案

第六步:绘制总平面图,与委托方正式交流、明确总体布局方案。

第七步:详细设计。

第八步:工程设计(俗称施工图设计)

第一步:承担设计任务:

公园设计项目包括公共空间项目和非公共空间项目。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来说,承担设计任务有三个途径:投标、参与竞赛、接受委托。招投标主要是根据方案的性价比进行筛选,也就是说方案要思路好、功能安排合理、利于实施,同时造价要尽可能地低,因此招投标的实质是择优。但由于景观设计的特殊性,招投标程序的法律规定并不是非常适合于选择最佳方案和进一步的优化,因此有时以竞赛的方式征集方案,较多的是以直接委托的方式进行。

无论是哪一种形式,此阶段的首要任务是要了解项目的基本内容与要求,设计者何时该做什么?造价如何控制等,再者是把与委托方讨论的要点与深度要求等内容组织成一份详细的协议书或工作大纲,以免日后产生误会甚至法律上的纠纷。

第二步:实地勘察与调研

实地勘察与调研的主要任务是详细了解基地要素现状与空间关系、基地与周边环境关系、基地所处城市地段及城市背景等情况,访谈委托方与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等工作。

(1)、准备与读识基址图

委托方必须提供的基址图包括地形图、产权界线图;其它的图纸如航拍图、城市相关规划图与规划管理部门的规划条件图(文件)最好提供。图纸比例大小要根据基址规模的大小、设计深度要求来确定,公园设计常用图纸比例一般为1:500/1:1000/1:2000。小型基址无相关现状图时,设计者必须实地草测。

在此阶段,最好参照测绘学图例对基址地形图进行较仔细的读识与研究(尤其是复杂的基址),并拟定调查提纲、访谈纲要与需委托方提供的资料清单;准备开展问卷调查的还须拟定调查问卷内容。这些均有利于提高现场踏勘的效率,但往往易被初从业者忽视。

(2)现场踏勘与空间解读

现场踏勘与空间解读的主要目的是核查基址地形地物,体验多方位空间变化、熟悉基址与周边关系。主要任务是现状纪录与对重要情况做评价与判断。常用手段:地形图上标注、文字纪录、拍摄现场照片、网络资讯辅助解读。

现状纪录比较容易,有效的方法是按资料收集整理的内容要求分类纪录。但决定资料的重要度与对现场重要情况的评价则常常较困难而容易忽略,这一思考要运用到许多知识与经验,这是设计过程中很关键的环节之一,学习阶段与设计经验不足者要尽可能的完美完成。

地形图上的标注与纪录需用最简洁、最明晰的符号与语言记载现场要素与空间感受,仔细中切忌内容杂烂;还须对其进行初步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它是好还是坏?会如何影响设计?能否能被代替?是否限制了基址重要景观特征的发挥等等。

拍摄的现场照片除反映现场要素的位置、规模、特征外,还应充分反映不同层次的整体空间关系、重要视景线与视域上的景物关系。

“不同层次的空间关系”的含义通常指水平凹凸点、垂直起伏高底点、人流汇集与周边城市重要景观的视廊、视点等重要空间的位态关系(观与被观)。通常是地物记载详细、照片也拍了不少,后期整理时“左邻右舍”的空间关系还是无法明确,这与现场踏勘未多方位解读空间有关。强化现场认知与空间解读过程,这对发现基址潜在逻辑、构思总体方案及景观结构有重要的作用,现场踏勘时必须注意。

(3) 资料收集与整理

公园设计常采用的资料收集整理方法是分类统计方法。因公园设计的主要对象为城市公共空间,涉及人、社会经济发展、历史与文化、自然与环境等多方面内容,资料形式包括图纸、文本、表格等,尤其是大型项目所涉资料内容庞杂、数量庞大。实际操作过程中,需根据项目大小与项目特点、设计目标和设计内容,在收集数据之前先制作一个资料收集表格或提纲,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查,提高资料收集效率;另外也可根据设计

要求,在对外部条件进行概要分析后,再着手收集基地内部的资料。以下是可参考的资料收集条目:

——地方及城市范畴资料

·气象:气温、湿度、风向、风速、大气污染、雨雪、微气候、冻土厚度、静风频率等。

.地质:地质结构、地表状况、地基承载力、不良地基分布、滑坡、山体坍塌、泥石流、地震烈度等。

·上壤:土壤的种类、含水状况、排水状况、侵蚀状况等。

·水文:流域特征、平均流量、洪水期与枯水期流量、水位、洪水淹没范围、水流方向和速度、水质、暴雨强度等。

·植物:植物种类、植物群落类型、植被区划类型。

·动物:动物的种类与分布、动物繁衍、迁徙途径与区域。

·历史:城市变迁史、文物和历史遗产、历史事件与传说、当地习惯和风俗,近现代特色文明等。

·城镇:城镇职能类型、城镇分布、城市化发展状况。

·人口:人口规模与结构、种族、宗教、流动人口、人口变动规律、人口老年化率等。

·经济:国民生产总值、人均GTP、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费水平等。

·交通:交通类型、居民出行、交通线路、道路设施、停车设施、道路交通量、客运交通枢纽、交通政策信息。

·相关规划:已经通过的和正在实施的相关规划如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交通规划、绿地系统规划、地下空间规划等。

·同类项目:已建与规划的同类与相似项目分布状况、使用状况、认知度、规模与特点。

——基址及周边环境条件范畴资料

基址的大部分现状资料虽可从地形图上了解,但还须了解以下相关内容:基址位置与区位、交通状况、给排水与电力电信现状、地下管网分布、水体及地下水位水质变化状况、现存树木、景观特征、微气候、噪声、日照、土壤、建筑物功能与建造年代等。

――其他特殊专题资料

因设计需要,有时需收集一些比较特殊的专题资料。比如:设计一个运动公园,需收集与调查利用者的数量和运动设施的类型需求量;设计工业遗产地保护景观需了解工业遗产产业特征及工艺流程、区域同类和相似产业分布等这些特殊资料。

(4) 与委托方商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